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其他小说食光记TXT下载食光记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食光记全文阅读

作者:太黄君     食光记txt下载     食光记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楚街一品热干面

    热干面是武汉的早餐名点,因操作简单,在广州也有不少兜售热干面的商铺,位于广州松云街的“楚街一品”,被湖北同事赞为正宗,我也慕名去过几次。

    楚街一品的菜品只有热干面和鸡蛋酒。热干面按口味分原味、炸酱、牛肉三种。通常情况,吃个8大洋的小碗原味即可,另外两种只是在原味基础上加入炸酱或牛肉,但加的分量又略小气,不足以让成年男子过瘾。而且我非武汉人,吃热干面,图的是其中一口芝麻酱的香味。

    芝麻酱作为香浓异常的提味神器,除了热干面,上海的麻酱面、潮州的灌面也有使用到,不过吃起来差别还是很大的。热干面用的是碱水面,这是因为热干面需要事先煮至七八成熟,若不用碱水面,煮熟的面条容易黏合成团,另外热干面重点还是在面,辅料不外乎是些萝卜丁、咸菜、酱油、醋,宛若色彩浓烈的油画,吃起来咸、香、酸、辣、五味俱陈,对我而言口感过干过腻,不佐以鸡蛋酒,难以下咽,若换做潮州的灌面,则相对要好一些。

    潮州的灌面,用的是非碱水面的面薄,这是一种压得及薄的宽面,口感微韧带麦香,吃法与条相似。做灌面的是一口鸳鸯锅,一边煮面、一边烫猪肉片生菜,猪肉必须使用梅花肉,比较柔软适口。制作灌面时,摊主将面条煮熟后迅速捞起放入海碗之中,铺上烫熟的猪肉生菜,兜一勺沙茶酱、一大勺芝麻酱(或花生酱)均匀淋在面上,最后撒少许炸蒜粒,搅拌均匀即可食用。因生菜猪肉中含有少许汤汁,灌面比热干面稍微滋润一些,不过潮汕人依旧认为面条较腻,多数还是要加陈醋的。

    我曾在广州便寻面薄,但只寻得一家,且地处偏避,只能外卖,每次到手的面薄,无一例外结做一团。我不得不将面薄放入汤中重新梳理,饶是如此,我依旧频频点之,直至其关门大吉为止。后来没有灌面吃,我便只能在想念灌面时,吃一碗同属“麻酱拌面科”的热干面,一解乡愁了,当然,热干面与灌面,孰高孰低,没有必要特地争论,我认为灌面无可代替,仅仅是因为我是来自灌面故乡的旅人而已,对大多数人来讲,小吃始终是故乡的味道最好吧。

海龙酒家

    我曾在锦江饭店内的甬府用餐,甬是宁波的别称,甬府更是上海宁波菜中的翘楚,不仅菜式精细,连用的餐具也是一等一的好。其中最经典的便是上面绘有骏马的爱马仕盘子。虽说我对奢侈品向来缺乏研究,但不得不说那盘子确实不错,属于外行一看也知是好货那种。

    而同宁波人一样擅长烹饪海鲜的潮州人,也有类似甬府的餐厅,那便是饶平县的知名老字号“海龙”。“海龙”自称有三十年历史,我第一次认识它是在潮州本地的烹饪节目《天天好生活》,有几期负责讲授的厨师正是来自海龙。而海龙得奖的菜品也不少,只是多数是燕翅鲍之类远离老百姓生活的富贵菜,不过也不出奇,毕竟它是以商务宴请和高档婚宴为卖点的餐厅。

    到了2019年,海龙竟是把分店开到广州。这对我而言是值得高兴的事,因为向来保守的家乡,竟是会主动对外发展,实属难得。于是我便抽空探访了下海龙,海龙的广州店以包间为主,想来还是继续走高端路线,不过也有提供散客用餐的大厅,只是大厅规模实在太过小气就是咯。

    我在大厅坐下后,服务员到是热情友好,表示无聊的话,可以帮我连个wifi看抖音,我想在高端餐厅播抖音还是过份了,只能心领。随后,我赫然发现海龙桌上的盘子竟和甬府同款,不过质感实在相差太远,好奇之下,我上了淘宝,若没看错,海龙选购的应该就是“爱马仕同款”了。顿时,我哭笑不得,本来潮州菜和宁波菜各有千秋,但海龙选择了山寨餐具,无疑自降了一级,而且从餐具一事看得出,店家在出品上估计也会存在细节把控不到位的问题。

    果不其然,之后的用餐上,虽然海龙有一半菜品表现良好,但另一半便有不少啼笑皆非的事情出来了。比如太极护国羹一菜,此菜常规应是绿色的番薯叶加白色的草菇,组合称青白两色的太极图,海龙竟是只用番薯叶,做出一道缺阴少阳的绿色羹汤,而且番薯叶的腥味也没去干净,推测是没有完全烫熟造成的。

    与海龙马虎的护国羹相比,甬府就用心多了,其有一道菜名曰“舍得”,此菜只是简单的炒菜心,但却是取十斤青菜中的嫩叶,佐于虾干高汤制成,口感极嫩且鲜,虽然一碟售价98大洋,但店家舍得,食客亦舍得。

    不过海龙毕竟新店起步,尚有磨合进步的空间,只是那山寨餐具,还是不用为妙吧。毕竟潮州枫溪的瓷器也是有名,弄点虽然寂寂无名,但手感外观俱佳的骨瓷,并非难事,何苦丢弃自己的骨气,去捡那徒有虚表的劣质品呢!

