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期名将一览(恶搞)
三国时期名将大概分为两个档次
第一档:浪里白条人妻曹、攻城狂魔诸葛亮、老马识途陆连清
第二档:野战无敌司马懿、南郡琴仙周公瑾、正面硬刚吕子明、固若金汤关云长、口若悬河邓士载、关中之虎姜伯约、敬老爱老夏侯渊、不事二主张文远、一打三个小霸王、主动进攻曹子孝、我是武将满伯宁。
有没有将里面的全部含义猜出来的?
更新说明
在下码字仅仅比龟速好一点,还有工作在身,更要为后面准备一些存稿,因此新书阶段,只能每天保底2更2k的章节,等下周开始正式冲击新书榜后,会不定期三更。
更新时间:13点前(大约是12:30)会有一章,17:30左右会有一章,加更的话会有提醒,时间应该是晚上八点。
今晚正式冲击新书榜
任务系统上传一周了,因为占据了一个比较冷门的历史分类公众作者新书榜,成绩还算不错,一周下来,收藏接近200,还有了几个书友打赏支持。
但是,分类榜单毕竟冷门,而且,任务系统还没有签约,哪怕蜗壳对这本书有信心,不认为签约是问题,最快也要这周才能得到签约消息,再寄合约,时间又会过去,等上推荐,最乐观的估计也要两周之后了。
一本书最重要的时期或许就是新书期了,能不能在新书期积累足够的人气,或许会直接决定一本书的生死。
现在,有一条路,能够让任务系统再上一个台阶,那就是冲击首页。
哪怕是公众作者新书榜,只要能呆在首页,对新书也有难以估计的好处,一周下来,收藏或许能突破到四位数。
任务系统能不能上这个台阶,就要看各位的支持了。
凌晨过后,如果有还在线的书友,请点击一下任务系统,把推荐票留给任务系统,蜗壳感激不尽。
之前蜗壳说过,从这周开始,不定期三更,在这里,蜗壳就说一下明天的更新。
明天,也就是周一,任务系统保底三更,中午、下午、晚上各一更;如果冲上了首页并且留了下来,四更,一定在凌晨之前更新完毕,而且不影响以后的更新。
《任务系统》的未来,就在各位的手上了。
卡文了
蜗壳没有存稿,从昨天晚上一直到今天一整天都处于卡文阶段,主要是对第二卷的安排有些不满意,今天估计不会有更了,欠两章,争取在后天之内还上。
关于武将评价的说明
在书评区看到不少书友提到这个系统有些复杂,这里特意来说明一下,看正文有不清楚的,可以到这里来看一下。
首先就是武将的评价,关于武将的等级,有不入流,c级,b级,a级和最高的s级五个档次,其实通俗的说,就是不入流,三流,二流,一流还有顶级这五个档次,只是为了和本书的一个设定,任务点数好搭配,才用的本书这样的形式。
其中c级的标准是四维之中有至少两项属性超过五十点,至少有一个技能。
b级的标准是五维之中有至少两项属性超过七十点,至少有两个技能。
a级标准是五维之中有至少两项属性超过八十点,至少有五个技能,其中至少有一个银色技能。
s级标准就是五维之中至少有两项超过九十点,同时至少拥有八个技能,其中至少有两个银色,一个金色技能。
这里面有几个属于例外,就像吕布,设定中他的武力是满值,统率略低于90,大概是87,但是他这样的,如果说还不是顶级武将,那就太说不过去了,因此还有一个设定,那就是属性值有一项破表的,可以降一个档次算。
吕布武力比顶级的90+还高,所以算成顶级。
典韦许褚的武力值都是90+,但是统率不高,所以只算成a级。
沮授的技能不够,也只能算成a级。
潘凤在提升过后,武力达到了90,但是统率和技能都拖了后腿,因此比许褚典韦他们还是要低一个等级,算成b级。
关于任务得点
任务得点是和武将等级挂钩的,分为c,b,a,s四个等级,上一级别的可以换成下一个级别的,兑换比率是1:5,比如说,一个s级点数,可以换成5个a级点数,以此类推。
点数可以用来直接强化武将,10个c级得点可以强化一次c级武将,以此类推,b级那些都是一样的。
强化自身需要的点数是一半,也就是说用5个对应点数就行了。
除此之外,新推出了一个系统商城的功能,点数又可以用来购买能力值和技能,与直接强化相比,其优劣书中已经有提及,这里要说明的是,你用哪种点数(比如c级得点)买的能力值或技能,就只能给相应等级的武将使用。
