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 螃蟹诗
一个公主至高的封诰就是镇国公主,始于太平女主,大周朝一共十二位镇国公主,都成为或者差一点成为了女皇帝。
李长平的野心不难看破,但是,她的野心中间和还隔着楚王和楚王世子,她想要获得机会,就只能从现在开始加倍的努力。
有野心不是坏事,但前提是得跟能力匹配得上。
李长平如果一直躲在楚王夫妇身后,相当长时间内骄阳都动不了她,如果她自己耐不住跳出来,那就什么事情都有可能发生了。
李骄阳在期待着这一天。
她相信李长平一定会给她带来很多惊喜。
然而,李长平的惊喜什么时候到来还是个未知,皇后的“惊喜”却是提前来了。
骄阳这首诗没过多久就传到了皇后耳中,她当时的受惊程度不亚于活见鬼。
“娘娘这是怎么了?”宫女很快就发现了皇后脸色不对。
皇后强稳住心神,“没事,退下吧。”
宫女见皇后额头已经隐隐见汗了,十分担忧,“娘娘!”
“还不退下!”皇后耐心耗尽,大喝了一声。
宫女吓了一跳,不敢在多耽搁半分钟,皇后瘫在榻上,不复威仪。
难怪李骄阳变化这么大,居然也是换了芯了!
皇后终于找到了原因,但是,那原因却让她感到焦虑。
这个世界跟她所熟知的历史差别很大,似乎是在武则天统治后期拐了个弯,最明显的变化始于太平公主,她在政治上的能力丝毫不弱于武皇,也得到了整个朝廷的认可,最终顺利的继承了皇位。
大周的国号一直延续了下去,历史上再没有中宗李显,没有了睿宗李旦,更没有李唐江山,只不过太平女主将自己的儿女都改姓了李,李氏又成为了国姓,再以后继位二位女主,儿女也都是随母姓。
从很多迹象上看来,这个世界几乎被穿成了筛子,德昌女主甚至还在某一段时间举行过议会制度,只不过因为种种原因,最后又彻底废除。
郑晓刚来的时候,本想依靠现代知识大杀四方,没过多久她却发现,古人并没有她想象的那么单蠢,并且,近年来,一些言行有异的人们,被认为是妖孽而执行过火刑,这让她很是担惊受怕了一段时间。
她小心翼翼的在宫里熬了一段日子,万分感激皇帝把她当成空气,等到一切都熟悉了以后,她就一直在暗中布局,她相信以她多出了一千多年的发展眼光,一定可以在这个落后的时代大放光彩。
她的野心没有那么大,当女主也没有什么意思,最后的一切还得是楚王的,所以,对她来说,做一个名垂青史的太后也就够了。
可是她没想到,变数居然都出在了李骄阳身上,让她几乎乱了分寸。
郑晓的心里暗自庆幸,多亏那位早早的暴露了自己,让她有充分的余地调整以后的步骤,而且,那位耐心不足、鲁莽冲动,对她来说都是好事。
知己知彼也不算坏事,郑晓自我催眠着。
“来人。”
宫女听见皇后呼唤,又都急忙的回来,“娘娘有何吩咐。”
“这是翌城公主新作的诗,好好传颂传颂。”
宫女们虽然不理解皇后的用意,但是长久的训练之下,办事效率还是很快的,没过多久,皇帝也就知道了。
这种小事本不可能惊动皇帝,然而奇就奇在这是翌城公主作的诗,讥讽世人如此辛辣,哪儿是一个不学无术的人能办到的。
皇帝疑惑,贵妃却毫不在意,“把琮儿叫过来问问不就知道了。”
“关琮儿什么事?”皇帝问道。
“昨日骄阳回府没多久,琮儿就去看她了。明日是常山王府的诗会,骄阳肯定要去凑热闹,她自己又不会作诗,少不得琮儿替她捉刀。昨天下午皇后说的那些话,骄阳不明白,琮儿还能不明白,估计也就是一时义愤,所以才作了这么首诗。骄阳是个藏不住事儿的,长平一激她就提前拿出来了呗。”
贵妃是仗着自己受宠,给骄阳开脱也不在乎把儿子拉下水,皇帝听了觉得甚合情理,也没有在追究的意思。
皇帝不追究,贵妃却不想放过,她假模假样的行了一礼,阴阳怪气的说道,“他们兄妹俩言语不慎,得罪了皇后娘娘,还请圣人恕罪。”
皇帝哭笑不得,“既然是得罪了皇后娘娘,让朕恕的哪门子罪?”
“皇后娘娘威严肃穆,铁面无私,臣妾可不敢伸过脑袋去给她砍,圣人若是肯恕的话,臣妾就替两个孩子谢过了,若是不肯恕,说不得我们娘仨一起上朝阳宫,要杀要剐就全凭皇后做主了。”
皇帝都给气乐了,“女儿都要嫁人了,说起话来还跟个孩子似的。骄阳不过是作了首诗,莫说没有指名道姓,便是讥讽了朕,也没有因为这个获罪的道理。”
“圣人胸怀宽广,自然是不放在心上,但是皇后那边怎么想的,臣妾可就不一知道了。长平身为晚辈,封诰也不过郡主,就想当众给骄阳没脸,若是有一天楚王当了太子,却不知道还有没有我们娘仨的立足之地。”
“越说越不像话。”皇帝虽然口中斥责,心里却同样是不无担心,李熙樽不是什么心怀宽广的人,皇后更不是,贵妃和李熙琮的将来,他真的是没有把握。
贵妃盯着皇帝,心里着实委屈,“若非郑氏奸狡,朝阳宫里现在坐着的,就应该是玉氏女儿。为了圣人和孩子,我是百般退让,骄阳远嫁外藩,熙琮远离朝事,就已经这样了,她还要苦苦相逼,臣妾哪还有半分活路。”
皇帝是着实心疼贵妃,但是他不能把皇位交给李熙琮,莫说李熙樽于朝有大功,就是没有,也不可能无缘无故废长立幼,虽然,他心里喜欢小儿子要多得多。
“不过是一两句话的事儿,哪儿就那么严重了,楚王回来朕会约束他,你尽管宽心。”
皇后并不知道皇帝和贵妃跑题能跑的那么远,不过就算是知道了她也不会意外,想在皇帝哪儿打击李骄阳,除非那丫头谋反。
当然李骄阳没有任何谋反的资本,也不可能做这种事情,所以,要除掉她,皇后只能自己动手。
第四十六章 兄妹
因为一首《螃蟹诗》所引出来的是非,骄阳也是日后才知道的,她可是没事儿人一样,高高兴兴带着李明飞和李明秀去了常山王府。
常山王府的诗会就开在了王府的后花园,男女宾客分别聚集在东西两侧,中间并没有幔帐遮挡,相互之间交流十分方便。
大周风尚一向如此,从不需要泾渭分明。
今年的诗会并没有受到局势的影响,反而因为晋王的到来增添了许多人气。骄阳日前戏做的一首螃蟹诗,在席间广为传颂,不管是真心还是假意,人们都是交口称赞。
就只有晋王看着那首诗沉默不语。
昨日的事情他都已经知道了,贵妃和皇帝面前也替骄阳遮掩了过去,但是这首诗究竟是怎么来的,他心中比谁都困惑。
李熙琮很知道骄阳的水平,更了解她的性格。骄阳的确骄纵,也很任性,但是,她绝不是一个暗藏褒贬的人,如果是因为对李长平不满,针锋相对明着给她难看的才是李骄阳,作诗讥讽绝不是她的风格。
李熙琮远远看着在一群夫人、小姐当中游刃有余的妹妹,神色复杂。
“最不耐烦那些奶奶、太太们了,为了个针头线脑的都能絮叨一整天。”骄阳往日的抱怨突然在耳边响起,还记得自己当时无奈的纠正她,“那叫女红。”
“女红?女人为什么就要做那些功夫?”
李熙琮突然被问住,一直以来他都觉得那是天经地义的事情,骄阳这么一问,却让他也有些糊涂了。
“算了,别跟她们浪费时间,咱们叫上人,去打马球吧。”一说到玩骄阳的眼睛就会发光。
“今儿可是皇叔的寿宴,你再忍耐一会儿。”
“我都快被烦死了,不是衣裳首饰,就是家长里短,简直无聊透了。那些太太们怎么那些闲啊,她们都没有别的事做吗?姑娘们就更奇怪,说话拐弯抹角,都暗藏着机锋,好像直接说了会死人似的!还是红珊好,可惜她今天不能来陪我。”
李熙琮失笑,“太太、小姐们聚在一起不谈这些还能谈什么?你不喜欢就别过去了,跟着我在这边呆着,一会儿有剑舞可以看,散了席咱们就回宫。”
“不回宫,去西市玩吧!”
“行,不回宫。”
李熙琮想起自己带着骄阳偷偷甩开侍卫去西市的情景,嘴角向上弯了弯,再看看在夫人圈中依旧神采飞扬的妹妹,神色又有些晦暗。
“见过晋王殿下。”
一个陌生的少女突然出现在他身边,晋王微微后撤了半步,“你是?”
晋王一开口,李七娘的脸都红了,说话也有些紧张,“小奴定国公府李七娘。”
定国公府?李熙琮心中疑惑,定国公府的人来见他做什么,“翌城公主让你来的?”虽然跟李七娘无话可说,也明知道骄阳不会让定国公府的人贸然过来见他,但是,他身为皇子不必让一个女孩儿难堪,因此也只能没话找话说。
李七娘紧张心都快要跳出来了,她看见晋王头脑一热就冲过了来,根本就没想好要跟他说什么,如此,就只能糊里糊涂的点了点头。
晋王微微皱眉,“好了,我知道了,我会过去见公主,你退下吧。”
李七娘还想说什么,但是晋王脸色虽然还跟刚才一样,可是感觉上就是比之前冷漠了许多,她动了动嘴,最终什么都没说出来。
晋王离开了,虽然走之前还看了她一眼,但是她心里明白,那不过是久居上位者的风度使然,跟她长得是圆是扁没有关系,甚至,她隐隐觉得晋王有些讨厌她。
这样的认知,让李七娘突然之间想死的心都有了,她的眼泪在眼圈里直打转,茫茫然不知该如何是好。
“七姐姐,跟我来。”
李明颜悄无声息的出现在她身边,两人一起往僻静之处走去。
她们却不知道,再怎么小心隐藏,这里也是常山王府,一举一动,李红珊都了如指掌。
“她们俩究竟怎么回事?”她低声问骄阳。
“三言两语说不清楚,回头再跟你解释。”
“她们不会是看上晋王了吧?”
骄阳没回答,红珊却觉得自己应该是猜对了,“这两人疯了吗,以晋王在圣人心中的地位,就是宰相之女恐怕都配不上呢。”
“这天底下只有别人配不上李七娘的。”骄阳不打算多说,“走吧,五哥过来了,咱们去迎迎。”
骄阳跟红珊朝晋王走去,引得众家小姐一阵羡慕。她们心里都明白,肖想晋王只能是平添烦恼,但是,谪仙一般的人品样貌,就是能说上两句话也是好的。
想是这么想,却没有一个人敢上前去开这个头。似乎在晋王面前,在洒脱的女孩儿都能变得矜持,哪怕只能远远看着,她们也绝不肯留下半点不好的印象。
“五哥是过来给太妃请安?”骄阳问道,“太妃在海棠馆呢。”
“我知道,有内侍禀过了。先过来看看你们俩个淘气鬼,好带着你一起过去。”
“我见过太妃了,太妃特意放我出来的。”骄阳自然而然的拉着晋王,“席散了我们去打马球吧!”
不远处的众家小姐,恨不得用眼睛把骄阳的手砍了,又不是真正的兄妹,做什么那么亲密!
晋王仿佛又看见了那个梳着抓髻,成天围着他转的小丫头,“肯忍到散席,进步不小呢!”
