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0章
陈春燕指了指凳子,“可怜天下父母心。”
这句话说到了刘达能心坎上,“谁说不是呢!”
他往椅子上一坐,很是感慨的样子。
陈春燕:“其实要想少花钱,办大事,也不是不可以的。
“我们给聂家办事,你知道是怎么办的吗?”
刘达能连连摇头。
陈春燕:“就拿磨豆腐的黄豆来说吧,得挑出个头一样大的,颜色最正的,还没有一点伤的,磨出的豆浆再点豆腐。
“再比如说用的肘子,那可是满世界找个头差不多大的肘子,这费的功夫就不是小钱。
“但你这边办事……说老实话如果用豆腐,豆子磨完之后,豆腐还不是豆腐,都一样,这样成本就降低了。”
刘达能第一次知道有钱人还能这么花钱的,他负责采购多少年了,都没想过这么花钱。
要照陈春燕说的,那么挑豆子,一百斤豆子挑得出五十斤不?
他看了看陈家的新房子,就这脑子,难怪怎么快挣下这一片家业。
他问:“你估计成本压缩之后,价格大概如何?”
陈春燕:“还是那句话,得看你的心理价位是多少,咱们有多少钱办多少事儿。
“就比如说价格低了,那些送的一人一条的毛巾,送的手霜和面霜之类的东西,那肯定是不送的。
“说白了,那些东西也是有成本的。”
这也是人之常情。
哎,但……他看上的不就是那些东西嘛,有了那些东西才体面啊。
刘达能想着想着就低下了头。
陈春燕:“哎,有什么困难,你说出来我听听。你大概要办多少桌,准备花多少钱,我心里有个数也好提建议。”
刘达能:“席面数倒是不多,一共三十桌吧,我这边二十桌,儿媳妇那边十桌,我们都不是本地人,在这里的亲戚不多。
“我手里有几百两银子,再挤一挤,大概能拿出一千两左右,你看这事儿该咋办?”
这是把修房子的钱抛开了算的。
修房子的钱,他早就预留了起来,说什么都不能动的。
三十桌……一桌算下来也三十几两了,不少了!
陈春燕:“这事儿还是能办的,保证桌上有猪肉,有鱼,有鸡,有鸭,怎么样?”
这年头,活鸡五十文,当然了,指的是公鸡啊,活鸭三十文,一尾五斤的鲜鱼一百文。
这鸡鸭鱼的成本加起来连一两银子都不到。
这事儿当然能干。
陈春燕知道刘达能看重的是附加价值,她当然也会把事情办漂亮。
她说:“只是送每个客人的蛋糕得改成其他的糕点了,你也知道的蛋糕本身就很贵。”
刘达能自然没想着跟聂家弄一样的规格,闻言就松了口气,“那我可就把事情交给你们办了。
陈春燕:“成,你交给我们吧。日子定了,给五味居说一声就行。只一点,如果是冬天办事儿,那蔬菜价格可就贵了……”
闻弦音知雅意,刘达能就懂了,陈春燕这是看他屋子都没盖起来,办事儿差不多得拖到冬天去。
冬天的菜多金贵啊,那一点钱就办不了那么多事情了。
他道:“房子一个月就能盖好,耽误不了事儿。”
第1541章
刘达能说完,眼珠一转。
哎,房子!之前说好了让三井村这边帮着盖房子。
他又问:“房子一个月到底能不能盖好?”
陈春燕:“……”
不说她都忘了,她这边提供的几乎是一条龙服务了。
她扯着嘴角笑了笑,“我给你看看图纸。”
她打开盒子,从里面抽出了几张纸,“你先看一下,我这边有几种不同的房子盖法,你要哪种,我给你盖哪种,当然了,工期肯定是有差别的。”
刘达能忽然觉得陈春燕这边就是一个吸钱的大坑,一环套一环的。
但他明明知道只要看了陈春燕的东西,就忍不住要挑更好的,他也依旧控制不住自己,想要看一看。
陈春燕这种分档次的服务方式,太适合赚钱了。
刘达能还真没想错,他一眼看中的一种户型,房子修得大大套套的,还带两个暖棚。
他指着图纸,“你这里标注着玻璃,这是啥东西?”
陈春燕:“我跟你空口白话,你也弄不明白,你跟我来吧,我带你去看。”
那几个工匠可是卯足了劲儿在干活。
陈春燕这边不管怎么要求,他们都想办法完成。
如今已经烧出了,长六尺,高三尺的玻璃了。
高度是矮了点儿,做不了落地窗,但这高度,房间的采光性就会变得很好了。
玻璃刚刚烧出来,陈春燕就让人试着安装了一批,效果还不错。
除了三井村的样板间,玻璃主要供应暖棚那边,只不过暖棚用的是三层玻璃。
陈春燕还没有经历过这个世界的冬天,她怕气温太低,会将玻璃冻裂。
她多多少少向本地居民了解过,如今的冬天特别长,气温特别低,有点小冰河期的意思,不得不防。
刘达能就跟着陈春燕往河对岸走。
工地上的人还在忙活着。
那一片还在继续修房子,只不过因为有了玻璃,陈春燕给的图纸又不一样了。
就是刘达能看到的那一张。
冬天屋里是要烧地龙的,要不然没法过,而且烧菜做饭的烟,还不都得从烟道里面过,这些烟都是有热度的,就这么放到空气中很浪费。
陈春燕就弄了双层墙,烟排进墙里,从屋子里面过一遍,再排出去。
而一个屋子是暖,两个屋子也是暖,是以左边屋子管左边的暖棚,右边的屋子管右边的暖棚。
棚里是需要种蔬菜的。
山上采光不好,陈春燕准备就用来育苗和种菌子了。
刘达能看了一圈,都没他看中的屋子,“哎,我说,你让我看什么呢?”
陈春燕往旁边一指,“那不是嘛!”
刘达能:“那个屋子又不一样!”
陈春燕“你再仔细看看。”
她走过去动了动窗户。
嚯!
