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6:宝山分弟弟一半
肖芾误打误撞发现红玉进而又寻到红玉矿脉的事情很快就传遍了王府上下,长公主跟徐秀宁带上杨瑶瑾也去看热闹。
到的时候,杨霁英跟着太上皇还有肖九岐正满山跑呢,傅元令已经命人在山下扎了棚子,戚若重得了消息带了傅家有名的会观山望水的行家来,一行人正满山晃悠。
“大姐,四嫂,快来坐。”傅元令一见到她们就立刻招呼起来。
长公主几人走进来,她就笑着问道:“俩孩子呢?”
得见见他们的大功臣啊。
“跟着大人去山上了。”傅元令笑着说道,自己亲手执壶给她们倒茶。
杨瑶瑾忙伸手接过去,“王婶我来。”
她一个小辈在这里,怎么能让王婶动手。
傅元令笑着把茶壶给她,跟长公主还有徐秀宁一起坐下,就听着徐秀宁问道:“还真的有矿脉啊,一点没发现,咱们在这里也住了几年了吧?”
傅元令笑着点头,“可不是,谁能想到这半拉不高不矮的山上居然还有矿脉。”
“还是我们芾儿有福气,逮了个钻地龙都能摸到一条玉脉。”长公主拍掌笑道。
傅元令就道:“这种事情真的很难说,就他爹那种银子过手就没的运气,哪想到儿子还能翻身。”
棚子里顿时飘出大家的大笑声,杨瑶瑾也乐得不行,道:“当初王叔带着王婶离开上京的时候,夫君给王叔塞了个荷包,里头就装了一万两银子也不多,是想着路上应急用的,哪知道到了渡头送别时,夫君问了一句,王叔一摸腰间荷包就不见了。夫君后来跟我说,当时他记得清楚,抵达渡头的时候他还看到王叔腰间挂着那荷包,哪知道转眼的功夫就没了。”
“真的?”长公主头一回听女儿说这事儿乐得不行。
“可不是,我们到现在也不知道荷包落哪儿去了。”杨瑶瑾摇头说道。
徐秀宁也乐,“没什么稀奇的,我打小初入宫闱,见惯了九弟各种花式丢银子,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他做不到的。”
傅元令捂脸,对上众人戏谑的目光,她只得说了一句,“渡头上最是鱼龙混杂,混子癞子小偷小摸都有各自的团伙,想要偷你的东西有他们一套的行事套路,再加上肖九岐丢银子丢惯了,其实他自己心里没当回事自然就不提防,也没什么稀奇的。”
“对,王叔经常说劫富济贫,他就是被劫的那个。”杨瑶瑾笑道。
徐秀宁喝了口茶,对着大家说道:“破财免灾,再说小九娶了元令,这辈子便是散财到老也花不完,那破点财就不是什么大事儿了,当积福了。”
众人说笑着,就看到她们口中的主角下山了,后头跟着两个小尾巴,傅宵一看到娘亲,立刻迈动着小腿跑了过来,“娘,娘,爹说了,整座山都是哥哥的,哥哥分我一半哟。”
傅元令闻言挑挑眉,看着后头跟着跑进来的肖芾,“你要分给弟弟一半?你要知道这座山值很多钱,够你一辈子花销的。”
017:我有很多很多钱
肖芾听到母亲的话就道:“可我已经有很多钱了啊。”
这话的意思就是,我已经有很多很多钱了,所以这座山对他不重要,分弟弟一半是小事。
傅元令明白儿子的意思,傅宵以后要承继傅家,所以鹿鸣州的一切就跟他没关系,但是相对的来说傅宵有整个傅家的财产其实也很有钱啊。
但是做哥哥的还能分弟弟一半,傅元令就很欣慰,转头看着小儿子,“哥哥分你一半,你打算怎么回报哥哥?”
傅宵立刻说道:“我帮哥哥卖东西啊。”
傅元令:……
“这两兄弟倒是会合作啊,一个挖一个卖,这个好。”长公主笑着赞誉道。
傅元令有苦难言,傅宵有点小财迷的属性,对金钱有一种别样的嗜好,大概他们傅家人骨子里头对赚钱就有点狂热的倾向,这孩子身上完美的承继了傅家这种特性。
哥哥分他一半山,那是真金白银拿出来,小五给哥哥卖东西却是利用已有资源不用再另外花销开拓市场,这半座山白赚的不说,等将哥哥的红玉拿到傅家的铺子售卖,就红玉的稀有程度,他就算是不收哥哥任何的费用白给他卖,但是利用红玉引来的客人都足够他赚更多的银子。
这小子虽然还不太明白这生意怎么做到最大的利益化,但是他有这种觉悟跟着感觉去干了。
天分这种东西真的很难说,有些东西刻进骨子里,想改也改不了。
就好比肖芾拿起刀枪就像是亲爹附身,使不完的精力,小小年纪便能天天跟着父亲三更起床晨练,酷夏寒冬从不偷懒。
徐秀宁可算是看着两兄弟长大的,就接口说道:“俩孩子感情好着呢,别看平常调皮捣蛋的,到了正事上倒是同进同出。”
就好比不去学院这件事情,更证实兄弟之情厚重。
肖九岐端起傅元令的被子灌了一杯茶,这才缓口气儿说道:“戚若重说这山里的玉质到底如何现在不好说,得挖一挖才能鉴定。四哥说明日就准备开山,你那边有得用的人叫几个来掌掌眼。”
“这么快?”傅元令挺惊讶的问道,四哥可不是这样的急性子。
长公主跟徐秀宁也觉得挺意外的,同时看向肖九岐。
“肖翼不是说西北那边可能要开战?四哥的意思,咱们这边要真是挖出顶级的红玉也算是个祥瑞,给大乾壮壮声威。”
傅元令:……
行!
红玉虽难得,可也算不上祥瑞。
但是四哥说是祥瑞,傅元令就得给他造个祥瑞出来,脑壳秃。
徐秀宁有些担心的问道:“西北真要开战?”
