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言情小说大农TXT下载大农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大农全文阅读

作者:又尽     大农txt下载     大农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1885章

    蔡大丫也反应过来了,五味居创立之初就定下了这个规矩,每个月必须查了账,没有问题后,才能将月钱发下去。

    之后不管新开了哪家店铺,这个规矩依旧有效。

    也就是说三井村那边的所有人都因为账目的问题,暂时没有拿到月钱。

    这事儿不能耽搁,耽搁了就会出乱子。

    她朝廖掌柜屈膝行了礼,“多谢掌柜,这事儿我会尽快办的。”

    廖掌柜:“不必客气。这回借着卖玛瑙,咱们家也跟着赚了不少钱呢!”

    蔡大丫:“跟着我们家小姐,以后还能赚更多钱。”

    她的神情非常专注真诚,就好像她说的是一个真理似的。

    呃!

    廖掌柜一时无言,突然这样严肃地去说这样的话,他倒是不知道该怎样接了。

    主要是这句话还有一层挖墙脚的意思在里面,他就更加不好表示了。

    其实他倒是想多了,蔡大丫绝对没有那样的意思。

    她的意思是他们家廖大小姐都是跟着陈春燕赚钱的,岂不是就约等于廖掌柜跟着他们家大小姐赚钱么。

    蔡大丫摸出个荷包塞到廖掌柜手里,“不是打赏,廖掌柜跑了这样一趟,如果连茶水都不请你喝一口,显得我太不懂事了,要被小姐责备的。

    “但你看,已经差不多到了掌灯的时候,也实在是不好留掌柜,就只能给点茶钱了,还请掌柜不要嫌弃。”

    廖掌柜也是在场面上混的人,如果给银锞子打赏,就太侮辱人了。

    可什么都不表示,也显得太理所当然了些。

    蔡大丫思量之下才说出这样一番话来。

    廖掌柜不由得仔细打量起蔡大丫来。

    他早就觉得陈春燕身边的人都是人物,却没想到一个平时不怎么说话的人,真要说起话来,还能叫人心里这样舒坦。

    他揣好荷包,“恭敬不如从命,就多谢姑娘的好意了。”

    他继续道:“带话的人说,那些账本是抄录的,原本还在三井村。”

    蔡大丫福福身,再次谢过了廖掌柜,便去叫了两个粗使婆子将箱子抬进了后院。

    “将东西放进大小姐的书房就行,你们可以退下了。”

    蔡大丫跟着两个婆子走出了房间,然后将早已准备好的两个荷包递到两个婆子手里。

    婆子捏捏发现里面是两颗银锞子,立刻眉开眼笑。

    “多谢姑娘。”

    蔡大丫转身回了书房,还顺便关上了书房的门。

    陈春燕并没有马上打开箱子,她还没有练完字。

    蔡大丫:“三井村将账本送了过来,说是得等您确认后,那边才能发月钱。这一箱账本是抄录的,原本还留在三井村。”

    陈春燕:“嗯!你试试,看能不能算。”

    蔡大丫:“我?”

    陈春燕:“是啊,你不是跟他们学过打算盘吗?”

    蔡大丫:“学过是学过,但学得并不多好,倒是要献丑了。”

    陈春燕笑着说:“什么时候你也学会这套了,怕担责任先把自己贬到低出,当真出了错,我倒是不好处罚你了。”

    蔡大丫面无表情的,不否认也不承认。

    可按照她的性格看,这样子就算是承认了,她就是这样想的。

第1886章

    陈春燕:“别跟后院那些老油条学,那都不是好习惯。你先算着吧,我到时候还得算一遍。每次审核其实都是春姐和我一起完成的,现在就由你和我一起来吧。”

    蔡大丫这才道:“是!”

    她出去找了个算盘来,就坐在高几上看账册。

    文竹一直注意着书房的动静,眼看着天黑了,陈春燕还没有从书房出来,她赶紧拿着灯进了书房。

    “小姐,天黑了,该掌灯了。”

    陈春燕嗯了一声。

    文竹才拿着灯往陈春燕书桌去。

    她放下了灯,“小姐,奴婢帮您研磨吧?”

    陈春燕:“不用,你忙你的去。”

    文竹低下了头,她有什么可忙的,她的所有事情不都围绕着小姐而忙吗?

    她悻悻然转身,就看到蔡大丫坐在窗边,正在打算盘。

    她又想揪帕子了,这个蔡大丫居然连账都会算!

    蔡大丫抬起头,“麻烦帮我也点一盏灯。”

    文竹:“……”

    她心里憋着气,却还是出了门,点了一盏灯进来。

    蔡大丫看到账本被灯光照亮,手上一点没停,连一个眼神都没给文竹。

    文竹放下了灯,又回头看了一眼陈春燕。

    心中虽有不甘,却还是退出了书房。

    她一溜烟地朝后罩房跑。

    姐妹们看到她这个样子,便知肯定又出了事。

    墨竹与文竹最熟,原本都是太太身边的二等丫鬟,这会子自然由她出头问情况。

    “这又是怎么了?”

    文竹吭吭哧哧地说:“不怪小姐格外重用那个蔡大丫,她确实厉害,竟然连算盘都会打。”

    墨竹:“你怎么知道的?”

    文竹:“我看见的,我进去给小姐送灯的时候,蔡大丫正在里面帮小姐算账呢!”

    墨竹叹了口气。

    她心里也清楚,她们遇上对手了。

    只有做到无可替代,她们才能在小姐面前获得足够的体面和地位。

    然而她们好像没什么特别的。

    要说绣活和香料那些,小姐的身边就算是没有人会做,不还可以出去买吗?

    而好的账房先生,便是男子也是难找的,更别说女子了。

    文竹也想到了这一点,所以才这么沮丧。

    “本来还以为被安排了一个好前程,结果……”

    墨竹:“前程确实是不错的,只是我们可能没本事抓住罢了。”

    文竹颓然地捂住脸伏在了膝头。

    墨竹:“我们吃亏就吃亏在根本不了解三井村的情况,如果我们能多了解一点,就知道该学什么了。”

    文竹:“这里面就我们俩和二少爷熟,要不我们二人明天回去向二少爷打听打听。”

    墨竹连连点头,“嗯,好。不行……我回去,你留在这里吧,小姐那边总要有人露脸的。”

    文竹想了想才道:“好!”

