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3章 猜疑
说是了解情况,其实是重新吃了午饭。
当然,白止战借此机会整理了有点凌乱的思绪。
来到司令舰桥之后,他立即让周涌涛去把主要参谋,以及航空联队的高级军官全都召集起来。
现在,两支航空联队都是由申普指挥,他的身份是第十一特混舰队航空作战指挥官。
除非遇到特殊情况,不然再也不会驾驶舰载机升空作战。
要说的话,这也是白止战的安排。
用白止战的话来说,都40几的人了,还成天在天上飞,早点转指挥岗位,才能够在海军干到老。
白止战都这么说了,申普也不好争辩。
再说,在去年年底,也就是实弹测试之后的一次训练中,申普驾驶的“朱雀”没能挂住航母的阻拦索,一头撞进阻拦网,还撞坏了停放在前面的几架舰载机,他自己也在事故中受了伤。
这次经历,让他不得不承认自己已经老了。
在伤愈归队后,申普就听从白止战的安排,由作战岗位转到指挥岗位,同时给朱华圣做了个表率。
朱华圣在“横江”号上,负责培训飞行员。
等到4艘大型航母服役,他也会转为指挥岗位,在某支新成立的特混舰队里担任航空作战指挥官。
朱华圣也不是为了多飞一段时间,毕竟申普之前受了伤,总得有一个人留下来统领新成立的航空部队。
此举,也是在为白止战争取获得一支特混舰队的指挥权。
等到人员到齐,白止战提出了讨论的话题。
只有一个:是否需要提前进入梵炎洋,如果是,那么采取哪种战术最妥当,并且给出充足的理由。
其实,这也是白止战的一贯风格。
战术讨论阶段,白止战一般只提作战目的,不限制作战手段,给了参谋足够巨大的操作空间。
只是,讨论了一番之后,没一个参谋给出有价值的建议。
原因也很简单,可供参考的情报实在是太少了。
别说其他参谋,就连周涌涛,也觉得现在讨论进军梵炎洋的战术,实在早了点,没什么意义。
用周涌涛的话来说,就算要讨论,也要先搞清楚布兰舰队的情况。
讨论结束,让其他参谋返回岗位之后,白止战才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周涌涛。
关键就是,布兰舰队未必会直接杀来,之前搞出那么多名堂,很可能是烟幕弹,目的是要让帝国海军畏首畏尾。
说得直接一点,布兰舰队受到某些因素的限制,没办法,或者是无法及时赶到。
如果帝国海军畏首畏尾,没有果断杀入梵炎洋,等于是坐失良机。
拖到最后,甚至有可能遭受惨败。
如果布兰王国的目的是拖延时间,尤其是在迢曼帝国战败前,不想在梵炎洋上投入太多兵力,就会拿增援狮泉城的行动来做文章,甚至是虚张声势,尽可能推迟跟帝国舰队决战的时间。
“问题是,不管坎宁安是否带舰队赶过来,我们都会强攻狮泉城。没舰队掩护,布兰军队根本守不住。如果士气完蛋了,恐怕连一个月都坚持不了。更何况,拖上几个月,我们就会派大型航母过来。只要有两支特混舰队,就算坎宁安带着3艘航母堵在东边,也只是螳臂当车。”
“这么说,拖下去也是死路一条?”
周涌涛点点头,表示白止战没有说错。
白止战长出了口气,才说道:“其实,这也是我没想明白的地方。”
周涌涛愣了下,明显很惊讶。
“就像你说的,除了守住狮泉城,布兰王国没任何理由向梵炎洋增兵,也就没理由拖延时间。问题是,现在有很多迹象表明,坎宁安率领的舰队还没进入梵炎洋,至少没有全速赶过来。”
“有哪些迹象?”
白止战看了周涌涛一眼,说道:“到目前为止,我们还没收到布兰舰队通过夕梵运河的消息。”
“这……”
“夕梵运河那么长,一支舰队需要十多个小时才能通过,哪怕在夜间,也绝不可能悄无声息。”
“现在是战时。”
“哪又怎么样?就算战时的管制更加严厉,情报人员会更加警惕,六局更不会放松对夕梵运河的监视力度。”
周涌涛瘪了下嘴巴,没继续跟白止战争辩。
道理摆在这里,争也没有用。
“如果暂且认定这个推断是对的,那么新的问题是,布兰皇家海军拖拖拉拉的,到底是在等什么?”
“或者说有什么值得等。”
在周涌涛接上这句之后,白止战笑了起来。
显然,周涌涛已经跟上他的思路,也就用不着再做提醒。
“真要说,3艘航母确实少了点。再考虑到布兰舰载航空兵的战斗力,哪怕换上了纽兰海军的舰载机,也绝不是我们的对手。”
“然后呢?”
周涌涛揉了揉额头,才说道:“放眼全球,除了那些小型航母与护航航母,能够调动的就只有一艘了。”
“‘奋进’号?”
周涌涛点点头,没再说下去。
白止战的脸色,也让他立即想到,白止战早就想到这个问题,只是还没有肯定,所以需要拿出来讨论。
要说,关键就在这艘航母上。
再加上“奋进”号,就算依然不足以改变战略平衡,也有更大的胜算,特别是充分利用其他有利条件。
只是,纽兰海军会派“奋进”号去梵炎洋?
之前的情报都表明,纽兰海军仅存的这艘舰队航母,一直在东东望洋活动,等另外一艘航母修复归队。
当然,主要是训练舰载机飞行员。
西北东望洋海战中,纽兰海军损失数百名舰载机飞行员,不加紧训练,今后肯定会有大问题。
关键还有,“奋进”号在经过望夕运河的时候,肯定会被潜伏的情报人员发现。
绕过奥洲?
即便如此,也要先去西南东望洋,同样会被六局的情报人员发现。
“还有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
周涌涛说出这句话之后,白止战立即朝他看了过去。
“要保住梵罗地区,并守住夕梵运河,阻止我们进入陆心海。除了死守狮泉城,还有啥办法?在狮泉城到基布要塞之间,几乎没有可守之地了。现在放弃狮泉城,不就等于放弃梵罗地区吗?”
白止战没吭声,周涌涛提出的这些问题确实很尖锐。
“得到纽兰联邦的全力支持,布兰王国确实有可能放弃梵罗地区,像几十年前那样,退回去死守基布要塞。”
“不管怎么样,得先搞清楚这个问题。”
“我现在去发电报。”
“拍了电报后,记得提醒李铭博,让他调整舰队的航向。”
周涌涛点头答应了下来,随后就跑出司令舰桥。
其实,周涌涛的最后一句话提醒了白止战。有纽兰联邦撑腰,梵罗地区的战略价值已经大不如前。
第434章 战略冒险
等了几个小时,才收到海军司令部的回电,落款处的签名还是郑江明。
只是,这封回电没有多大的现实意义。
没有收到“奋进”号的情报,之前一份得到确认的情报,还是在3个月前。“奋进”号从珍宝港出发,在几艘驱逐舰陪同下,载着几十架舰载机与上百名菜鸟飞行员,去霍瓦依群岛以东的海域训练。
此外就是,去年12月中旬,“奋进”号很可能仍然在霍瓦依群岛东面,充当战术飞机的中转平台。
不过,当时在那边活动的也有可能是一艘护航航母。
在那之后,就再也没有跟“奋进”号有关的情报了。
只是,有理由相信,“奋进”号肯定没有从望夕运河进入夕落洋,不然早就被当地的情报人员发现了。
看完电文,白止战直接翻出世界地图。
由东望洋去梵炎洋,无非两条路,一是从奥洲的南面绕过去,二是经过夕落洋。
要是前者,没有什么好说的。
从时间上推算,“奋进”号或许还在航行途中,并没有到达奥洲,只不过肯定会在近期到达。
要是后者,那就复杂了。
“奋进”号没有去望夕运河,就只能走南面的合角,也就是去了南夕落洋,然后由远望角进入梵炎洋。
这两条航线的长度相差不大,后者稍微远一点。
只是,远的这一点,也就多航行几天而已。
到底选择哪条航线,跟距离没有关系,由战略需求决定。
之前以及提到,在梵炎洋战略上,布兰王国以拖延为主。
纽兰联邦现在自顾不暇,未必能够左右与影响布兰王国。
如果是由布兰王国做主,双方就会尽量避免与帝国舰队决战,争取让帝国海军在梵炎洋耗上一年半载。
“奋进”号去了梵炎洋,再加上3艘布兰航母,帝国海军唯一的对策,也就是增派一支特混舰队。
那么,肯定无法在近期攻打管岛。
或者说得暂时放弃在东望洋上的战略进攻。
当然,按照最初的安排,那本来就是佯攻。
只是,就算有两支特混舰队,因为是孤军作战,未必能找到决战机会,也就无法保证通过舰队决战夺取梵炎洋的制海权。
要拖上大半年,麻烦就大了!
“如果你是坎宁安,会首先考虑什么?”
“应该是担忧。”
白止战没接话,反正是一个意思。
周涌涛稍微沉思了一下,才说道:“这一整套战术,有两个要点。一是两国海军的相互配合。这是他跟斯普的事情,我们管不了。而另外一点,在我们这里,即能不能及时的发现我们。”
“为什么?”
“搞了这么多阵仗,布兰王国唯一的目的,其实是要让我们相信,他们将不惜代价的死守狮泉城。也只有这样,才能让我们相信,坎宁安会带舰队火速赶来,从而让我们安排舰队参加攻打狮泉城的作战行动,要在打下狮泉城之后,才会进入梵炎洋。不管怎么样,都得花不少时间。”
“可是到最后,我们却发现,布兰舰队根本就没有过来。”白止战补充了一句。
“然后会放松警惕。”
白止战长出了口气,只要放松了警惕,接着到来的就是灭顶之灾。
“证明这个推断也不是什么难事。”
“有办法?”
周涌涛笑了笑,说道:“因为没法派舰艇进入炎海,派飞机过来都很困难,所以布兰皇家海军唯一能做的,也只是密切监视所有进入梵炎洋的海峡,让我们无法在不被发现的情况下溜入梵炎洋。如果有需要,还会用水雷封锁这些海峡。至于监视嘛,不需要飞机,派几艘潜艇就足够了。”
这下,白止战更是眉头紧锁。
“我们派几艘驱逐舰去南面巽风海峡,到了后多扔一些深水炸弹,同时派水上飞机与巡逻机监视。我跟你打赌,肯定能够用深水炸弹轰出几艘布兰潜艇,而且会出现在海峡南面的开阔海域。”
“赌什么?”
“一百块。”
白止战没多说,直接掏出一张百元大钞递到周涌涛面前。
周杨涛愣了愣,没搞懂白止战的意思。
这才打赌,还没分出输赢呢。
“你跟老李不一直这么搞吗?拿着吧,我相信你赢定了,也希望如此。现在嘛,去做安排吧。”
“行,我去找老李。”
白止战把话说清楚之后,周涌涛也很爽快。
给航空兵安排任务,是周涌涛的职责,而调动舰队里的战舰,需要李铭博批准,周涌涛还没那个权力。
等周涌涛出去,白止战才坐下来。
他早就想到这一点,而打赌是周涌涛提出来的,他答应下来,只是不想打击周涌涛的积极性。
就像周涌涛分析的,如果布兰舰队没有全速赶过来,那必然会密切监视那几条海峡。
目的只有一个。
在发现帝国舰队杀入梵炎洋之后,立即对守卫狮泉城的战术做出调整,必要的时候甚至会主动放弃狮泉城。
狮泉城是岛屿要塞,没舰队掩护,就算有百万大军都守不住。
要说的话,布兰王国的本土,其实就是一座国家级别的岛屿要塞。
正是如此,在工业革命前后的数百年里面,布兰王国都把海军放在第一位,把国家战略安全建立在强大的海军之上。
对布兰王国的统帅,以及布兰皇家海军的将领而言,肯定深谙守卫岛屿要塞的诀窍。
关键也就一点:根本并不是要塞,而是流动的堡垒,也就是舰队,因此绝对不能为了守卫要塞而赔上舰队。
正是如此,如果没有十足的把握,布兰皇家海军甚至有可能效仿上次大战,逐步撤退到基布要塞。
依靠广袤的玄大陆,北面是窄海,加上控制着夕梵运河,守住基布要塞的难度更低。
在过去200多年里,基布要塞只被攻陷过一次,也就是在陈炳勋殉国之后,被帝国陆军切断了地面补给线。布兰军队在困守数月之后,最终因为弹尽粮绝而被迫投降,准确说是跟帝国签订城下之盟。
总而言之,在自身实力不够的情况下,布兰军队死守狮泉城的概率并不大。
按这一套理论,丘尔或许早就做出了放弃狮泉城的决定,只不过碍于面子,不肯承认与公布罢了。
那么,还有理由在狮泉城浪费时间吗?