肖九岐冷哼一声,“开战又怎么了?还能怕了他不成?”
他在这闲的都长毛了,正好带着俩崽子去西北历练一下人生。
傅元令一眼就瞧出肖九岐的打算,她微微皱眉,“你想去西北,但是无圣命出封地,你可是违抗皇命的。”
肖九岐看着媳妇,“老头当年留下的遗旨只说不许我再回上京,可没说我不能去别的地方,哪个狗东西敢弹劾我,我看他是寿星公上吊嫌命长了!”
018:没心没肺肖九岐
肖九岐这话一出,傅元令就知道他已经打定主意了,她沉默一下才道:“现在局势未明,你还是先把山开了再说吧。”
肖九岐:……
行吧,媳妇的话还是要听的。
肖九岐一边肩膀扛着一个小崽子又走了,等他一走,长公主就有些担忧地说道:“小九一把年纪了还不认输,这还是想着上阵杀敌呢。”
傅元令闻言看着大姐,笑着说道:“他这年纪正当时,男人都有一腔保家卫国的热血,再说这是陛下登基后第一战,他自然要出把力气。”
长公主叹口气,“但愿打不起来。”
傅元令抬头看向北疆的方向,半响才说道:“要打仗也不是容易的事情,这几年北疆虽然也在休养生息,但是咱们大乾门户看的紧,他们几次来打秋风都没占到便宜,现在我估摸着也不过是虚张声势,想要试试陛下的底,真要打起来,最后吃亏的还是北疆,他们大概也不愿意看到这样的局面。”
徐秀宁点头,“是啊,北疆新上任的王比起当年的老北疆王差了点气魄,九弟妹所言有些道路,估摸着是试探为主。”
长公主道:“那就最好了,天下承平,四海为安最好不过。”
西北的事情她们一群女眷也只是说说就罢了,朝政大事自由新帝做主。
只是看着陛下派遣傅元宪领兵镇守西临关,就能看出朝廷有与北疆一战的决心。
气势上压倒对方,这一战已经赢了一半。
鹿鸣州这边开山开的不亦乐乎,肖翼却要回京了,杨瑶瑾依依不舍,长公主看着女儿叮嘱道:“回了上京你自己要好好的,照看好女婿,教导好孩子。”
杨瑶瑾点头应了,眼眶发红,她舍不得走,这里全是她的亲人。
傅元令拍拍她的手,“走吧,都当娘的人了,出来这么久,孩子们肯定也想你了。”
提及孩子,杨瑶瑾终于放下不舍之情,看着王婶,“那等孩子大一些我就送他们过来读书,到时候我就来小住。”
“行,你想来就来,我还能撵你不成?”傅元令乐了。
杨瑶瑾抱着王婶不撒手,“我舍不得您。”
“走吧。”傅元令即便是不舍,但是还得说出这句话,又看着肖翼,“路上不要太赶,身体为重,抵达后记得送信报平安。”
肖翼一一答应,看着王叔王婶,“侄儿走后您跟王叔也要注意身体,等我空闲些再来您膝下尽孝。”
肖九岐头疼,“赶紧滚吧,废话怎么这么多。”说着看着一溜的马车,“记得找我给的单子把东西都送到。”
肖翼默,感情我在您心里就是个送货的货郎呗。
长公主他们都乐了,太上皇瞪了一眼弟弟,看着肖翼叮嘱,“启程吧,趁着天色早还能赶会儿路。”
肖翼应了一声,“是。”
两夫妻依依惜别行礼上路,马车卷起黄沙,人影渐疏。
离别的惆怅还没散去,就听着肖九岐说道:“走走走,回去了,今儿个我让厨房烤全羊,咱们正好大吃一顿。”
众人:……
你个没心没肺!
019:真是个好消息
肖翼一走,没想到最闷闷不乐的反而是肖芾跟傅宵俩小崽子,大哥在的时候带着他们上山下海的玩的不亦乐乎,现在人一走,他们就觉得好像丢了很重要的东西一样。
傅元令知道他们还不懂这是离别的悲伤,但是这种滋味总是要慢慢习惯的,像是他们这样的家族,总是在不断地相聚又分开。
鹿鸣州的山开得很顺利,太上皇跟肖九岐还有杨霁英整天没事就去山上溜一圈,后面带着俩小尾巴,过了几日,俩孩子总算是从大哥哥走了的悲伤中走了出来。
因为他们的山挖到了一点玉脉的影子,挖出来的石头上带了绯色,这就是好消息啊。
一群男人都在开山,傅元令就带着女眷游山玩水,鹿鸣州有很多好玩的地方,长公主第一次来傅元令自然是要尽地主之谊。
徐秀宁不太爱四处走动,就留在府里坐镇,每日处理家务,定食谱,还要给大家送水送饭,竟然也忙得脚不沾地。
等到入秋的时候,边关那边来了消息,北疆果然只是试探,看到傅元令带着大军驻扎西临关外,两下里对峙了小两个月,北疆还是认了怂退兵。
傅元令听到后长长的松了口气,这可真是个好消息。
随着西北的消息一起送来的还有宋时彧跟熙玥的家书,知道大哥来了鹿鸣州,俩人很是羡慕,两年前宋时彧的祖父过世,本来要守孝三年的宋时彧被陛下夺情召回重用,如今宋家也只剩下一个宋时彧,如此一来,倒是更让他对王府这边的长辈更加亲近。
信中说入冬之前,他们会把俩孩子送到鹿鸣州来过冬,西北苦寒,孩子尚小,熙玥不忍孩子跟着吃苦,所以送到鹿鸣州来。
傅元令看着家书良久不语,西北的苦寒她是知道的,即便是当年她跟肖九岐极力改变西北民生,但是大环境是无法改变的。
“与其他们把孩子送来,倒不如咱们派人去接。”傅元令晚上跟肖九岐商议,“正好给他们送些过冬的东西,我这里准备了不少,孩子们都用得上的。”
肖九岐知道媳妇疼孩子,就道:“行,正好我跟四哥还有大姐夫一起走一趟。”
傅元令抬眼看着肖九岐,“你肯定是心里早就有这个打算了吧?”
