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6章 小豆子要结婚
听小豆子这么说,李星星和夏明星就没再提给不给侨汇券当谢礼的话,反而问他母亲和罗家母子的身体如何,有没有改善。
李星星可是得了罗家不少好东西呢!
之前给小豆子一沓侨汇券,也是希望他间接帮到罗家。
小豆子果然没辜负她的期望,笑道:“我娘比以前好了些,偶尔能说几个字出来,但还是起不来,瘫就是瘫了,若能起来反倒比太阳西边升起还叫人稀罕。我妹妹营养充足,慢慢地就强壮了,我送她上学去了,成绩特别好。至于罗阿姨家……”
他迟疑片刻。
李星星忙问道:“出什么事了吗?”
小豆子摇头,随即脸上多了几丝红晕,“因为我之前送去的贴补,罗阿姨他们日子过得好了很多,能吃饱了,罗宁姐姐不似以往那么弱,又因为星星姐姐家屡次捐巨款和粮食给国家,大伙儿的生活得到改善,对待罗阿姨家的态度比以往好了点儿,还有人上门求亲呢!不过那是一家子懒汉光棍,就是成分好,死皮赖脸的,被罗阿姨一棍子打出去。罗阿姨意识到罗宁姐姐的年纪,长得又好看,觊觎她的人不在少数,罗阿姨一个都不放心,问我愿不愿意娶罗宁姐姐。我心里当然乐意啊,想到不敢想呢,所以我们准备出了正月就结婚。”
李星星啊哟一声,“你要结婚啦?恭喜恭喜!”
算不算自己见证小豆子的人生?
小豆子从前是家徒四壁,母亲又有病,妹妹还是拖累,自然没人愿意招他做女婿,现在手里握着一笔不为人知的黄金,又是有情有义的人,始终不忘照顾罗家母子,往后,以他的精明劲儿肯定能过上好日子。
李星星会时刻关注的!
罗家的东西可不是白拿的。
她准备给罗宁准备一点点适合当下社会环境的嫁妆,就问婚期定在哪一天,“要选在我不上课的时候哦,我和小夏哥去给你们道贺。”
小豆子先是高兴,随即摇头道:“倒不必劳烦姐姐,主要是我们不想大办。”
罗家成分差,大办才是麻烦。
就是他和罗宁领个结婚证,两家一块到国营饭店吃顿饭。
李星星颇是理解,她从随身的帆布挎包里掏出一沓侨汇券全塞给他,“既这么着,就给你这些,你自个儿看着操办婚礼。虽说当下讲究艰苦朴素,但结婚是一辈子唯一的一次,每个人都对自己的婚礼充满幻想,该怎么下聘,你可别小气,必须得用心。做毛脚女婿,要记得时刻展示出自己的心意让丈母娘相信你,觉得没有看错人,女儿没有嫁错人。”
原本的千金小姐沦落到嫁给一个草根,人家心里就不委屈吗?
哪怕是世情所迫,委屈也会有一点。
小豆子打小儿就在底层打滚,何尝不懂这些道理?他不好意思地道:“上次姐姐给的侨汇券,我拿一大半给罗阿姨做聘礼,罗阿姨都吓呆了呢!”
对于自己的婚礼,他也是很用心很用心的。
其实,他还偷偷给了金条当聘礼以示诚意,只是在码头不能说出来,怕被周围的人听到,到时候又起风波。
第1007章 草根的精明
虽然小豆子明确表示自己不需要李星星和夏明星到场祝贺,但下午送百来斤野菜上门时,李星星仍旧掏出一对沪上牌的手表送给他和罗宁做新婚贺礼。
其他物品,小豆子都能凭侨汇券买到。
当然,包括手表。
李星星和夏明星从前囤了不少手表,搁在空间里都没用。
拿出去倒买倒卖,不太合适。
没缺钱到那个份上,用来送人倒是极好的。
小豆子的家境在那儿摆着,他当力工又收入微薄,便是有金条支撑,也不敢过于张扬地置办三转一响七十二条腿。
他去华侨商店买粮油布匹,消费有限,没事儿,若买奢侈品,人家就得怀疑钱财来源。
人人都有一副火眼金睛。
小豆子推辞再三,到底收下了,再次下决心以后要回报李星星。
他知道李星星喜欢收珠宝玉翠老物件儿,偏自己眼光不好,头一回就收一大堆赝品,闹了笑话,如今不同,他有媳妇儿啦!
罗宁家学渊源,肯定知道真假。
他可以多收一些,一半送给李星星,一半自留。
侨汇券以及侨汇券能买到的物资就是底气。
以前吃不上饭,想都不敢想。
小豆子觉得,李星星那么聪明伶俐的人,她喜欢那些东西绝对不是没原因,说不定将来就值钱了呢!
毕竟,以前就是很值钱的东西啊,只是现在不值钱而已。
他和罗宁年轻,他们完全等得起。
现在攒点老本儿,将来让罗宁过上好日子,让所有人都说罗宁没嫁错人!
晚上回到家,他跟老娘一说,老娘十分赞同,磕磕绊绊地对儿子说:“你遇到好心人帮了大忙,自个儿不聪明,就跟紧聪明人的步伐,总不会出大错。若是将来政策变了,好日子就不期而至。”
她口齿不清,中间喘了好几口气,断断续续才说完。
接着,她又道:“小豆子,我叮嘱你一句,甭管咱们给出去的东西将来值多少钱,可当初给的时候都不值钱,能换回那些救命的粮食救命的药已是老天保佑,何况咱们还得了一笔大财,人家没截留一星半点,事后有点好东西也惦记着你,所以你务必记住,将来不要因为东西升值就忘恩负义、心生后悔。咱们现在生活好,都是好心人给的,你有这么个想法,也是受好心人的影响,凭你自个儿是万万不会有今天。”
小豆子郑重地点头:“娘,我晓得,我从来不后悔!我心里明白,别人若发现箱子的秘密,肯定不会像星星姐姐那样拾金不昧。而且,星星姐姐提醒过我说是好东西,是我自己主动给她的。男子汉,一口唾沫一口钉,一辈子不后悔!”
