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回府1
“人家才几户,绿竹映芭蕉。
随蝶穿幽径,迎风过小桥。
乳牛依母立,柳线蘸波撩。
欲得三分地,闲窗一梦遥。”
“安姐儿!安姐儿,快些儿放下砍柴刀!这些个粗活你可别再做了!妈妈来就好了,你好歹是慕府二小姐。”从厨房中走出一位围着围裙,手里拿着锅铲的中年妇女焦急喊道。
“宋妈妈,您腰不好!这点小事我还是可以做的。”身穿浅绿色粗布麻衣的丫头应答着,“您别生气!我不会伤着自己的。还有,您也别再说我是慕二小姐了,看看我的样子哪有小姐这么金贵。”
慕君安,慕丞相家的二姑娘。出生时大师算命说自己命格不好,并不受嫡母和父亲的喜爱。从小便被送往乡下寄养,至今已有十四年有余。
晌午的日头最是晒人,慕丫头的小手攥紧半人高的斧头,麻利的劈着木材。
另一边。
“公爷,雅姐儿已经一天没进过吃食了!您不心疼,妾身这作娘的可心疼着呢!”穿着华锦缎衣的夫人拿着帕子擦拭着眼角的泪。
“夫人这是什么话!本官能怎么办,对方可是刑部侍郎家的。”慕丞相身材挺拔壮硕,坐在大堂首位端着烫金茶杯,有一口没一口的喝着,“官场上的事夫人也不是不明白。”
夫人连忙坐在慕丞相身旁,说到:“公爷,妾身有一两全其美的法子,不知道当讲不当讲?”
“夫人但说无妨。”慕丞相放下茶杯,略带疑惑地盯着夫人。
“公爷,您附耳过来。”夫人不知在慕丞相耳边说些什么。
“这……倒也是个办法,到底也不算委屈她了。”慕丞相略有所思,深深的叹了口气,“这事就交给夫人你去办吧。”
“是,妾身先下去了。”夫人行礼退下。
“宋妈妈,您今个儿做了什么好吃的?”慕君安净了手守在饭桌前等着菜饭上桌。
“有你最喜欢的三黄鸡。”宋妈妈一手端着两盘菜,一手端着两碗白米饭走到桌前。
“还是宋妈妈最疼我,知道我劈柴辛苦了。”慕君安夹起一块鸡肉往嘴里塞,有些急了呛了嗓子。
“慢些点儿,没人和你抢。瞧你吃的,好似我这做饭的手艺和宫廷里的御厨一样呢!”宋妈妈顺手给君安倒了杯茶。
“这就不对了!”君安大口大口的喝着宋妈妈递来的水,“宋妈妈的手艺比宫里的御厨还要好!”
“你呀!也就生得一张小嘴能甜死人!”宋妈妈捏着君安的小脸打趣道。
宋妈妈是个老实人家,可惜无儿无女。君安幼时被抱来时,她就欢喜的不得了。这些年一直当作亲生女儿,一晃都十几年了,如今也是个亭亭玉立的大姑娘了。
清晨,君安一睁眼一个清秀的丫头模样的女子出现在了眼前。
“小姐,奴婢素霜,是奉大夫人之命来接您回府的。”素霜站在君安的床边,等着伺候君安洗漱穿衣。
君安先是一愣,随后反应过来大喊一声:“宋妈妈!”
“怎么啦?”宋妈妈急忙从门外跑来,手上的水还来不及擦干,随意的往围裙上抹了两把。
“宋妈妈,这是怎么回事?”君安指着素霜,一双杏眼不解地看着宋妈妈。
“安姐儿啊,相爷疼爱安姐儿,要把安姐儿接回去享福。”其实宋妈妈昨个晚上就知道了这事儿,心里舍不得君安,但君安毕竟是丞相府的女儿,总归是要回去的。
疼爱我?疼爱我就不会把我抛弃在这儿十几年不管不问。享福?在那里只怕自己无福消受吧!她,慕君安又不是傻的。
第二章 回府2
“我不回去。”君安斩钉截铁的回答道。她这么坚决是有原因的!就在最近偶然一次听到宋妈妈独自一人跪在神像前细语,她才知道自己的生母才不是难产而亡,而是被人毒害的!她不招惹他们,他们反而还要接她回去?!什劳子的丞相府,谁知道又憋着什么坏呢。
“小姐!您不回去,老爷会责罚奴婢的。”一旁的素霜一下急哭了,“这可是奴婢第一次办事,办不好一家老小的性命都难保。”自己本来就是粗使丫鬟,第一次担重任,这可如何是好。
“安姐儿,你终究是相爷的孩子,总要认祖归宗的。难不成还要陪我这老婆子待在这儿一辈子不成?就算你愿意,老婆子我也不愿意。记得回府要保护好自己,昂~”宋妈妈握着君安的手劝着她,即使自己知道那个慕丞相府是龙潭虎穴,可她到底是丞相的女儿,回去了总比在这乡间受一辈子的苦要好,自己年事已高,还能照顾她一辈子不成?
“好吧好吧。”君安起床时的思绪很是混乱,深思熟虑后松了口,宋妈妈是铁了心要让她回去,那她便遂了宋妈妈的心愿,顺便把自己生母难产这件事的来龙去脉给查个清楚!
用过早饭后,君安便坐上马车,宋妈妈一直嘱咐着君安,还把自己的体己钱拿了出来,君安自然是不会要的,这样推搡直到君安上了马车。
君安回首望着窗外那个生活了十几年的地方,那个养了自己十几年的人在掩面哭泣。心里一下子很不是滋味,眼眶也一下浸湿了。
马车行驶了整整大半日后进入城门,周围缓缓热闹起来,须臾停下,车夫摆好了垫脚的漆黑木凳子,素霜先下了车,扶着君安下车。
君安下了马车抬头第一眼看到四个大字“慕丞相府”,这烫金的字好是气派。自己虽在乡下长大,却碰上个好邻居。邻居周清是个不幸家道中落的大户人家出来的名副其实的小姐,不论是琴棋书画,诗词歌赋,还是算账管家之事,都是极好的,周清无事时便一一教给慕君安。
“小姐,奴婢领您去见相爷夫人吧。”素霜唤着君安,带她从正门进府。
慕丞相府是个三进的宅子,宅中处处景色宜人,每一个角度都是一副画。独具匠心,别出心裁。这里一水一木,皆是精通土木建筑的大师仿着苏州园林的风格建造的。
慕君安紧张的攥紧了拳头,虽说是回家,可这回家是福是祸还不好说。
穿过廊亭,下了台阶,便到了正厅。
君安深吸了一口气,认命般的迈进了门槛。管他什么牛蛇马羊还是妖魔鬼怪,该面对的还是要面对。
扑鼻而来一股淡淡的花果清香。光可鉴人的大理石地面,两边整齐的排放着锦缎椅垫的官帽椅。
“安姐儿,你可算回来了,在外面受苦了!母亲挂心的很。”迎面走来穿着浅蓝色收腰托底罗裙的女人。当初正是她请的大师对父亲说自己命格太硬不好养在府中,让父亲把自己送往乡下寄养。真的是自己命格太硬吗?大院里的手段,她也没少听周清讲。所以她正是回来调查为何身体健康的娘亲在半年前却因血亏难产一尸两命的事。
虽然君安自小养在庄子上,但是她的娘亲从来没放弃她,也一直想她回到慕丞相府。时常往庄子上送些衣物书信,可是就在半年前本来该来报喜的书信却没到。
她只以为是母亲刚生产完,月子里也实在是忙,方才忘了,下个月一定会有。可是连着三个月没有一封书信,直到有一天,宋妈妈神色几近崩溃道:三个月前,夫人生小少爷时血亏难产,一尸两命。
当时君安心里犹如晴天霹雳,她和宋妈妈抱作一团嚎啕大哭。随时间推移,她慢慢缓过来整理思绪,母亲身体一向健康,或许这个难产是有人故意为之呢?
