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武侠修真封仙TXT下载封仙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封仙全文阅读

作者:六月观主     封仙txt下载     封仙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章四九零 水玉

    九烈元阳之下,是相半仙布置的阵法。

    且阵法并未布置成功,而是先用生长着九烈元阳草的岩石,压住了最关键的地方。

    但采摘九烈元阳,那就会岩石破碎,然后才会让阵法运转完善……接着便会将采摘天材地宝之人,卷在当中。

    相半仙布置的阵法,最终指向了那个嗜血的洞穴。

    那时清原是用妖神尸首去喂饱了那洞穴,这才得以脱身出来。

    那么洞穴之中有什么?

    嗜血的又是什么?

    ……

    清原目光微凝,稍微显得沉重几分。

    他直面过那洞穴的吸摄之力,也知晓其中嗜血之意有何等之重。

    那洞穴是连真人也都能吞食进去的。

    倘如洞穴之中是有什么生灵,那么这一个生灵,必定是比道家真人还要更为厉害的妖魔鬼怪。

    但现在,妖神残骸落于此处,其中血气尽都干枯……是否代表着,离开这处洞天的生门,也被阻住了?

    清原神色凝重,手中一翻,白玉尺落于手上,古镜悬于头顶。

    他阴神运转,感知周边动静,然后朝着水位生门处,逐渐行去。

    他心中并无多少惧意,倒有几分怒意。

    如若那洞穴之中当真是潜藏着一个生灵,而对方又阻了去路,难免要有一场争斗。

    从蛛丝马迹来看,如若真有这个生灵,必定极为厉害,连道家真人都不是对手,但清原却也同样是有着能够斩杀寻常真人的本事。

    争斗起来,可不见得就是对方稳胜。

    清原眼眸中,光芒闪烁。

    先前在那巨神面前,只在对方一声怒吼下便倒下,只在对方一眼看来后便是重伤,纵然清原心境较之于他人显得平淡,也无多少争胜挫败之意,但终究难免会有几分郁气。

    此刻,他心中竟开始有些期待接下来这场争斗,隐约有着要发泄郁气的念头。

    在那巨神面前翻不过身来,却不代表谁都能压得清原一头。

    ……

    行走约过三里地。

    清原脚步忽然停下。

    前方潺潺水声,带着许多潮湿气息。

    水位生门就在前方,但是并没有想象中的嗜血生灵,反而有一个令他意想不到的物事。

    “这是……”

    前方水流之中,有一物沉浮其中,约巴掌大小,白中泛蓝,宛如玉质,内中有光华流转。

    “水玉?”

    清原神色间惊疑不定。

    “玉中有水?”

    “这个是……北方癸水?”

    清原站在那里,半晌未有言语。

    前方那一块在水位生门之中沉浮的,乃是一种尚在成长的水玉,内中则是一种癸水。

    这是北方真水之一,位列仙家品阶。

    但它与清原体内的仙火真焱相似,俱是尚未大成。

    清原体内的仙火真焱,还是火种,而眼前的癸水也是存于水玉当中,尚未养成。

    “莫非……”

    清原似是想到了什么,眼内闪过一缕异色。

    这里会有仙家品阶的物事,倒也不算意外,毕竟是一方洞天之内,困锁上古巨神的地方,又是出自于广元古业天尊的手笔,纵然是有仙宝,也不足为奇。

    可是这不像是广元古业天尊的手段。

    这像是相半仙的手法。

    ……

    清原已然发觉,这水位生门代表的河流……连通着当初那嗜血的洞穴。

    而当初九烈元阳草之下,相半仙阵法引动的浩荡水流,也是源自于这处水位生门的。

    也即是说,相半仙的阵法,是将这里作为源头,引出浩荡水流,传入那洞穴之中。

    而那嗜血洞穴就在水位生门附近,竟像是绕了一个圈子。

    “不是绕圈子,是在锤炼?”

    清原想起适才从石壁上所见的记载,脑海中浮现这里的地形,再想起相半仙的阵法,旋即用自身对于阵法的领悟,去推测相半仙的布置,大约能够发觉出几分端倪。

    当初相半仙必定是发觉了这处洞天,关于那上古巨神,他未必知晓……可这一道充满了灵气的水流,他必然是知道的了。

    洞天之内的阵法,是广元古业天尊的布置……这里的是水流,在阵法之中,属于水位,拥有浩荡之力,而相半仙,只怕是看中了这河流中仿佛浩瀚无尽的灵韵水气。

    上面的九烈元阳草,就是相半仙的布置。

    他要借着九烈元阳来凝成极阴果……而极阴果的效用,这是汲取这条灵河的灵韵之气,凝成水玉。

    如若不是出现差错,那么先前一颗极阴果,必定是蕴藏了仙家真水,足可作为堪比仙家宝物的天材地宝。

    但中间不知出现了什么变故,极阴果无用,采摘之后,触动阵法……原本用来汲取水位之力的阵法,变作了血祭的方法,跳过极阴果这一步,一举凝就水玉。

    看着水玉中些许红润光泽,想来便是妖神血祭之效。

    “这个相半仙,也是好大的手笔。”

    清原暗道:“在洞天之内,布下这等阵法,栽种九烈元阳,用极阴果来汲取这里的灵韵之气……又预先作好了极阴果无用的准备,一旦有人采摘极阴果,就会被阵法冲到那洞穴之间,经过血祭,达成阵法最后一步,凝成水玉。”

    “苏关在相半仙的布置中,就是血祭的弃子?”

    “但为何相半仙没有亲自来取水玉?”

    清原看着这眼前的场面,大约可以断定,那位相半仙并未深入洞天,也未发现那上古巨神,否则也断然不会试图在阵法的水位之上布置,汲取其中的灵韵之气。

    须知这等举动,不亚于玩火**。

    “他是在火山之上,发觉下方有异,误以为是天地生成的一处异地,充满了灵韵水气,于是布阵,尝试汲取这些灵韵水气,从而凝成水玉?”