“殿下快点把她带走吧,我被她念的头都大了。”红珊却说道,“难得忍到现在没甩脸子,再过一会儿怕是就要原相毕露了。”
“她都念了些什么呀?”李熙琮问道。
“人家作诗,她说矫情;人家作画,她说无聊;人家谦逊,她说虚伪;人家自信,她说狂妄。总之呀,就没有一件是对的。惟一的长进就是不当着人家的面儿说了,把我耳朵都嘀咕出茧子了。”
红珊说的声情并茂的,晋王忍不住笑了起来,到底还是李骄阳,就算是变了一些,也还是不脱本性。
骄阳被笑也不恼,“还不是实在无聊得不行,不跟你说说我就该憋死了。”她正说着话,见一人过来便停住了,“他怎么来了?”
第四十七章 诗会(上)
晋王顺着骄阳的目光看过去,脸马上就沉了下来,“他怎么来了?你们俩回女眷那边去吧。”
李熙琮下意识的想要隔开骄阳和太子莫顿,可是骄阳却赶在了他前面,“太子殿下好兴致呀,竟然连我们中原人的诗会都有兴趣。”
莫顿似笑非笑,“天可汗将公主殿下赐予突厥,乃是突厥大幸,公主的喜好,我们突厥自然也当好好钻研。”
“那你就慢慢研吧,不懂可以来问我。”
骄阳从莫顿身边昂首飘过,低声说道,“想要把我弄回突厥,殿下得多费点心才行。”
众人面面相觑,就连红珊都弄不清楚她说的是哪国暗语。
莫顿一张脸彻底黑透,碍于几位皇子就在跟前儿,并且眼前这位长得就很‘祸水’的男人,似乎还是大名鼎鼎的晋王李熙琮,所以,他也只好暂时忍耐。
“可是晋王殿下?”不等他人介绍,他就自己上前攀谈起来。
晋王对突厥人没什么好印象,对莫顿更是如此,这位太子可不像表面上看来那么憨直鲁莽,这位怕是比他们家那位楚王心机都深。
“太子殿下。”晋王略一拱手,“舍妹自幼率性,殿下切莫认真。”
“翌城公主大名我也是早有耳闻,能迎公主回突厥,实是我国之大幸。”
莫顿太子分明是哪壶不开提哪壶,李熙琮此刻最不想听的就是“和亲”了,“那恐怕殿下还得多等等,舍妹身娇体柔,远嫁外藩需要万全准备,还请殿下耐心。只不过,殿下等得,不知道突厥的贵族们,是不是一样等得了?”
跟中原人说话,莫顿觉得吃亏的永远都得是他,“我看公主诗里面,也不像在中原就十分快活,我想为了公主的将来打算,还是早去突厥的好。”
晋王明白他的意思,一旦楚王被立为太子,情况将对他们十分不利,但是再怎么聪明的人,一旦身在局中,也不见得能比旁观的傻子更明白。
李熙琮并不觉得事情能严重的需要把骄阳送到突厥去避难。
“看来,中原诗词殿下果然还需要用心研读。”
李熙琮的表情跟骄阳简直是如出一辙,然而莫顿想起骄阳临走时留的那句,“不懂可以来问我”,心中的恼怒却莫名消散了许多。
“正是,有空还要向各位殿下请教。”
宁王、吴王等人见这两人似乎越说越僵,心里都暗自高兴,本以为一场争执是在所难免,却不料,莫顿突然就转了口风,他们想要看热闹的心,暂时是没办法满足了。
“走走走,在这儿闲聊有什么意思,咱们前面喝酒去。”
莫顿和晋王被一起拉走了,莫顿离开之前还不忘朝骄阳的方向看了一眼,骄阳挑眉,眼中全是轻蔑。
“传闻这位太子可不简单,你要小心才是。”红珊提醒道。
“是吗?”骄阳漫不经心的应了句,“我倒觉得他挺有意思的。”
“你可别掉以轻心!能在几十个兄弟中脱颖而出的,肯定不是一般人,他若是铁了心要把你弄回去,只怕圣人也拖不了太久。”
能拖多久对骄阳来说根本就不重要,甚至,她现在所需要的,恰恰就是他们能联合向皇帝施压。
皇帝能够容忍楚王做大,一方面因为他是嫡长子,天生尊贵,二来,他们所做的事情都还没有超出皇帝的底线,皇帝依然觉得很安全,所以他们也同样安全。一旦有人跨过那道底线,让皇帝感觉受到威胁,那么,他们的好日子也就算是到头了。
骄阳在等,等莫顿忍耐不住向楚王求救。
这些天,骄阳渐渐想明白了许多事情,礼部那么快就拟好了礼单,恐怕不仅仅是为了莫顿银子,没有楚王在背后指使,那些老油条,绝不会干这种得不偿失的事情。
“真不知道你在想什么。”红珊抱怨道,“还有你那两个妹妹,一直在安和园那边转悠,分明是居心不良。”
“我没有妹妹。”
“好好好,是我说错话,不过,她们两个行为很是不妥,我是怕她们连累了你。”
“我还怕谁连累?”骄阳是真心不在意,所谓的名誉,在她眼里一文不值,“安和园,有点意思?”
“有点意思?午宴就开在安和园,除了几位皇子,还有几十个王公贵族的公子,再加上那些有名望的寒门学子,不算伺候的下人就上百号,她们要是真去哪儿丢一回脸,你以后也别见人了。”
“放心吧,李明颜是有点心计的,还不至于蠢到那个份儿上,我就是不明白,午宴上人多眼杂的,她们能干什么?”
“那可不好说。”红珊毕竟是主家,对这里的门道倒是了解的不少,“午宴上难免要喝点酒,书生们再犯点呆病,肯定会喝得更多,不出事还好,真出事儿就一定是大事。”
“要是有人喝醉了会安置在哪儿?”
“不一定。”红珊很是下了一番功夫学管家,说起来头头是道,“安和园正堂对着大戏台,两侧厢房虽然收拾的也还算干净,但是多少有些吵闹,名声不显的勋贵子弟或者是寒门学士会被安排在那里。后面还有几个座小楼,距离稍微远些,但是胜在清静雅致,几位殿下或者王公后人会被送去那边,不过,王孙公子在这种场合痛饮大醉的时候很少,小楼基本用不上。”
骄阳点头,“我大概知道李明颜打得什么算盘了。”
“什么?”红珊双目炯炯有神。
“你还是不知道的好。”骄阳叫来展音,“你叫五哥身边的人留意一下酒水饮食,晋王若有不适马上来回我。”
“是。”
“你怀疑她们会在酒菜上做手脚?”红珊笑道,“放一百个心好了,今天来的可都是凤子龙孙,人中翘楚,我几个婶子伯母瞪大了眼睛盯着呢,厨上半点都不敢懈怠,她们俩就算是有心,也没可能接近食物。”
如果只有李七娘自己,骄阳相信她一定束手无策,但是,李明颜可是诡计多端,又是被府里的下人踩着长大的,她最知道怎么对付那些为奴为婢之人。
“多提防些总没坏处。五哥心软不防人,只怕到被她们钻了空子。”
说到晋王红珊连连点头,“晋王就是心太好了。”
她们俩正说着话呢,前头突然就乱了起来,“出什么事了?”
第四十八章 诗会(中)
红珊一个眼神,便有人前去打听情况,没一会儿的功夫就有了回报,蜀王殿下到了。
二皇子蜀王李熙肇,在诸皇子当中可是个异类。他只比皇长子小了几个时辰,生母身份不显,去世的也早,在皇帝仍是魏王的时候就一直不被重视。
李熙肇六七岁的时候伤了腿脚,因为治疗不当跛得非常厉害,从此性格更为古怪,甚至有些偏执狠辣,皇帝似乎是心有歉疚,对他十分容忍,时间一长,倒是人人避让,就连皇后楚王都不例外。
他来得很突然,但是,对骄阳来说并不是坏事。
骄阳跟红珊前面给蜀王见了礼,并没有多做停留,只把展音留在了前面伺候,低声嘱咐了两句。
红珊心有顾虑,低声劝道,“快点把你们府上那两个活宝弄走吧,蜀王可不比旁人,弄出点动静来,那可是非死即残。”
“随她们去吧,阎王也救不了要死的鬼。”
红珊作为东家,打心眼里不想出现任何意外,“好歹也是国公府的姑娘,她们在这儿现眼,对你也不是好事。”
“她们怎么样,跟我一点关系都没有。”骄阳叹道,“以后你就会明白,现在也不必担心,不管出什么事儿,都不会连累到你们府上。”
“谈不上连累不连累,我是怕把你搭上,为了她们,可是不值当的。”
“我已经没什么可怕的了。”
红珊听她这话没头没脑,待要细问又有姑娘们过来攀谈,没办法只好按下心中疑惑,耐着性子应付。
常山王府今年的诗会,因为蜀王、宁王、晋王以及突厥王子莫顿的到来,可谓规格空前。不仅是府上之人多加了几倍的小心,就连一向恃才傲物的才子们,也都谨慎了起来,席上传来的诗作,大都平淡无奇,女眷这边偶有应和,也不是十分尽心,仅仅为了应景而已。
骄阳本就对诗词之道没什么兴趣,此刻就更是心不在焉,她倒是留心瞧了瞧薛尚书家的长女,那可是未来晋王妃。
“你总看她干什么,跟咱们又不是一路。”
薛芷凌是正经的名门淑女,自然跟这两个祸头子不是一路,骄阳以前也不喜欢她那副做派,重活一次倒是多了几分不同的体会。
“没什么,不过是觉得她似乎比从前更安静了。”
红珊不置可否,“许是要议婚了吧?”
“或许吧。”
“今年的诗会倒比往年更乏味了。”红珊叹道。
正好展音过来,在骄阳耳边低语了几句,骄阳心想着,很快,就不会乏味了。
“你让柯源试试看能不能劝晋王回去,尽量不要摊这趟浑水。”骄阳吩咐道。
“怎么了?”红珊问道。
“没什么大事,二殿下不胜酒力,府上已经安排歇下了。”
“不会吧。”红珊觉得手心有点发凉,“蜀王酒量甚好,从不曾酒醉失态,今儿怎么刚来就……”红珊疑惑的眼神看向骄阳主仆二人,“不会是你们?”
“我们怎么会去招惹蜀王。”
“骄阳你别胡闹,蜀王可不是什么好性子的人。”
“我知道,不过是阴差阳错罢了,你只当什么都不知道,万事有我。”
红珊满心焦虑却无可奈何,这几位大神她是哪个也得罪不起,只希望李家那两个死丫头不要再做什么出格的事情了,否则,常山王府还不一定要跟着倒多大的霉呢!
“你且安心吧。”
“你看热闹不怕乱子大。”
骄阳笑道,“眼看就中秋了,没点热闹怎么行。”
骄阳随手捻了个葡萄喂给红珊,又说了无关紧要的事情分散她的注意力,过了大概一炷香的功夫,有人悄悄地过来请老太妃,神色紧张。
“来了。”骄阳说道。
红珊虽然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但是也猜到了跟骄阳有关,她没好气儿的瞪了她一眼,“李七娘可真行,我们府上的事情都不大惊动太妃。”
“无妨,我过去瞧瞧。”
红珊一把拉住她,“躲都躲不过来,你还往前凑?”
“你在这儿呆着,我去看看。”
骄阳在安和园见到晋王的时候,显然很是无奈,“五哥。”
“你怎么过来了?”
“我们府上七姑娘和九姑娘一直不见人影,听下人们回报好像在这边见过,我就过来找找。”
晋王的脸黑了好几层,“回去跟红珊一起待着,她们俩有人帮你找。”
骄阳似无所觉,灿然笑道,“她们虽然不是跟我一起来的,但是我也该照应照应,毕竟我好歹也算是个姐姐,哪儿有放着不管的道理。”
“你管不了,赶紧走吧。”
看来晋王是什么都知道了,这样的话,骄阳就更不可能离开,“出了什么事儿?”
“别问了,快回去!”晋王不会说谎,又觉得这种事情不该让一个女孩儿知道,因此只催着她赶紧离开。
“谁在哭?怎么听着是李七娘?”
