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81章 暑假以此开端
夏明星和陈向阳下班后,李星星和他们商量,翁婿二人都赞同李秀红的说法,给寄一些粮食、布料让陈念恩和杜嫣然分给送礼的家庭。
他们不能占人家的便宜。
至于送人参的那位,另寄二百块钱。
在收购站,这样一支人参的价格至少在二百以上,具体根据医生的评定来定价。
翌日,李星星便和夏明星一起行动,因有侨汇券的存在,他们去年的布票发下来后就没怎么用,粮票也攒下许多,买点粮食和布料,回来再掺点星星超市里的粮食和布料,加些麦乳精奶糖等紧俏物资,又往东北寄去四个大麻袋。
有给送礼家庭的,也有给兄嫂的。
信是另外寄的,挂号信。
但没寄二百块钱,李星星在信里请杜嫣然替自己垫付,将来自己在给杜嫣然买东西时扣除这笔钱即可,可以省下一点汇款手续费。
办完这件事,李星星迎来大一第二学期的最终考试。
考完试就放假了。
对于成绩,她不关心,反正有信心。
暑假的开端仍处于梅雨季,梅雨季带来的唯一好处就是不用跑步!
虽说应该风雨无阻,但夏明星到底舍不得妻子冒雨锻炼,容易寒气入侵,所以就陪她在屋里跳绳,不失为一个锻炼的好方法。
为了保持完美身材,李星星也是拼了。
有时候,他们会偷偷使用空间里的健身器材,哑铃、弹簧拉力器之类。
那是李星星图跟风健身时买的,一直在家中蒙尘,而不是星星超市里的货,没实在意义,老爷子才不会把钱花在这上面。
晚上洗完澡,闩门拉窗帘,李星星在卧室里换上一件嫩绿的短袖旗袍,扎着丸子头。
不能在外面炫耀,可以穿给小夏哥看嘛!
女为悦己者容。
真丝料子,和肌肤相亲。
一年多前温秀珠叫人给她做的,当时是量身定做,十分修身,此时再穿上身,腰间却显得略松一些,然而身体曲线变得更加玲珑,腰细腿长,浑身上下没有一丝赘肉,李星星故意在夏明星跟前走台步,体态轻盈婀娜,曼妙异常。
旗袍最适合东方女子,尽情展现出江南美人的温婉典雅,钟灵毓秀。
李星星觉得自己不够美,随手翻出一只水灵灵的阳绿手镯戴在左腕上,衬得肌肤莹润如玉白如雪,手指纤长似春葱。
夏明星心头火热:“星星,你真美!”
“是不是第一美?”李星星笑盈盈地问他,甚至转了一圈,开衩处的腿若隐若现,愈加地吸引人,吸引夏明星的目光流连不去。
“星星,你靠近点我再回答你。”他说。
李星星毫无防备地走到他跟前,一下子就被拉到他怀里坐在他的腿上,吓得哎呀一声,花容失色,情不自禁地以双手搂住他的脖子,“小夏哥,你坏死啦!”
夏明星笑道:“我还有更坏的时候。”
手,悄咪咪地摸到她腿上。
有丝绸的润滑、有玉石的细腻、有剥壳鸡蛋的弹性。
组合在一起,勾魂摄魄。
一个美妙无比的夜晚,就此展开。
------题外话------
今日更了十五章,进度条:5\42,差37章,明天再接再厉,各位晚安。
第0782章 天下第一聪明人
后半夜,雨势减弱。
到翌日清晨,李星星听到滴答声,哀叹:“不会还在下吧?我讨厌梅雨季。”
又潮又热,睡不着。
夏明星笑道:“根据我的耳力来分辨,雨停了。”
“停了?滴答声哪来的?”李星星侧耳听,依旧是滴滴答答连绵不绝。
“屋顶的积水呀,顺着瓦片流下来可不得发出声音吗?”夏明星掀开毛巾被,坐在床沿穿上放在枕边的海魂衫和蓝裤子,回头对李星星道:“起不起?今天周末不上班。”
李星星惊喜:“舍得休息啦?”
夏明星失笑道:“我每天都想休息,就是不能。最近没有重要工作,我不想参加义务劳动,在家陪你一整天,不喜欢吗?”
“喜欢!”李星星爬起来穿衣服。
先穿内衣,然后上身穿一件小号海魂衫,下边套一条蓝色半身裙,脚踩黑色皮凉鞋,整个人亭亭玉立,眼角带着春色,美得不像话。
夏明星忍不住吻住她。
“没刷牙!”李星星娇笑。
“没事,我没口臭,而你吐气如兰。”夏明星说。
两人携手出房门已经是几分钟后了,正在水池旁择菜的大炮二炮看直了眼睛。
二炮开口:“姑姑,姑父,你们真好看!和我们穿的衣服一样。”
李星星定睛一看,还真是!
大炮二炮穿着海魂衫和蓝短裤,经过一个月的调养,兄弟俩胖了一大圈,脸颊上有肉了,且白了两个度,眉眼俊秀,由小骷髅进化为正常的小孩儿。
时下的正常小孩儿。
在李星星看来,还是很瘦,需要继续补养。
李秀红把择的菜拿到水池搪瓷盆里冲洗,回头问女儿女婿:“怎么我看俩孩子始终穿同一身衣服?晾衣绳上才洗的也是海魂衫和蓝短裤。”
进家门至今,大炮二炮就没换过别的衣服。
不是说他们没有换洗的,而是说所有的衣服全一样,没有第二种。
李星星笑嘻嘻地说出理由:“穿两三身不一样的衣服出门,外人觉得他们很奢侈,不符合艰苦朴素的生活作风,说不定会给咱家惹来麻烦,穿一模一样的不同了。别说换两三次,就是换五六身,别人依旧认为是同一件衣服。娘,我是不是很聪明?”
李秀红没答话,刚刷完牙的陈向阳开口称赞:“聪明,非常聪明!秋冬给他们俩做衣服或者买衣服,也按照你的想法来,准备两套或者三套相同的。”
在外人眼里他们一个季度只有一身衣服,谁能说他们奢侈呢?
大炮和二炮目瞪口呆!
原来,给他们准备三套海魂衫和蓝短裤是有这样的意义呀!
