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言情小说大农TXT下载大农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大农全文阅读

作者:又尽     大农txt下载     大农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1510章

    陈春燕:“集市也不需要大动干戈,就是摆地摊都行,但商品得齐全,只有一点你得记住了,不许有铁器,锅啊盆儿啊的,有陶的瓷的都行。”

    她的观点就是吃是能够让鞑靼人吃饱的,就算是秉着人道主义精神,也不能让他们饿肚子不是?

    但铁器是没有的,她之前听祁轩说过,有的鞑靼人打仗的时候,会狠到把家里的铁锅熔了打刀。

    呵!

    那就一点铁器都别给他们。

    廖敏柔简直佩服得五体投地,“行吧,我知道了,天色也不早了,我这就回家,再不回去,我爹该担心了,集市需要的东西,我明天调集过来。”

    他们家顺带卖南北货,东西多着呢!

    围墙外的陷马坑得填了,那些战马能治的都被拉上来治了,就算不能继续做战马,偶尔拉拉车也是好的,至于不能治的就杀了,准备卖马肉。

    马肉吃了烧心,不过对于缺少肉食的现在来说,只要卖得便宜,照旧有人买。

    而那些被鞑靼人撂下的同伴的尸体,那没得说的,自然被兵士们拉起来又拿去换军功了。

    钱要赚,功劳也要拿是不是?

    有的事情他们心里清楚,可跟着朝廷饿肚子,跟着燕老板吃肉,他们心里哪能没点成算,还真没有人有去告密的心思。

    一群人忙忙叨叨的,也没谁嫌弃刚挖的坑又得填累得慌,反而干得特别起劲。

    不为别的,只为那些小丫头看着呢!

    男人们在出力气干活,小丫头们就在旁边烧水泡茶,锅里还熬着粥,说是给他们当宵夜用的。

    反正谁饿了谁吃呗。

    有了这样一群小丫头,就跟有谁在旁边喊加油似的,男人们干劲十足,都想叫人瞧瞧,他们的力气有多大,他们是真男人。

    小丫头们却很知礼,虽然也是大大方方的看,心里却半点别的心思都没有。

    董明春说了,以后她们的婚事都由陈春燕做主。

    周八一背着手巡视,走到一个兵士旁边,抬腿就是一脚,“臭小子,把你的衣领理好了,再叫人瞧见你那些见不得人的东西,当心我打烂你的屁股。”

    兵士为了展示自己的肌肉,领口扯得略开了些。

    他嘿嘿笑,“哥,你不能自个儿有了媳妇,就看着兄弟们干着急吧,你这是饱汉子不知饿汉子饥啊。我看你跟燕老板也熟,怎么样?再去说说,叫咱们也参加个那什么……哦,对了,相亲会。

    “弟弟我娶到了媳妇,感激你一辈子。”

    周八一对这事儿还真上了心。

    他来之后每天抱着媳妇睡觉,心里别提多美了,如果媳妇再生个一儿半女的,他心里就更美了。

    他确实是好了,可他也得惦记着兄弟们才行,不然兄弟们也不能服他的。

    他点点头,“我心里有数。”

    他又指着偷瞄这边的兵士说:“都给我收敛点,要是惹恼了姑娘们,叫她们回去跟燕老板告了状,你们就擎等着挨抽吧。”

    他可是知道的祁大人来了这边,本来准备里应外合双面夹击拿下所有鞑靼人,但后来见这边跟人交易上了,这才悄没声息地离开了。

第1511章

    祁轩也没离开太远,他还得按照原计划疏通往北的商路。

    高丽那边往西南方向侵占了不少土地,是以他这条商路也不需要开得太远,只要与那边连接上即可。

    而且不打鞑靼人了,不还得打盗匪么,要不然功劳哪里来?

    他可干不出杀良冒功的事情!

    他手底下收来的匪徒,刚开始还有的人蠢蠢欲动的,心有不甘嘛,被人管着,哪里有无法无天来得自在。

    但听到三井村的动静后,他们就都老实了。

    他们没看见,但是想象的威力是最大的,哪怕不知道是什么东西,可听起来就可怕呀。

    他们顿时就收了心思,也许跟着祁大人老老实实地混,说不定还能混出个前程来,如果有了二心,保不齐现在就得死。

    祁轩也没想到,他带着人出来溜了一圈,还能收获这样的效果。

    他紧抿着嘴唇,压下了笑意,“上山,我倒要看看这山上的匪徒是何人,竟敢猖狂到敢打劫我的人的地步。”

    他说的正是打劫过陈春燕的山寨。

    只不过这个山寨倒霉,一点好处没捞到不说,还得被人秋后算账。

    那些刚刚进入卫所,还没有彻底洗白的匪徒便给祁轩做了前锋,一群人乌泱泱上了山自是不必再提。

    而鞑靼牧民也比陈春燕想象得来得早,第二天一大早的,那些揪着鞑靼游骑的尾巴找到了三井村的牧民就到了墙外面。

    这些人属于胆子大的,往常便跟在打草谷的人后面,等打草谷的人过去之后,大头被拿走了,他们再去捡一点边边角角的肉来吃。

    鞑靼游骑回返的时候与这些牧民打了个照面,都是自己人,游骑便将事情说了,牧民们才继续往三井村来。

    陈春燕正咕噜咕噜漱口,董明春就来了。

    董明春:“大小姐,一群鞑靼牧民赶着牛羊到了村外面,说是想交换点东西。”

    来得这么快?

    陈春燕吐掉嘴里的水,“你去清点一下库里还有多少粮食蔬菜,再叫人去通知廖敏柔,让叫调一点茶叶过来,盐……盐还得等……”

    她敲敲下巴,“叫人去一趟望江,叫谢楠送点盐过来,我是什么意思,他就该懂了。”

    棍子敲得够多了,该给甜枣了。

    谢楠弄的私盐不少,都是海盐,粗得很,但对于很多人来说,有得吃就不错了。

    不过陈春燕还是习惯吃井盐。

    其实她不是很明白,她记得草原上是有盐湖的,鞑靼人为什么不自己煮盐呢?

    她记得井盐就是打很深很深的井,几百米都有可能,然后提水上来,在锅里煮,把水煮干了,就是盐了。

    这也不难啊!