    陈春燕完全不知道几个丫头已经快形成战场了。

    她练完了字,便拿过蔡大丫算过的账本接着看第二遍。

    她查账的速度比蔡大丫快得多,都没用算盘,大部分时间用心算,数字实在是太麻烦,这才拿出纸笔,笔算。

    五味居的账没有问题,她便将账本撕碎了丢进笔洗里。

    原本就碎得不成样子的墨迹再被水一浸湿,更加难以分辨了。

第1887章

    陈春燕算账到子时,差不多十一点的时候才去睡觉。

    她比这个时代几乎所有人睡得都晚,不过这是她在后世养成的习惯,一时半会儿也是改不掉的,而且她也没想改。

    在三井村,她的习惯就得是大家的习惯,基本上所有人都看着她行事,她什么时候起,什么时候睡,都成了标准。

    文竹一直站在后罩房的窗口,眼睁睁看着正屋的灯亮了,又熄灭了。

    她掐着手指算,“小姐不管在忙什么,都是子初睡,卯正起。大家都记牢了。”

    陈春燕觉得自个儿的作息非常健康,晚上十一点睡到早上六点,中午再睡一小时,一天睡够八小时,足够了。

    然而墨竹已经习惯了官家的作息,官家一般戌正睡,寅正起,也就是晚上八点睡,早上四点起。

    她此时便已经是呵欠连天了,“小姐这样的作息,以后可怎么办啊?”

    文竹:“我们如果不能适应小姐的作息,根本就没以后了,你还在想小姐怎么办?”

    墨竹:“我们要不要劝劝小姐,改改作息?”

    文竹想了想说:“不必了,我们以前那个时辰起,是因为主子们都是那个时辰起,老爷得去上朝,晚不得,小姐又不上朝,我们去谏言,说不定还会招小姐不喜。”

    墨竹想想觉得也是,也就不再提这茬了,“赶紧睡吧,把窗户关了,这个时节晚风有些凉了。”

    文竹躺下了,心里还在琢磨这两天探听到的消息,想着想着就睡着。

    哪怕是睡得晚,文竹还是在寅正就醒了。

    她揉揉酸痛的眼睛,打着呵欠起来穿衣服。

    出了门,就听到小厨房那边吱吱嘎嘎的声音。

    她赶紧过去看,“妈妈这是在做什么呢?也不怕吵到小姐!”

    黄敏家的笑着说:“小姐昨儿睡前说想吃豆腐脑,要咸口的,我这不正做着呢嘛,如果现在不磨豆子,等小姐起来了,恐怕还吃不到。”

    文竹:“妈妈辛苦了。”

    她转过身,脸都要被气变形了。

    这又是一件她不知道的事情。

    肯定是蔡大丫来传的话。

    黄敏家的眼珠转了转,她看到文竹的样子,就知道今后该跟着谁混了。

    那自然是得贴蔡大丫紧一些了。

    女人之间没有硝烟的战场从来没有停战过。

    陈春燕刚刚醒来,文竹就带着两个小丫头端着洗脸的水进了屋子。

    而文竹手里亲自捧着漱口杯和牙粉等物。

    她将东西放下,又过去服侍陈春燕穿衣服。

    陈春燕很不习惯别人帮她穿衣服,“我自己来。”

    文竹泫然欲泣,“可是奴婢做错了什么?”

    陈春燕:“不曾。只是我有我的习惯而已。”

    文竹便缩回了手,站在旁边帮陈春燕递衣服。

    陈春燕很想说不用递衣服,她稍微弯腰就能拿到。

    但屋子里还有小丫头在,如果她这样让文竹出去,看在别人眼里肯定会以为文竹是被赶出去的。

    今后文竹可能就管不住那些小丫头了。

    她在心里暗骂这扭曲的世道,却只能耐着性子接过文竹递来的衣裳。

    文竹微微松了口气,还好没有将她赶出去,不然她真无法做人了。

第1888章

    陈春燕刚刚洗漱完毕,黄敏家的便带着二等丫鬟端着早点进来了。

    早点除了陈春燕点的豆腐脑,还准备了一叠包子和几样小菜。

    陈春燕一看就蹙起了眉头,“我吃不了这么多,以后少做点。”

    黄敏家的讪讪的,知道这是马屁拍在了马腿上。

    她昨天打听过了,陈春燕有钱,而且非常有钱,属于那种如果不看底蕴只纯粹看银子的话,陈春燕的银子或许比永昌侯府还多。

    但如果要算上永昌侯府历代得的宫里的赏赐,那可就不能比了,内造之物不是能用金钱衡量的。

    她有了这样的认识,才会觉得陈春燕的日子过得一定很好,至少也不会亏待自己,于是她就按照大户人家的习惯给陈春燕准备了早餐,谁知道却被批评了。

    陈春燕吃了那一碗豆腐脑,最后还说:“以后做咸口的豆腐脑时,记得往里面加一点脆饼。”

    黄敏家的诺诺应是,决心之后提点点心去请教蔡大丫。

    她还是昨天晚上才知道原来还有辣椒油这种东西存在的,那辣椒油还是蔡大丫拿给她的,说是第二天要加在豆腐脑里面的。

    她到现在还不知道做法。

    昨晚时辰太晚了,蔡大丫跟她说的时候,也只是说,辣椒油有两种做法,一种是将油煎熟,然后稍微晾凉,再倒入辣椒面儿里。另一种做法得往里面加香料,至于加什么,蔡大丫就没有细说了。

    她作为厨娘,如果不知道小姐的口味,那会很麻烦,她下定决心,无论如何都要从蔡大丫那里打听到小姐的具体喜好。

    当然了,还得打听小姐在吃食上的习惯。

    就比如说小姐不喜欢浪费,吃多少点多少食物。

    自作主张的错误,她绝对不能再犯了。

    文竹瞥了黄敏家的一眼,撇撇嘴,终是对这人喜欢不起来。

    她们都是文府出来的人,她们都在抱团想办法获得小姐的信重,而这个人却拉着那个毫无主意的管事妈妈去抱蔡大丫的大腿,真真是气人。

    她们都觉得黄敏家的这样的行为是背叛。

    但黄敏家的觉得自己才是对的,到什么山头唱什么歌,如果连这都不能明白,她们还是趁早洗洗睡吧,这里没她们的立足之地了。

    两个人互相看不惯,偷摸大眼瞪小眼的。

    陈春燕注意到气场不对,“你们把这些没有动过的早点都拿下去吃了吧。”

    文竹立刻屈膝行礼,端着早点走了。

    出了门,黄敏家的才压低声音,用两个听得见的声音说:“真是便宜你了。”

    她精心做的灌汤包子,小姐一口没尝,却要落进文竹肚子里了。

    文竹气得不轻,“呵呵,这样吃的,那样吃的,我们什么时候又少吃了,真是个眼皮子浅的!你这么宝贝你的包子,那就还给你。”

    永昌侯府的大厨房原也给她们这些做下人的准备了膳食,而且侯府的厨娘手艺都是顶顶不错的。

    她还真不稀罕那几个包子。

    黄敏家的正想说什么,眼角余光就瞥见了蔡大丫。

    她立刻换上了一张笑脸,远远地打招呼,“蔡姑娘,小厨房炉子上热着包子呢,我给你拿几个尝尝?”

