当前位置: UU小说言情小说我穿到六十年后又穿回来了TXT下载我穿到六十年后又穿回来了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我穿到六十年后又穿回来了全文阅读

作者:宁小白     我穿到六十年后又穿回来了txt下载     我穿到六十年后又穿回来了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我穿到六十年后又穿回来了全文阅读

第0001章 李星星

    “小李老板,一车红薯请签收!”

    “星星,你爷爷在我那儿榨的油和豆饼,你来接收!”

    “小李老板,我是红星食品厂的送货员,李老板生前定的各种糖果糕饼,我给你送来了,款已结清,麻烦你点清货物以后签收一下。”

    “星星!你爷爷找我定的羊肉!”

    “小李老板,我是沪上来给们送你爷爷找我们特别定制的大白兔、麦乳精等。”

    “小星星,老李头找我定了我今年养的所有小黑猪,我先宰一部分,直接运进冷库里是不是?明后个再把剩下的杀了给你送来。”

    “星星,星星,你家平时不卖牛肉啊,你爷爷咋找我定了牛?让我帮你杀好。”

    “小李老板,老李找我运的一车棉花,我给你卸在哪里?”

    “星星啊,你爷爷两年前就定了我养的走地鸡,指定时间,叫我全杀了,脱了毛再给你送来,你家的冷库能装下吗?还有好几车草鸡蛋,一车好几万哪!就算过年前一阵子的出货量大,也未必能卖完吧?”

    “小李啊,你说你爷爷找我买晒干的红薯渣子干啥?只有猪吃那玩意儿,你家又不养猪,堆放在你家后院子里,气味可不好闻。”

    …………

    李星星不知道她爷爷临终前在想什么。

    刚办完老人家的丧事,就有老人家生前全款定下的百余种货物一车一车地送上门,还有他老人家突然起意收购的小麦、玉米、大豆和稻谷等未经处理的毛粮,堆满了星星批发超市大大小小的所有冷库、仓库、大院子。

    得亏老爷子年年扩建自家的批发超市,现在足足占据一条街,一溜门面全开店,后院的仓库特别大,直接承包了后面的一大片耕地,全镇就没有比他们家更大的。

    至于他的银行账户,一查只剩十块九毛八。

    没错,除了早已登记在李星星名下的店铺和堆积如山的粮油百货,老爷子留给李星星的全部遗产就是十块九毛八。

    李星星挠了挠头,决定上山问问老爷子。

    老爷子葬在梧桐山山腰。

    这位置,据风水先生说,藏风聚气,利于后辈出将入相,乃是风水宝地。

    事实上,老爷子选择葬在这里的原因是他在这里捡到了刚出生就被遗弃的李星星,当作亲孙女一样地养大,至今十八年整。

    腊月初八,李星星的生日,正好给老爷子烧五七纸。

    跪在地上点燃成堆的纸钱和金银元宝,皓腕上各有两只金手镯叮当作响,那是老爷子三年前特地找人给李星星打的,实心的素面圆环老工艺,单只四两,四只就是十六两,叮嘱她戴到十八岁以后才能摘下来。

    回想老人的音容笑貌,李星星的眼泪汹涌而出:“爷爷,您说过您会长命百岁再加二十年的,可为什么要终止于九十九呢?我没有爷爷了。”

    回应她的,仅有墓碑,冷冰冰的墓碑。

    没有亲人的世界,似有无尽的孤单包围着她。

    痛哭一场后,李星星缓缓起身,准备回家料理老爷子留给她的货物,谁知刚一转身,她就觉得一阵晕眩,欲扶墓松时却扶了个空,踉跄倒地。

    此时此刻,她没发现自己被一团白光包围。

    待白光散尽,她从地上爬起来,第一眼就发现了不对劲。

第0002章 大李子村

    爷爷的坟不见踪影。

    山,还是梧桐山。

    水,却没有自山脚下蜿蜒无尽头的凤凰泉。

    令人心惊的是,梧桐山不再绿树浓荫,而是枯草丛生,极目远眺,四周荒凉,万籁俱寂,竟似没有任何活物的存在。

    唯一的优点是,空气格外清新冷冽。

    李星星倒抽一口气,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她到哪里了?

    好像转换了一个时空似的。

    寒风吹来,李星星打了个寒颤,不妙的预感催促她立刻下山,同时裹紧老爷子专门给她定制的大花面羊皮袄,叫她生日当天一定要穿这身衣裳。

    特老气的款式,也就村里大娘们会穿。

    正值妙龄的女孩子,当然爱美,可老爷子的审美一直停留在六七十年代,导致李星星除了上学和出门,平时在家就按照老爷子的喜好打扮。

    尤其是冬天。

    虽然羊皮袄花棉裤又臃肿又土气,但很保暖啊!

    兴许是被遗弃时挨过冻受过寒,李星星格外怕冷。

    再说,穿成这样也不容易露富。

    想到这里,李星星瞬间垮下小脸。

    老爷子一生驻守槐花镇,从小卖部发展到批发店,在房地产还没发展的时候就买下了一条街,做成百货批发超市,钱是越挣越多,多到自己数不清,堪称槐花镇第一富,但现在所有钱都变成一车又一车的货物了,不知道年前能不能卖完。

    得亏槐花镇挺大的,底下有十几个乡村,每个村都有商店,再加上逢年过节,大家走亲访友爱买点年礼,出货量相当大。

    不过,像红薯渣子、豆饼之类的玩意儿,只能卖给养猪大户。

    李星星吐出一口凉气,她得先研究研究自己目前的处境,自己是到哪儿了?怎么下了山,走两个多小时的山路,最终见到的不是遍地砖瓦房、二层楼,而是茅草屋、土坯房?

    没有水泥路,全是尘土飞扬的泥巴路。

    地里,干巴巴全是裂痕,没有冬天应有的麦色青青。

    李星星傻眼了。

    她跟老爷子深入山村做慈善,从未没见过这样寒酸到极点的村落啊!

    国家有扶贫政策,对于贫困村有很大的照顾,至少水泥路是免费给修的,五保户房子是免费给盖的,危房基本拆得差不多了。

    不对劲!

    太不对劲了!

    李星星觉得自己得小心为上。

    她先撸掉四只金镯子藏进内衣口袋里,然后握紧老爷子留给她的锋利匕首。

    同时,抓些土抹到脸上,弄乱乌黑油亮的大辫子。

    老爷子总担心她身子弱受欺负,在她很小的时候就送她拜师学艺,练了十多年,虽不能以一敌百,但能做到以一敌十。

    沿着大路步行七八分钟,到达村口,看见一块石碑。

    历经岁月的石碑。

    上面刻着“大李子村”四个字,字迹有些模糊了,难掩铁画银钩的锋锐之气。

    大李子村?