    可人家的盐活生生就是要从这边买,谁也没办法。

    董明春去清点了仓库里的东西,带了个册子过来。

    陈春燕稍微翻了翻,便道:“让人带着粮食和蔬菜先出去,如果还需要其他东西,咱们再去调集。”

    围墙是修了两堵,也确实是修得高,还没有修门。

    但是……也确实不是出不去。

    梁县那是四面都是围墙,三井村这边只有西面修了墙,还没有合围,想出去,从山上绕呗,只是骑不了马而已。

第1512章

    盛小冬为人机灵,这不又被董明春想了起来,提溜了出来,让带着人去围墙外面主持交易的事情。

    他当时就想给董明春跪了,叫一声亲大姐。

    怎么什么事儿都敢让他去呢,万一那些鞑靼人发起狂来,提刀要砍人,是他的胳膊挡得住人家的刀啊,还是他的脖子硬得别人砍不掉啊?

    都不是!

    这也太坑了吧!

    之前谁谁谁说他太活泛了些不好,他都不肯承认。

    如今倒真是觉得这样教训他的人才真是为了他好,他被上面的人记住了,也是悲催。

    有小子就说:“哥你也别苦着脸,春姐有什么事情都想着你,这还不是好事呀,以后有什么好差事不也是第一个想到你!”

    盛小冬腹诽,呵呵,需要杀鸡儆猴的时候,第一个想到的鸡也是我!

    不过这话他不敢往出说,只能苦着脸往前走。

    绕过了一堵围墙,就到了外面。

    牧民们看上去脏兮兮的,偶尔还能看到虱子在脸上爬。

    噫!

    盛小冬真想把他们的头发剃了,把衣服换了,全部拿去烧了。

    他也不靠近,只是把带出来的东西放在地上。

    就有鞑靼人上前指着东西,叽里呱啦地说了一通。

    盛小冬也听不懂,他估摸着是问他东西怎么换,他伸手从五只羊身上拍过,然后又点了点那一石粮食。

    双手晃了晃,表达出交换的意思。

    他又伸手拍了三头牛,又晃了晃手。

    兔子……嗯,好像现场没兔子,那就拉倒吧。

    还不够费劲的呢!

    他又从筐子里拿出一杆秤,又亮出玛瑙给众人看,现场称了一两,叫大家看好了,然后又指了指粮食。

    他这么干的时候心里直抽抽。

    他昨天是不知道玛瑙值多少钱的,还琢磨着按斤按两的卖的东西,哪能多值钱呢!

    结果他后来才知道,那些玛瑙好的都被陈春燕留下来了,而差的却被送进了首饰铺子。

    能进首饰铺子的东西那能不值钱吗?那可太值钱了。

    自家这燕老板啊,这赚钱坑人的本事真是首屈一指。

    但他一转脸就看到牧民们眼睛亮晶晶的,好似他们觉得用玛瑙来换粮食是一件特别划算的事情似的。

    牧民们不能一直吃肉,那样会便秘,他们又没什么像样的大夫,是以还得用牛羊换,只不过下一次来,说不定就会带来更多的玛瑙。

    牧民又冲着盛小冬咿里哇啦。

    盛小冬脑袋发晕。

    他从自己带来的筐子里摸出一包茶叶来,打开来叫牧民看。

    他点了点,露出疑惑的神情。

    牧民点点头,表示他确实要茶叶。

    盛小冬点点头,又比划着跟牧民讲价钱。

    不仅如此,他还主动推销各种干的山货,都是山上长的,平常丫头小子们上山打猪草,顺手就摘了回来晒干,吃不完,酒楼也用不了那么老些。

    正好卖给鞑靼人。

    不是缺蔬菜吗?就吃蘑菇木耳去吧!

    嘿,这群鞑靼人却连连摇头。

    盛小冬就迷了,您这是不吃蘑菇木耳,还是不认识蘑菇木耳呀?

    他转念一想,就琢磨着大概是不认识。

    哎,我这个脑壳,真是不够操心的。

第1513章

    这些个蘑菇木耳的,盛小冬还真不能不帮着推销。

    这些可都是姐姐妹妹们托他捎带来的,关系着她们的荷包。

    他一早就打定了主意,哪怕兄弟们的东西没卖完,也得将姐姐妹妹们的东西卖完咯!

    兄弟们好说啊,哪怕有点什么不周到的地方,请他们喝顿酒,这事儿也就过去了。

    但是姑娘们不一样,如果得罪了她们,她们记一年算是轻的,闹不好往后的日子,但凡又个风吹草动的,她们就把各种事情提溜出来说道。

    他是真心得罪不起呀。

    他就转头朝着墙里喊:“给我准备口锅,弄点肉和盐巴来。”

    小丫头们都在墙里等着呢!

    她们不是着紧盛小冬,而是着紧自己的钱包,毕竟她们暗地里赚点小钱,只要不耽误正事儿,陈春燕都是不管的。

    而且她们也不是不晓事的,每回弄回来的山货,晒干了之后,都会给董明春上交大头。

    上交六成,她们自个儿收着四成。

    山毕竟是陈春燕的山,如果不叫她们采东西,那东西就算是烂在了地里,那也没她们的份儿。

    但陈春燕没管,她们就该感恩。

    这是董明春提点她们的。

    这些小丫头看到盛小冬的模样,就知道鞑靼人大概不认识蘑菇木耳那些干货。

    啧!

    盛小冬会做什么菜呀,还得她们亲自来才行。

    小丫头叫人准备好东西,她们叫人用篮子将她们送下去。

    脚一沾地,她们便架了柴开始烧水。

    鞑靼人不知道一群姑娘想干什么,他们也不问了,就看着呗,反正问了对方也听不懂,对方答了,他们也听不懂。

    小丫头的动作非常麻利,这边烧着水,那边就有小丫头在切肉片了,也不用怎么调味,就是放了点盐,先腌上。

    水也不需要烧开,把木耳丢进去泡发了,洗干净了就行。

    木耳并没有什么根需要清理,她们晒的时候就已经清理过了。

    她们拿起木耳来,撕成一小块一小块的,好叫人看清楚。

    完事儿之后,将锅里的水倒掉,涮了锅,重新烧水。

    水烧开了,她先下了木耳,感觉煮得差不多了,再放肉片,最后撒一点点盐,就叫鞑靼人过来尝。

    鞑靼人哪里吃过这个,可不怕烫地吃过之后,觉得其实还不错!