    “甚至……他也未有发觉,这下方实则是一方洞天?也未有发觉,这其实是一个浩大阵法的水行方位?”

    “不管如何……”

    清原目光一凝,陡然往前一步,伸手一捞,“归我了。”

    水玉入手,寒冰彻骨。

    刹那间,他手中凝成一层冰霜。

    但法力运转,便将冰层破碎。

    而体内中丹田处,仙火真焱陡然震了一震,似是有些水火不容。(未完待续。)

章四九一 脱身

    水玉入手。

    清原未敢停留,穿过水位,跃入生门,才脱出了这一方洞天。

    而身后当即便传来了震天骇地的动静。

    那尊上古巨神,再一次怒吼,让整个洞天之内,天翻地覆,而怒吼的声音当中,仍是关乎着广元古业天尊等等字眼。

    此时清原及时脱身出来,松了口气,避免再度遭受波及。

    “此次受创不小,但获得水玉及九烈元阳极阴果,益处同样不小。此外……还发觉了此处别有洞天,内锁巨神,算是得知了秘密,也不知是否算是个得益?”

    清原吐出口气,从水位脱出,刹那变得极为炎热。

    因为这里便是蛮部火山所在,地火岩浆之中。

    清原扫了一眼,便知这火山的形成,与这那水位生门所在,不无关系……

    水位生门,是连接外界的出口,位属北方之水,聚敛水气寒意。

    而天地间,五行均衡,缺失一种,必有变化。

    这里正是因为水气寒意被阵法聚敛而去,所以缺了水气以及寒气,这才变得如此炎热,甚至诞生地火,形成火山。

    “蛮部先民倍受火山喷发之苦,但却依然在此繁衍生息,最终还是在虚无之中,杜撰一位生灵,日夜供奉,虔诚信念,无数年光景过去,才得以诞生生灵,免去这等苦难。”

    清原暗道:“既然深受火山喷发之苦,却不离开,若说只是为了容易度过冬季严寒等理由,未免也显得太过苍白了些。只怕蛮部先民,当年也是察觉了什么……”

    尽管他是这般想,但心中也同样明白,无数年过去,如今的蛮部,已再非当初的蛮部。

    岁月长河之下,人事物尽数改变,一代换过一代,不知多少秘密,都尽数掩埋在岁月当中了。

    真正永恒不朽的,只是造成了这方火山的广元古业天尊,以及那位被封锁在内的上古巨神。

    真正在岁月之中留存下来的,只有神仙之辈。

    ……

    他离开洞天,便停留在了火山。

    既然此处是在洞天之外,想来便不会过于危险。

    或许上古巨神偶尔动怒,发泄怒气之时,会让火山喷发,但是清原倒也不惧地火岩浆……尽管他在上古巨神面前,显得孱弱不堪,但不可否认,当今世间,他道行颇高,能伤他的,其实不多。

    他留在火山之内,取出了九烈元阳,又取出了极阴果,再放出了水玉。

    这三件物事,都算是极为难得的宝物。

    尤其是那水玉,内中之水,乃是仙水。

    “这本不是天尊布置,但却被相半仙从阵法里生生截了一段,凝成水玉,不知对阵法是否有什么影响?”

    清原心中想道:“不过水玉已经凝成,想得再多,以我的道行,却也于事无补。只希望天尊布置,早有准备……话说回来,这相半仙的手段,也未免太过厉害了些,竟然从天尊阵法中截取一段灵韵水气,堪称夺天地造化,不愧是半仙之辈。”

    他吐出口气,看向手中水玉。

    相半仙的仙术,跟他的八首火龙道,属于不同的体系。

    这种仙术,是要借助一种属水的宝物,才能施展出来。

    正如习练剑术的人,便须得先有一柄宝剑。

    原本极阴果已经算是上等的宝物,运用此术,勉强能足,但如今有了水玉,自然是更好。

    只是,仙术修炼,不在一朝一夕,要将这水玉尽数炼化,也并非短时日内可以办到。他顺手把水玉抛入古镜当中,看向九烈元阳。

    “此物能增长烈性,对于修炼火焰功法的人物,有着极大好处,与我那些经过仙火炼制的神血大丹,正好是绝配。”

    清原这般想着,又看向那极阴果。

    极阴果原先在相半仙的布置之中,是能够汲取那灵韵水气,继而凝成仙家宝物的。实际上,在相半仙原来的想法之中,这极阴果才是真正的水玉。

    尽管如今不足仙家品阶,但是极阴果也非凡物。

    对于苏关而言,这极阴果是修炼仙术的关键,也是提升修为,让他得以凝就法意的至宝。

    对于五行属水的修道人而言,这极阴果便是可以增长道行的至宝。

    清原修行的功法是黄庭仙经,观想的是六月不净观,凝就的乃是道意,又有古镜这本命至宝,他的修行之路,实则不在五行之内……相反,五行却尽数蕴藏在他的修行道路当中。

    正是因此,他尽管不是修行属水的功法,但却能将阴神转向北方,法力化水,再用极阴果增厚属水的法力……待道行增进后,再归复原状,也是一样。

    不仅是极阴果,还有九烈元阳,神血大丹,和那水玉,都能如此。

    “水属生机,润泽万物。”

    清原暗道:“其他的也就罢了,此刻先用极阴果服下,也能稍微让伤势恢复快些……再者说,不久之后要炼化水玉,眼下姑且作个练手罢。”