    李星星蓦地从颈中拉出一根红绳,底端系着桃木做的一块儿小牌子,一面刻着“天官赐福”四个大字,一面刻着“大李子村陈狗蛋李秀红”两行小字。

第0003章 回到六十年前

    爷爷捡到她时,除了一张打补丁的碎花薄襁褓,身上就挂着这块牌子。

    但是,他事后寻访过,附近压根没有大李子村。

    这时候突然看到一座大李子村,李星星不禁抬起脚。

    进了村,一路没见着人。

    李星星发现,家家户户都关门闭户,正打算选一家敲门问路,左侧石头院子里走出一个衣衫褴褛愁眉苦脸的老妇人。

    特别瘦,瘦到什么程度?

    纯粹是一副骨头架子裹着一层古铜色的皮,颧骨高耸,眼窝深陷,显得十分刻薄。

    她一眼看到李星星,脱口道:“大姐儿,你找谁?”

    问话时,盯着李星星的花棉袄花棉裤,直冒出羡慕的光芒。

    大棉袄哦!看起来很暖和。

    听到和自己家乡差不多的口音,李星星扬起热情的笑脸儿,回以乡音:“大娘,我出门寻亲的,可在走山路时被人劫了道儿,好不容易才逃出来,东西却全没了。在山里转悠两三天才找到路出来,累得不行,想在你们村歇歇脚打听一点事儿,不知道方便不方便。”

    老妇人哎呀一声:“遇上抢劫的了?你摊上了可不得倒霉吗?看着你的样子就知道是一头肥羊!来,坐吧,你想打听什么?”

    她拍拍门口的几个树根墩儿,没让李星星进门。

    李星星假装累极了,坐下来捶腿,“大娘,我找大李子村,这就是大李子村吗?今天是哪一天,什么日子啊?我看村里没人出来。”

    “今儿腊月初八,冷得很,谁出来找罪受啊?你问大李子村,俺们这儿就是以前的大李子村,建国以后,改叫大李子生产大队啦!”

    李星星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生产大队?那不是六七十年代存在的称呼吗?

    不妙的预感更强烈了。

    “大娘,建国多少年了?怎么改名了?”

    老妇人回答道:“建国十年出头喽!俺们老百姓听话,只想好好过日子!”

    建国十年出头,不就是六零年?

    李星星欲哭无泪,“世道怎么了?”

    “遭了灾啊,收不上粮食,家家户户吃不饱穿不暖,跟十八年前的饥荒一样,那时走的走,死的死,散的散,整个村子空一半,如今却是走不得远路,可不是好事儿!”

    李星星想起来了。

    老爷子跟她说过六十年代初的饥荒,持续了三四年左右。

    她一个转身,怎么就到六十年前的时空了?

    没户口会被查的!

    老妇人说完,打量李星星白皙的皮肤,乌黑的大辫子,“大姐儿,你找大李子村干啥呀?刚刚听你说,你出门寻亲,寻什么亲?”

    李星星嗯了一声,眼神晶亮又真诚,“我是被遗弃在梧桐山的,我爷爷收养了我,把我抚养长大,他老人家最近去世了,我没有亲人,就出来走走,看能不能找到自己的亲生父母。大娘,你们大李子村有叫陈狗蛋和李秀红的吗?”

第0004章 寻亲

    老妇人一愣:“你说陈狗蛋和李秀红?”

    “对呀!”

    “你哪一年生的?”

    李星星没有直接回答,反问道:“你们这儿真有陈狗蛋和李秀红啊?”

    陡然掉落到六十年代的时空,李星星想给自己先弄个身份,免得被人当黑户当特务分子抓去审问,于是就拿自己被遗弃的事儿出来说,毕竟不好查探,但看老妇人的神情,似乎大李子村确实有叫陈狗蛋和李秀红的夫妇。

    这就奇了怪了。

    细品品,有六十年的间隔呢。

    老妇人仔细打量李星星的脸,“别说,你白白净净的,和秀红长得是有点像,看年纪的话,,她闺女要是活着,跟你差不多大小。”

    李星星啊了一声,“李秀红?”

    “是啊,你不是找陈狗蛋和李秀红吗?陈狗蛋不在了,李秀红在。”

    “您能跟我仔细说说吗?”

    “俺们村的人都知道,没啥不能说的。秀红她啊,命苦!”老妇人叹了一口气,“嫁给陈狗蛋后,一共生了两个娃,一个女娃生下来就被扔进深山喂野狼,一个男娃好不容易养到十来岁,又被陈狗蛋一家子给带走了。秀红受不住打击,疯了。”

    李星星眉头一皱:“疯了?”

    “儿是娘的心头肉,两块心头肉都被活生生地挖掉了,能不疯吗?你找来倒是好事,你娘见到你,说不定病能好一半。”

    “是吗?”

    要不是为了有个身份,李星星差点说出自己未必是李秀红被遗弃的女儿。

    扔进深山,活着的几率很低很低。

    如果不是恰巧遇到路过梧桐山的老爷子,她早就被狼吃了。

    那会儿,可冷可冷了,下着薄雪。

    老妇人拉着她的手往村里走,“是不是的,见到秀红问问她就知道了。你要真是秀红的闺女呀,你得叫我一声大妗子!”

    “大妗子?”李星星鹦鹉学舌。

    “我们家和秀红家是近房,没出五服,我男人是秀红的堂哥,你不得叫声大舅?”

    路上又遇见一个骷髅般的高瘦男人,他背着粪箕子,里面装着柴火,好奇地看了李星星一眼,“翠花嫂子,哪儿去?这是谁家的闺女啊?长得够水灵的,你家的亲戚吗?”

    老妇人站住脚,“嗨,大柱子,你看她像你家秀红吗?”

    “你说小妹?”男人打量李星星,眼里现出三分犹疑,“有点像小妹年轻时,但小妹现在瘦得很,又疯疯癫癫,看着就不大像了。”

    老妇人一拍大腿:“你也觉得像是不是?她来寻亲的,有可能是你外甥女!”

    “我外甥女?”大柱子失声道。

    “是啊,她说她刚出生就被遗弃在梧桐山的,秀红生的那个女娃儿不就是被扔进梧桐山里的吗?我算了算,年纪合得上。”

    大柱子立刻盯着李星星,“真的假的?”

    李星星无奈极了:“我不知道啊,所以需要确认一下。”

    大柱子两条腿倒腾着,三五步就跑到斜前方的一个院子门口,扯着嗓子喊道:“爹!娘!你们快出来,快出来看看谁来了!”