刘达能睁大了眼睛,刚才窗户是打开的,他都没发现那有扇窗户。
这个……好东西啊!
陈春燕:“这就是玻璃。冬天这里天气暗沉沉的,屋里光线就更不好了,人的心情也好不起来。
“你看啊,将这一整面窗户全都换成玻璃,猫冬的时候,也能看到外面的风景,人不会觉得憋屈,而且采光肯定会更好。”
第1542章
刘达能心里清楚明白得很,知道陈春燕这又是在跟他推销东西了。
但东西确实是好东西,他还真不能不动心。
他算了算钱,“这玩意儿一看就不便宜,我手里这钱……”
陈春燕就拉住了刘达能,“我琢磨着也不是每间屋子都需要玻璃的,堂屋有了就行了,厢房那些地方实在没必要,是不是?”
刘达能一愣。
谁说的,如果能装,那自然是连厨房也一起装最好了。
但没有钱,可不就只能装堂屋么。
他点了点头。
陈春燕的话音一转,“你之前不是在打听家具的事情吗?可定下来了?
“刘大官人嫁女儿,手笔肯定不小吧,准备花多少钱啊?”
刘达能心头一跳。
陈春燕忽然提到那一批家具的事情……
意思已经很明显了,如果他能让陈春燕的木工作坊做那一批家具,陈春燕就能送他一个屋子的玻璃。
其实怎么算,他都是不亏的。
他之前也看上了三井村的家具,只是怎么着都得货比三家是不是,免得给人留下口舌。
这么一算,他其实是占了便宜的。
他抬眼朝陈春燕看去,“陪嫁倒是不少,不过家具嘛,只准备花七八千两银子随便弄一弄。
“依我们老爷的意思,小两口还是别在府城住的好,最好是去京城。
“这么一来,那些家具就闲置下来了,搞不好会被其他房头的人拿去用,所以也别弄太好的。
“不过你们那家具,七八千两也有得赚,毕竟木头又不在表面上,是不是用的好木头根本不打紧。”
如果要用上好的花梨木、鸡翅木……那七八千两银子真是紧巴巴的,但换成陈春燕这种……呵呵。
陈春燕在心里略算了算,好像还真行。
她又问:“新房是几进的院子?”
刘达能便知道陈春燕意动了。
他说:“是一进的院子,带两个小跨院。院子是四合院,但带了一个倒座,总的来说不大,你去瞧瞧就知道了。”
当然得去瞧!
陈春燕:“你看什么时候拉一个单人沙发回去,叫你家的太太小姐看看,试坐一下,觉得舒服、喜欢,我再去看宅子不迟。”
刘达能非常干脆,“行,我尽快安排。”
一转眼到了聂家老太爷寿诞的正日子。
陈春燕一大早出发赶去太平镇。
这动不动就是一万两的大生意,她得亲自去盯着。
她从角门而入,便去了外院大厨房。
五味居的人正在装盘,瓜子花生糖,全部装进托盘里,由聂府的丫鬟端走。
瓜子和花生就不说了,糖的种类也不少,有杂糖、奶糖、核桃软糖,还有适合小孩子吃的动物饼干,饼干是夹心的,做成了橙子喂,小孩子可以一口一个。
来的人多,还不是全部,所以来取东西的丫鬟络绎不绝。
聂老太太乐呵呵的,看到吃食进来便道:“都别拘着孩子,爱吃什么就拿。”
聂太太凑趣道:“您也别只顾着孩子,您尝尝这个,我听说这叫酸奶的东西,人吃了很好,养护肠胃的。”
酸奶是刚刚做好的,没有进过冰窖,还带着一点点温度。
第1543章
聂老太太心里熨帖,眼皮一掀,朝丫头手里看,“来来来,我倒要看看是什么东西。”
丫鬟也跟着凑趣,“您不是说吃水果冷牙齿吗?人家说了,用这酸奶拌水果吃,也好吃。”
聂老太太:“那就来点儿。”
丫鬟便端着酸奶上前,拿着甜白瓷的小碗拌了递到老太太手里。
剩下的人也跟着做了同样的东西递到在场的其他太太的手里,顺便再把点心吃食放到矮几上。
大人还没吃上一口酸奶,小孩子就先闹了,“阿娘,我要吃那个,我要吃那个。”
再是矮几,也不是一个小萝卜头够得着的。
丫鬟弯腰放东西时,托盘微微倾斜,叫小孩子看见了。
那些猫的、狗的、牛的、鱼的饼干看上去怪可爱的。
太太脸上挂不住,“没规矩,吵吵什么。”
聂老太太见了就道:“今天是个好日子,不兴打骂孩子,不就是一点吃食吗?爱吃就给他吃。”
这不知是谁家的太太面色就讪讪的,端了盘子递到孩子面前。
孩子塞了一个饼干进嘴里,浓郁的奶香和蛋香充斥口腔,他吃得笑眯了眼,立刻又伸手拿了一块塞进嘴里。
其他小孩子见了也吵着要吃,小孩子就是这样,看到别人吃,他们就想吃。
聂老太太年龄大了,注重养生,不太爱吃甜食了,这会子看到孩子们吃得香甜,她不由得口舌生津,也拿起一块吃了。
饼干并不很甜,还有一股子浓郁的橙子味,竟然真的还不错。
她又拿起一块核桃软糖吃了,不由得点点头,这个也做得好。
再尝那奶糖,白生生的,很好看,吃得出是牛奶做的,但却没有腥味。
这个也做得好。
聂老太太就说:“小孩子该多吃些这个,不甜,却对身体好。之前有小孩子一直喊腿疼,最后还是被一天一斤牛奶给喝断了根儿的。”
大家跟着凑趣,“您老人家见多识广,您说的肯定是对的。”
聂老太太摆摆手,“少吹捧我,我年纪大了,被你们这么捧着,再晕头转向了可不好。”
众人就跟着笑。
有喜欢芝麻的,就拿杂糖吃,吃了一口又一口,等回过神来时,一盘杂糖已经消失一半了。
她有些不好意思,“您这糖是在哪儿买的啊,怪好吃的,我回头也买去。”
聂老太太就看向聂太太。
聂太太心里舒服极了,只觉得今天特别有面儿。
她拍板定下的东西,大家爱吃,就证明她的事情办得好。
她说:“这是我们特地从梁县五味居请来的厨子做的,那家酒楼在梁县地界可是响当当的,去吃饭还得排队,如今看来,倒是名不虚传。”
有太太听说过五味居,“可是那一个蛋糕买一两银子的那个?他们把蛋糕吹得天花乱坠的,好多人追捧,现在想买都买不到。
“有那起子看到了利益的小人,专门天不亮就在店铺门口等着,店门一开,就买光了蛋糕,转头就卖十两。”
屋里就响起了一片倒抽凉气的声音。
聂老太太便问聂太太,“当真有这样的事情?”
