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重回凤姝宫
“哎呀!万一,刚才看门的那两个太监是王贵妃的人怎么办?”周家佑突然停下脚步,想起这件事来。
薛俊也早已想到了这点,但是已经这样了能怎么办?就和周家佑说:“事到如今,就算他们是王贵妃身边的人也没有办法了。”
“那就这样吧。下一步,我们就该好好想想怎么把京城南部兵的兵权从二弟手里抢过来了。”
“回东宫再说吧,这个贾婴我要好好了解一些。”
说着,三人就回了东宫。
这一日,薛俊正在和荆瑶在树下闲聊,突然见李素素走了进来。
“素素姐,这么急怎么了?”
薛俊也站起来问道:“素素姑娘有什么事吗?”
“刚才我去了一趟慈航宫。”
“慈航宫?你去找皇后去了?”薛俊问。
“嗯,我去那儿和皇后说了一会儿话,出来的时候,皇后告诉我说以后不许来这了,以免让王贵妃的人看到了,对她不利。结果,我刚走出门,就碰到了王贵妃的一个贴身太监。”
薛俊听了后也没觉得出什么大问题,“前几天我和殿下也去了,皇后对我们也是这样说的。但是,我觉得应该没有什么大问题吧。”
李素素坐下来,说道:“其实我也觉得不会出什么大问题,但是,皇后说的也不是没有道理。”
“那素素姑娘过来这是……”
“你的主意多,你看,万一真的他们对皇后不利,我们该怎么办?是不是先做好防备?”
“做防备?怎么防备?”
“这不来问你吗?”看来李素素也没有主意。
“派兵?不可能的呀,皇宫里太显眼了。”
“母后出来了不还是皇后?他们敢对皇后做出什么不轨的事吗?”一旁的荆瑶说道。
李素素没有理会荆瑶,问道:“要不我去看着?”
“没必要,素素姑娘,现在还不知道情况呢,万一王贵妃根本没当回事你不就白去了!”
“那还用和殿下说一声吗?”
“殿下这会儿去兵部尚书刘大人府上了,待会儿回来我和他说就行。”
“那就麻烦薛公子了。”
李素素刚转身要走,薛俊好像想起了什么事情,“素素姑娘,我还有件事要问你一下。”
“什么事?”
“就是陛下说的那个贾婴,你认得吗?”
“听家父提起过,你不是也知道嘛,以前他是宫里的尚书仆射,前几年因为得罪了皇上被皇上流放到了外边。”
“这么说,素素姑娘和他没有打过交道了?”
“我一个女儿家,和他打什么交道。不过,听爹说,他人品不怎么好,好像挺奸诈的,以前还得罪过我爹。”
“薛公子问这个干嘛?”李素素又问道。
“没事,只是多打听一下底细,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或许这个贾婴就是我们的下一个敌人。”薛俊看了一下荆瑶,又转头问道:“素素姑娘可知道他什么时候到京城?”
“听我爹说,好像明后天就到京城了。”
“这么快?”
“谁知道呢!”
说罢李素素转身就走了。
“管他呢,薛公子,我们聊我们的。”荆瑶说道。
薛俊又等了两日,等来的却不是贾婴的到来,而是司棋的传话。
司棋说,周水渊要把皇后放出来。
“司棋妹妹,这消息你听谁说的?”
“是殿下来让我来和你说的。”
“平白无故的,陛下怎么会想起把皇后放出来?”
“听殿下说,好像是二皇子给陛下说的。”
“二皇子!”薛俊又问道:“那现在皇后出来了吗?”
“估计现在就在凤姝宫呢。”
“你先回去吧,我先想一想。”
司棋答应一声就回去了。
“公子,怎么办?”春草问道。
“这肯定是王贵妃搞的鬼,上次素素姑娘去慈航宫被她们发现了,王贵妃以为我们要联合皇后把她们扳倒。”
“可是在慈航宫下手不好吗,为什么非要让皇后搬出来再下手,这样不更容易引起别人的注意吗?”站在一旁的秋花问道。
这话倒是提醒了薛俊,对啊,当初狸猫换太子的时候,刘皇后不就是想要在冷宫里烧死李妃吗?如今,在慈航宫下手可以掩人耳目,把皇后放出来再下手,不是更容易引起别人的注意吗……
“难不成……他们是还想要利用皇后?”
“可是皇后在慈航宫已经待了这么多年了,就算出来了,王贵妃利用她什么?”秋花又问道。
“真是个呆子!”春草笑道。“她这皇后的位置还不够她们利用的啊!”
“春草,走吧,和我去凤姝宫一趟。”
两人就匆匆忙忙来到了凤姝宫。
这凤姝宫比王贵妃的隆庆宫看起来高大上了许多。
李皇后也穿上了皇后的打扮。妖媚中又透露着一股华贵。
“娘娘,殿下还没来吗?”
“佑儿刚走。薛公子请坐。”
李皇后坐下,开口道:“前两天刚在慈航宫见了面,没想到现在本宫就出来了。”
“娘娘,你知道这是谁的主意吗?”
“知道了,刚才佑儿都和我说了。”
“那娘娘的安全……”
“她让陛下放我出来,估计是想让我帮她做点什么,公子先别急,看看她下一步是要做什么,我们在做应对。”
“一切都听娘娘的。”
“这两天贾婴就会回来了,陛下还封了他京城的北部尉,公子可知道这贾婴是什么人?”李皇后问道。
“我只知道他是先帝宠臣贾武霖的儿子,前几年因为冲撞了娘娘被陛下流放到了元州城。”
“嗯,这些应该都是殿下告诉你的吧。但是公子不知道,这贾婴还有一个干妈。”
“学生不知。”
“他的干妈就是王贵妃。”
“王贵妃?”薛俊一脸懵逼。“这样一来,岂不里外受敌?”
薛俊想着,便说道:“娘娘,这可就不好办了!”
“我倒还没有担心这个,我在想,她让陛下放我出来是要利用我做什么?”
“这个,学生刚进皇宫没多久,也不清楚宫廷里的是是非非,学生也不敢妄加揣测。”
“薛公子,接下来会有好戏看的。”
第三十二章 二皇子
薛俊听李皇后说有好戏看,还以为要发生什么大事,“娘娘指的是……”
“你可知京城南部尉是谁?”
“学生不知。”
“南部尉就是素素的父亲。”
“素素姑娘的父亲?”薛俊诧异道。
“当年,阜安城大将刘元法打了败仗,素素父亲说是要把刘元法杀了,贾婴不让,两人当着文武百官的面吵了很长时间,最后惹的陛下都怒了,两个人因此就结下了梁子。”
“那这次贾婴一回来,他俩不又得闹翻了?”
“本宫不是指的这个,他俩的私人恩怨本宫管不着。本宫指的是,贾婴回来了,这一南一北,代表的可是本宫和王贵妃的较量,也可以说是,二皇子和殿下的较量,这个你应该明白吧。”
薛俊听了后,连忙说道:“学生明白,学生明白!”
“所以说,薛公子,之前你在崇国,救的是佑儿的性命,这次,你要救的可是自己的前程啊。”
薛俊连忙应着,但是听着话很不得劲,怎么听着自己倒像是个贪恋富贵的人。
“娘娘,你对你自己的……”
“薛公子不必担心,本宫不还是住在这凤姝宫当本宫的皇后吗?暂时她还动不了本宫。”
“……娘娘,那学生先告退了,有什么事情的话直接让丫头去叫学生就行。”
“嗯。”
薛俊就和春草退了出来。
边走,薛俊边和春草说:“这几天,你关注着外边点,贾婴回来了你就告诉我。”
突听耳后,“哒哒哒、哒哒哒”一阵马蹄的声音,薛俊、春草回头看时,只见一个长相俊美的公子哥儿挥舞着马鞭骑着马从宫墙那边疾驰而来,后面跟着两个士兵。
“公子。”春草拉了一下薛俊的衣襟,小声的说道,“这就是二皇子。”
薛俊还没看清楚这俊美青年的长相,只见那三匹马就从眼前疾驰而过,从西边小门过去了。
“宫里还能骑马?”薛俊问道。
“当然是不能的,只是二皇子自小喜欢骑马打猎,圣上又宠他,所以才允许他在皇宫里骑马的。”
“他应该也不小了,怎么这般娇纵!”
“他是皇子,能怎么办,上次还差点撞着我呢。”
“这么娇纵,周水渊还想把皇位传给他?”
春草听薛俊叫出了当今皇上的名讳,忙小声埋怨道:“公子,当今圣上的名讳也是你能说的?何况这是皇宫,万一被人听见,那可是杀头的罪过。”
“怪我怪我。”
“还得我提醒你!公子进了皇宫也不是一天两天了,宫里的这些规矩公子应该烂熟于心才是。”
“是,是,是,春草妹妹教训的是,我以后记住就是了。”
春草也只是娇嗔一下罢了,见薛俊如此情景,却又不好意思了起来,“公子说哪里话,我可不敢教训公子。只是想提醒公子,以后在宫里走着要小心一些,这几年被二皇子撞伤的太监宫女怎么也得有二三十个了。”说罢,春草白了一天眼睛。
“春草,你先回东宫去,我还要和素素姑娘学下棋呢。”
春草自回东宫去了,薛俊这里就来找李素素。
李素素正在后花园浇花。
薛俊也不敢打扰,就悄悄地坐在石墩上。刚坐下没多久,蝴蝶就进来了。
“薛公子来了,蝴蝶,怎么不进来告诉我一声!”李素素转身见薛俊来了,笑着说道。
“素素姑娘好有闲情雅致啊!”
“咳,这不没事干嘛!”
这里,蝴蝶已经给二人端了茶过来。
“皇后娘娘出来了,素素姑娘可知道?”
“知道,是我跟着陛下去的。”
“刚才我也去见娘娘了。娘娘说让我们先不用担心她的安全,说是这几天贾婴就回京城来了,让我们看一出好戏。哎,对了,我竟然不知道素素姑娘的父亲就是京城的南部尉。”
李素素无奈的说道:“现在南部尉的兵权已经在二皇子手中了,我父亲也只是个傀儡罢了。”
“怎么?殿下都收复金门城回来,把北部兵的兵权交还了,陛下还没把南部兵的兵权从二皇子手中收回来?”
“陛下差不多都快忘了这件事了吧。”
薛俊刚要答话,只见一个中年男子走了进来,薛俊心想,这应该就是素素姑娘的父亲,当今的国舅李茂然了。
薛俊起身施礼,李素素也迎上来。
“爹,事情都办完了?”
“办完了。这位公子是……”李茂然见了薛俊朝李素素问道。
“他是东宫的太子舍人,薛俊薛公子。”
“这位是家父。”李素素又给薛俊介绍道。
薛俊连忙行礼:“晚辈见过国舅大人!”
“不必客气,只是今天公子来的不巧了,今天我们有些事情需要办,还请公子海涵。”李茂然说道。
“金门城的刘奇将军不是战死了嘛,陛下在南部军又点了一位将军去,正好这位将军和家父的关系不错,他们明天就要走了,所以我今天要和家父去他家看一下去,薛公子有什么事情的话晚间再来吧。”
“哦,小生也倒没什么事,既然国舅大人和素素姑娘有事,那小生就先告辞了。”
然后薛俊又给李茂然施了一礼就出来了。
原本自己还想跟着素素姑娘学学下围棋,打发打发时间,这样一来,自己又没有事情做了,垂头丧气的就往东宫方向而来。
正在走着,荆瑶和翠绿叫住了薛俊。
“荆姑娘,你这是干嘛去呀?”
“听说皇后娘娘放出来了,我去看看。”
“……荆姑娘,你——难道不应该叫母后吗?”
“我又不是亲生的叫什么母后,而且皇后娘娘生了两个孩子都夭折了,我叫她母后岂不是勾起她的伤心事来。”
“要不薛公子也和我们一起去吧。”翠绿说道。
“哦,不用了,我刚才已经去过了。”
“你去干嘛去了?”
