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言情小说大农TXT下载大农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大农全文阅读

作者:又尽     大农txt下载     大农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1915章

    陈春燕哭笑不得,“我脸上写着,我很急吗?其实来了京城,倒也没什么急事了。”

    太急的事,不等通知她,肯定都被董明春看着处理了。

    祁轩虽然不是很信,却也不追问了,转而道:“万寿节,你会进宫吧?娘娘念叨你几次了,说你怎么还不去见她。”

    陈春燕汗颜,“本想着初一十五进宫请安的,倒是叫娘娘挂念了。”

    祁轩:“也不拘是不是初一十五,你去就成了,娘娘很喜欢你,想你陪着她说说话。”

    话说得这样明白,陈春燕就不能拒绝了。

    她笑着说:“万寿节规矩大,我就不去了,免得出了错,叫永昌侯府丢脸,倒是娘娘那边,确实该去拜见,我明儿就去好了。”

    得了她一句准话,祁轩这才高兴了起来,又提点她,“人家都说朝里有人好做官,你倒好,给你机会接近最至高无上的权力,你却往后退。

    “你的那些农具……合该和娘娘提提的,若娘娘在皇上耳边说说,你给自己挣个诰封也不是不可能的。

    “我之前想过了,你想靠着陈小六考功名免税,这恐怕不太现实。

    “哎,我不是看不起他,说他考不上啊,我是说耗时太长了。

    “我跟你说十八岁考上举人的,都可以被称为神通了,而二十二岁考上举人,还能被称作少年举人,叫人艳羡。

    “你自己算算,陈小六想考上举人,怕不是还得十几年。

    “把闵大人摁在那个位置上十几年,我怕他会翻脸。”

    陈春燕:“也没说把他摁在那里。”

    祁轩就拿眼看她,意思是说:不把他摁在那里,怎么能让她不交税呢?

    陈春燕就囧住了。

    她回了永昌侯府,想想祁轩的话,觉得还是很有道理的。

    她这边讨了贵妃的欢心,走皇上的路子讨个诰封,似乎是要比陈小六考科举容易得多。

    她第二天就亲自准备了很多吃食,拿着皇上赏的腰牌进了宫。

    她到宫门时,就让小太监去通禀一声了,小太监在前面跑得飞快,一会儿就不见了人影,而她则由另外一名太监领着朝贵妃的寝宫去。

    祁贵妃知道她进宫了,很是高兴,连连让人准备吃食。

    大宫女们见了就抿嘴笑,“不知道的,还以为您生的公主来了呢!”

    这是打趣祁贵妃待陈春燕如亲女,并不是说祁贵妃真有一个女儿。

    陈春燕刚进祁贵妃的宫门,大宫女就直接带着她往里走,“娘娘知道您来了,很是高兴,吩咐我们不用通禀了,直接带您进去。”

    陈春燕低眉垂目的,“多谢娘娘厚爱,我倒是愧领了。”

    大宫女就冲着她笑。

    贵妃娘娘在临窗大炕上坐得笔直,一只手拿着十八子,轻轻靠在紫檀木雕花炕桌上,脸上带着微微的笑容。

    她看到陈春燕就招手,“你来。”

    陈春燕就注意到贵妃手上的景泰蓝护甲换成了杏黄的。

    祁贵妃就笑,“你倒是个细心的。”

    具体如何,她并不说。

    话题直接转到了陈春燕带来的食盒上,“你手里提的是什么?”

    陈春燕:“民女的手艺虽然比不上御膳房的师傅们,但好歹是民女的一番心意……”

第1916章

    陈春燕打开食盒,“民女在家时,就爱研究吃食,这些是民女做的新式点心,带进来给娘娘尝尝。

    “都是民女亲手做的,由民女一路上提过来,并没有让别人沾手过。”

    祁贵妃眼里的笑又浓了几分。

    这是在告诉她,可以放心吃,不用担心有人动手脚吧。

    祁贵妃就拿起一块点心,轻轻咬了一口,酥脆可口,还有浓浓的蛋香味,因着有果脯调味,吃起来也不腻。

    “你心思倒是巧,这味道比起御膳房的师傅来也不差什么了。他们总是做那几样点心,一连吃那么些年,再好吃的点心,也不好吃了。”

    她吃的是曲奇饼干。

    她吃完了一整块,才说:“你这上面撒的是什么东西?”

    陈春燕其实更喜欢吃蔓越莓曲奇饼,可蔓越莓隔山隔海的,她根本弄不到,就只能弄蓝莓的。

    蓝莓是她春天时在山上找到的野生蓝莓,味道很浓,做成蓝莓干后,也好吃,只不过本身甜味没那么重……她是加了糖制的。

    她来京城时,带了不少过来。

    陈春燕:“这是民女家乡的一种野果子,叫蓝莓的,吃了可以美容养颜,还对眼睛好,就是新鲜的不容易保存,民女带来的都是蓝莓干。”

    就像男人听不得补肾一样,女人也听不得美容养颜。

    祁贵妃立刻又拿起了一块饼干,细细地吃了。

    不等她看向陈春燕,陈春燕已主动道:“难得娘娘爱吃这小玩意儿,下次民女进宫时,再给娘娘敬点上来。”

    祁贵妃只觉得陈春燕懂事,有灵性。

    她回头对大宫女说:“不能让人家说本宫占小孩子便宜,你去开了本宫的库房,将那几匹内务府刚送来的缎子来拿。”

    陈春燕连连摆手,“这可使不得,民女进一回宫,就带一回东西回去……知道的人说娘娘疼民女,不知道的,还以为民女本事大,打秋风都打到宫里来了呢!”

    祁贵妃笑得不行,“你这孩子,竟然这样促狭。”

    宫里实在是没什么好玩的。

    陈春燕只能陪着祁贵妃说话。

    祁贵妃的年纪实在是不算大,只三十多岁的年纪,精力充沛得很,她不喊累,陈春燕也不好告辞,就那么一直陪着说话。

    陈春燕在心里暗暗叹气,她回去就找人订做一副麻将,下回进宫时就带来。

    在麻将桌上,想聊天时聊天,不想聊天时,可以闭口不言,专心打牌。

    尬聊实在是太累人了。

    就在这时,外面有太监唱报,“皇上驾到。”

    祁贵妃唇角就有了淡淡的笑容,拉着陈春燕一同出去接驾。

    祁贵妃在前面行礼,陈春燕就跟在后面行礼。

    皇上亲自上前携了祁贵妃的手,“天气开始凉了,怎么还亲自出来接?”