肖九岐嘿嘿傻笑,“鹿鸣州太舒坦了,闲的浑身都长毛了。再说俩小崽子几年没见姐姐,也该带着出去见见世面。”
傅元令一想也是,就道:“那也成,准备一下你们就走,山高路远的,等你们回来也该入冬了。”
肖九岐抱着媳妇不撒手,“还是我媳妇好。”
傅元令:……
风起帐摇,胜却人间无数。
两人年龄渐长,却比年轻时感情更深。
天不亮肖九岐悄悄起身,去隔壁拎起俩小崽子就去演武场晨练,肖芾精神奕奕,傅宵生无可恋,他好困啊。
傅元令听到动静张开眼睛,慢慢坐起身,隔着窗子看这爷三离开的背影,她也该起来了,今儿个还有很多事情要做。
真是比不得年轻时,不经累了。
020:分别
从鹿鸣州到西北路途遥远,因为带着俩孩子,路上肯定要走得慢一些,而且傅元令还有意让傅家的管事带着俩孩子增长见闻,一路上并不是单纯的赶路,还要学一些在外的学识跟风俗。
若不是傅元令脱不开身,她是打算亲自走这一趟的。
正因为这个红玉矿脉的出现,肖九岐跟太上皇一走,她就得留下收拾善后,要忙的事情太多了,只能让傅家的管事跟着上路。
戚若重的意思是想跟着走一趟,但是傅元令你没同意,如今仁叔义叔都已经在别院养老,戚若重年纪也不小了,这一路上并不轻松,让他跟着走这一趟,傅元令还是很担心的。
戚若重也没强求,倒是让自己的孙儿戚明知还有贺平的孙儿贺安和连夜赶回来,让他们二人陪着小主子上路。
以后这二人就如同当年戚若重贺平与傅元令一般,年纪之差竟然也相差无几,倒也是巧了。
俩孩子都已经二十出头,如今行事十分稳重,有他们跟着傅元令确实放心。
闵昌、孔曾锐那一群当年从王府家学教出来的孩子,如今已经遍布大乾傅家的商行做管事,真真正正算是傅家年青一代的中坚力量了。
傅家的护卫跟王府的护卫互不冲突,自打当年肖九岐让傅宵姓了傅,傅元令就将傅家将将要养老的护卫队重新组建起来。
在她的想法里,俩孩子既然以后要走不通的路,那么就要醒小时候开始让他们有这个认知,知道自己将来要承担什么,要去做什么,如何学会管理自己身边的人,这些东西都是大小从生活中慢慢的融合的。
就好比出了玉石矿的事情,肖芾能大方的自己做主分给弟弟一半,傅宵也能张口就说替哥哥卖货,这是他们自己意识里就知道自己要做什么,能做什么。
权责分明才不会祸起萧墙,傅元令深知这一点。
所以这一次出行就出现一个有意思的情况,肖九岐跟太上皇有自己的卫队,俩孩子也各有自己的卫队,互相独立但是又能相容。
大约是第一次出门就能当家做主,傅宵这个慢性子也难得兴奋起来,迈着小短腿不停地问戚明知跟贺安和很多问题。
傅元令由着俩兄弟自己折腾,自己则要替他们安排这一路上的驿站跟落脚的地方,还要吩咐傅家沿途商号照应,一项一项的事情吩咐下去,等他们启程离开她算是松口气能缓一缓了。
出发的时候是个清晨,长公主跟徐秀宁都来送行,杨霁英也挺新鲜,他没去过西北,这次也能开开眼界。
肖九岐临走前看着自家媳妇,“等我回来。”
傅元令点头,“放心吧。”
肖九岐笑了笑,将俩孩子抱上马车,这才跟着四哥翻身上马,踏着朝阳徐徐离开。
“哎哟,他们这一走,我怎么就觉得心里空落落的。”长公主跟丈夫这些年已经很少分开了,猛不丁的还不适应。
徐秀宁也是,自从来了鹿鸣州,她跟丈夫也是形影不离,不免也有些怏怏。
倒是傅元令不管什么时候对于分别这件事情都能适应良好,即便心里再难舍,她的性子总能让她以最快的时间适应良好。
021:顺便养老
傅元令就看着长公主跟徐秀宁说道:“大姐,四嫂,咱们也别闲着,我看着矿山那边要忙的事情很多,你们来给我搭把手?”
俩人养尊处优惯了,哪里做过这种事情,一时也觉得新鲜,反正闲着也是闲着于是就答应了。
三人换了骑马装出门,一路骑着马到了山脚下,自打开始开山,这山脚下如今热闹的就像是个小镇子,往来的人越来越多。
附近的村民发现这里有机可图,不少人来这里摆摊,售卖些茶水,点心等物倒也薄有收入。
徐秀宁看着这一幕,笑着对傅元令说道:“看着这里,就像是当年你建西郊的场景重现一样。”
傅元令摇摇头,“这里可比不了西郊。”
上京西郊工坊早就成为大乾第一大工坊之地,整个西郊新帝登基后重新做了整修,将上京西又扩出几十里,比傅元令当初的规模几乎翻了一番。
长公主笑道:“只要能让附近的百姓能过上好日子,不管做什么都好。这里因为开矿会慢慢的增加人口往来,我瞧着这山下早晚会成为一个小镇子,自然会福延周遭百姓。”
傅元令点头,“这倒是有可能,不然大姐跟四嫂拿出点私房银子来,在这里造个酒楼跟客栈,也能赚个零花钱。”
两人忙摆手,她们不缺银子何必跟百姓争利。
傅元令就是这么随口一说,知道二人志不在此,就道:“走,咱们去前头看看。我是想着从山脚选个地方修建官道,这样开才出来的矿石才能顺利运下来。”
长公主跟徐秀宁挺感兴趣,她们前半生没干过这种事情。
“修路不容易吧?”长公主问道。
傅元令点头,“要雇用民夫开山凿石,这不是个小工程,所以我打算从周遭请当地百姓来做,工钱上丰厚一些。”
徐秀宁似是想起什么,看着傅元令就道:“我记得当年你修建西郊工坊的路用的是工坊冶炼剩下的炉渣,这里铺路要怎么铺?”
