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七章 落魄白云子,身无个事萦
三人听到街的那边有吵嚷的声音,看过去,只见一群人在那里围着,也看不仔细到底是出了什么事情。
“那边发生了什么事情,走,过去看看。”一个守门的士兵说道。
三个人就走到那群人的后面,只见被包着的空地上,有一个穿着破衣服的青年坐在地上,面前的地上摆着一把三尺宝刀。坐在地上的人正在恶狠狠的看着站在自己面前的一个壮汉。
只听那个坐在地上的青年说道:“我都已经说了八百遍了,这把刀是我家祖传下来的一把宝刀,平时只藏着并不敢拔出。只因上月家中突遭大祸,父母惨死,兄妹分离,迫不得已我拿出这把刀来,希望懂刀的人可以买去,我也得点银两过活几日,我打算去玄武关投奔我的一个朋友去,这卖刀的钱也算是路上的费用了。”
薛俊听了倒觉得这人有点可怜,那俩当兵的也不说话,只是看着。
只听那个壮汉叫道:“你说你这刀卖五十两,你问问大家,你是不是想钱想疯了,什么话也敢说,多高的价也敢要,你卖的只是一把刀,什么就五十两了。”
周围看热闹的人,也纷纷吵起来。
“是啊,不就一把普通的刀嘛最多五两银子撑死了,五十两,你是穷疯了吧。”
“一把破刀卖这么贵,你这一把刀能养活我们一家人一年了!”旁边一个小青年也高声喊道。
“我看,这种人就应该送到官府去,让包大人把他抓起来,也太黑了,什么价都敢要,别说五两了,要我有五两我先去酒楼大吃几顿,谁买这破玩意儿。”
“是啊,谁买这破玩意儿,又劈不了柴、割不动麦子的。”
那个站在人群中央的壮汉又喊道:“老哥们,他说他这把刀能卖五十两,那我们真花五十两买了回去,谁敢用,不得和供祖宗似的把它供起来。!”
“哎,就是,要是把它买回家去不得把它供起来”
众人越吵越热闹。
那个壮汉摆了摆手,示意大家安静下来,又问道坐在地上的那个青年,“老弟,我说你干什么不行,非得做这种行当,我算是脾气好的,要是遇到那种脾气暴躁的,早一拳打上去了。”
那个穿着邋遢的青年也不说话,也不看着眼前这个壮汉,只低着头,死死盯着放在地上的那把刀。
待了半晌,只听那个青年说道:“我说最后一遍,这把刀是我家的祖传宝刀,卖价纹银五十两,买就一手交钱一手交货,不买——就滚!”突然那个青年抬起了头,恶狠狠的看着眼前的壮汉。
“嘿,大哥我好心提醒你,你倒骂起大哥来了。我跟你说,城西有一个铁匠铺,那里最好的一把宝刀才卖十五两银子,那还是给兵部尚书刘大人亲自打造的。只不过后来刘大人没有看上,现如今还挂在他们墙上,也没有人出价买,我也亲眼见过,那刀的确是锋利,不知道刘大人为什么没看上。打造那把宝刀的老陈说这是请宫里的人过来,费了好几个月精心打造的一把宝刀,已经比大多数刀都要好了,可能是刘大人眼光比较高,毕竟他以前是边关大将,见过的刀剑也不少,所以就没有看上。”
“我是卖刀的,不是来和你拉家常的。”那个青年听壮汉叨叨了这么一大堆话后说道。
“那你敢不敢去老陈那个铁匠铺比试一下,看看是他那个十五两银子的刀好,还是你这把五十两银子的刀好。”
那位青年说道:“我这宝刀不用比试,肯定比他的那把刀要好。”
“这怎么说,乡亲们,你看他这话说的,你这刀既然好,怎么不敢和别的好刀比试,我看你分明是来骗钱的。”那个壮汉又再一次对着周围围观的人喊道。
