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七十一章:心太大了也是祸患
宫里突然宣召,伯府的人都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不免都有些不安跟担忧。
太夫人跟老太爷隐约觉得应该跟九皇子有关系,但是九皇子又不在上京,皇后娘娘召傅元令进宫做什么?
一群人担忧不已,唯独石氏面无表情,甚至于心里诅咒她被宫中斥责才好。
傅元令笑着说道:“祖母不必担心,想来应该无事。”
傅元令估摸着应该是肖九岐那边的事情,但是什么事情得让宫里宣召她?
她不是很清楚,但是倒也没有多少惧意。
大夫人跟三夫人将傅元令送上去宫中的马车,回来的路上,三夫人忍不住说道:“我瞧着二嫂如今可真是什么都不管不顾了。”
大夫人闻言叹口气,“还不是因为四姑娘的事情,二弟妹如今是真的有些糊涂了,也不想想以后玉哥儿他们终究要说亲……”
三夫人提到说亲几个字,就想起自己儿子,想起自己儿子又想起了宪哥儿,如今宪哥儿还在南疆呢。
“宪哥儿的婚事,大嫂可有什么打算?”三夫人问道。
大夫人之前并未在家里提及杨家的事情,就是怕事情不成宣扬出去不好。
如今三夫人开口问,大夫人就摇摇头,“还没找到合适的人家,反正也不着急,宪哥儿眼下不在上京。”
“是不用着急,等宪哥儿建功立业回来,多少人主动找上门呢。”
三夫人这话倒是说到大夫人心里去了,所以杨家的事情没成,她虽然气愤,但是倒也没有真的放在心上。
“晴姨娘的事情,就真的这么不管不问了?”大夫人皱眉说道。
“这要怎么问?”三夫人冷笑一声,谁能想到祎姐儿看着温温柔柔的,心思竟然这样的歹毒。
不过想起之前在宫里她做的事情,就又觉得其实没什么好奇怪的。
大夫人摇摇头,“晴姨娘心中肯定愤恨二弟妹跟祎姐儿,人留在家里怕是不妥。”
虽然晴姨娘是无辜的,但是要不是她故意巴着伯爷不撒手,怎么会让二弟妹这么生气?
凡事都是有原因的,二弟妹的确是不对,也过于狠毒,但是未尝不是晴姨娘太过分。
二房也不是只有一个姨娘,庶子女也不是一个,怎么别的姨娘就能平安生下孩子,晴姨娘就不行?
妾侍心太大了,也是祸患。
到底是二房的事情,大夫人也不想多插嘴,就看着三夫人道:“等到腊八节你早些叫我,咱们起来熬一锅粥。”
三夫人答应下来,“行,今年咱们自己亲自下手,只怕是半夜就要起身。”
两人说笑着各自回了院子。
另一边傅元令在宫门下了车,随着宫人顺着宫道一路往里走。
凤仪宫依旧安静,舒和亲自迎了出来,看着傅元令就笑着上前行礼,“奴婢见过傅大姑娘。”
“舒和姑姑快快起来,元令当不起。”傅元令忙上前一步把舒和搀扶起来。
舒和笑着打量着傅元令,总觉得比上次见面清减了些,“娘娘正在殿中,大姑娘随我来。”
“有劳姑姑引路。”傅元令笑着说道。
第五百七十二章:极好的东西
傅元令随着舒和进了殿门,就看到皇后没有坐在宝座上,而是在临窗的大榻上,她忙上前行礼,“臣女傅元令参见皇后娘娘,娘娘万安。”
皇后笑着看着傅元令,“快起来吧,坐着说话。这里也没外人,不用端着自在些就是。”
傅元令没想到皇后待她这么亲切,笑了笑,谢了座这才坐下。
舒和亲手奉上茶来,看着傅元令就说道:“九殿下人虽远在南疆,但是心却还留在上京呢。”
傅元令:……
被人调侃了,难得她也老脸一红,一时间不知道说什么好。
皇后看着傅元令这小姑娘家家的羞怯,就看着舒和说道:“你可别逗她了,把人逗跑了,小心小九回来找你算账。”
“那奴婢可不敢。”
俩人一说一笑,傅元令真是不知道怎么开口,索性低着头不语。
皇后上次没有好好的打量傅元令,今日细细一看,就见傅家的小姑娘年纪虽小,果然十分沉稳,跟小九那跳脱的性子南辕北辙。
也很难想到,儿子那样的性子,居然喜欢这样的小姑娘。
儿子喜欢的,她就喜欢。
尤其是傅元令也很合她的眼缘,她笑着问道:“如今在府里可还自在?”
傅元令不知道皇后这话什么意思,想了想就说道:“一切都好,祖母慈爱,伯娘婶娘对我关怀有加。”
皇后听着傅元令没提及石氏,心里就有数了。
又问了几句伯府的情形,这才转开话题开口,“小九远在南疆,年关是回不来了,送了一样东西到本宫这里,让本宫转交给你。”
傅元令一脸窘迫的看着皇后,哪里还坐得住,立刻站起身来请罪。
“小九做事一向随性,这不是你的错,你请什么罪,快坐下。”皇后让傅元令坐下,又看了一眼舒和。
舒和立刻转身取来一个匣子,轻手轻脚的放在傅元令跟前的小几上。
傅元令低头看着那锦盒,忽然心里一动,皇后已经表了态,她也不好扭捏,索性直接打开来。
就看到里面躺着跟上次一样的矿石,只是这次的颜色好像更深一些。
傅元令一时间猜不透肖九岐是什么意思,只得按捺住心思,看着皇后娘娘说道:“上次殿下给臣女送过一回东西,里面就有这样的矿石,只是颜色比这个浅一些。”
皇后看了傅元令一眼,没想到她这么直接,一想也觉得有意思,她也不喜欢做事情绕来绕去的人。
“这是什么东西?”
傅元令的神色就郑重起来,看着皇后说道:“回娘娘的话,这是个极好的东西。”
皇后一愣,“极好的东西?”
