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二章 信玄遗命
刑部,大圆寺
庙堂大殿之中
武田信玄目光低垂,两膝盘坐在叠席上,肩上披着一件长长的大衣
武田信玄的神情十分平和,双手合十,手腕上缠绕着一串又一串的念珠
在武田信玄身前,一门众武田胜赖,武田信廉,葛山信贞、仁科盛信,一条信龙、武田信实,穴山梅雪皆至
另外如重臣如山县昌景,马场信房,内藤昌丰,小山田信茂,原昌胤,土屋昌次、真田信纲,武田信丰、小幡信贞等二十余员武田家重臣,跪伏于信玄身前
现在山县,马场等大将脸上皆显露阴沉之色
终究武田信玄慢慢睁开了眼睛,对众家臣言道:“恐怕我是再也见不到,将我旗帜竖立在京都的一日了”
听信玄此言,众家臣脸上都浮出哀寂之色,有几名家臣偷偷擦了擦眼
武田胜赖啜泣地言道:“父亲大人,还请保重,返回甲府后,必能够将养好身体,来日卷土重来”
武田信玄平静地言道:“不要说宽慰之言了我信玄一生之野望是上洛,但是我死之后,你们不必拘泥于我的志向,你们要忘记这事,至少保密三年,千万别声张,以守备领土为先,不要轻举妄动若是谁违背了我的命令,擅自出兵,武田家必会灭亡”
说到这里,武田信玄双目扫视向众家臣的脸,加重声音言道:“你们要记得这一点,就当作是我的遗命来遵守”
听到这里,众家臣们皆是喔地一声拜下,表示服从信玄的遗命
反观武田胜赖嘴唇动了下,手指紧紧住膝盖,似欲言又止
武田信玄将武田胜赖的表情看在眼底,接着又手指着一个盒子,言道:“这里有八百张白纸,我已在上面画好花押,今后诸国有状送到,便用这些带有花押的纸回信”
“这些足够你们三年之用了在三年之后的今日,你们再把我的尸身穿上铠甲……”
“父亲大人,有些话我知道无礼之极,但是我若今日不说,以后将后悔莫急,”武田胜赖突然仰起头,诚恳地言道,“请你将上洛大业,交由我来完成”
“殿下,这是主公的……的意思,你不可违背”武田胜赖话刚说完,内藤昌丰地出声提示言道
武田胜赖将双手放在膝盖,大声言道:“我知道,但是我知道我的个性,若要我屈居于信长,家康之下,眼看他们布武天下而无所作为,那么我不如死了还好,是绝不可能做到的”
“与其在日后,违背父亲意愿,倒不如现在将想法说出来,若是父亲大人不允……”
武田胜赖没有说,而是看了自己的兄弟葛山信贞、仁科盛信一眼
葛山信贞、仁科盛信与武田胜赖一样,皆有武田家家督的承继权
武田信玄听武田胜赖如此,脸色一厉,不顾病体站起身来,走到一旁支撑自己铠甲的支架上
之后武田信玄将诹访法性兜拿在手中,朝武田胜赖脸上的砸去
武田胜赖挨了信玄这不轻不重的一击,反而身子下拜,重重将头砸在地板上,大声言道:“父亲大人,请恕我不孝”
在场众家臣皆是惊呆了,他们从没有看过武田胜赖竟然如此强项,敢在信玄面前顶撞,还是对方的遗命
武田信玄手指着地上的诹访法性盔,对武田胜赖言道:“给我戴上去”
武田信玄虽已是病重,强自支撑,但是雄狮老矣,余威犹存,这甲斐之虎并非别人白白叫的
“戴上去”武田信玄又重复了一遍
武田胜赖犹豫地看了武田信玄一眼,仍是将狮头鬼面,兜后披着白熊毛的诹访法性盔戴到头上
众将看着武田信玄,武田胜赖父子二人,心底皆想,不要在最后关头,二人出什么乱子才好
之后武田信玄对身边小姓吩咐了一声,小姓依言从侧室手捧一物走进屋内
此物层层叠叠的堆放整齐被小姓捧在手中,正是信玄本人的风林火山旗
武田信玄慢慢地言道:“不会顶撞父亲的儿子,都没有出息我武田家没有犬子”
说到这里,武田信玄将手指向武田胜赖,言道:“这面旗帜和盔甲,我用了二十多年了,以后这风林火山的旗帜,以及诹访法性盔就托付给你了”
“父亲大人”武田胜赖身子一震,看着武田信玄
武田信玄慢慢言道:“可笑啊,我信玄自以为算无遗策,能安排身后之事,但是我却错了”
“也罢,胜赖,我不知你将来如何,能否能够与信长,谦信,家康等人匹敌,这三人皆是天下之雄,不亚于我之下,所以我不想你冒险但是天下在变革,我能谋得了一时,不能谋得了万世,因而我不可将我的眼光局限于你之身上”
“多谢父亲大人”武田胜赖登时泣留满面
