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01章 徐母归来
双方商量妥当,分头行动。
徐父极有决断,先把夏明星的司机工作按原价卖掉,花其中的五十块钱请原司机老金教新人开车,然后自己手把手地带夏明星。
如何当总经理、如何批示进货单、如何考察市场等等等。
事无巨细,十分用心。
即使准备出境,也想维持和陈家的关系。
夏明星本性聪明,一点即通,且举一反三,很快就摸清总经理的工作内容,顺利地通过百货公司老员工考察,和徐父办理交接手续,只领定的工资三百元,不沾徐父的保留工资和车马费,可把财务部给喜坏了。
新人接班,一年能省一万好几呢!
早知道,早知道……早知道也没用,又不能无缘无故地把徐父的位置撤掉!
像徐父这样拿保留工资的高薪人士遍布沪上,数不胜数。
是一个很难解决的问题。
办完工作的交接手续后,徐父没事干,自然不急着离开百货公司,仍耐心地教导夏明星,只是把工资停了,以表示不占便宜之心。
徐奶奶则和老朋友达成协议,开始收拾东西。
对方人口众多,东西又少,随时可以搬家,徐奶奶就比较忙了,拽着把工作以五百块钱价格让给别人的孙子随身帮忙。
他们只能带走一小部分东西,必须是重要的金银细软,其他的全部带不走,但她很有沪上人的精明气,留下家人现穿现用的,没动徐明堂他妈的,其他旧衣服旧被褥全部送进裁缝铺,加点钱换成新衣服和新被褥、新布料,转手就给李星星。
来来去去,单这些东西就忙活五六天。
不知不觉又逢周末。
徐明堂约陈念恩出门撒欢儿,夏明星在百货公司忙工作,只李星星一人在家。
徐奶奶对她道:“新衣服都是年轻人穿的,大衣有十来件,男女都有,你们夫妻和念恩以后不用花钱再买,穿不完用不完的话就寄给家人,我特地换了不少平实的布料,譬如棉布、灯芯绒、涤纶和府绸等,颜色比较适合普通人。”
说话干脆利落,态度豪爽。
“谢谢奶奶。真多呀,光被褥就有十几床。”要是徐奶奶没换回来,李星星可以让她当二手货出售换钱,既然花钱换新,就不好意思拒绝。
徐奶奶笑道:“我给你装进六口大箱子里,搬家时直接搬过去,省得再收拾。”
李星星点点头。
忽然听到一道爽朗的中年女子声音道:“妈,搬家吗?满地都是东西。”
李星星扭头一看,只见一个中年妇人拎着两个皮箱迈着大步走进大厅,一身风尘,满脸风霜,却依然不减眉梢眼角的神采奕奕。
四十来岁的模样,眉目舒朗,长相大气。
是徐明堂的妈妈吧?
李星星心中猜测,果然听徐奶奶笑道:“红英你出差回来了?来,来来来,我介绍念恩的妹妹给你认识,她叫星星。”
徐母眼里闪着惊艳,“好漂亮的姑娘,久闻大名!”
李星星抿嘴一笑:“十分感谢您帮我哥哥给我买的衣服,每一件都很喜欢,结婚时就穿着您帮忙买的婚服。”
徐母心情愉悦:“应该的,你哥哥一个人在沪上,不找我帮忙我反而会生气!”
第0602章 徐母
徐母是一位非常明智的女人。
头脑清醒,行事干脆。
对于未经自己允许而搬进三楼的李星星全家没有任何意见,甚至表现得很热情,“我正觉得家里太冷清,你们尽管住,倒显得热闹些。”
李星星心中一松。
不生气就好。
徐家人只她和徐爷爷是自己没见过的,一直担心见面后不得其眼缘。
毕竟,自家住人家的房子。
徐母拉着李星星的手,啧啧道:“瞧这细皮嫩肉,雪一样白,到底是年轻姑娘,不像我老得跟树皮似的,抹再贵的化妆品都没用。”
李星星露出深深的酒窝:“阿姨您何必自谦?您没听过一句话吗?”
“什么话?”徐母问道。
“腹有诗书气自华。与您一身风华相比,我一年轻后辈差之千里。”李星星好话连篇。
徐母哈哈大笑:“腹有诗书气自华!妈,听听,多甜的小嘴儿啊!”
徐奶奶跟着笑道:“星星一直很会说话,活泼伶俐,格外讨人喜欢,他们住在咱们家,我们娘仨天天大饱口福。可惜你一直出差在外,没能与她认真相处,也没尝到他们家小夏的手艺,比国际饭店的厨师长只好不差。”
徐母咽了咽唾沫:“真有那么好?”
美食,谁不喜欢?
李星星弯了弯眼睛,接口道:“等小夏哥下班回来,我叫他给徐奶奶给阿姨的接风洗尘宴炒两个菜送下来。”
徐母喜欢她的大方:“那我就等着了!”
“您就等着吧,我先上楼收拾东西。”李星星笑道。
徐母摆摆手,目视她上楼,直至不见踪影,有过几分钟,方扭头问徐奶奶:“妈,不年不节的,您收拾东西干嘛?一进门就觉得家里乱七八糟,五六口箱子竟然随便堆在客厅的角落,我以为遭了贼,吓一跳。”
“这件事,我跟你细说。”徐奶奶把她拉到一边,给她倒杯茶。
听完来龙去脉,徐母若有所思。
对于婆婆带全家人到香江和老爷子团聚的决定,徐母没有任何反对,总而言之就是一句话:丈夫儿子在哪儿,她就跟到哪儿。
她的工作岗位,也能卖到五百块钱呢!
他们家境优渥,自然不在意五百块钱,但徐母对全家移居香江的计划感到惊讶,低声问道:“妈,怎么突然就起这样的心思了?我要不要和娘家说一声?若是方便的话,咱们一块儿搬过去,人多势众,彼此间互相照应。”
徐奶奶愣了一下:“不就是你公公忽然在香江找份工作吗?写信非得叫我们过去和他团聚,免得他一个人孤单。”
迟疑片刻,又道:“对你娘家人的去留,你问问他们的意见再说。”
亲家的根基都在沪上,未必舍得背井离乡。
她若不是得到李星星似是而非的一句建议,想到远房表姐,她也下不了离开的决心。
“行,我问问。”徐母直接打电话。
拨通后刚说出自家准备移居香江的事,就被老母亲一口拒绝:“人离乡贱,到那小渔村干啥啊?要不是咱们沪上的大户人家带去大量财富和机器,香江哪里发展得起来哟?我看咱们国家前景挺好的,我和你爹你兄弟都有保留工资,日子过得滋润着呢!”