华莱士

    2009年,我在汕头短暂住过两个月,在那我第一次接触到华莱士。

    华莱士算是连锁汉堡店中最廉价的,一度搞促销,仅需10元就能享有三个汉堡。因此同事们十分喜欢在下午茶时段叫华莱士,我曾经为这不可思议的售价担忧,疑心其鸡肉来路不正,不过彼时生活清贫,当我发现在华莱士10大洋可以解决两顿饭时,便也顾不得其它了。

    那会华莱士促销的汉堡只有一款香辣鸡肉堡,个头虽没有肯德基大,炸鸡也比较硬,但吃起来还是很香,毕竟只要肉饼没有发臭,挂上那层脆硬香辣的炸粉后,都足够一炸遮三丑的。不过,每次大快朵颐后,随之而来的,就是拉肚子,我也见过有些人吃后安然无恙,所以一度担心自己有应激性肠胃炎,忍受不了过分刺激的食物。后期因为拉得多,渐渐也就不再吃了。

    到了2019年9月某日中午,我于工地附近的远景路上闲逛,寻找午餐地点,拐入某条小巷时,竟发现一家华莱士,令人怀念的旧日气息迎面而来,但犹豫再三,想起十年前无数个腹泻的午后,我还是不敢进去,转而进入另外一家小店。那家小店经营的是佛跳墙以及燕翅鲍,大概只有8张桌子,兰州拉面一样的用餐环境,菜单确是富贵逼人。佛跳墙单人份58大洋,对佛跳墙来说,算是跳楼价了。我好奇要了一份,小小的一坛,里面有鲍鱼一只、花菇一朵、鹌鹑蛋两枚、花胶一个、海参、猪肚各一小块,看看用料丰富,但是汤汁寡淡,汤料则只有花菇有些香味,其它都是只有口感,没有味道。只是,若是在大饭店,佛跳墙至少也要300多一位,白天鹅玉堂春暖餐厅的迷你佛跳墙,都要500多一盅,想到此处,我便觉得店家也没什么好怪罪的啦。

    不过58元的佛跳墙,或是10元三个的汉堡,在本质来说是同类事物吧,都是远低于市场价的奇特产物,我不禁笑自己,躲过了吃10元三个汉堡的命运,却又落入58元佛跳墙的圈套。

炸三文鱼

    我没有多少恋爱经验,唯一有过的一次,就是和小筠。

    追小筠也不困难,不外乎陪她说话、买东西给她吃、以及多关心她。几乎每次小筠下班,我都是会买点吃的去看她,因为她实在太瘦,说要增肥,我就找了这个借口。后来觉得这种的模式也太单调,又开始做些爱心便当。

    小筠的便当要有三菜一饭,三菜包括:素菜、荤菜、前菜,一饭基本是米饭,偶尔也会换成炒饭,当然为了避免口干,再加一瓶饮料是必须的。因我只懂看菜谱模仿,每每做饭,都要提前一天准备,看好步骤,决定需要的材料,2010年九月的某天,我敲定了三文鱼作为当日的主菜。

    三文鱼对那一年的我而言还比较陌生,当年潮州日料罕见,鱼生亦以本地淡水鱼生为主,只有大润发会供应少量三文鱼,且多数是三文鱼头、三文鱼骨之类的便宜货,偶有三文鱼肉,都是给识货人拿回家蘸芥末酱油吃的。

    而我在网络上查阅,知晓三文鱼熟食也别有风味,比如挂个面粉,轻轻一炸,撒点黑胡椒盐。苦于潮州实在找不到菜谱里的三文鱼柳,我只能把主意打到做刺身的三文鱼片上。

    那日一早,我在大润发买回三十多大洋的三文鱼片后,便开始动工了。三文鱼片只有8、9片,操作需格外谨慎,我将其放到鸡蛋、玉米淀粉搅拌成的面浆里打滚一圈,再用筷子夹至于热油中炸熟,卖相不敢恭维,表皮不均匀不漂亮,吃起来含油,但胡椒盐是提味神器,撒上后口味还凑合。之后我还做了菜脯煎蛋和炒芥蓝......估计这两样才是下饭的。

    忙碌完成已是中午,我把便当盒放到自行车前面的篮子里,开心地踩着它前往小筠工作的大润发,然而,待我中途从某超市买完饮料出来,自行车就不翼而飞了。那个没有微信支付以及共享单车的时代,小偷的传统技术非常纯熟,三五分钟偷一辆车完全不是问题。我失落异常,小偷若有良心,至少该把爱心便当留下。

    今年九月份,小筠终于也嫁人了,我想她应该早忘了这事了,而那个既偷车,又吃便当的小偷,他又是否记得某年九月,他不止收获了一辆车,还收获了一个厨艺拙劣的便当呢。如果他能记得,我也会有几分开心的。

沙茶蒸排骨

    潮汕人吃排骨,除了煲汤,常见的做法就是南乳蒸或沙茶酱蒸。

    其中沙茶蒸排骨是我家餐桌上的常客,排骨要选一字排,一来方便食用,二来摆盘美观。其制作是用老抽一勺、沙茶酱两勺将适量排骨均匀腌制二十分钟,之后取蒜头两个剁碎成蒜蓉,均匀撒于排骨上方,用高压锅煮熟即可。

