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0章
蔡大丫和于玲玲帮着陈春燕把东西搬上了车。
而连夜去太平镇送玛瑙的人,也带着银票回来了。
陈春燕顺手就将银票揣在了身上。
她怕银票丢,将银票分别藏在了几个箱笼里。
最隐蔽的几张银票糊进了一本书的封皮里,从外面根本看不出里面藏了东西。
蔡大丫的东西就比陈春燕简单很多了,她只收拾了个简单的包袱,装了几件衣服,带了干粮和水囊,便钻进了陈春燕的车里。
陈春燕:“只带这点东西?”
蔡大丫:“足够了。我相信大小姐不会缺我吃少我穿的。”
陈春燕哈哈大笑。
她就喜欢蔡大丫这股子爽朗劲儿。
“你算是说对了,我肯定少不了你的吃穿。”
她伸手敲了敲车厢,“出发吧。”
马车骨碌碌朝前驶去,几乎到了日上三竿的时辰,太阳升高,坐在马车里闷闷的,叫人不舒服。
陈春燕取出个竹夹来,夹住了车帘,让风能顺利地吹进来。
马车太颠簸了,什么事情都做不了,连睡觉都不行,她便跟蔡大丫聊起天来。
偏偏蔡大丫是个没什么必要就不说话的性子,陈春燕说好几句,蔡大丫才答一句,能把陈春燕给郁闷死。
陈春燕忽然有点后悔了,早知道就该带于玲玲来的。
于玲玲虽然爱说话,嘴巴不那么紧,好歹在车上也能跟她聊聊天,办正事儿的时候不带她不就完了。
蔡大丫也觉得这样不太好,她索性看向窗外,省得陈春燕再找她聊天了。
陈春燕:“……”
时间如水般流过。
陈春燕还在路上。
账房先生们却已经抵达了广宁卫。
祁轩的心腹赵三山一直等在入城的必经之路上,看到车队,他立刻迎了上去。
“诸位打哪儿来?”
张汝城撩开车帘,“你是?”
赵三山看到了张汝城眼中的戒备,“可是从三井村来的?”
张汝城这才道:“不错。”
赵三山:“诸位且跟我走一趟,暂且不要入城。”
张汝城意识到了事情的严重性,什么都没问,直接点头,答应跟赵三山走。
赵三山压低声音说:“先生别紧张,事情没有严重到那个程度,只是城里被……经营得跟铁桶似的,我们有什么举动,全部在别人的眼皮子底下,那样的话,岂不是很不自在。
“我们大人这才说了,让我们在城外找个地方便宜行事。我早几天就出来了,在村上找了个院子,虽然比较简陋,但胜在干净。
“周围有一点农家特有的臭味,还请先生海涵,我们不敢熏香,怕被别人发现异样。
“对外,我们也只说你们是来寻亲的,现在此处落脚几天,不管找不找得到亲人,到时候都会离开,先生千万记住了,可别说漏嘴。
“至于您带来的人。就交给先生管了。只一点,不要让他们与外界接触。我看先生这一点做得很好,我刚才靠近时,卫兵自动到后面的马车旁警戒,其他人连车帘都不敢掀开。”
张汝城惊讶于赵三山的敏锐,但想着对方既然是世子爷的人,有这一分敏锐也就很正常了。
第1781章
张汝城:“我知道厉害,肯定会将人看好的。后面那些兵士都是自己人,可以放心。”
赵三山点头,“这个我自然相信。他们中也有我熟悉的面孔,都是在千户所接触过的人。”
张汝城连连点头。
赵三山直起身体,轻夹马腹,跑到队伍前面带路去了。
他将车队带进了一个小渔村,张汝城看得出来,房子重新粉过,但里里外外都弥漫着一股子凝而不散的鱼腥味。
赵三山说这里有些简陋,还真是客气的说法。
张汝城也不能挑剔,他出门在外代表的是陈春燕,他要是挑刺,那是在给陈春燕丢脸,他不能那样干。
他点头道:“还行,只要不漏雨,将就几天不成问题。”
赵三山松了口气,“多谢体谅。只有这小渔村距离广宁卫比较近,而且又穷得厉害,那些人连打秋风都不会来这里,这里最不容易走漏风声。
“距离广宁卫更近的地方当然又更好的村子,但那不是不安全么。
“你该知道,杀良冒功并不是什么稀罕事,你们在这里又完全是外地人,他们要硬说你们是居心叵测,将你们先斩后奏了,谁都没法子给你们讨公道。
“所以还是尽量低调一点,周全一点的好。”
人家把话都说得那么清楚了,张汝城根本无话可说。
他拱拱手,“还是你考虑得周到。”
赵三山摆摆手,“说这些就见外了!你先看看屋子里还差什么东西,我也好偷偷找人送过来。屋子里的被子都是新的,前两天太阳好,还特别晾晒过。”
张汝城进了屋子,他环视一圈,大到衣柜,小到茶壶,都准备得挺齐全的,虽然都不是什么精品,但都还能用。
“没什么差的了。”
赵三山:“你们不用开火做饭,我请了旁边的老乡给你们做饭,不过他们吃得粗糙,多是吃海产,就放点盐就吃了,有的甚至不放盐,就那么吃,你们且将就几天,等事情办好了,我们家大人自有重谢,到时候吃庆功宴岂不是好?”
张汝城觉得赵三山这个人特别有意思,有这么个人在,他就算是有满腹牢骚,也会被这个人给整没了。
他连连摆手,“吃什么喝什么都是小事,我就想知道,我们什么时候开始办事。”
赵三山:“账册在你的柜子里,不过不是全部……我们的人还在偷偷抄账册,陆陆续续会送过来。”
也就是说,祁大人找了个理由查账,全特么的是瞎话咯,这些人纯粹是背着总兵在行事!
