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的日记 A01: 三国群英传 (1)
***《雪映姑苏》之《孤独的日记》A1:三国群英传***
外边下着大雪。女儿无错代我打游戏,我坐她在旁边,边看她打游戏,边缝补袜子。
人,打游戏,最烦的就是不停重复着简单的事情。几乎所有的游戏都采用升级模式,三国群英传也不例外。我保持了最少的武将数,尽量平衡着其它势力。只要存在不同的势力,它们之间就会不停的相互攻击,武将的等级就会不断的提升,等时机一到,我喜欢哪个武将,只要将他俘虏,然后招降,就可以了。不同势力之间的争斗,省却我训练武将时的无聊操作。我操控的为数不多的武将,不停的四处打野,比如打凤凰岭、罗刹谷、大渚泽、毒龙潭,或者打随机出现的叛军,打这些要比与其它势力打斗更容易升级,同时还能不停地得到宝物。
现在,我拥有两个行军方略。武将中有孙霓裳和周瑜,这是两个直接拥有蒙冲战舰技能的武将。两个行军方略,加上孙霓裳和周瑜,其它只剩下一个势力时,即使我武将少得可怜、地盘小得也很可怜,也不担心被消灭。因为机动性强。
现在,江州驻军是甘倩、曹操、刘备三兵团十五将,下关驻军孙娟、周瑜、关凤三兵团十五将。之所以如此驻军,是为了防止最后不小心被合围,也是为了分散敌军势力。其它两方势力是陆逊和典韦。二七四年夏季内政时,查陆逊势力八十四城,五百三十三将,典韦势力为十五城一百零九将。典韦势力必输,游戏里的战争也取决于经济实力。
陆逊在南边的建宁和北边的成都同时增兵。看来,准备对我下手了。二七四年十二月,典韦势力仅仅剩余靠海的几座孤城。双方势力差不多时,进行了长时间的消耗战。待逐渐拉开实力后,双方势力差距加速扩大,典韦势力的灭亡呈加速趋势。这中间我出了一次兵,试图帮助一下典韦,打击陆逊势力,使二者实力均衡一下。
小屏幕上,海面上密密麻麻的陆逊势力灰色军队。电脑的特点是零星操作,很少组织大兵团作战。典韦势力为粉红色,粉红区域加速减小。
待典韦势力灭亡之后,这个游戏也基本就玩结束了。
未参加比武大会。俄尔,次年一月二日,典韦为陆逊俘虏,小乔继位。
游戏中,君主永远是冲在第一位,除非他继位时恰巧一个人在后方某个城市里。君主特点是升级快。电脑的缺点是从不主动放弃任何一座城。
一月九日,从小屏幕中可以看见,陆逊的灰色军团蚂蚁般冲向小乔势力占据的佐贺港口。我们感受到了威胁,佐贺港口紧靠下关港口。我军关凤军团五将,占据下关港口,之前那里是空城。一支五千兵的军团从下关港口经过,我们以为是来攻击下关的。
二七五年五月二十日,陆逊军占据佐贺。七月二十三日,占据夷州。小乔被困在官渡北延津南的封闭区域内。俄尔,被陆逊军俘。鲍信继位,仅剩一城:阿苏。陆逊即将对我用兵,在佐贺集中了十七支部队,至少八十一将,有兵一万二千余。另有数支部队行驶在水面上,向佐贺而来。出云部队全部移至下关港口,下关有将十五,兵三千,钱十三万。
二七六年一月八日,在鲍信军仅阿苏一城一将的情况下,陆逊由佐贺发兵攻击下关。对方太过强大,远征鹿耳门,陆逊的薄弱之处。陆逊在鹿耳门驻扎了李丰、许贡、袁绍、吴巨、陈群,不喜欢,不想要,全部释放了。二月八日,派孙娟攻打夷州,大败陆逊势力贾南风、陶睿,不喜欢,抢了城里的钱,撤走。十三日,鲍信军被灭。这时,仅剩我们和陆逊两股势力。地图上可见大批陆逊军队扑向地图下方而来,它开始在松江集结部队。同时还在巴郡集结军队,威胁江州。冬季内政时,查陆逊有六百六十将。十一月十七日,数支军团向鹿耳门而来。女儿立即转移部队,远征昌黎。时昌黎有将十七,兵三千四百,钱近两万。
电脑毕竟还是电脑,若它用程普、孙权做主将不停地追在海上跑的周瑜,或者孙霓裳,我们玩起来还是会很费劲。不想再玩了,房间的能源系统开始老化了,一次充电后使用电脑时间要比以前短好多。昌黎有司马昭、严白虎、公孙康等将,长得丑了点,也俘虏了。从现在开始,凡是俘虏的,不再释放。
二七七年十二月二十五日,全部部队会合于乌林港口。港口城市补充兵员速度慢。攻占夏口港口,然后不停地撤出、进驻部队,骗对方来进攻,借机进一步升级武将并伺机俘虏敌将,得华佗、徐晃等好用的武将数名。攻占夏口附近的江夏,以补充兵员,以庞统、沮授等军团携带行军方略,迅速游走于江南各大城市,抢钱是唯一的目的。
有武将叛变,获知陆逊在出云城,准备偷袭它去,陆逊是势力头目,武将等级一定很高。
陆逊军反复攻击夏口,赵云等武将的等级迅速提升。有耶律休哥九千骑兵大败十万宋军的感觉。一个不小心没注意,陆逊军偷袭赤壁,赤壁是沮授率严颜、张郃、魏延、典韦把守,险胜入侵的部队。庞统率周瑜、蒋琬、钟会、司马懿四将继续四处抢钱。庞统是司机,带着行军方略。