武田信玄接着指着风林火山的旗,言道:“若是将来你恣意妄为,将武田家覆灭于你之手,即便黄泉之下我亦耻于与相见,但若是有成功一日,就穿戴好头盔,亲身将风林火山旗帜插在京都之上,也算代我完成毕生心愿了”
武田胜赖深知武田信玄将风林火山的旗与诹访法性盔的意义
如果说御旗,盾无铠,这是武田家承继源义光一流的意味
那么风林火山与诹访法性盔的意义,就是信玄的化身了,二十多年来,信玄手持旗帜,身披铠甲,东征西讨,无往不利,群雄畏服
武田家家臣团皆是聚集于此旗帜之下
有权利使用信玄的旗帜和铠甲,也就是信玄本人意愿的延续
武田信玄也是在山县,马场这样重将面前表示,以后胜赖即是吾,胜赖所为就是承继信玄的志向了
武田胜赖将头贴在手背上,向信玄重重一拜,表示接过风林火山与诹访法性盔
武田胜赖重起身后,而众家臣们看向武田胜赖,皆半侧过身子,向他深深一拜
见此武田信玄欣慰地点了点头,言道:“很好,其余之事已了,一切就拜托诸位了将我的花押都烧去,我死后郎就是武田家之家督,当然我之死讯,亦不用守了,公布天下”
“若是谁敢乘我之死,挑衅本家,立即出兵诛灭,绝不手软”
“喔”
武田众家臣们齐然向信玄下拜
第四百一十二章信玄遗命
第四百一十二章信玄遗命
第四百一十三章 将星陨落
第四百一十三章将星陨落
ps:本章部分场景借鉴影子武士内容。「域名请大家熟知」
南信浓伊那郡驹场,比叡根本中堂。
此座寺庙原本是天台宗开祖最澄,因为感叹东山道神坂山附近道路难行,所以为了方便旅人歇息而建。
现在根本中堂之外,驻守了一队武田旗本。
庙堂院落中央的空地上,摆放着一具华丽的肩舆。
先大军一步,从远江刑部返回甲斐的武田信玄一行,因为武田信玄病情突然加重,故而不得不暂停此处进行医治。
元龟四年,四月十六日。
整整昏mí了三日的武田信玄终于醒转。
醒转之后的武田信玄,不知为何神情十分亢奋,强支撑着身体,在随行大将山县昌景,亲族武田信廉的搀扶下,坐在了庙堂后的空地上,待看见了四周的景物之后,脸上lù出落寂之sè。
武田信玄抓着武田信廉,山县昌景二人手,感叹言道:“方才我在梦中,看见武田的大军,军容威武整肃,夹道之上,百姓欢呼雀跃。大军一路过了濑田的长桥,进入山科,啊!眼见就是京都了。”
“我的旗帜chā在了京都……唉,醒来之后,待挣扎到了外面,看见仍是信浓的群山,才明白方才不过是梦而已。我信玄一生何尝又不是梦境!”
“兄长,请保重身体,不要再说了。”武田信廉哽咽地言道。
武田信玄笑了笑,一边抓着武田信玄的手,另一边伸出干皱的手指,指着这附近陡峻的群山,言道:“我信玄一生都在甲斐,信浓这大山之中打转,难怪被人笑作是甲斐的山猴子。”
“拿纸笔来!”武田信玄对身旁小姓吩咐言道。
“兄长,如需写手令,自有佑笔代劳。”武田信廉言道。
武田信玄缓缓摇了摇头,接过纸笔,病重的他自然握不住笔,勉强在信廉与山县两人的帮助下,将一行字写完。
白纸上书得‘此身此骨归于天地,不沾红尘,独自风流’。
山县昌景,武田信廉这才意识到,武田信玄写的是他的辞世诗。
眼见武田信玄气息奄奄的样子,一旁的小姓,侧近皆然拜下,低声chō3∴35686688
写完辞世诗后,武田信玄斜躺在武田信廉身上,目光低垂,声音渐渐低沉言道:“家中之事,我多已安排妥当,两至三年内,想必可以无忧,但织田德川是本家之心腹大患,信长脱出此困反而会更加强盛,将来争夺天下,我并不看好本家。”
“但是四郎心志坚定,xìng格执拗,我知改变不了他想法,与其对其约束,倒不如助他一臂之力,这也是我作父亲最后可以帮他之事了。四郎虽有才具,但xìng子还是急躁了一些,你们二位需多在一旁提点,武田家能否存于当世,就拜托你们了。”
听信玄之言,山县昌景,武田信廉此刻已是泣不成声,但还是喔地一声。
“此外我还写下一封密信,请待我转jiāo给四郎,让他等待两年之后再chōu看。”
说完这些之后,武田信玄合上了双目,用几不可闻地声音言道:“我死之后,将我的尸身穿上铠甲沉到诹访湖底水葬,纵使在九幽之下,我亦要以吾之魂魄守护四郎,守护吾武田……”
说完这句话后,武田信廉感觉信玄身子一松,惊慌之下连忙召一旁医师上前。
医师诊脉片刻之后,将武田信玄之手放回,一言不发跪伏在武田信玄的尸身面前。
“主公!”
“兄长!”
