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的日记 B08: 考试 (2)
有了上次事情,我心里已有了计较。因此,他一问我,我便痛快地答应了。如果不是闺蜜跑去和他说了什么,我相信,他不会再约我。
他家可真够远的,或者更准确点儿说,去他家一次可真够麻烦的。首先坐火车到哈尔滨,再转车到大兴安岭深山中的塔河,然后坐汽车十个小时,到一山脚下,然后再步行走山路。等到他家时,已经后半夜。
他家无人,锁着门,于是又跑到邻村,先去他四姑家。
第二天下午,他父母来到四姑家找我们。他父亲一进四姑家的门,就气冲冲地问他:“不是说好了,在塔河火车站等你们吗?你们哪去了…”。
他爸看起来很凶。事后他和我说,他凶的目的,无非是掩盖他自己接站没接着的尴尬,同时也是给我一个下马威,意思就是,万一结婚了,我得听他这个公公的。
我当时很诧异。我们在塔河下了火车后,在出站口等了好久,也没人。后来又去火车站广播站发了几次广播找人,也没人回应。最后先生说不等了,我们只好走了。
他四姑家三个女儿,大女儿已经出嫁,二女儿叫春杰,小女儿叫春波。春波打断他舅舅的话,问他:“舅,你在哪儿接的”?
“在火车站呀,我还能在哪接…”。
“在火车站哪里接”?春杰插话问。
“在火车站,我租了个车,在停车场那儿等他们。干等不来,干等不来…”,他爸爸说话气势汹汹,给我印象不太好。我看了一眼司马良臣,他没什么反应,也没什么表情,不知道是没听见,还是怎么着。
又是春波打断了他的话:“舅,你去接站,那你人在哪儿等”?
她这问话的语气有点奇怪,感觉春波知道她舅舅呆在哪里。
“我就在车里呀,陪司机聊天…”。语气强硬,十分有理的样子。
“有你这么接站的吗?接站,你不在出站口接站,你去哪里接站去了”。看来春波心直口快,而且和她的这个表哥关系很好。她一下子抓住了问题的关键。
他舅舅,显然被他这个外甥女的几句话呛得够呛。然而,他的确无理。大约被晚辈抢白了一顿,感觉很没面子,脸上胀得通红,指指这个,指指那个,说不出话。
司马良臣还是一句话不说,坐在桌子旁喝水。他看了我一眼,示意我坐下来喝水。
四姑出来打圆场:“春波,忙你的去,怎么和你舅舅说话呐。来来来,他舅妈你俩快进来”,转向他弟弟:“哪有像你这么接站的?自己坐在车里等?你会接站吗”?
孤独的日记 B08: 考试 (02)
有了上次事情,我心里已有了计较。因此,他一问我,我便痛快地答应了。如果不是闺蜜跑去和他说了什么,我相信,他不会再约我。
他家可真够远的,或者更准确点儿说,去他家一次可真够麻烦的。首先坐火车到哈尔滨,再转车到大兴安岭深山中的塔河,然后坐汽车十个小时,到一山脚下,然后再步行走山路。等到他家时,已经后半夜。
他家无人,锁着门,于是又跑到邻村,先去他四姑家。
第二天下午,他父母来到四姑家找我们。他父亲一进四姑家的门,就气冲冲地问他:“不是说好了,在塔河火车站等你们吗?你们哪去了…”。
他爸看起来很凶。事后他和我说,他凶的目的,无非是掩盖他自己接站没接着的尴尬,同时也是给我一个下马威,意思就是,万一结婚了,我得听他这个公公的。
我当时很诧异。我们在塔河下了火车后,在出站口等了好久,也没人。后来又去火车站广播站发了几次广播找人,也没人回应。最后先生说不等了,我们只好走了。
他四姑家三个女儿,大女儿已经出嫁,二女儿叫春杰,小女儿叫春波。春波打断他舅舅的话,问他:“舅,你在哪儿接的”?
“在火车站呀,我还能在哪接…”。
“在火车站哪里接”?春杰插话问。
“在火车站,我租了个车,在停车场那儿等他们。干等不来,干等不来…”,他爸爸说话气势汹汹,给我印象不太好。我看了一眼司马良臣,他没什么反应,也没什么表情,不知道是没听见,还是怎么着。
又是春波打断了他的话:“舅,你去接站,那你人在哪儿等”?
她这问话的语气有点奇怪,感觉春波知道她舅舅呆在哪里。
“我就在车里呀,陪司机聊天…”。语气强硬,十分有理的样子。
“有你这么接站的吗?接站,你不在出站口接站,你去哪里接站去了”。看来春波心直口快,而且和她的这个表哥关系很好。她一下子抓住了问题的关键。
他舅舅,显然被他这个外甥女的几句话呛得够呛。然而,他的确无理。大约被晚辈抢白了一顿,感觉很没面子,脸上胀得通红,指指这个,指指那个,说不出话。
司马良臣还是一句话不说,坐在桌子旁喝水。他看了我一眼,示意我坐下来喝水。
四姑出来打圆场:“春波,忙你的去,怎么和你舅舅说话呐。来来来,他舅妈你俩快进来”,转向他弟弟:“哪有像你这么接站的?自己坐在车里等?你会接站吗”?