敌三个军团十五将又一次偷袭赤壁,忘了给沮授装备乌钢,技力恢复不及时,只好撤退。庞统回兵打已经被沮授打得半死不活的敌军团,夺回赤壁。
电脑在自动打时,主要靠君主和武将冲锋陷阵,很少依靠军师,因而,君主和武将升级速度更快。我和女儿主要靠军师。诸葛亮和姜维的技能,实用性不强。
我们使用较多的技能是腾龙、后伏连阵、雷厉风行,基本就这三个,因此,如邓芝、司马玲、沮授等军师型武将用得多。兵种上喜欢用骑兵和弓骑兵、强弓兵三种,典型的作战型军团配置,是一个军师加三个力量型武将,另加一个全能型武将,主要是要和军师一起配出雷厉风行这个技能。
今天是我们最后一次打三国群英传这个游戏。最近发现,木屋别墅的新能源系统似乎出了点问题,也许,是寿命到了。我们要尽量延缓这套新能源系统的使用寿命。
孤独的日记 A01: 三国群英传 (2)
这一局游戏,我打了近一年,有时,女儿代替我打。我们的玩法十分的偷懒。首先,保证除我们外还有三个势力存在,哪个势力强,就打哪个,以维持均衡。哪个势力弱,就去帮助它一下,送给它一些武将。这样,这三伙势力反复相互攻杀,所有的武将等级都迅速提升。其次,想玩哪个武将,就把哪个武将送给电脑势力,比如,这局,中间我将吕布、徐庶、孙霓裳三将送给了当时的卑弥呼势力,等到了一定程度后,再寻机将三个武将抓回来,那时,这三个武将的技能已经基本完善。只要给它金钱、美女、装备后即可,免去人操作的各种麻烦。第三,自己也要训练一两支强大的军团用以保家卫国。电脑势力可是不管你是谁,它时刻盯着你,一旦发现你有机可乘,立即就会出兵揍你。
在初期,我们较少主动攻击其它势力,而是去打野,以迅速升级。但是,打野也会消耗自己的兵力,这会给其它势力以可乘之机。因此,会将一些烂将放在关口守着,主要兵团则不停地打野。这局起始阶段时,使用烂将带兵驻守松江、匹阿、南昌三个港口以及赤壁关口,需要锻炼的兵团在内部不停地打野,到龙王坞、碧水滩打架,偶尔远征一下区星、映月潭。在吴、鄱阳等城市各驻一个武将以开发募兵。长沙、桂阳、湘潭是卑弥呼的势力,花点钱和它搞好外交,谁也不打谁,和平共处。
第一主力军团,主将曹操,带赵云、夏侯惇、关羽、张飞四将。曹操和赵云配一起出技能,后来偶尔发现张飞和夏侯惇可以一起出技能炙炎火轮车,也挺好用。结束时赵云七十级,配黑麒麟、炼狱刀。曹操配带绝地乌钢,其它四将均配带九天玄铁。
第二主力军团,主将刘备,带荀彧、吕布、许褚、张辽四将。
第三军团,主将夏侯涓,带貂蝉、司马铃、大乔、小乔、刘莹四将。
关口防守主力军团,邓芝,带索利、徐晃、孙仁、程普四将,配后伏兵法两部,偶尔出海时改程普为主将。
公元二八七年二月统一全部势力。游戏挺有意思的,此时,大部分武将都还活着,只有吕蒙,中间不知何时病逝。如果电脑玩家人工智能化程度再高一点就好了,这是一款二十多年前的老游戏。
我的势力是登录的武将,输入的是乱码,我也不知道这两个字怎么读。我打算输入“无名氏”,中间的“名”字大约变成了“扉”,或者“糜”。
玩游戏纯粹是为了打发时间,却也不是一无所得。玩的过程中教了无咎很多历史知识和故事。当她玩的时候,总是问这问那,我就给她讲解。至于,有的是历史事实,还是故事,有时候我也糊涂。
总之,一个津津有味的讲,一个津津有味的听。偶尔,杰西也会凑过来听。以前,我认为故事比真事精彩。现在,我认为真事远比故事精彩。当我结束游戏退到主菜单时,发现起始时期还真丰富,竟然有刘邦项羽争霸战。
孤独的日记 A02: 高考化学卷 (1)
***《雪映姑苏》之《孤独的日记》A2:高考化学卷***
外边的雨下个不停。
无事可做,只能闷在屋里。无咎在做我给她出的初中数学题目,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试卷。杰西翻着漫画,给他出的算术题,他还没做。
我从贮藏室搜罗来几套高考试卷,有物理也有化学。2013年江苏高考物理试卷,刚刚做完,无咎比照着答案给我批改打分,满分,不错,心情挺好。做完物理,那就做做化学吧,是2013年全国理综化学部分,课标2试卷。最初几道题不错,到第28题时,一下卡住了,花了整整半个多小时,也没做出来,显然,分数不会太高。
继续往下做,还好,第36、37、38题都不难,很快就做完了。
将我的答题交给无咎。她看了一下表,幸灾乐祸的说:“爸,你超时了”。也不等我回答什么,拿出标准答案给我批改。第28题做得一塌糊涂,第三问的第一小问,两个空都错了。第二小问的答案是0.051,我给的是0.05,无咎毫不留情打了个大红叉,然后抬头看我一眼。接下来的空,我懂,但不知如何组织语言,也错了。
看着这道题的答案,我使劲摇摇头。