“姑姑好聪明!”大炮由衷地道。
二炮跟着点头,他们都没想到这一点。
“那是,我是天下第一聪明人!”李星星被夸得得意洋洋。
见到久违的阳光洒落到院中,仰脸看到天空一片碧蓝,偶尔飘过一缕白云,她的心情很好,笑靥如花,声音甜美:“小夏哥,天公作美,希望我们进行一场浪漫的约会。”
陈向阳和李秀红也不上班,两个孩子在家有人照顾,他们可以毫无顾忌地出门。
第0783章 约会拍照
饭后,夏明星骑一辆自行车载着李星星,穿梭于大街小巷。
不忘带着相机和帆布挎包、军用水壶。
天气晴好,外面出行者众多。
依然可以见到许多穿旗袍的女子,袅袅娜娜,打扮得时髦而又精致,惹得李星星羡慕不已:“我也好想穿旗袍!”
配翡翠或者珍珠,真好看。
特别有气质。
自己的身材那么好,不展现出来感觉好亏啊!
夏明星没说话。
李星星伸手指戳他的腰,“小夏哥,你怎么不吱声?”
夏明星这才开口:“穿出来给别人看干嘛?在家穿给我看就行了,像昨晚一样。”
李星星脸上一热,泛着丝丝红晕。
“流氓!”她嘀咕一声。
夏明星耳尖,听见了,他低低一笑:“只对你呀!”
李星星扮个鬼脸,可惜夏明星看不到,问道:“咱们今天到哪里约会呢?海边?公园?或者戏剧院、电影院,都是不错的选择。”
李星星仰脸想了想。
其实她想去文物商店的内柜瞅瞅古玩字画,但又不想让金钱占去两个人的约会。
到海边转转?兴许再发一笔财?
不行,不行,下了那么久的雨,谁知道海边是什么情况。
最终,她开口说道:“小夏哥,不要去人多的地方,天热,汗味重,臭臭的。”
夏明星觉得有道理,“公园泛舟?”
“好!”李星星表示赞同。
两人到公园买票进门,寄存自行车,不过他们没忙着泛舟,而是沿路观景。
夏季的花木郁郁葱葱,景色如画。
李星星以一池荷花为背景,让夏明星给她拍照,觉得不够,眨巴着大眼睛准备捉路人给他们拍合影,“找谁呢?”
就你了,李小青!
虽然处于暑假期间,但她没有离开学校。
李星星冲一群女大学生招手:“李青,李青,你快来,快来帮帮忙!”
李青早就看见他们夫妻了,毕竟像他们那么好看的人实在少见,只是不好意思打扰,现在听到李星星叫唤,以为出了事,赶紧跑过来。
“发生什么事了?”她气喘吁吁地问。
李星星心里闪过一丝歉疚,不好意思地道:“想拜托你给我们拍合影啊!我也可以让我小夏哥给咱们一帮同学拍合影作纪念。”
闻听此言,李青尚未反应过来,跟过来的其他同学就怂恿道:“快帮忙!”
她们很想拍照留念呢!
虽然不是同班,但她们都认识李星星。
李青笑了笑:“好的。星星,你教我怎么用,没见过你们家这种相机。”
有一个叫海霞的女同学自告奋勇:“要不让我来吧?这是进口的德国相机,沪上资本家的子女最喜欢用,而且是彩色的呢,不是黑白。”
闻言,大家更期待她们的合影了。
海霞给夏明星和李星星拍了两张,夏明星则给她们一帮女学生拍了两张合照,除了以荷花为背景,也以湖心亭为背景在湖边拍一张。
李星星向同学告辞,笑道:“等我洗出来给你们送到学校,两张合影人各一张。”
大家很开心,“谢谢,谢谢!”
就此分开,不打扰他们约会。
第0784章 转移阵地
为了省来回路费而在假期中留在学校的学生们家庭条件都不是很好,无人不羡慕李星星的无忧无虑,天真烂漫。
出身好,条件好,自己也优秀。
作为干部家的女儿,她在学校是出了名的不张扬,反而很有爱心,现在又有一位相貌气质十分出众的伴侣,看起来非常相配。
金童玉女的词语大概就是为了形容他们而存在。
听到她银铃般的笑声被风送到耳边,几个女学生同时道:“真好!”
他们认为很恩爱的一对夫妻正发生争执。
看到有冰糕厂职工推着自行车卖冰糕,李星星想吃,捏着她卖头发的五毛钱,一直没花,可以买四根奶油大雪糕,还剩两分钱。
一毛二一根,她记得很清楚。
夏明星以她体寒为由,阻止她买雪糕,她就生气了。
使劲地跺脚:“一次!一次都不行吗?自从天天早上跟你跑步,我是吃嘛嘛香身体倍棒,而且不是经常吃寒凉的东西!爷爷在的时候,我哪年夏天不吃冰激凌!”
还是哈根达斯的哦!
她忽然想到星星超市冷库里貌似存有一批雪糕?
很久没翻冷库了,差点忘记。
夏明星好声好气地哄她:“爷爷没管你,所以你的脚一直冰冰凉凉,你说天气炎热,那你的手脚暖和吗?说明你缺阳气,不宜食用寒凉之物。”
李星星把手覆在他额头:“我觉得很热乎啊!”
“凉的。”仿佛一块玉。
夏明星拉着她远离冰糕厂职工,递军用水壶给她,“喝口水,我带你拜访给你雕刻翡翠首饰的老工匠好不好?他就住在附近。”
他清楚该用什么话题来转移妻子的注意力。
想到生日收到的镯子和后来陆续到手的同料首饰,件件美貌,李星星果然产生兴趣。
“他不上班吗?”她问。
周末的确是节假日,可不休假的人比比皆是,李星星都习惯了。
夏明星笑道:“为了把工作传给小儿子,王师傅早已办理退休,一直在家待着,原打算在私底下接活挣点钱,结果时局导致没人登门,日子过得不太好。”
李星星做好心理准备。
但是,万万没想到王师傅竟不好到连饭都吃不饱的地步。
穿过狭窄的老弄堂,走过脏乱的棚户区,他们找到王师傅家时约有十点半,王师傅和老伴儿一人端着一碗野菜汤出厨房,瘦骨嶙峋,就骨架子支棱着脑袋。
和大李子村的大多数社员没有任何区别。
王家没院子,仅有两间石墙瓦屋,旁边搭一间小厨房。
李星星在他们汤碗里看到自己的倒影:“你们午饭吃得这么早?”