孤独的日记 B08: 考试 (3)
这个暑假,总共在司马家呆了七天,在他四姑家呆了两天。每天,他带我爬山、玩水,很少呆在家里。
暑假,他家乡要比我自己家凉爽得多。
闲着没事聊天,得知他的一个舅舅以及小姑,都在邻村住,也就三里地远。我不太喜欢热闹,喜欢安静,有点担心带我四处逛亲戚吃酒席。好在,他们也没提这件事,包括他、他父母。
我喜欢安静,是我的习惯。他们不带我去串亲戚,尤其是离得这么近的直系亲戚,倒是有点让我意外。
那天中午午饭后,他对他父母说,他要送我回家。说要走,他母亲当然要留,他父亲什么都没说。不过他坚持要走。于是,一阵子折腾:先步行出山,再汽车、火车,倒高铁,他送我回家。
于是,他理所当然的就到了我家。事先也没问我是否同意,以送我的名义,就直接来我家了。当然,这鬼把戏,逃不过心理学硕士的眼睛。
我父母从不会问我“你觉得他父母会同意他儿子与你结婚吗”这一类的问题,倒是我大姐问我。我说不知道。嘴上这么说,心里却十分明白,司马的父亲是肯定不喜欢我的,他表现得太明显了,从事情安排细节上看,他也是拒绝我的。
首先,他家没有安排我与司马的姑姑、舅舅、伯父叔父、姨妈们的正式见面。若同意我这个准儿媳,我觉得他们至少会安排我和这些长辈们见一面。司马有两个舅、六个姨、七个姑妈、一个大伯一个叔父。有的家离得远,但是有的很近。他父母未提此事,司马也没有提此事,从未跟我提去看看哪个舅舅、哪个叔叔去。而去她四姑家,也纯属意外造成的。
这多少有点奇怪。
其次,他父亲经常会时不时的突然来个莫名其妙的谈话,莫名其妙的谈话,就应该有莫名其妙的来由。有一次,毫无前兆的突然对我说:“你看,我儿子的身高,像她妈,是吧”。
的确如此。司马的母亲身高很高,相比之下,他爸爸就矮了一些。见我点头,他来了一句:“他妈妈年轻时很漂亮,现在看着,也不差”。这话说的含义是什么,那就看我从哪个角度去想了。
我的确没听懂他的话中话。没听懂是一回事,但是,这种无来由的谈话,却能让我明白,他在暗示我我不配他儿子,否则,就不存在这种无厘头的谈话了。
当然,司马父亲的表演有点拙劣。他既想表现出他是不接受我的,又想表现出,他是接受我的,或者是他对我是没有意见的。他的这种表演,是给我看的,还是给他儿子看的,我一直没弄明白。当然,我也不想弄明白。
也许,他想搅黄,又不想让别人觉得是他搅黄的。
后来,我问司马当初我第一次去他家时,他父亲是怎么回事,他没多说,只说了两个字“作妖”。
孤独的日记 B08: 考试 (03)
这个暑假,总共在司马家呆了七天,在他四姑家呆了两天。每天,他带我爬山、玩水,很少呆在家里。
暑假,他家乡要比我自己家凉爽得多。
闲着没事聊天,得知他的一个舅舅以及小姑,都在邻村住,也就三里地远。我不太喜欢热闹,喜欢安静,有点担心带我四处逛亲戚吃酒席。好在,他们也没提这件事,包括他、他父母。
我喜欢安静,是我的习惯。他们不带我去串亲戚,尤其是离得这么近的直系亲戚,倒是有点让我意外。
那天中午午饭后,他对他父母说,他要送我回家。说要走,他母亲当然要留,他父亲什么都没说。不过他坚持要走。于是,一阵子折腾:先步行出山,再汽车、火车,倒高铁,他送我回家。
于是,他理所当然的就到了我家。事先也没问我是否同意,以送我的名义,就直接来我家了。当然,这鬼把戏,逃不过心理学硕士的眼睛。
我父母从不会问我“你觉得他父母会同意他儿子与你结婚吗”这一类的问题,倒是我大姐问我。我说不知道。嘴上这么说,心里却十分明白,司马的父亲是肯定不喜欢我的,他表现得太明显了,从事情安排细节上看,他也是拒绝我的。
