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万字感想
不知不觉这本小说已经写了将近二十万字、每天四千多字连续更了四十五天了。
首先感谢起点这个平台,感谢徐大能给我签约,其次,感谢各位书友和群友的支持,我知道自己写的不好,尤其是最近几章,可能是因为下半年要换地方、换工作的缘故,思绪有点纷乱。不过,我会做出调整的。
另外,感谢百合姐和日神的章推,还有接下来的……嘿嘿嘿,这些只有等到五十万字的时候再写了……
这本书虽然写的不好,但主线和大纲我还是明确的,所以百万字以上正常完结应该不是问题。人生第一本书,成绩再不好也要完本开一个好头,我可是强迫症患者啊……
下半年换工作、换地方,这和码字多少也有点关系。反正就是先去江南逛一逛,也由公司集体宿舍变成自己一个人住,这天我等了三年,上次自己一个人住还是三年前在老家的市里。我喜欢一个人住,做什么事情不会被打扰,可以安心的看书、码字、查资料、刷b站、玩游戏,当然啦,这一切都不会影响本书的更新,但是事情总有万一,到时候如果真的有一天断更了,那就是断更了而已,并不是太监。
最后,也希望大家多多支持一下团子,团子感激不尽。
第一章 穿越
薛俊猛的被哗啦啦的大雨惊醒,刚睁开眼就被吓了一跳。
“……这是哪儿?”
薛俊往四周看了看,自己正在一个山沟里倚着一棵树躺着,四面都是陡峭的山坡。薛俊将身子稍稍坐正,擦了擦脸上的雨水,突然,他感觉到自己的左腿传来一阵刺痛,他低头一看,原来是左小腿上被划了一刀。
“什么情况?我怎么穿着这种衣服?我怎么会在这儿?”
薛俊发现自己穿的衣服类似古代军服的东西,就是没有头盔和佩刀。
“抓活的,带回去!”
远处突然出现几个骑兵,其中一个听到了命令下马跑过来将薛俊来了个五花大绑,薛俊想反抗,却根本不是那人的对手,只得束手就擒。
“走!”绑他的那个人厉声喝道,薛俊瞥了一眼,却也不知道该说什么,只能跟着前面的几个骑兵走。
薛俊哪见过这种架势,自己又不是演员,但是怎么会来到这种地方,难道自己喝醉了?拉倒吧!自己根本不会喝酒。
薛俊左思右想,他唯一能记起来的时间是公元二九九九年十一月三十日,距离下一个千禧年只剩下最后一个月,薛俊正在陪自己的姐姐和侄女在银月广场逛街,怎么一觉醒来……
“莫非……穿越了?”薛俊想到这里连自己也笑了一声。
小说里的事情怎么也能当真?可是这又不是梦,眼前的这一切该如何解释,作为一名二十三岁,正值青春年少的中学历史老师虽然也时常幻想着自己能够穿越到古代立一番事业,但也毕竟只是想想而已。
薛俊正在想着,突然听到前面骑马的大汉说道:“刘元法这小子,想趁我们国丧期间来攻打我们,亏他聪明,先派了十几个探子来,否则定让他命丧这盘蟒谷。”
“多亏了文将军早先预料到先皇驾崩,刘元法肯定会趁机来派兵攻打扈州城,事先在这盘蟒谷预设下伏兵,只可惜来的只是十几个探子,刘元法的大军没有来。”
“文将军已经给四王爷写信说明了情况,四王爷已经派兵前来增援,就算刘元法的大兵真的来了,我们也不怕。”
几个人大约走了有半天,来到了扈州城大营,薛俊可是跑断了腿,路远不说,又是下着大雨,体力消耗就更大了。
几个人将薛俊带到了议事厅,厅上两旁将士坐定,一个白胡子老头在上边坐着,和薛俊一样被绑着跪在地上的还有另外两个。
“将军,我们在盘蟒谷遇到敌军的探子九个,其他八个都被杀死,逮了这一个回来。”
“好,辛苦众位将士了,这两个是青儿抓到的敌军探子。周公子你先坐下吧。”
“是!”禀报的那人应了一声,坐在了文将军右手第一个位置。
文将军挥手一指薛俊,问道:“你们是什么人,为何在盘蟒谷,可知盘蟒谷乃是我扈州城管辖?”
“我不知道怎么回事啊!”薛俊无言以对。
“被我们抓到了还嘴硬,你说!”文将军又指着薛俊旁边的人问道。
“将军,我们,我们是花将军的人,花将军派我们来,派我们来,是来探听扈州城的虚实。”
“哦?你们不是菟国的探子?”
“不是,我们是花将军的人。”
“你说是花将军派你们来探听扈州城的虚实?怎么回事,快说!”
“是,是……”这人却支支吾吾的,说不出话来。
旁边那人求生欲极强,连忙说道:“花将军听说前几日文将军病倒,还是一场大病,派小的们来探听一下扈州城的情况,顺便,顺便来问一下老将军的身体可恢复了否?”
几句话,把两旁将士都逗笑了起来。
“哼!”文将军冷笑一声,“花将军还记挂着老夫的身体……他分明是想趁我病倒,扈州城无帅,趁机偷袭将扈州城据为己有。”文将军厉声训斥道。
“是,是!”那人无话可说,只得低下头去,默然无语。
半晌,文将军问道:“众位将军看这三个人应该怎么处置啊?”
有人说杀了有人说放回去,文将军拿着酒杯问道:“周公子,你看,这三个人该怎么处置?”
“老将军,你素以仁义治军,这三人也只是受他人指使,他们参军本身是要杀敌立功,为国报效,若把他们杀了,消息传出去,岂不伤扈州城四十多万军民的心,于老将军的声名也不好,不如将他们留在军中,一是涨了老将军的声名,二是在国丧期间,不仅不一致对外,竟然还自相倾扎,让花将军蒙羞,三是留着他们三个人,日后或许有用的到的地方。”
文将军喝了一口酒,点点头,笑道:“好,不愧是大菟国的太子,眼光就是高。”
“来人呐,将他们三人带下去,明天和众位将士们一起操练。”
从账外进来四个人,把薛俊三人带了出去。
次日一早雨停,众将兵都到校场上操练……
连着两日操练,一操练就是半天多,伙食也吃不好吃不饱,前日又曾冒着大雨赶了半天的路,薛俊身体一虚,躺在床上便发起高烧来。
六月天,雨多潮湿,一般这个时节,军中管事的怕一个人病了,再传染给军中其他士兵,都会让生病的士兵搬出军营去住,普通人家也乐意让生病的士兵来家住,因为这样,他们就可以得到许多银两。管事的就把薛俊托给一户普通人家照顾,并给了许多银钱。
这户人家姓林,户主叫林三,是扈州城里一个普通老百姓,家有三口人,除了老夫妻两个,还有一个女儿,因怀孕时父亲曾梦到一个凤凰,下生时天又下着大雪,所以就给她起名林凤雪,年龄比薛俊小两岁。
薛俊得的并不是什么大病,按照现代人的说法就只是一个普通的感冒而已,在林三家休息了五六天就好了,林三还用官府给的银子给薛俊买了两件衣服。
这一日,薛俊正在房间里,他左思右想,现在的确可以确认自己是穿越了,虽然难以置信。那自己穿越来的目的是什么呢?另外,虽说是好奇心满满,但古代人的日子的确是不好过,薛俊开始想自己的父母,想自己的朋友。
“吱——”
薛俊抬头一看,原来是林三进来了,手里端着一碗药汤。
“薛公子,这两套衣服穿着合身吗?”
“合身,多谢大伯,这几日费心了,我这病也基本好了,明天就能回军营了。”
“哎——回去那么早干嘛,在这里多待几天,要是有人来问,我就说公子的病还没有好。”
薛俊笑着喝了一口药汤。
“另外,我看公子是个读书人的模样,看来也是被朝廷征兵过来的,不知公子家住哪里,我有个弟弟是个游走四方的客商,明日又要启程去贩卖货物,公子可修书一封,让舍弟代为转达,给家里报个平安。”
“……多谢林大伯厚爱,我从小父母双亡,自幼跟着婶娘,长大成人后我便自己出来在官衙里寻了个差事,渐渐也和婶娘失去了消息。”说着自己故意做出一副苦样。
“哦,这样。”林三也不好说什么,只是劝慰了几句。
忽听门外有人叫门,这声音薛俊听着却好生熟悉,林三便走出房门去开门……
第二章 回国
林三去开大门,薛俊微微打开房门往外看,从外边走进来三个人,中间那个人薛俊认得,就是前几日在议事厅对着文将军高谈阔论的那个周公子,旁边是一个和自己差不多大的女子,看打扮像是一个富家小姐,再旁边跟着一个小丫鬟。
林三满面赔笑往里让,林大娘和林姑娘也都出来了。
“听说林大伯前几天接回来一个得病的士兵,我能不能和他见一见?”
“哦,那个士兵就住在这个屋里。”林三一指薛俊住着的屋子说道。
“我们去大屋,还请林大伯去请一下。”
“好,周公子李姑娘请。”
五人走进大屋,这里林三就来叫薛俊过去。
薛俊并不急着过去,“不知这周公子是林大伯的什么人?”
“哦,周公子和我并没有一点关系,只是时常接济我们,所以比较熟,这周公子乃是大菟国的太子周家佑。”
“哦?一国太子怎会流落至此?”
“他们菟国国小势微,为了防止邻国作乱,只得将几位皇子作为人质派出去,而我们崇国对他们最有威胁,所以他们就将太子派了过来。”
说罢两人就来到了大屋,两边参见完毕,薛俊先开口问道:
“不知周公子找我有何事?”
“薛公子,我看你相貌清秀,一个读书人的模样,怎么也来当兵?”
“被逼无奈,被官府强征来的。”
“不知薛公子家住哪里,薛公子被强征来,家中可有兄弟姐妹扶持?”
“家里只有我一个人罢了。”
“哦!”周家佑停顿了一下继续说道:“我们这次来找薛公子只是想向薛公子打听一下魏州城的情况。”
“魏州城?”薛俊还是第一次听说这么个名字。
“对,魏州城,还有城里的守军情况,和花将军的一些情况。”
“花将军?哦,原来是问这个。但是我又没去过魏州城,我怎么知道。”薛俊想着:“要不就随便说说吧。”
“嗯……魏州城现在由花将军驻守,军民四十多万,城墙坚固,军民一心,花将军更是胸怀大志,爱兵爱民。”
“哦,那据薛公子说,花将军还是一个好统帅了,那这次派你们来探听扈州城的虚实是怎么回事?”
还没等薛俊答话,林三插口道:“我听说魏州城的花将军和我们文将军早些年就因为什么事情结下了梁子。”
“是啊,现在老皇帝驾崩,新皇帝还未即位,这些边关大将肯定会偷偷作乱。”
“怎么,新旧交替这不就一天的事吗?”林三问道。
“大伯呀,你说的容易,清官难断家务事,何况这是皇家的事情,牵扯到各方的利益,老皇帝暴病而亡,并没有留下任何遗嘱,更没有确定嗣君之位,虽有太子,但老皇帝最疼爱的乃是四皇子,如今,按照法统,理应让太子即位,但四皇子的人掌握着京城兵权,时下,还需要经过一番斗争才能定的了这皇帝之位。”
周家佑话锋一转又说道:“这次文将军让我带兵去盘蟒谷设伏,说是刘元法刘将军趁你们崇国国丧期间派兵来攻打扈州城。”
“文将军这招毒啊!”林三说道。
“文将军一直对我心有戒备,不过,我也要逃出这个虎牢了,这次我们是来和你们道别的。”
“道别?”
“昨日收到郭丞相的书信,说父皇病危,让我速速赶回菟国。”
“这么说,周公子是要回去继承皇位了?”林大娘高兴道。
林三听说的不像话,狠狠撇了一眼林大娘,问道:“那周公子几时走啊?”
“明日一早。”
“那就请周公子将凤雪带走吧,进了皇宫当个丫鬟也比在这边境担惊受怕的好。”
周家佑转头看向林凤雪,林凤雪羞愧的低下了头,“不知林姑娘愿意吗?”
