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FC
我也有三四年没有吃肯德基了,因为年纪一大,看到油炸类的东西就觉得不健康,不过在我还热衷于它的年纪里,它还没有那么多诸如开封菜、k记、山德士上校家乡鸡等乱七八糟的昵称,我们都是很正式地称呼它为“肯德基”,一种正餐,而非快餐。
潮州的第一家kfc开业时间是98年,原本只能在香港电视台里看到广告的餐厅出现在生活里,一时之间人流拥挤与今日广州鲍师傅、喜茶之类网红店鼎盛时无异。作为一个爱看tvb的初中生,我也是向往至及,无奈价格高昂,非寻常学生可以承受。后有一日好友乌鸦君来访,母亲才特地去买了两份回来。直到今天我还记得母亲在现场打电话给我,询问我买某某套餐可以吗的场景,那时的感受是现场好吵,现在的感受是母亲真是一个善良无私的人,为了我们去排队,最后竟是没吃上一口。
当时肯德基最常规的套餐有两种,分别是劲脆鸡腿堡和香辣鸡腿堡套餐,内容包括一个汉堡、一份薯条、一杯饮料,售价我已记不大清,大约是30块一份,足够一户三口之家一餐。我第一次品尝的就是劲脆鸡腿堡,汉堡内有炸鸡胸肉一块、卷心菜、蛋黄酱,炸鸡肉够大,外层面粉散发着种种中餐闻不到的香气,蛋黄酱也够浓够香甜,一份吃完意犹未尽。之后几乎贯穿整个中学时代,肯德基都成为我眼中的高端伙食,甚至还出现了价格低廉的山寨店,印象最深的就是有一位大叔,租了肯德基百米内的路边小店,用一木板写上“啃得鸡”三个大字,然后还附上一句广告语:不用到肯德基也能吃到汉堡炸鸡。可惜大叔的形象实在与汉堡炸鸡不符,他常年穿白色背心,裸露出古铜色的皮肤,倒比较像买油条的,最后不到半年,大叔的店就关门大吉了。我虽然一次也没吃过大叔的汉堡炸鸡,但那会心里还是有点难受,估计是隐约感受到某种东西即将被时代淘汰了。
到了大学肯德基也就渐渐吃得多了,这个时候让我心动的产品只有嫩牛五方,后面毕业后我失业了一段时间,期间在朋友饶君家借住了一段时间,饶君嗜肯德基,尤其全家桶,每日必点,估计从那时以后,我就很少有吃肯德基的念头。不过在几年后的一天,休假回潮州时偶尔心血来潮,在环城西路的肯德基要了一份劲脆鸡腿堡,汉堡干瘪,夹着同样可怜巴巴的一块肉,和回忆里完全不同,但吃完我还是想起母亲为我排队的情景,于是,每年还是会去故乡这家肯德基吃上几次劲脆鸡腿堡,但也仅限于这家。
无名寿司店
甘泉小区是很老的小区,07年一毕业,大学同学阿磊便邀请我一起住在那里分担房租。当时楼下一楼有位大叔,他的房间窗口正对着外面的马路,于是大叔便在窗上贴纸上书“寿司”二字,卖起了手卷寿司。阿磊对上海人印象不好,认为他们小气、排外,但我却认为上海人真诚友善,这除了我在大学时交到的上海好友有关,也得益于我踏出社会后遇见的一系列上海人,他们有精明的一面不假,但并不卑鄙,更不会仗着是地头蛇恃强凌弱,大叔便是其中的一位。
大叔所卖的寿司其实只是紫菜包饭,所用的食材也非常简单,就是蟹**、金枪鱼、蛋丝,最后再加上浓郁的沙拉酱。价格3-5元一根不等,区别就是材料的丰富性。因为简单方便,我也常和大叔购买,熟络之后,每次路过窗口,我都会和大叔聊天,大叔有豪爽的一面,有时会将别人交代他做好,最后却不来取的寿司送我,当然我不好意思还是会付钱的。现在满街的紫菜包饭也挺多的,大叔的手卷其实比现今很多紫菜包饭好吃,因为每次拿到手上米饭都是温热的,米的质量也不错。
后来阿磊的女友小法也搬了进来,这样与我住一起势必不便,果不其然,不久阿磊便打算跑路,表示他们已另觅新居,要我在两周内找新人入住。因为当初住房我和阿磊一人各付了800大洋押金,阿磊便打算让我先掏800大洋给他,到时退房我再与中介拿,我觉得他甚是无礼,要求阿磊自己找中介商议,新人也应由他或中介负责找,但毕竟心软,后来还是糊涂答应了装可怜阿磊的要求,最后,我匆忙发帖随便找了一对事后证实非常狡猾的夫妇进来,阿磊则美滋滋拿着八百大洋和小法去享受充满青春荷尔蒙的同居生活!