陈春燕当时叫人来给他传信时,他就奇怪呢,有什么理由能让一个下属去查上官的账,他还想着既然陈春燕没有提出异议,或许是因为祁大人出身功勋世家,总兵都得给他们家几分薄面,所以才让他去查账的。
谁知道,全是忽悠!
张汝城整个人都不好了。
前一种情况虽然危险,但危险是可控的,可后一种情况,危险系数明显扩大了好几倍,弄不好,他们就会被总兵灭口。
他真的想问一句,祁大人这样对他们,燕老板知道吗?
第1782章
赵三山自然看出张汝城的神情特别精彩了。
但是既然上了这艘船,就没有什么都不做就下去的道理。
他似笑非笑地看着张汝城。
张汝城这些年也经历了一些起起落落,心理素质比普通人好很多,他很快淡定下来。
“好,那我们这些人就分成两组,同时验算账册,这样可以相互印证,有什么问题也能一眼发现。”
赵三山看张汝城的神情就有了几分赞赏。
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是脑子有病,知道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的人,才能够活得更加长久。
“这些事情我不懂,先生自行决定就好。你们在验算账本的期间,我会一直留在这里,一来是为了保护各位,二来如果各位有什么要求,我也能及时满足。”
张汝城都想给赵三山竖大拇指了。
瞧瞧人家,把监视说得多么清新脱俗啊!
张汝城强忍着才没有露出异样的神情。
赵三山暗暗点头,他不管张汝城如何分组,也不管张汝城如何安抚同来的账房先生,他转身出了正房,去了门房。
这个门房是他临时找人加盖的,是他住的地方。
他的人等在门房里,“去通知大人一声,人我已经接到了,后续如何安排,还请大人示下。”
虽然祁轩有言在先,这里的事情交给他全权负责,但有的话听听就行了,不能够对上位者随时保持敬畏之心的人,也走不了多远。
该请示的事情得请示,该汇报的事情得汇报,他才能好生生地跟着祁大人建功立业嘛。
跟着他的人都是祁轩的心腹,是从小跟着祁轩的护卫、小厮、长随,祁轩说了他们归赵三山管,他们就会听赵三山的话。
赵三山话音刚落,便有人主动请缨,准备回一趟卫所。
赵三山便丢开手不管了,他靠着门房朝里看,墙上有一个圆洞,从洞里看出去,刚好可以看到院子里的情况。
张汝城走出了屋子,先将所有账房先生都叫到了一起来。
账房先生们都有感觉,他们卷入了未知的危险中。
看到张汝城,要说心里没有气,那是不可能的。
张汝城朝大家拱拱手,“大家的怒火也别冲着我来,我也是到了之后才知道是这样的情况的。
“眼下我们要做的不是内讧,而是赶紧做完他们交代的事情,平安地离开这里。
“我家里有老母亲,有妻有子,绝对不想不明不白地死在这里,我相信你们也是一样的想法。
“刚才那个人已经找过我了,他们找我们来的目的很简单,就是做我们最擅长的事情,算账查账。
“我们越快越好地处理完账目,我们就能越早离开这里,只有离开了这里,我们才算离开了这个泥沼,你们说对吗?”
这样说,当然对啊。
可是……谁能保证这些人不会杀人灭口?
张汝城知道大家的想法,“既然他们能找我们来,就说明他们跟我们的东家关系非常好,好到了可以性命相托的地步,既然如此,他们就不可能随意处置我们,那样是打了我们东家的脸,你们说对吗?”
第1783章
张汝城说这话的时候也心虚,他有自信祁大人不会对他出手,他受到陈春燕的倚重,而陈春燕在帮祁大人赚钱,连粮饷都是陈春燕想办法筹集的,孰轻孰重,祁大人心里清楚,绝对不会随意对他出手。
可对于其他人,他心里不太有底。
这些人都是廖家的人,而且只是廖家旁支的人,说起来,再过几年,这一支就会沦为普通的商户,祁大人如果真的想要灭口,其实不会有太多顾忌。
不过他这样说,确实安慰到了同来的账房先生。
为什么这些人不找别家,独独找到他们两家的人,还不是因为他们两家跟这边的人关系好,受信任吗?
他们只要老老实实做好交代的事情,肯定会没事的。
他们又想到当初是大小姐派人通知他们到廖家大宅门房集合的,心中便更安定了,他们帮廖家做事,如果随意把他们丢出来,廖家还有什么威信可言,还有什么人愿意跟着廖家。
廖家肯定会保住他们的,不过前提是他们做好了事情,还管好了自己的嘴巴。
从此之后,他们中原本有喝酒习惯的人,都戒掉了酒,有人喜欢寻花问柳的,也改掉了这个臭毛病。
喝完了酒,脑子一热,什么话都有可能往外说。
而寻花问柳时,激动的那一刹那,也有可能什么话都往外说。
不过这都是后话了,现在这些人只想做好交代下来的事情。
“先生请吩咐。”
张汝城:“他们将部分账册交给我了,我们分为两组,同时验算账册,到时候相互对照,便知道这账到底有没有问题了。”
“好!”
张汝城将人分成了两组,一组在正屋的东耳房验算,一组在细耳房验算。
而张汝城自己加入了东耳房那一组。
赵三山看到张汝城从厢房出来,账房先生们自动分成两队,分别进入了两个耳房,便点了点头。
“你们注意一下,如果先生们需要点灯,就把我们买的最好的油灯送过去,把屋子照得亮亮的为好。”
“老大,这是白天。”
赵三山瞥了手下一眼,“我当然知道是白天,那屋子光照不好,伤眼睛,又影响进度。晚上……”他拍了一下那人的脑袋,“晚上我敢叫他们点灯吗?这个地方的人那么穷,要是有钱点灯,他们早把那些钱拿去买米买面了!”
