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71章 通过
高考志愿表填报结束,在学生不知情的情况下,一中开启政审工作。
家里有人参加过高考、或者有亲戚负责政审,可能提前得到一点点风声,没有经验的就全完不知道这道程序,保密进行,档案封存。
薛翠、朱圆圆属于前者,李星星属于后者。
但,薛翠和朱圆圆并未向李星星透露这方面的信息。
有些事能说,有些事不能说。
祁老师是班主任,又有课程没结束,不能参与学生的政审工作,临近高考前,便悄悄找到负责这方面的教导主任,“徐主任,李星星同学的成分没问题吧?”
祁老师的担心不是没有理由。
如果政审不通过,任何一所学校都不会录取她。
去年,他们学校出现一位高考理科状元,全省最高分,八所重点大学想录取他,最终败在“不宜录取”的政策前。
祁老师难过得不得了,却无可奈何。
那孩子,年初跟家人出国了。
李星星外语好,给外国人做过翻译,一口外语肯定有来历。
教导主任听完他的话,“你说李星星同学啊?这孩子的政审可把周老师给跑断腿了,一家子分布得太散了,母亲在梧桐市,父亲在省城江宁,哥哥在沪上,外祖父母和九个舅舅在槐花公社大李子生产大队,表兄弟几十个,周老师跑一个遍,得请大队、公社和工作单位出具证明,盖章生效。幸亏李星星同学没有姑姑姨妈亲姐妹什么的,不然……”
关于政审,一丝一毫不能马虎。
祁老师目瞪口呆:“这么多人,不得几十口子?成分和政治表现怎么样?要是有一个劳教、判刑的,就得影响李星星同学的录取情况。”
“外祖家有一百多口子!”
教导主任说完,找出李星星的政审表,从口袋里掏出眼镜戴上,点着纸面对他说道:“成分没问题,完全没问题。你来看,李星星同志的祖父母是贫农,父亲、哥哥和她是革命干部成分,母亲是贫下中农,外祖父母、舅舅、表兄弟都是贫下中农,政治表现良好,没有出现被管制被劳教被判刑被镇压的情况,绝对的根正苗红,我已经盖过章了。”
至于收养李星星的李峥嵘,他不在亲属之列,他的人际关系不影响李星星。
成分看的是出身,政治表现看的是家庭。
看清政审表上有“优先录取”四个字的长方形红章,祁老师放心了,“难怪李星星同志一片赤子之心,原来是家教使然。”
教导主任笑道:“那可不!她可是受到上面公开表扬的。”
又道:“对于这样的学生,即便成绩没有达到录取分数线,也有重点大学降分录取。”
祁老师闻言便道:“不会达不到录取分数线。李星星同学虽然是中途插班,也经常请假,但她的成绩很不错,外语尤其流利,超出所有同学的水平。我以为她会报考燕京外国语学院,没想到填报的全是沪上大学。”
“大概因为她哥哥在沪上,所以报考同一所学校。”教导主任一语中的。
祁老师想了想,“有道理!”
第0272章 高考
不知不觉,高考在大家的不知不觉间就降临了。
七月二十日,晴。
大太阳当空照,没进考场便已感觉到炙人的火焰扑面而来。
李星星以手当扇子,一个劲地对脸扇风。
煎熬,太煎熬。
数十年后提前一个月高考不是没道理。
至少,六月初没有七月底的热度。
夏明星给她买一顶遮阳帽戴上,理了理帽檐,“手帕带着擦汗,考完出来喝酸梅汤。”
李星星咽下口水,“冰镇的就好了。”
“你不相信我的手艺吗?我做的酸梅汤,放凉就很好喝了。”考虑到她的身体原因,夏明星仍旧不希望她吃冰糕冷饮。
“好叭!我进去了,你们别站在太阳底下等,找个阴凉地。”
“星星,进了考场不要紧张,先看一遍卷子,合理地安排好做题时间,免得时间到了却做不完。不管最终考得如何,尽力就行。”李秀红把检查过的笔袋递给她,“准考证在里面,六支钢笔全部注满了钢笔水,不够用的话,还有半瓶钢笔水。”
方方面面都考虑到了。
别的考生几乎全是独自前来,说说笑笑没有半点紧张感,只李星星有人送考,引来许多同学的关注,满是好奇。
朱圆圆和薛翠冲李星星挤眼睛。
像李星星家人这么重视高考的,特别少见。
夏明星和李秀红都请假了。
连续四天,每天陪李星星进考场,等她考完接她回家,不问她考得怎么样,就让她好好地吃一顿,然后休息,再复习明天的考试科目。
顺顺利利地考完三天。
唯一的政治有点薄弱,但在男朋友的细心辅导下,已经增加了考高分的几率。
第四天的最后一场考完就解放了,李星星奋笔疾书。
答题答得很顺,毕竟她有走独木桥的经验。
卷子做到一半了,李星星忽然听到后面传来哇的一声。
有人哭。
哭声老伤心了。
很多考生和李星星一样扭头看,发现是自己的同班同学,那位柔柔弱弱跟祖父母生活的男生蓝好妹,哭得眼泪一把鼻涕一把。
“怎么了?”监考老师走过去。
蓝好妹哽咽道:“我的笔尖劈了。”
他就一支笔。
这种事,太常见了。
监考老师摸遍全身,找出一支钢笔,拧开看看却没水儿了。
钢笔尖和蓝好妹的又不配套。
刚想开口问其他考生有没有多余的笔,李星星就举手道:“老师,我多带了两支钢笔,您过来拿一支给蓝好妹同学。”
“太好了,李星星同志。”监考老师走到她桌前。
看见笔袋里装了五支大金星,他瞬间睁大眼!
加上李星星手里正用的钢笔就是六支。
六六三十六。
太阔气了。
李星星拿一支钢笔给他,微笑脸:“时间挺紧的,让蓝好妹同学好好做卷子。”
学校应该发一张奖状给她,上书“最佳友爱同学奖”。
蓝好妹大声道谢,抹抹泪,开始继续答题。
考完交卷,蓝好妹双手捧着钢笔还到李星星跟前,鞠了一躬,“谢谢你,李星星同志,如果没有你的这支钢笔,我就做不完卷子了。”
做不完,代表失分,距离大学远一大步。
“同学之间不用客气,我先走了,我娘他们在门口等我呢!”李星星把钢笔收进笔袋。
第0273章 瓦罐鸡汤
高考结束啦!
不用再做卷子啦!
