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61章 争夺
赵海云激动地一个劲搓脸,眼圈微红。
李星星代替父亲敬献的那批资料,一定功不可没!
一年啊,也就一年。
默默无闻地做出这么大的事情。
太让人激动了!
太让人震撼了!
之前以为只是研究一些基础工业设备,没想到、没想到是两者齐头并进。
此时此刻,在座的人都不知道,出现在梧桐市的那批粮食,也曾在第一时间秘密地送往边疆科研基地,大大缓解科研人员的饥饿和浮肿。
李峥嵘的资料是最大贡献,那批粮食次之。
而赵海云捐赠的财产对于所需科研经费来讲虽然是杯水车薪,但也被花在上面。
广播持续报道,第二天的所有报纸都刊登这个好消息。
比过年更让人兴奋,更让人热血沸腾。
谁还记得过年啊?
大家只知道,自己的国家强盛起来了!
腰杆硬了!
在国际上的地位,大不一样了!
连续数日,李星星走到哪儿都能听到大家讨论此事,走到哪儿都能看到报纸被握在大家的手里,走到哪儿都能看到兴奋的脸膛儿。
感觉,真的不一样。
那股精气神,由内而外地散发出来。
除了她,家里人全部回到工作岗位,忙得不行。
能怎么办呢?
买点好东西犒赏自己一下吧!
李星星乐颠颠地踏进华侨商店,冲工艺品柜台的售货员小哥挥手:“我又来做贡献了!”
售货员小哥很高兴:“春节期间,工艺品进出口公司和首饰进出口公司各自送来一批新货,你可以看一看,比上次的更好。”
因为,标价高。
高,就代表商品质量更上一层楼。
李星星双手合十搓了搓,点点玻璃柜台:“那对白玉手镯麻烦你拿出来给我看看。”
摸两下看两眼,辨别一下它们比其他和田玉更白更润近乎半透明的质地,毫不犹豫地买下来,连同镯芯料做的两块牌子。
它们,是羊脂玉啦!
还有一块半个巴掌大的籽料原石,挂红的,同样是。
别的就不是了。
买完白玉挑翡翠,乐此不疲。
柜台中最好的一只满绿翡翠手镯竟然是单品,李星星托在掌心细看,虽然略感可惜不是一对,但仍下定决心,要它啦!
正欲跟售货员小哥买下它,忽然手上一空。
李星星一呆,扭头看向拿走手镯的中年美妇,“你拿我看中的手镯干嘛?我先来的,我先挑的,懂不懂先来后到?”
极美极柔媚的一个女人,看不出具体年纪,但风尘味十足。
身段玲珑,只着一身藕荷色的旗袍,光着两条腿,搭雪白狐狸皮披肩。
“谁说你先来就是你的了?只要你没付钱,就是谁都可以买。”美妇直接把镯子套到自己左腕上,衬得肌肤如雪,她故意举高观察,任由无名指上的大钻戒映入李星星眼中,连声夸赞:“不错,不错,我应该经常来逛逛。”
神经病吧!
抢人的东西还理所当然了?
李星星可不会惯着任何人,上手就给撸了下来,以手指扣紧,以免掉落。
虽然不是赔不起,但如此美的物品就此四分五裂,岂不可惜?
第0662章 前姨太太
不管是中年美妇,还是售货员小哥,包括其他凑到柜台前看商品的顾客,个个目瞪口呆,都没想到李星星居然来这一手。
又快又狠又准!
之前只听说百货商店里的顾客为抢购布料衣物和稀缺商品而大打出手,没想到在人流量如此稀少的华侨商店也能看到。
进出华侨商店的不够自持身份吗?
李星星哼一声:“既然是谁都可以买,那么它现在在我的手里,我就有资格先买!”
“你你你……知不知道我是谁?”中年美妇气急了。
李星星讥笑道:“你连自己是谁都不知道,问我,我就知道了?真好笑,我和你素未谋面,怎么可能知道你是人是鬼?”
也不打听打听她小星星是谁,和她抢东西!
若是对方先看上,自己肯定等她看过后不买再出手,行有行规,翡翠就有这样的规矩,后来者想买,必须等前面顾客确定不买才可以出手。
中年美妇气得一个劲咳嗽。
咳嗽不止,自然话说不出口。
旁边有个年龄偏大的沪上本地人对李星星道:“她是原大资本家赵海云的姨太太,沪上第一名伶玉小楼,经常出国表演。”
“不对吧?赵海云的姨太太是金氏。”李星星对有蓝玉照片的报纸记忆深刻。
那老妇人笑道:“玉小楼是艺名。”
李星星哦了一声,声音拉得长长滴:“我想起来了,是那个一个月拿两千八百高薪的京剧艺术家玉小楼!名角啊,难怪口气大得很。”
“你既然知道,还敢跟我抢东西!”在京剧界,玉小楼被捧得很高,自然心高气傲。
李星星举起手里的镯子:“你想要?没门!”
她对售货员小哥道:“同志,替我开票,连同我之前选的东西,一块算。”
售货员小哥和李星星接触得次数多,加上郑宝珠在她跟前吃亏都不敢出声,就知道她的身份肯定不是普通女学生,笑道:“请稍等。”
开票、剪购物券、收钱、结账、找零,一气呵成,又细心地把东西包装好。
玉小楼气得直哆嗦。
李星星把包装盒放进帆布挎包,挑衅地道:“先走一步了!”
“你给我站住!”玉小楼拦住她,紧接着骂跟她一起来逛街的中年油腻男子,“许辉,你傻愣着干嘛?没看到她抢我的东西。”
李星星挑挑眉:“哟,真巧啊!”
许辉擦擦额角的汗,笑道:“是有点巧,李同志,你来买工艺品?”
“为国家的经济发展做贡献嘛!”李星星重复她万无一失的说法,嘴角掠过一丝浅浅的笑意,“前不久我和令爱在这儿撞见,聊了几句,没想到今儿就遇见你陪这位什么玉小楼出来逛街,我和你们家缘分倒是很深哪,您说是不是啊?”
回到家,她一定问问赵海云,玉小楼是什么底细。
主动和赵海云离婚,却又和许辉凑一块?说没猫腻儿,谁信呢?
赵海云除了年纪大一点,容貌平凡一些,但论个人的能力和累积的财富、身材保养的程度,绝对远远胜过许辉,她什么眼光啊?
