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言情小说我穿到六十年后又穿回来了TXT下载我穿到六十年后又穿回来了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我穿到六十年后又穿回来了全文阅读

作者:宁小白     我穿到六十年后又穿回来了txt下载     我穿到六十年后又穿回来了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1317章 夸赞

    等夏明星回来,李星星和李翠花隔着篱笆墙已经聊得热火朝天。

    天气凉爽,站着不热。

    李翠花性格豪爽干脆,倒叫她打听出不少有用的信息。

    见到出现在眼前的夏明星,李翠花眼睛瞪得大大的,难掩惊艳,“哎哟喂,我见到星星妹子时就在想,夏工是个什么样的人,咋那么有福气,娶到这么如花似玉的年轻姑娘。现在见到夏工我明白啦,你们就是那天生一对地造一双的郎才女貌。”

    太好看了。

    李翠花觉得自己今天格外有眼福。

    李星星咯咯笑道:“翠花姐,是不是因为我家小夏哥只比你们家周工小几岁,所以你觉得他年纪应该挺大了,结果看到本人发现他竟这样年轻,出乎意料了是吧?”

    李翠花嘿嘿一笑,“妹子就是聪明!”

    她仔细看了看夏明星,忍不住挠头:“夏工长得这么俊,浓眉大眼高鼻梁,哪是比我家老周小几岁啊?明摆着小十来岁的样子。”

    “周工今年贵庚?”李星星问她。

    李翠花不解:“什么是贵庚?”

    “就是年纪。”李星星说得通俗了点儿。

    “年纪就是年纪,怎么叫贵庚呢?”李翠花难以理解,就直接说:“妹子,我就上过几天扫盲班,斗大的字不识一箩筐,你别文绉绉地跟我说话。”

    李星星连忙致歉,“好的,翠花姐。”

    李翠花这才回答她的问题:“我家老周今年三十八,按虚岁就三十九了,是林总工说夏工只比他小几岁,我看着不像,真的不像,顶多二十几吧?”

    李星星笑道:“要是二十几我就该偷笑了,他今年三十。”

    夏明星马上纠正道:“谁说我三十?星星,我比你大八岁,你二十一,我怎么就三十了?二十九,今年二十九,周大嫂您叫我小夏就行。”

    “四舍五入嘛!”李星星甚至可以给自己自动减一岁。

    李翠花看看李星星,再看看夏明星,不禁笑道:“都这样年轻,真是让人羡慕!那你们结婚没两年吧?”

    李星星刚想回答,忽然听到屋里传来大娃的哭声。

    可能因为没有大人在身边,哭得又响又亮,十分高昂,以展示自己的存在感。

    “来了,来了!”夏明星三步并作两步跑进屋里,丢下李星星面对李翠花的惊讶。

    “你们带孩子一块来的?”李星星他们下车进家时,李翠花并不在家,所以没看到,也没看到他们卸下的东西中有婴儿车,又见李星星年轻貌美,一副女儿娇态,毫无为人母的憔悴,一直以为她和夏明星是新婚夫妻。

    李星星同样担心大娃和二娃,匆匆地对她说:“两个孩子都带来了,才几个月大,就不抱出来见您了。翠花姐,咱们回聊啊,我先看看孩子。”

    “你先忙,你先忙。”李翠花十分识趣。

    待李星星也进了屋,李翠花回想片刻,突然一愣,自言自语道:“两个孩子?两个孩子?那么年轻就生两个娃了,真厉害啊!”

    压根没想到双胞胎上面。

第1318章 工业券

    大娃之所以哭是因为她拉粑粑了,散发出臭烘烘的味道。

    二娃被她吵醒,跟着哭。

    你一声我一声,吵得李星星脑门突突直跳。

    她拿出大娃洗屁股的盆出去,家里没有热水,便隔着篱笆墙喊李翠花,“翠花姐,翠花姐,您家里有热水吗?借点儿。”

    李翠花提着竹编壳子的热水壶出来,“咋倒在盆里?”

    还是一个崭新的搪瓷盆,印着鲜艳的牡丹花。

    没掉一点瓷!

    李星星不好意思地道:“我家大娃拉屎了,给她洗屁股用的。”

    “擦擦不行吗?还洗。你们可真讲究。”李翠花提起来倒进盆里,约有小半盆,“够吗?不够我再给你倒。”

    “够了,够了,我们都是用温水给她洗,谢谢翠花姐。”李星星隔着搪瓷盆试了下水温,烫得厉害,应该是刚出锅没多久的开水,便把盆子放在压水井出水口下方,费点力气压水上来,流入盆中。

    得亏槐花镇也有人家用压水井,停水时,她就拎着水桶跑人家里压水。

    所以,压水井难不倒她啦!

    兑好温水端进屋,分两盆儿,一盆浸湿巾给大娃擦屁股,一盆给她洗屁股,然后再用李星星偶尔拿出来用的棉柔擦脸巾擦干,穿上新的纸尿裤。

    屁股不再黏黏糊糊,大娃感觉舒服,也就不哭了。

    李星星顺便给二娃换了个纸尿裤,把换下来的纸尿裤和用掉的湿巾、擦脸巾一起装进垃圾桶再收回空间,到时候统一处理掉。

    “小夏哥,咱家有灶没锅,晚上是做不成饭了。”李星星说出自己的发现。

    夏明星点点头,“你给我拿点钱,我去买。”

    李星星掏一沓钱给他,“要票吗?咱们的全国粮票还剩下许多都没用。”

    “买锅可用不着粮票,得用工业券,我办理粮油关系时特地问过相关规定。”夏明星掏出一沓李星星没见过的工业券,好奇地接在手里。

    “工业券?我没用过耶!”她道。

    夏明星笑道:“咱们在梧桐市时根本没有发行工业券,你怎会见过?后来有工业券了,我不工作,你又不大逛百货商店,一般都是去友谊商店和华侨商店,当然没用过它!工业券是按工资来发的,每二十块钱发一张工业券,爹的工业券估计直接给娘了。”

    李星星点了点头,“应该是觉得我们用不到,所以没给我们,也或许爹拿到发下来的工业券直接送给有需要的人了。”

    随即又反应过来,“我以后每个月都有三张工业券?”

    “对呀,我每个月可以领到六张多。”夏明星把工业券拿回来,“这些都是老师给的,他用不着,攒下许多,让我给家里添置东西,让我三天后再去上班。凭工业券可以买到所有工业品,没这玩意儿,咱们就买不到铁锅、菜刀。”

    “那你快去买。”李星星催他,“锅碗瓢盆、油盐酱醋都得买,多买两个热水壶。”

    夏明星嗯了一声,“我到厨房量下所用铁锅的尺寸。”

    把尺寸记下来,他回屋把自行车推出门,又从小山里翻出两个装干货的竹筐,把干货拿出来,竹筐挂在自行车后座两边,用来盛放采购的物品。

第1319章 开锅

    夏明星去得快,来得快。

    等李星星喂饱大娃、二娃,他就骑自行车进家门。

    李翠花正在自家院子里择菜,探头看见他拿下来的东西,倒抽一口气:“夏工,你可真够会花钱的,这么些东西,怕是你一个月的工资都不够。”

    光她看到的就有一大一小两口铁锅,还有一个钢精锅和一个黄铜的炊壶。

    铁锅都配了锅盖,都是常用的木制锅盖儿。

    李翠花惊呆了。

    他竟花钱买?难道不能自己做一个?