“是,娘娘没见过这些东西不知道不足为奇,臣女上次也并不认识,就让人拿出去识别,然后就发现这种矿石比大乾目前发现的铁矿石品质都要好。”
皇后原本带着笑的脸一下子严肃起来,她虽然不懂矿石,但是傅元令的话她听懂了。
比大乾的铁矿石要好的铁矿石,这可不是小事情,不小心就会影响大乾的根基。
第五百七十三章:皇后的认同
皇后更意外的是傅元令就这么随意的把这样的事情跟她说了。
她看着傅元令,“这种事情,你大可不比跟本宫说。”
傅元令笑着说道:“娘娘在殿下心里重逾千斤,这样的东西既然送到您面前,殿下就是要臣女据实相告。”
皇后真是被这句话被哄笑了,自己的儿子自己清楚,小九什么事情都不瞒着她。
“你有什么打算?”皇后琢磨着儿子把东西送到她这里来,分明就是想借着她的手给傅元令行方便。
臭小子,不在眼跟前也给她添麻烦。
傅元令摇摇头,“回娘娘的话,臣女现在没什么打算。”
皇后一愣,“没有?”
“是。”傅元令道。
皇后狐疑的看着她,“你不想将这些东西收到傅家的名下?”
傅元令摇摇头,“傅家不敢有这样的贪心。”
皇后面色微微一松,能进能退,知道要什么不要什么,小小年纪参透这个委实不容易。
多少朝中重臣当了一辈子的官,也做不了这样的决断。
身在重利之中,还能保持头脑清明,她的小九眼神就是好,瞧瞧找的这媳妇,真是越看越满意。
越是这样,皇后才越不能让自家人吃亏。
她酌量半响,这才看着傅元令说道:“这件事情的确不能着急,但是该是你的,你也不要推辞。”
傅元令当然不会推辞啊,但是在皇后娘娘面前不好把自己那点小心思曝露出来,只能委婉的说道:“南疆未下,若是将此事宣扬出去,只怕会引起朝中有些人的私心,妄图推动插手南疆战事,到时候会给两位殿下引来大患。”
足够庞大的利益,就能用引起一场战争的掠夺。
皇后心中震惊不已,傅元令才多大?
这样的事情都能参透?
傅家这教孩子的法子有点令人震惊啊,她从坐上后位到现在几十年,磕磕绊绊,吃过亏,上过当,流过血,伤过心才能有今日的一双眼睛。
傻儿子长这么大终于聪明一回,这媳妇找的好。
两人真成了夫妻,万一哪天她走了,也就能安心了。
“这东西你拿回去一半,剩下的给本宫留下。”皇后看着傅元令说道。
傅元令并不多问,躬身应下。
舒和拿了盒子来,小心翼翼的分成两半。
皇后看着傅元令笑着说道:“当初小九跑进宫来跟本宫说他喜欢上了一个女孩,还把本宫吓了一跳,本宫从来没见他对什么人这么上心过。”
傅元令没想到皇后会跟他说这个,一时间不知道自己该摆出个什么态度,也没人教她这个。
看着傅元令微微窘迫的模样,皇后笑得更开心了。
别看她经商特别老辣从容,在感情上到底是个小姑娘,也会不知所措,也有忐忑不安。
“如今本宫见到你也算是安心了,你是个好姑娘,将来跟小九要互相扶持。这一辈子这么长,俩人齐心协力,总比同床异梦的好。”
傅元令怔怔的看着皇后,所以皇后这是认同她,认同这门婚事了?
有点做梦似的。
第五百七十四章:愚蠢的石氏
傅元令从宫里出来的时候还有些恍恍惚惚,没有想到皇后娘娘居然是这样的性子。
梦中皇后娘娘带着得体端庄的笑容,坐在高高的凤座上,睥睨着众人,华贵威严,令人不敢直视。
许是梦中的印记很深,所以傅元令没想到皇后还有这样和蔼可亲的一面,跟上次进宫还不同。
上次谭贵妃召她进宫时,皇后见她还带着些客气疏离,这次明显就很亲近了。
有种被人拽到羽翼下庇护的感觉,很奇怪,又好像理所当然。
皇后娘娘那么疼爱九皇子,爱屋及乌。
傅元令好半响才低声笑了,一场大梦让她宛若在地狱中踽踽独行。
如今她走在阳光下,因为肖九岐的缘故,不管是四皇子还是皇后娘娘,似乎都把她当作了自己人照看。
这种感觉很好,很美妙,很……安心。
######
腊八节那日,三夫人半夜就起身把大夫人叫起来,妯娌俩去了大厨房。
熬粥用的各种米豆枣类都已经提前泡好,她们挽起袖子淘洗干净,放入大锅中,大火烧开,小火慢熬,中间不断地用勺子搅拌,免得糊了底。
不管是傅元宪还是傅元彬都不能回来过年,思念儿子的二人颇有共同语言。
北方严寒,南疆那边的天气却湿热难当。
因此战事不会因为北方的寒冷就会停顿,只是战事一月拖一月,粮草等物已经捉襟见肘。
朝堂之上户部尚书多次欲要调集其他粮仓的储备粮,但是受到众人的阻挠,年关之前,朝堂上剑拔弩张。
尤其是谭贵妃一袭更是暗中推动撤兵一事,若是肖定垣带着肖九岐真的立个大功回来,皇帝本就偏心,以后岂不是更偏心肖九岐?