骄阳循声往东厢房走去,李熙琮赶紧拉住她,“有我在这儿,李七娘不会有事,这不是你一个姑娘该问的事,赶紧回去吧。”
骄阳正色言道,“如果我不该问,那五哥也一样不该过问,纵然君子坦荡,也该避免嫌疑。”
“你这丫头,怎就说不听呢!”晋王无奈,“蜀王大醉,府上那位七姑娘突然就出现在他身边,若不是我恰好赶到,怕是就被打死了。这事情可大可小,有我在这儿总能保她一条命,更何况太妃也在里面,蜀王不会乱来。可这不是你一个姑娘家能过问的事情,你就听话回去吧。”
骄阳心想,李七娘是死是活她没可兴趣关心,但若就这么回去了,不是白白浪费了一番心思!
“五哥也该知道,我们府里的老太太被我给看管起来了,几位婶娘是做不了主的,李七娘的事情我是不该管也得管。更何况,我们府上除了两位已经出嫁的姐姐,剩下的可都没有人家,出了这等丑事,一个不好,她们就只能老死庵堂了。我既然当了这个家,就不能允许出现这样的事情。”
这种冠冕堂皇的理由对于李熙琮来说还是很有用的,但是,他还是有些犹豫,“你想要做什么,我替你转达给太妃。”
“常山王太妃决定不了定国公府的事情,还是我亲自去吧,我是已经赐了婚的公主,哪有那么多禁忌?”
更出格的事情李骄阳都做过,晋王也只好随她去了,他只是有点想不通,这件事情当中,骄阳到底扮演了一个什么样的角色?
第四十九章 诗会(下)
翌城公主的出现,对于常山王太妃来说其实是一件好事,毕竟,李七娘做事再怎么不妥当,那也是国公府的女孩儿,可是现在,圣人算是默许了李骄阳胡闹,好好的国公府连个当家主事的都没有,而她虽然贵为太妃,可也不能越俎代庖啊!
“我们府上管教不严,反而惊扰了太妃,骄阳实在是过意不去。”
太妃满面愧疚,“公主说哪里话,出了这样的事,还是我们常山王府上管理不善。”
“多谢太妃体恤。”
“我这里到没什么,只是惊扰了蜀王殿下,令人心中不安。”
骄阳微微颔首,向里面走去,“家人无礼,二哥受惊了。”
李熙肇似乎有些惊讶,“你竟会管她的事?”说她的时候,蜀王言语中带着十足的不屑,看向她的目光也分外鄙夷。
“不管怎么说她也是定国公府的人,我就是不想管也不能置身事外啊!”
骄阳瞧向李七娘,目光阴沉,“你知罪吗?”
李七娘虽然衣衫凌乱,发散钗斜,脸上还带着一个清晰的掌印,但是,她的神色却非常镇定,丝毫也不像做错事的样子。
“回殿下的话,七娘不知罪犯哪条!”
李七娘这番表现,确实让骄阳意外,她相信李七娘是没那个本事的,显然是李明颜已经把帮她可能发生的情况都规划了。如此一来,骄阳反而觉得原本的计划未必可行,还是早点打发了她的好。
“很好,女子闺仪你是丝毫不懂,巧舌如簧倒是学了个十成十,你自己不觉得现眼,本宫却不得不顾着国公府的脸面。如此,只好把你先带回去,要如何发落全凭蜀王殿下。”
李七娘瞪大眼睛似有话讲,展音怎么可能给她机会,一块帕子堵上嘴,扭转胳膊就往外走。
“且慢。”李熙肇突然喊道。
李骄阳把七娘栽给李熙肇纯粹是顺水推舟,她并不想因为她多生事端,“二哥,李七娘冲撞王驾罪该万死,二哥要如何处置妹妹绝无二话,只今日乃是常山王府的佳会,不宜因她扫了兴致,不如错过今日,改日妹妹亲自赔罪。”
太妃也瞧出这李七娘没憋着什么好主意,赶紧从旁规劝,“骄阳做事向来很有分寸,她定会给殿下一个满意的交代。这位七姑娘看起来也是受了惊的,恐怕神智也是不甚清明,不如就先让她回去,改日再行处置。”
李七娘为什么来这儿,李熙肇心里大致有数。他并不觉得李骄阳会真心袒护李七娘,恰恰相反,骄阳不把她往死里整就不错了,最终的结果对他来说,也绝不可能说不过去。但是,他堂堂亲王,竟被一群小丫头算计,若是忍下这口气,他不是蜀王李熙肇了。
“太妃不必紧张!”李熙肇不阴不阳的说道,“既然是定国公府上的姑娘,本王也不会把她怎样,但是她突然出现在这里,本王心里有几句话总得问问。”李熙肇突然看向晋王,“五弟一向公正无私,又最有怜贫惜弱之心,李七娘这件事,或许五弟也该好好听听。”
李骄阳唯一怕的就是把晋王拖下水,可是蜀王偏偏就盯住了晋王不放,这倒激起了她满腔斗志,她倒要看看,李熙肇能把她怎么样?
别人怕你,我可不怕!
“事关女子名声,弟也不便多言。骄阳若非管着定国公府,此事我也绝不会允许她参与。二哥若是心有疑惑就尽管问,弟在一旁听着就是。”
李熙琮这算是表明态度了,只要不牵涉李骄阳,你想怎么样都行,但是,若想往他妹妹身上攀扯,也请你掂掂分量。
骄阳的心蓦然安定了下来。
见他二人如此,李熙肇的心反而淡下来了。不管他是否愿意承认,在皇帝的心中他远远比不过李熙琮,就连没有任何血缘的李骄阳,也只能说是半斤八两。莫说这事儿不大,就是真有大事,皇帝也只会偏心他们两个。
他突然有点索然无味。
若是扯不上李骄阳,剩下那个什么李七娘,是死是活他一点都不关心,只不过话说到这份儿上了,他又不能不问。
“说说吧,你是怎么到这儿来的。”
骄阳微微点头,展音这才把李七娘放开,这让李熙肇的脸色更加难看。
“是公主殿下让奴家来侍奉殿下的。”
“一派胡言!”骄阳还没回应,晋王便开口怒斥道,“你既不是王府下人,也不是歌姬曲部,何必你来服侍!”
晋王刚一进来的时候,李七娘的心的确是慌的不行,今天这一幕,她最不愿意被晋王看见,甚至可以说,她宁愿死都不愿意被晋王嫌弃。然而,事情既已发生就无法回头,她只能要紧牙走下去,稍有不慎,便是粉身碎骨。
至于晋王,就只能是一场镜花水月了。
“奴家也知道此事不合常理,但是,公主权势滔天谁敢不从!更何况,小女生身之母下落不明,也只能由人摆布,只想着今日事毕便一死了之,老太太、太太们十几年的心血栽培,就算是再也顾不得了。”
李七娘掩面而泣,看起来倒有几分我见犹怜。
李明颜,还是小看了你了。你这样不计后果的帮助她,你想得到什么呢?
骄阳此刻心里想的都是九姑娘李明颜,对七娘的指控却不置一词。
这也是她头一回算计别人,多少还有点慌,等以后习惯了,自然不会把这些细枝末节放在心上。
“翌城公主乃是皇室宗亲,你敢肆意攀诬可见野心不小,纵然是定国公府,也是……”
“五哥。”骄阳突然打断李熙琮,“她想说什么便由她去说吧,我相信诸位心中自有判断。二哥可还有别的要问的?”
骄阳的目光只在李七娘身上一扫而过,那眼神分明就是在告诉她,就算全天下人都认定是我在算计你,又能怎么样呢?我是公主,要你生,你便生;要你死,你便死!
骄阳坦然说道,“定国公府一直都是我在做恶人,我也是习惯了。这件事情说来说去谁也都拿不出证据来,更何况,很多时候,人们不过是想要听自己心里希望的那些东西,至于真相如何本就没那么重要。李七娘说的是真是假姑且不论,我只想问问二哥哥,这件事情打算如何处置?”
第五十章 添妆
李熙肇的耐心也就到这儿了,鉴于李骄阳对她的厌恶,反而让他觉得李七娘好歹也算有点用处,“她一个姑娘家瞧着也可怜,就把她纳入王府吧。”
“二哥如今可是菩萨心肠,妹妹替她谢过了。”骄阳笑得眼睛都眯在一起了,“不过,李七娘好歹也是定国公府的姑娘,不好让她不尴不尬,二哥只当是看妹妹的面子,赏个五品孺人可好?”
大周朝王公贵族的妻妾品级,大都从了唐制,亲王可以立正妃一人,孺人二人,媵妾无定数。蜀王开府十二年了,期间只册立过一位孺人,还是蜀王正妃的表妹,如今也已经故去多年,剩下的人侍妾都是没有任何品级的。
李骄阳竟然会主动为李七娘求封诰,这多少有些出乎蜀王的意料。
“几日不见,骄阳如此贤惠了?”
“贤惠不敢当。我心里虽然厌她多些,但她好歹也是我妹妹,若不顾念些,将来也无颜面对先祖。况且,为了纪姨奶奶的事情人人都说我狠毒,如今把纪姨奶奶的女儿风光嫁了,也算是在世人面前剖白剖白,现在就看二哥哥肯不肯成全了?”
蜀王不太明白她到底打的什么算盘,但是堂堂亲王没必要为了这等小事空耗心思,李七娘若是好的,娶回来好好待她,若是不好,放在一边也不过就是一口饭的事儿。
“你做妹妹的都这么说了,我这当哥哥的还能驳你的面子不成,明日我便让王妃上表奏请,剩下的事情你跟王妃去商量。”
“多谢二哥。”
如此,这件事情就算是尘埃落定了,李七娘长出了一口气,整个人跌坐在了地上,她的眼神忽明忽暗,究竟在想些什么也让人猜不透。
李七娘心里明白自己这是捡了一条命,然而,她不明白的是,李骄阳为什么会帮她?
本来她以为李骄阳一定会趁这机会落井下石,她就算不赔上小命也得落个声名狼藉,真到那个时候,恐怕是生不如死。可是,李骄阳非但没有做任何对她不利的事情,反而帮她挣了个正五品的封诰,岂不是奇哉怪也!
李七娘虽然不是十分聪明,但是也还没有蠢透,她总觉得事情有些不对劲,只是一时想不到答案。当然,这样的场面她更不知道该如何应对,李明颜并没有教她那么多,所以,她干脆把一切都丢在了脑后,她更关心是她日后的人生。
李七娘心仪晋王,对蜀王本没有半分好感,她有些瞧不起他出身卑微,甚至嫌弃他跛足,但是,李七娘很明白自己已然是一招走错了,不嫁给蜀王就没有出路,她只能往好的方面去考虑,毕竟,她还是嫁给了一个皇子。
如此,她把最后那一点缱绻之情收在了心底。
她要走蜀王府开始,一步一步走到权力的最中央。
“展音先送七姑娘回去,命人好生伺候着。”
骄阳深怕李七娘搞不出更多不成体统的事情,赶紧命人把她弄回去,等回头送进蜀王府,就算是万事大吉。
后面的事情,她有得是耐心慢慢瞧。
李七娘低头不语,站起身停直了脊背,她从骄阳身边走过的时候,故意扬起了下巴。
骄阳深深地感受到了她的那股子不知所谓,莫说中宫的旨意还没下来呢,就算是真的有了封诰又能如何?孺人说的好听,到底也还是侍妾,而亲王的侍妾。也不见得就真的能尊贵到哪儿去。
她却不知道,李七娘的野心,远比她想象中的要大得多。
此间事了,晋王便打发骄阳服侍着太妃一起离开,他自然陪着蜀王回席,因为这一番变故,作诗作画的心情更是少了许多,看莫顿也更不顺眼。
宁王替莫顿挡下了许多眼刀,心里不住的叫苦,好容易熬到席散,飞一般的逃掉了。
骄阳回府,先问了李七娘的情况,听说李明颜已经去看过她,两人都很安分,也就不再操心。
“虽然宫中还没有旨意下来,但是这么大的喜事也不必藏着掖着,纪姨奶奶那边你派人给捎个信儿,老太太那边我亲自去说。”
展音忙道,“哪儿用殿下特意嘱咐,纪姨奶奶那边奴已经吩咐下去了,很快就能得着信儿。老太太那头也正准备着人去知会一声,既然殿下有兴致,奴就陪殿下亲自走一趟。”
“也该去看看老太太。”
老太太几乎都是要成精的人了,从那天七娘不肯随她待在寿安堂,她就知道那丫头早晚要出事,而且,有李骄阳在身边虎视眈眈,还肯定不是小事。
她只是没想到,会来的这么快。
“蜀王么?”老太太沉吟道,“听说蜀王妃在一众王妃当中是最和善的人,王府后院也清静,七丫头性子急躁,能嫁到这样的府邸是她的福气。”
“还是老太太看的明白。”骄阳笑道,“七姑娘有这造化也是老太太的福气,蜀王现在只有一子,还是已故的舒孺人所出,将来妹妹若是能生下个一男半女的,那可就是头等尊贵的人了。”
老太太知道李骄阳是在提醒她,蜀王妃是个背后下刀的笑面虎,李七娘进了王府肯定会被啃得连渣儿都不剩,可是,那跟她又有什么关系,只不过是一个不懂事、不听话的丫头片子罢了。
“尊贵不尊贵的可不敢想,只要不给家里招灾惹祸就够了。”
老太太摆明了不会接她的话茬,骄阳也不着恼,“七姑娘若是能少随她亲娘一些,在王府里安度余生却也不难,本宫也会求二嫂眷顾一些,老太太尽管放心。”
“那老身就先谢过公主殿下了。”
“老太太客气。”骄阳笑得简直就是贴心贴肺的好孙女,“七娘虽然是做妾,但是亲王府邸毕竟不比别家,嫁妆上面若是太寒酸了,只怕咱们府上也不好看。”
“公主多虑,嫁到王府也是做妾,若是煊赫太过,反而招惹是非。府中现有成例,公主只管参照就是。”
“到底是老太太疼孙女。”骄阳缓缓地收敛了笑容,眼中泛出一阵冰凉,“展音,听见老太太的话了吧,替老太太把多年珍藏的好东西取些出来,替七姑娘添妆!”