    紧接着,夏明星又从竹筐里拿出四个大红铁皮的热水壶、两个切菜板、三把菜刀、两把剪刀、一摞杯盘碗碟和搪瓷盆、铜饭勺、铁锅铲、铁丝笊篱、竹制箅子、高粱刷子,酱油醋是买特级瓶装的,拿出来的盐都是细盐。

    竟然还有一块比巴掌大的肥猪肉!

    李翠花脱口说道:“夏工,哪来的肉啊?平时一早就卖光了。”

    现在可是傍晚了。

    夏明星笑道:“问食堂要的。我说开锅用,他们就给切了一块,赶明儿我们买肉再还回去,不会占公家便宜。”

    “还不还的是小事儿,主要是你竟能要来。”李翠花佩服得五体投地。

    更让她吃惊的是,李星星一直在屋里没出来,都是夏明星在院子里压水,洗锅洗碗洗搪瓷盆,连菜板都刷了好几遍。

    那些锅碗瓢勺反反复复洗了好几遍。

    然后,夏明星又把洗过的钢精锅和黄铜炊壶放到灶台上开始烧开水,烧出来的水倒进热水壶中,剩下的用来冲洗杯盘碗碟和筷子、菜板,继续烧水。

    烧开后,倒掉热水壶里的旧水,换上刚出锅的新水,然后送进堂屋。

    李翠花看得津津有味。

    从来没见过哪个男人干活是如此细致,如此讲究。

    透过厨房的门,李翠花看见夏明星把两口铁锅放在灶台上烧热水,连同锅盖儿,里里外外又用热水刷洗一遍,最后才开锅。

    开锅时,满院都是猪油香。

    切成小块的猪肉皮朝上,肉朝下,仔仔细细地擦锅壁。

    李翠花眼睁睁看着夏明星把熬出来的那点猪油舀出来,用热水冲洗干净再重新烘干锅,再用肥猪肉擦锅壁,再把猪油舀出来,再用热水冲洗干净再重新烘干锅,重复三四遍,最后用热水把铁锅洗干净烘干,抹上一层油。

    他从堂屋里拿出来用玻璃瓶装的油,黄澄澄的,也不知是豆油还是花生油。

    李翠花叹为观止:“夏工,你这开锅也太讲究了吧?”

    “这才是正确的开锅方法,开锅后能用二十年不坏。”夏明星盖上锅盖儿,出来把泡在搪瓷盆里的杯盘碗碟等物捞出来拿进屋,一一放进橱柜。

    李星星就问他:“晚上怎么吃?”

    夏明星找她要全国粮票,“开锅还得晾一夜,我去食堂打饭,你想吃什么?”

    “有啥就吃啥呗,我不挑。”李星星觉得自己很好养活,“倒是你,多打点饭,忙活一下午,别把自己饿着了。”

    夏明星笑道:“不是有你吗?你能饿着我?”

    说完,他就拎着一网兜的饭盒出门儿。

第1320章 第一顿饭

    正在院中压水的李翠花见状,又忍不住大惊小怪了。

    “夏工,你去食堂打饭,怎么拿那么多饭盒?”最让人惊讶的是他们家居然有好几个铝制饭盒,都是八成新的。

    李翠花意识到,自家新邻居很有钱。

    两人都是细皮嫩肉的,做事又那么细致讲究,出身一定特别好,不是他们这样的粗人。

    夏明星含笑回应李翠花:“新家的一顿饭总得吃好点呀!”

    虽然东北菜很实在,但食堂卖菜卖饭却是定量的。

    夏明星打了四两大米饭、二两高粱米豆饭,又买十个大卷子,见打菜大妈露出惊讶的眼神儿,他解释道:“我们刚到,什么都没准备,得把明早的买好。”

    打菜大妈闻言道:“咱们食堂早上卖饭,豆浆稀饭油条鸡蛋大包子,样样俱全。”

    厂里新来一个夏工,是林总工的学生,且是林总工亲自接来的,早弄得人尽皆知,就是没想到他竟这样年轻俊美。

    在一帮粗手大脚黑皮肤的大老爷们里,特别显眼。

    便是负责打菜的大妈都忍不住对他另眼相看,决定待会儿的手不抖了。

    夏明星听了便笑道:“好呀,卷子先不要了,我明早来买饭。”

    买完主食,开始买菜。

    “溜肉段、酸菜炖粉条、木耳炒洋葱、麻辣豆腐一样来一份。”

    他点一样,打菜大妈就给他舀一样,勺子把持得稳稳当当,装得饭盒满满当当,脸上堆着笑,“夏工下回别带回去吃呀,天儿渐渐地冷了,不如在食堂里趁热吃。”

    夏明星婉言谢绝:“家里孩子小,媳妇儿不能带他们出门。”

    所以,他绝不在食堂里吃饭任人围观。

    打菜大妈满脸可惜:“那么年轻就娶媳妇生孩子了?我还想把我外甥女介绍给你呢!”

    “千万别,如果叫我媳妇儿听到了,她吃醋,我可就吃不了兜着走了。”夏明星露出一副避之唯恐不及的态度,又道:“同志大姐,我可不是年轻人,三十而立,孩子都生两个了,而且我媳妇儿又好看又聪明,是一位大学生。”

    打菜大妈惊讶道:“真是了不起!”

    不识字的打菜大妈最佩服知识分子,别说大学生,自家出个高中生就已经是祖坟冒青烟儿,进入666厂当工人,可以说是全家的荣耀。

    夏明星笑了笑,“那可不,不然我们家怎会是我媳妇儿当家?”

    炫耀完媳妇儿,他迅速撤退。

    打菜大妈太热情了,承受不住。

    告辞,告辞。

    食堂距离他们家倒不是太远,很快就回到家中,林先生的住处锁着门,无人在家,而李翠花家的厨房则冒着一缕炊烟。

    经远山绿树一映,平添一份静谧的味道。

    夏明星摇摇头,快步走进屋,先把炕桌挪到炕中间,然后把饭盒一一摆在上面,打开盒盖,又从橱柜中拿筷子出来,“星星,快来趁热吃。”

    “你一进门我就闻到东北酸菜味儿了。”李星星洗完手才坐上来。

    大娃和二娃正在里侧练习翻身,不打扰父母来到666厂后的第一顿饭。

第1321章 一朝回到解放前

    夏明星从进家门就开始忙活,直到此时才有时间和李星星说自己一家人的粮油供应。

    “这个月的票证我一块领回来了,没买粮食。我的口粮供应和老师以及其他工程师一样,都是每月四十五斤,高于普通脑力劳动者,干重体力活的工人则是四十九斤,听说干特殊重体力活的工人每月足有五十斤到六十斤口粮供应。”他以这段话作为饭桌上的开头。

    说实话,若是没有副食品供应,四十五斤的粮食根本吃不饱。

    就是因为自己家不靠供应吃饭,所以李星星不在意,只问一句:“我和大娃二娃呢?”

