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千古绝句(3)
刘协乍一见到此人,心道,这人我必定见过,只是,却想不起来了!祢衡见那人进来,忙对刘协介绍到:“这位就是我的朋友,孔融,孔文举!”
刘协一惊,霍然想起朝堂上留给他印象深刻的两张脸,一个是杨彪,另一个,原来却是孔融。
孔融此刻也瞧见了刘协,心头一惊,直以为是自己眼花,忙揉了揉眼睛,却见伏皇后也在其列,这一吓额头直冒冷汗,慌忙就要跪倒参拜。
刘协见孔融作势欲跪,忙一把迎了上去,笑道:“原来竟是海内皆知的大儒孔先生,在下萧翎,只是一家当铺的东家,今日有幸见到两位,实是在下的荣幸!”说完对愣在当场的小二道:“再添两副碗筷,我们两桌并一桌!”
小二躬身去了,孔融见刘协抢住自己的话头,心中明了,自然是告诉自己不要把他的身份抖露出去,忙也笑道:“原来是萧公子!今日,正平多有得罪,我代他赔礼了!”
孔融正为扰了圣驾的祢衡赔罪,没想祢衡却不乐意了:“文举说的哪里话,这叫不打不相识!”
刘协点头称是,拉着二人便入了席,李晨站起身,将两人的酒杯斟满,一行七人也不分什么主仆,君臣,各自对饮,祢衡虽然说话刻薄,但也是直来直去的性子,不一会功夫,倒与萧大,萧二两兄弟显得十分投机,酒过三巡,这话自然便多了起来。
只听刘协问道:“自迁都以来,各方才士纷纭而至,都为搏个出生,不知祢大哥可寻了条出路?”
祢衡正在喝酒,听到刘协问话,放下手中的酒杯,叹道:“我来许都已有五日,也投了几份自荐书,可是到现在也无音讯,想是没什么希望,倒是文举,说愿意助我,明日将我举荐与大将军曹操!”
刘协一听,斜眼瞧向孔融,直看得孔融心里发慌,心中暗暗埋怨祢衡,这事怎么也拿出来说,如今看皇上那神情,显然不悦,但仔细思量,倒也不能怪祢衡,毕竟他也不知道眼前这少年正是当今天子,于是忙对刘协道:“我只是提了个建议,一切还得看机缘!”
第九章 千古绝句(4)
刘协一笑,不置可否,转而问祢衡道:“此事祢大哥可要想清楚了,恕兄弟说句直话,以祢大哥的性子只怕好事多磨!”
虽然刘协说得婉转,但孔融却听出了门道,若不知道刘协身份的,全可当作是一句关心话,但这话孔融听来,却怎么听怎么觉得刘协是叫祢衡不要去投曹操,既然这样,倒可嚼出点味道来,第一,刘协现在定是不满曹操。第二,刘协有意削减曹操的势力,又或者说有意发展自己的势力,与曹操抗衡,能品出这点味道来便已足够。孔融也是忠义之士,如若不然,也不会因阻止曹操攻打刘备,而被曹操斩杀。虽说现下投奔了曹操,却是因为曹操现在并未做出什么大逆不道的事来,况且自己有能力为朋友谋个出生自是全力帮忙,只是现在刘协插手了此事,孔融自然知道如何去做。
祢衡犹豫了,听完刘协的话他便犹豫了,投奔曹操只是现今的权宜之计,若非如此,他第一天进城便可寻了孔融,让其举荐自己,又如何会在投报无门时才请孔融帮忙?其实在祢衡内心深处,他是厌恶曹操的,厌恶曹操的出生,厌恶曹操的野心,也许孔融看不明白曹操的迁都,但祢衡却清楚地知道什么是挟天子以令诸侯,所以才会在投靠曹操后处处与之作对,不但辱骂曹操,还将曹操帐下的文臣武将骂了个透,说到底还是厌恶这群人的不臣之心。而现在,之所以同意投奔曹操,只是想借曹操这块塌脚板,来完成自己的大志!
刘协见祢衡犹豫了,他的目的便也达到了,再看看孔融的态度,他知道他将改变祢衡的一生,于是笑道:“不说这个,不说这个了!素闻二位最善诗歌,不若各赋一首,留作佳话!”
孔融见刘协发了话,便寻思着做首什么诗好,不想祢衡却道:“我二人整天饮酒作诗有何意思,不若萧兄弟赋上一首,让我二人为你品茗品茗如何?”