    如果家中没有高压锅,也可以使用电饭煲,排骨与米饭同煮,待饭熟,香喷喷的排骨也大工告成了。值得一提的是沙茶酱最好选用潮汕地区生产的,例如汕头产的皇牌沙茶王,就是物美价廉的一款,我曾听信广告吹嘘,花30大洋购买了号称世上最美味沙茶酱的牛头牌,做出的排骨反倒淡而无味,唯有油腻。在猪肉没涨价前,我大约每周会做一次沙茶排骨,因不擅长挑选食材,我便在永旺超市直接购买盒装的香草猪一字排,内中有五根半截中华牌铅笔长的一字排,售价29.8元,虽比菜市场贵不少,但排骨确实靓丽味美,但今天香草猪排骨已要41大洋一盒,只能半月一吃咯。

    而在2019年的三八节,我为阿玲做过一次沙茶排骨。

    工地每逢三八节都有活动,多半是发些劣质蛋糕,配同样低劣的益禾堂或coco都可给女工做下午茶,我知晓聚会时,阿玲不见我会更开心,所以早早便提出要在三八节休假。未料当天却收到阿豪的微信,阿豪告知维尼决定今年过节,所有男工要给女工筹备中饭。我表示同意,但他们做他们的,我做我的,因为不希望事后传出去,变成“小工头阿豪带领众男工为女工准备午餐”的新闻,我肯在休息日腾出时间做饭,仅仅是因为阿玲有上班,不然,大概早把阿豪数落一番了,“非工作时间,找我作甚!”

    之后便见女工们在群里嚷嚷点菜,要什么酸菜鱼、香辣虾、宫爆鸡丁,所举均是重口川菜,阿玲素来不会起哄,也没有发表意见,但我知晓阿玲吃不了辣,便做了沙茶蒸排骨与番茄炒蛋、蒜蓉炒红菜苔,一人做多人份的菜,还是有些仓促,忙完已经是12点,我连忙打车到工地,将装了满满五个便当盒的菜交给维尼。维尼留我下来吃饭,我白了她一眼就走了,毕竟若留下,阿玲大概不会吃我的菜吧。

    至于阿玲究竟有没有吃我做的沙茶排骨,我到现在也不知道,只是名义上,我是为同事们做菜,其实心里只是为她一人。而且哪怕事先能预知她一口都不会吃,我依然会去做那顿饭,因为我对阿玲,总是怀着一丝希望,或许她不会是我人生的归宿,但必定是我人生的必经之路。

挑食

    许君大约是在广州和我吃饭最多的人,也是最挑食的人。

    我和她相识于2012年,当时许君和我在同一家公司,因部门不同,彼此没有交集,但许君闲来会在网上与我聊天,渐渐就成了比较熟络的网友。那会许君有个喜欢高达模型的男朋友,有日许君想为男友挑选一款模型做生日礼物,便请我一起去广州越富购买,顺便在西门口地铁旁的必胜客解决了午饭,印象中她吃了鸡翅,并不挑食。

    但不知何时起,许君的人设变了,成为只爱吃海鲜的许君,而且嗜吃鱼生。我们吃饭的场所,也开始以日料居多。许君常向我申明其不吃鸡牛肉,不吃西蓝花、不吃鸡蛋、油多的也不吃......总之很多常见的东西,她都不吃。话虽如此,许君却经常食言。有段时间,她自称潦倒,常到我家吃晚饭,我便随意做些东西招待她,难免会涉及到家常的牛肉、鸡肉、煎蛋的,许君亦吃,有次还央求我不要做饭,一同去吃牛肉火锅,所以,我想许君的话是不能相信的。

    当然,许君言而无信,我在更早就已知晓。

    我与许君有一共同朋友小龙,小龙是和我同期进公司的同事,他算是和许君玩得很好的小伙伴,待到小龙离职开了牛杂铺,许君还曾拉我一起前去帮衬。有段时间,许君告知我小龙婚期将近,他们一帮人到时会去捧场。然而真到小龙大婚那天,许君却不想去了,她嫌弃路程太远,跑来我家蹭饭。我心里十分不屑,当日也没招待她吃什么好东西。

    许君也没少放我鸽子,偶尔声称要到我家吃饭,我提前一天备好食材,临近又说不来,我只能无奈一人吃两份,因此我养成了许君上门,一切从简的习惯。而许君除了海鲜,能够接受的东西就是面食。炒面、汤面是招待她的法宝,毕竟海鲜我是舍不得买来招呼她的,她也确实爱好面食,每次都能吃光。不过即使从简,不时还是会被许君气到,有次,我煮了母亲给我寄的汁给她,这是一种用米浆制成的潮州特色小吃,撒上热好的葱油,配腊肠、卤肉卤猪内脏吃,很是美味。但许君吃不惯,吃一半就表示可以不要吗,我心底难免恼怒,毕竟是母亲特地寄来的。只能说许君对自己太好,不懂得体会别人感受。

    除了刺身,许君能接受的东西便是奶茶,上至喜茶,下至coco都可,她都能喝个不亦乐乎,喝的时候,她仿佛忘记了这些糖分过高的饮料,是催老的利器。哎,私底下,她明明是很担心衰老的,不止一次,许君表示其想要丁克,害怕孩子夺走她的青春。我听闻很是无语,心里怒骂:“庙里很多尼姑不也一辈子没生过孩子,不是照样老了吗!”

