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0章
张谦坐到陈春燕的身边。
他这才发现陈春燕改良过这一辆马车。
这马车上装着玻璃窗,只要推开窗户,马车里也可以变得很明亮。
“妹儿啊,你吓唬那些人了?”
陈春燕伸手为张谦倒了一杯茶,“哥,学以致用。我经常听人说杀鸡儆猴,今天小试牛刀,效果还不错。”
张谦:“嗯?”
陈春燕:“把闹得最凶的那几个人挑出来打一顿,其他人也就老实了。”
张谦:“我何尝不想,可我每次想那样做时,其他人会跟着起哄一起闹。”
陈春燕:“你不能给他们扇动其他人的机会。”
张谦挑了挑眉。
陈春燕:“他们混在人群中,如果高呼打倒我,抢夺粮食,然后远走高飞,那些人未必不敢。法不责众嘛。
“然而他们在人群外,我收拾他们时,他们再那样喊,别人就不会受蛊惑,反而会觉得他们是想拉人陪葬。
“这就是区别。微妙的差别就区分出了他们到底属不属于那个群体。
“不过,法不责众是你们的规矩,在我这里,法要责众,不管犯错的人有多少,只要犯了错,就得按规矩受罚。”
陈春燕指了指马车外面。
督察还在念名字和所犯的错误。
张谦看着马车外面,若有所思。
陈春燕:“就不能让他们有侥幸心理,只要一次犯错没有受罚,他们的胆子就会一点一点打起来。但处罚也得抓准时机,大哥……”
张谦回过头来。
他以为陈春燕要教他做事的技巧,心中还有这隐隐的兴奋。
陈春燕:“读读女书和女戒吧,真的很有用,你会受到启发的。”
张谦眼皮狂跳,“那是女人读的东西,我能受什么启发!”
陈春燕:“你可以看到女人的地位是如何一步一步变低的,又是如何一步一步被人掌控的。在汉唐之时,女子的地位多高啊,太后还能控制皇帝,现在呢?”
张谦又想上去捂陈春燕的嘴了,“这话你都感说!”
当今太后和皇上又不是亲母子,关系原本就微妙得很,再来这么一句,这不是挑拨离间么!
陈春燕:“你紧张什么?!这里只有我们两个人。”
张谦:“大妹……你有时候的胆子真的大得过分了。”
陈春燕:“我实话实说,看书就得往本质上看,如果书上写什么,你信什么,你还是别看书了,迟早看成个书呆子。
“书是人写的,只要是人,就会有情感倾向,会夹带私货,你看了却不思考,那只能被别人的思想左右了。”
张谦:“你怎么敢妄议先贤,你不要命了?!”
陈春燕很想扶额了,“我们俩私下说悄悄话,谁能知道。只要你不嚷嚷出去,就是我们讨论讨论而已,无碍的。”
张谦狐疑地看着陈春燕。
他总觉得不是他嚷嚷出去,是陈春燕总有一天要到处嚷嚷。
他想到这个额头就冒冷汗。
如果天下女子都如陈春燕所想,男子活着还有什么乐趣?还不迟早被女子踩下去啊!
他一时间又觉得庆幸,幸好他没有出生在九边,不用被九边女子虐待。
第1961章
张谦只觉得心累,靠在车厢上,咕噜噜灌下一杯茶,还不足兴,又把茶杯递到陈春燕面前,陈春燕又给他添了一杯茶。
他一连喝了三杯,才觉得好些。
“大妹,你之前不是说要给人希望,有了希望不是才会更努力生活吗?
“你现在岂不是让很多人绝望,绝望了就会生事啊。”
陈春燕:“不一样。”
张谦:“哪里不一样?都是流民。”
陈春燕:“流民和流民也不一样,有的流民淳朴善良,他们只想凭借自己的双手过上好日子,而有的流民受灾前便是地痞流氓,他们的秉性不会因为一场水灾而改变,这样的人就如一颗老鼠屎,一定要尽快清理出去,免得坏了一锅汤。”
张谦:“你说得也有道理,只不过人都长得两只眼睛一个鼻子一张嘴巴的,一眼看过去,谁能分清楚好坏?”
语气非常怅然。
陈春燕:“表情能够骗人,一个人哪怕很生气,他或许依旧能对你笑得很温柔。但眼睛不能,笑不出来时,眼睛便不会带上笑意。
“你认真观察眼睛,眼睛会说话,它能告诉你很多事情。
“我刚才突然对那群人出手,就是因为他们的眼神让我很不舒服。”
她这具身体的实际年龄只有十二岁,那人便用那种眼神看她,实在是可恶。
张谦:“你这话对,也不对,我在宫里当差,看着来来往往的大人……我实在是没法从他们脸上看出什么东西。”
陈春燕:“……”
她有些想跳脚尖叫了。
怎么能跟那些大人比,那些大人是年老成精了的人物!
她揉了揉额头,“如果那些大人在想什么,还能被你一眼看出来,他们也就可以乞骸骨了。不早一点退下来,他搞不好哪一天就会被政敌弄得身败名裂。”
张谦呵呵笑,“也是哦。这些都是普通人,自然可以根据他们的眼神判断他们的真实想法。大妹,你让我看看。”
陈春燕的神情淡淡的,眼睛缓缓抬起,看向张谦。
张谦立刻收了嬉笑的神情。
他过来的时候可是看得很清楚的,地上有很多血迹,那都是陈春燕弄出来的。
这个大妹啊,比看起来要狠得多。
他不敢惹陈春燕了,老老实实坐在旁边喝茶。
徐懋站在马车外面等了很久,都没有等到张谦出来,他不由得干咳两声。
只是外面惨叫声太大,他的干咳声并没有引起张谦的注意。
徐懋一阵无语。
督察身边站着这样一尊大神,压力太大了,他主动问:“要不小人帮您通报一声吧?”
徐懋纠结地看天。
马车的空间太过狭小,即便陈春燕请他进去,他也不方便进去,而他留在这里,就得站在马车边,真成了个跟车的人了。
督察见状也不知道该不该去禀报了。
倒是陈春燕忽然想起来,“表哥,你最近不是一直跟小公爷在一起吗?今天怎么只见你,不见小公爷?”