首先,他家没有安排我与司马的姑姑、舅舅、伯父叔父、姨妈们的正式见面。若同意我这个准儿媳,我觉得他们至少会安排我和这些长辈们见一面。司马有两个舅、六个姨、七个姑妈、一个大伯一个叔父。有的家离得远,但是有的很近。他父母未提此事,司马也没有提此事,从未跟我提去看看哪个舅舅、哪个叔叔去。而去她四姑家,也纯属意外造成的。
这多少有点奇怪。
其次,他父亲经常会时不时的突然来个莫名其妙的谈话,莫名其妙的谈话,就应该有莫名其妙的来由。有一次,毫无前兆的突然对我说:“你看,我儿子的身高,像她妈,是吧”。
的确如此。司马的母亲身高很高,相比之下,他爸爸就矮了一些。见我点头,他来了一句:“他妈妈年轻时很漂亮,现在看着,也不差”。这话说的含义是什么,那就看我从哪个角度去想了。
我的确没听懂他的话中话。没听懂是一回事,但是,这种无来由的谈话,却能让我明白,他在暗示我我不配他儿子,否则,就不存在这种无厘头的谈话了。
当然,司马父亲的表演有点拙劣。他既想表现出他是不接受我的,又想表现出,他是接受我的,或者是他对我是没有意见的。他的这种表演,是给我看的,还是给他儿子看的,我一直没弄明白。当然,我也不想弄明白。
也许,他想搅黄,又不想让别人觉得是他搅黄的。
后来,我问司马当初我第一次去他家时,他父亲是怎么回事,他没多说,只说了两个字“作妖”。
孤独的日记 B08: 考试 (4)
我当然想弄明白司马的态度。在整个过程中,他,给我的印象是,周围发生了什么,他都不知道,他都没看见,周围的人说了什么,他都没听见,傻乎乎的。
去他四姑家,纯属意外造成。不过,他四姑以及他四姑家那五个表姐妹,却是都喜欢我,虽然只呆了总共也就一天多时间,却能感觉到这一点,尤其是春波和春杰,从她俩的眼神中就能看出来她俩很喜欢我。
走的那天,我们俩离开那个无名山村,经过四姑家的村子时,司马良臣特意带我又去四姑家坐了一会儿。
有一次,他爸问我的家庭。这大约是所有的女孩子到男方家,都会面临的一个问题。我早已想好了如何回答,实话实说就是了。
“你爸是干什么的”?他爸问。
“个体户”。
“个体户”?坐在桌子另一边的他爸两眼放光,似乎很羡慕的样子。
我有点纳闷。个体户有什么好的。再说,我爸不是一个成功的个体户。我看一眼坐在我们之间的司马良臣,他没什么表情,谁都不看,就忙着往嘴里塞饭。
“是,卖些字画…”。
“你爸会写字画画”?他爸又打断我,问,语气中充满好奇、尊敬、羡慕。
“是…”。
“那你家一定是住在城里吧”?他爸立即打断我,继续追问。
我早都把我家的情况告诉了司马良臣,不知道是他没告诉他父母,还是他已经告诉了他父母,他父母明知故问。
“在烟台,租了个房子…”。
“租的房子”?!他爸爸的表情发生了一百八十度大转弯。
“是。买不起房子,他供我们五姐妹上学…”。
“供五个孩子上学,不容易。你们五姐妹,没有兄弟”?这次是他妈妈打断我的话,他妈的表情倒是没什么,只是在问我的时候,看了他爸爸两眼。
他爸肯定是要打断我的话,被他妈抢了话,到嘴边的话咽了下去。
“没有,就五个姐妹”。
“那你妈是不是一直想要个儿子”?他妈继续问。
“应该是吧,我不知道”。的确是。我妈就想要个儿子,她倒不是歧视女儿,但是的确想要个儿子。
和大多数父母一样,他们想“换个样”。假如第一个是儿子,第二个肯定就想要女儿。
“你什么时候毕业”?他妈略微迟疑了一会儿,问我。
这个问题让我喜欢,有可能暗示他妈至少是可以接受我的。
我刚要回答,冷不防他爸呛了他妈一句:“你管人家什么时候毕业干什么?这是导师说的算的”,口气生硬。
立即又满脸堆笑,对我说:“我说得对吧”?