第五十一章 钱都去哪儿了
“老太太也不是厚此薄彼的人,都是这府上的小姐,七姑娘有的,其他几位姑娘自然也是一样。展音好好分派分派,可别辜负了老太太的一片心意。”
“是,奴一定办好,请殿下放心。”
老太太并不是一个视财如命的人,钱多钱少对她来说也没有太大的不同,但是,她的财产轮不到李骄阳做主,更不可能给庶出的那些丫头!而且,这府上的财物一旦查起来,就有着无穷无尽的麻烦,那些都是她不能宣之于口的。
老太太真是恨不得一掌拍死李骄阳。
“看来我可真是老了,竟不知道公主就可以做长辈的主呢!”
长辈?还真好意思说。
骄阳笑得满是嘲讽,“我会怎么做长辈的主,不过是顺从老太太的意思罢了!明日就是中秋佳节,蜀王妃也会一起入宫,老太太的意思,我会如实转达给她。”
现在这个时候,越是在蜀王妃面前抬举七娘,将来七娘就死得越快,到底是自己身边长大的孩子,老太太最终还是流露出了一丝不忍,“就算你再怎么憎恨纪氏,七娘也是你妹妹,你就一点情分都不念吗?”
情分!亏她好意思提?骄阳也不再跟她绕圈子,冷冷说道,“老太太觉得,我们今时今日的地位若是能对换,李七娘会放过我吗?”
老太太心中叹息,罢了!
不是因为换位而处她能理解李骄阳的决定,而是她不想再让李骄阳抓住任何的软肋,于他来说,没有什么是不能舍弃的。
“看看,连老太太不是也可以随时牺牲掉李七娘嘛!”
“公主,做人留一线,日后才好想见!”老太太沉声说道。
“哈哈哈哈!”骄阳笑得眼泪都出来了,“真是时移世易,连老太太都生出慈悲心肠了。”
骄阳笑得老太太莫名其妙,下人们却觉得公主似乎有点疯狂,就只有展音能明白骄阳心里的苦,她急忙上前,“殿下,这边的事情就交给奴婢,明日还要进宫,殿下早点回去歇息吧。”
“我没事。”稳了稳情绪,对纪老夫人说道,“老太太的教诲,本宫记下了。李七娘跟在老太太身边多年,却不知道她能记多少。”不等回应,骄阳便转身出去,“老太太歇着吧,本宫就不打扰了。”
展音几乎把寿安堂给搬空了,列了单子均匀的分成了十份,骄阳看过略点了点头,“很好,这些东西都是有据可查的,给她们分派清楚了,也省的将来生事。不过,我那份儿就不必了,留着给明飞娶妻。”
“这些东西好坏姑且不论,毕竟是祖母对孙女的心意,别的姑娘都有,就殿下这里少了岂不难看?更何况,这东西殿下若是不喜欢,赏人也可,换钱也可,也不是不好处置。”
“也没什么难看不难看。虽然是打着老太太的旗号给姑娘们添妆,但内里究竟是怎么回事,人们心里也都明镜似的,我不在乎别人怎么说我,我也不会要她的东西。”
“奴婢明白了,回头就把单子交给明飞少爷亲自保管。”
骄阳点了点头,“七房没有子女,却也不好太薄他们,把已经出嫁的两位姑娘的匀出一部分给七太太,想来她们也是无话可说。”
“还是公主想得周到,奴婢这就去改。”
展音自去做事,骄阳却陷入了沉思。
老太太那儿抄出来的东西不少,也有一些老物件,可是骄阳就是觉得哪里不对,只是一时又想不出来。
“殿下再瞧瞧,我改的可行吗?”
骄阳猛的一拍脑袋,“哎呀,咱两个不当家不管账的,竟连这么大的事儿都忘了。”
“公主想起什么了?”
“嫁妆!”
“谁的嫁妆?”展音困惑了。
“老太太的嫁妆,我娘亲的嫁妆,都去哪儿了?”骄阳拿过展音手里的单子细看了一遍,越看越觉得不对,“老太太出嫁的时候,纪府正是辉煌鼎盛,不说十里红妆,那排场也是不小,这些东西,可没几样能当的起老太太当年的陪嫁。”
“可不是!”骄阳这样一说展音也发现问题了,“府上这些年进项可是不少,圣人赏赐,田庄店铺的收入,林林总总加起来,可不是小数。而且,府上这些年对庶出几房极尽苛待,花销能省就省,说白了,什么公侯府邸,连个中等人家都赶不上,可是公账上只有几大千银子,剩下的钱都去哪儿了?”
“在纪氏哪儿?”
展音摇头,“纪氏那边我早就带人查过了,金银首饰是不少,现银银票都没有多少。”
“这就奇怪了,钱都去哪儿了?若是加上我娘亲的陪嫁,这府上至少有上百万的财产不知所踪?”
“有账不怕查,奴婢现在就带人把所有账目都对一遍。”
骄阳摇头,“恐怕没那么容易,府上私账又不会像官府公账那么细致严格,钱财出入不过就是老太太一句话的事儿,想查估计也是无从查起。”
“贵重物品的出入总得对的上,别的公主不好问,但是,太太的嫁妆可不是公主正该管的!只要顺藤摸瓜,就不难找出来。”
“也只能这样了,现银大概是不好查,你只盯着大件的东西,特别是我娘亲嫁妆,有些东西贵妃都还时常提起,肯定价值不菲。太太的嫁妆单子账房一定有存档,各府的年节往来有都会有留底,这个不难查清楚。”
展音叹道,“贵妃当年若是亲自接管了太太的嫁妆就好了,现在想找可能都没地儿找去。”
骄阳却不觉得,“若非如此,只怕咱们也不好大张旗鼓的查账。”
现在有两件跟钱有关的事情骄阳没有弄清楚,一是皇后楚王拉拢朝臣要用的钱,二就是这府上巨额财产下落不明。
这两件事情能不能恰好合成一件呢?
如此巧合,要说没关系骄阳自己都不信,可是真的认定他们有关也没那么容易,毕竟,一个守寡丧子的老太太,实在没必要跟皇后牵扯那么深,就算是楚王将来能登上皇位,对她来说也没什么特别的意义。
人做什么事都有她的动机和目的,老太太的动机骄阳实在是找不着。或者,她根本就不应该以常理来推断!
“先把东西给各院送过去吧。”
这事情不是一时半刻就能弄清楚的,骄阳便让展音先把东西都分下去,很快,玢玉过来禀报,“殿下,二太太求见。”
第五十二章 封账
“问问二太太什么事,没要紧的就说我歇了。”
“是。”
玢玉去了之后,没一会儿就回来了,“二太太是过来谢殿下的,说是送到三姑娘那边去的,都是老太太这几年才置办的心爱之物,实在是愧不敢当。”
这几年?话里有话啊!
“请进来。”
“是。”
定国公府几房庶子媳妇儿过得都非常不好,但是抠钱抠到连脸面都不顾的,也就只有二太太了,若果这府上除老太太心腹之外还有谁能知道那些财物的去向,估计还得是她。
二太太上前见礼,满脸都堆着笑,“殿下万福。”
“快扶二太太起来。”高冷公主立刻就亲切了起来,“请二太太上座。”
二太太更是懂得见机行事的人,一时间,几乎素昧平生的两个人,竟跟万年不见的血亲骨肉似的。
“我说句不怕公主忌讳的话,这些年府上可真真是跟从前比不了了。府上女孩儿的婚事,远远比不上当年的大姑奶奶,就更别说老太太、大太太了。”
果然就说到正题上了,骄阳心里高兴,“我们小辈人到底见识少些,还请二太太的细说说。”
根据二太太的说法,老太太和大太太的陪嫁,一个库房都放不下,其中更有许多的奇珍异宝,就是宫里也不常见。
“这倒奇怪了,适才过去给老太太请安,老太太一高兴便将自己的私房赏了几位姑娘,二太太说的这些东西,一样也没瞧见呢!”
二太太掩口笑道,“公主若是能见着就怪了,那些东西早多少年怕是就搬空了。”
“竟有这样的事?难道府上已经艰难到这种地步,竟需要老太太的嫁妆来贴补不成。”
二太太苦笑,“这府上哪有需要贴补,殿下也看见了,除了七姑娘,其他的几位姑娘都快成叫花子了,明飞这是过继到长房才算过了几天像样日子,府上每年的进项,可是尽够了的。”
“那到奇怪了?”
“殿下想不通的事情还多着呢!”二太太略思量了一下,“不知公主发现了没有,这梧桐苑里,大太太的东西已经一丝一毫都见不到了。虽然纪氏在的时候,大太太的嫁妆都收了起来,但是殿下既然回来,她们但凡能找出一件半件,也都会拿出来摆上的。”
骄阳回府事忙,的的确确是没想起来这件事情,她也知道不可能保存的很完整,但是全都盗空也的确是匪夷所思。
她跟贵妃可还都在呢,这群人的胆子未免太大了吧,“你的意思是我娘亲的东西都被变卖了?”
“早就开始了。实际上,是大太太的东西都运干净了,才开始动了老太太的嫁妆。”
“这么说来,必然是老太太应允的。”
刘氏忙点头,“这个家里,若不是老太太发话,谁也做不了主。”
“这可不是小数,老太太又是为了什么呢?”
“妾身不留神撞见过几次,都是纪府的人,刚开始,妾身也以为是纪府没落了,老太太想要补贴娘家,可是后来,两位太太的嫁妆,和近些年来府上每年的收益,统算下来,几百万的银子都搭进去了,妾身这才觉出不妥,然而这事儿实在是太大,一直以来,妾身也没敢跟任何人提起。”
骄阳马上说道,“二太太谨慎些是对的,这事情说出去,恐怕就是抄家灭族的大祸。”
二太太冷汗可就下来了,她可没想到事情能这么大,“殿下,那咱们?”
“不妨事。”骄阳安抚说道,“老太太近日身子不爽利,也没有心思再见外客,咱们慢慢访查访查,总得把这场大祸消弭干净才是。”
虽然公主这么说了,二太太心里可是一点底都没有,这么些钱花出去,蓄兵谋反都差不多了,他们二房在这府上,享福的日子没过上几天,要是砍头的话,那一定是躲不过的!