比叡根本中堂传来了嚎啕大哭。
越后,chūn日山城。
天守阁的僧房之中。
上杉谦信正披着黑sè的僧衣,手指上剥着念珠。
念诵完一段经文之后,上杉谦信放下手中的念珠,端起面前的茶泡饭,正待用食。
这时一名穿着铠甲的武士,上楼来禀报。
上杉谦信听完之后,盛着茶泡饭的手突然一抖,即便是汤汁洒在了僧袍上亦是不觉。
上杉谦信将碗一撂,袖袍一拢,双tuǐ恢复了正坐的姿势,并重新拾起念珠,双手合十。
沉默许久之后,上杉谦信缓缓地言道:“信玄先我一步而去,天下之中,又死了一位枭雄,不,是英雄,这词当世之中,只有信玄一人可以称得上。”
说到这里,上杉谦信目光回转,想起了六次与信玄对决川中岛的一幕。
“你我胜负未分,我谦信亦失了一生之敌手,真是可惜。”
上杉谦信缓缓起身,走到长廊上,大声言道:“传令下去,命令召回在越中,美浓对武田家进行攻略的大军,停战止戈,以悼信玄!”
“此外全城绝音曲三日,另外派人去海津城吊唁,以示对信玄之尊敬!”
随着上杉谦信令下,数名待命使番喔地一声,随即前去传令。
上杉谦信走回房内,拿起垂挂在屋中的弓箭,抚mō许久,脸上终于lù出了痛惜之sè,顿足言道:“信玄一死,吾国之弓箭将不利矣!”、
远江,滨松城。
德川家首席家老酒井忠次,神sè欣喜地对德川家康言道:“主公,前方传来消息,信玄病死了。”
“什么?”德川家康身子探前,狐疑地问道:“消息可靠吗?”
“绝对可靠,武田围困野田城的大军,已经返回,看来是放弃了上洛了,而先一路进入的信浓的军势,已开始发丧,主公,信玄之死千真万确。恭喜主公,贺喜主公,如此我德川家之危,可以解除了。”
德川家康听酒井忠次证实信玄已死之言,脸上先抹过了一丝喜sè,随即喝骂言道:“住口,我家康虽战败于信玄,但我决不会没出息到这种地步,为了敌将死于意外,而幸灾乐祸。”
“信玄是天下罕有匹敌的英雄,他的身故,乃是一大损失,不可因对方是敌手,而失去对他的尊敬之意,”德川家康说到这里,站起身来,走到房间一角。
这面墙壁上正悬挂着一副新作之画。
这壁画上正画着德川家康的本人,与一般画像不同,画像中的德川家康面容愁苦,形容狼狈至极。
三方原合战德川家康惨败给武田信玄后,在三河武士舍生忘死的殿后掩护下,逃窜回滨松城。
当时德川家康狼狈至极,屎粪撒了一kù裆,在此情景之下,家康反是叫来了一名画师将自己此时此景画下。
之后德川家康将此画悬挂于卧室之中,效仿勾践卧薪尝胆,每日警醒自己,不再轻率行事,这画亦名之颦像。
所以信玄之死,对他而言,固然是一件喜sè,但习惯于克制自己的德川家康,随即想到此刻尚不是自己可以欣喜的时候。
德川家康朗声言道:“自三方原惨败之后,德川家存亡只在旦夕之间,我每一步走来无不战战兢兢,如履薄冰,此刻尚且不是我们大意的时候,反而要更加谨慎才是。”
酒井忠次喔地一声,言道:“但是主公,不论如何说,现在都是本家收复三河,远江失地的良机啊!请主公立即率军追击武田军,收复失地。”
德川家康听酒井忠次之言,神sè颇为犹豫,来回踱步了一番。
酒井忠次见德川家康犹豫,急忙言道:“主公,信玄一死,武田家必定大luàn,军心不稳,正是用兵的良机,若等新任家督上位,坐稳了位子,那么根本就毫无机会了。”
德川家康停住脚步,向对方问道:“你说武田军一进入信浓就行发丧,是吗?”
酒井忠次点了点头言道:“正是。”
德川家康将手中折扇一拢,言道:“这其中可能有诈,不可轻举妄动。”
“主公!”
德川家康将手一止,言道:“无论如何,前方三方原之战本家元气大伤,现在以我德川家之力,根本无法独力对抗武田,速速将信玄身死之事,禀报织田右府,并邀他一起出兵,共伐武田!”
“喔!”
酒井忠次大声言道。
“什么,信玄死了?”
清州城,天守阁。
刚刚骑马归来,一身骑马装的信长,刚刚接到泷川一益的禀报。
泷川一益半跪在地,向信长禀报言道:“消息已确认,武田军上洛大军不仅退回甲斐,并已开始发丧,并且从三河来的消息亦证实了此事。”
“太好了!”
织田信长忍不住将马鞭一挥,声音亢奋地言道,“信玄一死,天下将无人是我信长之对手!”
说道这里,织田信长目光炯炯,双手横握马鞭,狠声言道:“自起兵以来,就是信玄迫我最恨,几乎直入绝境之中,我一生从也没有如此狼狈过,眼下他寿命耗尽,奔赴黄泉,这是什么,这是天命,天命在我信长,而不在信玄!”
“拿酒来,我要痛饮!”
小姓亦言,将酒捧上。
织田信长方才喝了一半,突然动作一顿,将酒搁下,言道:“现在还不是我痛饮之时,足利义昭这个小人,自以为登上了将军之位,就可以忘恩负义。居然在这时候,背弃于我,起兵反luàn。真是可恶!”