张谦拍了一下额头,“哎呀,倒是把小公爷给忘记了,我去请他进来喝杯茶。”
陈春燕淡淡一笑,并没有说话。
她觉得徐懋未必会到马车里来。
第1962章
陈春燕觉得徐懋给她的感觉非常复杂。
要说徐懋高智商低情商吧,也不对,徐懋有时候考虑问题比张谦全面很多,就比如他会在有女孩子时,第一时间考虑他的行为是否会有损女孩子的名节。
可要说他情商高吧,却把家里的事情处理得乱七八糟的……
张谦跳下了马车,“小公爷,请车上坐,这里的事情还有一会儿才会处理完,不如上去喝一杯清茶。”
徐懋拱了拱手,“多谢张兄弟美意,只是马车狭小,我上去不太合适,我还是等在这里吧。”
张谦:“这怎么可以?我们一起过来的,我上去喝茶,你站在这里,像什么话!我大妹向来巾帼不让须眉,这些虚礼不必讲究。
“当然也不是完全不讲究,需得我在场才可以。”
徐懋笑了。
他没有妹妹,体会不到当哥哥的这种矛盾的心理。
他这个时候观察张谦,一时间觉得十分有趣。
张谦:“你干什么这样看我,我哪里不对劲吗?”
徐懋:“你以后可千万不要生女儿,要不然够你操心的。”
张谦叹气,“是啊,谁家生女儿又不操心呢。”
话说到这里,徐懋的脸色渐渐黑了。
他想起了他曾经差一点有的那个女儿……
他有些烦躁,别开了头。
身为男人,他自然希望女子温良恭顺,可作为父亲,只要一想到自己的女人有一天会到别人家去伏低做小,甚至要在婆婆面前立规矩,要受妯娌的气,他心里就极为不舒服。
两种截然不同的身份,带给他两种截然不同的思想。
而这种矛盾又是解决不了的。
张谦眼睛看着前方,并没有注意到徐懋表情的变化。
他嘴里还在说:“你知道我那个堂妹吧,以前在家里被捧在手心里,她换牙的时候,丫鬟不懂事,偷偷给她吃甜食,结果被打了一顿。
“打完之后,二婶心疼她,最终允许她每天吃一小块。
“就这样一个人,到了夫家之后,还不是夹着尾巴做人,直到生了儿子,才站稳了脚跟。”
徐懋心里更加不舒服了。
或许是他比张谦距离做一个父亲更近,他的体会比张谦更加深刻。
“所以要睁大眼睛挑选亲家,家风很重要。”
张谦:“这有什么用!现在谁家选女婿,看得不是家世?女婿在成婚前,房里有两个通房,都被认为是极为正常的。
“殊不知人的感情的都是相处出来的,主母进门后,与丈夫的感情还比不过一个通房,这何其悲哀?
“很多女人能够得到丈夫的尊重就不错了,琴瑟和鸣根本就是奢望。”
这些话就像是刀子一刀一刀往徐懋心窝子里面扎。
还有两年,他的婚事又会被提及,而且一旦定亲,很快就会成亲,到时候如果生了女儿。
徐懋觉得有些窒息。
这时候张谦又说:“这么一想,我觉得大妹说得也很对。”
徐懋:“她说了什么?”
这种话张谦能告诉徐懋吗?
必须不能啊!
张谦朝徐懋拱拱手,“如果小公爷不愿意进马车坐,我先去跟大妹说一声,我们……”
第1963章
张谦瞪大了眼睛。
他话还没有说完,徐懋已经大步跨上了马车。
“喂,你不是说你不上去吗?”
徐懋:“陈姑娘有高见,我无论如何也得听听。”
陈春燕的视线从话本子上挪开。
她有些疑惑,她有什么高见来着?
她起身朝徐懋福了福,从匣子里拿出杯子,给徐懋倒了一杯茶。
“小公爷请用。”
徐懋接过茶,小饮了一口,“适才听张兄说,你有一句话说得很对,然而我再问,他却不肯直言以告,是以我便想问问陈小姐,请陈小姐亲口告诉我。”
陈春燕看向张谦。
张谦偷摸朝她做抹脖子的动作。
她就知道徐懋问的是哪一句话了。
她一阵无语,这个哥哥到底有多不靠谱啊,平时看着人模人样的,转过头却专门坑妹妹!
刚刚还警告她不要到处嚷嚷,结果他自个儿到处嚷嚷!
心思在心头一转,又快速被她压下。
她厚着脸皮说:“我说的每一句话都很有道理,不知道小公爷问的是哪一句?”
徐懋额角青筋狂跳。
张谦也差一点被陈春燕一句话说得岔了气。
偏偏陈春燕还睁着一双大眼睛,纯真无邪地看着两个人。
徐懋顿时觉得,或许陈家姑娘真不……
他心中警兆大生。
差一点点他就被那一双眼睛骗过去了,一个说出手就出手,让一群青年男子见了血的主,真有这么纯真无邪吗?
陈姑娘肯定知道他问的是什么,只是不愿意回答罢了。
徐懋探究之心不减,他越发想知道陈春燕到底说了什么了,让两兄妹都不约而同捂得死死的。
他一双眼睛紧盯着陈春燕。
沙场上历练了几年磨砺出的气势爆发出来。
陈春燕感觉到了压力,不自觉动了动身体。
她笑着说:“小公爷是端方君子,听不得小人之言,我的话你还是不听为妙,免得乱了心境。”
徐懋:“到底是何言?”
张谦连连摇头。
陈春燕瞪向张谦,意思是:现在让我扛住压力不要说,你早干嘛去了?!
张谦呵呵笑道:“小公爷,这话我妹妹说不得,她还得嫁人呢!”
徐懋一愣,怎么又扯到嫁人上去了?
难不成刚才他们说的是……
他脸色变得很难看,有的话就算是表兄妹也是说不得的,说了就是违礼。
陈春燕的脸色也变得很难看,“表哥,你胡说八道什么!”
