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4章
杨夫人前脚出了杨府去了学府街,和尚后脚就出了杨府。
有嬷嬷隐在街角的阴影里,瞧见了和尚,赶紧招手。
和尚走了过去,“施主。”
嬷嬷从袖子里掏出五十两银子递给和尚,银子是尾款,得给的。
和尚接了钱,“阿弥陀佛。”他想了想又道,“风水堪舆实是道士的行当,小僧委实不擅长,罪过罪过。”
嬷嬷嘴角抽抽。
这穷乡僻壤的,只有和尚庙没有道观,上哪儿找道士去,下次有事还不是得找你。
事情就是这样的,只要是沾上了一点,肯定就再也甩不掉了。
嬷嬷也没多说,笑呵呵地送走了和尚。
她回过头来,摸摸鼻子,其实也觉得叫个和尚来做道士的事情怪怪的。
得,就这样吧。
杨夫人到了学府街后巷,燕儿爹已经在门口等了很久了。
认了干亲的人家,可算作是通家之好,牛一松一早就跟燕儿爹说了其中的道道,燕儿爹重视得不行。
杨夫人下了马车,看见一人,就知道是等她的,不过没敢想那是陈春燕的爹,只以为是门房一类的仆役。
燕儿爹主动问:“是杨夫人吗?”
杨夫人矜持地点头。
燕儿爹:“请里面走。”可热情了。
杨夫人就觉得这家里的下人有点没规矩。
但转念一想,这家人乍富规矩不周到也是有的。
她就把架子端了起来,一点没有要跟燕儿爹交谈的意思。
燕儿爹几次想要开口,都没逮到机会,磕磕巴巴了半天,终于还是放弃了。
最笨说不了话就不说呗,反正牛一松交代了,只要礼数大面上过得去就得了,过后两家也不是非得交往的。
杨夫人淡淡瞥了一眼,见燕儿爹老实了,心里才舒服些。
燕儿娘坐在廊下做孩子的虎头鞋,瞧见燕儿爹带着一个女人回来了,便慢慢起身,“是杨夫人吧?”
杨夫人还没说话,燕儿爹已经一下子蹿了过去,扶住了燕儿娘的胳膊。
燕儿爹还埋怨,“你小心着点儿,别又动了胎气。”
前段时间一直在养胎,如今刚刚好了点,不能又叫动了胎气吧。
燕儿娘就拍了拍燕儿爹的胳膊,示意没事。
杨夫人错愕了一瞬,很快就了然了。
她这是想到两岔里去了,人家根本就不是什么仆役,是正经的男主人,人家亲自迎出来就是表达重视的,虽然说这种重视有点不合礼数,但……心意得接着。
她就笑着说:“不用客气,安心坐着就好,倒是我麻烦你了。”
两家人就凑在一起亲亲热热地说话。
而另一边,陈春燕已经把杨小姐叫到了面前。
她点点墙角的箱子,“你母亲托人捎带过来的。”
杨小姐的鼻子一酸,眼看着眼泪就要落下来了。
陈春燕:“你就安生在这里住着,到时候去城里,我阿娘的宅子待嫁。”
也就是说住不了几天了。
杨小姐:“老安人同意婚事了?”
没有!
陈春燕:“这事儿我们另想了办法给你解决。”
她就把事情前前后后怎么处理的给说了,“……闵大人是个好人,你们以后好好过日子。”
第1495章
陈春燕是真心叮嘱杨小姐。
人就是这样,劝和不劝离嘛,如果现在把闵家的弊端说一串,叫杨小姐还没嫁过去就心里不舒服,这样做事儿就不对。
要说如果杨小姐还有别的路可走,她还能说,可杨小姐这不是得一条道走到黑了么,根本没得选,那就不能那么干了。
杨小姐听出了陈春燕话里的意思,“我知道的,闵大人确实是好人,他女儿也大了,我会好好张罗婚事的。”
这就行了!
陈春燕知道杨小姐听懂了,也就不再多话了。
她又聊起嫁妆的事情,看杨小姐是怎么打算的,正说着话呢,外面就吵吵起来了。
陈春燕现在又住回了平房里,外面有个啥响动的,她都听得特别清楚。
她刚开始还以为装水车啥的,惹了村民要闹起来了,结果细一听,还不是的。
是陈三叔和陈三婶来了。
以前陈竹心还在周家时,陈春燕处理三房的事情还有点顾虑,毕竟自家的姑娘还在人家家里住着呢,但现在却不会了,现在该有顾虑的是周家,周家的姑娘在陈家呢,稍微给你穿点小鞋你都受不了。
她就扬声叫蔡大丫,“去看看,外面怎么了。”
她现在特别喜欢叫蔡大丫办事,就跟喜欢叫盛小冬一样,特别顺嘴。
蔡大丫面前摆着一只兔子,兔子身上扎着针,全身软绵绵的,不能动弹,她手里拿着刀,正琢磨着从哪里下刀给兔子剖腹呢,陈春燕就叫了。
她放下刀,一溜烟走了。
兔子好似都松了一口气。
陈春燕之前给蔡大丫提供了一个思路,就是哪儿坏了割哪儿,不过这需要无菌环境。
蔡大丫是不晓得啥叫无菌环境的,她只能尽量改进开刀时的环境,琢磨着改善了一点,给兔子拉一刀,再给缝合了,看几天死……
死得太快了肯定不行,那就证明环境还不够好,还得继续想辙。
于玲玲对于这样的蔡大丫也是非常服气的。
蔡大丫一路朝院子外面跑,开了门就看到俩半生不熟的人。
说熟吧,是因为脸跟燕儿爹长得有几分相似,说生吧,那是因为真没有正经见过。
她就问:“你们是哪位?在门外吵吵什么?”
周氏就推搡陈三叔。
陈三叔呵呵笑,“我们是燕儿的三叔和三婶,事情是这样的啊,我听说鞑靼人要打过来了,就想来问问燕儿准备怎么办?”
蔡大丫满心狐疑,“大小姐就准备迎敌啊,还能怎么办?”
