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9:儿子全是你生的
赵美人闻言脸上的笑容都收了起来,“多谢陛下,不过臣妾愧不敢当,还请陛下收回成命。”
皇帝面色不变,只是淡淡的点头,“好。”
喝完养身茶,皇帝起身离开。
赵美人恭送陛下离开,等回了寝室脸上的笑容才收了起来,凝视着帐子半响才露出一个苦笑。
提位份做什么呢?
陛下心里的人又不是自己。
赵美人抓起锦被蒙在头上,说好的不去想,就这样吧,挺好的。
距离南巡还早得很,朝堂上就因为立储的事情又吵了起来,赵美人听说后看着忧心忡忡的明妃也不明白,她愁眉苦脸的做什么?
明妃看着赵美人没心没肺毫不担心的样子,心里一阵阵羡慕,没有子嗣傍身有时候也是好事,就好比现在就不用担心立了储君后,自己的孩子跟储君打不好关系怎么办的致命问题。
“你说这次陛下会立太子吗?”
“不会。”赵美人道。
“为什么?”
“哪有为什么,我瞎猜的啊。”
明妃哭笑不得,“心可真宽,今儿个早上在御花园遇到了阮贵妃,我瞧着阮贵妃气色很不错,说不定这回立储就能尘埃落定了。”
赵美人心里冷笑一声,就道:“那也未必。”
“陛下总是要立太子的,只有阮贵妃有三个儿子,不管是哪一个她都是赢家。”明妃轻声说道。
赵美人闻言看了一眼明妃,心里却想到陛下也不是太上皇的亲儿子,还不是登上了帝位?
阮贵妃当年做的那点事情真以为别人不知道呢,三个儿子又怎么样,陛下现在迟迟不立太子,指不定心里打什么主意。
只是这话赵美人也就是心里想想,嘴上是万万不敢说的,就算是她胆子大,也知道有些事情要烂在肚子里。
“陛下正是春秋鼎盛的年纪,这么早立太子做什么,我看着那群朝臣就没安好心。”赵美人看着明妃不疾不徐的开口,“你也别担心,陛下心里自有主张。”
明妃依旧发愁,赵美人的劝说也没放在心上。
因为立储的事情朝堂上简直是热闹的像是菜市场,陛下一言不发,由着他们折腾,一直过了半月还在吵,陛下这才说了一句,“看来诸位爱卿对朕的身体很是担忧啊。”
此言一出,整个朝堂都安静了。
陛下这话什么意思?
不就是说他们这些人咒陛下早死吗?
不然急着立太子做什么?
想想当初太上皇做上储君之位的时候,可是先帝身体大不好之后啊。
字字诛心。
皇帝扔下这么一句话拂袖而去,只剩下满朝文武面面相觑。
阮贵妃一系的人面带忧色,这下好了,以后再提立太子的事情就更难了,谁会想到陛下会这么狠,说出这样一句话,这还怎么接?
朝堂上的事情,很快就传到了阮贵妃的耳中,她立刻就把大皇子叫了去。
大皇子听着母妃翻来覆去的就那么几句话,心里也有些烦躁没忍住说了一句,“太子的事情就这么急吗?父皇就三个儿子,全是您生的,您有什么好着急的呢?”
010:意外很好看
阮贵妃看着长子,一时间竟有些呆住了,儿子从来没有这样跟她讲过话。
大皇子避开了母妃的眼睛,看着窗台上三足玉兽香炉,里头正飘着袅袅白烟,他的语气却有些发沉,“儿子知道您看重皇后的位置,但是您现在这样的做派只会更令人觉得您不堪大任。母妃,父皇这么多年不再提立后之事,您心里就真的不知道为什么?”
阮贵妃面色微微一白,“你是不是听说了些什么?别听外头人胡说八道。”
大皇子心里叹口气,看着母妃,“儿子还记得小的时候您跟父皇相处时和乐的时光,难道母妃已经忘记了吗?”
阮贵妃一怔。
大皇子却已经抬脚往外走了,走了两步又转回头,“您看看赵美人,是不是就像是当年初进宫的您?”
阮贵妃讷讷的看着儿子离开的背影,这话给她的打击很大,赵美人像自己吗?
她怎么一点也不觉得呢。
大皇子出了玉芙宫,其实母妃早年不住在这里,是后来父皇不再提立后之事才让母妃搬到这里来。
玉芙宫是当年谭贵妃的住所,这里修建的很是奢华,大皇子心里并不喜欢这里,但是自己的母妃却喜欢。
当年自己年纪小不懂事,对这里只是本能的抗拒,但是现在回头看看,却觉得父皇让母妃搬到玉芙宫未必不是对她的敲打跟提醒。
但是显然母妃丝毫没有领会到父皇的意思。
大皇子心里发苦,父皇做事一向果决,他们三兄弟也就只有自己是跟着父皇长大的,二弟跟三弟都在母妃的干预下在后宫成长。
二弟还是自己当初提出来从后宫搬出去,他还记得自己跟母妃提起此事母妃对着他大发怒火的情形。
后来他就只能跟父皇提了此事,但是也不敢说母妃不悦的事儿,只说二弟年纪到了,他还记得当时父皇看自己的眼神。
但是最终父皇还是把二弟从后宫接了出来,但是现在三弟……
父皇从没提把三弟接出来的事情,母妃更不会提及,她巴不得三弟能在后宫多呆几年。
可是他这个大哥却知道此事不妥当。
父皇不管,母妃私心太重,他这个儿子夹在中间反而是最难的。
走到半路,没想到竟遇上了出来赏花的赵美人。
赵美人也没想到会在这里遇上大皇子,她微微福身,“大皇子殿下安好。”
“赵美人安好。”大皇子回了一礼。
赵美人看着大皇子笑着说道:“难得见大皇子,可是去给贵妃娘娘请安?贵妃娘娘最近可好?”
