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06章 答应了
陈同志闻言一笑。
“星星,你打一通电话,就要一幅字?没别的要求?”他问道。
“我们现在有吃有穿有住,一人一辆自行车,该有工作的有工作,我也在努力地学习当中,对生活现状很满足,能有什么要求?”除了对未来的保障,李星星真心不需要别的东西,“要是您觉得很为难,就当我没打过电话,您装作没听到不知道。”
陈同志又笑了。
对他来说,真不是难事儿。
一幅字而已。
李星星真的是相当省心,一年以来,从未提过让他们为难的要求,反倒做了不少好人好事,确实是位极好极好的孩子。
她为国家立下的功劳,允许她提出更多更过分的要求。
外人不知道,可陈同志清楚,光是武器方面的资料就缩短了国家的庞大财力和研究时间,在老苏专家全部撤回的时候,简直就是及时雨!
是成熟的研究资料,只需科研人员按部就班地进行即可。
陈同志近期不方便和李星星接触,电话中更不可能透露相关信息,只对她说道:“我听到你的请求了,赶明儿我过去作客就给你求一幅字儿寄过去。至于你父亲和你哥哥嘛,你把心放在肚子里,咱们眼明心亮得很,不会因此而误解他的忠诚。”
李星星开心极了:“谢谢您,有机会见面的话,我请您喝酒!”
挂上电话后,她问赵海云道:“伯伯,要不要出电话费?”
右手大拇指和食指、中指搓了搓。
“难道我一点电话费都不能替你付了?”赵海云伸手弹了弹她的脑门,“你等我一会儿,我请一个小时的假,咱们先到你家,再一起去饭店。”
“您请便。”李星星做了个手势。
爷俩于十一点多到家,没见到陈念恩的踪影,倒是夏明星提前一小时下班了,跟李秀红在家商量晚上的菜单。
中午过后,杜嫣然可就是陈家的媳妇了,晚上是进门的第一顿饭。
很重要。
李星星停下自行车,跳到他们跟前,“我们不去红星饭店吗?爹没回来?我哥呢?一大早和我嫂子领证,到现在没回来?”
陈念恩早起打扮得焕然一新,不到七点就出门了。
理解他第一次结婚的激动。
夏明星和李秀红同时住嘴,前者笑道:“爹下班后直接去红星饭店,大哥说,他和大嫂领完证就到饭店等我们,我和娘在家等你和伯伯,既然都到了,咱们现在出发。”
“等等,我把相机带上!”李星星说道。
离得近,连自行车都不用骑。
走几分钟就到了。
红星饭店是个很普通的饭店,国营饭店,店铺就四间平房的格局,吃饭全在一楼。
陈念恩和杜嫣然已经站在门口等他们了。
陈念恩穿黑色呢料中山装,杜嫣然穿红色羊毛呢大衣,挽着简单的发髻,并未涂脂抹粉,却轻易地让人感受到那股喜气。
李星星举起相机,眼疾手快地按下快门,感慨道:“真是郎才女貌天生一对呀!”
走到跟前,声音清脆如银铃:“恭喜哥哥,恭喜嫂嫂,祝你们结婚愉快!”
------题外话------
进度:5000+4000\20000,晚上更新就晚一点了,今晚从老家回去拿身份证户口本什么的,老家宅基地确权进行中。
第0707章 见面礼
面对李星星的祝福,杜嫣然落落大方地回应道:“谢谢你,星星。”
又冲李秀红喊了一声娘。
李秀红激动地应了好几声,手忙脚乱地从兜里掏出一个小红包,里面装着三十三块四毛四的改口费,“嫣然,用星星的话说,三十三块四毛四寓意生生世世,我希望你们夫妻俩生生世世携手并进,不离不弃。”
杜嫣然猛地攥紧红包:“谢谢娘!您和赵伯伯、妹妹妹夫里面请,我爹娘和兄嫂已经到了,在里面等您和爹的到来。”
“亲家已经到了?”李秀红赶紧进去。
惭愧,惭愧,怎能让女方家人久等?该他们先到才对。
而杜家却认为不能让陈向阳在饭店等他们,所以比预定的时间早一个小时到达,见到李秀红,杜知书和太太携长子、长媳立刻起身。
李星星跟在后面,悄悄打量。
杜知书,肥头大耳,典型的官僚资本家形象。
杜太太和杜嫣然长得很像,并没有刻意地保养,呈现出五十来岁年纪的样貌,皮肤白净,眉目慈祥,美得很优雅,雍容华贵。
杜大哥杜浩然也像母亲妹妹,身材颀长清瘦的一位中年男子,满身儒雅气质。
杜大嫂与丈夫年龄相当,长相清秀,就是身材娇小玲珑,不大显老,穿着月白底碎花旗袍配一件深蓝呢大衣,拎着民国风十足的绣花手袋。
很统一的是,均未佩戴任何饰品。
“我有两子两女,奈何嫣然只肯邀请她大哥大嫂来参加婚礼。”杜知书表示很无奈,要不是知道一桌坐不下太多人,他一定会让次子次媳和长女夫妻全部到场。
李秀红抿嘴一笑:“嫣然是新人,以她的意愿为主。”
她已经听女儿说了,这位杜老爷除了杜太太以外,有七房姨太太,个个都没离婚,另外两个儿子、女儿都不是杜太太生的。
幸好!幸好!
幸好杜嫣然是正室嫡女。
甭管父辈如何显赫,本人如何出色,小妇养的就很容易被人看低,低人一等。
蓝玉自己就说过,官商庶出子女让老百姓觉得高不可攀,一转身就会说三道四,拿其出身做文章,但凡有一点做得不好就被说是小妇养的。
所以,蓝玉嫁给老军阀的时候就决意不生孩子。
她自己不愿意生,而不是不能生。
杜太太听了李秀红的话,对她好感倍增。
女儿遇到这样的婆婆,只要她自己保持本心,一辈子不会差。
看面相,李秀红就是好相处的人,长相秀丽却没有乡下人的村气,眼神清正,看向儿女时全是宠爱却不是溺爱。
最难得是,陈向阳希望可以破镜重圆,她却完全不为所动。
性格刚强的女子。
曾在婆婆手底下吃过苦的杜太太因李秀红而对女婿又多三分喜爱,且在见到李星星时投桃报李,对李秀红笑道:“亲家,她就是星星吧?果然品貌出众。我以前羡慕你有好女儿好女婿,现在不羡慕了,我也有一位好女婿。”
朝李星星招招手,“来,星星,让我看看你。”
李星星走过来,“亲家伯母,您好!”