第0663章 家贼难防
玉小楼见许辉在李星星跟前没有半点平时的嚣张,忍不住生气踩他脚,“许辉!”
许辉自恃财大气粗,向来瞧不起下九流的行当,陪玉小楼过来买单不过是因为自己是她的戏迷,没好气地回道:“你知不知道她是谁?”
“谁?反正不是有钱人。”打扮得过于朴素。
玉小楼一时没想到,有资格踏进华侨商店的顾客绝对是有侨汇券在手的,而买得起高级工艺品,必然不是囊中羞涩之人。
许辉忍不住道:“她是赵海云的侄女!”
玉小楼脸色一下子白了。
唱戏的消息灵通,当然知道赵海云的侄女是什么出身来历。
难怪有那么大的脾气。
“对不起!”玉小楼识相地扔下一句话,踩着高跟鞋就逃离现场,虽然急急匆匆,但身段妖娆,背影依旧摇曳生姿。
李星星摸摸下巴。
她没有因为玉小楼的识相而停止向赵海云打听。
中午,她到厂里找他,一块吃的午饭。
在食堂。
听到她提起玉小楼,赵海云嘴里的面差点喷出来:“你怎么问起她了?”
“我到华侨商店买东西,她抢我的镯子!”李星星告状。
赵海云脸色微愠:“她抢你的镯子?”
李星星点点头,随即道:“不过我可不是好欺负的,我就又抢回来了。”
赵海云缓了缓神:“一个水性杨花的女子而已。时过境迁,没什么好说的。我以为她成为国家工作者,该收敛一些,没想到……”
李星星大惊:“给您戴绿帽子啦?”
虽然她不赞同赵海云娶妻纳妾的行为,但玉小楼不想跟他过就直接离婚呗,离婚后找十个八个男人都没事,可别是既舍不得赵家的富贵,又想和相好的比翼双飞。
赵海云敲了敲她的脑门:“说话不要那么犀利。”
“就是我猜对了呗!”李星星挑起一根面条,吸溜到嘴里,“她主动和你离婚,是不是想和小白脸双飞双宿?结果呢?”
赵海云神情淡淡:“她以为那人真心爱她,两个人暗通款曲好几年,殊不知是因为她从我赵家拿到的钱财足以让那人衣食无忧。新婚姻法推出后,她和我离婚去找那个男人,那个男人正和别的女人举行婚礼,根本不承认和她有过一段。那个人……”
“那个人被她打死啦?”李星星兴致勃勃地问道。
“没有,打死人得偿命,玉小楼没那么大的胆子。”赵海云吃两口面条,继续道:“不过前儿见到欧阳同志才知道那个人是你那所小院的建造者,且是用我的钱盖的。”
李星星惊讶极了:“家贼难防?”
如果玉小楼的姘头是小院建造者,那么东西出现在那里的原因就得到合理的解释了,一定是玉小楼从赵家偷出来交给他,作为两人日后的傍身之物,秘密埋藏于那里。
“后来发生什么事了?为什么没把东西带走呢?”
赵海云讥笑道:“没来得及。那个男人出意外死了,他老婆把小院一卖,改嫁他人,后来辗转落入欧阳家手里,安排给管事居住。没多久,被剥削的人民群众翻身做主,管事直接反了欧阳同志,搬走了,再后来小院被纳入经租房。”
真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第0664章 夏明启归来
吃完面,李星星揣着一肚子故事回家。
太离奇了。
太曲折了。
周周转转,用赵海云的钱盖的房子,从赵家偷出来的东西,最后落到自己手里,要是被玉小楼知道,一定会气得吐血三升!
嘿嘿嘿!
不自觉地笑出声。
没到家门口,她突然有一种后背发毛的感觉,猛地转过身,眼神凌厉地射向一株梧桐树后面,没等她发出声音,就见一个高大的身影转过来。
她拍拍胸口:“大哥,你来了怎么没大声招呼?”
是夏明启。
一身铁血气质更加凛冽了。
背着一个行李包的夏明启开口说道:“按你们给我寄信寄东西的地址找过来,结果你们家没人。小三上班,你又不用上学,怎么没在家?”
“当然是出门逛街了。”李星星打开锁,“大哥里面请。”
进了屋,坐下,她一边倒茶一边问道:“大哥准备回家探亲的吗?没到三月呢!”
差一周。
若按林岚所说二哥二嫂的婚期,得在一个月后。
夏明启端起茶杯喝一口,“你们在信里说你们大嫂来沪上,本人有点奇奇怪怪的,我不放心,提前向部队请假。你跟我详细说说,她哪里很奇怪?”
“你让小夏哥回来跟你说吧。”李星星不想做那个多嘴的小鹦鹉。
夏明启莞尔一笑。
这一等,就是一下午,水喝了半壶,厕所去了好几趟,终于等到夏明星的归来。
见到夏明启,他倒没那么惊讶,把拎回来的油纸包递给李星星:“我叫熟食店给我留了两个熟猪蹄,百年老字号,味道极好,你趁热吃。”
昨晚说梦话要吃猪蹄。
李星星开心地接到手里:“叫上大哥和我们一起吃呀!”
“我们不吃,就那么一层肉皮儿,你自己啃,我和大哥到东偏房说几句话。”夏明星说完,就把夏明启领到东偏房,面对面地坐下。
抢在夏明启开口之前他就低声道:“若不是事关重大,我不会给你写信。无缘无故,大嫂竟比星星提前知道赵伯伯是爷爷之子的消息,也知道蓝玉的身世,你不觉得奇怪吗?她是从哪里知道的?”
“是很奇怪,但当时忙着离开,没来得及问她。”夏明启亦低声以回。
夏明星嗯了一声:“上次她出现在沪上,无意间道破二哥二嫂的结婚日期,可是直到今天,爹娘都没跟我说二哥二嫂的婚期。”
夏明启双眸锐利无比:“你确定?”
夏明星颔首:“当然。”
夏明启手指扣着桌面,一声接着一声,由慢转快,越来越急促,半分钟后终于停下,手掌拍在桌面上,“沪上今晚有到梧桐市的车票吗?”
“没有。”夏明星回答道。
晚上到梧桐市的火车只有一趟,一般是三日发一次车,昨天发车,今天就没有。
夏明启紧抿薄唇:“明天最早的是什么时候?”