其实,也就是在想明白这个问题之后,白止战才决心要效仿当年的陈炳勋,提前杀入梵炎洋!
要说的话,到这个时候,白止战才完全明白陈炳勋当年为什么要冒险。
至少从战略的角度来看,有冒险的价值与必要,而且冒险成功之后的收获之大,实在是太有诱惑力了。
第435章 突击巽风海峡
1月19日夜,巽风海峡北。
看到前方的驱逐舰再次转向之后,白止战才回到了舰桥里面。
为了安全起见,李铭博去了航海舰桥,而周涌涛在航空作战指挥中心给飞行员安排夜间巡逻任务。
参谋都在忙碌,白止战没去打扰他们。
在4天前,做出大胆的判断之后,白止战就下令让舰队全速南下,直奔巽风海峡与龙眼海峡北面的爪哇海。
与次同时,两支驱逐舰分队全速南下,提前赶往巽风海峡与龙眼海峡。
只是,到底走巽风海峡,还是走龙眼海峡,白止战没有在当时做决定,而是要看实际的情况。
昨天晚上,第11.5分队率先赶到了巽风海峡。
随后,4艘驱逐舰开始在海峡里投放深水炸弹,从北到南一口气投放了数百枚,就像真的发现了潜艇一样。只不过,4艘驱逐舰在通过海峡后,没有深入梵炎洋。在喀拉喀托火山附近转了一圈,又由海峡返回爪哇海。接下来的十多个小时,这4艘驱逐舰以类似方式在巽风海峡里跑了两个来回。
在此期间,始终都有几架巡逻机在巽风海峡的南面徘徊。
第11.6分队到达龙眼海峡的时间晚几个小时,所以只来得及跑两个来回,不过同样用掉了不少深水炸弹。
至于打赌的事,白止战已经输了。
在第11.5分队第一次通过巽风海峡之后不久,一架来自西贡港的巡逻机,就在海峡西南海域发现了1艘潜艇,还判断为布兰皇家海军的远洋潜艇。只是按命令,这架巡逻机没有发起攻击。
因为没有携带反潜用的炸弹,所以也无法发起攻击。
接下来的几个小时,又先后在巽风海峡的梵炎洋一侧发现了2艘布兰潜艇。
显然,这3艘潜艇之前都潜伏在巽风海峡里面,或者是附近,在驱逐舰胡乱投放深水炸弹的时候受到惊吓,进行了规避机动,用光了本来就不多的电能,所以不得不在离开巽风海峡后上浮充电。
龙眼海峡那边,第11.6分队也轰出了2艘布兰潜艇与1艘纽兰潜艇。
到了今天凌晨,掩护登陆舰队的火力支援舰队杀入狮泉海峡,通过炮击狮泉城,掩护扫雷舰清理航道。
关键,清理的是主航道!
如果是为了攻打狮泉城,清扫出一块供登陆舰队使用的海域,就没必要花力气去清扫主航道。
客观的讲,狮泉城东面海域较为开阔,因此更适合做登陆场。
再说,没有打下狮泉城,去不了咽喉海峡,也就没有必要清扫布兰军队布设在狮泉海峡里的水雷。
在此之前,帝国陆军航空兵重点轰炸狮泉城的东部地区,只是对樟宜机场就进行五次大规模轰炸,投弹超过了3000吨。
当然,派扫雷舰去狮泉海峡,其实是为了欺骗敌人。
三条海峡,都出现了帝国海军的战舰,而且都搞出了很大的动静。
那么,帝国海军的特混舰队到底在哪?
或者,特混舰队将从哪条海峡杀入梵炎洋。
可以肯定的是,在搞出这么大的动静之后,第十一特混舰队肯定会杀入梵炎洋,找布兰舰队决战。
要说的话,这正是白止战的目的。
如果坎宁安已经带舰队杀到,而且就在东北梵炎洋,在发生这些事情之后,他只能暂时后撤。
舰队都撤走了,还能守住狮泉城?
至于能不能跟布兰舰队决战,或者说在什么时候跟布兰舰队决战,白止战反到没有放在心上。
当前头号任务,就是火速拿下狮泉城。
要说的话,第十一特混舰队进行战略佯动,能够让布兰舰队落荒而逃,正是攻打狮泉城的上上策。
如果能够不战而胜,那就再好不过了。
那么,能够不战而胜吗?
白止战还不敢肯定,只是到目前为止,局面仍然在掌握之中,而且发生的事情跟之前预料的没有多大出入。
“司令官!”
电讯军官走过来的时候,白止战才意识到,李铭博没在司令舰桥里面。
不然,电讯军官也不会直接找他。
一份海军司令部发来的电报,只不过落款是郑江明。
最新情报。
只看了个开头,白止战就锁紧了眉头。
十多天前,经过夕梵运河进入窄海的那支运输船队,已经认定是一支舰队,因为在昨天晚上,六局的情报人员证实,该运输船队藏在塞浦路斯的一处偏僻海湾里,而且船员全都在船上。
关键还有,本土舰队的2艘快速战列舰至今都没有现身!
因为没有快速油船跟随,而“宰相”号一直以接近20节的航速南下,所以2艘快速战列舰要是在追击“宰相”号的话,早就烧光了燃油,肯定得在几天前去南夕落洋的某个港口或者海军基地补充燃油。
可问题是,在南夕落洋能为战列舰提供支持的,储备上万吨高质量舰用重油的港口,就没有几个!
六局的情报分析员推测,那2艘快速战列舰很可能没有南下,而是悄悄由夕梵运河进入窄海。
没错,就是伪装成商船,在夜间通过夕梵运河,骗过了潜伏在当地的谍报人员。
果真如此的话,2艘快速战列舰就已经追上了坎宁安率领的布兰舰队。
关键还有,在梵炎洋上,有足够多的布兰货轮,其中不少是油轮,所以获得燃油补给的难度不大。
此外就是,帝国海军还没攻入梵炎洋,没有派潜艇去梵炎洋执行破交任务,所以布兰战舰可以放心大胆的四处活动,包括在外海进行燃油补给,至少不需要担心因为遇到帝国的潜艇而暴露行踪。
还有,出港对付“宰相”号之前,2艘快速战列舰都进行过维护。
只要燃油不是问题,这2艘战舰能够在外海活动数个月,不存在需要在近期返港维护的问题。
哪怕“乔治五世”号的主炮一直存在问题,始终没得到解决,只是到了梵炎洋,是否用得上主炮都是问题。
相对而言,上百门高射炮的价值更大!
为此,郑江明发出警告。
拥有3艘舰队航母,2艘快速战列舰与2艘战列巡洋舰,以及数量众多的巡洋舰与驱逐舰的布兰舰队,很有可能已经到达东北夕落洋,在安达曼海,或者是孟加拉湾待命,准备迎战到来的帝国舰队。
显然,郑江明此举,是要白止战加强戒备。
可惜的是,他并不知道第十一特混舰队已经进了爪哇海,而且准备在今天晚上由巽风海峡进入梵炎洋。
至少,按照最初的计划,舰队提前进入梵炎洋不在可选范围之内。
郑江明确实是一片好心,而且他提供的情报也很有价值。
只是,还不够全面。
第436章 陷阱在前
“你们怎么看?”
在白止战问出来后,李铭博摸着下巴,没急着发表意见。
郑江明发来的情报,足以说明当前局面是非常严峻。
“如果只是2艘快速战列舰,需要搞得如此的神秘?”周涌涛稍微停顿了一下,才接着说道:“虽然陆心海舰队的航母至今没有出现,但是布兰皇家海军的那些家伙,肯定不会愚蠢到,觉得我们会放松警惕。真要说,除了前往梵炎洋,想不出还能去哪。航母都来了,让快速战列舰跟过来,自然没什么好奇怪的。再说了,这都过去了大半个月,还有什么好隐瞒的呢?”
等周明波说完,白止战却没接话。
“那几艘航母会不会偷偷去了东望洋?”发现气氛有点尴尬,李铭博再次扮演起捧哏的角色。
“去那边干嘛?”周涌涛满脸疑惑的朝李铭博看了过去。
李铭博只瘪了瘪嘴,他不过是随便说一句。
“肯定没去东望洋,那边暂时不需要航母。”白止战在这个时候说道,“我担心的是,布兰皇家海军没有把3艘舰队航母编在一起,或许组成了两支特混舰队,2艘快速战列舰编在其中一支里面。”
“这……怎么可能?”周涌涛显得更加惊讶了,似乎觉得白止战在开玩笑。
“别忘了,之前在丹麦海峡南面的那场战斗中,布兰舰队动用了舰载机搜寻突围的迢曼舰队,而且找到那艘返航的快速油船,还误认为‘宰相’号跟油船在一起,派舰载机发起了攻击。如果参战的不是小型航母,是一艘舰队航母,那么在十多天前悄悄通过夕梵运河的就不止是2艘快速战列舰。”
“要如此,胆子也太大了吧?”李铭博也觉得难以相信。
“坎宁安的胆子不够大?”白止战淡淡一笑,转而说道:“不说别的,就连我都不敢派舰载机在夜间偷袭军港。相对于派航母从夕梵运河,经过窄海进入梵炎洋,月初那两次偷袭行动,才需要胆量。”
“兵力本来就不足,还分兵两路,有什么好处?”周涌涛跟着就问了一句。
“别忘了,还有‘奋进’号。”
周涌涛再次锁紧了眉头。
“如果我是坎宁安,我首先就会承认,只是依靠皇家海军的3艘舰队航母,无法击败强大的帝国海军。更何况,皇家海军的舰载机都非常落后,在跟帝国舰队决战时,没办法占到便宜。从东望洋的几场海空大战的结果看,更加需要‘奋进’号。要我说,纽兰海军是否答应派遣‘奋进’号参战才是关键。”
“然后呢?”李铭博没什么独到见解,就只能继续捧哏。
“很明显,必须得秘密行动。只要走漏了消息,就肯定无法实现作战目的,比如在狮泉城挡住我们的前进步伐。”
“你是说,如果我们知道‘奋进’号将转战梵炎洋,就不会攻打狮泉城了?”
白止战笑了笑,说道:“仍然需要攻打狮泉城,不过不会深入梵炎洋,会在管岛那边投入更多的兵力。”
“假戏真做吗?”
白止战点点头,表示李铭博没有说错。
“真要是这样,就应该趁机拿下威岛与中转岛。拿下进军霍瓦依群岛的跳板后,有希望在两年内打败纽兰联邦。”
周涌涛突然冒出来一句,李铭博吓了一跳。
只是,李铭博没有反驳。
白止战也没有反驳,因为这也是他要说的。
只要纽兰海军敢把“奋进”号派往梵炎洋,帝国海军就敢提前攻打中转岛,甚至强攻霍瓦依群岛。
要说,“奋进”号是同盟集团在东望洋的定海神针。
正是如此,白止战才在怀疑,纽兰海军未必会派“奋进”号去梵炎洋作战。
沉思一阵,白止战才说道:“如果‘奋进’号在赶来的途中,我们有理由相信,坎宁安多半带着舰队去了南夕落洋。”
“绕过玄大陆?”
白止战点点头,说道:“很简单,要保持隐蔽,‘奋进’号只能走合角,在南夕落洋跟坎宁安汇合。”
“要这样的话,或许坎宁安那边只有一艘航母。”周涌涛补充了一句。
“不会是一艘,更有可能是两艘。”白止战稍微思索了一番,才说道,“关键点,其实是想办法创造一个相对有利的决战环境。站在坎宁安与斯普的角度来看,我们进军梵炎洋的头号难题是孤军作战。哪怕顺利打下狮泉城,因为在梵炎洋缺乏立足点,所以后勤保障的问题依然非常严重。”
“说不定,这也正是布兰皇家海军组建两支舰队的关键所在。”李铭博已经明白了白止战的意思。
白止战只点了点头,连李铭博都想明白了,周涌涛肯定能想明白。
北面那支舰队,将依托基布要塞,封锁基沙海峡与遏制通往波沙湾的航线。在必要的时候可以躲进相对安全的窄海,甚至用水雷堵死基沙海峡,也就不需要有多强大,1艘航母就够了。
关键还有,可以依靠部署在基布要塞的岸基航空兵。
只要布兰舰队在穆沙海活动,哪怕只是离开了军港,也能够迫使帝国海军招回所有前往波沙湾的油轮。
至于攻打基布要塞,不但要调集足够多的兵力,还需要大量时间。
可见,如果只为了守住基布要塞,1艘航母就绰绰有余,完全没有必要在此投入更多的航母。
主力,肯定是坎宁安统帅的远征舰队。
只是,对帝国海军来说,麻烦就大了。
打下了狮泉城,不等于能够在梵炎洋横行无阻。
那么,先去波沙湾,还是先南下?