大皇子微微颔首,“母妃一切安好,劳赵美人挂念。”
赵美人浅浅一笑,让开宫道,“嫔妾就不扰了大皇子,大皇子请。”
大皇子点头示意,抬脚告辞离开。
走到宫道拐角处,大皇子忽然就回头看了一眼,就看到赵美人手握团扇,轻轻靠在玉石栏杆上赏鱼,不知道身边的人说了什么,逗得她笑起来。
阳光下,那笑容璀璨。
大皇子很少有人能笑成这样……不端庄,但是意外很好看。
011:不变应万变
大皇子的脚步发沉,父皇不重女色,一心扑在朝政上。
朝臣几次上书让父皇选秀,但是父皇登基这么多年也只开了两次选秀,第一回只选了母妃,第二回选了明妃跟赵美人。
虽然三人中只有赵美人没有子嗣,但是他却知道父皇最喜欢的就是赵美人。
偏这个赵美人性子与寻常女子也不太相同,好比她的母妃有了三个儿子就一直想坐上皇后的位置,明妃只有个女儿,小心翼翼,万事不出头。
只有赵美人做事情随心所欲,不因无子嗣而忧虑,也不因得宠而生娇。
大皇子看不懂她到底想要什么,也不知道她为什么总是能这么高兴。
此时,赵美人想起方才的大皇子心里却只道是个可怜孩子哟。
这孩子心地宽厚,善解人意,就是太善了,容易被阮贵妃拿捏,所以陛下迟迟不立太子。
偏咱们这位大皇子似乎对太子之位也没那么大的野望,这就好玩了。
一个心地宽厚没有野心的皇子,将来怎么接过陛下手中的权杖?
赵美人对大皇子的印象极好,只可惜若是他有陛下三分魄力,也不会像现在进退维谷。
“主子,日头上来了,该回去了。”
赵美人不想动,今日的阳光照在身上暖暖的,她就想多晒会儿。
“待会儿再回去,你去泡茶来。”赵美人吩咐道。
宫人无奈的笑了笑,知道自家主子的脾气只好转身去了。
她一走,就只剩赵美人一个,她坐在鹅颈椅上托腮看着池中的锦鲤。
“赵美人倒是挺悠闲。”
赵美人猛不丁的听到阮贵妃的声音吓了一跳,转身一看又愣了一下,就看到阮贵妃不像是以往身边拥簇着一群宫人,只有她一个走过来,还挺……意外的。
“嫔妾拜见贵妃娘娘。”赵美人起身行礼,她性子洒脱又不是傻子,见到阮贵妃自然是要行礼问安。
阮贵妃看了赵美人一眼,径直走到她对面坐下,这才摆摆手,“起吧。”
赵美人起身,不知道阮贵妃这是什么意思,在她这里坐下做什么?
“这锦鲤好看吗?”
赵美人眉峰一动,淡淡一笑,“还挺好看的。”
“你坐,站着做什么,被人看了去以为本宫欺负你似的。”
赵美人闻言就坐下了,“贵妃娘娘怎么会这样想,您在宫中一向名声颇佳,便是被人看到,也只会认为是嫔妾不懂礼数惹您生气。”
阮贵妃又看了赵美人一眼,“你这张嘴可比刚进宫时好听多了。”
“也是贵妃娘娘教得好。”赵美人笑。
阮贵妃被赵美人不软不硬的回了一句,赵美人刚进宫时确实规矩不是很好,阮贵妃那时候自认为后位攥在手中,可着实‘教’了赵美人不少规矩。
阮贵妃面色微沉不说话,赵美人悠闲坐着自然也不语。
赵美人不知道阮贵妃来这里做什么,但是显然是冲着她来的。
她这人懒,只好不变应万变。
赵美人想的没错,阮贵妃的确是有事,她看着赵美人一副她不开口她绝不开口的架势,只得自己先打破沉默。
012:像我的一位故人
“本宫听闻这次陛下南巡你会跟着去?”
赵美人还以为是什么事情,没想到阮贵妃会问这件事情,她就道:“嫔妾不知,还没接到陛下的旨意。”
赵美人绝口不承认自己知道的事情,毕竟圣旨未下任何事情都会有改变,她可不做自打嘴巴的事情。
“你跟我在这里遮掩什么,陛下南巡谁都不带也会带着你。”阮贵妃嗤笑一声说道。
赵美人道:“那就借贵妃娘娘吉言,毕竟臣妾还真的想去,就是不敢跟陛下开口,有您这句话,嫔妾心里就安稳多了。”
阮贵妃:……
阮贵妃抬头看了赵美人一眼,忽而就笑了,“你长得很像我一位故人。”
赵美人一愣,这可真是头一回听说。
对上赵美人惊讶的目光,阮贵妃又笑,“不仅是我的故人也是陛下的故人呢。”
说完,阮贵妃就站起身来,俯视着赵美人扔下一句,“只可惜赝品终归是赝品,假的成不了真。”
赵美人捏着帕子的手一紧,“贵妃娘娘说的话嫔妾竟是一句也听不懂,您要是想要见故人,不若嫔妾替您跟陛下转达一声,请陛下宣召进宫让你们相见如何?”