孔融心头来气,虽说献帝自幼也是习文弄武,但却从未听说擅长文思,若是做出来还好,做不出来岂不是让当今圣上大大的丢脸,心道:“这个祢正平,总是在找麻烦!”
第九章 千古绝句(5)
刘协听祢衡说完,却抚掌笑道:“此意甚好!”要想彻底征服祢衡这样的顽固份子,就必须拿出实力,让其心服口服,如若不然,只怕日后难以驾驭。说到作诗,刘协自是不会,不过身为背负中华五千年历史的男人,想要首诗来显摆显摆,还不是手到擒来,沉思一下,决定还是选择自己背得最熟的首好了,只见刘协摇头晃脑道:“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还。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祢衡子,文举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侧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齐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
与尔同销万古愁。(此处的齐王指的是战国霸主齐恒公)
一首李白的《将进酒》刘协稍加改动便一口气将它念完,虽然只是幸口措辞,但他相信齐恒公既然是春秋霸主,定然也有宴平乐、斗酒的经历,而这首诗也是刘协最喜欢的一首诗,不但大气磅礴,却又凸显出诗人郁郁不得志,借酒浇愁的感慨,只见众人神色不一,祢衡双眼微湿,想到自己千里迢迢从荆州一路赶来,却投报无门,不由心生感慨,将杯中酒一饮而尽,又自行斟满,叹道:“我祢衡活了二十来年,却只佩服两人,一是孔融孔文举,二是杨修杨德祖,如今可再加上你萧兄弟,好啊!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为此句,当浮一大白!”说完又是一饮而尽。
相对祢衡的激动,孔融倒显得冷静许多,虽然如此,却还是被刘协吓到了,此诗定能够传为千古绝句。只是却似乎暴露了刘协对现实的不满,准确的说是对曹操的不满,他将头甩了甩,尽量不去思考得复杂。
第十章 恩威并施(1)
李晨,萧大与萧二似乎只听明白了那句“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顿时豪气大生,又一连灌了三杯,而伏皇后却一脸痴迷的看着刘协,眼中的这个男人似乎已变得完美,无可挑剔!
刘协得祢衡一赞,心中得意,笑道:“莫使金樽空对月,干!”
说完与众人齐齐举杯,这一喝直喝得天昏地暗,日月无光。
夜色静如幕,
璀璨入银河,
晚风吹落叶,
桂树捎弦月。
曹操端坐在书房内,看着手中的两份密报陷入沉思,一份是献帝今日的行踪,而另一份不但记入了行踪,且连言行都详细在案,曹操已将这份密报看了三遍,此时方将目光收回。
第一天出去便成了当铺的东家,曹操不禁微微一笑,当年灵帝即位,不但纵情酒色,更在宫中建立市场,进行交易买卖以笼络钱财,且公然买卖官职,从中获取暴利,俨然成了大汉朝最大的商贾,这个刘协倒真有乃父之风,不过这样倒好,沉迷此中乐趣,自然不能掌管朝政大事,自己便无顾虑,曹操心头一阵安慰。可下面的内容却让他皱眉,刘协与孔融还有个叫祢衡的对饮,这倒让他有些担心,虽说只是巧遇,但孔融此人却并不可靠,这点倒不得不防。
曹操暗暗打定主意,却见密报最下面一行竟是一首诗,刘协做的诗,诗名《将进酒》:“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还。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祢衡子,文举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侧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齐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
与尔同销万古愁。”
曹操念完,不禁赞道:“好一首《将进酒》,不想这刘协还有些才学!”感叹之余,不知不觉又将此诗念了数遍,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曹操对这首诗却又别有一番理解,人生得意需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自然是说人生当极时行乐,不要浪费光阴,显出刘协的消极之态,而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若联系当铺东家一说,倒大有对从商的兴趣,觉得自己也有一方才能,大可赚得千金而归,虽然从文中也读出抑郁的味道,但曹操却不以为然,若抱怨一通便可成就大事,那世人岂不是各个都能做皇帝?所以也就一笑了之了。
第十章 恩威并施(2)
而与此同时,大汉朝的天子刘协却刚刚睁开眼睛,中午与祢衡斗酒,喝得酩酊大醉,连东西南北都分不清了,亏得萧二将他背走,这才回到宫中。
此刻刘协只觉得头痛欲裂,李晨适时地端上杯参茶,刘协一口气全都喝掉,过了一会方才舒服许多,埋怨道:“那祢正平倒也能喝,将朕灌成这样!”