之后和那对夫妇一起住了两个月不到,其中那位先生便称我生活糜烂,因为我天气稍热便天天开空调,而他与其老婆则没有我这般贪图享受,所以电费不可以按三个人平分,应该我50%,他们50%。我顿感心累便搬走了,而押金问题,那对夫妇和中介互相推诿,我最后一分都没有拿到,这样的事对刚毕业的学生来说还是有点悲伤,所以我来不及和大叔道别就离开了甘泉小区。因为此事,我再也不与他人合租,后面在我生活稳定后,尽管每年都会回上海,但却一直没有再去过甘泉小区,想来大叔应该早不做寿司生意了吧。至于阿磊,在那件事结束后大概一年后,我的qq突然收到他要求添加好友的请求,备注“兄弟,近来如何”......我马上关闭了窗口,不知道他为何能如此若无其事地忘记自己的错误,直到近些年来经历得多,我想明白了,阿磊若做不出这样的事情,大概也不会觉得魔都人民都排外吝啬吧,正是因为他觉得世界亏欠于他,做起卑鄙的事才觉得理所当然!
筷食汇
一家在品城记上看到的潮汕快餐店,当然老板听见我的话应该会反对,因为他的店里写着:不要催,我们不是快餐。而且老板自信是个懂食之人,如果要吃上好东西,那是绝对急不来的。
然后我就带上朋友何博士一起造访,店极小,只有大桌一张,老板与其亲戚两人正在吃饭,隔壁还做一北方男子,大约是熟客,三人高谈阔论。我们两人到场后就像小学生一样,点好菜单,安安静静等待老板的安排。
那日我们品尝了四道菜。首先上的是一碗山楂柠檬汤,30大洋,里面有些肉饼和鱼皮饺,如果对比那些粗制滥造的肉饼和鱼皮饺,那自然是好,可惜一碗加了山楂柠檬煮的没有任何技术含量的汤,想单靠材料取胜,除非世间遍地都是以次充好的奸商,庆幸不是,况且汤中还收获了一只小飞虫,我也不好意思吐槽,权当街边小店的独特风味。
之后再来一盘虾枣,50大洋8个,挺好吃的,按这个价格还不好吃就过分啦!老板说是找了熟人进货的,对方在汕头是专门做宴席的,大概成本都在运费上吧,其实我想吐槽那么匠人精神的话,应该去菜市场里亲手挑虾,然后剥壳制作吧,但还是继续忍了。
第三道炒芥蓝,20大洋,必定是用来自潮汕地区的芥蓝,不过老而无味,我终于是忍不住批评了,老板听闻马上和我谈论今年潮汕地区的天气收成,曰芥蓝不好,无力回天,然而当时他自己也在吃芥蓝,我窥见他自己盘中的,尽是去除老枝的芥兰苗,而我们则是随缘一炒,不去老枝!结束是一碗薄壳米炒饭,30大洋,所谓薄壳就是海瓜子,潮州人常与金不换共炒,肉虽小,但极鲜,薄壳米则是海瓜子去壳加盐制成的下饭小菜,大体较咸,店家只是象征性放些薄壳米炒之,炒饭颗粒分明但油也极多,在今天这个人人吃得起肉的年代是有些腻了,如果想体验一把重返改革初期炒饭的感觉,倒是可以试试。最后结账,老板先是说130,后改口140,没多想便结账了,回头方发现多算了10元,想起席间老板是看得出我们不愉快的,北方男子也曾说能来这里吃饭的都是有品位的人,而且很多人来一次便不会再来,因为嫌贵......所以是无意算错,还是分手费或智商税,就说不清了,但是此餐不美味之处,并非在于食物,食物尚能入口,但我们未曾感觉到被作为客人对待。
大鹅仔潮菜餐厅
2018年国庆前夕,堂哥致电于我,声称东莞远房堂姐要给我介绍一门亲事,对方貌若天仙(姑且叫她仙女姐姐),人在东莞。我心里虽然有可望不可及的阿玲,但为了避免父母担心,这种所谓相亲还是要参加一下的,听闻人在东莞,也就答应了,毕竟年纪都大,折腾不起异地,此事准难成。
于是在某日,我花了两个多小时的路程抵达东莞,和那位仙女姐姐相见。仙女姐姐姑且算五官端正,但说国色天香就有些滑稽。当日,两人吃了便饭一顿,电影两场,因为是逢场做戏,自然不好占神仙姐姐便宜,我还是主动承担所有费用的。到了下午,仙女姐姐说与同学有约,先行一步,应该对我无感觉,可喜可贺,毕竟做戏最怕伤到人。