“对。我看这人就是来骗钱的,不然,你夸你这把刀多么多么好,还值纹银五十两,怎么现在让你去和一把十五两的刀比试都不敢呢,肯定是假的,这肯定是来骗钱的。”人群中一个人喊道。
“对,肯定是来骗钱的,赶紧去官府叫人,把他抓了进去,交给包大人处置。”一个妇人说道。
“哎,这不,这就有两个官府的人,哎,两位大哥,你们快把这个骗钱的抓了,打他几十大板,看他这把刀还敢卖这么高的价钱吗!”有个人回头看到了站在离人群还有一段距离的薛俊和自己身旁的两个士兵。
薛俊和那两个士兵见被人发现了,就移步走到了人群中间,薛俊摆了摆手,示意大家安静下来。
“乡亲们,一把刀卖五十两银子,价格的确是有点高的离谱,但是我相信他敢要这么高的价肯定是有他的理由,大家也不必吵吵嚷嚷的,让这位公子给大家说说为什么要这么高的价,看看他是不是来骗钱的。”
“就是祖传宝刀也没卖这么贵的!”人群中一个老汉说道。
薛俊就回头蹲下来,问道:“我姓薛,单名一个俊字,不知公子贵姓?”
坐在地上的青年见薛俊一身书生打扮,虽说穿的不是很光鲜亮丽,但也绝对看到出不是一般人家的公子。
薛俊叫自己公子更是让自己有点意外,便连忙抱拳道:“小弟刑道仕见过薛公子。”
薛俊问出了名字,便站起身来,说道:“大家先别说话,就让刑公子来给大家说说,他这把祖传的宝刀为什么能卖到五十两银子的高价。”
薛俊就放下手去,想拉刑道仕起来,刑道仕犹豫了一会儿便自己站了起来。
“我本来是不想说的,我只是来京城卖刀的,觉得京城识货的人应该多一些,不料我刚摆上这位大哥就过来找我麻烦。”说着,刑道仕便指了指面前那个壮汉。
“我为什么要纹银五十两的高价,不只是因为我这把宝刀是祖传下来的,还因为它有三个好处。”
“三个好处,什么好处?”薛俊问道。
刑道仕便问道:“不知薛公子身上可有铜钱没有?”
“有。”薛俊便从口袋里掏出了四枚铜钱。
刑道仕便拿了过来放在地上,手起刀落,狠狠地一刀,四枚铜钱登时被劈成两半。
刑道仕又拿起刀来给薛公子、壮汉和众人展示,这刀口一点儿也没卷。
薛俊便问:“的确是一把好刀,不知这第二件好处是什么?”
“我这宝刀第二件好处可就厉害了!”
“哦?怎么厉害,刑公子说来看看。”
第一百二十八章 芝麻掉进针眼里
薛俊见邢道仕手起刀落把自己的四枚铜钱劈成两半,心里暗叹,这的确是一把好刀啊,但不知剩余的两件好处是什么,便问邢道仕,“刑老弟,不知你这把刀第二件好处是什么?”
邢道仕见薛俊问自己,便说道:“薛公子,我这刀的第二件好处可厉害了。”
薛俊便问道:“什么好处,快说说。”
围在旁边的人也喊道:“是啊,这第二个好处是什么,快说说。”
邢道仕便看了一眼薛俊,问道:“薛公子,我能否用你身上的东西一用?”
薛俊低下头看了看自己穿的衣服,问道:“你用什么?我这衣服上可什么都没有。”
刑道仕便指着薛俊的头发说:“我要用薛公子的几根头发。”
“你要用我的头发!”
“正是。”
薛俊心想自己当然是可以割下一缕头发来,本来自己就不习惯这一头的长发,不仅天天得洗头,而且自己有时候也不方便。
但是古人讲的,“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如果自己真割下一缕头发来,旁边围观的人会笑话自己的吧。
薛俊便说道:“刑老弟,俗话说的好: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这头发岂是说割就割的?”