“还有浅井,朝仓,本愿寺,三好家,这些皆是一群犬辈,除了跟随在信玄之后,对我luàn吼luàn叫之外,还会什么!从现在我要让他知道,违抗我信长的代价,统统杀光!”
……
第四百一十四章 与我争锋
第四百一十四章与我争锋
听了信长之言后。书mí群2
泷川一益在一旁从腰间chōu出一封信来,言道:“主公,三河殿另附有一封信,还请主公过目。”
说完泷川一益将信纸jiāo给了信长的小姓,信长的小姓手捧信纸递到了信长面前。
信长用马鞭将信挑过,剥开右手手套,撕开信封的火漆,仔细的看起来。
将信看毕之后,信长鹰目一转,将马鞭一挥,口chún动了动,似乎要作什么决定,但是信长似突然想到了什么,将马鞭停顿在半空之中。
泷川一益还有一方服shì的小姓,看管了信长怪异的举动,所以早是见怪不怪了。
信长随即喝道:“更衣!”
喔,小姓手捧一件整洁的狩衣,替信长更换完毕。
更衣完毕后,信长丢下马鞭,双tuǐjiāo叉坐在叠席之上,转而拿起了一柄折扇,拄着头,自言自语言道:“此事不易办啊!”
泷川一益听此,问道:“不知三河殿在信中说了什么?”
织田信长将信纸往泷川一益面前一丢,用折扇指着对方,言道:“一益,你怎么看?”
泷川一益向前一步,接过信纸看完以后,言道:“主公,三河殿的意思是,乘现在信玄身死,武田家军心未稳,邀请本家一同发兵,一起进攻武田。书mí群2”
“依臣下之见,此举很有可能,信玄一代人杰,其死后,胜赖之魄力尚不足掌握武田家,以及当年跟随信玄南征北战的骄兵悍将,而就算能整合家中势力,亦最少要三至五年之时间,这正是用兵大好时机。”
“现在以本家与上杉家的同盟关系,邀请上杉谦信向南攻入北信浓,而德川家向北攻进甲斐,南信浓,而本家可率大军杀入东海道,或出中山道。”
听了泷川一益之言,织田信长陡然哈哈大笑,用折扇拍打着自己的大tuǐ,言道:“泷川一益,你真是愚蠢,若是如此,我就成了我那三河弟弟的打手了。”
“还请主公示下?”泷川一益大huò不解地问道。
织田信长将折扇敲了敲自己的脑袋,言道:“一益,遇事要多用这里想。这是德川家的驱狼吞虎之计。武田家能在信玄一死就行发丧,难道会没有准备吗?信玄临死之前必然布置下了手段。德川家不敢试探,却又想收服三河远江的失地,故而借我织田来试而。哼,我这三河弟弟果然行事谨慎。”
织田信长袖袍一举,坐直身子言道:“自氏康公,元就公病故之后,眼下máo利,北条不过是守户之犬,上杉被武田抑制于北陆,成了困龙之局。现在能希望掌握天下权柄的,非我织田即武田。”
“织田武田双雄相争,战局并一朝可定,若拖延持久,成了川中岛那般的苦战,那么两家都会元气大伤。如此真正能从中的取利,必定是德川,上杉如此的大名家。”
听了织田信长之言,泷川一益仍是lù出大huò不解之sè,言道:“上杉与武田是死敌,难道在此大好机会之下,不会乘势取利吗?”
织田信长冷哼一声,言道:“谦信最是虚伪不过了,信玄一死,形势大变,转向有利于我织田一方。为了平衡均势,上杉谦信此刻肯定是转变立场,退守观望。你看着吧,信玄之死消息一出,谦信必与武田媾和,并一切停止攻略武田之行动。”
“当然此人还必须拿义理一套掩饰罢了,哼,我最恨如此表里不一,虚言矫饰之辈。”
泷川一益恍然醒悟。
织田信长继续言道:“这天下非是织田即是武田,但是眼下还不到两家决战之时,乘着信玄之死,胜赖有段时间,需整合本家内部,竖立威信,这时间武田家内部必会内斗不止,相互倾轧。若是此刻攻之,大义上与我不利,武田家反而因畏惧被外敌所灭,更快整合在胜赖麾下,在这局势武田以哀兵出战,更容易同仇敌忾,局面对我不利。”
“所以我更不能如三河弟弟之愿!绝不!如我刚才说,本家能乘势而起,并非所赖运气,而在于对大局的把握,我会先足利,次三好,压制本愿寺,再灭浅井,朝仓,攻灭这些顽敌,最多不过两至三年,整合各家势力,拓地数百万石,我信长可合天下之势,那时武田胜赖凭什么,与我争锋!”