    他们便点点山货,意思是那个怎么卖?

    小丫头们高兴了,她们的东西终于能卖出去了,可怎么卖呢?

    她们有些作难。

    她们要是卖得太便宜了,可就坑了大小姐了,大小姐手里毕竟还有很多山货。

    她道:“盛小冬,去问问大小姐这些东西怎么卖?”

    得,这些小丫头也学着使唤上他了。

    盛小冬能说什么,他还不是得去办!

    不过他没去问陈春燕,那太远了,耽误事儿,他叫人把他拉了上去,转头就问人,“咱们这儿的山货多少钱一斤,我问的是市价。”

    这个问题,小丫头清楚呀,“去城里卖,最多能卖一百五十个大钱。”

    盛小冬点点头,又叫人把自己放了下去,“三百个大钱一斤。”

    他还能不知道陈春燕,反正不管什么,二倍价往出卖就对了。

第1514章

    就这价钱,鞑靼人却也觉得不贵,他们徒有牛羊,卖不出去,也换不到东西,如今好了,总算是能正大光明换到东西了。

    虽然说一只羊换一斤山货从体积上来说亏了,但是那些山货他们能吃好久了,只要不会便秘,怎么样都成。

    鞑靼人又比划着说什么东西。

    盛小冬都想锤自己的脑袋了,他是真听不懂啊,心说:您就饶了我吧,我也不是个天才,根本没学过鞑靼话,就能理解得了。

    鞑靼人也觉得费劲死了。

    两方人就这么大眼瞪小眼。

    就在这个时候廖敏柔却带着人到了,“快放我下去!”

    她昨天看到那一口袋玛瑙就眼馋得不行,这会子好歹赶上了。

    她不仅带了货物来,她还带了通译。

    他们家的商队走南闯北的,哪能没个通译,而且说是不跟鞑靼人通商,可谁又不愿意跟鞑靼人通商呢,那边的东西随便拿个什么过来,都能卖高价。

    陈春燕那袋子玛瑙卖出的价格,看得廖敏柔眼睛都红了。

    人家商家吃不下,廖敏柔最后跟爹说了,她爹联系了她二伯,她二伯本就是做珠宝生意的,听说了有大量玛瑙,这不,早上就带着银票来领东西了。

    那厚厚的一叠银票呀,都是一二百,两三百的银票。

    这样赚钱跟抢钱也没什么区别了。

    她怀里揣着那么多钱,心里也慌呀,过来之前还先去给陈春燕送了钱。

    她递钱的时候,真感觉像是在割自己的肉。

    廖敏柔指使着人将东西拿出来给鞑靼人看。

    通译:“茶叶虽然不是上好的茶叶,但是普通人家用却是正正好的,煮在奶里,也喷香扑鼻。”

    牧民们连连点头,他们也不像南边的汉人,喝茶有各种讲究,他们为的就是身体好,好茶坏茶不都一样吗,是茶就行。

    他们顿时觉得这个小市集还不错。

    通译:“我们这边还收野兔,狼皮也收,如果还能有其他野物的皮毛,只要是完整的,都可以拿过来。”

    盛小冬看通译的眼神就有些羡慕,这些有一技之长的,真是到了哪里都饿不着他们。

    牧民:“多大的野兔?”

    通译看了廖敏柔一眼。

    廖敏柔就看向了盛小冬。

    盛小冬顿时想往旁边一躲,咋的,看咱干嘛,这是咱能说了算的吗?

    廖敏柔也不是真心想收野兔的,她就是看陈春燕也收,她就顺便收一收。

    她也不知道陈春燕的用意。

    可瞧着盛小冬的样子,陈春燕好像也没特别交代过。

    于是,她说:“健康的,活着的,我要拿回来繁衍兔子,死的不要。”

    牧民们就开始作难了。

    一箭射过去,兔子就算还活着,也健康不起来了。

    除非……是自己养的兔子。

    不过这样也好,兔子养起来快,生得又多,可比养牛羊马方便多了。

    牧民们点点头,“我们会带来兔子的。”

    最开始还得在草原上抓,草原上的兔子不少,总能抓到的,哪怕是叫小孩子去抓呢!

    二十只就能换一石粮食啊,还是划算的。

    牧民们用带来的东西全部换了想要的东西便准备离开了。

    通译却忽然道:“过几天来,有盐。”

    这是陈春燕让人传的话。

第1515章

    牧民们对这一次的交易非常满意,各自带着需要的东西会部族去了,部族里肯定还有其他人需要这些东西,得告诉他们一声。

    盛小冬赶着一群牛羊往回走。

    这些牛羊也真是不听话,他明明看到牧民甩甩鞭子,牛羊就乖乖往指定的方向走,到了他手里,到处乱跑就不说了,他赶到脸上了,那些牛羊居然就直接站在原地不动了。

    咋的,牛羊也认人啊?

    他赶着牛羊翻山绕过围墙,回到墙里时,和其他几个小子一样,累得都快虚脱了。

    牛羊数量不算太多,可也不算少了。

    牧民出来打草谷,其实和游骑的规矩一样,都是要带着牛羊的,因为牛羊就是他们的口粮。

    全部杀完了,固然方便携带,但是这不是天气热,东西存不住嘛。

    是以还是带着活着的牛羊比较妥当。

    三井村也有专门照管牛羊的人,盛小冬把牛羊交割给那群丫头小子,就去给陈春燕汇报情况了。

    盛小冬:“牛都是肉牛,眼看着就入冬了,正好卖个好价钱。羊的话,你看是留着产毛,还是杀了吃肉都可以。”

    陈春燕似笑非笑地看着盛小冬,“小丫头们跟着赚了不少吧?”

    盛小冬就苦笑。

    这话他答也不对,不答也不对,这没事的时候吧,那就真的无所谓,如果陈春燕要追究,他就成了高密的人。

    他这都成了叛徒了,今后在小姑娘们中间还能有个好啊?

    那绝对不能!

    他就看着陈春燕不说话。

    陈春燕:“实话实说!我得看情况,才知道怎么安排她们。”

    盛小冬:“确实跟着赚了不少,也许是因为牧民本来就没带多少牛羊来,他们更倾向于买山货,从她们手里买了不少呢!”