这一眼可没白看,杜太太当场便送她一份见面礼,杜知书也给了一份。
第0708章 幸福是对比出来的
见面礼装在两个锦盒里,李星星礼貌地道谢后放进随身手提包,没有当场打开,拉着夏明星向他们问过好,然后向杜大哥、杜大嫂接连问好,跟着杜嫣然喊大哥大嫂。
超级礼貌乖巧。
“认识一下,以后见面就不会感到陌生。”她笑容灿烂,很容易让人升起好感。
没有人不喜欢热情的孩子。
她越是如此,杜家越是高看。
殊不知李星星对见面礼的好奇心已经快突破天际了。
好想立即看一看是什么见哦!
大资本家夫妇给的见面礼一定不会太薄,银子拿不出手,是金子呢?还是宝石钻石?或者是清末至今所有贵妇们都喜欢的翡翠?
就是没想到杜嫣然送给她的书籍一类。
明明,书籍字画和笔墨纸砚更高雅,代表品味出众。
可惜李星星得维持自己对外朴素的人设,必须展现出自己视金钱如粪土的高洁,不得不装作不在意的样子。
不要脸地在心里夸自己表现棒棒哒!
夏明星能不知道李星星的想法?
不过,确实不宜打开。
于是,他给李星星找了事,含笑道:“让娘和伯父、伯母说话,我们到爹下班的路上迎一迎他,这会儿没到,可能是被工作绊住了,耽误片刻。”
“嗯嗯!”李星星拼命点头,眼神亮亮地和他出去了。
目视两人背影几秒钟,杜知书和赵海云寒暄后坐在一处,“以前咱们在商场上斗得你死我活,没想到今时今日,倒成了亲戚。”
赵海云格外淡定:“我一无所有,当然斗不起来。”
杜知书意味不明地笑了笑。
一无所有?信他才有鬼。
都是老狐狸,谁不知道谁?要是真的倾其所有,怎会任由妻儿在海外定居而不回?说是学习,谁不知道他是过于谨慎。
儿孙活着,根在。
他们虽然坐在红星饭店最里面的角落,但因小饭店容易吸引顾客,所以店中已经坐得满满当当,服务员的吆喝声和顾客七嘴八舌的点菜声此起彼伏,交织在一起,很快又从柜台后面的厨房里飘出一股从未闻过的油烟气息。
杜知书周身不适,只能强忍着。
赵海云和李秀红倒还好,杜大哥杜大嫂提前做了准备,便是杜太太,也因早年在婆婆吃饭时自己只能站着伺候,此时并不觉得难以接受。
陈向阳在儿子、儿媳和女儿女婿陪同下进来时,将店中一切尽收眼底。
“亲家,赵同志。”陈向阳近前招呼他们,当即被请到上首落座,他却十分谦虚,请杜知书夫妇上座,赵海云次之,接下来才是自己和李秀红。
没有一点架子。
坐在下首的小辈们,尤其是杜大哥杜大嫂心中松一口气。
李星星催促她哥叫服务员上菜,不出所料,真是四菜一汤,五个黄底带花的搪瓷盆,饭盆的盆,不是洗脸盆的盆,小一大圈。
红烧肉、葱花炒鸡蛋、麻婆豆腐、炒麸和青菜豆腐汤。
注意到杜大哥杜大嫂虽有准备仍显惊讶的眼神,李星星逗趣道:“现在的人民生活很好啦,我去年在家乡见到的第一桩婚礼就是三蛋哥把三蛋嫂从娘家接到自己家,聘礼是一篮红薯,过门的衣服还是找我娘借的。”
幸福,是对比出来的。
第0709章 确定去处
听了李星星的话,包括杜嫣然在内,杜家人都表示不敢置信。
“一篮红薯就换来一个媳妇?”杜太太失声出口。
她生来养尊处优,根本没见过市井生活。
李秀红却颔首道:“一篮红薯虽少,却是救命粮。我们大队的土地属于山地,红薯产量高,填饱肚子不成问题,去年秋收时提前收割,我们大队损失不大,反倒因为雨水充足种下一批小麦,冬色青青,今年春天看着长势不错,等到夏天一定能获得丰收,日子眼见着比周围好一大截,便是不给聘礼,十里八乡的姑娘也很愿意嫁到我们大队。”
说完,偏头一笑:“咱们的日子过得比以前好多了。我小时候,朝不保夕,既有外敌侵略扫荡,又有匪患横行,天天活得胆战心惊,山洞、地窖、地道挖了又挖,只为藏身。所我们村里人都感激国家的英明领导,结束战乱,带老百姓过上好日子。”
李星星咋舌。
六七十年代日子过得那么苦,大李子村的村民竟然觉得很好?
她娘现在不缺钱,不缺吃,更不缺穿,隔三差五能吃到鸡鱼肉蛋,说日子过得好是情有可原,可大李子村那批骷髅人?
他们以前的日子得有多苦?泡在黄连水里吗?
肯定是!
杜嫣然笑道:“娘,我和念恩自愿支边,虽不知会被派到哪里,但抵达目的地后第一时间给家里写信告知我们的地址,若是我们在边疆吃不上饭,就给您写信,您给我们寄几麻袋咱们大李子村产的红薯。”
家里来人时吃红薯,也是展示清贫的一种掩饰方式。
私底下嘛,自然是有什么吃什么,亏待什么都不能亏待自己的身体,他们两人宁可穿得破烂一点,不能缺乏营养。
健康最重要,其他都是小事儿。
李秀红如何不明白杜嫣然的意思?忙道:“你们有什么需要,尽管写信,我能给你们弄到的东西一定给你们寄过去!鲜红薯不耐运输,我给你们晒成红薯干、磨成红薯面,另外再想办法给你们弄点细粮,掺着吃。”
李星星赶紧举手:“还有我,还有我,我也可以帮忙哒!”
在物资方面,她才是最富的崽!
金钱比不过他们,堆积如山的米面油肉还能压不垮他们?
