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的日记 B09: 饭局 (04)
我低声问司马:“怎么都是男的”?
“在我们这里吃席,女的要等男的吃完,才能上桌”。小舅挨着我坐,他给我解释。
他看起来比我们大不了多少,也就几岁样子。从他说话看,并没有长辈的架子,似乎对旧风俗看得比较淡。也有可能是因为他跟我们岁数差别不大、他从小和司马一起玩大的缘故,在司马面前不太注意礼节,而在其它场合可能会明显不同。
“那等女的上桌子吃饭,菜不都凉了?会重新上菜么,或者先留下一些,等女的吃饭时端上来”?我问小舅。
“呵呵,哪会呀,你想想,谁给她们上菜”。
我忽然有种想法,于是低声问小舅:“小舅,是不是按照你们这里平时的情况,我也不能坐在这”?
“新娘子可以。但是结婚后就不可以了”。
“女的地位凭什么这么低?我们女的低人一等吗”?我激动的说。
回头看着邻桌,那里坐的都是女的,其中我只认识四姑与春波。
“现在好多了,可以一起吃,但不会同桌”。小舅继续解释着。
都被我和小舅的对话吸引了注意力。
他二舅首先站了起来,掳了一下袖子,瓮声瓮气地语调,先是左右看了看,尤其是特意看了看司马的大伯和大姑父,看了一眼司马的父亲,最后,又看了一眼司马的母亲,大声地说:“按说,我们这里的规矩多了。你这是第一次来,暂时还不懂,以后我慢慢地给你讲,你就懂了。要说这肚子里的学问,我没你多。要说这规矩,在坐的没有谁比我这个舅舅更懂的了。以后再来这里,你也不能上这个桌子。良臣,你说二舅说的对不对”。
他东瞅瞅西望望,一副自得的表情。他说话时使用的应当不是他本来的声调,似乎是憋着嗓子,或者是吊着嗓子,听起来阴阳怪气的。其实,他本来的嗓音很不错,有点低沉浑厚。
本和我说话的小舅瞥了他一眼,低声提醒他:“二哥,让你少说话多吃饭,你插什么嘴装什么葱”。
所有人,包括我,一齐盯着司马看,想看看他怎么说。大家都在看他,但是,每个人的心思和每个人期待的答案,却是差别很远。我希望司马直接把他二舅顶回去。其他的人,有的是看热闹,有的是希望他二舅这一下能震住司马:你再牛,再倔,也要遵守祖辈们传下来的规矩吧。
司马好像没听见,继续坐着,眼睛似乎盯着他二舅看,又好像是盯着他二舅身后的某个地方看。
气氛一下子尴尬起来。
我学心理学,自然明白这种不回答问题保持沉默所能带来的效果。
忽然觉得,他这种沉默,其实挺好。
孤独的日记 B09: 饭局 (5)
我暗中观察众人的反应。司马的母亲这边的亲戚,似乎都有尴尬的感觉,而他父亲这边的亲戚,似乎都有点失望、愤怒的神态。他父亲的脸上,似乎有一丝得意之色,也似乎有一点担忧。
旁边邻桌的婆婆立即跑了过来,拉了一下司马:“良臣,你舅舅问你话呢”?我也碰了一下司马,提醒他。
他不回答他舅舅,最尴尬的自然是他妈。
“二舅,你以前带我打猎,我一直没忘…”。司马冲他二舅摆摆手,示意他坐下。
“当然。要不明天…”。他二舅大声地说着,打断司马的话。
司马并不想让他啰嗦,直接打断他二舅的话:“别急,听我说。我说时,你别打断我的话。你懂的,打猎时,你的枪是对准的树上那只鸟吧…”?
“当然懂…”。他二舅想都不想,抢话回答。
“你肯定懂。先别急着回答,慢慢想”,司马转头对隔壁桌说:“二舅母,请教个风俗。以前我小的时候,咱们这里过年除夕的晚上,是不是炕上的垃圾都是往里扫”?
“对的”。
“是这样”。
“那都是老规矩了,有讲究的…”。众人杂七杂八回答,二舅也来回答。我倒是很想听二舅继续解释,司马制止了他二舅的话头:“二舅,那现在除夕晚上还是往里扫吗”?
“不是了,老早都不是了。现在谁家还…”。他二舅摆着手说。
“这规矩是人定的吧,二舅”?
他二舅回答:“那是,这肯定是人定的。很久以前某个人定的呗,然后传了几千年…”。
“好。几千年传下来的,除夕炕上的垃圾往里扫,现在被你们放弃了。这就是说规矩是可以改的。规矩也是人定的,那我们也可以定规矩,也可以改规矩。为什么不从现在开始,我二舅母她们上这个桌子,我们大家一起吃呢”。
“大外甥说得对。来,给我倒个位置来”。邻桌一个浓妆艳沫的妇女立即凑过来,拿着凳子往二舅与大姨父中间挤。
不用问,猜都猜的出来,她是二舅妈。她的妆画得很浓,很俗,很不得体。我忍不住多看了几眼她的妆,她脸上涂了厚厚一层白粉,涂得太白了,有点像京剧里那个白脸曹操。在腮帮子后边,一个明显的妆粉界限在那里,看起来很不舒服。
二舅在推二舅母,似乎在劝二舅母回去,也许“劝”字不太合适,似乎是半劝办训。
我看婆婆站了起来,似乎不知道该做什么、该说什么,就在那干着急。
人们有点乱哄哄的,隐约听见两个姑父在碰头,议论着司马的提议。一个赞同司马,说都什么年代了,这旧俗也该改改了。一个说必须遵守风俗,否则就没大没小、没尊没卑了。
那边,二舅母和二舅争执了起来。大姑妈和大伯母似乎也在争执什么。
孤独的日记 B09: 饭局 (05)
我暗中观察众人的反应。司马的母亲这边的亲戚,似乎都有尴尬的感觉,而他父亲这边的亲戚,似乎都有点失望、愤怒的神态。他父亲的脸上,似乎有一丝得意之色,也似乎有一点担忧。
旁边邻桌的婆婆立即跑了过来,拉了一下司马:“良臣,你舅舅问你话呢”?我也碰了一下司马,提醒他。
他不回答他舅舅,最尴尬的自然是他妈。
“二舅,你以前带我打猎,我一直没忘…”。司马冲他二舅摆摆手,示意他坐下。
“当然。要不明天…”。他二舅大声地说着,打断司马的话。
司马并不想让他啰嗦,直接打断他二舅的话:“别急,听我说。我说时,你别打断我的话。你懂的,打猎时,你的枪是对准的树上那只鸟吧…”?