无咎递给我打好分数的试卷,挑衅的看看我。她把代表错的叉号画得大大的。我不理她,打算让她先得意一会儿,等一会儿批改她的作业时,我再反击。
孤独的日记 A02: 高考化学卷 (2)
随便翻了翻这本真题试卷册。封面上一块水渍,封底已经没了,最后一页题目不全。看看无咎,她开始做我给她留的题目。无聊,又做起2021年广东高考化学卷。做完后,我自己对答案。第十七题第三问答案是:取少许液体,加稀硝酸酸化,再加硝酸银溶液,有白色沉淀,可证明氯水中存在氯离子。我的答案中没有“加稀硝酸酸化”,感觉没有这句应该算对,加稀硝酸酸化,应该也不准确,问的是证明氯水中有氯离子存在,只需加入硝酸银即可。如果先酸化,有亚硫酸根离子呢。看我犹豫什么,无咎跑过来凑热闹,然后夸张的打了个大叉“差个标点符号都不行”,说完,一蹦一跳的走了。
第二十一题,问同分异构体的数目,答案是十个,可我画了十二个,琢磨了半天也想不通错在哪了。难道答案不对。我对着题目反复画结构简式,半个小时过去了,仍然未弄明白,干脆不弄了。
没有热水,无咎来了例假,脱下的衣服需要清洗。她要自己洗,怕她受凉留下病根,我给她洗。
边洗衣服,边思考那个同分异构体的题目,还是没想通,因为想不通,所以有点恼火。水很凉,凉得扎手。洗完后挂在走廊中慢慢晾干。天渐渐黑了下来。我拿起雨伞,准备出去看看家禽。并不担心有野兽来袭,只是担心窝棚是否塌了。我脱下长裤,穿着大短裤冒雨跑了出去。
鸡窝还好,它建在一颗小树下面,旁边紧挨着柴堆,我扫了一眼柴火堆,基本透湿。这么大的雨,不湿才怪,不过并不担心没有干柴使用,原来温泉度假酒店那十五个木屋别墅,在大地震中大部分得以保留,都被我们利用上,其中一个就堆满了干柴、半干柴。不过问题在于,在如此不停歇的大雨之下,无法去取。即使取回来,也无法生火,因为灶台是露天放置的。木屋别墅都是整体建筑,地上也是木板,当初这么建的目的是为了可以在需要的时候移动木屋。
转了一圈以后,我跑了回来,大腿、鞋子都已经淋湿,出来时不穿裤子是为了防止淋湿,因为空气湿度大,很难晾干。
取毛巾擦干,我进了书房,借着微弱的天光,继续看那道有机化学题。又是半小时过去了,我反复推敲那道题以及答案,最终还是没明白我错在哪里。
“爸爸,吃饭了”。杰西稚嫩的脆脆的声音。
“好。姐姐准备什么了”?我揉揉眼睛,问。
“炒黄豆,天下雨”。杰西边说边嚼着黄豆,嘴里发出嘎嘣嘎嘣的声音。
借着微弱的天光,我看了看表,下午四时三十分。手表时间不是很准。至于日历,那就更不准了。原来只是看时间,从来不会看手表上的日历。
孤独的日记 A03: 最后一碗米 (1)
***《雪映姑苏》之《孤独的日记》A3:最后一碗米***
一粒大米大约重0.02克。面前桌子上摊开的大米,预估大约一万到一万五千粒,夹杂着不少沙子、石子。
“七十五、八十、八十五、九十、九十五、六千一百…七十五、八十、八十五、九十、九十五、六千二百…七十五、八十、八十五、九十、九十五、嗯?嗯…刚才多少啦,记得不,无咎”?
这是我第十一次数桌子上的米粒个数。每五个一数,用枝条将数过的米粒拨在一旁。数的过程中将沙子、石子挑出来。
午饭后,雪变大了,无法干活。无咎和我商量明早吃什么,我想了半天,建议吃大米粥。记忆中感觉大米快没了。她跑去隔壁,没过一会儿回来了,端着一碗大米,告诉我说:“这是我们的最后一碗大米”。
那个瓷碗缺了个口,大米略显灰暗,上面好像蒙了一层薄薄的土。
见我点头,无咎转身欲离去,她应当是去淘洗。我叫停她,建议我们一起数大米粒个数,顺便挑拣沙子和石子。她欣然同意。于是,她先数。“一、二、三、四,…,九十七、九十八、九十九、一百、一百零一、一百零二,…,一千七百九十一,一千七百九十二,…”的按顺序一个一个数,每次最多数到三千多时,便忘了数了多少了。反复数了十几遍,也没数出来。
然后我数。我采用五个一数的方式,能坚持更多,数了十几次,最多数到六七千时会忘记数到哪里,未超过八千。
“你确定一粒米0.02克么”?无咎问我。
“差不多吧”。
“看你…”,她看了我两眼,继续说,“你为什么这么肯定”。她拿起一粒米,小心翼翼地放在手心里,反复盯着那粒米看。
“以前和你妈妈没事时打赌,赌一杯米有多少粒。然后我俩数,看谁数的准…”。
“赌什么”?无咎来了精神,打断我。
“谁输谁做饭。我…”。
“那谁输了”?
“当然是我输了,妈妈赢…”。
“为什么说‘当然’”?
“因为男人在老婆面前,永远不会赢”。
“哈哈…哈哈”,无咎前仰后合的笑了一番,接着问:“那一杯米多少粒呀”?
“我数的…是八千零二十四粒”。
“记得这么准!现在还记得。八千粒,一粒0.02克,那是一百多克了?你们两个人就吃这么点”?