解放啦解放啦!
欧耶!
随着不甚庞大的人流,李星星脚步轻快地迈出校园。
据悉,他们学校的这一届只有二百多个高考生。
其他高中的应届生也在一二百之间,没有一所超过三百之数。
相对于梧桐市上百万的人口来说,真是少得可怜,所以没有刻意更换考场,就在自己学校参加考试,监考老师都是本校的。
夏明星却在人群中一眼看到李星星。
身穿粉蓝碎花布拉吉、麻花辫绑着同色缎带结的她,忽闪着一双大眼睛,像只小蝴蝶一样冲夏明星飞奔而去,到他跟前又及时刹住,仰着脸,笑嘻嘻地道:“小夏哥,高考结束,我们是不是应该吃顿大餐作为庆祝?”
“当然,我亲自做。”夏明星递上水壶,“今天熬了一点绿豆汤。”
李星星拧开瓶口的塞子,“有没有加冰糖?我喜欢甜的。”
夏天喝冰糖绿豆汤,解渴、消暑,不亚于酸梅汤。
就是绿豆性大寒,无论是李秀红还是夏明星都很少以绿豆做粥做汤,偶尔用姜丝、辣椒炒个绿豆芽,甚是清脆爽口。
夏明星笑:“加了。”
“棒呆!”李星星喝两口,甜甜的,有点温。
虽然不够冰爽,但却很解渴。
拧上塞子,她左顾右盼,“娘呢?”
亏她跟蓝好妹童鞋说自己母亲在外面等自己,结果呢?
压根儿没见着她的人影儿。
夏明星回答道:“婶儿忽然看见一个人,说是认识的,就追过去了。”
“我娘认识的人?谁呀?”李星星一头雾水。
她娘进城不到三个月,除了在家就是上班,或者出门买粮油供应品,根本没朋友。
哦,除了经常串门儿的刘老太。
“不清楚。”夏明星并没有追问,他接过水壶和李星星的笔袋,“咱们回家等,婶儿说她一会儿就回家。我早上用瓦罐煨汤,到家正好开盖。你辛辛苦苦几个月,得好好补补。”
“补补补!”李星星最喜欢补补了。
夏明星一大早从第一饭店里截留的一只老母鸡。
不需要她假借黑市之由带东西回家,夏明星总能弄到一些市面罕见的食材,就像今天放在鸡汤里的三两松茸。
野生的呢,老珍贵了。
星星超市里就没有。
第一饭店里的一碗松茸鸡汤价格不低,但原材料很便宜。
跟沪上古玩店的情况有点类似,成品可以作为高价饭菜出售,原材料却不能,加价超过20%就属于投机倒把了。
所以,夏明星买得超划算!
加松茸煨出来的鸡汤,骨酥肉嫩,汤汁浓郁呈金黄色,油亮亮。
回到家,夏明星先给李星星盛一碗鸡汤,汤里赫然有根大鸡腿,“我先炒菜,你尝尝味道的咸淡,等婶儿回来咱们就可以吃饭了。”
李星星狂点头。
虽然她知道吃饭应该礼让长辈,但是馋虫忍不住啦!
在肚子里直蹦跶。
蹲在火炉似的厨房里喝鸡汤,味道鲜美得李星星恨不得吞下舌头,“有点烫,有点油,不过比之前第一饭店里喝得还好!小夏哥,你越来越厉害啦!”
她竖竖大拇指。
抓着大鸡腿啃得满脸油,抬眼见到李秀红从外面进来。
第0274章 十三姥爷的前妻
见李秀红的脸色颇有气愤之色,李星星好奇地问道:“娘,您碰见谁了?”
李秀红没回答,转身洗手。
李星星更好奇了,鼓着腮帮子拉长声音:“娘!”
“有啥好问的?你不认识。”李秀红给夏明星打下手。
“我就是好奇嘛,好好奇哦!”李星星加重语气,“梧桐市这么一点儿大,要是碰上您追过的那个人,我却啥都不知道,被他骗了咋办呀?”
李秀红手指虚点了她几下,“就你有理由。”
“您说嘛!说嘛!”李星星撒娇。
李秀红叹了口气,“我遇见你十三姥爷的前妻了。那个在你十三姥爷被抓壮丁不到两年就跟着货郎跑了的女人,我竟然在梧桐市见到她了!”
李星星呆了呆。
原来不是改嫁?是私奔!
难怪李秀红生气,之前说得也太含蓄了。
“她?叫什么名字?做什么的?”
李秀红回答道:“她叫周翠萍,我没追上她,不知道她的职业。”
夏明星手一顿,“周翠萍?有点耳熟。”
李秀红转眼看他,“你认识?”
“让我想想。”夏明星脑海中跟走马观花似的掠过种种过往,“皮肤很白,是不是嘴角长有一颗小黑痣?年纪,今年四十九岁。”
李秀红连声道:“对,没错,是她!你在哪儿见过她?”
夏明星欲言又止。
李秀红莞尔:“你说吧,事情过去二十多年了,不管是什么样的结果,我都能接受,就是气不过她对小叔的无情无义,偏偏今儿见到她,竟打扮得十分光鲜。”
夏明星老老实实地道:“她是大嫂的母亲,住在松花县,不是梧桐市。”
李星星瞬间睁大眼睛。
“你那个坏大嫂的娘?”什么猿粪哪!
夏明星无奈地道:“我只见过她两面,如果不是婶儿提起,我压根想不起来。他们家开豆腐坊,生意做得不错,但大嫂的母亲很少露面。公私合营后的豆腐坊被收归国有,大嫂父亲仍留在豆腐坊里做经理,一年大概有一千元的定息。”
李星星不高兴地道:“她家条件不错,咋对你那么坏?”
她可没忘记,男朋友当兵就是林岚作祟。
夏明星摊摊手,“人性而已。”
李秀红更不高兴,“卷走小叔的家财,难怪一个货郎能开起豆腐坊!老天真是不公平,小叔半生孤苦,她倒儿女满堂!女儿是你大嫂,有儿子没?”
“三女一子,大嫂是老大。”夏明星如实回答。
“果然不公平!”
李星星听了李秀红的话,安慰道:“您别恼啦,十三姥爷有我们照顾呢,将来有小宝,一定不会过得比他们差!”
夏明星则不敢吱声。
毕竟,那是自己家的亲家,大嫂的亲娘。
如果李秀红对这段关系感到不满,不同意他和李星星交往,他就完蛋了!
