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强迫别人买单
我不怀疑你的真心,
但我怀疑你的真心的质量。
不要拿人格缺陷和童年阴影,
垃圾骚扰型真心,
强迫别人买单。
贫贱时期的真爱
如果一个女人爱上一个贫贱男人
相爱的时候不敢提钱
那也不要期待她有多期盼男人能够好好发展
变富变自信
人格美学强迫症
如果你理解这世界有武松也有武大郎
那就不该强迫所有人形物种都有正常智商
“使命”
喝药逼婚的父亲
令三十岁的儿子在自责痛苦中挣扎
实际上,这父亲只是一个弱者,
以自戕来迎合外界,
是戾气出口。
逼孩子只是他自戕的延伸。
与爱、传宗接代的使命感均无关,
他只是活不下去了。
即使没有孩子不婚的压力,
他也有别的压力。
这是弱者的生态。
奢侈品
这世间
生活本就是奢侈品
日常拥有的
仅仅是生存
以及包装在爱与体面与规则外壳下的
生存资源的抢夺和厮杀
生命力
人应该在自己身上有个着力点
日有寸进
与世无争
享受生活
“薛定谔的妈妈”
之前我分析刘学州真正的死因是心理冲击,这种冲击的严重程度超出常人想象。今天找到了这种心理冲击的名字,叫“deadplex”,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法国精神分析心理医生提出的概念。他不是抑郁症,他得了“死妈妈综合症”。
这种冲击,比物理界的“薛定谔的猫”还厉害。拔高两个层面,就可以一目了然。首先,如果世俗层面,这样的母亲活着,但是她做了与母爱相反的事情。那她的孩子就会陷入这种母亲到底活着还是死了的无休止内在冲突中。如果有一定人文素养,这种冲突将会升级到一个有价值的出口高度,像姜文、北野武、张爱玲、乔布斯全都是这种症状。有人说张爱玲得了“审母症”,其实她得的正是这种病。
如果再拔高到顶级格局,比如莎乐美,得了“deadplex”.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她走出了惊人的人文轨迹。最后尼采终于帮她下了结论,上帝死了。大家以为这惊世骇俗的结论是个哲学奇迹,包括莎乐美自己,但她不知道这是她自带的“deadplex”.如果她遇到的不是尼采,而是巴赫或者康德,我们今天将不再拥有现在的巴赫和康德。
还有一种可能,就是巴赫和康德足够强大,治愈了莎乐美,然后我们现在的世界失去了弗洛伊德。
而刘学州太小了,他还是个孩子,而且没有人文层面,这种冲击没有出口和精神缓释,所以直接造成了肉体消殒。
这就是我当时看到那段莎乐美小时候雪人化了恨不得告诉她那只是化了的原因。
母亲不可以和薛定谔的猫一样,这比煤气灯效应还可怕。
莎乐美、尼采、弗洛伊德和昆德拉
死了一个疯了一个最后遇到了抗挫耐糟的弗洛伊德搞出一门无法打开也无法关闭的引人入胜难以自拔的医学学科。
其实如果她遇到的是施韦泽,也会好很多。当然不论肉体结局如何,这些皆是人文历史上最闪耀的星,全世界都在等待的天才。
她不用遇到萨特。她根本看不上萨特。她选择的都是好男人然后加以祸害。
昆德拉也活在与莎乐美类似的心理冲击中,所以诺奖体系很难界定他存在的性质。如果他像卡夫卡一样对异化更关注,或者被父亲拉回人的层次的心理冲击,就不会留下难以界定的悬念。
诺奖体系无法判断昆德拉,就像心理医学体系无法判断弗洛伊德一样。英雄联盟可以给高中生蜘蛛侠搬个奖,但是很难给灭霸也来一个。诺奖给鲍勃迪伦很可爱,给昆德拉让人不安。
纪德和黑塞得奖就毫无悬念,因为他们非常安全。鲍勃迪伦和莫言得就很cute降维关怀一下。其他的像昆德拉这种,就是个puzzle.
上帝视角是没有问题的。爱因斯坦和牛顿最后也是认可的。真正令人不安的,是“上帝以外的非人类视角”,比如马斯克这种人,强大的令人无法忽视,性质却无法界定,最难将息!
交友篇
与人交友不看私德的
容易得斯德哥尔摩
雨天
不知不觉连着下了半个月的雨
你会因为雨天漫长
而忘记晴天的存在吗
一生挚爱
每个人
一生只爱一个人
其他的
都是和这个人的比较
发心
与大众沟通,无外乎三种发心。启蒙、取悦、利用。俗称教育、快乐、煽动。
兵法
孙子兵法的核心,是不战。
奇妙
这世界很奇妙
为他人着想的人得到了幸福
只为自己的人失去了一切包括他自己
为什么呢
为什么会有人感叹
自己的控制欲占有欲
粘人闹情绪
得不到珍惜
别人为什么要珍惜你的人格缺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