“开山挖矿有挖出来的碎石可以用那个,就是费工夫,要将石头送山里运出来,所以需要大量的农夫。好在咱们先慢慢的准备,等过了秋收,民间的劳力正好赋闲在家,趁着短暂的冬日能修一大半,剩下的得看看再说。”
田间的农活最要紧,不能耽搁百姓种田,所以具体怎么样要看明年春种的快慢。
好在开山挖矿本就是长远的事情,倒也不急在一时。
“要是仇行在就好了,干这个他最在行。”傅元令笑着说道。
“仇行是谁?”长公主好气的问道。
“是我傅家的一个大管事,专管我在南方矿脉的挖掘,开山铺路他常做信手拈来。”傅元令越想越觉得得把仇行弄来,反正仇钱这个孙子已经长成才,完全可以接他爷爷的差事了。
仇行去年还告老,正好来这里监管下工程顺便养老嘛。
仁叔义叔还有戚大管事见到他指定高兴的紧。
傅元令越想越觉得行得通,想想仇钱傅元令爷想笑,这孩子这名字当年给他惹了多少烦恼,现在能自己肩抗大任,估计做梦都要笑醒了。
022:说话扎心了
瑾王府随着肖九岐等人离开,再加上傅元令跟徐秀宁还有长公主忙着矿山的事情,整个府里都安静下来,静悄悄的,让王府的下人们都很不适应。
随着天气渐渐转凉,算计着爷几个归来的日子越来越近,傅元令这边手上的事情也加快了进度,等到入了秋之后,鹿鸣州并没有多大的感觉,但是西北却已经是树叶凋零,黄沙漫天。
算着日子,傅元令几个人等他们回来的那天,三人早早地就去城外迎接,没想到刚到城外,就看到他们的车驾疾奔而来。
“娘,娘,我们回来了。”肖芾的小脑袋从车窗审出来,挥舞着小手拼命地打招呼,那活力四射的样子比当初离开时更甚。
紧跟着又有个小脑袋钻出来,马车也已经到了跟前停下,车辕上坐着驾车的竟是肖九岐,只见他利落的跳下来,顶着一张黑脸露出大白牙对着傅元令笑,“媳妇,我们回来了。”
傅元令一下子就乐了,“回来就好,这一路上辛苦了。”
肖九岐还没等回答,肖芾已经从车里窜出来,一手牵着弟弟扑进了娘亲的怀里撒娇。
俩孩子一口一个娘,肖九岐剩下的话全被噎了回去!
生儿子干什么,全是来讨债的,就是不如他大闺女贴心!
长公主跟徐秀宁可不在跟前碍眼,俩人各找各的夫君去,一行人也不好在这城外说话,索性又上了车直接回府。
傅家的车队进了城门就跟王府的卫队分开,直接回了傅家的商行。
傅宵跟肖芾这一趟出去黑了壮了,尤其是傅宵变化更大一些,以前在王府不怎么爱说话,常常跟在哥哥后面,这次回来就话多了很多,尤其是眼睛特别亮,虽然年纪尚小,说起路上的见闻竟也是头头有道。
这一趟西北之行,让肖九岐最高兴的就是见到了女儿,还有女儿给傅元令等人带回来的礼物。
长公主跟徐秀宁笑着说道:“闺女就是贴心,瞧瞧连咱们都有份。”
徐秀宁眯着眼睛乐,不由就想起自己的瑞珠来,笑着说道:“可惜瑞珠跟着夫君去了关外,想要见她一面也不容易。”
长公主笑着说道:“我听小九说不是年前就能回来吗?”
“真的假的?没听小九说起。”
“是真的,四嫂,关外的贝场只是照例巡查,没大事就能回来了。”傅元令笑着应声,“正好,他们小夫妻回来来咱们这里过年,人多又热闹了。”
徐秀宁笑着直点头,“是该回来了,上回见她还是两年前呢。”
“年轻人又不像咱们养老没事做,正是大好年华为国出力的时候,咱们要体谅。”长公主笑眯眯的开口说道。
另一边肖九岐看着他四哥说道:“这回真是没白去,我就说宋时彧是个能干的,四哥,再给他二十年,西北就能大变样了。”
太上皇看着小九,笑着说道:“你说的倒是轻松,你舍得熙玥跟着他在西北吃二十年的苦?”
肖九岐:……
023:委屈巴巴肖九岐
当然是不舍的,但是他还是尊重孩子们的想法,“熙玥选择了宋时彧,又愿意陪着他在西北,我这个当爹的就算是不舍也不会反对。”
太上皇挺意外的,以为小九这护犊子的性子必然会很心疼,“四哥很意外你这样说。”
“有什么好意外的,四哥,只要我想把闺女带回来时就想想当初阿元陪着我吃苦的日子,我就不会那么做了。”肖九岐笑了笑,“谁年轻的时候没有为自己的感情付出过,熙玥自己想好了我就支持她,再说有我这个爹在,他宋时彧还敢上天不成?上了天我也能把他拽下来!”