李晨笑道:“那祢正平也没讨得好去,若非萧大将他抱回孔大人的府邸,只怕现在也还在酒肆呢!”
刘协听他一说,亦笑道:“如此便好!”转而问道:“那皇后呢?”
李晨答道:“皇后在这守了皇上两个时辰,奴才见娘娘累得慌,便请娘娘回宫休息了!”
刘协点点头,倒是个懂事的奴才,只可惜却是曹操的人,想到此心中一沉,若是将他和宋九拉入自己帐下,那么就可摆脱掉曹操一半的掌控,自己行事起来便更加方便,且能利用此二人为自己出宫接头杨彪,那样的话自己便更多一分胜算,于是便暗自合计起来,可算来算去拉拢成功的机会也只有一半的一半,不过此事宜早不宜迟,就算事情败露,曹操也不会杀了自己,董承那么大的事他都没动献帝,想来自己也不会有事,既然打定主意,刘协便打算立刻就做,于是吩咐李晨道:“你去御医那边,给朕拿一瓶最好的金疮药来!”
李晨应命而去,刘协暗赞,不该问的不问,这个李晨确实可以做个得力助手,见他出去,又自行思量起笼络二人的各中细节,时间便不知不觉的过了。直到李晨拿回金疮药,刘协方自醒悟,叹道:“你将这金疮药给宋九送去!”
李晨一听慌忙跪到:“奴才替宋九谢过皇上!”
刘协笑道:“起来吧!”说完脸色一肃,盯着李晨道:“你回去告诉宋九,你们的事朕都知道,今早的五十大板朕也是不得已而为之,让他以后行事多多思量,若有什么不明白的,朕在这里等他!”
李晨一寒,虽然刘协说得含糊,但他却听明白了,只是刘协跟他说这些的意他却又不明白了,一时愣住,不知如何应对。
第十章 恩威并施(3)
刘协见他脸色一变,可能一时还没反映过来,毕竟才十六七岁的年龄,阅历有限,但宋九却是块老姜,于是对李晨道:“你先下去吧!”
李晨领命而去,刘协却坐不住了,今夜是一场无声的战争,若能赢得此战,自己日后行事便可放开手脚,若是败了,虽说无性命之忧,只怕也如牢笼中的囚犯一般了,所以在寝宫中不停地来回踱步。
李晨拿着金疮药一路小跑,心中十分忐忑,直到进了宋九的卧室,方才稍稍定了定神,只见宋九平趴在床板上,因为疼痛,嘴里依旧哼哼唧唧的着,见李晨回来,作势欲起,却不想牵动上的伤,哎呀一声叫了起来。
李晨赶忙上前:“老大,别动,我来给你擦药!”说完将宋九的裤子脱下,只见血肉模糊,看来那些侍卫平日里闲得慌,抓到一个便下了死手。
李晨给宋九涂上金疮药,宋九只觉得药过之处顿时清凉异常,痛楚立减,心头舒了口气,随口问道:“东西送出去了吗?”
李晨点头:“已经送至将军府!”两人便一时无语,直到李晨将金疮药涂完,宋九才问道:“这是什么金疮药,倒真是不错!”
李晨喃喃道:“这是皇上让御医开的上等金疮药!”
宋九一听,脸色顿变,问道:“皇上送的?皇上可还说了什么?”
于是李晨便将刘协的话一字不漏的说了出来,最后却道:“我当时就没弄懂,皇上跟咱说这话是个什么意思?”
宋九听完,倒吸了口凉气:“这皇帝看来不糊涂啊,什么事都看在眼里,他这是在警告咱们呢!”
李晨不太明白,问道:“就算皇上知道咱们是大将军的人那又怎样?皇上现在无兵无权,他敢和大将军翻脸吗?”
宋九苦苦一笑:“他自是不会与大将军为敌,他这是与我们为敌啊!”
李晨听得更迷糊了,疑道:“我们是大将军的人,皇上与我们为敌不就是与大将军为敌吗?”
宋九摇头:“若是你想尽节卫主的话,确是可以这样说!”说完一指自己的道:“大将军不会为了我们与皇上翻脸,这便是证据!只要皇上随便玩个什么手段,就可以轻而易举的将我们整死,就拿今天早上来说,皇上其实是布了局,如果大将军极力为我们求情,那么这事皇上也无可奈何,可大将军一句话都未说,便打了我五十大板,这就加强了皇上的信心,大将军不会与他翻脸,所以皇上如今才敢这么警告我们!”