    祁贵妃笑道:“哪里就凉了!听到您来了,臣妾心里高兴,可是一刻都等不得,冲出来迎接您,谁知道您却不领情。”

    皇上呵呵笑,“早几年不见你撒娇,老了老了,现在却还是撒娇了。”

    祁贵妃抚了抚鬓角,心里气得要死,面上却一点不显,“这样说臣妾,臣妾不依。”

第1917章

    陈春燕心知这样的祁贵妃不是她能看的,她将脑袋埋得更低了。

    偏偏她穿的是桃红色的褙子,在一群身穿天水碧上衣,鹅黄色下裙的宫女中间,非常显眼。

    皇上路过她身边时,就停下了脚步。

    祁贵妃便道:“你这孩子怎么这么实诚,怎么还跪着呢,当心膝盖受凉。”

    她说完又对皇上道:“臣妾听说她做出了一种农具,可以辅助插秧,心里好奇得不得了,就把她叫进来问问。我们刚坐下,吃了几块点心,还没说正题,您就来了,要不您也听听?”

    陈春燕第一次体会到什么叫朝里有人好做官。

    有的话祁贵妃不好明说,所以就用话把她拖在这里,为的就是等皇上来吧。

    这个表功的机会可太厉害了。

    皇上听了果然来了兴趣,“是你弄出来的?”

    陈春燕好不容易站了起来,听到问话,又屈膝行礼,“是,是民女。”

    皇上:“你来把那农具画出来给朕看看。”

    陈春燕睃了祁贵妃一眼,说:“原本想做出来再带给皇上您看的,但祁世子帮着找了许久的铁匠都没有找到……如今倒成了民女在您这儿讨功了。”

    祁贵妃听了心里更高兴了。

    找到了铁匠有找到了的好处,没找到有没找到的好处。

    没找到就证明他们家并没有到只手遮天的地步,皇上大可不必忌惮。

    而且还帮祁轩那小子不动声色地表了功,真是个机灵的小丫头呢!

    皇上听了,果然道:“他那个小子会干什么,章台走马而已!你让他帮你找铁匠,怕是找到明年这时候也不成。

    “你先将图纸画出来,如果真的行,朕命铁匠去帮你。

    “只是只有图纸,怎么知道那些农具好用?”

    陈春燕便道:“自然是试过的,只不过是用木头做的,太轻了些,每回都要往上面压东西,效果肯定不如铁的好,用起来也不如铁的方便。”

    皇上便指着宴息室的大圆桌,“画来。”

    陈春燕先屈膝行礼,才走到圆桌边坐下。

    等宫女取来了纸笔,不等她们磨墨,她便从腰间挂着的小荷包里摸出了一只铅笔,开始写写画画起来。

    皇上和贵妃去了临窗大炕上坐,依旧能看得到陈春燕。

    皇上对铅笔很感兴趣,“那是笔?倒是有意思,不用墨就能写出字来。”

    一个纯人力的插秧机而已,又不止画了一次,并不难画,陈春燕很快画好了。

    她双手捧着纸,递到御前。

    皇上接过纸看起来,“你的意思是拖着这个小车走,秧苗就会自动被插|进土里了?”

    陈春燕:“正是。”

    皇上虽然懒得管事已久,可他这么多年都不管事了,暂时还没把自个儿的皇位给耍没了,可见也是个聪明人。

    他立刻意识到这个农具的重要性,如果有了这个,一个人就能耕种更多的地,让更多人吃得上饭。

    他扬声朝外喊:“李福全!”

    李福全弓着身就跑了进来,“陛下。”

    皇上将手里的纸递给李福全,“让工部尽快做出来,朕要亲自试用。”

    李福全捧着纸跑了出去。

    皇上转头对陈春燕说:“如果真如你所说,朕大大有赏。”

第1918章

    陈春燕屈膝蹲了下去,“承蒙皇上厚爱,民女才得以进宫,不过一个民女闲暇时想出的东西,实在当不起厚赏这几个字。”

    皇上:“你是女子,有的事情你不清楚,士农工商,可见农有多么重要,于农事有利,就是于天下有利,你当得起。”

    江南自古便是天下粮仓,今年一直被流民冲击,粮食减产欠收,朝廷税收也困难,现在最重要的事情无疑是恢复江南的安定,恢复农田耕种。

    出了乱子,肯定要死人,要么就出逃了,耕地的人手肯定是不够的。

    那些大地主老爷,有的是地,可绝对不能指望他们去种地。

    在人少了的前提下,如何提高耕作效率似乎就是特别重要的事情了。

    这才是皇上一听到新农具就特别重视的原因。

    他确实是修道的,也想成仙。

    可他也不想还没有成仙就被叛贼打进京城来,绞死他。

    他现在最重要的还是坐稳皇位。

    陈春燕将头埋得更低了,“正如您所说,我一个女子,又能懂多少东西呢!做出这样的农具来,实在是得了祁世子不少帮助。

    “今天进宫,一来是跟娘娘说说这农具,二来也是想请娘娘代为感谢祁世子。

    “祁世子是男子,民女要见他也是多有不便的。”

    皇上显得很是高兴,“祁轩这孩子竟然还有这本事!”

    他又转头看着祁贵妃,“你以往还总担心他长不大,你看看,这不是自己就长大了嘛。老话说得好,家里有苗不愁长,就是这个道理。”

    祁贵妃掩袖而笑,“瞧皇上说的,臣妾能跟您比吗?您问臣妾什么东西好吃,什么料子穿着好看,臣妾一准儿能答得上来。

    “您要是问臣妾,谁家的后生有出息,臣妾真是两眼一抹黑了。这前朝啊,和后宫,从来不是一回事儿,偏偏您还总用这种事情打趣臣妾。”

    皇上被逗得哈哈大笑,“祁轩那孩子是可造之材,放到那犄角旮旯的地方倒是可惜了,不如就借着这次的事情,把他调回来算了。

    “你膝下也没个承欢的人,就让他回来承欢。”

    祁贵妃脸上就带上了真切的欢喜之色。

    陈春燕突然意识到有的事情祁轩没有告诉祁贵妃,如果祁轩真被皇上调回来了,怕不是要被气得跳脚。

    而三井村头顶上的保护伞也就此被拿开了。

    她冷汗都快冒出来了。

    祁贵妃嘴角翕翕,看样子是要谢恩了。

    这要是让她谢恩了,这事儿可就板上钉钉了。

    陈春燕顾不得礼节,笑着插言道,“民女还要多谢皇上舍得将祁世子这样的良才遣到我们那儿去。

    “如果不是祁世子,我们也做不出这样的东西。祁世子也说了,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他若只是在京城,连地里种的是葱还是秧苗都分不清楚,又哪里能做得出农具呢。

    “还说他与辽东都司是相得益彰,他要把那里建设成关外江南呢!”