阮贵妃听着这话看着赵美人,眼睛深处带着几分意味不明,“你要是能把人请来倒是好了,可惜呀。”
人都死了,怎么请呢。
赵美人就觉得这句可惜让人有种不太好的感觉,她知道阮贵妃肯定是故意说这样的话,就是要引着自己去查这位故人。
她正要说话,眼角一抬却看到陛下就站在不远处的月洞门,不知道站了多久,也不知道听了多少去。
看陛下的神色,赵美人也看不出什么,但是她还是立刻屈膝见礼,“嫔妾拜见陛下。”
在自己的宫殿随意怎么都好,但是在外赵美人的规矩也是有模有样。
阮贵妃猛地回头,就看到陛下那张脸,脸色猛地一白,立刻站起身,“臣妾拜见陛下,陛下什么时候来的,臣妾失职竟是一点也没觉察到。”
皇帝盯着阮贵妃看了半响,道:“也没多久,就在爱妃说起故人的时候。”
阮贵妃心头一跳,喃喃半响剩下的话竟是一个字也没讲出来。
赵美人看着阮贵妃这样子越发的肯定她的话水分不少,但是这个人肯定是有的,而这个人跟陛下肯定有点微妙的关系。
她垂着头不语,其实这跟她又有什么关系呢?
陛下心中有谁,她也不是很在乎。
“陛下,这是忙完了吗?”阮贵妃干笑一声,心里却十分紧张,不免有些懊恼她就不该提起这一位。“您若是忙完了,不然臣妾陪您在御花园走走?”
“贵妃,你去忙你的吧。”
阮贵妃的笑容就僵在脸上,陛下这是赶她走?
当着赵美人的面,阮贵妃自然觉得有些丢人,但是却也不敢再待下去,颇有些落荒而逃的意思。
皇帝走到鹅颈椅旁坐下,前头不远处就是一座小桥,似乎又看到那个傻乎乎的小宫女撞了自己的一幕。
这御花园里有很多地方都有她的影子,伴随着她的影子的往往还有自己的身形。
那些时光总是不经意的就在脑海中浮起,就比如现在。
013:她死了
做了太子并不是一件很轻松的事情,那时候李太后对自己很不满,在这后宫中行走总是要小心翼翼。
而她总是能在紧要关头替自己解围避难,以至于次数一多,他就以为这小宫女想故意靠近自己才会这样做。
直到后来他才真的知道,原来她真的是误打误撞,就是她运气很好,遇到什么灾厄似乎都能避过去。
可是人的好运是有限的,当好运用完的时候,人生也许就是一个灾难。
她就是那样子,明明以前很多事情都能避过去,偏偏就那一回她没避过去,人就没了。
现在想想……其实也并不愿意去想。
那天明明是他约她见面,就在御花园,还是在那座桥,只是等他到的时候也只看到了她浮在水面上的尸体。
人怎么死的,不知道。
之前发生了什么,不知道。
好像她出现的那一刻,这御花园所有的人都避开了一般,没有一个人见到她为何会淹死。
这件事情想起来不可思议,但是他知道那就是真相。
怕她是被人所害,他当年将事情里里外外查了三遍,但是结果就是那样,没人见她为何落水。
如今想起来就平和多了,当年他就觉得跟个笑话似的,怎么可能呢?
他怀疑身边任何一个人,怀疑任何事情,但是不管他怎么查,就是没能查出任何的蛛丝马迹。
甚至于吕池为了此事奔波了三年,最终他才放下了。
有些人,有些事,不是你的终究不是你的,是你的谁也夺不走。
赵美人看着陛下望着一座桥发呆,这座桥她进宫之后走过无数遍,就是普通的石桥,没有什么特别之处。
但是,在阮贵妃那话之后,再看着陛下的样子,赵美人就感觉到这桥也许跟那位故人有关系。
“陛下,嫔妾跟您那位故人很像吗?”赵美人不知为何这会儿就想问个清楚。
皇帝回头,认真的看了赵美人一眼,然后摇摇头,“不像。”
赵美人得到这个答案,不知道为何心里反而更堵得慌,明明该高兴的。
“陛下很在乎那位故人吗?”
“在乎。”
赵美人没想到陛下这么直接就承认了,她一时竟不知道该如何反应才好。
“那……”赵美人想要问人现在在哪里?能被她们这样的君王在乎的人,想来一定是个非常优秀的女子。但是吐出这个字后,后头的话她只觉得舌尖发涩,问不出来。
“她死了。”皇帝站起身走了。
赵美人脸一白。
“陛下!”赵美人追过去一把抓住陛下的袖子。
皇帝停下脚步看着她。
赵美人觉得自己不能松手,如果松开手,就好像会有什么变化出现在她跟陛下身上,所以她拽得更紧了,整个人就差贴到陛下怀里去。
皇帝一怔,微微皱眉,“你这是做什么?”
“陛下,春日的御花园有很多美景,您今日无事,嫔妾陪您去看看好不好?”
赵美人有些发慌,生怕陛下会拒绝阮贵妃一样拒绝自己,所幸一咬牙直接拽着陛下就走。
故人走了,活人还要活着。
014:很羡慕那个人
皇帝还是第一次见赵美人这么惊慌失措的样子,即便是她努力遮掩,但是还是能明显的瞧出来。
皇帝反握住赵美人的手,“你怕什么?”
赵美人掌心有微微的汗意,被皇子握在手中,就像是她心底的小秘密被戳穿了,不由又羞又窘又恼,站在当地跟个木头桩子似的。
皇帝看着赵美人的神色,轻轻一笑,“都很多年前的事情了,你们不提朕差不多都要忘了。”
赵美人听着这话心里有点发酸,差不多……那就还是忘不了。
果然,她的直觉是准的,她就一直觉得陛下心中有个人,这个人不是她也不是阮贵妃不是明妃,今日总算是有了答案,是一位故人。
赵美人一直觉得自己挺洒脱的,但是现在才知道其实也是自欺欺人,她一点也不洒脱,她在乎。
“能让陛下念念不忘的人,一定是个很好的人。”赵美人轻声说道。
“的确是个很好的人,数次救朕于危难,只可惜等朕掌了大权后还没等与她分享喜悦她就没了。”皇帝现在说起来依旧怅然,“曾经她跟朕说她想要出宫去过自由的生活,不想做个见人就跪的小宫女,朕答应她的,但是朕没做到,她也没等到。”
赵美人听的怔怔的,“美人福薄,来生一定会有个好归宿的。”
“她并不是福薄的人。”皇帝仰头看着天空,大概她的好运有太多分给了自己,替自己避了难,所以她才……
这也是他心中一直过不去的坎儿。
原想着自己终于做了皇帝,能兑现当年许给她的承诺,但是结果却是一场空,每每想起,他总是觉得自己要是想得更周全一点也许她就不会死了。
她的死至今是他心头的一桩谜案,在后宫的地盘上,就在她落水的地方,前后半个时辰的空档,居然没有一个人出现在那座桥周遭。
怎么可能呢?