第1544章
价格炒到了十两银子一块的东西,还有那么多人追捧,可见这东西味道当真不错。
聂太太并没有听过这样的传言,既然人家说了,想必没有假,她就把话给接着了。
她笑着说:“是有这样的事情。”
聂老太太就倒抽了一口凉气,“那个所谓的蛋糕就这么好?值得这么些钱?”
聂太太脸上的表情有些为难,“是这样的,五味居那边安排今天到场的每个人都有一块蛋糕作为伴手礼……”
伴手礼是盛小冬交给聂管事的词语,聂管事后来给聂太太回话,聂太太就记着了。
聂太太:“是给大家带走的,现在倒是不好给大家看。”
众位夫人脸上就有了些失望的表情。
聂老太太:“人家来做客,我们就得让人宾至如归,规矩是可以改的嘛,你让五味居上蛋糕,我到要瞧瞧十两银子的东西长什么样。”
聂太太就朝贴身大丫鬟点点头。
大丫鬟一阵风似的跑进了外院大厨房,随便逮着个人就说:“赶紧上伴手礼。”
盛小冬惊呆了,“姑奶奶,伴手礼是带回家的,现在上算几个意思啊?”
大丫鬟:“钱是我们聂家出的,我们太太让你们怎么做就怎么做。”
盛小冬有些为难。
你们太太再大又如何,规矩是我们东家定的,我不听你的。
陈春燕巡视了一圈,回来刚好听到这话,就说:“给他们上!”
五味居最有名的就是蛋糕了,毕竟在别的地方买不到,那些太太听说了,肯定想看的,这是涨面儿的事情。
大丫鬟朝陈春燕点点头,很满意陈春燕的识时务。
蛋糕被装在纸盒子里,放在托盘上。
盛小冬:“这玩意儿金贵着呢,你们都小心点,稍微磕磕碰碰就会变形,如果掉在了地上,捡都捡不起来。”
大丫鬟神色郑重,立刻补充,“老太太和太太都等着呐,谁敢出错,小心你们的皮!”
陈春燕朝于玲玲使眼色。
于玲玲便对大丫鬟道:“这个盒子得这样开,才不会碰到里面的花,模样才是完整的。”
大丫鬟点点头,算是记住了。
她带着一队人朝内院走,“小心门槛,看着台阶。”
一路上心惊胆战的。
太太们也没心思聊天了,都等着蛋糕送来呢!
大丫鬟进了门,先让小丫鬟们放下蛋糕,而她自己则走到了老太太身边,“这样打开盒子才能保证蛋糕的完整性。”
她边说边动作。
纸盒子被分解开来,摊平在桌上,露出了蛋糕。
三寸大的蛋糕上,奶油被做成了寿桃模样,蛋糕侧面还有裱花,看上去特别可爱诱人。
大丫鬟递给老太太一个勺子。
聂老太太接过来,往下一挖,奶油混合着薄薄的一层蛋糕就到了勺子里。
她往嘴里一送,嗯,甜而不腻。
勺子再继续往下挖,这是什么东西,好像没吃过。
再往下又是蛋糕,再往下是水果,最后一层是蛋糕。
难怪这东西卖得这么贵呢,的确有独到之处。
聂老太太:“这中间这一层是什么,味道不错。”
大丫鬟:“回老太太话,这是布丁。”
第1545章
聂老太太就说:“这个好,大家都尝尝。”
之前那个听说过蛋糕名头的太太又说话了,“这可比传闻中的蛋糕大多了,我听说,店铺里卖的都是装在瓷杯子里的,只有这么大个!