也是哦。
那么穷的一个村子,晚上竟然有人点灯,也太扎眼了,还是老大想得周到。
赵三山揉揉鼻子,所以说祁大人不放心这些人呢,都是大老粗,根本想不到细节的东西。
耳房的光线真的很不好,张汝城埋头算了一会儿,眼睛就开始发酸发胀了。
他揉揉眼睛往出走。
赵三山看到了,赶紧推手下,“赶紧去问问先生需要什么。”
他得让这些人感觉受到了重视,这些人才会安心做事嘛。
张汝城看到有人走出门房,便拱了拱手,“这里可准备了灯?屋子太暗了,我们看账很吃力。”
“请稍等。”
属下都惊呆了,这都被老大说中了,老大不愧是老大啊。
第1784章
耳房里,非常奢侈的,在大白天点上了灯。
账房先生们对这次要处理的账目心里更加有数了。
照这样来看,这边对这些账目不是一般的重视。
他们往后翻,账目里面出现了被服……他们整个人都不太好了,验算时,更加战战兢兢起来。
这些东西会出现在什么样的账目里,他们心里有数。
查这样的账目明显是要搞大事情的。
哪个卫所不吃空饷,哪个总兵不贪墨啊。
不说总兵,就连千户官不都把手下的人当成佃农吗?
这样的账目哪里能看,里面肯定全部是漏洞啊。
他们除了吃饭、睡觉、上厕所,尽量不离开耳房,就怕走漏了消息,到时候算在自己头上。
赵三山对这些人更加满意了。
在不影响大事的前提下,他也尽量去弄了些米面蔬菜过来,不过数量都不是太多。
普通的人不都是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么,渔民靠着海,不吃海产反倒要吃米面了,那可太容易引起别人的注意了。
不过好在祁大人比较靠谱,这几天完全围着总兵转,把总兵烦得不轻,暂时分不出精力来管别的。
这天,祁轩又说:“大人,今天天气不错,我们出去打猎吧。”
万波低头看了看自己的腿,他真的想一巴掌把祁轩拍飞。
他早年也是弓马娴熟,只是现在在总兵这个位置上坐久了,难免懈怠,加上身材又发福了,一连几天骑马,他的大腿内侧被磨得都不能看了,穿上裤子就痛。
他现在只想快点把祁轩打发了,好脱了裤子,躺在床上歇两天。
他都不知道祁轩哪里来的那么好的精神,今天看兵士演武,明天外出打猎的,说什么没有战事也要保持手下的人的战斗力。
祁轩是指挥佥事,又是刚上任的,新官上任三把火嘛,要烧就烧去。
万波万万没想到,这把火会烧到他身上来,偏偏祁轩的话说得非常好听,仿佛事事都要以他为先似的,他不在场,祁轩便什么事情都不敢干。
万波陪着祁轩胡闹了几天,终于受不了了,这哪里是尊敬他,这是扯着他的虎皮做大旗。
那些老兵油子原本还想给祁轩个下马威的,看到万波在,都不敢闹腾得太过分。
万波说什么都不想再跟祁轩出门了。
“我们还是在卫所里面歇歇的好,不管做什么事情都得张弛有度。”
祁轩拱拱手,“您说得对,还是您的经验丰富。”
万波心里舒坦。
祁轩却又说了,“我听过一句话也不知道对不对,有人说穷文富武,那是因为学武的消耗大,如果没有肉吃,身体会受不了。”
万波点头,“确实是这样的。”
祁轩就看着万波不说话。
万波被看得莫名其妙,过了好一会儿才反应过来,他特么的又上了祁轩的当了。
祁轩隔三差五地带人出去打猎,打到的猎物都分给演武中表现最好的队伍了。
这不就是在给手下的兵士肉吃么!
万波脸色连变,他咬咬牙说:“我还有公务要处理,今天不能和你一起去打猎了,你自去吧,不要担心,没人会找你麻烦的。”
第1785章
祁轩在心里啧啧了两声。
他是怕别人找麻烦的人吗?
他明明是准备找万波的麻烦。
他要是不把万波带走,他收买的人哪里敢抄写账册。
万波把控广宁卫多年,积威之下,这些人还是怕他的。
祁轩暗暗撇了撇嘴,“我到底对周边不熟悉,前几天多亏大人您带我转了转,我才有了些许了解,如果没有大人您,我恐怕刚出去就迷路了。”
万波看着祁轩年轻的脸庞,心说:到底还是个孩子啊,到了一个新地方心里发虚也是正常的。
他说:“今天不打猎了,你随我去屯田看看吧,今年风调雨顺的,屯田的产量却减少了,我还没找出减产的原因,你从京城来,或许见过这种情况也说不一定。”
祁轩面露惶恐,“我小小年纪,能有什么见识,还得大人您多多提点才是。”
万波看着祁轩这扶不起的阿斗的模样,更加肯定了心中的想法。
京城传来的消息是祁轩立了大功,斩杀了很多鞑靼人,才给祁轩升官的。
立功是有可能的,但不一定是祁轩立的,国公府在军中多有人脉,那些人给老国公爷面子,一群名将带着一个孩子玩儿,这还立不了功吗?
再加上宫里贵妃娘娘吹一点枕边风,升官的速度要是慢了,那才奇怪了呢!
如果他万波能有这人脉,他早就封侯了!
他哈哈一笑,“年轻人谦虚是好事,但是过于谦虚就不好了,容易叫人看扁了。走,跟我看看去。”
他说着就揽了祁轩的肩膀。
祁轩非常不想去看屯田。
他一路过来隐藏了身份,早就将广宁卫辖下给转了个遍。
屯田早就沦为了万波的私田。
太祖建立屯田制度的本意是节省军费开支,让兵士自给自足。
兵士自给了却不能自足。
丰年时,兵士吃不饱,灾年时,兵士更加吃不饱了。
他们忙活了一年,最后有多少收入,还得看上官的心情和良心。
上官心情好,有良心,就多给一口吃的,心情不好,良心坏,饿死的兵士不在少数。
有的胆子大的人,早就跑了,在外面做苦力赚一点钱,改名换姓重新弄个户籍,重新开始。
这样的屯田哪里来的活力?