“明早八点。”
听了弟弟的话,他点点头,说道:“我去买张车票,晚上在你们家歇一宿,有地方给我住吗?没有的话,我就住招待所。”
“你和大舅哥住一间,我们有多余的床。”
“行!”
------题外话------
其实有五万字,但章数不足五十,今天还有啦,但先让我睡一觉,求月票啦啦啦啦
第0665章 一毛钱的猪蹄
夏明启出门买车票,坐在堂屋餐桌直对门口的李星星立刻冲夏明星招手。
“小夏哥,快来,我等你一起吃酱猪蹄儿!”她捏起一大块厚厚的肉皮塞到夏明星嘴里,弯着眼睛:“是不是特别好吃?”
夏明星点头:“很甜!”
“不甜啊,是咸的。”证明自己的味觉没有出错,李星星抓起一小块猪蹄放进嘴里。
肉皮咸香,很有嚼劲。
小嘴儿一张,吧嗒一声就吐出了骨头。
熟练得好似吃过千百次。
夏明星弯腰抵着她的额头,“经过你的手进我的嘴,它就是甜的,特别甜。”
精致小脸上弯着的眼睛瞬间成一条缝。
“小夏哥,你嘴巴更甜!”李星星仰脸在他唇上啾一下,眼睛水汪汪,“赶在大家回来之前,我们飞快地把猪蹄全部解决掉!”
夏明星一笑。
他喜欢。
两人甜甜蜜蜜地吃完两只猪蹄,只给别人留下一堆骨头。
陈念恩进门看到,不满地道:“又偷偷地吃独食?”
又,说明不止一次。
李星星扬眉道:“明明是两个人吃,怎么能叫吃独食呢?”
“强词夺理。”陈念恩不客气地说道。
李星星冲他扮鬼脸。
夏明星忙道:“星星,别惹大哥生气,晚上得安排我哥住在他那间屋。”
东偏房虽然有两间,但外间被他们布置成小厅了。
陈念恩一愣:“你大哥来了?”
“回家探亲,路过沪上,来看看我和星星,坐明天的火车回家。”夏明星说完,问李星星道:“我做晚饭,你想吃什么?”
“你做得我都喜欢。”刚吃过酱猪蹄,李星星不挑。
夏明星心里有数了。
待他出门,陈念恩对李星星道:“洗洗你的狗爪子。”
油光光的,生怕别人不知道她吃肉。
李星星脚已跟着夏明星踏出堂屋,闻言回首:“咱们是兄妹,亲的,我的小手手是狗爪子,难道你的是猫爪子?”
刚相认时的好哥哥哪儿去了?
莫非是他嫉妒自己和小夏哥感情好,不开心了?
李星星欢快地洗完小手手,抹上蛤蜊油,揣进大衣兜,溜达进厨房:“小夏哥,你觉得太辛苦,就少炒一点菜,我到国营饭店打包两个回来。”
夏明星想了想:“让大哥去!”
他扬声叫陈念恩:“大哥,红星饭店今天有半扇猪的供应,你看看晚上有没有好菜,有的话就买两个回来,再买几斤开花馒头。”
陈念恩应了一声,拿着粮票钞票和一网兜的饭盒出门。
李星星则好奇地道:“是晚上不是中午,你怎么知道红星饭店有半扇猪?”
“兴许是去年允许农民放开养殖的原因,今年的禽蛋肉量明显上涨,我买猪蹄时听肉联厂大师傅说的,刚给红星饭店送的猪肉。”夏明星如实回答。
李星星的眼睛闪了闪:“好棒!”
土猪肉,很香的。
“你买回来的猪蹄很好吃,要票吗?”李星星明天想去买。
夏明星一听就知道她从未到店中买过熟食,第一次向自己展示手艺的熟食果然是从超市里拿的,“一毛一个,不要票。”
“一毛钱!”李星星惊叫。
她她她她穿回来之前到夜市买酱猪蹄,一只得二三十哩!
虽然对六七十年代的物价有数,但接触到的就知道价格,暂时没接触到的则不了解,导致她每次接触到新事物的价格都会一次又一次地感到惊讶。
一毛钱的酱猪蹄,实在太便宜啦!
想天天吃。
补充胶原蛋白。
第0666章 又借钱
除了李星星,家里都是大男人,平时吃得好,没亏过嘴,早就被养大了胃口,陈念恩买回三荤三素六道菜,一共花了两块八毛钱。
二十个二两的普通馒头,一块一毛钱。
红星饭店的开花馒头供应没有了。
总计三块九。
李星星听陈念恩说完,忽然对自己今天狂购数百元工艺品的行为感到忏悔。
有点太奢侈了哈!
果然,好东西无论何时都是奢侈品。
忏悔三秒钟,某败家少女敛财的小爱好占据上风,殷勤地给夏明星打下手,“我见到伯伯的前姨太太了,竟然是沪上第一名伶玉小楼……”
叽里呱啦,把来龙去脉全部告诉夏明星和进厨房帮忙的陈念恩。
夏明星挑挑眉:“机关算尽太聪明,反算了卿卿性命。”
“可不是嘛!”李星星予以赞同,紧接着笑出一副贼眉鼠眼:“说明什么?说明咱们注定享尽荣华富贵!光靠一袋钻石就可以吃香的喝辣的。”
她拍拍夏明星的肩,“小夏哥,跟我混,我带你飞!”
夏明星顺口道:“行,比翼双飞。”
没吃饭就感觉到胃部胀满的陈念恩无言以对:“我说你们两个,收敛点,不能因为在外面在大庭广众之下没处表现就天天展示在我们跟前。”
李星星冲他伸舌头扮鬼脸。
一定是来自单身狗的疯狂嫉妒,她明白。
夏明启扣扣门以示提醒,一手端一个大搪瓷碗,“小三,我买了一个红烧整肘子和二斤的红烧肉,倒在哪个碗里?我得把人家饭店的碗给送回去。”
陈念恩赶紧拿两个搪瓷盆出来,“我刚买了菜,亲家大哥怎么也买了?”
“给大伙儿加个菜。”夏明启笑道。
如今粮食供应困难,白吃白喝的事,他可做不来。
虽说看弟弟弟妹肥肥白白的样子不像缺衣少食的人,但做大哥的得更有担当。
他还碗回来,陈向阳已到家。
又是一阵寒暄。
听说夏明启回家探亲,陈向阳立即问道:“几点的票?”