原来这二人早已有了意思,林姑娘点了两下头表示愿意,周家佑又转头对薛俊说道:“既然你在崇国也没有亲人朋友了,那就跟我一起走吧,说不准日后有用的到你的地方。”
薛俊虽说不是攀附权贵之人,但自己想要在此间有一番作为,在扈州城当个小兵注定是不可能完成的,还不如跟着眼前这个一国太子,所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自己心中幻想的一番大事业,莫非就应在了此人的身上?于是便含糊答应了下来。
次日一早,林三一家人和薛俊一起来到周家佑的住处,薛俊还担心自己作为军营里的一个士兵走不了,周家佑说:“薛公子不必担心,这次我走文将军本是要来亲自送我的,但他刚才派人来说自己身体不舒服,只派了八百个士兵来护卫我过边境。”
“我看文将军他这是不想让周公子回国。”林三帮周公子牵过马,一行人在门外等待着那八百个士兵。
“前天我刚收到郭丞相的信,拿去跟文将军说,他故意找理由不答应我,不过最后还是碍于郭丞相的脸面,允许我回国。大伯,我们走了后你和大娘要多多保重啊。”
“咳,我们两个都是快过花甲的人了,这次一别,还不知道能不能再见到。”说着把目光转向了正在一旁安慰母亲的林凤雪。
“……放心吧大伯、大娘,凤雪我肯定会照顾好,等我回国继承了皇位之后我就把她留在身边,过不了两年咱们肯定还能再见面。”周家佑拿出一袋琐碎银两给了林三。
“大伯,这些你就拿着吧。”
少时,那八百个士兵都到了,一行人就往城外走去,父女告别,好不伤心!
还好,薛俊旅游的时候骑过马,但现在,骑在这古代的马上还是觉得有些不习惯。
“薛公子,待会到了阜安刘元法将军那里,刘将军肯定会过问你的身份,你就说在崇国曾救过我的命,咱们两个是义结金兰的兄弟,以后你就先叫我周大哥就行。”
薛俊答应了一声,问道:“不知到阜安城还要走多久的路?”
“依咱们这个速度,还要半日吧!”
午间,一行人到的扈安,刘元法将军早已在城外等候,周家佑便让那八百个士兵都返回扈州城,自己便大摇大摆的进了阜安。
军营里早已设好了酒宴,众人按身份坐下,薛俊坐在周家佑旁边。
“殿下这次回国可要在这阜安城多住两日才是。”
“想必刘将军也得到了消息,父王现今卧病在床,前几日他与崇国的郭丞相写信让我急速回国,我怕回去晚了会出现什么不测。”
“哎——殿下多虑了,那封信不过是圣上和王丞相做的一个巧计。殿下在崇国待了五六年,圣上甚是想念,便和王丞相想出了这个计策,王丞相与属下商议,正好属下手底下有一个会模仿他人笔迹的书生,前几年属下也曾与崇国的郭丞相书信交谈过几次,属下便让那书生仿着郭丞相的笔迹写了一封信。”
“那父王——”
“圣上现如今在凉镜山庄避暑,等过两日圣上回到京城殿下再进京面圣也不迟,到那时,一来父子团聚,重序天伦之乐,二来殿下乃一国之本,这次回城也好让天下人安心。”刘元法笑道。
周公子也假意陪笑道:“刘将军说的是。”
几杯酒下肚,薛俊已有了几分醉意,这古代的酒和现代的酒简直就是两个东西,但是喝多了也会醉,何况薛俊是个滴酒不沾的人。
酒一喝多,便有了尿意,薛俊和周家佑说了一声便走出来去寻方便的去处……
第三章 鸿门宴
薛俊方便完便往回走,但找不到了原先的路,晃晃悠悠来到一个大帐外,帐篷里灯火通明,显然是有人,薛俊本想进去问问路,刚要打开门帘,只听里面有人争吵道:
“不行,太子是一国之本,怎么能说杀就杀!”
“这可是二皇子给将军的密令,你敢和二皇子作对?”
账外偷听的薛俊吓了一身冷汗,顿时酒就醒了,“这莫不是一场鸿门宴!果然无情最是帝王家,不行,我得赶紧回去告诉周公子才行!”
薛俊悄悄地走回原先喝酒的大帐,自己却不走进去,只是往里悄悄地探头,眼见刘元法正在和坐在周公子对面的一位将军面红耳热的大声交谈着,巧的是周家佑貌似听到了声音,将头转向了门口,薛俊看到周公子看过来了,便伸手示意让周公子出来。
周家佑不解,只好起身从桌椅后面走了出来,薛俊眼睛直勾勾盯着刘元法,还好他没发觉。
周家佑出来便问什么事,薛俊拉着周家佑往外走了几步,小声急切的说道:“周公子,刘将军要杀你!”
“薛老弟,别开玩笑了,我乃本国太子,他一边将焉敢杀我,想是你吃醉了,快回帐与我再痛饮几杯!”周家佑醉笑道。
“我有什么心情和你开这种玩笑,刚才我方便回来,走到一个大帐里听到里边有人说是二皇子密令刘将军杀你!”
周家佑将手搭在薛俊肩膀上,笑着刚要说话,突然像是知道了什么一样,一脸严肃起来,问道:“你说什么!二皇子让刘将军杀我?”
“千真万确!”
“这小混蛋,我刚回国他就派人来杀我。”
“周公子,赶快离开这里吧!”薛俊急切的劝道。
周家佑往议事厅看了看,便拉着薛俊往外走:“走!”
“李姑娘、林姑娘还在里面!”
“没事,他们要杀的是我,素素姑娘和凤雪在里边也好稳住刘元法,他们还不敢明目张胆的反我。”
因为城里守军为了庆祝太子归国,都聚在一起吃酒,他们两人便悄悄离开军营,来到了大街上。
时间已经到了深夜,大街上已是空无一人,只有街边一家酒馆开着,薛俊二人就走了进去。
“薛公子,你救得我一命,回京城后我定会禀告父皇给你请赏。”
“周公子,请赏的事我倒不是很在意,只是想问一下周公子,您和二皇子是有什么冤仇吗,哥哥回国作为弟弟的不应该出面迎接才是吗,怎么还派人要杀你?”
“要是搁在平常百姓家,你说的又何尝不对,但我乃是太子,皇家的事情不是用简单的伦理规范就能搞明白的。”
周家佑喝了一口茶又继续说道:“父皇一共有四个儿子,都作为质子被派往菟国周边的四个国家,因为崇国在四个国家里势力最强,所以父皇就把我派到了崇国。我这三个弟弟,其他两个都安分守己,对我没有什么他心,只是我这二弟,因为出生时只比我晚了一个时辰,从小又比我更受父皇疼爱,所以娇纵无比,对我更是看不惯,一直想要这太子之位,当初父皇把我派到崇国当质子就是他的主意。”
“平白无故的为什么要派人质呢?”
“咳,还不是国家太弱。”说着周家佑叹了一口气……
“父皇刚即位的时候,还很英明,与这四个国家一直保持着友好往来,并且把王室公主外嫁结为姻亲,这四个国家,西南的香香国和北部的熙国倒不是很好战,偶尔有得罪的地方他们也不很追究,只是这西边的大夏国和东南的崇国很不好交往,两个都是好战的国家,偏不知道是哪一位大臣给父皇出了个主意,暗中想挑拨崇国和熙国的关系,却不想被崇国君臣识破,发大兵来攻打我国,我国已不动兵戈将近百年,文官爱财,武官怕死,所以连连败退,父皇无法,只得将我派到崇国作人质,还要每年给他们丝绸、钱币。”
二人正在交谈着,突然从门外走进来一个瘦高个,“小二,来壶酒!”
薛俊听声音,貌似是刚才在那个大帐里争吵的那个士兵。
“殿下,你怎么在这?”那个人认出了周家佑。
还没等周家佑开口说话,那人急急忙忙地说道:“殿下,刘将军受二皇子的指使要在宴会上杀了你!”
“哦,多亏薛老弟刚才听到了你们的谈话才把我救了出来。”
“那殿下先去我家里吧,明日一早再回军营。”
“可是明日他们问起来要怎么说?”薛俊问道。
“……就说吃醉了,本想去外面走走,却睡了过去。”
“行,那就麻烦将军了。”
“殿下请!”
二人便在这位将军家中过了一夜,次日一早回到军营,刘元法问起,周家佑便说昨日喝醉了,本想出去走走,却不想睡了过去。刘元法也并没有起疑,便在军营外边给两人安排了住处,李素素和林凤雪也安然无恙。
这一日,四人正在大街上闲逛,李素素开口问道:“公子打算什么时候回京城,这里不是久留之地,我害怕……”
“我明白,素素姑娘,——那这样,我们后天就走,现在就回军营告诉刘将军去。”
四人正说着,突然有匹马朝四人撞了过来,不,确切说,是朝周家佑撞了过来。
幸亏李素素反应快,将周家佑猛的一拉,这才没有撞到。
“诶,你这马怎么骑的?”薛俊大声喊道。
“周公子,没事吧?”林凤雪关心的问道。
“哦,没事,多亏素素姑娘拉了我一把。”
“我怀疑这是刘元法派的人。这条街人这么多,怎么会有人平白无故骑马,还骑这么快!”李素素整理了一下衣裙说道。
“看来他是不想让我们离开阜安了。”薛俊转头看了看李素素。
“反正他刘元法也不是什么好东西,当年打仗连连败退,损失我大菟国几十万军队,不如一不做二不休把他杀了!”薛俊突然从眼前这位林下风气的女子眼中看到了熊熊怒火。
三人听后面面相觑,周家佑说道:“他是一边关大将,杀了他恐怕会出什么乱子。”
“公子乃是嗣君,试问,公子要出了什么意外,天下会是什么样子?”李素素义正辞严起来。
“素素姑娘,没这么严重吧。”薛俊说道。
“军中大将可以调换,难道一国太子也可以调换吗?他受二皇子密令杀公子,知晓内情的肯定只有少数人,你是太子,又素以仁义著称,你下命令大多数士兵肯定会唯命是从,况且就算知道内情的也并不一定全敢忍心杀你,曹将军就是一个。”
一席话把三人说懵了,林凤雪小家碧玉,没有主见;薛俊是历史老师,古史上记载的这种事多了,他倒是很佩服眼前这位女子竟有如此见识,这等花木兰、穆桂英似的巾帼女子还真是少见。不过说来说去,这决心还得周家佑来定。
周家佑拿着扇子打开又合上,合上又打开,半晌问了句:“这件事做倒是能做得,只是由谁去,怎么做?”
李素素见周公子同意了,便笑道:“这个好说,我早已有了主意。你们不必费心。”
“周公子,让素素姑娘一个人去是不是……”薛俊突然有点担心眼前这位巾帼女子。
“没关系,素素姑娘习武之人,又有计谋,这件事交给她没有问题,我们去帮她反倒是多手多脚了。”
第四章 夺权
“ 兄昨晚得一梦,实少有,孤王我坐至在打渔一小舟,见一尾鱼儿在那水上走,口吐寒光照我的双眸,冷气吹的我就难禁受,高叫声渔人快把舟来收,只吓得孤王我就高声吼,回头来又不见那打渔的一小舟。醒来不觉三更后,浑身上下冷汗流……”
薛俊躺在床上哼唱着京剧中这一著名的唱段。
“薛老弟,你这唱的什么呀?”
“京剧。”
“京剧是什么?”
薛俊刚想给周家佑解释,张嘴后又说不出话来,他不知道该怎么解释,便又故意撇开话题:
“不知道素素姑娘怎么样了?”
“周公子!周公子!”林凤雪从门外急急忙忙走了进来,一脸慌张的地说:“周公子、薛公子,我刚才在门外看到有十几个士兵过来了。”
吓得薛俊坐起身来:“是来咱们这的吗?”