说到最后时,信长几乎是一字一字的蹦出,目光看向远方,显lù出足够的自信。
泷川一益听了信长之言,嘴巴张大愣在原地,他这位主公行事跋扈,言谈桀骜,但是往往一句既中,能够戳中问题的要害。
如此也就罢了,其对整个局势的把握,眼光之准,除了武田信玄,还有何人可以做到。
正在泷川一益佩服不已时,突见信长长叹一声,言道:“眼下形势突变,皆是信玄之死的缘故,可惜天不假年,若是信玄再活几岁,这天下就是他了,如此败给他我心服口服。”
信长言到这里,泷川一益见信长竟有几分动情之sè。
信长将手一举,言道:“好个信玄,即便是你死了,亦令我如此畏惧,不论如何,你都是信长一生最敬佩的对手。”
“此次信玄大丧,我织田家不可对武田动一兵一族,违令者斩。另外派人前往甲斐,代我信长以奠信玄,以示我尊敬之意。”
说到这里,信长将袖袍整起,起身走到大厅中央站立,右臂举起,将手中的折扇缓缓张开。
信长悠长地yín道:“人间在世五十年!”
“与天地相比,不过渺小一物。”
泷川一益与一旁的小姓听后,都是面lù讶然,信长念得正是敦盛歌,此曲自捅狭间之后,信长再也没有当众念诵过。
信玄突然折扇向前平平地一划,tuǐ部化圈转过身来。
“看世事,梦幻似水。”
“任人生一度,入灭随即当前。”
“此即为菩提之种,懊恼之情,满怀于心xiōng。”
“放眼天下,海天之内,岂有长生不灭者!”
信长将折扇向上一举,单膝一跪,折扇已收拢至扇柄,念毕。
……
第四百一十五章 重返越中
美浓,加治田城——好看的小说:。e^看
武田信玄的死讯,以及他的遗命是一同送至,李晓的手中。
虽然早有了准备,闻之信玄病死的消息,李晓仍忍不住唏嘘不已。
来到战国十二年,作为一名穿越众,多少也耳睹目染不少这个时代武士固有的忠君之情。
为主君承担责任而切腹的饭富虎昌,为主君尽忠,奋战至最后一人宁死不降的直江景纲,这样的人物即便是作为敌手,李晓亦深深为之敬佩。
尽管作为一个现代人,李晓并没有那么根深蒂固的忠君观念,但是对于李晓而言,没有信玄就没有李晓的今日。
李晓虽非正人君子,但还是懂得知恩图报这个道理的。
信玄对李晓的提携之情,知遇之恩,这份恩情,他不能视若无睹。
李晓对部下言道:“命令全军服丧,绝一切娱乐,以祭奠御馆大人在天之灵。”
“喔!”
“另外命本多大人,代表我一趟前往踯躅崎馆,祭奠主公。”
处理完信玄治丧之事后,李晓chōu开信玄临死留给自己的遗命。
“什么?主公,居然将风林火山旗传给了胜赖殿下?”
李晓掩上信,似乎历史上信玄不曾有这种做法,这是怎么回事。
随即李晓取来,横谷幸重在信浓收集的情报资料,终于nòng清楚了信玄在宣布遗命的情况。
在信玄宣布遗命时,有二十多位武田家宿老,除了在外领兵的李晓,秋山之外,几乎重要家臣皆在。并且真田家亦在场。
所以李晓要nòng清楚具体情况,并不困难。
李晓唯一诧异的是,胜赖居然在武田信玄宣布遗命时,与信玄顶牛,让信玄不得不更改了最后遗命。
历史进入了岔路。
李晓不知胜赖如此的后果,会带给武田家什么结果。
但是毫无疑问的是胜赖比历史上更加强大了,在武田家拥有更高的权柄了。
胜赖直接得到了信玄的直接认可。连武田信玄亦不能不忽视胜赖的意见,而更改遗命。
信玄并非没有恼怒之下更改胜赖继位的可能。但是他权衡之下,肯定不敢这么做。
若信玄敢更改嫡位继承人,李晓就敢第一个不答应,当然还要加一个真田家。
尽管信玄仍在武田家中拥有绝对话语权,但是与历史上不同。胜赖羽翼已丰。
当年在高远城时,武田胜赖麾下那帮家臣,现在都已经各据一方,四面为胜赖呼应,并摇旗呐喊。首发
今天李晓,真田幸隆。真田昌幸都是武田家举足轻重的家臣。
而保科正直亦继承保科正俊为保科家家主。
保科正直的弟弟,保科昌月已改名为内藤昌月,成为四名臣中内藤昌丰的养子,将来会继承内藤家的家业。
大熊朝秀已为骏河小山城城主——其他书友正在看:。
现今武田胜赖的势力足以与武田四名臣加一个秋山信友打擂台了。
武田家已并非信玄一人的武田。
正是认识到这一点。在武田胜赖坚持意见之下,信玄放弃了守丧三年的决定,转而支持武田胜赖与织田争霸天下。
可以肯定,这点肯定比历史上,武田胜赖在四名臣阻扰下,一意孤行与织田家死磕来得好。
但是亦有不利之处,少了信玄这层光环所在,这两到三年。绝对是武田家的虚弱期。
信玄骤死,武田家内外部敌人。肯定会陆续浮出水面来,所以没有时间给武田胜赖整合内部矛盾。再与织田死磕了。
想到这里,李晓立即写一封信,准备命本多正信转jiāo给武田胜赖。
李晓在信中除了将明确表态,支持武田胜赖继承武田家家督之位外。
李晓还决定让藤堂高虎,土屋昌恒二人率旗本备,骑马备进入甲斐,表面上是以护送信玄灵柩名义至踯躅崎馆,实际上是借调给武田胜赖,辅助他继位这段期间,对内镇压不臣,对外抵御外敌。