抬头看见夏明星,王师傅脸露喜色,随即回答道:“是早饭,不是午饭,我们一天只吃两顿饭。夏同志,你们有活儿找我吗?”
他很期待的样子。
年过半百的人,脸上居然带着一丝孩童般的天真。
夏明星点点头:“我们进屋说?”
“请进,请进。”王师傅赶紧领他们进屋,提起竹壳热水瓶给他们倒水,盛水的两个搪瓷杯都掉瓷了,露出一块块的黑底子。
第0785章 玉貔貅
李星星目光灵动,稍稍打量一下屋里。
家具很少,就一床一榻、几口箱子、几把椅子和一张方桌,破破旧旧,堂屋正面中堂上却贴着伟人的画像,擦得一尘不染。
穷是穷了些,里外很干净。
王师傅倒完水,一口气喝掉野菜汤,不好意思地道:“见笑了。”
对此,李星星感到费解,“您不是退休老职工吗?怎么生活得如此艰难?沪上市民供应没断过,您二老……”
王师傅实话实说:“父母和岳父母在梁溪,我们节省的粮食和钱都寄给他们了。”
儿女各有家庭,日子过得很一般,他们二老饿不死就行。
“日子很不好过吗?”李星星问道。
“城镇居民的口粮只有十五斤稻谷,两家老老小小,里头还有黑户,不支援他们就得饿死了。夏同志上回给的侨汇券,我买的粮油布匹全寄给他们,再用细粮换粗粮,总算熬过一个头年。”王师傅也是没办法,总不能对他们袖手旁观。
李星星抿抿嘴。
梁溪的城镇居民尚且如此,农村的更不用多说。
凭空出现一百七十万吨粮食,又有爱心人士陆陆续续捐赠的粮食,还有国家提前进口的粮食,三相结合,情况怎么还是如此糟糕?
她想不通,真的想不通。
夏明星时常行走在外,和三百六十行打交道,他比生活在家庭、校园的妻子更了解时事,还是那句话,那些粮食对于灾荒而言仍然不够,远远不够,比自己从空间资料中看到的历史好一点点,大概只有三成本该饿死的老百姓得以挺过去。
剩下的七成,照旧处于饥饿当中。
不过是李星星看不到罢了。
李星星觉得很难过,“小夏哥……”
夏明星拍拍她的手背,对王师傅低声道:“我有门路,晚上给你们弄几百斤的红薯干、麦麸和花生饼、豆饼一类的粗粮。”
老两口异口同声:“真的?那可是好东西。”
“真的。”夏明星点点二老的空碗,“你们光吃菜汤子怎么活下去?我想请王师傅给我雕刻一些玉石,没力气干不了活儿。我有话在先,你们必须保证对外人只字不提,别说是我们夫妻俩给你们倒腾的粮食。”
王师傅明白,拍胸脯道:“你放心,我们老两口一定守口如瓶!你们有什么雕刻一类的活儿只管交给我,我的后半辈子全卖给你们了!”
他说到这儿,又道:“你们等等。”
他打开床尾的一口箱子,摸出一个镂刻精致的红木盒子,转手递给李星星:“夏同志上次托我做首饰我就知道他一定疼媳妇。这里面是我以前给一个大户人家雕刻的东西,东西没做好,他们全家就死在战乱中,一个不剩。我替他们收尸,便把东西据为己有,压在手里好些年,现在卖又卖不出价,送给你们作为谢礼,你们觉得如何?你们愿意帮忙弄几百斤粮食,我感激涕零,一年半载可能给不出钱,得攒上几年才行。”
“不要钱,免费送给您二老,您替我们做东西就行。”李星星接了盒子,顺手打开,竟是一尊羊脂玉的貔貅和边角料雕刻的挂件、手串等。
那貔貅乃是精工雕刻,活灵活现。
------题外话------
继续码字中,电脑超长待机真的好好,昨天一个白天才用掉百分之三十的电。
第0786章 棚户区见闻
羊脂玉只有白色,仿若羊之截肪,不及顶级翡翠之晶莹剔透和诸多鲜灵颜色,但它是软玉之王,温润细腻,李星星也很喜欢。
一尊玉貔貅,没让她白来一趟。
离开王师傅家时,李星星留下夏父给她的见面礼。
一块鸡血石。
原本放在随身空间里,伸手进挎包就掏出来啦!
她见玉貔貅雕刻工艺非凡,联想到自己爱不释手的生日礼物,询问王师傅得知他亦善刻印章、碑文,手里工具齐全,便委托他给自己和夏明星各刻一方印章,王师傅自然满口答应,对到手的鸡血石爱不释手,“好东西,好东西。”
送他们出门后再回屋,王师傅突然听妻子惊叫一声。
“怎么了?”他问。
王牛氏指着李星星坐过的椅子,“有东西。”
王师傅凝目一看,发现椅子上有两个油纸包,过去拿起打开,里面竟包着黄澄澄、油汪汪的鸡蛋糕和桃酥,散发出浓郁的香味。
“一定是他们遗落的。”王牛氏说道,催促丈夫:“快去追他们。”
王师傅重新包好,匆匆赶出去。
夏明星和李星星尚未走远,听到他的呼唤,李星星扭头一笑,双手作喇叭放在嘴边冲他大声道:“我故意留下的,送给你们当午饭!”
王师傅呆若木鸡,夏明星已骑着自行车呼啸远去。
追不上了。
再次路过肮脏破败的棚户区,芦席、油毡、木板等物搭建的简陋房屋前,可以见到居民们个个衣衫褴褛,个个骨瘦如柴,个个神情麻木,没有一点点作为人的精气神。
甚至有个孩子趴在水沟边以手捧水喝,肚子涨得溜圆,四肢却细如火柴棒,不着寸缕。
旁观者仿佛司空见惯,无人教导孩子不能喝生水、脏水的道理。
“小夏哥,你看。”来沪上快一年了,李星星从来没踏进过棚户区,一直生活在比较繁华的地段,此时此刻,棚户区带来的感觉很震撼。
夏明星瞥了一眼:“已经比解放前好了很多。”
打仗的时候,人命如草芥,不仅仅是吃不饱的问题,随时都有可能命丧黄泉。
李星星在夏明星背后唉声叹气:“小夏哥,他们真可怜。我们活在天堂中,他们活在地狱里,我有钱,可是国内没有粮食可买。”
想帮他们都没办法。
计划经济,人人限购。
倒不是李星星圣母,而是不忍心看到大批百姓因饥饿而死。
钱可以再挣,人命没了就什么都完了。
空间里是有大批物资,相对已经送出去的一百七十吨粮食而言却不算多,大概只够自家及其亲朋好友吃个十年二十年,而且不能明目张胆地拿出来,以免给自身带来危险。
即使同情心泛滥,李星星永远都不会把自己置于救人之后。
她的这份心态,让夏明星喜欢得不得了,真实得可爱,真正大公无私的人能有几个?反正他和李星星都做不到。
“星星,你做得够好了。”他轻声说道。
毕竟,他们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只能见一个帮一个,碰不见的就当做不知道。
不然能怎么办?