    又拍院子左右隔壁的篱笆门:“二柱子!三柱子,你们出来!”

第0005章 真找着了

    几个院落的门次第打开,跑出一群骷髅人。

    李星星吓了一大跳,男男女女竟有一二十个人,全盯着自己看。

    她,唯一的陌生人!

    其中一位弯腰驼背拄着拐杖的干瘦老头儿问道:“大柱子,啥事儿?”

    大柱子一指李星星,“爹,翠花嫂子说,这大姐儿有可能是咱们秀红的闺女!”

    一石激起千层浪!

    哗啦啦的,几个院子里又跑出十来个人。

    男女老少都有,从大到小,模样却无二致,均是皮包骨头的骷髅架子顶着一颗头颅,头发稀疏,面无人色,穿着黑棉裤、大襟袄,男的则拦腰系一根布条当腰带。

    饥饿、贫穷、落后全写在脸上。

    有人问道:“在哪儿呢?在哪儿呢?真是小妹的闺女吗?”

    有人伸头:“让我看看,让我看看!”

    有人疑惑:“已经十八年了,自己找来的吗?咋就找来了?”

    被几十人议论并被几十双眼睛围观的李星星浑身不舒服,脚步悄悄挪了挪,往名叫翠花的老妇人身后躲一躲,“我是来寻亲的,你们不准打人啊!”

    这家子的人太多了吧?

    和大柱子模样相似年纪相仿的成年男人就有八个。

    她有些后悔,自己太冒进了。

    “大姐儿你别怕,不打人,俺们不打人!”老头儿身边的老妇人走近李星星,她神色温柔,对着李星星的脸端详片刻,目露激动,“大姐儿,慢慢说,你今年几岁了?凭啥来寻亲的?怎么翠花说你是俺家秀红的闺女?”

    翠花忙道:“她说她来找陈狗蛋和李秀红的。”

    李星星心里叹了一口气,“我今年十八岁,我爷爷在腊月初八捡的我,那会儿是刚出生的样子,脐带还打着结呢!就带了块儿小木牌。”

    大柱子脱口道:“正面刻着‘天官赐福’,背面刻着‘大李子村陈狗蛋李秀红’!”

    李星星震惊极了:“你怎么知道?”

    “我给刻的,我咋能不知道?你哥也有一个。”大柱子近前两步,又惊又喜,“难道你真是被陈家老虔婆扔掉的女娃子?木牌呢?给我看看。”

    比之眼前激动的众人,李星星更加迷茫。

    她鬼使神差地摘下颈中桃木牌递过去,“我从小就戴着。”

    桃木牌已被磨得油光发亮,似有一层包浆,字迹却依旧清晰。

    大柱子捏着木牌放在眼前,翻来覆去地看了又看,声音突然带了些哽咽,“没错,没错,爹,娘,你们看,是我给外甥女刻的牌子!是真的!”

    众人呆住了。

    李星星更是傻眼,“别是认错了吧?”

    她是一甲子后穿过来的人啊,怎么可能是40后?

    按照他们说的,秀红之女生于一九四二年,可不就是40后吗?

    自称是她外婆的老婆婆老泪纵横,“孩子,你活着可真是太好了!当年陈家老虔婆丢了你,咱家知道后,你大舅带着你余下的几个舅舅连夜上山找,翻遍了梧桐山和附近的几座山头,一丝儿痕迹都没有,你娘从那时候起就不大好了。这些年,你是怎么过的?”

第0006章 疯子娘

    李星星不知道怎么回答。

    她哪知道自己的身世居然如此离奇。

    爷爷是料到今天了吗?临终前不忘叮嘱她穿花棉袄,不摘金镯子。

    摸摸放金镯子的口袋位置,李星星稍稍减了些愁绪。

    四只金镯子,十六两。

    自古以来,黄金都是硬通货。

    换了钱,总能以高价买到一点粮食果腹。

    “我就是按着木牌子找来的,不知道自己是谁家的孩子,哪知道我特别倒霉,竟然遇上劫道儿的,行李物品等等都被他们抢走了,只有我一个人逃出来。”李星星没忘记给自己解释两手空空来到大李子村的缘由。

    “人平安就好,人没事就好。”李婆子盯着她的脸,拉着她的手。

    李星星的手比较柔软细嫩,被老人家粗糙大手硌得生疼,但她却没有抽回来,“要不你们再查查?别搞错了。”

    翠花一拍手:“错不了!肯定错不了!”

    十八年前,既是战乱年代,又遇灾荒,他们村就陈家扔了一个女娃娃。

    李婆子点头赞同:“对,对,对,错不了,咱们进家说话。小柱子,找你小妹赶紧回家,就说她闺女没死,自个儿找来了。”

    一个麻杆儿似的中年男人麻利地应一声,跑远了。

    一帮人簇拥着李星星走进院子。

    院子很大,但简陋。

    正房三间石头墙茅草屋,左右各有两间土坯房,以石头垒院墙。

    堂屋比较狭窄,光线又比较暗,站不下所有人,就李星星和李老头、李婆子、翠花、八个舅舅相继进了屋,其余人在院子里交头接耳,十分兴奋。

    “她长得真俊,胖乎乎的,头发黑,皮肤白!”

    “像小姑。”

    “那件大红花的羊皮袄可真好看,没有一个补丁,一定很暖和!”

    “收养她的人家条件不错,不然不会把她养得白白嫩嫩。要是留在陈家,就凭陈婆子那副尖酸刻薄样儿,肯定不给她好吃好喝的。”

    屋里的大柱子则给李星星搬了一把椅子,又把桃木牌还给她,“孩子,你坐。”

    “您先坐。”

    李星星等他们纷纷落座,才礼貌地坐在下手位置。

    他们十多个人或是坐在骨牌凳上,或是坐在床沿,或是坐着椅子,全用眼睛看着李星星,直到翠花忍不住开口道:“孩子,俺们还不知道你叫啥呢!”

    “我叫李星星。”

    李老头儿一愣:“你姓李?”

    李星星嗯了一声,“收养我的爷爷姓李呀,我自然姓李。”

    “姓李好,小妹生的合该姓李,是咱们李家的娃儿!”大柱子满脸高兴,“户口就上在咱们家,和陈家没关系!”

    李星星心口一跳。

    户口,那么容易就拿到了吗?

    不等她开口,就听到一阵脚步声,一个蓬头垢面的妇女跌跌撞撞闯进来,两只眼睛往屋里一扫,准确地定在李星星身上。

    很快,她扑到李星星跟前,伸手就撸她的左衣袖。

    看到手腕往上三寸处的一块红色胎记,大颗大颗的眼泪从她眼里涌出来:“我的儿!”

