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时出差,要请假几天,抱歉
明天要出差去外地,恐怕更新不了了,请假几天,下周才能返回,抱歉。
出发,提前发出一章
出发之前,赶出一章,赶紧上传,兄弟姐妹们,下周见。
刚回来
回来了,码完一章,上传睡觉
就这么多吧
今天诸事繁杂,心情起伏不定,难以入戏,先写这么一点吧
古诗词有点难写
嗯,古诗词有点难写,格律什么的我是一窍不通,之前几章里面有几首打油诗,也是胡编乱造的,大家凑合着看吧。
收藏有点少
我靠,我今天没事看了一下收藏,怎么这么少?几百个哎,只有几百个哎,虽然没想着赚钱,这样让我很没面子好不好?兄弟姐妹们看到了,给个收藏呗。
出差刚回来
今天在火车站附近遇到了碰瓷的,干了一架,打翻了三个,剩下两个没有敢出手,但是衣服也被撕烂了。耽误了火车,只好改签,结果这个时间才回来。郁闷啊!
有点不对劲儿
最近老出差,都是当天去当天回,回到家的时候都是深夜,弄得码字的时间都不太充足,关键是如今的故事还没一个清晰的脉络,写着很难受。有点不知所云的感觉,我自己看了一下,也觉得很难受。我从小到大最讨厌的就是命题作文,偏偏这部小说就是命题作文。
我本来是想写一部爽文的,没想到反而成了便秘文,这有点不太对劲儿,所以今天要请假,同时好好捋一捋思绪。同时,要是哪位哥们有什么想法或者看法的,敬请指教一下,我老这么天马行空,想到什么写什么,也不是一个事儿。
请年假
今天过后,要开始请假了,因为要回家过年,时间就有点抽不出来了,现在要给诸位正在看本书的兄弟姐妹说声抱歉。
此书更新要在初五之后了。
初十左右恢复更新
还在家里忙活一些杂事,尚未返回,对于观看本书的兄弟姐妹们,表示郑重的歉意,初十左右回去,到时候恢复正常更新,我会尽量的更新快一点
明天出差,有事请假
各位,明天有事情,要出去,大概要周一才能回来,期间要断更了,抱歉
请假一天
诸位,这两天不在状态,写不出要写的的东西来,请假一天,好好捋一捋思绪
写不下去了
收藏太低,读者也少,老这么单机玩,有点没意思。
准备换一个类型试试
第一章 相似的世界
暖风如醉,吹人欲睡,三月的天气里,正是春眠的好时节。
李飞阳在床上伸个懒腰,舒服的shenyin了一声,睁开了眼睛。窗外蜂蝶戏舞,桃花正红。
走到院子里,迎着初升的朝阳,李飞阳活动开了手脚。他伸胳膊抬腿,扭腰晃臀,一副懒散模样。李飞阳身高一米八五,长方脸蛋,剑眉薄唇,长相极为英俊,是十里八村有名的俊俏后生小伙。
他家里人口多,有爷爷奶奶,有爸爸妈妈,有二爷爷**奶,三爷爷三奶奶,还有五爷爷五奶奶和四奶奶,还有五个姑姑。人口虽多,但到他这一辈,家里就他这么一根独苗,当真是碰到手心怕摔着,含到嘴里怕化了,一家人对他溺爱的不能再溺爱了。
李家村是一个小村子,村里人以种田为生,如今改朝换代,国家实行田地责任制度,每家每户分发土地,都有了自己的土地,对于穷苦了几辈子的农民来说,能有属于自己的田地,那是做梦都想不到的好事,自然是勤劳苦干,本本分分的种田。
李家村因为村子小,与别的村庄离得远,分田地的时候,就囊括的多了一点,毕竟都是以村庄的远近来划分田地的多少的。自耕田多了,劳动强度就会高,每逢农忙时节,全村男女老少都是齐齐出动,掀起农忙的大**。李飞阳家里也是这样,如今阳春三月,正是灌溉的好时候,一家人分成几拨,奔赴地里面引水浇地,独留下李飞阳自己在家里。李家就李飞阳这么一个独苗,都不敢要他下地干农活,生怕累他着饿着渴着,就是擦破一点皮,在李家来说就是惊动几个院子里的大事。就算是李飞阳自己主动帮家里人,做一些农活,家里人也死活不愿意。