    他略微张口,便将极阴果吞下。

    旋即闭目,黄庭仙经徐徐运转。

    ……

    时过月余。

    蛮部依然在惶恐之中。

    因为当日神像破碎,火神与人争斗,一去不返。

    而那引走火神的年轻人,又是以替天行道自居,再有那一番言语,还有从天而降的雷霆,似乎都表明了,这个年轻人乃是上苍的使者……而火神,已经不是以往的火神。

    无数个恐慌的念头,在人心之中生长着。

    好在岁月可以冲淡一切,月余光景过去,尽管人心仍是惶然,但日日夜夜的惊惶,到了此刻,也有了少许淡漠。

    “蛮部啊。”

    清原站在火山口,看着下方的岩浆,再看山脚下的浩大部落,又想起内中另有洞天,洞天之中困着拥有无穷威能的上古巨神,一时间倒有些许复杂的思绪。

    他摇了摇头,一步迈出,朝蛮部而去。

    如今妖神已死。

    但蛮部之人还在祭祀火神,还在信奉着自家的神灵,还在产生着香火愿力。

    这种源自于人心的信奉,实则也是人心的寄托。

    心有信念,不是坏事,但若是被利用起来,必然不是好事。

    妖神就是利用了这点,才有了血祭的一幕。

    如今妖神虽然死去,可难免会有些部落之人,依然遵循着以往的习俗,继续着血祭的典礼。

    所以,临行之前,还是要稍微动些手段,杜绝此事才好。

    “此事过后,继续往北。”(未完待续。)

章四九二 乾坤避劫星辰光

    北方。

    荒寂大地。

    这里还未降雪,但冰冷的气候,已经让草木干枯,一眼望去,冰冷而枯寂。

    只见一人,在这荒寂大地上,徐徐行走。

    来人相貌清秀,五官俊朗,身着淡色长衫,行走如云雾般轻盈,手中一收一放,竟然是有一道水光,倏忽而出。

    那水落在前方一块岩石上。

    岩石陡然一震,然后竟如烧化的蜡烛一般,不断化开,片刻之后,便化作了一滩。

    然后这年轻人却又不停,还打出一道水光,又落在另一边的岩石上,那岩石陡然刹那间结了一层白霜,然后四分五裂,又细细碎成粉末。

    “虽然是水,但能千变万化……或冰寒彻骨,冻裂岩石,或极具腐蚀之效,或如地火焚烧,都能让岩石都化作岩浆。”

    清原看了看掌心之间的水光,暗道:“这水名为雾光神水,仙术名为乾坤避劫星辰光,倒也着实厉害。”

    他适才施展的,便是得自于苏关手中,出自于相半仙传承的那一门仙术。

    只不过他此刻领悟还浅,而且水玉还未炼化,所以威能不高。只是因为先服下了极阴果,又揣摩了两日,这才能稍微施展一番。

    尽管领悟不深,但是运用起来,这乾坤避劫星辰光,也比被他吃透了所有玄妙的元灵擒拿手,要厉害了许多。

    待得过一段时日,服下水玉,再有更深一层的领悟,那么便是他手中另外一大手段。

    只不过,八首火龙道,依然还是他最为强悍的仙术。

    毕竟当初他自以为要凝成道意,所以对火焰之类,钻研颇深,领悟颇多。所以,尽管清原修行路上,五行兼备,但实际上还是偏向于火。

    再加上八首火龙道在他手中,已经钻研多年,其中领悟之深厚,绝非其他道术可比。此外,又有仙火真焱,化成了地龙的龙珠,而地龙与他合而为一,于是那仙火真焱几乎也成了自身本体的一部分,对于施展火焰之类的道术,会有极大的增益。

    今后或许会有改变,但从眼前来看,八首火龙道在他手中,其威能之盛,终究不是其余道术可比的。

    ……

    “可惜了……这一道仙术,只能凭借从苏关口中问出来的口诀,逐步练习,并不能像是妖神的那三道神术一样,经过古镜解析,否则也不至于进展缓慢。”

    清原收了那仙术,吐了口气。

    之前他用古镜,在余上人以及后来方明四人身上,收取了火线神术,火神轮,崩山火等三种神术,经过古镜推演解析,能够窃得其中神妙。

    但是如今得到的仙术,却只是一门功法,而并非有人施展出来,这便只能由他亲自去钻研,去领悟,去揣摩,待得有了小成,再借用古镜加以完善……但这样一来,耗时不小。

    虽然说火神轮等三种神术,被古镜收取之后,仅仅几天时日,就被清原学得。可若不是经过古镜收取了神术,就算是直接送他这三种神术的修行方法,只怕也要花费数月光景,才能习练得成。

    正因如此,他才有些叹息。

    如若有人在他眼前施展乾坤避劫星辰光,造诣有所小成,他只须经过古镜收取,然后加以推演,或许十天半月就能施展得来。

    但现在却要花费很长一段时日,又要耗费许多精力在其中。

    在修行之上,清原一向注重脚步,须得按部就班,脚踏实地,避免根基虚弱。但是在神通道术之上,则没有这般讲究了……

    他更愿意把揣摩道术的精力,花费在增长道行这一方面上。

    随着思索,在不知不觉间,他已经走过了很长一段道路。

    眼前茫茫一片洁白景色。

    而清原身上,也落下了薄薄一层霜雪。

    “开始下雪了。”

    越是往北,越是冰冷。

    传闻在郭仲堪如今大军所在的西北之地,早在月余之前,就是大雪纷飞。

    而清原一路往北,到了这里,才见霜雪。

    他衣衫单薄,只不过道行之高,已是寒暑不侵,加上内甲乃是炎尊这火中生灵的鳞甲炼成,倒也不觉寒冷。

    只不过看着眼前冰霜漫天,不免想起那妖神承接天火的神术,那时也是火焰漫天。

    “承接天火,辟邪消灾。”

    “这是蛮部火神的根本神术,可惜未能用古镜收取,未能窃取得来,如今妖神陨落,也是失传了。”