李晓以他的实际行动来对外人表明他力tǐng武田胜赖的态度,这比在说一百句好话在信中奉承武田胜赖都来的有用。
处理完这些之后,李晓平静下心情,随即一股喜意涌上心头。
信玄一死,对于信长而言是大敌归去,而对于李晓而言,武田家内部再也无人可以遏制住他。
以李晓目前的领地,为武田家本领三分之一。
李晓现在兵力,与本家动员力前三名的高坂,山县,内藤三人相当。
信玄在世时,李晓一直小心翼翼,游走在边缘,不敢有丝毫越矩之处。
眼下信玄一去,换成支撑和信赖李晓的武田胜赖上位,李晓即可以大展拳脚了。
四十万石领地,对李晓而言,实在太小,守成尚且不足,更不用说是进取了。
乘着距离长筱合战,还有两年时间,这段时间对李晓而言,目光可以放得更加长远了。
佐渡虽小,却有价值十数万石的佐渡金山在手,这是上天资与的王霸之地。
西面的能登有二十二万石,其国内húnluàn,长续连的家臣专横,内斗不止,其没有强大势力坐镇,正可以乘luàn进取,一鼓而下。
取了这两地之后,李晓即可以越中,能登之地,作为后方屯耕备战,另外通海路,以明国海商,葡萄牙人进行海贸,再以佐渡金山,神冈银山货往外国赚取大量资金。
如此即便长筱合战,武田在决战中败北。
李晓亦可以凭越中,能登之地,作为退路,抵御信长席卷天下之势数年,不成问题。
但是李晓要能登,亦非轻而易举,这难度来自外部。而并非内在。
在闻之信玄病故的消息后,以越后大将甘糟景持,斋藤朝信,本庄繁长率领一万两千越中攻略军,暂时撤退。
虽说松仓城防线,固然有木下秀长加竹中重治,以及近五千军势驻守。还有守城大炮的协助。
在这场近两个月的越中攻略中,虽上杉谦信本人没有亲自出马——其他书友正在看:。但是上杉军亦给与了天神山城,松仓城一线极大的压力。
天神山城一度差点被越后军攻破。
最后作为二线的神保长宪,率领三千援军从富山城出阵,抵达松仓城后,两军战事才进入僵局。拖延至越后退兵。
不说上杉谦信对越中虎视眈眈,在美浓的加治田城,郡上八幡城李晓亦不会拱手让给织田家。
所以必须驻兵防守。
凭着对历史大事的熟知,李晓心知在两年之中,信长不会对武田家有大规模的战事。
但是这不表示,李晓对这条美浓防线可以掉以轻心。
李晓准备下达调令。命岛胜猛作为加治田城城主,坐镇这中浓腹心之地,保持与东美浓通道的畅通,并作为美浓李晓势力的总大将。负责这个地区的守备。
为了加强岛胜猛的实力,李晓将神冈备,蛇尾备,以及大筒备都调拨给他使用。
另外马场昌房移驻东殿山城,负责郡上守备。
安排下这二人后,李晓自信信长只要不出动主力,美浓应可以安然无恙。
至于李晓本人,将不会留在美浓。现在飞驒山脉已经解冰封。
李晓准备不日就率领马场昌房之前带领来的三千军势,从飞驒返回越中。准备亲自主持对佐渡的战事。
由于大半兵力都被上杉,织田牵制。李晓现在等于绑了一只手,与人打架,实力大减。
但是先佐渡,再能登,攻略两地,扩充实力,刻不容缓——好看的小说:。
这必须在长筱合战之前完成。
这两年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信长需要此时间来扫清西面势力,最后合天下之力,与代表关东势力的武田决战。
李晓亦要在此期间,尽量扩军备战,眼下只能比谁下手更快一点了。
李晓将这一切细细想了一遍后,觉得没有什么大碍,于是立即开始动手写信。
远江,信浓jiāo界的青崩峠。
从远江前线返回的,武田上洛大军,三军尽白衣。
山道之上,作为出身甲斐郡内的一名普通足轻平九郎,正神sè茫然地走着。
在这次上洛之中,他没有完成见识一下京都的心愿,只是亦在三方原合战之中,获得了一颗首级的斩获。
领主大人小山田信茂给他两贯的赏赐,并没有令他有多少欣喜,特别是在御馆大人病逝的情况下。
作为甲斐人,他深知信玄给他们带来了什么,攻略多少多少石高的领地,他不懂,攻陷这座那座城池,他也记不得名字。
但他知道自武田信玄成为武田家家主以来,甲斐人终于可以吃上产自信浓香喷喷的大米。
那惠及百姓的龙王堤,令家mén口的笛吹川再也没有泛滥过。
这比领主在外打了多少个胜战,更令百姓记住他。
可是这样的领主大人,却身故了。
猛然之间,平九郎抬起了头,那风林火山旗和诹访明神旗在眼前迎风鼓动——好看的小说:。
旗帜之下,一人正戴着诹访法xìng盔。
看着这熟悉的旗帜与盔甲,恍惚之间平九郎以为自己又再度看到了信玄公。
但是当他回过神来的一刻,心底却知道对方已不是信玄公了。
新的御馆大人骑乘战马,在马场,内藤,小山田,xùe山等大人簇拥下缓缓前进。
平九郎内心忐忑,这位新任御馆大人会为武田家到底会带来什么?