李晨大抵是听明白了,不禁有些担心:“若是如此,我们岂不是两边不讨好,既不能得罪皇上,又不能忘却大将军的使命,如此,我们该何去何从?”
宋九的双眼忽然眯成了一条线:“皇上可是说若有什么不明白的,可以去找他,他在寝宫等我?”
李晨点点头,却见宋九忽然笑道:“如此便好,看来皇上是想拉拢咱们!”心思一转却忽然犹豫道:“却不知皇上是否和大将军一样,一有事情也会不管咱们的死活,这些身居高位的人实在信不过!”
李晨接口道:“老大,依我今天一天对皇上的观察,他倒是懂得体贴下属的皇帝!”说完便将今日一天所发生的事详详细细的说给宋九听,宋九听得一惊,讶道:“你们与皇上同坐而食,皇上还为你们倒酒?”宋九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但看李晨那清澈的眼神又知道他不是说谎,竟为自己错过了今天而有些微微遗憾。
李晨见宋九发愣,忙唤道:“老大!我们到底该怎么做?”
宋九把心一横,咬牙道:“反正曹操是信不过了,不若奔了皇帝!李晨,扶我起来,立刻去见圣上!”
第十一章 布局(1)
大汉天子的寝宫内,刘协依旧背着手来回走动,眉毛拧成了一条线,这李晨去了这么久,宋九应该已经得到消息了,却为何还不来?莫非不愿来投?想到这里心中也不由微微发寒。就在此时只听门外有细碎的脚步声,刘协只当自己听错了,忙侧耳细听,却听李晨的声音突然传来:“奴才李晨,宋九求见皇上!”
刘协忽然笑了,长长的吐了口气,连忙将寝宫大门打开,只见李晨扶着宋九正一瘸一拐的往这边来。
两人见了皇帝便要下跪,刘协一把扶起:“宋九有伤在身,不必多礼!”三人便进了寝宫。刘协心情大好,笑道:“你们能来朕很高兴!我想你们也明白朕的意思了,咱们打开天窗说亮话,你们是否愿意跟着朕?现在可以表个态!”
宋九一躬身:“奴才此来,就是愿意为陛下效犬庐劳!”李晨也忙一躬身:“奴才也是!”
“好,好啊!”刘协忽然收了笑颜,将脸一肃:“我想你们也知道现在朝中的时局,曹操独揽朝政,视朕于无物,所以你们既然跟着朕,那么就是与曹操为敌,这个后果你们可曾想过?”
宋九微微笑道:“皇上,奴才等能够来此,自然把什么都想得透了,我与李晨孑然一身,无牵无挂的,最多也就是陪了这条性命,若当真有这么一天,我们只求史官能够在忠义篇中留下我俩的名字!”
“说得好!朕若是能够成就大事,必不负二位!”刘协说完将话题一转:“有些事宜早不宜迟,宋九这两日身子不便,就留在宫中,李晨,你明日去趟太尉府给朕传个口信,一定要记住,避开所有的人,包括太尉府的下人!”刘协实在不得不小心,衣带诏事件就是董承府中的下人透漏给曹操的,既然董承府中有奸细,那么这些朝廷大员府中,只怕都被曹操安插了眼线。
刘协将所传事宜细细交代一番,两人才退了出去,此刻已经敲过三更,刘协精神极好,全无睡意,人说饱暖思欲,现在手头大事已经安排妥当,刘协便想起了皇后,思量着与皇后颠鸾倒凤一时心中难耐,竟直往伏皇后的寝宫去了!
第十一章 布局(2)
次日清晨,天刚蒙蒙亮,一条细小的身影出了宫门便直往太尉杨彪的府邸去了。
此时,太尉府的门房正打开大门,准备清扫满地的落叶,却见一个十六七岁的少年矗立门外,手中还抱着一个包裹,那门房微觉奇怪,问道:“干嘛的?”
那少年便是李晨,见那门房问起,忙道:“我来求见杨彪杨大人?”
那门房愣了一下,心中直犯嘀咕,问道:“你找我们家老爷有何事?”
李晨笑道:“前几日杨大人在我们店里看了几样古董,却不中意,昨日到了新货,东家一早便让我送来给杨大人看看!”
那门房点了点头,他们家这老爷平日里颇爱收集古董,以前也有过一些古董店的老板一有新货便送过来,都希望有个高一点的价钱,所以那门房也没多心,顺口问道:“你是哪家店的!”
李晨笑了笑:“奇宝斋!”