“之前我和殿下去慈航宫看过一次皇后娘娘,说了几件事情,所以说,这次娘娘一出来,我就去见她去了。”
荆瑶正要走,突然又想起一件事情来,“薛公子,刚才我路过隆庆宫的时候,发现二皇子的马停在宫门前面,估计他们两个又在密谋什么呢。”
只听身后一阵马蹄由远及近,说曹操曹操到,二皇子骑着马又过来了……
第三十三章 夜访蔡府
薛俊荆瑶转头去看。
二皇子也看到了荆瑶,就下了马走了过来。
“瑶妹,天这么热不在屋里好好待着,出来干嘛?”
二皇子走到跟前,见荆瑶旁边这个人不认识,便问道:“你是……”
“东宫舍人薛俊,见过二皇子。”
“东宫舍人?啊,是,我听说大哥上次从崇国回来,带回来一男一女,莫非就是公子?”
“正是。”
“薛俊,好名字!听母后说,你还在崇国救过我哥的性命?”
“区区小事,何足挂齿!”
“性命之事怎么能说成是小事。那薛公子是崇国人?”
“……崇国人。”薛俊不知道二皇子想要做什么。
“崇国人怎么了,你哪里这么多话!”荆瑶不耐烦的说道。
“瑶妹,你就这么烦你二哥?”二皇子对着荆瑶笑道。
“走了,薛公子,我们不理他。”说着一把拉过薛俊就往一旁走了。
薛俊没防备荆瑶会这么“放肆”,对她们这个世界的人来说当然是放肆。
二皇子见荆瑶拉着薛俊走了,尴尬的笑了笑,也就带了两个士兵骑上马离开了。
荆瑶听背后马蹄声音越来越远了,就撒开了薛俊。
“这么样不好吧,荆姑娘。”
“别荆姑娘,荆姑娘的了,都认识这么久了,还一口一个姑娘,一口一个姑娘的,以后我叫你薛大哥,你叫我瑶妹就行了。”
“听你的就是了。”薛俊低头看了看荆瑶。
荆瑶又说:“那我们就去皇后娘娘那了,你回东宫去吧。”
“二皇子他们不会去皇后娘娘那里吧?”薛俊问道。
“这个说不准,二皇子以前也是经常去皇后娘娘那儿的……那我跟你回东宫去吧,看看殿下正在干什么。”
“我不回去,我要去宫外看看。”
“刚回来又要出去,你怎么比我还待不住?”
“不是,我要出去找北部尉蔡大人去?”
“你找他干嘛去?”
“问他一些事情去。你要是没事的话,就一起去吧。”薛俊说。
“可是,咱们怎么出去啊?”
“你平时怎么出去的?”
“我?”
还没等荆瑶说话,翠绿就说道:“守武成门的一个军官和小姐比较熟,所以姑娘每次出去,都是从武成门出去。”
“那我们就从武成门出去吧。”
“这两天金大哥生病,一直在家休息,没有金大哥,武成门那些人根本不会放我出去的。”荆瑶垂头丧气的说道。
“那我们就从永和门出去吧,守永和门的李大哥我认识,不过我们得等傍晚李大哥换班了我们才能去。”
两人就在东宫薛俊房里等到了傍晚,悄悄来到永和门,等着李大哥换了班才偷偷地溜出了皇宫。
“荆姑娘……哦,瑶妹,你知道北部尉府从哪里吗?”
“这个我还真不知道,不过……我知道蔡大人的家在哪儿。”
“你去过?”
“当然去过,我和蔡府的三公子……哦,没事!没事!”荆瑶突然低下头,没有把话继续说下去。
薛俊也听出了端倪,但不敢细问,便装傻,说道:“那就请瑶妹带路吧。”
两人顺着一条大道径直来到了蔡府,门口正好有两个小厮倚着石狮子在聊天。
薛俊便上去施礼问道:“不知北部尉蔡大人现在可曾在府上?”
“二位是……”
“在下太子舍人薛俊,这位姑娘是公主。”
薛俊还在想,是不是说错话了,只见那两个小厮早已跪了下去。
“小的参见公主!”
“没事,起来吧,蔡大人现在可在府上?”荆瑶问道。
“在,蔡大人刚回来。公主先在此稍后,等小的进去禀报一声。”
“去吧。”
薛俊觉得自己好像被无视了,这太子舍人品级再小也是个官啊。
那小厮不一会儿就出来了,将二人请了进去。
蔡书虽是皇宫里的老臣,但一听是公主驾到,也亲自出来迎接。将二人请到了会客厅。
三人坐毕,蔡大人开口说道:“公主驾到,老臣有失远迎,还望公主赎罪。”
“蔡大人不必多礼,我一个小小丫头岂敢扰您大驾。”
薛俊看这蔡大人怎么也得七十多岁了。
“公主,这位公子是……”蔡书也看到了薛俊。
“这位是太子舍人薛俊薛公子。”
“薛俊见过蔡大人。”薛俊忙站起来施礼。
蔡书也并不起身还礼,只是说道:“原来是东宫的太子舍人。老夫年老体衰,这几年也没进宫看看去,对宫里的人事变动也不太清楚。还望薛公子海涵!”
薛俊也不知道该说什么,只是应了一声就坐下了。
蔡书又缓缓的将视线移到了荆瑶身上,“公主驾临蔡府,不知有什么事情?”
荆瑶本来就是跟着薛俊来的,见蔡书问有什么事情便转头看了一眼薛俊,对着蔡书笑道:“这次来,我倒没什么事情,只是薛公子有几句话要问蔡大人。”
蔡书听原不是公主殿下要找自己,是薛俊要找自己,便不耐烦的说道:“薛公子是东宫的人,我是京城的北部尉,我们并不挨着,薛公子有什么事情要找我?”
“学生提个人,不知蔡大人认不认得?”
“谁?”
“贾婴。”
蔡书听贾婴这名字,仔细想了一想,“好像听过这名字。”
“是原来的尚书仆射,后来因为得罪皇后,被陛下流放到了油门关。”
“嗯,在我印象中好像是有这么个人。”
薛俊听意思,好像蔡书不想给他讲这个人,便故意小声咳嗽了一声。
荆瑶看了看薛俊,薛俊故意递了个眼神。
荆瑶便转头咳嗽了一声,说道:“蔡大人之前应该和贾婴打过交道吧。”
蔡书见荆瑶也问了自己,便说道:“啊,我记起来了,是有这么个人,之前是在宫里当尚书仆射,后来因为言语冲撞了皇后,被陛下流放到了油门关。”
“蔡大人,你和我们好好讲讲。”荆瑶说道。
“这个老夫也不清楚,公主何不去尚书省问问,贾婴在尚书省当过几年官,那尚书省里应该有人记得他。”
荆瑶见蔡书还是不说,又看了看薛俊。
薛俊心想,这老头是不是知道了什么,不就问他个人嘛,有必要这么遮遮掩掩的吗?
第三十四章 人命官司
荆瑶见蔡书死活不说,便故意板起了脸,加重语气问道:“蔡大人,你果真记不得了?”
“……”
“我们和尚书省的人也不熟,所以还请蔡大人好好想想。也好让本公主不白来这一趟。”
蔡书听荆瑶“本公主”这三个字都出来了,知道荆瑶可能动了气。
蔡书忙当下手中的茶杯,说道:“这贾婴是先皇宠臣贾武霖的儿子,是贾将军唯一的一个儿子,早年间他还是尚书郎中的时候,老夫是尚书左丞,所以曾经和他一起共事过一段时间,”
蔡书说完端起茶来喝了一口,又继续讲道:
“虽说老夫在尚书省就待了半年多的时间,但也和贾婴打过那么一两次交道。此人表面看起来很和善,和谁都走的来,但其实是一只笑面虎,说话的时候看起来很坦诚,背地里却不知道在打什么坏主意。一点亏也吃不得,瑕疵必报。”
“蔡大人这么说,这贾婴乃是一个彻彻底底的小人了?”荆瑶问道。
“也可以这么说吧,但是毕竟他是功臣之后,这样说他也未免太损了些。”
“那他能进的了尚书省,当上了尚书仆射,相信一定也应该有什么看家的本事吧。”
蔡书听薛俊这么一说,笑出了声,端着的茶杯都差点摔到了地上。
“他没有什么看家的本事,不过是有一个身为国公的老爹在朝廷里护着他,所以也没有什么人敢得罪他。他呢,也就在尚书省挂个职而已,他跟前自有许多幕僚替他打理尚书省的一概事务,不过就是出个主意,最后定夺还是要尚书令来定夺。”
“贾武霖身为国公,他儿子被流放到那么远的地方,就一点办法都没有?”薛俊问道。
“贾老将军在他被流放三四年前就病逝了。没了贾老将军在朝中的扶持,贾婴也就渐渐地没了以前的权势,但毕竟名分在那儿,所以也难看不到哪儿去。后来,好像是在御花园,他和皇上说要废掉皇后娘娘,立王贵妃为皇后,却被皇后娘娘的一个丫鬟听到,皇后娘娘就跑到御花园和陛下诉苦,然后陛下无法,一气之下将贾婴流放到了元州城。”
“这么说,贾婴和皇后娘娘还有私仇了?”
“岂是和皇后娘娘有私仇,和殿下、三位皇子、国舅大人,甚至老夫,都有私仇。他在朝中依仗着他父亲的权势飞扬跋扈,得罪的人太多了。”
“和蔡大人还有私仇,不知是什么私仇,可否和我们讲讲?”荆瑶问道。
蔡书笑道:“公主还对官场之事感兴趣?”
“反正我回宫也没什么事情,就听蔡大人讲讲皇宫里的事,也长长见识。都是很久之前的事了,蔡大人应该不会介意吧。”
“那倒没有,和公主、薛公子说说也无妨,老臣府上也难得有人过来,也算是解解闷了。”
“蔡大人慢慢说,我们仔细听着就是。”荆瑶笑道。
“很早之前,那时候涛时还在京城当廷尉,因为贾婴手下一个门客在闹市为了一件什么事和人打了起来,结果把人给打死了,被打死的那人好像是叫李有福,是外乡来的,而且打人的又是贾府的门客,所以当时这事没有人去报官,涛时和包大人也不知道。后来是因为李有福的妻子薛灵燕带着两个孩子到京城来找他,四处打听才知道原来自己的夫君已在半年之前被贾府的一个门客给打死了。薛灵燕就告到了通和府包大人那里。”
“半年!想必尸体都没了吧。”薛俊问道。
“可不是,早就不知被什么人烧了或者埋了。这种无凭无据的事情要是搁在别的官员手里,肯定就将他们赶回原籍,最多也就给一些抚恤的银两。可是通和府的包恩包大人那是出了名的铁面无私,包大人见薛灵燕不像是说谎,而且也早就有收拾贾婴的心,于是就派人暗查,结果还真打听出,半年前是有一个人被贾府的一个门客打死了。甚至连被打死人的那人叫什么,贾府的门客叫什么都查的一清二楚。”
“这么厉害!”薛俊赞叹道。
“这被打死的李有福是在城东一家裁缝铺当裁缝,那家店主本来是打发李有福上街去买东西,当天晚上见李有福没回去,就亲自去大街上找,结果问出李有福已经被贾府的门客打死了,那个店主一听说出了人命,本来是想报案的,但后来一听这凶手是贾府的人,也就打听到尸体已经被别人给处理了就灰溜溜回店里去了。”
蔡大人讲了这么一大段,端起茶杯喝了一大口茶,又清了清嗓子,继续说道:
“后来包大人的人暗查的时候去了他们的裁缝铺,一问才问了出来。然后又找到了当时在场的几个人,说打死李有福的是贾府公子贾婴的一个门客,叫赵平安。”
“那这不就有人证了吗,有人证就好办了!”荆瑶说道。
“人证是有了,可是赵平安毕竟是国公府的门客,包大人也担心会法办不了他,于是就先把他传到通和府,先让那几个百姓指认,那几个百姓也不敢指认,包大人就摆了一道屏风,让他们躲在屏风后面指认,确认了赵平安是杀人凶手后,包大人就到廷尉府和涛时说了一下,涛时就说自己身为廷尉,秉公办事,不怕他们国公府。于是包大人就将赵平安交给廷尉府处理。”
“到头来,是时三哥把他法办了?”