此刻的君安看着那张虚伪的脸,想到宋妈妈和周清叮嘱自己,为了以后在大院的日子能好过些,必须尊称她为母亲,“让父亲和母亲挂心了,君安实在惭愧!”
“不怪我们就好,今后为父定当好好补偿你。”慕展此时像极了一个和蔼可亲的慈父,眼角的笑意片刻都藏不住。
此时,从里屋中走出一位朱唇皓齿眉清目秀的女子,着了一身淡粉色织锦的齐腰裙,用一条白色织锦腰带将那不堪一握的纤纤楚腰束住,白色细纱大儒衫下是娇小的身体,将乌黑的秀发绾成如意髻,仅插了一梅花白玉簪,好似天仙下凡。
“安姐儿,快来见过你大姐,雅姐儿。”大夫人拉着君雅的芊芊细手。
君安早知道慕君雅的名声,京城第一才女又有倾城之貌。大夫人果真是望女成凤,这样的身姿,这样的样貌,放眼整个京城,也未必找得出一个比慕君雅还要才貌双全的人。
“妹妹在外面受苦了,姐姐时常挂念着妹妹呢!”慕君雅声音温柔似水,就和她的名字一样。
“姐姐言重了,倒是姐姐如此倾城之姿,妹妹在乡间亦有耳闻。”君安淡淡一笑说着客套话。
所有人待自己的态度一百八十度大转变,这样好言好语的,君安难免觉得此事必有蹊跷。
第三章 收心腹1
客套话都已说尽,大夫人让素霜领着君安回到已经收拾好的房间。
房间充斥着淡淡的檀木香在身旁,镂空的雕花窗桕中射入斑斑点点细碎的阳光,细细打量一番,内房是一张柔软的木床,精致的雕花装饰的是不凡。古琴立在角落,铜镜置在木制的梳妆台上,满屋子都是那么清新闲适。
这与乡下的房子比起来,简直一个天上一个地下,若是宋妈妈能来就好了,找机会一定要把宋妈妈接过来。
“小姐,今后就是奴婢服侍您了,有什么需要吩咐奴婢就行了。”素霜乖巧的看着君安。
周清曾教过她,大院里必须要有自己的心腹,如何收心腹的本事都要靠她自己了。
“嗯。你叫素霜对吧?”君安嘴角微微一笑,她估摸着她回府这事定是大夫人安排的,接她的人许是大夫人随意指派的,“母亲说以后你便是我的贴身丫鬟,我从小在庄子上长大,没什么规矩,凡事你还要帮衬一点,你会觉得辛苦吗?”
“这是素霜的本分。”素霜拿着青花瓷茶壶为君安倒水。
“素霜,你是我来府中第一个认识的人。”君安接过素霜手中的水杯,拉着她的手示意让她坐下,“我初来府中,对府中一切皆不熟悉,又只认识你一人,我不管你之前在什么地方当差或者犯过什么事,现在你是我的贴身丫鬟,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你明白我的意思吗?”
素霜紧张的从位置上起来,跪在君安面前:“小姐,奴婢是你房中的,自然事事尽心尽力。”从粗实丫鬟升为贴身婢女,这是在府里熬几年也没有的机会。素霜心里的滋味一时复杂极了。
“你这是干什么,快起来。”君安瞧着素霜是个机灵的,明白她的话,双手扶着素霜的手肘,“在我面前不要动不动就下跪,不然我就回了母亲,让你去别的院儿当差。”
“小姐,奴婢是下人,不能失了礼数。若是让人看见,必会说小姐不知礼数。奴婢是为了小姐,奴婢以后一定听话,求小姐不要赶奴婢走。”素霜刚被扶起,又赶忙跪下,君安立即阻止。
“好好好,我不赶你走,那以后只有我俩的时候,就不要跪了。”君安对素霜很是满意。倘若她刚才真的坐下与自己话家常,她日后定不会重用她。又把宋妈妈给她的银镯子套在了素霜的手腕上,“我这人啊,就一点好,赏罚分明,这就当作为我着想给你的奖励了。”
素霜知道君安在庄子上生活简朴,居然把这么贵重的东西送给自己,心中的柔处被戳到,道:“小姐,奴婢自打七岁进府当下人,这些年也没被器重,承蒙小姐不嫌弃,奴婢定当追随小姐,忠心不二。只是这镯子太贵重,恕奴婢不能收。”
“这是哪儿的话,我还怕我的奖赏你看不上,没有不能收的。”君安轻拍着素霜的手,笑道,“我去府中逛逛,你就在这儿收拾着吧。”现下她还不急,人心啊,是一点点收买的。
慕府不愧是丞相府,虽说是仿着苏州园林的风格建造,但这花园的美景当真是随处都可入画,繁华似锦。
经过内院一处假山旁时,从假山后面传来微弱的交谈声。
“你听说没?这次大夫人把二小姐接回来是有原因的!”一个红衣丫头神秘兮兮的说道。
“原因?什么原因?你从哪儿听来的。”另一个蓝衣丫头道。
“哎呦,你不知道,那天我在大夫人外院当值,听见里面交谈,大概是说大夫人把二小姐接回来,是让二小姐替大小姐代嫁的,不能让二小姐有半分闪失呢。”红衣丫头说的津津有味。
“这可是真的?代嫁?怪不得把二小姐接回来,想必嫁的不是什么好人家吧?嫁给什么人啊?”蓝衣丫头思考了片刻。
“谁说不是呢!要不是为了替大小姐代嫁,大夫人怎会把二小姐接回来。府中谁不知道大夫人对大小姐宝贝的很!”
“这倒也是,老爷也同意了。这事八成是真的了。大夫人真是厉害!”
“是啊是啊!我还听说,二小姐要嫁的是……”
“二小姐,你怎么在这儿?!”
君安望着两个抱作一团的丫头,眯着眼淡淡道:“你还听说我要嫁的是哪家的?”
第四章 收心腹2
两个丫头见刚才的话,全数进了慕君安的耳朵,吓得马上跪在地上,一边磕头一边乞求原谅:“二小姐,饶了奴婢们吧,奴婢们再也不敢了!求二小姐宽恕!”
瞧着两人不停的磕头,君安初来府邸若是落了苛责下人的名声总归不太好,耐心道:“别跪了,把头抬起来。你刚才说,你听说我要嫁给谁?”