好在李星星很会缓和气氛,“娘,回来问问那个女人卷走十三姥爷多少东西,握着这个把柄,小夏哥的坏大嫂欺负我们,我就戳她一家子的痛处!”
虽说那时候属于战乱年代,有人根本没有结婚证,但周翠萍和十三姥爷可没离婚。
婚姻存续期间卷走所有财产与人私奔,现有的法律都不敢判她无罪。
十三姥爷想追回的话,可以告她。
李秀红转嗔为喜,“就你聪明!”
第0275章 定日子
夏明星加快炒菜的动作。
他需要立刻做一桌美食,讨好女朋友,讨好丈母娘,以消除林岚娘家给自己带来的麻烦。
真晦气!
没想到林家有这样一段过往。
倘若他娘打听到,铁定不同意夏明启和林岚的婚事。
婚姻不合适,离婚、改嫁都没什么好说的,夏明星的姨妈就是离婚再嫁,日子过得很不错,但直接和人私奔又卷走家财,真真是人品有问题了,而且是大问题。
脑子里想着,手上却利落地把菜盛出来。
瓦罐鸡汤、文思豆腐、红烧狮子头、蒜香排骨、京酱肉丝和龙井虾仁。
主食是李星星喜欢吃的银丝卷。
得亏他们家院子大,厨房封闭,香味传不到外面。
不然,早有邻居举报他们了。
市场上没有肉蛋供应,他们哪来的肉?铁定怀疑他们参与黑市交易。
“星星,尝尝狮子头。”夏明星挟一个放在李星星碗里。
一共就做了四个,色香味俱全。
夏明星对李星星越体贴,李秀红就越满意,看到这样一桌饭菜,脸上的笑容都快溢出来了,“星星,都是你爱吃的,可着劲儿地吃。”
李星星两根手指贴着眉梢:“遵命!”
不过,她喝了一碗鸡汤,啃了一根大鸡腿,再吃都有限。
夏明星趁机重提接李星星见家长的话题,脸上满是真诚,“我爹娘日盼夜盼,就等星星考完试定一个时间,他们好提前做准备。天气炎热,弄点好吃的根本放不住,到跟前又未必能买到货,非得提前预定不可。”
“粗茶淡饭即可,不用刻意准备。”李秀红道。
“要准备的。”夏明星可不希望家人在李星星第一次上门时就怠慢她,“星星,你的意思呢?你觉得哪天比较吉利?”
李星星眨巴眨巴大眼睛,“问我?”
“你是当事人,由你决定。”夏明星表示尊重她。
“我不懂什么吉利不吉利耶,让我娘定吧!她比较了解什么是良辰吉日。”李星星推到李秀红身上,“我们家,我娘才是一家之主,嘻嘻!”
李秀红果然很高兴,抬头看了看墙上挂的黄历,“明天是六月初一。”
“是的。”夏明星道。
“六月六,接姑姑。届时,你舅舅家应该接你娘走娘家,我也得回一趟娘家,不如定六月初八,就是阳历的七月三十一,正好让星星好好地歇歇。”李秀红说道。
夏明星喜上眉梢,“我立刻回家跟我爹娘说一声。”
见父母的日期一定,意味两人向婚姻又迈进一步。
届时收下见面礼,离订婚、结婚还会远吗?
必须不远了啊!
夏明星离开时,脚步带风。
李秀红忍俊不禁。
丈母娘看女婿,越看越喜欢。
根据这段时间的观察,真是全梧桐市找不出比他更好的女婿。
又勤快,又大方。
“金大姐的女婿就不行,工资三十六块钱,没比我们多几块钱,脾气却大得很,一点家务不肯做,整天吸烟喝酒下馆子,工资全花在自己身上,对老婆孩子不闻不问,得亏金大姐的闺女有工作,又有金大姐帮衬,不然母子四个得喝西北风。”李秀红最鄙视这种男人。
自私自利,毫无担当。
有对比,愈加凸显出夏明星的优点。
第0276章 礼物和情侣装
李星星疑惑道:“金大姐是谁?”
“哦,她是第一饭店一楼后厨打杂的,年纪比我大些,中年丧夫,只一个闺女,家庭住址属于梧桐街范围,是后街往后那一片的,平时挺聊得来。”李秀红道。
“行啊,娘,进城三个月,您连朋友都有几个了。”先是刘老太,现在是金大姐。
再过几个月,说不定又有什么赵大娘钱大姐孙嫂子了。
朋友多了,性情跟着开朗了。
好事!
“别贫嘴,认真想想到时候带什么礼物去夏家。”李秀红转移话题,“明星肯定不会空着手来咱们家,你当然也不能空着手上他们家门,不然会被人家笑话的。”
她们又不是没有家底的人家,当然得讲究些。
夏家大嫂林岚是周翠萍的亲生女儿,有一句话叫言传身教,就凭周翠萍那副小气刻薄劲儿,李秀红觉得林岚肯定不会太大方,自己女儿一定能把她比下去!
家人、外人看在眼里,心里能没有想法?
人呐,就是经不住对比。
李秀红小时候经常跟在小叔和哥哥们屁股后面打转,小叔对她照应有加,现在打一辈子光棍,李秀红就特别恨周翠萍。
那样无耻、恶心的女人,不应该活在别人羡慕的眼神中。
要知道,小叔不在时,老李家可没亏待她一分一毫,活计都是李大柱带弟弟给干的。
十叔牺牲,十婶带两个孩子过得艰难,仍旧撑下来了。
李星星不大懂送礼的门道儿,“应该带什么礼物呢?我没经验。”
“太重了,有巴结之嫌,太轻了,有轻视之嫌。”但怀着压下林岚的心思,李秀红仔细想了想,建议道:“你爹寄来的奶糖我留有二斤没动,再买一兜水果糖和一兜水果、两个西瓜,我再给买些桃酥、江米条、大芙蓉、鸡蛋糕,绝对拿得出手,他家有孩子,到时候有街坊邻居亲朋好友来看认门的新媳妇,散糖给他们甜甜嘴。”
李星星哦了一声,“咱们家是不是也得散糖呀?”
“当然,就用明星登门拿来的糖,街坊邻居听说他来接你到他家认门,肯定来咱家凑热闹。”李秀红不担心夏明星不带糖,糖是必备之礼,“别的就不需要带什么了。”
李星星眨巴眼睛,那么轻的礼?
李秀红看破她的心思,“不轻了,有人结婚的时候连水果硬糖都没有呢!”