“八点五十。”夏明启回答。
陈向阳向李星星借钱。
李星星双手抱胸,靠着夏明星,瞪着两只水灵灵大眼睛:“爹,您吃我的喝我的住我的,我没问您要生活费,您问我借钱?又借钱干嘛?”
“出正月就开始暖和了,你娘没几件新衣服。”陈向阳道。
啊!讨欢心的啊!
李星星坐直身,故意道:“徐奶奶置换有很多新衣服,全在我的衣柜里,您随便给娘挑一件不就得了?用得着浪费钱吗?”
陈向阳:“给你娘买衣服,怎能叫浪费?人家给你的衣服,不算数。”
“借多少?”李星星问。
陈向阳笑了,说:“前儿招待外国贵宾,在友谊商店和华侨商店转了转,发现有一款墨绿色的大衣特别好看,我到一百看过,也有。”
看来打主意不是一天两天了。
李星星继续问:“说个数目吧!”
“一百五。”陈向阳说完就挟一块红烧肉。
李星星送他鄙视的小眼神儿:“您半个月的工资都不够还!一件大衣最多一百元,另外五十元想干什么?”
她可不是那么好哄的。
陈向阳唔了一声:“蓝棠皮鞋很适合你娘。”
李星星撇撇嘴:“批准了!”
第0667章 到家
第二天,陈向阳赶早买回来交到夏明启手里,委托他送给李秀红。
夏明启坐一天一夜的火车抵达梧桐市,先到梧桐街18号洋房,对于李秀红上班不在家的情况感到一点都不意外。
转道第一饭店,找见李秀红,双手奉上行李包。
根据陈向阳的交代,没说是他买的。
里面不止是陈向阳买的衣服鞋子,还有李星星捎给她娘的各种紧俏物资和一封信,一共是两个行李包,一个给亲娘,一个给公婆。
可怜夏明启,一人扛着三个行李包。
卸下一个,还有两个。
李秀红叫住他:“明启,别忙着走。”
夏明启立刻站住脚,“亲家婶婶,您还有事儿?”
李秀红点点头,回身向一楼的经理请半天假,又向采购部借一辆人力三轮车,把行李包往车斗里一放,带夏明启走出饭店朝自家走去,边走边说:“星星和明星年前给你爹娘捎了一些年货粮油,我托人捎话给他们让他们来拿,他们不愿意来,年前年后那阵子我忙得不可开交,不得空送,可巧你回来了。”
夏明启心念一转,已明白爹娘不要的原因,忙道:“爹娘说不要,我却带回去,岂不是太不孝顺了?您留着自己吃,小三和星星逢年过节也没给你们下节礼。”
李秀红笑:“我收的东西不都是他们寄来的吗?怎么能说没下节礼。”
她抓住夏明启的衣袖,阻止他转身离开的计划,“你要是不帮忙带回去,我就亲自给送过去,送到家门口,你爹娘总不能拒之门外吧?”
夏明启无奈极了。
李秀红又道:“你二弟春天结婚,那些东西正好用得上,省得再买了。有些布料被面子什么的,让你爹娘给自己做几身衣服,穿新衣服给儿子举办婚礼。”
对着一大堆东西,夏明启目瞪口呆。
他以一人之力,带不完呐!
李秀红噗嗤一笑:“你骑三轮车回去,明儿再送来。”
三轮车就是给他借的。
夏明启松了一口气,拉着一车东西招摇过市,直达家门口,碰上在家门口带儿子晒太阳的亲妈夏大娘。
“老大!”兴奋来自夏大娘。
“爸爸!”稚嫩的声音则来自夏清辉。
他毫不犹豫地奔向夏明启,利索地爬上车,趴在夏明启的后背上,搂着他脖子,开心地大叫道:“爸爸!爸爸!爸爸!我可想死你啦!”
“我也想你。”夏明启满心的疼爱和愧疚。
愧疚于自己保家卫国,不能亲眼看着他牙牙学语,不能伴随他成长。
夏大娘也到了跟前,一边抱下孙子不叫他影响儿子骑车,一边问道:“这回能在家里待几天?快把车子骑进去。”
虽然上回开吉普车,这次骑三轮车,但今天的行李比较多。
即使有包裹皮和行李包做掩饰,依旧瞒不住拥有火眼金睛的左邻右舍,原本都坐在夏家大门口晒太阳说闲话,此时一窝蜂地涌上来。
“明启,给你妈买那么多东西呀?”有人如此问。
“都是什么?鼓鼓囊囊。”有人伸手想打开麻袋和包裹一探究竟。
夏明启伸手拦住,不怒自威:“我家小三和他媳妇从沪上寄来的,你们晓得我家小三脾气,他的东西不准任何人碰!”
直接骑进敞开的大门。
第0668章 告状
夏大娘抱着夏清辉跟进去,留下左邻右舍,脸上无不露出羡慕的表情。
邻居甲忍不住开口:“当初咱们以为明星辞职跟新媳妇到沪上是找死,谁知人家到底在沪上找到工作,成沪上人了。”
沪上可是大城市。
梧桐市与之相比,不过小巫见大巫。
在他们不知道夏明星是百货公司总经理的情况下,已足够让他们羡慕得眼睛滴血。
邻居乙更羡慕:“看清辉脸圆了不止一圈,他们家肯定得到不少好处,上回从沪上寄来两麻袋干货,又扛来大包小包,说留办喜事用。”
邻居丙骄傲脸:“夏嫂子给我两捆干海菜和一包虾皮,说是人家送他们小儿媳的,小儿媳行事大气,直接给几麻袋带回来,她就要两麻袋,说邮费太贵。海带可耐吃了,想吃的时候泡一小把,泡发了够炒一大碗,今年冬天就没全吃萝卜白菜。”
和夏家关系好的都沾了点光,此时替他们说话。
还有那别有心思的邻居丁,忽然异想天开:“沪上是工业城市,日用品供应充足,有很多梧桐市没有的紧俏物资,衣服特别时髦,回头我们一起找夏嫂子,让她给小三写信,叫小三给咱们买东西寄来!我早有这种想法,今儿见到小三给他娘捎的东西,觉得他们肯定有门路,若能帮忙买一块沪上的手表,我儿子娶媳妇就容易了。”
夏大娘不知小儿子和小儿媳被人惦记,她和夏父正目瞪口呆地看着车里东西被儿子一样一样地搬进自己的屋里。
包裹打开,全是好布料,被面被罩被单子颜色鲜艳,光彩夺目。
麻袋里不是烟熏猪腿就是腊肉、腊鸡腊鸭和火腿。
还有米、面和油。
丰富得不得了。
“他们一定又逛华侨商店了。”沾蓝玉的光,夏父和夏大娘进出数次,买下不少紧俏物资带回来,理所当然地认为儿子的东西来自华侨商店。
光凭供应,不可能买到。
副食品店里压根没有火腿,听说唯有友谊商店和华侨商店才有。
夏父皱眉:“两个孩子花钱大手大脚,星星又上学,小三那点工资,够花吗?”