    清原略有惋惜,其实当初他打败妖神之后,也想过在斩杀之前,逼问出承接天火的神术,只不过他也明白,实际上就连那妖神也只懂得施展罢了。

    从根本来讲,蛮部之人信奉的并不是这尊妖神,而是他们的火神……只不过,这妖神暗中接替火神,但只是依附在那神像之上,窃取神力,表面还是那一尊火神。

    部落信众至今错认为,妖神所化的红光,就是部落从许多年前信奉至今的蛮部火神,并未发现已经是换了新神。

    在这数十年来,在香火愿力之中,依然有着与以往长久岁月一样的意念,有着渴望火神承接天火的意念。

    而这妖神窃得神位,获得此中香火愿力,自然而然也就得了香火愿力中蕴藏的这一道神术。

    但懂得施展这道神术,是一回事。

    可要教导此术,又是另外一回事。

    正如清原手中的雷法神通,宛如本能一般,应念而动,可以轻易施展。

    但是要让他将这雷法神通传授于人,确是说不清的。

    因为其中真相,原理究竟,他一概不知。

    许多事情,虽能办到,实则却未必理得清楚。

    或许到了八重天之境,勘破虚妄,能得到其中真相,理清头绪。但眼下还差得远了些……

    “今后再说罢。”

    清原叹了一声,抬头往北看。

    他目光悠远,似乎看破了茫茫大雪,看到了某一处地方。

    他来到北方,是为寻找古苍。

    但并无线索,也无多少关于山魈的传言。

    可清原并非一无所知。

    他早就知晓,在某一个地方,必然是有线索的。

    此处大约在蛮部以北六千八百里。

    那里阴暗潮湿。

    那里郁气阴森。

    那里常有魑魅魍魉。

    那里是一位妖仙埋骨殒命之处。

    那里充斥着妖仙死前的怨念及悲哀,于是充满了阴冷的意味,吸引各方妖魔鬼怪。

    “昔年吕阳仙尊,斩山魈于此。”(未完待续。)

章四九三 痕迹【一】

    大雪纷飞,视线迷茫。

    大地覆上一层白色。

    风雪中,有人踏雪而来。

    “就在前方,不到三百里?”

    清原抬头一看,“雪要停了。”

    以他的道行,要改变天气,也非难事,只是天时之变,终究不好随意更改。

    即便是改了,也不过一时片刻的时候罢了,他总不能时时刻刻维持法力,长久改换天时。

    偶尔可以行事,但时常如此,乃是违逆天时,有害无益。

    ……

    “雪停了。”

    一个略显疲累的声音,约是中年,叹了声,道:“走罢,去将咱们丢失的马找回来,也不知它是否死在风雪中了……若是死了,便杀了吃肉罢。”

    “大哥……你又何必如此固执,元蒙那边送来了入冬的物事。”这是一个稍显粗犷的声音,闷声道:“如今部落归于元蒙,这些年来,每到冬季,也算好过。其实在元蒙之下,也并无不好……这些年来,部落人口增长不少,病死的少了,饿死的少了,冻死的少了,识字的多了,就连造弓,打铁,狩猎等等本事,都学来了不少更有用的方法。其实他们也确实把咱们当作是元蒙的子民,这样下去,也未必不好,更何况……”

    “闭嘴!”

    先前那中年人忽然怒声道:“你别忘了,咱们部落,从来没有附属于任何一方,如今被元蒙降服,便是天大的屈辱。更何况,元蒙当初打破部落时,杀了咱们多少族人?部落被破去之后,他们***掳掠,肆意杀人,放火,抢食,哪件事情做得少了,就是你妹妹,不也是被一个元蒙士兵拉进寨子里,脱光了衣服,顺手杀掉的么?”

    先前那人忽然沉默了一下,道:“那是熬岳的人……后来在那位郭将军的严令之下,熬岳的人被杀了许多,便已经没有这些事了,如今咱们的日子,也比以前好过了。”

    “混账!”

    那中年人怒喝一声,“你能忘了耻辱,我却不能!如今部落看似是好,但元蒙是以草原部落为根本,他们才是元蒙的上等人,我们不过是下等贱民而已……现如今,神灵陨落,我们已经被奴役了……郭仲堪,要不是他率军打破部落,又何至于有后面的事?他也该死……”

    适才那粗犷声音的那人,忽然沉默了。

    ……

    风雪停歇。

    大地上依然覆盖着一层白色。

    前方忽有一人行来。

    来人身上衣衫鲜艳,酷似西北服饰,似是某一部落之人。

    “中土人士?”

    看着前方那年轻人,这中年人陡然喝道:“站住!”

    “嗯?”

    清原停在那里,略感讶异,他已经运用法力,将水火避尘衣罩了一层,将外衣改作西北部落常用的样式,未想还是被对方一眼看出是中土人?

    实际上,北方之人体格粗壮,皮肤粗糙,真要细看,倒也可以察觉几分端倪。

    但是远隔十余丈,那中年人便可看出这其中不同,倒也眼力不凡。

    细看之下,这中年人应是气血强盛之辈,放在中土习武之人当中,可算内劲高手,距离武道大宗师,约莫也只差了一步而已。

    但对于习武之人而言,这一步实如天壤之别。

    “中土之人,来这里作甚么?”

    那中年陡然拔出刀来。

    在他身后,还有数人,张弓搭箭,直对着清原。

    清原目光微凝,似是察觉眼前这些人,对于中土人士,像是有着极深的敌意……按道理说,这里在北方之中也算西北深处,未曾与中土交界,这里的部落甚至有些都不曾听闻中土之名。

    但那为首的中年人,一眼便能看出清原来历,又有如此深重的敌意,便有些古怪了。

    “我……”

    清原话才出口,忽然间一支箭矢朝面门而来。

    冰冷的风,锐利的刃。

    只见清原略微抬手,便将箭矢夹在指尖。

    触手冰冷,宛如冰块,常人握在手里,几乎可以把手冻僵。

    见那年轻人轻描淡写,竟是将箭矢夹在指尖,而对面那几人,面色俱都变了。

    清原神色淡漠,看向对面几人,看着他们握着冰冷的刀,握着冰冷的弓,拉着纤细冰冷而显得锐利的弓弦。

    在这种冰天雪地之中,能将冷如冰霜的刀剑弓箭稳稳握在手中,且纹丝不动,也算是个本事。

    “也罢。”清原吐出口气,将箭矢抛在地上,“我本有些话想问,但现在看来,还不是时候。你们有几分本事,都使出来……之后我再慢慢来问。”

    “杀!”