第0007章 疙瘩汤

    李秀红抱着李星星大哭一场,哭得声嘶力竭。

    李星星的身份,至此确认无疑。

    “别哭了啊,别哭了。”李星星拍拍李秀红的后背,心里很不是滋味,“您先松开好不好?咱们慢慢儿说话好不好?我心里有许多的疑惑。”

    李秀红改抱她的一条手臂,就是不肯松手。

    神态天真,宛若幼童,眼睛却一眨一眨地盯着李星星,仿佛怕闭上眼睛就看不到她了。

    李婆子眼里含泪:“老天有眼,老天有眼!”

    老天有没有眼睛,李星星不知道。

    她只知道自己很想哭。

    二十一世纪有手机有电视有网络的生活不香吗?偏偏跑到六十年代忍饥挨饿。

    她喜欢自己脸上的婴儿肥,她喜欢自己白皙的皮肤和乌黑的头发,她喜欢偶尔买一两件首饰把自己打扮得更漂亮,她不想变成眼前的一群人形骷髅啊!

    吃不饱饭,很恐怖的!

    李星星摸摸肚子,她有些饿了。

    今天是爷爷的五七,她伤心之下食不下咽,早上就喝半碗热牛奶,现在肚子咕咕叫。

    可看着家徒四壁的样儿,她不好意思张口。

    然而,大家都听见了,李老头儿立刻对老伴儿说道:“把念恩给他娘寄的一点富强粉拿出来,给星星下一碗疙瘩汤,打个鸡蛋。”

    富强粉?感觉好金贵的样子。

    因为舅舅们和翠花都忍不住咽了口唾沫。

    李星星连忙摆手:“不用,不用。”

    李婆子却道:“我去给你做,你和你娘在屋里等着。”

    翠花站起来:“大伯,大娘,你们自家人慢慢聊,我先回去了。”

    “多亏你把星星送到我们家,明儿再去谢你。”李婆子送她到门口,又对满院的儿媳妇、孙媳妇和孙男娣女们说道:“都散了吧,吃完饭后过来,叫星星认认人。”

    大柱媳妇小声道:“娘,真是小妹的闺女?”

    李婆子点头:“是,秀红看了她手脖子上的胎记,生下来就有的。”

    那就没错了。

    当娘的,总不会认错自己的孩子。

    满足了好奇心,大人带小孩,三三两两地散去,各回各家,躺在被窝里暖暖烘烘,不比在外面吹风强?

    既然李星星回来了,他们早晚能见到。

    等李婆子端着一碗疙瘩汤进屋,正在和舅舅们说话的李星星吸了吸鼻子。

    饥肠辘辘的情况下,她居然觉得疙瘩汤好香。

    要知道,她最不喜欢吃面疙瘩了。

    “来,星星,趁热吃。”李婆子递到她跟前,还有一双半新不旧的竹筷子,满是皱纹的脸上格外慈祥柔和。

    李星星饿得不行,“我真吃了啊!”

    真没想到,她李星星有一天居然会被一碗少油无盐只有一颗荷包蛋和一点白菜叶子的疙瘩汤馋到流口水。

    “吃吧,吃吧!”李秀红催促道,“吃完了,我再问陈狗蛋要!”

    李星星差点被疙瘩噎住:“陈狗蛋不是死了吗?”

    她记性很好的,翠花妗子说陈狗蛋不在了。

    反倒是李家人愣了一下,李大柱冷笑道:“可不就是死了吗!”

    李星星一听就知道陈狗蛋没死。

    没死却不在,那就是和李秀红离婚了?

第0008章 青铜变王者

    到晚上,李星星搞清楚状况了。

    渣爹陈狗蛋确实活着,已改名陈向阳,在李星星出生那一年跟路过的抗战队伍走了,敢打敢拼立了功,建国后就当干部,现已转业为省城大厂的厂长。

    他身上有男人的通病。

    贫穷时和李秀红如胶似漆,不过是因为除了李秀红,他没有别的选择,发达后有无数选择,就说包办婚姻不幸福,没跟李秀红正式离婚,就在抗战基地娶了一位革命伴侣,衣锦还乡后接走父母、弟弟、儿子,却将李秀红弃若敝屣,正式离了婚。

    那会儿,这种情况屡见不鲜。

    陈狗蛋不是第一个,也不是最后一个。

    升官发财换老婆,上行下效罢了。

    李秀红在女儿被遗弃后找不回来时就有些疯癫,全心全意地照顾儿子,谁知最后不仅没了婚姻,也失去了儿子,还要被组织做思想工作要求进步,于是她彻底地疯了。

    她被老李家接回来,一直由父母兄嫂和侄子们供养。

    “我没疯。”李秀红附在女儿耳畔悄悄说道。

    她们母女晚上睡一张炕,就住在老李家的东偏房。

    硬邦邦的炕,打着补丁的粗布棉被,被子上面搭着李星星脱下的羊皮袄。

    被褥虽然破旧,但洗得干干净净,没有异味,和李秀红白天蓬头垢面的样子很不相符。

    没有灯,屋里很黑,李星星看不到李秀红的神色,但李秀红却似察觉出她的疑惑,低声道:“我不疯的话,怎么撕掉陈狗蛋一块肉?他当年跟着抗战队伍离开时,拿着我陪嫁的二十块大洋当路费,功成名就后想把我撇一边,他做梦!”

    李星星啊了一声,“您装疯?”

    “对!我装疯卖傻十年了。”李秀红伸手搂着她,“我是疯子嘛,疯子做事没有章法,就算闯祸了,他们也不能计较。我疯疯癫癫地在陈狗蛋工作单位又打又砸,闹得他们领导亲自出面和我带去的叔伯哥哥侄子们商量,让陈狗蛋赡养我一辈子,每个月拿三分之一的工资寄给我,后来实行计划经济,再加上三分之一的粮票、布票,十年来没有间断过。”

    哦豁!

    牛叉人物啊。

    亏她刚开始很同情李秀红的遭遇,以为人家是青铜,结果是个王者。

    拿到陈狗蛋三分之一的收入,不可能只靠装疯卖傻。

    “这些年,爹娘哥嫂没少照顾我,那些钱票到手后,我经常拿一部分出来补贴家用。”这是九个哥哥和九个嫂嫂没厌弃她的主要原因。

    如今四处闹灾荒,李家在乡下的数十人坚挺到现在没饿死一个,这些钱票立了不小的功劳。

    因为,一有钱,李家就囤粮食,藏得特别深。

    经历过四二年的灾荒,他们比谁都清楚粮食的重要性。

    李秀红哽咽道:“星星,我这辈子最感激的事情就是老天爷开了眼,让你平平安安地回来找我,我恨不得给老天爷磕一百个一千个头!”