反正累死累活都吃不饱,大家就得过且过的干吧。
屯田要是这样都不减产,那才真是邪门了!
只是这话祁轩不想跟万波点破。
军户已经够惨了,世世代代都得从军不说,连基本的尊重都得不到,就让万波伤脑筋去吧。
他还故意误导,“这么说起来,我倒是想起一件事情。我听老农说过,地力是有限的,不能一直耕作,得休耕一段时间,让土地缓一缓,要不然再风调雨顺,土地也会减产。”
万波根本不懂,他神奇地看着祁轩,“还有这种说法吗?我以前怎么没有听说过?”
祁轩就说:“我也是刚听说不久的。休耕之前先撒一遍草木灰,等草木灰腐烂了,翻一遍土地,再施一遍肥,过一段时间,再翻一遍土地,等到第二年春天再种地,就事半功倍了。”
第1786章
祁轩一本正经胡说八道。
他说的确实是陈春燕的做法。
但陈春燕这样施肥,为的就是不休耕!
后世就有人研究过,我国是农业大国,为什么连续不断耕种那么多年,地力都不见怎么下降,而美洲刚刚被占领没有几十年,很多地方的地力就下降得不能耕种了。
就是因为我国掌握了施肥技术。
后来别国学习了这项技术,还研究出了化肥,才解决了地力下降的问题。
万波却完全被祁轩忽悠住了。
他不会种地,听祁轩说得头头是道的,就以为祁轩说的是对的。
他着急起来。
今年的收成已经差成这样了,还不休耕,等到明年岂不是连原本一半的收成都没有?
不行!
万波:“你说的草木灰是?”
祁轩:“嗐,也不是什么神秘的东西。我见那些人就端一个筲箕到灶孔下去掏那灰,想必那个就是极好的吧。”
万波心痛得跟什么似的,“卫所这么多人每天吃喝那么多东西,得产生多少这种灰啊,以前我们都拿去埋了,真是浪费。”
祁轩在心里撇嘴。
这么大个卫所,把兵都变成了农民,他们种了那么多年田,他就不信没有一个人懂的,说什么全部埋了,还不是这些人懒得提醒万波。
做人失败成这样也是非常难得了。
万波完全不知道祁轩在腹诽他。
他拍了拍祁轩的肩膀,“难怪圣人都说三人行必有我师,你看看,如果你不说,我还真不知道呢!”
呵!
祁轩:“承蒙大人看得起,肯听我一句话,我自然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了,只是……大人,我们什么时候去打猎?”
你赶紧忘记打猎吧!
万波感觉自己的腿又隐隐作痛起来。
祁轩支支吾吾的,“那什么……我一直想打几张好的皮子寄回去。”
万波:“国公府什么没有!”
祁轩唇角就流露出意味莫名的笑容,“不是寄回家。”
万波睁大了眼睛,旋即明白了,他哈哈大笑起来,“英雄难过美人关啊!”
祁轩脸上就有了几分赧然。
在万波看不到的地方,他眼中有几分失落。
那样通透的一个女子,只能落入寻常人家,他怎么想心里怎么不舒服。
他转头对着万波笑了笑,“也不知道大人成全不成全。”
万波:“……”
这茬过不去了是吧?
两人正说着话,有人匆匆而来,朝着祁轩使眼色。
祁轩一愣。
他手下的人绝对不会这样莽撞行事,明明知道他有事缠着总兵,还跑过来。
万波却巴不得祁轩快走,“你有事就快去忙,你虽然是我的下属,但也不用一天照三顿饭的在我面前晃悠。”
祁轩拱了拱手,呵呵笑了两声,活脱脱一个被长辈教训了的晚辈的模样。
他朝属下走去。
属下张嘴想说什么。
祁轩却一脸严肃地朝属下比划了一个噤声的手势。
属下闭上了嘴,跟着祁轩往外走。
祁轩:“什么事情?”
属下:“两件事。一件……陈家大小姐的婚事有了反复,许家反悔了。第二件,陈家大小姐的祖母有可能是永昌侯府的大小姐。”
第1787章
永昌侯府的大小姐……
这个称呼给祁轩弄得一头雾水。
他奇怪道:“永昌侯府的大小姐不是嫁到了沧州林家吗?我记得是嫁给了林家的长子嫡孙,现在已经是当家的宗妇了。”
属下这才知道说错了,“不是那个!是永昌侯走丢了的亲妹妹,老永昌侯唯一的女儿!”
祁轩还真不知道永昌侯府丢了一个小姐。
那时还没他,他记事后,永昌侯府丢女儿的事情已经过了几十年,谁也不会在一个小辈面前随意谈起。
外人唯一知道的事情就是老永昌侯和永昌侯太夫人的关系势同水火,到老了,已经到了老死不相往来的地步。
前几年永昌侯府还闹出过笑话。
永昌侯太夫人放话说,她死了以后,不要跟永昌侯合葬。
永昌侯那时候已经不大好了,听了那句话,昏迷了好几天,再醒来,却没有生气,只说他这辈子对不起永昌侯太夫人。
永昌侯一口气吊了一个多月,后来突然就断了气。
外人都不知道是什么原因。
想来跟那个丢了的女儿有关系吧。
祁轩的心脏狂跳。
如果陈春燕真的是永昌侯的外孙女,那么之前鸿沟般的门第就不再是问题。
陈春燕之前说过,结亲是结两姓之好,不是两个人的事情,是两个家庭的事情。
她的身份提上来了,就没有理由拒绝了吧。
等她的身份确定之后看,在走姑母的路子,给她爹恩荫个一官半职,就更没有问题了。
他问属下,“这件事情有几分真?”