    夏明星给她挟一块溜肉段放在饭盒里,“你是三十三斤,三岁以下儿童每人每月是八斤,但一岁以下婴儿可以凭出生证购买奶粉,和沪上一样,每月每人一袋,也就是一斤。”

    李星星想了想,“三十三斤?我大学期间的口粮供应是不是三十六斤啊?”

    “好像是。”夏明星确认事实。

    李星星啧啧两声,“高中时定量三十斤,我娘当时是二十八斤,我记得很清楚,大学时发三十六斤饭票,结果毕业后反而少了三斤。除了工资以外,大学生的其他待遇不见得比工人强啊,你自个儿都说干重体力活的工人最高每月六十斤。”

    夏明星笑了笑,“大、中学生的口粮供应一向高于普通市民。”

    “我和你是同事,有工资,也不算普通市民啊。”在李星星眼里,没有工作的城镇居民统一以普通市民来称呼,有工作的那叫城镇职工。

    “但你是女同志,又是从事脑力劳动,而不是体力劳动。”夏明星道。

    “重男轻女!”李星星撇撇嘴,随即丢开,“你继续说,其他待遇怎样?”

    “户口和粮油关系办理妥当后我就拿到了咱们的粮油供应本,每月一号到指定粮店领票证或者买粮食,煤球按季往下发,其他供应都是按月,逢年过节有节日供应,其他待遇和以往差不多,相差的有限,甚至因为地处偏僻,管理得反而不如城市那么严格,可以养鸡养鸭,根据统购统销的政策,下的蛋可以卖到供销社。”

    听完这番话,李星星点点头,“别人养鸡养鸭就养,我们可不能养,一则我没时间给它们找食儿,二来就是容易弄得满院粪便,臭死人!”

    夏明星连忙道:“不养,不养,咱们买着吃。”

    “没票怎么买啊?”李星星忍不住嘀咕两声,又道:“小夏哥,咱们这是辛辛苦苦许多年,一朝回到解放前啊!”

    出入华侨商店和友谊商店已成习惯,现在却又开始凭票购物。

    夏明星一想还真是那么回事儿,“沪上有沪上的繁华,厂里有厂里的清静,依山傍水,你看风景多美?明儿若是天气好,咱们带孩子出去转转,认认路,看看供销社开在哪里,礼堂在哪里,电影院在哪里,免得我不在家,你出门就迷路。”

    李星星冲他扮鬼脸:“我长嘴巴了,可以问路。”

    夏明星伸手刮刮她的鼻子,“傻姑娘,我就是想和你一块带孩子出门让厂区的人都看看,我有一个天底下最可爱最好看最善良的媳妇儿。”

    第1322章炫耀

    一说出门炫耀,李星星来精神了。

    小夏哥长得那么帅,自己必须宣告所有权,免得有人觊觎小夏哥。

    古往今来,都不能小看某些女人想破坏别人家庭的心!

    翌日,李星星起得很早。

    夏明星出门买早饭,她趁着大娃和二娃没醒,自个儿蹲在院子里刷牙,觉得自己得让夏明星想办法砌个水池。

    把漱口水吐到地面,很容易溅到鞋面上。

    李翠花隔着篱笆墙招呼道:“星星妹子,我家熬了大碴子粥,我给你盛一碗吧!”

    “翠花姐,谢谢您的好意,不过不用啦,小夏哥待会儿就带饭回来。”李星星漱漱口、涮涮牙刷,站起身,转向李翠花的一张脸美艳如花。

    她看了看李翠花的院子,“翠花姐,你们家就一个人吗?”

    昨儿没见有人进出,这会儿依然只见到李翠花。

    李翠花笑道:“老周半夜才下班,早上又走得早,一日三餐都在厂里食堂吃,你们不出来,当然见不着。我们有三个孩子,大女儿出嫁了,两个儿子在冰城上高中,住校不回来。所以,家里真就我一个人在,特别欢迎你们的到来,不出家门就能找到人聊天。”

    李星星闻言道:“隔着篱笆墙聊天有什么趣儿?翠花姐,等我们把家里收拾好,你来我们家做客,茶水还是供应得起的。”

    李翠花爽朗道:“行啊,回头带上我炒的松子儿。”

    “那就说好了啊!”李星星抬脚准备进屋,忽然发现厨房门口一侧地面上有几个大大小小的圆圈圈,一个挨着一个,堂屋门口两侧也各有一排,印子挺深的,不禁扭头问李翠花:“翠花姐,这些圆圈圈位置原来放的是什么东西?”

    李翠花踮脚一看,笑道:“能是什么?当然是缸啊!酸菜缸、水缸、大酱缸、咸菜缸和放粮食的缸,我家院子里不就有?你看看。”

    李星星拍拍自己额头,“我都忘了,东北的酸菜和大酱是举世闻名。”

    “等你们家收拾好,厨房能做饭了,我给你捞点酸菜尝尝,还有我家的大酱,炒鸡蛋可好吃了。”李翠花说完,又提醒李星星:“趁着夏工在家,你们家最好买几口缸回来,冬天积酸菜、放粮食、盛水,用处可多了!”

    李星星道谢,“多亏有您的提醒,待会儿我就跟小夏哥说。”

    夏明星正好提着早饭进门,“跟我说什么?”

    “买缸啊!”李星星指了指李翠花院中一排排大小不一的缸,“等大白菜下来,你跟翠花姐学积酸菜,我们自己做酸菜炖粉条。”

    “没问题!”夏明星答应得干脆。

    李翠花却很奇怪:“星星妹子,为啥不是你跟我学,而是夏工积酸菜?”

    李星星表情带了些得意,“因为我家小夏哥的手艺好啊,从他手里出来的酸菜一定是天下第一好吃。您要是不信啊,咱们冬天等着瞧!”

    “好了,星星,别炫耀了,快进屋洗脸,咱们吃饭。”夏明星出口制止。

    一旦开始炫耀,一定炫耀得没完没了。

    虽然,夏明星对自己的手艺有信心。

第1322章炫耀

    第1322章炫耀

    一说出门炫耀,李星星来精神了。

    小夏哥长得那么帅,自己必须宣告所有权,免得有人觊觎小夏哥。

    古往今来,都不能小看某些女人想破坏别人家庭的心!

    翌日,李星星起得很早。

    夏明星出门买早饭,她趁着大娃和二娃没醒,自个儿蹲在院子里刷牙,觉得自己得让夏明星想办法砌个水池。

    把漱口水吐到地面,很容易溅到鞋面上。

    李翠花隔着篱笆墙招呼道:“星星妹子,我家熬了大碴子粥,我给你盛一碗吧!”