他的表情转换的有点快,比四川的那个变脸还快。
“是的”。我回答。我博士还没入学,硕士马上快毕业了,已经申请成功了博士位置。这是事实。实话实说就行。
从头至尾,司马良臣一句话不说,就像他旁边没我们似的。
孤独的日记 B08: 考试 (04)
我当然想弄明白司马的态度。在整个过程中,他,给我的印象是,周围发生了什么,他都不知道,他都没看见,周围的人说了什么,他都没听见,傻乎乎的。
去他四姑家,纯属意外造成。不过,他四姑以及他四姑家那五个表姐妹,却是都喜欢我,虽然只呆了总共也就一天多时间,却能感觉到这一点,尤其是春波和春杰,从她俩的眼神中就能看出来她俩很喜欢我。
走的那天,我们俩离开那个无名山村,经过四姑家的村子时,司马良臣特意带我又去四姑家坐了一会儿。
有一次,他爸问我的家庭。这大约是所有的女孩子到男方家,都会面临的一个问题。我早已想好了如何回答,实话实说就是了。
“你爸是干什么的”?他爸问。
“个体户”。
“个体户”?坐在桌子另一边的他爸两眼放光,似乎很羡慕的样子。
我有点纳闷。个体户有什么好的。再说,我爸不是一个成功的个体户。我看一眼坐在我们之间的司马良臣,他没什么表情,谁都不看,就忙着往嘴里塞饭。
“是,卖些字画…”。
“你爸会写字画画”?他爸又打断我,问,语气中充满好奇、尊敬、羡慕。
“是…”。
“那你家一定是住在城里吧”?他爸立即打断我,继续追问。
我早都把我家的情况告诉了司马良臣,不知道是他没告诉他父母,还是他已经告诉了他父母,他父母明知故问。
“在烟台,租了个房子…”。
“租的房子”?!他爸爸的表情发生了一百八十度大转弯。
“是。买不起房子,他供我们五姐妹上学…”。
“供五个孩子上学,不容易。你们五姐妹,没有兄弟”?这次是他妈妈打断我的话,他妈的表情倒是没什么,只是在问我的时候,看了他爸爸两眼。
他爸肯定是要打断我的话,被他妈抢了话,到嘴边的话咽了下去。
“没有,就五个姐妹”。
“那你妈是不是一直想要个儿子”?他妈继续问。
“应该是吧,我不知道”。的确是。我妈就想要个儿子,她倒不是歧视女儿,但是的确想要个儿子。
和大多数父母一样,他们想“换个样”。假如第一个是儿子,第二个肯定就想要女儿。
“你什么时候毕业”?他妈略微迟疑了一会儿,问我。
这个问题让我喜欢,有可能暗示他妈至少是可以接受我的。
我刚要回答,冷不防他爸呛了他妈一句:“你管人家什么时候毕业干什么?这是导师说的算的”,口气生硬。
立即又满脸堆笑,对我说:“我说得对吧”?
他的表情转换的有点快,比四川的那个变脸还快。
“是的”。我回答。我博士还没入学,硕士马上快毕业了,已经申请成功了博士位置。这是事实。实话实说就行。
从头至尾,司马良臣一句话不说,就像他旁边没我们似的。
孤独的日记 B08: 考试 (5)
到我家后,大姐问我可能还是不可能。
我说不知道。
至少,他爸是明显的不同意。他妈,似乎是同意,也似乎是不同意。
大姐说,关键是司马良臣怎么看。
我说看不出来。
我问我姐觉得司马良臣如何。她说,她一眼就相中了。
我跟大姐说,我有个室友,岁数很大,是在职博士,说的和大姐说的一样。而且室友说的更加深入:“司马良臣这个人,很有主见,很难有谁能左右他的观点”。
我却一点都没看出来,不知道室友是如何看出来的。
最后,大姐对我说:“我看他,如果不同意,那就没什么可说的。如果他同意了,从你对他的描述,以及他在我们家的表现来看,你肯定不用担心受他那边的亲戚一点气”。
我问为什么。
大姐说:“这是作为过来人的一种直觉。另一方面,也是看他在咱家的表现。你看,他基本上不跟咱爸有顶撞,但是,他顶撞的那几件事,咱爸都被顶得哑口无言。这里边最关键的是,他顶撞了咱爸,然后立马又把他哄得高高兴兴的”。
司马良臣与我父母倒是相处融洽。起初,我担心我父亲那稍微有点古怪的脾气,以及我母亲那种不可预知的小脾气,弄不好会冲突起来。实际情况正好相反。他帮我母亲经营小卖部,各种活都能上手,尤其让我母亲惊讶的是,他竟然会骑三轮车,在我的印象中,那是只有下层的体力劳动者才会骑的一种三轮车。
烟台的海鲜多,正好让他吃了个够。后来,结婚后,我问他最喜欢烟台什么东西时,出乎我的意料,他最喜欢的是那种特大号大馒头。
他第一次去海边后,感慨:“一进大海,就只能听天由命了”。
孤独的日记 B08: 考试 (05)
到我家后,大姐问我可能还是不可能。
我说不知道。
至少,他爸是明显的不同意。他妈,似乎是同意,也似乎是不同意。
大姐说,关键是司马良臣怎么看。
我说看不出来。
我问我姐觉得司马良臣如何。她说,她一眼就相中了。
我跟大姐说,我有个室友,岁数很大,是在职博士,说的和大姐说的一样。而且室友说的更加深入:“司马良臣这个人,很有主见,很难有谁能左右他的观点”。
我却一点都没看出来,不知道室友是如何看出来的。
最后,大姐对我说:“我看他,如果不同意,那就没什么可说的。如果他同意了,从你对他的描述,以及他在我们家的表现来看,你肯定不用担心受他那边的亲戚一点气”。
我问为什么。
大姐说:“这是作为过来人的一种直觉。另一方面,也是看他在咱家的表现。你看,他基本上不跟咱爸有顶撞,但是,他顶撞的那几件事,咱爸都被顶得哑口无言。这里边最关键的是,他顶撞了咱爸,然后立马又把他哄得高高兴兴的”。