    陈春燕心里有数了,这一次没买粮食,是因为牛羊都卖了,粮食没牲口驮回去,等下次他们再来时,粮食肯定是主要的购买商品。

    陈春燕:“哪怕是肉牛,力气也比人大。你告诉她们,如果不想杀了牛吃肉,就弄了佃租牲口的地方,佃农如果要佃牲口耕地,就便宜佃给他们,但是草料的佃农自管,当然了,如果牛死了,那是得照价赔偿的。”

    盛小冬:“说起来,你的牛才是最多的呀,你让她们做这生意,自己难道不做?”

    陈春燕:“我这边的情况说不准的,还得看酒楼那边的情况,牛羊肉的需求量是多少?如果需求多,是不是得杀牛,如果牛给别人佃去了,我难道还能杀?那么不够的牛肉得从哪儿来?”

    盛小冬就明白了。

    自家东家站的高度都不一样,真不指望从佃牛这上头赚点钱。

    盛小冬:“成!我回头就跟她们说。”

    陈春燕:“告诉她们,她们要侍弄自个儿的牛羊,我没意见,但丑话得说在前头,如果侍弄她们的牛羊而忽略了我的牛羊,自个儿想想后果。”

    盛小冬缩着脖子就跑了。

    这个警告还是很有效果的,严格来说这些小子丫头都是陈春燕的财产,一个奴仆哪有资格有自己的财产啊,还不是陈春燕开恩。

第1516章

    奴仆没有资格有财产,毕竟他们连户籍都是奴籍,他们的财产说实话,都还挂在陈春燕的名下,只是做了标记而已。

    等他们娶亲或者嫁人的时候,陈春燕考虑放奴籍,才会将财产一并给还给他们。

    所以……千万别贪心,千万别行差踏错,要不然主子将你卖了,你可真就啥都没有了。

    盛小冬听懂了陈春燕的意思,他回过头来就开始挨个儿警告丫头小子们。

    一群围着自个儿牛羊打转的丫头小子被吓了一跳,发热的脑子终于冷静了下来。

    他们回头看那些被他们抛在旁边,没有理会的,属于陈春燕的牛羊,心尖都在颤抖。

    好日子过久了,真是失去了应有的谨慎啊。

    一个个的被吓得不轻。

    盛小冬就说:“还是东家厚道嘛,如果看着你们犯错,再找只鸡出来杀了儆猴,你们照样得怕,可有的人就得倒霉了。

    “好好做事,东家是什么样的人,我清楚,你们也是清楚的,别想那些有的没的了。

    “这些牛要佃出去的,其实肉好吃不好吃都不重要的,只是需要按时放养罢了。

    “我有个主意啊,你们去村儿里找个小孩子给你们当放牛娃,小孩子的工钱不也便宜么,你们肯定亏不了。”

    他也在村儿里住过,哪里不知道放一天牛的价钱,那真是一个铜板就能搞定的事儿,放一只牛是放,放一群牛也是放,人家肯定愿意的,顶多再加两三个铜板就不得了了。

    丫头小子们一听觉得这个办法真行。

    他们回头就找放牛娃去了。

    且不说这么多牛羊给小子丫头带来的心态上的改变,就连佃户心里也有了变化。

    谁不希望主家强大啊,主家越强大,他们的日子就会越安生。

    就有人上前问牛羊怎么卖。

    董明春知道陈春燕的心意,“这是成年的牛羊,牛八百钱,羊五百钱。”

    这一到手就赚钱,这赚钱的能力也是没谁了。

    那人就问:“能问问你们买成多少钱吗?”

    董明春直接道:“牛五百钱,羊三百钱。”

    佃农的脸色都变了,这样赚钱吗?

    董明春当作没有看到众人的脸色,接着说:“眼看着就到冬天了,牛羊肉的消耗量大大增加,这些牛羊恐怕都不够。”

    只有将所有人连成了利益共同体,才不会有人告密,当有危险来临时,才能引得所有人同仇敌忾。

    三井村的人会算计,其他村子的也他也不笨啊,卖出一头牛,就赚三百文,卖出一只羊就赚二百文,这可真是再好没有了,多卖几只,一亩田就有了。

    梁县成气候的酒楼只有五味居,五味居肯定用不上别人的牛羊,那没关系呀,他们可以拉到别的城镇去卖。

    就不说别的城镇了,就说刘大官人……

    刚想起刘大官人呢,人家的管事就来了。

    刘能笑呵呵的,他跟陈春燕的关系好,陈春燕最初也是靠着他,才赚了一笔钱的,到了现在两边的来往也没断了,只不过四时八节送礼啥的,都交给了董明春处理而已。

    刘能:“我听说三井村来了一批牛羊,就来看看。”

第1517章

    董明春心说,刘家的消息够灵通的啊!

    她也不反感,两家走得越近,以后就越撕扯不开。

    他们不怕人拖累,事情如果出了,恐怕别人还怕他们拖累呢!

    陈春燕和祁轩想干什么事情,董明春心里其实是有数的。

    没见之前陈春燕还一力主张弟弟去考功名么,现在的态度却变成了随缘。

    考得上就考,考不上拉倒。

    她就说:“牛羊都是好货色,刚刚从草原那边送过来的。”

    呵!

    你们倒是坦荡,这事儿都敢往外说。

    但刘能转念一想又觉得不对,人家说什么了?

    好多汉人不也有草场吗,照样牧马放羊。

    他就道:“之前燕老板给家主人调理身体,家主人的身体好了很多,就想起燕老板说过猪肉生痰湿,牛羊肉生精血,这不是看到有好的牛羊肉,就琢磨着弄一点回去么。”

    董明春:“欢迎,欢迎。你瞧瞧,牛羊都精神着呢,现杀先吃,肉质肯定鲜美。”

    刘能就跟着董明春去瞧牛羊。

    不得不说,人家鞑靼人养牛羊就是有一手,瞧瞧这牛羊养得,就是比汉人自己养的牛羊高大壮实。

    刘能:“都不错啊。你这价钱如何?”

    董明春:“按市价来就行,绝不要你高价。”

    刘能在刘家本就是负责采购的,董明春这样一说,他在心里那样一琢磨,就回想起市价是几何了。

    牛八百钱,羊五百钱。

    其实也不贵。

    就刘家来说,正房夫人一个月的月例银子是五十两,少爷是二十两,小姐是十两,小妾姨娘是八两,个个手里都有钱。

    就算牛羊肉不是份例菜,叫他们花钱自己添点,他们恐怕也是愿意的。

    他左右一合计,就问:“你们这牛羊的供应稳定吗?”