第1889章

    文竹回了房间就催促墨竹赶紧去文家,“真真是气死个人了。真以为我们离开了文家,就什么都不是了,真要被她一个庄子上的婆子欺负了!”

    墨竹正端了碗粥在吃,“这又是怎么了,发这么大的火?”

    文竹:“还不是黄敏家的,呵,她倒是忘记了,当初是谁在小姐那里提醒她还没有进府的,如果不是我提,她恐怕都被小姐忘到了脑后。

    “我也是……我这是救了一条蛇啊,回过头就吐着信子要咬我一口。”

    墨竹亲手给文竹盛了碗粥,“不管发生了什么事情,人是铁饭是钢,先吃饱了饭再说吧。”

    文竹呼噜噜喝了一口粥,还是道:“你赶紧吃了饭回文家问问情况,我看啊,如果我们再不努力一点,这里今后就没有我们的立锥之地了。”

    一句话说得墨竹担心不已,她也不吃饭了,“我这就去。”

    蔡大丫也不笨,她看出了丫鬟间的暗流涌动,特别是文竹和黄敏家的在她面前表现得那么明显,想看不到也难。

    她回过头就把事情告诉了陈春燕。

    “她们这样行事,不符合咱们的规矩,要不要提醒她们一声,免得坏了规矩。”

    陈春燕:“又没闹出事来,你怎么说?说了她们就会听?随她们吧,等闹得不好看了,再出手收拾,比你现在磨破了嘴皮子管用。”

    蔡大丫向来听陈春燕的话,陈春燕既然开了口,她也就不再多问了。

    她们这边的日子过得倒是平静,倒是张谦那边鸡飞狗跳的。

    他昨天把折子递进了宫,原想着以皇上的效率,断不可能在两三天内召见他,于是他心安理得地穿着家常的袍子,歪在榻上看书。

    谁知道却有小厮跑来告诉他,宫里的内侍来了。

    他赶紧换了衣服,出去见内侍。

    内侍:“张大人赶紧的,跟咱家走一趟吧,皇上宣您觐见。”

    张谦拱拱手,“公公请稍等,我换件衣服就来。”

    进宫见驾可不是穿一件家常袍子就可以的。

    一阵忙乱过后,他终于可以出门了。

    他塞了个荷包到内侍手里,“还请公公指点一二。”

    内侍不动声色地收了荷包,“皇上看了您的折子,心情不错。”

    也就是说皇上很重视那份折子了。

    张谦放下了心。

    他老老实实跟在内侍身后,走到宫门的时候,还有闲情跟金吾卫的人打招呼。

    “哥,你什么时候回来当差?”

    张谦:“过段时间!”

    “哥,听说你妹妹长得挺漂亮的啊。”

    张谦:“去!少在背后谈论我妹妹。”

    “哥,你妹妹没定亲吧?”

    张谦:“暂时没准备定亲。”

    ……

    徐懋远远地看到了张谦,也隐约听到了金吾卫的话。

    他侧头问身旁的人,“皇上也宣他进宫了?”

    随从道:“听说有两个内侍同时出宫,一个来了咱们府上,一个去了永昌侯府的方向,当时并没打听出来具体去了那里,现在看来应该是去了永昌侯府没错了。”

    徐懋的眸色沉了沉。

    先前内侍跟他说的是:皇上对他处理流民的情况很不满意,现在宣他进宫让他继续协理。

    协理谁?

    张谦吗?

第1890章

    徐懋静静看着张谦的弧度。

    这个人也会在背后搞小动作弹劾人了吗?

    他现在将张谦当作还没有长大的弟弟看待,如果张谦真的在背后弹劾过他,那么那就不是弟弟那么简单了,而是政敌,对待政敌,他打压起来可不会有丝毫手软。

    张谦还站在宫门口。

    徐懋却已经走了过来。

    张谦见了徐懋就笑呵呵问好:“小公爷。”

    徐懋淡淡颔首,“嗯。”

    张谦:“你也进宫去吗?”

    徐懋一双眼睛冷静地看着张谦,似乎在判断张谦这个人是没有城府还是城府极深。

    张谦被打量得莫名其妙的。

    他低头瞧瞧自己,也没哪里穿得不合适呀。

    徐懋适时开了口,“皇上叫我进宫,说是在安置流民这个问题上,我处置得很不好,他很不满意。”

    张谦瞪大了眼睛,然后就拉着徐懋往旁边走了几步,还用眼神制止了要跟过来的内侍。

    “哥,这事儿,哎,是我处理得不恰当。

    “你知道的,我大表妹,不是想要马场旁边的地吗?

    “她想便宜买下那一块荒地,就给我出了个主意,让我……”

    他打心眼里有点怵徐懋的,他可不想徐懋认为是他坑了他,那样的话,他就得直面徐懋的怒火了,他哪儿受得住!

    他毫不迟疑地把事情原原本本地说了。

    “我原也没想着如何,哪里知道就把哥哥绕了进去,这可真是……”

    徐懋看着张谦的样子,真是气不起来了。

    他在官面上混了很久了,是以知道怎样说话,才能套住谁,摘干净谁,然而张谦这个二愣子,却是想到什么说什么,这不就把所有跟安置流民有关系的人套了进去。

    “以后做事情考虑周全些。”

    这就是不计较的意思了。

    张谦松了口气。

    他其实也没有徐懋想得那么不谙世事。

    他就是想把那些官员都套进去,他只是忘记了徐懋也刚去处理了流民的事情回来而已。

    如果排除这一点,他这一封奏折可以说是写得非常好了,把想坑的人都坑进去了。

    他其实早就对那些尸位素餐的人不满了,嘴皮子功夫比谁都厉害,在朝堂上骂人真是能将人骂得无地自容。

    可真遇到事情了,他们一个个的就缩得跟鹌鹑似的了,哪怕皇上点到了谁,他们也未必能将事情办好。

    不坑他们一把大的,他们还要以为他们是无敌的呢!