司马良臣与我父母倒是相处融洽。起初,我担心我父亲那稍微有点古怪的脾气,以及我母亲那种不可预知的小脾气,弄不好会冲突起来。实际情况正好相反。他帮我母亲经营小卖部,各种活都能上手,尤其让我母亲惊讶的是,他竟然会骑三轮车,在我的印象中,那是只有下层的体力劳动者才会骑的一种三轮车。
烟台的海鲜多,正好让他吃了个够。后来,结婚后,我问他最喜欢烟台什么东西时,出乎我的意料,他最喜欢的是那种特大号大馒头。
他第一次去海边后,感慨:“一进大海,就只能听天由命了”。
孤独的日记 B09: 饭局 (1)
***《雪映姑苏》之《孤独的日记》B09:饭局***
大丫在旁边提醒我:“姐,鱼快烤焦了”。
我忙低头看,已经焦了,忙从火中拿出来。
“我爱吃焦的,焦了的香”。无错拿起来一条鱼啃起来。
“想啥呢”?!大丫问我。
“没想什么,走神了”。我应付着她,看着手上的戒指。
***
在我家呆了七八天以后,他说该返校了,一起回去吧。我想都没想,答应了他。答应后我问我自己,为何就莫名其妙地答应他一起返校了呢。
后来,有一次聊天中偶尔谈到这件事,我就问他为何呆了七八天后就要返校。他回自己家,也就呆了七八天,到我家后也是呆了七八天,我以为这里有什么玄机。
他说,每次回家也就呆七八天,这是上限,他一直如此。呆的时间再多了,就感到无聊。而且,再多呆几天,肯定就会因为某个看起来不起眼的小事和父母爆发冲突。这不是到谁家,或者是和谁到谁家的问题,这是个普适的问题。
他说得有那么一点儿道理。
总之,答应了,那就一起返校吧。
返校后,又过了大半个月,有一次他约我打羽毛球,一场球下来,他问我想好没有。
“什么想没想好”?我诧异。
“结婚呀”。
他对我的问题很诧异。
我则对他的诧异很诧异。
鉴于我对他印象不错,以及周围几个上了岁数的闺蜜也对我说他肯定差不了的情况,我就答应了。
当然,也面临着一点点压力,因为周围几个年轻的同龄闺蜜都说他不好。
结婚后发现,那些同龄闺蜜看走了眼。上了岁数的老闺蜜们看人的确准,也许是因为她们是过来人,过来人和非过来人看男人的着重点不同,视角不同。
有一次,我问司马,那次暑假去他家时,他父母什么态度。
“不知道,没关心他们什么态度”。
“那你爸你妈没私下跟你说他们的意见吗”?
“没。以我对他们的了解,他们是不会私下里对我说你如何如何的,除非你家很有钱很有权势。再说,他们什么态度并不重要。我带你回去,又不是让他们给你打分的,而是表示一下我对他们的尊重。我觉得不带儿媳回去一趟就结婚,对他们好像不太尊重”。
“那…你要和我领证之前,没和你父母打电话商量一下”?
“没”,他奇怪地看着我,继续说:“为什么要和他们商量一下”?
他反问的这个问题,让我感觉好奇怪。不过,还真把我问住了。
“我感觉你爸好像不太同意,你妈似乎同意,似乎不同意…”,好奇心驱使我继续问他。
“这还用感觉。我爸显然是一点儿都不同意。我妈那个人你是不太了解,她既不是同意,也不是不同意,她是根本就没什么意见…这个没意见既不表示她接受你,也不表示她不接受你。怎么说准确呢…就是无任何主张,纯粹的无意见,几乎对任何事都是如此”。
“那你…”。
“嗨。跟你说过了,带你回去,不是让他们打分评论的,是走过场去的…,领证后还没打电话给他们呢,一会儿你打个电话给他们吧”。
“好”。结婚后第一次打电话,改口电话,我思考着该打给谁,最后决定还是问问司马的意见。
孤独的日记 B09: 饭局 (01)
***《雪映姑苏》之《孤独的日记》B09:饭局***
大丫在旁边提醒我:“姐,鱼快烤焦了”。
我忙低头看,已经焦了,忙从火中拿出来。
“我爱吃焦的,焦了的香”。无错拿起来一条鱼啃起来。
“想啥呢”?!大丫问我。
“没想什么,走神了”。我应付着她,看着手上的戒指。
***
在我家呆了七八天以后,他说该返校了,一起回去吧。我想都没想,答应了他。答应后我问我自己,为何就莫名其妙地答应他一起返校了呢。
后来,有一次聊天中偶尔谈到这件事,我就问他为何呆了七八天后就要返校。他回自己家,也就呆了七八天,到我家后也是呆了七八天,我以为这里有什么玄机。
他说,每次回家也就呆七八天,这是上限,他一直如此。呆的时间再多了,就感到无聊。而且,再多呆几天,肯定就会因为某个看起来不起眼的小事和父母爆发冲突。这不是到谁家,或者是和谁到谁家的问题,这是个普适的问题。
他说得有那么一点儿道理。
总之,答应了,那就一起返校吧。
返校后,又过了大半个月,有一次他约我打羽毛球,一场球下来,他问我想好没有。
“什么想没想好”?我诧异。
“结婚呀”。
他对我的问题很诧异。
我则对他的诧异很诧异。
鉴于我对他印象不错,以及周围几个上了岁数的闺蜜也对我说他肯定差不了的情况,我就答应了。
当然,也面临着一点点压力,因为周围几个年轻的同龄闺蜜都说他不好。
结婚后发现,那些同龄闺蜜看走了眼。上了岁数的老闺蜜们看人的确准,也许是因为她们是过来人,过来人和非过来人看男人的着重点不同,视角不同。
有一次,我问司马,那次暑假去他家时,他父母什么态度。
“不知道,没关心他们什么态度”。
“那你爸你妈没私下跟你说他们的意见吗”?