陈三叔的脸差一点没绷住。
你们是不是疯了,你们要迎敌,我可是带着媳妇过来准备跟着你们一起跑的!
他转头就对周氏说:“那咋办,他们不走,我们自己走?”
周氏压根儿就不信陈春燕这边会迎敌,就这几个歪瓜裂枣,能打得过人家鞑靼人?
是洗干净了脖子往人家刀口上撞吧!
她就说:“大家都是一家人,哪怕是分了宗,血脉也是分不了的啊,你们家如果有什么好去处,也别藏着掖着的,今年我们家的余钱也还有,不会吃你们家的,喝你们家的,不用防着谁。”
第1496章
蔡大丫冷冷地看着周氏。
这人话里话外都说不占便宜,可眼睛里闪烁的光芒可不是不占便宜的光芒。
里面全是小算计。
如果要逃,两家人一起,吃的喝的用的,哪能分得那么清楚,是说不占便宜就不占便宜的吗?
就说陈春燕吩咐酒楼每天给老宅送点点心和瓜果,那是给陈老爷子吃的,要说二房和三房的人真的一点没吃,谁都不信。
每天给过去的量其实不少,一斤点心一斤瓜果,老人肯定是吃不完的,就盼着二房和三房能有点良心,别给老人全端走了,也叫老人吃点儿。
蔡大丫很不喜欢这样的算计,她如果不是受不了亲人之间这样的算计,她也不能自卖己身,离开了舅舅家。
她对周氏的态度越发冷淡了,“说了不离开就是不会离开。”
周氏撸起袖子就往前走了几步,“你这小姑娘怎么说话的呀,你能代表你们家主子说话了呀!你说不离开就不离开,这到底是谁的意思还说不准呢!我告诉你,你还别把我惹急了,你信不信我抽你?”
蔡大丫可是杀过匪徒的,她眼神冷了下来,死死盯着周氏。
周氏被盯得心里发寒,心说:这小姑娘怎么能看起来这么凶,这么狠呢?
她被盯得实在不自在了,就说:“你去跟你们家大小姐说,就说我要见她。”
蔡大丫关了门,转身就朝院子里面跑。
在田里种豆子的雇农就说:“这姑娘看着可凶,谁家里如果儿子拿不起事,娶个这样的儿媳妇回去那是顶顶好的。”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还真有人上心了。
有时候做母亲的太强势了,养出来的儿子就是软绵绵的,拿不起事,再娶个软绵绵的媳妇,等老两口一过世,儿子媳妇还不得被人欺负死。
所以还就得娶蔡大丫这样的霸道媳妇才行。
蔡大丫回到了屋里。
陈春燕跟杨小姐说话也说得差不多了,正商量着说杨小姐就算是成了亲,也可以在学堂上半天课,下午回去处理家里的事情,完事儿之后再帮着校对一下书局要印的书。
杨小姐觉得这样的生活很有意义,这才刚刚答应下来。
蔡大丫冷着一张脸,“是你三叔三婶来了。”
杨小姐就一眼一眼地看蔡大丫,怎么感觉陈春燕欠了这丫头几十万贯钱似的。
陈春燕:“我去看看。”
她起身就往外走。
她对蔡大丫还是有一定了解的,这人的话不多,可如果是正事,那肯定是该说的一句都不会少,只是不会有废话而已。
刚才那句话显然就没说完,多半是有什么话不好当着杨小姐的面说。
离开了东院,蔡大丫果然就凑到陈春燕身边说:“你三叔三婶来问你什么时候跑,他们想跟着跑。”
问我?
陈春燕一脸的莫名其妙。
她走出几步,回过了味儿来,“今天谢楠有没有从新宅这边路过?”
这话要是问于玲玲,一准儿回答没有注意。
问蔡大丫就不一样了,也不知道她是怎么做到的,就算从新宅这边跑过去一只猫,那只猫长什么颜色,你过几天问她,她都说得出来。
第1497章
蔡大丫只稍稍回想了一下,便道:“今儿并没有看到姑爷。”
陈春燕就明白了,感情谢楠带着人跑了,三房听到了动静,这才跑过来探口风。
她手一顿,忽然想起件事情,“去瞧瞧老爷子好着没。”
三房具体如何,又闹了什么事情其实都不打紧,倒是陈老爷子年纪大了,经不住折腾。
蔡大丫多的一句都不问,转身就走。
至于三房的人要在门口等多久,都不是她考虑的事情。
她开了门出去,立刻就被周氏拦住了。
她手指在周氏胳膊上一点,周氏便感觉胳膊针扎似的疼,不由自主地收回了胳膊。
其实不是感觉,周氏真就被扎了一下,蔡大丫随身携带针包,认识了穴位后,一天天的拿着针在自己身上扎,今儿是她第一次扎人。
也许是扎自个儿的次数多了,扎起别人来,也很熟练。
蔡大丫离开很久,周氏还在看自己的胳膊,她反反复复地查看,终于在胳膊上找到了一个小红点。
她把手举给陈三叔看,“你瞧瞧,这就是你侄女培养出来的丫头,连我也敢磋磨了。”
陈三叔心里就不是很高兴。
侄女是别人家的,媳妇是自己家的,出了事,他应该站在哪边,那真是想都不用想的。
他伸手拍门,“你等着,我找陈春燕要个说法去。”
远远地听到敲门声,陈春燕便蹙了蹙眉,她没叫这两个人进来,就是想晾一晾他们,好叫他们冷静点,不然就算请进来了,也没法好好说话。
她不信蔡大丫先前没告诉他们,自家这边不会出去避难,既然告诉了,这俩还坚持要见她,可见就是个说不通的。
晾一晾也好。
蔡大丫跑出一段距离,便开始埋怨自己,早点学骑马多好啊,不像现在出个门还得靠自己的两条腿。
庄子上养的马,除了踏雪是陈春燕的专骑外,其他的马,都是谁用得着,谁骑出去办事的,并不苛待谁。
但前提是,你得会骑才行。
在这一刻,蔡大丫下定了决心,她得每天早晚抽点时间出来学骑马。
稳婆能教的东西其实也不多,主要还是得上手练,是以她说起来是跟着稳婆和陈春燕学习,功课其实并不太多,完全抽得出时间的。
到了陈家老宅门口,她伸手敲门。
门上和墙上还有些斑驳的痕迹,都是之前三房恶心二房时留下的,二房懒啊,没及时处理,现在想处理,也处理不了了。
门里静悄悄的,也不知道到底有没有人。
她继续敲门,过了好半晌,门才开了。
是陈老爷子开的门。
蔡大丫行了个福礼,“给老太爷请安,最近可好着没?”