他老娘欣慰极了,“趁着还不太晚,你把手表和一些侨汇券给你丈母娘送去,手表给他们看时间用,侨汇券贴补生活,明儿收到老物件儿直接请她们娘儿俩给你掌眼。娶个才貌双全有见识的媳妇可不容易,你得多上心,一个好媳妇能旺三代,咱们对人家好,人家才能和咱们团结一心,以后你的妹妹、你的孩子都能学到大户人家的眉眼高低,有钱都买不来。”
若不是世道问题,她儿子根本没机会和人家千金小姐碰面,更别说娶进门了,所以他们不能因为人家落难就轻视人家。
第1008章 头悬梁
无论环境如何,每个人都在为将来奋斗。
不努力,又哪里有明天?
夏明星自学得愈加用功,李星星作为枕边人,难免受到影响,拿起一本专业书籍,“听说夫妻间一个进步,一个停滞不前,思想不同步,很容易产生隔阂!小夏哥,为了站在行业大佬旁边好接受大家的赞美说我们天生一对,我也拼啦!向前冲冲冲!”
夏明星意外极了!
不仅意外,而且惊喜,四个字就是意外之喜。
难得李星星主动学习,他立刻以行动来支持,陪她晨读、晚读,陪她劳逸结合,纵容她在房间里试穿各种锦衣华服珠宝玉翠,一日三餐做美食犒劳她,以至于谢老爷子等人从燕京回来推门看到两人用功的样子都震惊了!
尤其是老爷子,瞠目结舌地站在门口。
差点没握住他新得的沉香拐。
身后一群人和他都露出同一个表情。
夏明星要考甄教授的研究生,而且跨专业学习,他们都晓得,也见识过夏明星的聪明才智,更清楚他稳重和坚定的性格,立下的目标一定会努力达到,不管他怎么头悬梁锥刺骨,大家都不觉得奇怪,让他们奇怪的是李星星。
她居然坐得住!
以前都是大家监督她的学习。
而现在,她穿着淡绿折枝花样的丝绸面偏襟窄腰小棉袄和绿色呢料半身裙,头顶梳着乌黑油光的粗大辫子,辫子梢儿系着一条彩色丝巾,丝巾的另一头则系在院中晾衣绳上,绳上还晾着花花绿绿的衣衫袜子。
正月十四的阳光格外好,普照大地。
真是春回燕子来。
李星星和夏明星觉得屋里阴凉,遂搬书桌和椅子到院子里用功,一边晒太阳,一边读书,加上伴侣在侧,心里美得直冒泡。
谢恒瑶扶着老爷子另一条胳膊,忍不住道:“我说妹妹你这是什么做派?”
李星星慢悠悠地扭过头,看到长辈们,她没立刻跳起身,理直气壮地回答道:“头悬梁锥刺骨呀!春困秋乏夏打盹,见到太阳就想睡,可不得效仿古人。”
谢老爷子忍住笑,连声道:“头悬梁锥刺骨?好好好,这古人学得不错!”
他和大家迈进院中,笑看夏明星起身跟他们打招呼,然后给李星星解开系在晾衣绳上的丝巾另一头,顺手在她辫子梢打个蝴蝶结。
陡然添几分独特的灵动。
李星星蹦起身,三两步就跑到谢老爷子跟前取代小堂哥,谄媚地笑问:“我亲爱而伟大的爷爷,您从燕京来,不知可有特产赏赐给你最最可爱的小孙女?”
谢老爷子噗嗤一笑,“你倒是一点不客气。”
李星星眨巴水汪汪大眼睛,“客气两个字怎么写?我不认识它耶!”
谢恒瑶和大哥大嫂从堂屋搬出椅子请大家入座,闻言道:“我们给你准备的礼物压根不算什么,爷爷从紫微院里给你带出来的礼物才是宝贝!”
李星星啊了一声,“紫微院?真的吗?真的吗?是什么?快给我看看!”
真是又惊又喜啊!
她就知道,上面不会忘记她啦!
啦啦啦啦啦!
第1009章 劝学
谢老爷子坐在椅子上,架不住李星星一个劲地摇晃他胳膊。
“爷爷,爷爷,爷爷!到底是什么宝贝嘛?快拿出来给我呀!”她催促道,大眼睛四处扫射,好像在观察大家口袋或者皮包里是不是装着她的礼物。
她可期待啦!
虽然之前多次收到礼物,但她只嫌少,不嫌多,恨不得再收几份护身符。
谢老爷子巍然不动,“乖乖,再晃就把我这老骨头晃散了!”
“呸呸呸!您老人家可别说不吉利的话!”李星星赶紧侧过头连呸几声,随即扭过头送上笑脸,“我只不过是想看到自己的礼物而已,应该不为难吧?”
“不为难,不为难。”谢老爷子把沉香拐靠在椅子扶手上,然后从位于胸前的大衣口袋里拿出一枚田黄石印章,“这是领导及其夫人一起请金石铭刻大家给你刻的印章,一共六个字两个名,一个名字是‘李星星’,一个名字是‘谢珊珊’。”
李星星如获至宝:“哇呜!”
是允许她可以凭两个名字行走人间的意思吗?
好像不奇怪,很多领导人都有化名。
这块田黄石是橘黄色,通体明透,细腻柔滑,油润非常,好像凝固了的蜂蜜。
两个名字是并列的,“李星星”在左,“谢珊珊”在右。
谢老爷子笑道:“还有一幅白石老人的水墨画和一幅领导本人的书法作品,上面录了一首诗,你猜猜内容是什么?”
李星星顺口问道:“是什么?”
“我知道!”谢恒瑶举手,不等李星星问就开口朗诵道:“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女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李星星瞬间傻眼。
片刻后,她叫出声:“我哪里不爱读书了?我刚才还头悬梁呢!”
以为改诗中“男儿”为“女儿”,她就不知道这首诗是颜真卿的《劝学》吗?
“就是希望你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听爷爷抱怨你平时都得大家监督,老人家特地写下这首诗送给你。”谢恒瑶得意洋洋地道,随即又很好心地道:“妹妹,你看你不爱学习的形象多么深入人心,你就不知道反思吗?”