“对哦,翠花妗子家的二蛋哥用一篮子红薯换来一个媳妇,根本没有婚礼,更别说糖果了,翠花妗子借衣服时倒从您手里拿几颗糖回去。”李星星在心里告诫自己,不能用二十一世纪的眼光来看待本时期,“不想了,就按您说的办,我先去洗澡!”
是三蛋,不是二蛋,但李秀红没纠正她。
李星星痛痛快快地洗完澡出来,拎着脏衣服和一大一小两件海魂衫。
李星星根据渣爹寄来的那件海魂衫,特地从星星超市服装店库房里翻出两件同款T恤衫儿,一样的蓝白条纹,圆领,棉质地。
剪掉原有的吊牌就没有年代隔阂了。
“洗干净,等到那天我和小夏哥一人穿一件!”她把衣服泡在印有牡丹花的搪瓷盆里。
勤快地洗呀洗呀洗唰唰!
刚搭在晾衣绳上看着衣摆往下滴水,溅落在水泥地上,李星星忽然听到有人敲门,不禁和李秀红面面相觑,“娘,八九点了,谁大晚上地来拜访?”
“我看看!”李秀红过去开门。
门外露出朱圆圆的一张脸,她立刻打开整个大门。
第0277章 买裙子
朱圆圆不是一个人来的。
她带来一个瘦瘦弱弱和她年纪相仿的女孩子,瞅着晾衣绳上的两件海魂衫,她对李秀红和李星星甜甜一笑,介绍道:“李阿姨,星星,她是我的堂姐朱平平。”
李秀红招呼她们进屋喝白糖水。
李星星则问道:“你们姐妹俩大晚上地过来,有什么事吗?”
朱圆圆伸出两根手指,开门见山地道:“有两件事。”
看在她上次送来渣爹捎的绿美人,李星星没拒绝,“你说。”
朱圆圆笑道:“你说你的布拉吉没新的,全被李阿姨给洗了,我可不信!你骗得了别人,骗不了我。你最近上学翻来覆去地穿三四套布拉吉,偶尔穿件背带裙,可我分明记得你那箱子里有二三十件裙子,所以,你肯定有没穿的。”
李星星翻白眼:“你怎么还惦记我的裙子呀?”
朱圆圆仍旧笑嘻嘻:“谁叫你的裙子时髦呢,那可是沪上的货!这回真得求你,我姐明儿结婚,因爷爷和姐夫家讲究艰苦朴素,不大办,两家人一块吃顿饭,可不能没一件新衣服吧?我姐的衣服都打好几个补丁了。”
李星星闻言看向朱平平。
她不像朱圆圆那么开朗大方,羞得低下头搓衣角。
身上穿一件很旧的碎花衬衫,光前面就能看到仨补丁,黑裤子的膝盖处也有两个补丁。
和朱圆圆相比,简直是一个天一个地。
李星星皱眉:“你们家没有一张布票了?我不信。”
“甭提!谁不晓得老太太的偏心劲儿,发到家的布票全被她攥在手心里,连我爸妈都摸不着,宁可补贴爷爷的下属亲友,也不肯用在我们姐妹身上,说什么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偏偏爷爷觉得很有道理,他老人家的衣服更是补丁摞补丁。”要不是朱圆圆向来强悍,总能从祖父和父母手里抠到钱,再托亲朋好友买处理品,她也没有新衣服可穿。
“给我等着。”
李星星丢下这句话上了楼。
再下来时,手里已多了一件淡红碎花布拉吉和一对儿枕巾。
枕巾是大红色,绣着金双喜和牡丹花。
布拉吉之所以没挑大红的,是因为淡红的平时可以穿,大红的就过于鲜艳了,再过几年估计没人敢穿大红的。
朱圆圆眼露惊艳,朱平平也被布拉吉吸引了全部目光,挪都挪不开。
“裙子六块五,不要布票,枕巾送给朱平平姐姐做新婚贺礼,不要钱。”不轻不重刚刚好,李星星没打算往重了送。
虽然星星超市里堆着各种各样的痰盂、水壶、床单、枕巾什么的。
朱圆圆立刻把没舍得破开的大黑十放到她手里,“谢啦!”
“不客气。”李星星找她三块五。
朱平平嗫嚅下小嘴,跟着道谢,感激得不得了。
谁不想做个体体面面的新娘子?
婆家给准备了一身华达呢列宁装,可在这样的天气里,谁穿华达呢?谁穿列宁装?
等她们姐妹俩拿着裙子和枕巾欢欢喜喜地离开后,李秀红忍不住道:“看圆圆堂姐的样子,干部子女的生活不见得就比咱们好!”
“但比吃不上饭的农民强一百倍。”
“倒也是。”
第0278章 猿粪
朱圆圆的家庭情况如何,朱平平的婚姻又如何,李星星和李秀红根本不在意。
不过,第二天,李星星知道朱平平的对象是谁了。
起源于她到第一饭店找夏明星。
好不容易考完试,当然得出来溜达溜达,轻松一下。
外面的风景好美哦!
就是热。
李星星挥着蒲扇。
白石老人绘制的折扇,她可舍不得用。
夏明星好几天没上班,几个资本家出身的老顾客想念他的手艺,见到他就点不少难度很高又可以供应的饭菜,他正在厨房里挥汗如雨,就让李星星在休息间自己玩,
小彭给她倒茶,“李星星同志,你还记得曾向你表白的罗瑞吗?”
除了夏明星,就一个追求者。
李星星很快想起来了,“蒜头鼻,脸上有几颗痘痘,说他爸妈是什么高级工人。”
“就是他,人家发达了。”小彭道。
李星星咦了一声:“高升了?”
“是结婚。”小彭纠正道,“日子就定在今天。”
“哦。”李星星不感兴趣。
记得她妈曾经说过初一十五二十三都不是良辰吉日,咋定在今天结婚?
可是呢,小彭和薛翠有点像,很爱八卦,叽里呱啦地在她耳畔说道:“他们在咱们楼下定了两桌饭菜,委托郑同志和丁同志掌厨,不然你以为你家夏同志为啥忙成这样?”
“什么!”李星星的眉毛一下子竖起来了,气呼呼地道:“是人干的事吗?既不想花钱买高价饭菜,又想吃美味佳肴,请小郑小丁掌厨,那不是二楼才有的待遇吗?娶了哪门子的千金?竟然害得我家小夏哥累成狗!”