    祁贵妃眼中就闪出了一丝不悦。

    皇上却哈哈大笑,“这话说得也是,关在笼子里,只能做金丝雀,要出去翱翔才能做雄鹰嘛。

第1919章

    皇上转头对祁贵妃道:“自古慈母多败儿,你虽不是他母亲,却是他姑母,也不可以惯着他,想要让他有一番作为,还得放他出去历练。”

    祁贵妃就叹气,“我娘家的情况,您也知道,子嗣一向单薄得很,就怕他出去出点什么事。”

    她说着就拿起帕子开始抹眼泪,“您还不知道,燕儿和轩儿是怎么认识的吧?轩儿去卫所上任,路上遇到了杀手,几乎已经得手了。

    “如果不是燕儿去医馆学医,路上遇到了轩儿,我们家可就绝后了啊。

    “这事儿后来上报了,却不了了之,到现在都没查到幕后主使之人,只抓了三两只小虾米。

    “您叫我怎么放心让他出去历练啊!”

    这事儿是在皇上闭关炼丹时发生的,他并不知道。

    皇上这会子听来,却觉得这话尤为刺耳。

    他还没有死呐,这些人就敢谋害他的外甥的,他如果死了,是不是连他的儿子都敢算计了。

    他一巴掌拍在炕桌上,“可恶,可恨,真凶是没有查出来,还是查出来了,他们不敢抓?”

    祁贵妃立刻跪到了地上,“臣妾并不十分清楚,只是听嫂嫂偶尔抱怨过几句。”

    她很怕皇上说她后宫干政。

    陈春燕也跟着跪了下去。

    皇上摆摆手,“朕又不是冲着你生气,你跪什么跪,快起来。”

    祁贵妃这才站起身,小心打量皇上的神情。

    陈春燕也跟着站起了身,坐到了一旁的小杌子上。

    皇上:“来人,去调了祁世子的旧案过来,限他们十天内破案。”

    皇上亲自御览过的案子,有谁敢不上心?

    这也算是失之东隅,收之桑榆了。

    祁家早就搜集到了罪证,只是没找到合适的出手时机罢了,这回倒是正好。

    皇上略坐了坐,就起身离开了。

    送走了皇上,祁贵妃坐回临窗大炕上,捧着一杯茶,细细地喝了。

    也不说话,室内一片安静。

    陈春燕垂着眼眸。

    祁贵妃这样,是想给她压力吧?

    她心里也不怕,她好歹是永昌侯府的表小姐,进了一趟宫,横着出去了,叫谁看了不起疑?

    贵妃娘娘怕是也经不住御使弹劾。

    只要不死,还有什么可怕的呢?

    她从容得很。

    祁贵妃将茶杯顿在炕桌上,“你为什么要阻止轩儿回来?”

    陈春燕:“非是我要阻止。贵妃娘娘应该很久没有和祁世子恳谈过了吧,这事儿您不如派了人去问问世子爷,一切就清楚了。民女说什么,都是民女的一面之词,可信度有限得很。”

    意思是反正她说了祁贵妃也不会信,她索性就不说了。

    祁贵妃眯了眯眼睛,就端了茶,“本宫乏了。”

    陈春燕当即起身告辞。

    宫里的人果然都不一般,都练过变脸的,需要什么脸就变成什么脸,速度快得很,没有一丝迟滞。

    她从宫里回了永昌侯府就称病了。

    太夫人吓得不行,跑来看她。

    她红着脸,说:“去外面看到好吃的,没忍住,买来尝了尝,大概是吃到了什么不合适的东西吧。歇两天就好了。”

    太夫人松了口气,又嗔怪道:“家里什么没有!看你以后还敢不敢嘴馋。”

第1920章

    不出一个时辰,陈春燕出门吃到了不干净的东西闹肚子的事情,全府上下都知道了,而且女孩子怕羞,还不准请大夫。

    只自己写了个药方,让人拿去抓药。

    侯夫人哪里敢准啊,特地让府医看过了,没问题,才让人抓的药。

    侯府有药房和府医,平时那些小病,就让府医看,药也在府里抓,丫鬟婆子们生病也多找府医。

    只有主子实在是不舒服了,才会请了太医过来,这都是惯例了。

    陈春燕没真闹肚子。

    抓回来的药,她让文竹熬了,却让蔡大丫服侍她喝。

    文竹悻悻然的。

    等文竹走了,陈春燕就把药给倒花盆里了。

    她怕喝了止泻的药,待会儿再便秘了,那可真是比闹肚子还叫人难受。

    有了这样一出,陈春燕在万寿节那天正大光明的不用出门了。

    永昌侯府的主子们一大早全都进了宫。

    陈春燕先还怏怏地躺在床上。

    许嬷嬷来探望她时,很是忧心了一番。

    太夫人却说:“去不了也好,宫里规矩大,送上来的菜基本都凉了,上面漂着油花子,她肠胃这样不好,吃了肯定不舒服。要是不意思意思吃一两口,又是对皇上的不敬。”

    许嬷嬷:“可不是嘛!”

    她嘴里那样说,心里却道:您老人家想得开就好。

    老人家是很想把陈春燕带出去认认人的,以后毕竟是一个圈子里的,晚认识总不如早认识的好。

    等太夫人带着侯夫人等人出了门,陈春燕立刻原地复活了。

    她伏在炕桌上,拟定了一个她安置流民的流程。

    就这样一连几天,过了十月十五,陈春燕才对外宣称,她的病好了。

    她一大早去给太夫人请安,在院子里碰到了张谦。

    张谦被晒得更黑了,眼睛却亮亮的,可见他精神很好。

    陈春燕屈膝行礼,“大表哥。”

    张谦笑得很开心,“这次多亏了你让我得到这个差事,学到了不少东西。”

    陈春燕客气道:“也是你愿意学,换个人,恐怕只会觉得我事情多,专门个人找麻烦了吧。”

    张谦收起了笑容,严肃道:“明天或者后天,第一批流民就会步行进京了,你可准备好了?”