    张谦紧抿着唇,做出思考的样子,仿佛受了徐懋的教诲一般。

    徐懋对张谦的态度很是满意,倒是并没有再多说什么了。

    大朝会不是每天有,但小朝会却是每天有的,个别重臣会被叫到太和殿议事。

    徐懋和张谦到的时候,里面还没有议完事。

    隐隐约约的声音从里面传出来。

    “皇上河间府灾荒严重,不少流民正在往京城来,必须在他们到来之前拨钱粮安置,要不然京城定然会受到影响。”

    皇上:“户部。”

    户部尚书吹胡子瞪眼的,“今年情况特殊,税粮收不上来,国库本来就没有什么银子,哪里来的钱粮救灾?请各府自行想办法吧。”

第1891章

    户部尚书也是朝廷的老人了,哪里不知道下面的人办事的规矩。

    去年遭了水灾,各府的银子一点也不往出拿,个个伸手向朝廷要银子,不仅如此,各府还多有虚报的情况,受灾人数和受灾面积多报了一倍有余。

    去年朝廷还有些银子可以让他们这样掏,今年可不行了。

    今年再让他们这样掏银子,万一冬天遇到雪灾怎么办?就算不遇到雪灾,朝廷也得准备冬日施粥,发放棉袄,要不然单这京城,一个冬天就不知道要冻死多少人!

    他站在全局上考量,自然不会松口。

    几位内阁大学士却不会放过他。

    “你这说的是什么话!有灾朝廷不救,你让地方去救,那以后百姓还知道朝廷吗?他们还不得看着父母官的脸色行事。

    “父母官的权力大了,他们还会不会听朝廷调派?你这是给机会他们,形成小朝廷啊!”

    户部尚书吹胡子瞪眼,“你嘴皮子倒是厉害,我看你倒是能不能说出救灾的银子来。”

    皇上被他们吵得头疼,“遇到事情就吵,你们还有没有一点做大臣的风范?”

    户部尚书拱拱手,“皇上教训的是,这件事微臣是没办法了,户部账上只有二十万两银子,您看着办吧。如果几位大学士真要逼着拿钱,皇上请体恤微臣,先拿内帑救救急吧。”

    皇上差点没控制住自己脸上的表情。

    你听听,这说得是人话吗?

    从来只有皇上从户部掏银子用的,哪有户部从他这里掏银子用的。

    他之前还想新修一座宫殿,不都被户部驳回了么,哦,现在向他讨要银子了,要不要脸?!

    也是怪户部尚书之前把事情做得太绝,拒绝皇上的时候,拉着一张脸,说了很多难听的话,要不然也不能够被皇上记这么久了。

    皇上冷冷地说:“朕去年还想修一座宫殿,因为没钱而搁置了,这才过了一年,朕一家老小还得嚼用,哪里有多余的钱救灾?”

    户部尚书耷拉着脸皮,一副你都没钱,你也别指望我有钱的模样。

    一众官员被户部尚书这油盐不进的模样气得够呛。

    不过也没谁敢提出换掉这位老大人,如果不是这位拼了命拆东墙补西墙,他们这些官员的俸禄可能都发不上了。

    其他人还好说,那些有实权的,哪个不会自己捞钱?俸禄对于他们来说实在是可有可无的东西。

    然而俸禄对于翰林或者御使来说,那真是过日子的钱,一旦俸禄发不下去,他们就得带着一家老小饿肚子。

    阁老们也不想被御使盯上,所以动谁都可以,千万动不得户部这位老大人,要不然一旦新上任的户部尚书发不了俸禄,他们这群阁老恐怕就会被弹劾奏疏给淹没了。

    皇上也知道惹不起这位老大人,他将目光投向了大殿门口。

    有小太监在那里冒了头。

    他顿时有了底气,“谁这么没规矩,敢在那里作妖?”

    小太监赶紧跪下了,“皇上恕罪,是是……齐国公世子爷徐大人和金吾卫张大人到了,在门外候见。”

第1892章

    皇上听是那两个人到了,就松了一口气。

    张谦那办法既然可以安置因为灾荒而到处乱窜的流民,那么安置安置因遭灾而到京城来的流民也不是难事。

    只是安置那么些人,就是不知道银钱上……

    他又觉得头有些痛了。

    只要不跟他提钱,一切都好说。

    他手指轻叩桌面,“宣。”

    小太监退出去,“师父,皇上说宣二位大人觐见。”

    大太监甩了甩拂尘,“二位大人,跟咱家走吧。”

    小太监暗暗松了口气。

    他师父真是太坏了,明知道皇上心情不好,还让他进去试探,他刚才心都快跳到嗓子眼儿了。

    张谦跟在徐懋身后。

    徐懋见惯了皇帝,一点也不怯场,该行礼就行礼。

    张谦鸡贼得很,站在后面看着徐懋行事。

    虽然说金吾卫说出去很好听,但是对于宫里的主子来说,他们就是个看门的,平时在宫里也没什么地位,更别说见皇帝了。

    他这辈子一共也没见过几次,心里难免有些紧张。

    皇上睁了睁眼睛,“你就是永昌侯张坤的大孙子?”

    张谦没想到皇上记得他,他顿时露出受宠若惊的神情,“正是微臣。”

    皇上就说:“你是个不错的。”

    一群大臣面面相觑,明明刚刚还是不认识的样子,回头就夸人不错,这是唱的哪出?

    难不成就看人家长得好?

    没这道理。

    一群人便睁大了眼睛,想把张谦看个清楚。

    张谦被一群人这样看着,十分不自在,他微微低下了头。

    皇上:“都起吧,跪着做什么?”

    张谦和徐懋这才徐徐站起身,垂手立在旁边。

    皇上却道:“河间府遭了水灾,你们也跟着听听这事儿该怎么解决。”

    张谦讶异,“这都枯水期了……”

    皇上脸上就有几分不满意,“是啊,这都枯水期了,怎么就遭了灾呢!”