蔡书不答话,继续按着他的思路说:
“当下,涛时就将赵平安叫到了廷尉府严加训问,赵平安开始还死不承认,但涛时直接和他耗到了晚上。本来赵平安还以为到了晚上,贾婴就会派人来廷尉府要人,但没想到,贾府来的人早被涛时的手下打发回去了。赵平安最后无法只得招认。”
“那最后呢?把赵平安杀了?”
“杀人偿命,欠债还钱,当然是把他杀了?公子难道认为这种人不该杀吗?”
“不不不,晚辈不是这个意思。”
第三十五章 胸有成竹的蔡大人
“时三哥把赵平安杀了,因此就得罪了贾婴。”荆瑶说道。
“嗯,因为涛时把赵平安法办了,涛时就得罪了贾婴,你时三哥现在被派到西边去,当初就有贾婴在陛下面前说坏话。搞得他现在一年也回不了几次家,这偌大的蔡府就我一个人。”
“那伯父伯母为何不回来呢?”
“你伯父伯母因为之前得罪了王贵妃,现在是不敢回来啊,生怕回来就被他们逮住,性命都不一定能保得住。”
“不知他们是怎么得罪了王贵妃?”薛俊问道。
“对啊,伯父伯母是怎么得罪了王贵妃呀?”荆瑶跟着问道。
“还不都是为了皇后。”
“为了母后?”
“不是为了皇后,而是为了皇后的这个名分。涛时的父亲公主也知道,是个很刚直的人,竟当着陛下和李皇后的面指责王贵妃要想当皇后。陛下当然是不信,但是王贵妃这人也和贾婴一个德行,记仇。当天下朝回来,涛时的父亲就差点命丧在回家的路上,我后来打听才知道,是王贵妃找的一个刺客,想要趁涛时父亲下朝回家,在路上杀死涛时的父亲。多亏当时兵部的刘大人在旁边跟着,因为他要给涛时讲课。跟着刘大人的还有几个侍卫……”
“蔡大人说的兵部刘大人,可是刘子熙刘大人?”
“对,就是现在的兵部尚书刘子熙刘大人。”
蔡书继续讲道:“刘大人原来是镇守边境的将军,武艺了得,那刺客不自量力,也不认识刘大人,竟然想把两个人全杀了,刘大人一个人就亲自制服了刺客。”
薛俊听到这刘子熙原来还是个武功了得的人,有点小吃惊,之前在周水渊面前,刘子熙表现的胆子那么小,自己还以为他是个文官。没想到竟然曾经还是一员大将。
“当时也不知道是王贵妃指使的,查了半天也查不出个所以然来,反正行刺的刺客已经被刘大人一刀劈死了,也就没在追查下去。后来我是从守宫门的一个老兵口中得知的。”
“既然没查到真正的凶手,伯父伯母为何还要出京城去呢?或许这只是个刁民也说不准。”
“当时查了好多天也查不到真正的凶手,涛时他爹就认为自己可能在朝中得罪了人,但是想来想去也想不到是得罪了谁,他其实也是不想待在陛下身边,于是就指使自己认识的三个小官,给陛下上了三封弹劾信。弹劾我这个北部尉管理不严,竟然在京城里闹出了刺客。第二天,他自己又去陛下跟前说,自己父亲身为通和北部尉,看管不严,致使京城里出现了刺客,陛下理应降罪,但家父年龄已大,自己请求陛下外贬,以求陛下饶恕家父的罪过。”
“……还都可以!”薛俊暗想。
“陛下也看出了端倪,也知道涛时父亲的性格,于是就把涛时父亲外封到了东部的于安城当府尹去了。”
“这么多年了,就没回来过?”
“没有,只是涛时的母亲每年会回来几次。”
“没想到这蔡大人竟然是孤寡老人。”薛俊心里又暗想道。
“那这府上除了这些丫头小厮,岂不是没人陪你了。”荆瑶叹道。
“公主还关心老臣这个?公主也该选个时候给陛下说,让涛时回来了。”
荆瑶听蔡书一说起这个,连忙扯开话题道:“不知道蔡伯母下次什么时候回来,我还怪想她的。”
“现在天热,估计再过一两个月天凉了她可能就会回来,要不就得等到冬天了,腊月十五是老臣的生日,每年腊月十五她和涛时都会回来的。”
“蔡大人,你可知道我们这次来府上询问贾婴的事情是为什么吗?”
“莫非贾婴被陛下召回来了?”
“嗯,而且还要来接蔡大人的虎符。”薛俊说道。
“什么?”原本老态龙钟的蔡书一下子提高了嗓门,居然一下子站了起来。
手中的茶杯也因为动作幅度过大,没有端稳,差点掉在了地上,吓得荆瑶也连忙站了起来,想跑过去扶一把。
见没事,荆瑶才又坐下了。
“是陛下自己的主意吗?”
“不是,是中书令苏大人和吏部孙大人建议的。”薛俊答道。
“……这两个老糊涂,他们难道忘了当初贾婴被流放,就是因为贾婴想让陛下行废立之事吗!”
“苏大人和孙大人向陛下提了三个人,一个是镇守北边的狄显,一个是镇守东边的霍司马,第三个就是贾婴。”
“霍司马?好像以前听过这个人。狄显,那是当年老臣最看重的一个边将。怎么陛下不选狄将军,倒选了个贾婴。”
“陛下说是先皇曾经下过诏书,说要让贾武霖将军一家世世代代在朝为官,所以就将贾婴召了回来。”
“陛下当初登基的时候经历过储位之争,不应当不明白其中的道理啊!”
“我猜苏大人和孙大人是不是已经是王贵妃一边的人了?”
“孙赢那老家伙有可能,但是中书令苏大人,打死我也不相信他会站到王贵妃那边。”
“蔡大人可知现在二皇子已经掌握了京城南部兵的兵权。”
“这个老臣当然知道。”
“这样贾婴一回来,那京城南北二尉可都是二皇子的了!”
“……老臣倒是有一个办法。”蔡书思考半晌说道。
“什么办法?蔡大人请说。”
“想办法让陛下把皇后娘娘放出来,有了皇后娘娘,这步棋或许还能赢。”
“娘娘已经出来了,蔡大人还不知道?”薛俊笑道。
“哦?娘娘出来了!这个老臣还真不知道。那这样,我们只要有了皇后娘娘这枚棋子,那王贵妃他们肯定赢不了。”
“我现在就担心,娘娘会被她们利用。”
蔡书朝薛俊摆了摆手,缓缓坐下去,“薛公子多虑了,皇后娘娘藏的有多深你年纪轻轻是看不透的。这么多年来,我们这些老臣可是看着娘娘一步一步从一个普通宫女登上皇后宝座的,娘娘被幽禁在慈航宫,这盘棋赢不赢的了,还真说不准,娘娘如今又重回了凤姝宫,现在的这盘棋已经是重新布局了,胜负就在娘娘的翻手覆手之间。”
薛俊听蔡书说的这么煞有其事,心想:皇后娘娘真有这么厉害吗?那有了她还要我干什么。
第三十六章 宫廷往事
贾婴又问道“薛公子,你可知道贾婴什么时候回到京城?”
“反正就这两天吧。”
“怎么陛下会把南部兵的兵权交给二皇子呢?”蔡书仿佛自问道。
“之前金门城被香香国战领,陛下不是让殿下带了北部兵去收复吗?陛下就把南部兵的兵权给了二皇子。”荆瑶说道。
“那如今殿下都已经收复金门城回来,把兵权都交给老臣了,怎么陛下还没收回二皇子的兵权?”
“我们也不知道,我们也不敢去问,晚辈猜测,是不是陛下真的打算行废立之事?”
“先皇有十八个儿子,陛下是先皇的嫡长子,但是先皇因为宠爱年轻的向贵妃,所以对向贵妃所生的十三皇子特别宠爱,先皇甚至将皇宫内羽林军的兵权交给了十三皇子府上的人,先皇走的突然,事先并没有安排好,只有一封事先准备好的遗诏在贴身太监王保国手里,遗诏里的内容连太监王保国也不知道。陛下驾崩后,向贵妃、十三皇子率人第一个入宫,并且很快让羽林军封守住了所有的宫门,勾结其他的五个皇子攻入东宫……”
“这么光明正大的夺权吗?”薛俊问道。
而蔡书还是继续按照自己的思路讲,没有理会薛俊。
“多亏了东宫中的一个小太监,也多亏当时离着东宫最近的朝华门的校尉是家父,所以才让东宫里的那个太监逃出了宫门,那个太监是受陛下之命去宫外调北部兵去了,北部兵的兵马本来就是多年跟着陛下的人,所以一听说陛下有危险,立马就挥兵入宫,羽林军哪里是北部兵的对手,见是北部兵的人马来连抵抗都没有抵抗,就直接放北部兵进宫了,这才救了陛下一命。”
“莫非北部兵进去把十三皇子杀了?”薛俊问。
“那当然没有,反倒是十三皇子他们想要杀掉陛下,被北部兵及时阻止了。”
蔡书继续说道:
“北部兵到了东宫,向贵妃的人才没有敢再做乱。两方的人都来到皇宫找到拿先皇遗诏的王保国,谁知这王保国竟然把先皇遗诏弄丢了,向贵妃就派人搜遍了皇宫大内也没有搜到,俗话说国不可一日无君,当时的那群朝臣还是向着陛下的,所以说,陛下才得以继承皇位。”
“蔡大人,你这说的,好像也没有发生什么大的变故啊!”薛俊问道。
“陛下顺利即位后,你说,你们母子两个老老实实的过日子就行了,反正是皇子贵妃,地位也是尊崇至极的,他们非得想要做那把椅子,一个想坐皇帝的椅子,一个想坐太后的椅子。本来,陛下已经对他们很仁慈了,可谁知他们三番两次让陛下难堪,最后竟然勾结五个皇子要造反,结果事情泄露出来,六个人都被陛下砍了。”
“六个都被杀了?”
“岂止六个,经过这件事情之后陛下就看哪个兄弟都不顺眼,就挨个的把剩下的皇子,甚至公主都流放的流放,幽禁的幽禁。”
“照这么说,陛下应该是对这件事最敏感不过的了。但是,现在来看,陛下很有可能会废掉殿下,把二皇子扶立为太子。”
“殿下和二皇子都在敌国当质子多年,皇后娘娘被打入慈航宫,王贵妃上得台前来,朝廷里虽说之前都听王贵妃一个人,但如今,皇后娘娘重掌凤姝宫,大位未定之即,朝中的各位大臣肯定是站在皇后娘娘和殿下这一边的。到时候,就算是陛下强行废立太子,也是无济于事的。”蔡书好像对李皇后给予了高度的信任。
“那蔡大人认为,我们如今该怎么办?”
“让陛下把三皇子和四皇子召回来,三皇子和四皇子是殿下一边的,有了三皇子和四皇子的支持,这皇位她王贵妃和二皇子是铁定抢不过去的。”
“无缘无故的去和陛下讲这个,会不会……”
“公主去讲,殿下应该会同意。”
薛俊看了看荆瑶,当下拜别蔡书,离了蔡府就回皇宫。守门的早已换人了,荆瑶故意摆出脸色,直接就气冲冲的走了进来,看门的见是公主,又还在生气,也就没有阻拦。
已近深夜,两人就各回各府去了,第二天一早,两人共同进宫,薛俊在外面等候,荆瑶自己进去找周水渊去。过了半晌,荆瑶才笑嘻嘻的走出来。
“陛下同意召回三哥和四哥来了。”
“你怎么说的?”二人边说边往荆瑶的琼芳府而来。
“我就和陛下说,如今殿下和二哥都已经回来这么久了,不让三哥和四哥回来,好像说不过去。没想到陛下直接就同意了。”
“那你怎么进去这么久?”