陈老爷子没有让开门,到底是瓜田李下的,他不好让一个小姑娘进去跟他单独相处。
他只道:“好着呢!”
蔡大丫:“二爷和二太太可是跟着姑爷离开了?”
陈老爷子眼中的黯然一闪而过。
那一家子人是背着他离开的,根本没人告诉他一声,他在外面溜达完回家,那一家子人早就跑得不见了踪影。
第1498章
陈老爷子就说:“嗯,跟着阿楠那孩子回去住一段时间。”
蔡大丫点点头,“我们家是不走的,您看看您是跟过去住,还是照旧在这里,我们天天送东西过来。”
陈老爷子:“倒也不必天天送东西,我还能做得动活计。”
蔡大丫:“原也是大小姐的孝心,您安心地受用便是。”
陈老爷子眼中的黯然渐渐消退,心里对大房到底还是满意的。
所以说爹锉锉一个,娘锉锉一窝嘛。
瞧瞧二房三房都是什么玩意儿!
陈老爷子:“你等等,前儿村口那家的小子套了几只野兔,给了我一只,你提回去给燕儿。”
这是做长辈的给做晚辈的东西,蔡大丫没有资格拒绝,她再三谢过,便提着兔子回去了。
周氏和陈三叔自然还站在陈家新宅的门口,他们俩一看兔子,脸色就不好看了。
他们自然知道这只兔子的来历。
前儿他们看到老爷子提着一只兔子回来,因着太久没吃肉了,心里馋得慌,便上前讨要。
人家老爷子是怎么说的?
老爷子说:“这兔子我是要养着抱崽儿的,可不能给你们吃了。”
咋?
才过了两天,这兔子就不留着了,巴巴地给陈春燕送过来。
陈春燕是缺这一只兔子肉的人吗?
蔡大丫人蔫儿巴巴的,心里却跟明镜似的,瞧着三房两口子的眼神,便猜到了二人的想法。
她用不带任何感情的语气说:“我家大小姐每天命人给老宅送一斤糕点一斤水果。”
你啥意思?你就是想说我们都不孝,就你家陈春燕孝顺呗!
周氏急赤白脸地冲上来。
门却砰一声关上了。
蔡大丫的脾气上来了,那可真是谁的脸面都不给的。
饶是周氏的反应快,及时停了脚步,可那门也险险地拍在了鼻子上,疼还是有点疼的,却没有大碍。
她靠着陈三叔的肩头就撒娇,“你瞧她!”
陈三叔恨恨的,“我瞧着呐!”
过了一会儿,蔡大丫又出来了,站在门槛里好整以暇地看着夫妻两个。
她抱着手说:“大小姐说了,二姑奶奶住完了对月,原也该回家去了,姑爷带她回去是应该的。
“至于二老爷和二太太,他们跟着女儿女婿过去住几天,这谁也说不出什么话来。
“三太太就该学着二姑奶奶,老老实实的在家待着,三老爷至今也没个一儿半女呢!”
周氏的脾气是典型的周家人脾气,跟炮仗似的,一点就炸。
她指着蔡大丫,“你说谁不能生?!”
蔡大丫:“我可没说。”
周氏:“你就是说了!”
蔡大丫心里就有些厌恶,怎么还扯不清了呢,“暂时没有儿女和永远没有儿女是不同的。”
她的意思确实是前者,周氏要往歪了理解,她也实在无奈得很。
周氏哪里肯听了,她大力推开蔡大丫,就要进内院向陈春燕讨个说法。
蔡大丫猝不及防之下被周氏推得踉跄着后退了好几步,差一点点就摔倒了。
她终于知道为什么大户人家要养很多丫鬟小厮了,这门户就不是一个两个人能守得住的。
第1499章
也是这几天忙乱,人都被送到三井村去帮忙修防御工事了,那是大事是正事,谁也没有拦着的道理。
是以陈家新宅这边一共就没有几个人。
洒扫上的只有两个人,厨房上的有两个人,再者就是传话的小丫头两个,跟着陈春燕的就只有蔡大丫和于玲玲。
可陈家新宅三路屋子,每一路五个院子,每个院子又三到五进不等,那洒扫上的两个人累死累活的都干不完,每天只能轮着打扫各个院子,帮不到其他人的。
而厨房上的人……厨房的事情本来就琐碎,倒不是说煎炸煮炒有多难,主要是洗菜、配菜、洗碗、涮锅非常费事儿,这两人一大半时间都耗在了后面两件事情上。
刚刚做好一顿饭,将碗筷洗涮干净了,又得准备下一顿饭了。
她们俩可不仅仅是做陈春燕的饭啊,凡是进了新宅的人,饭菜都归她们做,这么算起来差不多要做十个人的饭。
偶尔还得烧水泡茶,给其他人喝。
烧水那些的……不还得劈柴么,所以一天到晚的,真是忙,她们也腾不出手帮别人。
而传话的小丫头,就是因为她们小,干不了别的,才安排的传话的,一个个的七八岁的年纪,让她们干别的,做主人家的,也不能够放心呀!
事情便得其他人多担待些。
这会子,事到临头了,被人冲进了内院,倒没人上来拦了。
蔡大丫气得牙痒痒,这个于玲玲,到底是干什么吃的,这么大的动静,竟然没一点反应!
于玲玲冤枉得很。
那只练手的兔子还在桌上躺着呢。
这么一直被银针封着血脉也不好,她就……自个儿上手吧。
她知道自个儿的毛病,怂是真的怂,可她也知道大小姐不留无用的人,她要想留下来站稳脚跟,那些东西就得好好学,哪怕比不上蔡大丫呢?不能给燕儿娘接生,她还不能给其他人接生吗?