二太太不甘心,“殿下,妾身替府里议论,好像七姑娘有了人家。”
骄阳此刻满脑子都是银子,二太太突然提起七姑娘,她想都没想就应了,“暂时还没定死,自家知道就行了,万不可张扬。”
“妾身省的。”二太太想说又不敢说,“殿下别怪妾身啰唣,七姑娘毕竟是妹妹,上头好几位姐姐都还没议亲,若是赶在前头嫁了,对上头几位姑娘怕是有些不公。”
她这么一说,骄阳就明白了,刘氏是担心她女儿,三姑娘若是嫁出去了,生死就都是夫家的人了,以后这家里有什么事儿,跟她也没有太大关系。
可怜天下父母心,骄阳能理解,况且,她还欠着三姑娘一个人情,也的确该还。
“三姐姐为人深得本宫钦佩,将来必有锦绣前程,二太太大可以放心。”
刘氏听完简直是喜上眉梢,“公主但有差遣,妾莫敢不从。”
她以为自己对公主有利用的价值,却不知,骄阳对她多的那些宽容,也都是源自她的女儿,不过,误会就误会吧,解释也没必要。
展音把二太太送出去,随后就封了账房,所有的管事连着记账先生一个不少,全部看押到了一处,彻夜核对账目。
“你们知道什么最好直接就招了,也省的咱们都费事,我劝你们也别错打了算盘,等着什么人来救你们。”
“各位掌令,女史大人,我们只不过是个小账房而已,真的是什么都不知道啊!”
展音冷哼一声,“你们会不知道?这府上几乎都快给搬空了,你们管着府上所有的账目,居然敢说不知道?我看,分明就是你们奴大欺主,仗着老夫人心慈手软,暗地里盗卖了主家财务。”
她这么一说,账房们马上撞起天屈来了,这罪名若是坐实了,流放三千里都是轻的,“掌令大人,主家的东西虽然账上都有数,但是都在库房里保管,而且,很多都是在内院老太太和大,哦不,和纪姨奶奶那边保管。小的们就算是居心不正,也没有那个下手的机会。”
“你们也不用忙着狡辩,先把几位太太的嫁妆单子给我找出来,这几年宫里赏赐的记录,公侯王府的往来的清单,也一并翻出来,所有在档再册的东西,去向都要明明白白!”
第五十三章 中秋(上)
展音带着所有识字的宫女忙了一宿,基本上把几个库房算是都清理了一遍,失物的清单也列了出来,除了房产地契或许还在老太太手上,各类珍宝名器,古董字画损失不计其数,至于现银,就更是无法估计,定国公府威威赫赫几百年,几乎都快要给掏空了。
老太太这是想要做什么?
下人自然不知道这些财产的去向,他们也仅仅是奉命行事,骄阳越来越觉得,这件事情跟皇后、楚王脱不了干系。
但是,她始终也想不通,老太太的动机到底是什么。?
“殿下,云岚姑姑命人传话进来,说纪氏求见,有要事禀告。”
“什么时候的事情?”展音随口问了一句。
“昨天晚上就收到传讯的人就到了,因为殿下已经歇下了,就没敢惊扰。”
骄阳点头,“今天顾不上她,马上就要进宫。展音忙了一宿了,先歇歇吧,随便叫几个小丫头跟着我就行了。”
“是否需要云岚姑姑先把人带回来?奴婢觉就算是被发现了也没人敢嚼舌头。”玢玉说道,“中秋诸事烦乱,殿下出城去见她恐怕多有不便。”
“也好。”骄阳点头,纪氏那点事儿也没什么可担心的。
“奴婢这就吩咐人去办。”展音答道,“今日进宫还是奴婢跟着伺候吧,老太太那边若是跟皇后真的有所关联,恐怕皇后那边已经得了消息,奴担心她会借机生事。”
“她若是到了宫里我会让贵妃宫里的人随身伺候,不必担心。”
展音似乎还想再说什么的时候,入宫的车辇已经准备好,骄阳先直奔了麟祥宫,然后跟贵妃一起去向太后请安。
贵妃这些日子情绪都很好,晋王回京让她心里一块石头落了地,至于骄阳说的那些,在她本来就不算敏感的斗争觉悟当中,更不觉得有什么大不了的。
“便是老太太都填了娘家,也不是什么天大的事情,最坏的,就是纪家的女儿以后都不好嫁了。况且,元兴年的那件事以后,纪家的女儿本来也就不是那么好嫁。”
贵妃说着说着,脸就沉下来了,骄阳明白这是因为昨日诗会纪府的小姐和了晋王的一首诗,颇有些意思在里头,引起了贵妃极大的不满。实际上,这种应和在诗会上十分常见,每年都能或多或少成就一些美满佳缘,也算是诗会一大韵事。然而,纪府的小姐和了晋王的诗,确实有许多不妥之处,不说两人身份地位的差别,便是两家这些年的恩怨纠葛,也是断没有再进一步的可能。
看得出来,那位纪三姑娘,倒是真心仰慕晋王。
可惜,在真的心也没用!
骄阳摇摇头不再想那些。
“一个小丫头的事情还值当娘娘动肝火?我倒想知道,这么大笔的银钱,纪府拿去做什么用了。”
“你小孩子家不当家不知道柴米贵,诺大一个侯府连抄了两次,虽然最后也平反了冤枉,但终究也只剩下个空壳子,想要重新在朝廷立住脚,没有银子能行?”
“那也用不了那许多吧。此一番赵王负责战时的物资转运,略估算一下尚不足百万之数,老太太几乎贴进去了整个定国公府,她们图谋什么?”
这事交给贵妃她也是想不明白,“你想查一查?”
骄阳忙点头,“就算是不为了旁的,早日查明白,也省的出事的时候,平白连累了好人。”
“你既然这么担心,不妨明着查,让左都卫去查。别的先不用提,先从你娘亲的嫁妆开始,如果真有问题,只要给周延开个头,后面的事情都不用咱们操心。”
骄阳一拍脑地,“我真是糊涂了。”
贵妃最信任皇帝,所以什么事情都先想到他,这件事情误打误撞,还真是再没有更好的办法。
这事情如果跟皇后无关,纪府一定牵连不小,对骄阳来说也不算是坏事,如果能查到皇后头上,那简直就是有如天助。
皇帝的卧榻之侧,即便是皇后,怕也没那么容易酣睡吧!
“娘娘可想着尽快让周延去查。”
“我找机会提,先去给太后请安。”
骄阳心里高兴,即使面对太后、皇后都是喜气洋洋的,这倒让两宫国母各自有些思量。
定国公府上的事情,太后是不会那么快知道,可是皇后不一样,骄阳的一举一动其实从来都没有离开过她的视线。
她知道骄阳已经误打误撞的接近了正确的方向,只不过那个蠢丫头自己都没意识到,然而她担心的是,有些事情迟早会暴露。
骄阳挑衅的瞧了皇后一眼,她没有自信能抓到皇后的把柄,但是,她有自信让皇后自爆其短!
“骄阳今儿格外高兴啊!”太后突然说道。
“能陪太后娘娘过中秋,骄阳喜不自胜,明年是否能有机会孝敬太后尚且未知,些许小物还请太后笑纳。”
骄阳接过一个小托盘,双手捧着献给太后。
老太后并不愿意看见李骄阳出风头,可是伸手还不打笑脸人呢,更何况人家还是送礼的,只能忍着,差点内伤!
“什么呀,还神神秘秘的。”
“一是个手笼,是骄阳亲手缝制的。”
太后把东西拿到手里,面色变化莫测的,皮是好皮,料是好料,就是那做工,走线七扭八歪的,绣工一塌糊涂,实在是惨不忍睹。
太后感觉像是嘴里进了个苍蝇,吞又吞不下,吐又吐不出。
“好,难为你有孝心。”太后干巴巴的说道。
贵妃见太后脸色僵硬,心中甚为快意,“骄阳这孩子,别的好处没有,就是孝顺,说是就要离开京城,一定要亲手给太后娘娘做点东西,手指头戳了多少个洞,才做得这么个小物件。太后看在她一片孝心的份儿上,千万别嫌手艺不精。”
太后几乎在心里咆哮了,这是手艺不精吗,这根本就是粗制滥造!
“还是太后福气大,臣妾在宫里这么多年,都没翌城公主动过针线。”昭仪许氏凑了上来,往太后手上使劲瞧了瞧,随即掩口笑道,“手艺虽然不行,到底心意难得,还别说,咱们翌城公主,除了性情急躁了些,还真是样样都好,将来和亲到了突厥……”
许氏还没说完,就听一道低沉的声音问道,“朕怎么没觉得翌城公主哪里急躁了。”
许氏哪里料到皇帝进门都没有通报的,吓得“扑通”就跪地上了,太后嫌她丢人,狠狠地瞪了她一眼。
“圣人快过来瞧瞧吧,咱们翌城公主都学会做女红了。”
“快不用瞧!”皇帝大笑着说道,“朕前日也得了一个,猜了半天才猜出来是顶帽子,太后这个,已经是大善了。”
跟皇帝一样待遇,太后还能说什么!
再忍忍吧,把她嫁出去就得了。
太后尚且能够忍耐,但是皇后却觉得她就要忍不下去了,
李骄阳以前任性妄为,闹出多少荒唐事皇帝也都争一只眼闭一只眼,那时候,皇帝喜欢她所谓的真性情,鉴于她不过就是个跳梁小丑,她身为皇后不必计较。可是现在,李骄阳不再是原来的李骄阳,更不知从哪儿学来这一套狐媚魇道的,不是亲生女儿弄得反而比亲生女儿还亲,把皇帝的心笼得死死的,这样绝对不行!
皇后笑容可掬的听着皇帝和贵妃调侃李骄阳,脑子里却在飞快的想着主意。
那些小打小闹的都没用,她要的是一击必中。
“听说府上老太太病了,如今可大安了?”
第五十四章 中秋(中)
定国公府的老太太是被李骄阳软禁起来的,这件事情甚至还得到了皇帝的默许,在场之人但凡是耳朵好使点的,就都知道始末缘由,皇后这些年一直都很识趣,今日贸然问起这个来,可是跟她一贯的风格很不相符。
果然,皇帝的眼神微微闪了闪。
骄阳似乎什么都没注意到,也没听出皇后的话外之音,“多谢娘娘动问,老太太身子已经好了许多,只是神思倦怠,不大想见外客。昨儿说蜀王有意纳七姑娘入府,一时高兴,还命人赏了许多好东西给七娘添妆,后来又听说殿下有意为七娘求个封诰,越发的高兴起来,这下府上出嫁没出嫁的姑娘都跟着沾了光。”
“哦?中秋佳节竟还连着这么一桩喜事,怎没听你提起?”贤妃赵氏向蜀王妃问道。
赵氏是蜀王的养母,跟着皇帝都快三十年了,虽然不是十分受宠,但是太后、皇帝面前倒也说得上话,否则,也轮不到她抚养当时李熙肇。然而,蜀王从小伤病不断,纵然这里面有不少皇后的功劳,但是母子之间终究也是疏远至极。
蜀王妃在贤妃面前也不过是应个景,任何事情都不会跟她商量,却没想到这么个节骨眼上,贤妃突然问到她头上。
“昨日殿下回府是说过这件事的,因还没有上奏中宫,并不敢过分张扬。”蜀王妃低眉顺眼的答道。
国公府一个庶出的姑娘,给蜀王做妾也是抬举了,若是能封个正五品的孺人,确实是天大的喜事,但是,老太太对那位七姑娘的期望皇后也是知道的,本来还想拖一拖,然而,李骄阳在这种场合把事儿挑明了,她也没有任何理由拒绝。
“这样的喜事你就该早点说。”贤妃笑着嗔怪了一句,“老二子嗣不丰,府上这些年也没进过几个像样的,你跟皇后娘娘开了口,娘娘还能驳你不成?”
皇帝本来并没有留意妇人之见的话题,但是贤妃一说到李熙肇子嗣不丰,倒是勾起了他一番心事,那孩子虽然没少给他惹事添堵,倒真是没有求过他什么。
“老二府里孩子是少了,他既然想到了要给那姑娘求个封诰,看来也是自己相中的,那就早点把事情办了吧。”
贤妃婆媳俩谢了恩,皇后简直都要抓狂了,内外命妇都由皇后统御,什么时候皇帝竟连这样的小事都要插手了!