    别主子吃顺了嘴,经常叫吃,他拿不出来,板子可是要打在他身上的。

    董明春就说:“还算稳定,我们不仅从外面买了,这不还自己养了么!而且还有自个儿的草场,是东家大姑和大姑父的草场。”

    嗐,那就行。

    刘能:“这样吧,逢三送羊,逢五送牛,先每样送一头,如果到时候不够用了,我再加。”

    董明春:“行。我们除了有牛羊,还有自个儿的暖棚,你要不要上去瞧瞧。”

    暖棚啊?

    冬天想在这鬼地方吃一口新鲜菜蔬不容易。

    有暖棚的话,其实很好,就是价格贵点也没关系。

    他点点头,“来都来了,看看也好。”

    两人便前后脚上了山。

    暖棚如今也有些规模了,棚里种着不少菜,而且……

    刘能就趴到了一个暖棚的窗户前,“咦,这是什么蘑菇,我怎么没见过?”

    要不说花圃老板是老实人么,陈春燕把暖棚这边的事情交给花圃老板之后,花圃老板当真十分上心,他的门路广啊,想着反正要试着栽种一些新品种的植物,那索性弄了一些菌子回来。

    花圃老板打听清楚了那些菌子的生长环境,再在暖棚里尽量模仿,还真让他把菌子种活了,那些菌子在适宜的温度下扩散孢子,就让暖棚里的菌子越来越多了。

第1518章

    花圃老板觉得暖棚实在不错,跟陈春燕说,有几块地方也适合弄暖棚。

    陈春燕给批了,拨了资金过去。

    现在育苗到了新地方,这老地方全部用来培养梁县这边原本没有的作物了。

    一个暖棚种着银耳,一个种着平菇,一个种着杏鲍菇,一个种着香菇,还有种金针菇、猴头菇和口蘑、牛肝菌的。

    看花圃老板那个意思,他还会陆续弄别的东西过来种。

    他是一个真正喜爱植物的人,只要有机会,他就愿意培养新的品种,只是他以前没那么些钱,又不会赚钱,自然不能随着心意祸祸。

    现在不是有陈春燕的支持吗?

    他的底气就足了很多。

    别说国内的种子了,他还托人打听随着海船运回来的种子和植物,那些他也要的。

    陈春燕知道之后,奖励了花圃老板一座山,当然不是给,只是借用。

    花圃老板将花圃大半搬到了三井村,靠着山培育花,在山上培育树,之前是需要付租金的,后来就被陈春燕免了。

    只不过花圃老板没同意,他说他拿了陈春燕的工钱,陈春燕要给减租,他敢接受,但不要租子,他都不敢在三井村待了。

    这个人啊,把事情分得很清楚。

    行吧。

    跟这样的人相处不用害怕吃亏,陈春燕也愿意长久合作。

    现在这几个暖棚还真就叫花圃老板总管着,叫丫头小子们跟着打下手,至于他们能学到多少东西,还得看他们有多少悟性了。

    具体的事情,陈春燕是不管的。

    花圃老板见董明春来了,就说:“第一批菌子都成熟了,我正说着摘呢,你就来了。”

    他说着话就带董明春进去看,树干粗的培养土上,立着长了满满的菌子,有些菌子还没有长大,有的却已经可以摘了。

    董明春:“辛苦你了。”

    她走在外面代表的就是陈春燕,该有的态度还是得有的。

    花圃老板就呵呵笑,心里也松了一口气,生怕董明春找他的茬似的。

    刘能看了满眼的菌菇,竟然觉得口舌生津,很想尝一尝。

    他自然知道这些菌菇有多难得,这些东西原本只有南方能吃到的啊!

    偶尔有过来的干货,那肯定没有新鲜的美味啊。

    他舔舔唇,问:“这些菌子怎么卖?”

    董明春:“你是跟我们东家合作最久的人了,价格自然好商量,如果这些东西能在你们家待客的时候用上,那可真是给我们长脸面了。”

    刘能眼珠一转就明白了董明春的意思。

    嗐,不就是叫自己往出宣传吗?

    可以,没什么不可以的!

    反正自家也没人能在这里种出蘑菇,两家没竞争关系,宣传就宣传呗。

    他当即道:“这是自然,你们家的场子铺得越开,名气越大,咱们家能用你们家的东西,岂不越有面子?这是好事啊。”

    董明春知道刘能听懂了,“刘管事你需要多少菌子,需要哪种菌子,你吩咐一声,我这就叫人帮你摘。”

    刘能:“炖鸡汤适合用哪种菌子,我今儿先买回去,炖了给家主人尝尝,吃着好了,你们天天往我们那儿送都成。”

第1519章

    董明春就把事情吩咐了下去,然后请刘能去一旁的值班房里坐。

    陈春燕是不会亏待人的。

    值班房建了不大的三个,一个是男生宿舍,一个是女生宿舍,用来值夜的,而最后一个则是大家白天时休息的地方。

    白天嘛,就不分男女了。

    陈春燕现在就是尽量让大家淡化男女的概念。

    我管你是男是女,活都照样干,女孩子的体力不行,重活干不了,但别的活计也少不了,谁都别给我拿张作乔的。

    而那些拿张作乔的人,已经被陈春燕处理了一批了,短时间内,还真没人敢再来捋她的虎须。

    刘能进了值班房,就看到丫头小子们在各自的办公桌上,埋头写着什么。

    他当即道:“你们这儿,连小丫头都学习写字儿了啊。”

    他这是打趣的话。

    他可是见过手底下那些仆妇记账的,上面全是圈圈三角的,难为她们时隔多年,还能准确说出当年的账目是怎么回事。

    他以为小丫头也是这种情况。

    董明春:“是啊,每天晚上有空了就跟着先生上晚课,现在嘛,认识了得有七八百个字儿了吧,反正听说读写是没问题的了。”

    刘能睁大了眼睛,这到底是什么人家啊,真舍得钱让下人学习?