“说了些闲话,走吧,我们回去和殿下说一下。”
两人径直来到东宫,没想到皇后也在。
双方互相厮见毕。
“皇后娘娘来东宫想是有什么事情吗?”
“哦,没有什么事情,只是出来走动走动。”
皇后又看了看旁边的荆瑶,问:“你们两个这是干嘛去了?”
“没事,我们刚从素素姐那回来。”
“素素这丫头在家干嘛呢?”
荆瑶见皇后娘娘问起素素姐来,继续编道:“素素姐在家和蝴蝶做女红呢。”
“呦,这丫头什么时候也喜欢起这些东西来了。”李皇后笑道。“她长这么大,我就没见过她拿起过那些东西。”
“娘娘,我们昨天去见过蔡书蔡大人了。”荆瑶说道。
“……”李皇后看了看薛俊和荆瑶,问:“你们去见他干什么?”
“禀娘娘,我和瑶妹是去蔡大人那去问贾婴的一些情况去了。”
李皇后又看了看荆瑶和薛俊。
荆瑶不明白皇后的意思,便问:“娘娘可是有什么事情?”
“没事!没事!薛俊,你都问出什么来了?。”
“蔡大人说贾婴这个人很奸诈,瑕疵必报,而且在朝廷里得罪人不少。”
“嗯……蔡大人以前和贾婴共过事,他了解的比本宫了解的多。”
“锄药,贾婴也该回来了吧。”周家佑问站在门口的锄药。
“回殿下,昨晚我去四个宫门都打听过,贾婴还没有回到京城。”
话刚说完,只听门外一个小厮跑了进来。
第三十七章 委以重任
“皇后娘娘、殿下、公主、薛公子,刚才有人回来说,贾婴已经从京城南门进来了。”
“知道了,你下去吧。”周家佑将小厮打发了出去。
“母后,我想去拜见一下贾婴去,您看可以吗?”
“不用,薛公子不是昨晚已经问过蔡大人贾婴的底细了嘛,就让薛公子来对付这个贾婴,你我二人只管对付王贵妃和二皇子就行。鹃凝!”
李皇后叫过身后的一个丫鬟过来。
“你去通知各个宫门,以后这位东宫太子舍人薛俊薛公子可以随便进出皇宫。”
“是。”那个叫鹃凝的丫鬟答应了一声下去了。
薛俊听到以后可以随便进出京城,那自然是喜上眉梢,荆瑶也都高兴起来。
李皇后当然也看出了二人的心思,马上对着荆瑶、薛俊说道:“你们两个是不是很高兴啊……但是,薛俊,本宫之所以给你这个随意进出皇宫的权利,可不是让你们两个天天出去玩儿的,我把对付宫外南北二尉的任务就交给你了,任凭你怎么算计他们,只要你能够把南北二尉的兵权给本宫夺回来,等佑儿登上皇位,本宫必定好好嘉赏你。撒开手去干,出了什么事,本宫给你顶着。”
薛俊听说皇后娘娘要让自己把南北二尉的兵权给夺回来,顿时心里忐忑了一下,我一个七品小官,怎么动得了他们!况且,南部兵的兵权还是在二皇子手里!
荆瑶也替薛俊担心:“娘娘,你这也太为难人了。薛大哥只不过是一个太子舍人、文弱书生而已,你让他拿什么去把南北二尉的兵权夺回来呀?”
李皇后对着荆瑶笑了笑,“瑶儿,你大可不必为此担心,你薛大哥虽然只是个文弱书生,但他知道的东西绝对比一个书生知道的要多,这一点本宫不会看错,你只要别给他添乱子就行。”
荆瑶本来是好心,却被李皇后呛了回去,撇了一下嘴就往旁边去了。
“娘娘,入画有句话不知能不能讲。”站在一旁的入画走上前来,给李皇后行了个礼。
“讲就是了。”
“娘娘将这么重要的一个任务交给薛公子,说明娘娘是希望将来殿下登上皇位之后,让薛公子辅佐,这次就是试一下薛公子到底有没有辅佐殿下的本事。”
李皇后听后微笑着点了点头。
入画继续说道:“只是入画觉得这件事,娘娘还欠妥当。自古文人相轻,但是自古文武也相轻,薛公子去了军中,那群人早已是王贵妃的人了,倘或有人要加害于薛公子怎么办?不如娘娘给薛公子个免死金牌,这样,就算他们听王贵妃的,但是薛公子有了娘娘的免死金牌,他们也不敢为非作歹,对薛公子怎么样。”
李皇后想了想,刚要说话,只见荆瑶从旁边又走了过来。
“娘娘,要不让我跟着薛大哥一起吧,我是公主,他们自然不敢对我怎么样,这样一来,即保护了薛公子,也让瑶儿长了见识,岂不一举两得?”
李皇后看了看荆瑶:“瑶儿,这可不是闹着玩的!”
“娘娘既然知道这不是闹着玩的,娘娘让薛大哥一个人去,不就等于让他去送死吗!”荆瑶反驳道。
李皇后也没有生气,笑了笑,说:“行,那你就跟着薛公子一起去吧,有你在,是可以保护薛公子的安全。只是,你要是和素素似的会点武功就好了。”
“要不我让素素跟着你?”李皇后故意对着薛俊说。
“素素姐最近还有别的事情要做呢,她才不会来!”荆瑶连忙说道。
李皇后本就是和荆瑶开玩笑,也没再继续细问,又转过来问薛俊:
“薛公子可有什么打算了没有?”
“暂时还没有,等我回去想上一想,谋划出一个万无一失的计策,再来告诉娘娘。”
“不用,你想怎么做就怎么做,不用告诉本宫,本宫信得过你。”
“多谢娘娘,学生定不负娘娘厚望,将京城南北二尉的兵权给娘娘夺回来。”
薛俊告了退出来,自回房间去,荆瑶本想和薛俊一起出来,李皇后非要留下荆瑶聊天。
院子里,春草正在剪花,秋花正在洗衣服。见薛俊有点不高兴,秋花便问道:
“公子怎么了?好像有心事一样。”
还没等薛俊说话,春草抢道:“肯定是又做错了什么事情被殿下逮到了。”
“我什么时候被他逮到过了!”薛俊走了过来,坐在院子里的石凳上。
“那你板着脸干什么?”春草问道。
“刚才,娘娘把一件大事交给了我?”
“什么大事?”
“过来给本公子揉揉肩,我就告诉你。”薛俊对着春草笑道。
“你想得美!”春草努着嘴说道。
这里秋花早已端了一杯茶出来。
“娘娘让我以后可以随便进出宫门了!”薛俊得意的说道。
“你去求的皇后娘娘?”
“不是,是娘娘自己开口和我说的。”
“肯定有什么事情,你刚才不是说,娘娘拜托给你一件大事吗,什么大事?”
薛俊喝了一口茶,说:
“我和荆瑶从陛下那儿回来,没想到皇后娘娘来东宫了,后来殿下的一个丫鬟又来说贾婴已经回到京城了,娘娘就交给我了一个任务,说是让我把京城南北二尉的兵权给她夺回来。”
春草听到皇后让薛俊帮她夺回京城南北二尉的兵权,转过头来,不解的问:“皇后娘娘疯了吗,让你夺南北二尉的兵权。”
“娘娘的意思是先看看我到底有多大的本事,以后殿下登基成为皇帝,让我来辅佐殿下。”
“看来公子是被娘娘看上了!”秋花笑道。
“那以后公子当了大官,我们也跟着沾光。”春草也笑着说。
“你们先别想着沾光了,快帮我想想办法,怎么才能夺回南北二尉的兵权来吧。”
“这个我们有什么主意,你去问问朝廷里那些大人去不就行了。”
“朝廷里我认识哪个大人去?”正说着,荆瑶过来了。
“聊什么呢,这么起劲。”荆瑶看到春草一脸笑嘻嘻的表情,还以为有什么新鲜事呢。
“公主来了!”秋花和春草连忙上前行礼。
第三十八章 定计
薛俊见春草来了,问道:“皇后娘娘走了?”
“没有,还在和殿下他们说话呢。”
“公主,我们公子以后要当大官了!”春草笑着对荆瑶说道。
“看把你高兴的!”
“瑶妹,别听她瞎说,我们还是好好商量商量怎么把南北二尉的兵权给夺回来吧。”
“我又不懂这个,你自己想办法不就行了!”荆瑶无奈的说道。
“两个人商量着总比我一个人主意多不是?走吧,进屋说去。”
两人就进了屋里,秋花也放下手中的活想跟着进了屋里。
“秋花,你洗你的就行,春草,你进来。”
今天的累活都是秋花来干,所以倒茶这种小事薛俊也不好再让秋花来了,见春草笑嘻嘻的,就把她唤了进来。
“翠绿呢?”
薛俊这才注意到翠绿没有跟着荆瑶一起来。
“皇后娘娘把她留下了。之前我还没有被陛下认做义女的时候,翠绿是皇后娘娘身边的丫鬟。”
薛俊听荆瑶提起来这事,刚想问一下荆瑶的身世,转念一想,这样可能不太好,还不如待会荆瑶走了问问春草,或者哪天问问翠绿、入画。
“哦,原来是皇后娘娘的丫鬟,我说呢,挺知书达礼的,不像某些人似的——”
薛俊故意把最后一句话加重了语气。
春草正坐在床边做针线,听薛俊这是说自己呢,便把手中的针线活一丢,娇嗔的说道:“你少惹我,要把我惹走了,谁还和你这么放开的说话!”
“我能让你走嘛,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我让谁走也不能让你走啊!”薛俊说道。
“你知道就好!”春草笑了一下,又低下头自作自的。
“你们两个真的是一对冤家,我来是和你商量正事的,你们两个倒闹起来了。”荆瑶指着薛俊和春草说道。
三人正说笑着,翠绿敲了敲门进来了。
“春草,快去给你翠绿姐姐倒茶去!”薛俊故意指使道。
春草见薛俊对自己这么客气倒有些意外,忙笑道:“不用了,薛公子。”
“怎么这么快就过来了,娘娘都和你说什么了?”荆瑶问道。
“没说什么,就问了问娘娘被幽禁的这几年小姐的一些事情。”
“你都如实说了?”
“嗯。”
“那件事你也说了?”
“……嗯。”
“你一定是自己说的吧。”荆瑶突然转过身去,像是准备要责备翠绿。
“……是。”翠绿迟疑的应了一声。
“我不是……”
荆瑶刚开口准备要责怪翠绿多言,薛俊插嘴问道:“瑶妹,那件事是什么事情呀?”
荆瑶见薛俊问,便连忙解释道:“没事,没事,我们女儿家私事而已,不方便和公子说。”
薛俊看了看翠绿,翠绿偷偷看了一下薛俊也把头低了下去,薛俊不解,准备还要问翠绿。
春草见此,说道:“公子,你的茶都凉了,还不喝!”
荆瑶和翠绿也知道这是春草在为自己说话,翠绿连忙跟着说道:“是啊,薛公子,茶凉了喝下去对胃不好。”
薛俊见状,笑了一下,端起茶来喝了一口。
“我和你说过多少次了,这件事情我还在考虑之中,不要随便和外人讲,你倒好,竟然还和娘娘讲起这个来,越发管不了你了!”
“瑶妹,翠绿只是一个丫鬟,皇后娘娘问她,她当然是把知道的都要说出来了。”薛俊为翠绿开脱道。
“你没听她刚才说嘛,是她自己说的,皇后娘娘根本就不知道这件事情。”
“什么事情呀,和我说说不行吗,让我也给你拿个主意。”
荆瑶见又把话题扯过来了,便娇嗔的说道:“问什么!问什么!喝你的茶!”
春草见薛俊被荆瑶说了,噗嗤一下笑出了声。
薛俊见荆瑶生气了,看了一眼春草,故意板着脸说道:“笑什么!笑什么!缝你的衣服!”