    只是许君有许君的个性,我也不能全怪罪于她。庆幸现在许君搬家去了远方,也没什么机会来蹭我饭,我可以消停一段时间了。

兰桂坊

    兰桂坊,最开始是指中环区的一条酒吧街,渐渐地,一些餐厅酒吧也起名叫兰桂坊。我有印象的兰桂坊有两家,一家在广州,当时2017年,朋友秋君到广州游玩,指名要我带他吃两样东西,一是点都德的茶点,二是兰桂坊的乳鸽。但是兰桂坊的乳鸽,在秋君提起前,我闻所未闻,点都德也仅是盛名在外的游客店,于是我婉拒了秋君的要求,带他到柏悦酒店的悦景轩吃了一餐,也是一分钱一分货,秋君很是满意。

    第二家兰桂坊,则位于我故乡潮州,是一家高档酒吧。同样在2017年新年,我与小学同学老镇重逢,两人在官塘吃过牛肉火锅,老镇便神秘地带我到位于滨江长廊处的一个小酒吧,里头是另一名小学同学阿伟。

    阿伟自幼有张沧桑的脸,属于比较贪玩,带些阿飞气质的学生,记忆里也欺负过我几次。阿伟表示小学同学们已经建立了微信群了,让我也加入其中,入内后,我发现感兴趣的人均不在其中。我童年性格孤僻,要好的朋友只有林山高、关阳斤、小张、杜宇等人,显然这个微信群里,多数是没有交集,甚至厌恶的人,不过毕竟已是虚伪的成年人,入群后就礼貌性潜水吧。

    此事过后,又过了几日,因小学隔壁班同学在金龙大酒店聚会,好不热闹,于是有人便提议要去兰桂坊也办一场,人均200大洋。我认为无聊,便婉拒了,自幼我喜欢安静,对灯红酒绿的场合,实在是适应不下。

    而后,我的生活也算回归了平静吧,到了2019年,阿伟突然致电于我,告知其新婚买房,欠了十几万,问我能否接济下,我当时亦买房,也确是没有闲钱,便告知不能。阿伟又询问我,能否去借些过来借他,我顿觉此脑洞实在鬼才,便直接拒绝了。之后几个月里,阿伟每过一段时间,便告知我能否借钱,金额也从几万下降到几千,但我均婉拒了。最后,阿伟表示他今年十月结婚,一定要邀请我过去,我想我是不会去了,可以封个红包意思一下还是可以,也不枉他的努力了。

宝格丽月饼

    对于宝格丽,我一无所知,只是模糊知道是个远离我生活的奢侈品,主打珠宝,而宝格丽会做月饼的事,我是通过住所附近某家小店老板知道的。

    这家小店开业于2019年2月份,大约存活了半年,做的是潮州菜,其促销力度感人肺腑,64大洋的团购两人餐,包含了柠檬牛油大虾、木盆花甲、蒸鹅肉以及青菜一份,实惠好吃,一时之间客似云来,短短一月间便在大众点评上刷到了三元里粤菜排名第一的宝座。

    我曾在该店订过一次包间,为此老板加了我微信,每日老板都在朋友圈发店内一座难求的小视频,呼吁众人赶紧订位,并且自豪地展示点评网上排名第一的截图。不过多去几次,便感觉老板过于滑头。

    我在店里吃饭,除了开店第一次算得上干净卫生以外,多次可见德国小强在餐桌上招摇过市,老板每次都是真诚道歉,表示日日均有清洁,但就结果而言,难免让人怀疑他的虚心接纳只是一场表演。于是渐渐地,我就不再光顾了,但老板的微信还是一直保留。

    之后过了几个月,老板便表示自己业务繁忙,要忍痛转让正在盈利的餐厅,并再次晒出那张排名第一的截图,我忙打开大众点评,发现餐厅的排名早已下跌到第四,特地下楼查看,但见店内门可罗雀,一副无心经营的模样。顿时一股恶心感涌上心头,我想老板大约就像某些不自爱的少女,正在寻找接盘侠了吧。

    今年8月,小店彻底关门了,老板的朋友圈也变得丰富多彩起来,临近中秋时,还卖起了宝格丽月饼,月饼是巧克力流心陷的,配了乍一看低调奢华的黑色盘子,老板呼吁大家不要吃老土的莲蓉蛋黄、五仁月饼,要吃宝格丽才有范。我想老板作为商家,宣传一下本是无可厚非的,但可怜传统的莲蓉、五仁月饼,为了烘托宝格丽,便成了土包子才吃的东西。后来我在饶君家吃过他朋友做的巧克力流心月饼,也不难吃,就是吃咸蛋黄奶油夹心巧克力蛋糕的感觉,庆幸世上还有很多商家在做传统月饼,不然百年以后,月饼和夹心蛋糕,怕是傻傻地分不清楚了。

酿苦瓜花甲汤

    潮州人吃花甲,常见的是姜丝蒜蓉辣椒炒,浓郁的葱姜蒜味能有效去除海鲜的腥味,轻微的勾芡,又将汤汁与肥美鲜甜的花甲缠绕在一起,一口一个,说不出的畅快。若用花甲煮汤,汁液亦是鲜美无比的,只是我家无此习惯,但我平生还是吃过几次花甲煮汤的,其中有次是在翁樱家里。

    翁樱名字好听,总让人想起三月明媚的粉白樱花,不过她本人是个黝黑的女生,和白皙全然无缘,样貌也普普通通,厚嘴唇,大眼睛,常年戴着一副黑框眼镜,看着有些正经,但性格很是开朗。高中时候,她坐在我身后,课间常与我说笑聊天,我们也曾一起对抗过我调皮的同桌饶君,不过具体的细节,我已忘得一干二净,青春时期的事怎么想都是美好的,因为人会自动过滤现实的苦涩。

    我现在唯一记得的,是大一那年春节,饶君突然联系上我,那时我的第一反应是很惊讶,这个同桌过去时常做弄我,却会主动与我叙旧,不可思议!而后我便邀请饶君到我家喝茶,两人的话题,不外乎某君怎么样,某女还有无消息,最后说起翁樱,便发短信与她联系,翁樱表示近日父母不在家中,倒是方便招待我们。