“他现在是百货公司的总经理,一个月三百元,比我多。”夏明启一边掏出奶糖剥开喂儿子,一边把小弟弟妹的情况告诉他们,“亲家婶婶本来打算等你们去拿东西时悄悄跟你们说,不打算张扬,结果你们没去,让我把东西捎来,顺便告诉你们一声,把信寄到新地址。”
又补充一句:“那房子被他们俩买下来,花了五百七。”
夏大娘喜上眉梢:“厉害啊,两口子。”
“说到底,是沾了星星的光。”夏明启很中肯地道,“人家徐家和星星哥哥关系好,才会把工作转让给小三,又手把手地教他打理百货公司。”
夏大娘双手合十:“说明你弟弟有福气!”
她早有心理准备了。
夏明启却是无言以对,目光扫过堂屋,“小岚没在家?”
夏清辉嚼着奶糖,小嘴吧啦吧啦:“爸,你可得管管你媳妇,天天把我丢给爷爷奶奶,自己出门,跟着爷爷奶奶一起吃吃喝喝,却不让奶奶领她的口粮,要换成粮票!她一定是偷偷地吃好吃的了,不让我们知道。”
第0669章 带走吧
夏明启眉头一皱,问父母:“真的?”
夏大娘无奈:“小林在院子里又哭又闹,传到外面让街坊邻居听见,说你不在家,我和你爹欺负她没依靠,除了答应她,我能怎么办?你长年累月不在家,本就欠她的。不过我也有对付她的绝招,她回家等吃饭,我就不做饭,和你爹带清辉下馆子。”
就不信治不住她。
不能惯。
夏清辉今年六岁,每个月只有十斤口粮,她和夏父加起来是五十斤,一共六十斤,无论如何也不够三个大人加一个小孩吃一天三顿。
三大一小的一天两斤粮,粗粮占七成,够干什么?
夏明明的粮食关系在学校食堂,根本就不够吃。
要不是夏明星和李星星婚后一直给他们的补贴,他们早饿得皮包骨头了。
夏明启眉心的褶子更深了:“我跟她好好谈谈。”
经常分居两地,他也不知道林岚在想什么。
顿了顿,他问道:“爹,娘,小岚前段时间去沪上的事情,你们知道吗?”
夏父脱口道:“沪上?小林什么时候去沪上了?打扰小三了吗?根本就没听说。小林倒是说过回娘家,可你娘听人说她那阵子根本不在娘家,等她回来问她,她改口说自己走亲戚了,也不说走的哪门子亲戚,可把你娘气坏了。”
本来不想让长期在外的儿子担心家中,但林岚太过分了。
以前虽然一心向着娘家,但性情柔弱,扛不住夏大娘的威严,能拿回娘家的其实有限,反正是夏明启给她的零花钱,给了娘家,她就自己不花呗!
可是,夏明星结婚后,林岚就跟变了一个人似的。
虽然疏远了娘家,但也没亲近婆家,整日里睡到日上三竿,打扮得花枝招展,忙忙碌碌不知道她在干什么,要不是隔三差五地给夏明启寄衣服鞋子,写信嘘寒问暖,对夏清辉也比以前上心,他们老两口真以为她有外心了。
夏大娘叹道:“老大,要是可以的话,你带她从军吧!”
“娘!”夏明启很吃惊。
夏大娘抬手阻止他的拒绝,“我看她对你、对清辉倒是比以前上心了,你们若住在一起,兴许会好一点。小林毕竟年轻,长得又好,你们夫妻俩天各一方,说她不委屈是不可能的。你看看小三两口子,恨不得天天黏在一起。”
夏明启若有所思:“级别倒是达到了标准,就不知道小岚愿不愿意。”
如果真像弟弟说的那样,林岚有古怪,最好放在自己的眼皮子底下,免得给家里惹麻烦,又能得到及时的处理。
对于林岚,夏明启其实是有愧疚的。
新婚没几天自己就离开了,一走一年多,留她一个人面对陌生的生活环境,所以即使知道她格外亲近娘家,夏明启本人没法说什么,只是有理智地给部分生活费,大头握在自己手里,再给父母一些生活费。
夏清辉却在一旁惨叫:“奶啊,奶啊,你不要我了吗?我想跟你们沾小叔的光,吃香的喝辣的,不想跟妈妈搬到爸爸那里,她做饭不好吃。”
他爸不在的时候,就他跟他妈?
不行,不行。
他不能把自己宝贵的小命儿交到亲妈手里。
她太不靠谱了。
第0670章 夫妻相见
孙子是自己一手带大的,夏父和夏大娘又何尝舍得?