第0603章 送菜
李星星对楼下发生的事一无所知,待夏明星和陈念恩回家,便叫夏明星多做一份菜,让和徐家最熟悉的陈念恩送下去。
又问道:“哥,你知道阿姨喜欢吃什么菜吗?”
送菜,当然要投其所好。
他们即将移居香江,自家也要搬离,接下来的时间内相处愉快就行了。
住人家的房子,就得迁就人家。
陈念恩自然明白妹妹的意思,思考片刻,回答道:“明堂就随了阿姨的性格,爱吃肉,无肉不欢,最爱沪上风味的红烧肉和炒腊肉、炒麸。”
炒麸是沪上特色菜肴之一。
李星星本人不是很喜欢吃,所以夏明星从未做过。
“单独炒一份就是。”举手之劳,不是多为难的事儿。
李星星听了夏明星的话,轻轻点下小脑袋:“主菜就做这三样,再炒个大盘鸡,我们晚上吃面。我看看阳台上还有没有五花肉。”
最近天冷,一直冻在外面。
夏明星拉住她:“阳台上冷得很,你就别去吹风了。”
他自己踏上阳台,不多时拎着一只冻鸡和一条硬邦邦的五花肉回厨房进行处理。
先炒好菜分一份出来让陈念恩送下去,然后开水煮宽带面。
是李星星拿出来的干面条,但陈念恩不知道。
面条煮熟捞出来直接倒进盛大盘鸡的大搪瓷盆里,搅一搅,每一根面条都沾上大盘鸡里的汤汁,再挑进各人碗里。
比李星星做的大盘鸡,真是美味十倍。
李星星吃得眉开眼笑。
徐母吃得满嘴流油。
“太好吃了!从来没吃过这道菜。”她指着桌上的大盘鸡。
徐明堂取笑道:“您看您,跟没吃过美食似的。”
“我出差在外,可是素了几个月。”徐母不是一个人出差,必须处处迁就同事,每日粗茶淡饭,嘴里快淡出鸟来。
回来前,还把身上的粮票接济当地贫困百姓,路上全靠火车里的黑面包果腹。
这一顿大油大荤,令她极为解馋,心满意足。
“说,我不在家的时候,你们是不是每天都吃得这么好?”徐母羡慕不已,眼里飞出几把刀子射向丈夫和儿子,指责道:“有好吃的,居然没通知我。”
徐明堂笑嘻嘻:“通知您又如何?您回不来。”
徐母沮丧极了。
很快,她又振作起来:“我明天就把工作卖给别人,天天待在家里蹭吃蹭喝。”
人生在世,唯美食不可辜负。
徐父沉吟片刻:“你那份工作就别卖,转让给轮渡公司总经理的侄女,他可以帮我们买到前往香江的船票,一等舱。”
他最近可没闲着,早打听好路线了。
徐母无所谓:“随你安排,既要转让,就明天办理交接手续,我好在家收拾东西。”
很快清理出一大堆带不走的衣服被褥,果断做出和婆婆一样的决定。
不过她没另外花钱换新,而是直接把旧衣服旧被褥旧鞋袜分送给有需要的亲朋好友。
她是本地人,亲友众多。
送出去的东西当然没一个人嫌弃。
带不走的衣服被褥全是好料子,比淮国旧挂出来的二手服装还好,如今免费拿到手,谁不是喜笑颜开感激涕零?
第0604章 生日快乐
徐母回来的第三日是周二,有课。
一学期即将结束,课程安排得越发得紧张,一周六日均不得休息。
李星星每日早出晚归,很辛苦。
这日一早,床头柜上的马蹄闹钟准时响起,她艰难地睁开眼睛。
好想睡懒觉!
徐明堂不怀好心眼儿,最近不是在收拾行李嘛?友情赠送一个八成新的马蹄闹钟给她。
谁要他的破闹钟呀?
偏偏陈念恩觉得挺好,让妹妹好好利用。
“六点钟,你可以稍稍眯一会儿,十分钟后我再叫你起床。”夏明星轻轻一笑,手从被窝里伸出去按一下闹钟,铃声停止。
“不眯了,我怕自己睡着。”
李星星打个哈欠,擦擦眼角的泪水,腕上突然一凉。
低头一看,眼睛发亮。
只见雪白的双手腕上各戴一只绿汪汪的翡翠镯子,玉质细腻柔滑,水头饱满起荧,满满的艳阳绿,整体通透莹润,娇艳欲滴,颜色十分均匀,弥漫着生机勃勃的气息。
令人过目不忘的极品货色。
首饰盒再添新品,令李星星特别开心,举起手问夏明星:“哪儿来的?”
夏明星搂着她:“我找到在沪上曾经很风光的一位玉商,以两张百元面额侨汇券买下他手里最好的一块翡翠料子,又花一张侨汇券请一位老玉匠出手将之雕琢成器,先做出一对镯子给你做生日礼物,剩下的做珠串、雕件则需要一定的时间,请耐心等待。”
“生日礼物?”李星星没反应过来。
“今天是腊八节呀!”夏明星亲她一口,眼里盛满笑意,“你以前得到的翡翠全是别人戴过的,美则美矣,却沾着别人的气息,我特地为你做一套新的,只属于你,一开始就属于你,喜不喜欢?喜不喜欢?”
“我非常喜欢!”李星星回亲他,“谢谢你,小夏哥,我都忘记自己的生日了。”
不知不觉,她竟穿回来一年了。
一周年。
夏明星问道:“中午想吃什么?我给你送饭。”
两人同时想起他第一次给李星星送饭的场景,以美食为诱惑,一举确定恋爱关系。
两张脸全是笑意。
眼睛对上,迸发出更浓厚的柔情蜜意。
李星星枕在他的脖颈间,十分通情达理地道:“小夏哥,你的工作那么忙,中午不要给我送饭,晚上做一顿大餐,你和哥哥一起给我庆祝生日就好了!你下班时,别忘记给我捎一个奶油蛋糕,奶油的喔,不是那种咖啡色的枕头形水果蛋糕。”
过生日,怎么可以不吃蛋糕。
夏明星现在已经把百货大楼有多少种商品、从哪里进货等详细情况熟记在心,自然知道奶油蛋糕是哪一种,欣然应允:“除了蛋糕,还想吃什么?”