属下慎重地道:“我觉得八成是真的。这事儿是文家查出来的,文家……那可是阁老家,宁可没找到人,也不会胡乱找人,他们家做事情定然稳当。而且文家次子接陈家大小姐走之前,就有人怀疑过她的身份,中间隔了几个月,他们肯定经过了多番确认的。”
祁轩点头。
文家的人做事向来严谨,如果是他们家……哪怕明面上跟人说的时候言语不是很确定,但实际上,手里肯定握着一些证据能够证明身份了。
要不然绝对不可能跟永昌侯府开这个口。
祁轩勾了勾唇,“我想回京一趟,用什么理由好呢?”
属下惊讶得合不拢嘴巴,“这不合适吧?这边的事情不是更重要吗?”
祁轩轻哼一声,“如果得我盯着,他们才能办事,我要他们何用?”
属下真是想为同伴叫撞天屈,有的事情世子爷能干,他们却不能干,他们干了就是找死。
就说遛着那总兵玩儿吧,他们谁有这胆子呀!
祁轩挑了挑眉,“皇上的万寿节好像要到了吧,那可是我姑父呀,我得回去给他过寿。”
属下赶紧行礼,“您送一份贺礼回去就行,不用人亲自回去。”
皇上也不一定想要见到手握兵权的将领。
属下:“陈大小姐也不会在京城待多久,我听说一个多月即回,您有什么事儿,派人去打听也是一样,你这样赶过去,说不定刚好跟人错过了,岂不是白白跑一趟?”
祁轩算算时间,还真是这样的。
第1788章
陈春燕如果不在京城停留过久,祁轩赶过去,很有可能在路上就遇到她了。
那还不如就等她回来再说。
祁轩暂时按捺下回京的想法。
不过京城还是要回去一趟的,但那都是过年前的事情了,十月底出发就行。
他挥挥手让属下退下,另外一个属下却带着个很眼熟的人跑了过来。
来人是周八一。
周八一朝祁轩行礼,“大人,我们发现了鞑靼的踪迹。”
祁轩挑眉,“你跟我来,说说是怎么回事。”
周八一跟着祁轩回了指挥佥事的院子。
祁轩:“守好门,不要让人靠近。”
他指着面前的椅子,“不要急,坐下说。”
周八一点点头,果然坐了下来,把陈春燕如何利用三井二村的人抓到小王子,如何逼小王子就范,如何利用小王子的人探听消息,又如何派人去确定消息真伪的事情全说了。
“现在消息确实了,大王子麾下的人正朝三井村方向移动。按照大小姐的意思,歼灭敌人只是一个方面,更重要的事情是救回被鞑靼人掳走的女子。
“大小姐说了,那些女子可能回不到原本的生活中了,如果她们愿意,今后可以就在三井村生活,她们的衣食起居都由春姐安排,请大人放心救人,绝对不会让她们拖后腿。”
她是怕他觉得麻烦,才说这话的吧。
就和当初一样,他想用鞑靼的民众练兵,她却死命阻止,甚至不惜威胁她。
她真是一个嘴硬心软的人啊。
他勾了勾唇,“嗯,我知道了,不过这一次,我不准备从广宁卫调兵。”
他还没有收服这里的人,用起来不顺手,那索性不用。
“我离开了千户所,那边的千户官出缺了,你觉得你能胜任吗?”
周八一心头狂跳,“我?”
祁轩:“是啊,你!我也算是熟悉你了,知道你是个踏实肯干的人,你的家人又在燕儿的照顾下,没有太多顾虑,为什么不出去拼一把呢?”
周八一手足无措起来。
祁轩摆摆手,“这是我的意思,如果燕儿问起来,你就说是我说的。千户所肯定会选新的千户官出来,与其让跟我们不熟悉的人上位,还不如让你得了这个功劳,再趁机上位。
“你就这样说,我相信她能够理解。”
周八一:“我一定不会辜负您的厚望。”
祁轩点点头。
他用人也不是一拍脑门就用的。
周八一这个人是他提拔起来的,他还是比较了解的,而周八一的媳妇是三井村的人,现在又有了身孕,和三井村的关系那是割裂都割裂不开的。
和三井村的关系越深,就意味着和他的关系越深,这样的人用起来,他自然也就越放心。
祁轩:“你第一次当主将,经验难免不足,我待会儿派两个人跟你回去,协助你那些那一小撮鞑靼人。”
周八一自然感激不尽。
跟着祁轩出来的那一群人,都是跟他出来混个前程的,早就除了奴籍,是自由身了,周八一升了千户,百户的位置就会空处一个,他正好安排自己的人进去占位。
派两个人去,至于最后是谁上位,各凭本事。
第1789章
祁轩安排好了事情,让周八一不要停留,立刻离开,他便继续去缠着万波了。
万波看见祁轩就头疼,“你有事自去安排便是,不用在我这里耗着。”
祁轩:“哪里是耗着呢,我初来乍到,自然要多听多看多学,最好的学习对象不就是您嘛。”
万波嘴角抽抽。
他的意思是祁轩想去打猎就去,不用跟他磨,他不想去。
最近天气凉快了些,不至于有汗水钻进破了皮的肉里,但是裤子还是磨得大腿疼。
祁轩跟快滚刀肉似的,“您如果有正事,也不用管我,我就这边坐坐,等您空了,我再跟着您学习。”
万波看了祁轩一眼,转身进了正屋,“那你且坐着吧,我还真有公务要处理。”
他关上房门,第一时间就把裤子脱了丢在了地上,用手扇了扇被磨破的大腿,心里也有些火气。
这小子要等就等着吧,他要去睡觉了。
他长胖了是一个原因,最重要的是,他没怎么运动,柔韧性也变差了,腿分不开那么大的角度,便一直在马背上磨。
他现在看到马就头疼。
他从窗户缝隙往外看,祁轩居然真的坐在廊下看起书来。
他更加不会出去了,他找了个舒服的姿势,睡起觉来。
祁轩也并不多想去打猎,他只是为了确保他的人在抄账册时,万波不会莫名其妙地跑去看账,就行了。
至于万波具体在干什么,他倒是不在乎。
万波不出来也好,祁轩也省得折腾了。
之后几天,万波都窝在屋里,他倒是学聪明了,晚上拿了基本书进屋子,祁轩坐在外面看书,他也不至于无聊得只能睡觉了。
陈春燕丝毫不知道广宁卫发生的事情,她坐着马车进了京城。
文博呼出一口气,他们抓紧赶路,比预计的时间提前了好几天抵达京城。
他下了马车,走到陈春燕的车边,问:“我们是直接去永昌侯府,还是先去我家?”