“没。以我对他们的了解,他们是不会私下里对我说你如何如何的,除非你家很有钱很有权势。再说,他们什么态度并不重要。我带你回去,又不是让他们给你打分的,而是表示一下我对他们的尊重。我觉得不带儿媳回去一趟就结婚,对他们好像不太尊重”。
“那…你要和我领证之前,没和你父母打电话商量一下”?
“没”,他奇怪地看着我,继续说:“为什么要和他们商量一下”?
他反问的这个问题,让我感觉好奇怪。不过,还真把我问住了。
“我感觉你爸好像不太同意,你妈似乎同意,似乎不同意…”,好奇心驱使我继续问他。
“这还用感觉。我爸显然是一点儿都不同意。我妈那个人你是不太了解,她既不是同意,也不是不同意,她是根本就没什么意见…这个没意见既不表示她接受你,也不表示她不接受你。怎么说准确呢…就是无任何主张,纯粹的无意见,几乎对任何事都是如此”。
“那你…”。
“嗨。跟你说过了,带你回去,不是让他们打分评论的,是走过场去的…,领证后还没打电话给他们呢,一会儿你打个电话给他们吧”。
“好”。结婚后第一次打电话,改口电话,我思考着该打给谁,最后决定还是问问司马的意见。
孤独的日记 B09: 饭局 (2)
“打给妈就行了”,他回答,既而补充:“早上七点打”。
听了我的称呼,他妈有点惊讶。他爸恰好不在。
关于打电话时说什么,我也不知道。于是问司马,他回复我:“很简单,你就说‘妈,我和司马结婚了。有空会回去看你’,足够了”。
“就这些”?我问
“你也可以说‘妈,如果你不同意,我马上和你儿子离婚’…”。
“正经的”。
“那就看咱妈聊啥,你就跟着哼哈就行了”。
给他妈打完电话后大约一小时,他爸爸打来电话给他。不知道他俩聊了什么,似乎他爸先说了很久,我只听司马说:“你有什么想法,你就直接说,绕弯子的话,我听不懂。你愿意绕,你就绕,我可以一直听,不过就是干听而已。你不嫌烦,我也不嫌累”。
又过了一会儿,听他说:“为什么要先打给你。你一个老男人,人家儿媳妇和你有什么好说的?我妈天生招人,左邻右舍都喜欢她,不喜欢你,正常…嗯?今年寒假回去?不行,以后再说”。
我对其它几句都很好奇,不过却不好问他。最后一句话,却能猜出来是什么事,于是问他:“让我们回去办婚礼吧”?
“肯定是。让我们回去办婚礼这么个破事,还绕来绕去的,就直接说‘你们回来,办个婚礼’就行了呗…反正我有耐心听他绕来绕去的,就是他一绕,我就装作什么都听不懂。最后,他只好直接说,他说,这几年他一直往外送礼钱,这次要趁机全部收回来…嘿嘿,全部收回来,另外再狠狠赚一笔”。
之后,催回去办婚礼的电话就没断过,司马一直托着不回去。司马喜欢静,他不喜欢闹哄哄的。
很快,我马上要去国外联合培养,留学一年。
临走之时,顺便回家看看,也是应该的。于是,在另一个暑假,我俩经过一番颠簸,来到他家。
回去之前,我建议司马给家里打个电话,告诉一声。他否决了我的建议。我不太明白他的目的。我认为,既然是回家,提前打个电话告诉家里人一声,算是事情之本。他不同意我,当有他的目的。他的目的其实很简单,他不想办婚礼。在突然回家、在家又呆不上几天的情况下,他的家人是没办法在短时间内组织一个婚礼的。
他是不给他父亲准备的时间。
孤独的日记 B09: 饭局 (02)
“打给妈就行了”,他回答,既而补充:“早上七点打”。
听了我的称呼,他妈有点惊讶。他爸恰好不在。
关于打电话时说什么,我也不知道。于是问司马,他回复我:“很简单,你就说‘妈,我和司马结婚了。有空会回去看你’,足够了”。
“就这些”?我问
“你也可以说‘妈,如果你不同意,我马上和你儿子离婚’…”。
“正经的”。
“那就看咱妈聊啥,你就跟着哼哈就行了”。
给他妈打完电话后大约一小时,他爸爸打来电话给他。不知道他俩聊了什么,似乎他爸先说了很久,我只听司马说:“你有什么想法,你就直接说,绕弯子的话,我听不懂。你愿意绕,你就绕,我可以一直听,不过就是干听而已。你不嫌烦,我也不嫌累”。
又过了一会儿,听他说:“为什么要先打给你。你一个老男人,人家儿媳妇和你有什么好说的?我妈天生招人,左邻右舍都喜欢她,不喜欢你,正常…嗯?今年寒假回去?不行,以后再说”。
我对其它几句都很好奇,不过却不好问他。最后一句话,却能猜出来是什么事,于是问他:“让我们回去办婚礼吧”?