可是,皇帝的眼睛盯着她呢,还能怎么办?
皇后也只能白生气。
“是,臣妾这就命中宫殿拟旨,封李七娘为孺人,等钦天监算好日子,尽快叫他们完婚。”
皇后心里发堵,笑容都有些僵硬了,她把纪老太太扯出来,本来是想让李骄阳难堪的,毕竟,老太太再不好,那也是她嫡亲的祖母,孙女软禁祖母,可以说古今奇闻,可惜,本来的目的没达到,还搭上了李七娘,实在是得不偿失。
然而,更让她堵心的事情,还在后面。
李骄阳神色似乎有些窘迫,“还请娘娘让钦天监看看明年春天可否有好日子?”
“这又是为何啊?”蜀王府上侍妾实在是少得可怜,就连太后都有些着急。
“府上……”骄阳犹豫这不肯说。
贤妃奇道,“这丫头一向爽利,今儿是怎么了。”
“妆奁繁杂,只怕一时备不齐。”
骄阳声音极低,似乎很是难以启齿,贤妃却笑道,“你刚刚帮着老太太管事,难免顾此失彼,你皇兄皇嫂都是骨肉至亲,还能挑你的理?”
“哎,话说到这儿也不怕大家笑话。”骄阳抬起头来,像是豁出去的样子,“都因为昨天给老太太开库房取东西,才引出这一大串的事情。我们府上记了档的物件,已然失去了十之**,展音带人盘查了一宿,现在也还没个结果。”
“府上没有账目吗?”贤妃奇道。
“账目是有,这事情要查也不难,至于那幕后之人,管他是什么人物,我定不能饶他,然而,老太太那头却着实让人犯难。”
骄阳说话的时候,眼睛一直看向皇后,她没有放过皇后脸上任何细微的表情,不过,却没有看到任何破绽。
“骄阳果然长进了。”皇后欣慰言道。
“全赖皇后娘娘教导。”
皇后和骄阳,为长者慈善,为幼者谦恭,可是,在场的人精却偏偏听出几分机锋来,心中各自不解。
太后年轻的时候经惯了风雨,上了年纪之后心软了不少,“老太太那边能瞒就满着吧,毕竟是上了年纪的人,不好让她操心太过,钱财也不过是身为之物,还是老太太身子要紧。”
“是,骄阳明白。”
恰好此时,内侍启奏,外命妇已经入宫,皇帝便离开了,嫔妃公主们也不再谈论定国公府的那点事,静等着外命妇过来请安。
宫宴几乎是万年不变,骄阳深感无趣,除了偶尔跟皇后眼神厮杀一番,就再也没别的趣事。
午宴过后,外命妇出宫,公主王妃们则各有去处,等到晚上赏灯猜谜,才是重中之重。
骄阳照例跟着贵妃,娘俩说了会儿话,没过多久晋王也过来了,一时倒也其乐融融。晋王亲自设计了一盏宫灯,层层叠叠的金粉芙蓉,象牙的骨架,蜀锦的花瓣,花心用的是七色琉璃,里面藏着灯芯,点起来,流光溢彩。
“这般奇思妙想,除了我儿再没旁人了。”
贵妃得意洋洋,丝毫也没觉得她儿子不无正业,骄阳看着也喜欢,也不觉得晋王做这个有什么不对。
“既然是中秋节的灯,要提上诗谜才应景。快来人,笔墨伺候,我亲自来写。”
贵妃吓死了,赶紧灯护在手里,“你那个字儿也是能看的?”
“怎就不能看?”骄阳眼睛咕噜噜转了半天,“蝇头小楷,我也是极擅长的。”
贵妃笑的肚子疼,“你那也叫蝇头小楷,分明是一团一团的墨迹,神仙也认不出你写的字!”
“那有那么夸张,分明是娘娘不会看!”
“要说蝇头小楷写的好的,朝中还真有一人。”晋王突然说道。
“谁呀?”骄阳随口问道。
“宫驸马。”
第五十五章 中秋(下)
提起宫驸马令贵妃不胜唏嘘,好好的一位青年才俊,现在也只是熬日子了。
“荣昌公主那个脾气,跟谁都好不了。”贵妃毫不掩饰她的不屑,“我心里倒是可怜宫良辅,本来他有可能成为平乐公主的驸马,当时若不是骄阳太小……”贵妃越说越觉惋惜,现在骄阳居然要去和亲,还不如当初厚着脸皮争一争,那可是真是惊才绝艳的人物。
宫良辅和两位公主阴差阳错的故事,骄阳之前就知道一些,没想到的是,这里竟然还有她的事儿。宫驸马金殿折桂那一年她大概也就十岁左右,贵妃连这个心思都动过,可见不是一般人物。
“前些日子我去荣昌公主府上,倒也远远地瞧见驸马一回,整个人萎靡不振的,丝毫也看不出一代才子的风貌。”
“谁摊上那么个媳妇也好不了,而且还是个公主,说不得打不得,只能好好地供着,驸马又是个心高气傲的人,能熬过这几年都不容易。”
骄阳心里却另有打算,好似无意说道,“他若真的像娘娘说的那么聪明,怎么就能让自己落到这步田地?”
“你小孩子家哪里知道,从天上一下摔进泥里,是个人都受不了。再说,宫良辅也没比你们大多少,眼见着将来也没有一点指望,可不是心灰意冷!”
“你要是能帮就帮一把,实在是太可惜了。”贵妃又对李熙琮说道。
“圣人已经那边已经问过了,暂时应该不会有事,但毕竟公主家事,我说多也不好,还得娘娘帮衬一二。”
贵妃点头,“你放心吧,尽量保住他的性命就是了。”
宫驸马如今在朝廷上是一点价值都没有,任何人都不会为了他去得罪荣昌公主,只有贵妃跟晋王,尚存了一丝怜悯之心。换了从前,骄阳也不会去在意这点小事,但是现在,好人都做了,总得收点回报吧。
不过,这位宫驸马身上,她到底能收回些什么呢?
一个下午就在李骄阳的胡思乱想中过去了,晚上的宫宴都是皇亲国戚,也就是太后所说的“自家人”,太后喜欢看一家人和乐融洽的样子,自然没那么多规矩。
嫔妃,皇子们各出巧计,只为博圣人一笑,皇后不屑于此,骄阳更是置身事外,两人没事就比拼一下眼刀,互有胜负。
皇后隐隐觉得,李骄阳突然如此放肆,似乎就是在激她有所动作,她总觉得李骄阳已经挖好了一个大坑,在等着她往里面跳。
她现在是不得不正视这个她一直都没看在眼里的人。
皇后谨慎了半辈子,但是她更是个有性格的人,她要看看,这丫头究竟是城府太深还是脑子太差。
然而,还没等皇后发难,嫔妃中就产生了些许的骚乱,皇后冷笑,每年都是一样的戏码,不管演的是谁,皇帝都是转眼就忘,也不知道她们哪儿来的这些精神,年复一年,孜孜不倦。
“怎么了,这是?”皇后按例询问了一句。
一个眼生的宫女上来,几句话就把事情说清楚了。她主子怀孕了,不能饮酒,无奈得罪了尹昭容,还惊动了圣人、太后和皇后,请大家原谅。
这出戏倒真是头一回演,但是皇后也还是不没多少兴趣,她甚至想不起来,那个徐才人长的是圆是扁。
不过,作为皇后,她该说的该做的一点都不会落下,就是看向贵妃的目光,多了那么一点意思。
贵妃的脸色果然冷了几分,皇帝宠幸什么人,她说了不算,也管不了,这么些年要是还不习惯,这日子也没法过,但是,她不喜欢在这种场合下起心思的!
“徐才人进宫日子短,太后都没见过几回,今儿大喜,赶紧上前让太后好好瞧瞧。”皇后说的是徐氏,看得却是贵妃。
玉贵妃的脸不自主的又冷了几分。
骄阳猛地想起来,这位徐才人,日后可是皇后手里的一把好刀,虽然她并不能让皇帝彻底改变心意,但是,的确给贵妃带来了很大的冲击。
她什么时候,因为什么投靠了皇后,骄阳并不知道内情,但至少现在,骄阳很确定,区区才人还不在皇后的视线之内。
徐氏十分镇定,众人面前也是落落大方,这让看惯了矫揉造作的皇帝眼前一亮,就连太后都觉得有点意思。
太后高兴,赏了不少东西,徐氏惶恐接了,不停的谦逊。
“好孩子。”看得出来太后是真的欣赏徐氏,“一看就是个懂事明理的,多几个像你这样的在圣人身边服侍,哀家也就没什么可操心的了。行了,回席坐下吧。”
太后这种时候也不忘踩贵妃一脚,骄阳怒火中烧,她端起杯子,缓缓地走到徐氏身边。
李骄阳脾气不好,尤其护着贵妃,这在宫里也不是什么秘密,太后话里话外都是抬着徐氏贬低玉氏,李骄阳不敢向太后发难,徐氏那边可就不好说了。
然而,徐氏现在可是非比寻常,李骄阳脑子有问题竟然敢惹上她,那也真是不知死活。
人们一副瞧好戏的样子。
徐氏莫名的有些紧张。
虽然进宫日短,李骄阳的凶名她也是有所耳闻。
“阳阳!”
骄阳回头对贵妃微微一笑,没事人一般到了徐氏身边,“早听贵妃说起过,新入宫的徐才人才貌双全,今日一见,才知道贵妃所言不虚。才人身怀有孕,不能饮酒,这石榴饮清凉润喉,才人不妨尝尝,况且,石榴多子,是好兆头,正适合才人。”
徐氏放下了心思,她觉得李骄阳不至于当着皇帝的面儿害她,“多谢公主,妾身实不敢当。”
“才人过谦,此刻殿上才人最是当得。”骄阳一双眼睛笑的弯起来,“先前上酒水的时候我还奇怪呢,贵妃明知道我不爱石榴,怎么还单单命人做了这个送上来。才人一出来我才知道,这可是打着我的名号给才人做人情呢,才人试试吧,若是用得惯,我再命人送些过来。”
徐氏想把李骄阳的嘴缝上,她只想说我你家贵妃一点关系都没有!
然而,别人心里想的却是另一回事,怪道进宫不过三个月就怀了身孕呢,原来是搭上了贵妃这条大船。可惜了贵妃这步棋,却因为养了个笨蛋彻底的暴露了。
“多谢殿下的美意,只是妾身有孕之后口味变的古怪,只能用点清水,还请殿下恕罪。”
“骄阳快回来吧,让徐才人好好用膳。”
贵妃急着开口,是怕李骄阳性子上来跟徐氏僵住,但是在别人眼里却更像是欲盖弥彰,如此便对李骄阳越发鄙视了。
果然是个只能扯后腿的!
皇后一时也分不清是真是假,贵妃想要收买人心,有得是别的办法,即便是为了防止提前爆料徐氏有孕,那也没必要通过李骄阳。
但是,就算道理全都懂,心里也始终存了个疙瘩,对徐氏的那点热心,渐渐淡了下去。
这顿宫宴,让骄阳心里稍微舒服了一点。
第五十六章 远嫁(上)
骄阳从宫里回来听到的第一个坏消息,是纪氏在回府的路上被人给劫走了,这件事是谁做的,不用想也知道,毕竟,她最近都不怎么得罪人,就只有皇后会想着给她点颜色看看。
她命人查了几天也没找到什么线索,更无法预料纪氏的死活,不过,在她看来,皇后应该不会让纪氏死了,这个人活着对她才是个麻烦。而她也不希望纪氏就这么死了,她的精彩人生才不过刚刚开始。
至于纪氏想要跟她说些什么,那暂时也是不得而知了。
很快,骄阳就得到了第二个坏消息,最适合公主和亲的日子就在今年冬月,错过了这个日子,就得在等两年。如果翌城公主今年不去和亲,对两国邦交都多有影响,甚至会使得两国交恶,产生不可估量的后果!
骄阳不太知道钦天监是怎么算的,反正结果就是这样了!
莫顿太子略微得意,在路上把骄阳给拦住了。
“太子殿下莫不是觉得胜券在握了?”骄阳问道。
莫顿不答反问道,“你觉得在国家安危面前皇帝会怎么选?”