    “翠花姐,谢谢您的好意,不过不用啦,小夏哥待会儿就带饭回来。”李星星漱漱口、涮涮牙刷,站起身,转向李翠花的一张脸美艳如花。

    她看了看李翠花的院子,“翠花姐,你们家就一个人吗?”

    昨儿没见有人进出,这会儿依然只见到李翠花。

    李翠花笑道:“老周半夜才下班,早上又走得早,一日三餐都在厂里食堂吃,你们不出来,当然见不着。我们有三個孩子,大女儿出嫁了,两个儿子在冰城上高中,住校不回来。所以,家里真就我一个人在,特别欢迎你们的到来,不出家门就能找到人聊天。”

    李星星闻言道:“隔着篱笆墙聊天有什么趣儿?翠花姐,等我们把家里收拾好,你来我们家做客,茶水还是供应得起的。”

    李翠花爽朗道:“行啊,回头带上我炒的松子儿。”

    “那就说好了啊!”李星星抬脚准备进屋,忽然发现厨房门口一侧地面上有几个大大小小的圆圈圈,一个挨着一个,堂屋门口两侧也各有一排,印子挺深的,不禁扭头问李翠花:“翠花姐,这些圆圈圈位置原来放的是什么东西?”

    李翠花踮脚一看,笑道:“能是什么?当然是缸啊!酸菜缸、水缸、大酱缸、咸菜缸和放粮食的缸,我家院子里不就有?你看看。”

    李星星拍拍自己额头,“我都忘了,东北的酸菜和大酱是举世闻名。”

    “等你们家收拾好,厨房能做饭了,我给你捞点酸菜尝尝,还有我家的大酱,炒鸡蛋可好吃了。”李翠花说完,又提醒李星星:“趁着夏工在家,你们家最好买几口缸回来,冬天积酸菜、放粮食、盛水,用处可多了!”

    李星星道谢,“多亏有您的提醒,待会儿我就跟小夏哥说。”

    夏明星正好提着早饭进门,“跟我说什么?”

    “买缸啊!”李星星指了指李翠花院中一排排大小不一的缸,“等大白菜下来,你跟翠花姐学积酸菜,我们自己做酸菜炖粉条。”

    “没问题!”夏明星答应得干脆。

    李翠花却很奇怪:“星星妹子,为啥不是你跟我学,而是夏工积酸菜?”

    李星星表情带了些得意,“因为我家小夏哥的手艺好啊,从他手里出来的酸菜一定是天下第一好吃。您要是不信啊,咱们冬天等着瞧!”

    “好了,星星,别炫耀了,快进屋洗脸,咱们吃饭。”夏明星出口制止。

    一旦开始炫耀,一定炫耀得没完没了。

    虽然,夏明星对自己的手艺有信心。

第1323章 买肉

    李星星洗完脸,擦上护肤品,上炕一看,却是一饭盒大碴子粥放在自己跟前。

    李翠花才说到大碴子粥,她就吃上啦!

    不全是玉米碴子熬制而成,黄澄澄的粥里夹杂一些芸豆。

    “尝尝本地的特色。”夏明星递个勺子给她。

    李星星直接挖一勺,轻轻吹了吹,放进口中,“还挺好吃。小夏哥,你快尝尝,等大娃和二娃醒了,咱们就出去逛逛。”

    她对未来的居住环境感到很好奇。

    搁生孩子前,她早就在第一时间出门探索了。

    饭后,夏明星在院子里拉起两根晾衣绳,把被褥毛毯搭在上面晾晒,又把托运来的物品分门别类整理妥当,像两麻袋和田玉那样能收进李星星空间里的就收进去,衣服装进炕柜和衣箱,不能收进去的粮油物资和婴幼儿用品等暂时堆放墙角。

    忙活个把小时,大娃和二娃才相继睁开眼睛,以哭声来提醒父母该照顾自己了。

    李星星抬手看看时间,闻声道:“小祖宗醒得可真是时候。”

    九点钟左右,太阳高高升起,气温微暖。

    吃饱喝足,换上新的纸尿裤,大娃和二娃舒舒服服地躺在婴儿车里,由父母推着他们到厂区散步,见见不曾见过的风景。

    走了没十分钟,正好碰见买菜回来的李翠花。

    “星星妹子,你们家的车子可真好!从来没见过这样的车子。”她首先注意到两辆从来没见过的婴儿车,稀奇地围着绕一圈,“有这样的车,带孩子真是想去哪儿就去哪儿,还不怕太阳刺眼,晒到孩子。”

    李星星抿嘴一笑,“翠花姐,您买菜回来啦?”

    李翠花嗯嗯两声,道:“今儿猪肉供应充足,你们不拿票买块肉?”

    “充足?”穿回来三年多,李星星终于听到有人说猪肉供应充足几个字了,“有多充足啊?限量供应还是不限量供应?要不要票?”

    李翠花大笑:“哪有不凭票就能买的肉?现在又不是往年。”

    “那我们去看看。”夏明星早已把拿回来的票证交给李星星,她放在空间里了,随时可以取用,反正有装婴幼儿用品的帆布挎包可以做掩饰。

    李翠花挥挥手,“快去吧,去得早能挑到好肉,我就买了一块大肥肉。”

    小夫妻俩逛到副食品店里的猪肉摊,果然看到摊子前的顾客络绎不绝,案上摆着猪的各个部位,上面横梁挂着好几个猪头,散发着浓重的血腥味。

    两鬓斑白、身材粗壮魁梧的卖肉师傅主动招呼夏明星和李星星,笑得眼睛眯成了一条缝,“是新来的夏工对不对?昨儿就听说咱们厂来了一位年轻俊俏的夏工,可把在食堂里打饭的春英嫂子稀罕坏了。夏工,要点什么肉?猪下水不要票,排骨不要票,称点回去炖酸菜?”

    李星星瞧了瞧,“小夏哥,我想吃排骨。”

    “那就来半扇排骨。”夏明星挑了一块好排骨,又挑块肥猪肉还给食堂。

    卖肉师傅麻溜地称好重量算完账收了钱,抽一根草绳穿过排骨和肥猪肉,然后递给夏明星,“猪头不要票,要不要来一个?用酸菜炖粉条特别好吃。”

第1324章 关于猪肉的预告

    李星星纳闷地问道:“猪肉卖不掉吗?”

    不然,为啥向他们推销。

    搁沪上,八九点钟就该卖光了,哪像现在都九点半了,案上仍有许多肉。

    卖肉师傅闻言笑道:“翠花说夏工的爱人又年轻又漂亮,我本来不信,见到真人才晓得夏工多有福气,娶回家的分明是个天仙嘛!天仙问话,我肯定得好好回答,没别的原因,就是提前告诉大家,今年冬天大家可以敞开吃肉。”

    “敞开吃肉?真的假的?”李星星怎么听都觉得是天方夜谭。

    六十年代耶!

    缺衣少食的六十年代耶!

    根据历史来看,七十年代的猪肉供应量仍然不足,六十年代就能敞开吃肉啦?