谭贵妃当然不愿意看到这一幕。
腊八这日,皇帝大约是平息一下朝堂上的怒火,今岁给各府赐粥名额显然多了不少。
然而,最令人意外的是毫无建树的平宁伯府居然也在名单上,朝中无人当官,但是赐粥却有其名,一来二去的众人便说是三皇子侧妃深受谭贵妃跟三皇子喜爱,因此特意给平宁伯府求了这个脸面。
石氏终于觉得自己能扬眉吐气,喜气洋洋的站在太夫人的屋子里,笑眯眯的说道:“祎姐儿可是个有良心的孩子,但凡是有机会总要孝敬长辈的。”
傅元令心里嗤笑一声,眼角扫过笑容僵硬的太夫人,心里就乐了。
太夫人显然也知道这粥为何赐到伯府来,只是现在还不能说而已。
不过,太夫人也很意外,一直知道九皇子深受帝后喜爱,但是没想到傅元令还没进门,就能得了宫里的青眼。
只是看着石氏这么得意忘形,将功劳推到祎姐儿头上,太夫人心里忍不住叹气。
石氏也不想想,皇上怎么可能会为了一个侧妃去打谭家的脸面。
谭家背后站着谭贵妃,抬举一个侧妃,这不仅是三皇子妃丢人,这更是让贵妃丢人。
三夫人跟大夫人就觉得这粥有点没滋味,说真的,她们不太相信祎姐儿有这样的体面。
三夫人心里想着指不定就是宪哥儿的功劳,如今宪哥儿跟着九皇子在南疆征战,若是九皇子在奏折上替宪哥儿说一句好话,皇上施恩也不是不可能的。
第五百七十五章:烧热灶
三皇子府里,傅宣祎知道娘家被赏赐腊八粥的事情,心里也有些欢喜。
如今她算是明白了,娘家就是出嫁女的靠山。
她进了三皇子府这么久,谭雪薇对她十分的厌恶,平日里总是要挑她的错处。
不就是仗着谭贵妃跟谭家?
可是她能怎么办?
在三皇子面前哭诉一番,三皇子安慰她几句,也不会真的因为这个跟谭雪薇闹翻。
毕竟,谭雪薇是他的表妹,俩人自幼一起长大,情分并不比她跟三皇子少。
而且,傅宣祎下意识的摸着肚子,谭雪薇到现在还没消息,但是她这个月的月信没有准时到,心里就有些期待。
如今,娘家又有这样的体面,傅宣祎心里也着实松口气。
如果能在谭雪薇之前生下殿下的长子就好了,以后她就能挺直腰杆,谭雪薇也不能再肆无忌惮的欺负她。
“殿下呢?”傅宣祎看着春喜进来,忙开口问道。
春喜挤出一个笑容,“侧妃,殿下刚回府,就被皇子妃那边的丫头请走了,说是皇子妃有正事跟殿下商议。”
傅宣祎的脸色一变,抿紧了唇,半响冷笑一声,“我就知道,今日这样的日子,她怎么会让殿下来我这边。正院那边有打听到什么消息吗?”
春喜摇摇头,“皇子妃的正院守的紧紧地,而且奴婢们也不敢轻易收买人,万一被发现怕是对侧妃不利。”
春喜没有说的是,三皇子府里的人,当初开府时多是谭家帮着置办的,所以本就是谭家的人,她们要怎么收买?
这事儿太不容易了。
春喜不敢抬头看自家侧妃的脸色,心里却也觉得难受的紧。
当初侧妃进府的当晚,皇子妃就摔了一跤崴了脚,把三皇子留在正院小半月才放人。
那半个月,春喜一点都不愿意去回想,多少人将她们主仆当傻子似的看笑话。
明明是皇子妃心机太深,偏偏殿下不这么想,这能怎么办呢?
“侧妃,您要不要跟殿下说一声,找个时间回府去一趟。”春喜琢磨着这样下去不行,不如回去问问夫人想个办法。
傅宣祎却抿着唇不答声,她怎么能这么灰头土脸的回去,岂不是让傅元令看笑话?
再说了,现在说胜负还早得很。
谭雪薇就是占了表亲的关系,若不是有谭贵妃在让她分外忌惮,怎么会到现在都受制于人?
再给她点时间,等她生下殿下的长子,她就能风光回府,让傅元令好好看看。
######
腊八节过后,明显前来伯府做客的人多了,显然是那碗粥的效果还挺大的。
多少年伯府没有这样的殊荣,现在皇上赏了平宁伯府,是不是代表着平宁伯府要翻身了?
平宁伯就算了,但是府上的孩子,一个跟着九皇子出征,一个随着樊大儒游学,将来的前程肯定差不了。
上赶着烧热灶,倒不如现在就来往起来。
傅元令索性躲在深闺查账,又到年底了,十一月初就把账册送来了,只是她没时间看。
现在府里这么热闹,正好让她躲清闲顺便查账。
这些账都是老账房盘过一遍的,她只是再过目一遍,瞧瞧有没有疏漏。
第五百七十六章:弄不死你恶心死你
腊八过后眨眼就到了小年,照着往年朝中也该封笔了,但是因为今年南疆战事的缘故,封笔的时间一直在推迟。
傅元令接到李潇安的请帖,约她去风泊雅舍喝茶。
裹上白狐裘,坐着马车到了地方,就看到李潇安正闷闷不乐的坐在那里。
“怎么了这是?”傅元令推门进来,屋子里的热气让从风雪中走过来的人觉得分外的暖和舒适。
李潇安叹气,看着傅元令越来越精致的脸,有点吃味的说道:“你到底吃了什么仙丹,怎么越长越好看了?”
尤其是披着白狐裘,雪白的狐毛见她嫩如玉脂的脸衬托的飘然欲仙。
傅元令没好气的白她一眼,将狐裘解下坐下后,这才说道:“不是说心情不好,我瞧着挺好的。”
还有心情调侃她。
李潇安看到美人心情就好了,猛地坐直身子,就说道:“我爹要启程去南疆了。”
“什么?”傅元令大感意外,“怎么这么突然?”
李潇安挑挑眉,“有些人啊就是吃饱了撑的没事干,总想给别人找不自在。”
“谭贵妃?”傅元令皱眉问道。
李潇安点点头,“听我爹说南疆战事吃紧,四皇子率领的大军已经攻占南疆十几个城池,但是粮草不济,要朝廷驰援,结果谭家派系的人大力反对,已经吵了小半月,所以皇上决定让我爹押送粮草去南疆,顺便审查一下。”
审查什么?
当然是看看四皇子等人是不是谎报军情。
傅元令眉头紧皱,“若是这个消息传到前线,不知道多少将士寒心。”
“那一群蛀虫哪管这个,只盯着自己眼前的利益不撒手。”李潇安都要气死了,没人可以说,只能把傅元令叫出来吐槽。
傅元令就问道:“管军需的是谁的人?”