那门房点点头:“我去通报一声,你等着!”
李晨见门房去了,心头暗暗松了口气,他昨晚对杨彪的一通恶补想来是没有白费。
太尉府的花园内,杨彪穿着一身素白的劲装,正坐在石凳上休息,刚刚舞完一通剑法,倒让他感觉颇为劳累,以前一趟下来脸部红气不喘,看来自己是老了,杨彪微微叹息,端起一杯茶,慢悠悠的喝起来。
这时,管家匆匆跑来,躬身道:“老爷,刚刚门房传话,说门外有一个奇宝斋的伙计带了一样新货,想让老爷看看!”
杨彪眉头一皱,自己将家当都给儿子杨修带走了,哪还有闲钱来买古董,不去卖就是好事了,刚想让管家打发了,却又沉思道,这奇宝斋乃是全城最大古董行,指不定真有什么宝贝呢,就算买不起,看看也好,于是对管家道:“将他带到书房吧!”说完披起外套,直往书房去了。
李晨由管家带着,进了杨彪的书房,管家带上门,便出去了,李晨不禁细细打量起这位当朝太尉的书房,装饰倒也简单,一张书桌,一张藤椅,再有就是书橱,不过书橱的阁断里只有少数几本书,其他的都是一些工艺品,想来也是古董!
第十一章 布局(3)
杨彪见李晨进来也没抬头,只吩咐道:“将东西拿上来吧!”
李晨应了一声,将包裹解开,拿出一个青花瓷瓶放在书桌上,杨彪拿起瓶子,细细看来,越看眉毛却皱得越厉害,最后终究忍耐不住,恼道:“你们东家是不疯了,拿个普通瓷器便想糊弄老夫?”
李晨倒也不慌,这瓷器是昨天出宫,伏皇后从货摊上买来的,又岂会是什么好货,见杨修恼怒,李晨忙道:“这是东家交代的,小的也不懂!”
杨彪放下手中的瓶子:“李泉福是不是疯了,拿这么次的东西给老夫?”说完重重地在书桌上捶了一拳,就差没把那瓶子扔出去了。
李泉福就是奇宝斋的东家,也是这许昌城的一方富强,杨彪倒是与此人有些交情。李晨见杨彪火气十足,忙解释道:“我家东家不是李泉福,我家东家的名字叫刘协!”
杨彪起先听李晨说他的东家不是李泉福,心中顿时有种上当受骗的感觉,定是哪个杂牌店冒了奇宝斋的名号,正要发怒,却猛然听见刘协二字,不禁倒吸一口凉气,如今,他帮献帝行暗事,献帝又岂会不派人跟他联系,但他却又不敢肯定眼前这人便是献帝所派,于是冷冷道:“你说什么?”
李晨岂会不明白杨彪的意思,忙道:“奴才李晨,受圣山所托,前来吩咐几件事情!”
杨彪动也没动,一双眼睛紧紧地盯着李晨,好似在说,先拿出证据证明你的身份吧!
李晨见他不信,摇头笑道:“陛下让奴才问问太尉大人,密诏之事大人可曾办妥?”
杨彪一惊,这密诏之事除了当今天子便只有他与儿子杨修知道,如今眼前这人一下子便能道破这件事,想来定是献帝所派,慌忙站了起来:“原来您真是皇上所派,请恕杨彪无礼!”
李晨点点头:“太尉大人如此小心,自是应该,毕竟兹事体大,不可轻率!”
杨彪也点点头:“不知这位大人怎么称呼?”
李晨笑道:“奴才李晨,可不敢称什么大人,奴才深在内宫,负责皇上的饮食起居!”
第十一章 布局(4)
杨彪恍然大悟:“原来是公公,还请公公转告皇上,他交代的事情我已着手去办,让皇上放宽心便是!”
李晨哦了一声,转而道:“我今天来是有事情要交代,不知此处说话可方便?”
杨彪见李晨神色凝重,自然知道是大事情,忙道:“公公跟我来!”说完引着李晨走到书房墙角边,掀开一幅山水画,里面竟是一道暗门,杨彪推开门拉着李晨进去后,又将门掩上,对李晨道:“此间说话定然安全,公公又什么事尽管交代!”
两人寻了张椅子坐下,李晨沉声道:“太尉大人,皇上让我告诉你,东市有一对街头卖艺的兄妹,武艺极高,皇上希望大人能够笼络住二人,为我们所用!”