这时候若是还不说出她之前说过的话,她以后就不用做人了!
她叹了一口气,把之前说过的话告诉了徐懋。
徐懋眸光闪闪,似乎是陷入了沉思。
如果照陈春燕说的那样教导女子……
矛盾其实还是在的。
作为父亲,自然无需担心女儿的处境了,可作为丈夫,恐怕就活得没那么舒心了。
张谦看着徐懋的表情连变,心知这事儿有些不太好。
他试探着问:“小公爷,你即便不认同我大妹的话,你也千万别往外传啊。我大妹的名声很重要,她名声要是坏了,就嫁不了人了。”
他眼珠一转,威胁道:“如果我大妹嫁不了人了,你赖上你,你害怕不害怕?”
陈春燕一点一点睁大了眼睛。
怎么,娶她是惩罚啊?
第1964章
徐懋缓缓转过头,“你刚才说什么?”
张谦:“我问你害怕不害怕?”
徐懋:“前面一句。”
张谦:“我说你即便不认同我大妹的话,你也千万别往外传啊。我大妹的名声很重要,她名声要是坏了,就嫁不了人了。”
徐懋眉头狂跳,“后面一句。”
张谦:“如果我大妹嫁不了人了,你赖上你?”
徐懋:“好。”
好什么好,好个鬼!
陈春燕要疯了,“表哥,你不要胡闹,不然我要回去告诉曾祖母了。”
张谦顿时蔫儿了,“我是说万一,你这不是还没到最坏的时候么,你距离及笄还有三年时间,且可以慢慢挑着。”
陈春燕吐出一口气,“你们还是去忙你们的事情吧,我且忙我的去了。”
张谦:“你打完了人就走吗?”
陈春燕:“打完了人当然得善后,但我留在这里没法善后。”
张谦便不再留陈春燕了,“你路上小心些。”
陈春燕:“你还是让那些来惹我的人小心些吧。”
张谦想想也是,这位可是一个惹不起的存在。
徐懋的神情却有些复杂。
京城里有多少人家想将女儿嫁给他,他心里其实是有数的,还有些不敢奢望能将女儿嫁给他的人家,也不乏有女子暗自倾慕他,他心里也是有数的。
可看陈春燕刚才的反应,好像对他避之唯恐不及似的。
他的自尊心顿时有些受挫,心里有些不舒服起来。
他到底哪里不好了?
他不是不好,只是对于陈春燕来说不好。
其实对陈春燕来说最合适的人是许京墨,因为许京墨对她足够包容,也没有要求女子一定得待在后院里。
只是许京墨的母亲变卦了而已。
徐懋转头看向陈春燕。
陈春燕看天看地,就是不看徐懋。
她也心虚得很,刚才的表现似乎有点过分。
一时间,她也不好意思面对徐懋。
张谦伸手拉住徐懋的胳膊,“小公爷,走吧,咱们这么熟了,我就不让我妹妹去祸害你了。她除了会赚钱,也没别的优点了。让她教育女儿,怕不是要把女儿全都教成母老虎。”
他转头朝陈春燕眨眼间。
陈春燕点点头,表示……我记住你了!
张谦却误以为陈春燕理解了他缓兵之计,心里舒畅极了。
徐懋到底没有反抗,被张谦拉着走了。
等两人走了,蔡大丫才取回了匕首,递到陈春燕手里。
陈春燕:“走,咱们去订做一批石碑。”
蔡大丫不明所以,但还是上了马车。
赶车的小子这段时间也没闲着,基本上将京城摸了一遍,除了皇城进不去外,外城这边有什么店铺,他一清二楚。
蔡大丫告诉他去找一家雕刻石碑的店铺,他赶着车就去了,路上没有停下来一次问路。
到了地方,陈春燕进去写下了安置点的规章制度,让师傅雕刻了,送到城外去。
她付了定金就离开了。
“等石碑刻好之后,告诉那些伙计们,每天早上吃饭之前必须要读一遍石碑上的内容才能吃饭,吃晚饭之前也得读一遍。你去通知他们的时候顺便将最近一段时间的工钱送过去。”
第1965章
蔡大丫自然是应了,她心里对有多少人,应该准备多少钱都是有数的,虽然被工部主事贪了一些,但都不算多的。
十几两银子对于京城的生活来说,当真不算多。
在京城这地界,出去扛活,一年也差不多能挣十几两银子,和一个教书先生的束脩差不多了。
还得是比较好的那种教书先生。
她将这件事情记下了,准备送陈春燕回永昌侯府后,再去一趟荒地那边。
永昌侯府很快到了,侯府门外停着几辆黑漆平顶马车,和永昌侯府的制式马车一模一样。
蔡大丫:“小姐,少爷可能到了。”
陈春燕挑开车帘,果然看到一溜马车停在永昌侯府的角门外,等待入内。
“快去问问,看是不是小六。”
蔡大丫笑着去了。
不多时,她转了回来,身后还跟着一个小童,正是陈小六。
陈小六看到陈春燕,惊喜得几乎跳起来,“大姐!”
陈春燕朝陈小六招手,“你来。”
陈小六奔到陈春燕身边,脸不由自主垮了下来,“姐姐,你不在这段时间,发生了好多事情啊,你都不知道……有的人都变得我不认识了。”
陈春燕拉着陈小六的手,上了马车,“你来跟我说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
陈小六咬着嘴唇点了点头。
前面的马车让开了一条路,让陈春燕的马车先行入内。
马车晃晃悠悠进了永昌侯府。
没走多远,马车就停下来了,蔡大丫来请陈春燕下车,换乘轻帷小油车。
陈小六张大了嘴巴,他话开没起个头,竟然就换车了。
陈春燕:“你习惯就好了,侯府的规矩大。”
陈小六就有些不自在地扯了扯衣服。
陈春燕:“衣服很好,是今年新做的,洗得也干净,没必要觉得自卑,你现在最关键的还是要学到本事,这样无论在哪里,哪怕是布衣荆钗别人也不敢小瞧你。”
陈小六点了点头。
蔡大丫和跟车的婆子交涉了一下,让婆子别跟着了。
婆子有些为难。
蔡大丫:“小姐有什么吩咐自会叫我,妈妈只管去歇着。”
婆子这才转身走了。
陈春燕朝陈小六笑了笑,“这下你可以好生说话了。”
陈小六赧然,“嗯。春姐买下了五十亩好地,说是你答应的,用来换二百亩荒地……”
他说到这里,就不安地动了动。
“可二百亩荒地里面不是只有二十亩是用亲祖母留下的银子买的么,剩下的都是你出的钱,明明是你的地,为什么还要你用地来换?