“当然是四皇子的人。”李潇安道,就她表哥那性子,能让别人掐住他的脖子?
“不是,我是指这次随着大将军南下管军需的人。”傅元令沉声问道。
李潇安想了想,随即面色微微一变。
傅元令就知道,谭贵妃跟三皇子怎么会这么容易收手,心里不由得叹口气。
皇帝可真是宠着谭贵妃,这样的大事也敢让她插手。
“应该不会有事儿的吧?”李潇安迟疑的说道。
这要是只有他表哥她还会担心担心,但是这不是有九皇子吗?
要是谭家的人不长眼,只怕九皇子都敢先斩后奏。
傅元令显然也想到了这一点,反而心里越发的担心,万一谭家就是打的主意激怒肖九岐呢?
滥杀朝廷命官,这可不是小罪名。
傅元令越发的烦躁,谭贵妃一系的人,从来都是这么恶心人。
大本事没有,小动作不断。
弄不死你也恶心死你。
她是深有体会,当初在梦中为了不让三皇子早早地娶她,谭贵妃愣是装了几年的病,这种毅力一般人干不出来。
三皇子不想让自己成为名正言顺的三皇子妃,天天扮孝子往宫里跑,也足足跑了好几年。
这母子俩一个德行,虚伪虚假无情无义。
第五百七十七章:那还有什么意思
“这可不好说。”傅元令看着李潇安说道,“谭家可不是要脸的人。”
李潇安:……
第一次听傅元令这么直白的骂人啊。
“不然我回去跟我爹说说看?”李潇安说道。
“大将军征战多年,对这些事情了如指掌,你都能知道的事情,大将军会不知道?”傅元令叹口气,就是因为这样事情才更棘手。
大将军是四皇子的舅舅,为了避嫌,这次出征都没跟着外甥一起出去。
现在出了这种事情,却让大将军南下,这里头谭贵妃一系有什么算计都不好说。
最让傅元令想不明白的是皇上究竟是怎么想的,帝王之心,真是如海底针,看不到也摸不着。
李潇安又趴在桌子上说道:“算了,这种事情我们也管不了,还是等着消息吧,反正我觉得就算是我表哥吃亏,那九皇子可不是能吃亏的人,指不定最后倒霉的是谁。”
傅元令就怕谭贵妃算计的是肖九岐,但是这种担忧她也不能直白的跟李潇安说,毕竟她跟肖九岐的事情还不曾公开。
俩人分开后,傅元令没有直接回府里,而是先回了城西一趟。
窦妈妈跟宋大娘高兴的不得了,围着傅元令团团转。
傅元令吃了一盅宋大娘亲手做的甜点,又被窦妈妈摁着捏了肩,这才喘口气问道:“义叔呢,在不在府里?”
“不在。”窦妈妈笑着说道,“说是今日跟魏家的管事谈生意,具体的我也不太懂。”
傅元令这才想起来,是了,前几日义叔跟她说了魏家的人到了上京,两家这次的合作不能轻忽,因此义叔亲自跟他们谈。
傅元令想了想,这才说道:“荣俊去了云州程叔那边,张重山呢?他不会跟着石乘舟他们也走了吧?”
“没有,张重山跟齐孝林他们在府里,都走了,姑娘跟前没人使唤怎么行?”窦妈妈板着脸说道。
别人的事情再重要也没姑娘要紧,反正西城不能缺了人使唤。
齐孝林……
傅元令差点把他们忘了,这是当初老伯爷给自己使唤的人。
张重山还是得留下,让齐孝林他们跑一趟倒是可以。
傅元令思来想去,还是得把这件事情跟肖九岐讲清楚,不要一时冲动上了谭贵妃等人的恶当。
让元礼铺纸磨墨,傅元令定下心来开始写信。
三合香的味道让人的心都跟着沉稳下来,傅元令仔仔细细的写清楚,又转达了自己的问候,但是其他的她还是不怎么好意思书写出来。
想了想,就这样吧。
把信封好,这才将齐孝林等人叫来,仔细吩咐一番,这一趟只怕是要年后才能回来。
傅元令特意多给了他们路上的花用,一旦要是在南疆滞留回不来,好在还有银子傍身。
齐孝林等人在石乘舟他们离府的时候就羡慕的不行,像是他们得有差事做,才能在主子面前露脸。
不然,就只能窝在角落里吃灰等死了。
那还有什么意思。
他们几个人简单的收拾了行囊,当天就离开了上京飞奔南下。
第五百七十八章:赵姨娘是个人才
过了小年之后,年关一下子就近了,好像眨眼而至。
年三十是一定要一起吃个团圆饭的,从清早起来就府里就热闹起来,一群小姐妹挤在傅元令这里挑珠花。
傅家的金银楼送来一批首饰,傅元令自己一个人也戴不完,就索性把大家都叫来挑。
还有今年南边的衣裳铺子送来的新式样,傅元令还在孝期选的都是浅色的衣裳,其他颜色浓一些的就分给妹妹们。
今年没有傅宣祎装模作样,大家真是玩得高兴,挑的高兴,中午是在傅元令的院子里用的饭,晚上就跟大家一起团年。
伯府的团年人多就十分热闹,内外院跟女眷都是分开的。
傅元令一群孙辈围着太夫人说笑,大夫人等儿媳妇忙着准备宴席。
大老爷带着一群少爷准备烟花,老太爷也难得在太夫人这里安坐,孙男嫡女绕膝,当真是天伦之乐。
傅元令靠着软枕坐在窗前的软榻上,傅宣瑶抹了一把汗进来,直接就走了过来坐下,笑着说道:“今年这个年过得开心,一点也不憋气。”
傅元令乐着看她,“可不是热闹,你怎么不去挑烟花?”