    那中年人陡然一刀劈了过来,力能斩石,势可裂碑。

    跟在这一刀之后的,是数道划出白气的锐利箭矢。

    “虽说北方锤炼肉身从而练武的方法,与中土武艺不同,但大体相似。”

    清原缓缓探出手去,心道:“一个内劲大成,一个内劲小成,其余皆为搬运气血之辈,倒也不算不错了。”

    ……

    北方武艺,与中土有些不同,但都是通过各类法门,例如站桩,例如招式,再如药汤等等方法,以此发掘自身气力,增厚气血。而在争斗时,便是运用各种或者精巧,或轻盈,或沉重,或凶猛的招式,以此打斗。

    至于辛百枯那一类,虽然也走武学招式的路子,但他那强盛的肉身,却是观摩天地神魔的修行之法了。

    其实这种效仿神魔从而锤炼肉身的法门,在中土也有类似的,例如在身上铭刻符文或是阵纹,经过各类材料或是功法,提升肉身体魄,从而达到能与修道人抗衡的地步,但弊端也是不小,故而被称作旁门左道。

    眼前这中年人并非辛百枯这一类修行人,只算内劲大成的武人,可放在清原眼中,就算是武道大宗师,也不过弹指可灭,何况是他?

    随着这般想法,清原伸手一点,那一柄长刀,便从中断开。

    而那些箭矢,尚未近身,便已纷纷落下。

    至于出手的这几人,都已在这般场面下,停滞了下来。

    清原将断刃抛开,看向当头脸色苍白的中年人,心道:“毕竟不是郭仲堪,便是踏入武道大宗师之境,也远远不足。”(未完待续。)

章四九四 痕迹【二】

    苍轮部。

    这是一个浩大部落,族中有十万人之众,并压服周边二十余部落,使之依附于苍轮部。放眼整个北方地域,苍轮部亦是有数的庞大部落,比之于蛮部还更甚许多。

    而苍轮部,原也是有神灵的。

    但草原自立国之后,势不可挡,苍轮部亦受冲击。

    历经半年争斗,元蒙损兵折将,才将苍轮部纳入其中。

    那一尊神灵,也被大军冲杀,陨落当中。

    而领兵的是郭仲堪,其中颇多中土人士,事后纷乱,那些自称来自中土的人物,亦是引动了一场新的风波。

    正是因此,这几人痛恨中土人士,同时也对中土之人较为熟悉,也从衣着及身材样貌之上,能判定与北方人士的不同。

    ……

    “苍轮部。”

    清原微微皱眉,似乎觉得有些熟悉,但总想不出什么。

    至于眼前几人,便是苍轮部的族人,只是,终究非是修行中人,许多事情只是一知半解,问不出什么了。

    清原恼怒于先前这几人不问缘由便下杀手,也就顺手给了些教训,随后抛在了雪地中,自身停在远处,想了片刻,才朝着前方而行。

    苍轮部在前方百里处。

    部落所在的寨子,蒙上了一层白雪,延绵而去,木屋好似连绵不绝。

    一眼望去,只见白茫茫一片,但仍能看见许多人在忙碌。

    “十万人部落,竟是老弱病残居多?”

    清原阴神扫过,大约能察觉到什么。

    部落之中,有武艺在身的人不少,但是堪比内劲高手的,不足十人之数,而能够搬运气血的,虽然不少,但也不算多……最重要的是,以年轻人居多。

    看来是当年元蒙攻破部落后,将这里武艺高深的人物,尽数杀绝了……其中甚至包括了修行之人。

    “部落曾有神灵,也曾有修行之士。”

    清原能够看出许多细微的痕迹,也能看出这些痕迹的来源,那并不是攻打部落的修行之人,而是部落之中的修行人。

    因为留下的痕迹,已经十分陈旧,且十分细微,必定是常年居住于此的修行之人,且距今颇为久远。

    这些痕迹,在某些古老而残破的物事之中留下来,例如破了个口子的食盆,例如断了个缺口的刀刃,例如一座残破木屋上留下的北方文字。

    此刻部落之中,并没有修行中人,似乎也在多年前被元蒙杀绝了。

    “杀掉有本事的人,留下一些孱弱的苍轮部族人,可以方便掌控?”

    清原细数了下,这部落之中的元蒙驻军,只比蛮部那边,多了百人,相较起庞大部落来说,已算是稀少了。

    不过这样一来,清原踏入部落之中,倒也不是难事。

    ……

    “古怪……”

    清原暗道:“以道理来说,既然部落有了修行之士,那么便会有所依仗,跟蛮部全然不同,无需供奉神灵来渴求希望。倘如是部落先有了神灵,那么也不该会有修行之士……”

    修行中人,已踏上修行的道路,这般人物会逐渐随着自身修为的提升,而对于信仰供奉,看得较为淡薄。甚至……当修行之人,道行越过自身信奉的神灵之后,那么神灵又如何成为他心目中的真神?