在农村,小孩子就没有不会干农活的,男孩女孩都一样使唤,决计没有不干农活的农村孩子。偏偏出来李飞阳这么一个怪胎,虽然是家里人宠溺,但是事实也确实如此。一来二去的,村里李家小子是个懒蛋,不会干农活的传言就传了出去,李飞阳成了有名的懒虫。
需要解释一下的是,李家村虽然名字叫做李家村,但是村里,姓李的人家,如今就李飞阳这么一家,因为之前,李家村的所有土地都是李家人的私有财产,解放后才分发了出去,李家的一些奴仆也都改回来原姓。所以,只要在村里一说李家,都知道指的是那一家。今天是星期天,李飞阳学校放假,但家里人一早都奔向田埂地头,留他在家里自由活动。李飞阳虽然说一米八五的个头,年龄却不大,他如今十五岁,是村里唯一的高中生。当今社会,改朝换代刚刚三十来年,华夏初升,百废待兴,国家急需一批有文化的知识分子来分担国事。本来建国之前,就少有文化人,又加上建国时候的十多年的战争,百姓伤亡惨重,十不存一,这样一来,识文断句之人更是少之又少。在此情形之下,国家开始大力发展教育,实行义务教育,在各个村镇建立小学,在各个县城建立中学,努力培养知识分子。李飞阳就是义务教育的受益者。
大汉国的义务教育是十二年制的,而且进学校还能管一顿中饭,可以说非常优待学生了。可就是这样,上学的人依然很少。
毕竟这个年代,家里都不富裕,农村孩子也多,总不能都让上学去,不然农活谁干?再说,纸笔生活费就不是钱啊?
刚刚从温饱线上挣扎出来的农民们,吃饭永远是第一要位,虽然能让孩子成为一个文化人是光宗耀祖的事情,但是先得要糊弄住肚皮才是要紧的事情。
所以,在农村能上学的都是家里最受宠的孩子,而且大多数是男孩子,重男轻女的思想在这个方面表露的淋漓尽致。李飞阳家里就是这样,整个家里能够上学的就他一个人。
虽然他的家人都识字,但都是自己家里老人教会的。当年,李家是整个李家村的地主,如今的李家村的责任田,大部分都是李家当年的财产。当年的李家,家境富裕,孩子都上过私塾,娶得老婆也都是门当户对的大富之家的女儿,所以李飞阳的几个奶奶也都有一些文学功底。
但是,文化水平的高低和重男轻女的思想没有必然的关系。虽然国家如今提出了生男生女都一样,妇女能顶半边天的口号,但是对于传宗接代的看重,并不是几个口号就能改变的。所以李飞阳的受宠,也就不足为奇。
活动了半天,李飞阳精神焕发,他站在一株枣树下,深吸一口气,右脚迈出半步,右拳忽地击出,这一拳威猛至极,击打在枣树上发出轰然巨响。枣树剧烈晃动,树叶雨一般落下,枣树竟然被击打的向对面倾斜了过去,树根挣出地面,带出大堆的泥土。李飞阳做贼似的看了看四周,没发现有人关注,赶紧的把枣树扶正,把树根重新踩进地下。
李飞阳长呼口气,心中激动非常,自己果然能够达到这一步!所谓从娘胎里学武,说的就是他本人。
他从有意识开始,就不断淬炼自己的身体,,使得他十五岁的个头,比成年人都要高大,**的爆发力惊世骇俗,远超一般人的想象。内息的成就更是惊人,如今他内气如珠,行走周身经脉,提气奔走,轻似鸿毛,快如闪电。上一世所想象到的理想状态,这一生竟然真的做到了。
李飞阳又惊又喜,有是难以置信。在院子里呆坐了半天,才回过神来。
他拿起扫把,开始扫地,把落在地上的树叶连同泥土都打扫干净。回到房间里,李飞阳开始写东西。
这个世界很奇怪,跟前世的中国极为相似,历史进程基本上是一样,但是又有许多不同。