李星星一时想不起,嘴甜道:“小夏哥做的我都爱吃!”
夏明星瞬间眉飞色舞。
大好的气氛被砰砰砰的敲门声破坏掉:“明星,星星,你们起来了没有?快点起床,我买了腊八粥,趁热喝!”
听到陈念恩的声音,小夫妻俩认命地应声:“来了,来了!”
催什么催!
第0605章 索要礼物
陈念恩假装没发现自己被嫌弃的事实,摆上碗筷,从保温桶里舀出滚烫的腊八粥。
“别不领情,我跑好几道街才买到正宗的腊八粥,材料格外丰富。”他加重语气,叙说自己的功劳,跟李星星相处几个月,被同化了。
夏明星随口道:“谢谢大哥,费心了。”
“对对对,我们吃在嘴里一定能感受到哥哥你的厚重情谊。”在差点被敲脑袋之前,李星星笑嘻嘻地跑进洗手间。
等他们刷牙洗脸出来喝过温开水,腊八粥的温度刚好入口。
虽说经常趁热吃,但烫伤嘴巴就得不偿失了,最终都是趁温吃。
李星星尝一口腊八粥,眼睛一亮。
甜的!
陈念恩正吃着生煎馒头,突然发现她腕上的镯子:“什么时候又跟人换的?出门前记得摘下来,千万别带出去。”
他越来越了解外面的形势,真怕妹妹头脑一热。
李星星冲他皱鼻子:“才不是换的,小夏哥买料子托人给我做的新首饰,新的!而且,我不会那么笨地带上学啦,不是给自己惹火上身吗?”
陈念恩点点头,不说话了。
心里有数儿就好。
李星星见他没表示,吃完两颗生煎馒头,忍不住道:“哥哥,你是不是忘记什么事了?”
“什么事?”陈念恩问道。
难道得自己开口索要生日礼物?
李星星不高兴地瞪他:“今天是腊八,腊八节!”
“我知道呀,不是赶一个大早特地买腊八粥给你们吃了吗?”陈念恩以下巴点点餐桌上的粥和生煎馒头、大饼油条、糖糕。
李星星噘着嘴,不理他了。
亲哥哥,不亲啦,居然把她的生日忘记了。
她的生日耶!
腊八节,很好记,很有纪念意义。
夏明星吃着大饼油条,听着兄妹俩的对话,满脸笑容就是不开口提醒。
直到吃完饭,他收拾碗筷。
陈念恩站起身,伸个懒腰,从裤兜里掏出一个红绸子包塞到李星星手里:“小丫头,今天是你的生日,代表你又大一岁,要成熟一点了。”
他和夏明星立刻见识到李星星的变脸速度了。
那叫一个快!
转嗔为喜也就是一瞬间的事儿。
李星星喜滋滋地接在手里:“哥哥你记得我生日呀?我差点以为你忘了。”
“可以忘记自己的生日,唯独不能忘记你的生日。”陈念恩摸摸她的头顶,“你哥哥我千辛万苦、躲躲闪闪、呕心沥血才给你准备的礼物,看看喜不喜欢。”
“当然喜欢!”谁会不喜欢生日礼物呢?
李星星迅速拆开红包:“哇!我可太喜欢了!”
虽然不是最受自己宠爱的翡翠,但却是一条保存完好的东珠朝珠。
由一百零八颗大东珠穿成,间有四颗珊瑚分镶,珊瑚珠两侧各有一颗碧绿晶莹的翡翠珠子共计八颗,处于颈后位置的珊瑚珠链接翡翠佛头,用明黄丝绦和背云相连,背云上镶有一颗金绿猫儿眼,串有东珠四粒,以金累丝镶水滴红宝石为坠角。
除此之外,朝珠中另有纪捻儿三串,每一串都有十颗翡翠珠子,依旧是以金累丝水滴红宝石做坠角,上方穿一粒东珠。
陈念恩笑道:“听说只有皇帝皇后和皇太后在重要庆典中才可以佩戴东珠朝珠。”
所以,不仅贵重,而且极有意义。
可以放进珍宝馆。
第0606章 高价糖果
连收两份礼物,李星星开心得不得了,上课都不觉得辛苦了。
眉开眼笑,冲谁都笑。
上午的课程结束,班长李青携几个女生过来问她:“听说,百货商店有大批高价的糕饼糖果供应,不要票、不凭证、不限量,你和我们一起去买点吗?就当是补充营养了。”
李星星挑眉:“高价商品?”
“是啊!”李青点头,她的消息很灵通,解释道:“前两天才开会确定高价糖果和高价糕饼的政策,沪上积极响应,第一时间就敞开供应了。”
李星星了然,“原来如此。”
看过相关历史记载,她比同学们知道得更多些。
一是条件好的人抱怨有钱买不到东西,二是国家去年发行的钞票略多,为了抑制通货膨胀,回笼货币,才有这样一项政策下达。
若不是这样的举措,物价不知道得涨到什么程度。
根据李星星所看过的记载,一月开会后就开始,三月起,高价糕点的销售范围扩大到所有的城市和大中小城镇,高价糖果的范围则扩大到全国所有的城镇和乡村,敞开销售,全年销售高价糖果约四亿一千万斤,高价糕点约三亿九千万斤,回笼货币三十三亿。
糖果糕饼打头炮,后续还有高价商品,隐约记得是一年后,进口表涨价1.84倍,国产表也涨了一大截,自行车涨到五六百一辆、茶叶、砂糖、酒水纷纷涨价。
此时要是囤一百辆自行车,绝对发大财!
还有茅台。
记得茅台直接从两块九毛七涨到十六块钱,高达五倍多!
可惜这事儿不能干。
李星星跟着李青等人凑热闹,进了附近的一家百货商店。
沪上有六家大型百货公司,百货商店却是不计其数,规模小一点,商品没那么齐全。
李星星转转,很快就没兴趣了。
由奢入俭难呐!
逛过百货大楼、逛过华侨商店友谊商店,怎么看都觉得百货商店十分简陋,商品不足。
她注意到大白兔奶糖从原来的两块五涨到四块钱了。
李青等人却很激动,纷纷掏钱买糕饼糖果。
有钱的一口气买上好几斤,没钱的买一斤打打牙祭,补充一下营养。
“星星,你不买点吗?”李青问李星星。
李星星摇头道:“我看看就行,不买了。”
她喜欢薅羊毛,薅别人的羊毛,而不是被别人薅,即使是国家,嘻嘻嘻!