“不是。他们已经从茶馆那里拐到下一条街上去了。”
“那就好!”说罢薛俊又伸伸懒腰躺了下去。
“这么看来,素素姑娘已经得手了。”
“可是她怎么还没回来?”林凤雪的情绪还没稳定下去。
“不用担心,天黑之前他自然会回来。”周家佑不慌不忙的说道。
“那我们现在怎么办?”林凤雪问。
“我觉得现在应该立刻回军营去,将军营里的几个主要的将军召集起来,趁机夺了他们的权。”薛俊又坐起身来。
“可是素素姑娘还没回来,咱们三个……”
周公子一句话刚出口只见屋后响了一声,三人忙来到屋后,见李素素正在整理衣裙。
“素素姑娘莫不是翻墙进来的?”薛俊惊讶道。
“我本想从前门进的,可是前门正好有几个士兵在那,我只能从后边翻墙进来了。”
“看士兵已经在城里开始搜查,想必素素姑娘已经得手了?”周家佑笑道。
“那老头已经命丧我三尺宝剑之下。”素素姑娘杀了人,本应该惶恐紧张才是,但是她却将这句话说的轻描淡写一般。
“公子,下一步我们怎么办?”李素素问道。
“刚才薛老弟说应该趁此时回军营趁机夺他们的权。”
“怎么夺他们的权?”四人回到屋里,林凤雪给李素素倒了杯茶。
“他们前几天不是想给我们来场鸿门宴,想趁机在酒席上杀了我们吗,我们这次也给他们来一次,不过,这次还得需要素素姑娘出力。”薛俊看了一眼坐在身旁的李素素。
“薛公子请说!”
“待会,我们回军营,就在议事厅摆上酒宴,以太子的名义把军中的几位重要的大将召集起来,然后等大家喝的都差不多的时候,素素姑娘就假作声势,把杀刘元法这件事情的前因后果讲出来。如果有人敢反周公子,周公子可以立马以图谋不轨之罪将他斩首,其他人见了这种情况,也肯定不会再多说什么,都会听周公子调遣。”
“薛老弟怎么知道他们不会作乱?”
“如此紧急情况,我们也只能赌一把了,事不宜迟我们应该现在就回军营,要不,等二皇子的那群鹰犬掌握了阜安的军权,恐怕周公子还会有杀身之祸。”
周家佑低头沉思道:“万一引起军中哗变那就麻烦了。”
“公子,我觉得薛公子这个计策可行,如今也别无他法了。”
“周公子,薛公子说的挺有道理的。”
周家佑本来听了薛俊一席话心里还不敢下决心,如今又有李素素和林凤雪来劝,便点头同意了。
“好,那我们现在就回军营,一切按薛老弟说的办。”
四人回到军营,果然,太子的名义就是好使,不一会儿,军营中的几位将军,还有各个管事的人都来到了议事厅。
周家佑却不说话,只是敬酒,众人不解其意,也不好意思薄了太子的面,只得一碗酒一碗酒的喝。薛俊在席上看着众人的脸色微微泛红,觉得时机到了,便朝上向周家佑敬酒,这其实是个暗号。
周家佑喝了口酒,便大笑了起来。
众人面面相觑,不解其意,坐在周家佑右手第二位的一位年轻的将军问道:“敢问太子为何突然发笑?”
“我笑我大菟国立国百年,如今海内晏清,却养了你们这些乱臣贼子!”周家佑突然把语气加重。
一句话出口,吓得在场饮酒的众位将军全都变了脸,都跪倒在周家佑面前,叩首道:“属下对圣上忠心耿耿,并无二心,请太子明察!”
“哼!忠心耿耿,你们也好意思说出口,我来了你们阜安城还没半月,就惨遭你们刺杀两次。”周家佑停下来喝了一口酒,见众人都没有答话的,又说道:“我知道,你们其中的大部分人对父王是忠心耿耿,但是却又有那么几个人不识好歹,对我这个太子两面三刀。比如,你们的刘元法刘将军,你们可知道他是怎么死、被谁杀死的吗?”
众人一听到这个,立马都吓呆了,其中有那些知道二皇子密令并表示对二皇子忠心的人魂儿早已飞到了九霄云外。
“你们有的人,明面上对圣上、太子表示忠心,暗地里却听从奸人的命令,趁这次太子归国,杀害太子。”李素素指着众人高声喊道。
“昨晚我受太子之命伺机潜入刘元法的家中,将他杀死。你们可能不认得我,我乃当今皇后的侄女,这次太子去熙国,我受圣上与皇后之命,保护太子,凡是对太子不利的人,通通杀死。你们这些边将也是吃了豹子胆,敢对太子有异心,太子手无缚鸡之力,你们当然可以杀得,但本姑娘一身武艺,你们却奈何不了我,待我回京城禀报圣上并皇后,那时,夷你们三族算看得起你们!”
说罢从腰间解下一块金黄色的令牌,扔在这些将军面前。
一席话说的铿锵有力,众位将军又见有皇宫的令牌,一口大气也不敢出,只有磕头求饶的份。
薛俊见此情景,便起身跪道:“太子,我看几位将军对圣上和太子都忠心耿耿,偶有几个也只是受了奸人的指使,现如今刘将军已死,太子还是早定下这元帅之位,以稳阜安城四十万军民的心。”
“薛公子说的有理,如今当以周将军为元帅。”
“谢太子!”跪在第一排的一个老将军叩谢道。
“曹将军为副元帅!”
“谢太子!”
这曹将军便是那日酒店里遇到的曹将军,这其实都是薛俊的安排。
第五章 阴谋
夺了兵权,周家佑这下算是把悬着的心稍稍放下了,周成武周将军乃是自己本族,又是当年得到父王亲自提拔的人,所以周家佑对周成武足够信任。仵作来了,给衙门随便报了个箭伤复发而死,刘元法家中只有结发妻子刘氏一人,阜安府给了些许银两也就了结了此事。
“周公子,下一步我们该怎么办?”薛俊站在城墙上看着茫茫远方。
“刘元法死了,军中换了大将,府上刘大人本想写信上报朝廷,被我拦了下来,我突然有种不好的感觉。”周家佑突然低下头往旁边踱着步。
“周公子还担心什么?如今皇上病危,正等太子回京继承大统……”
“太子殿下!”从城下走上来一个士兵。
“太子殿下,这是从通和来的书信。”
周家佑接过书信,打开来看。
“这是吏部孙大人的书信,他在信中说父皇病危,让我早日回京继承大统。”周家佑告诉薛俊。
“那我们明天就走?”
周家佑却不答话,他问递信的小兵:“来传信的是什么人?”
“禀太子,是吏部孙大人的家奴。”
“他现在还在驿站吗?”
“……想必还在。”
“走,薛老弟,陪我去驿站一趟。”
两人急急忙忙骑马赶到驿站,那个家奴正在吃饭。
周家佑把他叫过来,问:“你是吏部孙大人的人?”
“是,小的是孙大人府上的家奴。”
“我问你,圣上得的是什么病?其他公子可都回国了?”
“圣上得的什么病小的不知;小的临来的时候倒是听过孙大人说过,其他公子也已抵达边境,圣上口谕,让诸位公子即刻回京。”
“朝中有何异像没有?”周家佑继续追问道。
“小的只是孙大人府上的家奴,朝中之事小的不知。”
周家佑打开扇子摇着,想是在想什么。
“那你可知道二皇子在没在京城?”薛俊猛的问道。
“对,二皇子在没在京城?”周家佑又重复问了一遍。
“上月小的跟孙大人去客栈会礼部的刘大人,偶然遇到了二皇子府上的一个大丫头。”
“哪个大丫头?”
“鸳鸯。”
“她去客栈干嘛去了?”
“这个……小的不知。”
“你先下去吧!就先在客房歇着,待会有事再去叫你。”周家佑摆摆手,那人应了一声便下去了。
“鸳鸯这丫头我认得,他是二皇子府上第一得用之人,二皇子被派到香香国当人质不可能不带她去,她既然出现在京城,就说明二皇子肯定在京城。”
“没有圣上的命令,他怎么可能回国?莫非……”
周家佑见薛俊竟怀疑到了自己父皇身上,便解释道:“父皇病危他可能提前得到了消息,朝中又多是亲近他的人,隐瞒父皇也是有可能的。”
“这种事情我也听说的多了,倒还是第一次亲身经历。”
“薛老弟,那你看我们下一步该怎么办?”
“这个……还真不知道。”薛俊苦笑道。
“如果我此时进京城说不定他们就会派人来杀我。”
周家佑又继续慢慢说道:“刚才这仆人不像是在说谎。”
薛俊很不解的看向周家佑,“什么意思?”
“我担心二皇子并没有回京城,他是在和吏部孙大人勾结,想用这皇位引诱我回城,我没有接到父皇的命令就回城,父皇肯定会生气,再由他这个受宠爱的二皇子这么一说,我这太子之位就难保得住了。”
“不愧是在敌国当了几年的人质,眼光确实犀利。”薛俊自思道。
“那周公子下一步打算怎么办?”
“我刚才说的也只是猜测而已,至于二皇子在没在京城还需要有个准确的消息。我打算写封信送到东宫去。”
“这也是个办法,可是让谁去送?”
“不可能让这个家奴去,皇宫他进不了。”
“而且万一如周公子所想的那样,二皇子果真是与孙大人勾结在了一起,他肯定一回京城就把信交给孙大人。”
“聪明!”周家佑站起来继续说道:“我准备派锄药去东宫探一下消息。”
“那我们现在就回去吧!”
“无妨,现在急的是他们,既然出来了,就陪我多玩会儿。”
两人在阜安城玩了半日,当晚回去,周家佑交代锄药星夜兼程赶回京城探听消息。
等了三日,这天傍晚,周家佑四人正在树下纳凉,有人来报,说去京城的锄药已经回来了,周家佑就把他叫了进来。
“锄药,这次你可进了皇宫?”
“太子殿下,这次多亏了李姑娘送的几锭银子才进的了京城和皇宫。”
三人都看向李素素,李素素说道:“我料到守城的人和京城四门的人不会轻易放他进去,所以就给了他几锭银子。”
周公子又转回头来,:“继续说!”
“小的进了东宫,找到了入画姐姐,入画姐姐说圣上现如今的确病了,至于二皇子在没在京城她也不知道。然后她就安排小的去吃饭,吃饭的时候,陈公公来找我问太子殿下的情况,我想陈公公也是咱们东宫的人,于是就把太子殿下嘱咐我的事给他说了,没想到他手下有一个姓王的小太监和二皇子府上的一个小太监早年间曾是结拜兄弟,进了皇宫后这个姓王的小太监也经常去二皇子府上找他的兄弟玩,我立马让陈公公找来这个姓王的小太监问,果然如太子殿下所料,二皇子现在就在京城里。”
“那其他皇子呢?”周公子如获至宝。
“入画姐姐亲自去几位皇子府上打听了一遍,几位皇子都没在京城,他们府上也都没有接到皇子要回京城的消息。”
“都没接到皇子要回京城的消息,那入画呢?”李素素问道。
“也没有。”
“这就奇怪了,按说提前就应该得到消息了。”李素素纳闷道。
“我虽然是太子,但是这种事情,父皇不可能单单只召回我们两个,而入画和几位皇子府上又都没有提前得到消息,难道……这一切都是二皇子给我们下的套?”
“哦,对了锄药。”周家佑看了看三人,“依依姑娘见到了吗?”
“禀太子,我进京城之后第一个去的地方就是会,哦,就是去见的依依姑娘,我把太子殿下马上回京城的消息告诉了她。”
“她说什么了没有?”
“也没说什么,就是闲聊了几句。……她说近日有几个官府的人来……来找她,听他们说,香香国要派兵来攻打我们大顺城。”
“知道了,你先下去吧。”
第六章 隆庆宫
锄药应了一声就下去了,李素素先开口问道:“公子,那我们还回不回京城?”