这里的历史上,多了许多陌生的文学大家,但又少了许多李飞阳熟悉的文学巨匠。如果能形象的比喻的话,那就是前世被抽离了许多熟悉的文学作品的地球。
这里没有李白杜甫白居易,却有别的诗词大家,没有苏东坡李清照,却有别的词牌大师,一样的才气惊人,青史留名。
最大的区别是,这里没有四大名著,没有武侠小说,没有《桃花扇》,也没有《封神演义》。这些认知,是李飞阳花了五六年的时间才搞清楚的。知道了这些,心里就有了些想法,这个世界没有的东西,自己倒是可以搬运过来,干脆自己就充当一个文化的搬运工罢!这也能作为一个糊口工作。
他前世是武学大家,同时又对传统文学极为热爱,后来武学有成,工作稳定后,阅读古今中外的文化大餐,是他的生活追求。最后,和几名岛国挑战他的高手决战后,受重伤死掉了。
不知怎么回事,就托生到了这个世界,而且还带着前世的记忆。由于一种无法解释的现象,他前世的记忆,如今回想起来,都历历在目,连上辈子刚出生的记忆,现在也能够回想起来,如同电影的回放一般。
他上一世,以武为生,收徒无数,但因为名声在外,经常有挑战者上门,失手之下不乏打伤人命的事件,因此,仇家遍地,厮杀不断,给他带来诸多事端,难以真正的放松自己。这一生希望能换个活法,想了想,这一辈子,最好是弃武从文。
他上辈子,接触过许多搞搞文学的知名或不知名作家,在他眼里,他们一个个清闲的不得了,满地球的飞来飞去的开会,研究,搞个文化交流什么的,小日子不要过的太舒服。当然,到底是不是他看到的那样,他也不敢肯定。
可是他如果有了记忆中的那么多古今中外优秀的作品,决心从文,要是还饿肚子,这岂不是给上一世的地球几千年的文化丢人?这点底气,李飞阳那是相当有的。
中午,家人陆续回来,一时间院子里乱哄哄的,闹哄哄,整个大院子顿时活了起来。李飞阳的爷爷奶奶们,都是五十来岁,除了他亲爷爷李在田有李开山这么一个儿子外,其余几个爷爷奶奶的子女们,一部分牺牲在了战场上,还有一部分逃到南方宝岛,至今没有音讯,生死不明。
四爷爷因病不治,去世的早,家里就留下四奶奶一个人,她的孩子们也下落不明,据说也远走海外,到底是不是,家里人都不能肯定。
李家基因非常好,李飞阳的几个爷爷年轻时都是极为俊美之人,几个奶奶也是当时有名的美人。所以,李家人都是男的英俊女的漂亮。
浇地是一件很繁重的农活,家里人都累的不轻,一个个吃完饭,都躺床上午休去了。
李家大院很大,分为几个独立的小院子,李飞阳的几个姑姑住在一个比较大小院子,李飞阳的爷爷奶奶们住在最大的主院里,平常吃饭的时候大家都在主院子里,但是休息时候自然是各回各院。
李开山夫妇单独一个小院子,李飞阳和他们住在一起。
这个世界现在所处的时代,应该相当于中国当初特殊时期刚结束之后的年代。国家贫困,人民穷苦。物质水平极差,但人们心里有股子奋斗的精神。
如今是公历1979年,和前世的年份也极为类似。李飞阳的老爸李开山,是一个有主意的人,他头脑灵活,做事有分寸,是村里的村长,在村里很有威望。
李飞阳进堂屋的时候,李开山正开着收音机听里面播放的评书联播。
这年头,文化生活极度贫乏,能有评书听,就是很享受的事情了。看到李飞阳进来,李开山抬眼看他:“怎么还不去睡觉?下午你还要回校上课,别到时骑车没精神。”
李飞阳笑道:“没关系,我都这么大了,哪那么容易累着?”
李开山道:“什么事情?说吧,一看你这样子,就知道有事要说。”
李飞阳嘿嘿笑道:“老爸英明,我这里有份文件,想要你给签一下。”
李开山一愣:“文件?什么文件?学校里现在还有文件要家长签署?”