然而,放学回到家,就见一楼客厅堆满糖果糕饼,但又不仅限于糕饼糖果,还有麦乳精和花生之类,甚至听到徐奶奶叫她:“糖果糕饼麦乳精敞开供应,大家都快抢疯了,我找你家小夏帮忙,好不容易才抢到两百多块钱的货,待会儿你带点上楼。”
李星星目瞪口呆:“您花了两百多?”
“是呀!”徐奶奶抓一把花生塞到她手里,“平时没有花生供应,一直没有,好不容易有一些,刚上来就被抢光了。”
李星星盯着手里的花生:“多少钱一斤?”
喜欢吃花生就早说啊,星星超市库房里的花生堆积如山,生的、熟的都有,冷库里还有夏秋季节收的鲜花生。
不过她记得一开始高价供应的只有糕饼和糖果,是历史又改变了吗?居然供应花生。
要知道,没多久,花生供应直接被取缔了。
对外宴会和特殊供应里都没有花生米这一项宝贝。
是的,宝贝。
第0607章 堵车
徐奶奶不知李星星心中所想,她剥一颗花生米放进嘴里,随口答道:“八块钱。”
李星星一口气上不来。
“多少?”高级奶糖涨价后四块钱一斤,花生翻倍?
八块钱?六十年后的花生都没这么贵。
她两眼茫然。
自己是生活在六十年代吗?
是的吧?
她知道糖果糕饼实行高价政策,却不知花生的价格,没有供应嘛!
“就是八块钱一斤啊!”徐奶奶表示自己没说错,她牙口好,吃花生米吃得特别香,眯着眼睛道:“以前只有三大节日时才每户供应半斤带壳花生,便宜是便宜,却不够塞牙缝,平时只有对外的宴会和干部们的特殊供应里有花生米,别的地方没有。”
“为什么?”李星星问。
“因为花生和黄豆一样,都是出口的啊!咱们欠老大哥家五十多亿,连本带利,不用农产品偿还,用什么偿还?”徐奶奶爱看报纸,不是两耳不闻窗外事。
关于债务问题,李星星有印象,好像提前一年于三年后就还清了。
没错,就是三年后还清的。
不过那时候和老大哥家的关系恶化到不行了。
花生如此珍贵,别的价格高昂,小夏哥不会跟着大买特买吧?
他和自己一样,是个手松的。
李星星觉得不划算,赶紧出门到夏明星下班的路上迎他,见他手里只拎着一个蛋糕纸盒才松一口气,“幸亏你没跟风购买高价糖果糕饼!”
夏明星莞尔一笑:“我有那么傻?”
明知道小媳妇手里有很多。
“怕你头脑一热嘛!”几十年后大妈大婶们的抢购潮不都是跟风吗?每次爆发个疫情什么的,自家超市和粮油店里的粮油食品直接被抢光光,只余空货架。
李星星心有余悸。
夏明星把蛋糕盒递给她拿着,自己推自行车,低声道:“茶叶、砂糖、酒水和自行车、手表等可能会陆续调整价格,接到内部命令,现在已减少供应。不过,自行车和手表之类的东西都是凭票购买,出货量一直不大。”
一个万人大厂到年底的时候只发几张三转一响的票,职工凭运气抓阄,可想而知有多难得,柜台上的三转一响都落一层灰了。
李星星嗯了一声,小声道:“原本是一年后,看来是提前了。”
夏明星颔首道:“假装不知道。”
李星星立即用左手捂住嘴巴,睁着圆溜溜的大眼睛,表示自己很听话,绝不外传。
夫妻俩走进宽敞的弄堂,却被几辆轿车挡住去路。
本来就是考虑到轿车出入才建造出五米宽的路面,罪魁祸首倒好,直接把崭新的小轿车停在路中间,前面的轿车过不来,后面的轿车过不去,直接堵着了。
六十年代遇到堵车,说出去谁不稀奇呀?
一个意气风发的中年油腻男子撑着车门,和路边一个穿貂皮大衣的中年贵妇说话,口沫横飞:“你问我花了多少钱?五千多,美元!”
贵妇就道:“五千多?不贵呀,再给咱儿子买一辆。”
“没问题!等他结婚,儿媳妇改口,我再给一万块钱当改口费。”中年油腻男子声音格外地大,对妻子道:“上来,我带你坐新车溜达一圈。”
中年贵妇眉开眼笑:“来了来了!”
第0608章 善解人意
前后两辆车同时避让一侧,崭新小轿车扬长而去。
车屁股十分嚣张。
那对夫妇坐后座,有司机开车。
李星星对夏明星笑道:“下回再有美元入账,我给你买一辆小轿车。”
不用担心刮风下雨。
夏明星连连摆手:“你可别浪费了!咱们工农阶层买什么小轿车?承受不起。那位是沪上的大资本家之一,有自己的厂子和公寓,现在一个月拿一千元的工资,其中有八百的保留工资,每年的定息高达六万九千元,定租一万元,存款过百万。”
高消费,在情理之中。
李星星惊讶极了:“你认识他?”
“最近,我跟徐叔叔认识许多人,尤其是有商品供应的各个厂长,和那位有一面之缘。”夏明星推着自行车走向徐家,“听说那位家里雇了四个保姆和一个司机,一年的日常开销高达三万美元,用外币买东西不限量,其他的交际费、烟酒费什么的也有上万。”
李星星吐出一团雾气:“太张扬了。”
夏明星点点头:“所以我们和徐奶奶老朋友置换房屋是最好的选择。”
新式里弄,不宜久居。
到家门口,遇见徐父,他从另一个路口进来的,骑着自行车,看到李星星和夏明星,笑道:“你们进来,进来,我有事跟你们商量。”
“什么事啊?”李星星问道。
“进屋说。”
一行人进屋,坐稳,徐父才道:“星星,我以前跟你说过等老爷子回来和他商量,把家里的公寓和门面全捐了是不是?”