但,儿子的家庭更加重要。
一家三口长期分居,不利于孩子成长。
有父母陪伴,和没父母陪伴,真是明显对比。
夏父文弱,不能陪他上山爬树,下水摸鱼,而夏大娘每日忙忙碌碌地操持家务,也不能取代父亲在夏清辉生命中的地位。
林岚虽然不靠谱,但夏明启信得过。
摸摸夏清辉的脑袋,夏大娘笑道:“等你和你爸妈走了,我给你小叔小婶写信,让你爸掏钱给他们,让他们给你买好吃的寄过去,你拿到食堂找人做给你吃,想我们了,就叫你爸给我们写信,你也认得一些字,你写信,你爷爷能明白你的意思。”
夏清辉抱着她的大腿:“奶奶,我不想走。”
夏大娘眼里一酸。
夏明启直接把儿子扛到肩膀,“爹,娘,你们把东西该收的收,该锁的锁,我带清辉出去转一转,看能找到小岚不。”
“我要坐三轮车!”夏清辉被转移了注意力。
“快去吧!”夏大娘觉得自己必须赶在林岚回来前把东西收好。
不是她把林岚当外人,实在是林岚最近的行为有点一言难尽。
等儿子回去,分点给他们带走,也算做到为人父母、公婆的本分了。
夏明启脚已踏出门,忽然回头道:“小二的婚期定了吗?要是定得太晚,怕是不能参加他的婚礼,十天内的倒还好。”
夏大娘随口道:“没定呢,等他丈母娘痊愈了再说,大概得三四月份。”
夏明启嗯一声,出门把儿子放进三轮车的车斗,骑出门。
夏清辉开心得不得了,大声道:“爸爸,你不走好不好?我们一家人和爷爷奶奶住。”
夏明启心中一叹,“不行呀,清辉,爸爸有爸爸的责任,不能和爷爷奶奶住一起。你跟爸爸妈妈住,不好吗?爷爷奶奶年纪大了,照顾你的时候很累很辛苦,咱们让他们轻松一下,行不行?等放假了,爸爸再带你回来看爷爷奶奶。或者,你想爷爷奶奶,就给他们写信,让他们来看我们,我们留他们住上一年半载。”
夏清辉拍手:“太好了!到了你那儿,我就给爷爷奶奶写信,说我想他们。”
小算盘打得噼里啪啦响。
夏明启带他沿着路慢悠悠地骑着三轮车,“清辉,你说你妈会在哪儿?”
夏清辉挠挠头:“妈妈最近老喜欢去废品站,买一些破铜烂铁和旧书,爷爷说她买回来的十件中有九件是废品,真的也不值几个钱。爸,你说你媳妇儿怎么了?爷爷奶奶房间里的书架子上有旧书旧画,以前让她跟着看书写字她不愿意,现在却去废品站收破烂。”
夏明启也是一头雾水:“等见到你妈,问问就知道她是怎么想的了。”
他已看见林岚。
拎着一捆旧书旧画从废品站出来,灰头土脸,依旧不改美丽本色。
随着夏清辉一声叫唤,林岚抬头看向他们父子,难掩目光中流露出来的震惊:“明启?明启你怎么回来了?”
不应该是三月份吗?
又发生改变了。
------题外话------
今天总共更了五十二章,五万六千字,因为通知太晚,只有一周时间,所以没能攒下更多的稿子,今晚凌晨不更,明早八点更新,我会再接再厉攒稿子啦,求月票!
第0671章 取舍
注意到林岚毫无掩饰的震惊,夏明启不动声色。
停下三轮车,他下来接手一捆废纸放进车斗,反问道:“不想见到我吗?”
“没有,没有!”林岚矢口否认,想到这辈子和上辈子已有很多事情都不一样,面色很快恢复如常,笑盈盈地说:“明启,见到你,我真的很高兴,都高兴得不知道说什么才能表达自己的想法,我不是不想见到你,只是感到太惊喜了。”
夏明启认真地道:“我担心你们。”
林岚瞬间笑开了花。
她本就长得极柔极美,一笑更有万种风情。
若李星星在跟前,怕会感到自惭形秽,她毕竟是太年轻了,阅历不足,比不上成熟女人的妩媚,即使林岚偏向清丽温婉型。
夏清辉从兜里抓两颗奶糖给她:“妈,快上车,让爸爸带我们回家。”
林岚没接,对座驾是三轮车而感到失望:“你上回开吉普车回来的。”
话中的嫌弃太明显了。
明显到夏明启一点儿都忽视不了,眼里的那抹惊艳瞬间化作虚无,面色淡淡地开口说道:“上回有任务在身,时间紧,借别人的吉普车,今天是探亲假,三轮车也是借的,明天得还回去,免得耽误人家使用。”
林岚哦了一声,以很优雅的姿态坐在车斗的一侧。
窄窄的边缘,类似于扶手,位于车轮之上,平平地焊接于车厢,可供人坐在上面。
虽然上辈子和私奔的男人闹掰了,一开始吃点苦,但在林岚后来过得不错,养尊处优。
毕竟,那人得势很长一段时间,又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中发了大财,除了没有给林岚名分,衣食住行没亏待过她,所以林岚也养出一些气质。
若不是最后因心疾倒在桥头下无法向人求救,即使无家可归,她也不会冻死。
不过,她现在重生了。
重生就代表她不会走上辈子的歪路,一定可以做最风光的首富夫人,挽着丈夫的手臂出入上流社会,享尽荣华富贵。
今天乘坐的三轮车会变成劳斯莱斯幻影的!
林岚在心中告诉自己。
夏明启的座驾就是一辆劳斯莱斯,六代幻影,八十年代买的,很念旧,到自己死之前他都没换新的劳斯莱斯。
想到未来的美好生活,林岚挽了挽鬓角的碎发,问骑车的夏明启:“能在家呆几天?”
“十天左右。”夏明启回答,紧接着话题一转:“小岚,你跟我一起走好不好?我现在就打报告,挂号信寄给领导,请他们批示。”
林岚一呆:“随军?”
这是上辈子没有的事情。
是因为自己给夏明启寄信、寄衣服的原因吗?
