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太缺银子了
因为宋时彧夫妻的到来,这个年过得很是欢快。
肖熙玥每天把孩子往丈夫怀里一塞,自己穿个便装就跟着母亲出门,不是去书院就是去矿山玩的是不亦乐乎。
宋云晗跟肖芾性情相投,舅甥俩整天在府里上山下海的折腾,傅宵就不喜欢这些,最近他很喜欢看账册,虽然大多都看不懂,但是他颇有不耻下问的精神。
反正,不懂就问。
问的问题太多了,戚大管事都觉得脑仁疼,这小主子是十万个为什么吧。
只有宋云泽最乖,每天被父亲抱着送人照看,上午跟着伯祖母,下午跟着姑祖母,晚上还有娘亲香香的怀抱等着他,小日子挺美。
鹿鸣州宋时彧没有来过,但是这边水利建造比西北要好很多,他心里存了学习的心思,每天就跟着岳父出门,遇到好的大坝还会停下来跟人求教如何建造。
蓄水是个很大的问题,鹿鸣州这边不仅要蓄水还要考虑汛期分水,但是西北就没这个担忧,那边太旱了,只要把如何蓄水学好就成。
挖沟造渠是个很有学问的事情,宋时彧一头扎进去,肖九岐十头驴也拽不回来,就由他去了。
转头,自己跟媳妇说道:“真是想不到他年纪轻轻的还能这么沉得下心。”
何止是肖九岐想不到,傅元令也想不到,笑着开口,“这倒是难得,多学点东西总是好的。年后他还要回西北吗?不是说调任?”
肖九岐:……
略有点心虚。
看他这样子,傅元令心里就明白了,叹口气,也不知道说什么好。
皇位上坐着的是自己儿子,在外头吃苦的是女儿女婿,手心手背都是肉,“让孩子们自己去办,咱们啊,照顾好自己就成了。”
肖九岐心里悄悄松口气,看着媳妇不免有几分讨好的说道:“反正他还年轻,再拼个十年算什么。西北那边临时换将不好,事情是他一手一脚做起来的,再换个官员过去不知道又会发生什么变故。”
傅元令听着肖九岐这话里的意思,就知道只怕是四哥也是这样想的,想着宋时彧能做出政绩,还能被看重也是他的本事。
既然做了官,就要对得起身上的官服。
傅元令没有再说什么,只想着要是年后宋时彧回了西北,看他在这边学习的架势,怕是要修建蓄水大坝,这就太难了。
西北太旱,一年到头下雨的次数屈指可数,引水就是个大问题,虽然现在沟渠已成,但是后续更多的问题还在。
就比如每年维护沟渠水不断流就很难,这些都要银子啊。
朝廷肯定拨了银子,但是只怕远远不够。
傅元令头疼,还真是被傅宵说对了,太缺银子了。
一家出银子不是长久之计,而且傅家也没这样的能耐一家能养一个大西北,还是要想别的招。
但是傅元令眼下也没好的办法,只看着肖九岐说道:“银子的缺口只怕很大,得想个法子。”
肖九岐也知道,皱眉说道:“宋时彧心里有打算,等他自己开口再说。”
032:瑞珠选婿
傅元令就点头,“那也成。”
宋时彧这孩子办事情有章法,既然肖九岐说他心里有主意了,傅元令就知道这不是一句空话。
反正她这边先准备着,用不上最好,万一孩子的真的应急,自己也能兜得住底。
心里划拉下账面上的银子,傅元令也能存住气了。
过年鹿鸣州比在上京更热闹,毕竟有一个商户出身的王妃,鹿鸣州这样好的地方,又是肖九岐的封地,装扮起来自然更用心。
她将在上京做过的灯市在这里原样复制了一遍,不过鹿鸣州跟上京还不同,上京的道路四通八达,鹿鸣州却是随着地势修建,因此鹿鸣州的道路通常是曲折幽长。
傅元令已经有意的在整修,尤其是建造灯市的时候,尽量的将灯市的道路打通,以瑾王府为中心往四周辐射出去,五六年下来,至少鹿鸣州的中心地带,已经能呈现出道路规整的样子。
过了小年开始,鹿鸣州就撤了宵禁,灯市一开,大晚上的出去一看火树银花不夜天,当真是人间盛景。
肖九岐才不管别人怎么想,自己的俩小崽子往他四哥怀里一塞,自己带着媳妇悄默声的去逛灯市了。
太上皇:……
他也想带着媳妇去看灯!
徐秀宁乐得不行,难得看着丈夫无语的样子,轻轻靠着他说道:“真好,要是瑞珠也在就更好了。”
太上皇拍拍媳妇的肩膀,“会来的,崇礼一个状元之才,就该为国出力,瑞珠跟着他是对的。你看小九夫妻这么疼爱熙玥,还不是让她跟着时彧在西北吃苦。真说起来,崇礼跟瑞珠在西南做官算是享福了。”
丈夫这样一说,徐秀宁就道:“你这算是安慰人吗?九弟知道了,只怕又要给你使脸色。”
太上皇乐,“我又不傻,才不会当着他的面说。”
徐秀宁也笑,“当年瑞珠一眼就看上了崇礼,你还反对这门婚事来的。”
太上皇:……
谁做岳父不是看着女婿就跟狼崽子一样?
也不是他挑理,论长相白崇礼跟宋时彧就没法比,宋时彧那张脸,那真是万里挑一的出众,整个上京也就肖翼能跟他比一比。
白崇礼就不一样了,面阔老成,知道的给闺女挑女婿,不知道还以为是选了个哥!
想起来太上皇就心塞,当年也不知道瑞珠那双眼看上他哪里,好在白崇礼虽然长相一般般,到底是个人才,而且对女儿也好,太上皇这口郁气才散了些。
看着丈夫的神色,徐秀宁哪能不知道他想什么。
她想了想,靠着丈夫的肩,转头看着外头半空挂着的弯月,徐徐开口说道:“咱们瑞珠心里清明,她自幼在皇家长大,见过的俊男美人不说别人家,就咱们自家一群堂兄堂弟堂姐堂妹,表兄表弟表姐表妹的哪个是个丑的?”