“这种鬼话皇帝会相信吗?”骄阳走到他身边,低声说道,“皇帝最恨被人胁迫,他明白反对的事情有人偏要撞上去,恐怕,怎么死得都搞不清楚。”
莫顿毫不在意,“能胁迫大周皇帝,简直是天大的荣幸,最后的结果,公主不妨耐心等几天。不过,要是听我的劝,公主还是早点收拾收拾行李,只怕走的急了来不及准备。”
“你想太多了,大周公主出嫁,是还不用自己收拾行李的。”
骄阳错马而行,只留给莫顿一个骄纵的背影。
莫顿却生出一种志在必得之心,无论什么代价,她要把这个骄傲的女人弄回突厥。
“殿下!”展音感到非常惶恐,不仅仅是和亲一事已经超出她们的掌控,她更担心的是,公主自己的态度。
“没事,好容易才叫了红珊出来打马球,不必为了不相干的人怀了兴致。”
“殿下还有心思去打马球?”展音觉得快疯了,“要是任由他们继续下去,恐怕殿下真的就得去和亲了。”
骄阳笑着没说话,眼睛闪着跃跃欲试的光芒!
没过几天,六部九卿大都上了奏章,为的都是和亲的事情,这个阵势,就连皇帝都没有预料到。
贵妃把眼睛都哭肿了,但是有些人在暗自得意。
骄阳也在得意,带着一种置之死地而后生的惨烈!
“骄阳。”李熙琮面对骄阳只有歉疚,他没有想到事情竟然这样一发不可收拾,“我送你出京避一避,实在不行给他们个假公主。”
骄阳直视着李熙琮,那目光甚至有点咄咄逼人,“五哥是没想到自己也有无能为力的一天吧?”
李熙琮心中苦涩,“圣人的心里还是念着你的,你暂时先离开,以后的事情,我来想办法。”
骄阳已经不是天真的少女,她知道离开京城她将面对什么,毕竟都已经戳到了皇后的痛处,再让她好好活着可不是那位的风格。
“和亲的事情当初要么就不答应,既然答应了就得说到做到,换个假的,突厥那边必然认为是奇耻大辱,那个时候,就给足了他们开战的借口。五哥觉得,若是真的因为我两国开战,圣人心里会怎么想。”
“怎么想都以后的事情,先过了眼前这关再说。”
一个皇子能在父亲和妹妹之间做出这样的选择,李骄阳很感动,但是,这不是她想要的结果。
“五哥难道不明白,现在的局势错综复杂,牵一发而动全身,而有人不停的在煽动,不过就是在逼我们做出回应,我们哪怕走错一小步,将来都会万劫不复。”
“骄阳。”晋王心中有些沉重,他终于想通了所有人都没想明白的问题,什么恩怨,什么仇恨,都不过是幌子,李骄阳只是在用自己的方式让他看清楚,除了生就是死,没有第二条路。
“事情本不该这么复杂的。”
骄阳苦笑,“五哥从小就最聪明,没什么事情你真的看不透,你不在意那些事情,是因为你更想过自由自在的生活,可是,你有没有想过,皇后会不会同意!”
晋王眼圈都红了,“你不觉得代价太大吗?你有没有问过我同不同意?”
骄阳把头埋在李熙琮怀里,他们长大以后就没有这么亲密,李熙琮有一瞬间的不适应,不过他还是伸手环住了她的肩。
“我没想逼你,我知道你想要什么。我也没你那么聪明,像你似的走一步就能看出二十步。我只是想通一些事情突然慌了神,我只是在做对我们最有利的事情。”
晋王一滴眼泪蓦然掉在骄阳的头发里,消失的无影无踪,他不知道短短半年到底发生了什么,但是,能让骄阳变化这么大一定不是一般的事情,他也不想在追问了,他相信有一天,骄阳会自己告诉他。
“和亲也不是那么可怕的事情,不管怎么说我现在也是公主了,就算两国开战,他们也不敢把我怎么样的。”
晋王已然明白事情无法转圜,他了解李骄阳甚至多于她自己,“无论遇到什么情况,你都要活下去,我会救你回来,我会让你成为帝国最荣耀的公主。”
骄阳轻轻点头,“我相信你。”
晋王走了,他要做的事情还有很多,在异国他乡平安无事的活下去,不是随便说说就可以的。他在突厥的安排才刚开了头,事情发展的速度,让他猝不及防。
翌日,李骄阳就进了宫,皇帝单独接见了她,两人说了什么没人知道,只知道和亲的旨意当天就下来了,銮驾三日后出发。
皇帝满脸疲惫,满朝文武没有不明白他的心意的,敕建公主府才刚刚动工,现在他们就迫不及待要把骄阳送走,他们到底是听命与谁?
小女孩儿是流着眼泪走的,她说她要左龙武卫护送,她说她可能无法安全到达突厥。这让皇帝心痛之余更感到愤怒,他竟不知道,在他一手掌控的国家里,竟然还有比他有更强大的力量,那力量强大到,他连一个小姑娘都保护不了。
究竟是谁?
一张一张的面孔在皇帝的眼前略过,每一个似乎都没有做这件事的理由,骄阳再受宠爱,也不过是个女孩儿,费这么大的心思就为了一个完全没有政治价值的小姑娘,这显然不合逻辑。
“传周延!”
第五十七章 远嫁(中)
翌城公主和亲突厥,事情发生的好像顺理成章,似乎又是那样的猝不及防,一夜之间,人们心中尚且遥远的东西,就那样真实的发生在眼前。
仓局之间,骄阳什么都没来得及准备,又好像根本就没有什么需要准备的。贵妃从漫漪园里挑了十个姑娘,其中也包括了她心心念念的春九娘,连同十个宫女和四个教引嬷嬷,一起送到了定国公府。
对于春九娘,荣昌公主开始是有些舍不得的,不过皇帝现在的心情她们都猜得到,莫说一个春九娘,就是整个漫漪园,贵妃开了口,她都得高高兴兴的奉上去。
她隐约觉得这次事情闹得有点大,某些人恐怕会得不偿失。
得失在每个人眼中都是不同的,皇后现在是不惜任何代价都要赶走李骄阳,若不是在京中动手成功的几率太低,就连下毒、暗杀之类的事情她都做得出来。
“李骄阳走了,哀家这心里才能舒坦点。”太后当着自己的女儿,没有不能说的话,“只是隐约觉得,这个形架势却是有点不对头。”
荣昌公主深知太后在立储一事上的态度,有楚王的面子搁着,皇后做的再不对太后也会多有容让。因此,她只是不咸不淡的敷衍了几句,但是她心里想的,却是另一回事。
荣昌公主相信,她的皇帝哥哥绝不会允许任何人挑衅他的权威,皇后不行,楚王更不行,从昨天李骄阳一走,皇帝就召见周延来看,皇后这一次伤敌八百恐怕要自损一千,以后的事情不好说呢。
“我听说玉氏从你那儿还要了几个人?”太后突然问话打断了荣昌公主的思绪。
太后眼里玉贵妃做什么都不对,皇帝却恰恰相反,荣昌公主可不想为了这点小事在扯出别的事情来,急忙说道,“不过是几个小丫头,原也是我要送她的。”
太后冷着脸哼了哼,“要我说你那园子还是赶紧关了的好,堂堂公主,弄这些个东西像什么样子!”
这样的话,荣昌公主每年都要听好些次,也已经习惯了,“不过是闲来无事弄个乐子罢了,还值得太后当个事儿惦记着。”
“你是皇帝的妹妹,一言一行都有天下万民看着呢!”
公主笑道,“天下万民看圣人跟皇后就行了,看我做什么?”
太后也是拿自己的女儿没办法,数落两句便过去了,“我听说,皇帝似乎有意让宫驸马任赐婚使,你心里是怎么个意思?”
放在几天之前,荣昌公主就是把宫良辅弄死,也不会让他体体面面的出现在人前,但是现在,她的顾虑反而多了起来。
贵妃跟皇后,在皇帝心中根本就没有可比性,皇后若是一直那么知情识趣的熬下去,将来或许还有成功的一天,可是她现在早早地就冒了头,简直就等于是伸出脖子给皇帝去砍。
以皇后和楚王现在的势力,皇帝的刀砍不砍得下去也在两可,但有一点可以确定,皇后未来的日子肯定不会像现在这样安稳。
最后的胜负荣昌公主心里也没数,但是,贵妃那边显然不像常人认为的那样大势已去,甚至可以说,李骄阳这一步让他们几乎是绝境逢生。
“驸马的身份做个赐婚使倒也合适,圣人有意抬举我还能说什么?”
“你们分开一段时间也好,省得成日的吵闹,不过,驸马这一走就得是大半年呢,终究不是好事。”
荣昌公主有些尴尬,他们这可不是一般的夫妻不和,若不是暂时没有更好的,她早就不留着宮良辅了。
“既然是圣人的意思,好坏也没什么,太后什么都别说,那就算是疼女儿了。”
太后想了想,皇帝现在是事事不顺心,驸马赐婚这点事儿她在不答应,只怕皇帝更要跟她离心,“都是玉氏闹得,叫她来见哀家。”
荣昌公主忙拦住,“女儿难得进宫一趟,咱们安安静静的说会儿话多好,叫她过来干什么,况且,骄阳的嫁妆也够她忙的了。”
“哀家叫她过来也不过是问问翌城公主的嫁妆准备如何了,你紧张什么?”
“好不好都是她们娘俩的事儿,太后管那些干什么,难道有不合适的,太后还要自己贴补不成?”
贵妃忙忙乱乱的,还不知道自己躲过了一劫,礼部预备的陪嫁,总有些不如人意的地方,贵妃自己填补了不少,皇帝更是出了大力。
几百年里,公主和亲的排场,骄阳可是头一份的了。
“时间太紧,也来不及准备的更像样了。”
皇帝深深的觉得,就算是有时间,国库也出不起更多的钱了,然而鉴于贵妃现在情绪不稳定,皇帝还是很体贴的顺着贵妃的意思叹了口气。
“东西好坏倒在其次,你挑的那些个宫女务必要对骄阳忠心耿耿才行。”
“圣人也太多虑,骄阳岂是连几个宫女都辖制不住的?”
看着底下一水儿的漂亮姑娘,骄阳笑的有些无奈,“展音带下去安置吧,春九娘留下伺候。”
春九娘面对翌城公主并没有太多紧张,这让骄阳对她更加另眼相看,“你本名叫什么?”
“回殿下,奴五岁就卖到了漫漪园,从前的事情都记不清了。”
“家乡、住处一概都没印象吗?”
春九娘摇了摇头,“进了漫漪园,便属于荣昌公主,出了漫漪园,就属于主人,殿下说的那些,都是不该记着的。”
骄阳并不是十分相信她的说辞,只是不想在这些小事上纠缠,这位春姑娘是个有能力的人,她得为她所用才行,“如此,本宫许你自己取个名字。”
春九娘思考了片刻,淡笑着说道,“多谢殿下美意,姓什么叫什么原也没那么重要,殿下若是不嫌弃,就仍然称呼奴婢为春九娘吧。”
“漫漪园出来的人,都恨不得将过往抹得一干二净,你倒是洒脱的很,全不忌讳这些。”
“换个名字也换不了出身,换不了过往,不过是自欺欺人罢了,奴不是这样的人,斗胆臆测,殿下也不是这样的人。”
“你倒是合了本宫的脾气,叫玢玉带着你,随身伺候吧。”
第五十八章 远嫁(下)
随翌城公主嫁到突厥,对于这些漂亮的女孩儿来说就等于是一只脚踏进棺材里去了,除了春九娘,几乎所有人都是哭丧着脸。
李骄阳此刻也无意去安抚人心,这些人中间有多少是能用的,她还需要时间去观察,只不过,春九娘着实让她有些惊喜。
但是,是否为她所用,就不是那么简单的了。
“殿下,几位太太来了。”玢玉上前禀道。
“请进来吧!”
和亲的旨意来的太过突然,几位太太都慌了手脚,她们才刚刚把这个家管起来,难道说,还要重新交回到老太太手里?
想起从前的日子,真真是生不如死!