她当然高兴,说明自己和夏明启的感情比上辈子好,这也是她重生后急于紧紧抓在手中的,想做货真价实的首富夫人,必须保住自己和夏明启的婚姻和感情。
反应过来的林岚立即道:“我愿意!你到哪儿,我就跟到哪儿。”
至于是否影响自己捡漏……
首富夫人会缺钱吗?那时候的她,应该穿着锦衣华服坐在拍卖会上当贵宾,优雅地竞拍亿万级珠宝古董,就像夏明星和李星星一样。
不是游山玩水,就是飞往全球各地,参加国际拍卖会。
因此,林岚很懂得取舍。
第0672章 太贪婪
夏明启并没有像弟弟弟妹预料的那样,立即盘问林岚知道二弟婚期和自己归期的事情,因为他清楚,问得太突然,未必有结果。
林岚是不够聪明,但她不傻。
而且,林岚变成这样,夏明启自认有推卸不了的责任。
堂前教子,枕边教妻。
他一样都没做到。
正直的人总会先审视自身,夏明启带妻儿回到家的一件事就是打报告,出门寄挂号信。
林岚开心不已,立刻收拾行李,做离开的准备。
衣服、被褥、生活用品等,什么都想带走。
看到她迫不及待的样子,夏父和夏大娘心中微微凉。
一家三口团聚的确是好事,还是他们老人促成的呢,但做儿媳妇的跟公婆吃住八年,从不贴补家用,如此表现反而让人觉得性情凉薄。
“爹,娘,小三两口子在沪上住洋楼,缺什么直接就在当地买了,结婚时收到的许多东西放在梧桐市,他们用不着吧?”林岚盯上夏明星和李星星的东西,尤其是崭新的丝绸面被褥、布料、羊毛毯、毛巾被、热水瓶、茶盘、痰盂等生活必备用品。
全是好东西,几乎没用过。
李星星和夏明星前往沪上时只带走一小部分,留下一大部分封锁在新房里,尤其是被褥,至少留下一半没带走。
夏明启带儿子出门寄信,林岚向公婆开口提要求。
夏大娘闻言骂道:“林岚,你是穷疯了吗?你娘家不给你置办嫁妆,你就惦记小三和星星的?他们的东西,我看你们谁敢碰一下!”
林岚不以为然:“我不是觉得他们用不到吗?新东西带到明启所在的营区,搬进分给我们的房子,既有面子,又不用再花钱买。明启是长子,清辉是长孙,他们脸上好看,你们该高兴才对,也是一个不浪费的意思。那么些东西,放得时间长就朽坏了。”
“你放心,一件都坏不了!”夏大娘有小儿子家的钥匙,隔三差五就去打扫打扫,把被褥衣物布料拿出来晒晒再放回去。
甚至,碰见过李秀红。
想来都是做娘的,有共同维护儿女房子物品的心思。
夏父松开微皱的眉头,淡淡地说道:“明启和小三是兄弟,小三不是他爹,会任你们予取予求。你们房里的东西全拿走都行,老二老三房里的东西不属于你们,你别盯着。”
林岚一脸不满:“明启可是长子,清辉是长孙!”
长子长孙和长媳就应该受到优待。
“长子长孙又怎么样?小三难道不是我儿子?现在不是封建社会,我的儿子们,我一视同仁。”夏大娘态度很直接,手指快伸到林岚脸上,“你放心,就凭你,我这辈子都不指望你和明启给我们养老。”
不够生气的。
正中林岚的下怀:“那就分家!”
她可不希望自己丈夫成为首富以后,自己首富夫人的头上还压着老爷子老太太,免得她偏心,从大儿子手里捞钱,私底下补贴另外两个儿子。
这种事,在有钱人家可是屡见不鲜。
夏明启扛着儿子进门,正好听到林岚的话,脸色一变,大声道:“林岚,你胡说八道什么?什么分家?我不同意!”
第0673章 分家
夏父则对林岚道:“你放心,等他们哥仨都在家的时候,你不说,我也把家给分了。”
等到那时候,老二也结婚了,能独当一面。
与其等到三兄弟为各人的小家庭做打算而心生嫌隙,不如学老李家,早早地就公平分家,反而利于兄弟和睦,妯娌和睦。
夏大娘生气道:“不用等哥仨都在家,小三和星星的性格我很了解,他们压根看不上咱们家里这点东西,老二晚上回来,今天晚上就把家给分了,明天开始,你们爱怎么吃就怎么吃,小三给我们老两口的孝敬,你们也别惦记。”
“娘,我不同意。”夏明启忙道。
他狠狠地瞪了林岚一眼,表情十分严肃:“快向爹娘道歉。”
林岚倔强地咬着嘴,不说话。
她铁了心和婆家就此分割,免得以后被占便宜。
那可是百亿商业帝国。
林岚本来想等三年时期安然度过后再提分家,现在自己带儿子跟夏明启走了,干嘛不分家?继续给夏父和夏大娘寄生活费吗?
自己和儿子又吃不到花不到,肯定便宜别人。
别人是谁?
夏明明和夏明星了。
夏父对大儿子道:“心不甘情不愿的道歉我和你娘承担不起,你听我的,家分了,自己的媳妇自己带回去教,别烦我们!”
把儿子抚养长大,给他娶妻生子,又带大夏清辉,他们该知足了。
想到林岚表现出来的奇怪之处,不分家反倒是个隐患,夏明启嘴角抽搐一下,认命:“听您的,但您二老手里的东西,我们不要。”
林岚急了:“怎么能不要?该我们得的,一分都不能不要。”
以前做大地主,怎么可能没一点好东西传下来?结婚时自己能得衣服布料和金镯子,分家反倒没有一点金条银元?跟谁说谁都不信。
出嫁前她爹娘就跟她说过,夏家的大头财产肯定在两个老的手里攥着。
只是她多年来明察暗访,始终没找出端倪。
夏大娘呸了一声:“你放心,等老二回来会把账给你们算得清清楚楚,我们都上六十岁的人了,早该退休了,你们还得给养老钱呢!”