“煮粥吃。那时候…吃不了多少”。
“我以前也吃不了多少,不爱吃大米粥。不过…”,她歪头想了想,“不过现在还挺爱吃的…其实大米粥真挺好吃的…唉,爸,你忘了刚才数到多少了吧。至少十次了,呵呵。我感觉放慢速度数反而更容易出错。我们一起数吧,用数过的米粒放在旁边记数”。无咎建议。
孤独的日记 A03: 最后一碗米(2)
于是,我俩一起数,在旁边放上几个米粒用以表示千位数字和百位数字,通力合作一番过后,看看剩下为数不多的米粒,胜利离我们不远了。用以记位的米粒,千位位置为三个米粒,百位位置是七个米粒,旁边另有一个米粒,代表已经数了一万三千七百个米粒。
我伸了伸懒腰。外边一阵疾风刮过,窗户动了两下。向外望了望,外边雪正浓。
不堤防布偶“哇额哇额”叫了两声,噌地从地板上跳了上来,正趴在那些米粒上面,用它的嘴不停的拱我的手。它来撒娇来了,求抚摸。
我摸摸它头,挠挠脖子痒痒,它顺从的躺在上面,来回摆动身体,扭着屁股,四爪找天,露着肚皮,瞪大了蓝眼睛看着我。最后,两只前爪抱着我左手,看了窗外一眼,竖起耳朵听了听,安心的睡着了。偶尔“吧嗒吧嗒”小嘴,不知道梦见了什么。
无咎指了指它身下的大米粒,无奈的看着我:“等它起来再收拾吧”。
“好。不过别忘了把掉在地上的也捡起来。别浪费了”。
“嗯”,她答应着,看了一眼地上的大米粒,然后看着窗外,说:“爸,雪这么大,一直这么大,有点冷了”。
“是。你仔细观察、仔细思考,我们这里在岛东南,北侧高山。应当刮的是东北风,将温泉的热的水汽刮向西南方,所以,雪才会落到地面。如果没有风,天不是特别冷的话,雪没等到地面就融化了”。
“多亏了温泉,否则早冻死了”,无咎望着外边发呆,继续说。
“没错”。
“哎呀…”,无咎打了个冷颤,“好冷。我上床了”。她跑两步跳到床上去。杰西本在床上睡着,被她上床的声音吵醒,迷迷糊糊地爬了两下,哭了起来。
的确有点凉飕飕的。我从猫爪中抽出手,过去抱起杰西,轻轻晃动他,顺势上了床,搂着杰西躺下。拉过来被子盖在身上,抵御严寒。
次日一早,大家一起吃早饭。无咎拿着那个破了一个缺口的瓷碗,问杰克夫妇:“猜,一碗大米有多少粒”?
那二人自然答不上。
无咎自豪的说道:“一万七千三百二十二粒。就是我们这些所有的大米的粒数”。
这是我们最后一碗米。
孤独的日记 A04: 无奈的治疗 (1)
***《雪映姑苏》之《孤独的日记》A4:无奈的治疗***
天气暴热。
春天的姑苏,天已经比较热,然而春天时如此之热,自我来此,从未遇到过。又热又潮,艳阳高照,让人莫名的烦躁。
今天午饭是方便面。我和杰克两个人,用了两天时间,在我们的木屋别墅南侧的草坪上搭了个土灶台,又去废墟里搬过来一口大锅,坐在上面。于是,今天中午,终于吃上了一顿热饭。这几天又累又忙,外加恐慌。
饭后,稍事休息。我抱着不满周岁的杰西,哄他睡觉。女儿无咎刚刚九岁,倚靠在我身旁,哼着儿歌。杰克端了一碗热面去他们自己的木屋别墅,给他夫人汉娜送去。
汉娜右腿骨折,只能一直呆在屋里。
杰西的哥哥麦克,刚刚三岁,这几天一直拉肚。
杰西终于睡着了,我轻轻放下他,示意女儿无咎照看杰西,起身下了床。估摸一下时间,汉娜夫人应当已经吃完了。我要去看看他们的大儿子麦克的情况,还要和杰克一起去废墟里搜罗一切有用的和可能有用的物品。
实际上,我们基本是见着什么收藏什么。
麦克的大便呈稀糊状,像水和的稀泥,有些许血色。他能吃能喝,无明显其它异常。杰克夫人躺在床上,右腿上绑着我和杰克一起给她固定的木条,身上的衣服满是尘土。
是的。我们都很脏。我们还没有缓过劲来。需要做的事情太多。午饭时,我和杰克、无咎一起规划我们下一步的事情,交给无咎的任务是打水、烧水,先自己洗澡,然后给杰西、麦克洗澡。她问衣服,我回答:“只能暂时对付着穿,因为没有换洗的衣服”。
湖水水位比正常低了很多,平时,南面四五百米远就有个水沟,可以取水,现在要多跑数十米才能取到湖水。不知道那些水跑到哪里去了。
我和杰克向“同安宠物医院”的废墟走去。我希望能看见我那个白白的布偶猫。可惜,这几天下来,一直没看见它的踪影。
远远的看见废墟中白色衣服半埋在沙土里。我知道那是宠物医院的医生服装,忙跑过去,从泥土中向外拉。一件,又一件,总共翻出整十件白色长外套。宠物医院有十多个医生,不知道其余的外套哪里去了。继续翻,又找到三十余套蓝色护士服。
不错,正愁没换洗衣服。我俩大喜,边整理边相互聊着。杰克负责把所有的衣服搬运回去,并和无咎一起清洗这些衣服。
我在废墟中继续寻找。一下午,收获颇多。几只用于关宠物的铁笼子,虽然还不知道这些铁笼子有何用。数个大小不等的铁制洗澡池,以前是用来给宠物猫、宠物狗洗澡用的。发现一个B超检测的探头,此时我意识到这个位置就是宠物医院的影像室。
脑海中灵光一现,想起麦克拉肚的症状。
在这个影像室的东侧房间就应当是储药间。我向东挪了挪位置,在储药间位置翻找。好在,医院这里的建筑都是一层的,倒塌后上边的泥土并不多。