这是绝对不可能的事情,但是就是发生了。
就好像是……每次她总能巧合的帮自己一把,就像是天意一样。
赵美人看着陛下的神色,那神色很复杂,并不单纯是男女之间的爱慕那么简单,那么黑黝黝的眸子里,她看不清楚里头到底有什么。
就在这么一瞬间,她很羡慕那个故人。
“陛下……”
皇帝低头看着赵美人,“走吧,不是要逛园子吗?”
赵美人:……
她还没想好怎么安慰陛下,但是她还是跟着陛下慢慢的走着,有很多话涌在心口,但是却又一个字说不出来。
赵美人捏着帕子,侧头看着陛下的容颜,这两年陛下威严日盛,有时她也不敢直视龙颜。
但是此刻,阳光下的陛下五官的线条柔和下来,她的手掌还在陛下的手中,莫名的让她的心一下子安定下来。
故人虽好,但已逝去。
她还有大把的时光能陪着陛下,没有一刻比现在的念头更强烈,她想要陪着身边这个人慢慢的走下去,黑丝变白发。
赵美人困扰自己多年的心结打开,就觉得天也蓝了,水也清了,身边的男人更有魅力了。
015:陛下性情大不同
后宫的人发现最近宫里发生了点变化,陛下往后宫来的勤了些,全是在昭华殿留宿。
玉芙宫那边的气氛越发的紧绷,阮贵妃最近的脾气不小,宫人们都要绕着走,免得受池鱼之殃。
倒是仲安宫的明妃一如既往,对于昭华宫的热闹似乎并不在意。
平静就在赵美人被封为赵嫔后被打破。
赵美人进宫多年一直是美人的位份,好像大家都习惯了她就是个美人,忽然之间陛下封她为嫔,就像是一贯平静的水面掷入了巨石。
阮贵妃气的心口疼,在玉芙宫里对着大皇子诉委屈,“无功无劳忽然就提了位份,这怎么能说得过去?”
大皇子心里直叹气,看着他母妃说道:“赵美人进宫多年一直未晋封,她服侍父皇多年此时封嫔没功劳也有苦劳,况且只是一个嫔位罢了,母妃又何必耿耿于怀。”
“你懂什么?”阮贵妃看着儿子,儿子还是太小了,不懂得男女之间的那点事情。
有些事情一旦开了头,往后怎么走就谁也不能预料。
陛下突然晋封赵美人,固然有陛下的意思,但是这里头最要紧的是赵美人不再推拒位份,这才是让阮贵妃最担心的。
她现在真是后悔死了,上回好端端的没事提什么故人,这下好了,提了故人一回,就像是把赵美人的七窍打通了。
这些事情,便是阮贵妃是个母亲也不好跟自己的儿子提起。
她心中的懊恼与其说是恼火赵美人晋升,倒不如说懊恼自己当初多嘴!
这种事情太丢脸了,她绝对不会跟儿子提起,所以她满腔的怒火发出来,在儿子眼中就成无理取闹了。
阮贵妃真的觉得委屈了,这叫什么事儿!
大皇子一身疲惫的出了玉芙宫,身上还有父皇分给他的差事,他还没有完成就被母妃十万火急的叫来,结果就是听她说这些鸡毛蒜皮的小事。
他是真的很心累,但是显然他的母妃并不能理解他。
赵美人成了赵嫔,就从昭华宫的侧殿搬到了主殿,正殿比侧殿宽敞的多,她把东殿收拾出来给陛下做个小书房,西殿是寝殿,又把正殿用多宝阁隔开,给自己弄了一张画案摆在窗前。
皇帝下朝回来,瞧着昭华殿大变样,里外走了一圈,笑着说道:“还挺麻利。”
赵美人还撸着袖子呢,听到陛下的声音回头一看,就笑着说道:“挺像样吧?”
“还行。”陛下嘴角抽了抽,以他说来原本的格局就不错,大气宽敞,但是他这位美人是个有点小追求的雅人,这么一捯饬倒也有另一番趣味。
赵嫔放下袖子,听到陛下的话就知道他不是很认同,心里翻个白眼,嘴上说道:“这昭华宫就我一个人住,满后宫的人一个巴掌都数不全,也没什么人来串门,我自然是自己住着舒服就好。”
“听着你这么嫌弃朕后宫人少,等来年开选秀朕选几个人进来跟你作伴?”
赵嫔:……
真的,她觉得陛下最近的性情有点跟以前大不同啊,这是要飞了吗?