如果没有猜到坎宁安在南面,白止战就会带着舰队北上,在穆沙海或者西梵炎洋跟布兰舰队鏖战。
到时候必然得强攻基布要塞。
因为没法一举拿下基布要塞,所以白止战将会首尾失据。
如果坎宁安在这个时候带着主力杀到,保不准还真能一举歼灭第十一特混舰队。
到此,哪怕帝国海军获得了4艘大型航母,也得退守狮泉城,然后花几个月的时间为下次进攻做准备。
因为有了前车之鉴,所以帝国海军重新发动进攻后,会稳打稳扎,一步一步的向波沙湾推进。
关键,就是夺取沿途的军事据点,通过建立前进基地来保护海运航线。
此外,就是部署岸基航空兵,为舰队提供支援。
哪怕一切顺利,也要用一年,甚至两年的时间,才能够攻占与控制波沙湾。
可惜,帝国根本就没有那么多的时间。
毫无疑问,这也正是布兰王国与纽兰联邦想达到的目的!
显然,这同样是坎宁安带着舰队去了南夕落洋,纽兰海军派“奋进”号过来的,最为有力的依据!
第437章 不成功则成仁
把纸条放到白止战面前,李铭博不禁叹了口气。
在对战局做出判断之后,就轮到舰队司令官做决策。
这事,没有人帮得了忙,必须由白止战拿主意,也就是下达命令。
至于战局判断,在白止战做了通盘的分析之后,也就没什么秘密可言,即便是李铭博都能看明白。
总结起来,也就八个字。
以退为进。
诱敌深入。
要说的话,这是布兰皇家海军在吸取经验教训,并且根据当今的具体情况,总结的全新战术。
此外,也是布兰王国当前境况的真实写照。
国力大不如前,可以说江河日下,也只能以退为进,放弃意义不大的偏远地区,通过战略收缩来保护核心利益。
面对布兰皇家海军采取的以退为进的战术,破解之道就一种。
直捣黄龙!
用白止战的话来说,只要能歼灭坎宁安统帅的主力舰队,不管布兰皇家海军与纽兰海军还有哪些花招,全是花架子。
此外,或许还能一举奠定大战的胜局。
只要干掉了“奋进”号,甚至不需要攻打基布要塞,到时候火速回国,率领舰队直接攻打霍瓦依群岛。
当然,难度非常大,风险更巨大。
在白止战提出了这个设想后,具体的工作落到了以李铭博为首的参谋身上。
第一件事,就是搞清楚第十一特混舰队能不能长途奔袭,以及在长途奔袭之后,能不能返回,得做哪些方面的准备。
李铭博给白止战的那张纸条上面,就写着计算结果。
长途奔袭没有问题,只是在到达西南梵炎洋后,剩余燃油最多够航行5天,而且未必能及时获得补给。
关键就是,只带了两艘舰队油船。
准确的说,只有两艘舰队油船能够跟上第十一特混舰队,其他的油船,因为速度慢,都无法伴随舰队作战。
按之前的计划,其他支援舰艇都编入登陆舰队,主要为登陆部队提供支持。
只有一切顺利,才能够在到达西南梵炎洋的时候还有5天的燃油。
如果航行途中发生意外,比如在南半球遭遇了风暴,就要消耗更多的燃油,甚至有可能烧光燃油。
总而言之,如果奔袭行动失败了,第十一特混舰队连返航都困难。
“要提高航程,唯一的办法就是留下续航力不足的小型舰艇,尽肯能的减少护航战舰的数量。”李铭博长出口气,接着说道,“要这样的话,航母很容易遭到打击,而我们只有两艘航母。”
“没办法击败敌人,有再多的航母都没用。”周涌涛还是一如既往的积极。
“只带两艘快速战列舰,两艘舰队油船与四艘负责掩护油船的驱逐舰,其他的护航战舰全部留下。”
听白止战这么一说,李铭博明显吓了一跳,连周涌涛都有点惊讶。
显然,这有点过了。
不说别的,4艘驱逐舰能做什么?
之前,已经发现了布兰潜艇,因此有理由相信,在航行途中最需要担心的,就是遭遇敌人的潜艇。
怎么说都得多带几艘驱逐舰。
只是,白止战不是在跟他们商量,也没有要征求他俩的意见。
“在通过巽风海峡之后,先沿着苏门答腊岛向东北方向航行,在离开了布兰潜艇的活动海域之后,再转到西南方向。跟其他战舰脱离之后,保持最快的巡航速度,并定时进行反潜规避机动。”
白止战这意思,是要靠航速规避潜艇。
“其他战舰呢?”
“暂时留在东北梵炎洋,在我们那边开打之后,去封锁咽喉海峡,如果有需要,可以支援地面部队攻打狮泉城。”
李铭博咬咬牙,朝仍然在发愣的周涌涛递了个眼神。
“这简直就是孤注一掷!”周涌涛低估了一句。
只是,他知道白止战为何不愿意带上更多的驱逐舰。
驱逐舰是小型战舰,续航力严重不足,也难以持续高速航行,在奔袭行动当中,肯定会拖慢舰队航速。
那4艘驱逐舰是去掩护舰队油船,而不是掩护航母。
“只带这几艘护航战舰,哪怕奔袭行动没达到目的,我们也有希望在烧光最后一滴燃油之前回到巽风海峡附近。”白止战看了周涌涛一眼,才说道:“确实是孤注一掷,只是我们必须这么干。只不过,如果你,以及你们任何一个人,能提出行得通的替代方案,我也很乐意采纳。”
这下,周涌涛也闭上了嘴巴。
如果真的有可以替代的办法,他早就提出来了。
开始,白止战就针对可能出现的情况做了分析,而得出的结论**不离十。
只要没能首先干掉布兰主力舰队,就绝对无法在一年之内拿下波沙湾。
如果在梵炎洋这边耗上一年,不止是帝国海军,连帝国都会战败!
“我觉得,或许能够提前知道奔袭行动能不能达到目的。”
突然有人冒了一句出来,让李铭博与周涌涛都很是惊讶,因为大言不惭的,是一名年轻参谋。
不过,二十多年前的白止战,还有开战时的周涌涛,又何尝不是大言不惭?
白止战没吭声,只是点点头,让那个年纪跟周涌涛相当的参谋说下去。
“正在南下的迢曼舰队。”年轻参谋明显有点怯场,所以在被白止战盯住之后,只说了一句。
只是,这也足够了。
白止战的眉头迅速跳了几下,同时把目光转向了周涌涛。
周涌涛点点头,表示这个办法行得通。
李铭博也没有反对,因为这确实是一个好办法。
以“宰相”号为首的迢曼舰队已经到达了南夕落洋,正在等待帝国海军的消息,然后决定往哪边转向。
让“宰相”号闹上一闹,或许就有答案了。
说不准还能把大鱼炸上水面!
“派一架飞机回去,把我们的行动告诉海军司令部。明确告诉总司令,最好由他亲自出面去跟迢曼海军总司令商量。不管用什么办法,得让‘宰相’号行动起来,协助我们歼灭布兰海军的主力舰队。”
“这也太直接了吧?”
“不直接一点,刘长勋未必能够明白局面的紧迫性。”
李铭博瘪了下嘴巴,这是用舰队司令官的名义发报,所以就算得罪人,那也是白止战的事情。
“还有一件事,记得提醒总司令,尽快着手为攻打中转岛与霍瓦依群岛做准备。”
“啥?”
白止战笑了笑,对满脸震惊的李铭博说道:“说得肯定一点,才能让总司令相信我们是胜券在握。”
“可……”话到了嘴边,李铭博却没有说出来。
“去做安排吧。”
白止战这么说了后,李铭博没再多问。
在白止战提到攻打中转岛与霍瓦依群岛的时候,李铭博已经想到,他做好了不成功则成仁的思想准备。
第438章 木已成舟
帝都,海军司令部。
几天之前,在攻打狮泉城的作战行动开始,准确说是前期的火力准备开始之后,刘长勋就让秘书在办公室里铺了一张单人床。虽然不用上前线指挥战斗,但是在后方坐镇,也不是那么轻松。
关键,还是这次的行动太关键了。
说得直接一点,关系帝国的生死存亡!
去年年底,在战时内阁的年度总结会议上,薛远征就直言不讳的提到,不能在一年内打下波沙湾,把石油运回帝国,那么在下一次年度总结会议上,将不得不考虑以某种体面方式结束战争。
攻打狮泉城是开始,不过也最为重要。
薛远征还专门把军方的三个大佬,也就是司徒旌德、彭怀胜与刘长勋叫到一起,关起门来让他们促膝长谈。
说是交心,其实是交底。
谈完之后,三人还立下了军令状,就差没有歃血为盟了。
要说,这一点都不夸张。
在大战爆发前,帝国海军做过数十次推演,得出的结论就是,在打下狮泉城后,至少需要用一年时间扫荡北梵炎洋,因此要想在一年内攻占波沙湾,不但要拼尽全力,还需要创造奇迹。
正是如此,刘长勋才竭力主张由白止战率领舰队远征梵炎洋。
当然,白止战要什么他就给什么,还给予其足够的授权,反正就是把帝国海军的家当都交给了白止战。
虽然有点夸张,但是刘长勋确实把希望全都寄托在白止战的身上。
不然的话,他也不会亲自坐镇海军司令部,确保能够在第一时间,处理从前线发回来的战报。
只是,至少在前期,海军是配角。
要说的话,让刘长勋操心的,是登陆所涉及的后勤保障,也就是安排船队向前线运送部队与物资。
前期投入的2个陆战师,都已完成了编制调整,兵力在2万左右。
只是运送近4万名官兵,以及配套的武器装备,就需要出动数十艘运输船,还得派战舰护航。
只是,拼上老命的还有陆军。
按照计划,在抢滩成功之后,陆军投入4个师参与地面作战行动,再安排4个师充当预备队,投入兵力超过10万。打下狮泉城之后,如果立即发起扫荡北梵炎洋的行动,陆军还计划投入8到12个师。
哪怕保守估计,陆军投入的兵力将超过40万。
安排廉旭升担任前线总指挥,就是司徒旌德与彭怀胜的主意,毕竟在陆军当中,廉旭升是公认的头号干将。
所幸的是,至少到目前为止,一切都还算顺利。
洗漱之后,刘长勋服下了放在桌子上的降压药。
在去年体检的时候,被查出血压偏高,医生给他开了这种以保健为主的降压药,还要他持续服用。
其实,刘长勋一直觉得那是维生素片。
至于血压升高,也是因为太操劳,或者说是需要担心的事情太多,忙起来的话,生活又没有规律。
此外,就是很久没有锻炼了。
他没有脱外套,好在半夜收到消息的时候,能立即着手处理。
只是,他刚刚坐下,房门就被推开了。
进来的是机要秘书。
“刚刚收到的,由登陆舰队转发,来自第十一特混舰队。”机要秘书走过来后,把电文递给了刘长勋。
随后,他去打开了台灯。
翻开电文一看,刘长勋立即锁紧眉头。
开头就是一句:第十一特混舰队未按计划行动,已经南下进入爪哇海。
“我已经派人去叫郑江明了。”
“没有别的消息了?”
机要秘书摇了摇头,要是有的话,他早就说了。
“冲两杯咖啡,准备点吃的。”
“行,我现在就去安排。”
“郑江明到了,让他马上来见我。”
机要秘书点头答应下来,随后就离开了办公室。
等到机要秘书出去,刘长勋才去坐到办公椅上,把电文仔细看了一遍。
白止战到底在想啥!?