李飞阳道:“不是学校里的,是我自己的,这不是我最近在一家杂志上写了一篇小说嘛,现在要出版了,人家说我年龄不够,需要家长来签名才行。”
李开山张大嘴巴:“还真有这么回事啊?我还以为你前几天骗我呢,不行,我得向家里人宣布一下,我儿子竟然都出书了,哈哈哈。。。。”李开山哈哈大笑,极为高兴。。
李飞阳一脸无奈:“老爸,你先帮我签了再笑也不晚啊。”李开山收起笑容,掀开手里的文件:“黄河文艺出版社?”“童话?葫芦娃?”“还有东山出版社?武林传奇?你还写了传奇小说?”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
第二章 高中的人和事
李开山看完出版协议,纳闷的看向李飞阳:“童话故事的事情,你跟我说了,怎么还有一部传奇小说呢?这个《越女剑》是个什么情况?”
李飞阳笑道:“一时间手痒,就多写了一篇,感觉写童话总有点幼稚的感觉,就写了一篇武林有关的小说,证明你儿子不但会哄小孩,会写小儿童话还会写成人童话。”
其实,在这个世界,还是有一些关于飞来飞去的剑侠故事的,可以说是武侠小说的前身,但大多数都和说书人讲评书类似,没有上一世的武侠小说那么紧扣主题,结构比较松散,而且文学性不太强。
李开山道:“成人童话?不错,武林传奇里面写的确实都是是成人童话!”
李开山看了看出版社给的费用:“这一篇童话故事,出版社给你两百块钱,另外以后欢迎你继续投稿。这一篇叫做《越女剑》的传奇故事,出版社给的可不少啊,整整一千块钱啊,儿子,你厉害,都能够挣钱了。咱们一大家一年的的生活费也不到一千块钱啊!这个世界,和上一世差不多,七十年代人民币的购买力,还是非常坚挺的。
在农村来说,蔬菜大多数是自己种植的,菜油也是自己压榨的,除了油盐酱醋之类必备的东西需要购买之外,杂七杂八所有的消费加起来,一个五口之家,一个月也花不了五十元。许多人去赶集会买东西,一般也就是带个十来块钱,就就这样能花一半就算是不会过日子了。李飞阳一篇小说,竟然给了一千元的稿酬,在这个年代,是极为惊人的。
李飞阳笑而不语,他这篇武侠小说,在《武林传奇》这本杂志里,可以说是一枝独秀。
《武林传奇》这家杂志,说的都是一些过去武林中一些传奇故事,有真有假,真假掺半,目的就是吸引大众眼球,满足大家的猎奇心理。
开始是一些人说过去的武学大师的一些夸张的传说,后来就有一些人,在里面发表了一些武林小故事,再后来就有了一些原创性质的武侠故事。因为这些原因,这本杂志,极为受大家欢迎,是全国最火的一家杂志。
这以前,从没有像《越女剑》这样的成熟的武侠小说写作方式,这在杂志社里面,曾引起了一阵轰动,编辑们都有眼前一亮的感觉。
之前的武林故事,只是对故事的叙述,而没有像《越女剑》这样,有作者自己的感情倾注,给人一种深深的带入感,使读者为之心潮起伏,不能自已。故事看完后,留下来深深的遗憾和对女主角的不甘。这是前所未有的,也是稿酬给这么高的原因。
午休后,李开山向家里人宣布了李飞阳写书的消息,自然的全家轰然,集体叫好。李飞阳的爷爷提议放鞭炮庆祝一下,得到了全家人的同意,等到李飞阳骑着自行车返回学校的时候,村子里霹雳啪啦的鞭炮声响彻全村。
唐城一中,就坐落在唐城市内,李家村距离唐城市有三十多里地,外地上学的学生大都是骑自行车去上学,也有一些家境贫困的学生步行在学校和村子里往返。
回到学校,李飞阳刚在自行车棚里停好自行车,一个贱贱的声音传来:“老大,你回来了?带什么好吃的没有?我今天从家里带来了几斤狗肉,咱们今晚上是在宿舍里开会还是去你的小院子里去?”
说话的人,梳着汉奸头,大长脸,金鱼眼,穿着花格衬衫,下面七分裤,脚下软底球鞋。这一身,在这个年代,那可是极为新潮的打扮。
这人叫谢夫之,别看其貌不扬,学习成绩却是呱呱叫,在整个年级都是数得着的,是李飞阳的几个要好的弟兄之一。李飞阳在学校附近,租了一间房子,五块钱一个月,是一个老院子,说是租了一间,其实整个院子都是李飞阳的住处。每到周末返校,李飞阳和他的几个小弟小妹都会去他的住处集合。一年下来,这已经成了习惯。
李飞阳摆摆手:“老驴,你过来,这是十块钱,你去饭店里买点下酒菜,一会通知他们几个去我的住处集合。”
谢夫之因为脸长,被李飞阳笑称为驴脸,后来大家“老驴”“老驴”的这么喊了一阵子,这么一个劲暴的绰号就喊起来了。
谢夫之接过钱,问道:“还买不买酒?白酒还是啤酒?”