    敞开吃肉啊,从来没听说过。

    沪上的经济那么繁荣,相较全国各地而言,前两年人均猪肉年消耗量不到一斤,在这以寒冷著称的东北怎么可能敞开吃肉。

    卖肉师傅一边给别人割肉,一边说道:“这几年国家不是一直提倡大家蓄养家禽吗?之前是公养,现在是公养私养齐头并进,以私养为主,谁家不用心哪?全国猪肉产量得到大幅度提升,出现供大于求的情况,为了解决兄弟省的剩余,咱们这儿的供货量达到以前的两倍、三倍,据说年底进的更多,擎等着敞开吃肉吧!”

    李星星笑嘻嘻地道:“不要票的话,我们年底儿来买一整头猪。”

    “行啊,我等着,我到时候给你和夏工挑一头最强壮最肥硕的猪,给你们现杀都成,好灌血肠。咱们东北的血肠啊,最好吃,也可以灌些红肠寄给自家的亲朋好友。”卖肉师傅回应得更干脆,说明他刚才的话并不是无的放矢。

    “那就谢谢您啦!”李星星说完,和夏明星离开猪肉摊。

    一路上,引起许多人的侧目。

    新来的嘛,谁不关注?

    尤其是男的俊、女的俏,推着他们从未见过的婴儿车。

    稀罕,太稀罕了!

    就是没接触过,没人像李翠花似的跟他们打招呼。

    但是,凭他们热情洋溢的笑脸、爽朗大方的气质,李星星便在他们看过来时冲他们甜甜一笑,主动道:“我叫李星星,我男人叫夏明星,我们和两个孩子初来乍到,对这里感到很陌生,有什么事情没做到位,还请大家多多包涵。”

    打招呼嘛,谁主动不一样?

    自己一家四口刚搬来,和气些有利于以后的相处。

    李星星本来就不是高冷的人,长相明媚,笑容喜庆,年约六旬的马大娘受宠若惊,脸上很快绽放出极灿烂的笑容,露出豁了半边的牙,“姑娘你可别这么说,你们都是知识分子,都是国家需要的人才,来这儿工作,哪会有做不到位的事情?来这里就放心吧,咱们这儿的人没心眼子,好相处,没外地人的精明算计。”

    李星星笑眯眯地说:“早就感受到啦!卖肉的师傅还跟我们说年底能敞开吃肉呢!”

    马大娘倒笑了,“他卖肉,比咱们的消息灵通,既然他这么说,那么就是真的,年底我家灌血肠,请你们来家吃!我家就在林总工后面的后面,离你们家不远。”

    李星星应得干脆,“到时候一定打扰您!”

第1325章 拉家常

    一边和马大娘说话,一边往前走,沿途中多跟几个工人家属打招呼,李星星就融入到他们当中,直接拉起家常,说说各家的住址,问起买菜的秘诀。

    对于她这份本事,夏明星望尘莫及。

    她身上就是有一种容易讨人喜欢的特质。

    见他们俩平易近人,越来越多的人靠近他们,都跟着东拉西扯。

    马大娘腿脚麻利得很,带他们买不要票的青菜和大葱、小葱,又带他们买不要票的粉条、豆皮和大酱,还有不要票的鱼。

    666厂依山傍水,水产丰富。

    “咱们这儿的肉得凭票买,鱼很少要票,不过吃起来还是肉比较香,特别适合炖酸菜和粉条。”一来二去地熟了,马大娘就直呼其名,“星星,我看你们孩子不到一岁,你们没买猪蹄,就喝点鱼汤吧!鱼汤下奶。”

    “四个多月,离一岁差远了。”李星星道。

    “哟,那你们养得可真好!又白又胖,哪儿像几个月的孩子呀?”马大娘低头看看车中睁着大眼睛的大娃和二娃,稀罕得不行,“真不知道你们怎么养的,跟那传说中观音跟前的童子一样,俊得不行。是双胞胎吧?”

    “龙凤胎,穿粉红的是姐姐叫大娃,穿蓝的是弟弟叫二娃。”李星星没说他们的大名。

    马大娘抚掌道:“龙凤呈祥!真吉利!”

    又摸摸婴儿车,忍不住道:“车子真不错,也只有大城市里有卖的吧?”

    李星星早就习惯大家对婴儿车的关注,抿嘴笑道:“大城市里有没有,我不知道,我家婴儿车是他们太爷爷太奶奶买的,就是为了方便带孩子出门玩儿。在婴儿车送来前,我都是拎着手提的摇篮,累得胳膊酸,可不得劲儿了。”

    “哟,你们家四世同堂啦?”马大娘羡慕得不得了。

    李星星点头,“正朝五世同堂迈进呢!”

    虽然,最早也得等到二十年后。

    把肥猪肉还给食堂后,出来路过医院,李星星脚下一顿,停在门口,对夏明星说:“小夏哥,你不是说大娃和二娃六岁前得打好几种疫苗吗?回头到医院问问有没有。沪上有的,我就怕这里没有,没有可怎么办呢?不知道能不能从别的地方调过来。”

    就怕途中失效,反而对孩子身体不好。

    夏明星尚未答应,马大娘就道:“你们是说那些花钱的预防针吗?”

    “是的,是的,马大娘,医院有吗?”李星星格外关心。

    马大娘点头道:“有的,有的,就是得花钱才能打。有给大人打的,也有给小孩打的,小孩打的种类多,不过能预防可多病了,再不怕破伤风、天花什么的,厂里强制性地叫各家各户给孩子打,你们不用担心你们孩子打不上。我闺女在医院上班,他们每个月都会统计厂区大大小小的孩子年纪,根据年纪该打什么针,他们统计好了直接向上面申请送药。”

    李星星喜上眉梢:“那可太好了!”

    由此看来,国家在这方面做得很不错,她的孩子受益呀!

第1326章 有来有往

    和马大娘分手后回到家,李星星决定给周围的邻居送点特产。

    沪上最出名的特产是什么?

    大白兔奶糖啊!

    又软又甜又香浓,老少皆宜。

    托运的行李中当然没有,但李星星的空间里有,数量超多!

    爷爷牌定制奶糖,值得拥有。

    别的东西都没来得及整理,倒不如送糖合适。

    发现还没到做饭时间,李星星喂饱大娃、二娃后将他们丢给夏明星,自个儿拿出许许多多的大白兔奶糖放进竹筐,先给李翠花送一袋。

    李翠花没敢接,“这怎么行呢?”

    大白兔啊,最好的奶糖,几年前要两块五一斤,现在得四块钱一斤。

    知道夏明星和李星星出身好,但没想到他们这么阔绰。

    李星星笑盈盈地说道:“翠花姐,咱们两家离得最近,以后还有打扰您的时候呢,先送点儿拜礼,有事找您帮忙时才好张口呀!快收下吧,我给马大娘送一包,今儿若不是碰到她,我们根本买不到很多不用票的菜。”

    李翠花这才接了,“待会儿我捞两颗酸菜给你们送去。”

    李星星没推辞,“那就谢谢您了。”

    她给马大娘送一包,马大娘当即回她一大包木耳、榛蘑等山货,“你不收,我也不收。”

    李星星只得收下来。

    她给见过的、打过招呼的人家送奶糖,谁家都没白收,回赠的东西塞满竹筐,等她回到家已经累得气喘吁吁,“小夏哥,快救命!”