刑道仕认为薛俊是一个书生,说这种话也能理解,于是自己就从腰间拔出一把匕首来,割了自己的一小撮头发。
“薛公子、大家,我这刀的第二个好处就是这个……”
说着,邢道仕一手拿着刀,一手拿着那一小撮头发,轻轻一吹,头发都被吹到了刀刃上,结果一根根头发都被割成了两段。
薛俊首先叫了声好,这的确是把好刀,周围的人就更沸腾了,这个喊道:“这么好的刀卖这个价钱不亏,我刚才看着外观就不错,果真是一把好刀!”那一个又叫道:“不愧是祖传的宝刀,不知是哪位大师铸造了这把刀。”
那两个官兵也感到惊讶,都看着拿在刑道仕手里的刀,一个说:“我长这么大见过最好的一把刀是五年前见的,那把刀是二皇子的佩刀,没想到他这把比二皇子那把还要好!”
“要不人家是祖传的呢!”
众人都在一片惊讶和赞叹,只有那个站在邢道仕眼前的壮汉脸上一点表情都没有。
隔了半晌,众人的声音都停了下来,那个壮汉问道:“你刚才说,你这把刀有三件好处,不知这第三件好处是什么?”
“不可说。”邢道仕说道。
“刑老弟,这有什么不可说的?”薛俊拍了拍邢道仕的肩膀说道。
“……不是我不说,实是我说了你们要买去也没有用的地方。”
“……这话我却没听懂。”
“薛公子,你是读书人,不必懂。”邢道仕说着便把刀收了起来。又朝周围的人喊道:“纹银五十两,乡亲们你们谁要的话一手交钱一手交货,其实这把刀我是不想卖的,实是我遇到了困难,要不这样,我再让十两,四十两银子如何?”
刑道仕以为自己把这刀的好处都说了,还亲眼让他们目睹了,最后自己又降了十两的价钱,这下应该会有人来买了吧。
结果,众人一听刑道仕又开始叫卖了,便都一哄而散了,其实都是一群看热闹的,哪有真买刀的。
不过,还真有一个没走的,就是那个壮汉。
然而,壮汉见周围的人都走光了,便也灰溜溜的跑了。
邢道仕见众人都散了,兴致立马就没了,耷拉着脑袋不说话。
薛俊见刑道仕可怜,便想接济一下他,就问道:“不知刑老弟为何落魄至此,连祖传的宝刀都拿出来卖。”
刑道仕见问,便叹了一口气,说道:“薛公子,我还欠你四文钱,你说你家住哪儿,等我把刀卖出去了就还你。”
薛俊本就没在意,便说道:“咳,那没什么,用四文钱让我知道了这是把好刀,这四文钱花的也值了。”
薛俊顿了一下,又继续说道:“不过,我怕刑老弟这把刀是卖不出去的。”
刑道仕看了一眼薛俊:“唉,我也知道,这么高价除非是碰上了大富大贵之人,平常之人是买不起这么高价的,而且他们买了也没用。可是,我这毕竟是祖传下来的一把宝刀,刚才公子也看见了,我的确是不想便宜把它卖了。另外,我要去玄武关投奔我朋友去,这一路也得需要盘缠。”
薛俊撇了一下嘴:“玄武关离这有多远?”
“我也没去过,听别人说走过去怎么也得一个月。”刑道仕说道。
“那你现在住在哪儿?”薛俊问道。
“我碰上了一个好心的姑娘,那个姑娘是京城里的人,而且听说还帮人照看着几家药铺,是个富贵人家的女儿,她的房子也大,看我可怜,就让我在她家住了几天。”
薛俊听刑道仕说,心想,莫非这就让我碰上了?姑娘、帮着别人经营着几家药铺,这不和自己要找的那个杏雨的妹妹一样吗?