    陈春燕:“嗯,已经准备好了。”

    她装病的那几天也没真闲着,她让蔡大丫去了一趟廖家商行,借了些人手过来。

    她这边当然是要付工钱的。

    人过来之后,每天在外院门房,被蔡大丫培训,这些天,那些流程他们都背得很熟了。

    蔡大丫在外院培训完之后,将信息反馈给陈春燕,再由陈春燕调整第二天的培训事项。

    牛一松培训跑堂的那一套很好用。

    陈春燕便用上了。

    在那些人背熟了流程之后,还让蔡大丫带着他们预演各种麻烦事儿,等到他们能处理自如了,才放他们回去休息了一天。

    那些人其实都愿意跟着陈春燕干。

    陈春燕这边的活计,说实话,轻松很多,而且拿的钱并不少,他们都很想留下来,这些天都拼命表现呢。

    陈春燕其实也不知道这份活计能持续多久,是以都是按日结算的工钱。

第1921章

    陈春燕问过了,那些活计的月钱是一两二钱,也就是一千二百文钱,一天大概是四十文钱。

    她这边一天付五十文,还管中饭,那些人自然是愿意的。

    张谦便道:“行,有你这句话我就放心了。”

    他起身离开,约定好明天有了消息再来联系陈春燕。

    他走了两步,又退了回来,“太医院有两位老太医要告老还乡,你不如趁着这个机会去拜访两位老太医,看看他们谁愿意去一趟梁县去瞧瞧你哥哥的病。

    “我打听过了,有的孩子天生比别人笨些,可若是治疗得当,又好好教过,也能学会普通人能学会的东西。”

    陈春燕听懂了张谦的安慰之语,不过张谦口气发虚,想来他自己都没有多少信心。

    她笑着说:“正如你所说,之前是我们不懂调养之法,倒是耽误了两位哥哥,后来我开始学医了,慢慢教两个哥哥一些东西,他们也能学会。

    “以前阿爹阿娘是从来不敢让他们出门的,现在他们却能正常去地里耕种了,凭着他们那一把子力气,要养活一家子妻儿老小肯定不成问题。”

    田地多了他们守不住,只是陈春燕将他们的田地换到距离梁县很近的地方,又换成了良田,怎么着,他们都是饿不着的。

    张谦听了很是高兴,“这样就好。我还没问,是表哥还是表弟?”

    陈春燕就道:“翻过年,大哥十七,二哥十五了。”

    张谦:“都是表弟!等他们好些了,让人带他们上京来,我带他们耍去。”

    陈春燕:“那敢情好,承你吉言了。”

    张谦这才步履轻快地走了。

    陈春燕心里却搁了事。

    张谦跑来跟她私下提两个太医的事情,而不是用永昌侯府的名头,直接请了二位太医来,恐怕心有顾忌。

    要么是不想让太夫人知道陈春燕的两个哥哥智力有问题,平白让老人家伤心,要么是怕皇上猜忌。

    既然是这样,请太医的事情就只能陈春燕自己去办了。

    还得悄悄地办。

    她回头叫来了文竹,“你去打听打听,太医院两个要告老的太医是哪两个,都喜欢什么东西,细细地报给我。”

    可别小瞧了这些丫鬟,她们打听消息可是一把好手。

    陈春燕刚端上午饭,文竹就跑回来了。

    “小姐,奴婢打听到了。两位大人都是江南人。陈太医是余杭人,年纪确实是大了,把脉手都抖,怕出事,这才乞骸骨。

    “另外一个梁太医是杭州府人,却是因为皇上不听他劝谏,他一气之下,请乞骸骨的。”

    陈春燕感兴趣地哦了一声,“他劝谏了什么事情?”

    文竹压低了声音,“说是不让皇上服丹了,他还说那些丹药都不是好东西,吃了迟早得……”

    这话她不敢往下说了,太过大逆不道了。

    陈春燕心道:果然是忠言逆耳。

    那些丹药大多重金属超标,吃了可不得死么。

    她心里就有了梁太医基本的形象。

    这是一个耿介忠直的人。

    这样的人能用,但是有的秘密却不能告诉他。

    “可打听清楚他们都喜欢什么东西了吗?”

第1922章

    文竹脆生生应了声是,“陈太医喜欢听戏,特别是余杭腔,说是乡音,几日不听,就想得紧。

    “而梁太医却是个老饕,最爱各种美食。”

    陈春燕淡淡地笑了。

    喜欢美食好啊,三井村什么都缺,就是不缺美食。

    “你让熟悉京城的人去帮我淘换一本余杭腔的工尺谱来,用礼盒包了,给陈太医送去”

    文竹瞪大了眼睛,“可是陈太医的手都开始抖了啊。”

    请这样一个太医……真的能有什么用吗?

    陈春燕摆摆手,“你不用管,送去的时候,再另外包五十两银子,只管说是去送程仪的,别的什么都不要提。”

    她回过头却吩咐蔡大丫,“你到厨房来,帮我准备八色礼盒,我们亲自去拜访梁太医。”

    蔡大丫就知道陈春燕的意思了。

    两人同时辞官,只送一个人东西,不送另外一个,难免给人势力的感觉。

    而工尺谱并不是什么便宜的东西,陈春燕命文竹送过去,而她自己不去,这也说得过去了。

    陈太医收到工尺谱却很是莫名其妙,他与永昌侯府的什么表小姐并无交情呀,这位表小姐怎的这样客气,还给他送程仪过来?