看到一半,刘长勋拿电文的手就开始发抖。
那可是帝国海军的家底,而一向表现出色,做什么都很稳妥的白止战,竟然在这个时候选择冒险。
说是赌命,还更加贴切一些。
所幸,郑江明很快就赶到了。
“我也才知道,而且刚刚拿到了迢曼海军司令部的电报。如果没有错,‘宰相’号应该在福克兰群岛东边。”
“他到底想干什么?”
“总司令……”
“提前进入梵炎洋不说,还要奔袭一万多千米。他难道就不知道,如果失败了,帝国海军将……”
“不会失败的。”
“你……”
郑江明没多做解释,翻出了一份文件,递到刘长勋手上。
“这是用迢曼海军司令部提供的,与‘宰相’号有关的情报做的分析,重点在后面总结部分。”
听郑江明这么一说,刘长勋直接翻到最后一页。
看完,刘长勋的眉头锁得更紧了。
按郑江明做的总结,“宰相”号在1月15日就已到达福克兰群岛附近,而迢曼海军司令部在1月18日才发来消息。
拖延3天,很有可能是“宰相”号在途中放慢航行速度。
不是为了节省燃油,是担心遭遇布兰舰队。
正是如此,郑江明断定,迢曼海军很有可能已经获得了一些线索,推测在南夕落洋上有布兰舰队。
因为没有情报佐证,所以迢曼海军没有把此事告知帝国海军。
当然,还跟双方的利益有关。
迢曼高层肯定希望帝国当局能尽快在梵炎洋上有所作为,减轻自身受到的压力,在通报消息的时候自然会有所保留。
总而言之,郑江明是在为白止战说话。
其实,在这个时候,刘长勋已经冷静下来,而且变得非常的理智。
木已成舟,现在说啥都晚了。
再说,白止战很有主见,就算刘长勋下达命令,他也未必会执行,而且刘长勋也无权命令他立即返航。
最重要的,还是奔袭本身的意义。
如果白止战的推测准确无误,而且奔袭取得了成功,那么帝国就有很大的希望取得全面胜利。
这个诱惑,实在太大了。
“我们该做些什么?”冷静下来之后,刘长勋立即恢复海军总司令的本色,回到现实问题上。
“什么都不做。”
刘长勋愣了下,明显没有搞明白郑江明的意思。
“奔袭以保密为主,因此在第十一特混舰队投入战斗前,我们绝不能打草惊蛇,要表现得像什么都没有发生过一样。只不过,攻打狮泉城的行动依然得继续,按计划该做的事情都要做到位。”
“迢曼海军那边呢?”
“这个得由总司令出面。”
瞪了郑江明一眼后,刘长勋又忍不住叹了口气。
都到这一步了,也顾不得面子了。
第439章 最大的意外
南夕落洋,“光辉”号航母。
算不上宽敞的司令舰桥里面,几名主要参谋站在海图板前面,只有坎宁安坐在旁边的椅子上。
他可是舰队司令官,没人敢说啥。
在坎宁安手上,是一份在半个小时之前收到的电文,来自皇家海军司令部,上面还有首相的签名。
内容只有一条:消灭已经到达南夕落洋的迢曼舰队,务必击沉“宰相”号。
这是一道作战命令,而首相签名,显然是别有用意。
至于是啥用意,坎宁安心里有数。
去年,“迢曼”号等三艘装甲巡洋舰在夕落洋大开杀戒,击沉数十艘货轮,最后还毫发无损的避开布兰皇家海军派出的舰队,逃到了梁夏帝国,被王国上下当成奇耻大辱,并间接导致前任首相下台。
现在,“宰相”号故伎重演,丘尔能安心?
说得严重一点,让“宰相”号溜走了,丘尔得引咎辞职!
其实,萨维尔没能在北夕落洋干掉迢曼舰队,阻止“宰相”号突围,就已经超出了最初的预料。
在拟定作战计划的时候,包括坎宁安在内,都认为歼灭迢曼舰队是易如反掌的事情。
迢曼海军早已今非昔比,跟上次大战当中,那支让布兰皇家海军随时都提心吊胆的,全球第三的海军根本无法相提并论。
哪怕全体出动,迢曼海军也就3艘主力舰。
其中两艘,还是大型巡洋舰。
在北海的对面,布兰皇家海军本土舰队拥有包括2艘快速战列舰在内的8艘主力舰,还有1艘舰队航母与1艘小型航母,能依靠本土的岸基航空兵,不但拥有绝对的兵力优势,还掌握了几乎全部的有利条件。
还有什么好担心的?
哪里想到,还真的在阴沟里面翻船了。
当然,责任不在萨维尔,主要是天气。
在迢曼舰队出击后,整个北海都大雾弥漫,就没放晴过,因此做为主要侦查力量的巡逻机都成了摆设。
不然,迢曼舰队绝对不可能溜出北海。
只是,要说萨维尔无辜,也有失公允。
他提前数日带着本土舰队离开了斯帕卡湾,却没有积极行动,比如派遣驱逐舰之类的小型舰艇监视靠近威敬王国本土的近岸海域,而是一直留在开阔的外海,生怕在浓雾当中遭遇迢曼舰队。
在几个月之前,本土舰队的“光荣”号航母就是在威敬王国附近,因为浓雾没有能够及时发现迫近的迢曼战舰,结果在苦苦抗争几个小时之后,被迢曼海军2艘大型巡洋舰上的舰炮送到了海底。
这场战斗,直接导致本土舰队司令官下课。
此后,为了避免再次发生类似的悲剧,布兰皇家海军还专门规定,遇到能见度太差的恶劣天气时,航母必须让所有锅炉处于工作状态,保持足够的气压,确保在遇到危险的时候能加速逃离。
只要没有绝对必要,还要远离迢曼空军作战飞机频繁出没的近岸海域。
总而言之,萨维尔没把迢曼舰队堵在北海里面。
接下来发生的事情,更让坎宁安觉得奇怪。
在明知道迢曼舰队已经离开北海,至少有可能已经离开北海的情况下,萨维尔在北海耽搁了足足三天。
结果,等到他带着本土舰队追出去的时候,迢曼舰队早就跑远了。
因为没有找到迢曼舰队,所以萨维尔变得更加保守,一度把重点放在冰岛南面,想当然的认为迢曼舰队在他追出来之前,就已经向南突击,准备去拦截那些由纽兰联邦发往布兰王国的运输船队。
严格说来,不能说是想当然。
虽然迢曼舰队的首要任务是拦截去骆沙联邦的运输船队,但是在扑空之后,把炮口对准布兰王国,也算是合情合理。
不管怎样,没理由让“宰相”号白跑一趟。
以萨维尔那保守的战术思想,肯定会担心海运航线受到威胁,也就未必能准确判断出迢曼舰队的行踪。
当时,在收到消息之后,坎宁安差点没有忍住。
关键就是,在迢曼舰队出海之后,所有无法及时到达目标港口的船队都已返航。
在整个北夕落洋上,就没有几支运输船队!
再说,拦截了几支船队又能如何?
布兰王国早已完成战争动员,一直在设法扩大本土战略储备,全**民也逐渐适应了严酷的战时制度。别说是损失几支船队,哪怕在未来半年之内,没有一艘运输船进港,布兰王国也不会战败。
换句话说,如果能及时发现迢曼舰队,最终击沉“宰相”号,拿几支运输船队交换,那也是千值万值。
等萨维尔反应过来,派战舰与飞机去搜寻迢曼舰队,简直是事倍功半。
萨维尔犯的最为严重的错误,就是错失了在北海歼灭迢曼舰队的机会。
哪怕天气不好,把3艘配备有雷达的快速主力舰派上去,也能够在炮战中干掉迢曼海军的3艘主力舰。
要说的话,恶劣天气对拥有炮瞄雷达的布兰主力舰更加有利。
运气好转之后,那艘武装货轮发现迢曼舰队后,萨维尔还有一个绝佳机会,他也几乎抓住了这个机会。
可惜,他没有随“乔治五世”号参与战斗,而是留在“纳尔逊”号上。
理由就是,“纳尔逊”号是本土舰队旗舰。
当时,“威尔士亲王”号服役不到一个月,而“乔治五世”号在服役之后就因为设备故障返回造船厂进行维修。按最初计划,“乔治五世”号的维修工作将要持续到年底,也许要明年年初才能回归。
如果不是迢曼舰队出击,“乔治五世”号不会现在回归。
因为2艘新锐快速战列舰都不在状态,多多少少都有些问题,所以本土舰队的旗舰仍然是速度奇慢的“纳尔逊”号。
要说,萨维尔还可以选“胡得”号做旗舰。
反正就是,在那场只持续了10多分钟的炮战当中,他没在前线指挥战斗,而是在后方旗舰上等消息!
如果他当时在“乔治五世”号或者“威尔士亲王”号上,绝不会下令撤退。
哪怕主动结束战斗,也可以在交火距离之外用雷达盯住迢曼战舰,并依靠速度咬住迢曼舰队。
哪怕在后面远远的跟着,“宰相”号都逃不掉。
最可能出现的情况,是在发现没办法突围之后,迢曼舰队指挥官下令转向返航,放弃南下的行动。
接下来不管是在北夕落洋上决战,还是让迢曼舰队逃回本土,都不会有后面的事情。
要说的话,坎宁安在当时还一度认为,迢曼舰队已经放弃了,正在返回本土的途中。
第440章 荒唐的命令
如果在“丹麦海峡海战”结束后,萨维尔做出准确判断,即“宰相”号已跟2艘大型巡洋舰分道扬镳,带2艘油船与2艘驱逐舰前往南夕落洋,布兰皇家海军依然有机会在北夕落洋上将其击沉。
道理也很简单,“宰相”号无法一直以超过25节的速度航行。
哪怕燃油充足,锅炉与蒸汽轮机也受不了。
当然,关键仍然是燃油不够。
以19节的速度航行,“宰相”号的航程超过8000海里,以25节的速度航行,还跑不到3500海里,如果达到29节,甚至只能跑2500海里。可以说,2艘快速油船搭载的燃油根本不够。
此外,进行燃油补给的时候,还需要降低航行速度。
总而言之,在摆脱本土舰队之后,“宰相”号肯定得减速,甚至有可能降到19节的巡航速度。
显然,本土舰队不存在燃油不够用的问题。
关键,本土舰队有航母,可以用舰载机搜寻“宰相”号。
总而言之,只要做出了准确判断,那么在3天内重新找到“宰相”号,并且将其击沉的概率极大。
可惜的是,包括坎宁安在内,没有一个人想到“宰相”号会单独突围。
当然,这也跟情报机构有关。
在“丹麦海峡海战”前,情报机构做出了预测,断定2艘大型巡洋舰将随“宰相”号一同去丹麦海峡。
结果证明,这个判断非常的准确。
海战结束之后,情报机构却认定迢曼舰队已经返航,而且是原路返回。
当时,情报机构拿出了一个很有说服力的证据,通过无线电定位,确定了2艘大型巡洋舰的方位。
要说,皇家海军也有很大的责任。
在海战的次日,一艘潜艇发出了电报,宣称在海峡里发现一支拥有数大型战舰,身份不明的舰队。
关键还有,潜艇发现不明舰队的海域,就在2艘大型巡洋舰所在海域。
别说萨维,就连坎宁安,都没有产生怀疑,或者说相信迢曼舰队在突围失败之后就已经转向返航。
当时,坎宁安什么都没有做。
不过,等于什么都做了。
因为坎宁安没有打破无线电静默,所以在次日,萨维尔就让2艘快速战列舰随“皇家方舟”号前往陆心海。
至于那艘被舰载机发现与击沉的快速油船,萨维尔反到没当回事。
按照由他发给皇家海军司令部的电报,他认定那是为了引开本土舰队,迢曼舰队司令官派出去的诱饵。
萨维尔也由此认定,迢曼舰队早已经转向突围。
因为已经让2艘快速战列舰与“皇家方舟”号按计划前往陆心海,所以在当时,萨维尔没有继续追击迢曼舰队。
其实,这也是计划的一部分。
如果没有意外,萨维尔将带着本土舰队的主力返回斯卡帕湾,继续盯住藏在北海对面港湾里面的迢曼舰队。
此后,基本上一切顺利。
直到半个小时之前,收到由海军司令部发来的电报之后,坎宁安才知道“宰相”号没有返回迢曼帝国,而是出现在了南夕落洋上,就在福克兰群岛东边,而且很有可能正在朝群岛航行。
按照推测,很有可能是长途航行,“宰相”号的动力设备或推进系统出了故障。
毕竟,这艘超级战列舰在建成后,就只是在波湾里面进行了验收测试,并没有进行长途航行。
快速航行了十多天,没有出故障才是怪事。
至于怎么发现“宰相”号的,按电报所说,是迢曼帝国的人员在南孤大陆的阿根廷采购物资,并且租用了一艘远洋渔船,结果因为贿赂的海关官员太过贪婪,把消息卖给了布兰王国的情报人员。
此后,情报人员搭乘租用的水上飞机,去了一艘在南夕落洋上巡逻的轻巡洋舰。
因为已经掌握确切情报,所以没有花多少功夫,就发现了那艘运载几百吨新鲜蔬菜与瓜果的远洋渔船,并且跟着渔船找到了迢曼舰队,发现了在夜色的掩护之下,从渔船获取补给的“宰相”号。
到了次日,情报人员还在该海域发现了泄漏的油污,断定是“宰相”号的动力或者推进系统出了故障。
只是,要想再次找到“宰相”号,就没那么容易了。
情报机构只是推断,“宰相”号会找一出避风海湾锚泊,才能修复受损的设备。
至于那两艘大型巡洋舰,早就回到了迢曼帝国。
按照皇家海军司令部下达的命令,坎宁安得派侦察机搜寻“宰相“号,如果情报机构的判断没错,在福克兰群岛附近找到这艘战列舰,就必须将其击沉,然后再考虑进军梵炎洋的事情。
理由,前面已经提到了。
“宰相”号到南夕落洋,不是在执行破交任务,而是准备去梁夏帝国。
此外,如果“宰相”号获得梁夏海军接应,在南夕落洋活动一段时间,肯定会产生巨大影响。
不说别的,阿根廷等几个南孤大陆的国家,都是迢曼帝国传统的友好国家。
只是在阿根廷,就有上百万迢曼侨民。
在玄大陆那边,有几块曾经属于迢曼帝国,在上次大战结束之后,被布兰王国等战胜国瓜分的殖民地。
这些殖民地仍然有不少迢曼后裔,其中一些已经悄悄的组织起来。
没人敢保证这些国家与殖民地不会因为“宰相”号的到来而倒戈。
从军事角度看,干掉“宰相”号没什么挑战性。
派几架侦察机过去,找到“宰相”号之后,再发起攻击。
出动一个拨次就足够了。
能不能炸沉“宰相”号,其实无所谓,只要能重创,让其因为丧失航行能力不得不在锚泊的海湾里面耽搁十天半个月就成了。
本土舰队的2艘“纳尔逊”级战列舰已经南下,预计在2月上旬赶到。
如果需要,还会增派几艘小型航母与护航航母。
只是,必须现在就动手,阻止“宰相”号在修复了故障设备之后,再次逃出布兰皇家海军的视野。
军事上行得通,不等于就能大打出手。
今天是1月23日!