“没意思,都是少爷们要玩的,哪有我们的东西。”傅宣瑶撇撇嘴。
傅元令被逗笑了,“你喜欢什么样的,我让人送来些。”
“哎哟,大姐姐,我就是随口一说,你怎么还当真了,这可真是观音坐下的仙女,有求必应啊。”傅宣瑶乐着说道。
傅元令瞪她一眼,“还不是想让你们过个高兴年。”
“是是是,大姐姐最好了。”傅宣瑶也靠着软枕,“要是以后年年这样就好了,真是神仙般的日子。”
傅元令望着她笑,“瞅你这点出息。”
“我真的就这么点出息,就想找个好人家,不用大富大贵,人好有上进心就行了。”傅宣瑶说着就靠在傅元令的身上,“大姐姐,我见我姨娘这一辈子的日子,我就发誓一定不能过成这样,我姨娘真是太苦了。”
傅元令没忍住乐了,“赵姨娘已经算是好的了,虽然有时候难免吃点亏,但是大多数时有父亲照看着,也还是过的挺好。”
多少比赵姨娘不如的妾侍,那日子才叫苦呢。
“大姐姐说的也是,咱们得知足。”傅宣瑶点头,瞅着大家都在忙,也没人往这边角落里来,她就压低声音说道,“大姐姐,我跟你说,我姨娘猜着晴姨娘好像又有了。”
傅元令惊愕的看着傅宣瑶,赵姨娘这个也能知道,她怎么知道的?
府上傅元令惊讶的神色,傅宣瑶摸摸鼻子,“我姨娘这人没架子,跟府里的丫头婆子都能处得来,所以有时候不花钱也能知道好些消息。”
傅元令想赵姨娘真是个人才,抠门也能抠到这种程度。
晴姨娘那么聪明的人,可也架不住赵姨娘人脉广啊。
又怀孕了,这速度可真是够快的。
想到这里,傅元令就想着石氏若是知道了,只怕沤的要吐血,之前让晴姨娘掉了孩子,感情是白忙活了。
第五百七十九章:人生真是太艰难了
晚上大家一起坐下吃饭时,傅元令这才见到了二房的几个少爷,平日里他们要去书院,来给太夫人请安的时辰也跟她们错开,想要见一面还挺不容易的。
傅元令的眼神在傅元玉身上顿了顿,还记得当初把她接回来时,还是个意气风发的少年,如今看上去整个人沉闷多了。
傅元戎年纪小一些,还不知道家里变故对他的意义,周围围着傅元孟、傅元泽几个庶子,那高高在上的神态,跟石氏真是如出一辙。
倒是傅元仲对上傅元令的眼神,对着她招招手,嘴角裂开一个大大的笑容。
傅元令看着他不由得跟着一笑,三夫人两个孩子都教的很好。
老伯爷起来说了几句话,回顾一下过去,展望一下未来,又因为傅元宪跟傅元彬的缺席说了几句激励大家,这才让众人开始用饭。
傅元令几个女孩子一桌,今日过节,不用遵守那些繁文缛节,大家说说笑笑的很是热闹。
石氏的神色看上去并不怎么好,脂粉也有些厚,板着脸的缘故,越发的显得刻薄。
相比之下胖了一点的大夫人见人就笑,顿时和蔼可亲,连孩子们都愿意跟大夫人多说几句话。
等吃完饭,一窝蜂的少爷往外跑这去放烟花,女孩子也跟着去看热闹。
太夫人等人还要守岁,说说笑笑的留在屋子里。
傅元令披着大氅站在廊檐下,看着一朵一朵的烟花在半空中绽放,不由得就想起肖九岐。
不知道现在南疆是个什么状况,这样的日子里,也不知道他有没有吃一碗福饺团年。
######
肖九岐带着人猫在林子里,漆黑的夜色下,除了风声再没别的声音。
裴秀很快的从夜色中显出身形,快步走到肖九岐身边压低声说道:“殿下,对面的大营戒备森严,想要突袭有些困难。”
“谁说要突袭了?”肖九岐将嘴角的草茎吐出来,“去,放把火烧山。”
裴秀:……
“殿下,这烧山也烧不到敌军大营啊。”裴秀苦着脸说道,敌军的大营驻扎在山下十几里的地方呢。
“说你笨你还不承认,看天象!”肖九岐冷笑一声。
裴秀木着一张脸,“属下不会看天象。”
“之前让你去学,你学到哪里去了?”肖九岐踹他一脚。
裴秀不敢躲,苦着脸说道:“属下真的认真学了,但是那老夫子讲课跟念经似的,他一开口我就想睡觉……”
肖九岐冷笑一声,“滚吧。”
裴秀如蒙大赦,撒腿就溜。
殿下说看天象,那指定今晚上刮大风。
不过现在树叶都纹丝不动的,真的会有风吗?
这要是没风,殿下也不会让他放火烧山啊。
裴秀搞不懂,就抓着杨叙问。
杨叙嘲笑道:“蠢。”
裴秀:……
来来来,咱俩先打一架再说!
裴秀打不过杨叙,也就撸撸袖子摆个架势,自己还是灰溜溜的跑了。
人生啊,真是太艰难了。
山上起火时,只是零星一点,敌军没放在心上,等到火势渐大,想要派人扑灭火已经来不及。
正考虑着要不要撤营时,忽然之间狂风乍起,飞沙走石,刮得人眼睛都睁不开。
第五百八十章:快拿我的救心丸来
肖九岐让杨叙回营给李将军传话,让他带兵设伏迎击,自己则带着千余人骑马从半山腰直冲敌营。
飞沙走石中,敌人也看不清楚肖九岐到底多少人,只是耳边全是震耳欲聋的呼喊声,夹着厉厉风声,背后就是烧红了半边天的大火,顿时吓得连滚带爬逃命。
肖九岐不费吹灰之力将敌军赶进了李将军的口袋,自己扔下人骑着马跑了。
李将军:……
快拿我的救心丸来!
肖九岐美美的睡了一觉,第二天起来,就看着他四哥眉开眼笑的,就知道收获不菲。
肖定垣看到小九,就对着他招招手,“你昨晚上跑什么?”
“累啊,赶着睡觉呢。”肖九岐一屁股坐在椅子上,坐没坐相,跟没骨头似的。
如今,肖定垣手下得大将,再也不敢小瞧九皇子。
说起来真是惭愧啊,他们正经读过兵书的人,都抵不上一个素有纨绔之名的皇子。
你跟他讲兵法,九皇子瞬间就能入睡。
你跟他讲计策,他当你在放屁。
你心里鄙夷他,转头就被他打脸。
昨晚上放火烧山这样的事情,他们想都没想,正常情况下两军打仗谁没事烧个山玩。
结果呢?