不仅是平九郎,武田家上下亦在问着同样一个问题。
以下字数免费。
嗯,信玄之死,是一个分水岭,本书进度完成三分之二。
接下来就是长筱合战的大剧情,这我已铺垫够久了。
长筱合战之后,本书就脱离历史的大框架。
最后奋力求订阅,推荐票,有能力的书友多帮助一下。
本书成绩越好,就越有可能上封推。
封推,这对于战国这样小众书,是很大的帮助,对我也是一个莫大的鼓舞。
所以拜托大家了。
我会继续努力
第四百一十六章 借力打力
元龟四年,四月——其他书友正在看:。本章由为您提供]
李晓留下安排下加治田城的防务之后,率领内岛氏理,师冈一羽,狩野秀治,宇佐美奈美,盐屋秋贞,山本堪藏等家臣,以及三千军势,从加治田城出发沿着飞驒街道返回越中——其他书友正在看:。
加治田城正北通飞驒街道,而今日日本国道四十一号,亦差不过是这条主线。
在飞驒开山祭之后,冰雪已经融化,整个飞驒街道已畅通无阻。
实际上只要不考虑大雪封山的缘故,从神冈城出发,走飞驒街道增援美浓,要比前往郡上这条路线,无论是路况,还是路程上都有优势,可以直达美浓腹地。
这也就是为何,对李晓而言,加治田城,战略地位要比郡上八幡城更重要的缘故。
飞驒越中军团经一日行军,已进入飞驒地界,当夜即驻扎在今日下吕市金山町。
在飞驒川与马濑川之间,这里是一个飞驒街道上颇为繁华的宿町所。
次日启程,李晓骑马随大军行进在道路起伏的飞驒街道上。
路途之上多数的风景,皆是视线阻挡的连绵的高山。
只是偶尔会在路边,看见几处开垦过的农田,飞驒的山民们都脚穿田下驮在田间耕种。
在飞驒,由于地形限制,除了近畿一地,很难出现大面积平原,所以农田都是一块一块的,而耕种方式也偏向于自耕,小家小户的模式。
在日本,将种植大米的农田,称为稻作,而将非出产大米的农田。皆称作畑。
飞驒山地之中,要想找一块好的水田地,实在太难。
所以百姓一般种植的都是芥麦,黍,野菜,豆,芋等等。但自从李晓将yù米引进飞驒之后,确实也起到了一定带动生产。增加的人口的作用。
不过与稻米不同,畑田出产也是要折算成石高作为,领主jiāo纳年贡的凭据,但是折算比之稻米,远远来得低就是。
在李晓对飞驒实行的检地。以上田,中田,下田三等等级作为划分,其中上田石高定为一石五斗,中田一石三斗、下田一石一斗。(这也是太阁检地的标准)
按照这样的标准,飞驒的田地连下田都不够格。
并且以飞驒当地极寒的气温。所谓二期作这样的想法,也只能停留在传说之中。
所以尽管,经过李晓数年来经营,飞驒耕地面积增加效果显著。3∴35686688但石高眼下亦只稳定在五万石左右。
现在随着大军行进,李晓的日月双纹的旗印所过之处,这些飞驒山民们看见后,都是跪伏在田中叩拜。
对此李晓甚是欣慰。
对于这些飞驒山民而言,李晓一统飞驒,结束了姊小路,江马,内岛三家在飞驒战luàn割据的局面。令饱受战luàn之苦的飞驒百姓得到了解脱。
大luàn之后,只需镇之以静。就可以缓缓恢复生产。
李晓授予大藏长安,颁布了见立新田十分一法。亦即使凡开垦新田,百姓在数年之内只需增加十分之一的年贡即可。
这项手段,在历史上,江户幕府的享保的改革,为第八代将军德川吉宗实行。
李晓还赦免了原先被视作的非人,山人,囚犯等被称作贱民的身份,将他们一视同仁。
这样做法固然遭到一些旧有势力的反对,但李晓的目的是出于解放生产力,使得飞驒人口增加,以促进赋税的增收。
这些被赦免的贱民,大藏长安将他们集中起来,于飞驒山间择地进行棚田的种植。
棚田即是梯田,在日本还有个称呼为千枚田。
棚田种植在日本早有三百多年的历史,而在今日郡上的正dòng,飞驒高山的田倾家皆是作为日本棚田百选的观光地存在。
另外飞驒作为李晓的起家之地,李晓的常备,亦有超过三分之一兵士都是飞驒出身。
正所谓穷山恶水出刁民,甲斐山沟里的山猴子们就是最好的例子。
飞驒山民能吃苦,并且体格健壮,是李晓常备主要构成。
作为一名常备其收入,是普通农夫的两三倍之多,所以能加入李晓军中,对当地人而言,绝对可以大幅改善生活。
李晓在飞驒的种种举动,十分赢得了当地的人心。
对根本之地的经营,是历来起家王朝所必须的,所以尽管费劲气力,李晓亦要在飞驒这里广施恩惠。
现在经过这数年,更令李晓在飞驒的统治,已到了牢不可破的地步。
在山间跋涉数日,李晓大军经过飞驒街道上的樱dòng城后,抵达神冈城,在此大军休整一日。