荆瑶听了本来板着的脸立刻笑了起来,荆瑶这一笑,也引得翠绿笑起来。
春草见荆瑶、翠绿笑了,撅了一下嘴,拿起手边的一个手帕就朝薛俊扔了过来。
“吱嘎”一声,秋花走了进来。见四人都笑的合不拢嘴,不解的问道:“你们不是在商讨怎么夺南北二尉兵权的事吗?”
“对啊,本公主来是和你商讨怎么夺兵权的事,我来了你倒不说正事,只顾和这俩丫头说笑。”
说的薛俊连忙收敛了笑容。
春草见薛俊被说了,笑的更放肆了起来,荆瑶又转过脸来,训道:“还有你,别笑了,和你家公子一样,从来不把正事放在心上。”
春草见荆瑶又说自己,也连忙把笑声憋了回去。偷偷瞄了一眼薛俊。
“秋花,忙完了吗?”荆瑶问道。
“忙完了。”
“入画把你们调到这里,应该也不会很累了吧。”荆瑶站起来将秋花拉到椅子上。
“比以前轻松多了,入画姐姐也不好意思让我们做太多活。”
“那就好,以后你们公子跟着殿下做了大官,更吃不了苦头了。”
“公主说笑了,就算是公子当了官,我们不还是丫鬟?”
“丫鬟和丫鬟能一样吗,你看你、翠绿、春草,你们三个能和司棋、入画他们比吗,入画那就是半个小姐了。”
“我们也不敢高攀,只安分做好自己的事情就行了。”
“你啊——”荆瑶看了看秋花摇了摇头,又转过头来问薛俊:“薛大哥,说正事,你想好主意了吗?”
“没有,刚才这不只顾和你们说笑了,哪有时间想这个!”
“刚才你就应该和娘娘说一下。让他给你一个官,你这一个太子舍人,才七品官,太小了,能管的住谁!”
“咳,这个口我也不好意思开啊,又没什么功劳苦劳的,就算是我说了,皇后娘娘不也难和陛下开口吗?”
“那贾婴是个老奸巨猾的人,就凭咱们两个,能对付的了吗?况且还有二公子。”
“二公子那边有素素姑娘父亲看着,谅也不会出什么乱子,我们只要安心对付贾婴一个人就行了,另外三皇子和四皇子也快回来了,我也可以利用他们两个的资源,尽可能的多拉拢一些京城里的官员。包括陛下身边亲近的那些太监、宫女、妃子什么的,我都拉拢到殿下这边,让二皇子和王贵妃孤立无援,那时候,兵不血刃就可以让殿下成功把太子之位保住。”
第三十九章 先皇的往事
“你一个七品的太子舍人能做的到拉拢这么多人吗?”
“不试试怎么能知道。娘娘既然这么信任我一个手无缚鸡之力、身无寸箭之功的书生,我必然竭尽全力为娘娘出力。”
“这话呀,别当着我们说,你去和娘娘、殿下说去。”春草说道。
“我可不是那种只会奉承的小人。”薛俊解释完又继续说:
“不过,这也只是我的计划,具体怎么做,还需要好好想想。”
“要不……就先从三省的长官开始?”荆瑶想了想说道。
“三省的长官?”
“对,中书令苏盖文大人,尚书令刘习之刘大人,门下省的魏勋魏大人。三省,中书省掌管制令决策,门下省负责政令审核,尚书省负责执行。这三省掌握着国家财政、军事等一切事务,三位大人也是朝廷里地位最高的官员,而朝廷里的许多官员,也基本都是这三位大人的门生,如果把他们三位大人拉拢过来,那这件事应该就好办了。”
薛俊身为历史老师,当然知道三省六部的职责和机构设置,虽然中学历史不用讲这些,但是自己作为历史迷,这些东西还是知道的。
“对,还是瑶妹聪明,不过……”薛俊犹豫了一下。
“不过什么?”
“就昨天晚上去蔡大人那的时候,蔡大人都对我爱答不理的,这三位大人官职这么高,估计也不好说话。”
“没事的,有本公主在这呢,还能让你没面子!”荆瑶笑着说道。
“也是,谁能不给你面子。那这次,还真是得需要你在前面给我撑着了。”
“三省之中,属中书省权力最大,那我们就先从苏盖文苏大人开始吧。”
“这三位大人应该都居住在皇宫里吧。”
“当然不是,皇宫又不是人人都能居住的。”
“这三位大人官职这么高,权力这么大,还不住在皇宫里吗?”
“他们只是办公地点在皇宫里,而且,他们自然有副手、门生来帮他们处理事务,也不是天天都呆在皇宫里。”
“好吧,那我们现在先去中书省,看看苏大人在那里没有。”
“现在就去?”
“嗯,毕竟要拜访的人这么多。”
“好,那就走吧。”
薛俊原本想带秋花去,春草说,秋花已经干了半天活了,再跑来跑去的太累,就让薛俊带着自己去了。
四人来到了中书省办公的地方,里面只有七八个人在当班,一打听,苏大人今天早上来逛了一圈就回家去了。
幸亏苏大人住的地方不算远,就在京城永和门附近。四人就大摇大摆出了永和门,守城的校尉知道是薛俊也就没有阻拦,直接放了出去。
四人就来到了苏府,这苏府看起来比蔡书的蔡府看起来更尊贵一些,连门口的石狮子都比蔡府门前的石狮子大了许多。
小厮进去禀报,苏大人倒没有和蔡书一样出来迎接,只是让小厮把薛俊、荆瑶请到了后花园。
“公主驾到,有失远迎,还望公主恕罪。”
“苏大人不必多礼。”
“这位公子就是太子舍人薛俊薛公子吧。以前见过面的。”
“学生见过苏大人。”薛俊很谦和的鞠了一个躬。
“二位请坐……不知公主和薛公子亲自登门造访有什么事情吗?”
薛俊和荆瑶对视了一下,薛俊先开口道:“晚辈听说先皇当年曾经孤身一个人去了香香国,并且还见了香香国的皇帝……”
荆瑶听薛俊将一些没边的话题,转过头来看了一眼薛俊,薛俊没理,继续问道:“不知可有此事?”
“薛公子找我来就是为了这事?”看起来苏盖文听到薛俊问这个,有些不耐烦。
“哦,苏大人不知,我原是崇国的百姓,跟着殿下到了咱们菟国,又承蒙圣上厚爱,封了个太子舍人的小官,但是自从到了东宫之后,殿下就老问学生一些菟国之前的历史,学生也不清楚,学生想到,苏大人作为中书令,应该对本国的历史了解的最清楚不过,所以,学生这次前来,就是来和苏大人讨教讨教。”
“原来是为这个。老夫当然对本国历史了如指掌,毕竟老夫是中书令,更得以史为鉴,才能更好的处理一些事情。薛公子既然有这个心,还亲自登门拜访,老夫当然不会让薛公子白来这一趟。”苏盖文说道。
“多谢苏大人。”
“先皇的时候,咱们菟国的疆域还很小,如今的江山,都是先皇和陛下打下来的。不过先皇晚年也吃了几次败仗,国内也有叛乱的,先皇就不想再对外发兵打仗,准备休养生息几年,但是偏偏香香国来骚扰我们的边境。先皇看香香国国小地卑,于是就出兵去打香香国,不料却被香香国打的差点命都丢了。先皇又得知香香国最近不知从哪儿投奔来了两个人,被他们的皇帝加以重用,然后对外五战五胜,甚至想统一御水河南部所有地方。先皇就好奇,就凭两个人哪能统一七八个国家,这不做春秋大梦呢嘛,然后等了半年,听说,香香国已经在他们西边灭了两个国家了,就好奇这两个人是什么神仙?竟然让一个这么小的国家雄起了。”
“这等神仙人物,如若被先皇重用,那相信咱们菟国疆域会更宽广。”
“先皇当时也这么想,也是先皇有那个魄力,就力排众议,自己孤身去了香香国,一个小厮、宫女都没带。”
“那朝廷里……”
“朝廷的事自有殿下,也就是当今的圣上来处理。”
“先皇去了香香国就没遇到什么麻烦。”
“先皇到了之后,不知用什么办法混进了京城,见到了香香国皇帝,不知说了些什么,被香香国皇帝奉为上宾,在香香国待了三个月,把那二人拐了过来。”
“拐了过来?”荆瑶好奇的问道。
“被先皇骗了过来,可不就是拐过来了嘛!”苏盖文哈哈大笑。
薛俊说道:“那先皇有了这两个人就应该宏图大展了吧!”
“这两个人来了之后和群臣商议对答如流,根本不落下风,陛下以为得到了国士,从此可以放手去干,却不料天有不测风云……”
第四十章 无情最是帝王家
“……却不料天有不测风云,有一次,先皇在许会城慧子池坐舟的时候,船被风刮倒,陛下不慎落入水池,因此受到惊吓,回到京城就病倒了,结果,没撑过三天就驾崩了。”
“这么快!”薛俊和荆瑶都感到惊讶。
“也是先皇没有,或者说,咱们菟国没有那个福分。先皇驾崩没两天,那两个从香香国带来的人也都双双自杀。”
“双双自杀?这是为什么?”荆瑶问道。
“说是为了报答先皇的知遇之恩。”
“……真不愧是国士无双!”荆瑶叹道。
“当时朝廷之中,有谁不怜惜呢!唉,也是咱大菟国没有这个福分……”说罢,苏盖文又叹了一声。
薛俊继续带着苏盖文往下讲,“那陛下即位之后应该厚葬了两位国士吧。”
“没有,之后又经历了很多事情,是当时的中书令尉大人自己埋葬了他们两个。”
苏盖文竟然没有察觉到什么,直接就顺口说了出来。
“经历了些事情?先皇驾崩,太子即位不是很快的事情吗?”
“好像……父皇不是太子。”荆瑶冲着薛俊说道,又转头问苏盖文:
“对吧,苏大人。”
“陛下是先皇的嫡长子,但是……咳……提起来,又是一段不堪回首的往事。”
……
薛俊和荆瑶都没有接话。
苏盖文继续说道:
“先皇一共有十八个皇子,陛下虽说是嫡长子,但是当时先皇因为宠爱向贵妃的缘故,就特别宠爱向贵妃生的儿子十三皇子。”
“宠爱归宠爱,但是太子这么重要的事情怎能说废就废?”
“废立之事先皇当然不能随便就做出来,万一有不甚,就是大事。可是,先皇驾崩的突然,当时朝臣根本就没有准备……”
“那还有皇后呢?”荆瑶突然问道。
“皇后在先皇驾崩之前就已经殡天了。”
“当时先皇驾崩的时候朝臣,以及众位皇子、公主都没有准备。向贵妃第一个知道的消息,她立马就通知了十三皇子府上的人,因为当时十三皇子虽然小,但先皇特别宠爱他,让他做了羽林军的统帅,他就带着羽林军闯入了东宫,并且封锁了各个宫门。很幸运的是当时东宫有一个太监还是宫女,不知用了什么办法逃出了宫门,调来了北部兵,这才救了陛下一命。”
“还有这事?”薛俊故意惊奇的问道。
“后来才知道先皇其实有一份遗诏在贴身太监手里,陛下他们就和向贵妃他们一同找到了那个太监,但是那个太监却把遗诏弄丢了。”
“这么重要的东西也能弄丢?”
“我后来听家父说是,先皇事先准备的那个遗诏根本没有弄丢,是那个太监不想拿出来。”
“不想拿出来?苏大人可知道上面写的是什么?”薛俊问道。
苏盖文摇摇头,“不知道!”