李飞阳沉吟道:“买一点吧,白酒两瓶,啤酒多买点,在弄一瓶葡萄酒来,学校里还有几个女生也去。这点钱看来不够,我这里还有二十块钱,你都拿着吧。”
谢夫之有点迟疑:“老大,这些钱都花了,你的生活费怎么办?”
李飞阳笑道:“不碍事,过两天我的稿费就会寄出,到时候我再请大家撮一顿。”
谢夫之知道李飞阳的本事,自己这个老大从来不夸口,做事极有章法,办法多,鬼心眼儿也多,他说不碍事,那几肯定不碍事。
谢夫之道:“我去喊大飞他们几个帮忙,房间钥匙我也有,我们几个先去你房间里布置一下。你先忙你的,我们弄好了再来喊你。”
李飞阳摆了摆手:“不用喊我了,我还有点事情,办完再说。”
唐城第一中学地处城郊,占地面积极大,依山傍水,风景如画,本来是唐城一家官宦人家的旁院。这家当初的主人,官拜左都御史,家里豪阔的很,为了方便接待四方来客,弄的宅院也是又大又阔,后来新政府成立,就把这处大宅院扩建成了中学。
学校门口就有邮局,李飞阳把在家里签好的合约连同刚写好的一篇童话故事,一起邮递了出去。
李飞阳走进教室,发现大多数人都已经返回,有的在整理作业,有的在闲聊,也有的人趴在桌子上睡觉。
看到李飞阳进来,纷纷打招呼:
“老大好!”
“老大回来了?”
“老大,咱们明天还要不要跟二班进行篮球比赛?”
“老大,三班的黑头说了,说要再和咱们班进行一场足球比赛,但是老大不能出场,否则就算是作弊,他们就再也不跟我们打比赛了。”
李飞阳一一回复后,从包里拿出一大包瓜子:“这是五斤瓜子,大家一会在班会上磕,李东生你来给大家分一下吧。”
李东生是班里的班长,他长得很敦实,方面大耳,看上去是一个很有福气的家伙。但是他一样的喊李飞阳为老大。
他接过瓜子:“老大,咱们的事情,现在有了点眉目,我已经找了社会上的几个发小问了,他们都说目前没有人插手那个行当。”
李飞阳点头道:“这事晚上再说,现在先把这些东西给大家分了。”
上学的学生大都是家庭贫困的农村孩子,城市里孩子比较少,这不是说城市里的孩子上不起学,而是社会上现在还实行子女顶岗制度,老工人退休了,他的子女可以优先顶替上岗,只有子女不愿意顶替了,才会有空额出来。
这导致了许多工人家里的独生子女都上了几年学后,最多上到初中,到上高中的年龄时,都找关系进了父母的单位上班去了。
至于家里有好几个孩子的工人,工资根本就养活不了这么多张嗷嗷喊饿的嘴巴,吃在饭都是问题的情况下,更没有心思让孩子去上学,大多数都是给他们先找一个能养活自己的活计,孩子长大后,再另谋出路。这年头,城市里还不如农村里,至少农村里有耕地,人口多一口少一口没多大关系,开销没有城里人那么大。不像城市里,开口闭口都是钱,没钱寸步难行。
班里的学生以农村的居多,城市里的学生有是有,但是数量上还不到整个班级的三分之一。城市里也有穷人啊!