翻出一个锁着的大铁柜,仔细看门上面的说明,正是以前的储药柜,我以前常来这里给我那白布偶看病,熟悉医院里的一切。
麦克的病一直不好。他的症状和以前有一次我那布偶猫的生病症状几乎一样,至少在我看起来是一样:能吃能喝能玩,每天大便次数也正常,但就是拉肚,偶有鲜血。
孤独的日记 A04: 无奈的治疗 (2)
那次,医生给我的布偶猫开了甲硝唑片和碱式碳酸铋。当时,新冠病毒正在大规模传播,为了防止因小区封控而导致看病不方便,无论是人还是宠物,每次去医院看病时,我都记下所用的药物的名称和剂量。每次打针注射时,我都仔细观察护士们的动作要领,甚至还会搭讪着问几句。希望有一天万一我被隔离时,能够在关键时用得上这些技能。
记得当时医生给我的布偶猫白白开了药,并当场用喂药器喂了药片,临走时医生给了我一个喂药器,回去后,我每天给布偶白白喂药。按照医嘱,每天半片,连续喂七天。
第二天喂药时,废了我和夫人一个多小时,才算喂下去,实际上最多喂了一半,另一半浪费了。
夫人不停地抱怨我笨。实际上是看布偶吃得难受而难受。
好在,布偶猫虽然不爱吃,但十分老实,也不咬人。
第三天时便掌握了喂药的要领。其实要领就一点:喂药时勿顾忌太多,要心狠。
喂第一片药时,误打误撞,“咕”一声,咽了下去。不明白为何这么顺利,稀里糊涂的成功了。
喂第二片时,就没那么顺利了。猫嘴左右乱晃,抓不住时机。第一次推药,恰好猫转头,半片甲硝咪唑片掉在了夫人的胳膊上。第二次时,药片倒是被推到了猫嘴里,但不够深,位置是猫嘴里的左前位置,猫舌的前面,它嚼了两下,吐了出来。据说,猫是不会主动咽块头比较大的东西,它一定要咬碎后才会下咽。随后两次均是如此,药片已经湿润,有所损失。
夫人提醒我:“遇到这种情况,那个医生是怎么做的”。
我坐下来休息一下,把猫暂时放了,让它也放松一下。首先,我总结第一次误打误撞的成功,是成功在哪里了。回忆一下后,认为是喂药器送得深,那半片碱式碳酸铋药片,直接送到了喉咙,猫无法吐出进入它喉咙,或者说是舌根处的药片。
“医生有经验,能把握住时机,把药片送到喉咙深处,深处…”,我顿了一下,想了想,边回忆边说:“捏,对,医生是捏的。他第二次喂时,药片也不够深,他一捏猫嘴,另一只手在猫脖子那里一捋,猫就咽下去了”。
“那你也捏”。
于是又尝试,第一次,怕把猫捏死,不够劲道。第二次成功了。我推药片,显然,推得还不够深,猫又开始嚼,事后总结时感觉,只要它嚼两下,那就说明肯定是咽不下去了。我左手捏住它嘴,右手顺着它脖子喉咙位置一捋,它不再有嚼的动作了。
“哎吆,下去了”。我松开左手,果然,药片下去了。
我用注射器抽半管温水,给它喂下。夫人放下它,它一跳一跳的跑了。
孤独的日记 A04: 无奈的治疗 (3)
杰克的脚步声打断了我的回忆。“柜子里的所有药剂,都要小心保存”,我自言自语着,边翻边一个一个的看说明,终于找到了我想要的:碱式碳酸铋片和甲硝唑片。“杰克夫妇肯定会同意我的建议”,我自己对自己说,顺便看了杰克一眼,他正在离去。在没有医生、药物的情况下,吃兽药是唯一的选择,不得已的选择。
想到这里,我仔细看包装说明,上书“宠物专用,1片/10kg”和“内服,一次量,25mg/1kg”。
问题是,用在人身上,该多大剂量合适呢。
***
杰克夫妇听了我的建议,又反复拿起那两个药瓶看,一句话不说。我默默地退了出来,去西边的木屋别墅,打算将它收拾收拾作为我们的储藏室用。
给夫妇二人讨论的空间与时间。
打开那个木屋别墅门,冷不丁传来狗叫声,把我吓了一跳。仔细看,是个小狗,通体黄毛。我不熟悉狗,猜测它也就两个月大。显然,它不是很精神,冲我警惕的叫了两声后,盯我看了一会儿,试图走近我。我猜它是想亲近我,也正想有个狗陪我们。我慢慢地小心翼翼地叫着它,蹲下来。它后退,停下来,又后退,又停下来,耳朵一会儿竖起来,一会儿向后伏下去,在双方的反复试探中,它终于接受了我的抚摸,然后左右摇了摇尾巴,冲我叫了两声,和最开始不期而遇时的叫声完全不同。
于是,它跟了我们,无咎为他取名如意。
自从有了如意,麦克与无咎多了一个小伙伴,脸上的笑容多了起来,一有空就和它一起玩。
自从有了如意,我和杰克夫妇开始允许两个孩子脱离大人独自外出。
小岛就那么一点点大。
我花了半个下午与一整个上午的时间,将我们西侧的两个木屋别墅清理了出来。下一步,它们将逐渐被我们搜罗到的各种杂物所塞满。
第二天中午饭后,杰克跟我说,他们夫妇终于意见一致了,同意我昨天提出的建议。麦克的拉肚子,变得严重了一些。
“有风险…”,我想说得更明白一些,他摇手制止我:“不用说,我们也知道。给他吃吧”。
“你是如何让你夫人改变主意的”?我很好奇。
“不是我,是无咎”。杰克看着正在逗如意的无咎,说。
“是她”?我很诧异。
“是。她说,不吃药,会不会死。如果会死,那就吃”。杰克说。
小孩子说话无遮拦,想说什么说什么,想怎么说就怎么说。但是,更直接,更简单,更能切中关键点。