“肯定是。让我们回去办婚礼这么个破事,还绕来绕去的,就直接说‘你们回来,办个婚礼’就行了呗…反正我有耐心听他绕来绕去的,就是他一绕,我就装作什么都听不懂。最后,他只好直接说,他说,这几年他一直往外送礼钱,这次要趁机全部收回来…嘿嘿,全部收回来,另外再狠狠赚一笔”。
之后,催回去办婚礼的电话就没断过,司马一直托着不回去。司马喜欢静,他不喜欢闹哄哄的。
很快,我马上要去国外联合培养,留学一年。
临走之时,顺便回家看看,也是应该的。于是,在另一个暑假,我俩经过一番颠簸,来到他家。
回去之前,我建议司马给家里打个电话,告诉一声。他否决了我的建议。我不太明白他的目的。我认为,既然是回家,提前打个电话告诉家里人一声,算是事情之本。他不同意我,当有他的目的。他的目的其实很简单,他不想办婚礼。在突然回家、在家又呆不上几天的情况下,他的家人是没办法在短时间内组织一个婚礼的。
他是不给他父亲准备的时间。
孤独的日记 B09: 饭局 (3)
大型婚礼,不可能举办。小规模婚宴,却是阻挡不了的。那天晚上,请的客人都到齐,他父亲那边的亲戚有他大伯、伯母、大姑父和大姑、四姑、小姑父和小姑。他妈妈这边的亲戚有大舅妈、二舅和二舅妈、小舅和小舅妈,大姨父和大姨,小姨父和小姨。
当时四姑已全家搬到县城,我们来时下了火车后先去四姑家住了一晚。
***
首先,他爸坐下来。我想,那个位置一定是主位。
各地风俗关于主位位置的规定,似乎差别不大。在苏州,一般是以对门位置为主位;山东情况类似。在农村,大部分地方,主位的位置正对院落大门口或者是房间正门口,也有的地方是以坐北朝南的位置作为主位。
他爸爸坐下后,大姑父坐在他爸右手。然后他爸招呼他二舅坐在他爸的左手位。我看见他二舅迟疑了一下,没坐。
我有点好奇。以前,我表哥结婚的时候,我父亲和我舅舅就因为抢位置打了起来。看了眼前这一幕,不用问就可判断,司马父亲这边的大姑父和他母亲这边的二舅在争位置。显然,他二舅不满意给他安排的位置。
这种情况在农村,并不罕见。
我对坐在哪里并不在意,有没有吃的也不在意。司马拉着我直接坐在他爸位置的正对面,显然,这里是地位最低的位置。我两个坐下后,我看见几个长辈时不时盯着我俩看,能看得出来,我俩坐早了,应该等到他们都坐下后,我们才能坐。这桌子的位置,大概,需要按照顺序依次坐下来才是符合这里风俗的。
我心里猜着风俗、看得津津有味时,司马拉了我一下,低声说:“一会儿打架,注意保护自己,别被打着。别去拉架”。
“谁打架”?
“不是我,是他们”。
我偷偷斜眼看那些人,他二舅还是站在那里不坐,不知道嘴里嘟囔着什么,不停地和旁边的人说着话,或者是要要烟、要要火,试图掩饰什么,也许是掩饰他的不满,装作没听见司马父亲喊他落座的招呼声,不停地用眼睛示意着在旁边桌子上坐着的他姐姐,也就是司马母亲、我的婆婆。
我看见司马的小舅快步走过去,一把将他二舅摁下去坐在椅子上。随即,其它那些看起来似乎都在忙着自己的事情,或者装作和身旁人聊天,或者装作等人模样的,而实际上都在看剧情如何进展的长辈们,忽然之间,就那么一瞬间,就全落座了。
没人安排某个人该做哪里,大家似乎也都知道哪个位置属于他自己的。
我扫了一眼落座的人,立即感觉不舒服。他父亲右侧依次坐着大姑父、大伯、小姑父,小舅挨着我,他的左侧依次坐着二舅、大姨父、小姨父。
除了我,全是男的。
孤独的日记 B09: 饭局 (03)
大型婚礼,不可能举办。小规模婚宴,却是阻挡不了的。那天晚上,请的客人都到齐,他父亲那边的亲戚有他大伯、伯母、大姑父和大姑、四姑、小姑父和小姑。他妈妈这边的亲戚有大舅妈、二舅和二舅妈、小舅和小舅妈,大姨父和大姨,小姨父和小姨。
当时四姑已全家搬到县城,我们来时下了火车后先去四姑家住了一晚。
***
首先,他爸坐下来。我想,那个位置一定是主位。
各地风俗关于主位位置的规定,似乎差别不大。在苏州,一般是以对门位置为主位;山东情况类似。在农村,大部分地方,主位的位置正对院落大门口或者是房间正门口,也有的地方是以坐北朝南的位置作为主位。
他爸爸坐下后,大姑父坐在他爸右手。然后他爸招呼他二舅坐在他爸的左手位。我看见他二舅迟疑了一下,没坐。
我有点好奇。以前,我表哥结婚的时候,我父亲和我舅舅就因为抢位置打了起来。看了眼前这一幕,不用问就可判断,司马父亲这边的大姑父和他母亲这边的二舅在争位置。显然,他二舅不满意给他安排的位置。
这种情况在农村,并不罕见。
我对坐在哪里并不在意,有没有吃的也不在意。司马拉着我直接坐在他爸位置的正对面,显然,这里是地位最低的位置。我两个坐下后,我看见几个长辈时不时盯着我俩看,能看得出来,我俩坐早了,应该等到他们都坐下后,我们才能坐。这桌子的位置,大概,需要按照顺序依次坐下来才是符合这里风俗的。
我心里猜着风俗、看得津津有味时,司马拉了我一下,低声说:“一会儿打架,注意保护自己,别被打着。别去拉架”。
“谁打架”?