薛俊便问道:“不瞒刑老弟说,我最近也有几件烦心事,不如我买瓶酒,买几个菜,去你那里,咱们两个喝一杯去怎么样?”
“嗯——行,那个姑娘家在城北,离着还挺远的,走吧。”
薛俊就告辞了两个衙门守门的士兵,和邢道仕先来到酒馆买了两瓶酒,三叠菜,就跟着邢道仕来到了他说的那个姑娘家。
薛俊一看,也是一个府邸,管家给开了门,薛俊就跟着刑道仕走了进来,却不进正厅,直接拐过旁边的小花园来到了后面。
薛俊心想,这哪儿是青楼女子待的地方,这分明是一家大户人家的住宅,不过门口的匾额上写的是“福如海”三个字,倒是和别的府邸不大一样。
此时,薛俊已经有些后悔了,早知刚才就该多问几句才是,这么看,刑道仕所说的那个姑娘肯定不是杏雨的妹妹了,这买了两瓶酒、三碟菜,得喝到什么时候!又没有什么话可以说。
但是过都过来了,酒菜也都买了,也不好再回去,就被刑道仕带到了自己的房间。
第一百三十章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薛俊听刑道仕要去玄武关当兵去,也没有说什么,便起身给刑道仕倒酒,刚要说话,突然听到门外有人敲门。
邢道仕便站起身来开门,从门外进来了一位女子,相貌平平,薛俊看着和自己年纪差不多,莫非这就是刑道仕口中所说的那个依依姑娘?
“依依姑娘,今天怎么这么早就回来了?”刑道仕问道。
“今天有点事情所以就早回来了一会儿。刑公子,这位是……”
“哦,这位是薛俊薛公子,刚才在大街上我和人吵起来他帮我说了几句话,所以就一起回来喝个酒。”
“哦……薛公子。”依依姑娘笑着行礼道。
“薛大哥,这位姑娘就是我方才和你说的依依姑娘。”
薛俊就朝依依姑娘点了一下头。
“那你们两个就继续喝吧,我回去还有点事情要处理。”依依姑娘转身就想要走。
“哎,依依姑娘,找我有什么事情吗?”
“没事,我刚才进门的时候听管家说刑公子带了一个人过来,我就来看看是什么人。”说着依依姑娘就走了。
薛俊和刑道仕就坐回来继续喝酒。
“不知薛大哥是在京城里面做什么的?”刑道仕突然问道薛俊。
薛俊见刑道仕问自己的事情,自己并不想告诉他自己是皇宫里的人,便说道:“寒舍就在京城的南门边上,在那里经营一家茶铺。”
“这么说,薛大哥也是经商之家了?”
“算不得,我们才挣几个钱……”薛俊笑道。
“刚才在街上我看薛大哥一身书生打扮,以为是来赶考的。”
“——我上有老下有小的,不出来找点事情做做我家里人就养不活了。”
“薛大哥婚配了?”邢道仕问道。
“嗯。”
“不知薛大哥知道京城里面有没有哪个大户人家酷爱刀剑,能舍得在刀剑上花钱的人?”
薛俊故作姿态的想了一想,说道:“倒是有一家。”
“他家在哪儿,薛大哥可知道其底细?”
“当朝兵部尚书刘子熙刘大人听说以前是位边关大将,他或许能舍得在这刀剑上花钱?”薛俊说道。
“……薛大哥敢肯定吗?”