“奴……奴婢听说,二小姐要嫁给的是刑部侍郎家的嫡次子。”红衣丫头答道。
果然,她就知道这家人不会无缘无故的把自己从乡下庄子上接回来的。
君安仔细的看着两人,一看就是院中的下等丫头,吓唬吓唬就行了:“你们俩可知道,在府中乱嚼主子舌根的后果?若是我把这事告诉母亲,你们俩……”
大夫人的手腕她们都是见识过的,何况她们谈论的还是这种隐秘之事,若是大夫人知道一定会杀了她们的。
“二小姐,求求你,饶了奴婢们吧!奴婢以后再也不敢了!”红衣丫头苦苦哀求,眼泪水哒哒的往下落。
一旁的蓝衣丫头莫不定,想了想道:“二小姐,奴婢知道二小姐心善,奴婢愿意跟着二小姐,求二小姐给奴婢一次机会吧。”随后又磕了好几个头。
君安看着蓝衣丫头,这丫头倒是让她觉得有点意思,不像红衣丫头哭哭啼啼。
“你对我来说又无用处。留在我身边有何价值?”君安沉默片刻思考了一下。
“奴婢愿为二小姐效劳,只要二小姐吩咐,奴婢一定竭尽全力。求二小姐今日放过奴婢们!”蓝衣丫头跪在地上有条不紊地说着。
君安看着蓝衣丫头,虽说年纪不大,沉着冷静,临危不乱,满意地点点头道:“你是哪个院上的?叫什么名字?”
“奴婢,琴画,是厨房中的。”琴画回话道。
“名字倒是挺好听的。行了,我知道了。过些时日,我会去向母亲把你要来的。”君安摆了摆手,“今日的事就算了,今天的事若是你们多说半个字,不用我说你们都知道下场会怎样的吧,都下去吧。”
“谢二小姐宽恕,奴婢们告退。”两人齐声答道。
虽然陆氏在自己临走回房休息时,说有什么需要尽管告诉她,但刚来第一天便伸手要人总归有些奇怪,遭人怀疑。
“既然两个下等丫头都知道,素霜肯定知道此事。”君安抿着嘴心里喃喃道,加快了回房的脚步。
素霜见君安急匆匆地回到房里,以为发生什么事,担心的询问着:“小姐,怎么了?你不是在府中散步吗,怎么这么快就回来了?”
“素霜,我问你,我要替大姐代嫁给刑部侍郎家的嫡次子,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君安也不打算和素霜绕弯,开门见山问道。
素霜先是一愣,接着便皱着眉头,她也是在接君安前一天不小心听到大夫人身旁的妈妈提到的。既然二小姐已经知道此事,索性就实话实说,深吸一口气,道:“二小姐,你先听奴婢说,事情是这样的……”
近两年来,皇上很是信任刑部侍郎一家。刑部侍郎可谓是平步青云,甚得皇上青睐,难免树大招风,让人眼红,少不了人要惹是生非。倘若有个位高权重的同盟,那情况必然好转。但自己结交不过是密友,只要利益有冲突,关系始终不牢靠,若是两人是亲家,便是一条绳上的蚂蚱。刑部侍郎怕是想要搭上慕丞相这条关系,一方面好让那些眼红的人有所忌惮,另一方面自己在官场朝堂之上站的更稳些。
而自己的存在,更是让慕丞相不会为了一门亲事,而与现在正是皇上身边的红人闹出矛盾。两个老家伙真是好算计。慕君安闭眼沉思。
外人只道慕丞相有一女才貌双全,却不知庄上还有一女平淡无奇。
不得不说,大夫人这招一石三鸟,既不用把宝贝女儿嫁给刑部侍郎家,又可以把自己不喜欢的人送出去,还能不让慕丞相与刑部侍郎在官场上有嫌隙。明面上她是连着两家人家的纽带,若是刑部侍郎家出了什么大事,她就是颗弃子。
第五章 认人
刚进家门,转眼又要被抬出去?真当她慕君安是软柿子任他们拿捏?婚事一事现下是急不得的,急也是于事无补。怪不得,要把她接回来,慕君雅还有一月就该及笄,正是适婚的年龄。按照律法,女子要及笄后才能嫁人,十五及笄,如今自己十四有余,虽说时间不多,但还是有机会扭转局面。
如今她最重要的是掌握这个丞相府的所有信息。慕君安打起眼前素霜的注意。下人与下人之间的谈资八卦消息,可比正儿八经的主子告知的来的灵通,而且这里也没有什么人会告诉君安。
“素霜,替嫁的事我已经清楚了。”慕君安皱着眉头若有所思问道,“那你可知婚事定于何时?”先知道大概时间才能做以后的打算。
“回小姐,刑部侍郎家也只是与公爷提起过,暂时还没有上门下聘,不过想来也快了。”素霜回想了一番,“大夫人还吩咐过,让小姐在这期间好好学习礼仪规矩。明日教导小姐礼仪的妈妈就会来了。说到大夫人,刚才大夫人身边的思源传话,说今日午膳要在中庭用,所有人都要到场。”
所有人午膳都要在中庭用,正是认清府中所有人的好机会,慕君安嘴角一笑道:“素霜,若不然你先教我认清府中有哪些人,以免午膳时闹了笑话。”
想想也是,小姐初入府中,一切事物都不熟悉,自己再不帮她,还有谁来帮她。“小姐想从哪个院开始了解呢?”素霜执着青花白瓷茶壶为慕君安倒茶。
“哪个院?素霜,我爹一共有几名妾氏?”慕君安接过茶杯,心想自己的爹还真是风流,“还有,府中只有我和大姐两个女儿吗?没有其他的兄弟姐妹了?”
“倒也不是,公爷除了大夫人外,一共还有三位姨娘。府中还有大少爷,二少爷和三小姐。大小姐和二少爷是大夫人房中的,大少爷是三姨娘房中的,三小姐是四姨娘所出,五姨娘是前年才过门的,至今膝下还未有子女。”素霜看着慕君安神情哀伤道,“小姐的生母是公爷的二姨娘,但是却在生三少爷时难产一尸两命,还请小姐节哀。”
“嗯。”慕君安眼尾下垂眼中无神。
多亏了素霜,慕君安已经大致了解相府内事。大夫人陆氏是嫡女出身,娘家是工部尚书;三姨娘何氏是富商之女;四姨娘詹氏是江南绣娘;五姨娘柳氏是前两年名噪一时的花魁;自己的娘虽是庶女却是与父亲一起长大的青梅竹马,娘家是吏部侍郎。当初也是因为尚书与侍郎一级之差和嫡庶之分,自己的娘亲只能做个妾室。
如此看来,当家的应是大夫人陆氏了。
“那现如今内宅当家的自然是母亲吧。”慕君安肯定道。
看着眼下的形势,陆氏许是担心君安的娘亲再生个儿子,怕慕展给娘亲提到平妻的位置。陆氏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保不齐会使些手段。若是这样,往后可要好好调查一下陆氏。
“小姐,内宅当家的是大夫人没错,可大夫人也不是事事都能做得了主的。”,素霜的话就像及时雨一般,“譬如每个月的花销帐簿,大夫人都是要拿到老太太面前过了目才行的。”
祖母!这不就是最好的突破口么!慕展最是孝顺他娘,若是能得到祖母的认可,那她在内府的日子可能就会不一样了!说不定这婚事也可以有所改变。
第六章 祖母
大夫人吩咐午膳在中庭用,一是向大家介绍慕君安,二来是为慕君安接风洗尘。
午膳上,坐在上座的老妇人一身深兰色织锦段裙,头上戴着金丝赤玛瑙攒珠髻,耳边的鬓发即使隐藏的很小心,却还是露出了几根银丝,一张饱经风霜的脸,两只深陷的眼睛深邃明亮,挂着慈祥的笑容。
看来这就是她的祖母了,慕君安二话不说跪在地上行了大礼,边磕头边满怀歉意道:“孙女有错,请祖母责罚!”