    夏明星才把大娃和二娃哄睡,闻声出来接手,“都是回礼?”

    李星星叹气:“可不是嘛!大家真的很客气。”

    “有来有往才有人情味儿,刚才翠花姐送来一大碗大酱和好几颗酸菜,咱们中午就吃酸菜炖排骨。”夏明星低头见竹筐里还有十来个鸡蛋,“再来一个大酱炒鸡蛋,加上炖的鱼汤,蒸一锅米饭,也算很丰富了。”

    李星星靠着门框,“你是大厨你做主。”

    林先生闻着味儿赶到了,“来得早不如来得巧,让我尝尝明星做的东北菜。”

    “您请上座。”李星星请他上炕,并给他拿筷子,“您放心,我小夏哥做菜绝对达到一流水平,让人吃了还想再吃。”

    林先生笑道:“接下来你怕是吃不上了。”

    李星星啊了一声,傻眼。

    她听明白了,林先生的意思是让小夏哥立刻走马上任。

    夏明星眉头皱了皱,“老师,您不是说给我三天假期吗?我家里的东西都没整理好,正准备找房管部门租两个大柜子回来放东西。”

    “我想给你三天假,不是工作不能等吗?你数学好,物理好,你得来给我当助手,星星倒是不着急工作。”林先生说完,看看墙角的小山,“摆在明面上惹人觊觎可不好,尤其是那些米面油肉,得锁进柜子里才行,免得招老鼠。下午我和你到房管部门,让他们派人送两个大柜子过来,两个够吗?不够就四个,全用三开扇的,四个正好摆满一面墙。”

    “听您的,用四个。”夏明星说道。

    吃过饭,师生两人同去666厂的房管部门,到库房挑和家里家具颜色差不多的四个大柜子,三开扇,分别带锁,深度足有一米,高约两米半,运回家,贴墙角并列而立,堪堪可以装下李星星家的米面油肉等物资。

    至于收进屋的被褥、毛毯等物和奶粉、纸尿片等婴幼儿用品则堆放在南边炕上。

    ------题外话------

    中午还有更新哦

第1327章 寄信报平安

    第二天,夏明星吃过早饭就被林先生叫走了。

    临走之前,夏明星特地到隔壁拜托李翠花得闲就去自己家里陪李星星说说话,免得她一个人在家里带孩子而胡思乱想。

    李翠花满口答应。

    李星星年轻,又有两个孩子,刚到666厂就冷不防地和丈夫分开,说不孤单是假的。

    反正,她平时闲着也没事儿干,正好和李星星互相作伴。

    九点钟,李翠花来找李星星推孩子出门买菜。

    她特别稀罕那两辆婴儿车,昨儿就想推一推,没想到今儿竟逮着机会了。

    “星星妹子,不趁着这时候多出门走走,等下雪后就没法出门了。”李翠花这么跟李星星说,“十月里就下雪,持续半年,人人都得在家猫着。”

    李星星伸头到外面看看天。

    蓝天白云,晴空万里,温度不高不低,十分适合出门。

    想到自己对666厂区不是很熟悉,需要加深印象,李星星背上出门常用的帆布挎包,里面装着大娃和二娃出门所需的东西,还有一些钱和票,省得再从空间里拿出来,又在大娃二娃的婴儿车车把处挂两个空布兜以作备用。

    李翠花推着大娃躺的婴儿车,满脸欣喜,“看着不错,推着更轻松。”

    大娃显然喜欢出门,一脸笑眯眯,酒窝很明显,简直就是缩小版的胖星星,手里抓着李星星找出来的拨浪鼓。

    二娃张张嘴打个小哈欠,翻身睡了。

    李星星一脸无语加好笑:“小懒蛋,出门看风景了。”

    二娃置之不理。

    李星星拿起搭在婴儿车上的小毯子给他盖上,只见他睡得更香了。

    李翠花赞叹道:“太乖了。星星妹子,咱们两家屋贴着屋,共用一圈篱笆墙,可你们连住两晚,我压根没听到孩子的哭闹声。”

    第一天那阵子的哭声不算什么。

    孩子不哭反而吓人了。

    李星星笑眯眯地说:“只要吃得饱、穿得暖、身上干干净净,孩子觉得舒服,当然不会又哭又闹。”

    “嗯嗯嗯,我从来没见过大娃、二娃这么干净的孩子。”李翠花话里充满佩服。

    路过邮局,李星星就问她:“可以写信对不对?”

    李翠花看了一眼,点头,“可以写啊,送到邮局,由他们统一送到冰城再邮寄到四面八方,但寄信地址不能写咱们厂,而是冰城的专用邮箱,你家人的回信寄到邮箱后,邮递员取回来再送到你们家。星星妹子,你要给家人写信吗?”

    李星星嗯了一声,“想给父母和公婆报个平安。”

    顺便再把之前忘记做的事情对父母交代一二,譬如请大堂哥收集一下国外的医学资料,譬如把新身份开户事宜委托给父母来办理,她反正是去不了了。

    李星星现在有点后悔没第一时间拜托谢恒瑚。

    那会儿光顾着为将来的收入感到高兴,哪里还记得什么朱圆圆、朱扁扁,后来忙活百日宴,脑容量有限,就更把自己对朱圆圆的承诺忘到九霄云外。

    李翠花听了,直接把李星星带进邮局。

    .bqkan8..bqkan8

第1328章 小英雄聂英

    李星星懒得回家拿信纸信封和钢笔,直接从邮局里买信纸信封和邮票。

    凡是邮局里有的邮票,全部是整版整版地买。

    可不能忘记集邮也是一门赚钱的生意。

    在工作人员和李翠花相继逗弄大娃时,李星星就近找张桌子坐下写信。

    邮递员知道李星星是才搬来的,在她借钢笔时特意提醒道:“同志,咱们是高度保密单位,不能透露任何机密,而且不能写咱们厂里发生的任何事情,也不能写咱们厂的地址,给亲朋好友的联系地址只能留咱们厂在冰城的专用信箱39号信箱。”

    “我晓得,我听林总工说过,绝不会违背规矩。”李星星才不碰触红线咧,她还问邮递员:“要不要检查一下信的内容?”