杨彪一愣,这皇上又怎么知道东市的事情,看来皇上的人手眼线还蛮多,心下想着不禁对刘协又多了几分信心,忙道:“这点小事还请皇上放心!”
李晨又道:“皇上的意思若是那兄妹能够为我们所用,可让他们在许昌附近秘密招募流民,由他们训练一支军队,离许昌越近越好,但却不能暴露!”
杨彪如何不明白刘协的意思,在许昌附近拥有一支军队便可随时进驻许昌,对于发动政变大有益处,只是还是一个字,钱,军队要军饷,要装备,从哪里来钱?
李晨似乎早已看透了杨彪的顾虑,忙道:“至于钱粮,皇上提了个建议,若是募得流民可花钱买一些种子,找一片地,让他们自行耕种,我们只需要付出起先几个月的钱粮,以后他们便可以自给自足,这样不但可以隐蔽行藏,还可节省开支,皇上需要的最终效果便是平时看起来是一群农民,但只要一个号召,那便是一支军队。当然,这些事情并非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所以军备方面皇上会慢慢想办法的!”
杨彪点点头,刘协的这些想法是不错,而且也需要时间,没个一年两年,是办不到的:“请公公回转皇上,这些事臣一定办好。”
李晨又道:还有,孔融府上有一个叫祢衡的,此人刚正不阿,文采出众,只是脾气有些臭,好辱慢权贵,但皇上还是很看好此人,希望太尉能将此人收入府中,若他问起,大人就告诉他是萧翎引荐,想来也不会太为难大人!”说到这里,李晨忽地一笑:“不过奴才可提醒大人,切勿与这祢正平做计较,此人傲慢之极,大人心里可得有个底!”
第十二章 许都商战(1)
杨彪虽然不明白祢衡与刘协之间有什么瓜葛,但如今却对刘协的能力佩服万分,在曹操的严密监视下还能游刃有余,实在令他欣喜,于是笑道:“多谢公公提醒!”
李晨站起身,笑道:“大人客气了,咱们都是为皇上办事,好了,奴才也该告辞了!”
杨彪起身相送,不想李晨却忽然回头道:“对了,大人可要小心府中的下人!”
时间飞逝,转眼间已经十二月中旬,许昌迎来了第一场大雪,刘协坐在御花园的怡亭内,望着飘然而至的雪花,竟没来由的一阵凄然,细细算来他来大汉已经三个多月了,为了夺回帝权,一切正在紧锣密鼓的进行着,杨彪的确是他的一大助力,两个月前,卖艺的兄妹俩便领着一群流民在许昌城外屯田,名为屯田实则练兵,民众已达一千,且人数还在增长,刘协相信这支部队必定能在日后起到莫大的作用。更让刘协欣慰的是,孔融,祢衡已经愿意效忠,想起祢衡知道自己身份时的表情,刘协便想偷笑,这个不可一世的祢正平,在知道萧翎就是刘协的时候,竟惊得半天没合得上嘴,不过也亦换得祢衡的誓死效忠之言。
李晨站在刘协身后,见刘协深深长思之后竟露出一个微笑,不禁提醒道:“皇上,今天还出宫吗?”
刘协醒悟道:“对了,朕都差点忘了,柳源还在等着朕呢!你去准备吧,咱们这就出发!”至于商业方面,这几个月来,刘协已经不只是一个小小当铺的东家,柳源为巴结刘协,几乎让刘协渗透了他所从事的所有行业,因为经济能力有限,刘协在每个行业中只占三成,饶是如此,每个月的收入还是颇为丰富的。
李晨和宋九这两个人已经成了刘协的铁杆心腹,宋九主宫内,而李晨则负责宫外,所以每次出宫都是由李晨陪着,曹操现在已经不管刘协出不出宫了,宋九每日的密报虽说不尽其然,但毕竟有些部分还是真的,比如刘协在外从商这件事。曹操并不过问,相反还有怂恿的嫌疑,隔三岔五便送来东西,或古董,或金银。毕竟朝野上下的事刘协从不过问,这就是潜规则,虽然没有明说,但却是心照不宣。
第十二章 许都商战(2)
马车穿过皇城,一路奔了出来,赶车的依旧是萧大与萧二,这两人刘协派李晨调查过,倒不是曹操的眼线,刘协自然极力拉拢,于是二人便发誓效忠。李晨与刘协坐在车内,刘协沉思道:“看来柳源的生意上是出了问题,要不然也不会如此急着见我!”
李晨想了一下,道:“前两日奴才出宫,听说许昌正在打商战!可能与此事有关!”