夏明星拉下李星星的小手,“乖乖吃你的饭,大人说话你就别插嘴了,大哥大嫂不是没确定支援何处吗?确定后再来考虑他们的需要。”
“明星说得没错。”陈向阳道。
李星星忍不住,问道:“爹,您没定好地方吗?说来说去就那么些地方,东北三省、西北边疆、北边草原和西南、海岛等等。”
“定下来了。”陈向阳道。
“哪个地方?”大家异口同声地问。
陈念恩和杜嫣然尤其关心,定下来,他们才好准备哪里所没有的物资带过去。
陈向阳挟起一块红烧肉放在李秀红的碗里,说道:“北大荒。四月初有一批革命干部前往北大荒,你们跟着一块去。前期有很多官兵和支边青年前往了,有些在那里安家落户,小杜到那里可以继续教书,出身不由己,道路可选择,希望你们好好地干。”
------题外话------
5000+4000+3000\20000,我再接再厉,不过最多只能写到十一点,可能会欠下一部分,上年纪了,不能熬夜,呜呜呜,头已秃秃。
第0710章 内容丰富
捏把黑土冒油花,插双筷子也发芽。
说的就是北大荒。
李星星没经过前期的开垦过程,对北大荒的第一印象就是这句话。
她眉飞色舞地道:“那里是世界三大黑土带之一,有肥沃的黑土地,有丰富的矿产和水利资源、野生动植物资源。哥哥、嫂嫂,你们到了那里,别忘记给我们寄鲟鱼、鳇鱼、大马哈鱼和人参、鹿茸、猴头、木耳、蘑菇……”
李秀红打断道:“刚刚自己说帮你哥哥嫂嫂的忙,现在又叫他们给你寄东西。”
“互相寄嘛!”李星星振振有词,“哥哥嫂嫂可以从当地人手里收这些东西寄给我们,我们再给他们寄粮食嘛,互相帮忙,利于交流。咱们是亲人,不能八竿子拨拉不着!”
说最后一句话的时候,带着一股大碴子味儿。
逗得众人笑了又笑。
陈念恩道:“就凭你的语言天分,你真适合去东北。”
“我得上学呀!学业没完成。”李星星更有理由回他,眼珠子滴溜一转,“不过哥哥嫂嫂你们定居下来以后,等我放假了可以去找你们,前提是小夏哥有假。”
收购野山参,用空间保存三五十年,卖上大价钱。
有李星星插科打诨,一顿饭很快就吃完了。
竟不觉得四菜一汤寒酸了。
饭后各自归家。
坐上自家小汽车,已经驶离饭店门口,杜太太仍回头一个劲地冲女儿挥手。
杜大嫂和她乘坐同一辆车,坐在她身边安慰道:“娘,小妹三朝回门,我们又能见到她了。我看她的未来一定很好,公婆和善,小姑子又不刁钻,言谈举止很有趣,可惜我和浩然没有给她准备一份见面礼。”
杜太太拿手帕擦擦眼角的泪,笑道:“你虽然年长,但和她是平辈,给见面礼就不合适了,若真喜欢,回门当日叫你妹妹给她带些礼物也无妨。”
杜大嫂母亲早逝,为继母所不容,和杜太太感情最好,闻言道:“娘说得对。”
反正,他们根本带不走。
送李星星两件,人家肯定记着情分,和杜嫣然姑嫂之间的关系更好。
李星星现在就觉得她可以和嫂嫂的关系更好一点。
把陈念恩和杜嫣然送进新房以后,再送走上班的陈向阳、赵海云和夏明星,李星星第一时间就溜进卧室,打开杜知书和杜太太送给她的见面礼锦盒。
草这种植物已经不足以形容她的心情。
果然不出所料啊!
杜知书夫妇是行家,行家一出手,便知道有没有。
黄金白银不适合做礼物,容易惹麻烦,倒是玉石古玩作为工艺品送人没事,所以杜太太送了两套首饰,上下两层,一层是翡翠首饰,一层是钻石首饰,必须是精品呀,绿油油,亮晶晶,简直美得不像话。
杜知书送的则是一本字帖、一本画册,作者是古代名家中的牛人,即使李星星先被两套首饰迷惑了目光,也很快被字画吸引住心神。
李星星笑得合不拢嘴,合不拢!
看在见面礼的份上,晚上就不去闹洞房了。
坚决地做个好小姑子。
第0711章 物归原主
收好东西,李星星化身小狗腿。
拎着热水壶,她进正房敲敲新房门,脆生生地道:“哥哥嫂嫂,中午的菜有点咸,你们渴了吗?我给你们送水来了。”
杜嫣然打开门:“谢谢你,星星,屋里有热水,不用麻烦你。”
李星星笑嘻嘻地道:“嫂嫂,这话说得就不对了。”
“哪里不对?”杜嫣然回味一下,不觉得自己话里有毛病。
陈念恩在她身后道:“星星的意思是,屋里是屋里的,她送的却是心意,你快接受她的心意,一定是咱爹娘给的见面礼送到她的心坎儿里了。”
说到这件事,杜嫣然把热水壶接到手里递给陈念恩,然后把李星星拉进屋里。
“嫂嫂,干嘛呀?我不打扰你们过二人世界。”李星星眉毛一挑又一挑,表情格外俏皮,“不然,哥哥能把我给生吃了,我都看到他不悦的眼神儿了。”
“不用管他,让他帮娘干活。”杜嫣然把他赶出去了。
李星星拍手叫好:“好嫂子!”
但她知道,杜嫣然一定有话需要单独跟她说。
果然,陈念恩前脚出门,杜嫣然后脚就跟她压低声音道:“我娘把隔壁的小院子买下来了,给我的陪嫁均已运送到里面,其中有四箱东西不是给我的,我娘想托你转交给赵海云同志或者蓝玉同志,就说是他们父母的遗物。”
李星星脱口道:“不是我奶奶的陪嫁吗?是我爷爷给伯母做陪嫁的哪些东西吗?”
杜嫣然睁大眼睛:“你知道?”