    邮递员笑道:“有专人检查,不归我们管。”

    李星星一愣,写得更简单了。

    就是向父母和公婆报个平安,委托父母办几件事,然后再给哥哥去封信,留下666厂的39号专用信箱作为联系地址。

    想了想,又给方云同志和老陈同志分别写一封信。

    唯独办理银行账户的委托书写得正式一点,盖了印章,按了指印。

    塞进信封,用胶水封固,贴上新邮票。

    把五封信交给邮递员的时候,李星星顺口说:“我喜欢集邮,若是邮局将来发行新邮票,麻烦您给留几版,我要整版的。”

    邮递员闻言一笑:“没问题,有新邮票我就叫人通知你来拿。”

    卖邮票可是他们的工作职责,而且每个月都有指标,就是必须卖出多少多少邮票。

    李星星道了谢,推着二娃和李翠花离开邮局。

    彼时才十点多钟,阳光愈加明媚,她想了想,对李翠花道:“我们看看有什么菜。虽然小夏哥不在家,但我不能亏待自己呀!”

    买回来吃不完就放进空间里,留待日后再用。

    刚踏进市场的范围,一个黑溜溜的少年迎面跑过来,围着婴儿车转两圈,仰脸对李星星道:“姐姐,能让我推一下吗?我就推一下下。”

    看到婴儿车,就像发现新世界一样。

    李星星没有拒绝,弯腰笑道:“你是谁呀?能把你的名字告诉我吗?”

    “我叫聂英,英雄的英,俺娘说俺爹是个大英雄。”少年不卑不亢,睁着乌溜溜的大眼睛,有很深的双眼皮,鼻梁很高,要不是肤色黑黝黝,必定是个极俊俏的孩子。

    李星星骨子里是个颜控,闻言道:“你也是个小英雄。”

    随即拉起他的手放在婴儿车车把上,“弟弟正在睡觉,你得推得慢一点儿。”

    聂英高兴地点点头,小心翼翼地推着婴儿车往前走。

    李星星在他旁边护着,若是他脚下不稳没抓住车把,自己伸手就能把婴儿车抓住。

    聂英一张嘴特别会说话:“姐姐你真好,愿意让我推车子,我兄弟们都想推车子,但他们不敢上前来找你。车子真好,推着一点都不费劲儿,弟弟睡在里面一定很舒服,可惜我太大了,不然我一定爬进车子里躺一会儿。”

    .bqkan8..bqkan8

第1329章 送礼和回礼

    比之夏明星和李星星本人的出色,孩子们更关注神奇的婴儿车。

    大大的四个轮子,小船一样的车厢。

    摇摇晃晃,睡在里面的感觉一定棒极啦!

    聂英越说越羡慕,大大的眼睛闪着光,“姐姐,这叫什么车呢?”

    “这叫婴儿车,就是专门给婴儿出行提供方便的小车子。”李星星耐心地跟他解释,一点儿都不嫌烦,语气也很温柔。

    “婴儿车,原来是婴儿车。”聂英重复一遍,冲她笑出一口大白牙:“告诉我兄弟去!”

    说着,把婴儿车还给李星星,自己一阵风似的跑掉了。

    李星星握住婴儿车车把,听李翠花道:“聂英是个遗腹子,他爹牺牲时才二十岁,婆家、娘家都想让她娘改嫁,她娘硬气,不愿意,带着聂英独自过活,一度艰辛得难以维持下去,幸好建了666厂,国家就安排她在食堂工作。别看聂英长得黑,性子却很好,而且头脑聪明,每次考试都是第一名,也是厂区的孩子头儿,大家都喜欢他。”

    原来是烈士遗孤!

    李星星一下子对聂英好感倍增,中午吃过饭,她在压水井旁兑温水洗碗,见聂英探头探脑,便站起身,冲他招手,“聂英,进来呀。”

    聂英用搪瓷大碗端着酸菜溜进来,“弟弟妹妹睡了吗?”

    他消息十分灵通,和李星星相遇前就知道夏工家的孩子是一对龙凤胎,后来他亲眼看了看,是一对特别白胖特别漂亮的龙凤胎。

    可招人喜欢了!

    李星星笑道:“已经睡着了,你吃饭了吗?”

    “吃过了。”聂英挺挺肚子,结果肚子里一阵咕咕叫,顿时涨红了一张黑脸,可惜双手端着菜碗没法儿捂肚子,“姐姐,我真的吃过啦,没骗你。”

    李星星就问他:“你吃的什么饭?”

    “高粱米豆饭,还有一大碗酸菜和一大碗鱼汤。”聂英一五一十地告诉她,“我娘积的酸菜可好吃了,听说我今天推了你们家的婴儿车,特地捞出来让我给你们送一碗。”

    李星星没有拒绝:“行啊,我晚上尝尝你们家的酸菜和别人家的酸菜有什么不同。”

    见她不嫌弃,聂英反而十分高兴,“肯定是我家的好吃!”

    李星星就着晾衣绳上的毛巾擦干手,把菜碗接过来,“聂英进屋,别在外面站着,等我把碗腾出来给你带回去。”

    酸菜倒进自家搪瓷大碗,她到屋外把碗冲洗干净,拿包大白兔奶糖放在里面。

    聂英看见了,连连摆手,“大白兔奶糖可贵啦,一包要好几块钱,姐姐,我不能收,不然我娘一定打死我!我娘不让我随便收人家的东西。”

    李星星便道:“你不是说你娘很会积酸菜吗?”

    “是啊!”聂英呆呆地回答。

    “你娘会积酸菜,我不会积酸菜,可是我喜欢吃酸菜,我男人不在家,等该积酸菜的时候我想找你娘帮忙积酸菜,就当是提前给酬劳,不是白送的。”李星星一句话里出现好几个“积酸菜”的词儿,说得又很有道理,说得聂英呆呆点头。

    点过头后他才发现自己点头了,顿时不知该如何是好。

    李星星把碗塞到他怀里,依旧一脸笑眯眯:“回去把我的话说给你娘听,拜托你娘留出给我积酸菜的时间,你娘肯定不打你。”

    .bqkan8..bqkan8

第1330章 聂大嫂

    下午三点多钟,李星星见到了聂英的娘,人称聂大嫂。

    李翠花上午跟她简单地介绍过聂大嫂的为人品格,颇得大家尊敬。

    根据聂英父亲牺牲的时间和聂英的年纪来看,她应该是三十岁上下,但看着很老成。

    瘦瘦高高的个儿,皮肤黝黑,相貌一般,脸蛋儿却很圆润,收拾得十分干净利索,头发梳理得整整齐齐,在脑后挽着圆髻,用黑色发网兜着,别了两根古朴锃亮的铜簪子,鬓角、额头没有一根头发丝儿散落下来,手指甲剪得很短,也没有一丝儿污垢。

    这样干净的人,哪个大厨都喜欢。

    尤其是食客,看到后会觉得后厨很讲卫生。

    聂大嫂拽着聂英进屋,不好意思地跟李星星说:“我想着您初来乍到,家里肯定没有酸菜吃,就叫他给您送一碗,谁知他竟拿那么一大包奶糖回去。”

    “姐姐,我娘训了我一顿,特地收拾一些干蘑菇干蘑菇给您送来。”聂英抱着一大包。

    “聂大嫂,您真是太客气了,孩子端着碗来,我叫他空着碗回去像什么样子?别人知道后不得说我不懂礼数儿?大白兔奶糖是沪上的特产,我带些来,送完就没了,且送的又不止你们一家,别觉得不好意思。”李星星招呼她入座,拿出待客的搪瓷缸,冲两缸麦乳精,转手将一缸塞给聂英,“孩子年纪小,得多补补营养。”