这倒是!
皇家出美人,毕竟皇家的人挑媳妇就没个丑的,生的孩子自然一个比一个好看。
“可是瑞珠不稀罕这些,她就想找个……他九叔那样的对媳妇好的。”徐秀宁说着自己就乐了,女儿的眼神还不错,白崇礼让她挑着了。
033:后宫美人的归处
皇家公主看着风光高高在上,其实婚事最难。
长公主当年嫁给杨霁英,入了杨家门也是吃了几年苦才慢慢地站稳脚。
长乐公主最聪明,但是又怎么样呢?
她把鹿玉坤管的太严了,后来又想着算计元令,小九以牙还牙塞了个柳玉娘过去,那时候谁又能想到这个柳玉娘能在阳崇府掀起那么大的风浪。
“长乐的事情你还记得吧?”徐秀宁轻声开口说道。
太上皇眉头微皱,显然不太愿意提这件事情。
徐秀宁伸手抚了抚他的眉心,“长乐一辈子聪明,但是就是小聪明太多了,反而把日子过得最糟。那柳玉娘先后给鹿玉坤生了三个儿子,长乐膝下只有一子一女,且因为当年谭贵太妃跟吴王的事情,朝廷也不太会为她出头,现在的日子过得多苦?”
太上皇并不喜欢长乐公主,但是想起她的下场也难免唏嘘,“要是白崇礼敢这样做,我就打断他的狗腿!再说,瑞珠身后还有翀儿给撑腰,他不敢。”
“夫妻过日子,要是过成敢与不敢,就像是鹿玉坤跟长乐一样,又有什么意思?鹿玉坤后来之所以敢把柳玉娘母子四人接进府不就是因为谭贵妃成了太妃出宫吗?”
先帝一走,再也没人替长乐撑腰,鹿玉坤被长乐公主压了一辈子,反弹起来就格外的厉害。
太上皇冷哼一声,“朝廷也不是不管,不过是早年长乐做的那些事情让翀儿不快,想要为九弟妹出口气。你且等着,再熬几年,阳崇府要立承继人,翀儿肯定会下旨选长乐的儿子,这是朝廷的体面,翀儿不会让鹿家打了朝廷的脸。”
就是这几年才难熬,等自己儿子元洲大一些,长乐少不得要去翀儿面前求肯,那时候翀儿只怕才会高抬贵手。
年轻时造的孽,早晚都是要还的。
“不说长乐了,提起她我就想起永泰了,我想着咱们要不要把母亲接来住?”徐秀宁开口问道。
当年夫君退位,太后很是闹了一场,怕不体面,让翀儿对太后最后一点耐心告罄,就让太后先去了皇陵呆了段日子,后来就让永泰公主把太后接去了定繁府,一晃也好几年了。
太上皇沉默了,捏着妻子的手不做声。
徐秀宁笑着说道:“上回永泰给我写信还说母亲现在吃斋念佛性情好了很多,九弟两口子都不是小心眼的人,咱们总不能真的让母亲一直在定繁府呆着。”
这都几年了,想来太后也已经放下执念,年纪大了,说实话多活一日有一日,要是真的哪天没了,只怕夫君心里这道坎就永远过不去了。
“我跟小九商量下再说吧。”太上皇道,他看着妻子良久,“我知道你是为了我,这些事情我会处置好,你就别费心了。”
徐秀宁笑,她有什么好费心的,当年他们夫妻要来鹿鸣州,出京之前,他就把后宫散了,后宫嫔妃不是没有要跟着来的,但是他都不许。
034:好在岳母比较靠谱
愿意归家的给了备了嫁妆回家自嫁,主要是后进宫的美人皇帝都没碰过,遣散回家好嫁人。
早年在东宫就入了府的,白贤妃受早年汉阳王的事情牵累,后来陛下要走,她自己主动提出去了皇家寺庙修行。白家已经倒了,她没有娘家可回,陛下因为白家的事情对她十分厌恶,自然不会带她离开,她没什么退路,只能去皇家寺庙。
展淑妃本是要死活跟着来,但是太上皇没答应,给她两个选择,要么回家养老,要么入皇家寺庙。
展淑妃在太后回宫后没少帮着太后兴风起浪,让她跟着来鹿鸣州,不知道又要生出多少事端。
徐秀宁不好开口,幸好太上皇自己拿定了主意。
展淑妃当然不愿意入皇家寺庙青灯古佛一辈子吃斋,想了想最后拿了陛下给的养老银子回了展家。
那些过往经历的时候心惊胆战,如今想起来也只剩一笑。
当年成亲时,他说会对她好。
徐秀宁曾经不信,但是走到今天她信了。
人这辈子只要没有闭上眼,就有任何可能会发生,谁又会想到她跟自己的丈夫幸福日子会是他做了太上皇之后呢?
“笑什么?”太上皇看着妻子一个人在偷笑就问道。
“明天我们也出去看灯吧。”徐秀宁回头对上丈夫的目光。
她这个人一辈子要强,在闺中时不能给娘家丢人,嫁了人不能给丈夫添麻烦,遇上事情首先想到的是一个人扛。
如今她明白,两个人过日子就要一根扁担两头担。
“好啊。”太上皇笑着点头,“明天开始灯会上就会有戏楼开唱,咱们正好去听戏。”
“不知道今年还唱不唱‘挑花灯’,去年唱的真好。”
“正因为未知才更有趣,去了就知道了。”
“好啊。”
夜色渐渐地深了,肖九岐带着傅元令回家,没想到正在门口撞上了要出门的宋时彧夫妻。
宋时彧:……
肖九岐:……
傅元令没忍住一笑,看着捂着嘴笑的熙玥,“怎么这么晚才出去?”
“云泽粘人才刚睡沉了。”熙玥无奈的说道。
傅元令拍拍女儿的肩,“去吧,西街比较好玩,去那边玩。”
肖九岐还没来得及说什么,就被自家媳妇拽走了。
宋时彧赶紧带着媳妇往外跑,偷偷出门遇上岳父,哎,心慌慌的。
肖熙玥跟着丈夫出了门,俩人牵着手顺着路往西街走,边走边说道:“你怕什么?”