“那没有得到遗诏,向贵妃应该还会不依不饶吧?”荆瑶问道。
“那是自然,但是他们毕竟没有什么势力,最后还是被朝臣压了下来,顺利让陛下即位。”
“如此说来也倒没什么,那刚才苏大人所说的不堪回首的往事指的是……”
“咳,谁知陛下登上皇位之后,十三皇子和向贵妃依旧不死心,甚至勾结其他皇子起兵谋反,结果被陛下事先知道,向贵妃、十三皇子,和其他几个皇子,都被以谋反罪名杀了。”
“……听苏大人这么一说的确是一段不堪回首的往事……”
薛俊又感叹道:
“骨肉相残,自古皆有,只是发生在前朝,时间隔着这么近,的确是很令人伤感。”
“自从这件事情之后,陛下就看哪个兄弟都不顺眼,然后就挨个的都流放、幽禁起来,甚至几位公主也没能幸免。”
“公主女儿之家,陛下怎么还怀疑到她们身上?”荆瑶问道。
“那几年陛下疑神疑鬼的,家父都差点被杀,更何况是他们皇家的人。”
“无情最是帝王家,听苏大人讲了这件陈情往事之后学生才懂得了古书里的这句话。”薛俊故意说道。
“哼!好一个无情最是帝王家,只可惜有些人就是没有品透啊……像我们这些人,如今品透了也无可奈何了……”
“苏大人言重了,苏大人乃当朝首辅,位高权重,又深得陛下宠爱……”
“哎——”苏盖文打断了薛俊的话。
“薛公子,你这就说错了,俗话说得好,伴君如伴虎,只要是陛下一生气,管你是什么官,几品官,说不定我们这些跟了他几十年的老臣都得掉脑袋,你以后也是朝廷里的人了,今天这话你可千万记住,也算是老夫提醒你。”
“学生谨记苏大人教诲!”薛俊站起来施礼道。
“……只愿以后不会再发生这样的事就好了。”薛俊终于将话题引到了周家佑这个皇位继承人上。
荆瑶也终于知道了薛俊问苏大人先皇这些事情的原因,兜了这么一个大圈子,可算是开始进入正题了。
“这种事情可说不准,远在儿孙近在身。”荆瑶猛的说了一句。
苏盖文好像听出了荆瑶这句话的意思,故意撇开话题道:“老夫也管不了后辈的事,一朝天子一朝臣,老夫只要能保全自己这一家人就行了。”
“苏大人这是说哪里话,在东宫,殿下经常对我提起您,说您是咱们大菟国的中流砥柱,家有一老,如有一宝,这国有一老,岂不是全天下的宝贝!”薛俊又开始漫天胡扯。
苏盖文听后哈哈笑了一笑,“薛公子还挺会说话。”
“等陛下百年之后,殿下登上皇位,还要苏大人多多辅佐着才是。”薛俊开始试探苏盖文对周家佑皇位继承人的态度。
苏盖文也听出了薛俊的意思,比刚才荆瑶那句话更进了一步。
便笑道:“那是自然!老臣自当为国尽力。”
“眼下,殿下最后能不能顺利登得上这皇帝的位置可是要看苏大人你的动作了。”
“薛公子说哪里话,殿下乃是陛下的嫡长子,别说我朝,自古以来这皇位都是嫡长子继承。”
“可是自古以来,有多少皇帝都不是以嫡长子的身份继承的皇位。就比如说,唐太宗李世民,他是高祖李渊的二儿子,玄武门之变杀死了自己的亲哥哥和弟弟,最后逼迫高祖退位,自己登上了皇位。”
“唐太宗李世民?”苏盖文不解的问道,荆瑶也不解地看向了薛俊。
他们根本就没有听说过这么一号人物……
“老夫熟读前朝、本朝史书,也不曾记得有个叫李世民的皇帝,想是薛公子记错了吧。”
第四十一章 碰壁
薛俊猛的才记起来,这个世界和自己原来的世界不是一个世界,李世民这个历史人物他们当然不知道。
于是就尴尬的说道:“可能学生记错了吧,但是事情学生记得并没有错。”
“薛公子说的当然有几分道理。这种事情我也听宫里人说过许多次了,我想苏大人肯定比你我知道的更清楚。”
苏盖文只能接道:“自然,自然!这种事情老夫当然知道的很多。”
“不过老夫不知道薛公子具体是指的什么?”
薛俊见苏盖文明知故问,便说道:“想是殿下也有三个兄弟,学生倒不是怀疑三位皇子有篡夺之心,只是学生作为殿下身边的人,什么不好的时候,学生都得考虑得到。这也不辜负陛下对学生的一片信任。”
“……薛公子这份心是好的。不过,依老夫看来反倒是多此一举、瞎担心了。”
“请苏大人告知。”
“陛下一共有四位皇子,一位公主。除了殿下和二皇子现在在京城里之外,其他两位皇子还在别国当质子。而二皇子天生娇纵,游乐无度,更是不可能有篡夺之心,薛公子说,你这不是瞎担心是什么?”
“据苏大人所说,的确是三位皇子都没有实力来和殿下竞争皇位。但是,苏大人可还记得,刚才你说的先皇的那位十三皇子……”
苏盖文低头想了一下,“……公子的意思老夫不明白……”
“苏大人刚才说过,先皇的这个十三皇子年纪幼小,就算是先皇让他掌管了皇宫的羽林军,那也不能和久战沙场的陛下相比,这点苏大人应该清楚。这十三皇子背后可是有人在怂恿着的……”
苏盖文见装傻不能继续装下去了,便作恍然大悟状,说道:“……公子说的可是十三皇子的母亲向贵妃?”
“自然是这向贵妃想要这太后之位,才怂恿自己儿子抢夺皇位的。”
“公子的意思是……”
薛俊见苏盖文啥话都让自己说,便又反问道:“苏大人真不知道还是假不知道?”
“老夫也不经常去宫里走动了,就每天去尚书省点个卯,偶尔被陛下召进去也不过是闲谈几句,莫非宫里出了什么乱子?”
薛俊见苏盖文还在继续装傻充愣,直接点明问道:“苏大人应该知道现在在后宫,除了皇后之外谁的权力最大吧。”
“知道,皇宫里除了皇后,就属王贵妃的权力最大。”
“那王贵妃的儿子又是谁?”
苏盖文不接话了,低头思忖了半晌。
“薛公子是说,王贵妃要夺皇后的位置?”
“岂止是夺皇后的位置,二皇子若是登上了皇位,她不就摇身一变从贵妃成为太后了吗?”
“哦,对,是老夫糊涂了……唉,年龄大了,有些弯就是拐不过来了,还望薛公子多体谅体谅。”
薛俊还没答话,荆瑶抢道:“苏大人,我突然想起来我和薛公子还要去母后那拿点东西,我们就先告辞了。”
说着荆瑶递给薛俊一个眼神。
“打扰了,苏大人。”说罢,荆瑶也不管薛俊,就往外走了。
薛俊见荆瑶气冲冲的走了,倒不知所措了,还是春草过来说了一句:“公子,走吧!”薛俊才和苏盖文行了一个礼,告辞跟着出来。
“瑶妹,瑶妹!你怎么出来了?”薛俊追上荆瑶。
“你还没看出来吗,苏大人就是故意的装傻充愣,根本就不正经回答你的问题。”
薛俊也缓了缓气,说道:“唉,这个老滑头,看来他是想做中间派了,看两边哪一方有希望继承皇位就靠拢哪一边。”
“他们啊,都在官场宦海沉浮几十年了,哪里这么容易就能知道他们的心思。”
“那公主,下一步该怎么办?”春草问道。
“还能怎么办,去兵部尚书刘子熙刘大人那里继续呗。”
“可是娘娘让公子做的不是夺回南北二尉的兵权吗?这刘大人虽是兵部尚书,也管不着南北二尉啊!”春草又说道。
“这个还用你说,你家公子要没有拉拢到一些官员作为后台,他敢去和贾婴叫板吗?”
“走吧,别生气了,去刘大人府上看看。”
“我觉得还是明天再去吧,薛公子回去好好想想明天见了刘大人该怎么说,难道薛公子还按照刚才这些话再去和刘大人说一遍?”秋花劝道。
“对,这次来得急,没有想好该怎么说,今晚公子回去好好想想,明天见了刘大人也好有个说辞。”
薛俊看看荆瑶,又看看春草,“那行吧,那就明天再去刘大人那里,我今晚回去好好想一想,明天争取把刘大人拿下。”
“那小姐,我们就回宫去吧。”说罢,翠绿就和荆瑶一起回去了。
“唉,我以为这么说能让苏大人自己掉进我的圈套,没想到兜了这么一个大圈子,白费劲了。”
“你以为都和你想的一样,轻而易举的就能落入你的圈套里,皇后娘娘那么精明一个人都能被王贵妃算计到冷宫里,你这点小伎俩算什么!”春草教训道。
“走吧,回东宫,好好想想明天该怎么办吧。”
“你啊,总是把别人都想的不如自己聪明似的。”
“在战略上要藐视敌人,不要惧怕他们,这样才能打的赢,要是我们还未和他们开战,就自卑、怕事起来,自先就已经输了一截,这虽然是说的战场上的事,但用在官场上也是行得通的。”
春草听薛俊这话云里雾里的,根本听不懂,也只能连连答应着,以为是薛俊看的什么古书里的东西。
二人来到东宫自己的院子里,秋花早已忙完了,正在坐在石登上抱着个灰兔子。
“秋花,这是哪里弄来的兔子?”
“这是刚才入画姐姐送过来,说以后这只兔子就交给咱们养了。”
薛俊上前来摸了摸兔耳朵,就走近了房里。
“秋花,那你让它晚上住哪呀,不可能让它在这满院子乱跑吧。”
“刚才我已经在我屋子前面那棵松树底下搭了个小房子,周围又围起了栅栏,晚上把它放进去就行了。”
“伺候人还没伺候够,又弄个兔子来伺候。”
“一个兔子,什么伺候不伺候的,每天喂它饭吃、给它水喝不就行了?没事了还可以逗它玩耍玩耍,这多好。你快去伺候公子去吧,入画姐姐待会估计还要送一只过来呢?”
“还要送一只?是不是殿下养的太多了,没处送,都要送我们这边来?”
“这谁知道去!”秋花笑了一下,抱着兔子转身就走了。
第四十二章 三进魏府
第二天一早,薛俊就和荆瑶来到了刘子熙的府上,刘夫人听说是公主来了,带着儿子刘农出府迎接,将二人请到了厅上。
“哑奴,倒茶!”刘夫人安排旁边一个丫头给薛俊、荆瑶二人倒茶。
“夫人,刘大人没在府上吗?”荆瑶问道。
“没有。”
“那刘大人几时回来?”
“估计待会儿就回来了,昨晚二皇子叫他去府上饮酒去了,晚间打发个丫鬟回来,说是二皇子要留他在府上,今早才能回来。”
薛俊、荆瑶一听,“没想到我们比二皇子慢了一步,要是昨天下午来就好了。”
薛俊心里想着,又问道:“不知,二皇子叫刘大人过府上是因为什么事情……”
“这个我也不知道。他的事情我从来不过问。”
“听爹说,好像是去谋划什么事情去了!”站在一旁的刘农说道。
“娘和客人在这说话,你有什么资格插嘴。”刘夫人恶狠狠的对着刘农教训道。
“是。”吓得刘农赶紧低下了头。
“小孩子胡说八道,公主、薛公子别听他的。”刘夫人又转过头来,一秒变脸。
“夫人,老爷回来了。”
三人见刘子熙回来了,都起身相迎。
“刘大人好久不见呀!”薛俊开口道。
“哟!公主、薛公子,真是稀客,来,坐坐。”
刘子熙刚要坐下,突然看到薛俊、荆瑶二人的茶杯,问道:“这是沏的什么茶?”
但刘子熙却没有问刚才倒茶的那个丫鬟,却问刘夫人。
“金丝皇菊,平常府上来客不都是泡的这个嘛。”
“平常,平常来的什么人,今天来的什么人,哑奴,把前几天赐儿从岚山南带回来的虔茶拿出来,给公主和薛公子沏上。”
哑奴点了一下头就下去了。
“不用了,刘大人,这金丝皇菊就挺好。”荆瑶说道。
“唉——这金丝皇菊在咱们大菟国顶多也就是二等茶色,一等的还要算是岚山南的虔茶,待会儿哑奴给公主泡上,公主尝一口就知道了。”
刘子熙说罢坐回了座位上,整了整衣袖,问道:“不知,公主和薛公子今日驾临寒舍有什么事情吗?”