太上皇直乐,宋时彧听到这话怕是都要睡不安枕了。
看着四哥笑了,肖九岐没忍住又叹口气,“反正大人吃苦是他们自己选的,我想着孩子们得带回来。”
这回俩孩子没跟着一起回来,肖九岐心里还是有点失望的。
“宋时彧不是说了嘛,明年他会调任,有两个月的空闲时间,他会亲自陪着媳妇把孩子送回来,正好让熙玥跟弟妹也能母女团聚小住些日子。”
“那还有挺久的。”肖九岐嘟囔一句,见不到也就算了,这一旦见了面就不是那么回事了。
太上皇拍拍小九的肩膀,“行了,陪着四哥去矿山看看,听说这段日子咱们不在,九弟妹她们把那边收拾的挺好的。”
肖九岐打起精神,“去就去呗,我媳妇的本事我是知道的,那还用说嘛。”
太上皇:……
新的书院距离矿山有些近距离,正好隔着一条河遥遥相望,傅元令因为矿山的事情投入的时间比较多,怕到时候顾不上孩子,所以就多拨了银子加快进度,又备下名帖亲自上门去请鹿鸣州有名的大儒前往书院授课。
只是请先生就不那么容易,有名气有名节的读书人多数不会为了金钱动心,他们讲究的是个气节跟投缘,傅元令挨个的投其所好,一圈拜访下来人也瘦了不少。
肖九岐的意思是王府下个征召令就可,有些人给了脸还不要脸那就不给了,被傅元令瞪了一眼。
肖九岐:……
委屈巴巴的,他不是看媳妇辛苦吗?
再说了,有些老家伙就是自以为是,学什么三顾茅庐,非要他媳妇一再上门去请,他就觉得那人的骨头是真的痒了。
读书人就是麻烦,肚子里的心眼比莲藕还多。
傅元令不知道怎么肖九岐这么个大老粗解释,当年她外祖父为她请樊大儒,那都不知跑了多少趟,只可惜樊大儒是真的没时间教导她,不过还不是举荐了别人。
只要真有才华,有些傲气不是应该的吗?
纵然真有人恃才傲物,那也是寥寥之辈,多数的人只是对书院不了解,所以不敢轻易冒险罢了。
不过,傅元令既然建了书院,自然是奔着最大最好去做,只要想想天下第一书院的名头,就有很多人动心了。
人这辈子,尤其是读书人,谁不想在史书上留下一笔呢?
024:晴天霹雳
书院的名字就叫鹿鸣书院,取鹿鸣州之名,别人一听,就知道鹿鸣书院是鹿鸣州所有。
整个鹿鸣州都是肖九岐的底盘,媳妇要建个书院,他自然是大力支持。
因此鹿鸣书院占地极广,君子六艺,在这里只要你想学,就没有学不到的,尤其是傅元令跟着肖九岐先后经历南疆跟北疆的战役,深知道习武对学子的重要性,但是你要让一群书生习武,指不定被人就要骂你脊梁骨。
所以,傅元令只是拨了一笔巨银建造了一个十分漂亮的马场,里头养的马全是从西北马场买来的骏马,个头高达,身姿矫健,只看一眼,是个有血性的男儿就不会移开眼睛。
有些事情你说没用,但是只要你摆在他们面前,就能激起他们骨子里的热血。
谁还没个大男人的征服欲。
前前后后从动工开始,到现在也有小三年了,站在这边的半山坡,太上皇凝视着对岸的书院,对着小九说道:“你看,九弟妹这人做事情要做就做到最好,当初她说要建书院,你可曾想到她会建这样的书院?”
肖九岐:……
没想到。
他媳妇当初只说要管管俩小崽子,建个书院立个规矩。
书院没建过,但是他们王府以前建过家学,所以肖九岐就下意识地认为,媳妇说的书院就是扩大版的家学!
看着小九的神色,太上皇就道:“过个十年你再看看,鹿鸣书院必然能在天下书院中斩头露角,再过个二十年,说不定就能为天下学子心向往之地。”
就如同当年建西郊工坊,谁又能想到这才多少年,西郊工坊已经成为大乾第一工坊。
万事可期待啊。
鹿鸣书院进入最后的修葺阶段,傅元令整天带着傅宵跟肖芾前去做事,俩孩子反应不一。
傅宵只要哥哥不出头,他一定乖乖的跟着娘亲走,跟着娘亲把书院里里外外看一遍心里就有数了。
至于他哥哥,书舍没见他多看一眼,扎根在马场抱着树不肯走了。
哎,丢人。
傅元令最初建马场的初衷,就是想要把肖芾留在书院,后来才觉得既然要建,自然是往好了建,才觉得书院当开一门骑射科。
如今肖芾果然喜欢这里的马,傅元令气定神闲跟儿子谈条件,“好好读书,小考拿到好成绩,你就能从丁字马舍挑选一匹马。如果上半年终考你能拿到魁首,就能从丙字马舍挑选一匹马,依此论推。你想要得到最好的那匹马,要加油哟。”
肖芾:……
傅宵:给哥哥点蜡。
他是绝对不会告诉哥哥,傅家有自己的马场,他自己有很多马哟。
傅元令看着傅宵眼睛里的笑,就知道这小崽子在想什么,她看着儿子笑,“你跟哥哥是一样的,要加油哟。对了,傅家的所有东西,在你没学到足够的本事前,是没有权利拿到手的。娘亲相信你,一定能靠自己的努力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
傅宵:……
晴天霹雳!
025:肖九岐镇得住
长公主跟徐秀宁就隔墙听着傅元令教子,等她出来,长公主笑着说道:“我看着俩孩子的脸色都心疼了,你倒是狠得下心。”
傅元令叹气,“没办法,家里的人全都宠着他们,我只能扮黑脸。俩孩子不管哪一个肩上的担子都不轻,小的时候不吃苦,将来就要吃生活的苦。大姐,四嫂,那些败光祖上家业的纨绔咱们还少见了吗?你们都说俩孩子聪明,不用管这么严苛,我觉得正好相反,正因为他们太聪明,心里想法太多,所以才应该管的更严。”
徐秀宁就点点头,“九弟妹这话说得有道理,就是看着孩子们要学那么多东西,总觉得太辛苦了。”
“谁不辛苦呢?”傅元令笑,“四嫂小时候难道在闺中不是又要读书又要学女艺,琴棋书画女红针线哪一个不辛苦?大姐在宫中的日子就不用说,作为长公主要学的东西更多,你可曾说一句辛苦?”