    他走过去看了一眼,见人家真是在写字儿,虽然字儿不漂亮吧,但也是字儿啊。

    他都惊呆了。

    这家人还真舍得啊。

    他忽然觉得在这样的人家做活,比在刘家做活要有前程得多。

    至少从这样的人家出来,以后哪怕不给人帮佣了,也有一技之长不是?

    他心里酸酸的。

    小丫头却合上了册子,“里面记录的是我们栽种果树的过程,是秘密,不能给外人看。”

    他们改良了什么,效果如何,都得记录在册,下一次才有个比对的。

    确实是秘密,不好叫人看的。

    刘能:“……”

    行吧。

    做人得自觉,他不看就不看吧。

    他转开了。

    董明春:“沙发上坐吧,那里舒服些。”

    刘能坐在了沙发上,只听见嘎吱一声响,他就陷了进去。

    他试着动了动,沙发还有弹性,靠背还有弧度。

    虽然天气还热着,但在山上坐这样的沙发,也不觉得难受。

    他又看向了董明春,“你们这儿还有这样的好东西呐!这东西怎么卖?”

    暖棚这边的沙发是后来添置的,郑林带着人又改进过。

    主要是之前他们说坐久了之后,经常坐人的地方会凹陷下去,郑林便着手改进,如今这沙发到底比最初的好多了。

    董明春抬手一划拉,“这么一个大的带两个小的,一套一共一百多两银子,如果你要,可以给你抹了零头,就收一百两。”

    刘能的眼珠转了转,他琢磨着这样的家具兴许能让主家满意。

    而且这种家具用的木料好不好的,根本不重要,主要还是看皮,如今三井村恰恰好又不缺皮,这样一来,这玩意儿到底值多少钱,还不是人家上下嘴皮一碰的事情么。

    他说:“其实如果再做得精致些,给我们家小姐当陪嫁也使得,价格嘛,也好说。”

第1520章

    董明春立刻反应了过来,她知道大生意来了,“这事儿得跟我们大小姐谈。”

    如今三五百两银子的事儿,陈春燕都放权了,一来她管不过来那么多事情,二来也显得对下面的人很信任。

    至少董明春和郑林都肯为陈春燕下死力气,还生怕陈春燕赚不到钱。

    但如果涉及的钱上千了,该报备的还是要报备,毕竟一千两银子也实在不是个小数目了。

    刘能一边吩咐暖棚的人摘了菌子给他送到山下去,一边跟着董明春去见陈春燕。

    暖棚距离陈家新宅其实并不很远,两个人下了山,步行了没多久,便到了。

    陈春燕对于自己的二把手过来一点都不意外,从早到晚的,董明春不出现在她面前十次八次的,这一天都不算完。

    她点点头,“让他们进来。”

    蔡大丫便转身传话去了。

    要不说都想跟在主子身边呢,蔡大丫和于玲玲哪怕刚来这边,但一天天的跟在陈春燕身边,就算是董明春来了,也得她们回禀。

    走出去,谁不给她们两分面子啊,就怕她们在陈春燕耳朵边叨咕小话。

    董明春却没有进来。

    蔡大丫:“客人带到外院花厅了,是刘家采买上的管事。”

    陈春燕就知道是谁了。

    刘能来了。

    呵呵,大买卖来了。

    她溜溜达达地往出走,尽量靠着少得可怜的树荫。

    都是小树苗,没长大呢,遮不了多少太阳,好歹聊胜于无。

    还没有走近,就听到刘能夸,“嗯,你们家配的花草茶也不错,秋天喝点这个,嗓子都舒服了不少。”

    董明春:“可不就是想着秋天干燥,特地配的润肺的花草茶么,你要是喜欢,离开的时候包一包走。”

    刘能:“这怎么好意思?”

    也不是多值钱的东西!

    只是做得比较细致罢了。

    董明春按照陈春燕的要求,让人用薄薄的细棉布包起花草茶,一包就是一个人一次的量,用开水冲泡即可。

    方便极了。

    董明春:“没什么不好意思的,还得感谢你经常照顾我们家的生意。”

    刘能就呵呵笑,“那就多谢你了。要真说起来,这边的好东西可真多,久了不来吧,打眼一看,真是这儿也好,想把家里换成这样,那儿也好,想把家里换成那样。”

    董明春顺嘴接话,“其实也容易,如果你下次要修宅子,事情交给我们办,我们一准儿从内到外给你弄得妥妥当当的。”

    还真行啊?

    刘能就说:“那话就撂这儿了,我以后有事儿就找你们。”

    不等董明春说话,陈春燕就走了进去,“只管来找,别人嘛,我说不准,但是你来,我给你算个成本价。”

    董明春低下了头。

    陈春燕嘴里的成本价也是很有水分的啊。

    就比如说沙发吧,以成本价出货,木工作坊就不赚钱了吗?

    还是赚的啊!

    而且沙发上的原料还不是来自陈春燕的手里,牛皮、木头哪一样是不算钱的?

    还不都是跟木工作坊算得清清楚楚的。

    哪怕是陈春燕左手倒右手的事儿。

    这事儿吧,刘能不知道。

    他听了陈春燕这话,心里还很熨帖。

第1521章

    刘能确实是需要重新盖房子,毕竟儿子要娶媳妇了嘛,不把房子修得好好的,怎么能把城里的媳妇哄到乡下呢?

    媳妇的娘家也是得力的,陪嫁不老少呢!

    而且人家那边又没有儿子,后面哪怕要过继个嗣子过来,家里的东西多半还是要陪嫁给闺女的。

    嗣子说到底还是惦记着亲生父母,孝顺的,在老两口老了之后,伺候得妥当点,不孝顺的,干脆接了亲生父母到家住。

    这些都是活生生的例子,两个能挣下那么一份家业的两口子不会看不明白。

    他们辛苦了这么些年,攒下的东西,与其给了不知道好坏的嗣子,还不如陪嫁给亲生闺女。

    刘能可不就占便宜了么。

    媳妇有那样的陪嫁,他儿子将来就算是躺在家里吃上三辈子都够了。

    当然了,前提是儿子不染上恶习。

    有时候啊,人家舍得陪嫁,还得这边摆出态度。

    刘能就琢磨着是不是趁着土没有冻住,先把房子修起来,到了冬天,不是要烧火炕嘛,就能把屋子烤干了。

    他左右一盘算,那房子修出来也是自家住的,自家住着舒服不比什么都重要啊,这房子还得修,得尽快修。

    他就说:“是这样的,我那边买了地,准备修房子,你看看怎么修比较好。”

    陈春燕:“我们现在修房子用的是砖,空心砖,专门打一炉子放在屋子里,烟囱却从砖墙里面过,冬天烧火做饭冒出来的热气,从砖墙里面过一遍,整个屋子都是暖和的。”

    她还没说,地面上有地龙,这样一来,整个屋子都暖和起来了。

    在建的新房就是这么弄的,只不过如今没有腻子粉,想自制也没那么容易,最主要的是没有胶水也没有玉米淀粉,这玩意儿还得往后靠,等以后有机会了再说。

    但人民的智慧是无穷的,徐家介绍来的包工头师父就说了:要是嫌弃这砖墙不好看,等修好了之后,他在外面套一层木板,木板上好漆,可不就跟木头造的房子一样了么!