“京城肯定是要回的,她在京城有人,难道我一个太子在京城就没有人了吗?怕他做什么!”周家佑不屑的说道。
“我怕二皇子已经在京城布置好了圈套,就等公子上钩,而且公子时隔四年回到京城,之前又没有联系,恐怕也一时召集不了人手。”
“我们回去了先去在京城南面的玉华宫,玉华宫守卫的士兵是通和府包大人的人,我们先在玉华宫待着,等父皇召我,我们再入宫。”
四人商议已毕,次日便收拾行囊告别了军中周将军和阜安府刘大人一路往京城通和而来。
走了五六日,来到了通和城外的玉华宫,这玉华宫乃是菟国当今皇帝周水渊的行宫,因离着京城近,就由通和府包大人的官兵管辖。
周家佑一行人在玉华宫待了两日,并没有受到周水渊的诏见,第三日一早皇宫里才来人让他们进宫面圣。
周家佑、李素素、薛俊由一个老太监引着进了京城、进了皇宫大内。本来薛俊是不能进入皇宫面圣的,但是周家佑和老太监说薛俊在崇国曾经救过自己一命,是自己的救命恩人,要让父皇给他奖赏,老太监才准许薛俊跟着进宫面圣。
到了大殿老太监并不停下,却绕到一旁,直着还要往里走,周家佑问道:“公公,父皇不在大殿接见我们吗?”
“想必太子殿下已经知道,皇上有重病在身,因此皇上特地安排由王贵妃在隆庆宫为太子殿下接风洗尘。”
周家佑朝李素素看了一眼,“这种事情,父皇有重病在身,理应由皇后来接见我们,为何让王贵妃来接见,我虽不是皇后亲生,却一直关系不错。况且这王贵妃是二皇子的亲生母亲,莫非……这里面有诈?”
周家佑想罢心里一紧,但是已经进来了也不可能再出去,只能自己在心里乱做打算。
“公公,你知道父皇得的是什么病吗?”
“皇上自从得病之后,就一直待在后宫,一直由王贵妃出面和前朝联系。”
“那二皇子呢?”李素素问道。
“二皇子?哦,二皇子已于一个月前就回来了,现在应该在府里。”
周公子一听二皇子已经早自己一个月就回到了京城,心里比刚才更发慌了,但是毕竟是在外面见过世面的人,不像是贾宝玉那样的贵族公子,周家佑倒也没有在神色上反应出来。
三个人跟着就来到了隆庆宫,进了宫门,薛俊便看呆了,这隆庆宫虽算不上特别大,却金碧辉煌,四根大红柱子立在两侧,每一根大红柱子上都镶着龙凤,地下两溜八张楠木交椅,每把椅子的两边,都有一对高几,高几上都放着花瓶,花瓶里插着时鲜花卉,上面是类似一张床,靠背、引枕、金钱蟒褥子却都是半新不旧,“床”上坐着一个美妇人,身后两个宫女,一个拿着蒲扇,一个拿着一册书。
这妇人长得虽不是很漂亮,倒也十分端庄,古代人的审美和现代人的审美果然是不一样!薛俊想到这,不由得多看了这妇人两眼。
这妇人就是太监说的王贵妃,薛俊当然知道,所以在走近了之后就把头低下,不敢正视。
双方见过,说了些久别重逢的客套话,周家佑便开口问父皇的病情。
“太子殿下也知道,皇上已经是知天命的人,又赶上最近国境不安,皇上操劳过度,因此一病不起。”
“没看太医吗?”
“太医肯定是看了。”王贵妃微微笑道:“太医说小病而已,不妨事,过一个月就好了。”
“那看来父皇乃是得的小病,那郭丞相为何在信中加了十万火急四个字。”
“现在几位皇子都还在京畿外面等候,太子殿下却进了京城,说出去恐怕会被人误解。”
“可是我听说二皇子已经在一个月前就回来了。”
“哦……是吗?这个我倒不知道,我倒有一句话想要提醒太子殿下。”
“贵妃娘娘请说。”
“太子殿下千万不可轻易听信他人的话,元儿是我的亲身骨肉,他来了岂有不来见我之理,这不过是那些市井小人想趁机制造我们皇家的矛盾,乃是别有用心,殿下虽与元儿不是一母所生,但是殿下与元儿从小就在一起,可谓是手足情深,元儿是有些娇纵,但决不至于在这种事情上做糊涂事,太子殿下还要仔细辨别才是。”
“贵妃娘娘说的有理,是儿臣想歪了,不知儿臣什么时候能见到父皇?”
“太子殿下一路劳顿,想必东宫里的人也都在等着太子殿下回去,殿下可先回东宫去,我待会去圣上那问一问,晚间再派人去给殿下送信。”
“好,那就有劳贵妃娘娘跑一趟了。”
几人告别了王贵妃,出了隆庆宫就往东宫而来。东宫的大小丫鬟、太监都已在门外等候多时,入画站在最前面,见太子来了,忙跪下,后面的人也都一个一个跪下,:“欢迎太子殿下回宫!”
一行人跟着太子回了东宫,也就各自忙各自去了,林凤雪也早已在厅上等候。这里只留下入画、司棋和两个小太监。
薛俊偷偷瞄了眼前的这两个大丫头一眼,却都是比王贵妃还要漂亮,尤其是入画姑娘,更是惊艳!
“入画,这四年可辛苦你了。”
“殿下这是说哪里话,我被殿下重用是我的福分。”
“司棋,你先帮林姑娘安排间厢房。”
“不用了,公子,就让林姑娘去我那住吧,一个女孩子在这住也不方便,万一被人传出去,也有碍公子的名声。”
“行,那就你先带她回府上吧;有事我再派人去叫你。”
李素素答应了一声就带着林凤雪出去了。
“薛老弟,我到现在是越来越纳闷了,哦,坐下就行。”
薛俊告坐,“不知道周公子注意到了没有,刚才王贵妃一会儿说皇上因操劳过度一病不起,一会儿又说只是小病而已,没有什么大事。这不自相矛盾吗?她一定有什么事隐瞒着我们。”
薛俊拿起茶杯来喝了一口:“而且,二皇子已然回到京城,刚才我们问他的时候他也有意回避,她那说谎的表情我一看就能看出来。”
“我刚才想了一想,现在边境不安,很有可能会有大战,此时,皇宫里绝对不能出现什么差错。刚才其实是他们杀我的最好时机,既然他们没有动手,说明他们还没有做好万全的准备。既然他们不急,我们也要稳住才是,当然,不能一点儿事也不做,现在父皇什么情况还不知道,会不会父皇已经被他们架空了也说不准。”
“攘外必先安内。”
“什么意思?”
“要想稳定外部,必先团结内部,否则很可能腹背受敌。”
“嗯……”
二人又谈话到饭后,却有人来敲门,原来是圣上要召见二人。
第七章 出宫
二人打扮了一下就跟着太监进了皇宫,父子相见本是多么激动的画面,却碍于皇家身份,也只是说了几句客套话,还好,给薛俊封了个太子舍人。
二人回到东宫,薛俊回到了自己的房间,自有两个丫头在里间照顾。一个叫春草,一个叫秋花,都十五六岁年纪,虽因年龄未到,发育还未完全,却也有几分姿色。
东宫里真正的大丫鬟只有入画一个,第二的是司棋等四个中等的丫鬟,第三等就是春草、秋花这些小丫鬟,粗活累活也基本都由这些刚入宫不久的小丫鬟来做,薛俊这一来,又被提为太子舍人,入画就把两个平时得力的丫头派给了薛俊,两个小丫鬟也由第三等调到了第二等。二人又见薛俊不是宫里那等作威作福之人便也沾沾自喜,以为熬出了头。
“你们两个来宫里多久了?”
“我来了一年多,她刚来半年。”春草答道。
“你们坐下就行,在我这没那么多规矩,在这里也没有外人看着。”
两人只是答应着,却也只站着不敢坐。
“你们家是哪里的?”
“我是朔河城,她是阜安城的。”春草继续说道。
能看出来,这两个丫鬟,一个外向一个内向。春草在这里回着薛俊的问话,秋花只在一旁拿着抹布擦桌子,时不时往薛俊身上瞄两眼。
“阜安城?我们刚从阜安城回来。”
“公子,实话和你说吧,她家虽是在阜安城,但现在阜安城却没了她的家。”
“怎么说?”
“她一家五口人都被阜安城的守将刘元法杀死了。”
“为什么?”
“……”春草看了一眼秋花,往薛俊这边挪了几步,悄悄弯下腰,小声说道:“刘元法看上了她的母亲,她母亲不从,刘元法就派人杀害了她全家。多亏,事情发生的时候她在外边,索性保得一条性命。”
“那她怎么进了东宫?”
“她被牙子卖到了京城,正好被太子殿下碰到,殿下见她长得清秀,听她身世又觉得可怜,就把她买了进来。”
“刘元法上月已经被皇后的侄女素素姑娘杀死了。”薛俊接着小声说道。
“公子说什么,刘元法那混蛋已经死了?”秋花听自己的仇人死了情绪立刻激动起来,却又没再说什么,开门走了出去。
“公子,你别看她长得纤瘦,又一副呆头呆脑的样子,却也有几分武艺在身。”
“我看你倒挺机灵的,怎么也来做这个?”薛俊笑道。
“家里穷没办法。”
“是啊,自从来到你们这个世界,饭都没吃饱过。”
“公子说什么?”春草一脸疑惑的看着薛俊。
“哦,没事,没事。对了,我还是第一次进京城,这京城里有什么好玩的吗?明天带你俩去逛逛。”
“公子不知道,这既然进皇宫里边来了,再想出去可就难了,只可在皇宫里边走走,而皇宫里边也不是随便哪个地方都能去的。”
“这么麻烦!那要出去,该怎么办?”
“需要向郎中令薛大人告假,还要有出皇宫的理由才行,像公子这种无端的想要去皇宫外面逛逛,那是肯定不行的。”
“哟!他也姓薛,即是同族之人,估计也能行个方便。”
“这薛大人是军中出身,脾气倔强不说,郎中令又是皇宫的侍卫军队,岂是同族之人说说情就行的。”
“那你们天天待在这么大小的一个圈圈里就不闷?”
“公子说笑了,我们天天有那么多的活儿要做,哪还有闲心玩啊,就算是得空了,不过是和几个姐妹说笑打趣一番,再说我们姑娘家本应该就是安分守己、安安静静的,哪能像你们一样天天嚷着逛这逛那的。”春草说完微微一笑。
“行吧,明天我去试试。天也晚了,你们先回去歇息去吧。”
“我得先服侍公子睡了我才能去歇息。”
“别别,男女授受不亲,我自己收拾就行!”
“公子这话说的,也太高看我们了,我们只是丫鬟罢了。”
薛俊一愣:“虽说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但是你们也不能把自己看低了,我自己一个人习惯了,春草妹妹你就回去歇息吧,我自己来。”
春草见薛俊执意不肯,又说些“胡话”,便作了一个揖出去了,见秋花还在一个人蹲在地上伤心,无奈的笑了一声一把拽起来就走了。
次日一早,薛俊找入画问郎中令薛大人的办公地点,入画也告诉他,薛大人肯定不会答应的,但薛俊问了两三遍,入画还有许多事情要做,耐不住,于是就给他说了薛大人在皇宫东大门颐和门值班。
薛俊回到住处,见春草和秋花都还在忙,便自己一个人来到颐和门来找薛大人。
薛俊来到颐和门,远远的就看见一个白胡子老头站在那里正在教训一个士兵。
薛俊远远的等了一会,见那个士兵走了,才走过来拜见薛大人。薛大人将薛俊请进房里。
坐毕,薛大人说道:“听说薛公子在崇国曾救得太子殿下一命,可否给老夫讲讲。”
薛俊听问到这件事情,一时也编不出来什么新故事,便岔开话题:“区区小事,何足道哉!今天晚辈来,有一件小事,不知薛大人帮不帮的了?”