整个下午,我和杰克都在估算麦克的体重,分析,是按照说明书的剂量下药呢,还是打个折扣。最后,将兽药碾碎,在晚饭时和着温开水,给麦克喂了下去。
***
当天晚上,我一直在做梦,梦见麦克吃了药以后腹部剧痛,拉的大便呈绿色,里边还有蛇。被梦惊醒,我坐了起来,等额头汗消了消,下床,走出房间,来到杰克夫妇的木屋别墅,想看看杰克服药后的情况。
我一敲门,门立刻就开了,杰克站在门口。显然,他也睡不着。我俩白天不停地忙活,消耗体力巨大,如此之累,他还睡不着,看来十分紧张。
麦克躺在他妈妈旁边,正在熟睡。和杰克夫人简单聊几句,摸了摸麦克的额头,和杰克示意了一下,边往外走。
杰克送我出来。
出门时,一脚踩空,差点儿摔了一跤。“哎吆喂,怎么回事”。我说道。我不记得这里有台阶,怎么会踩空。
“是地震”。杰克说道,淡定,远没有上一次地震时那种惊慌。
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听起来像爆炸声,夜空中的几片云,一闪一闪的发亮。
“明天让无咎帮你,给你夫人洗一下澡吧”?看着闪烁的云,我说。毫无困意。
“就这样”。他赞同。
我俩沉默起来,都不说话,一起望着夜空。
“不去睡”?他问我。
“不睡了。不困”。
“一起去捕鱼,如何”?他建议。
“好主意”。
前几天在废墟中搜罗了几个鱼篓,一直没有尝试过。说干就干。我俩直接去西侧贮藏室而去。不用和无咎说,她醒来看不见我们,自然会去找汉娜夫人。
连续服药六天以后,麦克的病好了。
孤独的日记 A05: 有聊的对话(1)
***《雪映姑苏》之《孤独的日记》A5:有聊的对话***
下雨。
我坐在桌子旁边,无奈地盯着窗外,淅淅沥沥不停地下雨。傻呆着,无事可做是最无聊的事。屁股下坐的椅子嘎吱嘎吱直响,右后侧的一条腿没了,只剩下三条腿,坐的时候需要向左侧稍用力,否则会倒下去。
杰西与麦克在床上蹦来翻去。无咎坐在我对面,不知道在看什么书。她偶尔回头看看床上那俩,间或吼一声:“你俩老实点”。那哥俩自然不会听她的话,亦或许,根本就没听见。
“爸,海水为什么是咸的”?无咎突然问我。
“这么简单的问题,也问?有盐呗”,这个问题简单得感觉她是在侮辱我。
“我的问题是…就是我想问,海水中的盐是哪里来的”,无咎继续说。
“这个…你让我想想”。这个问题,还真需要仔细想想。我喝口水,回头看看床上那哥俩,边想边给无咎分析。
“你知道地球是怎么来的吧”?我问。
“知道,看过,还记得”。
“最初,那些太空碎片相互撞击,在太阳形成的同时,在这里聚成地球,而那些碎片中都含有盐分,当然,也都含有水,应当是固态的水。随着撞击的持续,地球变大,温度上升,水变成水蒸气…你这么想象一下,咱们还是简化这个问题,避免复杂…我们现在这个地球,开始时就这么大,温度很低,岩石中有固态水,还有食盐。突然有一天,它温度升高了。于是,固态水液化,然后产生水蒸气。在地面形成了河流,空中有了水汽,也就有了云和雨,云飘到其它地方,以雨雪的形式落到地面,再形成河流,河流冲刷岩石,于是呢…岩石中的食盐就溶解了,随着河流流到地势低的地方,并在那里积累成大海”。
“嗯…然后,大海中的水分不停地蒸发,形成云,云飘到其它地方,以雨雪…”。
“行,这里懂了,重复前面你说的。然后呢”?
“反复重复此过程后,所有岩石中的食盐都积累到地势低的地方,也就是大海中去了,而海中的水分不停地蒸发,食盐浓度越来越大,最终形成了现在我们看见的海…”。
“有道理的样子。那现在的海中…那个食盐含量还会增大么,海水总是蒸发,海会变干么”?
“不会。几十亿年下来,已经达到平衡了。再说,水分蒸发后,经过一系列变化,还是会流回来的”。
“刚讲的只不过是个十分简单的模型,事情是突然发生的,有突变,实际过程应当很慢很慢,也许…需要几千万年吧”。
“那就是说…除了海里,其它地方的岩石中都没有食盐了呗”?
“是的。除非那里,自地球形成开始就没下过雨,也没河流经过…”。
“懂了”。她满意的低下头,继续看她的书。我继续琢磨着我刚才的分析,想用一个更加完美的模型解释回答类似的问题。
孤独的日记 A05: 有聊的对话(2)
“你说…会有硅人存在么”?沉默一会儿,她又突然问我。
“什么?哪个字”?我没听明白,以为是“龟人”两个字。
“石字旁,两个土…”。
“啊?啊!这个硅。不会存在的…”
“为什么”?
“人,就是我们,属于碳人,按照他们的观点。碳元素可以形成几乎无限制的长链分子,而硅元素,最多就十几个原子长,所以,不会有硅人存在”。
“什么是长链?不懂…”。
“嗯…这个有点难解释。比如说…算了,等你学了一点化学知识后再给你解释。现在解释,你肯定听不懂”。
她白了我一眼,继续看书。
孤独的日记 A05: 有聊的对话(3)
“爸,你说…”,她忽然又问,问了一半又停了下来,头也不抬。
“什么问题”?我忍不住反问。
“让我想想,我想问什么”,她抬头看了我一眼,又低下头去看一眼书,又歪着脑袋向外看了一会儿,也不回头,问:“你说…地球为什么会有磁场”?