李星星想了想:“是说过一句。”
还说捐给自己亲爹的单位,由单位出面分配给住房困难的职工。
李星星从未提过,是因为她觉得捐款纯属自愿行为,不需要自己提醒,反悔也是人之常情,毕竟徐爷爷没回来,他们家反而决定移居香江。
徐父有点不好意思:“你看,门面和公寓都在老爷子名下,老爷子不回来……”
李星星一笑:“您身为人子,做不了徐爷爷的主很正常,不捐就放着呗!您放心,我没跟别人说过您曾经打算把门面和公寓捐出去的事情。”
所以,不用不好意思。
徐父搓搓手:“就是难为情,话说出去了,却没做到。”
李星星安慰道:“您又不是故意的,我理解。再说,你当初就是说等徐爷爷回来商量,徐爷爷不同意也是有可能的。”
徐父叹息:“小星星,你真是个好孩子,只恨我自己没福气,生的偏是个臭小子。”
“明堂哥哥很好呀,你不要嫌弃他!”李星星俏皮道。
徐明堂进门听到这句话,顿时跳脚:“爸,你又说我坏话了!”
“你听错了!”徐父面不改色,盯着他空空的两只手,“既然没工作了,就在家跟你奶奶和你娘收拾行李,别到处东游西逛惹是生非。”
“我可没惹是生非,又不是纨绔子弟。”徐明堂一屁股坐到旁边的单人沙发上,瞄到茶几上堆积如小山的糖果糕饼,拆一盒饼干,让了一圈没人吃,他就自己开吃,“谁买的?那么多,这个口味的饼干不好吃,干巴巴的。”
徐奶奶送白眼给他:“有的吃你就知足吧!我花高价买的。”
徐明堂啧啧两声:“途中遇见各个百货大楼百货商店人流如潮,跟疯了似的抢购高价糖果和糕饼,我就知道肯定有您的份儿!”
第0609章 送寿礼
李星星过生日,并未张扬,和徐家聊几句就上楼了。
徐家人虽然看到夏明星买的奶油蛋糕,但他们以为是买来给李星星打牙祭,没在意,直到欧阳家派欧阳毅来给李星星送礼。
寿面、寿桃、四色糕点和衣物等,一担又一担。
徐奶奶惊道:“今天是星星的生日?”
她竟不知道。
徐父也恍惚了一下,问徐明堂,徐明堂喊冤:“我从未听念恩说过星星妹妹的生日!”
欧阳毅淡淡一笑,“我们可以上楼吗?”
“请。”徐明堂给他带路,念念叨叨:“念恩没义气,不跟我们打招呼,偷偷地给星星妹妹过生日,我得找他算账。”
“明堂,你和陈念恩同志关系很好嘛!”同是资本家之子,两家也有往来,都是熟人。
徐明堂挺了挺胸:“我和念恩可是最好的兄弟,没有之一!他的妹妹就是我的妹妹,亲妹妹过生日,我该送什么礼物?欧阳毅,你有一个妹妹是不是?来来来,跟我说说你每年给你妹妹准备的礼物,我借鉴一下。”
欧阳毅笑道:“琳琳和星星同志脾气不一样,爱好不一样,她喜欢珠宝华服,我每年都是给她定制一套名贵的首饰。”
徐明堂眨眨眼。
和李星星住在一个屋檐下有几个月了,他从未见过李星星戴首饰,经常佩戴的饰品大概就是各种发带、发箍,颜色鲜艳,显得娇俏无比。
他问道:“女孩子真的都喜欢衣服首饰?”
欧阳毅摊了摊手:“在我的印象里,是!没有不喜欢的。”
所以,他经常送一些精致的首饰和衣服给杜衡,每次都能看到她喜悦的笑脸,可见自己是做到投其所好了。
说话间,抵达三楼。
敲了敲门,看见开门的李星星,徐明堂直接埋怨道:“小星星,你太不够意思了,自己过生日,居然不告诉我们!”
门口直通客厅,他看见桌上的蛋糕和丰盛的大餐了。
厨房传来炒菜声,应该有大菜没上。
浓郁的香气萦绕鼻端,诱惑得他直流口水。
李星星抿嘴一笑:“就是自家人庆祝一下而已,用不着弄得人尽皆知。”
“我是你哥哥,也是自家人啊!”徐明堂侧侧身,“欧阳毅代表他们全家人来给你送生日礼物,我给带上来了,有功在身,是不是可以蹭顿饭?”
李星星呆了呆:“欧阳毅同志?”
欧阳毅双手奉上一份泥金礼单,说道:“奉命送薄礼,请务必收下。”
“谢谢,谢谢!”李星星展开礼单,发现没有特别贵重的礼物,坦然收下,让开路,任由欧阳毅带来的人把礼物挑进大厅放下,“欧阳毅同志,你辛苦一场,留下吃顿饭吧!”
欧阳毅没同意:“我和杜衡有约,就不吃了,祝你生日快乐,留步。”
下楼的脚步超欢快!
可见,杜衡对他的影响力不容小觑。
徐明堂则道:“星星,你们做好准备,我待会儿就携家带口地来给你过生日!”
李星星年纪小,他便没说祝寿两个字。
第0610章 浮出水面
李星星能怎么办?
必须欢迎啊!
陈念恩和夏明星在厨房里听到,立刻加几个菜。
不消片刻,徐明堂果然带着父母和祖母上楼,每人准备一份包装精美的礼物送给李星星,由徐奶奶开口道:“星星,祝你生日快乐,盼你一生无忧,平安喜乐。”
李星星双手接过:“谢谢徐奶奶,谢谢徐叔叔和阿姨,谢谢明堂哥哥!”
收到礼物,心情格外愉悦。
她不急于拆开礼物,而是请他们先坐沙发,“还有两个菜,请你们稍等一下。”
“我们客随主便。”徐母眼睛瞟到餐厅桌面上撕不下来。
垂涎欲滴的模样和徐明堂一模一样,不愧是亲母子。
李星星抿嘴一笑。
徐父只觉得丢脸,掩面道:“你们娘俩收敛点,收敛点,跟没吃过好东西似的。”
“不是你和爸说咱们得学习艰苦朴素的生活作风吗?我们娘俩虽然下馆子打牙祭,但次数不是很频繁,也不敢点特别贵的菜。”徐母道。
娘家尚且雇佣几个保姆,婆家是一个都没有,家务靠自己。
一年前有阵子供应不足,馋得不行,陈念恩送的腊肉拿回来差点被生啃了,混到这种地步的资本家,在沪上堪称少见。
徐父放下手:“咱们资本家的名声为什么不好?首先是背负剥削之名,然后就是奢华无度的生活方式被认为是腐蚀人心,容易给青年一代带来不好的影响。咱们的生活可以了,没让你们节衣缩食,就是没有大肆铺张浪费而已。”
李星星竖起大拇指:“叔叔看得透彻!”