    于是我们就大摇大摆前去,一没带手信,二见翁樱独自在厨房忙活也没想过帮忙打下手,拿今天流行的话讲,就是钢铁直男。随后翁樱端上的菜很新奇,竟是两大海碗的花甲汤,里头还煮着酿苦瓜(客家经典做法,即苦瓜切段,中间挖空,塞入猪肉馅),这一组合,我是闻所未闻,不过有一古法潮州菜,是用猪骨汤底,配上薄壳、春菜(芥菜的一种,微苦)共煮而成,想来酿苦瓜花甲汤的滋味,与它也是接近。我试了一口,甘苦中带着猪肉汤的香气,以及浓郁的贝类鲜味,甚妙,仅有的记忆也就到此为止,随后我们做了什么,又是如何道别,纵使倾力回顾,也是白茫一片。

    翁樱毕业后在老家当了一名中学教师,我有加过她的qq,但随着微信兴起,在几乎停止使用qq的今天,我们的联系不知不觉也中断了近十年。我想她应早为人妇,偶尔会在家里为心爱的人煮上一碗酿苦瓜花甲汤吧,而我和饶君也变成会做饭的男人了,但怕是没机会烧一次菜给她吃了,那碗汤竟是我们分道扬镳的饯别酒呢。

猫屎咖啡

    对咖啡豆,我不是行家。在大学毕业前,我喝的都是雀巢咖啡,也曾经被同学毅丹安利过麦斯威尔,但麦斯威尔与雀巢都是半斤八两。直到参加工作,我才开始喝马来西亚产的白咖啡,这依旧逃不开速溶咖啡的范畴。

    而在2008年的某天,梅格在网上看到猫屎咖啡的宣传,她饶有兴致地在办公室里向我和kitty朗读了那篇软文,大意就是麝香猫是一种生活在印度尼西亚的无辜猫咪,它们以咖啡豆为食,经过肠道蠕动发酵之后,排泄出来的咖啡豆风味独特,是极其珍贵的猫屎咖啡。

    kitty听完此事便捂着肚子大笑起来,我则好奇搜索了下麝香猫的图片,梅格瞄了一眼,悠哉地说:“这个麝香猫还蛮可爱的。”之后,我便很少听说猫屎咖啡的事情了,毕竟如此稀罕的咖啡,不是想买就有的。

    但近年来,广州不知何时多了一家类似星巴克、costa的咖啡连锁,其名就是猫屎咖啡,它的logo上有麝香猫的侧身像,我有幸去过位于淘金的猫屎咖啡,进店后才知道真正的猫屎咖啡,仅有一款,每杯售价268大洋,若是带上女伴,两杯就要536大洋,远不如去高空景观的星级酒店喝个下午茶。于是我只能瑟瑟发抖,要了一杯红茶,喝起来就是普通袋泡茶的味道。

    只是猫屎咖啡的滋味,还是让我十分好奇,终于让我碰到了一个喝过猫屎咖啡的人,她叫阿瑾,是我的高中校友。阿瑾通过信用卡抽奖,可以在猫屎咖啡家免费领取两杯最昂贵的猫屎咖啡,她形容当时其与朋友,用十分庄重的眼神,大约就是婚礼上新郎凝视新娘的那种,注视着咖啡,之后才小心翼翼喝下。

    “所以,那是一种什么味道!”

    “忘记了!”阿瑾轻描淡写地说,我也只能安慰自己,猫屎咖啡言过于实。后来为了支持自己的想法,我找了不少资料,比如猫屎咖啡在国际性评比上被大师们公认为难喝!比如黑心商人抓住楚楚可怜的麝香猫,囚禁起来人为制造猫屎咖啡,缺少自然的进食状态,猫咪拉出的咖啡品质堪忧,更有一种说法,表示猫屎咖啡好喝,仅仅是因为麝香猫是咖啡的美食家,它们会寻找成熟美味的咖啡豆食用,现今人工生产的猫屎咖啡,喂的都是劣质豆,不可能做出好产品。有了这么多证据,我想喝猫屎咖啡的冲动,才总算消停下来了。

    但猫屎咖啡真的那么不堪吧,其实也未必,仅仅是我为了克制自己的**,选择了相信那些东西而已,人类啊,有时就是这么主观的啦。

番外篇:最后的红娘鱼干

    食光记是我自娱自乐的随笔录,里面记录的事情基本属实,但偶尔也想转换心情,写一些虚构的故事,那么就用番外篇的形式出现吧。

    正文

    已经是最后一片了,如果吃掉的话,就什么都没有了。

    离家的时候,奶奶亲自为我制作了红娘鱼干,那是一种鲜红色的小鱼,有着状如女性的优美曲线,抹上白糖和精盐晒干后可保存数月,对于远行者而言是不错的口粮。

    “如果吃完了还找不到出路就回来吧,不要在意别人说什么。”奶奶乐呵呵地将两大袋鱼干放在我的手上,我原本在帝都修习美术,也曾得过奖项,不知是江郎才尽还是创作思想不容于时代,毕业后竟找不到合适的工作,本来凭着精湛的技法,若是愿意如木偶般听命于出版社倒也不是没有活路,但我可笑地抱着艺术家的自尊不妥协,最终只能返回老家的渔村,原先以我为荣的父母无法忍受乡里的冷嘲热讽对我不理不睬,只有奶奶依旧疼爱我,对我展露微笑。