“当然懂…”。他二舅想都不想,抢话回答。
“你肯定懂。先别急着回答,慢慢想”,司马转头对隔壁桌说:“二舅母,请教个风俗。以前我小的时候,咱们这里过年除夕的晚上,是不是炕上的垃圾都是往里扫”?
“对的”。
“是这样”。
“那都是老规矩了,有讲究的…”。众人杂七杂八回答,二舅也来回答。我倒是很想听二舅继续解释,司马制止了他二舅的话头:“二舅,那现在除夕晚上还是往里扫吗”?
“不是了,老早都不是了。现在谁家还…”。他二舅摆着手说。
“这规矩是人定的吧,二舅”?
他二舅回答:“那是,这肯定是人定的。很久以前某个人定的呗,然后传了几千年…”。
“好。几千年传下来的,除夕炕上的垃圾往里扫,现在被你们放弃了。这就是说规矩是可以改的。规矩也是人定的,那我们也可以定规矩,也可以改规矩。为什么不从现在开始,我二舅母她们上这个桌子,我们大家一起吃呢”。
“大外甥说得对。来,给我倒个位置来”。邻桌一个浓妆艳沫的妇女立即凑过来,拿着凳子往二舅与大姨父中间挤。
不用问,猜都猜的出来,她是二舅妈。她的妆画得很浓,很俗,很不得体。我忍不住多看了几眼她的妆,她脸上涂了厚厚一层白粉,涂得太白了,有点像京剧里那个白脸曹操。在腮帮子后边,一个明显的妆粉界限在那里,看起来很不舒服。
二舅在推二舅母,似乎在劝二舅母回去,也许“劝”字不太合适,似乎是半劝办训。
我看婆婆站了起来,似乎不知道该做什么、该说什么,就在那干着急。
人们有点乱哄哄的,隐约听见两个姑父在碰头,议论着司马的提议。一个赞同司马,说都什么年代了,这旧俗也该改改了。一个说必须遵守风俗,否则就没大没小、没尊没卑了。
那边,二舅母和二舅争执了起来。大姑妈和大伯母似乎也在争执什么。
孤独的日记 B09: 饭局 (6)
婆婆东看看西望望,搓着手,原地转了好几圈,不知如何是好,最后走过来埋怨司马:“你就多事,你看...这弄的?我们在哪吃都行,再说,我们也不饿...”。
司马的父亲站起来,大声说着什么,但是太吵,没几个人注意他,抑或是没听见。
这么乱不是个办法,我低声问司马:“怎么办?会不会打起来”?
“太简单了”。
司马说完,将面前桌子上原本用于装酒的铁杯子掉过来,拿勺子使劲一敲。刺耳清脆的声音响起,众人立即安静下来。恰巧他父亲正大声喊:“静静,听我说,这个嘛…”。
巧的让人以为是他父亲的喊声起了作用。
司马在恰当位置打断他父亲的话:“儿媳妇不想和一堆抽烟喝酒的男人一桌,她要去邻桌…”。
他一指邻桌。
我感觉到他爸似乎被什么噎了一下,半晌后,低低声音问司马:“她们都过来,坐不下…”。
“简单。这都是长方形桌子,把那个拖过来并一起,就行了”。
***
重新就坐,大家次序不变,女人们都坐在自己的丈夫旁边,四姑和春波坐在我旁边,她俩无所谓,坐哪里都行。
小舅挨着司马坐。
一会儿,菜开始上来了。
司马父亲起身取来一瓶白酒,召唤服务员:“来,你过来,打开”。口气生硬,至少我感觉如此。
服务员年纪不大,是个男孩。大约不太熟练,是个新手,开了几次,也没打开。
他父亲有点急了,对服务员吼道:“不是,我说你怎么回事…”。
“对不起对不起,我找别人帮个忙…”,男孩子不停地道歉。
“你个服务员,开个酒都不会,还当什么服务员…”。他父亲继续埋怨。
“小兄弟,你到我这里来”,司马招呼着那个服务员。
我有点担心司马要干什么,等服务员过来时,我抢着司马话头,对服务员说:“别急,这个酒,越着急越打不开。你去那边前台让他们帮你打开。打开后直接给我送来就行了”。我担心服务员给司马父亲送去时会挨训。
“唉…你说,哪来的这么笨手笨脚的服务员…”。二舅在旁说道。
“别忘了,他也是别人家的儿子。再说,谁都有第一次…”。司马低声说道,声音很轻,语速很慢,声音清晰。
“什么意思”?二舅有点不高兴。
“二舅,谁都有第一次。您当初做瓦工没做好,当时你的感觉和这个服务员,应当差不多吧…”。司马眼不看任何人,盯着饭桌上的某道菜,一眨不眨,慢慢地说。
他二舅脸胀得通红,一句话不说。
我偷看司马,他似乎眼神飘了一眼他爸。给我的感觉是,他更像是在对他爸说这话。
他爸的表情很不自在,似乎有点恼怒。
这时,换了一个服务员,拎着那瓶酒走过来,司马挥手,要来那瓶酒,站起来,准备给大家斟酒。
在我的老家,女方家婚宴,通常是新郎斟酒,新娘不必陪着,一般是由新娘的未婚妹子、表妹等陪着,或者是新娘的弟弟、表弟等陪着。男方家婚宴,可以是新郎,也可以是新娘斟酒,但以新娘斟酒居多,新郎在旁边陪着负责端着酒瓶子。
陪着的人另一个职责是负责介绍,“这是二姐夫,大姑家的”、“这是四爷家的二姑父家的三表哥”,倒酒的人边倒酒边跟着喊“二姐夫好”、“三表哥好”。有时会出现多个称呼的情况,此时,介绍的人也弄不明白怎么称呼,“这是七姨姥家的大表嫂,同时也是五姑奶家的你要叫婶婶,要是从姥爷家那边算的话,她叫你表叔…”。
我坐在凳子上,不知道是否该站起来。
孤独的日记 B09: 饭局 (06)
婆婆东看看西望望,搓着手,原地转了好几圈,不知如何是好,最后走过来埋怨司马:“你就多事,你看...这弄的?我们在哪吃都行,再说,我们也不饿...”。
司马的父亲站起来,大声说着什么,但是太吵,没几个人注意他,抑或是没听见。
这么乱不是个办法,我低声问司马:“怎么办?会不会打起来”?