    他回过头又命弟子装了一些他自己配制的药丸子,百合固金丸、柏子仁丸、归脾丸、枳实寻滞丸、黄精丸、五生丸、五苓丸……林林总总各种丸药给陈春燕装了一大盒,让文竹带回去。

    文竹自然是谢了又谢。

    她哪里不知道这些丸药的价值,寻常人家想要一点这样的丸药,都得拖了人情又搭银子才能从太医院那里弄一点。

    她们小姐可倒好,出手一本工尺谱,陈太医手里的丸药就论斤地给她了。

    她觉得她要学的东西还多得很,还得好好跟着小姐当差。

    她其实是把陈春燕神话了,陈春燕想得还真没有那么多,也只是无心插柳而已。

    回过头陈太医便让弟子去打听永昌侯府的表小姐。

    弟子回来禀报说:“那位表小姐也学医,想来因为是同行,又听到您要回乡,这才命人送来了程仪吧。”

    陈太医笑呵呵的,“如果是这样,她还是一个值得结交的人。”

    弟子:“只可惜来得晚了些,要不然还可以切磋一下医术。”

    陈太医眸色微暗,低头看了看自己的手,一双并不算老,一点也不抖的手。

    皇上喜欢服食丹药,迟早要出事。

    他们这些近身服侍的太医,心里其实都有数的,谁又不希望尽快离开这是非之地呢?皇上出事,真要牵连起来,一家老小,一个都别想跑。

    只是他手段比梁太医温和许多。

    他从半年前就开始装老眼昏花,写药方子故意写得歪歪斜斜的。

    小太监提醒他,他还给小太监塞银子,让小太监不要乱说,然后才揉了揉眼睛,重新写一张药方。

    之后,他的“病情”就循序渐进得变重了,偶尔“病发”,腿脚连巴掌高的门槛都迈步过去。

    在旁边提药箱的太监吓得魂儿都要飞了,连忙说:“老大人,您可千万看在奴婢伺候了您一场的份儿上,给奴婢留一条活路吧,您这样不行的……”

第1923章

    小太监:“奴婢当初要不是为了活命,哪里又肯受那一刀呢?奴婢都不是个浑全人了,您就当可怜可怜奴婢,在没有酿成大祸前,索性推了这差事吧。”

    他说得很是恳切。

    陈太医看着天空,久久不语,很是舍不得的样子。

    过了很久,他才说:“这事儿你先帮我瞒着……”

    小太监的脸当时就白了。

    陈太医摆摆手,“我不是让你一直瞒着,我只是想离开得体面些。你帮我偷偷给祁贵妃递个话,就是我老了……”

    陈太医想起当日的情形还很想叹气。

    他研究了一辈子的医术,到头来,却因为想明哲保身,而不得不终止行医了。

    他以年老手抖为由,请乞骸骨,这就是在皇上那里挂了号的,就算离开了京城,他回到了家乡也不能再行医了,要不然就是欺君。

    他现在想起来梁太医的做法,又觉得自己太小心了些,如果他当初选择触怒圣颜,被呵斥,甚至是被廷杖,一怒之下,请乞骸骨,他以后照样还能行医,岂不是好事?

    只是凡事都有利有弊,强求不来啊。

    他摇摇头,不再想了,转过身,继续收拾东西。

    陈春燕这时已经到了梁太医家门口,往门房递了帖子。

    她没有用永昌侯府的名帖,用的是自己的。

    医家有医家的名帖式样,她也给自己照着设计了一个,梁太医一看便知。

    果不其然,没让她等多久,梁府的大门就开了。

    梁家并不如何富贵,小小的一个四合院,只分了前后院,仆人也不多,只有一个看门房的老头,一个浆洗婆子,一个灶上的婆子,另外一个照顾梁太医的小厮,一个照顾梁夫人的丫鬟。

    说是照顾老爷夫人的,实际上他们也照样得照顾少爷小姐。

    陈春燕进门后,并不乱看,只跟着小厮往书房走。

    梁太医看到名帖上的名字,就猜想可能是个女子,却又觉得女子行医的几乎没有,又不十分敢肯定,直到看到人,他才吓了一跳,原来真是个女子。

    陈春燕行了个福利,“冒昧来访,还请先生勿怪。”

    梁太医:“你……你怎么想起来要学医的?”

    陈春燕坦然道:“边城生活困难,求医问药更是难上加难。先生恐怕无法想象,偌大一个城池只有一个大夫是何等情形吧?

    “我家还不在城里,家里有人生了病,还需要先赶十里路去了城里请了大夫,再回到家里,如果有什么急症,哪里还救得急。

    “我当时便想,我要学医,我还要让更多人学医,还要种药,让更多的病人不因为求医问药昂贵,而将小病拖成大病。”

    梁太医神情震动,“那么你来寻我,又为的是什么呢?”

    陈春燕:“我们小地方大夫的医术有限,再怎么教,有些疑难杂症,也是没法治的,我想请先生过去坐馆几年,教教医术如何?

    “束脩好商量,束脩银子、四季衣裳、伺候您的小厮,我都会给您备齐的,您觉得如何?当然了,如果有人请您去看诊,诊金自然全是您的,和学堂没有关系。”

第1924章

    梁太医心里苦笑。

    他既然决定远离是非之地,又哪里会轻易卷进这些事情来。

    他惋惜得说:“我得罪了天底下最尊贵的人,去姑娘的家学教医术,恐怕给姑娘招祸,姑娘还是另请高明吧。

    陈春燕:“我都不怕,先生在害怕什么?”

    梁太医:“我虽有济世救人的心愿,却也不愿意远离家乡,姑娘所说的事情,我恐怕爱莫能助了。”

    陈春燕知道事不可为,便拍了拍食盒,“都是我亲手做的点心,还请您不要嫌弃。我这边告辞了。”

    梁太医却因为陈春燕的举动,高看了陈春燕两分。

    如此拿得起放得下,又不纠缠,只可惜是个女子,若是个男子,成就定然不一般。

    蔡大丫侧头看着陈春燕,“请不到梁太医,我们怎么办?”

    陈春燕:“不是还有陈太医吗?”

    蔡大丫吃惊得瞪大了眼睛,“陈太医手都抖了啊。”

    陈春燕:“反正只是教学,他手抖了也没关系,只要有经验,完全可以指导别人扎针嘛。”

    蔡大丫点点头,“说得也是。那我们什么时候去拜访陈太医?”