这都做了多少年的女婿了,一点没长进。
宋时彧:……
他看了眼妻子,就他岳父一言不合就能翻脸揍人的性子他能不担心吗?
就怕自己一个回答不好,这要是脸上挂了彩陪着媳妇逛街也忒丢人了。
好在岳母比较靠谱!
这话宋时彧当然不能说,只道:“岳父大人威武,何止我怕,我想很少有人不怕。”
肖熙玥一想这倒也是,喜滋滋地说道:“这倒也是,不过四弟就不怕,跟我爹一模一样的性子,等他大一些才更让人头疼呢。”
宋时彧想想肖芾的性子,心想那倒不会。岳母都能把岳父管的妥妥当当的,肖芾这么点小人还能治不了他?
说好的不去学堂,现在不也是乖乖去了?
035:封王的本事
在西北哪有这样的好时光,那里太穷了,两夫妻整日忙碌,也没闲情逸致像现在这样悠闲逛街赏灯看花。
宋时彧微微用力握着妻子的手,“鹿鸣州处处繁华,入目皆是人间美景,本来你应该过这样的日子。”
她是瑾王夫妻的掌上明珠,捧在手心长大的宝贝,嫁给他后却要跟着他在西北受苦。
肖熙玥闻言侧头看着丈夫,顿了顿才说道:“可不是,我从未想过我会陪着一个人吃那样的苦。若是没嫁你之前有人跟我说,肖熙玥我跟你说,你将来所嫁的夫君会让你跟着吃很多苦,我大概回一脚把他踹出去,开什么玩笑呢。”
宋时彧听着媳妇这话轻轻一笑,想起那样的场景觉得挺有意思,也的确是自家媳妇能干出来的。
从某种角度去看,其实熙玥比陛下更肖似岳父,陛下的性格里更多的像是岳母,不动则已,一动千钧。
岳父则不同,做事情一向随心所欲,向来不吃亏,吃了亏一定要加倍逃回去。
“当初我记得你跟着我去西北,西北的官夫人认定你一个刚成亲没多久的小媳妇脸嫩,想要拿捏你,却被你一个个的撅回去,想起来就觉得好笑。”
肖熙玥自己也笑了,“当年初出茅庐不怕虎,管它什么官夫人,你让我不高兴,我就能让你不高兴,那时候也没少给你添乱。”
“那倒没有,毕竟岳父威名甚响,那群人可不忌惮我,但是却怕岳父扛着大刀从上京追杀过去给宝贝女儿出气。”
肖熙玥锤了一下宋时彧,“有你这样说话的吗?当心我爹听到了。”
“岳父听到了一准儿高兴的拍着胸口说,没错!”
肖熙玥笑的直不起腰来,“那倒是,我爹啊,被我娘惯的,你看看现在一把年纪了做事情还是这么任性。就说带着弟弟们去西北,说去就去了,当初见到人把咱们给吓的。”
宋时彧闻言也笑,“岳母非一般女子,如今你跟着我在西北扎根,就这股韧性肖似岳母。”
肖熙玥摇摇头,“比起母亲我可是差远了,我们几兄妹中,我瞧着最像母亲的是小五。”
宋时彧一愣,“仔细一想还真是这样。”
肖熙玥仰头看着远处扎成富贵花形状的各色花灯,“四弟最像父亲,性子跳脱,喜爱武艺。五弟最沉静,摸算盘,看账本,背术数张口就来,将来他承继了傅家,一定能传承母亲的衣钵。”
肖熙玥还有句话没说,她是个最没心没肺的,过日子就图个高兴顺心。
肖翀则是承继了父母的优点,既有父亲一往无前的胆识,又有母亲临危不乱深谋远虑的谋算,如今坐在皇位上,刚登基时还有老臣欺他少年君王好摆弄,哪知道最后却成为二弟登基立威的踏脚石。
肖熙玥在鹿鸣州的这段日子,她已经隐隐察觉到,母亲对四弟的培养,有意让他顺着性子长,并没有过多约束,唯独严厉的一点,就是让他多读书。
四弟将来会承继封地,肖熙玥知道,四弟作为一个封王,恰好有一个封王的本事就好。
再多,就不合适了。
036:该做的事情还是要做
今年过年可谓是瑾王府人最全的一年,虽然并不是所有人都到了,但是比起往年已经是好多了。
长公主一家,宋时彧一家,再加上太上皇一家跟肖九岐他们,当真是守岁夜守了一晚上,大家高兴的毫无睡意,孩子们在外头的空地上放烟花,最小的云泽都试探着拿着香去点鞭炮,那既想试试又有点害怕的样子,众人都被他逗笑了。
还是肖芾握着他的手带着他点燃了烟花,看着烟花飞上天的那一刻,云泽高兴地扑进母亲的怀里。
傅元令坐在窗前,看着这一幕,脸上不由得也露出一个微笑。
肖九岐玩性大,带着女婿跟一群孩子闹成一团,太上皇可不掺和,在廊檐下颇有指点江山的味道,示意肖九岐怎么摆烟花放出来才更好看。
长公主跟驸马在太上皇身边说笑,徐秀宁看着傅元令一个人,就走过来在她身边坐下,笑着说道:“今年真是热闹了,家里还是人多好。”
傅元令认同,转头看着徐秀宁满脸的笑容都止不住,“我听四哥跟王爷说了太皇太后的事情,四嫂你这样做是对的。”
徐秀宁也有些不自在,看着傅元令说道:“我心里也是为难,知道母后跟你之间的恩怨,但是这么多年了,要是一直让母后在永泰那边,你四哥难免就背上不孝的名声,以后史书上如何书写?他这样的人,一辈子为国为民,总不能因为这点事情落下骂名。”