    “我也没想到我能找到自己的亲生父母。”

    李星星觉得自己更牛叉,谁有她这样离奇的经历啊?

    一九四二年被遗弃,被六十年后的爷爷捡到,成年了却又穿回一九六零年。

    可是,李星星不快乐。

    她不想过苦日子,她想回爷爷留给她的家,她想喝牛奶!

第0009章 金手指啊

    重回六零年的第一天,李星星睡不着。

    李秀红搂着她已经心满意足地睡熟了,她却在睁着眼睛数小羊。

    以后该怎么生活?

    只有十八岁的李星星心里没一点谱。

    从小到大,她经常听老爷子说起那个年代里发生的事儿,人民有信仰,斗志高昂,为了信仰他们可以付出一切,但日子过得很苦。

    物资匮乏,全程要票。

    吃不饱穿不暖,是大多数老百姓的真实写照。

    正准备流点眼泪告慰自己的悲惨命运,李星星眼前突然一亮,发现自己居然站在自家批发超市的大门口,抬眼就能看到门上因爷爷去世而贴的白纸。

    做梦了?

    李星星嘀咕着推开未上锁的大门。

    明明是大白天,早该开市做生意的时候,整条街上却没一个人,很奇怪。

    一进门,李星星就受到了暴击。

    来自货架上各种食品百货的暴击。

    她立刻冲过去,抓起货架上的一盒鸡蛋糕就撕开包装盒。

    绵软香甜的鸡蛋糕吃进嘴巴里,真香!

    上午吃一碗清清淡淡的疙瘩汤,傍晚却是稀汤寡水的一碗红薯干稀饭,压根不管饱,难怪一个个瘦得跟麻杆儿似的。

    一口气吃完三块鸡蛋糕,吃到第四块时,噎得李星星赶紧拆牛奶喝一盒。

    顺口气,李星星蓦地呆住了。

    为什么她可以吃到自家超市里的东西?真真切切地吃了下去。

    一开始,她以为自己做梦来着。

    蹬蹬蹬!

    捏着手里的鸡蛋糕,李星星沿着楼梯爬上二楼,闯进自己和老爷子的家。

    他们一直住在其中一栋门面房的二楼。

    现在,和她给老爷子烧纸钱的摆设一模一样,她早上喝剩的半碗牛奶还在桌上。

    她是穿回家了?

    李星星喜不自胜,摸摸老爷子摆放在多宝格上的金貔貅。

    实心的,纯金!

    老爷子就好这一口,叮嘱她千万千万不能移动。

    冰冰凉凉的触感令李星星眉开眼笑,谁知眼前一黑,重新回到和李秀红的被窝里,前前后后也就十分钟左右。

    李星星手里拿着没吃完的半块鸡蛋糕。

    哟呵!

    再看李秀红,睡得正香,仿佛没察觉到自己是否消失。

    神奇了!

    李星星把半块鸡蛋糕塞进嘴里,毁尸灭迹后,她仔细研究自己所遇到的神奇经历。

    只有一条街,自家买下的门面房仿佛从槐花镇切割出来了。

    见不着其他人,见不着别人的店铺。

    不知道是灵魂还是肉体,反正李星星感觉自己整个人可以自由出入自家的批发超市,可以在里面吃东西,也可以把任意一件东西拿出来,也可以把外界的东西带进去,顺畅无阻。

    但是,每次只能进去十分钟左右。

    在里面吃东西,回到现实中依然有饱腹感。

    那不就是随身空间了?

    李星星就是个普通女孩子,爱美,想早恋,喜欢看小说,看过的随身流小说多如牛毛。

    莫非,老爷子临终前早就料到了一切?不然他干嘛倾尽所有积蓄定购那么多的物资?一定是给她穿越做的准备。

    李星星喜滋滋地舔了舔沾有鸡蛋糕屑的手指。

    她决定,明天早上喝两盒牛奶,然后再蘸着番茄酱吃面包!

第0010章 红薯饭

    研究到半夜,半点没惊动李秀红,李星星怀着喜悦的心情睡到日上三竿。

    实在憋不住了,她才起床穿衣,蓬头垢面地冲进茅厕。

    茅厕这玩意儿,她在槐花镇下面的村子里见过更邋遢的,一点都不稀奇,稀奇的是老李家挺有规矩,居然有男厕和女厕。

    石头垒墙,茅草做顶,中间以一道墙隔开。

    忘记带手纸了,厕所里也没有,只有一堆玉米棒子皮,唾手可得。

    李星星无奈地从超市里翻出一刀卫生纸,拿几张出来擦屁股。

    有些黑,质地比较粗糙。

    农村很多老大娘们就爱买这种卫生纸,特便宜。

    解决完生理需求,李星星找水洗手。

    跟她一般蓬头垢面的李秀红端着一盆热水从厨房里出来,顶着满脸笑容,“星星,外面有风,你到屋里洗手洗脸,我给你端进去。”

    李星星受宠若惊:“那怎么行!”

    让长辈给自己服务,她会遭天打雷劈的。

    正在厨房里忙活的李婆子伸出头:“打从你生下来,你娘就没抱过你,更没有一把屎一把尿地养你,现在让她多照顾你一些,她心里就好受一点。”

    当娘的心,她都懂。

    “好叭!”

    别看老李家房屋简陋,家具倒是挺齐全。

    屋里有盆架子,盆架子上有一把旧桃木梳,有用掉一半的香皂和一条旧毛巾。

    装着热水的搪瓷盆,虽掉了些漆,但颜色鲜艳,牡丹花格外靓丽。

    “没有牙刷吗?”夜里偷吃鸡蛋糕,又喝牛奶,李星星觉得自己的口气很重,需要用清新口气的薄荷牙膏刷一刷小白牙。

    李秀红愣了下:“吃完饭,我带你到供销社买,再买一瓶雪花膏。”

    李星星哦了一声,梳完头,洗洗手,洗洗脸。

    趁着李秀红出门倒水的时候,她偷偷从超市里取出一瓶没有香味的宝宝雪花膏,擦完脸又把宝宝霜放回超市柜台,留待下次使用。

    外面的风太大了,不抹点护肤品,脸很快就会裂了。

    她可喜欢自己的漂亮脸蛋了,得好好爱护。

    等到吃早饭,看日头已经是半晌午了。

    李老头儿和李婆子很早就跟儿子们分家了,子孙太多,各家吃各家的比较方便,所以饭桌前在座的就他们老两口和李秀红母女。

    看着眼前的红薯饭,李星星心里不是没有触动。

    纯水煮红薯,带皮的红薯,白心红皮。

    即使如此,除了她碗里满满的全是红薯,其他人都是半干半稀,配着黑咸菜。

    李秀红小心翼翼地道:“星星,你是不是不喜欢吃地瓜?待会儿我带你去供销社买东西,如果有糖块儿的话,我买给你吃。”

    李婆子也道:“等咱家那只母鸡下了蛋,姥姥攒起来给你做鸡蛋羹。”

    昨儿下锅的鸡蛋是最后一个。

    李星星端起饭碗:“没有不喜欢,很好吃。”

    甜滋滋,健康、抗癌、又防便秘。

    搁六十年后,价格比普通的大米还贵呢!