陈春燕连车帘都没有撩开,淡淡地说:“去客栈吧。”
文博愣了一下,却从善如流,他自己是自己过于孟浪了。
他交代车夫去城里最干净的客栈。
直接去永昌侯府显得陈春燕太急切了,会给人留下不好的印象,而去文家那就更不对了,陈春燕和文家无亲无故的,那样进门,好说不好听。
在京城这地界,就算是做长辈的,要把小辈接到身边,还要担心别人说是在养童养媳或者是给儿子找小妾,更别说毫无血缘关系的人了。
最大的客栈,住的人肯定也多,来往的都是大商贾,他们是有钱了,但底蕴不足,别说守礼了。
去那样的地方也不恰当。
文博脑子一转便说去最干净的客栈,人以群分嘛,都是选择干净客栈的人,某方面肯定还是比较讲究的,不会遇到随意窥探和搭讪的人。
京都居,大不易。
想在这寸土寸金的地方赚到钱,肯定就得有特色。
文博只要稍微问问,便能知道哪些客栈最干净最清幽。
他直接把陈春燕带到了这样的客栈里。
马车进了客栈,陈春燕才挑起了车帘。
第1790章
客栈看上去不大,却规划得很好,后院全都辟成了一个个独立的小院子。
文博给陈春燕租的就是其中一个小院子。
小院子没什么特别的景致,也就那一丛竹子看上去分外喜人。
文博安顿好陈春燕,他便回家禀报父亲。
文渊听说了此事,连连点头,“你做得很好。陈姑娘身边带着几个人?”
文博:“只带了一个丫头过来。”
文渊:“可是……”
文博摇头,“陈姑娘手下有很多人,只是没带来而已。倒是护卫带了不少过来。”
文渊:“姑娘家的事情我不好插手,你去找你母亲,请她帮忙安排一下。”
文博应了,去了后院,把事情如实告知了母亲,又将父亲的意思说了。
文母很有几分佩服陈春燕,“真是一个巾帼不让须眉的女子。”
文博松了一口气,只要母亲不反感陈春燕就好。
很多人嘴上不说,心里其实都很看不起外地来的人,觉得他们是乡下人,没有教养。
文博继续道:“姑娘都是金贵人,身边伺候的人只有一个,确实太少了些。一般而言,小姐身边服侍的得有四个大丫鬟,一个奶嬷嬷,一个管事妈妈,四个二等丫鬟,四个小丫鬟,两个粗使婆子。
“她没有带那么多人,我们就得把人配齐了。我不了解她,你来说说她喜欢什么样的人伺候?”
文博:“……”
他觉得陈春燕可能不喜欢身边围着那么多人,而且陈春燕很有几分怪脾气。
她的书房还有董明春和蔡大丫几个在经过同意后能进,但她的卧室却是谁都不能进的。
她的衣服、她的被子等等贴身的东西,一律不让别人洗,她再忙都是亲自动手。
董明春之前还委婉提醒过她,那样做手会变粗,她也根本没听。
她手底下是没人可用吗?那当然不是,她就是怪!不愿意别人碰她的东西。
文母:“怎么不说话了?”
文博:“突然送那么多人过去,她可能会不习惯。”
文母:“你不也说了么,她手底下是有很多人的,平常有事情,也都是交代一声……哦,你是怕她觉得我们家派人监视她?”
文博:“……”
您要这么理解的话,也可以。
文母:“你好好跟她说清楚,再把那些人的卖身契给她,告诉她,如果不喜欢,只管卖了,那些人肯定会好好听她的话。”
呃……
文博还能说什么呢?他只能点头了。
其实开国初年,对于奴仆是有规定的,功勋世家才只能养二十个,但那么多年过去了,这些规矩早就崩坏了。
不仅仅是蓄奴的问题,还有养小妾,兼并土地的问题,都日渐严重。
北方地广人稀,兼并土地的危害感觉不深,在南方,好多人不自卖自身,连饭都吃不起了,他们根本不可能买得起地。
是以像陈春燕这种,一个普通人家的人都能买那么多奴仆,还没有人管,就是这个原因。
文博:“找些稳重大方的人就行,不要那些话多矫情的,我估计陈姑娘会不喜欢。”
文母:“原来她喜欢和她一样飒爽的人啊,我知道了。”
第1791章
文博欲言又止,希望母亲是真的知道了吧。
文母心中有数了,叫来了家中的二等丫鬟和三等丫鬟,甚至连不入等的小丫鬟都叫来了几个。
她一一看过去,让她们回答她的问题。
回答的答案,她满意了,才又去看她们的脸,长得不好看的,不要,长得太好看的,也不要。
她问过文博,文博倒是说陈春燕长得不错,鹅蛋脸、柳叶眉、白白净净的……
但是文博向来厚道,也不知道有没有帮陈春燕粉饰太平。
那么那话她就得打了折扣去听。
又不是找陪房,弄几个比自己漂亮的丫头成天在自己跟前晃悠,看着就糟心。
还是找长相一般的比较稳当。
文母选了几个二等丫鬟,提为一等,又选了几个三等丫鬟,提为二等,不入等的小丫鬟提为三等,凑齐了人数。
倒是管事妈妈和奶嬷嬷那一块比较麻烦。
没有奶嬷嬷,倒是可以用管事妈妈替代,那就需要有两个管事妈妈了。
她一时间想不到懂规矩,办事又老练的管事妈妈来。
她没准备动用自己的陪房,陪房都是心腹,她要是把自己的陪房派过去了,那才真是叫人多想呢!