“不然怎么说人家发达了呢!女方家里住16号洋房,高级干部家庭。”
李星星听了小彭的话,掏掏耳朵。
“16号洋房?姓朱?”娶的不会是朱平平吧?
小彭的回答很快确认了,“就是姓朱,你认识呀?”
她一拍额头,“差点忘记你住在18号洋房了,和16号洋房就有一房之隔。听说是罗瑞的妈和朱平平的奶奶认识,给他们牵的线儿,罗家下聘时送上三转一响四十八条腿,胜利牌苏联表、蝴蝶牌缝纫机、飞鸽牌自行车和一台红星牌半导体。”
小彭满脸羡慕:“三转一响四十八条腿啊!”
“什么是四十八条腿?”
小彭解释道:“就是双人床、大衣柜、梳妆台、饭桌、椅子、橱柜和沙发等,林林总总加起来正好四十八条腿。”
李星星了解了,“如此看来,罗家蛮有钱的。”
“那可不!罗瑞父母是两个八级工,一个月就有两百左右的工资,只罗瑞一个儿子,又娶了干部子女,可不得拿出诚意吗?”
说完,小彭碰了碰李星星的胳膊,揶揄道:“就不知道夏同志家给你的聘礼如何。”
相信,曾经在场且知道这件事的人一定会拿两家做对比。
虽然小彭承认夏明星手艺好,人又长得好看,但他毕竟是兄弟三人,家又是县城的,聘礼方面肯定不及罗瑞。
三转一响都得要票,没票,有钱也买不着!
第0279章 真大方假大方
李星星是无言以对的人吗?
当然不是!
撸着袖子上!
她认真地说道:“小彭,我和你算一笔账,算清楚了,你就知道到底是我家小夏哥对我倾尽所有,还是罗家对朱平平好。”
“算什么账啊?”小彭不明所以。
“算算罗家的三转一响四十八条腿里有几毛钱花在朱平平身上。”李星星道。
小彭更好奇了,其他几个服务员也过来凑热闹,“怎么算?”
李星星回答道:“首先,四十八条腿的家具是给他们结婚准备的吧?放在房子里,不是属于朱平平一个人所有。”
小彭点头,“肯定的呀!”
“这不就结了?不算花在朱平平一个人身上吧?”李星星问道。
小彭和几个女服务员仔细想想,还真是!
看着,罗家花了大钱,可追根究底用在自己儿子身上,一毛没便宜外人。
小彭开口道:“听你这么一说呀,四十八条腿真不算是给朱平平一个人买的,我白羡慕了呀!看我这脑子,猪脑子。难怪罗瑞父母是八级工呢,就是精明。看着是花了不少钱,可实际上一样都不会留在朱家,还是他们儿子的。”
李星星点头。
这才是正确的打开方式嘛!
她接着伸出第二根手指,“四十八条腿的归属一清二楚了,咱们来说说三转一响。和四十八条腿一样,收音机是大家的,缝纫机肯定是朱平平和她婆婆都能用,罗家要是没有自行车,聘礼中的自行车也是全家人使用,手表是男表女表?小彭,你打听清楚了吗?”
“手表倒是女式的,我听郑雪说的,罗瑞带朱平平买的,好像还买了一身华达呢的列宁装和一双蓝棠皮鞋,别的就没听说买什么,俩人饭是在咱们二楼吃的,就在前天,你当时参加高考,夏同志请假不在。”小彭交友广泛得很,消息灵通,话题一转,“但关于自行车,罗家就一辆,买一辆当聘礼,也才两辆,不够他们家一人一辆。”
说到这儿,她反应过来了,“敢情朱平平就得一块手表!七八十一块,我也买得起。”
李星星一拍手,“真大方、假大方不就出来了?”
朱圆圆带朱平平找她买裙子,她就知道朱平平的婆家一定不大方,真有心的话,就该给儿媳妇扯几身衣服,至少有一件当季的用于婚礼上穿。
毕竟,不是贫苦老百姓。
也有人不是好糊弄的,迟疑道:“可罗家花的钱是实打实的呀!朱平平婚后不需要为三转一响和四十八条腿而操心,得了实惠,花没花在她一个人身上有什么要紧?多少人家娶媳妇,一条腿都拿不出来,别说三转一响了。”
李星星立刻道:“那你们就别说罗家对朱平平好过小夏哥对我呀!我家小夏哥对我才是实打实的好,天天给我做饭吃,给我买了一块劳力士,又把存折给了我。”
小彭哇了一声:“夏同志的存款上交了?”
李星星得意洋洋:“那可不!”
罗瑞和夏明星,没得比!
光是长相,就被夏明星甩出一百条街了。
请不要忽视颜控的首要选择。
第0280章 第二场婚礼
在此起彼伏的一片羡慕声和嫉妒眼神中,李星星又道:“我接了两次翻译工作,当时你们都在场,你们说,我是缺钱的人吗?”
“必须不缺呀!”小彭开口,“你捐了好几万美元,哪里像缺钱的人!”
那可是大数目,换了侨汇券,别说一百套三转一响四十八条腿,就是一千个也买得到。
整个第一饭店的工作人员,谁没看过报纸呀!
还有赵海云给李星星开的工资,足足一万元,外加一千置装费,听说还有购物费。
“妈呀!”
“天哪!”
“我的娘哎!”
以上是几个姑娘同时出声。
她们回过神来,目光灼灼:“夏同志赚大了!”
娶的是金娃娃呀!
随便接一个来自资本家的翻译工作,赚的钱就一辈子花不完了。
“所以,婚姻的好坏,不是由三转一响四十八条腿来决定的。像我这种不缺钱的人,我根本不在乎小夏哥家里给的聘礼是高是低,我只在乎小夏哥对我好不好。你们呢,更得看长远些,别被眼前的一切迷惑了心志。”李星星相当地语重心长。
别看她只有十八岁,可她的想法很成熟哦!
想看自己和夏家的笑话,没门!
小彭嘴里嗯嗯地点着脑袋,随即问道:“那你们什么时候请我们喝喜酒呀?夏同志的年纪可不小了,他们家就不急吗?”
李星星害羞道:“还没见父母呢!”