李星星情绪低落,喃喃道:“真可怜。”
以前,她经常给各个慈善平台筹集大病医疗费的病人捐款,也牢记爷爷说的救急不救穷,可她刚刚看到的虽然不是病人,但他们实在太惨了。
夏明星转移话题的本事做得很熟练:“你中午吃什么?在哪儿吃?”
“随便吃点。”李星星觉得无所谓。
第0787章 黄精枸杞牛尾汤
夏明星对沪上很熟,毕竟大学期间在这里生活数年,对那些手艺非凡的老字号餐馆是如数家珍,东拐西绕,找到一家不甚大的广府菜馆。
原本是私人菜馆,现在是公私合营,他们到时,室内座位已有九成满。
夏明星停好自行车,携李星星坐到角落里的一张空桌,“星星,你坐着等我,我到柜台点菜,咱们今天有啥吃啥,可行?”
“行。”没问题。
李星星到国营饭店吃饭,都是根据现有的菜单点菜,每天的供应都不一样。
夏明星走近柜台,看着窗口挂的小黑板,对窗口后面的中年女服务员说道:“一份卤水拼盘、一份酿豆腐、一份豉汁蒸排骨和白灼虾,八两米饭。”
小黑板上标有价格,主动递钱和粮票。
服务员低头登记他点的菜,没抬头,“没有排骨,换成梅干菜扣肉行不行?只有最后一份了,今天的猪肉供应量十分有限。”
“就换成梅干菜扣肉。”夏明星把钱和粮票递进去。
抬头收钱收票时,服务员眼睛里忽然闪过一丝惊疑不定,过了大约半分钟,白皙圆润的面庞上布满惊喜交加的神色,“小夏?你是小夏吧?从你毕业后多年不见,差点没认出来你,我记得你上学时经常来。”
夏明星点头道:“刘婶,别来安好?”
“好得很!”刘婶笑容满面,上下打量一番,“小夏,你什么时候来沪上的呀?看你的样貌、打扮和精气神我就知道,工作不错吧?”
“还行。”夏明星并未提及自己现有的职务,回首看了看正在东张西望的李星星,他扭过头冲刘婶一笑,“正好路过附近,带我媳妇儿来尝尝刘叔的手艺,饭馆仍是由刘叔掌厨吗?还是刘叔的两位徒弟?”
提及丈夫的徒弟,刘婶笑容转淡,很快又打起精神:“是老刘做饭做菜,每天供应有限,他一个人就够了。你媳妇是哪位啊?让我见见。”
夏明星招手叫李星星过来。
刘婶目露惊艳,“小夏,你媳妇长得好标致!”
话音未落,李星星已到跟前。
菜馆毕竟狭小,从角落到柜台不过就是十来步的距离。
“小夏哥,你叫我?不是说好你点菜的吗?”说完,李星星好奇地看着刘婶,一脸的精灵顽皮,“这位好像老板娘,是老板娘吗?”
刘婶笑道:“以前是老板娘,现在是服务员。”
李星星表示理解:“是啦,是啦,现在是公私合营,您应该属于光荣的工人阶级。您家有什么好吃的呀?”
“小夏点过菜了,你们坐回去,我把菜单送到厨房给你们做。”
刘婶把菜单送到厨房,对中年高瘦厨师道:“小夏带媳妇儿来吃饭,老刘,你可得拿出真功夫,别像平时那样敷衍了事,小夏那条舌头可挑剔得很。”
“小夏?那小子来了?”老刘很高兴,“先把牛尾汤盛两碗给他们,我请客。”
刘婶应了一声,拿出汤碗盛了牛尾汤,又托盘端到外面。
夏明星见到她到自己夫妻桌前,赶紧接手,“刘婶,我没点汤。”
“我们做给自个儿吃的,给你们盛两碗,尝尝老刘的手艺是精进了还是退步了。”刘婶在他接手后甩了甩手腕,“小夏的媳妇儿,快尝尝。”
“好呀!”李星星舀一勺吹凉喝到嘴里,“有黄精,有枸杞,有牛骨牛肉的味道。”
刘婶抚掌:“厉害呀!黄精枸杞牛尾汤。”
李星星顺口就道:“补肾滋阴、益精健骨。”
第0788章 胎记
李星星所学甚杂,本人又好美食,跟老爷子游山玩水时,尝遍八大菜系所有美味,对很多菜单是如数家珍。
所以,刘婶刚说出汤名,她就知道其功效如何。
夏明星扶额一笑。
刘婶忍不住道:“你的舌头竟和小夏一样灵!十几年前,他第一次来我们家菜馆吃饭就挑三拣四,差点被老刘赶出去。”
李星星笑眯眯:“我们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嘛!”
刘婶觉得有道理,“你们慢慢喝,我先去忙。”
菜馆小,又没有第二位服务员,刘婶一个人忙忙碌碌,菜好了,直接叫号,让顾客自己到柜台把自己的饭菜端到桌上。
叫到夏明星和李星星这桌时,是几分钟后。
先做好的是卤水拼盘,接着就是白灼虾、酿豆腐,最后是梅干菜扣肉。
菜馆中顾客走得七七八八,他们也吃得差不多了。
李星星吃得很开心:“好吃!够正宗!”
“刘叔是正宗的粤菜传人,潮汕人,他做的牛肉丸才是一绝,可惜没有供应。”夏明星对她说得时候流露出些许遗憾。
李星星挑挑眉:“你早说啊,我们下次带牛肉来拜访刘叔刘婶。”
可以吃到正宗牛肉丸啦!