再就是要购买一个金色技能,然后给武将使用,那个武将之前必须拥有对应的银色技能,以此类推。
强化武将的机会不同于任务得点,只能用来强化武将,这个在书中应该写得很明白了,适合给别的武将强化使用。
本书技能设定
首先,技能分为金银铜三个等级,提升效果粗略定为20%(铜)50%(银)100%(金)
一个武将可以有多个技能,这点类似于三国志10。
然后,目前蜗壳设定的技能有以下这些,欢迎各位书友在书评区发言,增加或改变技能。
内政方面的技能有:农业、商业、技术、治安、司吏、修葺、征兵
统兵技能有:骑兵指挥、步兵指挥、弓兵指挥、水军指挥、奇袭、固守、攻城、训练
单挑技能,这一项比较特殊,因为真要按照游戏那样来一板一眼的,一招一招对应感觉太不真实了,因此我设定的就只有几种兵器精通,再就是骑术精通和弓箭精通
然后就是谋士的技能:伏兵、镇静、谣言、说服、抗辩、看破、反计、伪退、用间
以上四个大类的技能,分别对应政治、统率、武力、智力四种能力,能力与技能是相辅相成的,如果你能力跟刘禅一样垃圾,技能再好也比不过一个二流武将。
除了这些技能之外,还有一类比较特殊的技能,我暂时定为称号技能。
名士:拥有此技能之人更容易获得别人好感
良将:统兵之时容易出现神勇状态(关于神勇状态,书中有介绍,可以理解为开挂状态,出暴击)
王佐:处理内政极易出现神勇状态
鬼才:使用计策容易出现神勇状态
武圣:单挑容易出现神勇状态
此外,还有国士、明君、战神、军师这几个称号技能,具体效果还在思考中,书友们有意见的可以提出来。
算是请假条吧
昨天看了几个书友的评论,蜗壳感觉有些混乱了,对于南宫家的出现,实际上是因为蜗壳对之前的内容不满意,想要做出改变,倒不像有书友说的迎合书友,没想到反而让诸位觉得不对劲了,现在蜗壳对于后面怎么写感觉有些混乱,而且今天蜗壳工作上的事情有点多,可能要等到晚上才能有时间,到时候理理思路,看看能不能更新吧。
本来昨天刚刚还完欠账,结果昨晚就没有更新,加上今天中午和晚上可能的停更,就是三章的内容,我尽量早点搞定。
说说关于更新的事情
先说明一下断更的事,前面几天单位一直在搞运动会,蜗壳又要当裁判又要当运动员,比平时上班累多了,下班之后,基本上就没有心力码字了,这是我的锅。
除了断更之外,蜗壳之前的更新也极度不给力。蜗壳本身是有工作的人,工资不高,写这本书有两个目的,第一个就是能挣点外快,平日开销能轻松一些,第二个则是兴趣使然,蜗壳看了差不多有八年的网络小说了,在看书之余,慢慢的也喜欢上了构思情节,这就有了自己写书的想法。蜗壳原本的打算是,如果这本书成绩好,那当然就拼了老命写,一来收入更高,二来成绩好也会更有动力。如果成绩不好,蜗壳的更新什么,也许就不会那么给力了,动力不足,加上现在激情有些退却,所以,最近的更新,已经是彻底渣化了。但是不管怎样,现在蜗壳没有养家糊口的压力,所以成绩不好而tj这种事情,是不会发生的,紧写慢写,也要把这本书写完,蜗壳加了的作者群里面有些老作者说得不错,有没有写完一本长篇,差距是非常大的。现在这本书没有推荐,已经到了一个很危险的境界,但是蜗壳还希望最后拼一把,调整一下,好好提高这本书的质与量,毕竟这才是一本书赖以生存的根本。
延迟一下更新
手都冻僵了,第二更剩下的要等白天再起来码了。
请假一天
关于后面的情节,走势上面蜗壳早就安排好了,但是细节上面还差一些处理,如何解决公孙瓒、袁绍的问题,之后攻略何处,如何收服赵云,没有细节的话这些东西都是处理不好的,今天蜗壳先好好捋一捋思路,明天继续更新。
第一章 系统出现
偌大的一座府邸,荷花池边。
深秋时节,艳丽的荷花早已不在,可是依然有一个十七八岁的年轻人倚着栏杆,静静地望着池塘。
他,叫做韩变,字守义,是一个穿越者。
他如今的父亲,是这里的最高军政长官,大权独揽。
他的父亲,手下的地盘超过了一个省,人丁兴旺,富裕繁华。
甚至连天下间最大一个家族最重视的公子都要仰仗他的父亲,不敢惹他父亲生气。
对他而言,权势钱财不过过眼烟云,甚至连整个天下都只是他必然会取得的一个战利品。
好吧,对不起,我说谎了。
他,叫做韩变,他的父亲,叫做韩馥,字文节。
没听过这个人?