“我爷爷跟我说过一点点。”李星星含糊道,没提两家的婚约。
杜嫣然却是一笑:“你真的知道!既然知道李公给我娘的嫁妆,那么一定知道两家的渊源,时过境迁,咱们不提了,就说老太太的东西。我娘一直很珍惜李公送她的嫁妆,除了家具瓷器布料一类,比较贵重的珍玩玉器一直保存很好,原本打算传给我和我大哥大嫂继续往下传,却听说赵海云同志和蓝玉同志竟然是李公之后,当时就把东西整理出来了,只是没有机会送到他们手里,趁此机会才挟带出来,我娘想物归原主。”
若是李老夫人没出事,李浩李渺在父母跟前长大,这些东西无论如何都轮不到杜太太得到这些东西,所以在知道他们活着时,杜太太觉得受之有愧。
正好,他们即将离沪,物归原主真是再好不过的决定了。
李星星不敢替赵海云和蓝玉做主,“我得问问他们的意见,收还是不收。”
“本来就是他们的东西,不收也得收呀!我娘说她只是保管者而已。”杜嫣然说得很认真,继续道:“陪嫁中还有一些房子、店铺和土地,土地早就没了,房子店铺趁着给我置办嫁妆时转让给国家,钱存在我的存折里,但我娘特地交代我,其中五十万务必交还给赵海云同志和蓝玉同志,那是李公所赠房屋转卖后所得,属于他们,不属于我。”
“五十万!”李星星又开启羡慕模式了。
瞧瞧,瞧瞧,这才是有钱人呐。
第0712章 价格
当天晚上,杜嫣然把事情挑挑拣拣地告诉陈念恩,坚持让他把赵海云请来,然后找夏明星帮忙,自己带他和陈念恩到隔壁把四口大箱子搬回来。
太沉了。
费了他们的九牛二虎之力。
见箱子没锁,李星星好奇地打开其中一个,发现全是一个个小盒子小匣子叠放在内。
“伯伯,快打开看一看,给你和蓝玉姑姑的。”她着急地催促赵海云。
“给我?”赵海云一脸不解,“为何予我?”
通过杜嫣然的话,李星星猜到他们母女可能不想让赵海云知道杜太太曾和他有婚约的事情,便避重就轻地道:“爷爷和杜伯母娘家关系很好,杜伯母的嫁妆里面有爷爷的东西,有奶奶的陪嫁,你和奶奶当时下落不明,杜伯母就接受了爷爷的好意,现在知道您和蓝玉姑姑活着,她可能觉得过意不去,所以想物归原主。本来就是的嘛,如果您和奶奶没出事,这些东西都是您和蓝玉姑姑的,爷爷不会在有你们的情况下送给杜伯母做陪嫁。”
赵海云恍然大悟:“原来如此!”
他才知道自家和杜太太娘家有这样的渊源。
“对呀,您快打开看看有什么宝贝。”李星星再一次催促道。
赵海云莞尔一笑,随手打开一个扁平的首饰盒,里面竟是红丝绒托着一副冰种辣绿满色的翡翠手镯,以红线缝缀在红丝绒上。
李星星双手捂着嘴巴。
第一件就是高档翡翠,色太辣了。
赵海云瞧了两眼,转手递给李星星:“拿去玩。”
李星星没收:“奶奶的东西给姑姑,翡翠可是她的最爱。”
该贪心的时候她很贪心,不该贪心的时候她绝对是山中高士璀璨星,视金钱如粪土。
挺挺胸,超骄傲。
“真不要?”赵海云坏心眼地逗她。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李星星扭开脸,跑到夏明星身后假装看不见,“伯伯,您和姑姑的东西,是不是要发电报给姑姑让她来运回梧桐市?”
“再说。”赵海云把装翡翠手镯的盒子随手放进箱中,取出一个大些的匣子打开。
是一对翡翠盖碗。
白底翠花,壁盖薄透,精巧别致,几乎可以与故宫博物馆的翡翠盖碗相提并论。
玉器、古玩、珠宝、书画……
“原有六百六十六件,现剩六百件。”杜嫣然给出准确数目,“那六十六件被我奶奶以欣赏之名拿走后再未归还,我娘心中惭愧,特地补上六十六件种类相似的物品,与失去的六十六件价值相当,所以四箱东西总数依旧是六百六十六件,另有转让店铺、房子所得五十万现金和历年来的收入约三十万,共八十万。”
李星星摸摸鼻子,原来不止五十万!
赵海云想了想,对李星星道:“你先替我收着,我给你姑姑打电话让她来一趟,你姑姑挑完剩下的都归你。”
“归我?”惊喜来得猝不及防。
李星星眨眨眼,加重语气道:“六百六十六件哦!”
挑剩的,怎么地也得有上百件。
赵海云笑了笑:“你问问你大嫂,以现在的市价而言,四箱东西值多少钱。”
李星星转头看向杜嫣然,杜嫣然抿了抿嘴:“大概六万元左右,绝对不会超过八万,我娘前两年问我爹要钱给我置办嫁妆,我晓得物价。”
李星星差点原地摔倒!
说得那么轻描淡写,现在的六万元是小数目吗?
绝对不是。
------题外话------
熬不下去啦,先欠一部分,5000+4000+3000+3000\20000,更了一万五多,欠五千,各位监督不到位哟,嘿嘿。
第0713章 前人炒地皮最专业
莫名的,李星星想到存款。
蓝玉给她的嫁妆,一笔是定期,一笔是活期,好想把钱取出来买古玩字画哦!
八万元买齐白石、傅抱石、徐悲鸿级别的现代字画,再买古玩字画,大约能买六百到八百件左右,五六十年后值多少钱呢?
一件按一个亿来算,就是六百亿到八百亿,折半也值三四百亿。
我屮艸芔茻!
百亿!
再说,有的古玩字画根本不用一百元就能买到手,譬如李星星用十块钱买下来的霁蓝釉碗,五六十年后花一个亿也买不到。
暴利啊暴利!
十几万元投资人家的公司或者自己开厂子,能赚几百亿吗?
玄乎!
大眼珠子开始骨碌碌地转动,李星星陷入了沉思。
除了杜嫣然以外,其他人都相当了解她,没人管她,而是听赵海云和杜嫣然处理在杜嫣然存折里的八十万现金。
“光靠房子转让给国家就有五十万?什么房子那么贵?”李秀红不明白。
最近遇到的事真是一而再再而三地刷新个人认知。
赵海云笑道:“妹子没在沪上生活过,所以不知道沪上地价位居全国第一,另一个就是花城,抗战爆发之前,沪上租界的地价一年翻一倍,最高时卖到三百万大洋一亩地,一亩地!我一口气卖了约十亩地的店铺和宅子,当初是花两千大洋买下来的地,妹子你算算其中的利润,杜家比我更厉害,卖了三五十亩,他们有钱有门路。”
杜嫣然点点头:“合计三十八亩半。”
所以,杜家相当有钱。
李星星惊呆!