不过虚伪如我,还是不时要微信问候几句,以免家人责备我不主动。神仙姐姐比我真实,不怎么搭理我,我也就停止联系了,本想到此就无后话了,未料一日深夜十一点多,堂姐忽致电于我,称神仙姐姐老妈要见我,让我第二天速去东莞。我觉得很是过分突然,但在堂姐眼里,大约东莞和我的距离很近吧,最后,我还是答应次日中午赴约。
第二日中午见了堂姐,堂姐询问了我在工地的待遇,得知月薪低微,还是个合同工,已感不大满意。而后便带我到了这家大鹅仔潮菜餐厅用膳,见一见神仙老妈,三人要了三碗鹅肉饭,三碗橄榄猪肺汤,期间神仙老妈一直和堂姐聊天,无聊的我吃得飞快,一下就把饭都吃完了。后面神仙老妈问了我三个问题,其中有个比较奇葩,问我在广州有无女友,后面又和我说了句“我女儿是事业型,所以微信不理人是很正常的,毕竟连我这个老妈有时打电话给她,她都经常要两天后才回。”饭毕,三人110大洋,堂姐和神仙老妈争着埋单,我也就不抢长辈的风头了。
后过几日,老妈来电责备我,称神仙老妈因为那日我没有埋单,所以对我印象不好,我与神仙姐姐总算可以告吹了。
宜兰眷村
台湾广告文案能力高强,擅长温情营销,人情味卖弄得恰到好处,但在这个情怀遍地的当下,过于陈腔滥调的说词,给我的印象就是套路了。
比如近年广州开的台湾菜,名字里多喜欢加上“眷村”、菜品名里总少不了“阿嬷”,诸如什么桃园眷村、厝内小眷村、眷村阿嬷粢饭团、眷村阿嬷国民网红饭团......林林总总,不胜其烦!而宜兰眷村就是这么一家店(近年又改名为:宜兰眷村料理)。
眷村料理我吃过几次,没有一次是觉得好吃的,出品多是华而不实,比如宜兰鸭赏,说白就是一道凉拌熏鸭肉,廉价多脂肪的熏鸭肉和洋葱拌一起,要价33大洋,口味极甜,少尝开胃,多吃反胃!至于什么蚵仔烙、胡椒虾、卤肉饭、莲子荷叶肉扎等等,多数都是在内地能找到原型的,谈不上独特,而台湾人坑蒙拐骗、好色成性的故事,我也没少在坊间听过的,所以对于台湾人的偏见,我个人还是蛮严重的,之所以不会完全排斥,是和我十年前的台湾前同事海蒂有关。
海蒂是个年近五十的台湾女人了,未婚,讲话都会带上一声“呵”的结束语,十分搞笑,她之所以把英文名叫做海蒂,是因为其喜欢《阿尔卑斯山的少女》这部作品,当年我对海蒂的初印象并不好,因为少不更事,我还简单粗暴地将其归类为“坏人”。后来发生了一件事,具体内容我已经忘了,就记得海蒂因某事得罪于我,所以我在msn空间写了一篇文章,指桑骂槐讽刺其,还传阅给几个熟悉的同事看,大家一起哈哈大笑。后海蒂得知此事,我本以为会与我对骂一番,不料海蒂却承认其错误,并向我道歉,海蒂的教养让我惭愧,自此以后我便很少因一时不满而随意讽刺挖苦他人了,对台湾人的印象也因为海蒂而有所改观。
现在我离开那家公司也有近十年,期间有次与同事kitty叙旧提及过海蒂,kitty道海蒂离开公司后就完全没有任何音讯,连她最信任的下属小贤也失去了她的消息。那我只能相信阿尔卑斯山的少女,是回到了干净的,犹如世外桃源般的阿尔卑斯山去了。
莆田餐厅
从新加坡大排档发展而来的莆田,是知名的连锁闽菜餐厅了,有几家分店甚至得到米其林的殊荣。广州的莆田尽管没有米其林之星加持,但也算后厨稳定,请客吃饭不会有大失误的好店。
我在马场路太阳新天地的莆田吃过几次,记忆最深是和小娟的一餐。小娟以前在某服装店担任店长时,我常帮衬她,渐渐就成了朋友。她是个正直的女生,这样的人在工作上一般不会太顺利。后来服装店倒闭了,小娟赋闲几个月,总算找了份新工作,在马场路太阳新天地三楼的某生活馆当副店。
然而小娟入职不久便发现关系户店长是个从不做事的人,她将一切工作都交给了小娟,而且除了店长的工作,小娟还要充当销售以及清理仓库。如果销售可以获得提成也就罢了,但收银女是店长的闺蜜,每次小娟销售,收银女总会将销售额计入自己名下,于是小娟成了名副其实的杨白劳。与小娟同为副店长,即将离职的男人告诉她,这家店一直都是如此运作,招聘有经验的人作为副店,包办一切工作,而且算准对方会受不了在试用期离职,店长总会未雨绸缪及时找寻下一个冤大头!