“……这个我倒不敢,只是猜的是这样。”薛俊说道。
“你说我去刚才那个壮汉说的那个铁匠铺,他们会不会买我这把刀?”刑道仕问道。
“不会。”薛俊一口否决道,“他们才挣多少个钱,你这五十两的价钱的确是太高了,真的不是那种富贵人家根本买不起。”
“便宜了我也不甘心,毕竟是这么好的一把刀。”
“刑老弟,我问你个不该问的问题。”
“什么问题,薛大哥问就是。”
“你觉得是你的刀重要还是你的命重要。”薛俊故作高深的问邢道仕。
“当然是命重要。”邢道仕不假思索的说。
“嗯,其实,我倒觉得,你把这把刀卖了,随便卖个五两、十两银子,够你去玄武关的路费就可以,不必要抬这么高的价,反正你去了玄武关自有人接济,你现在抬这么高的价钱根本不会有人买。”
“……”邢道仕听完薛俊讲的,低着头看着放在桌子上的那把刀,一言不发。
“你说我说的对不对?”薛俊见邢道仕不说话又接着问道。
邢道仕喝了一杯酒,说道:“薛大哥说的是有理,可是卖五两是不是有点太少了,我看还是卖十五两吧。”
“不行,就卖五两。”薛俊又一口否决了邢道仕。
“五两,行,就五两,我现在就去街上找个铁匠铺卖了去。”邢道仕说着就站了起来。
“你去吧,我就不跟着了,到时候你先说你要卖十两,看他买不买,不买的话你再卖五两,记住,五两是最低价格,一分不能再让了。我也知道,这把刀这么好,卖五两的确是有点亏,但是为了生计考虑,也只能卖五两了。或者你告诉他,让他给你留着,等过段时间了你再赎回来。”
“那薛大哥在此稍等一会儿,我这就去铁匠铺把这把宝剑卖了去。”
“嗯,我在这里喝酒等着,哪里也不会去。”薛俊喝了一口酒站起身来打开屋门说道。
邢道仕便拿着宝剑走了出去。
薛俊心想:终于把他给支出去了,这样自己就可以单独会一会依依姑娘了,希望真的是如刚才想的那样吧,这依依姑娘就是刘贵妃丫鬟杏雨在宫外的妹妹。
薛俊见邢道仕走远了,便不慌不忙的来到前面找依依姑娘。
来到正厅,依依姑娘正在埋头看一件大的册子,好像是账单一样的东西。
“依依姑娘。”薛俊进了门就高喊一声。
依依姑娘见薛俊来了,忙把册子合了起来压到了一个茶杯下面。
“薛公子找我有什么事吗?”依依姑娘便招手示意薛俊坐下。
薛俊坐下便问:“刑老弟出去办件事情去,我闲来无事,所以就想来找依依姑娘说几句话。不知依依姑娘贵姓?”
“小女子乃博陵安氏。”依依姑娘倒是很谦逊。
“我有一事不明,想问问依依姑娘。”
“薛公子问就行。”安依依说道。
“方才我跟着刑老弟进来的时候,看到牌匾上写的是‘福如海’三个字,与别家的牌匾大不一样,不知是为何?”
安依依听薛俊问这个,便问道:“薛公子问这个干嘛?”
“依依姑娘不必多心,小生没有其他意思,就是有点纳闷罢了。”
“看薛公子的打扮,薛公子是书生?”安依依问道。
“是,小生今年是来京城参加科考的。”
“科考秋天才开始,如今这才刚出正月,薛公子来这么早干嘛?”
“小生是元州城的人,京城里有小生的一个大哥在这里,所以我就先来到了京城。”
“元州城?那距离这里可是够远的。”
薛俊见安依依把话题带到了别的地方,便想再带回来,便问道:“不知依依姑娘老家是哪里的?”
“不刚说了吗,博陵。”
“小生却第一次听说这个地方。”
“公子不知道博陵在哪儿?”安依依觉得很是惊讶。
“不知道。”
“反正离着这里也挺远的。”
“那依依姑娘是来京城干什么的?”薛俊进一步问道。
“做点小生意。”
“想必这个府邸不是依依姑娘自己的吧?”薛俊知道安依依对这个问题很敏感,就只能换一个思路问道。
“——对,这个府邸是我姐姐的。”安依依含糊其辞。
“依依姑娘还有姐姐?”薛俊问道。
安依依愣了一下,笑道:“对,我有个姐姐在京城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