“太简单了”。
司马说完,将面前桌子上原本用于装酒的铁杯子掉过来,拿勺子使劲一敲。刺耳清脆的声音响起,众人立即安静下来。恰巧他父亲正大声喊:“静静,听我说,这个嘛…”。
巧的让人以为是他父亲的喊声起了作用。
司马在恰当位置打断他父亲的话:“儿媳妇不想和一堆抽烟喝酒的男人一桌,她要去邻桌…”。
他一指邻桌。
我感觉到他爸似乎被什么噎了一下,半晌后,低低声音问司马:“她们都过来,坐不下…”。
“简单。这都是长方形桌子,把那个拖过来并一起,就行了”。
***
重新就坐,大家次序不变,女人们都坐在自己的丈夫旁边,四姑和春波坐在我旁边,她俩无所谓,坐哪里都行。
小舅挨着司马坐。
一会儿,菜开始上来了。
司马父亲起身取来一瓶白酒,召唤服务员:“来,你过来,打开”。口气生硬,至少我感觉如此。
服务员年纪不大,是个男孩。大约不太熟练,是个新手,开了几次,也没打开。
他父亲有点急了,对服务员吼道:“不是,我说你怎么回事…”。
“对不起对不起,我找别人帮个忙…”,男孩子不停地道歉。
“你个服务员,开个酒都不会,还当什么服务员…”。他父亲继续埋怨。
“小兄弟,你到我这里来”,司马招呼着那个服务员。
我有点担心司马要干什么,等服务员过来时,我抢着司马话头,对服务员说:“别急,这个酒,越着急越打不开。你去那边前台让他们帮你打开。打开后直接给我送来就行了”。我担心服务员给司马父亲送去时会挨训。
“唉…你说,哪来的这么笨手笨脚的服务员…”。二舅在旁说道。
“别忘了,他也是别人家的儿子。再说,谁都有第一次…”。司马低声说道,声音很轻,语速很慢,声音清晰。
“什么意思”?二舅有点不高兴。
“二舅,谁都有第一次。您当初做瓦工没做好,当时你的感觉和这个服务员,应当差不多吧…”。司马眼不看任何人,盯着饭桌上的某道菜,一眨不眨,慢慢地说。
他二舅脸胀得通红,一句话不说。
我偷看司马,他似乎眼神飘了一眼他爸。给我的感觉是,他更像是在对他爸说这话。
他爸的表情很不自在,似乎有点恼怒。
这时,换了一个服务员,拎着那瓶酒走过来,司马挥手,要来那瓶酒,站起来,准备给大家斟酒。
在我的老家,女方家婚宴,通常是新郎斟酒,新娘不必陪着,一般是由新娘的未婚妹子、表妹等陪着,或者是新娘的弟弟、表弟等陪着。男方家婚宴,可以是新郎,也可以是新娘斟酒,但以新娘斟酒居多,新郎在旁边陪着负责端着酒瓶子。
陪着的人另一个职责是负责介绍,“这是二姐夫,大姑家的”、“这是四爷家的二姑父家的三表哥”,倒酒的人边倒酒边跟着喊“二姐夫好”、“三表哥好”。有时会出现多个称呼的情况,此时,介绍的人也弄不明白怎么称呼,“这是七姨姥家的大表嫂,同时也是五姑奶家的你要叫婶婶,要是从姥爷家那边算的话,她叫你表叔…”。
我坐在凳子上,不知道是否该站起来。
孤独的日记 B09: 饭局 (7)
大姑父伸手制止他,说道:“按照规矩,媳妇要跟着一起倒酒…”。
被四姑打断了话头:“她陪我聊天,没空倒酒。谁倒不是倒?大侄子倒出的酒就不是酒啦?大姐夫你多嘴”。
大姑插话:“就是。就你事多。你不喝大侄子的酒,我喝”。
我对这里的民俗,忽然好奇起来,边和春波、四姑聊天,边看那边的情况。
大姑父被大姑和四姑一阵子抢白,老实了。他白发苍苍,头发很厚很长,脸型浑圆,一副和事佬的模样。大姑也是圆脸,看起来也有七十岁模样,瘦小,精练。
“大姑看起来要比司马的父亲大很多”。我心里嘀咕着。
司马并没有立即给谁倒酒,而是拿着酒瓶子,站在他父母身后,不动。
我问春波,司马为何不倒酒,赶紧倒酒喝酒吃饭呀。
春波低声回答我:“还在争斗。表哥在等争斗结果”。
我莫名奇妙,问她,谁和谁争斗。
春波回答我,是司马的二舅和司马的大姑父,然后春波看了四姑一眼,用更低的声音和我说:“其实就是我舅和我舅母,也就是表哥他爸和他妈在争,这第一杯酒先给谁倒,那讲究可就多了”。
我问她,按照这里的风俗,应该先给谁倒。她解释说,有更大的长辈,给更大的,在同辈的情况下,先给妈家舅子辈最大的,然后是爸家兄弟辈的,然后是姑妈家的,然后是姨妈家的。当然,这都是指男的。一般,就是要给主位右手相邻的倒,当然,也是最重要、最尊贵的客人坐在那个位置。
如果按照上述风俗,应该是舅子辈中最大的坐在主位右手边。
我明白为什么一开始司马的二舅犹豫不坐。
春波继续解释:“这是这个村的规矩,别的村子有所不同,有的地方是给同辈中最大的,无论是哪一方的亲戚”。
“那…不同的村有差别的情况下,不同村的在一起喝酒,那不就说不清楚了”?