夏明明晚上回到家,还没表达出见到大哥的喜悦,就被分家的信息砸得晕头转向。
“分家?”他惊呼。
夏父面不改色:“本来想等你结过婚,小三也回来,大家都在的时候再说分家,但你大哥几天后得走,小三工作忙又回不来,提前分了了事,属于小三的那份,我会写信告诉他。”
夏明明无所谓:“随您,您和娘高兴就行。”
他和褚翠翠是双职工,三转一响四十八条腿样样齐全,聘礼带回,另陪嫁妆,再加上收的结婚礼物,小日子很快就能过起来了。
而且,两人准备婚后在梧桐市或者松花县买个属于自己的青砖瓦房四合院。
私人产权的那种。
得为自己的子孙后代考虑,结了婚肯定得生儿育女,提前准备房间。
夏明明和父母住在一起的时间最长,也最清楚他爹的富贵病就是无底洞,现在也得天天吃人参养荣丸,家里根本没什么财产,自己三兄弟结婚的聘礼都是提前准备好的,而金镯子也是上一代留下来,指明给孙媳妇。
分家,其实没什么好分的。
第0674章 分家不分钱
既然决定分家,那么就敞开天窗说亮话。
堂屋的灯昏黄黄,夏父坐在上首,夏大娘则搬出两人卧室中的一口小箱子,当面打开。
林岚迫不及待地伸头一看,却没看到想象中的金条和银元,只有一本本账册,蓝底封皮或者牛皮纸封皮上全部写着“账册”两个字,底下有日期,分别是哪一年哪一月到哪哪一年哪一月的,一年一本或者两本、三本。
“自从卖房子卖地到现在,十几年,家里的账册全在这里。”夏父开口,“你们也知道,我能活着,全靠好药养着,开销一直很大,花光家里的钱才开始卖房子卖地。你们娘,怕你们到分家的时候怀疑我们老两口把卖房子卖地的大笔钱昧下来不分给你们,特地要求我记账,记着记着就习惯了,直到现在,你们随便打开看。”
林岚不相信,伸手就拿起一本账册。
是五年前的一本,上半年三月份到六月份的账本。
上面记着各项开支和工资,每个月的工资入账都一样,是夏父当会计的几十元工资,另外三笔入账就是夏明启三兄弟上交家里的钱,夏明启和夏明星上交的一样,都是五十元,夏明明工资低交得少,支出就很多了,一天记一页纸,柴米油盐酱醋茶样样在内,包括林岚问婆婆要钱买丝袜的五块钱,而夏父的药钱更是一笔大支出,几乎月月都是入不敷出。
有一个月,夏父格外不好,做了一个手术,光住院就花了三四百,一笔一划,记得很清楚,应该是照着医院收费单记的,包括床位费、换药、导尿管等等。
夏大娘干脆地道:“卖房卖地,一共得十根金条和一万大洋,当时就花了不少,有些药人家不收银元,只要金条,你们可以看那一年的账册,好几种药都是西药,消炎止咳平喘的,全是用黄金买回来,到建国时就花得差不多了。”
夏明启眉眼一动,没说话。
那些药,尤其是盘尼西林一类,都是给他买的,曾救了不少兄弟。
卖房子卖地的前前后后,父母靠自己重病的理由,偷偷地买,然后再送到组织,都是用真金,白银是买不到的,这方面管得又特别严,所以一有风声,受恩的人就给自己打招呼,让家里卖房子卖地,提前做准备,不过那时候家里也确实没什么财产了。
可以说,家里投入在他身上的,远非两个弟弟所及。
这事,两个弟弟都知道,他们都说没有国就没有家,赞同父母的行为,只是打仗的时候怕给家里惹麻烦,从来不提,建国后就更不打算炫耀了。
反正,他们家是贫农成分。
根正苗红。
夏大娘全部揽在给夏父治病的事情上,继续道:“剩的大洋,加上家里的,总共一万多,花到建国后响应号召,共兑换八千多现钞,银行可以查出来,但十多年的支出可不止八千多,光你们兄弟仨结婚就花了不下五千!”
夏大娘拿出存折,打开道:“要不是兄弟仨月月上交家用,小三也把退伍费贴进去给他爹买人参配药,咱们家现在应该倒欠人的钱,而不是还有两千多元的存款。”
“只有两千多?”林岚十分不满。
太少了,徐悲鸿的一幅画还得一百多呢!
三家一分,每人只有几百。
夏大娘把存折打开后给他们看一遍,直接合上,面无表情地道:“我们家比不上你娘家一年一千元的定息,当然只有两千多!这两千多,不分。”
林岚脱口道:“分家为什么不分?”
第0675章 养老费
“给你公公买药!”夏大娘回答得毫不犹豫,“这笔钱,你们谁都别惦记,等我们花完了,你们三家还得凑钱买药治病。说起来,小三最吃亏,他不说,你们该心里有数,星星手里的上好药材是花钱买不来的好东西,真要按价,给我们的得值好几千!他们到沪上,又从华侨商店买了一批药方子里需要的药材寄过来,全是他们出的钱。”
夏明启点头:“小三和星星确实付出良多。”
虽没人打扰他们的生活,但陈同志一直关注他们,要保证他们的安全,保证他们的衣食住行,免得叫功臣挨饿受冻。
事实表明,李峥嵘的孙女就是李峥嵘的孙女,压根不用他们操心。
靠自己,美元就挣了两笔。
夏明明伸了伸舌头:“完了,我在小三面前原本就没有做哥哥的威严,听娘您一说,我就更拿不起哥哥的架子了。”
难道真因为他是老二?活该不出彩?
夏父冲他一笑:“你也很好,你哥哥弟弟不在身边,全靠你照顾我和你娘,你的付出不应该用钱来衡量。而且,你一直上交家用,并没有白吃白喝。你们三兄弟,在我和你娘的心里都一样的,一样的孝顺,一样的好。”
夏明明倒有些不好意思:“应该的,应该的。”
“这笔钱不分,你们没意见吧?”夏大娘问道。
夏明启和夏明明异口同声:“没意见,没意见,要是以后没钱买药就吱一声,该我们出的养老钱和药钱,一分都不会少。”
夏大娘很高兴:“好,咱们来说说养老钱。”
林岚快气死了:“不分钱,还要养老钱?”
“我把他们三兄弟养大成人,又给他们娶媳妇,如今我们两个老的干不动了,难道他们不该给我们养老送终?”夏大娘对大儿媳妇愈加不喜了,直接道:“我把话挑明,老大和小三的工资高,一个月给三十,当然,想多给,我没意见。”
“我呢?”夏明明问道。
夏大娘回答:“你和翠翠要是在家跟我们吃,就交三十,十块钱是养老费,二十块是你们的伙食费,你们要是不和我们一起吃,就十块钱养老钱。”
夏明明想了想:“关于养老费,我给十五吧。”
夏大娘当然不拒绝:“你跟翠翠商量后再说。虽然你们没结婚,但也快了,得先顾着自己的小家,再来谈我们的养老问题。”
林岚嚷道:“凭什么我们给三十,老二给十块?娘,您未免太偏心了。”
三倍之多呢!
“刚刚我说了,老大和小三的工资高,三十块钱拿出来,不影响你们生活,小三和星星远在沪上不在跟前,我就给直接定下,不给他们反对的机会,你有什么不满的?你婚后和清辉跟我们住,吃的喝的用的样样是我操心,你心里没点数?”
“明启不是一直给家用吗?一个月五十呢!”林岚道。
给她的零花钱都没那么多。
夏大娘更不客气:“你怎么不说小三也是给五十?小三没跟我们吃住,也没妻儿叫我们照顾,反而时常贴补我们,你倒跟他比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