    地面当然还是铺瓷砖,只不过廖敏柔家烧瓷砖的手艺不过关,那边第一次铺瓷砖的师傅,手艺也没练到家,瓷砖一切,咔,碎一块。

    且扯着皮呢!

    师傅怪廖敏柔家的手艺不好,廖敏柔那边怪师傅的手艺不好,反正掰扯不清楚。

    刘能听了陈春燕的话,不是很理解这意思。

    陈春燕:“三井村新盖的房子就是那样盖的,几个宅子的进度不一样,你可以挨个去看看就明白了。”

    刘能便跟着陈春燕往外走。

    步行过去也不远,三个人溜溜达达地往三井村去。

    陈春燕指着前方,“呐,那就是我们村新盖的房子,最远处的,还在打地基,往这边靠的,已经在砌砖墙了,再到这边,二楼已经有了雏形了。

    “再过来在装饰内部,最后这边,已经快要完工了,已经在平整路面了。”

    外观是水泥原色的房子当然不够好看,但修建的速度快啊。

    刘能:“你们这么修房子,真的不会漏水吗?”

    嗯?

    陈春燕终于知道她上次跟董明春说的时候忽略什么了。

    这个时代没有防水材料啊!

第1522章

    别说现在了,就是放在现代,那厕所防水没做好的,水还朝楼下漏呢,一天天的还不够扯皮的。

    陈春燕有点无语了,她当时琢磨着修这房子,也没想到会有这样的问题啊。

    但是……当着客人的面,面子得撑起来,“到时候在楼上加一层挑高的屋顶,这样不仅可以防雨,在楼顶上晒衣服,也不怕下雨淋湿了。”

    董明春发誓,这绝对是陈春燕现想出来的。

    刘达能:“成。我的新房子就这么弄,我们家大小姐要出嫁了,陪嫁的家具就交给你们做,你们抽时间去省城量一下尺寸。”

    陈春燕自然是没有什么不答应的。

    送走了刘达能,她便拉着师傅讨论该怎么防水。

    师傅能说什么,师傅只能说:“我们多试试吧,也只能尽量了,不敢保证一定不漏水。”

    这就行了!

    陈春燕自己都拿漏水没办法呢。

    回到了新宅,陈春燕对董明春说:“还是只能修一层的,修一层的,哪怕没法做防水,至少可以在上面加个顶,也不至于影响太大。”

    这么说着,她就想到了玻璃房。

    在楼顶上再加一层顶,这太重了,也不知道他们自个儿烧的砖质量过关不过关,太重了如果撑不住……那才是坑了。

    玻璃是肯定透不过水的,在上面加盖一层玻璃房子,这不就轻了么,而且冬天可以当暖房用。

    种点葱啊韭菜的,不也合适么。

    就是玻璃的成本好像有点儿高。

    高什么!

    不准备付钱了。

    陈春燕这么想着,就给卫所那边去信了,让分两个匠人过来烧玻璃。

    原材料容易运送,但是成品的玻璃就难了。

    还是得人过来才行。

    玻璃贵就贵在技术上,你首先得知道配方,还得改良配方让玻璃看起来通透。

    但实际上只算材料费,是不贵的。

    她心里这么算着账。

    董明春也在心里算着账,“如果我们的房子都这么盖,这价格就太高了,还不如让他们暂时住在土坯房里呢!”

    陈春燕:“这也就是个备用手段,如果师傅们能解决防水的问题,那么烧出来的玻璃,切了之后就用来做窗户。

    “暖棚那边的菜不是一直长得不太好么,就是因为阳光见得少了,等换成了玻璃,采光够了,那些菜就长得好了。”

    暖棚那边育苗还可以,菜的话还真就只有菌菇长得好。

    董明春心疼地直抽抽。

    她看到陈春燕的千里眼后,就去打听过价格。

    当铺听都没听说过这东西。

    她又去珍宝铺子,问琉璃的价格,人家那琉璃黄的蓝的,还不如陈春燕的那个通透,都卖出了天价。

    陈春燕竟然要用这么贵的东西盖暖棚……董明春心疼到无法呼吸。

    这事儿就没法跟董明春细说。

    再贵的东西,量大了,价格也会跌下来。

    更何况玻璃本来就是暴利,自家用点儿怎么了?

    等这边的样板房出来了,陈春燕一定一定会请大家来看看的。

    之前的拍卖叫大家来看了,大家觉得很有意思,这个月廖家拍卖,又卖出了好价格,下个月肯定还会有人来。

    这就是样板的力量啊。

第1523章

    陈春燕的话说了没两天,三个匠人就被打包送了过来。

    陈春燕这边出面安置了。

    安置的地方距离烧水泥的窑不远,但距离宿舍很远,基本上隔着大半个村子。

    就是不想叫那边烟熏火燎的影响其他人的正常生活。

    匠人们没什么意见。

    陈春燕:“你们这边需要多少人打下手,我帮你们调人去。”

    匠人们面面相觑,这样的技术不得保密吗,还叫人来打下手,万一泄露出去了呢?