早在5天之前,坎宁安就收到了可靠情报,由白止战率领的,梁夏海军的特混舰队很有可能已经由狮泉城东边的巽风海峡或者龙目海峡进入梵炎洋,至少有2艘舰队航母,以及至少2艘快速战列舰。
此外,梁夏军队已经在前天,也就是21日登上狮泉城。
留下来对付“宰相”号?
坎宁安一直都在想,丘尔真要是这么不顾大局,只为自己的利益着想,那么被人从首相府赶出来,那也是活该。
可惜的是,那是由皇家海军司令部下达的命令,根本没有商量的余地!
第441章 雄心壮志
1月24日,福克兰群岛。
天色刚刚放亮,一阵由远及近的轰鸣声打破了沉寂,惊起一群来此越冬的北极燕欧。
一只钢铁巨鸟飞到海湾上空,在降低高度盘旋几圈之后,才悻然飞走,不多时就消失在了清晨的浓雾之中。
那是一架布兰皇家海军的侦察机。
约莫半小时后,海湾里荡起波澜。
一艘通体刷成深灰色的迢曼潜艇浮上海面,在接应了几名藏在岸上的蛙人之后,就重新潜入大海。
片刻之后,海湾恢复了平静。
只是,外面的世界一点都不平静。
“光辉”号上。
十多分钟之前,在收到最后一架侦察机的报告之后,坎宁安就已承认,他的担心变成了现实。
两天之前,“宰相”号故意暴露行踪,是为了引诱远征舰队现身。
一个专门为远征舰队而设的圈套!
远征舰队派出去的十多架舰载侦察机,把福克兰群岛彻底搜索了一遍,搜寻了所有深水海湾,都没发现“宰相”号,也没有找到其他迢曼战舰,甚至没有发现迢曼战舰曾经来过的迹象,比如泄漏的油污。
哪怕“宰相”号就在南夕落洋上,也肯定没有去福克兰群岛。
所幸的是,坎宁安已经料到这种情况,也早就做了准备。
现在的问题是,远征舰队暴露了行踪。
迢曼海军故意放出“宰相”号去了南夕落洋的消息,绝不是无的放矢,而是冲远征舰队来的。
在福克兰群岛的某处海湾里,藏着迢曼帝国的情报人员,或者是一艘潜艇。
不管怎样,发现侦察机之后,迢曼海军就能够断定,远征舰队肯定在附近,最多在几百千米之外。
还有理由相信,想要找到远征舰队的不是迢曼海军,是梁夏海军。
因为“宰相”号只能去投靠梁夏帝国,所以就算存在巨大的风险,迢曼海军也只能按梁夏海军的吩咐去做。
那么,梁夏海军凭什么认为,远征舰队在南夕落洋?
想到这个问题,坎宁安不得不佩服白止战。按他的推测,肯定是白止战推测出了远征舰队的行踪。
要说的话,判断陆心海舰队主力,也就是2艘“光辉”级航母与2艘“声望”级战列巡洋舰在偷袭塔兰托之后,由直罗海峡进入了夕落洋,南下经远望角进入梵炎洋,也没多大的难度。
这4艘主力舰有10多天没露面,不起疑才是怪事。
关键就是,值得拿“宰相”号冒险吗?
如果只是猜测远征舰队去了南夕落洋,而白止战指挥的梁夏舰队在狮泉城那边,为登陆作战行动提供支持,就没有任何理由让“宰相”号冒险,毕竟在近期,梁夏海军无法派舰队来接应“宰相”号。
除非,白止战已经带着特混舰队赶了过来!
这正是坎宁安最担心的事情。
之前已经有相关的情报,由白止战统帅的梁夏舰队,最早有可能在19日的夜间进入梵炎洋,在理论上只需要6天,在25日的夜间就能够到达西南梵炎洋,在26日的上午就有可能与远征舰队交战。
问题就在这里。
如果远征舰队转向去福克兰群岛,而且攻击藏在那里的迢曼舰队,进入梵炎洋的时间至少得推迟一天。
哪怕一切顺利,那也是26日的事情。
这难道是巧合?
坎宁安显然不相信。
在决定执行皇家海军司令部下达的命令时,坎宁安就想到了这些,还做了部署。
远征舰队并没有转向前往福克兰群岛,只是调整了航向,没有直接前往远望角。飞往福克兰群岛的那些执行侦查任务的sbd有足够的航程,能飞行2000多千米,不存在没办法返航的问题。
至于出现另外一种情况,也就是侦察机找到了迢曼舰队,坎宁安也有安排。
前往梵炎洋的又不止是远征舰队,还有纽兰海军派来的特遣舰队。
以“奋进”号为首的第61特混舰队,在合角那边遇到恶劣天气,耽搁了不少时间,比远征舰队落后大约600千米。
不出所料,“奋进”号此时就在福克兰群岛东北大约400千米处。
按照坎宁安的安排,在找到迢曼舰队之后就联系“奋进”号上的斯普,由“奋进”号出动舰载机发起攻击。
迢曼舰队没有航母,肯定挡不住“奋进”号发起的打击。
不用击沉,重创“迢曼”号就足够了。
因为没有找到迢曼舰队,所以坎宁安没有联系斯普。
远征舰队没有向福克兰群岛转向,节约了大量时间,远征舰队至少能够提前12小时从远望角南面进入梵炎洋。
这12个小时,肯定是大有可为。
关键在进入梵炎洋之后。
如果白止战带特混舰队杀了过来,肯定在远望角的东边,会在远征舰队向东航行的时候发起攻击。
因为远征舰队提前12小时,将在25日夜间进入梵炎洋,所以要到26日上午,白止战才能获得机会。
抓住这个机会,远征舰队能连夜向东航行数百千米。
关键还有,斯普指挥的第61特混舰队将在26日上午进入梵炎洋。
此时,白止战就会面对两难选择。
攻击远征舰队,还是对付第61特混舰队?
如果他足够的聪明,就应该选择退却。
当然,如果他不够聪明,在攻击远征舰队之时,就很有可能被跟上来的第61特混舰队打个措手不及。
如果是第三种情况,错过前出的远征舰队,并且在26日上午按照计划攻击进入梵炎洋的第61特混舰队,就肯定会在发起攻击的时候被远征舰队偷袭,甚至有可能在准备攻击的时候遭到打击。
这也正是坎宁安的如意算盘。
因为白止战未必想到远征舰队没去福克兰群岛,所以更有可能按原订计划,在26清晨投入战斗。
到时候首当其冲受到攻击的,并不是远征舰队,而是第61特混舰队。
按照坎宁安的推演,他很可能成为这场海战的头号赢家!
只要能够挫败梁夏舰队,继续掌握梵炎洋的制海权,第61特混舰队会怎么样,坎宁安一点都不在乎。
只是现在,得加快航行速度。
不管怎样,远征舰队已经到达远望角西南海域,十来个小时之后,就将越过那条根本就不存在的界线,进入梵炎洋。
要说的话,坎宁安更喜欢使用传统的称呼,大西洋与印度洋。
如果当年没有败给梁夏海军,不会被迫采用梁夏帝国的命名体系。
等这场海战打赢了,最迟在这场大战结束之后,布兰王国就能够名正言顺的废除现有的国际命名体系,按西方的传统与文化,为全球各地的海洋与岛屿命名,而且全都得使用布兰语的名字!
第442章 二号主角
福克兰群岛以东大约400千米处,“奋进”号航母。
看完参谋送来的电文后,斯普起身走到海图板前面,田实也起身跟了过去。
斯普回头看了田实一眼,随后又朝挂在面前的海图看了过去。
“坎宁安想让我们冲上去堵枪眼,他在后面拣便宜。”
田实这么一说,斯普都忍不住苦笑了起来。
这句话很犀利,还切中要还。
要说的话,这也是田实身上最明显的变化。
才来到纽兰联邦的时候,田实的性格比较内向,往往一整天都没有几句话,更别说冷嘲热讽。
只是,与其说是发生的变化,不如说是放飞的自我。
去年年底,在布兰当局提出,让纽兰海军参与增兵梵炎洋的行动,斯普就是最主要的支持者之一。
理由也很简单:在梵炎洋上打得越好,在东望洋上的压力就越小。
此外就是,围绕塞岛与管岛的战斗远没到说结束的时候,短期之内也不存在再次进行舰队决战的可能。
如果由布兰皇家海军打主力,派遣“奋进”号去梵炎洋作战,并非不可以。
此后通过协商,确认以皇家海军为主,纽兰海军提供支持的基本原则,把联合增兵梵炎洋的行动定了下来。
关键,其实是保密。
为此,纽兰海军花了大量时间做准备。
最重要的,就是让“奋进”号从合角南面绕过孤大陆进入夕落洋,然后跟坎宁安率领的远征舰队汇合。
前期还算顺利。
在1月初,“奋进”号就到了东南东望洋,只是出于保密方面的考虑,一直在远离主航线的偏僻海域活动。
东南东望洋这边就没有多少船只,暴露行踪的概率微乎其微。
当时,斯普的头号任务是让舰载机飞行员加强训练,为接下来的战斗做好准备。
在此期间,斯普陆续收到陆心海舰队突袭塔兰托与奥兰,本土舰队截击“宰相”号,以及梁夏军队在狮泉城登陆的消息。至于东望洋那边,仍然是围绕塞岛进行苦战,反到没多大进展。
感情,双方不约而同的把重点转向梵炎洋。
斯普在当时就发出警告,推测白止战会率领梁夏舰队提前进入梵炎洋,不会等到占领狮泉城之后。
理由就是,布兰军队根本就守不住狮泉城,用不着在狮泉城浪费时间。
其次,白止战绝不是墨守成规的将领,很可能会像当初的陈炳勋,给布兰皇家海军一个惊喜。
在岱曼王国表明立场后,哪怕布兰皇家海军能控制咽喉海峡,并堵住其他海峡,也会因为无法保证到狮泉城的航线畅通无阻,运输船无法安全到达,无法为守军提供支持,最终依然只能放弃狮泉城。
按斯普的推测,在梁夏帝国用航空兵封锁咽喉海峡之后,狮泉城的守军能坚守3个月就是奇迹了。
此外,梁夏帝国未必需要派海军出战,战略轰炸就够了。
狮泉城的守军能顶住持续不断的战略轰炸?