但是,只要看过三国演义的,应该都知道韩馥说的这句话。
“我有上将潘凤,可斩华雄!”
没错,韩馥,上将潘凤的主公,现任冀州牧,主管冀州军政大权。
然并卵。
韩变很忧伤。
前世作为一个熟读演义,又经常玩暗荣公司游戏的宅男,韩变在上将潘凤爆红的那一段时间,也跟了一阵风。
对于潘上将的主公韩馥,他自然也关注了一下。
那个时候,他才知道,这位冀州牧不仅仅说出了那句话,还很……奇葩,奇葩到了他居然记住了这个在三国时期并不起眼的小人物。
在讨董之后,因为受到了公孙瓒的威胁,韩馥自认为搞不过公孙瓒,然后,他把冀州让给了袁绍。
很陶谦的做法,问题是人陶谦是马上就要挂了,而韩馥呢?
身体倍儿好,吃嘛嘛香。
让出冀州,让你们打去,这总行了吧?
这才到哪儿。在讨董之前,袁绍算是韩馥的下属,韩馥有些怕袁绍做大,多有为难,两人结下了梁子。如今冀州成袁绍的了,韩馥能跑得了?
据说,是袁绍的一个下属,为了讨好袁绍,派兵直接为了韩馥的府邸,然后,把韩馥儿子的腿打断了。
韩馥瞬间就吓尿了,心说现在是打断我儿子的腿,过段时间不得要我命呀?
怎么办?跑!
韩馥就离开了冀州,到了张邈那里混吃混喝。
但是事情还没完。
袁绍派了个使者到张邈那里,本来为的是公事,不关韩馥的事,但韩馥以为是来抓自己的。
怎么办?
韩馥决定上个厕所,然后在厕所自杀了。
韩馥机智地错过了所有正确选项。
如果在平时,在穿越之前,看看韩馥的生平,韩变觉得是一件很有意思,很搞笑的事情。
但是,韩变穿越了,成了韩馥的儿子。
事情大条了。
如果事情按照历史上那么发展的话,韩馥仍然会让出冀州。
然后,他的儿子腿会被打断,生死不知。话说回来,韩变就是韩馥的儿子。
韩变很忧伤,脸上的肌肉不断颤抖,抓着栏杆的手也开始用力。
“妈蛋,想打断我的腿,我就打断你五肢!”
韩变平时是一个很好说话的人,如果他还有退路,他就会慢慢往后退。
但是如果让他觉得退无可退了,韩变马上就会变成一个光棍的人。
他爆发出来的能量会比那些平时看上去就很凶的人更可怕。
这点,在他初中时期得到了验证。
包括那个一周敲诈他四次的小混混,没有人想得到,平时看上去就像是面团,怎么揉都可以的韩变,居然能拿着块板砖,追着五六个小流氓,一砖一个全部撂倒。
很显然,突然的穿越,黯淡的前途,让韩变觉得,没有退路了。
可是,咬牙切齿了一会儿,韩变却无奈地发现,他好像拿袁绍没有办法。
这不是面对几个小混混,那个时候他可以凭借血勇之气和不怕死的劲头,追对方几条街,但是袁绍不同,要对付袁绍,不是有勇气就可以的。
如今还是群雄讨董之前,袁绍在这个时候并没有发家,应该还是渤海太守,算起来还是韩馥的下属。
但是,袁家四世三公,在海内几乎没有什么家族威望能超得过袁家了,连韩馥本人都不敢动袁绍,只敢暗地里为难一下,生怕落了什么口实,他韩变又能怎么办?
学拉灯同志搞点恐怖*袭击?
韩变不由得叹了口气。
“还是实力太弱了,父亲的手下,我知道的就一个‘上将’潘凤,人家袁绍文有田丰等人,武有颜良文丑,这样的阵容,也就阿瞒有机会翻盘而已。”
“更何况,我也有自知之明,虽然有穿越知道一些历史的优势,但是在后世看的以小说居多,即便是史书,谁又知道真实的历史又是怎么一回事?这方面我的优势并不大。”
“而我和父亲的本事……只能说不会太笨,但要和曹操袁绍这些人扳手腕,远远不足呀。”
“要是我也有个金手指之类的就好了,三国……不好混呀。”
一边小声地自言自语,韩变却又无奈一笑。
以前他在网上看小说,很多人玩穿越,凭着先知先觉,一步步统一天下。
那个时候,他看得很爽,但是现在,当他站到同样角度的时候才发现,事情并不像小说里面写得那么容易。
且不说这个时代的人虽然囿于时代的局限性,却并不蠢笨,不是那么好忽悠的,单单是蝴蝶效应,就足以将穿越者的先知先觉抵消大半。
要保持先知先觉的优势,就要尽量不改变历史;可是不改变历史,那穿越者还怎么混?