李星星冲他皱皱鼻子,“我已经改了啊,是你们消息不灵通。”
又问老爷子:“诗呢?画呢?”
怎么还不立刻、马上、赶紧拿出来交给她。
谢老爷子笑道:“请人装裱了,装裱完成后再给你送来,免得你弄坏字画。珊珊,你就不想知道第四件礼物是什么吗?”
李星星惊喜道:“还有第四件礼物?”
“第四件礼物先容我卖个关子,以后再告诉你。”谢老爷子话音刚落,立刻看到孙女杏眼圆睁,一副不敢相信的样子。
李星星确实不敢相信,“给我的礼物为什么不能告诉我?”
谢老爷子笑而不语。
谢大伯显然是知情人,他笑了一声,“珊珊,我和你爷爷在燕京给你买了一座带花园的大四合院,你高兴不高兴?”
李星星眨眨眼,眼里满是不解。
燕京四合院是她对国家提出的要求啊,怎么会变成爷爷和大伯给她买的呢?
第1010章 秘密协议
沐浴在李星星疑惑的眼神中,谢老爷子和谢大伯完全没有给她解惑的意思,倒是谢大伯从公文包中拿出房产证和土地证,其实就是房契和地契。
盖着燕京房管局的大红章子。
李星星接在手里细看。
至于原先捧着的田黄石印章,已提前交给夏明星帮忙。
房契和地契上都是李星星的名字,而且这座四合院就位于故宫西边和故宫有一墙之隔的北长街,占地面积3600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800平方米,一共五进。
她竟然真的拥有一座燕京四合院!
带花园的!
谢大伯笑道:“这套宅子可以称之为文物保护单位了,始建于明代,传到清朝也是达官显贵所居,后来也没在战火中受到损毁,产权属于国家,修缮得特别好,保存得完整,你爷爷相中了,特地买给你,算是给你补的嫁妆。”
顿了顿,又道:“另外又在南池子大街买一套,那一套小些,仅有三进院,占地面积和建筑面积都比你的小三分之二,给你哥哥了。”
总不能只给孙女,不给孙子。
陈念恩从小到大可没吃过谢家一粒米,偏偏成长得格外优秀。
谢大伯相当喜欢这个侄儿。
李星星哦了一声,“大伯,您和我爷爷花了多少钱啊?”
请让她对六十年代的燕京房价有所了解吧!
谢大伯没说,“对于咱们捐的钱来说不过是九牛一毛,有什么好问的?赶明儿,等你暑假了叫明星陪你到燕京走一趟,认认门。目前,我们经过介绍,请博物馆的两个退休职工看守你那所四合院,你们不用怕没人给你们开门。”
李星星由衷地道:“大伯,您想得好周到哦!房子没人住可不就是容易荒凉没人气吗!他们的工资怎么给?”
她有钱,给得起!
谢老爷子笑了,“不用你支付,由博物馆出,我给博物馆捐了一百万美元,用于修缮古建筑、保护国家文物。”
李星星大喜过望:“爷爷,您好得让我不知道怎么赞美您啦!”
谢老爷子脸上露出一丝得意。
他没说他才是占便宜的那一位。
不,应该是谢氏家族。
他和那位见面后密谈一番,得到美国两个油田地点和两处矿产,是尚未被发现的宝藏,自然也没有被开发,据说是李峥嵘提供的勘探结果。
因封锁原因,国内的手伸不过去,更不用说参与开发了。
父子俩签下秘密协议,由谢氏家族根据详细地图拿下两个油田,当然,开采石油的设备等都得由谢氏家族来出,活儿由谢家来干,但在油田矿产获利后,谢家必须将每年净利润的二分之一兑换成黄金,以谢珊珊之名存在国外银行。
将来是运回国还是利用这批黄金为国家购买工业设备,到时候再说。
因为是替国家办事,谢老爷子不敢拖延,怕夜长梦多,晚上吃饭时向大家宣布,过完元宵节他们就启程离开,先坐船去香江,然后再从香江乘坐自家的游轮出国。
第1011章 来访
谢家的离开,可不是一件小事儿。
除了看守柜台的售货员,友谊商店的其他职工全部出动。
元宵节都顾不得过了。
当然,元宵节也没有假期,人人照常上班。
因为,友谊商店被谢家买空一大半,他们必须在谢家出发前将所有货物清点、整理、装箱,届时再派人搬运到谢家离沪时乘坐的轮船。
期间得保证货物在行程中的安全性。
好在他们有经验,有条不紊地开始忙活起来。
李星星和大炮、二炮均已开学,但李星星请了几天假。
等爷爷他们离开后,她再去学校,她要珍惜当下可以相处的一点时间,只有大炮、二炮被陈向阳和李秀红送去上学。
小孩子,帮不上忙。
正月十五当天,和夏明星一起住在国际饭店的李星星给二老端茶倒水,殷勤备至。
不想,老爷子竟然要指点她的书法。
看在《劝学》诗条幅和齐白石的水墨画被装裱后送到跟前,李星星乐滋滋地来到书房里,摆开文房四宝,拿出书法大家的架势。
毛笔蘸墨汁,刚刚落笔,听到外间有人敲门。
老爷子道:“你写,我叫小夏去看看。”
其他人都逛街去了,套房里就他们老夫妻俩和小夫妻俩。
李星星没受影响,一鼓作气地写了一行诗词:“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然后,拿起新印章沾点朱砂印泥,盖上去!
正沾沾自喜地欣赏大作,李星星就听一个浑厚的中年男性嗓音道:“好字!小李同志年纪轻轻居然写得这么好,实在是出人意料。”
李星星扭头一看,眼露诧异,“同志您哪位?”
不认识。
一次都没见过。
大概五十来岁的年纪,身材不高,瘦瘦的,两鬓灰白,穿着洗到褪色的呢料大衣,鼻梁上架着一副断腿后用胶布缠着的眼镜,文质彬彬,儒雅内敛。
一定是从事文艺行业的工作者!