“说来听听何错之有?”祖母依旧带着她慈祥的笑,眼里闪着精光,沉稳问道。
“其一,孙女回府无论如何本该先去给祖母请安,可母亲担心孙女舟车劳累,便让孙女回院中休息,孙女着实不忍母亲担心,只好听从母亲安排。”慕君安把额头紧紧的贴在抚在地上的手道,“其二,孙女不孝,这么多年未在祖母膝前尽孝,还让祖母担心,请祖母责罚。”
慕君安一席话言下之意是,自己是想来请安的,可是您的儿媳妇拦着,她也没办法不是。慕君安是个有仇必报不吃亏的人,刚才那话是报了陆氏隐瞒代嫁之仇。
陆氏何尝听不出慕君安的言外之意,没想到慕君安会提起这事,眼下也不确定慕君安她是有心还是无意,即便是有心,自己也不能发作她,代嫁还要靠她。
陆氏笑吟吟半跪着极快的认错道:“这事是儿媳的错,一心只念着安姐儿舟车劳累,确实是失了礼数,母亲要罚还是罚儿媳吧!”
“好了,都起来吧!本是给安姐儿接风洗尘的,却一个个讨罚。我谁也不罚,都坐下吃饭。”祖母嘴角一笑,朝慕君安招了招手示意她到自己跟前。
慕君安也没打算这几句话的功夫就能挑起他们婆媳之间的矛盾,但祖母心里起码多了一个小疙瘩。这仅仅只是个开始。
慕君安来到祖母跟前,祖母握着她的手,把手腕上的水头不错的玉镯褪到慕君安手腕上,算是见面礼了。
“好孩子,是个有孝心的,如今已经是个亭亭玉立的大姑娘了,可惜娩儿是看不见了。我记得从前娩儿是最有勤劳的,一日三省从来没有晚来,每每都是第一个到,成天粘在我跟前伺候,倒是赶也赶不走。”祖母轻叹一口气,拍着慕君安的手背道,“不提了,记得过些日子便是花灯节,让雅姐儿带你去京城中逛逛,那天热闹,许多才子佳人都在月辉楼作诗对词,晚上的花灯极为好看,你在庄子上待了许久也开开眼界。”娩儿是慕君安娘亲的小字,提起娘亲祖母有一丝丝惋惜。
“谢祖母。”慕君安道。她知道祖母在惋惜什么,许是自己的娘亲逝世,丞相与吏部侍郎来往少了,关系也大不如前。
若真的如祖母那般所说,娘亲与祖母之间关系如此融洽,当初就凭几句算命的话,自己怎么会被送往庄子上,当初她要是肯让自己留在她院里,谁又能强求。
“这就是安姐儿吧?真是出落的倒也算漂亮。若是打扮一下,雅姐儿在外头的名头可就不保了呢。”娇中带着几分柔的声音传进了众人的耳朵。
第七章 柳姨娘
“柳姨娘,你不知道自己是什么身份吗?这中庭是你能来的地方?”陆氏看着柳姨娘气不打一处来,又一听捧高踩低,踩得还是自己的女儿,少不得回几句嘴。
“大夫人说的是,可妾身想着是给安姐儿接风洗尘的,妾身以为是家宴便来了,这不也是想快点见见安姐儿,日后她忙起来可不就没空了嘛~再者看看安姐儿有没有什么需要,妾身也好帮衬帮衬,尽尽心意呀。”柳姨娘进府这几年甚是得慕丞相宠爱,下人们轻易也不敢阻拦柳姨娘,就怕柳姨娘的枕边风,慕丞相回过头来惩治他们。
陆氏一听后半句,脸色有些不好看,家族子女的一应事务都是由大夫人掌管,柳姨娘这话是要下谁的脸面,问道:“安姐儿虽说才回府,要打点的事有些多,但也有我这个做母亲的帮衬,怎样也轮不到你个妾室。你还把我这个嫡母放在眼里吗?晨昏定醒你们有的是时间见面,何必如此着急?”
“展郎~妾身只是想帮帮安姐儿,却被大夫人想的如此恶毒,妾身着实委屈,求老夫人和公爷为妾身做主啊~“柳姨娘梨花带雨说着就往慕丞相怀里扑去。
慕丞相最是招架不住柳姨娘的美人泪,充当个和事老,摆摆手道:“好了好了,小雨也是一片好意,夫人也少说两句,既然人都来了,便坐下一起吃吧。”
“母亲、公爷,这恐怕不合规矩吧?放眼整个京城,有哪个妾室能上得了台面的?若是被不长眼的人传到御史台那儿,妾身担心会有人参公爷一本。”陆氏知道老夫人最为看重的便是她慕府的利益,只要话点到这儿,老夫人必然会开口。
“哪有什么不长眼的人,御史台又怎么会知道本官的家事,这是个家宴罢了,又不是什么正经宴会。人都来了,你又何必让她来回折腾。”慕丞相最烦大夫人拿参奏本说事,皱着眉头不耐烦的立即反驳道。
在慕君安身旁许久没说话的祖母,发声道:“来人请柳姨娘回去,以后所有宴会没有我的允许不得让任何姨娘进入中庭。”
“是,妾身告退了。”柳姨娘只好憋着这股气心不甘情不愿的回去了临走还不舍的望了几眼慕丞相。
君安算是看明白了,祖母不会是她的突破口。祖母最在意的是慕丞相府的门楣,自己与刑部侍郎家结亲定是利大于弊的,祖母又怎会不同意。
这一局是大夫人胜了,陆氏讪笑道:“诶呦,母亲您瞧,被柳姨娘一打岔,儿媳连正事都要忘了。儿媳想着娩儿妹妹已经不在了,安姐儿在府里一个人孤零零的,不如记在我的名下,这样儿媳方便照应,安姐儿又有雅姐儿作伴也不会觉得孤单,您说呢?”