她如今最最紧要的一点就是得先不怕血才行。
先拿兔子练手吧。
她深吸了一口气,尽量保持心境平和,这才拿着刀往兔子的肚子上划拉。
对不起了。
如果你死了,我一定让你死得其所,晚上就做成干煸兔肉,嘶,那滋味……啧啧!
蔡大丫可不知道于玲玲现在满脑子的吃食,她要是知道了,肯定能气死。
三房两口子毫无阻碍地冲进了内院。
陈春燕抬头看到他们两个,还愣了一下,蔡大丫竟然没拦住他们,倒也稀奇了。
她笑眯眯地起身,“三叔三婶,快回去吧,最近不太平。”
伸手不打笑脸人啥的,也不是绝对的,对于没什么涵养的人,笑脸人的脸,她也照打不误。
就听周氏道:“你也知道不太平呀,那你不走,留在这里做啥呢?”
陈春燕:“我的家在这里,我能去哪里?”
周氏就顶顶不满意了。
心说陈春燕怎么这么不实诚了,当谁不知道她家在城里有房子似的,这心狠得呀,为了不叫亲戚上门住,连自个儿都不去住。
她就问:“你爹娘都在城里,你也不说去瞧瞧,真真是不孝顺。”
第1500章
陈春燕都要被气笑了,“我今儿才看了阿娘,阿娘好得很,倒是劳您挂心了。
“倒是三婶您,与爷住得只隔了一堵墙,您可问过爷吃得好不好,穿得暖不暖?
“爷有我打发人送吃的,吃喝上倒是不愁的,可皇帝爱长子,百姓疼幺儿,什么都比不上自家儿子过去多看一眼,您说是不是?”
没有一个字是直接指着三叔三婶鼻子骂不孝的,但这话里透露出来的意思,可不就是说他们两个不孝么。
住得那么近都不说去看看。
于玲玲昨儿还跟陈春燕说,听人叨咕,三房两口子说不去看老爷子,去了老爷子那里的一口饭一碗汤也没他们的份儿,去干啥呀!
你说说这两个人做的这叫什么事儿!
这就怨不得别人不待见他们了,他们就没干叫人待见的事情。
周氏的脸色变得非常难看。
这是现成的把柄,大不孝是可以休妻的!
她就伸手掐陈三叔。
陈三叔看着陈春燕,也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这个大丫头,真真是厉害了,以前蔫儿蔫儿的,让干什么干什么,吃了亏也从来不跟爹娘告状,被土地公砸了脑袋,竟变得一点亏都吃不得了。
等等。
被土地公砸了脑袋,该不会有这么砸开窍了吧?
保不齐。
他眼珠一转,陈家大房发家也就是从那时候开始的,搞不好这运气真是土地公带来的。
他就扯了扯周氏的手。
周氏掐得更用力了。
陈三叔没防备,痛得嗷地叫出了声。
他敢赌他那一块后腰肯定被掐青了。
陈春燕看到了那两口子的眉眼官司,她也只当看不见。
还问:“三叔的嗓子是不是不舒服?我这茶壶里泡的是杭白菊,您赶紧喝一杯吧。”
陈三叔觉得嗓子堵得慌。
你嗓子才不舒服,你全家嗓子都不舒服。
他恨恨地腹诽完,又觉得不大对,他好像也属于陈春燕全家中的一份子。
哎!
有个这样的亲戚真是糟心。
正好陈春燕也是这样的观感,接着道:“三婶啊,您知道的我是大夫嘛,有的事情您得听我一句劝。
“没有孩子可不能着急,不能找奇奇怪怪的东西给三叔吃,那些东西吃了,当时觉得好像是挺生猛的,却不知身体底子被掏空了。
“您瞧瞧,三叔这身体……您二位可是结发夫妻,要白头到老的啊!”
周氏的脸色立刻变得精彩了起来。
她嘴巴里就像是被塞了个鸡蛋似的,说不出话来。
她真想锤陈春燕一顿,这是说谁不足兴,没个节制的?
陈三叔心里也闷闷的。
这丫头怎么说话呢,咱怎么就不行了,到了需要……那些东西的地步了。
还有这些话是个闺阁姑娘该说的吗?
真该去跟大哥大嫂告个状了。
陈春燕却自顾自地说:“讳疾不能忌医,咱们好歹是一家人,有个什么问题,我也不会往外说,总比看外面的大夫强吧。
“特别是不能看游方大夫,他们开的药,如果吃出了问题,呃……上哪儿找人去,这不是让三婶跟着吃苦遭罪吗?”
夫妻两个的脸色变得越发精彩了。
第1502章
三房两口子打架,到底是陈三叔吃亏的时候多。
他没做过活,手上没力气,往往被打得嗷嗷叫。
最可恶的就是老二了,听到他被打得惨,还隔着围墙问:“三弟呀,你们两口子倒是好兴致,这大晚上的玩儿得这么刺激呀!”
按理说到了这种时候周氏总该停手了吧,人家偏不!
周氏手里继续打陈三叔,嘴里却对准了隔壁老二开炮,把她听说的,陈二叔从小时候到如今的糗事都能数落一遍,连陈二叔十二三岁上因为晚上喝多了水,尿了一次炕的事情都往外突突。
给陈二叔臊得呀,恨不得没有最贱惹陈三叔一回。
陈二婶的性子不好,自家男人自家随便怎么整都行,别人点一指头都不行,哪里听得周氏这样骂,顿时呛呛开了。
隔壁梁婶子那岂是个脾气好的?
人家跟张氏吵吵了几十年了,从来没有明显落入过下风,吵架基本是按照一天三顿的来吵的,业务相当熟练。
她被吵醒了,第一时间加入了战场,她是陈家两个媳妇都骂。
陈家两个媳妇相互看不顺眼,不可能联手,她们也是分别骂另外两个人。
这日子过得,真是相当精彩了。
陈老爷子不是不想管,是怎么管不了了,儿子都大了,也都娶了媳妇,二儿子连孩子都有了,眼看着要抱外孙了,有的事情管深了不好。
他被吵得睡不着,也只当是听不见了。
只有陈三叔最惨,他在承受三个女人精神污染的同时,脸上身上又是挨掐又是挨打的,苦不堪言地承受了一个多时辰,才被放过了。
周氏看到陈三叔的表情,心里很不高兴,“你这啥意思啊?是觉得我没好好伺候你?”