徐秀宁看着傅元令认真地说道:“我原想着过了年亲自跟你商议这件事情,没想到太上皇倒是这么快跟九弟说了。九弟妹,我想着这件事情不能让你跟九弟为难,要是将母后接过来,我打算跟太上皇搬回我们自己的宅子去住,如此一来就跟王府这边分开,大家都舒坦。”
傅元令倒是没反驳,想了想说道:“现在说什么都还太早了,太后现在到底是个什么样子咱们也没看到,等年后把太后接回来再说吧。再说四嫂也不用有这样的顾虑,当初在上京那是因为她是太后,我跟肖九岐低人一头,难免要受些委屈。可现在太后要到鹿鸣州的地盘上,我们夫妻还怕什么委屈,再说,这么多年过去了,太后只怕早就想明白了。”
听着傅元令这样说,徐秀宁挺感激的,她知道傅元令是为了让她安心,可她做人妻子,做人儿媳,有些事情丈夫顾念兄弟之情不能提起,她却不能不为自己的夫君着想。
她也是为难的,但是再怎么难,该做的事情还是要做。
“不管到时候太后变成什么样子,我们都会从瑾王府这边搬出去。”徐秀宁这一点很坚定,不能让肖九岐夫妻为难。
原本大家住在一起是因为热闹,还有两个孩子在身边他们也舍不得,但是太后一来,徐秀宁就不得不考虑得更周全些。
傅元令对上徐秀宁坚定的神色顿时就笑了,“行,四嫂你高兴就成,就算是搬走了,两家也不远,走着路一盏茶就到了。”
037:余生很长,有你真好
徐秀宁听傅元令这样一说也笑了,“可不是,本来就是邻居。”
俩人都乐得不行,傅元令看着她慢慢开口,“太皇太后年纪不小了,总不能将来在永泰那边老去,的确是要接回来的,四嫂你做得对。”
要是太皇天后在定繁府驾鹤西归,四嫂说的没错,四哥要背着不孝的名声。
傅元令没想到这一点,现在听着徐秀宁提及此事她当然是赞成的。也是他们夫妻没想周全,其实这种事情不该让四嫂主动提起,他们该先想到的。
既然有了这个打算,傅元令自然是想要做好的,等翻过年,她这边就准备好了最舒适的马车,让肖九岐带着护卫前去定繁府接太后。
太上皇想要亲自去的,但是翻过年他就一直犯咳嗽,这山高水远的来回怎么也得一个月,不要说徐秀宁不放心,傅元令夫妻也不放心。
如此一想,肖九岐就打算亲自去了。
不过,肖九岐还是等到宋时彧夫妻回了西北才启程,肖熙玥走的那天抱了抱留下的两个儿子,又看着爹娘,跪下磕头。
宋时彧与她一起跪下辞别,肖九岐上前把人扶起来,“罗里吧嗦的,又不是不回来了。”
“爹!”肖熙玥又哭又笑的,脸上的妆都花了。
肖九岐拿出帕子给女儿擦擦脸,“去吧,你爹娘都好着呢,还轮不到你在床前尽孝。要是宋时彧敢欺负你,你就给爹来信,爹一准扛着大刀去给你撑腰。”
宋时彧:……
傅元令轻轻推了肖九岐一下,这才看着宋时彧笑着说道:“此一别再见不知何日,盼你们夫妻二人携手共进,恩爱白头,俩孩子放在这里就安心吧。”
宋云晗牵着弟弟的手,看着爹娘笑,“我会照顾好弟弟的,爹娘就放心吧。”
放心自然是放心的,就是不舍,太多的不舍。
肖熙玥忍着泪与夫君跟太上皇还有长公主们辞别,怕自己再看一眼孩子就走不了了,咬着牙上了马车。
傅元令望着马车逐渐离开,最小的云泽似乎终于意识到了什么,大声的哭了起来。
令人意外的是,肖芾弯腰把外甥扛在肩头,“走,小舅舅带你去玩,男子汉大丈夫哭什么。”
傅宵牵着宋云晗的手也往回走,侧头与他说话,安抚着他离开父母不安的心。
孩子们明明都还小,却似乎又长大了。
第二天,肖九岐就踏上了去定繁府的路,傅元令长叹一声,开了年,虎着脸把两儿子外加一个外孙送去了书院。
云泽太小了,傅元令决定再过一年送他去书院读书。
肖芾生无可恋,不知道这书要读到什么时候才是个头儿。
鹿鸣州的日子日复一日的往前走,傅元令管教孩子的同时,又将傅家的生意做得更大。
一个半月后,太皇太后抵达鹿鸣州,傅元令随着太上皇夫妻去迎接,见肖九岐扶着她从马车上下来,一头银发,脊背微躬,走起路来颤巍巍。
傅元令一怔,随即又释然,时光啊,从不会在任何人身上手下留情,但是在太后身上,时光的印记却更深些。
肖九岐抬起头,正对上傅元令凝视他的目光,不由得露出一个大大的笑容。
阳光很暖,笑容很大,傅元令微微侧头,对着肖九岐展颜一笑。
余生很长,有你真好。
肖翀番外001:阮贵妃
后宫,玉芙宫。
阮贵妃一如既往早早地起身,将最小的儿子送到宫门口,看着他带着宫人去了前殿读书。
夏枝是在阮贵妃初进宫的时候就分到她身边服侍的老人,此时看着贵妃的神色不太好,便笑着说道:“三皇子昨儿个才得了先生称赞,陛下若是知道必然会高兴的。娘娘,奴婢听说今儿个御膳房有新进的巴掌大的虾,不若让御膳房做了来,午膳时正好请陛下来尝一尝。”
阮贵妃看了夏枝一眼,没说好也没说不好,扶着秋水的胳膊往回走,走了几步,这才问道:“昨晚上陛下在仲安宫留宿了?”