016:想要个孩子
赵嫔继续收拾她的昭华宫,皇帝就揣了几本折子去了东殿的小书房看折子,别说这书房不大收拾的挺舒服,坐在窗前的暖榻上,靠着软枕晒着太阳看折子,简直不要太舒服。
赵嫔收拾完进来的时候,就看到陛下手中握着折子,人却靠着软枕睡着了。
她的脚步一下子就放轻了,拿了薄被给陛下盖在身上,看着他眼下微微发青,心头就有种很难受的情绪在翻滚。
这样的情绪以前是没有的,现在却经常出现在自己身上,她觉得自己都要魔怔了。
这一点都不像她了。
进宫之前,母亲就跟她说,宫里水深,守好自己的心,看好自己的人,做好自己的事,保住自己的命就成。
她一直照着母亲的话做,但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依旧在自己没察觉的时候,满心里就全是陛下的一切。
尤其是那位故人的往事说开后,赵嫔那颗心就守不住了,重情重诺的陛下在她的心中更有魅力了。
嫉妒有的,羡慕也有的,但是更多的是庆幸,庆幸现在守在陛下身边的人是她。
皇帝一觉醒来睁开眼睛就看到赵嫔坐在自己身边正在发呆,不知道在想什么,一双眼睛迷茫中又带着几分坚定,从侧面看去,她的确跟当初的她有三分像,但是俩人的性子截然不同,他心里分得很清楚谁是谁。
皇帝也觉得很有意思,很少见赵嫔这般模样,他也不出声,就这么看着她。
还是赵嫔自己察觉到不对劲,一低头,就对上了陛下的眼睛。
她:……
皇帝看着赵嫔的神色就乐了,“在想什么这么入神?”
赵嫔捂着脸,从手指缝里漏出一句,“嫔妾想着最近陛下这么辛苦,我这肚子也不知道争不争气!”
皇帝:……
赵嫔:……
赵嫔想找个地缝钻进去,她都说的是什么!
皇帝却笑了,“儿女都是缘分,你怎么忽然在乎这些起来,以前朕记得你并不看重。”
那怎么一样呢?
赵嫔看着皇帝,以前是没念想,当一日和尚撞一天钟。
现在心思不同了,想法自然也就不同了。
她喜欢眼前这个人,就想有两人血脉的延续,女孩也好,男孩也好,只要是他们的孩子她就喜欢。
赵嫔顺着软塌倒下去,靠在陛下的怀中,低声说道:“以前是以前,现在是现在,反正陛下还是多多努力吧,嫔妾想要个孩子。”
皇帝哭笑不得,“想一出是一出,朕最近要忙南巡的事情。”
这话的意思就是没精力!
赵嫔捂着脸,丢死人了!
“反正臣妾还是大好年华,一点也不急,咱们来日方长。”赵嫔咬着牙说道。
皇帝忽然就觉得压力有点大,抬手敲敲赵嫔的脑袋,“别胡闹了,孩子的事情顺气自然就好。”
“我知道啊,可是我就是想生一个跟陛下的孩子,陛下您说奇不奇怪,以前我都没这样的想法,可现在就日也想,夜也想,看到大公主我都不想还给明妃姐姐了。”
017:陛下难两全
皇帝也不太懂这种感觉,当初阮贵妃生他的长子的时候,他刚坐上皇位正是国务繁忙的时候,生二子的时候,又正赶上他扩建西郊,将西郊工坊跟冶炼工坊融合整顿,看不完的折子,批不完的事务。阮贵妃生三皇子的时候,又赶上南涝北旱他疲于赈灾。
皇帝想想自己这辈子,最开心的时候大概就是很小的时候那几年,后来自己肩膀上的责任日重,皇伯在禅位给他的前两年身体已经很不好,那时候他已经担负起很多朝务。
后来皇伯禅位一走,这担子落在他的身上,哪有时间去想什么男欢女爱,子嗣血脉,他只想着不能让这大乾在他手中江河日下。
后来朝政逐渐稳定下来,他才发现长子的性子被阮贵妃养的过于老实,于是就把长子带到身边自己教养,但是依旧有点晚了,他的长子长到现在依旧缺乏作为皇长子的魄力跟锐气。
次子小聪明多性情又不沉稳,偏听偏信,喜好奉承,他也曾花大力气给他纠正,但是结果收效甚微,这也是让他心中遗憾的地方。
至于三子……
皇帝心中叹口气,他现在是有些后悔,早几年就算是再忙,也不该把孩子全交给阮贵妃教导,只是他也没想到阮贵妃之前明明是个善解人意的姑娘,其实骨子里却非如此。
等他明白的时候已经有些晚了,他无愧于这天下,无愧于百姓,但是他却有愧于自己的几个孩子。
想起这个,不免又想起前段日子长子跟他提及想把三皇子接出后宫的事情。
虽然自己的三个儿子各有不足,但是皇帝依旧不想就这么放弃,只是他不愿意在孩子的事情跟阮贵妃纠缠。
皇帝想到这里,看着赵嫔,“朕打算把三皇子接出后宫让他开府如何?”
赵美人猛不丁的听到陛下这话,不由一愣,随即说道:“嫔妾可不能多嘴玉芙宫的事情。”
“朕只问你,这里无旁人。”
赵嫔皱皱眉头,叹口气,“您问我这不是为难我吗?不过您既然问了我就说一句,该接出去了。”
皇帝坐起身,叹气,“都是朕的疏忽。”
“也不能全怪您,之前您要接出去是阮贵妃又哭又闹不肯。”赵嫔说到这里默了默,就是可怜了三皇子,被阮贵妃养成了那样的性子。
阮贵妃听不得别人说三皇子不好,每每提及三皇子的性子,她总要说一句肖似当年的瑾王。
阮贵妃也不想想,瑾王当年在后宫跋扈嚣张,那也是有理在手的人,三皇子讲道理吗?