    “画不好就不要画了,就跟你爸学捕鱼吧,只要你肯劳动,大海不会饿死你的。”

    但我常年执笔的双手已经不是渔民的手,长期的室内生活腐蚀了我的身体,体弱的我根本无法承受海上劳作的强度,看着将近七旬的奶奶还要靠加工海柳和制作鱼干养活我,更深感自己是一个废人,尽管我也尝试着跟父亲出海,但笨拙的我很快就成为渔民们嘲笑的对象,真想一死了之啊,如果要死,至少也要在亲人看不见的地方死吧!我打定了主意,便告诉奶奶,我想再次出外谋生,开朗的老人当即为我鼓起掌来,她由始至终支持我,信任我,而我却与乐观绝缘,无法接收她想传递给我的力量。

    我背起行囊,坐着列车到达一个又一个的城市,各种工作我都干过,服务生、收银员、街头画家、男佣、洗碗工…..大部分都是低薪低要求无门槛的工作,当然大部分也要招人白眼,这与我当初瑰丽的梦想背道而驰,因为内心恐惧死亡,不愿马上死去,我忍受这些屈辱苟且偷生,而我的精神支柱,便是奶奶制作的红娘鱼干,我很珍惜它们,只有在极度沮丧的时候,才会回到位于贫民窟的廉租房,从那个小心保存的袋子里拿出一片沾有故乡海盐的鱼干细细咀嚼起来,鱼干的咸味就是泪水的味道,想起垂垂老矣的父母和奶奶还在那个渔村里起早贪黑地忙活,而作为下一代的我,无法成为茁壮的大树,至今堕落得如落叶般随波逐流,静待死神的召唤。

    “不要再等了吧,明天就去死吧!”我下定了决心,包里也只有一片红娘鱼干了,不想等到最后的寄托没了再死。死亡地地点我也找好了,从这过去搭一小时公交,可以看见大海,在那里沉尸其中的话,说不定海水会将我的遗骨带回故乡。

    做好心理准备的我在夕阳时分坐上前往海边的末班车,车上除了我,只有一个带着黑色旅行箱戴墨镜的女人,她的肌肤非常白,嘴唇鲜嫩嫣红,即使不取下眼镜,也估计得出她的真容必是出众的。我挑了和她平行的位子坐下,不时用眼神偷瞄着她,如果这条路线不是驶向我生命的终点,一路的风光是极美的,透过窗玻璃可以看见被夕阳烤成金红色的天空还有郁郁的树林。

    “晚霞真好呢,就像在老家看到的一样。”我忍不住拿出仅存的那片鱼干端详起来,此时在大海边,奶奶一定是把晾在户外的大片鱼干收回去,然后和妈妈一起开始准备晚饭了,会有白粥、放了小虾米的煎蛋、蒸熟的肥美秋刀鱼配酱油……然后父母都责骂我,说我是白吃饭的,只有奶奶会说,“吃得下饭就有希望。”

    “喂,你手上拿的是什么?”谜一样的女人问我。

    “这是红娘鱼,是我老家的特产。”

    “看起来很好吃的样子,不介意给我一片吗?”

    我当即回绝了她,向她解释这是很重要的人亲手为我制作的,况且已是最后一片了。

    “好吧,但如果你肯给我的话,我会给你一笔不菲的酬劳,它保证让你的生活产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女人意味深长的说到,听起来像故事里的魔鬼在引诱人类做交易。不过我更乐意相信,那只是女人惯用的恶作剧,女人本来就是爱说谎的生物。

    “如果你明白我的处境,你就知道报酬对我来说没有任何意义,不过,我还是愿意把鱼干转赠给你,只要你答应我一个条件。”说完这句话我就沉默了,因为我已从包里拿出纸和画笔,开始长久未从事的老本行画画,在临死前,我不想一件像话的事都没完成,至少,我想留给奶奶以及双亲一个希望,一个我还活着的希望。

    我在纸上画了我们一家四口其乐融融吃饭的场景交给了女人,“帮我把这幅画给我奶奶吧,说我还在坚持画画呢,把这片鱼干也带去,他们会很热情地招待你的,到时你要多少红娘鱼干都有。”

    “那我也把这口箱子给你吧,它会给你好运。”我接过女子的皮箱,沉甸甸的,不知里面装的是什么,但我已不关心了,但我若想死得快点,绑着它到是个好选择。

    尾声

    “阿贞,把鱼先用盐腌一下。”

    “好的,奶奶。”我快乐地回应着老人,那个青年的奶奶和父母简单而淳朴,他们相信了我是他媳妇的谎言,让我住下等待青年归来,我也渐渐爱上了这里的生活,这种平静没有猜疑的日子是我一直以来想要的,如果那个男人可以给我一个名分,我也就犯不着杀死他了,我一边腌着鱼,一边算计着警察几时会找上门来,青年差不多该通过混在箱底钞票的地图找到藏在某处的咸肉了吧,那些尸块我腌得咸香无比,不见半滴腥臭,他一定会在呕吐后慌张报案,举报了作为网上头号通缉犯的我,几万块的奖励是少不了的,地方政府也会关注他的困境为他安排个好工作,我确信在我生命的最后做了一件好事,当时透过墨镜,看到那双跟我一样宛如死水的眼睛,从心底突然产生激烈想拯救对方的**……

油橄榄

    潮州人吃白粥颇为讲究,旧时的白粥档,总是配有琳琅满目的杂咸,那是用不同工艺制作的小菜,常见的有橄榄糁、油橄榄、贡菜、萝卜丝、菜脯丁、橄榄菜、腌螃蜞、咸鱼、薄壳米、银鱼仔、酸咸菜、巴浪鱼饭、乌榄、腐乳、香腐干、卤蛋、多味花生......品种繁多,不拘一格。一人一粥,配几碟头杂咸,荤素兼备、充满仪式感。