“薛公子尽管说,我们是同族人,老夫办得到的事情一定竭尽全力。”
“也不是什么大事。”薛俊笑道:“只是晚辈想去皇宫外边逛一逛,还请老将军通融一下。”
“去皇宫外边逛一逛?”薛大人捋了捋胡子,对薛俊说道:“可能薛公子刚进皇宫,不知道这里边的规矩,但凡你进来了,要想再出去,那可就难了,必须有足够的理由才行。”
“这个昨天我也听丫鬟说过了,只是我就出去逛一逛,不会惹事的,还请薛大人通融一下。”
“薛公子,你这就为难老夫了。这皇宫里这么多人,各位娘娘、各个小姐,这么些丫鬟、太监、当兵的、当官的,每天想出去的人多了,要所有人都能随便编个理由就能出去,这还能成??”
“就答应我这一次,这里又没有旁人。”
“薛公子,我们都是受恩于皇上。”薛大人将手抱拳微微抬起来,“岂能弃皇上的规矩而不顾,薛公子休要再提此事。”
薛俊见薛大人已然生气,便住了口,又坐着喝了一会儿茶,薛俊觉得很是尴尬便告辞了。薛大人也不起身送,只是“哼”了一声。
第八章 元谢庙
薛俊没趣,直接走回了自己的院子,春草正洗完衣服要给入画拿过去,见薛俊回来了,又一脸的不高兴,便知道被薛大人回绝了。
“我早就和公子说过了,薛大人不会答应的。”
“咳……再想别的办法吧。”
“秋花呢?”
“她在屋里呢。”
薛俊径直来到屋里,见秋花正在坐在椅子上出神。
“秋花,春草妹妹那么忙,你也不去帮她一下。”
秋花见是薛俊来了,连忙起身让座,给薛俊倒了一杯茶。
“公子回来了……公子不知,这是我们两个早就定下的规矩,比如今天她忙,我就先歇着,小事都由我来做,明天再换过来。况且,我们今后是公子的丫鬟了,入画姐姐也不太好分给我们太多的活。”
“你们吃饭了吗?”
“吃过了。”
“秋花,你说我想出皇宫,去外边逛逛去有什么好的办法吗?”
“秋花自从来了这东宫,半年时间也没出去过一次,听说要出去是要和郎中令告假的。”
“别提了,我刚才去找那个郎中令薛大人了,碰了一鼻子灰。”
“除了他,也倒是有别的法子,不过,公子更难办到。”
“什么法子?”薛俊摆摆手示意秋花坐下。
秋花并不敢坐,上前来给薛俊倒了茶,说:“如果有皇上、皇后,和几位贵妃的口谕的话也是可以出去的。”
“那我去宫门随便编一个理由,就说是哪个贵妃说的,他们也放行?”
“那肯定不行。”秋花笑道:“那样岂不人人都可以出去了,必须由他们的贴身太监跟着到宫门才行。”
“……我刚来才三天,哪去认识那么多人去!况且又都是宫里的大佬。”
“公子为何这么急着要出去?”
“倒也不是急着要出去,只是想到皇宫外边逛一逛。”
“嗯——守永和门的李大哥和我们东宫的丫鬟湘帘是相好,或许可以让他们帮一下。”
薛俊听到有人可以帮忙,便高兴了起来,但又转念一想,“这个忙他们恐怕不会帮吧,倘或是被发现了,他们两个岂不是要受罚?”
“没事的,其实这种事情多了,只要不被城门校尉知道就行。”
薛俊听后暗中窃喜,当下两人计议已定,第二天薛俊带着秋花便去找湘帘和李大哥,湘帘和李大哥爽快的就答应了,趁着宫门校尉换班的时候便偷偷放薛俊、秋花二人出了永和门。
二人出了城门,走在大街上,两旁的街铺映入薛俊的眼帘。
迎兴酒楼、顺来镖局、燕春楼、老八布庄、扁家药铺……
把薛俊看的眼花缭乱,再看路上的行人,有卖烧饼的老头,也有追逐打闹的小孩儿,很多人穿着都很简朴,偶有几个富贵的人家大摇大摆的走过,年轻女子更是少的可怜,就算是碰见了,仔细一看也并无姿色。
“公子,我刚来的时候,好像前面那有个庙,香火挺旺的,估计热闹些。”
“那走吧!”
二人急走两步来到一个庙宇,薛俊抬头望去,只见上面写着“元谢庙”三个字,去庙里的人络绎不绝,能看出来这个庙香火的确是挺旺。
“元谢庙,这是个人名吗?”薛俊不解的问道。
“对,我听太子殿下说元谢元将军是当年跟着太祖打天下的第一功臣,他死了之后京城里的人为了纪念他,就在这里给他建了个庙,以供人们纪念。”
“小姐,这儿人这么多,咱们别进去了吧。”
一个清脆的声音从薛俊身后传来,薛俊和秋花一回头,只见一位穿着一身粉色织锦长裙的女子走了过来。
女子裙裾上绣着洁白的点点梅花,再加上披肩的长发,着实让薛俊看呆了,这容貌,和素素姑娘、林凤雪有一拼。
“没事的,进去逛一逛就出来了!”
薛俊听声音微微一愣,觉得好像哪里不对,“刚才那个脸庞,不可能啊!”
“怎么了公子?”秋花见薛俊发呆问道。
“没事,我们也进去吧。”
薛俊二人跟着女子进了庙里。
“公子,这位小姐我认得!”秋花边跟着薛俊边小声说道。
“你如何认得?”
“她是太子殿下的妹妹,我怎么不认得?”
“嗯?”薛俊停下脚步,“她是太子殿下的妹妹?”
“之前她去东宫送过东西,我认得她。”
薛俊想了想,“哦——原来春草这丫头一开始就糊弄我,他们皇室的人都不遵守规矩,还想让我守规矩!”
“怎么公子,莫非……”
“你可别瞎想,我看她的模样,像极了我的一位故人,所以就多看了两眼。”
“得想办法撩她一下。”薛俊小声说道。
二人跟在女子后面祭拜完毕,那女子却不走,又转到旁边看壁画。
“敢问姑娘芳名?”薛俊假装温柔的问道。
那女子一心一意的正在看壁画,听后面有人问自己姓名,便转过身来,原来是一位公子哥儿,笑道:“这位公子有什么事吗?”
薛俊笑了一下:“也没有什么事,只是见姑娘长得这般漂亮,想聊会儿天。”
那女子听薛俊这话,白了一眼薛俊,登时拉下脸来,叫到:“翠绿,我们走!”两人急冲冲的就走出了庙。
“公子,你说什么呢?”秋花埋怨道。
“啊?怎么了?”
“人家一个闺中小姐,你说这种话,人家不生气才怪。”
“那怎么办?”
“还能怎么办?走吧,去别的地方逛逛吧。”
“行吧,逛了这半日我也饿了,去找个客栈吃点饭吧。”
两人来到一家客栈,点了两碗面两个菜,正是吃饭的时候,店里人多吵吵嚷嚷的,薛俊就找了个靠墙的地方坐下。
“公子,我们什么时候回去啊?”
“急什么,玩到傍晚再回去,李大哥酉时才换班呢。”
“刚才进庙里,烟太大了,呛得我嗓子难受。”说着自己倒了一杯水。
“你听说没有,香香国要派兵攻打我们了?”
薛俊只听身旁酒桌上的一个人说道,薛俊撇眼一看,一副官差打扮,估计是通和府里的人。
“已经打起来了,金门城刘将军都战死了。”坐在官差对面一个胖子说道。
“你听谁说的?昨天我们老爷还收到了刘将军的信。”
“我有个兄弟是个客商,经常去金门城贩卖东西,前两天刚从金门城回来,他平常回来的时候都是满载而归,谁知这次回来就只拉了一辆车,跟着的人也只有三四个,我问他出了什么事情,他告诉我说金门城破,金门城里的官兵百姓都成了俘虏,刘奇将军也已经战死了,现在他们正在计划攻打大顺城。”
“这就奇怪了,为何这等军情大事还要瞒报。”
“哼,这是亡国的征兆啊!”坐在胖子旁边一个老头冷笑道。
第九章 动手
“你开什么玩笑呢,姜老头!”胖子白了一眼坐在旁边的那个老头。
“外有强兵临城,内有政局不稳,这岂不是亡国的征兆?”
“政局怎么不稳了?”胖子问道。
“上个月,二皇子回到了京城,前两天,太子又回到了京城,下一步估计就是要上演一场皇位争夺了,”
“前两日太子回城这个我知道,但是二皇子回城我还真不知道。”
“这个燕押司应该知道。”
“是,二皇子上个月已经悄悄回到了京城。”那个官差打扮的人说道,
“这太子和二皇子的嫌隙全京城的人都知道。”
“难道老皇帝要废太子?”胖子问道。
“我看这事已有了七八分,要不然怎么二皇子会比太子早回城一个月,而且还是悄悄的进城。”姜老头喝了一口酒小声地说道。
“先稳定了边境的战事之后再换太子也不迟啊,为什么非得这个时候换?”
“第一,朝廷对边境的战事根本一点不知,第二,老皇帝要宾天,二皇子已经迫不及待想继承皇位了。”姜老头继续说道。
“不,还有一种可能。”坐在燕押司旁边的一个年轻书生一本正经的说了一句。
“柳老弟请说。”
“这是老皇帝和二皇子给太子下的一个套,你们应该知道当年太宗皇帝怎么坐上的皇位吧。”
“这个当然知道,当年太宗皇帝也是太祖的二儿子,和太祖征战天下,功劳甚高,太子虽然不带兵,但是也是有谋略的主,但是老皇帝因为二儿子的生母是皇后,子以母贵,所以就更偏爱这个二儿子一些,等太祖年事已高的时候,太祖就和皇后给太子下了一个套,最后,太子惨死宫中,太宗皇帝才得以继承皇位。”燕押司说道。
薛俊听罢,心里一紧,眼睛直勾勾地看着秋花。
“公子,怎么了?”
“莫非真的是当今皇上要太子死,太子果真要死了,我岂不是要受牵连,岂不是白穿越了?”
薛俊放下筷子,想立马回宫告诉太子,但抬头又一看正在吃面的秋花,想到秋花自从进宫后还没出来过,另一个,守颐和门的李大哥傍晚才换班,只能熬到傍晚才能进宫。
“燕押司,你待会回府里就把金门城破的消息告诉包大人,让包大人上报朝廷,这样,及时增兵,也能免一方百姓苦难。”胖子说道。
“自己性命都难保,还管他们?”燕押司又继续说道:“我听包大人说,老皇帝已经一年多没上过朝了,都是王贵妃通过太监来和群臣商议事情。”
“王贵妃?那皇后呢?”胖子问道。
“听说皇后被王贵妃软禁了。”押司答道。
“这二皇子可是王贵妃所生的啊。”姜老头接着说。
“自古皇家就是一团乱麻,亲兄弟骨肉相残的事也不少,只是没想到发生在此刻。”书生摆了一下扇面。
“管那么多呢,喝酒!喝酒!”
胖子起身拿起酒壶来挨个给他们倒酒。
薛俊和秋花吃完饭在外边又玩了半日,直到傍晚前后才回了东宫,秋花自回房间休息,薛俊则直接来到太子的住处。
“殿下,薛公子来了!”入画见薛俊来了,忙迎了出来。
薛俊进去见了周家佑,两个人坐毕,薛俊问道:
“当年太祖太宗的事殿下可知道?”
“薛老弟指的是何事?”
“我听说太宗皇帝的皇位……”薛俊不便点明,故意放慢语速,想提醒周家佑。
周家佑当然听出了薛俊的意思,笑道:“薛老弟不早就怀疑到父皇身上了吗?”
“殿下可知道当今皇后在哪里?”
“入画姑娘说是因得罪了父皇,被父皇关在了慈航宫。”
“可是据我所知,她是被王贵妃所软禁了起来。”
“你从哪里知道的?”