万恶的资本家,那么早就开始炒地皮炒房了?
果然,炒房是一本万利,五六十年后玩的都是前人玩剩的。
也就是说,从古至今,相对人民群众当时的收入而言,房子压根就没便宜过,就像自己花五百七买的房子,普通老百姓有几家能拿出这笔钱?
资本家、地主、小业主就另当别论了,他们原本就有钱,不缺房子。
李秀红一口气差点上不来。
三百万大洋,一亩地,地里是埋着金子吗?
李星星眼疾手快,给她顺顺气,“建国后调控物价,现在没那么贵。”
“五十万也已经很贵很贵了。”资本家的阔绰程度真是难以想象,难怪老百姓常说资本家吃饭都用金饭碗金筷子,扁担都是金的。
赵海云一笑:“搁抗战时期能翻十倍百倍,我有个极小的铺子就卖了几十万大洋。”
李秀红摆摆手:“我不跟你们说了,我做饭去,你们商量好了就准备吃饭。”
夏明星也不掺和,下厨去也。
李星星抬脚想跟上,被赵海云叫住:“那八十万现金,我肯定和你姑姑平分,她以前借老军阀的关系做房地产,有钱得很,我不乐意补贴她,属于我的四十万给你。自愿放弃保留工作后,我工资只有二百八,以后来蹭吃蹭喝,可就不给钱了。”
李星星张大嘴巴:“伯伯,四十万啊!”
全给她?
呜呜,这样的伯伯再来一打都不嫌弃。
赵海云不以为意:“四十万而已,你伯伯我把几千万都捐了,在乎四十万?不过是觉得放在自己名下不合适。”
李星星会推辞吗?会推辞吗?
当然不会。
在杜嫣然吃惊的眼神中,李星星果断挽着她的胳膊,一脸笑嘻嘻:“嫂嫂,咱们什么时候转账?赶早不赶晚,就明天吧。”
------题外话------
炒房炒地皮真是一个轮回又一个轮回,在没有电商的时候,一铺养三代真不是吹牛皮。
第0714章 后续
赵海云及时制止了李星星的着急,“等我给你姑姑打过电话再说。”
蓝玉特别有钱,兴许她也不要那四十万。
越有钱,越不把钱当一回事。
说明李星星还是太穷,得多给点才行。
等她有钱到一定的程度,就不在乎钱的数目了。
在他们兄妹跟前的晚辈就李星星这么一个孩子,不给她给谁?亲生儿女又如何?没在跟前,时间一长,感情就淡了。
十年八年,不知道能不能团聚。
李星星不知道赵海云不仅嫌自己穷,还致力于把自己打造成视金钱如粪土的有钱人,很听话地道:“您早点给姑姑打电话哦!”
有钱就可以放开手脚买买买啦!
美呆呆!
看她欢快的背影消失在门口,杜嫣然很是疑惑,感觉小姑子特别喜欢钱喜欢古玩字画一类值钱的物件,因为在打开那些盒子匣子的时候,全场就数她眼睛最亮,但在赵海云决定送给她时,她又完全稳得住。
有点可爱是怎么回事?
陈念恩拉着她的手:“相处时间长了你就会明白,星星是个财迷。”
财迷?杜嫣然笑了。
“没事,我有钱,回来跟她说,需要钱的时候来找我。”一年花个万儿八千对杜嫣然来说压根不算事儿,等以后放开经济就好了。
她认为,计划经济不会是永久的。
等国家的发展情况得到缓解,计划经济的结束、自由经济的开放是势在必行。
杜嫣然的经历告诉她,政策从来都是根据世事变化而调整。
有可能是十年一变,有可能一年一变。
哪怕因为自己职业问题不经商,买点地皮盖房子出租也能保证日常生活,不至于坐吃山空,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物价上涨,钱就不值钱了。
所以,杜嫣然陪嫁中的珠宝玉翠古玩字画等决定封存于此,永不出售。
唯一害怕的是,期间出现新政策,以至于保不住。
等陈向阳下班回来,杜嫣然问他该如何处理,说道:“我娘给我准备一些嫁妆,没有房屋店铺,除了家具、被褥、衣料、布匹和粮食药材等,还有一些比较贵重的珍玩字画珠宝玉翠,攒装在二十多只箱子里面,我们肯定不能带到北大荒。”
陈向阳沉吟片刻:“不好处理。”
其实是不想出主意。
儿媳妇的嫁妆,让老公公来决定,哪里说得过去。
李星星从门外探头进来:“准备洗手吃饭了!”
只能暂时止住话题。
吃完晚饭,陈向阳和赵海云离开,想闹洞房的李星星则被夏明星拉进自己房间。
陈念恩冲夏明星竖了竖拇指,露出感激的表情。
在新房里,杜嫣然跟他商量关于嫁妆的处理。
陈念恩沉吟片刻:“隔壁房子没人住,东西放在那里实在不安全,这里有爹、有星星和明星居住,不如我们在地下挖个地窖,把东西藏在里头。”
杜嫣然失笑:“珠宝玉翠和黄金倒是可以,书籍字画呢?受不得半点潮气。”
陈念恩挠挠头:“你说怎么办?”
旧时候就那几种藏钱的方式,地窖藏钱、墙壁夹层藏钱和房梁藏钱,或者将金银一类沉到水里,所以经常有人买到老房子后就掘地三尺。
大家都知道的地方,没法藏匿财物。
谁也不傻。
------题外话------
旧时候的人喜欢买老房子寻宝,就是因为可以掘金,因此发财的不计其数,古代还要在房款之外付一笔掘资。
第0715章 保管费
翌日早起,只有四个人吃饭,无赵海云和寄住在他那里的陈向阳。
杜嫣然想到公婆尚未破镜重圆,便不觉得奇怪。
在饭桌上,她提及嫁妆的处理。
夫妻俩商量半宿,依旧没有万无一失的藏匿办法,因为杜嫣然的嫁妆中有一半是书籍字画,全是传世名家真迹,极有文化传承意义。
有她的,也有她母亲、兄嫂的,一箱就是上百卷字画。
这些宝贝不仅不能受潮气,还得经常拿出来,有的需要通风,有的需要晾晒。
李星星闻言便笑道:“我当是什么事儿呢!你们要是放心,就交给我保管,我保证给你们藏得严严实实,你们给我是什么样和什么数目,我还给你们时它们就是什么样和什么数目,如果不相信,那你们就挖地窖,不过地窖在我眼皮子底下,跟交给我没区别。”
她搓搓手指:“我要收保管费的,你们得有心理准备。”
亲兄妹,明算账。
亏本的生意,她才不做!