”安姐儿你怎么想的?“事关君安,表面上总要问问本人的意思,老夫人转头轻拍几下君安的手,问向君安。
刑部侍郎家要娶得是嫡女,陆氏此举显然是为了日后替嫁一事不让人拿捏到把柄,但若是有了嫡女这个头衔,做有些事的时候却也是方便不少,嫡女真是一把双面刃。
若说愿意显得太过巴结大夫人急不可待,若说不愿到时候问起原因更是麻烦。君安折中回答道:”一切全凭祖母和母亲安排。“
老夫人有所思量后答应道,“那就按照你说的办吧,娩儿也该放心了。这事就交给你办了,不要让安姐儿受了委屈。”
”儿媳知道了,母亲您就放心吧。“大夫人爽快的答道,对着慕丞相挑了挑眉,心里自是洋洋得意,计划进行的很是顺利。
君安中规中矩的谢礼道:”谢母亲。“既然大夫人’好心‘给了她嫡女的权利,自己总要使用一下吧。正好过几天把那个厨房的琴画调过来。
第八章 兄弟姐妹
“来来来,都过来和安姐儿问个好。安姐儿从小养在庄子上,你们之间难免有些生分,往后安姐儿就和我们一起生活,你们呀~都多照顾照顾安姐儿。”陆氏对着丞相府中君安其他的兄弟姐妹道,“安姐儿这是你大哥良哥儿,快去向你大哥问个好。”
”大哥好,二妹妹见过大哥。“君安对着眼前仪表堂堂,有棱有角的脸捎带着些严肃的慕启良问安。慕启良是三姨娘所生是慕丞相的长子,现如今在家苦读诗书,准备今年的科举。慕启良高挺的鼻子,薄薄的嘴唇,剑一般的眉毛斜斜飞入鬓角落下的几缕乌发中有些着慕丞相的影子。
再来赴宴前早听素霜说三姨娘与陆氏不对付却从不显露,想来是因为长嫡身份。如今继承家业的未必是嫡子,只要长子才能兼备,也是可以继承的。若是没有慕启良这个长子,待慕丞相百年之后,就算陆氏的嫡子没什么太出色的表现但凭着“封妻荫子”的制度当个小官是绰绰有余的。可若是慕启良袭承家业,陆氏的嫡子日后可是要在他手底下讨生活的,这样的境况陆氏怎么能忍。想来三姨娘能在陆氏手下生出个儿子还是长子,也是个不容小觑的。
”嗯,二妹妹妆安。“慕启良温温一笑的说着客套话,“以后若是有什么难处可来找我。”显然他对君安的到来没有过多的惊讶。
”来晟哥儿,向你二姐姐问安去。“陆氏摸着稚嫩的慕启晟的头,笑对君安道。
慕启晟有些害羞躲在陆氏身后揪着陆氏的衣摆道:“二弟弟启晟向二姐姐问好,二姐姐妆安。”君安看了慕启晟,便知容貌还是靠父母赏赐。白皙的皮肤衬托着些淡淡桃红色的红晕,俊美突出的五官,说话有些怯,长大以后不知要迷倒多少姑娘。
君安这个二弟弟是个怕生且胆小的,怪不得陆氏要替他谋划不少。不得不感叹她的这些个兄弟姐妹都随了慕丞相的样貌,个个都是极好看的,轻笑对着慕启晟轻言轻语道:”二弟弟好。“
从桌子那头跑来一个有一双水灵灵的眼睛,小辫儿朝天翘着,粉红色的发带在头上一颠一颠的,像两只飞舞的彩蝶的小女孩,很是兴奋歪着头问道:“二姐姐、二姐姐,婷儿向二姐姐问好,你就是婷儿的二姐姐么?二姐姐为什么以前在庄子上呢?庄子上好玩嘛?听姨娘说庄子里生活很辛苦的,二姐姐以前也很辛苦吧!”
这便是四姨娘所生今年十岁的慕君婷了,听素霜说四姨娘温雅平时都是个安静的,只在自己的院子中绣绣花,可这慕君婷是个跳脱的,一点都不似她生母。
其实君安一点也不觉得在庄子上辛苦,反而觉得那日子过的还算舒坦自在。虽然凡事都是要靠自己,砍柴浆洗都是些力气活,对于喜欢亲力亲为的她来说还是乐在其中的,最重要的是宋妈妈待她如同亲生女儿一般好,让她体会到了亲情。君安陷入了回忆眼神有些暗淡道:”三妹妹安好。“
陆氏瞧着君安心不在焉,以为是见了些人累了便道:“好啦好啦婷姐儿,你一下子问太多问题了,你二姐姐都不知道先回答哪一个了,以后你再问吧。现在先吃饭。“
食不言寝不语,这一顿饭吃的好生安静,每个人心里都盘算着事。当然这顿饭吃的最值当的还属君安。府中的人算是认齐了大半,关系也缕齐了差不多,还有几位姨娘日后总能见个照面。现下还是好生休息,日后的事还多着呢。
第九章 送人
午膳用完,君安回到自己院中午睡小会儿,一是她相信下午她的院中肯定热闹,二是她经了一上午确实有些累了想躲会儿懒。躺在榻上的君安脑海里梳理着如今的形势,下一步她该如何走,整个丞相府就像个棋盘,所有人步步为营,哪怕走错半步可能就掉到别人的陷阱里了。
“二小姐、二小姐,醒醒。”素霜轻喊着,榻上的君安不知何时睡过去了,睡得倒也不踏实,素霜一喊便醒了。
君安有些迷糊缓缓起身,问道:“素霜有什么事?”
“柳姨娘带着乌泱泱的十几位丫鬟婆子,说是二小姐才来府中没有什么人伺候着,特地送来些人,现下在正室候着呢。”素霜为君安重新洗漱梳头,“瞧着柳姨娘来的声势浩大,二小姐何时与柳姨娘交情如此好了?”
君安拿着帕子擦拭着脸,嘟囔道:“我早知道会来人,却不想来得这么快。好歹是个长辈,素霜你去回了柳姨娘让她在正室吃盏茶,我稍后就来。”这柳姨娘打着照顾君安的名号送些下人,实则不按什么好心。
“君安来晚了,柳姨娘莫见怪。”君安从门口进来,笑对着柳姨娘道。
“安姐儿这话就说的生分了,都是一家人哪有什么见不见怪的。”柳姨娘也是一副皮笑肉不笑的客气着,“姨娘想着你刚来府中,身旁就一个素霜,人手难免不足,这不,带着些个机灵的让你挑着能用的留在你院中。”
“那就多谢柳姨娘的好意了,只是君安对挑选下人这种事不太熟悉,还劳烦柳姨娘帮我选着。”君安自然而然地坐下,吃着素霜奉上来的茶。与其让她自己选,不如直接把选择权给柳姨娘,省去了到时候没选到五姨娘心仪的人,又有杂七杂八的借口往她院里送人。
柳姨娘一听君安的话,想着君安从庄子上来不熟内事也是自然,真是没心眼的,这会儿的笑意直达眼底道:“哎~那既然这样,姨娘我就看着选了。乐妈妈、小蓝、小绿、黛儿、溪儿上前来见过二小姐,以后你们就跟着二小姐凡事听二小姐吩咐都放聪明点。”
”老婆子见过二小姐。“君安见这老婆子老态龙钟,行个礼都有些吃力。这柳姨娘定不是真心送人过来照顾的。
“奴婢小蓝,见过二小姐。““奴婢小绿,见过二小姐。”
这两人倒是好分辨,小蓝喜欢穿蓝色衣裳连头上的头花都是蓝色,小绿则喜欢穿绿色衣裳头上的头花是绿色的。
”黛儿见过二小姐,二小姐安好。“”溪儿见过二小姐,二小姐安好。“
这俩个丫头一看便是头脑清楚,眼光敏锐还有些颜色的。要不是柳姨娘送来的人,她或许会重用她俩,若是以后实在没人用,她可能要想法子让她俩倒戈到她这边。
”乐妈妈原是府里的老人,稳重实在,这四个丫头也是我院里的二等丫鬟,我看着都是伶俐的。“柳姨娘热情的给君安做引荐。
君安不由心的奉承,转头对着素霜吩咐道:”柳姨娘院里的人自然都是好的,素霜你带下去安排吧。“
”这时候也不早了,我也该回去准备和公爷晚上的吃食,安姐儿就留步吧。“柳姨娘的目的达成不多做停留便离开了。
第十章 初见
“二小姐,柳姨娘送来的那些人都安排好住处了。“素霜刚从膳房回来拎着食盒道,”二小姐打算给他们些什么活做。“
”嗯....我们暂时先不想这些了。素霜你拿了什么吃食啊。“君安中午吃的便很少,下午又要应付柳姨娘,肚子早就空空如也了,”先吃晚膳吧,吃饱了才有力气想嘛。“
“二小姐,就方才奴婢去拿晚膳在回来的路上时,瞧见了黛儿鬼鬼祟祟,觉得不对劲就跟了上去,一看在和大夫人的贴身婢女在小树林里交头接耳。”素霜把食盒里的饭菜一一摆在桌上,“二小姐,你说奇不奇怪,黛儿不是柳姨娘的人吗?怎么又会和大夫人的婢女有关系?”