班里面上学的城市孩子,家长大多数是机关单位里面的职工,福利待遇要比一般的工人高,同时家长的文化水平也都不低,知道学知识的重要性。
李飞阳每到周末返校,都会买一大包零食,分给班里的同学,他手头也不宽裕,只能用这么一个方式来周济一下没钱买零食的同学,另外给钱也太伤自尊,没钱的孩子自尊心尤其强烈,给钱人家也不要。
而且这钱也不是李飞阳自己出,他发动同学在课余时间捡破烂,收集废品,集中到一起,由他出面卖给废品收购站。收到的钱,便充当班费,给大家买零食吃。只有在钱财不太充足的情况下,他才自己垫付一下,等下次卖东西后在扣下属于自己的部分。
就在这样,在李飞阳的带领下,班里的那男女女每周都能吃点小零食,比如糖果啦,瓜子啦,花生啦,棒棒糖啦,有时候还能吃上巧克力!上中学的孩子,正是贪吃的时候,有什么新鲜的东西都想尝一下,李飞阳用这个方法满足了大家的要求,再加上他学习好的出奇,班里同学没有不佩服他的。
在班里呆了一会,李飞阳走出了教室。
教室紧挨着操场,操场上有几个学生在打篮球,还有几个老师在活动手脚,看见李飞阳,都挥手打招呼:“回来啦?”
李飞阳也挥手:“刚回来!”
一个围着操场跑步的中年男子跑到李飞阳面前:“飞阳,下个月学校要参加省里举行的中学生写作比赛,你能不能写几篇文章代表学校参赛?”
李飞阳笑道:“我这水平哪能参加这样高水准的比赛?您就不担心我给咱学校丢人啊?”
中年人是李飞阳的班主任钟建方,是一个老高中生,对班里的学生挺好,是一个很负责任的语文老师。
他和李飞阳挺谈得来,两个人算是忘年交,时不时的请李飞阳去他家吃饭,从不拿李飞阳当小孩子看待。
他对李飞阳非常有信心:“飞阳,凭你的写作水平,绝对压得各个市区的文学写作天才抬不起头来,你可得正儿八经的为咱们班级争口气啊。真要是得了奖,我让你师母专门为你做一份拿手好菜来,我家里那一瓶建国前的茅台酒,到时候我咱也品尝一下,我知道你小子打我家那瓶酒的主意不是一天两天了。”
李飞阳双眼一亮:“那这么说定了,到时候你可不要舍不得!”
钟建方哈哈大笑:“就知道你会这样,放心吧,我说话算话。只要你能取得好的名次,几瓶好酒算什么?”
说好了事情,钟建方又跑向了远方。
在学校的操场里溜达几圈,李飞阳走出了校门。
此时,正当阳春三月,暖风和煦,抬头望去,远处青山茏葱,山腰处几缕丝带似的薄雾,远远的几处人家升起烟火,夕阳西下,半天红光晚霞,风景当真不错。
晚上,班级里开班会。
钟建方总结了一下班里一周的学习状况,某某同学学习进步了,就表扬一下,某某同学成绩下降了,自然是批评一下,班会嘛,无外乎这些东西。
最后钟建方道:“有些同学很反感我张口成绩,闭口成绩,拿成绩来压人,拿成绩来衡量学生是否优秀。说我拿有色眼镜看人。关于这一点,我想解释一下。”
钟建方神情严肃的站在讲台,面对教室里的五十多个学生:“当学生的,就得以学习为主,在别的方面都相差不多的情况下,衡量一个学生优秀的标准,只能是学习成绩!也只有学习成绩!你们没有走向社会,等你们走向社会后,才会发现,以成绩论输赢,是多么公平的一件事!你们在学校都是学生,有着一样的学习时间,有一样的老师教导你们,你的起点都一样。成绩的好坏直接决定了你们下半生命运,我不重视成绩行吗?
你们高中毕业后,就会迎来高考,高考以什么来说话?只能以自己的实力来博弈,什么是实力?就只有学习成绩!你们想要出人头地,只能好好学习!”
最后,钟建方很认真的看向大家:“要知道,你们不是李飞阳!”
最后一句,引来大家的轰然大笑。
大家都扭头看向正低头写东西的李飞阳。
猛然被一群人关注,李飞阳感觉有点不对劲,看着一班同学连同班主任都脸上带笑的看着自己,李飞阳吓了一跳:靠!这是什么个情况?!
看到李飞阳迷惑的表情,班里同学笑的更欢。
钟建方笑道:“看来你们的老大,正在创作一部伟大作品呢,全神贯注以至于外部噪杂的声音都充耳不闻,就这做事情全神贯注的方法,就值得大家学习啊。”
班里同学笑得愈发厉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