听小娟说得气愤,我就在四月份的某个周末去探望她,因怕店内人非议,我约她下班吃饭。小娟听说我要请客,连连表示一起去吃快餐就行,这让我更打定主意要让她吃好点,便告知一起去吃莆田,无奈之下,小娟同意了。春季嗲头蛏正当时,莆田餐厅也推出很多时令菜,我们吃了蛏子红菇汤、盐蛏子、焖厚肉苦瓜、酥炒芋芯以及琵琶冻。至最后结账的时候,小娟竟先我一步埋单了,我知晓她从以前就生活节俭,吃饭每餐基本都是20元以内的快餐,而且之前她已失业一段时间,现在经济肯定也不好,真没想到她在低谷的时候,也如此倔强!我为小娟的骨气折服,白居易为琵琶女写了《琵琶行》,我没有白居易那么好的文采,但也想把这件事记录下来,莫辞更坐弹一曲,为君翻作琵琶行!
掌宝寿司、长野拉面和八重州
五号停机坪曾有三家日料店,资历最老的八重州、资历次之的长野拉面,以及最晚开业也最早倒闭的掌宝寿司。我一度将他们戏称为日料三雄。
其中长野拉面与掌宝寿司的产品都很单一,来去就是三文鱼、肥牛、鳗鱼、鹅肝、章鱼、八爪鱼、金枪鱼、北极贝、扇贝等常见材料,当然常见材料也分三六九等,他们拿货大约都是三等的,这样的店在广州比比皆是,本身毫无内涵,冠名“日本料理”有些名不副实,毕竟料理是一门需要花功夫与时间的技术活,称它们为“日式简餐店”估计要妥当一些。
这三家店里,我最常去的是长野拉面,常点的是烧牛肉饭,牛肉就是超市冰冻肥牛的味道和品质,煎一煎,作为快餐也是挺可口的,然后他家的亲子饭和个别乌冬面感觉就比较恐怖了,总有黏糊糊湿哒哒的潮湿感。去长野最多,不是因为它的服务和出品特别好,而是每次路过,门口的咨客都会向我道声“欢迎光临长野拉面”,看见店内客流堪忧,我就忍不住进去了。可惜他家出品每况愈下,后面品牌升级,把名字改成不知所云的“遇见十三”后,出品越发不堪,终于在18年的冬天,遇见十三悄然闭幕了。
掌宝寿司更差,我仅去过一次就不想再去,我记得在他家吃了几款不大新鲜的寿司,还有一个煎三文鱼骨,感觉就是没受过正规厨师教育的人能做出的水平......掌宝存活时间不过两年。某日路过,见店铺人去楼空,虽无好感,但看它覆灭,也是有点心酸。
而现今三雄仅剩的八重州,相对另外两家还是有点上进心,但也只是体现在菜单的丰富方面,出品本质与那两家类似。近日我有到八重州吃鳗鱼,点了鳗鱼寿司一件,火炙三文鱼皮寿司两件,入口皆凉,不算难吃但略腥。又点下酒菜芥末章鱼一份,不喝酒尝之亦有点不适应,吃一点后忽想起此物富含胆固醇,赶紧停筷。最后主食为鳗鱼天妇罗配米饭,天妇罗估计因为量大,吃起来还是比较油腻,搭配了常规的天汁和萝卜泥姜泥,但感觉还是化解不了腻感,肉无弹性,较干微腥,丝毫感受不出鳗鱼这一食材的特质,当即反馈意见给商家。其老板在听说我的吐槽后,声称要给我退款…我告知不必,生意难做!但月底查支付宝,确实有笔退款,这实在让我受之有愧啊…只能找时间再去消费啦!八重洲能留到最后,也不是没有道理的!