夏枝脸上的笑容一顿,随即就消失无踪,笑着说道:“陛下勤于国事,昨日本无意入后宫,是明妃娘娘跟前的大公主忽然肚痛无比,这才请了陛下过去,说是闹了半宿,等大公主好些早朝就要到了,陛下赶着去早朝,留在仲安宫也只是为了照看大公主。”
阮贵妃的脸色更不好看了,她生了三个儿子,明妃只有一个女儿,可陛下却更疼爱大公主。
还有昭华宫的赵美人,虽然无子无女傍身,却特别会邀宠。
阮贵妃回到寝室坐在镜前,她仔细认真的打量自己的脸,明明这张脸依旧那么美,但是有什么用呢,陛下已经很久没在玉芙宫过夜,平日过来也只是看看孩子。
但是现在随着孩子长大,大皇子跟二皇子已经从后宫搬出去,只剩下一个三皇子在自己身边,陛下来的次数就更少了。
明明刚进宫的时候,陛下对她很是喜欢,不然她也不会生下三个儿子。
但是,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陛下就好像对她慢慢的疏远了。
当年她生下三皇子后,陛下有意立她为后,但是朝臣却以她出身低微为借口抵制。
朝臣想要陛下娶名门淑女为后方能母仪天下,陛下没有妥协于朝臣,可是却也再没提立她为后之事。
好像就是从那以后陛下待她就不同了,阮贵妃百思不得其解,不知道自己哪里做错了。
阮贵妃心里很烦躁,就像是一头困兽找不到出路,但是却又不能随意发泄自己的怒气被人捉到把柄。
陛下登基后只开了两次选秀,第一次选了自己入宫,第二次选了明妃跟赵美人。
诺大的后宫就她们三个人,因为没有皇后,后宫也就没有参拜中宫的例子。
早年后宫只有她一人,后来多了明妃跟赵美人,但是陛下没开口让二人来仲安宫请安,她自己又不是皇后,自然不能提此事,如此一来,后宫就形成了现在的局面。
阮贵妃心有不甘,但是又无可奈何。
何况,阮贵妃现在心急的是自己的长子已经长成,但是陛下绝口不提立太子的事情,虽然说这后宫三个皇子都是她所生,可太子的生母这个名头,自然要比贵妃更重。
而且一旦陛下立了太子,自己作为太子的生母,说不定为了太子的声誉,皇后的位置自己也能再想一想了。
002:赵美人
阮贵妃正在焦虑的时候,仲安宫的明妃正在赵美人那里喝茶。
赵美人身体不好,一年倒有半年在吃药,但是她自己会调养,虽然是个药罐子,但是气色还不错。
调配的一口药茶悄悄给了她一罐,她喝了几个月,当初生公主的时候亏损的身子倒是养回来了些。
“你听说了吗,陛下要南巡。”明妃的眉眼很柔和,不像是阮贵妃美的娇艳无双,却像是明珠一样温润柔软。
赵美人的美又不同,像是夏日午后那一口凉凉的冰碗,又美又娇又冷又艳。
赵美人斜靠在美人榻上,闻言笑了一声,“算算时间陛下可不是要南巡,毕竟瑾王夫妻在鹿鸣州。”
说到这里,赵美人眉眼的都要飞起来,“说起来这消息要传到阮贵妃的耳朵里,只怕她就更要坐不住了。”
明妃看着赵美人幸灾乐祸的笑容一时不知道说什么,良久才叹口气说道:“陛下三子皆是贵妃所出,你以后言行要注意些才好。”
赵美人却是不当回事儿,“我也只在昭华宫里,在明姐姐面前说一说而已。再说,阮贵妃那点心思谁还不知道,不过是看着大皇子年龄到了,陛下却丝毫不提立储的事情心里急了。”
明妃听着赵美人就这么把话直白的说出来,无奈的摇摇头,“这种事情不要轻易出口,被人听了去传到阮贵妃那里,指不定就要记你一笔。”
“我才不怕。”赵美人嗤笑一声,“就我这身子多活一日就赚一日,指不定哪天躺下就再也起不来,自然是怎么高兴怎么活。”
明妃:……
赵美人看着明妃的脸色又无奈又头疼的样子,她就笑的更开心了。
人活一辈子,短短几十年,做什么想那么多,快活一日是一日。
明妃看着赵美人欢快的笑容,心里也是有些羡慕的,不由的也跟着一笑,“这次南巡,不知道陛下会不会带着人去。”
“贵妃去不去我不知道,反正我是要去的。”赵美人轻轻哼道。
明妃看着赵美人,“我是不争这个的,只是若是妹妹去的话,能不能带上大公主?”
“明姐姐自己跟陛下说,陛下喜爱大公主必然会答应的。”赵美人有时候也想不通明妃到底在怕什么,做什么都是小心翼翼的。
“若是我开了口,陛下到时候只带着大公主不带着几位皇子去,只怕贵妃就要记恨我们母女。”明妃叹气,“妹妹不同。”
赵美人膝下无子,她一向跟公主走得近,若是有她开口,贵妃便是知道了顶多气两日就罢了。
可要是她开口求陛下,落在贵妃眼里不免又成了仗着公主肆意胡为。
明妃没见过瑾王夫妻,但是早就听说他们的威名,她心里是想自己的女儿能多去去见见外祖父母的。
因为她也知道,陛下的心一直在鹿鸣州,若是自己的女儿能跟瑾王夫妻多亲近些,以后的路就能走得更好些。
赵美人对上明妃无奈的神色,知道她心里的打算,但是没说破。
俩人一起进宫,明妃对她多有照看,自己几次发病都是明妃照看她,她心里自然有数。
003:肖翀
“事情还没准数,等到时再说吧,急不得。若是我去,我就带上大公主。”赵美人道。
明妃道:“那就多谢妹妹了,回头我再给你绣一幅炕屏来。”
“你还是歇歇吧,年纪渐长眼睛还要不要了?再说,炕屏这东西有一个心头好就足够了。”赵美人忙拒绝,明妃针线极好,早几年绣了个白孔雀的炕屏给她,她特别喜欢,只是这东西很费眼。
“反正闲着也是闲着,慢慢做来就是。”明妃记了赵美人的情,就得还人家几分。
说了半天话,明妃就起身告辞,“刚入春,你自己多注意些身体,倒春寒厉害得紧,别没事出去吹风,回来又要躺几日。”
“知道了,你怎么越来越啰嗦。”赵美人假装头晕赶人,她就受不了别人对她这样的好。
明妃笑着走了,赵美人松口气。
明妃一走,屋子里就安静下来,宫人都在外头候着,赵美人不叫人也没人赶进来服侍。
她一向喜欢清静,最不喜欢身边总有人围着,好比玉芙宫的阮贵妃,每次遇上她,身边总是人山人海的摆排场。
不知道过了多久,宫人站在帘外小声回禀,“主子,前殿传来消息,陛下来用午膳。”
赵美人听到声音慢慢睁开眼睛,好一会儿才回道:“准备着吧。”
“是。”
屋子里又安静下来,赵美人看着窗外的迎春花迎风招展,别人都喜欢牡丹芍药,她却是喜欢这迎春花。
小小的黄色的花瓣,能迎着寒风盛开,就像是她病病歪歪这么多年依旧还活着。
其实死了也好,可是就是死不了有什么办法呢?