刘协点点头,柳源虽然知道他身份不一般,但却至今都不知道他就是当今天子,柳源也察访过,可每次都无功而返,除了刘协动了手脚,曹操也出了力,这倒让柳源更坚信刘协是大有来路的。
马车拐了个弯,在一家名叫开源酒楼的门前停下,这家酒楼就是刘协巧遇祢衡的那家,却不想也是柳源的产业,后来刘协才知道只要带源字的便是柳源的产业。一行四人下了马车,门口的伙计自然认识这位二东家,忙道:“东家,柳东家正在厢房等着!”
大厅里冷冷清清,一个客人也没有,刘协心中暗叹,看来是真出事了。小二引着四人上了楼梯,萧大与萧二守在门外,李晨则陪着刘协进去了。
柳源见刘协进来,慌忙站起,叹道:“萧兄弟,你可来了,出大事了!”
刘协倒不慌张,拉了张椅子坐下,李晨为刘协倒了杯茶,又给柳源倒上,只见刘协慢悠悠的喝了口茶,笑道:“什么事都有个解决的方法,柳大哥着急也没用,坐下喝杯茶慢慢说!”
柳源虽然着急,但听刘协说得有道理,便坐了下来:“萧兄弟可能还不知道,这几日许昌商战,就是冲着我柳家来的,李,陈,宋,周四家联手打压我们,不但将货物的价格压到最低,而且还使了卑劣手段,在我酒楼的菜里放了巴豆,你看看现在,酒楼一个客人也没有,不但如此,他们更四处传言说我们的菜吃死过人,使得我柳家声誉全无,更牵涉到其他行业,这样下去可怎么行啊?”
刘协大抵是听明白了,这李,陈,宋,周四家乃是当地的豪强,从柳源进入许昌开始,便一直找机会打压柳家的行业,所以柳源才不惜代价找上自己这条路子,眼下已是年关,人人都要备货过年,各个行业的生意自然都是极好,而这四家便抢在这个时候出手对付柳源,就算整不垮柳家,也能让柳源过个不安生的年,这年间的生意嘛自然便全部由那四家瓜分去了!
第十二章 许都商战(3)
刘协沉思道:“眼下最要紧的是没有客人,所以我们必须争取到客源!”
柳源自然也知道这个道理,可是如何争取?抬头却见刘协眼神清亮,便知道他已经有了计较,于是笑道:“萧兄弟,有什么办法你便直说,不要兜圈子了!”
刘协浅浅一笑:“办法是有,只怕要柳大哥大出血了!”
柳源听得糊涂,但他却知道遇到这样的事情,花钱是难免的,只是花了钱会不会有效果这才是他关心的,于是问道:“萧兄弟要多少钱打点?”
刘协摇摇头:“钱倒是不用,只是这家酒楼必须免费接待一百多个人,而且酒菜都要拿出最好的水准,另外还得做出两百块刻有开源酒楼标记的木牌!”
柳源一愣,疑道:“如此简单而已?”
刘协叹了口气:“这一百多个宾客不是只在酒楼吃一顿,而是一个月!”
这回柳源傻眼了,一百多个人吃一个月,而且是上等的酒菜,等他们吃完,这酒楼也垮了,于是讶道:“这难道便没有其他办法了吗?”
刘协知他心疼,劝道:“坑死一个酒楼却能够盘活其他行业,这笔帐小弟怎么算怎么觉得划算,况且,眼下离过年尚有两个月,我可以保证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定让你把钱赚回来!”
柳源虽然犹豫,但他却明白刘协的意思,只要宾客众多,那么谣言便不攻自破,这样自己的声誉便可以挽回,其他行业也可以重复客似云来般的繁荣景象,这的确是一笔划得来的帐,只是他还是有些担心,萧翎的身份一直没能查出来,他到底有多少能力自己也不清楚,这样冒冒失失的便将自己的命运交给此人,是否值得?
刘协好似看穿了柳源的心思:“柳大哥若是不相信我就当萧翎从未说过,不过我得提醒你,如果你不照我说的做,那么你的命运只有两条,第一,等待破产,看着那四家分了原本属于你的东西,第二,离开许昌,带着你所有的积蓄,家当离开这里。”
听了刘协的话柳源直冒冷汗,他知道刘协不是吓唬他,若没有个解决的办法,他也只有这两条路可走,心头长叹一声,罢了,罢了,自己既然将一切赌注都下在此人身上,到不如信他一回,心中打定主意,柳源轻轻一笑:“萧兄弟说的哪里话,我怎会信不过你?如此,便照你说的去做!”