徐明堂表示赞同:“没离职前,我跟念恩在办公室喝茶看报纸,就有领导发脾气,骂我们单位一个同事,说他父母受资本家剥削而死,自己差点饿死,被组织捡到才吃饱饭穿上衣读书认字,结果建国十年出头就忘了本,向往资本主义的生活方式,思想堕落,生活腐败。”
那个领导平时的脾气特别好,很爱惜下属,这一回的雷霆之怒直接吓坏徐明堂,所以才有让李星星全家搬离自家房屋的建议。
提前做打算才叫避祸,晚了就来不及了。
李星星一惊:“明堂哥哥,听你这么说,我们也得格外注意。”
吃得太好,喝得太好,穿得太好,不就是资产阶级生活方式吗?很容易落人话柄。
徐明堂嗯嗯两声,点头道:“私底下吃什么,外人看不见闻不着,没事,铺张浪费的事情别做出来叫人知道就行。那个同事的行事作风就是落人眼里了,每次发工资先下馆子大吃大喝,私底下到黑市买高价烟酒,贪图资产阶级的享受,还抱怨说自己的待遇太低,吃不到特殊供应,又嫌食堂饭菜没油水。那位领导骂他,说他还不如我有觉悟哩!”
别看他在家吃吃喝喝,上班时和陈念恩却是勾肩搭背好哥俩,从不张扬。
陈念恩端菜出来,“别啰嗦,来帮忙!”
徐明堂立刻跳起身。
李星星暂且放下此事,给大家倒热水递香皂和客用毛巾,准备吃饭。
------题外话------
十章啦十章啦,快快快,赏票票!
不出意外的话,没几天有爆更,为了赶稿,这几天爸妈都把宝宝带回村了,捂脸(*/ω\*)
然后我出门买羊肉面,目睹一起死亡车祸,一个年轻的女老师,哎
第0611章 经验之谈
已经确认移居香江,楼下又关门闭户,许多话在饭桌上敞开说了。
徐父喝点小酒,向夏明星传授自己的经验:“做总经理,你一定要记住,千万不要搞贪污腐败,那些内部处理商品能不碰就不碰,反正咱们不缺,别随便答应别人搞内部处理品的要求,要是有各个厂子的厂长请你吃饭喝酒,千万别去,到人家作客一定自带粮票,偶尔下馆子没事,少吃高价饭菜。期间,记得时不时地抓一抓底下职员的工作作风。”
想了想,又道:“别拉帮结派!”
说到这里自嘲一笑:“平时我不敢帮底下的困难职员,怕被认为居心叵测,用小恩小惠拉拢工农阶层,继而腐蚀他们的灵魂,使其演变为资本主义的走狗。你切记,就算遇到生活困难的职工,别以私人的方式进行帮助,而是和公司开会决定如何扶助。”
夏明星含笑道:“您放心,我全记住了。我们家虽然没有大富大贵,但衣食住行各方面都不缺,用不着贪污腐败,帮人也会注意分寸,不给自己和家人惹麻烦。”
“你心里有数就行,你们成分好,安全,好好地为人民服务。”徐父又道。
夏明星给他斟酒,“一定珍惜您赐予的工作。”
徐明堂则道:“我没啥好交代你们的,只有一句忠告:出门穿补丁装,在家穿新衣服,好衣服穿在里面别露出来。”
李星星噗嗤一笑:“明堂哥哥,你没发现吗?我们好久没买新衣服了。”
不是买不起,而是怕影响太坏。
衣服显得新是过水次数少,过段时间就真旧了。
徐明堂上下打量她,真没错!
可能是过生日的原因,也可能是屋里点着两个火盆的原因,李星星没像平时那样在家穿花皮袄和花棉裤、靸棉拖鞋,整个儿的不修边幅,而是黑色羊绒衫配正红呢大衣,乌黑长发披肩,剪的齐刘海,衬得眼睛愈加明亮,皮肤如雪,纯美出众。
那大衣,正是一年前陈念恩托徐母买的。
徐母见了,心里很高兴,有被重视的感觉,赞道:“星星可真好看!明堂,你什么时候给我找个漂亮儿媳妇?”
她眼馋了。
徐明堂耸耸肩:“我跟念恩一样,要找情投意合的,随缘。”
“明堂年纪又不算很大,你别着急。”徐奶奶说她儿媳妇,“有道是妻贤夫祸少,如果他娶个脑子不够用净给咱家惹是生非的,你得后悔死!”
徐母忙对徐明堂道:“你可听到了?我不催你,但你得给我找个好儿媳妇。家庭条件倒是无所谓,咱家不缺钱,但你必须保证本人和家人性情好,人品好,若有才华就更好了,相貌身段……只要你自个儿喜欢,不漂亮我也能接受。”
徐明堂给她挟一大块酱排骨:“吃您的吧,别凉了。”
徐母大快朵颐,丢下他又对李星星说道:“家里有很多东西带不走,懒得当二手货处理,以免过于引人注意,你们搬家的时候挑好的、用得到的全部带走,剩下的留给新住户。”
“您放心,我才不跟您客气呢!”李星星把大碗的红烧肉往她跟前挪。
徐母大乐:“好孩子!知道我好这一口!”
第0612章 长寿面
徐奶奶上了年纪,不敢吃太多肉食,吃两块红烧肉便改挑容易消化的菜色,端着桂圆莲子羹,用小汤匙舀着入口,吃得慢条斯理。
动作很优雅。
李星星看到了,放慢速度,效仿之。
酒过三巡,夏明星忽然起身:“你们慢用,我给星星下碗面。”
李星星胃口小,别吃到最后反而吃不下长寿面。
长寿面,一根装一碗。
瓦罐煨出来的鸡汤,油光光,黄澄澄,纯面粉拉出来的面条上面摆着一颗白嫩嫩的荷包蛋和青菜、木耳、香菇、火腿丝等。
香气浓郁,扑鼻而至。
李星星笑得十分灿烂:“谢谢小夏哥!”
“一口气吃完,不准断。”夏明星把筷子递给她,在她旁边落座。
李星星摩拳擦掌,“一定不会断的!”