“若是如此,素霜我们就安心吃饭吧。母亲会帮我安排好柳姨娘送来的人的。”君安让素霜放宽心,自己吃着饭心想:这倒是有意思,原以为柳姨娘是派了几个眼线来监视她和大夫人的交往,没想到是把大夫人送去她那儿的眼线打发到自己这儿。想来这会儿母亲已经得到消息,想着怎么处理这事儿吧。
淼春轩内,“柳氏这个小蹄子,俩三下功夫竟然把夫人您的人大半打发到安姐儿那处。只留下两三个三等丫头。”陆氏身边的方妈妈为陆氏打抱不平被柳姨娘气得不轻。
“气什么,她既然能打发自然是知道这丫鬟婆子是我的人,黛儿、溪儿就算留在她的院中也是见不到主君的,倒是有点可惜她们俩。留下两三个也是好的。”陆氏平静的夹起一个水晶冬瓜饺道,“明日我们去趟安姐儿那儿。”
“夫人可要备些什么?”方妈妈明白大夫人的用意,询问道。
陆氏忖量了会儿吩咐道:”把那套有着梅花琉璃钗的头面从小库房拿出来备着。“
“是,大夫人。”方妈妈应道。
次日,从晨昏定省结束后,君安带着素霜在府中闲逛,她知道陆氏不一会儿就会到她的院中却不想这么早回去。
从园中传来低沉带些冷漠富有磁性的男性声音:“当今的事情,你有何看法?”这个声音不是大哥慕启良的也不是慕展那老头更不可能是慕启晟,是谁?君安循着声音找去,找到后便躲在一处看着。
慕启良诚恳道:“我的看法怕是有些忠言逆耳。”
“忠言逆耳利于行,但说无妨。”那个男人的目光就像一道冰冷的月光盯着慕启良道。君安一看就知道这种人能躲得起就千万不要惹,惹上了就是个麻烦。
“圣上登上大宝多年,可还是世道不平,民心未能安,才致使南方有暴民骚动,若是想要步入盛世,必得拨乱反正。”慕启良十分正直层层分析道。
“定民志,息祸乱,为万世法也。”那个冷月光严肃的脸上露出了一丝笑容眼神却还是很冷清。
“那倒也未必!”君安也不是很想参与到他们的谈论中,只是听到谈话中提及南方。
在庄子上时宋妈妈听到何处有灾害,便会担心庄稼收成,然后去上香拜佛。君安曾问过宋妈妈这回事儿,宋妈妈便道她家里几个兄弟姐妹都以耕田为生,若是有了灾害便会颗粒无收还要担负赋税,一家老小吃不饱穿不暖苦不堪言。周清也曾与她讨论过此事,所以她大约能猜到南方暴名骚动是如何回事,或许能用自己的方式帮助到宋妈妈和宋妈妈的家人。
慕启良对君安的言辞好奇大过于她为何出现在此,疑惑不解道:“二妹妹?何出此言?”
“衍之,让她继续说下去。”刚才谈论的那个冷月光对君安的话很是感兴趣,带着打量的眼神看着君安。
君安瞅了一眼那个冷月光,衍之大概是慕启良的小字,知道慕启良的小字还叫的如此顺口,他俩关系肯定不浅。
第十一章 相识
“拨乱反正,大哥你所说拨的‘乱’只是因不受赋税的压力而反抗的无辜百姓该当如何?民心如何能安?南方是近年灾害不断,不是洪水便是干旱,涝的涝死旱的旱死。百姓不但颗粒无收,还要忍受各种巨大的赋税,如若我是当中百姓也会和暴民做同样的事。当然也不排除有敌国奸细混入其中。”
“依你之见,该当如何。”那个冷月光打量完又平淡道,那眼神就像小女儿家的不该参与其中。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南方凡有水旱灾荒的地方,应当减免该地方的赋税,最严重的地方应多加安抚最好多送些粮食,百姓没了赋税的压力自然不会再骚动,百姓都不骚动了敌国奸细又怎么煽风点火。之所谓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道理想必大哥也是明白的。”君安这些文绉绉的大道理都是周清所教,再加上她自己的一点想法。
“你叫什么名字?”那个冷月光思量了许久。那眼神先是鲜亮却又暗淡下来,半天才问道。
君安看了眼慕启良,这是个外男,问闺名这答不答还得问过大哥才行,道:“这......大哥。”
“这是我家二妹妹,安姐儿。”慕启良才从刚才那番话回味过来,对这两人互相介绍道,“二妹妹,这位是。。。”
还不等慕启良介绍,那冷月光率先开口:“公子湛。”
“君安见过公子湛。”君安见冷月光不说全名倒也不恼。刚才那眼神便不是善茬,打量了一番冷月光非富即贵,心里也算是有个底。
“嗯,好。”那冷月光又恢复了冷漠,又对着慕启良道,“衍之,你的妹妹有点意思。”
有点意思?这是怎么个意思?算了管他呢,反正自己目的已达到,还是走为上策,君安对着公子湛又行一礼道:“大哥、公子湛,君安先行回去了。”说完便往自己院子走去。
”小姐!小姐!奴婢还从来没见这么好看的人呢!整个京城的女眷视七皇子为梦中人,有的为一睹七皇子的风采成天堵在七皇子府门口。奴婢倒是觉得方才那个公子湛比七皇子还要好看!虽然奴婢没见过七皇子,但是刚才奴婢都看呆住了,当真是好看极了,比女子还要光洁的脸庞,棱角分明的轮廓,斜飞的英挺剑眉,高高的鼻梁,薄薄的唇,实在是,奴婢都不知道如何形容了。就是那乌黑深邃的眼眸太吓人了,冷冰冰的压得让人喘不过气来......“
刚才一言不发的素霜自从离开了公子湛那处便开始滔滔不绝,原来是刚才看呆了,君安差点以为公子湛给她灌了什么迷魂汤了。
可是,素霜说的倒也没错,这个冷月光是长得有些好看,初次见他自己也恍了下神,君安暗自骂自己:没出息!