小彭大惊小怪:“夏同志太心大了吧?居然不带你见父母?你们谈朋友有好几个月了。”
李星星回护夏明星:“我在准备高考嘛!昨天考完试,我们就已经定日子见父母了,来来来,你们谁有见父母的经验,传授一二。”
小彭撇撇嘴:“我没有,你问金豆子。”
金豆子姓金,城市小业主的出身,名叫金豆子,可见她父母的发财之心,意思就是他们家原来经营了一家豆腐店,奈何公私合营后就只能拿定息。
金豆子是脾气很好的姑娘,她软软一笑,“没什么好说的,就是他来我家接我,提一些礼品,我到他家见见他的父母和其他长辈,长辈们会给一点见面礼,吃完饭,下午出去逛逛街,扯两身衣裳,看看电影,他就送我回家了。”
李星星傻眼:“如此简单?”
“是呀,没什么复杂的。”金豆子抬手看了下时间,听到楼下的喧哗声,“应该是新人举行婚礼了,要看看吗?”
“看啊!”大家异口同声。
反正饭菜没做好,不急着上菜,他们就凑凑热闹呗。
出了休息间,一个个伸头往下看。
这是李星星见过的第二场婚礼。
比李三蛋的无婚礼,无疑是隆重了许多。
罗瑞同志的额头上依旧冒出几颗痘痘,穿着雪白的衬衫和军绿裤子,并没有穿出英俊伟岸的姿态和气概,倒是胸前别了一朵红花。
朱平平也别了一朵红花,身着淡红色布拉吉,身形苗条,相貌清秀。
说实话,李星星并没有看到喜气。
新人脸上虽有淡淡笑意,但缺乏对婚姻的憧憬和幸福。
主婚人是朱爷爷,站在新人旁边,一身打着补丁的旧军装,两鬓斑白,目光炯炯,声音朗朗:“今天是罗瑞同志和朱平平同志的大婚之日,作为他们的爷爷,我宣布他们结为革命伴侣,希望他们今后兢兢业业地为革命事业做贡献。”
下面响起热烈的掌声。
有的来自两家亲友,有的来自一楼客人,和李星星等人一样,纯粹凑热闹。
李星星却目瞪口呆。
就这?就这?仪式竟如此简单?
第0281章 关于婚礼
太没有仪式感了!
什么婚礼嘛!
李星星咬着腕上的小手帕。
跟夏明星坐在休息间一起吃午饭时,她说道:“小夏哥,我们的婚礼,绝对不可以平平淡淡!一生一世就一次的婚礼,不能敷衍了事。”
夏明星给她挟菜,双眼带笑:“放心!我已经计划好了,到良辰吉日,你从家里发嫁,我带车队来迎亲,这边定酒席招待姥姥舅舅那边的亲戚,我家招待夏家的亲戚,即使没有十里红妆绕城三圈,也一定热热闹闹,人尽皆知。”
李星星不禁目露憧憬:“听着好棒的样子!”
令人期待。
人生在世,哪个女孩子不希望有个完美婚礼?
归根结底,就是用心没用心。
夏明星趁机道:“等我接你见过爹娘,你就得好好考虑这个问题了!”
一丝红晕爬上李星星的脸颊,“我还小呢!”
刚早恋就结婚?未免太快了。
夏明星一本正经:“我国婚姻法规定了,男二十,女十八,即可领取结婚证。我今年二十六岁,而你,二九芳华正正好。”
李星星拿起一个银丝卷堵住他的嘴:“不要说啦!”
越说越让人不好意思了。
夏明星很懂得适可而止,咬着银丝卷,咽下去,“不说,不说,先把你接回家再说!”
日子定在六月初八,过得真是太慢了。
时间太让人讨厌,磨磨唧唧地不肯往前走。
它要是嗖的一声,转天到六月初八该多好呀!
李星星抿着嘴笑:“我娘不是说什么六月六接姑姑吗?我想,如果舅舅那边有人来接我娘走娘家,我跟着回大李子村。小夏哥,你就直接到大李子村接我,好不好?主要是除了刘奶奶,我们娘俩和梧桐街的街坊邻居不太熟,显不出热闹。”
散的糖,何必便宜外人呢?
大李子村那么些父老乡亲,还有一群可爱的小盆友,给他们吃不甜吗?
夏明星求之不得:“没问题呀,我找经理给我和婶儿请假,初八一早,我就从松花县出发,距离槐花公社大李子村很近。”
李星星很高兴:“说定了?”
“一言为定。”
李星星晚上跟李秀红一说,李秀红深觉有理。
“我女儿真聪明,我竟没想到让父老乡亲们跟着沾沾喜气。如果我们回大李子村,糕点水果就得提前买好。”
“我五号买点给姥姥姥爷带回去,七号再买,免得时间间隔太长,糕点出油,果子不脆。”
李秀红想了想,“有道理,送得糕点果子不好,人家嘴里不说,心里嫌弃。也别七号买了,八号一大早,我和你大舅跑一趟,供销社没有的话,就去松花县买,这些是比较常见的东西,容易买得到。”
娘俩商量好,就定下来了。
李秀红照旧上班,李星星倒是格外忙碌。
刘老太悄摸摸送来两箱珠宝,想为自己和好友蓝玉买入两三年的米面油肉之类。
“我发觉,你似乎很喜欢钻石翡翠,特地给你挑了些出来,虽然比不上金太太送你的,但成色不错,尤其是我从蓝玉手里要的一对儿段家玉手镯。”
第0282章 六月六接姑姑
什么是段家玉呢?
段家玉就是玻璃种飘花手镯。
源自于民国期间段姓玉商,整体通透宛如玻璃一般,飘着一朵朵蓝绿花,似绿色的水草在水中荡漾,又似鱼儿遨游,情景交融,十分漂亮。
当时出了四百多对手镯,大部分流落海外。
说实话,不及金老太送给李星星的那只飘花手镯。
那只飘的是正阳绿花。
在翡翠界,向来是以绿为尊。
正阳绿是唯一可以和帝王绿并驾齐驱的颜色。
李星星本人更喜欢绿翠,喜欢绿翠中蓬勃的生命力、浓郁的灵气。
不过段家玉更有历史意义,李星星把玩片刻,“刘奶奶,你们能等吗?最近一段时间我挺忙的,而且他们近期没货,须得等一两个月。不过你们放心,在我出门上学之前,一定帮你们办得妥妥当当,兴许能弄些腊肉火腿什么的。”
刘老太大喜:“不着急,不着急,上回你给弄的,够我们吃几个月。要是东西不够换的话,你跟我说,我再给你补一些,反正卖不到钱,不如换成吃的。”
李星星认真地道:“我又占便宜了。”
极大的便宜。
这回给的,可比之前给的多得多。
两箱呢!