“正是咱们吃过这些苦,才不想孩子们再吃一遍。”长公主笑道。
“应该说吃过那些苦我们才能有如今的成就,所有孩子们更要吃苦,毕竟他们将来要站在我们的肩膀上前行,风浪更大,艰险更多。”
“总是说不过你。”徐秀宁笑着说道,但是也不能不承认,不管是自己的女儿,还是皇姐的几个孩子,相比起来都不如肖翼跟肖翀有胆识有魄力。
这也就说明九弟妹教孩子的办法是对的,虽然辛苦,但是成效极大。
而且再想想傅宵跟肖芾将来的担子,俩人就把替孩子说情的心思压了下去。
不过想着等明年倒是要把自家的几个小崽子送来,这书院着实不错,有九弟妹看着教养,想养出个纨绔都不容易。
反正孩子辛不辛苦的,自己拍拍屁股一走,眼不见心不疼。
让鹿鸣书院瞬间传遍大街小巷的原因是,凡是读书优异家境贫寒的学子,进学院读书不收一文钱。相反的只要你能好好读书,还能拿到书院给与的奖励。
就因这一点,前来报名的学子就有不少,鹿鸣书院一下子就热闹起来。
随之而来的问题也有很多,很多人知道书院收费少就想占便宜,不管自家的孩子是不是读书的料子就往这里塞,反正在这里读书花不了几个钱。
在家还要费粮食,在这里吃饭不收钱,多好。
要是人人都这样想,学院岂不是全都乱了套?
可见行善也是要有一定的章程跟约束,傅元令得了消息后心里叹口气,其实她早就想到的,人心总是不足,得了一就想要二。
但是,总是怀抱期待。
肖九岐看着媳妇的神色说道:“你别着急,这也不是什么大事儿,把闹事的赶出去就成。”
“那书院的名声也就坏了。”傅元令看着肖九岐,“瞎捣什么乱。”
肖九岐看着媳妇笑了,这才缓口气说道:“我这不是怕你生气伤身,不值得。”
做好事还要自己憋火,这找谁说理去。
“我有办法,不过需要王爷你出面才好。”
嗯,肖九岐这名头镇得住!
026:给娘赚很多很多钱
瑾王的凶名那是传遍天下的,在鹿鸣州也是名声赫赫。
瑾王就以王府的名义发了一条诏令,鹿鸣书院作为鹿鸣州王府所办的学院,为民着想不收束脩与学资,但是总有烂鱼之辈,因此王府特出一条诏令。
凡入学学子,一月后进行小考,过试着留,未过者去。过小考后,还有旬考、半年考,年终考,所有过关学子才能一直留在书院读书,落考学子只能等来年再考进来。
且,肖九岐定了次数,事不过三,过了三次就再没机会进鹿鸣书院。
此令一出,叫好者有,非议者有,不过再听到王府的两位小公子也在此列之后,就没人说什么了。
傅宵:……
肖芾:……
俩人总觉得自己做了靶子!
书院慢慢的步上正轨,肖芾很心累,因为每次一小考,总有无数人去看书院红榜上找他们兄弟的名字。
如此一来,他就不能偷懒了,他一偷懒,这么多人盯着他,他岂不是丢了爹娘的脸?
丢了爹的脸还能商量商量,这要是丢了娘的脸,他爹一点也不给他商量的余地。
真是太可怜了!
傅宵就比较淡定了,对着哥哥安慰道:“你本来就聪明,玩的心收一收,考试也难不倒你。”
肖芾看着蠢弟弟,他就是不想学才为难了,他就想习武骑马多威风!
傅宵看着哥哥的样子,想了想,看着他说道:“你要是考不了最好,马厩里你喜欢的马就会被别人挑走了。”
肖芾:……
那绝对不行!
“走走走,回去背书去,昨天背到哪里了?”肖芾拽着弟弟就走,他心爱的小白马,你要等着我呀。
傅宵喜滋滋的跟着哥哥回了家,一回家,肖芾就扎进书房去背书,傅宵饿了,去找娘亲要吃的。
傅元令问了一句哥哥怎么没来,听完儿子的话,她沉默了。
他看着吃的高兴地小儿子,心里又高兴又忧桑,这孩子又稳又聪明劝人都知道从厉害下手,正因为这样,她才更担心。
“你有没有想要的东西?”傅元令看着最小的儿子问道。
傅宵正吃这玫瑰酥,他喜欢偏甜口的东西,每次吃都觉得特别的高兴,听到娘亲的话,想了想说道:“有啊,我想要赚很多很多钱。”
傅元令:……
“你怎么会有这样的想法?”这孩子不缺吃不缺穿的,怎么会对银钱有这么大的欲望。
“因为娘要做很多很多的事情,要花很多很多的银子。”
傅元令一愣,“你听谁说的?”
她不记得跟孩子说过这样的话,她也不会让孩子有这样的观念。
挣钱又不是必不可少的任务。
“上回戚大管事来跟娘亲商议事情,我在书房外头听到的。我知道娘要很多很多银子,戚大管事说有点困难拿不出来。”
傅元令哭笑不得看着儿子,“不是你想的那样,娘有钱,拿不出来不是咱们没钱,是做生意需要周转,不能把所有银子都拿出来,明不明白?”
不明白!