而且如果她的陪房真的做了不恰当的事情,陈小姐是处理呢还是不处理呢?处理了就是打了她的脸,不处理陈小姐的威信又会被削弱。
她是绝对不会干这种吃力不讨好的事情的。
她想了想,把内院的管事妈妈叫了来,“你知不知道谁家的媳妇子很会办事,人又老实。”
管事妈妈的嘴角就抽了抽,会办事就意味着脑子活,人圆滑,和人老实完全是相反的,这样两种矛盾的条件,怎么能够放在一个人身上呢。
真是为难人了。
文母:“老实并不等于木讷,我要的是那种不会奴大欺主的。”
她就怕找到那种骨头轻的,自认为在主家有几分脸面,陈春燕又是小地方来的人,在陈春燕面前就轻狂起来,做张做乔的,那可真是把人得罪得死死的了。
管事妈妈想了想,“府里没有合适的,倒是庄子上好像有合适的,有一个媳妇子有一手好厨艺,谁家要办事儿,都请她去掌厨,却从没听谁说她拿过人家一把葱一颗蒜的。
“她还把事情给人家办得妥妥帖帖的,人家要谢她,送她些东西,她也不肯收,只肯要事先说好的工钱。”
文母一听,就觉得很满意,她要的就是这种有能力,却很踏实的人。
“这算一个,还得再找一个。”
管事妈妈:“还有一个擅长梳头,只不过她并没有在府里当差,她的孩子才两三岁,她在家带孩子呢。她男人倒是库房那边的一个二等管事。”
文母:“你去把他们叫来。”
管事妈妈应了,她不一会儿便将这一对夫妻叫来了。
文母:“你们都是府里的老人了,我也不跟你们绕弯子,我看上了你媳妇,想让她当个管事妈妈,只不过当管事妈妈的地方并不在我们府里。
“那边或许是一个好的前程,你们家的日子能因此过起来,也有可能……”
第1792章
文母眼中有精光流转,“也有可能你们家过得还不如在府里当差的时候。
“我也没说现在就让你们出府,可以先让你媳妇过去看看,等那位小姐离开的时候,你们再选择要不要跟着走。
“如果选择要跟着走,我会把你们的卖身契还给你们。”
两个人都战战兢兢地给文母磕头。
何中拉了拉媳妇。
何中家的吭吭哧哧地应是。
文母交代管事妈妈,“你先将我选好的人送过去,至于庄子上那个,你让人去叫她赶紧过来,明天……最迟后天就给人送过去。”
管事妈妈第一次见夫人这样重视一个人,也不由得郑重起来。
按理说,一方是文臣,一方是武勋,大家客客气气的就行,大可不必如此。
但过世的永昌侯救过文家老祖宗的命,没有老祖宗哪里有文家后来的这些人,这样的恩情他们得记着,只是对永昌侯府的人客气些,也没什么。
陈春燕刚到地方,就让小二去弄些当地特有的糕点小食过来。
蔡大丫禀报说有人求见时,她还以为是小食被送来了。
结果……她看到眼前乌泱泱的一群人,都惊呆了。
“你们……这是做什么?”
管事妈妈说:“我们家夫人听说小姐身边缺人服侍,便潜了这些人来,她们都笨手笨脚的,还望小姐不要嫌弃,有什么不对的,只管教她们。”
陈春燕:“……”
她不喜欢身边有很多莫名其妙的人,连三井村的人都没带来,文家居然给弄了那么多她认都不认识的人来。
天天活在这些人的眼皮子底下,她能自在吗?
这些人跟文家肯定有千丝万缕的关系,她这边有什么事情,可能都不用隔天就传到文府去了。
“我身边有惯用的人,这些就不必了吧。”
管事妈妈:“在京城,身边的人少了,多少有些不方便的。就说贴身伺候的这四个丫鬟吧,一个得伺候姑娘吃食,一个得管着姑娘的银钱,一个得管着衣裳首饰,一个得帮着姑娘管屋里的二等三等的丫鬟,真是一个都不能少呢!”
陈春燕:“……”
她的银钱,她的衣裳首饰,她的人……她都从来没想过要别人管去!
她还想再推辞,文博却赶了过来。
文博:“姑娘若是不喜欢,让她们待在屋里别出来就行,但是这些人还是得有的,不让会让人轻瞧了去。只有那些寒门祚户,一家人才有一个丫鬟、一个婆子、一个小厮……这样走出去是很失礼的。”
陈春燕:“……”
她叹了口气,“行吧。”
管事妈妈赶紧递上一个匣子,“这里面装的是她们的卖身契,今后她们就由姑娘处置了。”
她乐呵呵地看了文博一眼,然后转身离开了。
陈春燕:“我这一院子都是女人,不太方便请文公子喝茶。”
文博听出了逐客的意思,他也不准备多留,拱了拱手,就准备离开。
小二这时提着一个盒子来了。
文博:“去外面买的糕点?”
陈春燕:“是啊,我想尝尝京城的小食如何。”
文博:“那多不干净,你吩咐她们去做就行,基本上都会做的。”
第1793章
小二身体一僵,“你可别胡说,这些糕点我都是去老字号买的,你看这里,有印记的。”
陈春燕看了文博一眼,“行了,你别管了。”
她要是不吃外面卖的东西,她在后世那会儿就被饿死了,哪里还能活到穿越到这个时代来。
文博一脸的不赞同,“最好不要在外面吃,这些糕点我带走了,待会儿我让家里的人给你送点过来。”
陈春燕拦住文博,“别人能够把店开成老字号,就说明人家确实有独到的地方,我要吃的就是这一份独到。
“家里的东西再好,可也不知道别人的秘方,我吃那个干嘛。我又不是因为嘴馋,单纯的想吃!”