第十三章 许都商战(4)
刘协见他答应,便将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两人将细节处仔细研究了一番,诸如酒菜的种类,免费餐的标准,转眼已过了半个时辰,刘协站起身:“如此便好,那我们这就回去了,制作木牌的事还得烦请柳大哥速速准备,明日我便让李晨过来取!”
柳源将刘协送至楼下,刘协上了马车,拱手笑道:“柳大哥,那我们就先回去了,你就等着宾朋满座吧!”
柳源心情抑郁,倒是笑不出来,只打了个哈哈道:“那我便等着萧兄弟的好消息。”
李晨拉下马车的车帘,萧二一扬鞭,马车便跃了出去,只留下车顶棚的雪块簌簌地往下落,柳源阴着张脸,吩咐身边的人道:“给我跟着他们,看看他们到底去了何处!”
身边的小二一听顿时傻了眼,这大雪天的让他去追马车?这东家实在有些过分,却听柳源道:“我不管你用什么办法,查得到便重重有赏!”这回小二却没犹豫,滋溜一声,冲进雪里,飞也般的跟了上去。
刘协坐在车里,正半眯着眼想着心事,却听车外萧大的声音传来:“东家,咱们直接回去吗?”
刘协微微笑道:“老规矩,先围着这许昌城逛上一圈!”
萧大应命,刘协转而对李晨道:“明天,你来拿了木牌便直接去趟大将军府,去告诉大将军,就说朕有急事找他,让他速速进宫见驾!”
翌日,曹操接到大汉天子的急召,便匆匆忙忙地进了宫,到得御书房内,行过君臣之礼后,曹操不禁问道:“不知圣上将臣召来何事?”自从迁都许昌以来,刘协从未主动召见过他,今日召见到让曹操十分不解。
刘协笑了笑:“朕想与大将军做个交易,不知大将军意下如何?”
曹操听完,立时汗颜,他知道刘协在外从商,据说生意做得还不错,却不想今日竟然打起了自己的主意,难道自己平日里送的东西还嫌少?心里虽犯嘀咕,但脸上却笑容依旧:“不知陛下想与臣做个什么交易?”
第十三章 许都商战(5)
刘协正了正身,沉吟道:“不知朝中大臣的俸禄几时发放?”
曹操一惊,他忽然有些领悟到刘协今天将它找来的意思,这朝廷官员的俸禄一般是月初发放,可是因为如今已经入冬,钱粮紧张,而且自己正打算开过年来便对张绣用兵,所以这俸禄便是一拖再拖,直到今天还未发放,想来是哪个多嘴的告到了皇上这里,曹操心中一叹,虽说迁都有益,但却加重了自己的开支用度,那些从长安随驾而来的官员简直就是来吃白食的,亏得自己大肆屯田,却还是解决不了这钱粮问题啊,曹操虽然感慨,但却不能明说,只恭身道:“禀圣上,这个月因为一些小麻烦,拖欠了官员俸禄,不过请圣上放心,臣已经解决了问题,不日就将俸禄发放下去!”
刘协摇摇头:“大将军误会朕的意思了,朕的意思是,若朝廷现在筹措不开,朕私人愿意分担七成的朝廷官员俸禄,大将军只需从国库拨出所有官员俸禄的三成,这样也省得那些官员老是在朕的耳边唠唠叨叨的了!”
曹操一惊,虽说是七成的官员俸禄,可这也不是个小数字,忙道:“这怎么行,怎么能让圣上破费呢!”
刘协摆摆手,止住曹操的话头,笑道:“大将军别忘了,朕说的是和大将军做比交易,而不是白送!”
曹操心中微叹,果然如此啊,这小子是想坑我一把呀,不过眼下别说朝廷官员的俸禄难发,就是跟随自己的那些将领,幕僚的俸禄都难以为继,只怕时日久了让人齿寒,那可就得不偿失了,眼下既然有人愿意资助,怎么说也得先过了眼前的难关,于是问道:“不知这个交易怎么个做法?”
刘协站起身从御案底下拎出一个包裹,放到曹操跟前,一边解开包裹一边念道:“其实朕也没有那么多现钱,只有这些!”
曹操见包裹打开,都是一块块的金色木牌,只见木牌上刻着四个大字“开源酒楼”,木牌周身更是雕满了各式的镂空图案,倒也精美,不解道:“这是何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