“陛下已经许久不上朝了,不知刘大人今天这么早是去干什么去了?”
“昨天晚上去了一趟二皇子那里,这才回来。”
“想是二皇子那里有什么事情?”
“没什么事情,只是请我过去喝酒去了。”
“二皇子以前在宫里的时候我也未曾听过和刘大人有过什么交集,怎么平白无故的请刘大人喝酒,而且一喝还是一整夜?”
刘子熙见荆瑶执意要问,只得撒谎说道:“公子不知,二皇子回京城是老臣给陛下出的主意,所以说,二皇子为了感谢我,才请我过去喝的酒。”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二人一听,是刘子熙给周水渊出的主意,让二皇子回的京城,再一想,昨晚刘子熙在二皇子家待了一夜,刘农说是去谋划什么事情去了。
这刘子熙莫不是早就投靠了二皇子和王贵妃!
薛俊觉得刘子熙既然是早就投靠了二皇子和王贵妃,那说下去也没有什么意义了,眼前的这位兵部尚书刘子熙刘大人如今也变成了自己和殿下、皇后娘娘的敌人。
“哦,原来是这样。”薛俊和荆瑶尴尬的笑了笑。
这里哑奴已经端了两杯茶过来,荆瑶站起身来,说道:“刘大人、夫人,我们还有事情,就先走了。”
“唉,公主,这茶都沏好了,喝完再走也行呀!”
“不用了,我们还有事情要去办。”说着给薛俊递了个眼色就出来了。
薛俊也站起身来告辞,顺便看了一下哑奴,表示歉意。
“二位慢走,老夫就不送了。”
……
“没想到刘子熙这混蛋竟然勾结王贵妃和二皇子。每次在陛下面前表现得那么胆小怕事,没想到暗地里却做这等谋逆之事。”
“别生气,看来他也是我们的敌人了。”
“这等小人,看我以后怎么收拾他。”荆瑶还是咬牙切齿。
“那就再去找魏勋魏大人去吧。”
二人又急急忙忙来到魏勋的府邸。
魏勋却在后花园钓鱼,薛俊和荆瑶被魏夫人带到了后花园。
“魏大人好有闲情雅致啊!”荆瑶说道。
魏勋正在闭着眼睛,听荆瑶来了,忙放下手中的钓竿将二人带到了花厅。
“公主驾临本府,老夫有失远迎,还望公主恕罪……这位公子是……”
“哦,学生太子舍人薛俊,见过魏大人。”
“哦,听说东宫新来了一个太子舍人,原来就是薛公子。”
“好久没在宫中碰到魏大人,想是魏大人旧疾又发作了?”
“咳,别提了,我这旧疾每年都发作三四次,一发作就一个多月出不了门。门下的一些事情都是魏醒在照看着。”
“现在朝廷对内对外都没有什么大事,魏大人安心养伤就是。将门下的事务全交给魏大哥处理就行,反正魏大哥是个有主意的人,就算是哪里不懂、不敢下决心了,不过这两步路,回来问一下魏大人就是,魏大哥这几年干的也不错,深得陛下厚爱,将来殿下即位魏大哥肯定会接任魏大人的位置。”
荆瑶在安慰魏勋的时候,顺便把将来皇位继承的事情也说了出来。
“公主夸奖了,魏醒虽替老夫暂管门下,但是身边还需要李大人和公孙大人帮衬着,要说让魏醒接替老臣的位置,那恐怕还得让他再历练几年。”
“昨天晚上我看魏大哥去了二皇子那里。”
“可能是二皇子找他有什么事情吧。”
“魏大哥现在在府上吗,我也好久没有和他说过话了。”
“没有,刚走。刚才他回来拿了几件衣服就回去了。”
“门下也不忙啊,魏大哥为何不住在家里?”
薛俊也不知道荆瑶打的是什么算盘,就只能在旁边听着。
“咳,你不知道,他和他继母关系不好,一见面就吵架,老臣看不惯,就让他直接搬到宫里去住了。”魏勋还像不愿意回答荆瑶的这个问题。
“现在是夏天还好,可到了冬天……”
“冬天也从宫里住,无非就是多拿几件被子衣服。”
说着,魏夫人过来了。
“这是公主。这是东宫的太子舍人薛俊薛公子。”魏勋给魏夫人介绍道。
第四十三章 魏勋的回答
三人正说着,魏夫人过来了。
“这是公主,这是东宫的太子舍人薛俊薛公子。”魏勋给魏夫人介绍道。
魏夫人施了礼也就下去了。
“魏大人,我问一个不该问的问题。”
“公主请问。”
“魏伯母看着挺和蔼的,为什么和魏大哥见了面就吵架呢?”
“唉,这都是因为三年前的一场误会。”
“三年前?”荆瑶想了想,三年前,就是魏勋原配去世的时候。
“对,三年前鸯旭病逝的时候,圆儿因为顺口说了一句不该说的话得罪了魏醒,所以魏醒就一直认为是圆儿害死的鸯旭。”
魏勋继续讲道:“之后他们两个遇到什么事情都有分歧,就一直吵一直吵。魏醒这孩子脾气也倔,几次吵的圆儿都哭着跑我这来诉苦。我无法,只得将魏醒赶去了宫里门下办公的地方住。”
“这样,那等哪天我在宫里碰到了魏大哥,我再和他说说。”
“没用的,公主。老臣和他说过很多次了,甚至有一次都差点让小厮拿棍子打他了,他还是不听。”
“没事的,他总有一天会明白的。”
“但愿如公主所说的吧。对了,不知今日公主和薛公子前来有何要事吗?”
“也没什么事情,就是来和魏大人聊聊天。学生听说陛下前几个月重病了一次。不知魏大人可知道?学生在崇国和一个郎中学过几年医术,或许见过和陛下一样症状的病人也不一定。”
“这个我也不清楚,老臣已经好久没有见过陛下了。”
“魏大人作为门下侍中,见不到陛下吗?”薛俊继续问道。
“陛下已经有好几年没上朝了,都是由王贵妃出面和朝臣联系。”
“那皇后呢?”薛俊明知故问。
“皇后前几年因为触怒了陛下,被陛下幽禁起来了。不过,我倒是听说皇后最近又被二皇子放出来了。”
“二哥这次倒是做了一件好事,居然让陛下把皇后娘娘放出来了。”荆瑶见魏勋自己说起了二皇子,连忙又说道。
“是啊,想二皇子和王贵妃是一派,殿下和皇后娘娘是一派,当初皇后娘娘被陛下幽禁起来就有王贵妃的陷害,这次让陛下放出皇后娘娘来的竟然是二皇子,老臣觉得这一定是他们的阴谋,他们不知道又要打什么算盘陷害皇后娘娘和殿下呢。”
薛俊和荆瑶没想到魏勋会一下子把形势都说出来了,倒是很意外。
“照目前这个情况来看,陛下年事已高,虽然太子之位已定,但二皇子和王贵妃在朝中都有很大的权利,太子殿下要想继承皇位,恐怕还要经过一场残酷的斗争才行。”
薛俊听意思,魏勋好像是站在周家佑这一边儿的,便又问道:“皇后娘娘的权利应该比王贵妃的要大吧。”
“这话虽如此说,但娘娘毕竟被幽禁了这几年,朝中大臣恐怕多已投向了王贵妃。陛下当年即位的时候就曾发生过这样的事情。”
“陛下当年登基发生的事情我已经听别人讲过了,所以说学生也害怕二皇子对太子殿下不利。”
“公主和薛公子今天来的目的老夫也知道,当年皇后娘娘曾救过我们全家人的性命,老夫自当站在皇后娘娘和太子殿下一边。”
薛俊、荆瑶听魏勋说出了自己的立场,两颗无处安放的心这才放了下来。
薛俊好奇的问道:“不知皇后娘娘对魏大人有什么救命之恩?”
“当年魏醒无辜杀死了朝廷里的一个官员,那个官员的女儿是陛下的一个宫女,结果那个宫女就到陛下跟前告状,陛下一时生气,打算下旨要兵部尚书刘大人来府上拿人,说要处死魏醒,把老夫和贱内流放。多亏了当时皇后娘娘为老臣和魏醒开脱了几句,这才没有让陛下下旨。”
“哦,还有这种事情!”荆瑶好像从没有听李皇后讲过。
“这种事情还是蛮多的,皇后娘娘是个仁慈的人,不愧能当得上一国之母,不光老夫,朝中很多大臣,包括边将,都有受到皇后娘娘恩惠的。也多亏了皇后娘娘在朝臣之间周旋,很多矛盾都没有爆发出来,陛下这几年不像刚即位的时候了,朝中基本都是皇后娘娘、王贵妃、许贵妃在帮着照看着了。”
“听魏大人这么一说,皇后娘娘之前施恩过那么多人,如今皇后娘娘出来了,他们不都得帮着皇后娘娘?”
“皇后娘娘当时对他们施恩、救他们,是皇后娘娘仁慈,他们感不感恩那就是他们的事了。王贵妃虽说没有什么家族势力,但在皇后娘娘关着的这两年,笼络的人也不在少数,权力也在不断的扩大。现在皇后娘娘恐怕是扳不过王贵妃的。”
“真的有那么多人不想让殿下继承皇位吗?”
“其实皇位由谁继承他们不在乎,他们只在乎头上那顶乌纱帽和自身的性命。”
“陛下当年经历过一次这种事情,难道他还不吸取教训吗?”薛俊继续问道。
“我估计陛下还在纠结到底让谁继承皇位这件事情。”
“殿下是太子,当然是太子继承皇位了。”
“殿下一出生就被封为太子,但是之后二皇子出生后,陛下非常宠爱二皇子,那简直,上朝都要带着他。殿下虽说也受陛下喜爱,但因为后来陛下对王贵妃甚是喜欢,所以殿下就矮了一层。”
“那依魏大人所见,殿下的太子之位如何才能保得住呢?”
“那就要看皇后娘娘下一步棋怎么下了。”
“可是,娘娘把这个任务交给了我们。”
“对,娘娘让我们帮她夺南北二尉的兵权。”荆瑶补充道。
“……那这说明娘娘看好薛公子,所以说,刚才问的这个问题,老夫问薛公子才是。”
“魏大人夸奖了,学生到现在还是没能想出一个上好的法子来。我们想听一听魏大人的建议。”
“娘娘让薛公子夺南北二尉的兵权,对薛公子来说属实有点困难,毕竟薛公子的太子舍人只是一个七品官,在北部尉那里肯定是矮了一等的。不过,薛公子虽然这个方面不及北部尉,却在别处胜过北部尉。”
“什么地方?”荆瑶急忙问道。
第四十四章 黄袍加身
薛俊也问道:“魏大人指的是……”
“薛公子可知当今北部尉是哪位大人吗?”
“蔡书蔡大人。”
“对,这蔡大人已是悬车之年,公子还未到而立之年,等再过几年,哪怕蔡书不死,这北部尉的官也是要换人的,到那时,娘娘和公子就选一个妥当之人做这北部尉,这不就是公子胜在蔡书的地方吗?”
“魏大人说的其实也是个好办法,只是魏大人好久不在宫中不知道,这北部尉过两天就要换人了?”
“换人?这个老夫却不知,换的是谁?”