岚山
岚山是京都的名胜之一,而在广州,亦有一家日料店叫岚山。日本的岚山以樱花枫叶闻名,广州的岚山没有樱花枫叶,倒是在门口种了一排清雅的竹子,配上浅灰色的门面,颇有隐者之风。入内后是幽暗的大厅,客人们于弱光中用餐,仿佛身处通往桃源的洞穴。我每次用餐都会订入口左侧的小包间,明亮通透、安静隐蔽。
坐镇岚山的主厨是广州老牌日料店六绿的刁师傅,但我只吃过店内最低价的500大洋一位的omakase,想来这个价格是轮不到主厨亲自出手的,尽管对我而言已是比较高的金额。
某次之所以点omakase,是因为良心不安。事情的起因,因今年东莞堂姐向我介绍对象,我内心有个苦追多年无缘的女生阿玲,此事又不好明言,只好应允了。对方叫紫罗兰,我们在一个阴冷的中午相约岚山用餐。甫一见面,紫罗兰就送给我北京特产杏脯和驴打滚,我知晓她刚从北京出差回来,但未料她这般有心特地带手信给我,当下内心愧疚,便要了两份omakase,打算招待她吃好一点。
所谓omakase就是厨师根据价位和时令自行为你安排的套餐,没有吃之前,你预知不到端上来的会是什么,当然是对生客而言,熟客来的多,什么价位大致对应什么套路都是清楚的。岚山500大洋的omakase很好印证了便宜没好货的道理。我们每人有九道菜,包含了黑松露章红鱼薄切、大概是供下酒用的小乌贼、贝类刺身、鱼类刺身、黑松露炒时蔬、炖蛋、煎鱼、天妇罗、茶泡饭。一餐下来基本都是生冷,配合阴凉的天,更显悲凉。同时作为低价omakase,也就不用挑刺鱼料的平庸,元素的重复(同时出现两道菜有黑松露),但从性价比来说,远比不上广州如荣兄弟船、天和割烹类似价格的套餐,所以吃完有点小小的被欺骗感,看看紫罗兰的表现,我想她内心也是觉得无比难吃的。这顿饭过后,我就没有主动联系紫罗兰了。很遗憾不能让她吃得高兴离开,希望她在不久的将来,可以找到合适的归宿吧。
三姐东北菜
北方土生土长的食物,除了炸酱面,我大概很少有喜欢的,所以除非受人邀请,否则我几乎是较少吃的。
这家东北菜算得上价廉量大,消费不高,最适合和貌合心离之人聚餐,我就曾经和一群同事在那聚餐过,那几人,正好没有一个是我喜欢的,当之无愧是场塑料情谊局了。那次的饭局里,其中有一位高个子,五大三粗,与精致妩媚无缘的女士阿明,是个本地地主的女儿,本来她在那群人里应该不至于被我厌恶的,但因为其做过一件事,我至今对她耿耿于怀。
那是16年的七夕节,那时,我和阿玲的关系还没有恶化,我想在七夕节给阿玲送花,表白下心意。但那日去取花的我被阿明看见了,阿明像个狗仔队一样兴奋,立即拍了我手捧鲜花的照片,在我让她莫乱来的情况下,她依旧不知轻重地发送到工作群,这样一来,阿玲势必知道了我的企图,生活枯燥的同事们也得到了议论的欢乐。最后,我就记得那天,我在阿玲家楼下一直等到凌晨,阿玲不愿下楼,我只能把礼物放在楼下走人,从此我和阿玲的关系就越来越差了,我本身也是遇到这类事不知所措的人,虽然试过想和阿玲沟通,但总是没有办法,到今天我心里虽然依然在意,深爱着阿玲,但遇见她时,已经不知道该和她说什么话了。
而最近,我听闻了一个消息,阿明结婚了,怀孕四个月,奉子成婚的,我忍不住轻蔑地笑了起来,因为我想起更早前的事情,应该是15年底的某活动。那时我和阿明做一个小游戏,每组两人,站在一张报纸上,然后每一轮必须把报纸对折一次,到最后还能站在上面的人获胜。这样一来,我和阿明的距离势必越来越近,阿明就不高兴了,表示她还是一个黄花闺女!我不觉得女生保守不好......只是这么一说,好像有种我要趁机占她便宜的感觉,而今这个黄花闺女居然未婚先孕了,如果我也是个狗仔队,大可寻人去偷拍一张阿明去产检的照片,写个尖酸刻薄的标题,也如她当年号外我一样!然而这么过分的事,我既然厌恶,自然也不屑去做,只是心里头的怨恨总是驱之不散,但也无需驱散,毕竟一个人一旦做错了事,就得有承受业力报应的觉悟!正如我,大概也是犯了自己都没意识到的错误,才被阿玲怨恨至今吧,我将承受这股恨意,坚守自己的初心,或许阿玲将恨我一生,但我现在,依然选择爱她。至于阿明,我想当年那些以我和阿玲八卦为乐的塑料情同事若听闻她未婚先孕,背后必定也会兴高采烈议论一番。不,说不定阿明的未婚先孕就是哪里散播出来的流言蜚语,所谓道人是非,吃谷还米,正是如此!
松叶日本料理
网友家猫君是松叶的常客,对他家的出品赞叹不已,而让我下定决心花两个小时车程到佛山体验该店的原因,来自于他所拍摄的照片。
照片时间正值傍晚,静谧的日式庭院里,华灯初上,一只灰白小猫恰自木门窜出,迈着慵懒步伐,行走于铺满石头的小径。看到这个场景,我无端想起一句话,当猫咪向你打招呼,就是生活在对你微笑。能在松叶这样的店里用餐,一定会是愉快的经历吧!