赵嫔也有种感觉,阮贵妃似乎就是故意把三皇子养成这样的性子,对外说一句肖似瑾王,好像就能真的成了瑾王一般。
也就是陛下还不知道此事,若是被陛下得知也不知道会有怎么样的反应。
皇帝听到这话沉默不语,他作为父亲是失职的,他还记得小时候父王是怎么带他的。
为臣忠孝难两全,其实作为皇帝也难两全。
018:瑾王府世子妃
四月时陛下南巡,赵嫔随驾。
阮贵妃在宫中枯坐一夜,好在陛下也带上了大皇子,这让她心中稍有些安慰。
南巡至半路时,赵嫔查出有了身孕。
陛下一路查询民情,不断的接见沿途官员,一路上忙碌不已,得了喜讯固然高兴,然而他也没时间陪伴赵嫔。
就如同当年他没有闲暇陪伴阮贵妃一样,皇帝也就只有用膳的时候才能跟赵嫔说上几句话,往往不等陛下多陪伴她些时辰,不是有上京送来的折子,就是有当地的官员觐见。
赵嫔一见如此,索性就直接对陛下说道:“嫔妾在这里反倒是让陛下分心,倒不如嫔妾带着大公主先行一步去鹿鸣州等候陛下,如此一来陛下就能安心处置公务。”
皇帝一听倒也是个办法,就是有些愧对赵嫔。
赵嫔看着陛下,笑着说道:“陛下自登基以来,为了大乾殚精竭虑,嫔妾是个女子不能为陛下分忧,但是至少不会拖陛下的后腿,您放心嫔妾会照看好大公主跟自己的。”
这一路南下路上还会停顿数回,赵嫔有孕在身陪着自己着实辛苦,皇帝想了想就答应了,派出御龙卫随行保护。
第二天一早,赵嫔就坐上了去鹿鸣州的马车与陛下暂时分别。
大公主挨着赵嫔坐在马车里,兴奋的看着她的肚子,“不知道是个弟弟还是妹妹,我希望是个弟弟。”
赵嫔失笑,“为什么是个弟弟?”
“这样的话母妃就不用担心将来我没人护着了,要是有个弟弟,我们就能互相依靠了。”
赵嫔听到这话轻轻拍着大公主的肩膀,“这话不要说给你父皇听,他会很难过的。”
“我知道。”大公主笑着说道,靠着赵嫔的肩膀轻声开口,“我不会说的,可是就算是我不说,父皇那么聪明肯定也会知道的。”
赵嫔一时间竟不知道怎么回答大公主,若是以前她会毫不迟疑的回一句,但是现在许是自己即将要做母亲的缘故,一时间那些曾经的洒脱言语竟无法出口。
都说为母则强,她以前不懂这种感觉,但是现在她懂了。
若是为了肚中的孩子,她也会努力为他铺平道路,盼他一生无忧,希望他一声和乐安康。
这一瞬间,曾经她不懂明妃的担忧现在都明白了。
做了母亲,若前头是万丈深渊,她也会先孩子一步替他趟平。
“你说得对,但是我依旧希望大公主能做个开心的人。”赵嫔笑着开口。
大公主也笑了,但是却没再说什么。
抵达鹿鸣州之前,赵嫔先派人去送信,免得自己突兀抵达令大家不适。
她没想到到了鹿鸣州的地界上,就已经有人在接她,等到了鹿鸣城的时候,在城门口他见到了瑾王世子。
两下里互相见过礼,其实他们见过一回,但是来去匆匆也算不上相熟。
等到了王府,瑾王妃已经在等着她。
赵嫔可不敢让瑾王妃出来迎她,自己扶着宫人的手带着大公主下了马车,在王府门前见到了世子妃的时候心里总算是松了口气。
019:瑾王妃
世子妃是个十分和善的人,见到她十分有礼,带着她与大公主去见了瑾王妃。
瑾王妃住的地方十分安静,世子妃将她们送到门口,笑着说道:“赵嫔跟大公主进去吧,母亲一向喜静,我就不进去打扰了。”
“有劳世子妃。”赵嫔笑着说道。
世子妃一笑,“这是臣妇的本分,应该做的。”
赵嫔看着世子妃回了一个笑容,这才带着大公主转身进了门。
进屋就是明间十分的敞亮,她们绕过门口的屏风,抬脚进了内室,淡淡的檀香味儿令人有些浮躁的心都安静下来。
进了内室,就看到瑾王妃坐在罗汉床上,后背垫着秋香色的软枕,听到她脚步声就抬起头来,笑着开口,“算着你们该到了,这一路上可还顺当?”
“嫔妾拜见王妃。”
“清慧见过祖母。”
瑾王妃忙摆摆手,“快起来吧,你们一个有孕在身,一个年纪尚小,这么多礼数做什么,坐下说话。”
瑾王妃身边的丫头忙过来,一个扶起赵嫔,一个扶起大公主。
瑾王妃招招手让大公主过去,上下打量着她,笑着说道:“上回见到我们清慧你才这么小呢,一眨眼都长大了。”
清慧有些不好意思的笑了,上回来的时候她年纪小很多事情都不太记得了,但是印象中自己很喜欢这位祖母,此时见到人,那股亲切的感觉似乎一下子就回来了,她的心也一下子就放松了。
“清慧有愧,都不太记得上回的事情了。”
“这有什么,你那时候那么小,能记得也是怪了。”瑾王妃笑着说道。
问了两人一路上的情形,瑾王妃就说道:“一路颠簸辛苦了,你身体怎么样,要不要传个郎中看看?”
赵嫔就笑着说道:“不用,嫔妾没有觉得不舒服的地方,一路上马车走的慢。”
瑾王妃打量着赵嫔的气色,瞧着的确是尚好,就又问道:“如此就好,不过一路奔波也还是先去休息下,身体要紧。”
赵嫔领了王妃的好意起身道谢,瑾王妃就让人带着赵嫔去安排好的院子休息,倒是把大公主留下了。
“你母妃怎么没跟着来?”瑾王妃看着孙女笑着问道。
大公主摇摇头,本来想说句场面话,但是不知怎么对上祖母的神色,她的心里话就没忍住说了出来,“贵妃娘娘未来,我母妃也不敢来。”
大公主说完就捂住了嘴。
瑾王妃笑着拍拍她的手,“没事,这里没有外人,祖母不跟别人说,安心。”
大公主眼眶都红了,低着头,“我总是闯祸。”
“这算什么祸事,长辈问话诚心回答,这也是你的孝心。”
长公主都要哭了,“祖母真好。”
瑾王妃听着这话,在看着孩子本该天真的容颜却带着几分忧愁,心里不由叹口气。
宫里那种地方,不管什么人呆久了,都会变得不一样了。
“走,祖母带你去玩,会骑马吗?”