“几位太太担心什么,本宫心里有数,让老太太好生休养也是圣人的意思,想来不会有人违背。本宫走了之后,老太太那边一切如常,若是一定有人不肯让老太太省心,也就随她们去吧,几位太太说不得要受点委屈,不过,总有守得云开见月明的时候。”
公主的意思太太们听得明白,靠几个宫女不可能长久的弹压住老太太,早晚她是要出来的,只不过,公主似乎还留了后手。
至于那后手是什么,太太们并不敢问,而且,就算是问了,大概也没什么用,该发生的迟早都会发生,她们也只能认命了。
或许,对于她们来说,只能跟老太太比谁活得久。
“殿下!”四太太跪地不起,“求殿下救救明飞吧。”
骄阳也知道自己这一走,明飞可以说是危在旦夕,四太太虽然多有僭越,骄阳也能理解。
“本宫会带明飞一起前往突厥,让他跟赐婚使一同回来,明年晋王也就出宫开府了,本宫会把他托付给晋王。”
“多谢殿下!”四太太连连磕头。
“四太太请起吧。”骄阳继续说道,“太太们心里想什么我大概也能猜到几分,形势逼人,本宫也是别无善法。不过,该查的事情,本宫一样也不会放松,几位太太若能留心,本宫他日必有厚报。”
将来的形势太太们心里各有思量,不少人已经在考虑如何明哲保身,只有四太太因为明飞的关系,算是跟老太太再无转圜的余地,同样的,她也不想转圜了。“请殿下放心,殿下在意的事情就是妾身在意的事,妾身必当竭尽全力、纵然是不能为,妾身也将谨守本分,恭候殿下回归。”
“妾身愿与四太太共同进退。”
七太太随后表态,其他几位太太也不再含糊,反正老太太永远都看不上她们,还不如就跟着公主死扛到底。
骄阳点了点头,“七姑娘的婚事还请几位太太操持,本宫离京之前要看到蜀王府的定礼。”
“殿下放心。中宫旨意已下,此事并不难办。”
“三姑娘的事情本宫托付给了常山王太妃,二太太尽管听从太妃的安排就是了。”
刘氏又惊又喜,都不知道该作何表示了。
“常山王府的小郡主与本宫交情甚好,三姑娘得空可以过去走动走动。”
“多谢殿下!”刘氏喜极而泣,赶紧跪地磕头。
“本宫这一走,家里就全靠各位了。”
骄阳虽然十分希望这几位太太能守住国公府现在的局面,但是心里也觉得可能性实在是不算大,毕竟,皇后在一旁虎视眈眈,而她自己却是归期不定,孰强孰弱,一眼就能看出来了。
“展音,我想你留在贵妃身边。”
“殿下!”展音惊讶至极,她怎么也没想到公主会做这样的决定。
“保住贵妃和晋王,我所做的一切才有意义,我也才有可能回来。”
展音纠结了许久才下定了决心,“奴在京城恭候殿下!”
九月初三,銮驾起行。
赐婚使驸马宫良辅,副使左龙武卫上将军石承弼、左羽林卫骑曹参军童致武,礼部侍郎萧盛卿。龙武卫八百铁甲重骑、羽林卫一千轻骑随行护送至凉州,入突厥后,二百羽林卫将随侍公主。
左右龙武卫是南衙十六卫中战力最强的两支,其中又以左卫为上,羽林卫归属北衙六卫,乃是皇帝亲军。由这么两支人马护送公主和亲,大周朝有史以来从未有过。伴随着长角轰鸣,竟隐隐带上了一层肃杀之气。
和亲,并非一个公主出嫁那么简单,这是一场空前隆重的国事。无论是后宫嫔妃、还是文武百官,都必须要身着朝服,到宫门相送。
皇帝,也一同出现在了朱雀门城楼。
骄阳下辇,对着皇帝贵妃遥遥三拜,金鼓之声响彻全城。
贵妃远远地也看不清骄阳的面貌,只能看见一团火红火红的大礼服,那一抹颜色刺得她眼睛疼,她仿佛听见珠帘下的女孩儿在对她说,“娘,等我回来。”
贵妃想对骄阳挥挥手,却觉得手臂有千钧之重,怎么也抬不起来,似乎连笔直的站着都有困难。直到,一双手臂用力的扶住她。
贵妃没有去看扶她的人,她的眼睛恨不得长在骄阳身上,她看着骄阳转身,毫不犹豫的踏上玉辇,看着旌旗招展、彩饰辉煌的半朝銮驾缓缓起行,她的嗓子却像是哽住了一样。
皇帝如此作为,让有些人心中暗自后悔,当然,这不包括皇后。她站在城楼上,目送着銮驾渐行渐远,她相信,她的决定是没有错的。
贵妃强撑着才没让眼泪掉下来,对皇后简直是恨意滔天。
“虽然母女连心,贵妃也不可伤心太过了。”皇后一直以来都在刻意的忽略玉贵妃,好像自己不理会,她就真的不存在似的,但是今天,皇后感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畅快,“能为朝廷尽忠,也是骄阳的福分。”
早晚有一天让你自己的孙女也享受享受这个福分!
贵妃最大的本事就是在皇后面前不露怯,这一点她修炼了快二十年了,早已经习惯成自然,她淡淡的笑道,“公主和亲,承载着两国和平的使命,一如楚王、赵王在前线厮杀,都是为国尽忠,臣妾的心情,跟皇后娘娘是一样的。”
贵妃对皇后微微点头,挽着皇帝的手就走下了城楼。
贵妃跟皇后斗了这么多年,明面上的礼仪从来不出半点差错,这样不把皇后放在眼里,还是第一次。皇帝的心偏得都没边了,恨不得自己替贵妃难受,哪儿管皇后的脸上好不好看,自然而然的随着贵妃回了麟祥宫。
李熙琮落后了半步,把一切都看在了眼里,他的目光,终于不再是那样的清澈!
第五十九章 石头将军
銮驾刚出了京城,骄阳就不耐烦在车里坐着了,“玢玉,叫人把我的马牵过来。”
玢玉代替了展音随侍在辇轿旁,听了骄阳的吩咐早就有准备,“知道殿下坐不住,已经叫人预备了,不过,还是让玉辇先停下,殿下换了骑装吧。”
“不用。”骄阳低头看着自己这一身繁复的礼服,竟莫名生出一种喜感,“上来帮我把头发拆了。”
玢玉依言上车。她跟展音都是从小服侍骄阳的,但是,这二人最大的不同,就是不管李骄阳要做什么,她从来都不会试图阻止或者规劝。这也是贵妃更看重展音的原因,不过,多年来的事实证明了,展音很多时候都是徒劳的。
“这年轻姑娘披头散发的,公主也是头一份儿了。”
“等会儿骑马吹吹风,也挺好的。”
玢玉实在看不下去,找了条红色的缎带简单的束了一下。骄阳也没说什么,等着侍卫牵马过来。
“殿下?”
玢玉见骄阳发呆,不解的唤了一声。
“怎么是他?”
玢玉并不知道洛明城怎么跟来了,也有点发愁,“洛侍卫不应该是右羽林卫的?他怎么跟来了?”
骄阳也想不通!而且,洛明城出现在她面前,从来都不是一件令人轻松的事情,“把沈毅叫过来问问。”
沈毅这一队人马,从骄阳出宫就跟在身边,日后也会留在突厥,算是公主亲卫。骄阳原本也不是那么信得过他,后来因为明飞的关系倒是拉近了不少距离,但是说到忠心,可能还需要时间慢慢培养。
“左右羽林卫、左右千牛卫、左右督卫都属于北衙六卫,互相之间调派人手以前也是有过的。”沈毅说道,“洛侍卫随行护驾好像还是晋王的意思,听说,要不是洛太太反对,洛侍卫还想要加入我们这一队,常驻突厥。”
玢玉原先还有些同情洛明城,眼见他如此拎不清也是没了耐心,“洛侍卫也真是的,还嫌不够乱呢?”
骄阳见他更是心烦,但是人都已经到眼前了,她也只能自己安慰自己,或许,让他离李熙琮远点也是有好处的。
“算了,要跟就跟着吧,到凉州也就到头了。”骄阳抬头就看见他牵着马站在不远处,“你跟童致武说一声,让洛明城开路押后都行,别在我跟前晃悠。”
沈毅大为不解,公主跟洛明城可是表兄妹,又一起念了十几年的书,洛侍卫此来显然是为了保护公主,公主何以那么不领情?
骄阳也没明白这么安排说不通,不过她也没必要跟谁解释,“按我说的办吧,童致武那边有疑问就让他来跟我说。”
“是。”
骄阳远远瞧着,好像洛明城跟沈毅还争执了几句,奈何官大一级压死人,他最后还是乖乖的跟沈毅走了。
再牵马过来的那位,骄阳也认识,她忍不住扶额叹息,“用不用这样?”
“韩通!”
这个人留给玢玉的印象实在是太深了,上个月在李氏宗祠,就是他顶着一脸憨笑给族老们讲解左都卫的刑具,后来,那些听讲的人回去都大病了一场。
骄阳接过缰绳问道,“你们督统有话跟我说?”
韩通笑的更憨了,“没有,大督统让小的过来,保护公主安全。”
“替我谢谢你们督统,这么多人呢,就不劳烦左都卫惦记了。”
“嘿嘿,督统大人已经猜到殿下会这么说了。”韩通把他那大脑袋用力的摇了摇,“公主此行凶险,督统让我一路护送到石城。”
骄阳看着他的衣服有点怪,既不是龙武卫也不是羽林卫,“那你现在属于哪一部分?”
“小的现在是杂役。”
玢玉也惊了,“那你是怎么混到銮驾旁边的?”
“羽林卫的人都认得小的,见小的过来就给让了一条路。”韩通有嘿嘿笑了笑,似乎有些不好意思,但是给人的感觉,就跟活阎王似的。
骄阳深深地觉得,自己的安全太成问题!
“就你一个?”
韩通老老实实点头。
骄阳可不信,“若有凶险那可是真刀真枪的,左都卫那一套可用不上,你可别保护不了我,把自己小命在搭上。”
“我们大督统说了,殿下对我们左都卫甚有成见,让我一路保护也是为了让殿下瞧瞧我们左都卫的本事。”
骄阳被他句句不离“大督统”弄得很是无奈,不过,也可以看出来,周延在督卫的威望不是一般的高。
一介酷吏,在群臣眼里不过是奸狡小人,他凭什么让那么多人对他死心塌地,骄阳其实很想知道。
“你们督统没给你留个锦囊什么的?”
韩通点头,“时候到了就能给公主看。”
玢玉惊呆了,她的目光看向骄阳,无声的问道,这人真傻还是假傻?
左都卫要是有傻子,天底下就再也没有明白人了!
韩通的出现让骄阳觉得意外,但却并不反感,就算是周延真的有所图谋,也事情理之中,毕竟,她还欠着周延一个人情呢!
但是,洛明城的出现,简直是在挑战她的耐心!
“你骑术怎么样啊?”
“分跟谁比,我们大……”
“停!”骄阳受不了了,“不要在跟我说你们大督统了。”
韩通张了张嘴,似乎都不会说话来,那个眼神,忒无辜。
“给他找匹马,跟我来吧!”
骄阳说完扬鞭就走,玢玉赶紧跟上,沈毅这些人对公主的作风也已经很习惯了,几乎是抢在了第一时间追了上去。
銮驾仪仗几乎占了整条官道,走的慢吞吞的,骄阳想要好好骑马,就只能抄小路。一时之间,尘土飞扬。
骄阳像是离开了笼子的鸟儿,远嫁番邦的抑郁瞬间烟消云散,她相信的人生,将从今天开始彻底改写。
然而,她还没高兴多久呢,前面就有一人横着马头拦住了去路。
“公主不该擅自脱离卫队。”那人板着脸说道。
“石承弼?”骄阳并不熟悉来的人,但是却熟悉他的马,万里挑一的宝马踏雪,是赵王出征之前她亲自送给他的,那时候的事情,似乎还历历在目。却没想到,转眼之间,踏雪居然送给了石承弼。
这位人称石头将军的年轻上将,难道还会是楚王一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