嫂嫂是大肥羊,可以薅一把羊毛。
杜嫣然莞尔道:“你若能给我藏得妥妥帖帖,给你十分之一又何妨?总没便宜外人。”
要是保管不当,那可就不止十分之一的损失。
李秀红赶紧出口阻止女儿的淘气:“星星,替你哥哥嫂嫂保管东西哪能问他们要钱?我给你看守房子,我问你要钱了吗?”
李星星理直气壮:“不一样的,您是我娘,我是他们妹妹!而且,替嫂嫂保管东西要承担一定的风险,损了坏了丢了我都得赔她,所以我得要点辛苦钱。不用十分之一那么多,嫂嫂随随便便给两套首饰就行了。”
以后是自己侄子侄女的,她才不会算计很多,就是个意思,让他们大可放心地让自己帮他们保管东西,不至于觉得不好意思。
毕竟,损毁的赔偿可不小。
一般人承担不起。
杜嫣然冲李秀红温婉一笑:“娘,星星要辛苦钱是应该的,正像她说的,替我保管财物得承担损毁的风险,如果不是至亲,她肯定不会揽麻烦上身。”
转而就对李星星道:“快吃饭,吃完了我带你挑箱子。”
李星星瞪大眼:“嫂嫂,你真给我十分之一做保管费啊?按箱挑?不管里面装的是什么宝贝?任我挑选?”
太太太太阔气了吧?
她只要两套首饰而已,觉得杜家出品,必属精品。
杜嫣然点头:“君子一言驷马难追。”
李星星傻笑不已。
迅速解决早饭,漱口完毕,挽着杜嫣然的胳膊到隔壁,看到堆满各个房间的家具、箱笼,还有码在床上的数十条被褥、毛巾被、羊毛毯、布料等。
琳琅满目,真正的琳琅满目。
与之相比,二十几只箱子就很不显眼了,没有描龙画凤。
杜嫣然笑道:“搬运的时候,我娘对力工们说是给我准备的衣服家当,没人打开看,也不知道他们信不信。”
“肯定不信。”李星星随口道。
杜嫣然点头:“所以我得尽快处理,保留明面上的东西搪塞众人。”
手指二十六口大箱子,她豪气地道:“星星,你随便挑两箱,不管你挑的箱子里装的是什么,我全送你做保管费!”
第0716章 闭眼选
嫂子如此阔绰,傻子才拒绝。
李星星搓了搓双手,在左右掌心里各哈一口气,“看我的!”
闭着眼睛摸箱子,来来回回摸了两遍,最后一手摁住一个箱子,睁开眼睛道:“就它们了,嫂嫂快打开给我看看!”
看看她的手气好不好。
杜嫣然从身上取下一串钥匙,按编号数出两枚钥匙打开箱子,不禁道:“好手气!”
一箱是字画,一箱是各种古籍。
全是最好的东西。
李星星却是傻眼了,没有珠宝玉翠?
她心心念念的首饰咧?
亏是没亏,但这些古籍字画是万万不能卖掉,有传承意义,另外还得付出保存的心血。
杜嫣然掩口一笑,打开旁边一口箱子,翻出一个首饰盒看了两眼,随手就给她:“书籍字画都是外祖家的累世珍藏,还有从清宫、王府里收购的珍品,你留着当传家宝。至于珠宝玉翠,等你有钱了,想买多少就能买多少,但却买不到这些绝品。”
李星星忙道:“竟有这样的来历?那我不能夺人所好。”
绝品耶!
肯定达到文物级别了。
“收着吧!”杜嫣然从钥匙串子上取下两枚钥匙给她,指指剩下的箱子:“我还有十来箱呢,和你挑中的相差无几。”
自己和陈念恩不在沪上,全靠李星星保管,付出保管费反而觉得心里舒坦。
李星星抱着一盒精美珠宝:“你真不心疼?我都替你感到心疼,虽然占便宜的是我。”
小坏蛋,典型的马后炮!
杜嫣然忍不住一笑:“给外人,我肯定心疼,可你是内人啊,自家人占自家人的便宜叫肥水不流外人田。我娘和兄嫂手里还有一些,觉得放在手里不安全,回门时,我跟他们说一声,让他们陆陆续续地偷偷送到这里,到时候你帮我一起保管。”
她晓得厉害,又补充道:“放心,我不会跟他们说你是保管人。”
李星星微微颔首:“嫂嫂,你和哥哥晚上得来看守吧?”
没人看守,怎能放心。
几十箱宝贝咧。
杜嫣然点点头:“昨晚是我哥来看守的,在我们把赵伯伯东西搬运回家之后才来,大约九点钟,也是我们约好的时间。今晚开始,就得我和你哥住在这里看守,直至交到你的手里,或者你在我们出发后再转移阵地。”
李星星想了想,“等你们离开后,我和小夏哥借辆卡车来把东西拉出城,藏到一个除我和小夏哥以外,没有第三个人知道的秘密地点。”
和她的宝贝相亲相爱。
一只羊是赶,一群羊也是放。
“如此就拜托你和妹夫了。妹夫等着送你上学,咱们赶紧回去。”杜嫣然没问秘密地点位于何处,直接锁上箱子和房门、院门。
夏明星已经推着自行车等在门口,车把上挂着李星星的帆布挎包。
她把首饰盒往杜嫣然手里一塞,“嫂嫂,麻烦你帮我保管一下,我晚上回来拿回房。”
担心被娘训斥,没给李秀红。
看着他们远去的背影,李秀红忍不住笑了一声:“太贼了!”
------题外话------
每次查到民国和年代时期的大资本家生活都好羡慕,羡慕把金条当积木玩的,珍珠当弹珠玩的,特殊时期好多人家把字画撕了烧了浸水,金银古董扔到湖里,就怕给自家惹麻烦,说明藏品丰富啊。
今天请监督:4000\5000+10000,其实早上写了八千多,删减到四千多,(*/ω\*)
第0717章 蓝玉的放弃
李星星喜欢她的嫂子。
有钱的嫂子,还允许小姑子占便宜,实在棒棒哒!