文博这才想起来,陈春燕是开酒楼的,她家的酒楼有很多独到的小吃,都是陈春燕研究出来的。
陈春燕这是……想投师吧。
文博不太赞同地看着陈春燕。
陈春燕:“又不是被下了毒,就算不太干净,也顶多闹肚子,没什么大不了的,你不要小题大做了。”
他们在路上有近一个月的相处时间,可以说彼此都相互了,文博知道陈春燕只要做了决定,那肯定是九头牛都拉不回来。
他蹙着眉头说:“不可以多吃,你一样尝一口就行。”
嘿这孩子,还管起她了。
陈春燕白了文博一眼,文博可比陈春燕的实际年龄小多了!
她点了点头,“行吧。”
反正她真的只是要尝尝,后世也有那些小吃,只是她也不知道经过时代的变迁,小吃的口味是不是变得不一样了,就有那么点想尝尝原版的味道。
文博离开了,陈春燕便将人全部叫进了正屋里。
蔡大丫去摆盘点心去了。
陈春燕:“你们原来在文府是做什么的?各自有什么特长,都说说吧,我也好根据你们的特长给你们安排活计。”
何中家的老老实实站在原地没有动弹。
所有人都看向了何中家的。
管事妈妈给她们说了,两个管事妈妈,何中家的便占其中一个名额。
管事妈妈相当于小姐屋里的总管,有什么事情,她们都能过问,连大丫鬟都能教训。
陈春燕顺着丫鬟们的视线看过去。
何中家的后知后觉地发现大家好像都看着她。
她面皮一红,“我,我……我擅长梳头发,我能够梳十几种不同的发式,速度也不慢。”
陈春燕指着自己的脑袋,“你来试试,帮我梳一个双丫髻。
没有及笄的小姑娘能够梳的发型非常少,一般就是双丫髻和双螺髻。
陈春燕随便说了一个考一考何中家的。
何中家的行了个礼,便走上前来,拿了梳子快速帮陈春燕梳起头来。
蔡大丫递上陈春燕的首饰匣子。
这一匣子首饰都是陈春燕用来撑门面的,她连戴都没有戴过。
何中家的拿了两朵绒花别在陈春燕头上,看起来俏皮可爱,正好成了点睛之笔。
陈春燕拿着铜镜左右看了看,“还不错。”
何中家的松了一大口气。
其他人依旧看着她。
她都不知道哪里又做得不对了。
倒是陈春燕无所顾忌,直接问出了口,“你们看着她做什么?”
第1794章
有一个胆子稍微大些的丫头往前走了一步,神情复杂地看着何中家的。
“她是小姐屋里的管事妈妈,有什么事情,都是她总管的,她不在才由我们这些大丫鬟出头。”
哦。
意思是陈春燕要问也得先问管事妈妈,越过管事妈妈问其他人就等于打了管事妈妈的脸。
哎,这个等级森严的社会还能不能好了?
陈春燕转头看向何中家的,“那你就来说说吧,她们各自擅长什么,我也好安排她们做事情。”
何中家的双手搓啊搓的,显得紧张极了,偏偏一句话都说不出口。
陈春燕实在是看不下去了,“你先下去把厨房的事情管起来。”
何中家的反而松了一口气。
她和专管厨房的人比虽然还差了那么一些,但是她的厨艺比很多人都好,面食、点心尤其不错,就是大菜拿不出手,而且没天赋,这才钻研梳头的,总想着等孩子大些了,就到主子身边当差。
她刚才见小姐很想吃点心的样子,那她就做几道点心给小姐尝尝吧。
她向客栈讨了食材,便窝进了一旁的小厨房里。
陈春燕换了个舒服的姿势,“现在可以说了吧?”
语气已经有了几分不耐烦。
谁都不喜欢被人管着,尤其是几个大丫鬟。
如果没有管事妈妈,她们就是最大的,刚才她们不动声色给何中家的下了个绊子,何中家的看不出来,陈春燕隐约有些察觉。
小姐问话,她们不回答,却要看管事妈妈的脸色,这想说明什么?
呵,小姐连管事妈妈都不如吗?
不过陈春燕根本没准备重用这些人,就如文博说的,合用就用,不合用就打发都厢房去不准随便出来。
倒是那个何中家的还不错,梳得一手好头。
陈春燕身边没有这样的人才,如果她离开的时候,这位媳妇子愿意跟着她离开,她也可以将人带回三井村。
工钱开高一点也没关系嘛。
她的那个“休闲会所”,太太小姐们做完了按摩,头发每次都乱糟糟的,还得她们自己带来的丫鬟帮她们整理,这本身就说明她们的工作没做好。
她一直想准备几个手艺好的梳头人,可她们那个小破地方,野味什么的倒是丰富,就是各种人才一点都不好找。
她现在好不容易遇到一个,自然不会放过。
那个“休闲会所”的纯收益已经超过五味居本店,跃居第一了,比隔壁私房菜馆的收益还要高,所以说女人的钱好赚嘛,只要提供的东西是她们刚好喜欢的,她们就能拿着大笔的银子出去消费。
现在都是以家族而居,真正管事的是主持中馈的主妇,其他房头的人完全可以出来消遣,哪怕不是每天都能出来晃悠,但今天这个来,明天那个来,收入还是相当可观的。
那地方用销金窟来形容都不为过,而女版的私房菜馆的玩法引起了隔壁男人们的注意,她们回家哪有不聊天的,于是就有人建议将隔壁的私房菜馆也改革一下,多弄点娱乐项目。
而且太太小姐们也嫌现在的地方有些小了,希望扩大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