“我当时觉得不对,就问了爹娘,阿娘说我还小不懂,不要管。”
陈小六迷茫了,“可不管我长到多大,道理还是这个道理,我有什么不懂的?”
陈春燕有些欣慰,至少这个孩子始终如一,没有因为她赚了钱,就觉得从她这里扒拉银子是应该的事情。
“这件事情确实是我允许的。地已经换了吧?”
陈小六蔫头耷脑,“换了。”
陈春燕:“房子呢?有没有住到好地旁边的宅子里去?”
陈小六点头,“住了,东西都搬了过去。阿爹阿娘也都搬到了城外。”
第1966章
陈春燕:“阿娘怎么想起来搬到城外去,不是说好了在城里待产吗?”
陈小六面皮红了,“大哥不是成亲了吗?阿娘怕……怕他生不了孩子,就说要就近照看着,她还指望着抱孙子呢!”
陈春燕转念一想,这样也好。
如此一来,也不必等到燕儿娘生产完了,才能把产业分清楚了。
“大花姐还好吗?”
陈小六面上就多了几分不自在,“大花姐好厉害,现在大哥只听她的,她让大哥做什么,大哥就做什么。以前大哥只听你的,现在只听大话姐的。
“大哥以前最不爱洗澡了,后来大花姐告诉他,不洗澡就不能上炕,他每天晚上都兴冲冲等在灶台边等热水,自个儿冲洗干净了回房。”
嗯?
等会儿啊。
这里面是不是有什么事情小六没说清楚。
陈春燕垂眸捋了捋,便猜到了里面的关键。
傻大哥只是智商比常人低,并不是什么都学不会,什么感受都没有的白痴,或许已经食髓知味了吧,才会那样听话。
陈小六一个小孩子能看到的只是表面,所以才这样说。
陈春燕:“还有呢?”
陈小六:“大花姐不怎么管地里的事情,她每天还是照常去酒楼。大哥和二哥管地里的事情,他们两个种五十亩地有些多,不过阿爹去帮忙了,也还是照顾得过来。
“特别是大哥,我问他为什么要那么努力种地,他每次都摸铜钱给我看。”
陈春燕:“你别去逗他了,他现在要赚钱养家,不比你,你一个人吃饱全家不饿。”
陈小六的脸更红了,“姐姐,你说啥呢!”
陈春燕:“还知道害羞了!”
陈小六:“阿墨哥来找过你好几次,但是都没找到你。”
陈春燕:“你告诉他,我在哪儿了吗?”
陈小六摇头,“连我自己都不是很清楚你在哪儿!”
陈春燕:“他好不好?”
陈小六:“不是很好,一次比一次瘦,看着很憔悴,没多久,他的衣服都显得大了。哎,我听说许太太开始张罗着给阿墨哥定亲了,不过阿墨哥不愿意,提得急了,他就背着药箱进山。
“他有一次进山,刚好遇到下雨,把许太太吓得三魂不见了七魄。”
陈春燕:“他不听他娘的?”
陈小六:“阿墨哥有主意着呢!他说已与……有口头之盟,怎么能背信弃义!他也不知道从谁哪里听来了闲话,反正和他家里闹得有些僵。
“这段时间一直在乡下当游方郎中,每个村子都去,每次去都住两三天。
“那些村子的人倒是很乐意他去,他的诊金毕竟很便宜。”
陈春燕:“你见过许大夫了吗?”
陈小六:“见过了,许大夫和许太太的关系也不如从前好了。我听连翘说,他阿爹阿娘经常因为阿墨哥的事情吵架,说什么都是因为许太太太作了,要不然一个好好的家也不至于闹成那个样子。”
陈春燕:“阿墨哥去调查的事情,有没有结果?”
陈小六:“听说是有结果了,阿墨哥还特地见了谢姐夫一次,至于说了什么,我就不知道了。”
第1967章
陈春燕拉拉杂杂的和陈小六说了很多话,大致了解了一下她离开三井村后发生的事情,这些事情并没有超出她掌控的范围,她暗暗松了一口气。
下了轻帷小油车,她带着陈小六去见太夫人。
“你待会儿见到太夫人,要有礼貌,可以叫太夫人,也可以叫曾祖母。”
陈小六觉得很神奇,他的眼睛骨碌碌转,“我们家真有一门这么显赫的亲戚呀?”
陈春燕:“应该是的,要不然我也不能够住进来。”
陈小六见有人看他,他立刻站直了。
陈春燕:“过几天,伯祖母会安排你读书,你要认真一点,不要叫人看了笑话。”
陈小六连连点头,他靠近陈春燕,“张珺宝被带到哪里去了?”
陈春燕:“肯定不在这里。你应该有单独的院子可以住,你带来的人和东西,应该都被带到了那里。”
陈小六:“他们家这么大啊。”
陈春燕:“你站直了,别叫人看了笑话。”
陈小六朝旁边看去,果然看到有人看着他噗嗤笑出了声。
他不好意思地跟着笑了笑,拉住了陈春燕的衣袖。
陈春燕:“没事,你只要守规矩,她们就不会笑你了。”
她停在了廊下,“劳烦姐姐通禀一声,就是我带着弟弟来拜见老祖宗了。”
丫鬟还没有挑帘,里面就传出了许嬷嬷的声音,“太夫人说了,叫小少爷赶紧进来给她老人家瞧瞧。”
陈春燕向丫鬟道谢,牵着陈小六往里面走。
许嬷嬷迎了上来,“哟,小少爷这眉眼也长得像极了老祖宗,一看就是个机灵的。”
太夫人呵呵笑,“快来,快来,我看看。”
她从匣子里拿出了一副西洋眼睛架在鼻子上,朝陈小六看去。
“你这个马屁精,他哪里是长得像我,他长得像侯爷才对。”
许嬷嬷凑趣道:“谁叫老奴没有一副西洋眼睛呢,老眼昏花了,看不分明。”
一屋子人就跟着笑。
陈小六有些紧张,手心里都出汗了。
陈春燕就轻轻推了陈小六一下,“快叫人。”
陈小六醒过神来,朝太夫人行礼,“老祖宗。”
太夫人:“快端点心、果子给他吃,我们这里不讲那些虚礼。”
她又问:“你叫什么名字啊,读几年书了?”