“今天提供的这个蛋糕可大多了,价格肯定也更高。
“聂太太真孝顺,舍得为老人花钱。”
虽说之前就准备的是一百八十八两的席面,但那家的席面就算话再多钱,不是内行人,还真吃不出个好歹来。
不像五味居,呵呵,所有的东西都摆在明面上,一看就是贵的,一看就是好的。
这可太有面子了。
聂太太就道:“孝顺长辈原也是应该的,倒是当不得您一句夸。”
聂老太太满意极了,“我这个儿媳妇最是实在人。”
聂太太低下了头,心里呵呵,您老人家早几年是怎么骂我的,您倒是忘得干净了。
她重新堆上笑脸,“各位尝个鲜就行了,本就是伴手礼,是带回家吃的,别占了肚子,倒叫待会儿的好菜下不了肚。”
众人就哈哈笑。
吃了蛋糕,不管怎么用帕子擦,都感觉嘴巴和手粘粘的。
帕子毕竟是干帕子。
聂太太就叫人打水来给各位太太洗手净面。
前面的丫头端着铜盆,装了温水,后面的丫头手里捧着托盘,托盘上放着卷好的帕子和手霜面霜。
一位太太净好了面,抓起帕子擦脸。
帕子入手柔软,比她平时用的洗脸巾好了十倍不止。
她擦干净了脸上手上的水,就看向那两个瓷盒。
丫鬟介绍:“这一盒是手霜,这一盒是面霜,太太最好是先擦脸,再擦手,两种膏脂的方子不一样,面霜要更温和些。”
太太就懂了,这就是说面霜可以用来擦手,手霜不能用来擦脸呗。
想都知道面霜肯定比手霜贵,肯定也没谁舍得那样干。
她抠了一点面霜涂在脸上,淡淡的茉莉花香味直往鼻子里面钻。
手轻轻一抹,就涂开了,感觉脸上润润的,也不油腻。
又是一样好东西。
她再试了试手霜,手霜明显要比面霜油腻些,但揉开了之后,过一会儿,便感觉不到油了。
这个也好用。
单从这些细节看,就能知道聂家这回花了不少钱。
等老太爷叫开了席,众人往厅里一走,入眼的是一片鹅黄色,瞧着就觉得心情好。
这事情办得讲究,以前也没见过谁家办酒席还要在桌上铺一层布的。
她们刚刚坐下,就有丫鬟上前替她们拿出了杯子里的帕子,铺在了膝盖上。
还说:“这是防备汤汁掉在身上的,您吃完了饭,可以用这个擦嘴。”
这又是一项新的讲究。
人实在不够用,五味居的人来帮忙上菜了。
小丫头站在了桌子旁边,伸长了胳膊放下一盘菜,另外一位太太准备让她,她却不动,只转动圆桌上的转盘,又在空处放下了一盘菜。
有太太直接夸了,“这桌子不错。”
聂家这事儿办得处处透着讲究。
聂老太太心情非常好,从头笑到尾,谁奉承她,她都笑呵呵接着。
饭吃到一半,老太太给的打赏就来了。
第1546章
大丫鬟脑袋仰得高高的,“老太太赏,主厨一两,厨房里的其余人等八钱,厨房外的人六钱。”
这可是大手笔打赏了。
五味居来的人可不少。
所有人朝陈春燕看来,陈春燕点了点头,算是默许了。
众人才高高兴兴地接钱。
大丫鬟将六钱银子塞进了陈春燕手里。
之前就看见这小丫头东晃一下西晃一下的,肯定不是厨房上的人,给六钱就不错了。
陈春燕看着手里的钱,心情有些微妙。
她竟然被打赏了,还拿的是最少的那一档赏,这事儿整的。
众人谢了赏没多久,老太爷和老爷的赏也来了,过了会儿,太太的赏也到了。
就只算打赏,这一回二狗子几个厨房掌勺的师傅,都得了三两多银子,这可比干其他什么活计都来钱快。
小徒弟们看得眼热,学习做菜就更加卖力了,他们也想有独当一面的一天呢!
除了极亲近的人家带了女眷过来,绝大多数人家只有男人来了,在前院吃了饭就走,有的甚至只送了礼,拿了伴手礼蛋糕就离开了。
蔡大丫来汇报:“来的人果然比较多,一百桌席面快用完了。”
陈春燕:“让盛小冬去告诉聂管事一声,看这席面要不要加,他说加,我们这边再继续上,他说不加,也就罢了。”
蔡大丫睁大了眼睛,“万一他们真不说加,我们准备的那么多东西怎么办?特别是佛跳墙,里面用的都是好食材……”
陈春燕瞄蔡大丫一眼,“他们不吃,我们就自己吃,大家都辛苦了,我还不至于舍不得这点东西。”
蔡大丫就笑了,“知道了。”
她转头就找盛小冬去了。
盛小冬也不知怎么的,天然的对蔡大丫有一股子畏惧心理在,看到蔡大丫朝他走来,他先缩了脖子。
蔡大丫就有些不高兴,“我又不打你!”
盛小冬:“是是是,你不打我。”
他心说:你是不打人,你都是提刀子砍人。
随着兵士在三井村驻扎的时间越来越长,蔡大丫当时勇杀匪徒的事迹也流传开了,好多小姑娘以蔡大丫为榜样。
谁说女子不如男!
蔡大丫:“少贫嘴,赶紧去问问聂管事,一百桌席面快用完了,要不要加。”
这可是正事,盛小冬立马就正经了。
他找到聂管事的时候,聂管事也正准备找他。
聂家这边一直有人负责记录到底换了多少桌了,不能五味居说上了多少桌,就当真按多少桌算。
刚才那小厮来通知聂管事,一百桌的最后一桌已经开始上菜了。
聂管事的汗水立马就下来了。
今天这事儿办得漂亮,没见家里四位主子都打赏了么,要是因为他估计错误,没把场子兜住,他就完蛋了。
后面还有不少人等着他的位置的。
他看到盛小冬就说:“走走走,先去厨房看看,又来人了,席面已经没有了。”
盛小冬眼珠一转,就说:“你别着急,既然你信任我们五味居,不管有多困难,我们都得把这场子给你兜住了,是不是?”
聂管事点点头,心里其实并不很信。
第1547章
这事儿是说兜住就兜得住的吗?
那得有菜有肉才行,而且有的菜……聂管事可是看见了,根本不是立刻做得出来的。
总不能前面来的一百桌席面都是好席面,后面的档次一下子就降低了吧。
这是埋汰谁呢!
他心里忐忑得很,并没有因为盛小冬的保证而放松。
刚走到外院大厨房门口,他就看到了陈春燕。
他跟陈春燕同行了一路,自然是记得的,“你今天也来了。”
盛小冬就介绍:“这是我们燕老板。”
聂管事一愣,“哟,对不住,我倒是有眼不识泰山,没认出你来。”
陈春燕连连摆手,“聂管事这样说话,倒叫我汗颜了。”
聂管事摆摆手,“闲话少叙,我遇上为难的事情了,席面用完了,我这边想加,你可有办法?”
陈春燕笑道:“这你放心,我们五味居办事情稳妥得很。前天我就让人去打听了情况,估摸着来得人不少,备菜是按照一百三十桌备的。这都到半下午了,就算再来客人也不会太多,不管怎么说,席面肯定是够的。”
聂管事松了一大口气,“怪道人人都说五味居好呢,你们这样办事,谁能不夸你们。这回你们算是帮我大忙了。赶紧的吧,再准备着,继续上席面。钱,你们不用担心,我总会结给你们的。”
陈春燕:“我还能不相信聂管事么!”