喝一口汤,吃掉配菜,最后挑起面条的一头吸入嘴巴里,吸溜吸溜,小嘴蠕动,皓齿咀嚼,碗里的面条越来越短,越来越短,直至全部入口。
一口气,没断开。
徐明堂惊叹道:“星星妹妹,你厉害啊!”
自叹不如,自叹不如。
李星星得意洋洋,捂住嘴,打个饱嗝,对满桌的美味佳肴感到十分可惜,吃不下了。
除了她和徐奶奶,其他人都是大胃王,吃得一干二净。
夏明星和陈念恩倒还好,他们俩晚上向来只吃八分饱,但徐父徐母和徐明堂一家三口却撑得瘫坐椅上下不来,不约而同地揉肚子。
吃饭前,徐父嫌妻儿失礼,可吃饭时没见他少吃。
吃到最后一块红烧肉时,和儿子鹬蚌相争,两双筷子打架,最后被渔翁徐母得利。
真是跟孩子一样!
徐奶奶暗暗地摇了摇头,对徐明堂开口道:“大男人别光吃饭不干活,和念恩、明星一块儿收拾桌子,碗筷洗干净。”
李星星忙道:“来者是客,岂能动手?来,吃蛋糕!”
她端出夏明星买的六寸奶油蛋糕。
雪白雪白的,裱花一般,也没有水果镶嵌其上,堪称简陋。
以刀切开,用自家的白瓷小碟子装着分送众人。
包装盒里没有蜡烛,没有叉子,只能用自家的勺子代替,也省掉许愿吹蜡烛的环节。
徐母建议道:“你们明年可以到南京路的西点店买蛋糕,那里的高级蛋糕比较好看,是从西洋学来的手艺,烤的面包也很美味,是大户人家最爱光顾的地方,以前还供应英式下午茶呢,建国后就取消了,但不会对喝咖啡的人拒之门外。”
李星星很高兴:“等小夏哥和哥哥过生日,我就去买一个。”
之前是不知道。
他们虽然在沪上生活几个月,但不是忙工作就是忙于上学,几乎脚打后脑勺,对沪上的情况不完全了解,陈念恩没提过,想必是没光顾高档西点店。
毕竟,得注意影响。
吃完蛋糕,徐明堂挽起衣袖,帮忙收拾餐桌,很勤快,临走时又顺手把装着残羹剩饭的垃圾桶拎下去,倒进街口的垃圾箱。
一仰脸,只觉微凉,却是雪花洒落。
相反的是,李星星蹲在火盆前快快乐乐地拆礼物。
除了包裹快递,她最喜欢拆礼物。
礼物=心意。
第0613章 迟到的礼物
手指翻飞,李星星拆礼物的动作又快又准。
陈念恩叹为观止:“真财迷!”
李星星冲他扮鬼脸,“我不信你在收到生日礼物的时候会不高兴!”
她高兴,人之常情嘛!
她是最最坦然的小星星。
先拆徐奶奶送的,是一对冰飘花的翡翠圆条镯子,玉质细腻,冰透起荧,底子干净,花色灵动,搁六十年后少说得值六位数。
现在不看价格哈,友谊商店里标价就十几、二十几。
徐母送一瓶香水和一支口红,香奶奶家的,华侨商店标价一百多,香水八十。
徐父送得更实在,是一对浪琴的手表,男女各一。
徐明堂自认是好哥哥,估计是关心李星星的学业,一口气送十支英雄钢笔,一排钢笔耀武扬威地出现在李星星眼前,闪着锃亮的光!
李星星嘟囔:“我是缺钢笔的人吗?”
陈念恩看清后,忍俊不禁。
他认真地道:“你不是缺钢笔的人,而是合该天天用钢笔的人,如今省得花钱买钢笔,多好!明堂送的礼物着实贴心。”
李星星跳起来向他冲过去:“看我铁砂掌!”
再来无影脚!
“夏明星你拦住她,我闪!”陈念恩动作飞快地跑进卧室把门一关。
李星星停下来,叉着腰,气呼呼地道:“我就不信你不出来。”
夏明星抱着她,展现出丈夫的温柔和贴心:“好了,好了,大哥不会说话,咱们不和他一般见识,我帮你把礼物收起来。”
“小夏哥,你最好了!”李星星瞬间消气。
礼物拿进卧室,关上门,她悄咪咪地拿出一个空的手镯收纳盒,装高档手镯的那个当天就已经装满了,夏明星今天送的没算在内。
李星星要等全套出来单独装首饰盒。
冰飘花手镯嵌入新的收纳盒,衬着黑丝绒欣赏片刻,收回空间,目光里略带可惜地看着香水和口红:“貌似不能用。”
资本主义享乐方式。
夏明星把火盆挪进卧室,笑道:“在家里用,只给我一个人欣赏。”
“可以有!”李星星随手放进梳妆台,和钢笔一起,手表则收进空间,盘算片刻,“小夏哥,我们有好多好多手表了呢!”
能戴出来的只有沪上牌。
夏明星往火盆里加点炭,又检查一下窗户的缝隙,回来抖开被子:“来睡觉,那些先放着,以后能用到就用到,用不到我就拿到黑市出手。”
一直都是紧俏货,不愁没销路。
李星星麻溜儿地钻进被窝,眨眨眼:“小夏哥你快来,热水袋已经把被窝焐热了。”
“来了!”夏明星扑过去。
甜蜜的一夜过去,还得照常上学堂。
老了一岁,依然躲不开学习。
怀着赶紧考试放假的期盼,李星星熬到下午放学,路过邮电局,忽然被准备下班的邮递员叫住。
“李星星,是你吧?”对方问道。
“余同志,是我呀,你有什么事吗?”李星星经常来邮电局寄信、寄包裹、发电报、买邮票,早就和邮电局上上下下的工作人员混熟了。
邮递员小余笑道:“有你的包裹,今天送到徐家,没人在,我就带回邮局了。”
李星星眼睛刷的就亮了。
一看包裹单,是她娘从梧桐市寄来的,寄件日期是十天前,不知怎么到得那么晚。
喜滋滋地带回家。
家里果然没人,她直接上楼到卧室里再拆包裹。
第0614章 鞋服不合适
包裹里掉出三封信。
李星星捡起来,先打开她娘写给她的。
上面说一身乳白色羊绒线织的毛衣毛裤是给她的生日礼物,还有两双红色灯芯绒面的老棉鞋、一双同色的棉拖鞋,另外两双黑色灯芯绒面的棉鞋给陈念恩和夏明星一人一双,灰色棉拖鞋一人一双,一红两黑三件皮坎肩给他们一人一件。
没她爹的份儿,哈哈!