    吃完饭找不到纸巾擦嘴,李星星偷偷伸手指摸了摸嘴角,没有沾上食物残渣,放心地开口问道:“家里每天都吃这样的食物吗?”

    二老和李秀红沉默片刻,同时点头。

第0011章 哥哥

    相比其他大队的人家,他们生产大队算是很幸运了,有着顶好的生活水准。

    大李子村四面皆山地,盛产红薯。

    香、糯、甘甜。

    李家枝繁叶茂,分到的自留地比较多,几乎全种了红薯,旱涝保收。

    大家都是这样做的。

    虽然吃不上细粮,因为秋季收的玉米大部分用来交公粮了,但没饿死一个人。

    家家户户都是每天两顿红薯饭,睡觉前实在饿得很了,孩子们往灶膛里埋一两个红薯,熟透了再扒出来,总不能真叫他们夜里饿得嗷嗷哭吧?

    可以说,大家对现在的生活感到格外满足。

    没有战火纷飞,没有土匪横行,就是盛世太平。

    可是,李老头儿、李婆子和李秀红知道,李星星以前过的日子肯定比他们家好千百倍。

    乌黑油亮的大辫子、肉嘟嘟的脸蛋、白嫩嫩的皮肤、软绵绵的小手和棉袄棉裤里面穿的羊绒衣裤,无一不展示出生活的优越性。

    白米细面肯定没少吃,说不定隔三差五可以吃上一顿肉。

    寻亲路上被抢劫,竟在情理之中了。

    人没事,真是万幸。

    李星星此时可不知道他们的想法,不然非得跳起来反驳。

    她哪里胖了?她才四十五公斤!

    婴儿肥懂不懂?

    李老头儿跟李秀红说道:“你带星星上供销社,手里有钱吗?叫你娘给你一点。”

    “陈狗蛋寄来的钱剩下不少,我也一直没动过念恩给我寄的钱,够给星星买东西。”李秀红装疯的事,没瞒过父母和大哥、二哥,至于其他家人则和外人一样以为她疯了。

    这种事,知道的人越少就越安全。

    李婆子碎碎念:“别动念恩的。两个孩子都没在你跟前,你不能厚此薄彼,陈狗蛋寄来的钱,该花在星星身上,他一家欠星星的,念恩的得给他攒着将来娶媳妇用,陈狗蛋后娶的小老婆肯定不会替他操办终身大事。”

    “念恩?是我的哥哥吗?”李星星很兴奋。

    听说,好哥哥会很疼妹妹的。

    她从未享受过做妹妹的幸福滋味。

    李婆子笑了:“对,是你哥哥,亲的,叫陈念恩,比你大五岁,他脑子聪明,考上了复旦大学,去年毕业后就留在沪上工作,一个月能拿好几十的工资呢!”

    沪上!大都市!

    李星星羡慕得眼睛快流出水来。

    她倒是明白李秀红为什么任由陈家带走儿子了,跟着她,只能面朝黄土背朝天,跟着陈狗蛋,再不济也能在城里混口饭吃。

    十来岁的少年,多少懂点事儿了。

    这不,留在沪上工作,真正的旱涝保收,不用担心挨饿。

    李秀红温柔地道:“沪上的衣服特别时髦,我给你哥哥写信,让他给你买两件寄来。”

    “不用,不用!哥哥一个人背井离乡的,不容易。”李星星自觉无功不受禄,再说了,六十年后互联网发达,她什么样的时髦衣服没见过呀?

    有一阵子她特虚荣,甚至跟风买过一条迪奥的小仙裙呢!

    李秀红笑笑没说话,反正她下定了决心。

    现在,挎着竹篮子,带上女儿朝公社的方向出发!

第0012章 睁着眼睛说瞎话

    今天的太阳不大高兴,阴沉着一张脸,冷风嗖嗖地吹,迈出家门儿走了七八分钟,愣是没碰见一个人,连左邻右舍的二舅、三舅家也没人出门。

    一路走来,就觉得荒凉了。

    “怎么一个个都不出门呀?”李星星问道。

    李秀红知道女儿初来乍到不了解情况,她就细心地解释道:“有些人没有见人的厚衣裳,想出门,只能和家人轮流穿同一件衣裳,索性就窝在被窝里,更暖和,有些人是为了节省粮食,动得少,消耗得少,一天吃一顿饭也能撑过去。”

    今年的收成是真不好,顶多让大家饿不死,吃饱却很难,上头照常收公粮,对他们没有任何表示,哪怕是小孩子都知道必须节省粮食,否则下一年更难过。

    李星星心有戚戚然:“日子可真不好过。”

    幸好她有金手指。

    金手指的幸福,土著们完全想象不到。

    即将出村的时候,母女俩终于遇到一个皮包骨头骷髅人。

    她惊疑不定地看着李秀红和李星星,“秀红,哪儿去?这是谁家的闺女啊?”

    “荣婶子,她是我家的!”李秀红很干脆地回答道。

    对方吃惊极了:“你家的?”

    李秀红点头:“我闺女,亲的,亲闺女!她被陈婆子丢到梧桐山,恰好有好心人路过,把她捡走养了十八年,如今凭着我大哥做的桃木牌,自个儿找回来了!我一见到她呀,特高兴,心里头就清楚了。”

    “你好了?”

    “是呀,我不疯了。”女儿的回归,让李秀红不想装疯了,她得为女儿的终身大事着想,好人家不会愿意娶疯婆娘的女儿。

    荣婶子见她说话条理分明,头发梳得整整齐齐,露出一张干净的脸,眼睛清澈有神,确实不是疯疯癫癫的样子,“恭喜,恭喜,你可算苦尽甘来了!”