得,求你别伺候了。
你的左勾拳、右勾拳,这也不是谁都消受得了的。
陈三叔伸手抚了抚周氏的后背,带着几分讨好地笑笑。
周氏心里舒服了,嘴里却骂,“瞧你这怂样!”
陈三叔心说给吃给喝,不打我,你说我多怂我就多怂,无所谓。
他如今虽然没有入赘的名声,却实在是跟入赘了也差不多了。
他走到供桌前,伸手推了推土地像。
喝!还挺沉的。
看不出来啊,陈冬梅那丫头手劲儿这么大,竟然将这样重的泥像推得动。
周氏摁住陈三叔的手,“你干什么呀?”
陈三叔:“我想让他砸一下我,且看看是什么效果。”
周氏就瞪大了眼睛,“你傻了不成,被这么大个家伙砸一下,你是想让我当寡妇呀!”
陈三叔:“正月里时,陈春燕被砸了一下,到现在不还好好的么,我不比她壮实?被砸一下就被砸一下呗,能有多大事!”
周氏就一下一下打陈三叔,“就是因为她瘦她小,砸她一下她才没事,她人全在缝隙里呢,你被砸一下试试,可得砸个实实在在了。”
好像……也是啊!
陈三叔就有些犹豫了。
他眼珠一转,“你帮我扶着点供桌。”
山不来就我,我就去就山呗。
他爬上供桌,拿脑袋一下一下敲土地爷。
也不知道有用没用,随便试试呗,反正也不要钱。
第1503章
三房两口子离开土地庙时,陈三叔的额头红肿了一片。
有村民路过见了,还说:“老三这么虔诚啊,土地爷一定保佑你。”
这是以为陈三叔磕头磕红了脑袋。
陈三叔勉强地笑笑,回到家里就等着土地爷给他提示去了。
周氏全程翻白眼,但她今天到底伤了陈三叔的面子,有什么话,今儿到底还是不好说了,只等明天吧,明天再跟他计较。
她看也不看炕上的陈三叔,转身喂鸡去了。
家里养不起猪,但鸡鸭还是能养得起的,特别是鸭子,每天放出去自个儿找食儿吃,吃饱了,摇摇晃晃的,自个儿又能回来。
再过段时间都能下蛋了,自家还指望着卖了蛋,赚点活钱在手里呢!
陈三叔种不了地,那么就得从别的地方找钱。
村民也是个好事的,他在这边说了陈三叔两口子,回过头路过新宅,又把这事儿当趣事儿给新宅的人讲了。
于玲玲也就听了一耳朵,她也没准备去给陈春燕说这事儿。
陈春燕正忙着呢!
郑林弄好了水车,今儿带过来组装。
马车拉了好几辆车的材料,全部停在了河边。
到了秋里,河水不如夏天时那么湍急了,正好安装水车,只不过秋天一过就是冬天,枯水期实在是指望不上水车。
郑林之前听陈春燕说过一嘴,要连上风车,两种动力可以切换带动纺车。
这样一来难度确实增加了,可只要是成功了,纺织作坊一年四季都能高产。
他磨蹭了那么多天,就是改造零件去了,个别零件还求助了铁匠,总算是把东西弄出来了。
就是吧,要达到他想要的效果,他需要的零件有些多,这才浩浩荡荡拉了好几辆车。
郑林:“水车倒是好安装,就是顺着河道就行。只那个风车,却是有些麻烦,我不知道风从哪边吹来。”
陈春燕:“这得找有经验的老农来支应着。”她转头吩咐董明春,“你去找找看,看看有没有这样的人。”
董明春便走了。
陈春燕就站在河岸上看着木工作坊的人组装水车。
不管水车也好,还是风车也罢,都在河对岸,三井村的地盘上,他们也怕打扰到陈春燕,所以一开始规划时,就没准备将东西放在龙桥村这边。
只靠木工作坊的人施工,速度太慢了,陈春燕就调了民夫过来,反正也是按工程量算钱的,他们干什么不是干,被叫到了这边,他们依旧乐意。
要不说人多力量大呢,不到一个时辰,水车就被组装好了。
郑林问明白了老农,知道冬天时风从哪里来,指导了木工作坊的人安装风车,便将改造过的纺车拿了出来。
这纺车是他亲手做的,设计还在保密阶段,自然是不能让别人知道。
陈春燕:“去旁边那个院子,看看效果。”
郑林便将十个纺车一字排开,放在了院子里。
他挨个将纺车与水车延伸过来的一个装置链接上,“要开始了。”
陈春燕点头,“开始吧。”
他打开了一道阀门,木杆便开始前后移动起来。
第1504章
粗糙是真粗糙,这是把动力装置放大了十倍不止。
但好用也是真好用,可以节省多少人力出来啊!
陈春燕:“你们过去支应着,需要放羊毛时记得放羊毛。”
几个纺织作坊的姑娘便走到了纺车后面。
这纺车也没什么难用的,其实只是比她们平时用的多了两个纺锤而已,从一次只能纺一根毛线到现在能纺三根毛线,而且还不用她们手摇或者脚踩,省力了很多。
陈春燕:“你们看看,一个人能看得过来几架纺车?”
姑娘们就低下了头,也不是她们耍心眼,她们也得生活不是。
陈春燕继续道:“计件的方法不变,生产得越多,收入自然越多,只是要量力而为,如果谁说自己能照看三架纺车,结果她只能照看两架,还浪费了不少材料,这可是得赔的。”
姑娘们就点点头,“刚开始先照看着一架的,等熟练了再说。”
这也是妥当的办法。
陈春燕便同意了。
姑娘们继续整理羊毛往纺车上送。
陈春燕就发现,其实她们每个人照看一架纺车已经是极限了,毕竟整理羊毛还得人工,这个速度快不起来。
并不能真正解放人的双手。
还得继续改进啊。
不过饶是如此,效率也大大地提高了。
陈春燕保守估计,纺织作坊这边一天下来,效率能是之前的五十倍。
这就很吓人了。
陈春燕叫住了郑林,“你看啊,这些羊毛还得人手往上送,不知道有没有办法自个儿往上送。”
郑林:“什么意思?”