“为什么问这个”?
“书上说,地球磁场保护了生命。那磁场是哪里来的?地球里有个大磁铁么?要是有,它是哪里来的”。
“没有。这么大号的磁铁?根本没有。要是有,那得多大一块”,我笑笑,回答。“地磁场哪里来的…哪来的,从来没想过…可能…可能是这么来的。你知道地球中心有个液态高温金属球,对吧”?
“对,科学课上老师讲过。要不然就没火山了”。
“没错。那…那你知道地球为什么会自转么”?
“这个你以前讲过,给小姑讲过,我没听懂,好像叫什么守恒…”。
“那个…你还无法理解,是动量守恒。我们换个角度想这个问题,抛开根源不谈。这么吧,你想想,地球在自转,那么地球中心那个液态金属球转不转”?
“应该是转的吧”!她边想边说道。显然她自己拿不准回答得是否正确。
“应该是转的。那么转速呢?就是它…转得有多快”?
“这么转,对,这么转,应该是一天转一圈”,她想了想,举起右手握成拳,慢慢转动拳头,边看自己拳头边回答。
“至少表面上是对的。我觉得可能…球心液态金属球的转速可能转得要比地表快,很可能快很多…这个不深究了,深究的话,我也搞不清了。那转动的方向呢”?
“从西向东。就是从南京向苏州、向我们这边转。所以,每天早上是东边先看到太阳,西边的后看见”。
“对的。金属球表面积累了大量多余的电子…就是金属表面带负电,然后呢…让我想想”,我用左右手分别比划了一下,感觉哪里不太对劲,“然后呢…好像问题被我说反了,与事实恰好相反…不过…别笑…基本原理应当是对的。就相当于沿着地球自转的方向上形成了一个电流环流…什么是环流…那就简单点,是一个电流吧。按照物理学,电流周围产生磁场。用右手规则还是左手规则…我有点拿不准了。呵呵,以前物理老师教我们进考场前翻翻书看看左手规则和右手规则,就行啦,但我还是老弄混…好像是右手规则。握成拳,四指指向电流方向,大拇指指向磁场的N极,就是北极。你看,地球这么转…”。
我用她右手当做地球,边说边做示范,“右手规则,拇指指向北,也就是北极,那里是地球磁场的北极。然后,磁力线向外辐射成半圆状…可能椭圆状更合适,从南极回来,形成一个闭合磁力线…好像哪里不对,但是原理应该没错”。
“好好,我似乎明白了,细节就不追究了”。无咎打断我的话,说道。然后低头继续看书。
我反复用左右手演示刚才讲的,一会当做地球,模拟自转过程,一会用来演示左手规则和右手规则,判断产生的磁场和电流流向的关系。无论如何,总感觉哪里不对劲,最终也没想明白。
孤独的日记 A05: 有聊的对话 (4)
我看看手表,又望望外边的天。
无咎感知到了我的动作,低着头,问我:“到吃饭时间了么”?
“应该没有”。
“嗯…爸”,她忽然抬起了头,先是盯着我看,然后又看了看床上的哥俩,既而看着窗外。我知道她又有问题要问。果然,片刻后,问了我一个古怪的问题:“我在想…人,为什么要吃饭”?
“因为饿…”。
“那为什么人会饿呢”?
“因为…”。
“因为不吃饭”?她打断我,并且显然是调侃我。
“呵呵。你让我想一想”,我向后靠了靠身体,想伸个懒腰,椅子向后一晃,忙坐正身子,右腿支撑一下,才算没摔倒。
“从生物学角度看,吃饭是为了补充能量;从物理学角度看,吃饭是为了保持低熵,也就是为了保持有序…”。
“哪个熵”?
“火字旁加商业的商…你别打断,我给你解释…熵的含义就是混乱度、有序度,混乱程度越低、有序度越高,熵值越小。人是属于熵值很低的物理体系…”。
“举个例子”?
“比如,你上学的时候,每天到校后,男生和女生,是不是并不是男生都坐在一起,女生都坐在一起,各站教室一个区域…”。
“老师安排好的座位,她就没这么安排”。
“嗯…好吧。那换个例子。你说…让我想想…比如有个箱子,里边有十个位置,正好可以放十个球。现在你随机扔十个球进去,其中五个蓝色五个绿色。你说会不会正好一边五个蓝色,一边五个绿色”?
“嗯…应该会的,可是…好像很少碰见,要运气很好才行…”,她做着扔球的动作,回复我道。
“对的。如果恰好是蓝色都在一起,红色…对…绿色都在一起,那就是高度有序状态。但是大多数情况下是混在一起的,这对应着无序状态,或者说混乱程度高。刚才你也讲了,要运气很好才能碰到红色…对绿色都在一起,蓝色都在一起的情况。这就是说,由这十个球组成的体系,自发的向高熵状态转变…”
“这和人吃饭有什么关系”?
“人,也是由很多很多基本单元,比如说,咱就说你懂的,由很多原子聚集到这几十立方分米体积内形成的一个高度有序的生命单元。刚才那十个球的情况,多数情况呈无序程度高的状态。人体这么多原子,它们也会自发的向无序状态转变。真的转变了…”
“那就over了…呵呵”,她打断我的话,脑袋一歪,眼睛一闭,伸了伸舌头,做了一个over的动作。
“对。因此,人要吃饭,吃饭的目的,表面看是为了补充能量,本质上则是为了维持自己身体的有序低熵状态”。
“挺有意思的。我去做饭,为了维持我的有序…”。她调侃的口气。
“先别急。时间还没到,等杰克先生来接麦克”。
“那学习是让人变得更加有序,还是更加混乱”?