虽然箱子不大,但首饰体积本身就小呀。
刘老太小声道:“我想尽快处理掉,家里怕是藏不住了,你千万得藏好,别跟任何人说。”
“怎么了?”李星星警觉地问。
“你上次才给我送东西那会儿,好些你们学校的学生来动员我和蓝玉把金银首饰送到银行兑换现金以支援国家换外汇,我和蓝玉说没有,他们不相信,怕会再来。”刘老太叹了一口气,“我原来的邻居,住15号洋房的,也属资本家成分,他们家前两年就糟了,被翻几次,损失好些东西,今年全家被下放到北大荒,房子家产全被没收了。”
李星星撒谎:“我喜欢是喜欢,只能留几件,大半给人家,不然我可拿不到货。我一向藏得严实,任何人都找不到。”
随身空间,够隐秘吧?
天底下,不会有第二个人找到。
刘老太点头:“你心里有数就行,东西是好,可比不上命。我先回去,不打扰你了,你什么时候有货什么时候送到我那儿就行。”
“好!”
李星星真没时间弄这些。
因为,六月初六很快就到了。
一大早,李大柱果然来接李秀红。
李星星笑:“大舅,您好忙哦!什么事儿都得您出面,不累吗?”
“怎么跟你大舅说话的!”李秀红戳她额头一下,给李大柱盛饭拿韭菜盒子,“在家没吃饭吧?吃完饭咱们再回村。”
李大柱没跟她客气,对外甥女笑道:“就我一个人熟门熟路,我不来谁来?”
李星星吐吐舌头,“辛苦您了,赶紧吃饭,小夏哥早上调的馅儿,味道可好了。”
李大柱狼吞虎咽地吃完,一抹嘴,“换洗衣服收拾好了吗?咱们回家!”
李秀红早就准备好了。
除了娘俩的衣服鞋袜,还有给老人孩子们买的糖果糕饼水果点心,还有李星星找出来的两匹布,林林总总一大堆,差点没压塌李大柱骑的自行车。
------题外话------
亲爱的们,8日凌晨十万字更新,即今晚十二点,预定月票啦
第0283章 受到热烈欢迎的糖
踏进大李子村,李星星受到热烈欢迎。
热烈到什么地步呢?
一串大大小小的大头娃娃围着她打转,眼含期盼。
年纪最大的有十来岁,小的磕磕绊绊刚会走。
以李小福打头。
这些娃子们当中,就数他最活泼。
拉着小宝和两个弟弟上蹿下跳,“姑姑,姑姑,你好久没回来了,俺想死你了!”
“想我?是想我的糖吧?”李星星故意生气道。
李小福摸了摸头,嘿嘿一笑。
他把小宝往前一推,“当然是想你了,不信你问小宝。”
明明跟着一干小伙伴东奔西跑、风吹日晒,小宝依旧皮肤白净,相貌俊俏,比刚来大李子村时长了不少肉,不再干巴瘦,相当相当的扎眼,就是小裤衩脏得不成样子。
当然,相对其他孩子算是干净的了。
主要是十个孩子中有八个光屁股,剩下两个穿裤衩,一个个晒得比小铜人还黑。
全数聚集在村口,大概是久等了。
消息倒是灵通得很呐!
“来来来,排队,排队,乖乖地排队,姑姑或者姑奶奶我开始发糖了!”李星星身家丰厚,并不在乎小盆友的一点小心思。
她晓得,这些孩子可怜。
自己从小到大什么都不缺,他们却什么都没有。
吃饱,已是他们最大的心愿,糖果零食几乎是想象不到的奢侈品。
一个黄毛稀疏的十来岁小姑娘道:“俺喊你姐姐,不是姑姑。”
李星星咦了一声:“你是谁家的?叫什么名字?”
以前,没领过糖。
“俺叫四妮儿。”小姑娘道。
光说名字,李星星哪知道她是谁,刚想开口,李小福紧接着道:“翠花奶奶生的!”
李星星哦了一声。
原来真是一个表妹。
一人发两颗水果硬糖,她拍拍瘪了一大圈的帆布挎包,“好啦,小的们,给姑姑或者姑奶奶我让路吧,后天再来我家玩,散糖给你们吃哦!”
“姑父来接姑姑的时候吗?”李小福问。
李星星眼睛一瞪:“你听谁说的?”
李小福嘴里咬着糖,含含糊糊地道:“听我娘说的!奶奶和娘说,姑父后天来接你。姑姑,所以到时候会有好吃的糖对不对?”
“对的,太奶奶说是喜糖。”小宝满脸狡黠。
李星星叉腰:“一个个的,耳朵不要这么灵!太灵了,没有糖吃。”
一听没有糖吃,小孩们笑嘻嘻地一哄而散。
“害羞啦!害羞啦!”
“姑奶奶不好意思啦!”
就剩李小福兄弟仨和小宝,毕竟是自家孩子,不怕。
小宝一手攥着糖,一手拉着李星星的裙角,生生在碎花裙子上印出一个脏手印,“姑姑,姑姑,姑奶奶走远了,你不和我们一块回家吗?”
李星星低头看着小豆丁,“一两个月没见,说话利索了啊!”
像个大孩子。
小宝仰着脸,脆生生地道:“我长大了。”
“好的,大宝,咱们回家!”李星星已经看不见大舅和母亲的身影了。
她加快脚步,顺利进入老李家。
“姥姥,我回来啦!”声音欢快一如既往,仿若百灵鸟。
李婆子从厨房里出来,撩起围裙擦擦手,“又被孩子们拦住了?你也忒大方了。知道你心眼儿好,手里散漫,提前赶到村口等着,多少糖都不够散给他们的,四五十个孩子呢!快进屋,外面热,姥姥给你拌了一盆凉粉,和你娘先垫垫。”
“凉粉?哪来的?”李星星可没听说谁家打粉条。
“你大妗子娘家在槐花公社,年年打粉,来接她的时候送了点粉面子,我就做了一锅凉粉,当道菜。”李婆子说道。
第0284章 没人占便宜
绿而发黑的凉粉,经酱油、蒜泥、醋一拌,清凉爽滑,十分解暑。
李星星拿一个超大碗出来,“姥姥,姥姥,给我盛一碗。”
一盆?