既然拿下狮泉城不是啥问题,白止战为什么还要在此徘徊不前呢?
可惜的是,斯普发出的只是警告,没提出有价值的建议,毕竟在当时,他也不知道白止战打算做什么。
从这个角度看,狮泉城沦陷,并没让斯普感到震惊。
真正让斯普没想到的是,迢曼舰队竟然会再次突破重围!
如果说在开战之初,让3艘装甲巡洋舰逃脱是因为皇家海军没有进入战备状态,兵力部署上存在问题,那么让“宰相”号从丹麦海峡突围,摆脱追击的本土舰队,那就肯定是指挥官的问题。
要说的话,布兰王国的高层都有问题。
可惜,又能怎么样?
在率领“奋进”号南下之前,斯普就从尼兹那获知,洛福斯总统对丘尔已经非常的不耐烦了。
原因无二:那个狡猾的家伙总是顾左右而言他,压根就没有考虑大局。
准确的说,太重视个人得失,总是把布兰王国放在首位,却没有想过,如果纽兰联邦战败了,布兰王国也不会有好结果。
虽然尼兹没说别的,但是意思很明显。
要搞不好,恐怕丘尔很快就会搬出首相府。
不过,肯定在洛福斯第三次宣誓就任纽兰总统之后。
这也是当前的头等大事。
虽然洛福斯已经赢得了大选,但是国内依然有不少反对声音。要宣誓就职之后,才算是稳当。
很多事情,等洛福斯第三次宣誓就职之后才会进行。
不出所料,首先就得让布兰王国的领袖认清自己的地位。
如果丘尔没有这个觉悟,就只能换人。
正是如此,哪怕知道放跑迢曼舰队的问题在布兰王国的高层,斯普也只能忍着,啥都做不了。
哪里想到,布兰王国的那些家伙竟然得寸进尺!
收到坎宁安发来的消息,由远征舰队派侦察机搜寻迢曼舰队,第61特混舰队需要做好准备,确保在必要之时,也就是在远征舰队错过攻击的时间窗口之后,出动舰载机攻击迢曼舰队。
当时,斯普就差点骂娘。
这不但是要第61特混舰队火中取栗,还得去当替死鬼。
只是,斯普仍然是无可奈何。
按协商做出的决定,增兵梵炎洋的作战行动由坎宁安担任总指挥,斯普得无条件的听从指挥。
不过,这还是其次。
出发之前,尼兹就给斯普吃了一颗定心丸。能合作就好,要是没办法合作,就不需要太在乎面子。
真正让斯普吃哑巴亏的,其实是在此之前,他是出兵梵炎洋的主要推动者。
如果不是斯普顶住压力,并且说服了尼兹,不然洛福斯无论如何都不会答应把唯一的舰队航母派往梵炎洋。
就算尼兹没有强调,可是斯普肯定要为出兵梵炎洋负责。
所幸的是,霉运也到此结束。
十多架侦察机,把福克兰群岛的深水海湾全都搜了一遍,并没有发现迢曼舰队。
只要运气不是太差,在跟梁夏舰队交战前,第61特混舰队依然能够保持隐蔽。
可问题是,有这个必要?
远征舰队一马当先,超前了几百千米,而且丝毫没有减速等待第61特混舰队跟上去的意思。
哪怕可以节约一点时间,也未必能够改变什么。
白止战能想到用“宰相”号试水,难道就不会多做一手准备,确保在远征舰队不为所动的情况下,依然能在西南梵炎洋将其逮个正着,用一次雷霆万钧的袭击把布兰皇家海军永久的赶出梵炎洋?
至少,目前只有远征舰队暴露了行踪。
只是,在远征舰队完蛋之后,第61特混舰队孤掌难鸣,离完蛋恐怕也不远了。
第443章 一意孤行
看着海图,斯普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滋味。
坎宁安可以把第61特混舰队当成摆上神坛的祭品,斯普却不能还施彼身,还得竭尽全力保护好远征舰队。
这仗到底该怎么打?
“如果我是白止战,会藏在马加斯岛南面,把与玄大陆的距离保持在500千米以上,尽可能的避开岸基侦察机。”
田实说出这番话的时候,斯普才抬头朝他看了过去。
“根据最新的情报,梁夏海军的‘朱雀’轰炸机与‘霹雳’鱼雷机已开始交付,而白止战指挥的舰队,之前一直在旭海活动,翻年之后才去了炎海,此后的几天还在炎海南部执行了非战斗任务。有理由相信,该舰队已经换上了新式舰载机。关键是,这两种舰载机的作战半径都超过了700千米。”
“你是说,梁夏舰队有了这些新式舰载机,就算是呆在远海,也能够封锁通往马加斯海峡的近海航线?”
田实点了点头,没多做解释。
这下,斯普的脸色变得更难看了。
按最初的计划,远征舰队进入梵炎洋之后,就转向北上,走靠近玄大陆的近海航线去马加斯海峡。
这么安排,其实是为了利用部署在马加斯岛与南玄地区的岸基航空兵。
简单的说,由岸基航空兵去执行侦查任务,不存在因为派舰载机执行侦查任务,从而暴露行踪的风险。
只是,在最初的计划中,并没想到梁夏舰队会主动出击。
做计划的时候,就连斯普都觉得,只要行动足够快,就不需要担心会在西南梵炎洋上跟梁夏舰队遭遇。
按当时的设想,在打下了狮泉城之后,梁夏特混舰队会直接去穆阿海。
为此,布兰皇家海军才抽调本土舰队的“皇家方舟”号,与2艘快速战列舰组成了特遣舰队。
该舰队到达梵炎洋之后,将以基布要塞为基地。
此后,除了守卫基布要塞与控制通往波沙湾的航线,就是充当此战的诱饵,吸引梁夏海军去强攻基布要塞。
正是如此,远征舰队与第61特混舰队将走马加斯海峡,到科摩罗群岛北面的索马里海待命。如果梁夏特混舰队去了穆阿海,而且跟特遣舰队交战,远征舰队与第61特混舰队就立即北上发起攻击。
这就是最初的作战计划。
思路清晰,可操作性也很高。
在这套计划中,就只有两个关键因素。一是特遣舰队能不能把梁夏舰队引过去,二是远征舰队与第61特混舰队能不能部署到位。
至于意外因素,比如狮泉城沦陷,并没有产生多大影响。
可是现在,两个关键因素都存在问题。
其实,坎宁安也预见到了这一点。
根据他从“光辉”号发来的电报,远征舰队的航线更加偏南,或者说没按照计划朝东北方向,也就是没靠近远望角,因此在进入梵炎洋的时候并不会靠近玄大陆,也就未必会去马加斯海峡。
坎宁安给的理由是:尽快进入梵炎洋,为后面的第61特混舰队开路。
第61特混舰队本来就滞后,如果仍然按原订计划,靠近远望角,在岸基航空兵的掩护下进入梵炎洋,然后沿近海航线去马加斯海峡,就会出现在远征舰队的左后方,肯定会进入最有可能跟梁夏舰队遭遇的海域。
说得直接一点,第61特混舰队将因此冲到远征舰队的前面,成为此战的诱饵。
远征舰队因为去了南边,不但能够避开梁夏舰队的攻击,还能在第61特混舰队诱敌成功之后出来拣便宜。
坎宁安的这个如意算盘,打得非常的响亮。
可惜的是,他明显搞错了一件事。
白止战会率领梁夏舰队盯死通往马加斯海峡的近海航线?
要说的话,白止战胆敢带着梁夏舰队长途奔袭,一个最为主要的原因就是用上了新式舰载机。
就像田实说的,梁夏海军新是舰载机,作战半径全都超过了700千米。
其中,“朱雀”执行侦查任务的时候,飞行距离甚至能达到2500千米,巡逻半径最多能够达到1000千米。
更加重要的是,梁夏舰队未必赶得及。
按照最新情报,梁夏特混舰队是在19日夜间由巽风海峡或者龙眼海峡进入梵炎洋,到现在才5天多,到26日上午也才6天多,因此必须得全程全速航行,才有可能到达靠近马加斯岛的海域。
显然,白止战不可能让舰队一直全速航行。
不止因为燃油不够,还跟梁夏海军的航母有关。
斯普早就收到相关情报,梁夏海军的“帝都”级舰队航母的动力系统存在问题,基本上无法保持最快速度。
那么,梁夏舰队最多只能保持较高的航速。
即便一切顺利,在26日的上午,只能到达西南梵炎洋,也就是出现在马加斯岛的东南海域。
像田实分析的那样,白止战最多派舰载机监视近海航线。
关键就是,他肯定不会忽视远海。
这里,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
白止战已经知道或者是猜到“奋进”号也在这边吗?
如果是肯定的,那么他凭什么认为能够用2艘舰队航母,在奔袭数千千米之后战胜远征舰队与第61特混舰队?
如果是否定的,问题就来了。
因为不知道“奋进”号也在这边,白止战盯上的是远征舰队,在做安排的时候,他或许只会留下仅够组成一支机群的舰载机,把其他舰载机全都派出去执行侦查任务,以此来扩大搜索范围。
只有这么安排,才能监视整个西南梵炎洋,及时发现从西边来的舰队。
不管怎样,白止战都会扩大搜索范围。
他敢带着特混舰队过来,就肯定猜到坎宁安在这边,而且相信干掉远征舰队就能控制整个梵炎洋。
那么,不管“奋进”号是否来了,都会盯住布兰皇家海军的远征舰队。
反过来看,只要干掉了远征舰队,纽兰舰队会知难而退,同样能够控制整个梵炎洋。
不止斯普这么认为,就连田实都觉得。白止战是一个目的性极为明确的人,肯定会有的放矢。
带舰队横跨梵炎洋,可不是闹着玩的事情。
能让白止战冒险的,也只有坎宁安统帅的远征舰队,因为在19日前,白止战只能断定坎宁安带舰队去了南夕落洋。
那么,要如何才能保住远征舰队?
斯普使劲的揉了揉额头,不过仍然是愁眉不展。
如果警告有用,斯普会立即发报,让远征舰队放慢速度,等第61特混舰队跟上去,然后一起进入梵炎洋,避免被梁夏舰队各个击破。
可惜,性格跟哈尔相似的坎宁安,肯定不会把别人的警告当回事。
第444章 一无所获
要说的话,斯普的担心其实有点多余。
坎宁安确实是刚愎自用,不过他对战局的判断也没有太大的偏差,而且远征舰队一马当先的冲在前面,还有天气的因素。
在南半球,1月是夏季。
虽然高纬度地区还不算炎热,但是远望角附近,那可是惊涛骇浪,日间平均风力一般在八级以上。
这意味着,舰载机根本没法在航母上起降!
关键还有,只要往东北方向航行几百千米,离开西风带之后天气就会好转,风速也会降低到五级左右。
显然,几百千米之外的梁夏舰队肯定能正常出动舰载机。
如果远征舰队与第61特混舰队在远望角南面遭到攻击,因为没法出动舰载机,就只能挨揍!