嘿嘿嘿!
刘婶和忙完的刘叔一同从后厨出来,走近时听到这句话,刘叔便笑道:“那我可欢迎之至!半根牛尾巴都是我硬从肉联厂那里抠来的,平时根本没有供应。”
一口纯正的潮汕口音。
见到他们,李星星立刻起身问好,礼貌之至。
“坐坐坐。”刘叔和刘婶跟着坐下,刘叔笑问夏明星:“手艺如何?”
夏明星竖起大拇指:“火候更精进了。”
“那是!”刘叔端正的脸庞上露出一丝得意,紧接着问道:“你们什么时候结婚的?什么时候来沪上的?现住哪里?有空再来吃。”
夏明星没回答问题,只道:“什么时候有空再来打扰您二老。”
闻言,刘叔伸手虚点他,“听你这话我就知道,你们结婚有一段时间了,来沪上也有一段时间了,没来找我们真不够义气。”
李星星好奇地问:“您怎么知道?”
“因为他以前的假期结束后来到沪上就来我们饭馆吃饭,都是以这样一句话作为开头。”说到这里,刘叔清了清嗓子,用一口潮汕方言道:“刘叔,刘婶,我第一时间来光顾你们的饭馆,惊不惊喜?意不意外?我回家的这段时间里可是时时刻刻念叨刘叔的好厨艺。”
李星星笑得趴桌:“虽然话音不对,但像我小夏哥的口气。”
夏明星却是云淡风轻:“知我者,刘叔也。不能怪我不来找你们,我记得你们说回乡的话,我就以为你们已经不在沪上了。”
刘叔叹气:“当初没走成,后来没机会,等到想回的时候,户口都在沪上,离不得。”
“别说那些话,在沪上生活挺好的。”刘婶顶顶丈夫的胳膊,从自己口袋里掏出一个冰底飘绿的翡翠镯子递给李星星,“来,给你们的结婚礼物,别嫌弃。”
“谢谢,不嫌弃。”李星星道。
她觉得刘婶很土豪,随随便便就是一只十位数的镯子。
当然是五六十年后的十位数。
现在?
上回在文物商店里看到差不多的,标价三块钱!
李星星把镯子戴在左腕上,不经意间露出晚上的胎记被刘婶看见,顺口道:“你也有这样的胎记呀?”
第0789章 谢家人
也有?
李星星心中一动,笑道:“刘婶,您见过同样的胎记吗?”
这样的胎记,她有,她哥哥有,他亲爹有,很像是家族遗传,自家亲爹又是捡来的孩子,说明他有根可寻,所以她对刘婶的话感到十分好奇。
刘婶说这句话,说明她曾见过。
听到李星星的问题,刘婶没有丝毫防备地说道:“见过呀!谢家人!”
“谢家人?刘婶,您能跟我仔细说说谢家人吗?”李星星上身前倾,水汪汪的眼睛满是好奇,“我听说,潮汕人最懂得经商,‘京华帝王府,潮汕百姓家’说的就是潮汕,所以潮汕地区的有钱人层出不穷,代代不断。”
五六十年后,富豪榜上的潮汕人依旧占据主流,往往报团取暖。
刘婶笑出一脸骄傲:“没错儿,我们潮汕人从小就学挣钱!别看我们老刘家出身很普通,但我们有一颗当老板的心!”
可惜,遇上公私合营,当了几十年的老板就成泡影了。
她赶紧转开话题,说道:“谢家人就是潮汕地区的翘楚,大家族,曾带船队下南洋做生意,风生水起,不过他们家几十年前就迁居海外了,老宅仍在,每年也有人回来祭祖、打扫祖宅、宗祠,但嫡系一脉没有回来过。”
“为什么呢?”李星星睁大眼睛继续问。
听着就感觉是一个大家族,而且是超级富豪家族,会是她爹的根之所在吗?
夏明星在旁边跟着问:“谢家人有我媳妇儿一样的胎记?”
刘叔和刘婶同时点点头,刘婶开口道:“谢家嫡系有,听说他们家每一位嫡系子孙生来就有胎记,而且只有儿子有,长在左手腕,代代如此,从无例外。”
李星星奇怪极了:“只有儿子有?”
那她的胎记从何而来?不是遗传自亲爹吗?
刘婶仍旧点头:“是呀,女儿就没有,可能因为女儿长大后得出嫁,变成外姓人,所以家族胎记只长在男儿身。我跟你说,长胎记的谢家男儿个个聪明绝顶,成就非凡,从古至今十八代,没有一个是庸庸碌碌的,‘富不过三代’那句话对于谢家人来说就是屁话。不过因为谢家人离开几十年了,当地只有老人知道这件事,我小时候见过谢老爷的胎记。”
李星星缓缓吐出一口气,她对谢家人产生好奇了。
离开饭馆后,坐在自行车后座上,她跟夏明星聊此事,“小夏哥,你说,我爹和他们家有关系吗?不然怎么就那么巧?”
有一样的胎记,都在左手腕。
唯一不同的地方就是她是女孩子,也有胎记。
夏明星想了想,“你不是放假了吗?八月初我到花城出差,我们抽空到谢家所在地转一转,兴许能发现一点蛛丝马迹。”
随即,他压低嗓子,严肃地道:“但不能叫当地人看见你的胎记,更不能提爹和大哥。”
海外关系,很危险呢!
李星星兴奋地道:“你要出差?可以旅游了吗?”
对于自家亲爹是不是谢家人,她立刻抛到脑子后面了。
第0790章 偶遇交易市场
正如夏明星所想,海外关系有危险,李星星即使好奇亲爹的出身,也不会把危险带回家,她只对夏明星是否出差感兴趣。
顺路旅游耶!
整天呆在沪上,快闷死她了。
夏明星确认出差的时间,但不同意旅游一说。
“没时间的话,你就只能自己在花城里转转。”得把工作放在第一位。
李星星表示自己是知书达理俏佳人:“明白,明白,不能因私忘公。小夏哥,花城的舶来品远超沪上,剩下没兑换的一点美元全部带上,买一些可爱的东西带回来。”
喜滋滋地晃荡着腿儿。
她是买首饰呢?还是买手表呢?还是买字画呢?