    陈春燕:“今天倒是不适合了。”

    蔡大丫没有反对。

    陈春燕却道:“你帮我找人盯着陈太医那边,别人都走了,我们还不知道。”

    蔡大丫:“是,我知道了。”

    陈春燕回到永昌侯府就开始研究戏曲。

    这个时空的唱段和她那个时空的,并不完全相同。

    她记得一些唱段,便将这个时空没有的,默写了下来。

    她记得的并不十分完整,还得在那基础之上,稍微润色。

    她也不知道润色得好不好。

    “文竹。”

    文竹颠颠跑了进来,“小姐您吩咐。”

    陈春燕:“你帮我打听一下大表少爷什么时候回府。”

    文竹没有一句多余的话,转身就走了。

    没多会儿,她就回来了,“没人知道大表少爷什么时候回来,他这段时间每天回家的时辰都不固定,不过奴婢让小丫鬟盯着了,大表少爷一回来,肯定会第一时间来禀您的。”

    陈春燕点头,“好。”

    张谦比想象中还回来得晚。

    院子里掌了灯,才有小丫鬟来报说少爷回来了。

    陈春燕让文竹赏了那小丫鬟一把糖,这才带着她写的唱词去了前院。

    吃过了晚饭,她正好走一走,就当是散步了。

    而且她也得给张谦留够梳洗的时间不是?

    她慢慢溜达到张谦的院子外面,之前来给文竹报信的小丫鬟看到了,一溜烟儿就朝院子里跑,报给大丫鬟知道。

    大丫鬟挑帘进屋,“少爷,表小姐来了。”

    张谦赶紧将头发绾起来,朝外面走。

    陈春燕进了穿堂,看到的就是这样子的张谦,“怎么把湿头发给绾起来了?”

    张谦不在意地笑笑。

    陈春燕:“也不是什么重要的事情,就是想请表哥帮着看看这唱词写得如何,我今天也不急,表哥快进去散了头发考干吧。”

    张谦:“哪里就那样娇气了。”

    陈春燕把手里的东西塞给张谦,催促他,“你赶紧进去吧,什么时候看完了,我们再说也行。”

第1925章

    张谦见陈春燕说得诚,也就不再坚持了。

    他拿了那几张纸,回到内室,散了头发,借着烛火看了起来。

    这些唱词写得其实还可以,只是有的地方不算十分工整,用词也不够华丽,如果唱出来,欠了那么点韵味。

    他提笔在旁边批注起来。

    他一边批一边回忆唱词里面的常用词,速度不快,但他改过的地方,确实要比陈春燕之前原版的好多了。

    陈春燕倒是把这事儿给放下了,她回了自己的东跨院,洗漱之后就坐在临窗大炕上,指挥蔡大丫几个检查她的药粉准备好了没有。

    药粉是杀灭虱子的药粉,还有一些治疗皮肤病的药粉。

    那些流民到处跑,想让他们好好洗澡那是不可能的,他们的身上肯定长虱子了。

    如果不让他们提前杀灭身上的虱子,处理身上的皮肤病,让他们集中住在了一起,是很容易相互传染的。

    大面积传染就很难控制了。

    陈春燕之前就要求他们要让得了皮肤病的人单独住,等治好了病,再去住集体宿舍。

    文竹、墨竹几个根本不认识药,一时间手忙脚乱的。

    蔡大丫频频看她们,“算了,你们去清点衣服裤子吧,这里交给我。”

    几个丫鬟都咬住了嘴唇。

    陈春燕:“文竹本来就是管衣饰,还是去清点衣裤比较好。墨竹去看看厨房,馒头和咸菜准备得怎么样了。”

    不是陈春燕娇气,觉得吃馒头一定要吃菜。

    吃过馒头的人都知道,如果不喝豆浆、稀饭等东西,净吃的话,真的难以下咽。

    而咸菜可以刺激口涎分泌,有咸菜就能吃得下馒头了。

    蔡大丫清点好了各种药粉,才说:“今天已经拿石膏粉分好了区,馒头将就一顿就行了,到了下午,检查完流民的身体,就可以分发水和粥了。”

    陈春燕点了点头,“大夫呢?”

    蔡大丫:“城中几家医馆的人都说小姐行的是善举,他们愿意免费出诊,只是要挂上自家的幌子。”

    陈春燕:“可以。”

    蔡大丫有些犹豫,“廖掌柜帮忙去谈的时候……答应了他们,他们可以只出青年大夫。”

    陈春燕:“没出师的?”

    蔡大丫:“倒不至于没出师,就是刚刚出师,没什么经验的那种。”

    陈春燕:“那种就行了,本来就是让他们检查有没有什么大毛病的,他们只需要看出有没有问题就行了,实在有问题的,我也不指望他们能治。”

    蔡大丫:“嗯,到时候他们治不了的人,我们全都集中到一起,再隔离治疗。”

    隔离治疗是陈春燕灌输给蔡大丫的词汇。

    只不过这也不是什么新奇的思想,在这里,如果爆发了瘟疫,全都是会隔离的,至于到时候有没有人去治疗,就不知道了。

    文竹走了进来,“小姐,衣裤准备了五百套,帐篷五百个,被褥……”

    张谦报上来的第一批流民是三百人。

    陈春燕觉得还是多准备些的好,免得被弄个措手不及。

    帐篷是简易帐篷,是用了粗布浸了桐油做成的,可以防水,造价却并不太高。

    到时候用几根木棍串起来就行了。

第1926章

    陈春燕带着文竹几个丫头弄帐篷时,几个丫头还惊叹过她的奇思妙想。

    她连连说不是她想出来的,至于是谁想出来的,她也不知道。

    谁用帐篷还专门去搜一下是谁发明的啊,不知道也很正常。

    蔡大丫顺口说:“安置帐篷的地方已经平整过了,还扑了一层薄木板,那木板用不了多久。

    “木材本来就不是很好,还没有上漆,也没有做防虫防潮处理。”

    陈春燕:“嗯,我知道。”

    她在给董明春的信里,有让董明春安排三井建业的人跟着陈小六一起过来。

    等他们来了,安置房就可以开始建了。

    只是这些她不用跟下面的人说得太清楚。

    文竹瞄了蔡大丫一眼,也趁机道:“您之前说的干茅草,也已经准备好了,都是今年新割下来的麦秸秆,明天会直接从文夫人的田庄运到荒地那边去。”

    陈春燕:“你记得提醒我一声,等这一阵忙完了,得带上四色礼盒上文家的门,好好感谢一下文夫人。”

    文竹连连点头。

    陈春燕又跟丫鬟们对了一下明天的事情,将所有事情都安排得有条不紊后,她才歇下了。

    文竹见没什么事儿做了,就顺着抄手游廊朝后罩房走,路过小厨房时,听到里面有声音。

    “小姐说,明儿想吃面,今儿晚上咱们可得打起精神来,将高汤熬好了。”

    “是!”