但是傅宵不明白却记在心里,那他还是要赚很多钱,娘要用钱的时候就不会拿不出来。
027:王府比咱们家大多了
书院的事情逐渐上了正轨,一眨眼就要到了年底,整个鹿鸣州都要热闹起来。
学院里一群学子正在备考,傅元令也在年底盘账,这次特意把傅宵带在身边。
有些事情口上教可以,但是有些事情要让孩子脑子跟着记,眼睛跟着看,心中跟着学。
就比如傅元令怎么跟傅家大小管事打交道,盘账的流程,家里老账房怎么对账,这些东西只靠嘴上教是完全不够的。
肖芾很羡慕弟弟能偷懒,在他心中只要不在学堂学习就能偷懒,可他还不能,他还想着丁字号马厩中的心爱的小白马,他要继续苦读,这日子真的是太苦了。
傅宵跟了娘亲几日,娘亲很多事情都不会主动跟他讲,全靠他自己一双眼睛看,看不懂的等没人的时候才能请教娘亲。
这样的经历还是第一回,傅宵觉得很新奇也就更用心了,他认真的观察每一个管事,而且发现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对他和善的娘亲对着管事门的时候就完全是不同的神态。
就连他对上娘亲严肃认真的神色,都会下意识的闭上嘴,坐在自己的椅子上认真的听。
这种感觉很奇怪,跟在学堂不一样,跟在家里也不一样,那是一种他没有遇到过的新鲜的事情。
鉴于现在傅家的生意越做越大,傅元令每年盘账的时间相应的也会延长。
等到肖芾学院已经考核完毕,他成功的拿到了自己想要的小白马,傅元令除了让傅宵回学院参加考核之外,又带着他继续在书房中盘账。
肖芾见不到弟弟,也见不到娘亲,好在还有亲爹啊。
肖九岐就带着儿子整天出去溜马巡街,爷俩清早就走,天黑方回。
傅元令教傅宵如何经商,肖九岐也会捡起自己的责任,教导自己的儿子如何管理自己的封地。
太上皇就清闲多了,入了冬之后,他就很少出门,多是在府里保养身体,跟妻子二人品茶赏花,偶尔跟长公主夫妻换了常服出去外头的茶馆听书,去戏楼听戏,日子过的好不惬意。
宋时彧夫妻带着孩子赶到的时候,就遇上了空无一人的王府。
一个人都不在家!
肖熙玥有些失落,但是俩孩子还是第一次来到鹿鸣州,好奇的看着眼前高大威武的王府,一时间竟有些说不出话来。
宋云晗抬头看着娘亲,“娘,这就是外祖父的家吗?比咱们家大多了。”
这话一出,肖熙玥的心都软了,蹲下身子看着儿子,笑着说道:“是啊,西北跟鹿鸣州不同,鹿鸣州富庶,西北苦寒,但是咱们西北的家也是好的不是吗?”
“好。”宋云泽扑到娘亲怀里奶声奶气的说了一句。
宋云晗看着弟弟,也跟着道:“好。”
宋时彧蹲下身,将俩孩子一手一个抱起来,又看着妻子说道:“咱们先进去吧,岳父岳母很快就能得了消息回来了。”
王府的管家在一旁笑着说道:“已经派人去送信了,郡主跟姑爷放心,原以为年后才到,着实没想到会提前回来,王爷王妃还有太上皇长公主一定会很高兴的,院子是早就收拾好的,属下先让人把行李送过去安置,您看如何?”
028:看我爹揍不揍你
风尘仆仆从西北赶来,肖熙玥心里想念爹娘不觉得累,但是孩子们受不住,就点头带着孩子先进府去休息。
宋时彧抱着孩子走在妻子身边,一路走进来笑着说道:“岳母把府里打理的很美,走在这里,就像是回到了上京的家一样。”
肖熙玥也有这种感觉,闻言转头看着丈夫,“我就觉得熟悉,你这么一说还真是,一眨眼都这么多年了。当年爹娘回了鹿鸣州,我跟着你外放……”
肖熙玥说着说着就红了眼眶,忠孝不能两全,她要跟着丈夫,就不能在爹娘跟前尽孝。
以前刚成亲的时候,不觉得有什么,但是随着自己也做了母亲,她就越发的能明白当娘不容易。
宋时彧凝神看着妻子,“这回我们能多住些日子,等年后不然我就先走一步,你留下多陪岳父岳母一段时日。”
肖熙玥听着丈夫这样说就觉得有些不好意思,多大的人了还爱哭鼻子,她以前多潇洒一姑娘才没这么矫情。
“到时候再说吧。”肖熙玥现在也不知道自己等到那时候又会做什么决定,在西北这几年让她养成了一个习惯,不要轻易去做决定,因为很有可能随时会发生变动。
给他们安置的院子距离父母的主院很近,只隔着一个小花园,抬脚就能到。
进了院子肖熙玥就愣住了,这里的一草一木就连院中的布局跟她在上京的闺房一模一样。
她没忍住推开门进了正房,墙上挂的名家画作,地上铺的驼绒地衣,多宝格上摆放的物件,还有窗台上放着的金蟾香炉……
“我爹娘是把我闺房原样搬来了吗?”肖熙玥捂住脸,看着这些东西,好像又回到了当初在闺中的日子。
宋时彧先将俩孩子放下来,云泽年纪小有些困了,抱着爹爹的胳膊不撒手,云晗还有精神,满屋子里跑着看。
宋时彧先把小儿子送进寝室安置好,再回来就看到妻子正坐在暖榻上哭。
鹿鸣州四季如春,这边人多用罗汉床,不像北方人喜欢用暖榻。
但是这屋子里依旧打制了暖榻,只是这个暖榻不过是个样子货,完全不用烧炭取暖。
宋云晗跑到院子里去,宋时彧让奶娘跟上去照看,自己则坐在妻子身边,轻轻地把她抱在怀里,“别哭了,岳母要是看到就该伤心了。”
“我是高兴的。”肖熙玥有点不好意思的说道,“你说他们怎么就会这么办事,这不就是惹我哭吗?”
宋时彧在西北几年,早已不复当年俊俏公子的模样,西北风沙大,他的眼角都有些细细的纹路,此时笑起来有几条浅纹,却添几分成熟男人的气韵。
“你跟着我受苦了,数年不得见双亲一面,都是我对不住你。”宋时彧是真的觉得对不住妻子,曾经成亲时许诺她诸多,但是最后却让她跟着她去西北受苦。
肖熙玥闻言拿着帕子擦擦眼角,“你当着我爹说一遍这话,看他揍不揍你!”
029:谁敢笑话我
宋时彧一言难尽的看着妻子,“那我还真不敢!”
他岳父那是能上天入日掀起风浪的人,他可不敢招惹。
他在西北做官,时常会微服出访,走在街头小巷,田间地头,还经常会听到百姓们提及当年瑾王带兵大战北疆的英勇事迹。
再说,他为什么去西北做官?