于是在2018年的冬至日,我预订了松叶的午市。难得一去,自然选择了omakase。松叶的omakase分三种价位,我选择了中间价位,1280大洋的套餐。之后一大早便从广州出发,搭乘大巴及出租车,终于来到位于渔人码头的该店。映入眼中的是一座日式庭院般充满禅意的建筑,庭院门口栽种这颜色缤纷的绣球花。
入内后便坐上吧台,师傅是香港人,见我粤语不好,便用不熟练的普通话与我交谈,如此照顾我的感受,此点给我极好的印象。
随后惯例先上八寸,八寸指的是盛放食物容器的尺寸,日料的八寸一般都会提供体现时令季节,风味迥异的几道送酒小菜,这次的八寸就包含秋冬季的味增煮青花鱼和白饭鱼,另外还有海参和白虾。炸的白饭鱼和白虾都很对我口味,唯一不大喜欢煮的海参,吃起来像咀嚼塑料。
八寸吃罢,就开始上刺身以及料理,每次上菜师傅都有介绍菜名和吃法,第一道刺身是左口鱼薄切,搭配柠檬皮,紫苏花,加酸汁吃,属于传统的吃法,平淡清爽,而后是响螺肉,加了食用金箔,金箔本身无味,单纯就是彰显食物的档次,同时又撒了黑松露调味,之后又吃了一两道有的没的,终于到了精彩的鳕鱼白子、香箱蟹以及鱼:白子入口滑腻,咬开后有爆浆感,当然不是网红芝士鸡排生硬廉价的爆浆,是类似咬破鲑鱼子的感觉,爆开的一瞬有类似**的味道,教人意犹未尽;香箱蟹则是母的松叶蟹,端上来只有小小一个蟹壳,但这个壳要成型也是工序复杂,我曾见过日本名店龙吟制作类似料理的视频,做法是先将蟹煮熟,然后掰开蟹壳,把蟹膏蟹子和用工具取出撕碎的蟹肉混合后放进蟹壳,最后要小心翼翼切开蟹足,将腿肉完整铺在混合物上面,这样一道菜,即使不加任何佐料,一口下去也是鲜美十足;鱼则选用有名的冰见寒,上铺一层炸牛蒡丝,这个季节鱼正当时,尝之甘爽异常!
跟着的寿司部分,顺序依次是左口鱼,金枪鱼,小鳍鱼,地金目鲷,黄鱼,海胆,松叶的饭颗粒分明,和鱼料的契合度也好,不像某些中低端日料吃起来饭是饭,鱼是鱼,与其叫寿司,不如叫袖珍海鲜盖饭。
最后全餐以味增汤、甜品和水果收尾,算是给冬至日划上美满的句号了。酒足饭饱,归途一人独自在大巴上小睡,无限惬意,所谓生活的微笑,有时都是自己给的。
Aroma馥地中海餐厅
康莱德酒店是广州最年轻的五星酒店之一,虽说是知名酒店,但附属餐厅的生意却一直不温不火。西餐厅更是经历多次改版,我在2018年品尝的馥地中海餐厅,现在已经更名为馥景观餐厅了,想想也是有些忧伤。
时间是18年五月的最后一天,因在工作上遇了小人,我便打算吃顿好饭放松心情。本来计划去香格里拉的乐排馆,它家的干式熟成牛排在广州是数一数二的,然而相约的人临时放我鸽子,我一人决计消灭不了干式熟成牛排,最后便找了馥一试。
我早早通过电话订了位,到场后一位穿黑制服干练的女士接待了我,并告知新主厨刚来,菜单暂无,只有一些每日随机菜品,都是西班牙特色的食物,我对西班牙菜知之甚少,就随机点了几样。
头盘的面包篮很出众,端上来热乎乎的,配有黑色橄榄,绿色罗勒,红色番茄辣椒酱三种蘸料,面包烤得酥脆,仿佛蕴含着乡间的阳光,尝之惬意无比,昔日诸葛孔明隐居时的宁静以致远,大约就是如此心境。
随后是主厨赠菜,鸭肝水晶梨配饼干,说是饼干,应该是烘烤后的面包片,腌制过的水晶梨清甜,鸭肝香滑,份量刚好不会腻,涂面包一流。
前菜吃完就轮到汤品了,上来的是西班牙冻汤,汤更接近果蔬汁,混了油和醋,酸得开胃。
主菜是五分熟的澳洲和牛柳,五成熟,不需要任何酱汁,加胡椒盐已经相当好吃,可惜甜品败了笔,忘了是什么草莓黑胡椒蛋糕,有胡椒香本来是挺别致的事情,然而甜品的草莓味就是廉价的草莓酱风味,毫无新鲜水果的感觉!
而更加惊喜的是埋单时,我的手机死机了,我很尴尬,生怕商家以为我想吃霸王餐,还好那位女士帮我修好了手机,才让我不用留下来洗碗。经此一次,我对馥餐厅留下了良好的印象,特别是听网友提及他家有做arzak花蛋后,我更是想再去打卡一次,因为那位主厨先生,说不定有在arzak餐厅呆过的经历也不一定,那可是西班牙首屈一指的餐厅!