虽说李晓已将本城迁至城生城,但是神冈城作用依旧重要,这里是李晓的起家之地,同时兼加对神冈银山的防卫。
现在的神冈城已几乎成了,李晓麾下首席奉行官大藏长安的驻地。
在李晓政务之中,本多正信除了李晓军师之外,还兼任寺社奉行。
而增田长盛则是岩凑町的町奉行,兼任土木奉行——其他书友正在看:。
盐屋秋贞作为御用商人,掌握盐屋商家之外,还兼任财政奉行。
而大藏长安则权位最重,除了直接作为归云金山,神冈银山奉行官之外,他还兼任行政奉行,勘定奉行。
这可谓是大权独揽,所在在李晓家臣中,论实际权力大藏长安实际上是最高。
现在李晓军势还未到达神冈町时,大藏长安即带着一众神冈町中,以及神冈银山的藏前众,加上町里同心众,足轻数百人,布置下颇为奢侈的排场远远迎候。
本该身在岩凑町的增田长盛,亦在城下迎候李晓。
还有高原诹访城城代,麻生野庆盛,以及高山城城代,姊小路高纲二人。以及一种飞驒的豪族一同前来城下拜见。
大藏长安一见李晓,即便当即殷情上前,率领部下在李晓马前叩拜。
李晓见这阵势眉头微微一皱,实际上他并不喜欢这种大张旗鼓的做法,但是他亦不会在众人面前冷了大藏长安的心,所以并没有当场道出。
大藏长安见李晓没有不愉之情,以为自己马屁拍对了。当即更加殷情上前,颇有为李晓引马执鞭的意思在其中。
大藏长安见礼之后。李晓对麻生野庆盛,姊小路高纲二人又和颜宽慰了一番。
麻生野庆盛已作为原先江马的分家,继承了江马家的名迹,姊小路高纲现在更是飞驒国司,名义上飞驒国掌管者。并且还是朝廷的正三位大纳言,这官位比管理宫廷料理的大膳大夫武田信玄,还高了三个官阶。
眼下这二人同作为带路党,在李晓手下当米虫,hún吃等死,不过对他们李晓亦不敢礼数有缺——好看的小说:。
进入神冈町之后。李晓发觉虽自己将本城迁移之后,但神冈町反而是更加繁华了。
随着神冈银山的开采不断扩大,神冈町亦逐渐繁荣。
李晓忍不住亦赞叹大藏长安确实治理有方。
进入神冈城天守阁,在一场迎送宴会之后。李晓将大藏长安,增田长盛,盐屋秋贞三名负责政务的奉行留下,一起召集议事。
“什么?你说明国海商们,在岩凑町所居之人,已有近千人?”
李晓忍不住一惊,他实在不懂,为何他这些老乡。为何好好天朝上国不待,非要跑到这岛国来奋斗。
难道是看见自己成功的先例。
增田长盛喔地一声。言道:“回禀主公,不仅是人数的增加。并且多半是青壮男子,而且那些明国人一进入此地,就大兴土木修筑房舍,他们的房舍似有一定布局在内,层层相连,似乎可以作为防卫,现在已有不少流言在越中流传,声言主公意yù勾结本国之人……”
“够了。”
李晓听到这里忍不住火冒三丈,他仔细想了想,排外思想到了何地,亦不能避免,这可以理解。
但是这如此有套路的流言,绝对是别有用心之人煽动,非上杉即是织田的细作。
盐屋秋贞见李晓震怒,言道:“主公,既然有人传布流言,就下令禁口就是,谁敢胡言,一律杀之。”
“不行,防民之口甚防于川,如此更显得我心虚,”李晓想了一下,随即言道:“立即派忍者出查,流言之源头在何处——好看的小说:。”
杜绝流言源头是一方面,想到自己这群明国老乡的作为,李晓亦有几分怒意,李旦他们做事不厚道。
这样的做法,很容易令人有什么居心叵测的猜测。
当时这些中国武装海商集团,受到明国禁海令的影响,到处在外寻找根据地。
最早如七海霸主陈祖义,在马六甲自立为渤林邦国国主。
如另一与李旦齐名的颜思齐,就率三千人屯垦台湾。
如另一海盗林道乾,则率人入居暹罗,最后暹罗国国王不敢对其用兵,反而还将nv儿嫁给此人。
王直,李旦,郑芝龙就更不用说了,一直是以日本为根据地。
在民间还流传,郑芝龙,颜思齐一起密谋推翻德川幕府的传说,只是不知是杜撰,还是确有这个想法。
李晓想了一番,向增田长盛问道:“现在岩凑町中,明国海商主事是何人?”
增田长盛言道:“是王坦之,另外听说李旦下个月亦会来到岩凑町。”
“很好,”李晓点了点头,心想他的明国老乡,看来真的有几分对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别有企图,不过正好,李晓亦有一盘大生意与他们做。
nòng不好,这些老乡们可以成为他攻打能登国的前驱。
多谢昨天书友的月票,推荐票,继续求月票,推荐票,求订阅,各种求。
明天承诺保底更新五千字以上.
第四百一十七章 复兴家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