陈春燕:“就是说,人整理好了羊毛放在那里,利用个什么东西,羊毛自动往前,再被缠进纺车里,最后成线。
“这样一来,人就只用顾一头一尾。送毛线,取线团。”
郑林敲敲脑袋,“你让我想想,让我想想。”
他只想象一下就知道,如果真的照陈春燕说的那样改动,那么该是怎样的场景啊,真是从前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陈春燕其实心里有些想法,毕竟见的生产线也不少了,但她没急着往外提,总得让别人也参与进来才好,不然她一个人就算是累死了,也做不了太多事情。
郑林回过头就跟负责安装纺车的人说了陈春燕的构想,那些人惊诧莫名,这根本就是异想天开嘛!
不过话说回来,如果不叫他们真的做出用水车带动纺车的事情,他们也会觉得是异想天开。
这么一想,忽然觉得陈春燕的想法倒也不是没有可能。
陈春燕:“其实木工作坊那边可以分成两块了,一块负责生产,一块负责研究,你们合作了这么久了,哪些人善于钻研创新,心里大概都有个数了。
“这些人就放在一块,别管想法有多么荒谬,只一点,不可以否定别人的,只能讨论。
“不管最终如何,我都允许你们尝试,大胆地尝试,木工作坊的收益以后每个月拨三成给你们研究加奖励,如何?”
那自然是好啦!
除了这里,他们还真没见过谁家的木工作坊这么舍得钱的。
郑林就道:“我会看着的,不会让人钻了空子。”
这就好了!
第1505章
三井村这边的动静不小,很快成了西洋景。
廖敏柔就是一个闲不住的,一马当先地跑了出来。
要不是还惦记着管着学堂,她能更早出来,好不容易捱到了放学,她终于有机会满足一下好奇心了。
她跑出来一看,兴致大失,“嗐,我还当有什么新鲜玩意儿呢,不就是个水车嘛!你往南去,南边还有个水碾磨坊,也还是这样带动的。”
陈春燕:“我们这能是水碾磨坊能比的?”
技术含量都不一样。
廖敏柔也不太懂,左看看右看看,倒是看到了风车,“你那个是干嘛用的?”
风车她见过啊,不过都很小,都是小孩子拿着玩儿的。
猛地见这么大一个,她不禁好奇起来。
陈春燕呵呵笑,“风车的作用其实跟水车是一样的,我上次叫你跟赵夫人一起看的那本书你看了吗?”
廖敏柔:“看了啊,也没觉得有什么特别的,只是理论奇奇怪怪的,谁知道是不是真的!”
陈春燕一巴掌拍在廖敏柔的背上,“能量可以相互转化。这就是最好的证明。水力可以带动纺车,等枯水期时,就利用风力带动水车,明白了吗?”
啊!
是了。
水力可以转化为动力,风力也可以转化为动力!
廖敏柔觉得她今儿回去应该好好看看那本书,或许能有别的收获。
陈春燕转头对郑林道:“那本书你也应该看看,或许会有不一样的收获。”
郑林为难了,他一共也没认识几个字。
陈春燕:“三井村这边有进修班,不用天天呆在学堂,隔三差五的上一上课,总能把字儿认全的。
“我们现在开了晚课,专门给那些白天有活计没法念书的人开的,你也可以来,反正作坊也会搬一般到三井村,你就搁这儿盯着也是一样。”
郑林懂了,这是要把更重要的负责研究的那部分人放在眼皮子底下啊。
他自然也就没有了拒绝的道理。
他说:“那就多谢大小姐提携了。”
陈春燕摆摆手,“说什么提携不提携的,这就见外了,我总是盼着大家的日子越过越好的。”
所以姐这不是已经在想办法祸祸高丽去了么。
具体的事情交给郑林去安排。
陈春燕转过头又问董明春,“我之前让你们采购的鸭绒,你们采购了吗?”
可千万别小看了鸭绒,觉得貂才是好的,鸭绒可保暖了,她记得冰岛那边有一种鸭子的鸭绒可是宇航材料。
这得多保暖啊!
董明春:“嗐,那玩意儿便宜得很,周边城镇跑了一遍,收购了一堆回来,只不过需要自己分拣,我让她们分拣着呢!”
嗯?
陈春燕:“分拣?”
董明春:“人家杀了鸡鸭,毛都收集在一起的,用来换糖,我们拿回来之后,得把绒毛从里面挑出来。这样收购虽然麻烦点,但是划算啊。如果叫人家知道我们专收绒毛,回头该涨价了。”
是这个道理。
陈春燕:“回头分拣好了,只留绒,那些硬茬子全部剪掉,再用双层布料做一件羽绒服试试,我想看看……”
嘭,嘭,嘭。
所有人立刻回头。
敌袭!
第1506章
三井村人展现了超高的素质。
听到警报声,第一时间全部朝着地道撤退。
那些个没经历过三井村演习的木工作坊的匠人立刻麻爪了。
郑林倒是机灵,看到别人跑,他抓了他的人就跟着跑。
到底不好跟着姑娘们,他跟着小子们跑。
到了一个地方,眼前先是一黑,再是一亮,这就是到了地下了。
走在前面的人点亮了油灯。
有人侧身守在入口处,等人都进来了,他才伸手关上了门。
听那声音,挺沉重的,绝对不是木头的,肯定是铁的,外面上了一层漆。
周文严:“大家不要慌,该干什么干什么,地底下有充足的水和食物,水是今天早上才换过的,放心喝。
“只是食物嘛……如果鞑靼人久了不退,食物就得轮流供给,要不然地底下氧气不够,是要憋死人的。
“晚一点点吃饭饿不死人,谁也不想被憋死对不对?”