这是李星星看到钱广林后产生的第一印象。
钱广进顶了顶鼻梁上的眼镜,笑得很斯文,说道:“小李同志,你不认识我,我可认识你,你的名声是如雷贯耳,响彻沪上。我对你是久仰大名,今儿特地来拜访谢老先生和你小李同志,乃是有备而来、有求而来。”
李星星眨巴眨巴眼睛,“您还没说您是谁呢?说不定我对您也是久仰大名。”
给钱广进开门的夏明星一边招呼钱广进到谢老爷子面前入座,一边笑对小妻子说:“这位是钱广进同志,在博物馆工作,现在是副馆长。”
李星星咦了一声,“副馆长!”
她忙给钱广进倒茶,“我不记得我们家和博物馆打过交道啊!”
买古玩字画,她比较青睐文物商店。
钱广进笑道:“我听说,谢老先生给燕京的博物馆捐款一百万美元,用于修缮古建筑、保护国家文物,不知是否有这么件事儿?”
谢老爷子恍然大悟:“沪上博物馆也想要?”
他是在燕京和领导一起游玩时痛惜国家对古文化的不重视,所以才有此举,倒没想到昨儿到家,今儿就有消息传到沪上博物馆负责人耳朵中。
第1012章 推销
一百万美元可不是一笔小数目,钱广进哪里敢直言索要?
不能因为谢家已向国家捐出不计其数的钱财物资就觉得一百万不过是九牛一毛,钱广进出身书香门第,不愿意行厚脸皮之事。
他不好意思地笑了笑:“不敢,不敢。”
顿了顿,又道:“是这样的,老先生。”
李星星见他吞吞吐吐、磨磨唧唧,忍不住催促道:“是哪样的啊?钱同志。您自个儿说有备而来、有求而来,您就干脆利落些,直说所为何来。”
“珊珊,不准没礼貌。”谢老爷子说她一句,方又转向钱广进,和蔼可亲地道:“钱同志,你有什么事尽管直说,趁着我们还没走,若能尽绵薄之力,一定不会推辞。我谢家祥这辈子,最尊重读书人,尊重做文物保护的工作人员,你们这一行保护的不是物品,而是文化,是源远流长值得后辈敬仰学习的华夏文化。”
受到他这样的赞扬,钱广进十分兴奋,眼里流露出真切的笑意和敬意。
如此一来,他倒坦然了些,说道:“是这样的。我听说谢老先生家中在友谊商店采购不少古玩字画玉雕石刻一类的东西,而小李同志也酷爱此道,在业内小有名气,便在博物馆遇到资金上的匮乏时找上门来。”
追根究底还是一个字,钱!
和他的姓氏一样。
李星星摸摸下巴,没有打趣他,只听老爷子道:“缺钱就直说嘛!我的儿子儿媳、孙女孙女婿都在沪上,我也很愿意给沪上尽心意。”
九十九步走到现在,可不差最后一步。
老爷子和李星星不愧是祖孙,在很多事情上的看法都一样。
钱广进忙道:“不不不,我是来向谢老先生和小李同志推销博物馆一批字画收藏。”
李星星插口道:“字画收藏?什么字画收藏?”
“就是不属于文物级别,可以出售、可以出口的字画收藏。”钱广进见李星星颇有兴趣的样子,忙详细解释道:“国家不是早就有新文件下来了吗?古玩市场总店更名为文物商店,不能单纯地以谋利为经营之道,而是担任收集民间文物的重责大任,分级后以账面价格将之送到博物馆加以馆藏,起到保护文物的作用,那些按麻袋出售的老玉片也得仔细甄选”
李星星听到这里,忍不住点头:“虽然我上回在文物商店再没买到文物,但我很支持国家的这项政策,以免国家的重要文物流落海外,造成难以挽回的损失。”
钱广进赞叹道:“小李同志的觉悟可真高!正是这样的道理。”
所以,他才会在博物馆想出售一批字画收藏时来找谢老爷子和李星星,因为他们都不缺钱,卖掉的可能性极低。
钱广进说起这批字画收藏,“都是我们甄选过的,文物级别的不往外释出,以近代书画名家的作品居多,似徐悲鸿、齐白石、李可染、傅抱石、李苦禅等名家,总共一百多幅,也有不大出名的一些书画家,似黄宾虹等。按国家规定可以再次送回工艺品进出口公司,摆放在文物商店或者友谊商店中以供销售,创造外汇。”
第1013章 一万六千幅
听完钱广进的解释,李星星心里直叹气。
合该她将来发大财当女首富!
光一百多幅徐悲鸿、齐白石等人的作品得值多少钱啊?
数不清,数不清!
真是棒棒哒!
钱广进又道:“这些不是文物商店送上来的,而是博物馆历年来的收藏,不属于文物级别,作价不高,近些年生活困难,更不受广大人民群众的青睐。因此,文物商店收到这样的东西压根不往博物馆送,直接摆柜台上卖出去。”
囤放在库房中无人问津,他们觉得继续收存下去不明智,经过开会后决定卖出去,回笼资金以维持博物馆的正常运转。
收文物的资金太匮乏了!
谢老爷子是最有钱的,李星星是最大方的。
一般人根本不买。
这不,李星星直接就问谢老爷子:“爷爷,您要不要?您不要的话,我就全买下来了,我有钱,虽然不是外汇。”
博物馆没有创外汇的任务,什么钱不是钱啊?
闻言,谢老爷子忍不住笑了,逗她道:“据我所知,你从国外带回来的那笔钱兑换成RMB后就存定期了,难道你要取出来?”
“才不,我还有别的钱。”嫂子给的一百万,里面有八十万是赵海云和蓝玉不要的。
所以,她李星星始终是个富婆。
李星星的眼睛弯成了月牙,满脸都是骄傲。
钱广进心里很高兴,忙道:“经过清点、整理,一共有一万六千余幅可出售作品,总价三十八万元。除了诸位名家作品贵一些,百十元一幅,其他人都是几十元、十几元、几元钱一幅,都是国家规定的价格,没有多收一分钱。”
李星星瞪圆眼睛。
一万六千幅!
总价才三十八万元。
对于有钱人来说,六十年代真是发财的时代啊!