字里行间,没提陈向阳一句。
李星星继续打开第二封信,是公公写的,婆婆口述的,先祝她生日快乐,特地给寄鸡心领红毛衣一件、羊毛线织的围巾一件以及文房四宝一套。
最后一封信是蓝玉的。
这位姑姑不改土豪本性,送段家玉手镯一对,估计是她不知道刘老太讨去的那一对在自己手里,李星星看到这里开始偷笑。
她好坏哦!
夏明星下班回来看到,“笑什么?坏坏的样子。”
“我又收到生日礼物啦!”李星星向他炫耀,包括蓝玉信中说刘老太送的一枚红宝石蝴蝶胸针,“大家很爱我!”
夏明星亲她一口:“你最可爱。”
“嘻嘻嘻!”
收好手镯和胸针,两人不忙着做饭,而是试穿新鞋新衣服。
夏明星突然皱了下眉,“不对!”
“怎么了?”李星星靸着新拖鞋问道,身上穿着羊绒毛衣,外罩皮坎肩,正正好。
夏明星动了下脚趾,“鞋子有点挤脚。”
李星星一愣:“不至于呀!当初我们结婚时给你买过皮鞋,姥姥找人给咱们做被褥和皮衣裳,尺码也是娘拿过去的,应该不会弄错。”
“就是有点挤脚,不舒服。”夏明星脱下来试穿坎肩,两件男式坎肩穿上都有点小。
扣是能扣上,但活动量大的时候,针脚很容易崩开。
可巧陈念恩下班,李星星让他试穿,因为他和夏明星的尺码一致。
结果他也说鞋子挤脚坎肩小。
仨人面面相觑。
“娘她搞……”李星星刚想说她搞什么鬼,突然福至心灵,“哥,咱爹穿的衣服鞋子是不是比你们俩小一码呀?你的衣服,我看爹都能穿,有一点点松。”
可能是操劳过度,陈向阳比儿子女婿矮一点瘦一点,但在普通人中却是妥妥的高个儿。
只不过,陈念恩和夏明星更高一些罢了。
陈念恩一拍手:“可不是吗!鞋码就比我小一码!”
所以,棉鞋皮坎肩不是他们弟俩的?
李星星捂嘴一笑:“有可能哦!”
口是心非,了解一下。
陈念恩泄气,把坎肩棉鞋扔到沙发上,“便宜他了!回梧桐市快一个月了吧?姥爷姥姥原谅他了吗?娘给他做衣服,不得把他美死!”
李星星却道:“可是衣服鞋子寄来了呀,又不是直接给他。”
陈念恩眼里闪过了悟:“所以他没得到原谅,咱娘不想叫他知道衣服鞋子是给他做的。”
“我觉得是这样,具体怎样,等咱爹回来问问他就知道了。”爱好八卦的李星星只恨自己没有插上翅膀飞回家看看亲爹负荆请罪的场景。
那么久了,一定请过罪了。
啧啧,真想亲眼目睹啊!
第0615章 搬家
来自家人的礼物抵沪不久,大家忽然忙了起来。
李星星和丈夫、哥哥白天工作、上学,晚上打包行李,做搬家的准备,寻一个陈念恩不在家的机会,把两筐铜钱和古董花瓶之类给收进空间。
米面粮油肉等吃食全部装箱封死。
问徐奶奶借的空箱子。
装在口袋或者麻袋里很容易被发现端倪,得掩饰掩饰,只海味干货依旧装在麻袋里。
忙到月底,徐家成功买到二月上旬往香江的船票。
徐母没有白白转让工作,人家办事办得很爽快,送上的是一等舱。
他们四口和李星星等人提前打一声招呼,带着准备带出境的行李搬出去,直接住进国际饭店,反而把他们积存的粮食票证等物全留给李星星等人,又在出发前安排李星星等人和徐奶奶的老朋友互相搬进对方的房屋。
二月初,徐奶奶和徐父亲自出面交接,徐明堂则帮忙搬东西,一路跟到新家。
搬家的场面之盛大,竟传为一时的美谈。
和资本家置换房屋,人口多的一方得以减轻住房压力,可以说是沪上的头一份,真希望那些一家三口带着保姆住一栋楼的跟着学习学习。
可惜,是妄想。
谁不想住宽敞的大房子?
越是资本家,越注重享乐,才没那么高的思想觉悟。
夏明星从运输队借几辆卡车给自己家拉东西,自掏油钱,又托小豆子找十几个力工。
一人三斤粮票,人人抢着帮忙。
没给钱是怕落下把柄,但已足够让众人欢喜。
黑市里的一斤粮票卖到四五块钱呢。
何况,他们最缺的就是粮票。
小院里里外外收拾得很干净,按夏明星和李星星的指示,他们直接把借自徐家的床榻几椅、书籍和行李箱笼、锅碗瓢盆等物往各个房间里一摆。
工作认真仔细,搬动家具时竟没磕碰一下,足见谨慎。
李星星感慨万千。
这个时代的人,就是实诚。
拽一个帆布挎包出来,发完粮票,她又一人给抓一大把奶糖,超大把,总有二三十个,喜得一帮力工和司机们眉开眼笑,以衣襟兜住再装进衣服口袋,“谢谢,谢谢同志!”
带回去给家里的娃娃们,他们一定很高兴。
李星星抿嘴笑道:“该我们谢谢你们的帮忙才对,辛苦你们了。”
“不辛苦,不辛苦!”
“应该的,应该的!”
“我们没白忙活,又拿粮票又拿糖。”
作为带头人,小豆子笑容满面:“星星姐姐,你们以后有什么需要干的体力活,只管找我,我再带他们来帮忙,都是能干人。”
“行,我记住了,只找你们。”
李星星答应得干脆,送走他们和司机后回身打量新家。
上房三间,东偏房两间,全是砖瓦结构。
西偏房位置是砖木结构的厨房、柴房和一间厕所,厨房门口有水泥池和水龙头。
院子的面积很不小,是泥巴地,但中间通往各个房间和厨房、厕所的路线分别铺了一层青石板,即使下雨下雪也不用担心泥泞沾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