上课的时候一直开开心心,竟不觉得枯燥无味了,果然钱能解决一切烦恼。
到晚上,赵海云和蓝玉在李星星喜欢名单上的字体迅速加粗放大,再画上一道下划线。
因为赵海云在放桌上告诉李星星,他和蓝玉通过电话,蓝玉表示,她不要现金,给李星星,因为她手里的钱就已经花不完了。
毕竟她是单身一人,没有子孙后代,和亲侄子亲侄女没见面,更无感情。
李星星被金馅饼砸得晕头转向,惊呼连连:“给我?全给我?八十万呢,按嫂嫂说过的市价,能买四十箱宝贝!”
赵海云点头道:“对,给你,现金给你,她要东西。”
“全给姑姑,爷爷奶奶的东西不适合卖掉,有纪念意义。”李星星不假思索地道。
赵海云摇头:“是翡翠首饰,她就要,不是就不要,省得占地方。”
李星星呆了呆:“翡翠首饰仅占极小的一部分啊!”
难道,活该她发财?
有财不发,天打雷劈。
赵海云却浑不在意:“你姑姑本来就不差钱不差东西,她只喜欢一样东西。”
“翡翠。”李星星接口。
赵海云一笑:“不知道她怎么就那么喜欢翡翠,跟我说,挑选的时候要绿油油、水汪汪、晶莹剔透的,低于标准就别给她了。”
杜嫣然闻言便道:“那可不多,只有二十来件翡翠首饰能达标。”
是件,不是套。
赵海云挥挥手:“不管有几件,反正我按照她的要求给她挑出来,其余的留给星星,吃完饭就给收拾出来。”
李星星手举得可高可高:“我帮忙!”
大家都笑了。
他们明白,蓝玉摆明是不要杜太太归还的财产。
李星星双手握拳置于胸前:“我可太好命了,尽遇见视金钱如粪土的亲人,我不嫌粪土臭烘烘,你们大可以用来砸我!”
陈念恩嘴里正嚼着一块肉,闻言顿住了。
“大家都在吃饭,你说粪土不粪土,恶不恶心呀?”他道。
李星星白他一眼:“说我恶心?我就知道,你有了嫂嫂忘了妹妹,负心人!快吃你的饭,和嫂嫂守着你们的宝贝,明天该回门了。”
是的,三朝回门。
也就是结婚的第三天。
陈念恩和杜嫣然拎着礼物前往杜家,下午回来时却带回四口大箱子,直接搬进隔壁,引起街坊邻居的窥探,另一边隔壁姓王的大娘直接拉住放学的李星星问究竟。
李星星笑道:“那座院子是我嫂子的陪嫁,他们现住在那儿。”
听杜嫣然说,嫁妆物品搬来时全在夜间进行的,因跟公安打过招呼,所以除了搬运的力工,路上惊动的人不多。
王大娘惊呆:“你哥结婚了?什么时候?没听到一点消息。”
陈念恩可是他们眼里的香饽饽,没等他们行动,就被别人吞下去了?
虽然他们接触不到上面,陈念恩和李星星家世的报道也被陈向阳按下去了,但大家有眼睛可以看,看得出李星星这家人个个非同凡响,谈吐气质和市井小民就不一样,何况大资本家赵海云经常进进出出,并未瞒着外人。
第0718章 百万富婆
理由是现成的,李星星直接拿来糊弄王大娘。
“领个证,两家人吃顿饭就是结婚了,虽然我们家日子过得不错,但情况不允许我们搞奢靡浪费!”一连串清脆的声音从口中逸出。
王大娘倒不觉得奇怪。
好些人家的青年男女结婚确实简单,没有以前的三媒六聘。
“可惜了!”王大娘叹道,“我有一个女儿,是大学生,长得十分水灵,本打算介绍给你哥哥,谁知你哥哥没打声招呼就结婚了。”
李星星笑道:“我嫂嫂也是大学生毕业。”
所以,大学生在他们家不稀奇啦!
王大娘一呆,就见李星星蹦蹦跳跳地到隔壁找她哥哥嫂嫂玩。
见到娇俏可爱的小姑子,杜嫣然抬手看看时间,“银行没下班,星星,走,我把赵伯伯、蓝玉姑姑的钱转给你。”
李星星心中欢喜,嘴上却道:“会不会太着急了?”
人在家中坐,天上掉下金馅饼。
还不是一个两个。
杜嫣然笑得温婉可人:“速战速决嘛!”
李星星立刻回家拿户口本,随兄嫂到银行,重开一个账户。
杜嫣然则取出自己的存折递过去:“从我账户里划一百万到我妹妹的存折里。”
“嫂嫂!”八十万怎么变成一百万了?
杜嫣然没来得及回答问题,便引来这家银行的负责人,出来招待他们的同时,询问一百万巨额资金的来历和过户的原因。
一百万呢,可不是小数目。
上万元存款都得密切关注了,何况是一百万。
杜嫣然没提里面有还给赵海云兄妹的八十万,落落大方地笑道:“金同志,前几日我母亲有一笔钱转到我的存折里给我做嫁妆,您来招待的,您忘了?我的钱实在是花不完,送给小姑子一百万,希望我们夫妇不在沪上的时候由她替我们照顾父母,或者我们有需要的东西写信给她,她直接买了给我们寄过去,省得汇款麻烦。”
汇款需要手续费,人尽皆知。
说为了省手续费而提前把钱存在小姑子的存折里,貌似不那么难以接受。
何况,谁的钱谁做主。
杜嫣然是大资本家的千金小姐,存折里有一二百万巨款,谁也不能反对她拿出一百万给小姑子,这位金同志不知道杜嫣然在五年前就有五百万巨款。
杜嫣然比较精明,她的钱并没有存在同一个银行里。
父母兄嫂最近给的钱也是分开存到各家银行。
否则,早引起各方关注了。
因为一百万巨款不是当场提走,不过从杜嫣然的存折划掉,转存到李星星的存折,很容易操作,所以金同志看着工作人员处理完相关手续,亲自送他们出门。
李星星脚底打飘。
她就这样晋级为有百万存款的小富婆了?