    李秀红娘俩前脚出村,荣婶子后脚就宣扬得人人皆知。

    她是大李子村有名的碎嘴子。

    李秀红的话也很多,把家里的情况一五一十地讲给她听。

    李老头儿和李婆子一共生了十个孩子,九男一女,全部都养活了,是远近闻名的福气人,九个舅舅婚后又生一堆孩子,年纪大已婚的孩子再生孩子,因此导致李家四代同堂,算上陈念恩和李星星,总共有一百四十八口人。

    李星星砸了咂嘴巴,真是太能生了!

    不过,有好处。

    打架齐上阵,不怕对方横。

    李秀红接下去却说住在大李子村的家人们只有四十来口,成年的侄子全是城镇户口,吃的商品粮,他们中年纪比较大的在建国前就是工人,建国后继续工作,年轻的则是接了父辈的班儿,有的娶了有城镇户口的媳妇儿,导致老李家的日子比一般人家强些。

    李星星听得直挠头,小心翼翼地试探道:“娘,回来能不能给我上户口啊?”

    “户口?”

    “是啊!”李星星睁着眼睛说瞎话,“听说户口是顶重要的东西,可是我没有。爷爷收养我的时候正在打仗,根本没有收养手续,前些年国家进行人口登记,城镇户口又管得格外严,说没有收养手续,硬是不肯给我办户口,给爷爷养老送终后,我就一路找过来了。”

    李秀红听了,格外心疼:“我的儿,这些年你怎么过的呀?我听你哥在信里说过,没有城镇户口却在城里生活的人,连口粮都没有。”

    李星星泫然欲泣:“都是爷爷把口粮省下来给我吃的。”

第0013章 惊喜呀

    李秀红掏出手帕,给她擦擦眼泪。

    “不哭啊,乖,以后娘养你,保准把你养得白白胖胖不掉膘。”

    “当务之急是户口的事,我没户口,人家会不会来查我?我特别害怕,就谎称遇到劫道儿的,行李物品全没了,其实根本没那回事儿,我把行李藏在梧桐山的防空洞里了。”

    李秀红一愣,“没遇到抢劫的?那可太好了,我特别担心你受欺负。”

    李星星看她抓不住自己话里的中心思想,只好再接再厉地挑明:“户口该怎么办?”

    “好办,你是我的亲闺女,实打实的亲闺女,给我接生的王妈妈也能证明你是,回来叫你大舅把户口登记上就没问题了。”

    李星星咦了一声:“大舅管户口登记?”

    真是意想不到的惊喜呀!

    李秀红笑道:“他是咱们的大队长啊!他读过书,当过账房,又学过木匠,在城里做过几年工,比村里的一般人更有见识,我和你其他八个舅舅都跟他认的字。当年推选村长时,大家直接选他,建国后没几年,村长变成了大队长。”

    哦豁!

    大舅居然是村官!

    一村之长,行事绝对方便啊!

    李星星一点都不排斥以权谋私,“大舅给我上户口,会不会有人说闲话?”

    李秀红不以为意:“他们有啥闲话好说的?有逃荒到咱们大队并嫁人生子的,没有介绍信,也都给他们登记了户口。”

    最近两年,城里对户口管得严,地广人稀又偏僻穷困的乡下对此却格外松弛。

    干了活,就有粮食分。

    有些孩子长到五六岁都没上户口,成年人才有自己的户口本,并不影响他们的生活。

    李星星闻言就放心了。

    “娘,我们先去梧桐山拿我藏的行李,还是先去供销社?回到家,就说那些东西是咱们在供销社买的。”李星星心里打着小算盘,总归以保证自己的安全为第一准则。

    “当然先拿东西,别被外人发现了。”梧桐山平时人迹罕至并不代表没人上山。

    李星星对梧桐山的山形地势非常了解,两个时空相差六十年,防空洞没变,就是荒废十几年和七十几年的区别。

    她请李秀红在门口望风,自己进去。

    进入自家楼上,拿出夜里准备好的一个老旧藤条箱,老爷子的收藏品,李星星又往口袋里塞些东西,没有一点耽搁地走出防空洞,“娘,好了。”

    李秀红赶紧接过藤条箱,沉甸甸的极压手,“翻过山就是公社,咱们逛逛供销社。”

    “好嘞!”反正李星星主要是收拾了换洗衣物,不是很重。

    翻过山,继续步行半个小时,终于抵达公社大街。

    竟然是槐花公社!

    虽说建筑物完全不同,但地理位置就是六十年后的槐花镇啊!

    又熟悉,又陌生。

    李星星的眼圈微微泛红,心里很不平静。

    既然槐花公社和槐花镇位置重合,那么六十年后为什么没有大李子村呢?现在大李子村所在的地方在六十年后就是个山坳,没有人居住的痕迹。

    前后六十年,她到底是生活在同一个天空下,还是穿越了时空?

    闹不明白了。

第0014章 花钱

    槐花公社的建筑比大李子村强了不少,十字街上,大大小小,十来家门面房。

    楼房?没有的,只有砖瓦房,十分阔气。

    最大的五间砖瓦房门楣上挂着“槐花人民公社供销社”一行字,对面则挂着“槐花人民公社”的牌子,左边是副食品店、油坊、粮店等,右边是邮局、粮管所、收购站等。

    整个公社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李秀红拉着东张西望的李星星,“星星,咱们进去了。咱们槐花公社是全县最大的人民公社,管着底下将近二十个生产大队,所以供销社的东西格外畅销。”

    可是,进了门,顾客却没有,售货员正闲得在打毛衣。

    李星星看到了一摞摞的搪瓷缸、搪瓷盆、搪瓷碗,看到了一卷卷的布料,看到了一条条的毛巾,更看到了柜台上不认识的木桶玻璃罐。

    “想买什么自己看自己说。”圆脸大眼睛的女售货员头都没抬。

    李星星嫌她的态度不好,李秀红却习以为常:“先给我女儿买生活用品,牙刷、牙膏、香皂、毛巾、卫生纸、雪花膏和蛤蜊油。”

    售货员终于抬起了头,脸上堆着笑:“每样要多少?”

    李星星抢先问道:“什么价格啊?”

    “长命牌牙刷七分钱一把,沪上产的雅霜雪花膏五毛八钱一瓶,整个供销社只有一瓶,散装的一毛,自己拿瓶子来装,大号蛤蜊油一毛,小号八分,大毛巾六毛五一条,卫生纸一毛五一刀。”售货员记性可能不大好,漏掉了香皂和牙膏。

    李星星哇了一声:“好便宜!”

    售货员吃惊地望着她。

    便宜?她居然说东西很便宜?