“不会。”
“想学吗?”
“想。”
大公主眼睛都亮了,真的是太棒了!
020:怕你们爷俩打起来
到了鹿鸣州,大公主就觉得自己一下子变得开心起来,每天睁开眼睛就有好玩的事儿等着她。
在这里吃得好,睡得好,不用担心自己会不会说错话,不用担心会不会做错事,也不用担心自己会不会给母妃惹麻烦。
这里有很多表姐妹堂兄妹,大家在一起玩得也好,而且祖母真的是太好了,她想跟祖母一直在一起。
有这种感觉得不只是大公主,就连赵嫔都有些过得太开心了。
在这里没有人会用奇怪的目光看着她,反而她总会看到瑾王训世子的场面,每当这种时候,世子妃就会捂着眼跑到瑾王妃身后。
一开始她还奇怪世子妃为何会这样做,等看到瑾王追着世子满王府跑的时候……
她也想捂眼睛了。
吃得好,喝的好,睡得好,等到皇帝抵达的时候,赵嫔足足胖了一圈,皇帝见到她的时候都惊呆了。
赵嫔:……
把皇帝迎进了府,大门一关,赵嫔就见陛下给瑾王夫妻行大礼问安。
这一幕她觉得自己永远也不会忘记。
瑾王拿着鞭子能把世子追的满府上蹿下跳的人都红了眼,瑾王妃抱着儿子半响没说话。
世子夫妻这会儿特别安静的做壁上花,赵嫔也拽住了大公主的手。
赵嫔印象中陛下一向是沉稳肃穆的人,但是现在她却看到了在父母面前的陛下也不过是个孩子。
她从没见陛下还能有这样活泼的一面,在瑾王夫妻面前说起上京的典故,逗得二人哈哈大笑。
陛下到的第三天,荣王夫妻也赶回来了,赵嫔跟荣王妃熟悉,荣王妃一见到她,再看到她的肚子就笑着说道:“恭喜恭喜,来年添个大胖小子。”
赵嫔低声跟荣王妃说道:“公主皇子都可以,不管是男是女都是我的孩子。”
“这倒是。”荣王妃笑着点头,听到那边大笑的声音传来不由回头看了一眼,丈夫也很久没这么开心过了。
赵嫔也望了过去,陛下跟荣王一向兄弟情深,如今再见面自然高兴。
能让陛下这样高兴的人很少了。
在鹿鸣州的日子过得飞快,陛下自然不可能在这里久呆,只是赵嫔的肚子越来越大,不好就这样跟着陛下一路奔波回上京。
于是,陛下就做了一个决定,让赵嫔留下生产,等孩子生下后再回上京。
瑾王把儿子叫进书房,他看着当了皇帝的儿子,脾气一点也不改,皱着眉头说道:“你心里是怎么打算的?”
皇帝听到父亲这样问,沉默一下,才道:“您怎么想的?”
瑾王冷笑一声,“我怎么想有什么用,你自己的事情自己看着办。”
“那您把小四的孩子都撵出去做出什么?不就是防着我?”皇帝哼了一声。
“你有自己的孩子,别打我孙子的主意。”瑾王不高兴了,“你趁早绝了那点想法,我瞅着大皇子也还不错,好好教一教。”
父子俩正说着话,就听着书房的门被推了开来,回头一看,皇帝忙起身迎上去,“娘,您怎么来了?”
瑾王妃笑了笑,“这不是怕你们爷俩打起来,我过来看看。”
021:拿本王的大刀来
皇帝扶着母亲坐下,这才说道:“不会,儿子怎么会作这种事情。”
“你也坐,咱们一家三口好好说说话,你回来这么久,家里人多事也多,咱们都没好好地坐下说说话。”瑾王妃拉着儿子的手让他坐下。
皇帝挨着母亲坐下,闻言就很是愧疚的说道:“都是儿子不孝。”
“这话以后不要再说,你不只是我们的儿子,还是这天下之主。”瑾王妃徐徐开口,“方才的话我也听到了,娘知道这事儿我们不该问也不该插手,但是你的想法的确不对,当年太上皇立你为太子,那是因为膝下无子,你现在有三个儿子,这样的想法万不可有,不然这大乾怕是要乱了套。”
皇帝理亏,只道:“儿子什么都没说呢,你跟父亲就把我的话怼死了。”
瑾王妃笑了,看着儿子说道:“这孩子都是自己的,没养好固然有阮贵妃的错,但是你这个做父亲的就没错吗?知道你国务繁忙,但是就真的照看一眼的时间都没有?”
皇帝默不作声。
瑾王此时开口说了一句,“这臭小子就是没人管着,我看这是要上天。”
“大皇子虽然少了几分魄力,但是心地忠厚,好好的教一教做个守成之王也足够了。”
皇帝摇头,“有阮贵妃在,他……”说着就叹气。
瑾王妃微微皱眉,随后又道:“若是你着实心中不喜,那么就看赵嫔这一胎生个什么,若是个皇子就留在鹿鸣州,母亲跟你父亲亲自教他。若是个公主你就收起心来,好好地把大皇子带起来。至于阮贵妃,你想想当年李太后的例子,未必不能效仿。”
“娘……”皇帝心头一颤。
瑾王妃握住他的手,“虽然娘也很心疼大皇子,但是娘更心疼你。翀儿,为人父母不易,若是赵嫔这一胎是个皇子,那你可就要想好将来怎么安置阮贵妃的三个儿子。祸起萧墙的事情史上可不少,你自己要做到心中有数。儿子是你自己的,哪一个掰手指心不疼?”