她可吃不完。
李婆子没来得及动作,李秀红走过来,用一个小碗盛一碗,塞到李星星手里,同时把大海碗拿走,“凉东西,少吃点。”
“娘!”李星星惨叫。
碗太小了叭?就比她的拳头大一点点。
好不容易才尝到天然的、纯真的、不掺杂任何添加剂的凉粉。
李秀红可不纵容她,“小心我跟明星说你贪凉。”
李星星扁扁嘴。
如果不是知道他们是为自己好,她真的要生气了哦!
管得太严了。
李秀红转身又给小宝、李小福等人各盛一碗,“吃两口就罢了,留着肚子吃饭。”
她大嫂子和侄媳妇都被娘家来人接回娘家走亲戚,因口粮问题,再加上孩子们知道李星星回家肯定有糖吃,不愿意跟去,所以李小福兄弟和李大柱中午来老李家吃饭。
吃完凉粉,李星星开始发问:“姥姥,我姥爷呢?”
“下地干活了。”李婆子回答。
“这么热,还干活?年纪那么大,别中暑了。”李星星担心得不得了。
“乌鸦嘴,呸呸呸呸!”李婆子往地上连呸几声,接着道:“一天好几个工分,谁舍得在家闲着?闲着可没粮食。”
李星星顺口道:“我养你们呀!养得起。”
一说到这,李婆子把她叫到堂屋东间,打开箱子的锁头,掏出一个鼓鼓的手帕包给她。
“什么呀?”李星星问。
“上回你大舅带来那些粮食,你舅舅妗子们高兴得什么似的,虽贵些,可比有钱买不到的强。来扛粮食时,他们把钱带来交给我,你数数对不对。”
李星星想了半天才想起来自己确实说粮食有价了。
三样粗粮总共一百五十斤,两毛一斤就是三十块钱,花生油十斤十块钱,一家就是四十块,九家就是三百六。
结果,她数出六百块钱。
“姥姥,对不上呀!多了一大笔哩。”
李婆子却道:“你说豆粕不要钱?谁信哪?一块饼十八斤,哪家没分五六块?你舅舅妗子都不是爱占便宜的人,商量一番,索性每家凑五十整。”
李星星低头看钱,“一家五十,九家四百五,依旧多出一百五。”
李婆子瞪眼:“你给姥姥姥爷的粮食难道不要钱?两袋子米面加起来一百斤哪,粮管所都没这么好的东西,除了国家市场,私底下用一百块可买不来。”
李星星忙道:“我不收您的钱,您和姥爷的粮食,我来垫,我有钱。”
超富的崽!
李婆子坚持道:“我让你收,你就收着买嫁妆!不到一年的时间,你往家里添多少东西了?今儿你娘又给我两匹布,一匹四十尺。你心里没数,我心里清楚着呢!给你的钱,买不来九牛一毛。你和你娘在市里住,买根葱都得花钱,不能再大手大脚地贴补我们。”
李星星想了想,“行,我收下,您缺钱的话就跟我说一声。”
李婆子摆摆手:“一年到头虽然分不到多少钱,但乡下没什么花销,我和你姥爷攒的那点钱,很经花,不用你小丫头来操心。”
不操心好啊!
不操心,代表家里不缺衣不少粮。
李星星觉得,她可以多喜欢舅舅们一点点,给钱就说明他们都是明白人。
不怕亲戚多,就怕亲戚胡搅蛮缠惹是生非心里没点逼数。
第0285章 捐款去
老李家不是一般的有教养。
李秀红和李星星进城住花园洋房,全村人都晓得,可三个多月以来,愣是没有一家上门打扰她们,也没人到她们跟前哭穷。
一个都没有!
今儿是六月六,出嫁的姑娘回娘家,除了李大柱的妻子、儿媳不在家,由李大柱带孩子来老李家吃饭,其他八家有女人没回娘家,而是留在家做饭,但没一个孩子跑过来。
他们不知道老李家会做好饭吗?
当然知道。
发糖的孩子里有他们八家的十来个孩子。
拿到糖,他们就回家了,没人说跟李星星到太奶奶家蹭饭。
倒是快到饭点时,家家派个孩子来给送菜。
不多,一家一碗菜,大多数是重复的酸辣土豆丝,少油无盐。
但,心意到了。
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嘛!
李星星给送菜的孩子们一人发两颗大白兔奶糖,喜得他们原地乱蹦,“姑姑,姑姑,你真好!奶糖比硬糖好吃,香香的。”
李星星扬着下巴:“知道我对你们好了吧?”
“嗯!”给别人硬糖,给他们奶糖,果然是亲姑姑。
李星星又给眼巴巴的李小福兄弟和小宝一人发两颗,以示公平。
自家的孩子嘛!
后来,每次领糖都不甘落后的李小福小盆友长大了,考上燕京大学中文系,成为一位著名的作家,撰写回忆录的时候,李星星在其中占据很大的篇幅,她发给大家的糖果,带回来的玩具,是他们童年里最珍贵、最美好的回忆。
回忆录一经出版,李星星声名大噪,比作者更让读者感到好奇,因为她一定是个富婆。
不过,那是很久很久以后的事儿了,李小福现在正光着屁股冲李星星讨好地笑,成为李星星屁股后的小尾巴。
吃饭的时候坐在李星星脚边吃饭,李星星午睡的时候,他在屋门口和弟弟玩。
等李星星出门溜达,迅速跟上。
黏胶一样,甩都甩不掉。
李星星不在乎,挎着帆布挎包溜达到大队部,“大舅,你们大队干部、会计都在呀?”
“什么事?吃饭的时候没听你说。”李大柱道。
李星星拍拍帆布挎包,“为了让您和大伙儿少跑一趟,我把要捐给咱们大李子村的一碗美元带过来啦,现在就捐,你们想方设法买拖拉机,秋收正好用得上。”
善解人意吗?想得周到吧?
世上没有比她更聪明的李星星了。
“啪嗒”一声,会计正喝水的搪瓷缸掉到地上滚三滚。
掉了瓷儿他都来不及感到心疼。
正在汇报工作的几个生产队队长惊呼:“一万美元?美元是啥东西?能买拖拉机?”
有的生产队长有管理才能却不识字,不晓得美元为何物。
“好东西!”李星星笑眯眯地解释道,“美元可以拿到银行换RMB领侨汇券,侨汇券不仅能买到米面油布,还能买建筑材料、机器零件,拖拉机更是小意思啦!我把这笔钱捐给咱们大队,买拖拉机,减轻耕种收割的压力。”
会计一拍脑门:“你上过报纸,你捐给国家四万九千哩,竟然还有一万?”
李星星又笑了:“专门给咱们大队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