九皇子烧个山老天爷也给面子,直接就来一场大风。
这风也邪乎,来得快,走的也快,前后半个时辰的功夫,就刚刚好把敌人送进了李将军的包围圈,让他把敌人包了饺子。
这好运气,太让人羡慕了。
一开始还能嫉妒,现在被打击的习惯了,嫉妒的力气都没了。
有些人啊,虽然没财运穷的要死要活,但是其他的运气好到爆啊。
当初,李将军被四皇子命令给九皇子当开路先锋,他们还暗中同情李将军。
现在呢?
羡慕的眼睛都红了啊。
见天的不用动脑子,军功自己长了腿的往他身上扑,早知如此……
说说都是泪,还是别提了,心酸。
“今日李大将军抵达,你别乱跑,见见人。”肖定垣看着弟弟说道。
肖九岐眼珠转了转,李大将军?
哦,四哥的舅舅。
这个面子得给四哥,他就点点头,“李路来这里做什么?”
“送粮草。”肖定垣道。
肖九岐脸都黑了,“哎哟,朝廷终于舍得给送粮了?等他们送来,大家都饿死了,直接来收尸吧。要不是傅家带头打开自家粮仓,号召其他商户捐粮连夜运来,我们就被南疆活捉了。”
账内的诸将沉默了,这件事情他们还是站在九皇子这边的。
虽然九皇子大多时候都很不靠谱,打个仗运气占了个很大的成分,但是不得不说真是敢说话。
肖定垣就看着弟弟,轻轻一笑,“你急什么?总有回上京的时候。”说完看着其他人,“今日所受的委屈,将来都会在你们荣耀加身时讨回来,但是若是这一战败了,那就什么也不用说了。”
胜了,才能站在高处挥斥方遒。
败了,只怕等着他们的就是镣铐加身,人头落地。
南疆这一场战役,比想象中更为艰苦,也更为难打。
第五百八十一章:人生拐点
大年初一要拜年,人情往来太多,若是挨个上门是怎么也拜不完的,所以多数人家都是写了拜年帖送上门。
十分要好的人家,才会亲自过府,伯府从太夫人到下头的几位夫人,都没怎么出门。
毕竟这么多年伯府渐走下坡路,曾经要好的人家慢慢疏远,也只剩下一封拜年贴的情分了。
傅元令这里就热闹多了,年前盘完账,给大小管事都发了厚厚的红利红包,个个喜笑颜开。
大年初一,她这里就收到了不少人的拜年贴,因为她在伯府,别人不好上门打扰,所以这帖子除了自家管事的,还有上京跟傅家有生意往来的人家,门房一上午不知跑了多少趟。
傅元令也收到了不少闺秀的拜年贴,李潇安的,齐怀柔的,秦芳晴的,连四皇子妃跟六皇子妃都有份。
傅元令亲笔写了回帖,眼睛落在徐秀宁的拜帖上时,顿时就觉得有点好笑。
梦中到了后来,徐秀宁对肖九岐是有些意思的,当时皇后娘娘其实也有意撮合二人。
年纪小的时候,肖九岐的恶性子令人望而怯步,等到年岁大一些,感受到了人情冷漠,受过委屈吃过苦,就会发现肖九岐这样的性子才是最令人羡慕的。
只是现在徐秀宁的婚事没有被谭贵妃暗中做手脚,顺顺利利的嫁给了四皇子,也就没机会对肖九岐暗生情愫了。
这世上的事情还真是奇怪,某个路口发生了拐点,人生就会往另一方向行走。
好比傅宣祎。
好比徐秀宁。
好比谭雪薇。
这三人里,大概只有谭雪薇得偿所愿,心中爱慕自己的表哥多年,但是却隐忍不能发,没想到阴差阳错之下反而成就好事。
这世上的事情谁能说的清楚呢?
初二时出嫁女回娘家的日子,伯府就更热闹了。
傅莹,傅姈还有傅婧都带着夫君孩子回来,其中傅婧的夫君陆坦正好要留京叙职,所以能在上京多留些日子。
陆家在上京此时还没有置办自己的宅子,所以傅婧就提出想要在伯府住些日子。
因为年前就写信回来商量此事,太夫人现在比以前宽容许多,就点头答应了。
再说,还有陆家姑爷的面子,而且现在已经做到三品,虽然是外官三品,但是前途也是一片锦绣。
伯府当然不会把人推到门外。
所以初二这一日伯府何止是热闹,简直就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尤其是不只是大人回来,孩子们也带来了,男孩子都在前院汇合,表兄弟们切磋学业。
女孩子们都聚在后院,王瑾媛还是一如既往的讨厌,再加上这里头她的地位最高,自然是无所顾忌。
程珊一向乖巧,坐在角落里带着浅浅的笑,自顾自的喝茶吃果子。
陆岫玉、陆岫莹和陆岫怡姐妹三个这次都跟着来了,因为傅宣祎已经出嫁的缘故,陆岫玉也没人可巴结了。其他的人她也瞧不上,全程只跟王瑾媛在一起说话。
王瑾媛现在也学乖了,不知道是不是被她母亲叮嘱过的原因,即便是看傅元令不顺眼,现在也不再没事找她的茬,只是对她视而不见。
第五百八十二章:真是个蠢货
傅元令更是不在意,从头到尾都没把王瑾媛当回事。
傅元令越是这样,王瑾媛就越是生气,但是又不敢做什么,只能黑着脸,连陆岫玉跟她说话都不怎么搭理。
中午吃饭的时候,傅元令招呼着一群妹妹在花亭用饭,男人们摆席在前院,女眷们都围在太夫人身边。
今年伯府有钱了,不仅请了戏班子,就连宴席都是请的外头的大厨来家,宴席的水准也直线上升。
如此一来,自然就引起了几位姑爷的注意,毕竟伯府如日落西山,府里什么情形别人不知道,他们还不知道?