“所以,一有酒局,就必有争执”。
“刚才你表哥和我说,会打架,难道真的会打起来”?我问。
“那是肯定的。现在没喝酒,你看着都是好好的,客客气气的,其实心里都憋着气呢。一会儿都喝多了,那就难说了…基本上是肯定要打起来,我就没见过不打架的。大嫂,跟你说,这酒没完,不趴下几个,或者不打起来,那就没完。一会儿吃完了你就和我表哥去我家,我家清静。嫂子你一看就是喜欢清静的人,和我表哥一样…”。
春波伶牙俐齿,三言两语,解释得既清楚又贴心。
孤独的日记 B09: 饭局 (07)
大姑父伸手制止他,说道:“按照规矩,媳妇要跟着一起倒酒…”。
被四姑打断了话头:“她陪我聊天,没空倒酒。谁倒不是倒?大侄子倒出的酒就不是酒啦?大姐夫你多嘴”。
大姑插话:“就是。就你事多。你不喝大侄子的酒,我喝”。
我对这里的民俗,忽然好奇起来,边和春波、四姑聊天,边看那边的情况。
大姑父被大姑和四姑一阵子抢白,老实了。他白发苍苍,头发很厚很长,脸型浑圆,一副和事佬的模样。大姑也是圆脸,看起来也有七十岁模样,瘦小,精练。
“大姑看起来要比司马的父亲大很多”。我心里嘀咕着。
司马并没有立即给谁倒酒,而是拿着酒瓶子,站在他父母身后,不动。
我问春波,司马为何不倒酒,赶紧倒酒喝酒吃饭呀。
春波低声回答我:“还在争斗。表哥在等争斗结果”。
我莫名奇妙,问她,谁和谁争斗。
春波回答我,是司马的二舅和司马的大姑父,然后春波看了四姑一眼,用更低的声音和我说:“其实就是我舅和我舅母,也就是表哥他爸和他妈在争,这第一杯酒先给谁倒,那讲究可就多了”。
我问她,按照这里的风俗,应该先给谁倒。她解释说,有更大的长辈,给更大的,在同辈的情况下,先给妈家舅子辈最大的,然后是爸家兄弟辈的,然后是姑妈家的,然后是姨妈家的。当然,这都是指男的。一般,就是要给主位右手相邻的倒,当然,也是最重要、最尊贵的客人坐在那个位置。
如果按照上述风俗,应该是舅子辈中最大的坐在主位右手边。
我明白为什么一开始司马的二舅犹豫不坐。
春波继续解释:“这是这个村的规矩,别的村子有所不同,有的地方是给同辈中最大的,无论是哪一方的亲戚”。
“那…不同的村有差别的情况下,不同村的在一起喝酒,那不就说不清楚了”?
“所以,一有酒局,就必有争执”。
“刚才你表哥和我说,会打架,难道真的会打起来”?我问。
“那是肯定的。现在没喝酒,你看着都是好好的,客客气气的,其实心里都憋着气呢。一会儿都喝多了,那就难说了…基本上是肯定要打起来,我就没见过不打架的。大嫂,跟你说,这酒没完,不趴下几个,或者不打起来,那就没完。一会儿吃完了你就和我表哥去我家,我家清静。嫂子你一看就是喜欢清静的人,和我表哥一样…”。
春波伶牙俐齿,三言两语,解释得既清楚又贴心。
孤独的日记 B09: 饭局 (8)
和春波聊天,漏掉了倒酒的细节,等我想起来时,都已经倒满了酒。公公举杯,和大家说着客套话。我注意到,有人脸上有得色,有人不高兴,包括婆婆,那笑容,仅仅在和我对眼光时露了一点点,等她一转脸不看我时,立马虎了起来。她看司马父亲的眼神不太对,充满了一丝丝的怨气、怒气。
看坐下来的司马,脸上没什么表情,难道他就不担心一会儿打起来?
“你先给谁倒的”?我低声问。
“给小舅”。
“啊”?春波“啊”了一声,掩盖了我的“啊”。
“他们两个斗气,都不说话,那我来决定好了。扔硬币,正面大姑父反面二舅…”。
“那怎么会是小舅”?我问。
“因为他把硬币扔丢了”,旁边小舅笑着,接过话茬。
“扔丢了,为什么是你”?我问小舅。
“他说,本来第一杯酒是找最重要的、最尊贵的客人,既然扔丢了,那就是找最小的。最小的是他表妹”,小舅指指春波,继续说:“但是他说表妹不喝酒,结果给我倒上了”。
***
“这杯酒下去,按照规矩,该吃饭了…”。大姑父酒量不太好,说话有点舌头大。
“这…酒还没喝足…”。二舅跳出来反对,举着杯,说。
“自己看自己酒量喝,别劝酒。我陪你喝”,司马的父亲对二舅说。
二舅没说什么,看出来心里不太高兴。
刚刚司马跟我讲,按照岁数,姑姑都比他父亲大,大伯最大。大姑家的大表哥大表姐比他父亲也大两三岁。除了小姨,所有姨都比他妈妈大。所有舅都比他妈岁数小。小舅只比他大了五岁。
“饭来喽”。服务员一声吆喝,端来一铝制大号电饭煲过来,放在旁边桌子上,问:“需要我给你们盛饭吗…”。
司马父亲很不耐烦地打断服务员,皱着眉头,说:“放在那就行了,不需要,不需要…”。
“我去盛饭”。司马不喝酒。他打断他父亲的话,异常大声地说。然后拿起我的饭碗,大摇大摆地走过去,众目睽睽之下,给我盛了满满一大碗饭回来。
除了春波,所有人都盯着他,看他给我盛饭,看每一个细节,犹如看外星人。四姑表情微笑,其他人表情基本相同,都代表了一个词:惊讶。
这是结婚后,他第一次给我盛饭。平时一起吃学校食堂,他没机会给我盛饭。去我家时,我妈老早就给所有的女婿盛好饭。
饭,给我盛了回来,但是事情并没完。他又从隔壁桌子上拿起一个大号碗,扫了一眼桌子上的菜。那些菜,不知为什么,都还没动筷子吃,大家是干喝了一大杯酒。
他扫了一眼桌子,随即给我挑了几样菜,满满一碗,全是肉,放在我面前:“吃吧,家乡的,无农药、无化肥、天然绿色生态肉”。
他知道我偏素,而且他也偏素,都不喜欢吃肉,偏偏给我弄了一大碗肉。
所有人的目光都跟着他走,看着他拿碗、装菜、放在我面前。
孤独的日记 B09: 饭局 (08)
和春波聊天,漏掉了倒酒的细节,等我想起来时,都已经倒满了酒。公公举杯,和大家说着客套话。我注意到,有人脸上有得色,有人不高兴,包括婆婆,那笑容,仅仅在和我对眼光时露了一点点,等她一转脸不看我时,立马虎了起来。她看司马父亲的眼神不太对,充满了一丝丝的怨气、怒气。
看坐下来的司马,脸上没什么表情,难道他就不担心一会儿打起来?