这话他早就说过了,只是见有新人,他便再说一遍。
木工作坊的人看郑林的眼神就不对了。
他们谁都不相信这地方是匆忙准备出来的,很显然,三井村一直防备着鞑靼人。
他们之前听说要从城里搬到三井村来,心里还不乐意,这人怎么把人从安全的地方往危险的地方搬呢,现在看来,人家不是不知道有危险,是胸有成竹啊。
郑林一直知道陈春燕这边忙忙叨叨的。
可怎么个忙法,他其实不太知道,如今看来,各个作坊配合起来,倒是把三井村建设得安全得很。
地面突然抖动得厉害。
郑林吓了一跳,赶紧扶着墙面。
墙面是夯实过的,倒也没有垮塌的迹象。
之前炸过一回之后,陈春燕就怕地道出事,又让小子们夯过一遍土,如今看起来,地道其实也好好,就是没有窗户,显得憋闷了些。
陈春燕已经爬上了高处,拿着祁轩送来的千里眼往西边瞅。
鞑靼人骑着马从远处冲过来,左边的骑兵冲过了那一段路,没事,但右边的骑兵通过同样的路段时,就陷了下去。
呵!这群小子啊,够损的。
他们挖陷马坑不是将整条路挖通了,只是……东一块西一块地挖,挖得又宽又深,只是不多长罢了,真叫人防不胜防。
好!
会动脑筋就好。
围墙看着又加高过,至少加高了半丈,看起来足有两丈高了。
这就跟梁县的城墙一样高了。
当真是败家啊。
不过高围墙的好处就凸显出来了,鞑靼人不管怎样纵马跳跃,也跳不过来。
他们都是懵的,完全没想到来一个村子打草谷,竟然还得先攻城,这找谁说理去!
他们完全没带攻城器具的好嘛?
而且人家的城墙好歹还留着门,这群人脑子有病是不是?这完全没留门啊,也就留着窗户。
那些爆得嘭嘭嘭的小罐子,就是从那样的小窗口里丢出来的。
盛小冬站在围墙后面,其实瑟瑟发抖,他也是第一次直面这种场面啊。
他拿着土喇叭朝外面喊话,“这么打下去谁都没好处,你们想要粮食、茶叶、菜蔬,就拿你们的牛羊来换,价格好商量。”
第1507章
说是换,可谁又能真的相信异族,跟异族做生意啊。
陈春燕肯那么低的价格卖给阿尔斯楞粮食,那是看在阿尔斯楞有附加价值的份儿上。
阿尔斯楞那个夯货也不知道给祁轩提供了多少游骑的消息,反正祁轩每隔几日给陈春燕的信上,总会提那么几句,显得很是高兴。
而且那些粮食的价格说是低,却也没低到哪里去,反正得比正常的市价高出一两成的,具体高出一成还是两成,得看具体时节,青黄不接的时候自然就贵。
这么左右一算,其实跟阿尔斯楞的交易很是划算的。
祁轩反正拿军功拿到手软。
但卖给眼前这人敢来攻打三井村的鞑靼人,可千万别客气,只管把价格往高了卖,不割肉喝血都不算完。
估计那些鞑靼人也发现这个村子是个硬点子,根本拿不下来,便起了撤退的心思。
可他们一退,三井村的攻击却越发猛烈了。
这是不买东西都不行了!
千户官出列,“你们的粮食、茶、盐怎么卖?”
盛小冬就说:“卖东西给你们可是冒着生命危险的,我们有这么多人需要封口,价格自然不能太便宜。粮食一千五百钱一石,可以用牛羊替代银钱。”
一千五百钱一石……一石是一百多斤粮食,算下来也就是十多钱一斤,其实也没多贵。
不贵干嘛用人命来抢啊!
买了带回去不就行了。
千户官:“多少只牛羊换一石粮食?”
盛小冬:“五只羊换一石粮食,三头牛换一石粮食,要健康的,病死的不要!如果有野兔,二十只野兔换一石粮食。不二价!”
所有人看盛小冬的眼神都不对了。
这价压得呀,坑死个人。
粮食本来就是二倍价格了。
牛羊兔给对方的收购价却低于市场价格,一头牛得要800钱,一头羊得要500钱,而兔子需要300钱到500钱不等。
瞧瞧这一来一去的价格,多黑心啊!
不过黑得人爽快,反正坑的是鞑靼人。
千户官:“限量不限量?”
盛小冬:“不限量,但是你们得带来我们需要的东西,总拿兔子来,我们也要不完呀!”
千户官原本就是这么想的,牛羊还需要养,兔子嘛,草原上多得是,逮就完事儿了。
结果全部拿兔子来,人家也不干。
也是啊,这个三井村如此厉害,肯定不是笨人。
盛小冬现在佩服陈春燕佩服得五体投地。
关内没有地方大面积放养牛羊,牛羊在手里过一遍,再朝别处卖,这价格又得往上翻几番。
特别是牛肉,稀罕东西,贵着咧!
千户官就想试试,“我们手里有一些马,你们要吗?”
盛小冬:“都是摔断了腿的,你们要是带得走,你们就带走吧!”
他又不傻,鞑靼人是不可能将活着的战马卖给三井村的,要卖也是卖那些掉进了陷马坑的马,那些马拿来又什么用啊,连车都拉不动!
千户官:“……我这里有一把匕首,你看看多少钱。”
盛小冬示意身边的人放一个小筐子下去,“将东西放在筐子里,你放心,我们做生意童叟无欺,绝对不坑你。”
第1508章
一句话就要让人家把随身带的小刀给上去,人家肯定不愿意。
盛小冬也不急,他说:“我们开门做生意的,最讲究诚信了,第一次合作,难免心有疑虑,你们来得多了,也就放心了。”
千户官出来打草谷其实只是一个方面,更重要的是,他奉小王子的命出来找阿尔斯楞的粮食来源。
听对方的意思,也是经常跟鞑靼人做生意的。
他的胆子就大了些,甚至想抄了阿尔斯楞的后路,让自家主子垄断这条商路。
他朝旁边的人伸手,“刀拿来。”
旁边的人便递上自己的佩刀。
千户官用佩刀撬掉刀上的一颗玛瑙丢进了筐子里。
盛小冬让人把筐子拉上来,“你这像宝石又不像宝石的石头是个啥?你等等,我去问个价。”
陈春燕见盛小冬骑着马往这边赶,便赶紧下了楼。
盛小冬:“大小姐,你看看这个值多少钱。”
陈春燕打眼一瞧,嘿,玛瑙呀!