    户部尚书冷哼一声。

    文渊赶在其他人为难张谦之前,先一步开了口,“原也不是最近的事情,只是地方救灾不利,拖到现在还没解决。”

    张谦产生了深深的疲惫感,也就是说今年夏天出的事情,到现在还没有解决……这些人只吃饭不做事吗?

    他老实站着不说话了。

    他也明白,如今的朝局就是这样,要么不做事,要做事儿肯定会有一帮子拖后腿的人,累都能被累死了。

    皇上见众人又不说话了,只好点名,“徐卿家你说说,这事儿怎么办?”

    徐懋:“这是地方政务,微臣实不好插言。”

    皇上一巴掌拍在了桌子上,“朕养你们何用,朝廷养你们何用?!遇到事情要么缩着脑袋,要么推卸责任,那事情谁去办?你们说,谁去办?!”

    一群人全都跪下了,“臣有罪。”

    徐懋平时不是这样的,一般皇上问政,他都有主意出主意,没推诿过。

    只是他今天当着一众文臣的面,实在是不好涉及地方政务,要不然回头就得被御使弹劾,这才绕了弯儿。

    他也没想到皇上居然发了大脾气。

    皇上将茶盅朝徐懋丢来。

    徐懋不敢躲,硬生生让茶盅砸在了胸口,洇湿了一片衣裳。

第1893章

    好在天气开始凉了,茶又放了一阵,本就不烫,要不然这样挨一下,至少也会被烫红一片了。

    徐懋神色如常,倒是不觉得丢脸。

    为人臣子的,又有哪个没受过一些脸色呢。

    他不过是挨了一茶杯,比那些被拖出去廷杖的大臣可好多了。

    大殿里安静得落针可闻。

    偏偏户部尚书是个不怕死的,他冷冷淡淡地说:“如果皇上没什么事吩咐了,微臣事儿忙,就告退了。”

    文渊忍不住看了这位老大人一眼,觉得这老大人头铁得不行,竟然在皇上气头上,还敢这样办事儿。

    皇上看了老大人一眼,挥挥手,让他退下了。

    跟一个这样人的人生气,也是白白生气。

    “朕乏了,你们都退下吧。”

    张谦有些着急,他是被召见的,结果什么都没说,就被赶走了。

    他偷摸看了徐懋一眼,徐懋气定神闲,皇上让退下,他当真就跟着其他人退下了。

    呃!

    行吧。

    他不知道该怎么行事,那就跟着徐懋行事好了,反正没错的。

    他跟在徐懋身后,颠颠地走了。

    出了门,徐懋似笑非笑地看了张谦一眼。

    张谦嘿嘿笑,“第一次君前奏对,不知道该怎么做。”

    他说得坦坦荡荡。

    徐懋对张谦倒是多了几分好感,“次数多了就好,你就知道其实不用那么紧张。”

    张谦奇怪地看着徐懋,明明来的时候走得大步流星的,这要回去了,反而拖拖拉拉。

    站这么一会儿就累了吗?不至于啊。

    他听说徐懋当年在军中也是一条汉子,那些老油条要欺负他,都被他收拾了回去。

    他正这么想着,大太监就追了出来,“二位大人且留步,皇上让您二位回去说话呢。”

    徐懋朝大太监拱拱手,转身就朝大殿走去。

    张谦有些佩服徐懋了,能将圣意揣摩得这样清楚,不得不说,这也是一种本事。

    皇上面上有些疲惫,挥挥手,“免礼,赐座。”

    一句正事没说,光行礼了,他心里也挺烦的。

    有小太监端来椅子,请张谦二人坐下。

    皇上这才开了口,“你昨儿上的折子,朕看了,甚合朕意。以工代赈确实是个好办法。至于你说需要荒地,这又是为何?”

    张谦立刻起身。

    皇上指指椅子,“坐着说话。”

    张谦这才坐了回去,“臣查过了,咱们大周的粮食连年都有缺口,粮食既然不够,那不如垦荒,反正流民闲着也是闲着。

    “如此一来,不仅流民暂时得到了安置,荒地也开垦出来了,虽然前几年没什么收成,过几年总有的吧。

    “而且就算不种粮食,那些地也可以用来做别的用途。”

    徐懋就抬眼看了张谦一眼。

    原来绕了这么大一圈,在这里等着皇上呐。

    皇上还以为张谦在实心任事,心里还有些感动。

    呵。

    皇上:“你让他们去开荒,他们岂会乖乖去开荒?”

    张谦:“微臣都想好了,谁家愿意出银子安置流民,那一块荒地就归谁家所有,五年内不收赋税。

    “反正荒地五年内也别想有什么收成,这样一来朝廷也没吃亏。”

    徐懋又忍不住看了张谦一眼。

第1894章

    徐懋觉得他小瞧了张谦。

    他刚刚还让张谦在君前奏对时不要紧张,次数多了就好了。

    可一转眼,人家气定神闲地空手套白狼,还套的是皇上的东西,他都不得不佩服啊。

    他不由得竖起耳朵听张谦接下来的话。

    皇上再怎么炼丹,脑子也没有炼坏,他自然是知道安置流民得花多少银子,天底下哪里有那种傻子拿出真金白银去换荒地的啊,荒地又不值钱。

    他揉了揉眉心,“你这主意是好主意,但真有人肯这样做吗?”

    张谦:“天下之大,总有义商看得到朝廷的为难之处,会慷慨解囊的。”

    呵!

    徐懋又看了张谦一眼。

    这个人,有意思。

    皇上不事稼穑,很有些何不食肉糜的天真。

    可徐懋要打理府中庶务,岂会不知道如今地才是最值钱的。

    南方土地兼并严重,如今北方也渐渐有了类似的趋势,那样多的荒地,被开垦种熟之后,绝对能把付出去的银钱加倍收回来。

    只是……那么多流民聚集,非常容易滋事,一个不好就容易好事变坏事。

    不知道张谦要如何解决。

    徐懋道:“就算有义商,流民一多,他们未必就能掌控,商贾家养的护院战斗力几何,你我心里都清楚,一旦产生了事端,我担心他们控制不住。你别忘了,这可是京城,天子脚下。”

    是啊,这里可是京城。

    皇上就看向了张谦。

    如果京城被流民冲击了,天家的颜面何在?