就是因为西北官场接连出了两次大事,陛下着实不放心西北再出事故,所以才让他前去。
他一个新科状元,资历不深,政绩不显,头两年在西北能站住脚,仰仗的就是他岳父的威名啊。
西北百姓淳朴,知道他是当年跟北疆鏖战的瑾王女婿对他就很是欢迎,他上任后推行多项政令虽也有官员暗中阻拦,但是却也没人敢正面招惹他岳父。
毕竟岳父护短,他们惹得起自己,但是惹不起瑾王啊。
宋时彧想起这些好像要笑,看着妻子说道:“咱们出去吧,岳父岳母他们也该回来了。”
肖熙玥点头,“你先等会儿,我去洗个脸。”
眼睛这么红,爹娘看了肯定担心,她敷个粉就能见人了。
肖熙玥粉还没上脸,傅元令就到了
宋时彧忙起身给岳母请安见礼,傅元令伸手托住他,笑着说道:“不是说年后才能到,你们来也没送个信儿。”
宋时彧忙扶着岳母坐下,笑着解释,“本来是想送信,但是又想给您与岳父个惊喜,所以就瞒着了。”
傅元令打量着宋时彧,看着他的面容,心头一梗,示意他坐下,道:“你倒是变化很大,在西北这几年没少吃苦吧?”
脸是骗不了人的,宋时彧这张脸当年也是有名的美男子,西北风沙摧残几年下来,明显能看出岁月的痕迹了。
不过,从这张脸上也能看出来,宋时彧在西北还真的没有坐在官衙中享福,肯定是事必亲躬,才能有这样的一张脸。
宋时彧笑着说道:“比起岳父在西北的威名,小婿着实不算什么。”
“算你小子还有点自知之明。”肖九岐一进门就听到这句,心中很是满意。
傅元令:……
宋时彧忙起身见礼,肖九岐摆摆手,“在自家哪有这么多规矩,坐下说。我说你小子也是皮痒了,偷摸的就回来了,吓了我一跳。”
宋时彧笑,“是想给您个惊喜。”
肖九岐哼了一声,“惊吓还差不多。”
“爹,你这是什么话,不想见到我啊?”肖熙玥总算是敷完粉出来了,正好听到这句话,没忍住怼了一句。
肖九岐:……
傅元令看着女儿出来,就站起身打量她,看到她脸上新敷的粉还有什么不懂的。
肖熙玥一对上她娘的眼神,刚敷的粉白擦了,眼泪忍不住的往下滚,哽咽的喊了一声,“娘……”
肖熙玥把女儿抱进怀里,拍拍她的背,“乖,不哭,多大的人了,也不怕被人笑话。”
“我才不怕,谁敢笑话我?”
肖九岐假装没听到,宋时彧低头喝茶。
肖九岐就见不得女儿哭,说道:“行了,别哭了,这不是回家了吗?”
说完还瞪了宋时彧一眼,都怪他!
宋时彧:……
030:您说的都对
宋时彧夫妻一回来,王府就热闹起来了。
傅宵跟肖芾对这个大姐姐早就不记得了,毕竟当年他们分开的时候,他们还很小。
但是亲缘的关系让他们很快就熟悉亲热起来,尤其是看着两个比他们小不了多少的俩外甥,俩人突长一辈,很是不适应啊。
长公主跟徐秀宁就很喜欢奶声奶气的宋云泽,两岁的娃娃正是逗着玩的年纪,常常学大人说话让人捧腹不已。
宋云晗大了些,就爱跟着俩个小舅舅玩,不过半日功夫就熟悉起来。
长公主看着熙玥,关切的问道:“怎会突然就回来了,不会是有什么事情吧?”
肖熙玥笑着说道:“姑母放心,没有事儿。西北开渠引水提前完工,所以陛下就许了夫君两月的休整,我们就回来了。”
长公主很惊讶,“在西北开渠引水可不容易,那边天旱多沙,全靠老天降雨,引得哪里的水?”
徐秀宁跟傅元令听到也看了过来,听着熙玥细说。
肖熙玥就道:“沿着西临关,穿过玉直关直达齐那木河,从那边引水过来。”
傅元令想想惊讶的说道:“那这距离有点远,这才短短几年怎么可能做到?”
肖熙玥就特别高兴的说道:“只靠一府之力肯定不行,所以夫君就拜访沿途府县,说动大家一起行事,各府县分段,一个地方管一段就没那么难了。要挖渠修河道就得征劳役,夫君不想因此民怨沸天,就又跟当地大商户商谈,官府免一部分商户赋税,让商户出粮给出工修河的百姓。如此一来,百姓出工有粮吃有工钱拿,商户虽然拿出一部分粮食但是能免一部分赋税,还能得了好名声,沿途官员因为挖渠修河还能增加政绩,如此一来此事才行得通。”
长公主就看着傅元令跟徐秀宁说道:“真是没想到时彧能干成这样的大事儿,西北做官的人多了,哪一个不是熬到任期到了就走人。”
西北的官不好做,主要是太穷,没油水,再加上当地的气候不同,不是没有办法,但是难度太大,一任官员就任期几年,只要有点关系的,任期一到拍拍屁股就走,谁愿意做这种费力不讨好的事情?
徐秀宁点头,想起西北官场那几年出的事情,也知道西北官场里头的厉害,宋时彧不仅能坐稳还能干成这样的事情,可见当年肖翀力排众议让他去西北是对的。
女眷这边唏嘘不已,另一边太上皇跟肖九岐也在说此事,宋时彧把西北的情况一说,太上皇就道:“当年西北一直是我的一块心病,如今总算是有了盼头了。”
肖九岐就道:“四哥,当年你已经尽心了,再说咱们把活儿都干完了,他们这群小崽子还干什么?”
小崽子宋时彧:……
您说得对!
太上皇哈哈一笑,看着宋时彧说道:“当年我没看错你,翀儿也没信错你,你干的不错。”
宋时彧心有点慌,感觉压力更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