    虔诚的信徒,将神灵视作心中唯一希望,但对于修行之人而言,乃是大忌。

    守正道门也供奉太上祖师,而这与信仰神灵,则是截然不同的两回事。

    蛮部万人部落,历经许多代人繁衍下来,也无修行人的痕迹,其实也不免与当初那蛮部火神的制衡有关。

    有了本领,便有了心气。

    有了心气,便不会多么虔诚。

    作为神灵,不会容许信徒的虔诚之念有所动摇。

    但是这里有了神灵,却也有着修行之士?

    清原带着几分疑惑,踏足部落之中,但却并未惊动任何人。

    行走在部落中,如是无人之地。

    “这部落之中,萦绕着某种古怪的气息,冥冥之中……六月不净观似乎也有些预兆。”

    清原之所以来此,实则也是先前心头一动所致。

    但有所动念,也是一种预兆。

    他在部落之中走了一圈,并未寻到什么特殊的痕迹。

    随后,他放出阴神,仔细探查,足有半个时辰……也就在清原将要失望而归时,他发现了一处地方,仅仅三丈,并不起眼。

    “大雪纷飞,冰封千里,一眼望去,无不是白茫茫一片……怎么这里没有被雪花覆盖?”

    他一步踏出,缩地成寸。

    ……

    眼前是一个泥潭。

    泥潭方圆不过三丈。

    淤泥黑中透黄,带着些许腐臭的气味。

    周边是白茫茫的雪地,但偏偏是着三丈泥潭,依然如旧,未曾覆雪。

    半空雪花飘落,却在泥潭上面一尺处,凭空化开,像是融化一般……可是泥潭十分冰冷,全无炎热之感。

    “这里……”

    清原目光扫过,可以看到很多痕迹。

    那都是修道人的痕迹。

    有飞剑斩过的裂痕,有拂尘扫过的伤痕。

    有**切过的沟壑。

    有道术的痕迹。

    也有神术痕迹。

    “曾有人在此争斗,且道行不低,人数亦是不少。”

    清原看向那泥潭所在,眉宇紧皱,似是在想些什么,于是蹲下身子,法力裹住手指,在淤泥中捞了一把。

    “普通的淤泥?”

    清原法力转了一圈,仍然没能察觉出什么不同的气息。

    然而就在这时,古镜蓦然一闪。

    清原似是想起什么,心神落入古镜当中。

    古镜之中,青莲仙种,闪烁着氤氲的光泽。

    “这个是……”

    清原似是想到什么,心中一震。

    就在这时,身后传来一个苍老的声音,道:“这里本来是有一座神像的。”

    清原闻言,缓缓转过身来,与此同时,手中一抖,白玉尺从袖中落下,握在掌中。

    身后那发出苍老声音的,并不是人。

    来者也是双脚踏地之辈,气息显得垂暮枯槁,然而,面貌长满了毛发,不似人脸,而如猿猴。

    浑身黑毛,头顶白发。

    看它双臂过膝,双耳垂肩。

    一双略显浑浊暗淡的眼眸,其色淡金。

    这是山魈!

    一头老山魈!(未完待续。)

章四九五 老山魈

    风雪之后,一切消停。

    大地覆着洁白的颜色。

    只有这里,有着方圆三丈的地方,依旧腐烂淤黑,不曾被冰雪覆盖。

    泥潭边上,站着一个年轻人,散去了法力的装扮,显现出了原来洁白的衣衫。

    他五官端正,相貌清秀,一身白色长衫,出尘脱俗,与北方人士截然不同。

    他手提一根白玉尺,上面布满了雷霆之壮的纹路。

    而头上悬着一面古镜,镜光洒落,虚幻淡薄。

    在他对面站着的,则不是人。

    这是与人一般高的猿猴,苍老而枯槁,又有长臂过膝,双耳垂肩,双目淡金等等异象,非是常类。

    片刻间的寂静。

    二者之间的气机牵扯,竟然要比冰天雪地,更为寒冷几分。

    “我认得你。”

    就在这时,那老山魈口吐人言,道:“但不曾知晓你是何尊号?”

    清原目光稍微凝起几分,旋即说道:“清原。”

    老山魈应了声:“真是个好名字。”

    清原淡淡道:“过奖。”

    他稍微握紧白玉尺,暗暗运转法门,有法力传至小臂处。

    小臂浮现雷纹。

    法力又经过手臂雷纹,来到白玉尺之上,经过白玉尺的雷纹,积蓄到了白玉尺末端。

    雷法瞬息而成,但蓄势未发。

    对方这头山魈,不知是多少年的老怪,道行之高,远非古苍可比,甚至也比至于蛮部邪神,尤高一筹。

    清原对付过不少七重天的真人,不敢说无敌于七重天之境,但至少大多可以取胜。而让他如此凝重,而又不敢轻举妄动的,必然是七重天以上。

    这老山魈,超出七重天的境地,但还未达到半仙的境地,应是介于中间,约相当于八重天之境。

    这一步,放在道家真人之中,已能勘破虚妄,看透虚实。

    尽管妖类修行之法,各有不同,侧重不同,但它乃山魈血脉,因着祖上妖仙传承,看事见事,已经不再是寻常妖类可比,隐约也有了勘破虚实的两分本领。

    “你不要过于紧张。”苍老的声音,从猿猴面貌的山魈口中传来,“老夫不与你斗,再者说,也不见得斗得过你……那尊蛮部火神,老夫虽是胜得过,但也未必杀得掉祂,你能屠神,也无须忌惮于我。”

    话虽如此,但清原依然没有半分松懈,世事多变,还是谨慎为好。

    其实他行事一向谨慎,不曾大意,例如不久前的蛮部火山,也算慎之又慎,阴神探查多遍,却也险些被相半仙的阵法害了一回,好在因祸得福,反而另有所获。

    “你认得我?”

    清原说道:“我似乎不曾与你有过任何交集,至于蛮部火神一事……你又如何得知?”