让她自己寻死,她也咽不下这口气,就这么活着吧。
也不知道过了多久,赵美人听到有浅浅的脚步声传来,声音太熟悉了,是陛下的脚步声。
她睁开眼睛坐起身,转身回头。
陛下正好掀起帘子进来,俩人四目就撞在了一起。
赵美人见到陛下也没起身见礼,反而笑着说道:“您可来早了,饭菜还没上桌呢。”
“朕到你这里歇歇脚,你倒是给朕倒杯茶,一身的懒骨头。”肖翀径直到暖榻上坐下,看了一眼赵美人说道。
“妾身一直就这么懒,您说了多少年了,您说不烦我也听烦了。”赵美人到底还是起身冲茶,唤了宫人送热水进来。
她自己洗了手擦干,取了甜白瓷的茶盏,放了几片茶叶,试了试温度,将热水慢慢的注入茶盏。
碧绿的茶叶在水中翻飞,浅色的茶汤在阳光下泛着一抹金色。
双手捧着茶盏放到陛下面前的炕桌上,自己则在对面坐下,随手又拽了个软枕垫在背后,她坐着的时候也总没个正形。
陛下已经习惯了,只看了她一眼收回自己的目光,端起茶盏慢慢的喝茶。
适宜的温度,适宜的浓度,适宜的香气,一切都是那么舒服。
一盏茶下肚,陛下这才看着有些昏昏欲睡的赵美人,“朕过两个月要南巡,你跟着去吧。”
004:孙子都抱上了
“妾身就知道陛下肯定会带着我的,那我能带上大公主吗?陛下勤于国政,路上肯定没时间陪妾身,有大公主在也能热闹些。”赵美人立刻坐直身子,一双眼睛亮晶晶的看着陛下问道。
陛下对上赵美人的眼睛瞬间有些失神,微楞之后,才说道:“明妃找你来说的?”
“也不全是明姐姐来说,妾身本来就有这个打算。”
“你又知道朕要带着你了?”
“陛下最终总会答应的。”
陛下抿抿唇,抬头又看了赵美人一眼,良久叹口气,“罢了。”
赵美人一笑,也没问陛下为何叹气。
午膳很丰盛,阮贵妃那边念叨的大虾,这会儿倒是出现在赵美人的饭桌上。
她自己动手剥虾,虾皮跟虾肉完美的分开,放在白玉般的碟子里,轻轻推到陛下跟前。
肖翀看着赵美人继续低头剥虾,看也没看他,他收回自己的眼神,伸手夹了一个放进口中,半响才道:“这虾瞧着大个,倒不如去岁的河虾更好吃些。”
赵美人闻言就乐,“自己下网捞出来的自然吃着更香,等今年避暑,陛下再带着臣妾去皇庄住几日吧。”
陛下节俭,不爱去避暑行宫,来回大费周章不说花费不少,所以每年夏天最热的那段日子,陛下就会去皇庄住几日。
赵美人自己奉行及时行乐,阮贵妃以国母自居,做事一向要端庄持重,明妃无子虽然封了妃却总觉得底气不足。
只有她总会在宫规的缝隙中给自己寻找舒服的地界,好比南巡,好比皇庄避暑,她是能豁出脸皮跟陛下提要求的。
陛下只笑了笑没说话,用完膳离开时才道:“到时再说吧。”
赵美人送走了陛下,在她心里,陛下这句到时再说就等于是答应了,心情一下子就好了起来。
陛下走出了昭华宫,循着宫道慢慢的往前殿走。
初春的季节扑面的风还有些寒凉,这点冷意对他而言着实不算什么,身后的宫人远远地跟着,诺大的宫道,一片寂寥。
进了御书房,还没坐稳,就有太监总管拿了一封信进来,“陛下,鹿鸣州的信。”
皇帝的眼睛一亮,伸手接过来,摆摆手让人退下。
殿中无人后,他才有些急迫的撕开信封,拿出里面的信来。
展信一看,是母亲的字迹,陛下的嘴角就慢慢地勾了起来。
信中无大事,只是说些家中的趣事,好比四弟又闯了祸,被父亲提着鞭子撵了半条街,想想那种情形,陛下眼中都带了笑意,父亲老当益壮啊。又说五弟带着商队出了海,一走就是大半年,母亲心中很是担忧。
皇帝抿抿唇,五弟出海是奉他的命寻找新的粮种,看来五弟没跟母亲说实话,母亲只以为他是照例出海,他心中有些愧疚。
心中还讲了熙玥的长子要说亲的事情,看到这里皇帝就想着以妹夫宋时彧那性子,这结亲还有的磨。
再往下就看到了大哥抱了孙子的消息。
皇帝:……
大哥去年就辞了所有官职,带着妻儿南下,说什么为朝廷忙碌半生,如今要去鹿鸣州尽孝。
这孝尽的好,孙子都抱上了!