怪不得人常说,越有钱的人就越有钱,越贫穷的人就越贫穷,前者资本雄厚啊,后者靠艰苦奋斗闯出一片天的则另当别论,那是极少数。
李星星迅速开口:“都要,都要!钱同志,你可别找别人了啊!”
是她的,都是她的!
钱广进没一口答应,而是认真地说:“小李同志,事先声明,像徐悲鸿、齐白石等大家的作品肯定具有极高的收藏价值,而一张字画才两三块钱的怕是不行。”
“收藏嘛,我懂,我有心理准备。”现在两三块钱一张,几十年后就飙升到两三百万。
尤其是黄宾虹的画,升值之高,骇人听闻。
虽然,李星星也听爷爷说过近代名家作品的拍卖价多少有点儿猫腻。
就算如此,还是很有收藏潜力。
钱广进听李星星这么说,脸上露出笑容,转而问谢老爷子的意见。
李星星年纪太小了,他主要目标是谢老爷子。
“卖给珊珊,她自个儿说她有钱。钱放在银行里就是一个数字,拿出来做些有意义的事情才算尽其用。”谢老爷子听到他来意后就没打算把这批字画收藏带出国,留在国内比带出去的好,代表的意义不同,毕竟不是几幅、几十幅,而是上万之巨。
第1014章 离开
听到老爷子的话,李星星杏眼圆睁,露出不可思议的表情。
就这?
就这?
她以为,她以为老头子会很豪气地说他买下来送给孙女!
一掷千金的气魄呢?
谢老太太和夏明星虽然在侧,但没干涉他们的交谈,见状,顿时笑出声儿来。
夏明星扶额。
你表现得太明显啦,李星星同志。
到底是谢老太太格外疼孙女儿,她笑出一脸皱纹,声调温和慈祥,“珊珊,奶奶掏私房钱给你买,二十万美元不到,我给二十万。多出来的几万元,回头叫明星陪你到博物馆库房里再挑些出售范围内的老物件,继续充实你的收藏。”
钱广进闻言大喜。
二十万美元真是大大出乎他的意料,比RMB更有用。
李星星欢呼道:“奶奶,奶奶,我最爱您啦!”
这才是阔太太的正确打开方式。
夏明星忍不住说:“星星,你得懂得适可而止四个字怎么写,爷爷奶奶已经为我们花很多钱了,不能再惦记。”
李星星扮鬼脸,“我知道啊!”
谢老爷子摇头一笑,没说自己嘴上让李星星自行购买、实则心里已有打算出钱的想法,他对钱广进道:“这批字画暂时放在你们库房里,不着急,等俩孩子有空,你们再和他们交接,他们年纪虽小,办事却牢靠得很。”
钱广进连连点头:“您说得没错,小李同志和夏同志确实人品厚道,行事稳重。”
目的达到,他的眉头瞬间就松开了,表情轻松。
不料,谢老爷子话题一转,“我做人向来不爱厚此薄彼,既然给燕京博物馆捐款一百万美元,那么也给沪上博物馆捐款一百万美元。”
那些油田矿产若能到手,赚到的可不止一百个一百万美元。
钱广进高兴得都快傻掉了,结结巴巴地道:“您给我们博物馆捐一百万美元?”
他以为能把没有留存价值的字画成功卖给他们就很好了,没想到天降馅饼,竟然有一百万美元砸向沪上博物馆。
这可太惊喜了!
惊喜来得太突然,他有点不敢置信。
谢老爷子大笑:“君子一言驷马难追。”
他没出面,叫谢大伯和谢恒瑚出面办理捐赠事宜和买卖字画事宜。
一百二十万美元,都是他出的。
谢老太太保住了她的私房钱。
既得利益者李星星尚未来得及表示高兴,时间便至谢老爷子择定的启程时期,在友谊商店购买的特产均已妥善登船。
谢老爷子不再耽搁。
离别是为了将来的团圆,谢老爷子还好,唯独谢老太太眼泪涟涟,极为不舍。
在码头上,她一手拉着陈向阳,一手拉着李秀红,“我不在你们身边的时候,你们可要好好儿的,有什么需要的就给我们通信。等我们到香江,恒瑚和月樱两口子就暂时留在香江做准备,届时让他们给你们寄东西,留下确切地址和电话好方便联系。”
陈向阳含笑道:“您不用担心我们,我们好得很,倒是您和老爷子务必保养好身体,再回国好有力气抱重孙或者重孙女。”
“好好好,念恩媳妇在东北,你们可别忘了去照顾她。”谢老太太脸上多了些笑容。
第1015章 找代班
公婆前脚离开,李秀红后脚就找人代班,准备前往东北照顾儿媳妇。
杜嫣然三月份临盆,阳历。
论阴历,就是二月份,实在不能耽搁时间。
而她和陈念恩年纪轻,头一回当父母,身边没有长辈在侧,李秀红如何放心?她是一定要去照顾儿媳妇,照顾她坐月子、照顾孙子或者孙女。
坐月子可不是小事儿。
坐不好,容易落下一身病痛。
李秀红生李星星时因痛失女儿所以没坐好月子,如今才四十岁出头,每逢冬日里雨雪连绵时,关节就痛,眼睛迎风见泪。
所以,总要比别人多穿两层衣服。
她找来代班的小伙子不错,是饭店一个白案师傅的外甥,学的也是白案。
虽然有在饭店上班的舅舅,但舅舅家尚有几个孩子赋闲在家,又怎会给他一个外甥安排工作?因此李秀红找他代班,他一口就答应了。
好好展现手艺,说不定有机会做临时工,继而转正。
何况,李秀红的工资和一应待遇全部给他,这可比月工资十八元的临时工强百倍,所得工资、粮票可以补贴贫困的父母和弟妹。
等李星星和夏明星知道时,已经尘埃落第。
李星星对先斩后奏的李秀红说:“娘,何必便宜外人呢?小夏哥也可以代班的。”
李秀红看她一眼,“明星不是自学功课吗?哪里能让他代班。有代班的时间,还不如在家里好好学习,争取年底一举考上甄教授的研究生。”
孰轻孰重,还用说吗?