“贾婴,就是之前惹怒娘娘,被陛下流放的那个。”荆瑶说道。
“贾——婴。哦,我想起来了,我虽没和他一起共过事,不过我听说贾婴这人人品不怎么样,好像是因为他想要行废立皇后之事才被陛下流放出去的。那这么说的话,这件事的确是难办了。”
“所以说,还要魏大人多多帮助。”
“薛公子放心,我能帮的肯定会帮。我的门下省虽然不是什么大的权力机构,但是有几个大人在朝廷里的家族势力还是蛮大的,我也可以让他们多帮帮薛公子。这样吧,我今天晚上就把门下省各个官员及他们家族的势力列一个名单让丫鬟送到东宫,然后我再让丫鬟带我的扇子过去,薛公子看看有哪位大人可以帮忙,就拿着我的扇子去拜访那位大人,他们看在我的面子上,肯定会帮助薛公子的。”
薛俊听了,这可是个大收获,不仅把门下省的长官魏大人拉拢过来了,甚至还拉了一个单子出来。
荆瑶听了自然欢喜,笑道:“那这次就靠魏大人在背后给我们撑腰了。”
三人又闲聊了一会儿,薛俊、荆瑶二人就告辞出来了。
“这下可好了,有了魏大人给我们背后撑腰,夺南北二尉兵权这件事我们可就好办许多了。”
“我差点忘了一件事。”
“什么事?”荆瑶问道。
“刚才魏大人一提我才想起来,你说,门下省的主要职责是什么?”
“审核政令啊,之前不是和你说过吗?”
“对,我们可以利用这个,开这第一刀。”
“怎么做?”
“你知道陈桥兵变,黄袍加身的故事吗?”
“不知道,没听说过。”
“回去和你说去。”
说着就带着荆瑶来到了凤姝宫。
“来凤姝宫干嘛?”
“刚才给你说的那个陈桥兵变、黄袍加身的故事顺便给皇后娘娘说说。”
两人进了凤姝宫。
李皇后正在和李素素下棋,见薛俊和荆瑶来了,忙问什么事,并赐了座。
“学生想给娘娘,还有素素姑娘和公主讲个故事。”
“给我们讲故事——”李皇后看了看左右,这宫殿里宫女丫鬟一共得有十四五个,便说道:“行,本宫也好久没有听什么新鲜故事了,你就给本宫讲讲吧。”
说罢,站起身来,“走,去后花园。”
站在李皇后身后的两个宫女也想跟着去,李皇后说:“你们就从这待着吧,不用跟着我们。”
那俩人也不敢违抗皇后的命令,应了一声就退下了。
看来李皇后是怕王贵妃已经在凤姝宫安排了她们的人。
四人来到后花园的花厅。
“翠绿和春草怎么没跟着你们?”
“薛大哥把他们留在东宫了,说是没必要让她俩跟着我们跑。”
李皇后莞尔一笑,又问薛俊:“这里没其他人了,你要讲什么故事?”
“皇后娘娘和素素姑娘可听说过陈桥兵变、黄袍加身的故事?”
“没有。”
“没有,从没听说过这事。”
“请薛公子跟我们好好讲讲吧。”李皇后又说道。
薛俊想了一想,组织了一下语言,说道:
“这个故事发生在一个叫周的国家。这个国家的老国君不幸病逝,七岁的太子即位,而当时的太后也只有二十多岁,军权就落到了身为皇帝亲军统帅的赵匡胤和几个重要将领手里。”
“我倒是从未听说过前朝曾有过一个叫周的国家。”李素素说道。
“别打岔,让薛公子慢慢说。”
“主少国疑,当时的大权就旁落到一群朝臣手中,尤其是宰相手中。忽然有一天,有探子来报,说是北方一个国家派兵来攻打,当时的太后年纪轻没有主意,就问宰相范质,宰相范质就让赵匡胤派兵去抵抗,赵匡胤不去,因为探子报的是一共有两个国家来攻打他们,赵匡胤兵少怕打不过,宰相范质就把全国兵马的调动权都给了赵匡胤,赵匡胤这才答应出兵。”
“哦?有点意思,本宫也未曾听说过这种故事,但本宫大概知道结局是什么了。”
“赵匡胤带兵行至到一个叫陈桥驿的地方,当天晚上,军队中突然有人传出,当今皇上年幼不能主政,我们出兵抗敌没人知晓,就算是破敌有功,也不过是嘉赏点银子,不如我们今天就拥立赵匡胤做皇帝,然后再出兵北征。没想到,大多数士兵都同意了,于是就闹到了赵匡胤的弟弟赵光义和赵匡胤的亲信赵普面前,并且拿出一件黄袍来披在了酒醉刚睡着的赵匡胤的身上。”
薛俊喝了一口茶,继续说:
“并且这群士兵都跪倒在赵匡胤面前。高声呼喊万岁,赵匡胤吓醒后,见士兵们都拥立自己当皇帝,推辞了几次,但士兵不肯,赵匡胤就说,你们是贪图富贵才拥立自己为皇帝,既然拥立我为皇帝,你们就得什么都听我的,如果你们不答应,那我是绝对不会当这个皇帝的。”
“哼!”皇后娘娘冷笑了一声。
“那群士兵都答应了,然后赵匡胤就带兵回了京城,京城里的官兵也都是赵匡胤的亲信掌管,见赵匡胤回来了,就开门放了进来,结果一场兵变,就死了一个人。”
“死了一个人?”荆瑶问道。
“对,有一个朝廷里的官员想回家带兵抵抗,结果被杀了,除了他,没有任何伤亡。”
“哎——不对啊,他不是要出兵打仗去吗?”荆瑶又问道。
“傻孩子,这是个圈套你还没听出来吗?”李皇后笑道。
“皇后娘娘英明。”
“素素,你听出来了吗?”李皇后又问座在旁边的素素。
“好像——听出一点儿来了。”
“薛公子就给她俩再讲讲吧。”
“其实这一切都是赵匡胤设的局,其实根本没有什么敌兵来犯,都是赵匡胤为了掌军权下的套,那个黄袍也是他事先准备下的。”
“那他就不怕别的军队起兵造反吗?”
“他出兵之前就已经把全国的军权都要到手了。结果根本就没发生什么大乱子,就登基称帝了。”
第四十五章 单骑赴元州
薛俊说完,看了一眼李皇后,又看了一眼荆瑶和李素素。
李素素开口说道:“薛公子的意思是让殿下……”
“不是不是,你别误会,素素姑娘,我哪能让殿下干那事。”
“那你是什么意思,薛俊?”
“……我是想让娘娘联系一个和殿下关系比较好的边将,然后让他假报军情,说是敌军率大军来犯,娘娘趁机建议陛下,把北部兵调出去。我们就在路上把贾婴结果了,夺了他的兵权。”
“贾婴现在可是洛阳北部尉,要是这件事情陛下知道是我们干的,别说殿下的太子之位难保,估计你都得被处死。”
“这个我当然知道。现在这件事只有咱们三个和皇后娘娘知道。做这件事情也不需要其他任何一个人知道。”
“你不会是让我去杀贾婴去吧。”李素素问道。
“不会,我会另外找人。”
“可是,陛下万一不派北部兵去怎么办?”
“那就看娘娘的了!”说着薛俊看向了李皇后。
李皇后沉默了一会儿,却说:“这个忙,本宫帮不了你。”
“母后,你不是说过要做薛大哥的后台吗?怎么现在薛大哥终于有了好主意,你反倒不帮了!”荆瑶撒娇道。
“……母后万一帮了他,王贵妃肯定知道我们在针对他们,你说,她还会老老实实让陛下下这个旨吗?”
“娘娘说的也是,这样一来的确是会引起王贵妃的怀疑……薛公子还是再想个别的办法吧。”李素素说道。
“……本宫不能去和陛下提这个建议,但是有一个人可以,不仅能让陛下下旨,而且还不让王贵妃他们起疑。”
“娘娘说的谁?”薛俊跟道。
“琼雀宫的许贵妃。”
“许娘娘。”
“对,她比我和王贵妃还受陛下宠爱。找她去和陛下说,陛下肯定会同意,而且王贵妃他们也不会起疑。”
“好,薛大哥,我们这就去琼雀宫找许娘娘。”
“只是还有一件……这边将我却都不熟悉,你还是先回去问一下佑儿再说吧。”
“好,娘娘,那学生先回去问问殿下,如果殿下有可靠的边将,那这件事就能办成了。”
说罢,薛俊就和荆瑶拜别了李皇后和李素素,出了凤姝宫,来到东宫。
正好,周家佑正在练书法。
“薛老弟,正好,你看我写的这个‘伏’字怎么样。”
反正薛俊也不懂书法,看了一眼,说:“好,比我写的好多了。”
“来,薛老弟,你也写一个字让我瞧瞧。”
“不了,殿下,我有件事情想问问你。”
“问吧。”
“陛下可认识什么边将,关系比较好的那种?”
周家佑仔细想了想,说:“……我在外面这么多年了,如今要说边将,我还真没一个熟悉的……”
待了半晌,又说道:“……也倒是——有一个……”
“谁?在什么地方?”
“你也认识的,薛老弟,就阜安城的周成武周将军。”
“周将军?哦——”薛俊突然想起这个人来。
“薛老弟,你问这个做什么?”
“哦,没事,随便问问,随便问问。”说罢没等周家佑开口,薛俊就一溜烟儿走了。
薛俊来到自己房间,荆瑶、翠绿、春草、秋花都在里面坐着。
“薛大哥,问的怎么样了?”
“嗯,问出来了,阜安城里的周将军和殿下熟悉。”
“阜安城——不行,阜安城距离京城太近了,我们得挑个远点儿的地方。”
“挑个远的——可是,殿下除了周将军之外,其他就想不起来了。”
说着,突然有人来敲门。
“进来。”
原来是一个丫鬟,那丫鬟对着薛俊说道:“薛公子,这是我们魏大人写的名单,我们大人让你好好看看。”说罢作了一个揖转身就出去了。
薛俊接过来看这名单上的名字和职务。
一大堆人物和官职,看的薛俊眼花缭乱。不过最终要的还是最后一个人——元州城霍司马。
元州城霍司马……
当初在御花园花厅苏盖文和孙赢推荐当京城北部尉的三个人之中就有这个名字。
“瑶妹,你可知道这霍司马的底细。”
“这个上哪儿知道去。”
“可是这么远我平白无故地给他写信,他也不会在意啊!”
“你看看上面在京的官员有没有可利用的。”
薛俊又从头到尾看了一遍,摇摇头,“我现在能想到的就只有这个办法了。”
“要不这几天我亲自去元州城走一趟。”薛俊又说。
“不至于吧,你要不先寄封信过去,霍将军要是不答应你再过去也不迟啊,而且,元州城这么远,没一个月你回不来的。”
“不行,这件事越早越好。”
“……那还要我跟你去吗?”春草问道。
“不用了,太远了,我自己一个人去就行!”
“不行,你一个七品官,太危险了。”荆瑶担心的说道。
“没事,我官职再小也是太子殿下身边的人。”
“要不我跟你去吧,这样我,皇后娘娘和殿下,还有她俩也放心。”
“不用了,瑶妹,你是公主,你要去这么远的地方,他们肯定不会同意。我自己去就行,你也不必担心,我办完事情马上回来。”
“那霍将军要是不愿意帮你呢?”
“……我待会儿去魏大人府上,让魏大人给霍将军写封信,有了这扇子和魏大人的亲笔书信,我想霍将军肯定会帮我的,况且这件事他也理应当帮我们。”
荆瑶见薛俊执意要一个人去,而且觉的说的也有道理,这么远,皇后娘娘是肯定不会让自己跟着去的。
“那,薛大哥,你可要小心点。如果他们不帮,你可别强求他们,回来我们再想个别的办法就是。”
“——放心吧。瑶妹,如果他们不愿意帮我我就立马回来。”
“……我是不能跟着你的,要不让素素姐跟你去?”
“不用了,素素姑娘自然有她自己的事情要做,而且皇后娘娘刚出来没多久,肯定有许多话要和素素姑娘说。”
“小姐,薛公子执意一个人去咱们就不要强求了吧。只是薛公子,你在外面一定要注意安全,不要忘了我们大家都还惦记着你。”翠绿劝道。
“翠绿,放心吧,我会安全回来的。”
“——唉,对了,上次入画送过来两只兔子,瑶妹要不要去看一看。”薛俊转移话题道。
“在哪,我去看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