聂管事朝外面走,脚步都轻松了许多。
这五味居办事靠谱,从前从来没有一家酒楼办事还提前调查主家会来多少客人的,这一个不好,很容易就折子了。
看来以后还得找五味居办事儿。
回头就跟太太说一声。
蔡大丫估计的席面还是有多的。
之后来的人渐渐的少了,最后剩了三个席面。
陈春燕让盛小冬把这事儿跟聂管事说了。
聂管事心里感激着陈春燕呢,直接大手一挥,“你们也辛苦了,赶紧吃了吧。”
陈春燕:“管事也辛苦了,要不一起吃一口?”
那席面别说十个人吃,就算是十五个人吃,也是尽够的。
聂管事:“那行,我赶紧吃两口。”
陈春燕挥手让五味居的人上菜。
她亲自给聂管事舀了一碗佛跳墙,“你尝尝这味道,这是南方的做法。”
聂管事喝了一口,就赞,“鲜,可太鲜了。我说其他菜剩那么老些,就这一瓯汤没剩的呢,原来滋味这么棒,都不是笨人啊。”
他抓紧喝了三碗汤,西里呼噜吃了几口海参鲍鱼,就赶紧走了。
这滋味浓香啊,足够他回味好久了。
聂太太正拿着账本算账,在内院。
聂管事不好进去,就打发了自家婆娘进去禀报。
聂管事叫聂三元,别人都管他婆娘叫三元家的。
三元家的一路仰首挺胸地进了内院。
大家都知道这事儿聂管事办得漂亮,都乐意奉承三元家的。
三元家的一到太太院门口,就换上了谦卑的表情。
大丫鬟:“你来啦,太太等着呐,快进去。”
三元家的嗳了声,大步往里走。
聂太太搁了笔,抬头朝三元家的看来,“我听说今儿人数超了是吗?”
第1548章
三元家的冷汗就下来了,这事儿说起来是她外子的过错,估计不足嘛。
她立刻躬身请罪,“太太恕罪,外子他按照成例定的酒席,谁知道来的人比想象的多呢,这这……”
聂太太摆摆手,“最后用了一百二十七桌席面,多出来的是怎么回事?”
虽然有做得不到位的地方,但总的来说,这一次聂家很是长了脸面,酒席真是把方方面面的人都照顾到了。
菜品点心那真是没得说,就连准备的酒水饮料,那可都是好几种。
爷们喝的酒有蒸馏酒、酿造酒和葡萄酒。
后面这些太太们喝的有果酒、珍珠奶茶和汽水。
真别说,这天气喝点汽水真挺舒服的,而且吃油腻了,也正好解腻。
这事儿办得瑕不掩瑜,她没有要怪罪的意思。
三元家的不知道聂太太的心意,答得就有点战战兢兢的,“那五味居的人接下了咱们家的活计,派人调查了情况,大概问了问到底有多少人要来。
“他们估计了一下,觉得来的人比一百桌席面多,就多备了三十桌。
“之前我家那口子去找他们东家,他们东家只说席面先用着,银钱的事情过后再说。”
她偷偷打量聂太太的神色。
要是聂太太不认账,她家那口子可就难做人了。
聂太太:“他家做事情倒也周到,如果不是他们多备了三十桌,咱们今天可就不是露脸,是露腚了。这三十桌的钱照给。”
她之前也听说了,五味居的人昨天天不亮就到镇上吊高汤了,就拿那个佛跳墙来说,就不是短时间内做得出来的。
还好五味居多备了三十桌。
聂太太:“以后有什么事儿,还找他们家,稳妥些。你下去吧。”
总的来说,这一场寿宴办下来并不亏本。
那些来的人,看到寿宴的规格,琢磨着送的礼物不够好了,都临时添了点的。
那些添不出来的,都没留下来吃宴席。
她查完账,发现珊瑚玛瑙珍珠都不少,这么算下来,一桌礼物收下来,肯定超过一百八十八两了。
还是赚了。
话说最近是流行玛瑙还是咋的,怎么好像来的人基本上都送了玛瑙呢?
她有些想不通。
如果陈春燕知道这件事儿,她肯定要呵呵。
这背时的廖敏柔,这是将那一批玛瑙全给放出来了啊!
三元家的喜滋滋地跑回去跟她家那口子汇报,“太太没怪罪,说了那三十桌的钱照给。”
聂管事就骂:“你这见识短浅的婆娘,太太肯定不会怪罪的,你爷们我把事情办得多漂亮啊!里里外外的面子都撑住了。特别是蛋糕……哎哟,都说好。哎,我给你留了一块,你赶紧尝尝,我还得去给五味居结账。”
三元家的立刻扑到桌子边,“还算你有点儿良心!”
聂管事就往外走,带着对牌去领了银票,转头找到了陈春燕。
聂管事:“以后还请燕老板多多关照。”
陈春燕:“瞧你这话说的,该是我请管事多多关照才是。”
聂管事递上银票,“我们就别说客气话了,今儿你帮我兜住了面子,就是我的朋友,以后聂家有什么事儿,我还找五味居办。”
第1549章
等的就是你这句话!
陈春燕瞄到了一眼礼单,来客送的东西都价值不菲,虽然聂家办酒席确实花了不少钱,但钱也不少赚。
聂家赚了钱,手面就会更大,五味居来办事儿就能赚更多钱。
好事儿啊!
只不过她瞄到礼单上玛瑙有不少。
她也不知道是不是眼花了,等她想再看一眼时,那小厮已经戒备地收起了礼单。
那么老些玛瑙该不会廖敏柔那边把货全出了吧?
这么整是要跌价的。
她还不知道一大波玛瑙正在朝她靠近,以后如果就在附近卖,那跌价就算是注定的了。
陈春燕这会子笑着说:“多谢管事提携了。”
聂管事摆摆手,“你家那蛋糕,我那憨婆娘爱吃,不知道……”
陈春燕笑道:“聂管事只管派人上门,去了肯定有!”