    看着搪瓷缸里的香浓麦乳精,聂大嫂脸上一红,“就不该来,又让您破费了。”

    “怎么不该来?我欢迎你和聂英常来玩,我一个人在家带孩子,没人跟我说话,可寂寞了。”李星星很快用言语安抚住她的情绪。

    看得出来,聂大嫂本身很有骨气,但又因为自己是个寡妇,所以行事格外谨慎。

    李星星的笑容明媚纯净,非常有感染力,令聂大嫂不由自主地露出笑容,“我平时得上班,聂英得上学,恐怕不能经常来。”

    “没事儿,有空再来。”李星星从来不强求别人。

    聂英偷偷地松一口气,小口喝着热乎乎香喷喷的麦乳精。

    第一次喝,又香又甜。

    听说大白兔奶糖更香更甜,而且特别软,他娘没拆开给他吃,不知道是什么滋味儿。

    聂大嫂傍晚得回食堂继续干活儿,很快就告辞了。

    她离开,聂英自然恋恋不舍地跟着离开。

    李星星送走他们,回身把晒在院子里的被褥收进屋里,收到最后一条被子时,就见李翠花在门口招手,“食堂的酱猪蹄该出锅啦,要不要我给你捎一个?”

    “要。”李星星赶紧拿饭盒给她,又给她一块钱。

    李翠花笑道:“一毛就够了。”

    李星星又换张一毛钱的纸币给她,“翠花姐,麻烦您了啊!”

    “不麻烦,远亲不如近邻,大家应该互相帮助。”李翠花挥挥手,拿着自己和李星星的饭盒跑向食堂,脚下如风,和年纪十分不符。

    李星星忍不住露出深深的酒窝。

    这样的生活,挺好,热热闹闹,简简单单,还不用担心外面的风风雨雨。

    ------题外话------

    中午还有更新哒

    .bqkan8..bqkan8

第1331章 月底没回来

    第1331章月底没回来

    转眼来到九月底,天气更凉了些。

    白天倒还好,就是夜里和早晚特别冷,普通毛衣和呢绒大衣已不足以御寒。

    李星星刚用羊绒衫替换掉普通毛衣,林先生就打发他的警卫员邢前进来给夏明星取厚衣裳和鞋袜,又要两床厚被子。

    李星星失望地问:“小夏哥不回来了吗?”

    刚来就开始忙,忙忙忙,忙到什么时候呀?

    明明说好一起当咸鱼,他非要去当一只奋斗的崽。

    邢前进挠挠头,老老实实地回答道:“嫂子,夏工特别忙,跟林先生一样不眠不休地工作,短时间内根本没空回家,林先生交代我说请您担待些。”

    “我若是不担待呢?”李星星瞅着他。

    邢前进嘿嘿一笑,“您不担待,夏工照样忙,就是难免担心您和孩子。”

    “你可真会说实话。”李星星转身从炕柜中拿出两床被褥,连同一根尼龙绳递给邢前进,“麻烦您给打包,我给小夏哥找几件衣服鞋袜。”

    等邢前进用部队里的捆绑方式打包完成,李星星已经将几套衣服鞋袜装进行李包,又打开靠西墙的大柜,取一些麦乳精、大白兔奶糖、肉干、坚果、蜜饯、奶粉等东西塞进行李包,对邢前进说道:“回去跟你们夏工说,让他工作之余别忘了照顾好自己和林老师的身体,多补充点营养,不用担心我们娘俩,我们吃得好睡得好,一切都好。”

    邢前进笑着点头,“您放心,厂里肯定让各位工程师吃好喝好。”

    饿着肚子可没法搞研究。

    邢前进背着大包小包离开后,李星星翻出两块以前洗过放在空间里的东北大花布和相应的碎花底子细棉布,又找一卷棉胎和针线出来,出门隔着篱笆墙喊李翠花:“翠花姐有空没?”

    “有空,什么事儿?”李翠花从堂屋出来,手里还拿着正在纳的鞋底。

    李星星不好意思地笑了笑,眸光灵动,“我瞧着天气越来越冷了,想给自己和大娃二娃做两身棉袄棉裤,可我没做过,也不会,翠花姐知道咱们厂区谁有这样的手艺不?我想请到家里来,管一日三餐,另外还有谢礼。”

    李翠花当即道:“找别人干嘛?我就会做呀!咱们农村的女人家哪个不会做衣裳纳鞋底?你等着,我来帮你!”

    把自己的鞋底往屋里炕上一扔,出来锁上门就走到李星星家里。

    看到炕上的大花布,一块是大红底子的红花绿叶带凤凰,一块是大绿底子的红花绿叶带凤凰,颜色十分鲜艳,她的眼睛亮闪闪,“星星妹子,你从哪儿扯来这样好看的花布?等下雪时穿出来,一定是咱们厂区最好看的人!”

    李星星抿嘴一笑,“翠花姐,您不嫌弃的话,做完了剩下的花布送给您。”

    李翠花倒有些不好意思了,“我不是问你要布。”

    “我正没合适的东西当谢礼呢,就这么说定了。”李星星擅自下完决定,直接把炕桌挪开,“翠花姐,先给大娃、二娃做两身,您看该怎么做?”

    李翠花向她伸手,“把剪刀给我。”

    伸手量了量大娃和二娃的尺寸,转身就把大花布一角扯开铺在炕上,咔嚓咔嚓剪出棉衣棉裤的面子,又将碎花细棉布剪出相应的里子。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net/r32294/ 第一时间欣赏我穿到六十年后又穿回来了最新章节! 作者:宁小白所写的《我穿到六十年后又穿回来了》为转载作品,我穿到六十年后又穿回来了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我穿到六十年后又穿回来了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我穿到六十年后又穿回来了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我穿到六十年后又穿回来了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我穿到六十年后又穿回来了介绍:
李星星发现,刚出生就被遗弃于深山,爷爷收养她,祖孙俩机缘巧合地穿到六十年后。
长到十八岁,她又穿回被遗弃的地点。
不想做黑户的她误打误撞找到亲生父母,却是爹做官,娘发疯,早已离婚。
然而她有一位神奇的爷爷。
爷爷去世前用一整条街的门面给她做农村版大型百货批发超市,陪她一起跨越时空。
别人一穷二白,缺衣少粮,她有充足的米面油肉衣服鞋袜。
金手指的快落无处不在。
衣食住行不用愁,找啊找啊找朋友,找个英俊男盆友。
他们的口号是:一起好吃懒做当咸鱼,一起过上快乐小日子!
就是重生版的大嫂处处看他们不顺眼,一心撺掇丈夫公婆把他们撵滚蛋,俗称分家。我穿到六十年后又穿回来了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我穿到六十年后又穿回来了,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我穿到六十年后又穿回来了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