陈小六老老实实答:“我大名叫陈修言,排行第六,大家都叫我陈小六。今年刚开始读书,还不足一年。”
太夫人点头道:“好好好,贱名好养活,我们也跟着叫陈小六吧。”
许嬷嬷:“陈小六是您叫的,我们这些人只能叫小六爷!”
太夫人被逗得笑了起来,“你今天吃错了什么东西,三番两次排揎我。”
许嬷嬷:“谁叫我没有一副西洋眼睛,老眼昏花了呢!”
太夫人:“我这里就这点好东西了,还总被你们惦记。拿去,拿去。”
她说着就把西洋眼睛递给了许嬷嬷。
许嬷嬷:“哦哟,我可不敢要,这可是侯爷的孝心。还是等哪位爷去了南方,给老奴带一副回来,老奴就心满意足了。”
太夫人:“你还作怪!过了这村就没有这店了。”
第1968章
许嬷嬷见太夫人给东西给得诚,便呵呵笑着接了东西。
“今天倒叫我这老东西得了个好处。也不知道二表小姐什么时候来,我一定要提前等在这里,自有我的好处。”
太夫人被许嬷嬷逗得哈哈笑,“就知道贫嘴,还不快去把我枕头底下的雕红漆匣子拿过来。”
匣子是方形的,上面雕刻着五蝠捧寿花纹,很是精美。
太夫人接过匣子,递给陈小六,“这是曾祖母给你的见面礼,你拿好了。”
陈小六看了一眼陈春燕。
陈春燕微微颔首。
陈小六这才双手接过匣子。
太夫人笑呵呵的,“快打开看看,喜欢不喜欢。”
陈小六依言打开匣子,露出了里面的一方端砚。
陈小六不识货。
陈春燕也不识货,不过她却知道只要是太夫人拿出手的,就没有不好的东西,她赶紧让陈小六道谢。
陈小六懵懵的。
陈春燕:“怎么能给他用这么好的砚台,他还小,随便在外面买一个就行,他要是不小心,将砚台摔了,这可怎么办?”
太夫人摆摆手,“东西就是拿来用的,如果不用,也就是个放在那里吃灰的摆设。小六喜欢就行,要是他用了这砚台,能写出更好的字,也不算辱没了这砚台。”
陈春燕汗颜。
她学书法时,根本没有什么讲究,拿一个家里装蘸料的碟子装墨,也把字给练了,她都是上初中了,才买了正儿八经的砚台。
后来还是觉得不方便,又换成了一个冰裂纹的小碟子。
陈小六看姐姐的脸色,知道这东西肯定很贵,他就这么接了,似乎不太好。
他赶紧说:“我看这盒子挺有趣的,就要这盒子吧,砚台就由老祖宗先收着,等我长大了,再来找老祖宗讨要。”
太夫人欣慰地抹眼睛,“这两个孩子都是懂事的,大姐儿在泉下有知,也该含笑了。”
陈春燕赶紧劝,“您可哭不得,您哭了,小六该以为您不喜欢他了,他那个人胆子小,待会儿就该偷偷卷了包袱卷儿跑了。”
太夫人:“你这促狭鬼,哪有这样说弟弟的!”
但到底没有再哭。
太夫人留了陈春燕姐弟吃晚饭,还把其他人都叫来了。
晚饭前,陈小六又收获了一波见面礼。
所有人都给了,包括张谦兄弟几个,只不过张谦他们给的东西都比较实在,要么给的是金豆子,要么给的是金花生,称了就能换成银子用的那种。
想来是怕陈小六刚进京,手面小,交不到朋友吧。
陈小六确实是单独住,只不过他还没有满十岁,被安排住进了松鹤堂的西跨院。
两姐弟就隔着正院,一东一西住着。
陈春燕特地去看了一眼陈小六的屋子。
屋子里用的都是甜白瓷的茶盅摆件,少了陈春燕屋里粉彩的活泼,多了清新雅致。
布置得很不错,是用了心的。
陈小六忍不住想哇出声,又想起姐姐的话,怕人嘲笑,硬生生忍住了。
陈春燕:“你看看还缺不缺什么,我也好差了人去买回来。”
陈小六:“这就挺好了,我也看不出来缺什么。”
第1969章
姐弟俩正说着话,张珺宝跑了进来。
“燕子姐姐!”
陈春燕摸摸张珺宝的额头,“一路上累不累,有没有好好吃饭?”
张珺宝比陈小六还小,陈春燕有些担心他生病。
张珺宝摇头,“哥哥们人很好,怕我们颠着,还特地给我们铺了厚厚的垫子,我们一路上也吃得好,有肉。”
陈春燕捏捏张珺宝的脸,“有肉就是吃得好呀!”
张珺宝睁着一双大眼睛,看着陈春燕,似乎在说:有肉吃,还不好吗?
陈春燕稀罕地抱住了张珺宝,“你怎么这么可爱!”
张珺宝脸蛋红扑扑的,“姐姐你需得放开我,先生说了,男女授受不亲。”
陈春燕:“你们先生有没有教你,男女七岁不同席。你几岁啦?”
张珺宝伸出一个巴掌。
陈春燕:“那就是了,还有两年才男女授受不能不亲。”
张珺宝露出恍然之色,“哦!”