玩穿越,不带几个金手指,没准一开局就被哪儿的土匪一刀了账。
“可是,我能有什么金手指?”
就在这个时候,一道冷冰冰的,似乎不含有任何感情的,金属式的声音在韩变耳边响起。
“超级任务系统,载入中……载入进度,10%……”
就在韩变为这个声音吓了一跳的时候,没有任何征兆的,他觉得脑袋里似乎被塞了一大团东西,这阵剧痛,让他直接昏厥了过去。
即便是昏厥了过去,那机械的声音依旧在继续响起。
“80%,90%,99%,100%。载入完毕!”
“扫描中……宿主身体素质,平庸;大脑发育,一般。”
“宿主能力:武力……综合评价:c。”
“自动发放新手任务:通读《论语》。等级:c。奖励:新手大礼包一份,c级得点一个,探知技能解锁。”
…………
过了一会儿,韩变才悠悠醒来。
“我的娘啊,这是第二次了,脑袋快裂开的感觉可真难受。”
第一次自然是前几天韩变刚刚穿越的时候,那个时候因为接受了之前遭遇意外昏迷不醒的那个“韩变”的所有记忆,头也是痛得要命。
“超级任务系统?没想到前世玩的那个游戏也随着穿越过来了,不过这倒是好事一桩,如果这个系统和游戏里面的一样的话,打败袁绍甚至曹操也并不是不可能的事。”
在穿越之前,韩变是个不折不扣的宅男,平日的爱好就是玩游戏看小说,他的一个发小爱好和他差不多。
不过那位发小比他更痴迷一些,到了后面甚至已经不满足玩那些暗荣系列的单机游戏了,而是自己加入了一家游戏公司的研发部门。
就在穿越前几天,韩变就接到了那位发小的内测邀请,去玩了一下他们公司研发的一款“超级三国志”游戏。
那款以三国为背景的游戏是rpg模式,玩家一开始只有庸才的能力,但是玩家可以通过不断完成任务获得任务得点,一次次锻炼自己,最终可以达到接近甚至超过那些历史名将的水平。
因为那款游戏以任务系统为主,韩变记得,他的那位发小当时吹嘘的就是那是一个“超级任务系统”。
在刚刚昏迷的时候,那个机械的声音所说的话,也都传入了韩变的脑海中,包括那个新手任务。
“通读《论语》?没想到哪怕是穿越了之后,我也逃不了读书的命。”
自幼就不喜欢读除了小说之外书籍的韩变无奈苦笑。
《论语》作为儒家最重要的著作,在汉代这个儒家盛行的时代的影响力,绝不是别的书可以比拟的。
基本上每一个以儒家门人自居的人,家中都至少会有一部论语撑门面。
韩馥也是如此,更何况韩变知道,他父亲虽然没什么文采,从不敢和别人讨论经典,却很害怕被人说成胸无点墨,因此在家中备了许多书籍装点门面,在韩府内,甚至是有一间巨大的书房,来专门盛放韩馥收集的书籍。
论语,肯定能在书房里找得到。
根据记忆,韩变三步并着两步向着书房走去。
以前的“韩变”和韩变一样,也是不喜读书的性子,在韩变得到的记忆中,“韩变”似乎只去过那么一两次书房。
有些时候,记忆和现实差得很远。
比如说,韩变在真正看到书房之后,他的第一印象是,好大,好多书。
几十个很大的书架,上面横放着一个个竹简,这个时期虽然早已有了蔡侯纸,但是因为纸张的造价过高,印刷术的不过关,流传的书籍大多还是以竹简形式的。
纸质的书籍,在书房中只占了一个小小的角落。
按照书架上面的指引,韩变开始寻找论语的踪迹。
第二章 读书难
虽然书架很多,但好在上面都有标记,标注着每个书架上面放着的书籍名称,很快,韩变就找到了放《论语》的书架。
一仔细看书架,韩变就不禁讶然。
韩府有许多仆从下人,每日对韩府进行打扫,这间书房也不例外,书架,地板每日都有人擦洗。
可是整间书房,收集有书籍上千册,换成竹简则更多,每一块竹简都清洗的话,无疑是很大的工程量。
因此,韩变早有耳闻,书房里的书,是每个月清洁、保养一次的。
可是,韩变随手拿起一卷论语,却上面已经有一层薄薄的灰尘,再看连接竹块的牛皮绳,除了有些灰尘之外,坚韧如初。
再看其他书籍,也是如此。
如果是经常翻看的书,绝不会落如此多的灰尘,甚至于,连连接竹块的牛皮绳都有可能会断裂,孔子当年就留下了“韦编三绝”的美谈。