皇帝这一晚上都没合眼,满脑子里都是母亲的话。
另一边瑾王夫妻也没睡好,瑾王看着媳妇就道:“你说你揽这个差事做什么,我看那个臭小子心里是有主意的人,他指定有想法。”
“儿子就算是做了皇帝那也是我身上掉下来的肉,我怎么能不心疼?”瑾王妃靠着丈夫叹气,“你也见到了大皇孙这孩子倒是个好孩子,就是心太软了,翀儿的担忧不是没道理,若是将来他做了太子登上那个位置,阮贵妃强势,只怕……”
瑾王沉默不语,半响才说道:“孩子都是来讨债的,一把年纪了我还要带孙子!”
瑾王妃笑,“也不一定呢,万一赵嫔生个公主呢?”
瑾王:……
“把孩子留在鹿鸣州养着也不是不行,就是怕是会被朝臣非议。”瑾王妃轻声说道,“所以这事儿还是要想个法子才成。”
“哪个敢非议?”瑾王眉毛一竖,“再说傅元宪跟宋时彧他们都在上京,有他们在哪个这么不长眼?再说老子的大刀可不是摆设。”
瑾王手中可有先帝的手谕,上可打君王,下能诛乱臣,他底气十足!
022:完结章
又过半月,皇帝启程,留下赵嫔跟大公主,自己带着长子回了上京。
来年三月,赵嫔在鹿鸣州生下皇四子。
帝大喜,晋封赵嫔为妃,赐封号淳,又以淳妃刚生产为由,特意下旨命她半年后再回上京。
生子晋位是后宫惯例,朝臣没人查觉不对,即便是陛下许淳妃半年后再回上京也是情理之中。
毕竟刚生产过的妇人的确是不宜长途跋涉,更不要说皇四子才刚出生更不能远途奔波。
然而等半年后淳妃回了上京,皇四子却依旧留在鹿鸣州朝臣才察觉到事情好像有点不寻常。
此时,朝堂上又掀起立储的声音,阮贵妃在后宫也有些坐不住了,淳妃有了儿子,而陛下偏宠淳妃,让她有了极大的危机感。
大公主没有回上京,她依旧留在鹿鸣州,理由就是要照看幼弟。
当初明妃就希望女儿能留在鹿鸣州,现在如愿以偿,对淳妃自然是感激有加,在后宫的争斗中自然就站在了淳妃这边。
淳妃虽然位份上逊于贵妃,但是有明妃支持,二对一竟也斗了个旗鼓相当。
一年又一年,四皇子慢慢长大,大皇子与二皇子三皇子出宫建府,陛下依旧没有立储的意思。
直到四皇子成年时从鹿鸣州归来,陛下立四皇子为太子,立淳妃为后。
四皇子初次出现在朝堂上,老臣们似乎就看到了当初初次登上朝堂的陛下。
尤其是四皇子不只是神态肖似陛下,就连容颜都极为相似,走起路来隐隐生风。
不愧是被瑾王带大的,这股子气势,像极了当年在上京横着走的瑾王。
阮贵妃看着自己的长子,眼睛中的戾气已经遮挡不住,在她看来都是儿子不争气,年长那么多,最后太子之位还是输了,没用的东西!
大皇子看着自己的母妃,他已经很母妃很久没能好好地说话了,每次一见面母妃对他都是没完没了的指责,这让他有些惊惧于进宫。
今日是个好日子,父皇终于立了四弟为太子,他总算是解脱了。
只是看着母妃这样子,他也说不清楚这会儿心中的感受,任由母妃对着他发了半天的火,最后顶着晚霞出了宫。
“大哥。”
大皇子抬头,就看到四弟在宫门口等着他,他抬脚走过去,“你怎么在这里?”
四皇子嘻嘻一笑,“当年大哥去鹿鸣州探望我时可是许诺等我回了上京,带我去万景林喝最有名的醉八仙,大哥想赖账不成?”
大皇子闻言一怔,随即一笑,“走,大哥带你去。如今最好喝的酒可不是醉八仙了,咱们换一样?”
“不行,当年说好的醉八仙,今日就要喝醉八仙。”
“好,想喝就喝吧。”
两兄弟渐走渐远,皇帝带着皇后从宫门后走出来,他转头看着她,“怎么样,朕说的没错吧?”
他的爹娘教出来的孩子,怎么会心胸狭窄,怎么会目中无人,就如同他这么优秀!
皇后眉眼都舒展开来,当年陛下让大皇子每两年就要去鹿鸣州探望弟弟,只怕就是为了今日兄弟和睦。
“陛下说的是。”皇后对上皇帝的面容露出一个欢快的笑容。
曾经以为自己会是后宫折翼的笼中雀,却不想如今她的日子过成了曾经做梦都不敢去想的生活。
她紧握住陛下的手,又想起当年瑾王妃跟她说过的话,你把他当帝王,那你一辈子就只能是他的妃子。
如果你把他当丈夫,也许会有惊喜呢。
她的人生果然给了她一个惊喜。
愿她的陛下,她的夫君,一生康健,万事无忧,愿她能与他一生相伴,共赴白头。
全文完。
【写点不收费的废话】肖翀的番外应该是我写的最纠结的,纠结的地方太多了,删了好几个版本,头发都要薅秃了,最终才决定有这个版本。
也许跟大家想要的版本不同,但是这也是我能写的最好的了,泪奔。
这本书终于完结,感谢所有的小可爱们一路追随,谢谢有你们,感恩。新书已经上路,希望我们继续携手前行,爱你们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