    可惜随着生活节奏加快,潮州街头巷尾的白粥档口渐少,杂咸种类亦精简了,但失落的传统,却是给一些高档燕翅鲍学了去,如广州的林记燕翅鲍,在他家用餐,一人点一道燕翅鲍为主的大菜后,便会附赠一桌杂咸加白粥,食材虽不名贵,但满满一桌,如行军列阵、气势颇为恢弘。

    普通的潮汕人家,也常自制杂咸,各家的习惯不同,我家擅长的是油橄榄。潮州人过年有吃橄榄的习惯,每逢过年,都要置办几斤于家中。橄榄初嚼味涩,但愈嚼愈香,最后口腔之中唯余甘美,不过多数客人也就意思意思吃个一颗,待过年后,橄榄还剩大半,便会用来加工油橄榄。

    制作油橄榄,需先将橄榄用开水焯熟,再用刀切开去核,使用凉水多次浸泡除涩,取一口铁锅,放入橄榄,加酱油、白糖、南姜末炒制,最后撒上白芝麻粒,放入密闭玻璃容器中,可保存数月。油橄榄味道咸中带甜,有南姜的独特风味,是很好的下粥小菜,2007年我刚参加工作,月薪仅1500大洋,便常依靠母亲邮寄的油橄榄,在晚上煮白粥共食。虽在外人看起来有几分寒碜,但我却乐在其中,大有远离尘嚣的安逸感。

    而且那会我虽清苦,相较于今天,心肠却要柔软许多。当时我在杂志社工作,上司罗伦斯让我招揽一些兼职来进行读者回访,期间有一位小哥,因不符合罗伦斯的要求,便被刷下了。

    小哥接到落选通知后央求我,希望我能向罗伦斯美言几句,此刻他生活潦倒,迫切需要这份工作,同时也透露了对命运的不满,认为其怀才不遇。我虽觉得对方态度不端正,但还是告诉他,美言没有,但可以接济一下。到了第二天,我便给小哥的银行卡打了300大洋。小哥收到后千恩万谢,然后也就没有然后了,因为我们没有再联系过,只是我时常会有一种不应该帮他的感觉。

    现在时间也过去了12年,小哥后来的遭遇,我一无所知,只能期望那300大洋,不会在他的生命中,掀起不好的蝴蝶效应。

粢饭糕

    2007年,我住在普陀区甘泉路,那是一条静谧的小路,每到清晨,路口会有人出来摆摊卖早餐,品种有粢饭团、粢饭糕、油条、生煎以及锅贴。粢饭糕不记得是8毛钱还是1块钱一个,是用大米煮熟后压制成状如吐司的方形小块,之后下油锅炸至外层酥脆,撒点精盐,就可以开吃。尽管上火,但扎实管饱,我是没几日便要买上一块的。

    不过路边摊的粢饭糕,到底不讲究细节,时常炸得坚硬,犹如宠物的磨齿食品,好在我年轻牙好,啃起来倒也不费事。不过偶尔也有发挥正常的,那时的粢饭糕外表香脆、内里软糯,到此我才理解上海人为何要用粢饭糕来形容难缠的女子,当手不小心沾上黏稠软绵的米糕,的确很难洗净。

    多年以后,我还有幸吃到扬州迎宾馆陶晓东师傅制作的粢饭糕,陶师傅将米饭改为内含陈皮红豆沙的糯米饭,美其名曰“香煎八宝饭”,做法依旧是粢饭糕的做法,只是更精致考究,此道菜作为餐后点心,另有一番风味。不过,我依旧想念街边的低配版粢饭糕。而在我大啃粢饭糕的时光里,我认识了一位犹如粢饭糕般的女子。

    那时候还没有微信,人与人之间的联系,不外乎电话、手机短信以及qq。就在某个晚上,有位陌生女子加了我的qq,我们有一搭没一搭地聊天,女子叫小林,不时与我倾诉她的情感故事。简而言之,就是小林某次去图书馆时,见着一位如韩剧欧巴般的小哥,便发疯地恋上了,可惜小哥无法接受,一直东躲西藏,当时我不能预见在未来我会遇见阿玲,发生和小林类似的故事,但也能够理解她的痴情,渐渐地我们成了无话不谈的朋友。

    随后过了半年,我得知小林与发小乌鸦君竟是校友,便随口问了声,认识乌鸦君否?小林坦白岂止认识,因为乌鸦君正是她苦苦相思的小哥,只因乌鸦君不理她,她才找上我,希望从我这了解一些乌鸦君的事情。

    知道真相后,我竟不生气,毕竟若我是女生,也是会喜欢乌鸦君的。而后,我找了一个机会,和乌鸦君谈起小林的事情,乌鸦君瑟瑟发抖,请我务必不可以透露他的下落,去年他到广交会参展,小林可是追至现场示爱的。随后又和我说,小林过去形象邋遢不堪,不知现在如何了,我没见过小林真容,也无法回答。

    小林2009年注销了qq,我也就再无她消息,到了2016年,我在某个场所见到一位与小林同名的女士,我好奇查了她资料,正是小林本人,这不是很端庄得体的一位女生吗?很难想象乌鸦君所认识的小林是什么样子?不过,我并未和小林相认,君子之交淡如水,亲疏随缘吧。