这年头的玛瑙都是天然玛瑙,不存在人造假货,主要也没那技术。
但玛瑙的价格还是有差异的,贵的几万几十万,上百万的都有,但便宜的,也就一百多块钱。
陈春燕怎么可能往贵了算,她又没有什么鉴定的眼力,怕自己吃亏,就得往便宜了算,过后如果还有交易,她得去当铺请个人过来帮忙掌掌眼,当然了得给人算工钱的。
有了这样的决定,她决定给鞑靼人算个优惠价,全按某宝上的玛瑙价格走。
她说:“这么大一颗的玛瑙可以换十斤粮食。”
盛小冬转身就跑。
陈春燕估计打不起来了,她便溜溜达达地往围墙边走。
就这么一会子的功夫,盛小冬已经谈妥了买卖,他回头跟陈春燕汇报,“他们都愿意用玛瑙购买,就按照你说的价格,他们说那么大一块玛瑙差不多重一两,也就是说一两玛瑙换十斤粮食。
“今后就按照这个价格走,他们运玛瑙过来,就不打磨了,一边称粮食,一边称玛瑙就完事儿了。”
陈春燕的脚下就是一滑。
玛瑙论重量卖,她还真是没听说过!
她把玛瑙的价格压低,主要还是因为想要牛羊,她的作坊很需要羊毛,但羊显然不够。
但对方就跟二百五似的,非得用玛瑙这种不可再生资源出来交易,她能说什么?她也只能收下了,转头卖给别人换棉花了。
其实对于鞑靼人来说,玛瑙嘛,地上挖出来就是,而牛羊却需要养,当然是用玛瑙交换更好了。
他们那儿的玛瑙其实也不值钱,发现的矿很多,普通牧民的女儿出嫁时,脑袋上戴的玛瑙那真是数都数不清楚。
鞑靼人还在撬刀上的玛瑙,他们琢磨着总得换些粮食回去叫小王子看到了,才好进行下一步的动作。
不仅如此,他们还去扒拉了死掉的同伴的东西,把能够撬下来的玛瑙全撬了下来。
差不多一千号人,最后凑了十斤玛瑙出来。
陈春燕:“给他们换,顺便再搭点茶叶给他们,就说第一次合作很愉快,给他们的赠品,希望以后能继续合作。”
第1509章
鞑靼人走的时候还一脸懵。
这是怎么了呢?
跑了那么远的路,被锤了一顿不算,还把自己身上值钱的东西全给送出去了。
当然了,在草原上,刀肯定更值钱,只要刀还在,玛瑙嘛,还可以往上镶的。
一共也没有多少粮食,他们一人带着点儿,便朝小王子的营地赶了。
王庭被大王子们围得水泄不通,根本不让小王子靠近。
老王先是爱长子,再是爱幺儿,可不就让小王子成了众矢之的了么。
小王子可不敢往上凑了,一个人跑出来巡视,理由是看看有没有地方能下手,能打到草谷最好。
陈春燕回过头来,提着那十斤玛瑙找到了廖敏柔。
她眉开眼笑地问:“你帮我看看,这些东西值多少银子。”
廖敏柔打眼一瞧,嚯,里面还真有品质不错的,瞧那通透的程度,看着就叫人欢喜。
她低头翻捡着,把品质好的一个一个捡出来,低头低得脖子都痛了,也没翻捡完。
她哼哼道:“你从哪里弄来这么老些玛瑙啊?这些东西可不便宜。”
陈春燕就说:“鞑靼人刚才不是来了么,我跟他们换的。”
廖敏柔就瞪圆了眼睛,“你这是找死啊!”
陈春燕摆摆手,“朝廷且顾不上我们呢!就算我们不卖粮食给鞑靼人,你看那些卫所,不照样卖?吃空饷的还少了么!还有人更黑心地卖兵器呢!”
廖敏柔胆战心惊的,这干的是掉脑袋的勾当啊。
陈春燕却道:“只要沾手的人多了,上面想动也动不了,有顾忌啊。”
廖敏柔算是服气了,这人赚点银子怎么连上面的人都算计上了呢!
她竖起了大拇指。
陈春燕:“而且你想啊,鞑靼人为什么要打草谷?还不是因为吃不饱,如果有了更加容易的方法获取食物,谁还愿意拿命拼啊!
“我们这边开始跟鞑靼人交易粮食、外带一点茶叶和蔬菜干之类的东西,他们吃饱了,我们还有得赚。
“假以时日,就算鞑靼贵族想要再次起兵攻打我们,鞑靼那些普通人也不愿意了,是不是?”
廖敏柔都惊呆了,您还算计这个呢?
不过转念一想,她又觉得不对,“我觉得这事儿吧,它说起来简单,但是真的未必就如你想的那么靠谱。
“你想啊,哪里出了灾荒,朝廷要赈灾了,调一批粮食过去,哪一次不是层层盘剥,到了老百姓手里,一斤米能剩下一两,都算是好的。
“更有甚者,一斤米可能连个米袋子都见不到,你说是不是这个道理?
“鞑靼那边未必就比咱们的情况好多少,你交易给了贵族东西,平民落不到好处,他们要打来还不是照样打来!”
陈春燕就叹气,“我什么时候说过只跟贵族交易了,散户来了,我们也欢迎嘛。”
市面上的玛瑙多了,它也贬值是不是?还是得要些牛羊才好。
平民又不是傻子,看到上面的人动了,为了不饿死,哪怕是冒险,也会跟在后面想要分一杯羹的。
陈春燕继续道:“我今天来找你的意思,就是让你提前准备点东西,我们在墙外弄个小集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