“你先给谁倒的”?我低声问。
“给小舅”。
“啊”?春波“啊”了一声,掩盖了我的“啊”。
“他们两个斗气,都不说话,那我来决定好了。扔硬币,正面大姑父反面二舅…”。
“那怎么会是小舅”?我问。
“因为他把硬币扔丢了”,旁边小舅笑着,接过话茬。
“扔丢了,为什么是你”?我问小舅。
“他说,本来第一杯酒是找最重要的、最尊贵的客人,既然扔丢了,那就是找最小的。最小的是他表妹”,小舅指指春波,继续说:“但是他说表妹不喝酒,结果给我倒上了”。
***
“这杯酒下去,按照规矩,该吃饭了…”。大姑父酒量不太好,说话有点舌头大。
“这…酒还没喝足…”。二舅跳出来反对,举着杯,说。
“自己看自己酒量喝,别劝酒。我陪你喝”,司马的父亲对二舅说。
二舅没说什么,看出来心里不太高兴。
刚刚司马跟我讲,按照岁数,姑姑都比他父亲大,大伯最大。大姑家的大表哥大表姐比他父亲也大两三岁。除了小姨,所有姨都比他妈妈大。所有舅都比他妈岁数小。小舅只比他大了五岁。
“饭来喽”。服务员一声吆喝,端来一铝制大号电饭煲过来,放在旁边桌子上,问:“需要我给你们盛饭吗…”。
司马父亲很不耐烦地打断服务员,皱着眉头,说:“放在那就行了,不需要,不需要…”。
“我去盛饭”。司马不喝酒。他打断他父亲的话,异常大声地说。然后拿起我的饭碗,大摇大摆地走过去,众目睽睽之下,给我盛了满满一大碗饭回来。
除了春波,所有人都盯着他,看他给我盛饭,看每一个细节,犹如看外星人。四姑表情微笑,其他人表情基本相同,都代表了一个词:惊讶。
这是结婚后,他第一次给我盛饭。平时一起吃学校食堂,他没机会给我盛饭。去我家时,我妈老早就给所有的女婿盛好饭。
饭,给我盛了回来,但是事情并没完。他又从隔壁桌子上拿起一个大号碗,扫了一眼桌子上的菜。那些菜,不知为什么,都还没动筷子吃,大家是干喝了一大杯酒。
他扫了一眼桌子,随即给我挑了几样菜,满满一碗,全是肉,放在我面前:“吃吧,家乡的,无农药、无化肥、天然绿色生态肉”。
他知道我偏素,而且他也偏素,都不喜欢吃肉,偏偏给我弄了一大碗肉。
所有人的目光都跟着他走,看着他拿碗、装菜、放在我面前。
孤独的日记 B09: 饭局 (9)
春波拍了我一下,咯咯笑了几声,看了其他人一眼,举起碗递给司马:“表哥,我也要”。
司马乖乖地接过碗,去给她盛饭。
春波看了一眼司马的背影,悄悄对我说:“这里的规矩多。一般,一杯酒,有的地方是三杯酒,喝下去后才能吃菜,所以你看,现在菜还不多,还有没上来的菜。另外,如果主客动菜,也可以开始吃菜,当然,一般,主客也不会太早动筷子吃菜,大多时候会一杯酒或者三杯酒下去后才开始”。
“现在喝两杯了吧”?我问。
“对的。也有喝了三杯的了”。
“那主客是谁”?我问。
“按风俗,主客就是最重要最尊贵的客人。表哥第一个倒酒的是谁,就是谁。他第一个倒酒的应该是坐在我舅右手的大姑父,我叫大姨父,或者是我舅妈左手第一个,也就是我表哥的二舅。我大舅也就是我表哥的大伯岁数大,身体不好,可以忽略,他就是摆设。刚才他第一个倒酒的是小舅,这一搅和,全乱套了。我都不知道该是谁第一个动筷子吃菜了。估计这里的都不知道谁是主客了,包括我表哥在内”。
春波又看了看其他人,看了看四姑,转头低声和我说:“我表哥故意的”。
“也许他不懂规矩”,我说。
“也许他真不知道规矩,但是,那也是他根本就不想去知道”,她指指坐在她旁边的四姑,说:“这些破规矩,我妈都知道。他要是想知道,问我妈就行了。跟你说,我表哥和我妈可亲了,真的”。
***
左一瓶右一瓶的喝,很快,就有喝高的了。
所有女客都到旁边桌子上去,三三俩俩的聊天。二舅妈张罗着打麻将。春波陪着我和司马,仍坐在原位,聊着天,偶尔应付着客人。
早已吃饱了。
“你给我盛那么多肉干什么”?我指指面前那碗肉,问司马。
“这里人就觉得肉好,所以给你盛肉”。他看着对面那几个说话已经语无伦次的男人,漫不经心地回答。
他肯定有什么目的。他也不喜欢吃肉。
“大…大…外甥,别忘了给自己存…存点私房钱,听…舅舅我的…”。二舅隔着老远大声喊。
“二哥,喝你的酒”。小舅在旁边用手拉着二舅。
我注意到,刚才还在争论着什么的人们,都安静下来,扭头看了过来。
“肯定的,听你的”。司马大声回答。
“他那个媳妇,你别生气…别生气…”。
“我都已经存了不少私房钱了。让我存私房钱,留着干什么”?司马反问。
“你…你自己花着方便呀…”。舌头变长变厚了。
邻桌的婆子们也都看了过来。似乎,这个话题很是吸引人。本来乱哄哄的,忽然一下子安静下来。
“就这些?就为了花钱方便?我花钱时和老婆要,她不会不给我”,司马轻生地回答。
“别在这儿乱说,一喝酒就乱说,你那张臭嘴连个屁眼都不如”,二舅妈走过去大声训斥着二舅。
“没…没你们女人什么事,一边呆着去…”,二舅向旁边挥舞着手,二舅妈被推了一个趔趄。
“二舅,你是不是想着,我存点私房钱,可以偷偷地给你花”?!