傅元令带着家里做生意的事情,老太爷并不许大家声张,大老爷跟三爷主管此事,具体怎么运作的,除了他们二人,别人也不知道。
所以,大老爷跟三爷直说家里的生意今年起色比较大,侄女照看了几分,别的也没多说。
长平侯世子并不怎么过多的关心,毕竟他平常也不缺钱花用,很少在这些事情上过问。
程钫家里的事情都是妻子打理,因此听说是家里的生意有了起色,恭喜了几句。
倒是陆坦分外的上心,别人不知道,他可是知道的,当初在潞阳府田家想要争商会会长,最后却一败涂地,几经打探才知道背后是傅家插了一手。
傅家是谁管着?
就是现在接回伯府的傅大姑娘,傅家做生意起家,他一听这话就知道傅家一定是没少出力气。
如今他想要留京不知道要花多少力气,银子自然是少不了的,若是能有更多的赚钱的门路,自然是更好。
陆坦心里琢磨着,回头得让妻子跟这个侄女走的亲近些,总得沾些好处。
要是以后在上京能入个一官半职的,近水楼台,陆家自然是越来越好。
陆坦心里打定了主意,就绕着弯的跟三爷打听消息。
大老爷这人嘴巴严,不像是三爷好说话。
到了晚上陆坦看着妻子就笑着说道:“你今日见到认回来的大侄女,觉得如何?”
傅婧在丈夫面前一向没什么底气,进门生了三闺女,一个儿子没生出来,在婆家就气短,因此在丈夫面前她一向有点卑微,完全不像是在傅元令等人面前趾高气昂的样子。
“又不是第一回见,当初她回来的时候家里给她设宴认亲,就已经见过了。”傅婧没想到丈夫问起傅元令,一时捉摸不透丈夫的用意。“至于如何?接触的时间短,也没瞧出怎么样。”
陆坦由着妻子给他擦脸醒酒,自己半迷糊着说道:“以后好好跟她来往,潞阳府傅家可是大户,要是她肯带着你做生意,以后咱们陆家就要发财了。我要留在上京不知道要花多少钱,你上点心。”
傅婧嘀咕一声,“她一个丫头片子能懂什么,傅家厉害那也是以前的事情。”
陆坦就睁开眼睛看着傅婧,真是个蠢货。
当初要不是想着攀附伯府,也不会娶了个庶女为正妻,他早就后悔了。
既无眼界,又无见识,做事情目光短浅,连他的话音都听不懂。
第五百八十三章:借伯府的势
“让你去就去,哪来这么多的废话?”陆坦不耐烦的说道。
傅婧瞧着丈夫背对着她睡了,脸色很是难看,难道让她一个长辈去讨好一个晚辈?
说起来,傅元令认回来后,她还真的没怎么跟她来往,她心里是没把她当侄女的。
又想起自己在陆家的地位,傅婧只得忍气吞声将这口气咽下去,想着该怎么做才好。
过了初二,家里也得开始走亲戚,傅元令依旧不怎么出门,虽然说是出了重孝,但是无要紧的事情,还是不出门被人诟病。
太夫人年纪大了也不爱出去走动,就是二夫人比较忙。
本来昨日家里的几位夫人也该回娘家去,不过因为陆坦夫妻来京小住的事情,所以她们回娘家就改在了初三。
所以初三这天府里真是安静的很,傅莹跟傅姈当天就回去了,陆坦今日也出门交际,傅婧留在府里在太夫人跟前尽孝。
没看到傅元令,傅婧就笑着问了一句,“怎么没见令姐儿?”
太夫人半眯着眼睛养神,古妈妈就笑着说道:“大姑娘一早就来给太夫人请过安了,所以三姑太太没见到人。”
傅婧没想到傅元令来这么早,她还想着在太夫人这里偶遇一下,表示一下亲近,后面也好来往。
既然没遇上,傅婧只得另作打算,但不是嫡母跟前也不好拔腿就走,只能跟古妈妈笑着说话。
“祎姐儿在三皇子府怎么样,她出门子的时候,我也赶不来送她一程,心里怪挂念的。”傅婧想着祎姐儿一向是太夫人的心头宝,问她准没错。
古妈妈没想到三姑太太张口就戳到了四姑娘身上,她脸上的笑容都有点挂不住,但是还是说道:“四姑娘好着呢,只是在皇子府的规矩严些,不好说回娘家就回娘家。”
傅婧心有同感的点点头,嫁人做了媳妇,哪里有在闺中时自在,婆婆小姑妾室儿女忙不完的事情。
正说着话,就看到大夫人掀起帘子进来了。
傅婧有些惊讶,“大嫂不是回娘家了吗?怎么这个时候回来了?”
大夫人笑着看着傅婧,“我想着三妹妹在,难得你回来小住,就跟娘家说了一声回来了。”
傅婧以前是不太看的起长房的,毕竟府里是二房说了算。
但是这次回来,她明显感觉到大夫人在嫡母跟前体面多了,因此这才多客气几分。此时听着大夫人的话,心里也有几分舒坦,面上的笑容就真切了些。
“大嫂真是太客气了,这可如何使得。”
大夫人笑眯眯的颔首,“应该的,出嫁的闺女回娘家是娇客,不能慢待了三妹妹。”
大夫人说完又看着太夫人说道:“娘,三弟妹说晚会儿也回来,您瞧着咱们中午要不要请了云庆楼的厨子来家里?”
太夫人就睁开眼睛看着大夫人,“中午有事?”
大夫人就道:“是,今儿个早上三姑爷说想要在府里摆一桌酒席,托我帮忙安置一下。”
傅婧脸色一僵,她不知道这件事情。
这是在她的娘家,丈夫都没跟她说,直接跟大嫂打招呼,这算怎么回事?