柠汁鸡排

    雁荡路附近,有一条兴安路,路口是知名老店味香斋,再往里深入,有家兴安餐厅,我在那吃到人生第一份柠汁鸡排。

    那顿饭是与k一起的,她比我大五岁,是我兼职公司的财务。k个子瘦小,皮肤是健康的小麦色,爱穿波西米亚风的衣服,不说话时显得高冷,笑起来却是天真无邪。我与她偶遇在十一月份,那日她穿白色羽绒服,背着双肩包,还戴了一顶滑雪帽,给人一副准备前往雪山攀登的错觉。

    之后我叫了她一声k姐,她便冲我甜甜笑了下,表示请我吃饭。

    在此之前,还没有同事请过我吃饭,穷学生的我亦舍不得下馆子,因此接过菜单时,我如获至宝,瞧见上头有港剧里出现的“柠汁鸡排”,我嗜酸,也钟爱柑橘柠檬的香气,便选择了它。之后吃起来却大失所望,鸡排是煎过切好的,方便食用,上面淋一层黏糊糊的透明黄色液体,味道极甜,有着劣质浓缩果汁的酸味,和我幻想中清新的柠檬味不符。k倒是吃了几块,想来并不嫌弃,但另一盘浓油赤酱,记不清是烧肉还是鳝丝的,k总会将菜放在米饭上一会方肯入口。我好奇打听,才知k注重体形,若是多油的菜,她会专门多叫一碗米饭吸油。吃完饭后,k就背着包轻快地走了,我看着她的背影,倒像是一个高中小女生,全然没有办公室里冷若冰霜的样子。

    后来有次,我和公司的it男,以及k一起闲聊,才知道k以前是市三女中毕业的,那种只在外国影视作品里才有的女子高中,想不到国内也存在。it男听到也兴奋地说,多年前他在市三女中附近的巧克力厂工作过,下班无聊就会骑着单车从学校门口经过,对女孩子吹口哨,也不知道有没有调戏过k。

    不久之后,结束了实习的我就离开公司了。直到2009年和旧同事偶遇,问起k的近况,同事说,k择偶都是要选外籍人士,因此迟迟未婚,最近才刚和瑞士籍的小男友分手。我听完有些吃惊,同事没留意到我的懵逼,继续讲道:“你还不知道吧,她以前是给老板做小的。”这也是我最后一次听到k的消息。但不管k的真实为何,在我心里,她都是一位清高而独立,待我亲切的女生。

    而在近年,我因为和阿玲的事,遭遇到很多好事之徒的诽谤八卦,渐渐地,我大概能了解k在公司为何总是一脸冷漠了。

    注1:和k吃饭的地点不一定是兴安餐厅,也可能是隔壁的兴旺美食。

    注2:柠汁是柠檬汁、白醋、糖、盐混合制成的调味汁,但多数是用浓缩柠檬汁制作的。

溪口刘卜鹅肉

    溪口卤鹅在潮州小有名气,早年以乌记最负盛名。较之一般卤鹅,溪口的卤鹅色泽乌黑亮泽,咸、甜味两味突出浓重。小宋去潮州旅游后,曾向我极力推荐溪口刘卜卤鹅,说是尽管店面破旧,但老板拿出鹅的那一刻,大有神剑出鞘的气场,光闻香气便可感受到那鹅的与众不同。

    我在潮州居住多年,只在报纸上听闻溪口刘树明擅长卤鹅,倒是没有留意过“刘卜”,实地去了一趟,才发现是童年常吃的老店。只是早年的刘卜仅有卖鹅肉以及卤猪脚的档口,招牌也是小小的,并不明显。而今门面扩大许多,增加了堂吃的位置,游客到访,在刘卜家斩一盘鹅肉,便可坐下就着无限量免费供应的米饭或白粥大快朵颐。

    就我个人而言,鹅肉的绝配还是白粥,温润淡雅的白粥,更能凸显卤鹅鲜明的咸甜风味、2019年国庆,何博士到潮州游玩,我亦带他至刘卜用餐,但何博士天生对鹅肉的土腥味敏感,尝了一口,心理上仍觉奇怪,最后独留我一人享用满盘鹅肉。不过刘卜家的卤豆干,却叫他赞不绝口,先炸后卤的豆干,点上红蒜头、南姜、红糖等熬成的微甜卤汁,很是下饭,关键是尝得出用料新鲜,豆香明显。

    可惜此刻不是过年,潮汕人每到春节,家家总会买上一只卤鹅,因无法一次性吃光,便会斩件置于室内风干,被风吹过的卤鹅,肉质会变得更加紧实,肉香愈发浓郁,那才是一年之中最为美味的时刻。另外,卤鹅之中,鹅肠、鹅胗、鹅掌、鹅翅、鹅肝、鹅头颈又别具滋味,不与鹅肉同价,除去近两年价格被炒高的卤鹅肝、鹅肠、鹅掌、鹅头是传统上最为珍贵的部位,尤其鹅头。潮州卤鹅多为狮头鹅,但寻常卤鹅,是看不出“狮头”的,过去都是用来做种的老鹅,因年岁过大,方能发育成硕大的肉瘤。老鹅肉质虽不如小年轻,但老鹅头却是无上美味,不过我向来对充满灵性的头颅心存敬畏,不敢啃食,关于卤鹅头的美,也只能道听途说了。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net/r24797/ 第一时间欣赏食光记最新章节! 作者:太黄君所写的《食光记》为转载作品,食光记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食光记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食光记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食光记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食光记介绍:
与吃饭相关的随笔录,人生不如意十有**,先吃了这碗饭再说!食光记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食光记,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食光记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