我惊讶,司马说得好直接。
孤独的日记 B09: 饭局 (09)
春波拍了我一下,咯咯笑了几声,看了其他人一眼,举起碗递给司马:“表哥,我也要”。
司马乖乖地接过碗,去给她盛饭。
春波看了一眼司马的背影,悄悄对我说:“这里的规矩多。一般,一杯酒,有的地方是三杯酒,喝下去后才能吃菜,所以你看,现在菜还不多,还有没上来的菜。另外,如果主客动菜,也可以开始吃菜,当然,一般,主客也不会太早动筷子吃菜,大多时候会一杯酒或者三杯酒下去后才开始”。
“现在喝两杯了吧”?我问。
“对的。也有喝了三杯的了”。
“那主客是谁”?我问。
“按风俗,主客就是最重要最尊贵的客人。表哥第一个倒酒的是谁,就是谁。他第一个倒酒的应该是坐在我舅右手的大姑父,我叫大姨父,或者是我舅妈左手第一个,也就是我表哥的二舅。我大舅也就是我表哥的大伯岁数大,身体不好,可以忽略,他就是摆设。刚才他第一个倒酒的是小舅,这一搅和,全乱套了。我都不知道该是谁第一个动筷子吃菜了。估计这里的都不知道谁是主客了,包括我表哥在内”。
春波又看了看其他人,看了看四姑,转头低声和我说:“我表哥故意的”。
“也许他不懂规矩”,我说。
“也许他真不知道规矩,但是,那也是他根本就不想去知道”,她指指坐在她旁边的四姑,说:“这些破规矩,我妈都知道。他要是想知道,问我妈就行了。跟你说,我表哥和我妈可亲了,真的”。
***
左一瓶右一瓶的喝,很快,就有喝高的了。
所有女客都到旁边桌子上去,三三俩俩的聊天。二舅妈张罗着打麻将。春波陪着我和司马,仍坐在原位,聊着天,偶尔应付着客人。
早已吃饱了。
“你给我盛那么多肉干什么”?我指指面前那碗肉,问司马。
“这里人就觉得肉好,所以给你盛肉”。他看着对面那几个说话已经语无伦次的男人,漫不经心地回答。
他肯定有什么目的。他也不喜欢吃肉。
“大…大…外甥,别忘了给自己存…存点私房钱,听…舅舅我的…”。二舅隔着老远大声喊。
“二哥,喝你的酒”。小舅在旁边用手拉着二舅。
我注意到,刚才还在争论着什么的人们,都安静下来,扭头看了过来。
“肯定的,听你的”。司马大声回答。
“他那个媳妇,你别生气…别生气…”。
“我都已经存了不少私房钱了。让我存私房钱,留着干什么”?司马反问。
“你…你自己花着方便呀…”。舌头变长变厚了。
邻桌的婆子们也都看了过来。似乎,这个话题很是吸引人。本来乱哄哄的,忽然一下子安静下来。
“就这些?就为了花钱方便?我花钱时和老婆要,她不会不给我”,司马轻生地回答。
“别在这儿乱说,一喝酒就乱说,你那张臭嘴连个屁眼都不如”,二舅妈走过去大声训斥着二舅。
“没…没你们女人什么事,一边呆着去…”,二舅向旁边挥舞着手,二舅妈被推了一个趔趄。
“二舅,你是不是想着,我存点私房钱,可以偷偷地给你花”?!
我惊讶,司马说得好直接。
孤独的日记 B09: 饭局 (10)
“是…是…当然是啦…嗯不是、不是…”。
“既然不是,那你就别操心我的钱包了。有我夫人就够了,钱又没几个,她一个人管得过来,用不了那么多人来帮我管钱”。司马不温不火,声音不高不低,语速不慢不快。
二舅的脸,比猪肝还红,不知道是喝酒喝的,还是被司马气的。
他摇摇晃晃的,看了一眼众人,尤其是,盯着司马的父亲和母亲看了许久,不情愿地、讪讪地坐了下去。
其他人的脸色,不用去看,一定很难看。
眼中余光,我看见司马父亲和大姑父耳语了几句。
俄尔,大姑父大声问司马:“大侄子,你一个月工资多少钱,听说读研究生,老板都给钱的。你还是你老板的得意学生,导师还开了大公司,上市公司,给你肯定不少”。
我忽然明白了耳语的内容。
所有的目光又都集中在司马身上。
司马似乎没听见,继续喝着水。
也许声音太嘈杂。
婆婆自豪地站起来,从邻桌走过来,拉一下司马,说:“良臣,大姑父问你一个月多少钱。马上是博士后了,钱肯定不少,告诉他”。
“我当然听见了。耳朵又不背”,司马轻声对他母亲说。
声音很轻,但是,所有人都能听见。
“那你回答他呀”?婆婆期待地看着司马。
“那我要是不回答呢”?司马说着,看了一眼他母亲。
所有人都面面相觑,显然,大家都没反应过来,包括他的母亲。
司马转向大姑父:“大姑父,您是工会主席,有见识的人。是不是别人问什么,一定要回答”?