会保值的那一种。
目前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给王师傅送粮食,留住这位雕刻师。
夫妻俩在城外游荡到傍晚,寻一个无人的小树林把自行车收进空间,换一辆脚蹬三轮车出来,自然又是老爷子的收藏。
这样的三轮车,李星星小时候常见,长大后就被电动三轮车取代了。
不过,槐花镇仍有少数的几位耄耋老人喜欢骑脚蹬三轮车。
李星星一边叽叽喳喳,一边往三轮车里装粮食,豆饼、花生饼、麦麸、玉米面儿、玉米碴子、红薯干,看起来乱七八糟。
越乱越显得真实。
因细粮不适合大量送出,所以李星星就装了一小袋,十斤面粉。
准备好,夫妻俩各披一件蓝褂子,戴草帽,蒙着脸,鬼鬼祟祟地骑到王师傅家门口。
听到敲门声和夏明星的叫门声,久等不敢睡的王师傅夫妇赶紧打开门,让他们把三轮车推进屋,没有电灯,举起煤油灯一看,倒抽气,又惊又喜。
满满一车!
确实有好几百斤。
王太太握着李星星的手,激动地道:“不知道该如何感谢你们。”
“让王师傅帮我雕刻东西就好啦!”李星星说。
王师傅拍着胸口,再次斩钉截铁地道:“你们有什么需要雕刻的东西,尽管来找我,后半辈子只为你们服务!”
一车救命的粮食呀!成千块钱都换不来。
李星星抿嘴一笑:“那倒不用,我们没那么些料子,您能接到别的活儿就接,将来以我们的优先就行。”
王师傅听了,愈加感激。
帮夏明星把东西卸到地上,俩人迅速告辞,不敢耽搁一分一毫。
行驶一段路程,忽然看见一块地方有人影绰绰,李星星坐在车斗里,侧耳倾听,极目眺望,对夏明星说道:“小夏哥,那是黑市吧?”
虽然听不见声音,但目测很挺热闹。
最重要的是,离市中心很远,位置极为偏僻,算是郊区了。
夏明星瞥一眼,点头道:“没错,就是私底下搞起来的地下交易市场,有乡下人来卖东西,有城里人来买东西,大多和粮食有关。是老墩子的场子,卖家得交钱,买家不需要,因上面经常有人通风报信,所以他们不怕。”
虽说此举违法犯罪,但的的确确给需要粮食的人带来希望。
李星星蠢蠢欲动:“小夏哥,我们逛一逛好不好?”
说不定能遇到好东西呢!
她对自己的财运很有自信。
第0791章 被拦住了
夏明星没同意,“咱们该回家了。”
“就去转一转嘛!”李星星在他后面撒娇,“转一转,看一看,我们今天当买家,不做卖家,应该不会有危险。”
以前卖大批粮食都没被盯上,现在就更不可能啦!
夏明星叹气:“只此一次,下不为例。”
“耶!”李星星比个胜利的手势。
考虑到黑市交易中很多人不要钱,他们也不可能卖票证,夏明星就对李星星道:“咱们还是当卖家,你哪一篮鸡蛋出来。”
李星星嗯了一声,车斗里出现一筐鸡蛋。
俩人重新整了整装束,拉低帽檐,纱巾蒙面,没靠近热闹的交易市场就被人拦住,“新来的吧?懂不懂规矩?”
夏明星压低声音:“朋友介绍来的,卖东西就一人交两毛钱。”
那人一听就点点头:“没错,看来是有人指路。”
他伸出手,李星星递给他四毛钱。
见李星星伸出来的右手白白嫩嫩,宛如豆腐一般,在夜色中十分显眼,他不自觉地笑了一声:“呵!有钱人!倒像是买家。”
来他们这里买东西的可不乏高薪收入者。
夏明星冷着脸:“还让不让我们进去卖东西了?好不容易才从乡下收来一些鸡蛋。”
那人一听,失声道:“鸡蛋?”
李星星点点头,没说话,指了指放在脚边的塑料筐。
那人直接就道:“一筐鸡蛋?少说有两三百个,散卖多不合适呀?整卖给我们可好?你们是要钱,还是要票?我们大哥手里的东西应有尽有。”
李星星以本地口音低声道:“我要出嫁了,想换两件首饰当压箱底。”
百试百灵的借口。
那人恍然大悟,说:“那你更该把鸡蛋卖给我们了,市场里的那些卖家买家虽然也有人带首饰来做交易,但数量和品质绝对比不上我们大哥手里的。”
李星星本意是到交易市场里逛一逛,没想到第一时间就有买家了。
可见,鸡蛋仍很稀缺。
夏明星不想带李星星进去,此言正合心意,就道:“我觉得有道理,你看呢?”
他问李星星。
李星星苦恼极了:“我们只有四百个鸡蛋,能换什么呀?到里面碰到急需鸡蛋的买家兴许能抬抬价,换回漂亮的首饰。”
那人闻言一笑:“只要合适,我们也不压价。”
四百个鸡蛋,可不是小数目!
心里开始盘算开了。
国家市场价格是五毛五一斤,一斤十个左右,一个五分五,黑市价格翻十倍有余,一般是六七块钱一斤,六七毛一个。
四六二十四,四百个就是二百四十元。
但对方要首饰……
“有那么好?”李星星故意表示怀疑,之前和老王、老墩子打交道,他们没压价的原因是自己给的低价,而不是市场里的正常价格。
那人道:“你们稍等一下。”
他扬声叫道:“小郑,你过来。”
一个尖嘴猴腮不像好人的小伙子从市场里跑过来,笑嘻嘻地道:“徐哥,有什么吩咐?”