然而才几个月不到,馥餐厅就又改名了,而且搞起了廉价团购,此刻当我打开康莱德酒店的公众号时,看到餐厅为七夕节准备的菜品,都是些毫无意思的东西,比如生蚝,黄油煎扇贝,饺子…顿时失去了兴趣,哎,失去一位优秀厨师的餐厅,有时比倒闭更加让人惋惜!
一品泰
我做过不少荒唐的事情,比如向不喜欢的人示好。
时间是2015年,阿玲还未走进我的生活,我认识了一位叫gigi的女生,gigi是个多疑内向,缺乏安全感的女孩子,自信心不足,也很渴望找到归宿。不过我知道gigi骨子里是自视甚高的,她看不上同在工地搬砖的男孩子,认为他们没有出息。
那时我和gigi、小马、莉莉周、小柳四个女生同期转岗到新部门,五人便结成小团体,不时一起吃饭吐槽,我和gigi还是同乡,所以接触的频率又更高一点。而先前追求的阿珊也在这个部门,大概怕与我再有纠结,她对我怀有某种敌意,让我十分难受。
到了平安夜那天,我寻思着都是女孩子,给小团体准备些圣诞礼物应该会很高兴。于是我便给她们都带了巧克力和苹果,顺便约gigi圣诞夜共进晚餐,地点就在五号停机坪的东南亚餐厅一品泰,就我而言,这绝对不是一个走心的安排,因为一品泰的环境毫无情调可言,出品也颇多差评。
到了圣诞节的下午,我先一步到了五号停机坪,闲逛时,花店店长小谢叫住了我,问我圣诞节买花吗?我想起去年情人节,我还来此这买花给阿珊,如今她已嫁为人妇,心头一阵难受,但看着那些美丽的花,我突然想买一束给gigi吧。于是我花了88大洋,买了一束小小的,由乒乓菊组成的小花,并让小谢帮我收好,晚点来取。
之后我和gigi在一品泰品尝了鱼香茄子、咖喱虾以及水果色拉,出乎意料,并没有传说的难吃。结束了晚餐,我便带她一路走到花店前,取了花送她,gigi十分惊讶,但还是收下了,出了商场,天空竟是下起了雨,我们便共撑一伞,走到半途,我突发奇想,何不向gigi表白,反正她必定会拒绝我,而这个消息却十有**会作为八卦流传出去,阿珊见我移情别恋,警惕心也就可以解除了。
于是我很认真地对gigi说,我可以考虑她,如果她不嫌弃,我们可以试试。gigi惊慌失措,忙说莫再提,不然怕哪天连朋友都没得做,我便乖乖地回应,“那就当没发生吧,我不会再说了。”
到家后,gigi发朋友圈晒了鲜花,可见她还是挺开心的,而这件事居然也没有传出去,那么就作为秘密封存起来吧,至于我和阿珊,后面随着时间流逝,也不知不觉和好了,所以,我想我和阿玲哪天也会和好的,只是到了那时,要说没有遗憾,估计是不可能咯!
刘记烧烤
小刘是我的房东,那时他在丛云路的一所自建房租了好几间房,楼下经营他的小店“刘记烧烤”,楼上则是自住以及转租他人。
我在2012年租下其中的一间,正式开始我的广州生活。当时的房间,只要一开门,就是楼上住户的公用平台,站在平台上可以眺望整个丛云路的景色,尽管只是一条狭窄的小路,但来往年轻靓丽的广外学子、琳琅满目的美食,就足够吸引我的,再无聊的话,还可以抬头看看天空,此时心头会格外宁静。
而夜幕降临后,就是留学生活动的时间,广外多数是南美和非洲的留学生,兴许是时差问题,他们大多喜欢夜间活动,小刘的烧烤店也是傍晚才开业,一直经营到凌晨三点多,人气很旺,加上旁边还有桌球室,夜里常可以听到不同国家的语言在絮絮叨叨,不过我对噪音不敏感,依旧睡得很香。
起初,我并不打算和小刘一家有深入交流,不过都住在一栋楼,接触总是无可避免。比如小刘有三个女儿,我常听刘太在楼下高呼她们的姓名,日子一长,便逐个认识了。而有时见我下班回家,小刘也会热情邀请我在店内随他们吃,我不想无故占别人便宜,总是拒绝,但心底还是感激小刘。偶尔我也会买小李的烧烤吃,味道只能说是一般,不过换成广外的少男少女,对吃应该没我挑剔。
到了2014年,小刘对我说,大房东打算不把房间租给他了,要我早做打算,或者和大房东直接签约也行。这个大房东我也见过,她也住在二楼,是个五十出头的中年女人,外形有点像《功夫》里的包租婆,不晓得她年轻时是做什么职业的,一把年纪却爱穿得衣衫不整,还有一个小鲜肉同住一屋,看着有点不正当关系的意味。果然不久,大房东就找到我,说可以直接续签,一个月租金涨一百。尽管价格不贵,但我上下打量了她一番,觉得不是善类,还是打算搬走。
搬家那日下着雨,小刘见了,亲自开车帮我把东西打包送到新的住址,算是我遇见最好的房东。最后一次见小刘,是我2016年回广外游玩,当时我买了些面包送给他的三个女儿,之后随着丛云路一带的河道改造,很多店拆的拆,搬的搬,刘记烧烤也不知道去哪了。我有点后悔那天给小刘女儿买了硬而有嚼劲的欧包,这种成人喜爱的东西,小朋友会吐槽难吃吧!