不过是副好看的皮囊而已,自己当真是肤浅。她现在可没时间欣赏。骂完自己清醒不少的君安决定以后见到冷月光能躲就躲能逃就逃,反正不正面打交道,他走他的阳关道,我过我的独木桥。
第十二章 要人
两三句话的功夫便回到了君安自己的院中,瞧着陆氏已坐在正厅过了三四趟茶水等的有些时候了,君安笑脸赔罪道:“怎么母亲要来也不告诉君安一声,君安想熟悉熟悉府中事物便闲逛了会儿,让母亲等了许久,还望母亲不要怪罪。”
“倒也不是什么大事,你也是有心的。”陆氏放下茶盏忍住脾气道。她是生气,却也要扮着慈母的样子。
“谢母亲体谅,母亲来是有什么事情吗?”君安也不慌不忙的坐下吃着素霜递来的茶。
陆氏让身旁的方妈妈拿上来一套样子新颖红飞翠舞的头面道:“是了,昨个替你接风洗尘,老太太说要雅姐儿带你出去逛逛花灯节,我瞧着你刚来,手上只有老太太送的玉镯,没什么体面的头面,这不就从小库房里拿了套梅花琉璃钗的头面送来。”
“听说昨个柳姨娘送了几个女使婆子给你,我便来看看。一瞧,这些都是个熟面孔原是我屋里的人,你且安心的用着吧。只是黛儿、溪儿这俩丫头当初也是我割爱送去柳姨娘屋里,这会儿倒是想让他们回来继续伺候。你若是缺人尽管提出来。”
“母亲喜欢溪儿、黛儿,君安也不强留,只是贴身女使只有素霜一人,倒也辛苦她。昨晚一道水晶冬瓜饺君安甚是喜欢,君安是个嘴馋的,不知母亲可否将那做菜的丫头调来我的院中。”君安昨个在素霜拿食盒时嘱咐了几句,形容了下琴画的样貌,让素霜留意一下做的是哪道菜。
陆氏昨晚也吃过那道菜,味道倒也不错。心想着君安居然如此嘴馋,只是个烧火丫头能比两个二等丫鬟金贵?抚着君安的手轻笑道:“这有何难,我这儿便让人差了那奴婢来你院中。君安,从小你便在庄子上长大,如今是准嫡女了,规矩是不能少的,这些天我请了个教养嬷嬷来府中教导你规矩,好好学别让母亲失望。”
“多谢母亲,君安定会好好向嬷嬷请教的。”君安回了一个浅笑。
这教养嬷嬷哪是因她是准嫡女来教导的,只是为了让她嫁到刑部侍郎家不会因为规矩而让丞相府丢脸面罢了。只是陆氏不知道,君安从周清那儿把什么琴棋书画什么女红中皆是学全了的。
陆氏走后不久,琴画便到了君安的院中进门便向君安行了大礼:“多谢二小姐。”琴画起初以为自己犯的错被大夫人知晓要叫去责罚,一看到了吟栀斋是二小姐的院子便放下心来。
“你先别急着谢我,到我这儿可不比厨房轻松,你也知道这儿府里都不是什么好相处的,我又只是孤身一人多亏母亲疼爱,你现在要是后悔,我还可以放你回去。要是以后可就难了。”君安喜欢把丑话说在前头。
“小姐饶了奴婢一回,奴婢定当报答小姐,请小姐给奴婢一次表忠心的机会,让奴婢留在小姐身边。”琴画对着君安总有种说不上来的感觉,总觉得君安不是普通人,跟着君安比在厨房更有出路。
“起来吧。我对你的要求和素霜一样,以后你便和素霜一起贴身服侍我,有什么不明白的问素霜便可。”素霜毕竟帮了她许多,相比起来君安还是放心素霜的。
接下来十几日,君安每天都跟着教养嬷嬷学习规矩。前几日,她要装着不熟练,虽说少不了教养嬷嬷的责罚,但也让陆氏那儿放宽了心,没有之前的警惕。
第十三章 花灯节1
相安无事半个月,君安‘学‘规矩算是熬出头了。
“小姐,大夫人吩咐等下要在淼春轩验收小姐的规矩学的怎么样了。”素霜替刚起床的君安梳着秀发,“小姐今天可是花灯节,可要戴上大夫人送的那套头面?”
“母亲的一番好意自然是要戴的,但不可太夸张挑其中一两个发簪便好,妆发还是和平常一样。”君安玩着胸前素霜未梳过的秀发,略有所思的问着琴画,“你前些日子说刑部侍郎家的嫡次子今日会去袖香楼作诗可是真的?”
“琴画也是听出府采买的丫头说的,琴画也不知真假。不过小姐只要你今天出去走走,那元公子就算不在袖香楼指不定也能在其他地方碰上。毕竟今天可是花灯节呢!”琴画笑吟吟回道。许是花灯节的缘故,素霜和琴画两人也兴奋不少。
“说的也是,素霜差不多了,我们去见大夫人吧。”君安点点头道,心里也不想这事了,碰的见是最好,碰不见只能日后再找机会了。抬再看看镜中的自己,不得不说素霜有一双巧手。
君安身着一身淡紫色纱衣,双肩批着一条浅色的纱带,精巧细致的身形,沉静飘逸。细致乌黑的头发带着石榴红梅花翡翠簪子,余下的青丝披双肩上,略显娇媚。浅浅一笑,酒窝在脸颊若隐若现,让人心生喜爱。
淼春轩内,“安姐儿,这些个日子规矩学的怎么样了?”陆氏坐在上座吃着茶笑眯眯问着君安,“我瞧着方才进来的样子倒是规矩不少,看来这规矩是学到一点了。”
君安行过礼后坐在陆氏下方一举一动无不透露出她学的规矩如何。“也是多亏母亲挑的教养麽麽好,君安多谢母亲疼爱。”
“既然如此我也就放心了,雅姐儿正在内室等你,这会儿袖香楼的人还算少,去和雅姐儿挑个好位置赏赏花灯吧。出门在外,一定要听你姐姐的,不要惹事。”
陆氏吩咐人去请慕君雅的这段时间又对君安说道,“我上次给你的梅花头面今日怎么没带齐呢?可是不喜欢吗?”