不用等到改革开放。
虽然手里握着各种各样的宝贝,但都没一百万现金来得有存在感。
七八十年代的万元户就很了不起了,可以上报纸,她在六十年代初拥有一百多万存款是什么概念?包括梧桐市那张存折里的十八万多。
超级小富婆。
第0719章 准备
杜嫣然挽着李星星的胳膊,笑容依然温婉可人。
“星星,你听到我和那位金同志的话了,以后我和你哥哥有需要就给你发电报或者写信,你用我留给你的二十万给我们买东西寄过去,买东西的钱、邮费等都算在我们头上,不叫你掏一分钱。”她早就计划好了。
所以,钱不是白拿的。
汇款手续费不低,邮费更是一笔不小的数目,李星星上学没上班,可没工资。
听说,她连大学生的补助都没有。
好在她自己很有本事,去年挣了两笔美元,但都捐出去了。
李星星听了杜嫣然的话,拍拍胸口:“嫂嫂,你们尽管交给我,若是地上没有的东西,我跑到天上给你们摘下来!然后给你们寄过去。”
杜嫣然噗嗤一笑:“那倒不用。”
姑嫂二人说说笑笑,往家里走去,倒把陈念恩给忽略得彻彻底底。
他哀怨极了。
刚进自家所在的街道,忽然看见一辆小轿车停在门口,看清车型和车牌,杜嫣然忙道:“是我大哥的车,我们看看他来干嘛。”
毕竟,今天刚回门。
进家门一看,果然是杜大哥和李秀红说话。
他来给杜嫣然送东西,又对杜嫣然道:“你走后,娘有些不舒服,你明天回家看看。”
接下来的几天时间里,杜大哥每晚开着小轿车送看望病母的妹妹回家,每次从车上搬下三五口箱子,一共十二口,加之前的四口箱子就是十六口,交给杜嫣然后就不再过问,转而和妻母收拾行囊,做好离开的准备。
既然计划以治病的名义出境,就不能到跟前才生病,所以从现在开始装病。
杜嫣然每次回娘家都不会空着手回婆家。
慢慢儿的,又带出一批财物。
李秀红也是忙忙碌碌,给儿子儿媳缝衣制鞋做被褥,料子都是李星星提供的,全是从华侨商店买来的,用来掩人耳目。
不知不觉,陈念恩销假上班,并接到调任文件。
因是调任边疆,他本人得填写支边志愿书,杜嫣然跟着递上自己的支边志愿书,到派出所当天就办理好两人的户口迁移手续和粮油迁移手续。
出发日期定在四月十二日,随大部队一起乘火车前往北大荒。
周末是九号,距离四月十二号只有两天时间,李秀红和李星星母女俩放下手里的所有事情,到隔壁帮忙整理物品,打包北大荒所需要的东西。
李星星给出主意:“我听说,东北可冷可冷了,冬天会达到零下好几十度,滴水成冰,被褥必须得带上,皮袄皮裤皮帽子皮手套皮靴子不能少,最好一人一件貂,我出料子,娘给你们做好了,你们一定得带上,免得冻掉耳朵和手指。”
李秀红点头:“对对对,全带上。”
一想到儿子儿媳到北大荒吃苦受罪,她就心疼不已。
杜嫣然忙道:“我娘也给准备了,我和念恩是一人两套大氅,一件紫貂皮,一件白狐狸皮,其他皮袄皮裤皮靴子皮帽子也都有。”
都知道北大荒是苦寒之地。
李星星点点头:“我再给你们准备点药!”
第0720章 离开了
利用两个晚上,李星星和夏明星躲在卧室里,精心选出日常生活中的常备药物,所有药品不论是胶囊、药丸,还是颗粒,全部抹掉原有的标记和外包装,再用透明真空袋重新包装,密封在一个个玻璃瓶中,贴上标签。
没写药名,只标明是感冒药还是消炎药,针对哪一种疾病,并写明症状、用法。
细心可见一斑。
不仅有成人药品,还有儿童药品。
杜嫣然当老师嘛,肯定会接触到孩子们。
除了药,李星星根据夏明星的建议,准备一批没有印记且符合年代的军用匕首、指南针、打火机、蜡烛、手电筒、哨子、绳索、雨衣、胶靴、急救包……
加上粮食粮票生活用品,导致陈念恩夫妻俩行李过多,全家出动送他们上车。
陈向阳用自己的工作证给他们买两张软卧票,遇到认识的带队干部,打趣道:“你们把家搬到北大荒了吗?可不能那么娇气,咱们到那里是开荒的,吃苦耐劳才是本色。”
李星星反应极快:“伯伯,不是的,我们带的是药和开荒必需品。”
小嘴一张,流畅地念了出来。
虽然李星星没念药品名单,但听到急救包、指南针等生活用品,带队干部的眼睛炯炯有神:“小同志,你们准备得很充分呀!”
李星星甜笑:“不打无准备之仗嘛!”
“说得不错,说得不错!”带队干部点头,对陈向阳笑道:“老领导,有女如此,是不是特别得意?儿子儿子更有志气,愿意放弃沪上的生活支援边疆建设。”
陈向阳微笑道:“支边建设,人人有责。”
没说请对方照料一类的话。
但他知道,对方一定会关注陈念恩和杜嫣然,便接着道:“你们到北大荒,虽然不至于从零开始,但生活没有沪上的便利,若有需要,发电报或者写信回来,我们一定尽心尽力地帮忙,为国家建设出一份力。”
带队干部眼睛一亮:“就等您这句话了!”
沪上有人和沪上没人,那可是两种截然不同的待遇,沪上可是全国知名的工业城市,虽然是轻工业,但有友谊商店和华侨商店,若能弄到侨汇券,就能弄到很多普通人接触不到的机械、建筑材料等。
但他现在没提,到了北大荒再说。
他们坐火车,足足坐了三天三夜,到冰城下车。
刚下车,就面临一场暴风雪。
四月初的沪上暖和得已褪去呢大衣,此时却得立刻穿上棉袄棉裤,陈念恩和杜嫣然不用提醒,在下车前就把自己全副武装了。
一整套皮袄皮裤加皮靴,戴着皮帽子和皮手套,倒没穿大氅,而是两件不知道李星星从哪儿弄来给他们装进行李包里的两件军大衣,裹得跟两只熊一样,依然冻得心肝儿颤,但看到周围瑟瑟发抖的同行人员,又觉得自己暖和了。
很多青年全凭一腔热忱来支边,准备得并不充分,差点没把自己冻死了。
陈念恩和杜嫣然互看一眼,忙把军大衣脱下来递给离他们最近却衣衫最单薄的两个女青年,收获到无限感激的眼神。
好在,来接他们的人很快到了。
------题外话------
进度:4000+4000\5000+10000,晚上再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