聂管事笑了,他就是喜欢跟会来事儿的人打交道。
几十文钱的东西,卖出就是暴利,不卖才是傻子。
不过这东西,廖敏柔控制得很好,每天出货一百个,不过一个月下来也不少赚了。
桌布什么的,五味居的人收拾好了,让聂家的人点收。
因着最后付了一百三十桌的钱,桌布、帕子什么的,留足了一百三十套。
这些东西还真给留下了啊?
聂管事看着就有些牙疼了。
他原本以为那些东西,五味居是要带走的呢!
这下好了,府里的人眼睛就盯着这些个桌布了。
真别说,这些桌布拿回家,也一样用,铺在桌子上也好看不是?
可这给谁不给谁的,他还真不好说……
不可能都给,这些个人里还有得脸和不得脸的区别呢!
得脸的给多少,不得脸的又给多少?
这事儿处理不好就是得罪人的活。
得,这事儿还得叫自家憨婆娘去跟太太回禀一声。
他们家跟别家还不一样,他们可是太太的陪房,一点一点做到管事位置的,最是知根知底,信得过的人。
别人家在太太面前说不上话,他们能啊。
五味居的人趁着天色还早往回赶了。
聂管事便赶紧往家去。
家里那憨婆娘吃啥啥没够的,这会子还吃着呢!
聂管事出去跟陈春燕说话付钱,也就是一会子的功夫,再算上来回的时间,并不算久。
再加上第一次吃这么好吃的糕点,三元家的吃的难免慢些。
但聂管事没注意中间的道道,回来就骂:“你就知道吃!”
三元家的还委屈上了呢,“我招你惹你了?回来就给我甩脸子?”
聂管事:“你赶紧洗把脸,去请示一下太太,五味居留下来的桌布那些东西如果处理。这些东西都是府里花了钱的,我可不敢擅专。”
这是正事!
三元家的一扭腰,站了起来。
她整理好衣服,一抬头就看到聂管事的视线落在蛋糕上。
她立马补充了一句,“别动我的东西。”
这个憨婆娘!
这才刚吃上蛋糕呢,就忘了这蛋糕是谁弄家来的了?
这也就是自己,不嫌弃糟糠妻,要不然弄个小妾外室的回来,看她还牛气不牛气得起来。
他不耐烦道:“你赶紧去。”
第1550章
三元家的到底觉得自己不太厚道,自家男人这都忙活一天了,也就喝了三碗汤,这会子指不定还饿着呢!
她伸出手,拿着勺子从蛋糕上舀下一块来,心疼地说:“吃吧。”
聂管事气得呼吸都不畅了。
这背时的傻老娘们。
他这么辛辛苦苦忙里忙外的为了什么,还不是为了他们母子。
他为了巴结主家,可是连姓都改了。
这要是放在文人嘴里,他可是实实在在的数典忘祖了。
这傻老娘们倒好,连吃的都舍不得多给他一口。
呵呵,他一个大老爷们,真要是饿了,一口蛋糕够啥的?
真是越看这老娘们越讨厌。
他脸一垮,撩帘子进里屋去了。
三元家的翻了个白眼,一边往外走一边嘀咕,“不吃就不吃,谁稀罕你吃的,还给我甩脸子,瞧把你能的。”
她正往角门走呢,恰好要路过里屋的方向。
这话叫聂管事听得真真切切的。
聂管事的心口当时就开始疼了。
老话说得对,妻好一半福,可不就是这样吗?
再跟自己婆娘生活几年,自个儿能不能活到五十岁还未可知呢!
他现在都三十好几,眼看着就四十了,这么一想,好像没多少年活头了。
一时间悲从中来。
三元家的完全不知道自家男人在伤春悲秋。
她脚步轻快地进了内院,求见太太。
聂太太歪在炕上,手里拿着手霜正在观察呢,正想着要不要叫三元家的进来说话,这人就来了。
她放下东西就道:“让她进来。”
三元家的喜滋滋的,进来先大大方方行了个福礼,才道:“太太,今儿寿宴用的桌布那些东西,五味居给咱们家都留下了,下面那起子东西,眼睛都在这些东西上,我家那口子糊涂着呢,不知道该怎么拿主意,撺掇着我来请示您。”
这傻不愣登的劲儿!
屋里的大丫鬟都低下了头。
这也就是占了是太太陪房的便宜,要不然这么说话,别人早把她骂得死臭了!
那些东西可都算是府里花钱买下的,你这么说话,是说谁惦记府里的东西呢?
聂太太却喜欢三元家的这实诚劲儿。
她怕就怕下人们欺上瞒下,她早些年可听说过,有奴大欺主的,偷了主家的东西出去卖,人家还以为那家人日子过不下去了,得典当东西了呢,整的主子们在外面行走,都被人看低了两分。
有三元家的这种嘴巴没把门儿的在身边,下面那些人不管玩儿什么猫腻,也都不敢太过,要不然说不定什么时候就会从三元家的嘴里传到太太耳里。
聂太太关注的点却不一样,“他们直接把东西留下了?也就是说他们每次办事都用的是崭新的东西?”
咦?
确实是这个话。
三元家的就点头,“应该是的。”
聂太太便更觉得五味居讲究了,“既然他家办酒席用的都是新东西,咱们收着那么老些桌布下次也用不上,你待会儿去看着,谁愿意要的,谁就把那些东西分了吧。”
三元家的赶紧应了,“奴婢一定会盯好的,不会叫他们打起来。”
第1551章
这讨厌劲的!
有屋里的丫鬟已经忍不住偷偷翻了白眼。
但耐不住人家得主子的信任啊,她们还真不能拿三元家的如何。
上次有人在太太面前叨咕三元家的坏话。
太太就看着人蹦跶,蹦跶完了,才来了句,“三元家的就是个实心眼的,爱说实话,得罪的人也真是不少。可话说回来,如果不是自个儿心虚,没把事情办漂亮,如何怕别人说呢?”