    文竹撇嘴:她倒是会钻营。

    时间一晃到了早上。

    一碗拉得如头发丝儿一般细的面条摆在了陈春燕面前。

    黄敏家的赔笑道:“川菜里面有一道龙须面很有些道道,这面拉出来,看着和别的龙须面是一样的,但您仔细看,这面实际上是空心的,汤汁灌进去,非常入味,您尝尝?”

    这一道面,陈春燕自然是知道的。

    专产这道面的地方,距离蓉城不太远,她曾经还去过两次。

    拉面的人站在三楼平台上,拉的面可以几乎垂到一楼的地面上,手艺非常厉害。

    陈春燕不爱吃面,独独爱吃这种面,因为非常入味。

    她也是想着黄敏家的学了川菜,想试试,结果黄敏家的还真的会。

    她尝了一口。

    腻了些。

    “一下次用鲫鱼汤做汤底,别用鸡汤和大骨头汤,早上吃着腻。”

    大户人家做高汤,一般都是这样做的,黄敏家的还是第一次听到这样的吩咐,只不过主子说的话,她得听,便应了。

    陈春燕:“鲫鱼得先用少量的菜籽油煎得两面金黄,煎的时候要放入姜片,待煎得差不多了,便铲起来放入砂锅中,加入适量的水,慢慢炖,起锅前,加入葱段。

    “这样熬出来的汤,汤色好看,味道香浓。”

    黄敏家的表示受教了。

    陈春燕却说:“不过你面揉得确实不错,赏。”

    蔡大丫就拿出个荷包递到黄敏家的面前。

    黄敏家的神色一喜。

    得打赏倒是小事,关键是她比别人都更早知道小姐的喜好,这才是天大的好事。

    小姐其实不是不爱吃面食,是不喜欢不入味的面食。

    知道这一点,就有文章可以做了。

    陈春燕:“你下去吧,这里不用你伺候了。”

第1927章

    文竹就见不得黄敏家的那小人得志的模样。

    她没好气地看了黄敏家的一眼。

    黄敏家的却丝毫不在意。

    她还在心里腹诽,小姑娘就是沉不住气,只管往前冲,想在小姐面前表现,却不知道小姐喜欢实心任事的人。

    不管平时有没有奉承小姐,只要把事情做好了,小姐就不会忘了她们的好处。

    陈春燕吃了早饭,又让蔡大丫备了些点心,便坐着马车出城了。

    廖家商行的人已经等在了城门口。

    那些人很熟悉蔡大丫了,看到她,远远地便开始打招呼。

    蔡大丫却只是矜持地点了点头。

    文竹、墨竹两个人坐在后面一辆马车里,看到这一幕,帕子都要揪烂了。

    文竹甩下车帘,“我怎么就没想到这一招呢,如果我先提出来坐到小姐的车辕上,跟在小姐身边的不就是我了么。”

    墨竹掀起眼皮看了文竹一眼,“谁能想得到呢?我们都不知道小姐不爱人陪着坐马车,也不知道小姐允许跟车的丫鬟坐在车辕上……我们果然是最吃亏的。”

    文竹又撩开了车帘,朝外面张望。

    蔡大丫已经走到了那群伙计面前,手指指点点地说着什么。

    文竹挑了挑眉。

    她终于知道前些天蔡大丫在忙些什么了。

    她曾经还在背地里说过蔡大丫不检点,成天跟小厮混在一起,万一出事会叫小姐很丢脸。

    没想到蔡大丫却是在安排今天的事情,而且看样子那些男人对她都很尊敬,完全把她当成了大人物了。

    文竹咬唇看向墨竹,“我们的思路是不是错了。小姐要的并不是普通意义上的丫鬟?你看啊,蔡大丫似乎能做所有男子能做的事情呢……”

    墨竹吓得脸都白了,“你怎么会有这样荒唐的想法呢!女子去做男子的事情,这不是牝鸡司晨嘛!更何况是我们这样身如浮萍的女子了。”

    文竹摇摇头,“不,我的感觉肯定是对的。如果不试试,我们一辈子也就这样了,怎么说,拼一把,都不后悔。

    “如果受到小姐的重用,将来作为陪房丫头被小姐带去夫家,那才真是出人头地了。”

    墨竹死死拉着文竹,“万一惹了小姐不高兴,说你不守妇道,把你送回文家,你一辈子的体面就没了。”

    文竹:“但我拼一把,说不定小姐会连我老子娘也赎出文家。”

    墨竹一个没拉住,让文竹跳下了马车。

    文竹走到了第一辆马车边,“小姐,奴婢想去帮蔡大丫的忙,奴婢觉得这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

    马车里一片沉默。

    过了好一会儿,陈春燕才回复:“在男人中间穿来穿去,你不介意?”

    文竹咬咬牙,说:“一辈子只守着那么点事情,奴婢觉得没意思,如今有更能让奴婢产生成就感的事情,奴婢愿意试一试。”

    陈春燕笑了。

    这个文竹,果然很聪明。

    在知道维持现状得不到重用后,立刻选择了改变。

    “你且留在我身边,等以后你开始练武了,再去做那些事情不迟。不管做什么事情,都得先保证自己的安全才行。”

第1928章

    文竹脑子嗡嗡的。

    她赌对了。

    寻常女子哪里会学武,只有把女子当男儿用的武将世家,才会允许女子学武。

    她低下了头,眉梢眼角都是掩饰不住的兴奋。

    她屈膝行礼,“是,小姐。”

    她知道陈春燕看不见,但规矩已经刻入了她的骨子里,她下意识还是会做。

    马车继续缓慢前行,她就这么跟在马车边。

    廖掌柜去谈的那几家医馆已经支了临时的摊子在空地上。

    这里的空地都是最近祁轩带人平出来的,当然了,请人工的钱还是陈春燕出了。

    毕竟祁轩的钱也多是从陈春燕这里拿的。

    廖掌柜一直站在摊子旁边。

    他翘首以盼着陈春燕的马车。

    他当初去跟别人谈合作,说的就是如果他们的医术不错,入了永昌侯府的眼,会有更大的生意等着他们。

    不管最后有没有合作吧,至少永昌侯府的马车得到场吧。

    他看到了打着永昌侯府标志的马车,当即松了一口气。

    这辆马车来了,至少说明,他不是骗子。

    他笑呵呵地说:“来了。”

    几位大夫全都起身,等着马车过来。

    文竹也站得更直了些,以免露怯,丢了永昌侯府的脸。

    马车停在了距离临时摊位十步远的地方。

    文竹帮着挑起了车帘,又伸手去扶陈春燕。

    陈春燕扶着文竹的手走下了马车。

    她大步朝廖掌柜走去,走到近前,抬手朝对面的人拱了拱手。

    文竹瞪大了眼睛。

    这是男人间见礼的动作!