无名杂货店
还住在丛云路的时候,有不少和猫有关的回忆。
那时在我房子的楼下,是一家没有名字的杂货店,店里卖的几乎都是假冒伪劣商品,我买过一把菜刀,切过几次肉,居然歪了;买的剪刀,同样是软绵绵的,好不锋利!要说有什么可以放心购买,大概只是矿泉水和饮料,那些我仔细对比过,确实不是山寨。
杂货店的老板是个老太太,她经常不在,多数是交给一位瘸腿、说话结巴的阿伯打理,这个阿伯除了收银,最大的兴趣就是捕捉野猫。
店的门口时常会有个捕猫笼,一两只野猫被囚其中,猫因为饥饿不停喵喵叫!起初是充满恨意的尖声咆哮!而后就日渐衰弱,变成求饶的咪呜声,老伯说一定要饿到它们怕再喂食,那样猫才会听话!我和徐公听完,感觉平日愚钝的老伯,眼神竟是有一丝凶狠,于是此事过后,我们背地里便叫他“驯猫师”。
驯猫师尽管捕猫,但也没干坏事,他仅仅是将猫调教好,低价卖给闹老鼠的人家,也算给流浪猫提供了一个归宿。不过当时我住的二楼,有一只大而无用的大肉猫,是隔壁阿姨养的。阿姨在楼下经营水果店,在一个冬天,还是小猫咪的大肉猫可怜兮兮地来到她门口,她便收养了它,本来寄望养大后可以放到店里抓老鼠,但可能太溺爱大肉猫了,一直给它吃肉,大肉猫长大后变得十分懒惰,不仅好吃懒做,而且还很挑食,面对猫粮,总是爱理不理,唯有看见肉才会两眼发光。我很为阿姨抱不平,无聊时就会把在外熟睡的大肉猫拖到屋内,和它讲大道理,还把阿伯丑化成可怕的驯猫师,讲恐怖故事给它听!大肉猫当然听不懂我的话,它只感觉此人神经兮兮的,待我打开门,便像得到救赎般飞跑咯。
到了2013年,驯猫师的店要被收走了,说是要改造成台球室,驯猫师有点落寂,但他告诉我,老太太保证,晚点会在附近找到新铺面,东山再起!不过到了2019年,我还是没有和驯猫师重逢。
味香斋
2008年,在上海经常可以见到这样的年轻人,他们一男一女,穿着得体,模样大多也是干净好看。见到你的时候,便会诉说他们迷路了,和你要钱搭车,套路见得多,我也爱理不理,但有一次是例外。
具体的月份记不清楚了,但应是秋季,那日傍晚淮海路的阳光特别美,我在雁荡路口见着两个年轻人,他们有着好看的外表和纯净的眼神,其中的男生怯生生地告诉我,他们一天没有吃饭了,能不能借点钱,送他们去火车站。我想又是这种人,但说他们是骗子嘛,一天不停被拒绝,算下来也骗不到多少钱,究竟这种行为的目的是什么呢?好奇如我便说要不一起吃个饭吧,你们不是很饿吗,吃完再送你们去火车站。男生的表情有点想拒绝,但最后还是答应了。
之后我们便一起走进雁荡路的味香斋,这里也是我中午经常用餐的小面馆,做的是上海人爱吃的麻酱面、辣肉面、排骨年糕、炸猪排等,人均十几元,同事kitty对它的评价还可以,我大约吃不惯,总觉得里面的东西,尤其麻酱面干腻难吃,直到后来我才知道我无意间diss了一家知名老字号,这味香斋解放前本是咖啡馆,解放后更名为“向阳饮食店”,上世纪八十年代改名“味香斋”沿用至今,可谓历史悠久了。
入内后,我特地要了三分难吃的麻酱面,心想他们若真是骗子,就一起吃吃这难吃至极的玩意吧,三人边吃边聊,我得知他们刚到上海,还没找到合适工作,至于为何有现在这种行为,则半点都套不出来,事后,我只能和他们说,这么年轻,有什么可能性是没有的!还是要好好做人啊!现在回想,我也是太自以为是了,明明那个时候,我和他们一样是年轻人来着,而且,其实我也没有任何证据证明他们是骗子。
最后,我也没有给他们钱搭车,只是让他们和我一起坐地铁到火车站,下车后互相道别,也不知道他们现在如何了,偶尔想起,只能祈祷他们真是骗子,不然我就错捉弄好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