    当日他与蛮部那妖神争斗,声势遍及千里,若说有人感应得到,也并非意外。但清原身具乾坤封闭之术,气息不漏,若非打过交道,断然认不出他来的……

    而当日争斗,清原并未察觉被人窥探,想来这老山魈的本事,也还没有达到可以窥探清原,却让清原一无所觉的境地。

    “苍轮部这一方泥潭,当年掀起了不知多大的动静,后来也有无数修行之辈来此,搜了一遍又一遍,只有近两年,才算消了声息。”

    老山魈徐徐行走,道:“附近的修行之人,都曾来过这里,老夫虽然不会现身,但大多数时候,会将他们残留的气息记下,而其中,也不曾有你。所以你这外来修道人,是近期才来的,且从南方而来,从方向来看,倒也途经蛮部附近……而在不久前,蛮部神灵陨落,跟你必定脱不去干系。”

    清原道:“这个推测,未免过于粗略了些。”

    “不是推测,是断定。”

    老山魈缓缓道:“你道行深浅,老夫自是看不出来,然而你曾经屠神,尽管本身气息不漏,但却还是沾染了许多其余的气息……而我山魈之辈,祖上乃是天地生成的神魔,而老夫早年亦曾在别处占山称神,汲取香火愿力,乃是神血后裔,对于你这屠神之人,总会有几分连人仙都未必察觉出来的感触。”

    清原听得出来,这个老妖怪所说,俱都属实,于是心中愈发凛然忌惮。

    中土军中有言,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

    当你面对一个看不透的妖物,而你对它所知不多,可它却对你颇为了解,那么便是一大劣势了。

    “那么你现身出来,是要见一见屠神之人?”

    清原说道:“以往来过许多修道人,你都不曾现身,只记下他们残留的气息,为何如今见我?何况……在你言语当中,我也算是能对你造成威胁的,在以往来过的修道人当中,也并非人人都比我更强,更令你忌惮罢?”

    “不见他们,自有道理,愿意见你也另有道理。”

    老山魈来到泥潭边上,俯视下来,说道:“再者说,他们或许会斩妖除魔,而你应是不会的。”

    既然前面已经斩了妖神,如何断定他不会斩妖除魔?

    自然是因为知晓了他几分底细,例如……曾经跟随在他身旁的妖魔鬼怪。

    清原心有恍然,道:“看来我没来错地方,古苍现今何处?”

    老山魈说道:“苍轮部五百里外,乃是苍青阳轮山……那里是我这一族的圣地。”

    清原接口道:“也是当年吕阳仙尊斩杀妖仙的所在?”

    老山魈身子陡然顿了一顿,点头道:“正是。”

    清原口中的妖仙,便是天地间自然生成的第一头山魈,也即是天生的神魔,但它后来反而学了道法,走的是仙家的道路,遂而得成妖仙。

    但因这妖仙肆意妄为,全无顾忌,也无根本的善恶道德之念,将世人当作蝼蚁,喜怒无常,惹下不少祸端,后来被吕阳仙尊斩于北方。

    妖仙死后,精气散于天地各处,因与猿猴相近,故而依附猿猴之身,但凡是世间猿猴之类,如有天生异禀者……十有**,是属山魈血裔。

    “对于你的事,那后辈只是闭口不言。”

    老山魈说道:“但它一身所学,已非我族中血脉传承,乃是道家正统,且是道家之中赫赫有名的雷法,必定是有高人传授。带着古苍来的那厮,也曾说过,古苍这后辈也被人追杀……但细想来,该是那人故布疑阵所致。”

    这话大约是不错的,当时清原已经破了那妖王境的山魈所布阵法,解了三星寨的隐患,可算是得罪了对方,避免对方迁怒于古苍,清原便扮作追杀古苍的修道之人。

    虽说清原这点小心思,也谈不上多么高明,但未想被眼前这老妖,一眼便看破了。

    清原默然不语,但是对于这不知活了多少年的老妖怪,愈发忌惮几分。

    苏关的爷爷,老而不死,称作智者。

    而老山魈以八重天道行,显得如此老迈,少说也有两三百以上的寿元,还是修行之辈,眼界更高,见识更高,着实也称得是老谋深算,至少在这看破虚实的一面,确有寻常妖类不能比较的地方。

    “若非你这般模样……”

    清原吐出口气,道:“还真会被当做是勘破世事而潜修避世,心如明镜的隐士高人。”

    老山魈道:“过奖。”(未完待续。)

章四九六 苍青阳轮山【呼吁订阅!】

    八重天道行,在清原的八重楼之中,唤作洞玄楼,洞彻真玄,看破虚妄。

    这山魈虽是妖类,但祖辈也学道法,能比寻常妖类及其余修行流派更为贴近道家,略通虚实变化,也在清原意料之中。

    “你身上还有我山魈一族的气息。”

    老山魈转过身子来,说道:“听说当年你曾在三星寨,挖掉那头妖王留在神像上的双眼。现在,老夫感应到了这双神眼。”

    那一双山魈之眼还有蜃气珠,清原都放在怀中,未有收入古镜,避免争斗之时已经动用古镜,到时再去从古镜之中取出山魈之眼,不免有所影响。

    乾坤封闭之术,虽然能够收敛清原本身气息,勉强也能稍微收敛山魈双眼的气息,但这老山魈勉强能见虚实,加上源自于妖仙血脉之间的感应,便没有这般简单可以遮掩得住了。

    “清原?”

    老山魈淡淡道:“想来你心中还有些许疑惑,但此处不是说话的地方,可随我去苍青阳轮山?”

    清原目光沉凝,刹那间念头百转,旋即点头道:“有何不可?”