正是如此,坎宁安才决定让两支舰队应该分头行动。
哪怕一支遭到攻击,另外一支也能够避开。
再说,如果远征舰队顺利进入梵炎洋,能在前方掩护第61特混舰队。
如果能够饶到梁夏舰队南面,或者是东南方向,甚至有希望抢先发起攻击,打梁夏舰队一个措手不及。
不管怎样,两支舰队一同进入梵炎洋才是愚蠢至极。
按照计划,在发出那封电报之后,远征舰队进入无线电静默状态,再也没跟第61特混舰队联系。
不是害怕暴露行踪。
梁夏帝国的无线电监听电台在几千千米外,而且有理由相信,梁夏海军没有派潜艇到梵炎洋活动。
使用电台,不会让舰队暴露行踪。
在坎宁安看来,只是觉得没这个必要。
虽然坎宁安并不否认斯普的能力,但是他一直认为,这个在战前还只是一名上校的纽兰将领,简直就是一个暴发户,缺乏海军将领应有的风度,在很多方面就像是穿上海军制服的牛仔。
跟这种人,坎宁安觉得没啥好多说的。
至于斯普能不能搞明白他的良苦用心,坎宁安也没多想。
他才是远征行动总指挥,斯普只需按照他的吩咐行动就是了。
一路无话。
1月25日的傍晚,远征舰队到达远望角南面海域,进入梵炎洋。
其实,夕落洋与梵炎洋根本没有边界。
吃晚饭的时候,坎宁安通过广播告诉全体官兵,远征舰队已经进入梵炎洋,即将与梁夏舰队交战。
当天晚上,除了让飞行员休息好,并且在此日凌晨做好起飞准备之外,并没有其他重要事情。
26日的凌晨4点,“光辉”号与“可畏”号才热闹起来。
在经过半个小时的紧张准备之后,执行侦查任务的“剑鱼”陆续升空。
南半球的夏季,还是高纬度地区,所以在5点过后就会天亮,太阳在5点半的前后就会升起。
按照坎宁安的安排,两艘航母各出动8架“剑鱼”执行侦查任务。
其实,这也是两艘航母搭载的全部鱼雷机。
因为针对梁夏舰队,首要目标是舰队航母,所以在远征之前,只是用sbd换下了老旧的轰炸机。
最该更换的就是轰炸机,布兰皇家海军根本没有真正意义上的俯冲轰炸机。
此外,就是“光辉”级最多就只能搭载40多架舰载机。因为要航经气候恶劣的南夕落洋与南梵炎洋,所以两艘航母都只搭载了32架舰载机,把舰载机全都放在了机库里面,没有系留在飞行甲板上面。
结果就是,除掉12架f4f与12架sbd,也就只能塞进去8架“剑鱼”。
其实,载机量偏少,一直就是布兰航母的通病。
所幸的是,皇家海军早就做好了安排,向南玄地区部署了一批舰载机,其中就有40多架“剑鱼”。
在离开西风带之后,就能够获得补充。
算上飞行甲板上的机位,能多搭载十几架。
16架侦察机不算充足,不过搜索海域也不算开阔。
前面已经提到,西风带可以不管,重点是西风带北面的海域。
为此,坎宁安把16架“剑鱼”全都派往东北方向,搜索范围扩大到800千米,几乎到了“剑鱼”的最远飞行半径。
此外,坎宁安还做了第二手准备。
两艘航母各让4架sbd做好起飞准备。
如果到了上午8点,“剑鱼”全部到达最远侦查半径的时候,还没有发现梁夏舰队,立即让这些sbd起飞,把扇形侦查区域向两侧扩大30度,派6架sbd重点搜索靠近玄大陆的海域。
这样,等到“剑鱼”在中午返回,还可以再次出动。
总而言之,首要任务是找到梁夏特混舰队。
为此,部署在南玄地区的皇家海军与皇家空军也将全力以赴,把能够出动的飞机全都派出去。
算上马加斯岛那边的航空兵,总共能调集大约30架巡逻机。
这里面还有一些是在北夕落洋反潜作战中大展神威的“桑德兰”式远程巡逻机。
按照坎宁安的判断,除非白止战没带舰队过来,不然就肯定会被发现。
正是如此,他还提前部署了攻击任务,让飞行员做好了战斗准备,甚至让执行攻击任务的舰载机提前加注燃油。
要说的话,这也正是布兰航母的一大优势。
因为经常在气候恶劣的北夕落洋活动,所以布兰皇家海军要求在关键时刻,舰载机能在机库里面完成起飞前的准备工作,以满载状态送上飞行甲板,尽可能的缩短在飞行甲板上的逗留时间。
肯定存在风险,只是从来没有显现出来过。
至于好处,非常的突出。
说得直接一点,采用开放式机库的梁夏航母与纽兰航母无法出动舰载机的时候,布兰航母却能够继续战斗。
要说,布兰航母的载机数量偏少,采用全封闭式机库是第一原因。
当然,除非继续扩大航母的吨位,不然在载机量与适航性能之间就得做出取舍,两者不可能兼得。
换个角度来看,梁夏海军不断提高航母的吨位,也是为了提高航母的适航性能。
“行省”级最为显著的特点,就是在适当提高载机数量的基础上,大幅度提高了在高海况下的航行稳定性。
还因为采用宽舰体构型,导致最快航行速度降低了一些。
客观的说,也是到了“行省”级,帝国航母才在适航性能上超过布兰航母,之前连望其项背都办不到。
做好了一切安排后,剩下的就是耐心等待。
只是,这一等就是整整一天。
到了下午,等到“剑鱼”重新起飞执行第二次,也是当天的第三轮侦查任务时,依然没有任何的消息。
随后,上午起飞的sbd陆续返航。
一直等到傍晚,无线电频道里依然是静悄悄的,就连部署在南玄地区的巡逻机部队都没发来消息。
难道,梁夏特混舰队没过来?
第445章 迟到者
坎宁安的判断与猜测都没错,只是严重的高估了白止战。
当然,准确的说是高估了第十一特混舰队。
在26日清晨,远征舰队派出“剑鱼”执行侦查任务的时候,第十一特混舰队还在其东北大约1500千米之外,以18节的最快巡航速度朝西南航行。即便到傍晚,与远征舰队的距离也超过了1000千米。
不是说战舰跑不快,是燃油不够。
航程偏短,一直就是帝国战舰的短板。
别说条约时代,即便到了后条约时代,在确定战舰的性能指标时,帝国海军第一个舍弃的都是续航力。
正是如此,帝国海军才大力建造航速足够快的舰队油船。
按帝国海军的一般认识,战舰不需要上万海里的续航力,因为没有哪支舰队会在不停留的情况下,航行到数千海里之外,跟敌人决战,并且在战斗结束之后,不依靠外界帮助,单独返回出发的母港。
既然要在航行途中停留,而且在战斗结束之后会有接应,那么过长的续航力就没多大价值了。
要说的话,更快的巡航速度,更加有实战价值。
关键就是,在绝大部分时候,哪怕是开赴战场,战舰也是主要以巡航速度航行,很少会超过巡航速度。
只有在战斗中,才需要全速航行。
正是如此,帝国战舰的巡航速度一般都要比同时代的西方列强的战舰高出2节,有的甚至达到了4节。
关键还有,过高的巡航速度,肯定会导致续力降低。
当然,总会有意外。
为了节约燃油,转为向西南方向航行之后,也就是在20日下午,第十一特混舰队就把航行速度降低到18节。
这个速度,已经超过驱逐舰与舰队油船的巡航速度。
所幸,驱逐舰的吨位小,烧不了多少燃油,而舰队油船有12000海里的续航力,不存在燃油不够用的问题。
此外就是,之前还花了大半天时间向西北方向航行。
做这个安排的时候,白止战是想欺骗布兰皇家海军,让敌人相信,第十一特混舰队绕过了苏门答腊岛,再从格雷特海峡进入安达曼海,然后转回去封锁咽喉海峡,支持与掩护陆战队攻打狮泉城。
哪里想到,进入梵炎洋之后,根本就没有遇到布兰皇家海军的舰艇与飞机。
反正,大半天算是白白浪费掉了。
在到达格雷特海峡西南,跟另外几支分队分道扬镳之后,第十一特混舰队才朝着西南梵炎洋杀去。
这么一番折腾,等于多跑了几百千米。
当然,就算没折腾,也要在26日的傍晚才能够赶到西南梵炎洋。
因为无法在夜间出动舰载机发起攻击,所以在26日傍晚与27日清晨赶到,并没有本质区别。
关键就是,在25日的时候,收到了可靠情报。
收到海军司令部发来的电报,其实是转发的迢曼海军的战报,白止战就来火了,觉得迢曼舰队的指挥官完全没有大局观。
让“宰相”号故意暴露行踪,不止是为了确定坎宁安统帅的舰队有没有去南夕落洋,还为了搞清楚纽兰舰队的下落。
确定“奋进”号是否也在南夕落洋上!
后者才是关键。
在22日,郑江明就发来了一条可信度较高的情报,跟着2艘快速战列舰由夕梵运河进入窄海的很有可能是“皇家方舟”号,该航母在到达基布要塞后,并没有进港,直接由亚丁湾去了穆阿海。
果真如此,那么在南边活动的就是2艘“光辉”级。
要说的话,白止战还真没有把这2艘航母放在眼里。
比航空战斗力,2艘“光辉”还比不上“奋进”号。
正是如此,白止战才希望“宰相”号能够把“奋进”号引出来,至少要借此机会确定是否在南夕落洋。
哪里想到,“宰相”号竟然逃走了!
虽然留下来的迢曼官兵,看到了飞来的侦察机,断定布兰皇家海军的航母就在附近,还及时的发出了情报,但是并没有发现纽兰海军的舰载机,也无法通过间接方式断定纽兰舰队也在附近。
如果“宰相”号没向南逃逸,去了福克兰群岛,而且呆在某处海湾里,接下来就会遭到轰炸。哪怕纽兰海军的舰载机刷成了布兰舰载机的模样,也能通过遭到轰炸的强度做出大致判断。
此外还有,布兰皇家海军没引进纽兰海军的鱼雷攻击机。
也就是说,如果敌机里面有tbd,或者传闻已经提前服役的tbf,就能够断定纽兰舰队也在附近。
可惜的是,迢曼海军太在乎那艘战列舰了。
这下,麻烦全都交到了白止战的手上。
在25日晚上,周涌涛做了全面分析。
最快在26日上午,最迟也就是27日上午,坎宁安统帅的布兰舰队就将进入梵炎洋,而纽兰舰队很有可能跟在后面。
无法确定的是,布兰舰队到底是直接向东航行,还是会尽快转为北上。
如果向东航行,有可能去东北梵炎洋,参与在狮泉城进行的战斗。
也有可能是去奥洲,不过暂时不在考虑的范围之内,因为要去奥洲的,只有可能是纽兰舰队。纽兰海军没有理由让“奋进”号绕着地球航行大半圈,也就能相信,纽兰舰队暂时不会去奥洲。
北上,则是去跟“皇家方舟”号汇合。
做分析的时候,周涌涛没有强调哪种情况的可能性更大。
要说,也没办法强调。
狮泉城那边的战斗,可以说大局已定。虽然守军还在城区里战斗,但是随着帝国陆军的主力部队上岸,顶替陆战队攻入城区,歼灭负隅顽抗的布兰军队,攻占整个狮泉城就只是时间的问题。
按照廉旭升发来的电报,预计在2月初就能拿下狮泉城。
当然,陆军的伤亡肯定不小。
关键就是强攻。
为了速战速决,帝国高层显然没有考虑伤亡的问题。
从战术角度看,廉旭升似乎也没想过设法减少伤亡。
这些,让白止战不得不相信,帝国内部斗争已经到了白热化程度,才需要陆军尽快取得大捷。
果真如此,攻占狮泉城,肯定是指日可待。
可见,就算坎宁安带着舰队赶了过去,那也是于事无补。
可问题是,北上去跟“皇家方舟”号汇合,也没多大的意义。
如果“奋进”号也来了,那么就算没有“皇家方舟”号,坎宁安也有击败第十一特混舰队的实力。
反之,要是“奋进”号没有过来,去跟“皇家方舟”号汇合,也改变不了兵力对比。
总而言之,关键其实不是“皇家方舟”号,而是“奋进”号。
那么,坎宁安在进入梵炎洋之后,到底会去哪?
第446章 狮泉城捷报
“刚刚收到的。”
周涌涛拿着电文朝这边走过来的时候,白止战才把目光转了过去。
“已经确认了,狮泉城驻军司令官已经下令让部队停止抵抗,最迟在明天上午就会正式投降。”
白止战先愣了一下,随后才一把接过电文,认真的看了一遍。
海军司令部发来的,电文的开头就是:狮泉城大捷。
随后,电讯军官陆续把详细战报送了过来。
长波电台的通信效率并不高,而且收发电文本身就比较麻烦,一份详细的战报往往分成几次发送。
要说的话,这廉旭升还真是心狠手辣。
昨天晚上,陆军航空兵全体出动,接近2000架轰炸机与远程战斗机,分成大大小小大约20支机群,以每半个小时的间隔时间,对狮泉城的敌军控制区进行了无差别的地毯式全覆盖轰炸。
轰炸机投下的,全是1000千克级特制燃烧弹。
这种燃烧弹采用加固的钢制容器,也就是弹壳,能有效减缓燃烧剂的释放速度,延长燃烧的时间。
按照陆航做的测试,理想环境下能持续燃烧4小时,过火面积达10000平方米。
此外,廉旭升还安排陆战队与舰队控制与封锁海滩,阻止狮泉城军民取水灭火!