    陈春燕是故意的,她想借这样一个小举动告诉在场的男人们,她不比他们差了哪儿,她与他们是一样的,谁都不要小看她。

    廖掌柜带头回礼。

    那些大夫愣愣的,本来不知道该怎么办,可有人带了头,他们就跟着学了,场面一时间竟然分外和谐。

    文竹忽然觉得他们家小姐有点厉害。

    她仔细观察着陈春燕的一言一行,发现陈春燕在男子面前也丝毫没有女子的羞怯,脸上也带着一般女子不敢表露出的骄傲神态。

    原来小姐喜欢这样的姑娘啊。

    陈春燕跟大夫们交谈完毕了,看向文竹。

    文竹赶紧上前几步,站到了陈春燕身边。

    陈春燕:“这是我身边的大丫鬟,如果你们有什么需要配合的,可以跟她沟通,她能处理的会处理,实在处理不了的,她会来通知我。

    “另外,各个医馆提供的成品药这一次都会试用,治疗同一个病症,哪一种药效果更好,我就会采购哪一种药。”

    所有大夫脸上都露出了笑容。

    虽然之前廖掌柜承诺过,可是在没有得到永昌侯府的主人亲口承诺时,他们都不敢确信。

    现在倒是信了。

    “我们带来了铺子里最好的药……”

    陈春燕颔首,微笑着听大夫们介绍,她是有基础的,听得很明白,那些药是怎么回事。

    回过头她对蔡大丫说:“其实金疮药完全可以用杜鹃花叶子,那个也可以止血,效果不会比血竭差,价格却会更便宜,更适合普罗大众用。”

    蔡大丫把这事儿记在了心里。

    这段日子以来,陈春燕可以说是想尽了办法去降低药品的价格。

第1929章

    陈春燕一边往前面走一边说:“其实燕窝的营养和银耳差不多,多喝几次银耳汤一样很补。”

    文竹听得一愣一愣的,这两样东西的价格天差地别,怎么能是一样的呢?

    这些当然不是从现在的知识体系能够解读的。

    但后世经过检验,两者的营养成分差别确实不大,只是燕窝的蛋白质含量要高很多。

    蛋白质含量比不过,那就多喝几次银耳汤好了,反正银耳汤便宜。

    而且摄入蛋白质的渠道也是多种多样的,肉和蛋里面都含,所以根本不用担心蛋白质不足的问题。

    陈春燕看了文竹一眼,“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要找出效果差不多,却更为便宜的替代品,让更多人受益。”

    文竹点点头,对这件事情却很没有头绪。

    找到替代品……这谈何容易啊。

    陈春燕也没指望文竹真能帮上忙,只是不患寡而患不均,如果文竹她们觉得自己彻底没有受重用的可能了,万一来拖后腿这就得不偿失了,还是得让她们看得到希望的。

    她看向了蔡大丫。

    蔡大丫点了点头,表示她知道了,而且会在未来多加留意的。

    陈春燕满意地点点头。

    远处扬起淡淡的烟尘。

    陈春燕抬眼看去,就看到一群衣衫褴褛的人慢悠悠朝荒地靠拢。

    一人打马在前,率先过来禀报:“小姐,少爷说有三百一十二个河间府灾民即将抵达,请您做好准备。”

    陈春燕让蔡大丫卷起车帘,她坐在马车里,以马车为办公室,开始发号施令。

    墨竹带人烧水,文竹带人搭帐篷,蔡大丫负责分发药粉,个个人分工明确。

    谁临时有事,就到马车这边来请陈春燕示下。

    远远看到了人,那群人却直到两刻多钟后,才走到荒地。

    蔡大丫指挥,“男左女右,全部先进棚子里洗澡。”

    陈春燕怕不卫生,让人提前埋了污水管,人站在棚子里洗澡,水渗透到地下的污水池中。

    池中的水会经过污水管排放到远处的污水池里。

    那边的污水池会有人不断地往里面撒石灰、茶枯和巴豆消毒。

    灾民被分为了两队,男人那边的人数明显比女人多,可见女人身体弱,体力差,就连逃难恐怕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活下来的女人比男人少得多。

    蔡大丫站在洗澡棚门口,分发肥皂。

    肥皂是手工肥皂,是陈春燕动员东跨院丫鬟做的,只不过每个帮着做肥皂的丫鬟都有补贴,别不算占他们便宜。

    蔡大丫将肥皂切成一小块一小块的,就跟酒店一次性用品里的香皂那般大,一个人从她面前过,她就发一块。

    进入洗澡的棚子,会有另外的人管理,每次只进十个人。

    紧靠门帘的地方,左右两边各放了五条凳子。

    男人那边小厮管着凳子,女人这边则是丫鬟管着凳子。

    见有人进来,他们便让人先脱了衣服,丢到指定的桶里,再坐到凳子上。

    丫鬟这时才让她们拿出和肥皂一起领到的药粉均匀撒在头发上。

    “都撒仔细点,如果不想待会儿别人都去休息了,你们还得洗第二遍,就不要偷懒,细细地撒。”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net/r31586/ 第一时间欣赏大农最新章节! 作者:又尽所写的《大农》为转载作品,大农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大农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大农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大农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大农介绍:
有一个傻子哥哥是怎样的人生体验?
那是天崩地裂的感觉。
有两个傻子哥哥是怎样的人生体验?
那是注孤生的感觉。
傻子的妹妹难嫁,谁都不敢赌,她们的后代是不是傻子。
不过那有什么关系呢?
我家有的是地,有的是钱,养得起老姑娘!大农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大农,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大农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