    “你可真有钱!”售货员没头没脑地来了一句,“乡下人不爱讲卫生,很少来买这些基本的卫生用品,进一批货能卖很久。”

    李星星挑了挑眉。

    不难理解农民的选择,家家户户都过得艰难,哪有闲钱买卫生用品?

    君不见,老李家连厕纸都没,全用玉米棒子皮来代替。

    货架上卫生纸的质量很堪忧,瞧着比她家批发超市里最便宜的卫生纸还差一些。

    李秀红利索地掏出一个手帕包,“给我拿一把牙刷、一支牙膏、一块香皂、一条大毛巾、一瓶雪花膏、两个大盒蛤蜊油和两刀卫生纸。”

    李星星趴在柜台上,“娘,我想要两条毛巾。”

    擦脸的和擦脚的得分开用。

    “行,那就拿两条!”李秀红宠溺地应允。

    售货员则道:“两尺布票。”

    李星星愣了一下,“布票?”

    “当然,没布票谁卖毛巾给你呀?一条大毛巾得一尺布票呢!”售货员看看李秀红递来的十尺布票,灵机一动,没急着找零碎布票,“婶子,光穿棉袄很容易弄脏,冬天不好洗,不给你女儿买几尺布做件褂子吗?一尺蓝咔叽布只要六毛七分钱。。”

    李星星摆手道:“不要,不要,我有褂子,在箱子里。”

    还是灯芯绒的呢!

    老爷子找老裁缝给做的几身衣裤,就没穿过几次。

    李秀红的目光滑过货架,最后落在五彩缤纷上面,“要不娘给你买一条围巾?”

    “围巾?我有啊,不用买。”李星星拥有的可是羊绒围巾,话题一转,“您给我买两个搪瓷缸吧,一个用来喝水,一个用来刷牙。”

    “买,都买!”

第0015章 全国粮票带油

    令李秀红感到失望的是,供销社没有糖块儿。

    “星星,供销社没有糖块儿,那就回家喝糖水吧!”李秀红说完,对售货员说道:“我有半斤糖票,你给我称半斤白糖。”

    售货员的态度特殷勤:“半斤白糖四毛四。”

    这年头儿,手里有糖票的,就不是普通人。

    李星星一脸震惊:“一斤白糖八毛八?比布还贵呢!”

    售货员点头道:“是啊!糖可是金贵的东西,肉都没它贵,花生油也才六毛九。”

    “真贵!真贵!”李星星跟着打探其他物价。

    买齐给女儿的东西,李秀红又给家里买了两斤盐、十盒火柴和一斤酱油、一斤醋,特地拿出盐罐子和酱油醋的瓶子。

    所谓酱油醋瓶也就是一截竹子所制,已被熏得乌黑。

    火柴是两分钱一盒,酱油醋和盐均是八分一斤,便宜得离谱。

    最后一算账,花了竟然不到十块钱!

    李秀红拿出一把零碎钞票。

    李星星震惊于物价的低廉,同时她知道老爷子给她留下的是金山银山了!

    老爷子英明神武!

    她是活脱脱的当代女首富啊!

    出了供销社,李秀红拉着她走进粮店,“同志,有没有大米和面粉?”

    戴着眼睛的斯文中年男子抬起头,“有一点,量不多,大部分都调进城里了。”

    李秀红立刻递上两个小布袋和一张粮票,“同志,我这是全国通用粮票,你给我称两斤大米和三斤面粉。”

    “一共五斤,大米一毛四一斤,标准粉一毛八一斤,带油瓶了吗?”

    李星星奇怪地问道:“为什么要油瓶?”

    “全国粮票带油。”李秀红解释完,递上一个竹节油瓶。

    中年男子抓起挂在油桶边缘的小油提子,倒了一点点油装进油瓶,然后才给他们装米面过秤,两斤大米和三斤面粉,不多不少刚刚好。

    李秀红一一装进竹篮,对李星星笑道:“回家叫你姥姥给你烙葱油饼。”

    李星星却想到自家冷库里成箱成箱的手抓饼。

    想吃手抓饼加煎鸡蛋,刷上辣酱、甜面酱,再加一根双汇王中王!

    路过副食品店,李秀红带着女儿进去问有没有果子。

    果子,意为糕点。

    李星星好奇地瞅了瞅柜台里摆着的核桃酥、江米条和大芙蓉。

    数量很少,大芙蓉就三个。

    肥肥白白的中年女售货员鼻孔朝天:“没有,没有!乡下人吃什么果子?不知道果子都是粮食和糖造的啊?粮食那么紧缺,谁给你们做果子。”

    李星星气极了:“你怎么说话呢?什么服务态度啊?”

    “我就这么说话的,咋地?有本事别进店,乡下人就该回家吃树皮和草根!”胖售货员斜着眼睛看她,一副你能奈我何的样子,让人看了恨不得打死她!

    李秀红皱了皱眉,“星星,我们不买了。”

    李星星深深地记住了胖售货员的长相,轻笑道:“当然不用买。娘,我忘记跟你说了,我箱子里有两包大白兔,比这些寒酸的果子好吃多了。”

    说着,从口袋里掏出一颗老爷子定制的复古版大白兔。

    所谓复古版,其实就是仿照五十年代的包装。

    当着胖售货员的面剥开糖纸,李星星把糖塞进李秀红嘴里,笑盈盈地道:“娘,甜不甜?香不香?赶明儿你女儿进城,再买了孝敬您!”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net/r32294/ 第一时间欣赏我穿到六十年后又穿回来了最新章节! 作者:宁小白所写的《我穿到六十年后又穿回来了》为转载作品,我穿到六十年后又穿回来了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我穿到六十年后又穿回来了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我穿到六十年后又穿回来了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我穿到六十年后又穿回来了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我穿到六十年后又穿回来了介绍:
李星星发现,刚出生就被遗弃于深山,爷爷收养她,祖孙俩机缘巧合地穿到六十年后。
长到十八岁,她又穿回被遗弃的地点。
不想做黑户的她误打误撞找到亲生父母,却是爹做官,娘发疯,早已离婚。
然而她有一位神奇的爷爷。
爷爷去世前用一整条街的门面给她做农村版大型百货批发超市,陪她一起跨越时空。
别人一穷二白,缺衣少粮,她有充足的米面油肉衣服鞋袜。
金手指的快落无处不在。
衣食住行不用愁,找啊找啊找朋友,找个英俊男盆友。
他们的口号是:一起好吃懒做当咸鱼,一起过上快乐小日子!
就是重生版的大嫂处处看他们不顺眼,一心撺掇丈夫公婆把他们撵滚蛋,俗称分家。我穿到六十年后又穿回来了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我穿到六十年后又穿回来了,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我穿到六十年后又穿回来了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