    又不是什么高精尖行业,其他人迟早也能摸索出来的。

    陈春燕也想得开,保密当然得保密,她得把最初的一笔大头捞够了才行,后面那些人怎么折腾,她也管不着。

    她便说:“总得让人来打下手,不然你们三个人,哪里忙得过来。你们放心,来的都是信得过的人。”

    雇工肯定是不敢往这边叫的,来的可都是签了卖身契的人。

    放牛放羊不算是体力活,忙不过来,就多调几个丫头过去也行,陈春燕就把小子都调了过来。

    董明春:“平时没什么,就是打猪草,她们怕是背不动。”

    陈春燕:“你说我背不动,我信,你说那些小姑娘背不动,我可不信,一个个的打小子们一拳,小子们都有站不稳的时候。那手劲儿大得呀!”

    好吧。

    三井村的姑娘真不能用常理揣度。

    董明春忽然就笑了,其实武师父们把丫头们训练得五大三粗的,其实也没什么不好。

    小子们就这么被调了过来。

    他们心里还忐忑着呢,不知道陈春燕叫他们来干什么。

    兵士们娶媳妇难的事情,还是很让他们触动的,都是穷人家的孩子,懂事都早,这不就琢磨开了么。

    可身边的姑娘,都是本事大的,赚的不比他们少,真要是说嫁人,人家未必就肯嫁给他们。

    陈春燕可是发了话了,婚事还是得双方本人愿意,她是不会乱点鸳鸯谱的。

    就这,能把小子们愁死。

    他们也开始手紧地攒钱了,好歹也得给自己哄个媳妇回家呀!

    他们平时伺候牲口,牲口出栏了,他们也是有钱拿的,到了这边还不知道有没有钱拿呢!

    陈春燕知道他们在想什么,就给他们吃定心丸,“老规矩。”

    小子们松了半口气,还有半口气没松下来,是因为他们不知道这玩意儿赚钱不赚钱。

    有胆子大的小子就说:“我们还指着这个存点钱娶媳妇呢,可别褶子了。”

    董明春一巴掌拍在了小子的脊背上,“你着什么急,且得等个六七年,到那个时候,什么钱存不够了。”

    还得等这么久的吗?

    小子们心里那个无语啊。

    谁家不是十五六岁成亲,偏我们得等到二十?

    董明春:“有意见?找东家说去吧。东家说了,十八岁可以定亲,成亲必须等到二十岁。”

    陈春燕正在跟匠人们商量以后要做什么东西,听到董明春提到自己,就回过头来,“啥事?”

    小子们呵呵笑,“没啥事儿,说笑呢!”

    姑娘必须十八岁出嫁,不出嫁就得交税,那是指的平民,但奴籍就没有这样的要求了,有的主家把人留到二十大几才配人的也是有的。

第1524章

    陈春燕回过头来就继续跟匠人叨叨。

    这些匠人是全才,以前是哪里需要哪里搬,所以木匠活啊、铁匠活啊,都能干。

    她发现这些人是宝藏,就琢磨着往深处挖一挖。

    她之前还在嫌弃砖房不牢靠么。

    这不,铁匠就被送过来了。

    如果能弄出钢筋,用钢筋加混凝土造砖房,那可比现在牢靠了十倍不止。

    陈春燕:“你们放心试验,让小子们帮着记录,需要改进的,就大胆改进,至于铁矿,我这边想办法给你们弄。”

    勘探铁矿是需要时间的,祁轩那边一时半会儿的也没找到,还得自己买才行。

    不过这钱却不能省。

    匠人忽然发现在这里做工好像比在山寨做工更好,至少这边的主家很宽容嘛。

    陈春燕离开了,匠人们就跟小子们打听三井村的事情。

    也没什么不能说的,小子们就老老实实说了。

    匠人们一听,啥,才来不到半年就存了这么老些钱了,看来在这里比想象中的还要好呀。

    他们浑身都是干劲,“得尽快存钱,把家小接过来才行。”

    回到了新宅,门口等着几辆马车。

    陈春燕眯眼一瞧,是谢家的马车。

    谢楠下了车,等着陈春燕走近。

    陈春燕:“里面说话。”

    别人都不知道,谢楠接到陈春燕的口信时,有多么兴奋。

    他之前一直想搭上陈春燕,可陈春燕不给他机会,如今有机会了,他还不得可劲儿表现啊。

    而且他过来的时候,看到有披甲的兵士在巡逻。

    这可就更不得了了,这是跟卫所也搭上关系了。

    这年头兵和匪也差不多,他们要跑商的人家,可不得这些人多关照着么。

    陈春燕请谢楠坐,“你家里的事情如何,我不管,但只一点,我们合作的事情不许后院的人插手,连问都不能问,你做得到吗?”

    谢楠终于弄清楚陈春燕的态度了,这是真的非常非常不待见陈冬梅呀!

    谢楠立刻保证,“我的正事一直在前院处理,从不带回后院,书房更是不许人进。”

    这就行了!

    陈春燕:“我知道你手里有盐,我需要一批盐,你看看什么时候给我送来。”

    这年头弄盐得先送粮食到卫所,那边给了条子,拿到条子再去换盐引。

    不过这一来一回的,猫腻就多了。

    卫所那边数量多开点儿,出盐的时候多出点儿,官盐夹杂着私盐,回头自己再煮点儿盐混进去卖,利润大着呢。

    谢楠:“知道你要,我来的时候顺便就给带来了,门外的车里。先带了一百斤来,如果不够,回头我再弄。”

    他的眼睛亮晶晶的。

    陈春燕没看懂这人的兴奋劲儿是从哪儿冒出来的。

    她就问出了口。

    谢楠知道陈春燕不喜欢虚伪的人,他要是这么弄虚作假一回,这关系就得断了。

    于是他就把盐引那一套讲了。

    陈春燕瞠目结舌,合着她守着一座宝山还没发现啊,她前前后后的往卫所送了多少粮食了都!

    她说:“回头我去弄点条子,你换成盐引,到时候我们来分账。”

    谢楠立刻笑了。

    这就是个无本买卖,不用送粮食去,还有条子拿,谁不愿意?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net/r31586/ 第一时间欣赏大农最新章节! 作者:又尽所写的《大农》为转载作品,大农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大农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大农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大农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大农介绍:
有一个傻子哥哥是怎样的人生体验?
那是天崩地裂的感觉。
有两个傻子哥哥是怎样的人生体验?
那是注孤生的感觉。
傻子的妹妹难嫁,谁都不敢赌,她们的后代是不是傻子。
不过那有什么关系呢?
我家有的是地,有的是钱,养得起老姑娘!大农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大农,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大农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