薛俊将今天在客栈里所听到的事情一五一十的都告诉了周家佑。
“我前日去宗正寺好像听吏部孙大人说了这么一句,说什么他们这是趁着圣上年老体衰,耳目不明,想把事情压下来,然后邀功。离得太远,我也没仔细听清说的是什么事情。”入画说道。
周家佑只在房里踱步,却不说话。
薛俊想了一下,说道:“我倒是有一个主意。”
“薛老弟请说。”
“这个嘛,我暂时不能告诉你们,殿下如果信得过我就按我说做,如果信不过我殿下就再另想他法。”
“明日我得去拜见一下包大人。”
“这个好说,明日我送你出去。”
“那剩下的事殿下就不必知道了,天色也不早了,殿下洗洗歇息吧。”薛俊作了个揖开门自己就出去了。
“哎,薛老弟,说清楚你再走啊!”
……
次日一早,周家佑便亲自把薛俊送了出去,一路上问薛俊去通和府找包大人干什么,薛俊就是不说。
薛俊在京城忙了半日,在前一天的客栈吃了一碗面,又在茶馆歇了一会儿,便来到了通和府包旻包大人的府上。包大人听说新任的太子舍人到了,以为太子是有什么事情要办,忙将薛俊请了进来。
“薛公子此来可是为太子殿下而来?”
“是。”
“太子殿下有什么事下官能帮得上忙吗?”
“包大人,你听说边境的战事了吗?”
包旻笑道:“当然知道,前几天金门城刘将军还给我写信说,现在香香国军队还未赶到,金门城已经做好了万全的准备。”
“哦,是吗,那就好,那就好。”薛俊端起茶来准备喝茶,忽听外面有人来报,说有几个人来申冤。
包大人只得来到前面,问是什么人申冤。
门外吵嚷的几个人进来,包大人一看,原来是京城里的几个地痞,包大人问道:“你们有什么冤,是不是没钱了,又来找我闹事!”
“包大人,我们为金门城几十万军民申冤。”
说着,一个个都磕头如捣蒜。
“胡闹!金门城乃我国西南边境,还为金门城几十万军民申冤,你们再在这里胡闹,一人打四十大板。”
底下的六人,其中一个瘦高个抬头说道:“难道金门城被香香国攻破,几十万军民全部沦为奴隶的事情包大人不知道吗?”
“你说什么?”包旻从椅子上站起来指着那人问道。
跪在地上的另一个人也说道:“现在全京城的人都知道这件事了。”
“包大人,这种军机大事难道不应该禀报皇上吗?”薛俊突然从门后闪了出来,嘴角略带一丝诡异的微笑。
第十章 兵权
“薛公子不知道,这些人都是阜安城里的一群地痞,游手好闲,几次来我府上闹事,打了他们几次还是屡教不改。”
“包大人,这次我们真的不是来捣乱的,现在全京城的人都知道金门城被破,刘奇将军被杀的消息,你可以出去随便找个人问问。”
包大人斜眼看了一下旁边,狠狠说道:“来人呐,把他们一人打四十大板。”
一句话出来,吓得跪在地上的几个人又是磕头如捣蒜。
“包大人饶命!包大人饶命!”
“哼,还不快走!”
几个人像得了圣旨一样,面面相觑了一下,撇眼看了一眼薛俊,都跑了出去。
“薛公子,我们回后边说吧。”
两人刚转身要走,突然只听门外一个女子喊道:“包大人且慢!”
二人回头看,原来是一位女子,女子打扮的清新脱俗,一副大家闺秀的模样,只见她穿着碧绿的翠烟衫,散花水雾绿草百褶裙,身上披着翠水薄烟纱,薛俊仔细一看,原来是前日在元谢庙遇到的那位女子。
包大人见太子的妹妹进来了,满脸笑道:“不知荆姑娘找本府有何事?”
“荆姑娘?秋花不是说是周公子的妹妹吗?”薛俊纳闷。
“我刚才在外面听说刘奇将军在金门城打了败仗,可真有此事?”
“荆姑娘,这消息不过是三四个城里的地痞传的,不可当真,本府前几日还曾收到刘奇将军的书信,现在书信就在后面,荆姑娘不信的话可随我进去看一看。”
“那倒不必,只是这件事情城里传的沸沸扬扬的,连卖烧饼的都知道,恐怕不能全把它当作假话来听,包大人可如实向皇上禀报,如果有人隐瞒军情是真,那包大人岂不是要受到皇上的嘉赏,如若不是真的,包大人可以找到这几个地痞,法办他们,安京城众百姓官员的心。”
“我觉得这位荆姑娘说的有理,还请包大人慎重处理。”薛俊偷偷看了一眼荆姑娘,对着包大人说道。
包旻想了一下,“好吧,就请薛公子与荆姑娘随我一起入宫面圣吧。”
三人进了宫,本来周水渊是不想接见他们的,但知道事情原委后,周水渊深感事情的严重性,就在后花园接见了他们,一同被召见的还有兵部尚书刘大人和吏部尚书孙大人。
“刘爱卿,刚才包卿说的话可是真的?”周水渊问道。
兵部尚书刘子熙不答话,支支吾吾了半天,才极不情愿的从嘴里蹦出几个字,“回陛下,包大人说的事情是真的。”
“如此重要的事为何不报?”
周水渊口气并没有加重,却吓得刘子熙忙跪在地上:“回陛下,微臣以为金门城被破只是意外,想大顺城的李师李将军出兵收复了金门城并且打败了香香国的来犯之兵之后再禀报陛下。”
“那李师李将军几时能打败香香国的来犯之兵收复金门城?”
“这……微臣已经急令李将军出兵,想不出半月必有捷报。”
“你瞒报军情,该当何罪?”周水渊突然发怒,指着跪在地上的刘子熙问道。
“陛下不必息怒,刘大人也是为了陛下的身体考虑。现在最主要的是怎么让香香国退兵,并且收复金门城。”坐在椅子上的王贵妃劝道。
“刘爱卿,这次香香国派了多少人?”
“三十万。”
“大顺城屯兵呢?”
“十万。”
“哼,十万,三比一,这仗怎么打?”
“人数上我们是少,所以我已经写信给了少虎关孙将军,让他派三十万军队支援大顺城。”
“从少虎关赶到大顺城,最少也得半月,别说大顺城了,恐怕柳州都成了他们香香国的地盘了!我们并没有得罪过香香国,为什么他们会派兵攻打我们?”
“这个……微臣不知。”
“你身为兵部尚书,连这个都不知道,要你有何用!”
“如今,只有,只有陛下亲临大顺城,才能激励军民,死守大顺城,等孙将军援军一到,便可击退敌兵,收复金门城。”
“不行!”王贵妃一口回绝道,“陛下龙体还未痊愈,禁不得长途辛苦。”
“那只有请太子带兵火速赶往大顺城。”包旻开口说道。
“不行!”王贵妃又厉声喝道。
“哦……”王贵妃语气又降了下来。
“太子前几日刚回京城,东宫还有好多事情需要他办,陛下年事已高,宫里也有许多事情需要太子出面,况且太子又是一国之本,万一出了意外你们承担的起吗?”
王贵妃见无人答话,又开口说道:“太子是不能离开京城的,不如让二皇子带兵火速赶往大顺城。”
薛俊一听王贵妃要太子留在京城,让二皇子带兵到前线增援,心想:王贵妃这分明是在帮二皇子夺兵权,到时候二皇子带兵在外,先不说这老皇帝向着谁,到那时,周公子的太子之位可就难保了,甚至周公子和自己的性命都得交代在这里。
“陛下,万万不可!这兵权绝对不能随便安排出去。这朝堂之上,也只有太子殿下最经得起陛下信任,二来,太子殿下是将来的嗣君,让太子带兵出征,可以让太子在军中、在民间留下好名声。”
“你的意思是二皇子就不是陛下的亲生骨肉,经不起陛下的信任吗?”王贵妃诘问道。
“不,臣绝无此意。”薛俊继续争辩道。
“那你是什么意思?”
“这……”薛俊说不出话来。
“陛下、贵妃娘娘,臣觉得薛公子讲的倒是有几分道理。薛公子倒不是说二皇子不是陛下亲身骨肉,而且想说太子殿下是将来的嗣君,让太子殿下去带兵,可以让他在军中学习到一些治军的方法。到将来陛下百年之后,太子继承大统,也好以此经验来治理天下。”包旻言道。
“可是你们想过没有,战场厮杀,太子殿下万一有个意外,你们谁担待的起这个责任?”王贵妃一点也不想让步。
周水渊不说话,过了半晌,他指着吏部尚书孙赢,问:“孙爱卿,你怎么不说话?”
“回陛下,臣觉得贵妃娘娘、包大人、薛公子三人讲的都有道理。”
“都有道理?那朕到底该听谁的?”
孙赢刚要讲话,只见一个太监过来请王贵妃回宫,说是许贵妃有事要找。
王贵妃对着三人咳嗽了两声退下后,周水渊又重复了一遍:“朕到底该听谁的?”
孙赢迟疑了一会,说:“臣的意思,太子殿下、二皇子都不用去。”
“你倒是个老滑头,他们俩都不去,那让谁去呢?”周水渊笑道。
“让刘大人去。”
刘子熙听要让自己去,心里一下就懵了,吓得出了一身汗,但是一时又说不出什么来。眼看着周水渊看向了自己,忙找了个理由说道:“陛下,臣内人再过几日就要临盆,臣一时离不了京城。”
“哈哈哈哈!”周水渊看着刘子熙,对着孙赢笑道。
薛俊、包旻、荆瑶在一旁听着,不知周水渊作何言语……
第十一章 说情
周水渊笑道:“怪不得刘将军会兵败金门城呢,我现在可算是知道了。”
一句话羞的刘子熙抬不起头来。
“那既然刘爱卿离不了京城,那还是得让太子和二皇子里边去一个才行。”周水渊背过身去。
孙赢撇了一眼旁边的包旻和跪在地上低着头的刘子熙,半晌说道:“陛下,臣以为……臣以为,为国考虑,当让太子带兵,为家考虑,当让二皇子带兵。”
“哦——”周水渊转过身来,看着跪在面前的孙赢,好像是听出了什么……
“这倒是让朕很是为难啊,这样吧,几位爱卿先回去,让朕再好好想想。”
四个人像得了圣旨一样,不对,他们就是得了圣旨,退了出来。
“孙大人,你刚才最后那句话什么意思?”刘子熙问道。
“这个你我都知道,你又何必再问,这种事情,只能让陛下自己拿主意。”
“一边是太子,一边是王贵妃二皇子,得罪了谁都不好。”薛俊说道。
“包大人、薛公子,其实刘将军丢掉了金门城这件事情我和刘大人已经早就知道了,只是想把事情先压下来,等刘大人调兵遣将把金门城收复,把香香国大军打败了再禀报陛下。我们不报,只是为了不让圣上降罪下来,我们事先也曾考虑到带兵的问题,但没成想,你们却先将这个消息捅了出来。”
“什么调兵遣将,刚才没被陛下笑死。”刘子熙苦笑道。
“我倒也只是为太子考虑。”薛俊说道。
“你是太子身边的人,可以为太子考虑,可我们呢,虽说是文武百官的头头,但也只是夹在各种势力之间,维持其平衡罢了。”孙赢叹道。
“孙大人也不必指责薛公子,我们也该好好想想自己的前程了。”包旻说道。
“咳……前程,我倒是想脱身回老家住我的蓬牖茅椽去。”刘子熙无奈的说道。
“蓬牖茅椽?哼!”孙赢从鼻孔里笑了一声。
四人当下分开,各回各府。薛俊边走边想,这兵权是绝对不能交给二皇子的,一旦交出去事情就变得麻烦了,但是周水渊心里怎么想的,自己也看不出来,王贵妃肯定还会给周水渊吹枕边风,像刘子熙、孙赢、包旻这样在京的高级官员又不公开支持太子带兵,只想自保。这可怎么办?自己再进宫面圣?可是,见了周水渊又能说什么呢?
正想着,突然从对面跑过来一个丫鬟,薛俊没来得及躲,直接就撞在了一起。
“公子饶命!公子饶命!”吓得小丫鬟磕头告饶。
“唉,蝴蝶?你怎么在这?”薛俊定睛一看,原来是李素素的贴身丫鬟蝴蝶。
“薛公子!”蝴蝶也认出了薛俊。
“你这急急忙忙的干嘛去啊?”