“嗯…”,大姑父可能没想到司马会如此不走平常套路,被问住了。
“要不要我先问你两个问题”?司马轻声说道。
“你看你,读书读傻了。不想说就不说。是不好意思说,是吧”!婆婆马上圆场。
“大姑父,您是我家所有亲戚中地位最高的,您是吃铁饭碗的,是大干部,见多识广,所有的亲戚都以你自豪,平时没事聊天,大家都说‘我家大姐夫那是大官’,让我们脸上增了不少光。那时你一个月多少工资,给大家说说呗”,司马声音很轻,继续说:“除了工资,还有奖金,外加外快,多少套房子、股市里投了几千万,都说说,让我们乡下人羡慕羡慕,长长见识,日后和别人聊天,可以感觉自己身高又高了不少,视力也好了几度…”。
“你看你,怎么这么说话,想说就说…”,婆婆有些急了。
“那是,赚多少,自己有数就行,江湖上行走,不能露富…”,二舅接着婆婆的话茬。这话听着,让我喜欢,虽然他那说话时夸张的表情,有点让我不舒服。
“你导师是大老板,有名气,全国乃至世界有名的大科学家,我看好像都上电视了报道了。你这么办,前几天你大姨和我说他孙子刚刚毕业不久,在杭州工作,找了个高中教师位置。你知道,杭州消费高,物价贵,他一个老师工资太少,你和你导师说说,给找个工资高、轻松不累的活干干,咱要求不高…”。司马的父亲,慢条斯理的说着,眉飞色舞,似乎这事完全是司马说得算,抑或是,他自己说的算。
“你肯定已经答应我大姨了吧”?司马打断吐沫子横飞、夸夸其谈的父亲,问他,又去看一边的大姨和大姨夫。
“是呀,你大姨一问,我就答应了,肯定没问题,咱儿子哪有办不成的事情?你说是吧?前几天准备给你打电话说这事,正好你回来了,就跟你说,等你这次回去后,马上帮你大姨办了这事。他孙子也是你侄子,不是吗…”,司马的父亲继续滔滔不绝的说着。
孤独的日记 B09: 饭局 (11)
“大姨,有这事”?司马问邻桌坐着的大姨。
余光看见司马父母迅速对了一下眼神,他父亲的表情让我感觉很奇怪。
“大外甥,当然,我就这么一个孙子”。大姨和大姨夫立即凑了过来,热切期待的看着司马。
其他人也都瞅过来。
我相信,只要答应办了这件事,后边会有无穷无尽的事情等着他。
“麻烦了”,春波嘀咕着,瞪眼睛看着司马。大约,她也料不到司马会如何面对这件事。
“大姨,以后这种事,你直接跟我说就行,为什么先和我爸我妈说?…”。
“那他们不是你爸你妈么,自然先和他们说,以后再有事就直接和你说就行?那就更好了”。大姨夫一听,打断他的话,激动地说。
“大姨夫你别误解我刚才说的,我的意思是,你跟他们说,他们答应你了,让你和大姨高兴一阵子,到我这里直接一盆凉水浇下去,怕你们受不了…”。
“你怎么说话那”?司马父亲火了。
“又轻松又赚钱的活,哪位能找到,先给我找一个”。司马看了他父亲一眼,然后对其余人说道。
所有人面面相觑。
“谁有这样的关系,先给我找一个,不干活、工资又高…”,司马继续问着大家。
“还有我,我也要这样的”。春波大声说。
“对不起,大姨、大姨夫,我直接拒绝你们这件事了…”。
“你…”!我看司马母亲气得说不出话。
“各位,想骂就骂,我就在这听着”。司马说完,挨个看着各个长辈,看了一圈,坐了下来。
他看的时候,没人说话,等他坐下来后,议论声陡然而起,大多是训斥的声音。过了好久,终于宁静下来,没人说话。
司马父亲看了众人一圈,想说什么,司马抢先说话:“大伯、姑姑、二舅,还有其他长辈。这个…有人教我,在遇到别人找我办事的时候,要先答应,不管能不能办、不管是否有能力办,都先答应着,说能办。然后,如果真的无能为力不能办,或者是不想办,那也要等上一两个月乃至更长时间,再告诉对方,这事不能办。在这中间呢,也要联系对方几次,说正在办理、正在找人,如何如何。总之,要给对方一种我正在努力帮你办事、帮你走后门的印象。这种做法,其实我也会,不知道大姨和大姨夫,是希望我现在就拒绝呢,还是更喜欢我几个月以后再拒绝你们呢”?
他一开口,我就知道这是谁教他的。他父亲脸色青一阵紫一阵,十分难看。嘈杂声中隐隐听见大姨对大姨夫低声嘀咕了几句,大意是给司马父母拿了不少礼物,有多少多少土鸡蛋、多少多少大米、香瓜什么的。大姨夫似乎说什么以为司马早都知道这事了,没想到司马一直不知道这件事。
司马父母之间存在着眼神交流。
大姨夫拉了拉大姨,示意大姨退回去,自己也回到自己位置上坐着去了,十分不高兴,不过,他这种不高兴似乎不是针对司马,至少对司马要少一点,更多的是对司马父亲不满,他老是时不时地瞟司马父亲几眼,司马的父亲则刻意躲避着对方的目光。
这里边似乎隐藏着精彩的故事。
“大嫂,他导师真的很出名、很有钱么”?春波低声问我。
“你看看你表哥穿的,就知道了”。春波母亲在旁边插话。
“至少,我不知道他导师上过什么新闻什么电视”。我说。
“杭州老师,高中老师,有多少收入”?春波问我。
“一年二十万多一点儿吧”。
“啊?那还嫌少”?春波长大了嘴,惊讶的说:“我有一半就十分满足了”。
孤独的日记 B09: 饭局 (12)
“想当初,你读高中时”,二舅继续说:“有一次,我路过你们学校,还给你塞了五十元钱呢,是吧,记得不…”。
我正在听春波和四姑嘀咕,不知何时二舅开始说话了,没注意刚才的事情是如何结束的。
我看见二舅妈立即凑了过来,站在司马旁边,一会儿乐呵呵地看着他,一会儿乐呵呵地看着司马的母亲,还抱着司马母亲的右胳膊,脑袋斜靠在他母亲肩上,显得特别亲热。
我感觉她是要吃了司马一样。
我听见春波低声对四姑说:“妈…不会吧?这就开始要了”?