他们又不是差钱的人家,没有三十元的工资的就过不下去。
李星星恍然,顾不得正在吃饭,放下筷子,侧身就抱住李秀红的胳膊:“娘真疼我!”
为夏明星着想,可不就是因为爱屋及乌吗?
李秀红却道:“知道我疼你就好。我不在家的时候,你和明星好好照顾大炮和大炮,他们俩听话懂事,倒不用我操心,唯独你,要好好上课,不准随便请假,不懂不会的回来叫明星教你,他若也不会,就请教老师,别不好意思。”
“知道啦,知道啦。”李星星指着墙上挂的《劝学》诗。
拿回家后就被夏明星挂在中堂伟人画像的旁边,天天督促她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李秀红倒是忘记这件事了,忍不住一笑,“早知如此,早该请这么一幅字儿来,省得大家在你耳朵边唠叨得没完没了,怕是长了茧。”
大炮和二炮跟着偷笑。
相处这么久,他们可明白星星的懒惰了。
读书那么好的事儿,她竟然消极以待,好在最近有所改正。
看到两个孩子的笑脸儿,李星星鼓着腮帮子,故作凶狠:“笑!笑什么笑呀?赶紧吃饭,吃得壮壮的,星期天跟我出门挖野菜!”
人人爱野菜的年代,随着越来越多的人挖野菜,小豆子每天只能换回三五十斤。
毕竟,他们没扩大交换范围。
李星星往往会分一点给小豆子拿回家尝鲜,再往空间里藏一点,剩下的正好够一日三餐,早上是野菜包子,偶尔包荠菜饺子,中午、晚上都用野菜当菜蔬,搭配肉蛋享用,美味。
每个人每天要摄入一斤以上的绿叶菜。
这可是李星星从数十年后带回来的养生之道。
第1016章 准备
晚饭后,李秀红开始收拾行囊。
她一边收拾衣物,一边念叨:“明儿得多买点红糖,多买点奶粉,用你侨汇券多换点全国粮票,到那儿好跟人换鸡蛋、换活鸡活鸭活鱼。”
火腿咸鱼就不带了,月子里不需要吃得太咸。
陈向阳脸上酸得足以拧出一缸醋,“啥都不用买,带点粮票和钱就行。念恩两口子不小了,念恩来一趟,寄了多少东西回去?有他和星星自个儿买的,有徐明堂托星星从香江带回来的几麻袋,还有他们爷爷奶奶大伯大伯母给准备的,念恩一年的工资都不够运费。”
陈念恩没请他找人办理火车托运,他就当作不知,任由陈念恩自己处理,都是在他陪老人上京前打包寄出去的。
据说,邮局的工作人员的下巴都掉了。
惊讶的。
足以说明他们寄了多少东西。
反正自己家两个孩子都不缺钱,就当促进国家经济了。
李秀红白他一眼,“北大荒离这儿有多远你难道心里没数儿?冰天雪地里的运输又不便利,说不定我人到了,念恩寄回家的东西还在路上。”
多少得准备些带过去,免得到时候什么都没有,个个手忙脚乱。
李星星颇为赞同:“娘说得对极啦!”
陈向阳哼哼两声,问李秀红:“你什么时候回来?虽然你找来代班的小伙子也很妥当,但长期不在岗位容易落人话柄。”
“我不拿钱,不吃供应,哪里就落人话柄了?”李秀红才不在意,找人代班前她已经仔细打听过了,“别人找代班一年半载的也没见有人说他们的不是,他们还只给代班的人一半工资呢,哪里比得上我。”
“是是是,你最善良厚道。”陈向阳直叹气,“你就没听懂我的中心思想吗?”
李星星捂嘴直笑,“娘,爹想让你早点回来。”
谁听不明白啊?又不是傻子。
就她爹,非得问清楚,小心适得其反。
女人们呐,很容易有了孙子就忘记儿子,更何况是分离十八年的丈夫,若不是老爷子老太太齐齐出面,现在他们都不能称之为夫妻。
果然不出她所料。
李秀红格外干脆地道:“我得等你嫂子生完孩子、坐完月子,还得把孩子安排好。若是你哥嫂上班,孩子没人带,我可不放心。”
“一般都有托儿所,有专人照顾。”陈向阳说出现有的政策。
事关儿子儿媳,他做了些适当的调查。
每个单位的产妇都有五十六天的产假,产后回到工作岗位后可以把孩子放在单位托儿所,每天都有一定的哺乳时间,不会影响本职工作。
李秀红叹道:“我晓得国家政策,可人家哪有自己照顾得精心?北大荒又冷又荒凉,各方面都不便利,物资短缺,便是有一米多长的鱼又如何?不能当饭吃。才出月子的孩子又小又娇嫩,怎能每天跟着出门?我心疼,所以我得照顾他。”
陈向阳傻眼,“你不会照顾着照顾着就不回来了吧?”
为子孙放弃工作,不是没可能。
李秀红下巴一扬,“那可说不准!”
第1017章 送去
李星星跪坐在一张椅子上,双手放在椅背上并以手背托着下巴看热闹。
美目盈盈,娇俏明媚。
说实话,她从心里支持她娘哦!
月子仇很容易被记一辈子,为了将来的婆媳和睦,她娘做一点奉献是无可厚非,反正他们家又不缺钱又不缺粮,实在没必要再去饭店受烟熏火燎。
带这个时代的孩子可没工作累!
虽然经济独立的女性应该得到推崇,但这不是没办法嘛!
国家又不允许她兄嫂雇保姆、雇月嫂。
这会儿,还没月嫂呢!
本想看亲爹的笑话,结果得到模棱两可的回答后,他竟直接说:“没事儿,我不怕,你要是真不回来,大不了我请调去东北工作。”
他又不是多么恋栈权位的人。
行政级别在那儿摆着,一辈子都不会变,不管工作重要不重要,工作职位高不高,他还是拿8级工资和待遇。
李星星惊讶道:“沪上多繁华,生活又便利。”
穿衣打扮都不算特立独行。
她就喜欢在大城市生活,可惜她爷爷非得带着她蜗居槐花镇。
陈向阳笑了笑,“有时候,生活得太好可不是一桩好事儿,就咱们国家的现况而言,苦一点反倒更好,不然我为什么安排你哥哥嫂嫂支边?城里人从小就耳濡目染,精明,心思深,花样多,不比苦寒之地老百姓的淳朴厚道,天真烂漫。”
李星星忍不住点头:“沪上本地人确实精明极了!”