005:大皇子
皇帝拿着家书翻来覆去的看,好久才将信纸放回信封内,又将信封放到了锦匣里,那里头已经有厚厚一摞家书,有闲暇时他就会拿出一封慢慢的读,好像这样父母兄弟妹妹像是还在他跟前一样。
早年他南巡的时候见过四弟跟五弟,俩人一静一动,一样的面容却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气派,每每想起来都觉得有意思。
他记得自己小时候就跟四弟一样捣蛋,但是后来慢慢的就要学着沉稳起来,但是四弟却不用这样,不然也不会娶了媳妇有了孩子的人还要被爹拿着鞭子在后头追着打,真好。
五弟更像母亲,让他记忆最深的是初次见他时,他拿着一把算盘盘账,他隔着窗子悄悄的看着他,就见他眼睛盯着账册,看也不看算盘,双手如飞只留残影,就像是母亲盘账时的样子。
十岁的时候,五弟就跟着傅家的商队四处行商,好多回抵达上京,他们两兄弟就偷偷的见个面,躲在大哥家后园子里,三兄弟喝上一壶酒就特别的惬意。
五弟性子安静,行事稳重,做任何事情讲究个不动声色,所以每次来上京见他,倒弄得他这个皇帝跟做贼一样。
后来每每想起,他就觉得自己像是被小五带歪了,做哥哥的见弟弟怎么就见不得人了?
后来有一回他跟大哥抱怨了一句,大哥就说,“五弟牢记母亲的话,不能给你添任何的麻烦,尤其是他走商路,你却是大乾的帝王,小心些也是好的。再说你没看出来吗?五弟怕麻烦,要是正经去见你,沐浴更衣换正装进宫门等候召见……”
皇帝沉默了。
确实,他家小五怕麻烦。
现在想起这些事情来,自己还觉得有意思,但是三兄弟每次做贼一样的见面,也另有一番趣味。
“陛下,大皇子求见。”
皇帝抬起头,“宣。”
“儿臣参见父皇。”
皇帝抬头看着自己的长子,笑了笑说道:“怎么这会儿过来了?交给你的差事都做完了?”
“还没有,儿臣今儿个早上被三弟堵住了,闹着要儿子跟您求情南巡带上他。”大皇子苦笑一声,“儿子被缠得没办法,只能来您这里了。”
皇帝脸上的笑容慢慢的消失,对上儿子的眼神,仔细打量一番,这才说道:“你是怎么想的?”
大皇子抿抿唇,“儿子也不知。”
他知道父皇这样问他,其实是知道三弟因何闹起来。
“你既然不知,那就下去吧,想明白再来。”皇帝摆摆手,没有再看儿子一眼。
大皇子心里叹口气,只得说道:“父皇,儿子知错了。”
“既然知错了,就知道怎么做了,下去吧。”皇帝低头翻开折子没再抬头。
大皇子看这样子只得行礼告退,这次是他莽撞了,他只是看着母妃哭的可怜,就想着帮她一把,但是父皇显然已经知道自己做什么,这样子就让他知道,这件事情他不能掺和。
大皇子走在宫道上,脚步有些沉重,母妃因为没立太子而焦灼,时常拿着三弟为借口让自己试探父皇,其实他并不愿意这样做。
006:天家公主又怎么样
母妃现在的处境他知道有些不太好,虽然位列贵妃,但是父皇对母妃越来越冷淡,所以母妃心中担忧惶恐。
可是,这件事情他真的有心无力,当年的事情他不是很清楚,但是从父皇口中也曾听到只言片语,是因为生下三弟那年立皇后的事情,阮家在上京做了些动作被父皇知道了。
偏母妃不认为阮家做错了,父皇的性子又太刚正。
母妃不认为有错,父皇见她不知悔改就远离了她。
到现在母妃也不知道自己到底错在哪里,他也曾提醒过一回,但是母妃依旧不认为阮家有错,他也没办法了。
“大哥,你跟父皇说了吗?”三皇子从拐角处跑出来拦住大哥问道。
大皇子低头看着弟弟,“在宫内横冲直撞你的规矩呢?”
三皇子不高兴了,“现在又没别人在。”
“那也不可,人前人后两幅面孔,如此表里不一,先生就是这么教你的?若是这样,明儿个我就去问问先生。”
三皇子眼一红,“大哥就知道欺负我,我去找母妃告状。”
三皇子撒腿就跑了,大皇子看着他的背影更头疼,是该把三弟从后宫挪出来了,再这样下去,只怕就要养歪了。
父皇之前提过一回,但是母妃抱着弟弟不撒手,从那以后父皇就再没提过。
父皇的性子就是这样,说过的事情你不做,那就没有以后了。
正因为这样大皇子才更担心,他就怕以后母妃这样会与父皇越来越远,若是连最后的体面也保不住……
大皇子定定神,最后还是抬脚去了玉芙宫。
另一边明妃知道陛下答应带着女儿南巡之后可高兴了,对着女儿笑着说道:“又能见到祖父母了,这回你可开心了。”
大公主肖清慧也高兴,“鹿鸣州有很多好玩的地方,祖母还带着我骑马,比在宫里自在多了。要不是父皇母妃在这里,我真想留在鹿鸣州不回来了。”
明妃看着女儿这样说,拍拍她的手,笑着说道:“自然是你父皇在哪里咱们母女就在哪里,此行你跟着赵美人一定要听话。”
赵美人的品阶太低,大公主只能称呼她为美人,若是封了妃就能唤一声赵母妃。
说起这一点,明妃也有些无奈,陛下对赵美人不错,但是不知为何就是不给她提位份,偏赵美人自己也不在意,倒是她瞎操心。
“赵美人待我可好了,您别担心。”
“我是担心赵美人吗?我是担心你给人家添麻烦。”
“才不会,赵美人说了我是天家公主要有气派。”
明妃听着女儿这话笑容就有了些苦涩,天家公主又怎么样呢?
她跟阮贵妃关系不怎么和睦,自己也没儿子,将来登上皇位的肯定是阮贵妃的儿子,到时候自己的女儿跟哥哥们没多少感情又能有什么庇护。
正因为这样,明妃才想着让女儿跟鹿鸣州那边更亲近些,将来也能看在这几份情分上多照看一二。
只是女儿还小,还不懂得这里头的厉害,她也不想早早地跟女儿说这些话,免得她伤心难过。
007:能留下就别回来了
大乾有多少个公主的下场并不太好,不说前朝,就说本朝的长乐公主,当年也曾是风光无限的人,可现在又怎么样呢?