“显然不合时宜,刚才发生了那么多,他还要…”。
“大约觉得这次不要,下次就没机会了”。春波低声说。
“当然记得…”,司马挺直腰板,盯着二舅看:“记得可清楚了。那都是我妈有面子,我爸在这里有影响,有能力帮助他的各种亲戚。我爸妈人缘好,好帮助他人,我记得以前是…谁家盖房子…好像就是二舅家吧,我爸靠着关系给他买木材,打折了好多吧,似乎是一元钱当十元钱买的吧。还有谁家里粮食卖不出去,我爸妈也四处张罗着帮忙…”。
我不太明白他这话的含义,这话里隐含着什么故事。也没等我明白过来,他爸接了话:“在座的对我们、对良臣都帮助不少,来,干一杯…”。
众人跟着举杯。
我看见二舅母表情一下子暗淡下去,脸上充满了失望,松开了我婆婆的胳膊,到隔壁桌子旁,找了个凳子,用袖子使劲擦了擦,又使劲擦了擦,然后又使劲擦了一下,一屁股坐了下来。她坐的位置有点偏,用力过猛,凳子不稳,晃了一下,差点摔倒。二舅妈一个趔趄,坐稳后又使劲拍了一下凳子。不知道凳子怎么惹着她了。
她脸朝着二舅方向,看不见她的表情。
二舅似乎看了看她,两个人对视了一会儿。
公公应当是明白二舅的意图。也许,显摆显摆,显得他儿子有多牛,是他的本意。但是真的让他儿子割肉,他还是不太情愿。
婆婆应当也明白他这个弟弟的想法。在她看来,当着众人的面,如果自己的儿子能够单独给她自己的弟弟一点钱,也是她喜欢看见的。
然而,世间的事情往往是,当你显摆的时候,你就会不由自主的被人割肉,而且,你还感觉不到痛。
等你感到痛时,已经被别人割得差不多了,再也长不出来新肉了。
显然,很多父母都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也不可能意识到这一点。或者是,即使平时能意识到这一点,但是一到场合,就全忘了,只顾着维护脸上那张皮了。
孤独的日记 B09: 饭局 (13)
天色已晚。
四姑和春波是从县城里赶来的,参加宴会同时顺便回她乡下的老宅看看。我和司马跟着她们一起去她家,提前离开,那些人留下继续吃喝。
鬼知道他们会喝到什么时候。
第二天一大早,婆婆打电话给司马,二人聊了好久,不知道聊什么,感觉是在催促我们回去。
司马则是坚持要在四姑家再呆一晚。
放下电话后,四姑撵我们回去,要我们回家待几天,呆够了再来这里,然后一起返回县城。
司马坚决不回去,他嫌回去的事烦。我听见,当他电话里回复他父母“我就不回去了,怪烦的”的时候,那边他父亲明显火了,大声吼着“你嫌烦什么,这不都是给你办喜事出的事情么。要不是为你办事,能出这些事吗…”,他父亲发火时,我看司马看了一眼手机,然后把手机放在厨房“呼呼”响的抽油烟机旁边,倒了杯水出来了。
我问他关手机没有,他摇摇头。
他母亲告诉他,昨晚的酒喝到后来,又来了几个他父亲单位的同事。半夜时他大舅也赶来喝酒。后半夜都喝多了,打架打伤二人,住进医院。他大舅也喝多了,回家路上摔倒,磕掉了大门牙,也住院。还有一个醉得太厉害,婆婆怕出事,也送医院去了。
婆婆喊我们回去照顾医院的那四个人。
司马一句话“不回去”直接回绝了。
四姑与春波知道了情况,直接留我们住下,不再撵我们。
四姑与春波不停地嘟囔着:“每次,都是这些破事,你死舅就是不长记性”,顿了一下,继续说:“还有你大姨夫,我看你大姨父他早晚得喝死,一见到酒就不要命的喝”。
***
数日后,又有连着两顿饭局。两顿饭局性质基本一样,一顿是和婆婆家里那边的司马的表亲吃饭,都是他舅舅、姨妈、表舅、表姨家的同辈。另一顿是和他父亲这边的,包括他姑姑、叔父伯父、表叔、表姑家的同辈。
以前从未问过他家的亲属情况,这次来吃饭才发现他家亲戚之多。他妈妈那边的直系表亲有二十二人,大多比司马大,有的和司马母亲差不多大。他爸爸这边直系的表亲、堂兄妹,有二十七人。其中,大姑家大表哥、大表姐比司马父亲还要大。
和同辈的饭局,要比上次规模大得很多,熙熙攘攘地,每顿至少五六十人。和同辈吃饭,更让我不舒服。和长辈们吃饭,规矩是多,但也就一次而已,而且那些长辈们,至少对我不会如何,他们也不劝我们喝酒。
同辈们的讨厌之处在于,在需要的时候,拿出老规矩来规矩我们;在需要的时候,拿出新规矩来规矩我们。需要什么规矩,就弄一个规矩,这些规矩是否存在,鬼才知道。
还有些人借着酒气,总想有意无意地和我动手动脚的。临吃饭前,司马给了我一个不知道哪里来的似乎是特制的戒指让我戴上,上有倒刺,正好让我派上用场。
他们不停地找理由劝我们喝酒。对于我们不喝酒这件事,且不说那些表亲如何不满,司马的父母就很不高兴。其实我一直不明白,为什么司马的父母会对他不喝酒这件事不满意。上次喝酒时已经有好几个住院了,难道这次还不吸取教训。
看来四姑说得很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