“你到里面找黑哥,就说有四百个鸡蛋想换首饰,请他拿一些过来任这两位同志挑一挑。”这位徐哥如此吩咐。
当真是有条不紊。
第0792章 没进去
不到三分钟,所谓的黑哥就到了。
“你们想换首饰?随便挑。”他是一个身材粗壮魁梧的中年大汉,和孔子是同乡,口音浓重,办事爽快,二话不说把就打开自己拎来的旧皮箱,单手托着送到李星星跟前。
皮箱里琳琅满目,各种珠宝纠缠在一起。
一个字:多。
四个字:没有极品。
李星星打开手电筒仔细一看,满眼亮晶晶,但除了底托之外,依旧没一件是金的。
说明什么?说明大家更重视黄金。
硬通货,古今不变。
夏明星已从车座上下来,站在李星星身畔,“好好选,我相信你的眼光。”
“必须相信啊!”李星星自认眼光一流。
她轻轻地翻看片刻,挑出一串达到冰种水准的满绿翡翠珠链。
玉质细腻,颜色艳丽,水头很好。
她记得自己十六岁时陪老爷子到花城一带旅游,逛玉器城时,差不多的就得上百万,还是源头价格,若到商场里价格得飙升五倍、十倍。
接着,再挑一串翡翠十八子,种水更好一些,是正阳绿。
挑到第三件时,黑哥开口:“大妹子,这个钻戒可是我花六十块钱收上来的,原主是沪上的富贵人家,至少值你的一百个鸡蛋。”
意思表达得很清楚,就是挑首饰别超过四百个鸡蛋的价格。
听到这句话,李星星没停手,说道:“我挑的东西超过鸡蛋价格,我付你钱呗!”
钱,她有的是。
黑哥闻言便不阻止她的挑选了。
挑选了二十几件,李星星道:“算算价格,去掉四百个鸡蛋,我得付你多少钱。”
黑哥掐着手指算半天:“鸡蛋给你按六毛一个,两百四十元,你挑的东西花了大概五百元,你得倒找我两百六十元。”
李星星抽出二十六张大黑十。
银货两讫,夏明星骑着小三轮带李星星离开。
逛市场的计划成功化作泡影。
接近棚户区时,李星星本想让夏明星从各家各户门口骑过去,给他们投放一些粗粮在门口,奈何棚户区的居民们都在外面以地为席以天为庐。
那就实在没办法了。
找地方把三轮成换成自行车,脱掉蓝褂子、帽子、纱巾和刚到手的首饰全部收进空间,两人不再逗留,直奔家中。
本打算悄咪咪地洗澡睡觉,结果陈向阳和李秀红都没睡!
“你们去哪儿了?”李秀红沉声问道。
李星星让夏明星先到柴房烧水,自个儿挽着李秀红的胳膊进堂屋,“娘,我听到一个和我们胎记有关消息,你和爹想不想知道呀?”
“胎记?”坐在堂屋看书的陈向阳抬头,“你说我们左手腕上的胎记?”
李星星在李秀红惊讶的眼神中狂点头:“在外面吃饭,遇到小夏哥以前认识的人,是潮汕人,他们说他们当地大家族谢家人就有同样的胎记,代代传男不传女,而且只有嫡系子孙才有,我想和小夏哥去打听打听。”
亲爹被遗弃的时候戴着金项圈金锁和金手镯,出身富贵是肯定的,但是不是谢家人就不晓得了,得见到其家族成员才能确定。
第0793章 台风相迎
事关自己的出身来历,哪怕人到中年,陈向阳依然想搞明白。
他想知道自己为什么被遗弃,想知道自己的亲生父母到底是什么人。
为此,他和李秀红没再追究夏明星和李星星半夜才回家的事情,而是在随后几天里给予他们前往花城的各种便利,叮嘱他们务必低调查探,不得让外人知晓。
海外关系,也是陈向阳比较忌讳的事情。
八月初,李星星和夏明星买到前往花城的高级软卧票。
跟随夏明星出差的不止一个人,但只有他们俩享受到这等待遇,借陈向阳的光。
天气热,坐火车真的不舒服。
哪怕是高级软卧。
他们俩的包厢里就他们两个人,没别人,毕竟有此资格的乘客少之又少,倒是大大方便两个人的胡作非为。
往夏明星嘴里塞一颗卤蛋,“好不好吃?”
夏明星差点被噎死!
他捏着卤蛋从嘴里掏出来,“星星,你想丧夫你就直说!”
“胡说八道,我才不当寡妇!”李星星可不喜欢这句话了,“快尝尝。”
夏明星咬一口,细细品味。
片刻后,他开口道:“等我们回家,我给你做更好吃的卤蛋。”
意思就是味道一般般。
“乡巴佬的呢!”李星星道。
夏明星笑笑没说话。
李星星明白了,转而掏出一瓶老干妈,率先撕掉标签收进空间,然后装作拧不开让夏明星弄,“来来来,尝尝老干妈辣椒酱!”
他们带了一兜馒头,今儿不吃,明天就得捂到发霉。
霉点就是毒素,不能吃。
夏明星打开瓶盖,用筷子挑出一点尝了尝,眼里流露出一丝惊艳,“我能做出同样好吃甚至更好吃的辣酱,但做不出一模一样的味道。”
加入防腐剂,味道会产生变化。
李星星闻言笑了。
国民老干妈,一年卖出几十亿呢!
她没说话,夏明星也能猜到她想说什么,自己掰开一个馒头,截面涂满辣椒酱,啊呜一口,吃得香喷喷。
不得不说,辣椒酱就是下饭。
李星星跟着吃一个馒头,摸出两盒纯牛奶,一人喝一盒。
时间就在吃吃喝喝中度过。
两天后他们下了火车,花城以台风相迎。
狂风骤雨不停歇,站在出口屋檐下的一行人顿时傻了眼。
片刻间,衣衫湿了大半。
李星星抓住机会,用力抱住夏明星的胳膊,大叫道:“小夏哥,我快被吹走啦!”
这话,没人怀疑。
风吹得人立足不稳,毕竟大家都瘦巴巴的。
夏明星左右手各提着一个皮箱,无奈地道:“我们得想办法住进招待所,不能滞留于火车站,目测台风有加剧的趋势。”
李星星瞪大眼:“你能看出来?”
“能。”夏明星在外出任务时,对气候变化、风向雨势都有一定的判断能力。
正打算让李星星假借皮箱做掩饰从星星超市里拿出两件雨衣,两辆轿车停在他们的跟前,副驾驶座上玻璃窗后是齐林的脸。
“上车!”他冲夏明星和李星星说道。
提前接到陈向阳的电话,准时来接,不辜负老上司的嘱托。
第0794章 煲仔饭
见到齐林,李星星当然是毫不犹豫呀!
老朋友,值得信赖!
先安排跟夏明星来的四个下属上后面的那辆车,然后她就顺着夏明星拉开的车门迅速坐进车里,甜甜地道:“齐同志,感谢您的到来,解决我们的燃眉之急!”