这只能说明,最起码在最近一个月,这间书房的主人,没有翻看过这些书籍。
“果然,这间书房只是用来充门面的。”
论语,是记载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本合集,总共20篇四百多章,每章的篇幅很短,韩变记得,在他初中学语文的时候,那个严肃的语文老师曾经说过,整部《论语》大概有一万字出头,放到现代报纸的一个版面完全是能装下的。
可是,韩变发现,就这区区一万字出头的论语,居然装满了整整一层的书架。
“竹简记载的文字果然太少,以往听说有人运一部书动用整整一架牛车,如今看来,这完全是正常的。”
“之前听说汗牛充栋是形容书多,可如果是竹简的话,那书也就没有想象的那么多了。”
从书架上拿下来一卷论语,韩变也不嫌地上脏,直接像以前去书店一样,席地而坐,翻看书籍。
韩变随手拿下来的,正好是论语的《学而》篇,他初中时学过其中的一些篇目。
可是,刚刚一翻看竹简,韩变就觉得一阵头大。
繁体字他虽然认识不多,但是以前的“韩变”并非文盲,联系着他留下来的记忆,韩变还是能认出个差不离来。
问题在于,古人的书写、阅读习惯和现代人完全不一样。
自上而下,从右到左的读倒也罢了,韩变虽然不习惯,但是他可以慢慢适应。
可问题在于,韩变翻看书之后,他才发现,这个时代,是没有句号逗号感叹号的,什么标点符号都没有的。
其实汉朝已经出现了原始的标点符号,也就是所谓的“句读”,可是这只是小范围内的运用,而且基本上都是读书人本人根据自己对书籍的理解,加的一些断句而已。
以韩馥的性格,给这一屋子书做句读?那他早就成为当代大儒了。
因此,这间书房里面的书籍,是连半个句读都没有的。
“子曰学而实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学过的一段论语读下来,韩变都已经读得咬牙切齿了。
学过的,知道意思的,韩变还能勉强读下去。
但是到后面,很多篇章韩变连看都没看过,根本就不知道意思,不知道意思,不能理解,也就没有办法通读一遍,更加无法理解,陷入了一个恶性死循环中。
“这书没法读了!”
韩变无奈地将竹简放回书架中,如果说光是读一遍论语,不管意思,不管停顿,他还是能做到,但是那样的话连“不求甚解”的地步都没达到,相当于把一道精美的饭菜直接咽进喉咙里,既浪费对身体也没什么好处。
更何况,韩变记得,那款游戏中的任务系统和别的游戏不同,别的游戏都是任务说是什么奖励就是什么奖励,不会变好,也不会变差。
而这款游戏不同,这款游戏的奖励是根据任务完成的程度来发放奖励的,完成程度分为完美、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五个档次,合格即能获得任务描述的奖励,而以上档次的完成度奖励会更好一些。
至于不合格,有可能获得更少更差的奖励,更有可能拿不到任何奖励。
通读论语不过是一个c级任务,在s、a、b、c四个档次的任务中属于最低的一档,如果连这个任务都是不合格,那多半就拿不到任何奖励了。
玩过很多游戏,韩变深知新手大礼包的重要性和价值,这个任务是绝不能放弃或者说草草完成的。
可是,没有标点符号,再加上韩变的文言文本来就不行,以前的“韩变”也不喜看书,也就比没接触过古文的现代人强些有限,要理解好《论语》的意思,几乎就是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突然,韩变的眼睛一亮。
他读不懂,不代表别人就读不懂呀!
只要找一个精通儒学的学者来教授自己,不就行了吗?
至于精通儒学的学者往哪儿早,韩变则也有了主意。
韩馥虽然不是袁绍的对手,但是作为堂堂冀州牧,天下有名富裕大州的军政一把手,找几个学者,岂会是一件难事?