    张谦:“自是不会让他们聚众的。流民到了京城,也得做户籍甄别,如果遇到那种实在是没有土地的州府,要么把他们安置在荒地上,要么把他们安置到关外,关外地广人稀,正好安置他们。

    “在那里,他们惹不出什么事端来的。不过这得户部配合,得发路引……还得重新办理户籍。”

    他本来想说还得给安家银子的,但立刻回忆起户部尚书那无赖样,就把那话给收了回去。

    皇上:“在这些地方过惯了舒服日子,他们岂会愿意到关外去!”

    还是怕张谦处理不好事情。

    张谦:“皇上不如让微臣试试手,先安置个三百人看看,如果微臣不能说服他们,让他们闹了事儿,这事儿再交给徐大人来办,如何?”

    徐懋一阵无语。

    好你个张谦,事情还没开始做,就找好了收拾烂摊子的人了!

    皇上:“徐卿家,你意下如何?”

    非常不如何!

    徐懋很不想答应,他侧头看着张谦,只见张谦眼睛亮晶晶的,他心中一动。

    就算他不答应,回头张谦就能把祁轩推出来顶着。

    昨儿张谦和祁轩在茶楼喝茶吃午饭,可是被他的人看到了的。

    以这两个人的关系,祁轩说不准真会答应帮张谦收尾。

    而且如果让这一明一暗的两个人联起手来,真有个什么事情,那就不可控了。

    他虽然想得多,但也就是一瞬间的事情。

    他站起身来,朝皇上行了个揖礼,“臣定然不负皇恩。”

    张谦愕然,徐懋竟然真的答应了,这不是明摆着想坑他么,他脑子什么时候这么不好使了?这种事情也能答应?

第1895章

    终于有人给他分忧了,皇上显得极为高兴,赏了他们两个一人几样精巧的小东西。

    临了他还想起了陈春燕,“……那是你的表妹吧,也是个极好的,前儿祁贵妃还召了她进宫说话,显是极喜欢她的。”

    他又转头对大太监说:“待会儿给她个腰牌,让她常常进宫陪陪祁贵妃,祁贵妃无子,正缺了膝下承欢的,朕瞧着她就不错。”

    张谦摸不准皇上是什么意思,代陈春燕谦让了几句,便收下了腰牌,准备回去转交给陈春燕。

    皇上端了茶。

    出了大殿,徐懋主动说:“我们谈谈。”

    张谦正好有事要问徐懋,自然欣然应允。

    齐国公府距离皇宫稍微远一点,谁让永昌侯府是皇家别院改建的呢,距离皇宫自然近。

    两人一商量,便回了永昌侯府。

    甫一坐下,茶还没上,张谦便问:“你最近可听到什么消息了没有?”

    徐懋被这句没头没脑的话问得一愣,“什么消息?”

    张谦:“比如要和谁联姻之类的,或者皇家没有适龄的公主……”

    徐懋只把这话在心里过了一遍,便知道张谦在担心什么了,他哭笑不得。

    “前朝倒是有和亲的先例,但本朝没有,本朝最艰难时,莫过于先皇被鞑靼生擒,就算那样,也没有和亲过。

    “就连他们用先皇威胁开城门,也无人开过,最后还是……另立了皇帝。

    “那时尚且不可能,到了现在便更加不可能了,你这是多虑了。

    “男儿在外打拼为的是什么?不就是为了封妻荫子吗,你现在无妻无子,却帮皇上解了燃眉之急,皇上给你一份体面也是正常的,你不要多想。”

    张谦点了点头,松了口气,吩咐小丫鬟,“将这个腰牌送到表小姐手里,就说这是皇上赐下来的,让她常进宫陪贵妃娘娘说说话。”

    小丫鬟还没有拿到腰牌,手就开始抖了,那可是御赐的东西,她以前见都没见过,更别说碰了。

    张谦失笑,“你好生点拿,别给摔了。”

    小丫鬟听了这话,心里更怕了。

    她用袖子裹住手,哆哆嗦嗦地接了。

    张谦:“快别作怪了,省得叫客人笑话。”

    小丫鬟朝徐懋露出个难看的笑来。

    张谦:“快去吧,顺便看看表小姐在做什么。”

    小丫鬟这才赶紧跑了。

    张谦笑着摇头,“小公爷见笑了。”

    徐懋不以为意,“也是这丫鬟太小了些。”

    他回头看了一眼,“你屋里的大丫鬟呢?怎么不叫上来伺候?”

    张谦:“你有所不知,我们家的规矩是丫鬟及笄之后就不能在爷们屋里伺候了,我屋里的二等丫鬟眼看着就要及笄了,也是时候培养小丫鬟了。

    “要不然等那几个二等丫鬟被放出去,我屋里就没有做事儿的人了,那还不得一团糟啊。”

    徐懋讶然,“你屋里为何没有一等大丫鬟?”

    张谦的面皮涨得通红,“我们家的规矩一向如此。”

    他看到了徐懋眼中的迷茫,补充道:“我们家的孩子都是嫡出。”

    徐懋立刻明白了张谦的意思,张家的长辈怕年纪大的丫鬟勾着爷们做了不妥当的事,索性不给他们留念想。

第1896章

    徐懋明白归明白了,但是……“无子夺爵,你家可知道?”

    张谦的脸更红了,“自然是知道的。”

    徐懋:“那你家还……”

    张谦:“后宅很多乌七八糟的糟心事都是女人弄出来的,长辈说了,不纳妾,不收通房,后宅会和谐很多。

    “孩子都是一个母亲出的,也亲热些,有什么事情都可以往开了说。

    “孩子少些没关系,最重要的是争气,好好教就行了。”

    徐懋心中一动,琢磨着,或许正是因为如此,张家的孩子才个个中用吧,而且从来没有闹出过什么丑闻来。

    齐国公府还好,后院虽然还是有事儿,但闹得并不算难看。

    可有的人家还有妾室谋害嫡子的事情。

    第一次徐懋觉得或许纳妾收通房并不是一个好主意,只管生不管养,确实是不行的。

    他端着茶沉默了下来。

    张谦忽然想起徐懋没了的那个通房,整个人都不自在起来。

    他刚才那句话,好像把徐懋也打击了进去。

    那个通房没得很是奇怪,要说不涉及后院争宠的事情,他都不能够信。

    他掩饰似的端起茶喝了一口,“其实很多人都不认同我家的做法,毕竟大家都认为多子多福嘛。我家这样不利于开枝散叶。”