不论时间往前还是往后,沪上人的精明形象都深入人心。
根据记载,她发现,轰轰烈烈的时候也是城里闹得最厉害,越是偏远的地方越是很难受影响,交通不便,天高皇帝远,便是有一些影响也是微乎其微,因为他们都在为生计忙活,只有小精明,计较的是鸡毛蒜皮,没有某些人的刻毒,不会把人的脸面和傲骨往脚底下踩。
陈向阳听了女儿的话,对妻子说:“叫明星送你过去,将来真打算留在那儿不回来就写信跟我说,我提前做些安排,等星星毕业后分配的工作有着落,我去和你团聚。”
一听他让夏明星送自己,李秀红忙道:“我一个人就行,让明星在家好好学习。”
夏明星忙道:“学习不在于一时,必须劳逸结合,等我把娘送到东北再回来学习根本不晚,何况我在路上也可以看书,得容我做两天准备。”
他得给妻子准备一些饭菜放在空间里。
自己不在家的时候,拿出即食。
“小夏哥说得对,娘,就让他送您。”李星星也不太放心让她娘独自上路。
去东北呢,老远了。
她怕李秀红再次拒绝,忙又接着说:“我公公经常用人参来配药,正好让小夏哥到东北找他战友从当地人手里收一批回来。”
李秀红的话说不出口了。
儿子带回十来支人参,八支用来下节礼,回了四支,两支最好的百年人参则孝敬自己公婆,下剩的给娘家寄两支,还得给亲家配药,还得以备不时之需,确实不大够,因为夏明星、陈向阳都是当兵的,昔日战友哪有没个病痛的?
若求上门,少不得帮衬一二。
第1018章 出发途中
有夏明星送李秀红,李星星立刻给他们打包很多行李。
空闲许久的行李包和麻袋再次排上用场。
坐月子用不着的,李星星叫夏明星带上,送战友、换皮子、换人参鹿茸!
她也好想拥有一张虎皮哦!
貂皮!
熊皮!
狐狸皮!
都是好皮。
若想换人家的好东西当然不能靠一点东西,善良的李星星不让他们吃亏,还给夏明星准备一大笔钱,又用侨汇券换了上千斤全国粮票!
就用十张侨汇券。
陈向阳恐娘俩路途辛苦,拿不过来,当即在给他们买软卧票的时候找到列车长,借住火车托运,托他们派列车员送出站,然后发电报让陈向阳接他们。
对待妻子和儿子,态度截然不同。
李星星从心里鄙视他。
但是,送夏明星到候车室时,她揪着夏明星的衣袖,满脸不舍,“小夏哥!”
夏明星摸摸她的脑袋,宠溺道:“你乖乖在家上课,我很快就回来。你想出去玩,等你放暑假,我陪你四处溜达,也去东北、西北、西南各地转一转。”
不用工作,时间自由。
李星星伸出手指,“拉钩上吊,一百年不许变!”
不多时,开始检票进站。
夏明星别过陈向阳和李星星,陪李秀红进去,两手各拎着一个行李包,里面有书,有更厚的冬衣,有吃的,还有洗漱用具等。
李星星准备得很充分。
四个人的房间,除了他们娘俩,还有一老一少祖孙俩。
当下能买到软卧票的绝对是干部家庭,祖孙俩衣衫打扮特别整齐,文质彬彬,气色红润,精神面貌颇好,显然经济不算差。
还很有礼貌,老人家跟娘俩打招呼,“我们到燕京下车,两位同志到哪儿?”
“我和我娘坐到冰城。”夏明星礼貌地回答道,同时,嘴角上翘,露出他特别让人产生好感的俊美笑容,“路途漫漫,您若是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可以吱个声。”
老人家表示感谢,“谢谢,谢谢,我有孙子呢!”
夏明星长相俊美,气质出众,李秀红虽已中年,芳姿不减,又都打扮得十分得体,和灰头土脸的广大人民群众不同,给老人家的印象很好,忍不住自我介绍道:“老朽姓周,周海峰,我孙子叫周靖,敢问两位同志贵姓大名?一路上总不能同志同志地称呼。”
“我姓夏,夏天的夏,夏明星,这位是我娘李秀红同志。”夏明星落落大方地回答完,又笑道:“老周同志是从事文化工作吗?或许您更精通书画。”
给他的感觉很像钱广进。
斯文儒雅。
夏明星能闻到他身上散发一种淡淡的水墨香味。
周海峰一挑眉,“好眼力!我在燕京博物馆工作,主要做字画修复,受沪上博物馆的邀请来鉴定一些字画,工作刚结束。”
燕京博物馆?
那么巧。
夏明星就问他:“您认识沪上博物馆副馆长钱广进同志吗?”
周海峰大笑,“我想起来了,我说你的名字怎么那么熟悉!你的爱人是李星星同志对不对?前儿听我说谢老先生给我们博物馆捐一百万美元,钱广进那个老奸巨猾的立刻上门化缘,不仅把积存无用的字画卖上二十万美元高价,还拿到一百万美元的捐款。”
第1019章 分外凄凉
原来他就是让公婆花一百二十万美元买一堆字画的始作俑者!
李秀红看着他,不说话。
虽然是花公婆的钱,但数额之大仍让李秀红久久难以回神,换成RMB,拿到黑市里,别说一两万幅近代字画,就是几万件珠宝古玩都能买到!