…………
州牧府,即之前的刺史府,中平五年,灵帝改部分资深刺史为州牧,主管军政大权,冀州的刺史府就此改了名,位置却没有变化。
韩馥没有很大的才能,几乎是了解他的人的一个共识,以韩馥的才能,别说是为州牧掌管一州的军政大权了,哪怕是掌管一郡之地,成为郡太守或是郡国相也多有不足,或许掌管一县之地更加适合他。
能够成为冀州牧,韩馥靠的是他的钻营和堪称逆天的运气。
但是,哪怕是再瞧不起韩馥的人也不得不承认,韩馥虽然才能不足,却绝非是那种贪图享乐而误事的诸侯,恰恰相反,从某种程度上来说,韩馥还算是勤政了。
如今,韩馥就呆在他的州牧府邸中,处理政务。
就在这时,一个近侍进来,报告说:“启禀大人,沮别驾求见。”
韩馥一听,眉头顿时就皱了起来:“那书痴怎的又来了……且让他在偏厅稍后,就说我在处理一项重要的政务。”
近侍退下不久,韩馥就又听到了一阵脚步声,头也不抬地说道:“我不是说了么,让他先等一会儿。”
等他抬起头,才看见进来的并不是近侍,而是韩变。
“父亲,你可得帮我一个忙!”
不等韩馥开口,韩变就笑着说道。
第三章 冀州别驾
在穿越过后,韩变为了防止穿帮,狠狠地回忆了之前的“韩变”的记忆。
在“韩变”的记忆中,韩馥和这个时代绝大多数父亲不一样。
这个时代的很多人,都是严父,对子女要求非常严格。
“韩变”幼年丧母,韩馥虽然有好几房小妾,却并未重新立正室。
或许正因为如此,韩馥扮演的,却是一个“慈母”的角色。
虽然对“韩变”并未到溺爱的程度,却也不多加苛责。
从“韩变”的名字也可以看出一些端倪。
“变”,说明韩馥知道自己的水平,希望自己的儿子和自己有一些不一样;字“守义”,则表达了韩馥对韩变品格的希望。
但是,从小到大,韩变不喜读书,也不见韩馥严加管束。
简单的说,韩馥对“韩变”寄予希望,却并不强求。
也不对“韩变”设太多条条框框。
韩馥这样做,并不意味着他是一位好父亲,但是却让韩变觉得很舒服,他觉得,这样的关系,与其说是像父子,倒不如说更像是兄弟,更像是朋友。
因此,韩变故意用一种很随意的方式,和韩馥交流。
果然,韩馥并未发现韩变的异常,和颜悦色地问道:“你又闯什么祸了?”
韩变顿觉汗颜,在他得到的记忆中,以前那位“韩变”,可是一个十足的惹祸精,大错不犯,小错不断。
也就摊上了韩馥这样的父亲,换一个人,“韩变”不知道要挨多少顿饱打。
“父亲,不是祸事,是这样的,孩儿最近想要读书,听说‘论语’里面有很多道理,孩儿便想去看看。”
“结果发现看不懂?”
韩变刚刚说完,韩馥就笑着道。
说实话,《论语》并不算太过艰涩难懂,但是没有句读,即便是饱读诗书之辈,也有可能理解错里面的意思,最终以讹传讹流传下去,更何况韩馥也知道他儿子是个什么货色。
一个打小就没怎么读过书,仅仅不至于成为文盲的家伙,怎么可能一开始就看得懂《论语》?
对于韩变突然想要看论语,韩馥有点好奇,却并不如何惊讶。
他也是这个年龄过来的,知道这个年龄的年轻人,很多时候都有一种三分钟的热情,突然喜欢上读书也很正常,更有可能会是一件好事,也许就突然走上正途。
虽然韩馥不怎么管束韩变,但是他的内心深处,还是希望韩变能够比自己有出息的。
“说吧,想要为父帮你做什么?”
韩馥笑着说道,作为一个父亲,他想当然地认为韩变是来找他解惑的。
韩馥自认为不是什么出色的学者,但是当年也是熟读“论语”的,拿去和别人讨论经义自然不够格,但是教一个仅仅比文盲强点的黄口孺子还不是手到擒来?
孩子有可能走上正途,自己也能当一次老师,韩馥的心情顿时就好了起来。
然而,等韩馥听到韩变的要求之后,他就换上了一副哭笑不得的表情。
“孩儿想要父亲为孩儿寻一个熟读‘论语’的学者为孩儿的老师,为孩儿解惑。”
为了新手任务的完成度,韩变故意装作没听懂韩馥的意思,将自己一开始的打算说了出来。
韩馥顿时无语,他总不能毛遂自荐地说,儿呀,别找什么学者了,就你父亲我来教你读“论语”吧。
万一被直接拒绝了,他的这张老脸往哪儿搁。
“那好,为父这就为你物色一位西席。”
西席就是古代老师的别称,这点常识韩变还是知道的。
就在韩馥搜肠刮肚,想要找出一个能力和品行都出众的学者来当韩变的老师的时候,他眼角的余光,瞥见了之前那位近侍的身影。
一见到这个身影,韩变就想起了一个人。
“对了!我怎么把他忘记了!”