    这倒是真的。

    不少人在背地里笑话他爹和他二叔,说他们是不是夫纲不振,不敢纳妾,就连人在外面,也从不去秦楼楚馆。

    这样说好听了是洁身自好,说不好听就是惧内。

    徐懋笑了笑,“说正事吧。”

    茶端了上来,两人便不疾不徐地开始说起了正事来。

    而送腰牌的小丫鬟也终于到了陈春燕跟前。

    陈春燕接了腰牌,“抓一把窝丝糖给她。”

    糖在这个时代是很珍贵的东西,小丫鬟得了一把窝丝糖,高兴地跑了。

    陈春燕看着手里的腰牌,一时间有些无语。

    过了会儿,她吩咐在她斜对面算账的蔡大丫,“让文竹进来说话。”

    蔡大丫转身出去了。

    文竹:“找我?哦,好,我马上来。”

    她赶紧将铺了一床的秀样子给收了起来,嘴里还解释:“眼看着要入冬了,小姐怎么着都得做几件新衣裳吧,我帮着小姐管衣饰,自然得想在小姐头里。

    “刚刚就在挑襕边的花样,也不知道蝴蝶纹的小姐喜欢不喜欢。”

    文竹有些庆幸,幸好今儿只有墨竹偷摸回文家了,要是她们俩都回去了,小姐要找人找不到,那可就糟糕了。

    蔡大丫毫无反应。

    文竹看着蔡大丫的神情,不觉有些气馁。

    这个人的嘴巴太严了些,竟然连小姐平时爱用的爱吃的都不愿意告诉她们。

    她倒是错怪蔡大丫了,蔡大丫哪里知道陈春燕喜欢穿喜欢吃什么。

    蔡大丫只知道陈春燕说现在在长身体,不要用太贵的衣料做衣服,太浪费了。

    但这话吧……她也知道不能往出说,这不是让小姐平白落个抠门的名声么,要不得。

    再说吃的,陈春燕向来是厨房做什么她吃什么,很少点菜。

    再说了……那些菜都是陈春燕教大家做的,要说是她不喜欢的,那也不对。

第1897章

    文竹越看蔡大丫越憋气,暗暗揪着衣摆不说话。

    蔡大丫也不理会文竹。

    进了书房,文竹立刻摆出一张殷切的笑脸,“小姐。”

    陈春燕指了指面前的椅子。

    她没习惯让人站着回话,在没有外人的时候,能坐还是让身边的人坐着了。

    文竹却受宠若惊,只敢坐了椅子边,战战兢兢的样子。

    陈春燕知道这些人是被训练好了的,有些东西刻在了骨子里,不是一时半会儿能改得掉的,她暂时不准备说她了。

    “你可知道宫外的女眷多久进宫请安一次?”

    文竹:“啊?”

    陈春燕一双眼睛看着文竹,平平静静的,很有安定人心的力量。

    文竹吐了口气才说:“并没有外命妇进宫请安的先例,如果有事,命妇会召见,要不然就是过年时,进宫拜年。或者是外命妇有事情,递了牌子进宫,等待召见。”

    也就是说让陈春燕经常去宫里请安,并不合规矩了。

    陈春燕换了个更舒服的姿势,问:“那宗亲呢?”

    文竹为难地蹙起了眉头,“这个……我倒是不知道了,不过想来也不会经常进宫。就连在外面开府的皇子,他们的王妃也只在初一十五进宫给各自的母妃请安,更别说宗亲了,他们没事儿也不会进宫的。”

    初一十五啊……

    这对于陈春燕来说无异于晴天霹雳。

    她还想着回梁县呢,现在看起来是不行了。

    皇上给了腰牌,还说了让他经常进宫。

    虽然皇上只是轻飘飘地说,可是那也是金口玉言,也是口谕。

    她不能不听。

    而且她至少得比照王妃来,才能叫经常吧……

    这样一来,她回三井村的计划彻底被打乱了。

    她吐出一口气来,她之前没准备建立京城到三井村之前的通信渠道,一来是因为觉得没必要,京城的消息有廖家或者闵大人告诉她。

    二来是因为她觉得她马上就要回去了,花这个冤枉钱干什么?

    但现在不行了。

    她的命令必须尽快送达三井村,而三井村的事情必须第一时间传到她耳朵里。

    她需要信鸽。

    在后世,她母亲有一段时间身体不好,去乡下养身体,有一次下大雨,一只鸽子落到了他们家,他们就说这是缘分,索性养起来好了。

    养了好几个月,鸽子的伤也养好了,它想要飞走。

    家里的人都舍不得了,毕竟养出了感情,就说把它的羽毛剪得稀疏些,让它飞不起来。

    就这样又养了几个月。

    再后来,又有一只雌鸽子落到了他们家。

    他们都说只要这两只鸽子生了小鸽子,就不会再逃跑了。

    就这样又养了差不多三年,大家看两只鸽子感情很好,也似乎融入了这个家,就不再剪羽了。

    结果……两只鸽子邀邀约约的,一起“越狱”了。

    由此可见只要鸽子养家了,不管过了多久,它还是会想办法回家的。

    陈春燕立刻起了养鸽子的心思。

    她往后靠在了椅背上,“你们出去打听一下哪里有好的养鸽人,实在打听不到,再去问大少爷,知道吗?”

    文竹点了点头。

    她这就知道了,陈春燕等闲不愿意麻烦永昌侯府的人。

第1898章

    文竹领命去了。

    蔡大丫留下来继续看账册。

    她们得在三天之内将账看完,要不然这工钱下个月的十五能不能发下去都不知道了。

    文竹匆匆从角门出了永昌侯府。

    她去了文家。

    她是文家的家生子,老子娘和哥哥都在府里当差。

    老子在看守外院的库房,娘在外院厨房帮厨,而哥哥是外院车马处的小厮,经常跟着爷们到处跑,认识了不少人。

    她哥哥认识的虽然都不是什么大人物,很多更是做苦力的,但那些人往来通州,消息最是灵通,说不定就打听得到谁会养鸽子。

    养鸽子啊……

    文竹的心嘭嘭直跳,她不知道陈春燕要干什么。

    但是她知道鸽子都是用来传递重要的消息的。

    小姐要养鸽子……

    她摇了摇头,强压下心里的不安,告诉自己不要乱想。

    谁规定做生意的人就不能养鸽子了?