“母亲误会了,君安是怕出门在外,万一有哪个人起了贼心,或者不小心丢失,怕对不起母亲的好意,故才戴了一两只发簪。“君安第一眼看到那套头面做工非凡,即使慕君雅也不曾看见她带过类似做工的头面,这样好的东西又怎会轮到她,还是小心为妙。
“还是你思虑周全,好了,和雅姐儿出去玩吧。”陆氏笑眼着拍拍君安的手背便不再言语,心里有着自己的盘算。
马车里,慕君雅的侍婢说着花灯节的风俗雅趣。
慕君雅一袭淡蓝色长裙,盘了个锥髻,简洁又不失优雅,插了只步摇,别了只有着蝴蝶的白玉簪子,清新仪静,坐靠在车窗边,盘发留下的几缕青丝,随着马车行驶在风中飘着,却显得分外妩媚。
薄唇带着些微高贵的语气缓缓道:“等下和我参加同一诗社,沈太师家的嫡孙女一同于我们游玩,安妹妹你虽学了些规矩,还是注意别冲撞了贵人,妹妹是个聪明人,少说少错可记清楚了。”
“姐姐嘱咐的,妹妹定牢记。”君安嘴角浅笑,装着毕恭毕敬的样子答道。她这个姐姐可是个绵里藏针的人啊,表面句句说的是为了她好,实际上是提醒她别忘了自己的身份。
君安这半个月除了练规矩外,闲下来就看书。她记得沈太师虽然已告老辞官,却也是委任了闲职由朝廷供养的,且他的门生大多活跃于朝堂,慕展这是有意让慕君雅结交。
第十四章 花灯节2
袖香楼之所以能叫袖香楼,是因为这儿的每道饭菜都是有自己独特的香味,吃完饭走出去的人衣袖都带着那道独有的香味。
袖香楼门口,马车缓缓停下,慕君雅由婢女扶着先行下车,并不理会君安。
君安也无所谓,正被素霜扶着准备着下车,便听到马车外一声尖细的声音。
“雅姐姐!”少女从不远处走来,“来的真是好巧,不早不晚,我和雅姐姐真是心有灵犀。”
“玹妹妹,当真是好巧。”慕君雅微笑回应道,“还好是来早点,否则可不让妹妹白白等候。”
君安提着裙子才从马车上下来,双脚刚着地,就被叫住。
“玹妹妹,这是我家二妹妹,君安。我家二妹妹从小养在乡下庄子上,母亲怜悯,命人把她接回来同住,以后玹妹妹可要多照顾照顾君安。”慕君雅一副姐妹情深的拉起君安的手,为沈玹互相介绍,“二妹妹,这是沈太师家的嫡孙女沈玹。”
车上的慕君雅和下了车的慕君雅完全判若两人,丝毫没有车上拒人之外的高贵,眼里爱惜之情像极了真的。君安也未拒绝慕君雅的举动,仍由她拉着。
“你就是刚从乡下上来,雅姐姐的庶妹?”沈玹不屑的上下打量君安,随后一脸嫌弃地撇撇嘴道,“瞧着也不怎么样,和雅姐姐比差远了。雅姐姐我不想和她一起玩,雅姐姐你带她来干嘛啊……”
君安从下马车开始细瞧着眼前翩然而来的少女,仪容韶秀,有着说不出的清绝脱俗。她手提薄纱绮罗裙。身姿曼妙,墨黑的长发如瀑布般顺滑,似绸缎般轻柔。唇若樱瓣,纯稚无邪。十三四岁的模样,除了眼眸里满满的嫌弃不屑,真真是个可人儿。
“玹妹妹妆安,君安在庄子上就曾听闻玹妹妹的祖父,太师大人的丰功伟绩,君安很是敬仰沈太师他老人家,想必妹妹亦是博学多才。”君安眼里的崇拜倒不是装的,沈太师是个少有的清廉爱民的好官,“方才一看见玹妹妹,君安便愣了片刻,虽然君安见过不少和玹妹妹年纪相仿的人,玹妹妹可是里面最好看的人,好似仙女一样。”
君安看沈玹对慕君雅的语气像是撒娇,大抵能猜出来沈玹只是单纯小女儿心性,只要顺着她,相信她也不会让自己太难看,初来乍到还是以和为贵,何必与太师的孙女树敌。
沈玹虽说不是很想和君安一起同游,但伸手不打笑脸人,听了君安的话后心里的不满少了许多,态度也软了一点说:“你少糊弄我。你个乡下来的能认识什么人。等下你只能跟在我们后面走哦。”
一行人慕君雅和沈玹走在前,君安跟在后进了袖香楼。袖香楼是由两层划分,一层是大堂可以听说书品茶,客人大多都是平民百姓,如今说书的桌椅被撤下换上和花灯节相关的物品;两层是厢房,大多是有些身份的公子小姐来此聚会。
当然,君安他们是在两层靠近街道的厢房。一来到了晚上可以赏街灯,二来可以参与袖香楼中作词作诗。
君安一进袖香楼便同素霜四处环看有没有刑部侍郎嫡次子元昭词的身影。慕君雅见状,以为君安没见过世面,丝毫没有官家小姐的礼义廉耻,她也不制止。只有君安越不知规矩,她才会显得更大家闺秀。
第十五章 花灯节3
君安一行人才上楼梯,走到一半,一声男生传来,众人纷纷回头。
“这不是沈小妹么?“只见三名男子在他们身后,看穿着打扮就知道是富家子弟。
君安走在两人身后,所以转身离那三人很近。三人中有两个人并不陌生,一个是身穿云雁细锦衣的慕启良,另一个是身着竹纹如意云衫,那日在府中的冷月光公子湛,今日他的眼神不在冷冷的,多了些如沐春风的温暖。
这一身淡蓝色宝相花暗纹锦服,眼睛常常眯着,嘴角一直上扬带着笑的男子,给人一种谦谦君子的感觉,能与那两个人走在一起的必定也是个有身份的。
君安有个习惯,遇见生人必会悄悄观察一番。听这人方才叫沈玹为沈小妹,必和沈玹是熟识,和太师府也颇有关系,再看那腰间细腻温润的羊脂玉上刻着祁,细细想来,只有可能是宫里的皇子。
“四殿下、七殿下,慕大少爷,你们怎么在这儿?”沈玹略感惊讶,转头一想,便顿悟道,“你们也是来看袖香楼晚上的活动吧。”
“沈小妹怎么叫的这么生分?平常不是喊我子辰哥哥,叫七弟子湛哥哥的吗?“四皇子打趣着沈玹,又眼角含笑温柔的问慕君雅,”看你们也是来游玩的,这样更好,我们便一起吧。不知雅儿妹妹能否赏个脸?”
听完这番话,君安心里道自己猜的果然不错,可到底是有些恼,没想到公子湛便是那是满城女眷的梦中人——七皇子!
慕君雅自从那一行人来,目光似有似无的往七皇子方向看,这一幕刚好被君安看到。又想着那冷月光今日的不同,心里大抵知道了些情况,讪笑的看了两人一眼。
慕君雅因为祁子辰突然问到自己,晃了下神,低下头眼里有些踌躇,道:“承蒙四皇子看重,君雅全听大哥的。”虽然她也很想和湛哥哥同游,可是还是要顾着女儿家的名分矜持点。
“七弟,启良向来与你志同道合,你多说说好话。“祁子辰转头对着祁子湛苦笑道。
祁子湛淡然开口道:“启良,想来你在这儿应该不会有什么事,和我们一起还能照顾她们些,花灯节人流可比平常多。“
慕君雅听到祁子湛的话,果然,她的湛哥哥还是担心她的,眼里的爱慕分毫不再掩饰。
“这倒也是。“慕启良是怕有损女儿家的名声,听完七皇子祁子湛的话倒也觉得言之有理便答应了。
随后一起进了一间厢房,四皇子祁子辰他们定的厢房位置,比慕丞相府的好许多,厢房的茶水糕点也是精心准备过的。到底还是比不上皇,这就是皇权吧,君安暗自道。
“雅姐姐在去年花灯节袖香楼举办的曲水流觞中,你所作的《花时》,可是所有佳人才子都夸赞的墨宝,还夺得魁首。“沈玹喝着牛乳茶,一副不愧是我的雅姐姐的表情,骄傲的夸着慕君雅,”今年姐姐可有所准备,让我们在大开眼界?“
慕君雅谦虚着:“玹妹妹尽会取笑我,去年只不过是运气好有感而发。今年我可什么都没准备,玹妹妹去年的诗做的亦是极好,今年我可就坐等妹妹夺魁。“去年的诗自己可是在节前请了先生辅导的怎会不得魁首?为了自己才貌双全的美誉,今年依旧费了好些心思。
“沈小妹所言不假,那首《花时》确实不凡。君雅妹妹不必谦虚。”祁子辰随着沈玹夸赞慕君雅,随后又转头看着祁子湛面带可惜,道,“去年七弟疾病缠身未能参加,若是来作诗,定与君雅小姐不分上下。“
“皇兄过誉了,是臣弟与慕大小姐没缘分,未能一睹其风采。”祁子湛敬了祁子辰一杯,云淡风轻道。
慕君雅一听到没缘分,刚才眼里闪着爱慕的光便暗淡下来,脸上微微笑着的嘴角一沉,心里头满满的是失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