“父亲,你说的是谁?”
看着韩馥那兴奋而又有些纠葛的神态,韩变突然对韩馥所说的“他”有些好奇。
凭着直觉,韩变觉得,那个“他”不简单。
“一个大……哦不”韩馥将几乎就要脱口而出的“麻烦”咽了回去,接着说道:“冀州别驾,一个有大才,品德也很高尚的先生,他还是一位茂才,教导你可是绰绰有余了。”
韩变听出了韩馥话中的不自在,但是他已经无暇思考这一些了。
因为韩变已经被韩馥口中的那个“他”给吓住了。
以前的“韩变”不学无术,但是对这个世界的一些常识还是知道的,托他的福,韩变也不至于成为这方面的白痴。
别驾,也就是别驾从事的简称,属于州刺史的属官。
如果单单是这样,那倒没什么牛的。
可是,别驾和别的属官不一样,这是刺史属官中地位最高的一位。
别的属官,出行没有自己的专车,而别驾不同,别驾身份尊贵,跟随刺史出行时要另乘专车,因此,才有“别驾”的说法。
简单的说,在州牧掌管一州军政大权的时候,别驾从事在某种意义上,就是秘书长这样的角色。
至于那个“他”的“茂才”头衔,也很了不得。
茂才本来应该叫秀才,在后汉时期,因为要避光武帝刘秀的名讳,而改名叫茂才。
别看茂才的本名和后世明清时期的秀才一样,但是茂才可牛多了。
这个时代没有科举,朝廷选拔人才就要依靠地方举荐,举荐的方式有两种,举茂才和举孝廉。
这两种举荐方式出来的人谁含金量不高倒是不好说,但是有一个确实显而易见的事实。
茂才大多数可以直接被委任为一县之长,孝廉多数却只被委任为郎官。
可以说,汉朝时的茂才,应该和科举时代的进士差不多。
让一个官职、学问都这么牛的大才来当自己的老师?
想清楚其中的关节之后,韩变感觉自己简直是被一块从天而降的馅饼砸中了,整个人都晕乎乎的。
“来,为父这就带你见见,你未来的老师。”
韩馥很热情地牵着韩变的袖子,径直往偏厅走去。
韩变自是不会拒绝,任由韩馥拉着。
只是不知为何,韩变觉得,韩馥这样的举动,似乎是急着摆脱什么大包袱一样……
第四章 书痴
走到门口,韩变就见到一个中年文士正襟危坐,那文士身穿青色长衫,下巴上没有留胡须,只留了一点整齐的八字胡,显得儒雅而又精神,一看就很有饱学之士的范,估计就是韩馥所说的冀州别驾,大汉茂才了。
只是韩变注意到,虽然中年文士端坐着,但是他的右手食指却不时地在案几上面轻叩两下。
韩变笃定,这人必有什么急切的事情,估计还是有求于自己的父亲。
这倒让韩变好奇了起来,冀州别驾的官职已经不低了,茂才的身份更让对方的地位有些超然,这样的一个人居然会有求于人,而且是有求于自己那个才具不佳的父亲。
见到韩馥带着韩变进入偏厅,那文士立刻站起身来,恭恭敬敬地行了个礼,道:“见过明公。”
韩馥微笑着示意对方不必多礼,见文士张口欲言,韩馥马上说道:“沮别驾,你来得正好,我正有一事相托。”
原本是来求人,没想到还没开口就被对方先托付事情,那文士心中便是咯噔一声,只是想到对方毕竟是自己的上司,更何况自己还有事相求,如果这就拒绝的话那自己的事情也就别提了。
文士只好点头道:“若有能效劳的,授必定竭力完成。”
只是在心中暗暗祈祷,对方的托付要么简单到轻易可以完成,要么困难到自己可以有借口推脱。
韩馥点点头,却并不说是什么事,只是把韩变往前带了带,介绍到:“此乃犬子韩变,字守义。”
犬子翻译成白话岂不就是狗儿子?
韩变一边在心中腹诽,一边向文士行礼。
那文士也道:“见过公子。”
说完,文士便奇怪地看着韩馥。
他虽然没见过韩变,但对对方的事迹却早有耳闻。
一个膏粱子弟罢了,和自己根本不是一路人,州牧大人介绍他与我做甚?