为了完成任务,支援舰队还让几艘驱逐舰冒险进入狮泉海峡,在近距离用炮火封锁由布兰军队控制的海滩。
总而言之,大火烧了一整夜!
感情,狮泉城变成了火山口。
天亮之后,由2支炮火支援舰队登场表演。
为了提高炮击的有效性,廉旭升还让舰队与陆航出动了大批的巡逻机,并且对炮击战术做了调整。
简单的说,就是由巡逻机为战舰指引炮击目标。
至于炮击标准,就是摧毁敌控区内一切还能活动的物体!
一个白天,2支火力支援舰队的20多艘巡洋舰与驱逐舰几乎全都用光了炮弹!
此外,在23日赶到的“北河”号与“南江”号在傍晚投入战斗,向布兰军队控制城区投射了数百发400毫米巨弹。
要说的话,也就是这最后的炮击,彻底的打垮了布兰军队的士气。
狮泉城是布兰军队苦心经营数十年的超级要塞,修建了大量地下防御工事,建筑标准都非常的高。
像弹药库、燃料库这类地下工事,甚至能抵抗战列舰主炮打出的炮弹。
不过,那是20年前的标准。
要想对付400毫米炮弹,特别是能够打穿几百毫米装甲的重型穿甲弹,肯定办不到。
说句不太客气的话,只要有足够多的炮弹,“北河”号与“南江”号的16门巨炮就能够摧毁狮泉城的所有防御工事。
最多,也就是几天。
那么,继续困守还有意义吗?
关键还有,在傍晚的炮击中,守军的中心弹药库被一枚400毫米炮弹给摧毁了。
当时,爆炸产生的巨大火球,在几十千米之外都能看到。
在前线作战的官兵,甚至怀疑发生了地震。
也就是这一炮,让守军损失了80%的弹药!
虽然还没到粮绝的程度,但是差不多已经是弹尽了。
正是如此,在入夜之后不久,守军总司令,帕西瓦尔中将下令让部队暂时停止抵抗,然后通过公共频道联系了帝国陆军的前线指挥官,提出在满足几个条件之后,就会下令让守军官兵缴械投降。
最主要的要求,也就是确保得到人道主义对待。
此外,也就是帮助救治伤员。
战俘的人身安全受国际公约与国际战争法保护,哪怕帕西瓦尔没有提出来,帝**队也会按照规矩办。
梁夏帝国既是“战争行为准则公约”的发起国,也是“国际战争法”的初始缔约国。
数十年来,在优待战俘方面,梁夏帝国可以说是全球的楷模,所有列强的表率,从来没受到过指责与非议。
在投降前,帕西瓦尔肯定向布兰当局做了报告。
这意味着,坎宁安肯定不会去东北梵炎洋。
直到这个时候,“皇家方舟”号都没出现,也没去参与狮泉城那边的战斗,所以这艘航母肯定还在穆阿海那边。
坎宁安会去北面吗?
白止战思考这个问题的时候,周涌涛把梵炎洋的地图翻出来,铺到了海图桌上。
“我敢说,坎宁安肯定没有想到,我们只用几天时间就打下了狮泉城。”
“没想到又怎么样?”白止战在问出来的同时,还朝周涌涛看了过去。
“因为没提前料到,肯定会方寸大乱。”
这次,白止战没有提问,让周涌涛接着说。
“虽然布兰王国控制着梵罗地区,几乎控制着整个北梵炎洋,但是在狮泉城的西边,到基布要塞之前,真正算得上是军事据点的地方,也没有几个。”周涌涛一边说,一边在地图上面圈出几处地点。“我们的目标很明确,就是进军波沙湾,所以不需要为梵炎洋北岸的要塞浪费时间与兵力。”
白止战只点了点头,周涌涛说的这些,都不算秘密。
至于周涌涛圈出来的那几处地点,比如孟加拉湾北面的几处港口,位于梵罗西部的那几座港口与城市,都有不低的战略价值,只是对进军波沙湾的行动来说,并不是必须得拿下的战略要地。
“这里面,只有斯里兰卡具有足够的战略价值。如果狮泉城的守军能多坚持几个月,布兰军队就会在斯里兰卡投入更多兵力,或者说才有足够的时间向斯里兰卡增兵,从而在这里继续阻击我们。”
“你是说,坎宁安会去斯里兰卡?”
“可能性极大。关键是,要不去斯里兰卡,他又能去哪?”
白止战没接话,明显不赞同周涌涛的分析。
“放弃了斯里兰卡,布兰军队就只能退守基布要塞。时间这么短,根本就来不及加强基布要塞的防御部署。在斯里兰卡坚守,争取到几个月的时间,加强基布要塞的防御,然后跟我们决一死战。”
周涌涛明显是想说服白止战,或者说在努力证明自己的猜测。
这也是作战参谋的本质工作。
沉思了好一阵,白止战才说道:“你的分析确实有一些道理,不过有一个问题,却没有办法解释。”
“什么问题?”
看了有点疑惑的周涌涛一眼,白止战才说道:“你觉得,布兰皇家海军手里的资本,还能够折腾几次?”
“这……”
“如果还只能折腾一次,那么是背靠基布要塞的胜算大,还是在斯里兰卡那边孤军奋战的胜算大?要是在基布要塞的防御部署都没有到位,在斯里兰卡那边,布兰舰队就更别想获得支援了。”
这下,周涌涛立即锁紧了眉头。
第447章 开始
凌晨3点左右,“陪京”号与“龙江”号上的官兵就忙碌了起来。
只是,一直到2个小时之后,在凌晨5点左右,执行首轮侦查任务的“朱雀”才陆续飞离了航母。
此时,离天亮已经不到一个小时。
虽然过去的几个月,一直在进行夜间飞行训练,大部分飞行员都掌握了在航母上起降的能力,但是通过反复的摸索,即便是申普这些老鸟都不得不承认,在夜间发现敌舰队的难度实在是太大了。
关键还有,战舰上的官兵却能轻而易举的发现飞来的侦察机。
道理也很简单,飞机的轰鸣声非常的响亮,在夜晚,哪怕飞行高度超过了5000米,也会被战舰上的官兵听到。
正是如此,周涌涛才把侦查行动安排在天亮后。
用申普的话说,在夜间作战,已经超过人类自身能力的极限,无法通过训练等方式加以解决。
那么,就只能指望技术手段。
已经有企业与科研机构在做研究,而且有几种解决方法,只是进展很缓慢,离实用还远得很。
在最后一架侦察机升空之后,周涌涛才返回了司令舰桥。
就像以往,值班的参谋替他准备好了早饭。
“全都安排下去了,如果坎宁安就在附近,就肯定能在2个小时之内收到消息。”
白止战点点头,看了眼周涌涛手上的饭盒,意思是赶紧吃饭,别那么多的废话。
周涌涛很识趣,因为等下还要去给执行攻击任务的飞行员做简报。
要说的话,他有点兴奋过头。
昨晚,在反复推演数次,商讨到半夜,白止战与周涌涛才统一了意见,坎宁安带布兰舰队北上去穆阿海的概率,要比去斯里兰卡的概率高得多,因为布兰当局未必会在斯里兰卡浪费宝贵的兵力。
此外,坎宁安未必会直接前往穆阿海,很有可能在马加斯岛北面等待机会。
关键就是,去了穆阿海,跟“皇家方舟”号汇合后,肯定会暴露行踪,就谈不上偷袭第十一特混舰队。
还有,将在战略上陷入被动。
道理也很简单,布兰军队直接退到基布要塞等于放弃了梵罗地区,甚至是放弃了整个梵炎洋。
布兰王国打起了退堂鼓,纽兰海军还会冒进吗?
哪怕“奋进”号已经进入梵炎洋,也会去奥洲,编入西南东望洋舰队,为接下来在该方向上的作战行动做准备。
此后,布兰军队最多能死守基布要塞。
没有纽兰舰队支持,哪怕帝国海军把航母全都派回了东望洋,布兰皇家海军也未必能掌控穆阿海。
关键还有,布兰军队未必守得住基布要塞。
从狮泉城的战斗看,在强大的航空兵面前,已经没有攻不破的要塞了。
舰载航空兵的出现,等于宣告像过去那样,建立一座要塞就能控制一片海洋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在航空兵面前,坚固的要塞,不过是守卫者的坟墓!
何况,帝国拥有全球最强大的战略航空兵,有数千架远程轰炸机,以及多得根本就用不完的弹药。
说句不太客气的话,帝**队完全可以用部署在穆阿海北岸的轰炸机,通过不间断的高强度轰炸,让基布要塞成为下一个狮泉城,用航空兵摧毁穆阿海上的敌舰,保护通过穆阿海前往波沙湾的航线。
正是如此,坎宁安肯定会以歼灭第十一特混舰队为目的。
只有歼灭了第十一特混舰队,掌握制海权与战略主动权,才能够增兵斯里兰卡,或者说守卫斯里兰卡,从而争取到更多的时间来巩固基布要塞,加强在穆阿海与波沙湾沿岸地区的军事存在。
那么,如何才能一举歼灭第十一特混舰队?
这也是白止战与周涌涛认定坎宁安会在进入梵炎洋之后率舰队北上的关键。
在根本上,第十一特混舰队只有2艘舰队航母,搭载的舰载机最多只能够连续发动两次攻击。
考虑到西南梵炎洋上的恶劣气候,舰载机不足的问题会更加突出。
比如在安排了两波攻击之后,未必能够留下足够多的防空战斗机。
总而言之,如果在靠近玄大陆的近海作战,就能够依靠岸基航空兵的支持,弥补航空作战能力偏弱的短板。
只是,也不能排除另外一种可能。
在进入梵炎洋之后,布兰舰队与纽兰舰队分道扬镳,坎宁安去了北面,斯普则带着纽兰舰队向东前往奥洲。
理由就是,不管怎么打,在丢掉了狮泉城之后,布兰王国都会在几个月内,丢掉梵炎洋的制海权。
在某种意义上,布兰王国已经在梵炎洋战败了。
站在纽兰联邦的立场上,既然怎么都守不住梵炎洋,那就不值得继续浪费兵力,更别说拿唯一的舰队航母冒险。
此外,帝**队拿下狮泉城,打开了进入梵炎洋的大门之后,就会回师转战东望洋。
原因也很简单:进军梵炎洋,只是为了夺取波沙湾。
因为火速拿下了狮泉城,还即将获得4艘大型航母,加上陆航战略航空兵展现出的强大力量,所以在纽兰当局看来,帝国高层会对拿下波沙湾充满信心,也就会提前启动进军霍瓦依群岛的作战行动。
哪怕攻打霍瓦依群岛的难度偏大,也会选择进军西南东望洋。
不要忘了,纽兰联邦才是梁夏帝国的头号劲敌,而且只有打败了纽兰联邦,才能够取得全面胜利。
在梵炎洋上耽搁的时间越久,在东望洋上取得胜利的难度就越大。
这样一来,就更加需要把“奋进”号调回去了。
要说的话,廉旭升确实给力,李云翔统帅的战略航空兵也不是吃素的。
当前大好局面,首先得归功于廉旭升与李云翔,还包括一直在前线的杜康,反到跟白止战没多大关系。
只是,能不能继续扩大胜利,那就得看白止战的了。
按上面的分析,周涌涛对清晨第一轮侦查行动做了精心部署。
2艘航母,总共出动32架“朱雀”执行侦查任务。其中的24架向西飞行,并重点搜寻靠近玄大陆的近海,特别是通往马加斯海峡的航线。另外8架则往南飞行,重点搜索西风带北部海域。
至于首先攻击哪支舰队,由侦查结果决定。
原则也很简单,首先发现谁就首先攻击谁。
唯一能肯定的就是,虽然此战将以反航母为主,但是布兰航母特别的注重防御,几乎所有舰队航母都配有装甲甲板,水平防护性能不在战列舰之下,也就需要使用500千克级航空炸弹。
当然,这些事情都由周涌涛安排,不需要白止战去操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