太夫人微微皱眉,想了想还是说道:“你看着安排吧,别耽误了三姑爷的正事儿。”
借伯府的地方请客,自然就是想借伯府的势为他的前程走动。
第五百八十四章:起了疑心
虽说伯府如今不怎么样,但是到底脑袋上还顶着伯爵,多少管点用。
大夫人答应下来,正要转身出去安排,就听着太夫人又说道:“你去问问令姐儿,她的宴席摆在哪一日,都请些什么人,家里也好提前打算。”
大夫人一拍脑门,笑着说道:“您瞧我忙的晕了头,忘了跟您说这件事情。令姐儿说年节家里忙,她让人在风泊雅舍定了地方,就不给家里添麻烦了。”
“这孩子就是太周到。”太夫人笑着摇摇头,“那行,你让账房给她支银子,本就该是府里的开销。”
傅婧:……
傅元令现在在家里这么有体面的吗?
风泊雅舍她知道,那地方吃一顿饭少说也得几十两银子,要是像这样的年节的宴席,那得上百两。
府里现在这么有钱的吗?
傅婧又想起丈夫的话,心里一是也有些火热起来。
从太夫人那里出来,傅婧拦住大夫人非要跟着她一起准备丈夫的宴席。
大夫人倒也没拒绝,以为是傅婧不放心她,索性让她跟着。
但是没想到傅婧倒是话里话外的提及傅元令,隐隐带着打探的意思,大夫人就提起了心。
“令姐儿是个好孩子,家里的长辈没有不满意的,下头的姐妹兄弟也待她亲近。”大夫人避重就轻的笑道。
“令姐儿在家里呆着,那潞阳府那边的生意怎么办,岂不是没人照料了?”傅婧试探着问道。
大夫人心思一动,看了一眼傅婧,对这个小姑子她是不喜的,没出嫁的时候就掐尖好强,对她这个大嫂也并不敬重。
出嫁之后运气好,丈夫的官职一路往上涨,连带着她回娘家越发的得意。
这是不知道在哪里听说了什么,就想打令姐儿的主意?
“怎么会没人管,傅家那么多管事呢,都是当初傅老太爷留下的,能干得很,哪里还用令姐儿操心。”大夫人说了这一句,看着厨房到了忙快走几步,“咱们过去看看准备的怎么样了,大厨房一向是二弟妹管着,我也就过来瞧一眼,三妹妹来了也好正好把把关。”
傅婧到口的话没说出来,大夫人就进了厨房,她也只好偃旗息鼓,只能等下次再问。
或者,得问问她姨娘去。
大夫人那边得空往傅元令那边走了一趟,把傅婧打听她的事情讲了一下,也没时间多说,撂下几句话就又去忙了。
傅元令一想就能隐约猜到几分,大约是陆坦发现伯府变化有点大,这才起了疑心。
这人一向无利不起早,傅婧瞧着精明却是个蠢的,丈夫在外的私生子只比陆岫玉小一岁,这么多年过去了,她还毫无察觉,也是让人不知道说什么好。
反正她是不怕的,陆坦那样的人,她丝毫不想沾。
只是傅元令也没想到,到了第二日傅婧带着陆岫玉亲自找上门来,笑盈盈的好似跟她多亲近似的。
如果不是陆岫玉那满脸的抗拒,还真是让人难以分辨真假。
第五百八十五章:可见是个傻的
“姑母刚回来的时候,就想过来看看你,忙的无暇分\身,这才等到今日。”傅婧进了门就打量傅元令屋子里的摆设,瞧着也不是很出奇,跟府里其他的姑娘没多大的差别。
“姑母跟表妹坐。”傅元令笑着说道,又让人去泡茶,“还没好好祝贺姑母,指不定翻过年姑父就能更进一步。”
做梦去吧,陆坦这次没能成功留京。
但是好话都会讲,真假就难说了。
傅婧闻言脸上的笑容就带了几分得意,“你姑父的上司对他颇为看好,但愿能心想事成。”
陆岫玉有点不耐烦的说道:“父亲能干得很,当然能得偿所愿。”
傅元令看着现在还一无所知的陆岫玉,将来就会被她仰慕亲近的亲爹送出去联姻换前程,也不知道到时候还能不能说出这样的话来。
“你这孩子,话不能说填满,也不怕你表姐笑话。”
傅婧嘴里这样说,但是眼中却是跟女儿一样的得意,显然是认为这件事情不会有意外的。
傅元令懒得多说,跟着傅婧打太极,看着陆岫玉都要坐不住了,傅婧这才问起她生意上的事情。
傅元令笑了笑说道:“我还在孝期,这些事情都有家里的管事管着,我母亲过世前就已经安排好了,倒不用我多费心。”
“姑母听说你给朝廷捐银子,捐了几百万两,这是真的?”傅婧刚得了这个消息的时候简直不敢相信,几百万两啊,那得是多少银子,她长这么大没见过这么多钱。
陆岫玉冷笑一声,“这怎么可能,傅家再有钱,也不能这么多吧?”
在她心里,傅家就是个小商户,小门小户的能有多少钱。
只怕是傅元令故意夸大其词,多虚荣啊,真是让人看不上眼。
“表妹说的是,是商盟凑出来的,为了解朝廷之急,救灾区百姓。大家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吧。我一个闺阁女子出不了力,只能略表心意出点钱了,也没多少钱,外头都是虚言而已。”傅元令笑着说道。
提及商盟,傅婧的眼神闪了闪,开口说道:“听说内廷府跟你们商盟做起了生意,这可是好买卖。”
傅元令闻声知意,轻轻摇头笑道:“傅家只是在商盟挂个名头,商盟管事的是西北大商贾乔家的大公子,商盟有自己的制度,外人都不好插手。”
傅婧脸上的笑容一僵,“话是这么说,当初到底是出了银子的,给自家人谋点好处也不是不行吧?肥水不流外人田,是不是?”
“姑母说的有道理。”傅元令点头。
傅婧大喜,正想着让傅元令牵线给陆家弄点好处,就听着傅元令又说道:“商盟是按照贡献度来的,对商盟贡献越大,话语权越大。傅家……也只是出了一次力,毕竟我在孝期不好抛头露面的。”
傅婧脸上的笑容都挂不住了,看着傅元令心里鄙夷,真是白瞎了这么好的机会,也不知道给自家人捞好处。
可见是个傻的,做生意这么老实怎么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