“我,刚才有个太监拿错了东西,我去追他。”蝴蝶已经上气不接下气了。
“哦,行,你去吧。”
蝴蝶刚要走,薛俊突然计上心来,忙转身叫住蝴蝶,:“蝴蝶,你们小姐现在在府上吗?”
“在府上,怎么了?”
“我有点事儿,想去找她商量一下。”
“现在不行,国舅在府上呢,薛公子去了难免会引起误会,公子晚上再来吧。”说着掉头就跑了。
这里薛俊回到东宫自己房里,和春草说着闲话,一边又想着晚上见了李素素该说些什么。
两个人就这么你一言我一语的聊天,终于熬到了晚上,薛俊吃过晚饭,就带着春草,和入画说了一声就出来了,周公子这几日却不知在东宫里做些什么,薛俊本想问一下入画,但入画却借故走了。
薛俊就跟着春草来到了李素素的府上。
“唉,不对呀,这是国舅府,国舅晚上不在府上吗?是不是蝴蝶一时忙乱说错了?”薛俊想着,便先让春草去门口打听一下。
不一时春草回来,原来国舅晚上需要去皇宫陪伴周水渊,所以府上只有李素素一人。
于是薛俊便和春草进了国舅府,李素素听说是薛俊来了,也不亲自出门迎接,只派出自己的贴身丫鬟蝴蝶,将薛俊、春草带到了花厅。
“薛公子这么晚亲自来到府上,莫不是殿下有什么事情?”两人拜见后李素素直接问道。
“我这次来倒不是为了太子殿下而来,只是有件事情想问一下素素姑娘?”
“什么事?”
“金门城刘奇将军打了败仗素素姑娘听说了吗?”
李素素本想喝一口茶,听到金门城打了败仗,忙把茶杯放在桌上,问薛俊:“你听谁说的?”
“现在京城的人都知道了,连陛下也知道了。”
“那刘奇将军呢?”
“听说已经被害了。”
李素素微微一怔,问道:“那你可知道朝廷要怎么办?”
薛俊故意说道:“陛下已经下旨了,要让二皇子带兵增援大顺城。”
“让二皇子带兵?”李素素纳闷道:“这种事情不应该是让太子或者兵部尚书刘大人带兵去吗?”
“刘大人说,他夫人过几日临盆,出不了京城;王贵妃又说,太子刚回东宫,东宫和朝廷还有许多事情需要他做。”
“胡说!”李素素义正辞严道。
“朝廷里的事自有六部九卿管理,殿下这么多年在外面,也没见朝廷出了什么乱子,王贵妃这是想把兵权夺到自己儿子手上。”
“这些事情你怎么知道的?”李素素问道。
“素素姑娘,怎么不见林姑娘?”薛俊故意岔开话题。
“林姑娘在里间做女红呢。”蝴蝶笑道。
“说正经事,你是怎么知道这些事的?”
薛俊就将今天白天和包旻三位大人在周水渊面前的言语给李素素说了一遍。
“这也怨不得他们,他们都是年过百半的人了,一步步才走到今天这个位置。权力越大、地位越高,胆子就越小,生怕一有差错,被别人逮到,半辈子的辛苦就全都付诸东流了。”
“可是这等大事,他们再不作为就太不像话了。”李素素继续说道,“当年太宗皇帝就是因为有了兵权才得以继承皇位的,而太子却惨死宫中。”
“当年太宗皇帝能继承皇位。其实也是有太祖的暗中支持。”
“哦?薛公子一个异国他乡的人,还知道我国先朝的宫闱秘史?”
“我也只是听别人说的,具体怎么样,我也不清楚。只是不管如今陛下是不是想让二皇子登上皇位,这兵权绝对不能让给二皇子。”
“这是当然的,只是陛下什么意思现在也不知道。”
“放心吧素素姑娘,我绝对不会猜错,可别忘了,陛下身边还有一个王贵妃,这王贵妃可是二皇子的生身之母。”
李素素喝了一口茶正要说话,只见一个丫鬟从外边急急忙忙走进来。
“小姐,二皇子来了!”
“二皇子?他来做什么?”
第十二章 二次相遇
二人听说二皇子来了,都面面相觑,其实都知道对方在想什么,心照不宣而已。
“我在这儿等着,素素姑娘去见他就是。”
“失陪了。”
李素素和蝴蝶都奔前厅而来,这里只留下四个丫鬟守在花厅外面。
“公子,你是想让素素小姐去求皇上吗?”春草问道。
“如今也别无他法了。”
“皇后已经被幽禁起来了,我怕,素素小姐求情也没有什么用。”
“富贵险中求,素素姑娘是除了太子殿下,我在皇宫认识的唯一一个人,成功不成功,只有赌一赌了。”
过了不到半个时辰,李素素和蝴蝶从前厅过来。
“素素姑娘,二皇子找你可是为了兵权的事?”
“嗯……是。”素素姑娘低着头,好像在思索着什么。
“二皇子怎么说的?”薛俊继续追问道。
“……倒也没说什么,和你一样,让我去求陛下。”
“素素姑娘是果断的人,当初杀刘元法的时候我就钦佩素素姑娘的胆识,想必这次素素姑娘也已经有了主意,接下来,就看素素姑娘怎么处理了。这可是国之大事,处理不好的话不只是出人命这么简单,后果将是不堪设想的,还请素素姑娘想好一个万全的主意。”
薛俊说完,又喝了一口茶,看了看李素素,见李素素没有答话,好像有心事在心,便说道:“时间也不早了,素素姑娘早点歇息吧,明天就看素素姑娘的了。”
两人告辞出来,路上,春草说道:“公子,我看素素小姐一开始兴致颇高,但是见了二皇子回来之后,好像是有心事一样。”
“二皇子肯定对她说了什么。”
“素素小姐会不会……?”
“不会的,我相信,这种大是大非的事情素素姑娘会有正确的选择。”薛俊虽是这样说,但心里还是很忐忑,因为他并不知道他身边的这些人都有些什么复杂的纠葛,时下,只有在心里默默祈祷了。
薛俊猛然又想起那天在元谢庙碰到的那名女子,她可是公主级别的人物,去求她会不会事情会多一份希望?可是,上次自己冲撞了她,如果去找她,人家也不一定会见自己。
第二天午间,薛俊正在和入画闲聊,薛俊又问起周家佑的事情,入画说:“这几日,殿下都在拜访京城里的大小官员。”
“现在殿下在宫里吗?”
“在花园呢,兵部的刘大人一早就来了。”
“兵部的刘大人?莫非是来告诉殿下昨天的事情?”薛俊想。
正想着,突然听到外边一个小太监跑进来,和入画说:“陛下身边的赵公公来了,说是陛下请太子殿下到御花园去商议事情。”
入画答应一声,就转身回去请周家佑去了,薛俊也知道这肯定是素素姑娘已经和周水渊求情了,这次来召见太子,说不准就是要给太子兵权了。
想到这,薛俊不由得高兴起来,便起身来到宫门口去问赵公公,:“公公好。”
“太子舍人好。”
“公公可知陛下召见太子殿下所为何事?”
“这个嘛……奴才也只是奉命而来,陛下召两位皇子进宫具体什么事儿奴才也不知道。”
“两位皇子?这老皇帝葫芦里卖的什么药?”薛俊一时心里慌了起来。
“莫非素素姑娘还没有去见皇上?莫非素素姑娘求情也没有起作用?莫非素素姑娘……”
周家佑入了宫,到了深夜才回来,薛俊、入画急忙赶出来迎接。
“殿下可算回来了!”薛俊见到周家佑安然无恙,总算是松了一口气,又见到周家佑嘴角微微泛着的微笑,心里已猜到了八九分。
几人来到房间,薛俊故意问道:“不知道陛下这次召见殿下是有什么事情?”
“说是金门城打了败仗,让我带兵出征。”
这本是薛俊刚才在宫门口已然预料到了的事情,但是听周家佑亲口说出来,心里还是不住的一阵喜悦。
“陛下怎么说的?”薛俊忍不住问道。
“父皇说,二弟之前在香香国做过质子,恐怕会被他们利用,就把这个事情交给了我,让我带京城北部兵二十万人马两日后启程,驰援大顺城。”
“那王贵妃同意?”
“贵妃当然不同意,只是有素素姑娘和小妹在旁边替我说话,父皇才将兵权交给了我。”
“那这样,殿下有了兵权一切就都好说了。”薛俊笑着看了看入画。
“现在还不能松懈,我们这次去驰援大顺城,必须得把金门城收复了才行,要不然,贵妃娘娘他们肯定会抓住不放。”
“殿下不必担心,有了北部军这二十万人马,再加上大顺城里的十万,统共三十万,而这次来犯的香香国军队也是三十万,一比一,我们倒也不输于他们。”
“明天我去北部尉那里领取军印虎符,你这两日注意着点二皇子那边的动静。”
当下计议已定,二人都觉得事情已经妥当,就各回各房休息去了。
次日,周家佑去北部尉那里去领取军印虎符,薛俊和秋花又偷偷跑出宫来四处闲逛。
也巧,薛俊俩人又碰到了周家佑的妹妹。
这次倒不是在元谢庙,而是在京城的东门。
薛俊俩人逛到京城东门的一家布庄,薛俊远远望到周家佑的妹妹在和城门内站岗的士兵说话。
于是薛俊便和秋花走上前去,等周家佑的妹妹和士兵说完话要走的时候,薛俊走上前去,作个揖,问了声好。
“没想到又在此遇到了周姑娘。”
薛俊话刚说出口,秋花便拉了拉薛俊的衣襟。
周家佑的妹妹又是白了一眼薛俊,就和丫鬟走了。
“怎么了?”
“公子,她虽然是殿下的妹妹,但不是亲的,人家姓荆。”
“啊?不是亲的?……你不早说!”薛俊突然想起来那天在通和府包大人也是叫的荆姑娘。
薛俊紧走两步,赶上前去,在荆姑娘后面连忙道歉:“荆姑娘,小生多有得罪,我只知道你是太子殿下的妹妹,却不知道你们原不是亲的,还望荆姑娘饶恕。”
荆瑶停下来转过身来问道:“你和太子殿下认识?”
没等薛俊答话,秋花跑过来和荆瑶解释道:“公主,这是东宫新任的太子舍人薛俊薛公子。”
“哦?太子舍人?”荆瑶打量了一下薛俊,又问道:“你找我有什么事吗?”
薛俊看荆瑶说话冰冰冷冷的,便笑道:“上次在元谢庙多有得罪,小生在前面酒楼摆了一桌酒,就看公主赏不赏脸了。”
荆瑶左右看了看,故作娇嗔的说:“别公主公主的喊,让其他人听到了还得了!叫我荆姑娘就行。”
说罢,两人来到了一家酒楼,其实薛俊哪有提前预订,只能随便找了一家好点的酒楼,上了二楼,与荆瑶坐在靠窗的位置,二楼人少,除了薛俊二人,只有挨着楼梯的两桌在那儿聊些薛俊从没听过的事情。
第十三章 出征
荆瑶也知道薛俊刚才只是一句托辞,自己也不急,坐在位子上看着窗外,不说一句话。
秋花、翠绿站在二人的身后,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场面甚是尴尬。
薛俊看了看荆瑶身后的翠绿,说道:“荆姑娘,让我猜一猜你的名字可好?”
荆瑶转过头来笑道:“这还用猜吗,你这丫鬟既然认得我是太子殿下的妹妹,难道还不知道我的名字吗?”
“这个我还真不知道,公……”
秋花‘公主’两个字刚要说出口,薛俊用胳膊肘顶了一下秋花,秋花立马改口道:“这个我还真不知道,荆姑娘。”
荆姑娘笑道:“那就请薛公子猜一猜吧。”其实自己并没有放在心上,这主仆二人一定在糊弄自己。
薛俊不说话,用右手食指在杯子里沾了沾水,在桌子上慢慢的描了个“瑶”字。
“你们主仆二人再这样戏弄于我,我可就走了!”荆姑娘假装生气的说道。
“不敢不敢。”
薛俊说着便把字擦去了,这里小二已端上来了一壶酒四五个菜。
“薛公子出宫是有什么事吗?”