这一句话把人给吓得,当时跪在地上就不敢抬头了。
这不聂太太听了这话,还很是认同,“涉及到利益,大多数人是不肯相让的,连针头线脑的都要争一争。”
三元家的很是感慨,“可不就是这话。”
聂太太就呵呵笑,“你来看看这个。”
她顺手递上了手霜。
大红色的瓷盒子,盖子上画着奇奇怪怪的一个花纹,便再无什么配饰了。
那花纹是陈春燕自个儿设计的logo。
三元家的:“这不是五味居带来的手霜么,听太太们私下议论,都说这玩意儿好用着呢,都跟人打听这是哪儿买的。五味居能买到,就说明这东西是买得到的。”
聂太太点头,“可不就是这话!”
三元家的聪明了一回,“您也想买这玩意儿,成啊,奴婢帮您打听去。”
聂太太:“我们这些内宅妇人,平常没什么事情可做,可不就只有想辙赚点脂粉钱么,能再给儿女留下点,那可真就是阿弥陀佛了。”
哦,这是想做买卖了。
三元家的一琢磨,这买卖能做!
太太们都喜欢,只要有货过来,就不愁卖!
三元家的:“太太放心,奴婢这就出去打听去,奴婢打听不到,不还有我们家那口子么,他跟五味居攀得上交情,叫他去,准备错的。”
聂太太这就满意了。
她朝近身伺候的大丫鬟招手,“把五味居留下的手霜面霜各给三元家的拿两个,你拿回去多用用,照着买,别买错了。”
三元家的拿了东西就回了家里,撩开帘子,见自家男人还躺在床上挺尸。
她把东西往桌上一放,就不乐意了,“我这一天天的,老天拔地的,累得都不成人形了,你倒是躺得舒服。”
嘿,这老娘儿们,还挑起爷们的理儿来了!
聂管事翻了个身,真是不想看那张脸,他怕他忍不住打她。
三元家的却没想过放过聂管事,“嘿,嘿,你装什么睡,太太有正经差事交代下来。你现在去追五味居的人还来得及,等人家跑远了,你再去一趟三井村,还不是你自个儿受累。”
聂管事腾地坐起了身,脑仁儿都在疼,“有正事儿,你不直说?!”
三元家的:“你听我说了吗?”
聂管事摆摆手,“我不跟你吵。有什么事儿,你赶紧说。”
三元家的指指手霜和面霜,“太太想做这生意,打发你去问问在哪里进货。”
聂管事披上衣服就往外跑。
憨婆娘有句话说对了,他真的动作快点儿了,五味居去得远了,他搞不好还真的追到三井村了。
累了这么些天,他也很想好好歇着了。
第1552章
聂管事不会骑马,叫人套了马车,颠颠地朝陈春燕追去。
而先前还说要帮着打听消息的三元家的,这会子又坐在椅子上吃蛋糕了。
自家那口子能一口气到位的事情,她就不去受这个累了。
聂管事是不知道三元家的心思,要知道,保不齐要喷出一口老血来。
聂管事:“快点,再快点,一定要追上五味居的队伍。”
他哪里能追得上呢?
五味居的队伍出发的早就不说了,那些累赘的杯盘碗盏,根本没往回带,直接让人朝曾家老宅运去了。
董明春在那边,叫人收拾到厨房去,烧开水消毒。
她暂时还不能离开,毕竟门楣上陈府的匾额还没挂上去呢!
陈春燕一路轻车简行,牛车什么的,留在太平镇,等着运卖菜的空筐子回去,木屑也不能浪费是不是?
草木灰的作用大着呢,杀虫、肥地,碗盘油腻了,再用草木灰水洗碗,那都是行的。
真是没一点浪费的。
是以那一路只有骑马的跟着,速度那是真的快。
聂管事跟在后面追,人都要散架了,也没追上。
他撩开帘子一看,得,前面就是三井村了。
他扬声道:“放慢车速。”
既然都到这份儿上了,他也就不挣扎了,慢慢走吧。
三井村的人笑得见牙不见眼的,酒楼大赚了一笔,这就意味着他们跟着小赚了一笔。
桌布不得用羊毛啊,羊毛哪里来?除了从牧民手里收购,就是村里自己养的羊产的毛了。
这不是秋天了么,又到了剃毛的季节了。
呵呵。
桌上吃的菜和肉哪里来的,还不是村里自己种的养的,只要是用到了的,他们都分润了的。
更别说作坊里了,那人家可是直接赚钱的。
总之一个大生意做下来,那是人人都开心。
聂管事心里犯嘀咕,“这地看着也不见得多肥啊,还不是黑土地呢,就算丰收能丰收到哪儿去,瞧这一个个笑得。”
陈春燕刚刚洗了把脸,抹上了面霜,就听到蔡大丫来报:“聂家那管事上门了。”
她赶紧把银票拿出来数一数。
这数也没错啊。
这么急吼吼地追来,能为的什么?
蔡大丫也笑,“我也以为他多给了一千两呢!”
她一愣,她如今说出一千两这么巨大的一个数字也能这么自然了。
她以前连三五百个钱都没见过呢!
陈春燕把钱交到蔡大丫手里,“让几个兵士护送你去五味居,把该走的账走了。”
她说着就往出走,准备去看看聂管事到底要干什么。
聂管事跟每个第一次到陈家外院大书房的人一样,第一件事就是看沙发。
陈春燕:“聂管事对沙发感兴趣?”
聂管事老脸一红,这被人逮个正着的。
陈春燕却一点都不介意,她还说:“你看这茶几,跟着沙发是配套的,也特别好用。
“这不占地方,可家里来了人,吃饭也坐得开,你看这里能拉开,里面还能放东西,
“住的厢房不够大,家里怎么布置都显得挤,可不就得从这上面下功夫么。”
陈春燕这拉一下那儿拉一下的,茶几就变了模样。
第1553章
聂管事真的有点儿心动了。
说住着厢房,怎么收拾都显小可不就是说到他心坎里去了么。
他住的地方可不就是……
哎,不是!
他是干嘛来了,怎么就被人推销了一脸东西呢!