    这么想着,她匆匆去了文府。

    文竹和墨竹接连出府,很快就引起了永昌侯府主人的注意。

    永昌侯夫人端坐在宴息室里,下面的嬷嬷凑到她耳边一阵嘀咕,她的眉头就不自觉蹙了起来。

    “走,去表小姐那里瞧瞧,如果短缺了什么,也别人家开口,你们得有点儿眼力见儿,提前给她备上。女孩子面皮薄,有时候根本就不好意思张口要东西。”

    话虽然这样说,可大家看夫人的脸色,就知道这事儿没那么简单。

    那嬷嬷更是眼观鼻鼻观心,要说谁贴心,那自然是她最贴夫人的心了,毕竟是夫人的奶嬷嬷。

    她自然知道夫人在气什么。

    文家和永昌侯府的关系是好,可再好她也不能容忍文家把手伸到永昌侯府的内院来,如果真是那样,永昌侯府有个什么风吹草动的,哪里还瞒得了文家?

    文家现在确实不会害永昌侯府,可万一将来交恶了呢?

    可别说不会,将来的事情谁都说不准。

    嬷嬷:“夫人您慢着点儿,表小姐刚住进来,东西想来缺得多,不是一时半会儿置办得齐的,咱们慢慢来好了。”

    永昌侯夫人淡淡嗯了声,也不知将这话听进去了没有。

    嬷嬷又道:“表小姐年纪小,在那乡下地方也没有人教导,一时被人哄骗了也是有的,夫人不要着急上火,慢慢地教,也就是了。”

    永昌侯夫人缓缓吐出口气。

    “慢不得啊。”

    嬷嬷一愣,很显然没明白这话是什么意思。

    永昌侯夫人却咬了咬牙,“昨儿昏省,太夫人给我递了个话,看那意思,有点想让谦儿娶了她。”

    嬷嬷大惊,“谦少爷可是未来的……这怎么能行?”

    永昌侯夫人颇觉头疼,“谁说不是呢!而且他们的年龄也不合适,谦儿大太多了。我本想着可能是让儿的。

    “谁知道太夫人觉得这些年亏待了那丫头,总想着找补,这不是就想用未来的永昌侯夫人之位补偿她么。”

    嬷嬷差点大叫出声。

    差一点把“太夫人怎么这么糊涂”给喊了出来。

    她好歹忍住了,“这可怎么是好啊?”

    永昌侯夫人揉了揉眉心,“凡事咱们得往最坏了想,就想着她已经……”

第1899章

    永昌侯夫人压低了声音,“就当她已经与谦儿订了亲,我这个做娘的教教她规矩和为人处世的道理,这还不行吗?

    “谁管家不是一点一点学来的,我就不信,我还教不了她了。”

    嬷嬷有些心疼夫人,“这可是累着您了,您这才歇了几年啊。”

    永昌侯夫人之前一直主持着中馈,媳妇进门后,她也是手把手教着,再后来,媳妇生了谦儿和让儿,要照顾他们两个小的,顾不了家中的事情,便还是由她管着。

    等到两位小少爷长到七八岁上,差不多立住了,也能够暂时离人了,世子夫人才开始主持中馈,到现在也才不到十年吧。

    嬷嬷真不知道该怎么说才好了,又要开始教陈春燕管家,又得劳累忙碌了。

    “您明明命最好,贵不可言,却偏偏落得个劳碌命,哎……”

    永昌侯夫人:“你少说两句,没的叫太夫人知道了不高兴,还以为我有多不愿意呢!”

    嬷嬷欲言又止。

    但她也知道有的话她不该说。

    她也明白永昌侯府现在如鲜花着锦,如果再找高门联姻,皇上难免会忌惮,还不如找个陈春燕这样的,说是亲上加亲,对方门第又低,皇上总不会还猜疑的。

    夫人这般容易就接受了这件事情,恐怕与朝局不无关系。

    这就不是一个做下人的能够置喙的事情了。

    说着话,两人就到了松鹤堂门口。

    按照规矩,来都来了松鹤堂,怎么着都得去拜见太夫人的。

    她们站在廊下等小丫鬟进去禀告。

    不一会儿,小丫鬟便请了侯夫人进去。

    等侯夫人请了安,太夫人才奇怪地问她,“不是晨省刚来过吗?怎的又来了,可是有什么事情?”

    侯夫人恭敬地道:“什么都瞒不过老祖宗的眼睛,媳妇确实不是来找您的,是来看看燕儿那边有没有短少了什么的。”

    太夫人心情很好,呵呵地笑:“亏你有这份心思。这府里本就该你们年轻人照管着,我老了,精力不济了,很多东西想不到,你去看看也好。”

    她想了想又说:“你以后要去看燕儿就直接去,每次都到我这里来也麻烦,我也没那么多精力应付你们。”

    确实,谁到陈春燕那边的东跨院去都来跟太夫人请个安的话,也太打扰太夫人了,她老人家本来就喜欢安静,这样来来去去的,也确实不太对。

    侯夫人应了,又陪着太夫人说了几句话,又说了万寿节的安排,这才起身离开了。

    皇上大约觉得宴会办得简单了,确实不好看,让人说他借生辰敛财,也不好听。

    他便听取了祁贵妃的谏言,准备在晚上增设焰火表演。

    反正皇家有两座炮坊,一座在工部下面管着,造的是兵器,另一座在户部下面管着,造的是烟花。

    皇上摁着户部拨了不少烟花过来,既有了面子,又有了里子。

    今儿一早就有消息传出,到时候会让外命妇进宫赏焰火。

    皇上才不会管太夫人的年龄到底有多大,他只想着这是恩典,给了你,你就得千恩万谢地接着。

    趁着消息还没有传出来,太夫人如果不想去,倒是可以提前请太医进府来看看。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net/r31586/ 第一时间欣赏大农最新章节! 作者:又尽所写的《大农》为转载作品,大农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大农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大农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大农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大农介绍:
有一个傻子哥哥是怎样的人生体验?
那是天崩地裂的感觉。
有两个傻子哥哥是怎样的人生体验?
那是注孤生的感觉。
傻子的妹妹难嫁,谁都不敢赌,她们的后代是不是傻子。
不过那有什么关系呢?
我家有的是地,有的是钱,养得起老姑娘!大农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大农,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大农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