侥幸的话,还能买到文物级别的古玩字画。
又不是每个人都知道自己手里的古玩字画是文物,他们拿到黑市中不是想换钱补贴家用,就是换粮食以度过难关。
价钱实在是便宜得很。
受女儿影响,李秀红闲时也会在沪上的大街小巷转一转。
别说,她还真换到不少好东西。
因她不会鉴定古玩字画的真假,便只收珠宝翠钻,装在一个行李箱中,和公婆送的东西放在一块儿,已被李星星夫妻俩带出去藏起来。
整日里忙忙碌碌,她也忘记跟女儿说了。
注意到李秀红的目光,周海峰倒有些不好意思,摸了摸几斤雪白的寸头,“我也没想到钱广进那么不要脸,真是对不住啊,让你们家破费了。”
夏明星笑了笑,“不至于让您道歉,您回京后叫人给我们看好四合院就行。”
周海峰连连点头,“没问题,没问题。”
谢老爷子可是留了一笔款子用来保护、修缮送给孙女孙子的两座四合院,也允许古建筑方面的研究人员进入研究古建筑文化,博物馆自然乐意效劳。
到底是爱国华侨,行事格外大气!
一来二去,关系就觉得近了些,软卧房间里一片其乐融融。
李星星可不晓得自己母亲和丈夫就那么巧地和燕京博物馆工作人员同车北上,送完夏明星和李秀红,她就和陈向阳分别上学、上班。
中午没人送饭,只能吃食堂。
分外凄凉。
李星星嘴巴刁,吃不惯食堂里的粗茶淡饭。
对大部分学生而言已经算是丰盛的供应,在李星星看来实在是难以下咽。
都是清汤寡水,没有油星儿。
思来想去,李星星决定躲在小树林里吃小夏哥给她准备的饭菜,一个饭盒装一顿饭,有饭有菜,荤素搭配,而且顿顿都不一样。
星星超市里的玻璃饭盒、不锈钢饭盒、塑料饭盒用上一大批。
今天吃的是宫保鸡丁盖浇饭。
她出门前,特地在帆布挎包里装一个铝制饭盒做掩饰,吃饭时就把空间里的一盒饭菜倒进铝制饭盒,如果有人进来发现,不会产生太大的疑问。
夏明星做的宫保鸡丁超级好吃!
饭盒里还有一颗卤蛋、几朵水煮西蓝花、一把水煮虾仁和一朵胡萝卜雕刻的玫瑰花,原本的摆盘很漂亮,可惜被李星星倒换饭盒时破坏掉了。
味道没变,香喷喷,美滋滋。
然而,李星星放学跟来接她的陈向阳碰头,突然觉得回家路上一点都不温暖。
这么如花似玉的老婆早出晚归,夏明星如何放心?临走前特地央求老丈人上班前、下班后去接她,父女俩和大炮、二炮到国营饭店吃晚饭。
李星星不爱做饭,也不喜欢刷锅洗碗。
虽然大炮、大炮可以做,但不能让他们一直做一直做,倒不如在外面解决。
第1020章 孤枕难眠
吃饭的问题顺利解决,就是到家后觉得屋里真冷清!
没有烟火气。
相视一眼,陈向阳和李星星头一扭,各自回房。
片刻后,又同时出来洗漱。
热水还是早上烧的。
刷牙洗脸再洗脚,用得差不多了。
幸好大炮够勤快,到家第一件事就是烧一大锅水,此时烧开,正好舀进热水壶。
李星星都没想到这一点。
陈向阳十分欣慰,摸着大炮的脑袋,“你们会烧水做饭,我上班的时候就放心了。大炮,你们中午回来就自己做饭吃,或者拿粮票在学校买饭吃。”
大炮笑道:“我们中午在学校吃,秀红奶奶给我们交足了粮票和钱,领了饭票。”
陈爷爷一定忘记了,兄弟俩在他们上班时经常在学校吃午饭,因为他和秀红奶奶的午饭甚至于晚饭都是在单位吃的。
不过,大炮和二炮对现在的生活状态很满意。
他们有家里的钥匙,柴米油盐都是敞开让他们用,从来不设防,只是他们觉得在学校吃午饭容易和同学融入到一起,省下来回路上的时间可以多看会儿书。
陈向阳闻言放心了。
“勤快的小孩儿有奖励。”李星星从兜里掏一把奶糖分给兄弟俩,叮嘱道:“吃完糖记得刷牙,不然会烂牙哦!好啦,我先回房,你们自便。”
大炮和二炮并没有吃,而是全部放进床头的铁盒里攒起来,周末去孤儿院时能用上。
一个春节,他们攒了许多糖果!
孤儿院的每个孩子都能分到一颗大白兔!
李星星倒没想到那么多,她从不干涉大炮、二炮的任何决定。
她都自顾不暇了!
好冷清!
好冷清啊!
夏明星和李秀红离开的第一晚,陈向阳和李星星在各自的卧室里发出同样的感叹声,难得父女同步,委委屈屈地掀开被子钻进去。
被窝是凉的,还有一个枕头赋闲在床。
李星星抱着夏明星的枕头在床上滚来滚去,就是睡不着。
没有小夏哥的夜晚,好难过啊!
滴答!
滴答!
外面万籁俱寂,唯闻挂钟走针的声音。
李星星卧室里的木质挂钟倒还好,整点不会发出声音,外间座钟就不同了,随着时针指向九点钟,座钟立刻连敲九下。
腾地一声,李星星坐起身。
小夏哥不在家,该让自己收藏的宝贝儿来陪自己。
她的宝贝儿已经数不清啦!
回国后都没好好整理过,看起来有些凌乱。
倒是父母、兄嫂的东西单独摆放在两个房间里,一下没动过。
浏览一遍,李星星从空间里拿出一对翡翠镯子套在腕上,脑袋枕着自己的枕头,怀里抱着夏明星的枕头,抬起手,就着床头柜上打开的台灯欣赏美镯,越看越喜欢翡翠的翠绿欲滴和晶莹剔透,两眼冒着红星星。
好美啊!
怎么就那么好看呢?
和她李星星一样充满灵气,戴在腕上真是相得益彰,相得益彰。
李星星好希望时间飞快地往后滑动,滑到十几年后,社会环境得到改善,她可以每天戴不同的翡翠镯子、穿不同的旗袍来展示自己。
一定很美很美!
想着想着,眼皮渐渐沉重,不知不觉就睡过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