韩馥似是瞧出了文士的想法,道:“想必犬子所为,先生早已耳闻……实在是有些荒唐。”
文士口称哪里哪里,心中却想,哪里是有些荒唐,据他的听闻,这位韩公子可是十足的草包,吃的是奶挤的是草那种。
韩馥稍微顿了一下,接着说道:“然而,幸亏上天保佑,我这孩儿进来幡然悔悟,准备好好读一读圣人经典,改过自新。”
“这倒是一件好事。”文人点头叹道,他读圣贤书长大,深知里面的哲理,不管这韩公子以前如何,若是真心悔悟,哪怕不能增长才干,也能懂更多道理。
只是,还是那句话,关我毛事?
“我这孩儿,如今欲读《论语》,无奈才疏学浅,无法体会先贤深意,如今亟需一位精通儒学的大才教导。”
说着,韩馥便顿住了话题,盯着文士。
那意思很明显了,我想让你当我儿子的老师,说说干不干吧。
文士面露犹疑之色,他不愿意违逆上官的意图,更何况别驾不仅仅是州牧的下属那么简单,更是州牧的从属官员,他甚至应该叫对方一声主公。
然而,他也不愿意去干那种讲解《论语》的活。
谁知道这位韩公子是真的想读书还是三分钟热度?别到时候自己一腔心血付诸东流。
更何况,以自己的学识,去做启蒙老师的工作,为一个什么都不会的学生讲解《论语》,说实话,有些对不起这一身所学。
打定主意,文士决定找个理由推脱,哪怕为此得罪了上官也在所不惜,他本就是刚直的性子,绝不肯违逆了自己的真实想法。
可是,听见韩馥的下一句话之后,事情发生了改变。
“我家中颇有藏书,若是哪一位先生肯纡尊降贵,教导我这孩儿的话,便将这些藏书借与那位先生一观又何妨?”
偶尔委屈一下自己,也没什么关系吧?
这文士之所以来寻韩馥,就是想要进韩府书房看一看韩府的藏书。
在这个时代,书籍是稀罕物,又贵又少,寻常人难得一观。
文士虽然饱学,家中却并不富裕,藏书很好,偏偏他又是嗜书之人,人称“书痴”,平生最大的爱好之一就是寻书籍观看。
而韩馥的藏书是出了名的多,自然遭到了他的“觊觎”。
可惜的是,这位韩冀州似乎不太大方,他请求了许多次,都被对方婉言拒绝。
如今良机就在眼前,文士怎肯错过?
文士不假思索地一抱拳道:“明公,授虽然才疏学浅,却也自认为对儒家经典颇有研究——若是明公不嫌弃的话,就由某来为公子提点一二,不知明公意下如何?”
韩馥作出一副思索的样子:“可是以先生的才能,教导我那孩儿的话,未免太委屈了一点。”
“不委屈不委屈,此乃我辈分内之事。”
文士连忙答道。
一个别驾从事,茂才来教导自己,韩变自然是千肯万肯。
就这样,在三人各自的盘算下,韩变的儒学老师,就此敲定。
因为急着完成新手任务,在各自熟络了几句之后,韩变便“满怀求知欲”地,将文士连拉带拽地,拉出了州牧府,径直走向书房。
此举倒是正中文士的下怀。
两人不知道的是,就在他们走出府门的时候,韩馥重重地松了口气。
“总算是打发走这个书痴了,不容易呀!”
他总是婉言拒绝文士借阅书籍的请求,并不是他有多么吝啬。
话说回来,即便他真个吝啬成性,面对别驾从事,也不会到一毛不拔的地步。
只是他这人很好面子,那书痴借阅书籍之后,万一来找他交流一些心得体会,那他岂不得露馅?
他可是自家人知道自家事,他家的书房,他进去的次数仅仅比韩变多了那么几次而已。
“那书痴多了个弟子,应该无暇找我交流心得了吧?我那孩儿又有了个才学出众的老师,一举多得,实在是一举多得!”
空荡的大厅之中,回荡着韩馥得意的笑声。
而在另一边,韩变在前领路,文士在后跟随。
韩变一拍脑袋,道:“差点忘记问了,还未请教先生姓名!”
文士满脑子都是韩府那一屋子的书籍,随口答道:“好说,某姓沮,名授,字公与,你可以叫我沮先生,也可以叫我公与先生。”
“哦,沮先生呀……什么?你是沮授!”
ps:新书上传,还请各位不吝支持,觉得可以的,点点鼠标,收藏一下,推荐票有多余的也请投个几张,现在的数据,真的很寒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