明妃看着自己的女儿,她可不想女儿将来落到长乐公主那样的境地。
只是女儿太小了,她哪里懂得这些,她这个做母妃的只能为她多思量几分。
“母妃,你不跟我们一起去吗?”大公主很希望母妃能陪着她一起去,母妃没有去过,她也想母妃能见祖母一面。
“母妃身体不好不能远行,等以后母妃身体好些再陪你好不好?”明妃看着女儿笑着说道。
大公主自然是笑着应了,转身说道:“我去赵美人那里。”
明妃看着女儿离开的背影,脸上的笑容收了些,她何尝不想陪着女儿一起去,只是陛下不开口她也做不来去邀宠的姿态。
再说,她也担心阮贵妃不去,若是自己去了,难免就招了她的眼,万一她要是不高兴记恨自己就算了,迁怒清慧才是她最不愿意看到的。
为了不得罪阮贵妃她也不会去的,所以她心里挺羡慕赵美人的。
被人羡慕的赵美人正陪着大公主玩,俩人在大太阳下看蚂蚁窝,瞧着蚂蚁成群结队的搬粮食,不时的二人就捣个乱,在蚂蚁搬运的路途上撒把土或者是加个小石头挡路,看着蚂蚁找不到路急的转圈俩人边笑又把障碍给弄开。
不一会儿的功夫,俩人一头的汗,赵美人站起身对着大公主说道:“太热了,进屋去喝茶。”
大公主跟着进去,俩人洗了手,这才相对坐下,道:“蚂蚁搬家没想到这么有意思,我以前都没玩过。”
赵美人闻言一乐,“这不过是街头小百姓家的孩子常玩的游戏,你若喜欢回头咱们去御花园看去,那边地方大蚂蚁更多。”
“那可不成。”大公主忙摇头,“在你这里躲着玩就成了,要是去了御花园传到贵妃娘娘耳朵里,免不了又要说教一顿。”
赵美人轻笑一声,看着大公主,“你倒是心里清楚的很。”
“我又不傻。”大公主哼了一声,在赵美人面前她觉得比在母妃面前更自在,“我想让母妃陪着我去,但是母妃不肯,她说自己身体不好,但是我知道她是骗我的。”
赵美人闻言看了一眼大公主,“你既然没说破就知道这事儿不能说破,那就别抱怨了。”
“可我心里不高兴。”大公主轻声说道。
“人活着又有几个是见天高兴的,你要求可真高。”
“我看你就很高兴。”
“那是因为不高兴就活不下去了。”
大公主看着赵美人,她听不懂赵美人的话,但是也知道不能继续问了,只好端起茶喝茶。
赵美人瞧着大公主的样子,微微垂眸,半响才说道:“若是这次南巡有机会留在鹿鸣州你就别回来了。”
大公主一愣,“为什么?”
“你母妃肯定是这样想的。”赵美人看着大公主,“你现在不懂没关系,但是你要记住,你没有一母同胞的兄弟,所以你的路难走。”
008:嘴不饶人
大公主隐隐约约能懂,但是又想不透彻,她看着赵美人,“留下会比回来好吗?”
“那也不一定。”赵美人道,“要看你自己怎么过。”
“你呢?我留下了你要回来吗?”
“陛下在哪里我自然就在哪里。”
“母妃也这样说,可是母妃还说我也要这样,但是你又说我能留在鹿鸣州最好,我到底要怎么办?”
赵美人看着大公主,忽然伸手拍拍她的肩膀,“就做你自己想做的事情吧。你是你母妃的牵挂,你要是能过好了,才是你母妃最开心的事情。”
大公主垂眸不语,再抬头眼眶都红了,“你们大人真的是太复杂了,我一点也不喜欢。”
“再过几年你也是大人了。”
大公主:……
赵美人的嘴真的是太扎心了。
大公主从赵美人这里用了晚膳才走,没想到走前倒是遇到了前来的父皇,她忙上前行礼问安。
“清慧也在?”皇帝看着女儿笑着开口。
“我来找赵美人玩。”大公主笑着回了一句,“父皇,女儿先告退了。”
父皇来找赵美人,她不能留下碍眼,母妃教导她赵美人对她好,她更不能让赵美人吃亏。
“这么急做什么,你坐下,陪着父皇说说话。”皇帝拦住女儿牵着他的手走了回去,抬头看到赵美人端了茶出来,“大晚上的别喝茶了,喝了该睡不好了。”
“这是安神茶。”赵美人嘴角抽了抽说道。
皇帝:……
大公主就乐了,看着父皇说道:“赵美人跟我说父皇最近休息不好,父皇要保重身体,国事虽重,但是女儿心中父皇最重要。”
皇帝笑了笑,看着女儿就道:“父皇知道,别听赵美人瞎说,父皇好得很。”
赵美人在一旁毫不避讳的翻个白眼,将安神茶放在桌上,看着大公主,“你也喝一杯,晚上回去好睡觉。”
大公主:……
“哦,我想起来还有事情要做,父皇我先走了,回头女儿在再给您请安。”
大公主撒丫子就跑,赵美人做的东西好吃,但是安神茶的味道真的太怪了,她喝不下去。
皇帝哭笑不得,看着赵美人就道:“这丫头真的是越来越淘气了。”
“臣妾倒是瞧着大公主好得很,天真烂漫的孩子谁不喜欢。”赵美人笑了笑,“您快喝吧,原想着您不过来,我就让人送到前殿去。”
皇帝端起茶盏抿了一口微微皱眉,咽下去后才说道:“萨月珠的手艺你三分都没学到。”
赵美人哼了一声,“那倒也未必。”
皇帝看着赵美人。
赵美人面不改色的说道:“萨姑姑说了我是学医的天才,您不见我给明妃姐姐配的养身茶她喝了身体都好多了,臣妾就瞧着是陛下嘴刁,寻常东西入不了您的口。”
“你这张嘴就是不饶人,朕说你一句,你到有十句等着。”
“陛下不就是喜欢臣妾说实话吗?”赵美人道。
皇帝笑了笑,端起茶盏将剩下的安神茶下肚,“朕提一提你的位份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