陈小六伸出手摸了摸张珺宝,只觉张珺宝可爱极了。
他一向把张珺宝当弟弟看,从未将张珺宝当过下人小厮的。
陈春燕叫蔡大丫,“把点心提进来。”
“和三井村的不大一样,我让他们学的京城的点心,有豌豆黄、驴打滚……你们尝尝好吃不好吃。”
陈小六:“姐姐你别忙活了。我们说说话。”
陈春燕坐了下来。
张珺宝杵在旁边,一副有话要说,却怎么都不说的样子。
陈春燕看着张珺宝,张珺宝也看着她。
“行了,屋里伺候的人都出去吧。”
太夫人在陈小六来前就给他配齐了丫鬟,他屋里现在也是一大堆人。
张珺宝转头看着一群丫鬟离开,也明显松了一口气。
他靠近陈春燕,轻声说:“我娘说,有信给你,要偷偷地给,不叫人知道。”
陈春燕又捏了捏张珺宝的脸蛋,“你怎么这么可爱。”
她朝张珺宝伸手。
张珺宝从怀里掏啊掏啊,终于从衣服里掏出一封皱皱巴巴的信。
陈小六惊呆了,“这段时间你一直贴身放着?”
张珺宝点头。
陈小六:“睡觉也带着?”
张珺宝又点头。
陈小六:“你不嫌硌得慌啊。”
张珺宝嘟嘟嘴,“不舒服,但娘说了,一定要亲手把新交给大小姐,丢不得。”
陈春燕就叫蔡大丫:“带小宝去吃东西。”
蔡大丫牵住张珺宝的手。
走出一段路了,张珺宝还回头看陈春燕,“要好好看。”
陈春燕:“我一定好好看。”
张珺宝点点头,这才放心了。
陈春燕拆了信,慢慢读过去。
董明春告诉陈春燕的东西又不一样,她完全是站在三井村发展的角度看问题。
她说,鞑靼人看到三井村人很喜欢羊毛制品,他们做了很多羊毛大衣和毡毯来卖。
她觉得这些东西和三井村生产的东西并不冲突,就做主收购了,然后熏香除味,又用上好的布料做了羊毛大衣的面子,送到北方去卖。
没想到很受欢迎。
她回头又让三井二村的鞑靼人多做一点羊毛大衣和毡毯,他们有了收入,买东西也方便,如今已经十分听从管教,而且还有许多慕名而来的鞑靼人,开始在三井二村附近定居了。
第1970章
董明春让盛小冬带着人去丈量土地,规划出了一个三井三村来。
让新一批鞑靼人住进了三井三村。
趁着天还没有凉,带着他们盖土坯房,盘土炕,屯柴禾和过冬的牛羊草料。
在写这封信时,董明春已经给三井三村的人立好了规矩。
鞑靼人也知道只有听从管教,他们才能在这块土地上安居乐业。
他们去年冬天遭了灾,还没有恢复元气,今年冬天眼看着来了,好像比去年更冷,他们要是被赶走了,那就真的没有活路了,一个个的老实得很。
董明春怕他们冬天食物不够吃会惹出事端来。
还让农场的小子们去教他们编藤筐,装了土,在屋子里面种红薯。
告诉他们红薯藤,嫩的人可以吃,老的可以做草料,而且挖开之后,根茎可以当粮食。
他们不善种地,但红薯这种东西压根儿不用精耕细作,就浇水,浇水就能长大,但水浇太多,红薯不甜。
不过那种时候,甜不甜不重要,填饱肚子就成了。
那些鞑靼人倒也听话,每家都挨着土炕,在温度高,又不至于烤熟红薯的地方,摆了几个藤筐,全部种上红薯。
三井村卖东西去北边,引起了北边那些人的注意,他们主动带着货物到了三井村。
其中不乏珍贵的药材,诸如人参鹿茸什么的,品质都还不错。
董明春做主,在三井村圈出一块来,作为货物集散地,南来北往的货物全部可以在里面交易。
作为市场管理方,三井村每个摊位每天收十文钱的摊位管理费。
如果要租用仓库,仓库另外收费。
如果要进行大宗交易,可以请三井村做见证,两方人一方把钱交给三井村,一方把货交给三井村,等确认无误后,一方提走货,三井村才将钱给到卖方。
只不过付钱有个延迟期,这个延迟期是七天。
七天内,如果买方发现货物有问题,随时可以找回来。
这完全是根据拍卖行的模式来的。
有的卖家觉得很吃亏,来找三井村闹过。
董明春一句话就将人堵了回去:“你们对自己的货物是多没有自信,这么怕别人查?”
那些货物有瑕疵的卖家赶紧回去将瑕疵品剔了出来,降价出售。
但还有的卖家货物没有问题,却还是有担心,“如果他们拿走了货,换了次品,来诬陷我们的货有问题怎么办?”
董明春:“你们的货,我们都留了样品。如果真有这种情况发生,我们会请周围有名的大商贾来共同验货,如果发现是诬陷,我们将将此买家拉入黑名单,只要他在三井村与人交易,我们都会提醒卖家此人的黑历史。”
卖家这才放了心。
这种模式已经经过拍卖行的验证,是行之有效的。
而且三井村也与大商贾建立了联系,请他们帮忙验货,他们也都不会推辞,只是要求三井村有好货时,优先给他们。
这一点陈春燕自然不会拒绝。
跟谁做生意不是做?