“不是我,是他们”。
我偷偷斜眼看那些人,他二舅还是站在那里不坐,不知道嘴里嘟囔着什么,不停地和旁边的人说着话,或者是要要烟、要要火,试图掩饰什么,也许是掩饰他的不满,装作没听见司马父亲喊他落座的招呼声,不停地用眼睛示意着在旁边桌子上坐着的他姐姐,也就是司马母亲、我的婆婆。
我看见司马的小舅快步走过去,一把将他二舅摁下去坐在椅子上。随即,其它那些看起来似乎都在忙着自己的事情,或者装作和身旁人聊天,或者装作等人模样的,而实际上都在看剧情如何进展的长辈们,忽然之间,就那么一瞬间,就全落座了。
没人安排某个人该做哪里,大家似乎也都知道哪个位置属于他自己的。
我扫了一眼落座的人,立即感觉不舒服。他父亲右侧依次坐着大姑父、大伯、小姑父,小舅挨着我,他的左侧依次坐着二舅、大姨父、小姨父。
除了我,全是男的。
孤独的日记 B09: 饭局 (4)
我低声问司马:“怎么都是男的”?
“在我们这里吃席,女的要等男的吃完,才能上桌”。小舅挨着我坐,他给我解释。
他看起来比我们大不了多少,也就几岁样子。从他说话看,并没有长辈的架子,似乎对旧风俗看得比较淡。也有可能是因为他跟我们岁数差别不大、他从小和司马一起玩大的缘故,在司马面前不太注意礼节,而在其它场合可能会明显不同。
“那等女的上桌子吃饭,菜不都凉了?会重新上菜么,或者先留下一些,等女的吃饭时端上来”?我问小舅。
“呵呵,哪会呀,你想想,谁给她们上菜”。
我忽然有种想法,于是低声问小舅:“小舅,是不是按照你们这里平时的情况,我也不能坐在这”?
“新娘子可以。但是结婚后就不可以了”。
“女的地位凭什么这么低?我们女的低人一等吗”?我激动的说。
回头看着邻桌,那里坐的都是女的,其中我只认识四姑与春波。
“现在好多了,可以一起吃,但不会同桌”。小舅继续解释着。
都被我和小舅的对话吸引了注意力。
他二舅首先站了起来,掳了一下袖子,瓮声瓮气地语调,先是左右看了看,尤其是特意看了看司马的大伯和大姑父,看了一眼司马的父亲,最后,又看了一眼司马的母亲,大声地说:“按说,我们这里的规矩多了。你这是第一次来,暂时还不懂,以后我慢慢地给你讲,你就懂了。要说这肚子里的学问,我没你多。要说这规矩,在坐的没有谁比我这个舅舅更懂的了。以后再来这里,你也不能上这个桌子。良臣,你说二舅说的对不对”。
他东瞅瞅西望望,一副自得的表情。他说话时使用的应当不是他本来的声调,似乎是憋着嗓子,或者是吊着嗓子,听起来阴阳怪气的。其实,他本来的嗓音很不错,有点低沉浑厚。
本和我说话的小舅瞥了他一眼,低声提醒他:“二哥,让你少说话多吃饭,你插什么嘴装什么葱”。
所有人,包括我,一齐盯着司马看,想看看他怎么说。大家都在看他,但是,每个人的心思和每个人期待的答案,却是差别很远。我希望司马直接把他二舅顶回去。其他的人,有的是看热闹,有的是希望他二舅这一下能震住司马:你再牛,再倔,也要遵守祖辈们传下来的规矩吧。
司马好像没听见,继续坐着,眼睛似乎盯着他二舅看,又好像是盯着他二舅身后的某个地方看。
气氛一下子尴尬起来。
我学心理学,自然明白这种不回答问题保持沉默所能带来的效果。
忽然觉得,他这种沉默,其实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