“这…好难…应该是让人变得更加有序”。我回答,心里没底气。
孤独的日记 A05: 有聊的对话 (5)
“唉…爸,你说…”,看了一会书,她抬起头,要问我什么问题。
“什么问题”。
“你说…那个墨西哥湾那里为什么是个湾,而不是山呢”?
“嗯?莫名其妙”。我被问得莫名其妙。
“那个小行星不是砸在了墨西哥湾那里了么?就是让恐龙灭绝的那个”?
“啊”,我终于明白了她的问题,“你想想,六千五百万年过去了,风吹日晒加雨淋,别说一个直径十公里的小行星了,就是喜马拉雅山,都可能会被削平”。
“你的意思,再过这么长时间,喜马拉雅山就会没”?
“大概率会没”。
她吐了吐舌头,看了一眼书,抬头望着我身后某个地方,好久后,问我:“你说,人的产生,是必然的么”?
“具体哪个生命,那是偶然的,比如人,比如狗、猫。但是生命的产生,是必然的”。
“书上说是偶然的。你认为是必然的,为什么”?
“将宇宙中所有的元素混在一起…按照刚才的讨论,所有的元素原子会随机的相互碰撞、随机的呆在一起,对吧?但是,各个元素有它的特点,比如,碳元素就趋向于形成长链,钠元素原子就趋向于和氯元素原子结合,而氦元素原子根本不会理会氯元素原子的求亲。于是,就会从最初的原子随机的最无序的换乱变成有点有序状态,此时,氯原子和钠原子结合在一起,并且很难分开了,有三个碳原子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丙烷…宇宙年龄大约数百亿年了吧,经过无数次的随机,最后产生一个有序的生命,这不是偶然,是必然”。
“那…为什么到现在都没有发现外星人”?
“这有多种因素。首先,产生…宇宙中某个位置产生的生命形式,可能止于一个低级阶段就终止了,比如,地球上的单细胞生命阶段;其次,即使两个不同位置产生的生命都达到了高级形式,比如人,都掌握了通讯手段,但是两个文明大概率会在时间段上错开。这个也容易理解。比如,今天,我们地球上检测到了来自仙女座某个行星上发来的高级文明的信号。那是不是意味着我们立即去仙女座那里就能发现生命呢?基本不会的…”
“为什么”?
“因为信号传播是有时间的。仙女座离我们…假设是一万光年吧。那就是说,我们接到的信号是仙女座上的人一万年前发出来的,我们明天立即去那里找他们,就算是光速,那也要一万年以后才会到达那里,你觉得他们还会在么”?
“好像不太会存在了。我长大了,要做个天文学家…”。
“为什么”?
“找外星人,然后找个外星人老公…”。
“地球上的老公不好么”?
“嗯…好像也挺好的。不过,找个外星人做老公,生出的孩子肯定特别聪明”?
“为什么”?
“杂交优势”。
我忍不住咳嗽两声。
“不对么”?
“对,当然对。我支持你,为了外星女婿,努力”。
孤独的日记 A05: 有聊的对话 (6)
“我们的祖先是同一个么”?
“嗯?不明白。我们俩么”?
“不,我是指地球上的所有的人,黑人白人和我们”。
“应该是…”
“我觉得不是…”。
“是么”?我来了兴趣,想知道她那小脑袋是怎么想的,便让她解释。
“你看…这个各个大陆之间隔着大海。在哥伦布、麦哲伦以前,相互没办法交流,一直是隔绝着的,那每个地方的人…就只能自己进化自己的了”?
“啊…不是这样子的”。
“那是什么样子的”?
“嗯…那个小行星砸在了墨西哥湾那个位置对吧”?
“对,没错,你以前老讲给我和我哥哥听”。
“你哥哥…嗯…那个小行星砸在了墨西哥湾,这没错,但是不是现在的墨西哥湾的位置…不对,我说得不对,确切的说,当时的墨西哥湾不在现在的位置…”
“有趣,那在哪”?
“具体在哪我也不清楚。你知道地球表面有几个大的板块,对吧”?
“对,有亚欧板块、美洲板块…”。
“这个板块之间的距离是变的,比如…好像亚欧板块和美洲板块越来越近。这个距离的变化,一年大约几厘米…”
“哈哈…,一年才几厘米…”。
“别笑。一年就算两厘米吧,六千五百万年的时间,那也是很大的距离了”。
“那有多大”?
“一百三十…不对,一千三百公里”。
“欧…好像挺远的,从这到BJ那么远吧”?
“不止。最初地球上只有一个大陆,然后大陆分裂成几个大陆,相互之间逐渐远离。也许那时候,恐龙灭绝时,大陆之间还相互连通着也说不定”。
“可是好像你以前说过,人类才一千万年的历史,一千万年前,各大陆也该分开了呀”。
“这要看你的问题中的祖先,是多远的祖先了”。
我俩哈哈相视大笑。
“那你说为什么地球板块会不停地动呢”?
“这个问题说起来烦,但是如果做实验的话,就特别简单…”
“可以做实验研究”?无咎来了兴致。
“可以的…你先别急着问。今晚你煮粥,注意煮得浓一点,煮完粥后先别立即盛出来,你在那里观察,随着温度逐渐降低,会发生什么。然后等上表面的粥大部分凝固时,你再慢慢加热一下,看看又发生什么。就可以了…”。
“那你能先说说么,你说了,我才会更加注意观察什么”。
“最初的地球,上面的物质都呈液态。随着温度逐渐降低,某处出现了固体,固体逐渐拓展开了,变成现在这个样子。但是固体的下边还是沸腾的液体,那里热的液体会沿着上边的固体边缘上升,于是产生了推力…”,我看看窗外,继续说:“于是就动啦。今晚你做不成粥了,下雨,只能吃炒黄豆了”。
无咎愁眉苦脸的看着窗外淅淅沥沥的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