这燕老板也真是能耐啊,见缝插针地卖东西。
他笑着说:“今天来,是有事儿求你的,也不知道你方便不方便。”
陈春燕实在是想不出聂管事有什么事儿能求她的。
她便说:“聂管事说出来听听,能帮的我尽量帮,可你也知道,我就是一个小姑娘,能力有限,如果真的帮不上忙,你可不能生我的气。”
瞧这话说的,真是一点口风都没漏。
聂管事不敢将陈春燕真当成小孩子对待,“是这样的,你们不是带过去一批手霜和面霜么,我们太太想买。”
陈春燕立刻明白是什么意思了。
她特地带这些东西过去,为的不就是这个么。
她乐呵呵道:“这值当什么,你们家太太要买,我帮着买也就是了。”
聂管事就苦了脸,“我们太太是想做这门生意的,这不是想赚个脂粉钱么!”
陈春燕:“哦,原来是这样。那得看你们太太准备往什么地方卖这些东西了,往南边卖可不行,有人往南边运了,自家的东西不能跟自家的东西打架不是?”
嗯?
这话的意思怎么有点不对呢?
聂管事狐疑地看着陈春燕。
陈春燕笑着说:“哦,那些个护肤品是我自家的生意。”
聂管事差一点就从沙发上滑下去了。
你说说都是女人,燕老板咋就这么聪明,自家婆娘咋就这么笨呢?
如果自家婆娘有人家一半聪明,他干什么还要给人家当牛做马的,回家躺着当老太爷去了。
聂管事:“那你的意思是,如果我家太太想卖,就只能朝北边卖?”
北边哪能比得上南边,那寒碜劲儿,哎哟,榨不出二两油来。
陈春燕:“北边儿啊,鞑靼啊,高丽啊,倭国啊,我也管不着你。只别往南边去,那边的市场有人占了。”
聂管事心头一跳,高丽就不说了,暗暗的交易,那真没什么,谁还没往海外……那啥点儿东西呢。
海外的钱毕竟好赚。
但鞑靼……我的天啊,这被逮到了,是要杀头的。
陈春燕见他有顾虑,故意道:“我有消息,朝廷准备开互市了,这样一来,除了铁矿这种重要的东西不能交易,还有啥不能交易的。”
她那个市场,反正有兵士守着,不管是不是朝廷允许的,先甩锅给朝廷,做出互市的样子来了,牵扯的人多了,朝廷也就不敢随便动了。
聂管事:“真的?”
陈春燕:“不信,你自个儿看不就完了。”
聂管事放下了心,敢这么说,那就必然有这事儿了。
他说:“这样说来,只卖北边也不是不行。”
陈春燕:“我们除了基本的手霜和面霜,还有很多其他产品,我叫人拿给你瞧瞧。”
那些个方子,许京墨都叫人捎给陈春燕了。
许京墨如今不怎么亲手大批量做护肤品了,他只做研究,改进效果。
品种就这么多起来了。
第1554章
陈春燕去抱了个匣子出来,打开给聂管事瞧。
匣子里琳琅满目地装满了大大小小的瓶瓶罐罐,不过总的来说,个头都很小。
陈春燕着重介绍一个带着玫瑰花图案的瓶子,“这一瓶是玫瑰花精油,你别看它少,我跟你说,它才是这些东西里最贵的。一斤精油需要二千五百斤玫瑰花才能提取得出来。这可以说是花中精华。
“玫瑰花精油可以淡化脸上的斑点,美白皮肤,还能恢复肌肤弹性,使其看起来水润光滑。而且使用方法非常简单,每天早上起床时,滴一滴在温水里,再用毛巾按压敷面就行。
“毛巾,你见过的,就是我们之前带到太平镇去的那种。你带一瓶回去给你们太太,她一定会夸你。”
陈春燕把院子里种的所有玫瑰花全薅了,洗干净了,再来提取精油,就得那么大三瓶子而已。
一瓶顶多五十克不得了了。
聂管事听到陈春燕介绍这玫瑰花精油这样那样的,他的心肝都颤了,这得多贵啊!
“这东西,你有几瓶子?”
陈春燕竖起了三根指头。
聂管事的心肝更颤得厉害了,“那肯定很贵吧?”
陈春燕:“女人的美丽是不能用钱来衡量的,年龄越来越大,皮肤问题就会越来越多。男人为什么会找小妾,还不是因为嫌弃黄脸婆。但有了我的精油,这个问题就能解决掉,保证皮肤不再暗沉。”
聂管事咽了口唾沫。
他觉得陈春燕这句话说得很对。
聂太太得宠,对他们来说其实也是有好处的,他们这些做陪房的,都得依靠聂太太过日子不是?
他决定帮太太买一瓶回去,“多少钱,我买一瓶。”
陈春燕:“三百八十八,你买不了吃亏,卖不了上当。”
聂管事试探着问:“三百八十八……文……两?”
陈春燕:“能让女人永远保持美丽的东西,你觉得不值三百八十八两,你回去问你家太太,看她会不会打劈了你。”
聂管事:“我出门可没带那么些钱。”
陈春燕:“这有什么关系,你拿去给你家太太先用上,你们聂家那是怎样的家庭,还会拖着我这三瓜俩枣的不给?”
聂管事听了这话觉得舒服。
陈春燕:“再说了,我那儿不是还有两瓶么,聂太太拿去加价个一二百两的,那一瓶精油的钱不就赚回来了?你得先让人看得见效果,别人一看,聂太太最近好像真变漂亮了,自然会来打听用了什么吃了什么,那两瓶不就好买出去了吗?”
聂管事竖起了大拇指,“我先付一百两定金,剩下的钱我明儿给你送来,再顺便带一批货回去。”
陈春燕:“欢迎欢迎。”
聂管事揣着一瓶精油走了。
他总感觉怀里像揣着个金娃娃似的。
忙碌了一天,陈春燕也精神不济了,她早早洗漱了休息。
正睡得香甜,外面就闹闹哄哄起来。
陈春燕睁眼一看,天都亮了。
她踱着步子往外走。
于玲玲看到她,赶紧跑了过来,“盛小冬刚才来说,来了好大一群牧民,把村子外都围了,怕他们闹事,我们的人已经赶过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