扭头准备跟他们夫妻说话的齐林莞尔:“是我以及花城人民欢迎你的到来,星星同志。”
李星星笑嘻嘻:“齐同志,花城今年的收成好吗?我们老家大李子村的收成很可以,别的地方就不知道了,感觉应该比去年好一点。”
最困难的时期就是59、60、61这三年。
当然,58和62也各有半年的饥荒,不止三年,再加上黑市里的物价一直没有降下来,所以她不敢肯定各地的情况。
“情况确有好转。”齐林跟李星星说实话,目测明年可以缓解饥荒。
毕竟,他们花城就借助香江的便利,进口大批的粮食,后果就是财政紧张不少,忙得他头顶快秃了,不断想办法在政策范围内发展经济。
对于夏明星的到来,他很欢迎。
沪上百货公司的不少舶来品都是从花城运过去的。
李星星点点头:“真希望全国各地的人民群众安居乐业!”
谁不希望呢?
齐林的奋斗目标就是盛世太平。
暴风雨中,一行人说说笑笑,终于赶在五点多钟抵达百货公司的招待所。
一路走得非常艰难。
很少见到行人,但视线不好,司机开得格外小心。
简直是龟速前行。
夏明星叫手底下的四个工作人员先回房歇息、换衣服,都是男同志,所以每两人住一间,接着叫李星星到自己夫妻俩的房间换下湿衣服。
他自己则穿着半湿的海魂衫和齐林站在走廊里说话。
不多时,李星星就吹干头发,换一身碎花连衣裙出现在他们面前,眼波盈盈,娇俏如初,“小夏哥,我好了,你快去换衣服。”
齐林在路上说请他们六个人吃晚饭,地点就在隔壁。
虽然是领导,供应很足,但他没有大吃大喝的陋习,提前在隔壁预定九份煲仔饭,他和两个司机,李星星夫妇和四个工作人员,一人一份。
配菜没有,但有老火靓汤。
煲仔饭各不相同,有腊味煲仔饭,有香菇腊肠煲仔饭,也有豉汁排骨煲仔饭。
揭开砂锅盖子发现自己跟前的煲仔饭是排骨饭,而夏明星跟前是腊肉饭,李星星立刻道:“小夏哥,你的分我一点,我的分你一点,我们就能吃到两种煲仔饭啦!”
她真的真的好聪明哦!
夏明星递一双筷子给她:“我把腊肉留给你。”
“那倒不用,你需要工作,你得多吃点。”李星星端起酱汁浇入砂锅中的饭上,里面传出刺啦刺啦的响声,然后搅拌均匀。
齐林见状笑道:“星星,你很懂嘛!”
李星星嘿嘿一笑,十分谦虚:“一般一般!”
伸筷子就挟夏明星砂锅里的腊肉。
广式腊肉,比起川蜀一带的腊肉和沪上的腊肉,又是一种风味。
四个随从人员吃得更香。
第0795章 偶遇林岚
吃饭间,李星星问齐林:“花城到潮汕地区需要坐多久的车呀?”
“潮汕?”齐林反问一句。
“是呀,我想去那儿看看风景,感受当地的文化。”李星星依旧笑眯眯。
齐林吃一口饭,慢条斯理地道:“潮汕地区范围很大,汕头专区辖下五市,离花城有很长一段距离,不是玩耍的好地方。”
李星星知道这些事,但不知道来回需要花费的时间。
她挠了挠小下巴,“转转都不行吗?我听说那里是著名的侨乡。”
齐林承认此说法:“没错,海外侨胞中潮汕人占了差不多三分之一,属于三大商帮之一,也是港澳台等地很多人的祖籍地。”
“所以我对那里很感兴趣。”李星星说道。
刘叔刘婶和他们交谈时提及谢家,提及家乡,就是汕头。
李星星想去汕头。
明知有那么一家人的嫡系子孙有胎记,不打听清楚,她心里就猫抓了似的,可以不和他们相认,但必须弄清楚自家亲爹和他们的关系。
齐林思考片刻:“要不你等三天后,三天后我带人到汕头专区考察,你跟我一起。”
让李星星一个人前往?他可不放心。
出一点事,老上司得找他拼命。
听了齐林的话,李星星大喜过望:“谢谢您!那就三天后出发。”
夏明星出声了:“我没时间。”
他得先紧着手里的工作。
李星星挥挥小手:“和齐同志同行,你有什么不放心的?小夏哥,你忙你的,我玩我的,回来给你带牛肉丸!”
夏明星眉头紧锁。
除了回乡办理迁移手续,自结婚至今,他和李星星几乎是朝夕相处,从未分开。
齐林见状笑道:“星星说得没错,我可以保证她的安全。”
“到时候就拜托您了。”夏明星清楚自己无法阻拦李星星的决心,与其让她一个人偷溜,不如让她跟齐林前往。
至少,齐林有国家配给的随从人员,安全有保障。
听他们夫妇统一计划,齐林吃完饭就和司机离开,临走前道:“星星,这三天你们哪儿都别去,出发前我来接你一块买票上车。”
李星星双手合十:“谢谢,谢谢您!”
齐林走得干脆利落。
外面是大风大雨,李星星和夏明星等人除了回招待所休息还是回招待所休息,他们借用招待所的雨伞,无法在这样的风雨中外出。
就从饭馆到宾馆的几步路,衣衫就又被风吹来的雨水打湿了。
怎么办?
回房间再换衣服,把湿衣服晾起来,四个工作人员家庭条件一般,不像夏明星和李星星似的光换洗衣服就带来一箱半。
第二天,夏明星和李星星出来吃早饭时依旧穿海魂衫配蓝裤子和蓝裙子。
外人只道他们穿来的湿衣服已晾干,不知是另外的两套,不过是颜色款式重复而已。
台风于凌晨离开花城,大雨稍稍转弱但没停。
夏明星出差的时间有限,带人出门工作,让李星星待在招待所里休息,可李星星性情活泼,哪里呆得住呀?
夏明星前脚出门,她后脚出门。
她特地从空间里找出一把大黑伞,伞骨结实,伞面很大,严严实实地遮住头顶,任由雨点落在上面而李星星身上滴雨不沾。
风小了,雨丝倾斜幅度有限。
李星星没有目的,到处闲逛,竟在友谊商店门口看到林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