“没事,和荆姑娘一样,出来玩玩。”
“薛公子是怎么出来的?”
“那荆姑娘又是怎么出来的呢?”薛俊料想到荆姑娘也是用同样的办法出宫的。
果然,荆姑娘莞尔一笑,低头吃了一口菜。
薛俊已然认定了眼前这位叫荆瑶的姑娘的身份,便夹了一片鱼肉送到荆瑶的碗里。
秋花和翠绿看在眼里,却羞的荆瑶脸都红了,秋花又拽了一下薛俊的衣襟,薛俊以为秋花有事,没想到一回头就看见秋花挤眉弄眼的,薛俊自思道:“是不是刚才又失礼了?”
薛俊连忙问了一句岔开,“刚才见荆姑娘在城门口和守门的士兵谈话,莫非荆姑娘是想出城?”
“哦,这倒不是,只是京城北门原本是由北部军管,过两日太子殿下就带着北部兵出征了,今天这就已经换人了。”
“换的什么人?”
“南部兵呗!”
“陛下也真是,让太子带北部兵出征,就把南部兵交给二皇子管,可知道,这南部兵可是比北部兵多了五万人马。”荆瑶继续抱怨道。
薛俊本来以为妥当了的事情,却不曾想又生出了变数,听到二皇子掌管了南部兵的兵权,而且这南部兵比北部兵多了五万人马,薛俊不由心里一紧。昨天晚上周家佑可是只告诉了自己带兵北部兵出征的事,却没有告诉自己南部兵已经交由二皇子掌管。
“陛下把南部兵交给二皇子掌管,你们……你和素素姑娘就没有劝阻。”
“劝阻了,没用!”荆瑶略带委屈的争辩道。
“昨天王贵妃死活不同意让太子殿下带兵出征,最后陛下没有办法,才想出了这个办法,两个皇子一人带一支。我和素素姐极力劝阻,但是王贵妃就是强词夺理,陛下最后也烦了,还训了我们一顿,说什么我们女子就不该参与这种国家大事。”
薛俊没想到事情不仅没有按照自己的意图走下去,反而更棘手了。
“这可怎么办?”薛俊小声的说了一句。
“什么怎么办?”荆瑶不解道。
眼下又不可能再和周水渊说,不让太子殿下出征去了,周水渊也被这件事情搞烦了,再去说的话,说不准太子殿下的北部兵指挥权都没了。看来,眼下最要紧的事就是帮助太子殿下在菟国西南边境打一场大胜仗了。
“荆姑娘,这次太子殿下出征你和素素姑娘跟着去吗?”薛俊没管荆瑶的疑问,继续问道。
“素素姐跟着去。”
“你不去?”
“我一个女儿家,又没有素素姐那样的好武功,我跟着去干嘛去!”
“你在宫中不觉得闷吗,我带你出去玩玩去!”薛俊开始乱编理由。
“太子殿下他们是去打仗去了,哪是玩去了,薛公子又在逗我。”
“你难道就不想像你素素姐那样?出去见识一下外面的东西,也好长长见识,完善一下自己的性格。”
荆瑶听着薛俊这似懂非懂的话,倒像是兄长在教育弟妹,半天说道:“嗯,行吧,那你去和我哥说去,这种事我要去说他肯定又得教训我一顿。”
“嗯,那就这么说好了。”
二人又说些闲话,薛俊让秋花和翠绿也坐下来一起吃。直到傍晚,四人才又回了宫。
晚上,薛俊给周家佑说要带着荆瑶,起先周家佑不同意,最后耐不住薛俊请了入画来帮忙,终于说动了周家佑,让荆瑶跟着大军一起前往大顺城。
第二天一早一队人马就出了通和城,一路往大顺城赶来,走了大约十天,才走到了大顺城。其间,只经过三个城池,听春草说,他们国家地广人稀,以前打过几次大仗,把国力都打没了。
到了大顺城,二十万兵马都驻扎在大顺城的东西南北四个方向,大顺城守将李师早已在城外迎接,在军中摆酒迎接太子一行人的到来。
李素素、荆瑶回到安排的住处休息,酒宴上只有李师、周家佑、薛俊,还有周家佑从京城带来的四个将军、八个校尉,以及李师的两个副将。
说了些客套话之后,周家佑先开口李师:“李将军,听说金门城被破,刘奇将军为国捐躯,父皇很是伤心,所以让我亲自督阵,好尽快收复金门城,为刘将军报仇,救金门城数万军民于水火。”
“太子殿下这次带来京城里号称精锐的北部兵,收复金门城不在话下,兵部的刘大人也给卑职写信说,已经让镇守少虎关的孙将军急派两千精锐驰援我大顺城。”
“我倒是一直有一个问题想知道。”
“殿下请说。”
“我大菟国与香香国并不曾交恶,怎么这次香香国派了三十万军队来攻打我国,还杀死我一个边关大将。”
“殿下不知,这香香国的老皇帝吴道友前不久被他的镇南将军刘曼南杀害了,刘曼南自己坐上了香香国的皇帝,刘曼南乃是一介武夫,他们现在不光是和我们交恶,听我们抓到的一个俘虏说,他们还有一支军队在攻打夏国的锦门。”
“这刘曼南我以前也听说过,他本来是被吴道友封为镇南将军的,听说香香国西南边还有一个大国一直压着他。”
“之前香香国的镇西将军袁应世不知怎么,派人偷袭了我们金门城,刘奇将军就派兵攻打了他们的溪池,本来只是想吓吓他们,谁知道袁应世又三番五次的来偷袭金门城,刘奇将军急了就发大兵攻打溪池,袁应世受不住,刘曼南就把镇东将军萧宴派了过来。”
第十四章 逞勇金门城
“那萧宴老贼诡计多端,把刘奇将军骗出了城,他又派大兵攻打金门城,谁知城里出了细作,把萧宴的大军放进了城。”
“刘奇将军太刚愎自用,终究是害了自己。”坐在薛俊对过的,一个李师的副将叹息道。
“那李将军下一步计划打算怎么办?”薛俊问道。
“萧宴狡猾奸诈,但疑心也很重,自从攻下了金门城,就根本没有进去过,一直带兵驻扎在金门城北边的鹰嘴山。”
“有多少人?”周家佑问道。
“我派人去过,差不多一千兵马,并且也知道萧宴住的地方。”
“我打算先派人绕远路将他们和金门城的守军切断联络,然后再派大军吃掉他们。”李师继续说道。
“哦?那我岂不是白带了这二十万大军来了?”周家佑无奈的笑了笑。
“就算是萧宴这一千人马被我们吃掉了,然而金门城中还有三十万守军,如果他们继续抵抗,那还得用到殿下从京城带来的这二十万精锐。”
周家佑听着,虽不是个万全之策,倒还值得一试,于是就敷衍了过去。
薛俊一行人到大顺城是傍晚,众人一直喝到天黑,方才算罢。
晚间,薛俊回到房间,见荆瑶和翠绿在房间里坐着聊天,却不见了春草。
“荆姑娘,你们怎么来了?”薛俊这次倒没有喝多少,一点儿醉意也没有。
“薛公子,这大顺城附近的景色的确是比京城好上许多,我这才逛了一会儿,明天你再陪我去逛逛吧。”
“不行。”薛俊故意说道。
“为什么?”
“我是太子舍人,这次又是受命而来,事情还没办完,怎么能先就玩上了,再说了,被你哥哥知道了,我的脸还往哪儿个搁。”
“可是,今天早上在路上的时候,你说好的要带我出去玩儿的。”
“让翠绿陪着你就是了,等收复了金门城,我一定陪你出去逛上一遭。明天我想去金门城一趟,如果殿下问起我来的话就说我在军营里练马呢,晚间再来找我。”
“金门城不是被香香国攻占了吗,你还怎么去?”
“这个你就别问了,你可千万别和太子殿下说,还有素素姑娘,连春草,也别告诉。唉,对了,春草干嘛去了?”
“刚才被素素姐叫过去了。”
薛俊看了一眼荆瑶,好像有股不安的样子,便问道:“看你好像有什么心事一样。”
“我还不是担心薛公子你吗!”荆瑶和薛俊在一起待了这几天也熟了,言语上也稍微的放开了。
“不必担心我,好好看我怎么收复这金门城。”
“就凭你?”
“刚才在酒宴上,李将军说这次攻占金门城的是香香国的征东将军萧宴,听他说这萧宴诡计多端,自从攻占了金门城,就没进去过,一直在金门城外的一个叫鹰嘴山的地方驻扎,李将军打算派人去切断他们和金门城的联络,然后派大军吃掉他们。”
“我虽然不懂这个,但听着,这个计策貌似可行。”
“可行是可行,只是我担心金门城那三十万大军不会轻易开门,到那时,免不了双方大动干戈,百姓士兵都要遭殃。”
“你打算怎么办?”
“我打算偷偷潜入金门城,给李将军作内应。”
“就不能派别人去吗?”
“这么重要的事,当然我得自己做。”薛俊自信的说道。
荆瑶看薛俊执意要去,也不再劝阻,只说了句:“那你可得万分小心才是,这不是闹着玩的。”
“公子回来了!”春草开门走了进来,荆瑶见春草来了,便告辞了。
第二日,李师和周家佑去军营打算实施昨晚的计划,薛俊自己偷偷的跑了出来,守门的人知道他是太子身边的人,也没当回事,随便就将他放了出来。
薛俊出城门之后,就一路往金门城而来,一路上倒也没有兴致欣赏周围的景色,经过一片湖泊,远远的就望见金门城,但是薛俊没想到的是,金门城门口却关闭着。
薛俊不敢大摇大摆的走过去,只在距离不远的一堆灌木丛后面躲着,仔细一看,门口有四个士兵在站着,楼上也有三个士兵在那里往四处看着。
薛俊心想:“这可怎么进的去?”
薛俊又想到其他三个门看看,却不敢出去,因为金门城前边一块开阔地,根本没有遮挡的东西,一出去肯定会被守城的士兵发现。
正在苦恼着,薛俊突然听到远处有声音,转过头一看,四五个士兵牵着马正往金门城的方向而来,士兵后面跟着一个中年妇人,打扮的有模有样的,像是军中将官的妻子。
“莫非是萧宴的老婆?”薛俊当下有了主意,等那几个士兵离的近了,便跑上前去,还没等那群士兵说话,“扑腾”一下,跪倒在地上。
“军官老爷……”
那几个士兵见突然闯出一个人来,倒唬了一跳,问道:“你是什么人,怎么在这?”
“我是金门城里的人,上月我去大顺城看望重病的岳父,今早回来一看,几个士兵在金门城门口把着,我当是出了什么事情,所以一直在旁边躲着,也不敢过去问。求几位军官老爷带我进去吧!”说罢,磕了两个头。
“夫人,这……”
“你说你是金门城里的人,那你家住在金门城的什么地方?”那位妇人开口问道。
薛俊心想,多亏我昨天晚上喝酒多嘴问了问大顺城的官兵,要不然今天就得交代在这了。
“小的家住在金门城南门的富宁酒楼旁边,我家后面有一条河,直通到西门外边。”
“夫人,南门是有一家酒楼,也有一条河通到西门外边。”有一个士兵说道。
“那既然是这样,你就跟我们进去吧。”
薛俊就跟着妇人进了金门城,薛俊自然是欣喜若狂,金门城里边却也安宁,看起来和大顺城没什么不一样。
“这萧宴不费一兵一卒就得到了这么大一座城池,也是个人才。”薛俊想着。
却不料,那妇人对着薛俊言道:“老朽是宫里的人,在皇宫待久了也闷的慌,如今又走了这些路,不如就先去公子家歇一歇脚,这位公子,你看如何?”
薛俊一听,这妇人要去家里看一看,登时没了魂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