跟这些人建立了稳定的利益关系,她的保护网才算是拉起来了。
她自然乐得如此。
第1971章
陈春燕拿开一张信纸,继续看下面的内容。
第二张信纸上也密密麻麻写着字。
董明春说,工匠们已经研究出了防水材料,涂在了厕所和屋顶上试过了,屋子确实不漏水了。
只是这刚研究出来的防水材料管用的时间不算特别长,两三年的,就得再涂一回,不过他们还会继续研究,以期能研究出管用时间更好的材料。
郑林那边找到了一个铁匠,铁匠手艺不错,打造出了一个大炉子,试着提炼了一下火油,提炼完了,最后沉底的是黏糊糊的很稠的液体,和陈春燕说的沥青非常像。
他们试着用来铺路,效果还不错。
村里几条可以并行三辆马车的水泥路已经全都铺上了沥青,马车在上面跑几乎感觉不到颠簸。
村里种的药材,秋里收了一次,没有全收,只收起了部分试药性。
许大夫看过了,说是年份不够,不过用来治疗小病也是足够了,分量得下得重一些。
谢楠又来拿过两次盐引,每次给他的不过一二百斤。
学堂正在准备招生,十一月准备开学。
这一次招生比以往顺利很多,几乎不用上门说服谁,十里八村的人都慕名而来,有些家太远的,我们都建议住校了。
想来之前两批学生走出去让大家看到了,觉得我们教得不错,这才都愿意把人往三井村送。
梁县牙行送了两批人来,武师父训练一个月后,挑出了有天赋,能吃苦的,送到了周八一手里,周八一带着他们建功立业。
暖棚的菜长势喜人,之后会有人送菜和年节礼进京,都是三井村的人,不过跟着廖家商行同行。
按照陈春燕的要求,一部分收入继续买地,梁县周边的地已经买得差不多了,是以派了人去稍微远一些的县城买地。
如今陈春燕的地都得用厚厚的册子单独记录了,要不然都不容易想起来到底有哪些地。
三井村和跑海上贸易的人牵上了线,村里那些物美价廉的商品,通过海商运往了高丽和倭国,目前还不知道盈利如何。
董明春拉拉杂杂写了很多。
最后还罗列了一个总账,好叫陈春燕看清楚。
每个作坊一个月盈利多少,所有产业加起来又盈利了多少,一条一条的写得很仔细。
等陈春燕拿到账本后,自己算一遍,再和这些条目对照,就知道有没有出错了。
总的来说,陈春燕离开之后,三井村并没有乱,而且还赚了不少钱。
陈春燕算了一下钱,那些钱够她在京城挥霍好些日子了。
说是挥霍,她也没有乱花钱,她的钱都用在了刀刃儿上,都是能再为她钱生钱的。
她看完了信,用匣子收了起来。
“春姐比想象中更厉害,办事能力很强。”
蔡大丫点头,“我会多学习。”
陈春燕颔首,“知道学习是好事。”
陈小六无聊地趴在桌上,等陈春燕看完了信,他才“活了”过来。
“姐,你明天带我去哪儿玩儿?”
陈春燕忍不住泼他冷水,“等你多待几天,你就知道,其实京城还没有我们乡下有趣,你要找玩儿的地方啊,并不容易。”
第1972章
陈小六不依,“我不嘛,我就要出去玩儿。”
陈春燕淡淡瞥了陈小六一眼,“你想玩儿什么?”
陈小六:“我还没有看过京城长什么样,还没有吃过京城的东西,想试试。”
陈春燕:“那行,你明天早点起床。”
第二天一大早的,陈小六就洗漱好了,跑到东跨院找陈春燕。
陈春燕却还没有起。
蔡大丫被惊动了,教训陈小六,“在侯府,什么时候起,什么时候睡,都是有规矩的,少爷这样……”
她话还没有说完,许嬷嬷就过来了。
许嬷嬷年纪大了,睡眠少,早就起了。
她看着陈小六问:“小爷可是哪里不习惯,怎么这么早就起了,太夫人让老奴过来问一声,如果有什么不习惯的,千万得说出来,就当在自己家里似的,可千万不要委屈了自己。”
陈小六一张脸憋得通红,“不是,不是。我阿姐答应今天带我出去玩儿,我兴奋得睡不着,这才起来早了。”
许嬷嬷就呵呵笑,“小孩子都这样!我去回太夫人话了。”
蔡大丫就继续教训陈小六,“少爷从西跨院过来,要经过正院,瞧,这不是惊动太夫人了么。”
文竹听到了,就在旁边撇嘴,什么时候做丫鬟的,可以教训主子了?
真是没有规矩!
陈小六却不以为意,在他眼里,陈春燕身边的姐姐们,其实都是他的姐姐,很照顾他。
他点点头,“我以后不会了。姐姐帮我倒杯温开水吧,我暖暖胃。”
这是陈春燕告诉陈小六养成的习惯。
早上起来,喝一杯温开水,先清理肠道里的毒素,并告诉胃,赶紧醒来,要吃饭了。
蔡大丫:“少爷跟我到茶房来。”
茶房里的红泥小炉上温着一壶水。
蔡大丫倒了半杯给陈小六。
陈小六捧着呼呼吹气。
等他喝完了,蔡大丫又兑了一杯蜂蜜水他喝。
陈小六满足地眯了眯眼睛。
陈春燕睡到平时的时辰起了床。
文竹服侍陈春燕穿衣服,嘴里还小声嘀咕:“少爷明明是主子,哪里能由下人想教训就教训,下人只能规劝。”
陈春燕觉得有的事情必须要说了。
“蔡大丫不是我们家的下人,她是我的徒弟,我培养的未来大夫。今后女子有什么不舒服的,都大可以找她。”
文竹瞪大了眼睛,“她还会医术啊?”
陈春燕:“她本来就是学医的,只是我身边少了得力的人,她才跟在我身边办事。陈小六哪里做得不对,她教训教训也是应该的。”
文竹顿时蔫儿气了,两个人的地位原本就不一样,根本没有可比性。
咦?
不对。
两个人的地位原本就不一样,为什么要比呢?
蔡大丫又不是丫鬟。
那么她文竹就可以做丫鬟里的头一份儿啦。
文竹脸上顿时有了笑容,“哦,原来大丫姐姐这么厉害,什么都懂,我不如她。”
陈春燕笑了笑,没有说话。
蔡大丫有多厉害,她是知道的,那是一个敢杀匪徒的人啊,当时都惊呆了陈春燕。
这个女子不能以常理度之。
蔡大丫进来禀:“少爷在茶房里等很久了。”
第1973章
陈春燕挑眉,“他催你了?”
蔡大丫微微摇头,“没有。”
陈春燕:“那就让他等着。读了书的人了,做事情还这么毛毛躁躁的!我们是他的家人,可以忍他,可出去了,谁会忍他?”
蔡大丫站在旁边并不曾帮陈小六说一句好话。
很显然,她也觉得陈小六应该受些教训了。
陈春燕按照往日的节奏熟悉完,到了吃饭的时候,陈小六才被带上了桌。
他看到陈春燕就叽叽喳喳的,“我听说前门外和东四牌楼、西四牌楼很是热闹,要不我们今天去那三处地方去逛逛吧。”
听说……自然是听他屋里的丫鬟说的。
陈春燕听着陈小六说话,嗯嗯啊啊的,并没有搭话,只专专心心吃饭。
陈小六又说:“京城里还有许多老字号的店铺,那些地方我也想去逛逛。”
他一个人吧啦吧啦的,偶尔才吃一口饭,显得很是兴奋。
陈春燕在陈小六吧啦声中,吃完了饭,招来文竹,漱了口,抹了香脂,便吩咐墨竹,收拾碗筷。
陈小六瞪大了眼睛,“姐,我还没吃饱。”
陈春燕淡淡看着陈小六,“到时间晨昏定省了。我们距离太夫人最近,已经是占了极大的便宜,如果这样还去迟了,可就太没有礼貌了。”
陈小六:“什,什么?”
他呆呆的样子,引得屋里的一众丫鬟噗嗤直笑。
陈春燕朝蔡大丫招手,立刻准备出门了。
如她所说,她住得距离太夫人确实是最近的,这样还迟到,就显得陈家太没有家教了。
哪怕她在家是个霸王,她在永昌侯府也得表现得乖一点,省得给陈家抹黑。
陈小六见陈春燕真的走了,他也不敢再耽搁,放下筷子就跟在了陈春燕身后。
在他想来,反正要出去逛街,出去买吃的,它不香吗?
陈春燕到得是最早的,她站在廊檐下等了约莫两三分钟,张谦、张让几个才陆陆续续来了。
张谦看到陈小六就笑问:“怎么这副表情,你姐姐欺负你了?”
陈小六还知道在外面给陈春燕挣脸,他连连摇头,“我听说京城有太多好玩的地方,正发愁不知道该先去哪里为好。”
张让哈哈大笑,“你问我啊,我在五城兵马司,没有我不知道的地方。就是有的好玩儿的地方,你现在还不能去,等你长大了,才知道那些地方的好处。”
他说完这句话,抬起头来,就碰上了一双几欲喷火的眼睛。
那是陈春燕的眼睛。
哦!
张让立刻意识到自己说错话了。
他摸了摸鼻子,有些不自在。
张谦教训张让,“你听听你说的是人话吗,有这样教弟弟的吗?你真是在五城兵马司混久了,净说些混账话!”
张让:“哥,你怎么……”
张谦:“我怎么了?我教训得不对?你和那群人出去喝酒,每次闹得……我都不惜的说。”
张让脸色尴尬地看了陈春燕一眼。
陈春燕见他被张谦教训了,倒也不好再说什么了。
张谦:“表妹不要跟他计较,他嘴上就是没有把门儿的,可真是没有一点坏心的。”
第1974章
张谦可是知道陈春燕的本事的,那么多穷凶极恶的流民被陈春燕一出手就镇住了,要说陈春燕没点本事,谁信?
就这样一手,他敢保证,二弟落在了她手里,肯定没个好。
张让可不知道里面的弯弯绕绕,他看着张谦的眼神里就有了几分戏谑,还用胳膊肘拐了拐张谦。
张谦狠狠瞪了回去。
晨省完,两兄弟并肩往外走。
都是要去当差的人,不好在家里久留。
张让就打趣张谦,“这还没有娶进门呢,你就维护上了。”
张谦抬脚就朝张让踹去,“你胡说八道什么!我那是维护她吗?我是在维护你。而且你那些话可都是没影儿的事情,当心坏了表妹的名声。”
张让揽住张谦的脖子,“哪里就是没影儿的事情!就你这个当事人还被蒙在鼓里。
“你看祖母对表妹多上心啊,每次见到表妹,总要提点她几句,好叫她知道勋贵世家办事情的规矩。
“如果只是寻常对待,哪里需要这些!
“还不是把她当宗妇培养么!”
张谦停下了脚步,怔怔看着张让。
他一直以为家里就算有人要娶陈春燕,也是张让。
他怎么都没想到是他。
他当然不是觉得陈春燕不好,只是……这消息也太突然了。
张让:“哥,你可千万别想不开,做傻事啊!”
张谦又踢了张让一脚,“你确定吗?”
张让:“不确定,但我能猜个八|九不离十。”
张谦冷静地思考起这个问题来。
都说妻好一半福,娶一个好妻子能让家族兴旺五十年。
就陈春燕那本事,兴旺一百年都有可能。
他其实不是很抗拒这件事情。
但……如果这事儿成了,他一辈子恐怕都得夫纲不振了。
他管不了陈春燕,这是事实。
张让伸手在张谦眼前晃了晃,“哥,你可别吓唬我啊,你……”
张谦推开了张让的手,“你没跟表妹接触过,你不知道她,她其实行事作风,一点都不像是乡下来的,反而大气得很。我没有嫌弃她,我只是……觉得她恐怕不会乐意。”
张让呵呵笑,“婚姻大事,从来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哪里由得她乐意不乐意。”
他用胳膊肘拐了拐张谦,“哥,听你这话,你好像是乐意的?”
张谦面皮一红,“你这张嘴,迟早要惹祸。”
张让:“别顾左右而言他啊,你心里到底怎么想的?”
张谦:“我能怎么想?我之前根本没想过。”
张让点点头,“哦,你之前一直以为是我,对吧?你也不想想,太夫人那么想补偿,就我这样在五城兵马司混日子的,太夫人哪里看得上,肯定得让以后继承爵位的你……那什么啦。”
张谦汗颜。
他看得不够清楚,只因为他是当事人。
他被弟弟一说,心里霍然开朗。
他抬脚往门外走。
张让在后面追,“哥,你到底怎么想的,你说句话啊,你不说,弟弟怎么帮你?”
张谦:“你别乱来,就是最大的帮忙了。”
张让:“嗐,我说你乐意吧,你还不承认,你这样,可不就是乐意的表现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