    ……

    苍青阳轮山。

    昔年吕阳仙尊,斩山魈之祖于此。

    争斗之后,此处受余波荡动,造成大地塌陷或是拱起,便有了地势起伏,有高者成山,低者成渊。

    其中有山,百年后草木青葱,名为苍青山。

    而当时仙尊手中法剑名为火龙剑,一剑斩出,龙吐火珠。

    火珠号为阳轮。

    在外人口中相传,此处逐渐有了个新的名目,唤为苍青阳轮山。

    “与我想象中有所不同。”

    清原看着眼前的高山,忽然开口。

    他知道这里曾是吕阳仙尊斩杀妖仙的所在。

    但并不知晓,此处藏有山魈一族。

    传闻此处有妖仙怨念萦绕,向来是阴森诡异,聚敛许多魑魅魍魉,属邪异之地。但今日所见,这里有部落,这里有人烟,这里还藏有山魈一族。

    这与当年清阳师兄所讲的,有所不同。

    他本有推测,世间山魈倘如有聚集之处,不是北方,就是东海。

    此去东海,也曾稍微问过关于山魈的传说,但一无所获,再加上古苍就在北方,于是他往北而行。来到山魈之祖的陨落之处,原来也只是想要寻到些许线索,未想,直接就在这里,发现了山魈族群所在。

    “这里原本是较为阴邪的地处。”老山魈没有什么意外,只是说道:“但是吕阳仙尊那一剑,也有余威,潜藏山下,凝成地火,于是苍青阳轮山变作火山。”

    “火能驱邪,火山所在,怨念阴邪之物尽散,魑魅魍魉慌忙离开……”

    “待到后来,世间有一些天赋异禀的猿猴,有了先祖的血脉传承,修行有成,来到这里,朝拜先祖陨落之处,然后就停了下来。从那时开始,便号令天地间各处诞生的不同山魈,朝这里聚来,久而久之,这里也就成了我山魈一族的圣地。”

    “再接着,却有了苍轮部。”

    它看了过来,淡金色的眼眸中,有着些许不同寻常的闪烁,“苍轮部是从更北方的地界,迁徙而来的,那时……他们部落之中,已经有了神灵,那是纯粹从香火愿力之中诞生出来的神灵。”

    “那方泥潭,也是苍轮部带来的?”清原问道。

    “不。”老山魈道:“那泥潭……原是这里的,只是被苍轮部占去了。当时我山魈一族,只有一位跻身半仙境,与那神灵不分胜负,至于其他族人,却也被他苍轮部另外的修行之人阻拦。老夫至今不知,他苍轮部的神灵,如何会容许信徒之中出现修行之辈,但是当时的记载,确是不错的……”

    “苍轮部占了那个位置,与我族中分地化界,互不纠葛。”

    老山魈缓缓说道:“后来,那位半仙级数的长辈,寿尽而亡……想来我辈之类,一向凶狠,愿意给苍轮部退让,也正是因为那长辈已不长久,才会定下互不纠葛的誓约。”

    清原想起那方泥潭,思索片刻,说道:“苍轮部占据于此,是因为那神灵,看中了泥潭之中的宝物?”

    “这只是一个原因。”

    老山魈说道:“老夫说不清楚,但我族中之内,有一面仙湖,能见一切所见,你敢随我去看么?”

    清原默然不语。

    老山魈淡淡道:“不用真身,你看不见的。”

    它已经看出了,眼前这一个……只是虚幻的蜃景。

    “厉害。”

    眼前的清原陡然散开,随风而去。

    然后从很远的地方,有个身影,一步迈出,站到了先前散开的“清原”所在。

    清原看着这头老迈山魈,心中已然知晓,这蜃气珠的效用,还瞒不过这头八重天的山魈。

    他曾用蜃气珠,瞒过清风,瞒过妖神,但想来也只是局限于此。

    这山魈不是寻常妖类可比,想来蜃气珠在八重天的妖类面前,或许勉强可以瞒住,但是在道家八重天的真人眼前,则完全无用。

    尤其是清原这类,修行六月不净观,一旦踏足八重天,即是洞玄楼,能勘破虚妄。

    当日东海仙坞海市之中,倘如清风已是洞玄楼的境界,那么这蜃气珠便是无用之物了。

    清原心中暗叹:“看来还是不能将蜃气珠看得太重,今后一旦遇上八重天的真人,便难以当成真正的依仗了。”

    他看向前方的山岳。

    这座苍青山,谈不上巍峨高大,但有着一种莫名的味道。

    玄之又玄,妙之又妙。

    这里有昔年吕阳仙尊的几分痕迹,也有当初妖仙山魈的几分残留,又有后来山魈一族的历代积累。

    不必多想,内中必定有着山魈一族极为深刻的布置。

    清原面对这头老山魈,虽然忌惮,但不必畏惧。

    但内中乃是山魈族群的所在,属于对方的地界,充满着这个族群历代以来的布置。

    这般境地下,就是人仙,也未必就能在其中讨得了好处。

    “你要随老夫去否?”

    老山魈再一次开口。

    清原没有即刻回应,微微闭目,观想六月照身,眉宇间现出九重玉楼,片刻后,他才睁开双眼,淡淡道:“既然来了,总该登门,难道你作为当代山魈族长,是要将客人拒之门外?”

    老山魈深深看了他一眼,点头道:“你比老夫所见的,更为不凡。”

    “因为我有很多疑惑。”

    清原语气平静。

    更重要的是,六月不净观也并没有踏足险地的预兆。

    Ps:呼吁一下订阅,其实作者每天两章,写得辛苦,订阅只须两毛钱,对于vip来说,一毛多点。其实花费不大,就当给作者赏个糖果吃。

    我每天码字不多,但耗时很长,绝大多数在思考。就在刚才,四岁的小侄儿问我,你在干什么,我说在写字,他问你怎么不写,我回答他还在想,小家伙撇了撇嘴,有这么难么。

    这是很多读者的想法,但很多时候,真的并不容易。

    比如昨天,其实状态很好,但是偏偏进不去状态,枯坐两三个小时,才勉强进入状态。

    我每天感觉除了码字,好像没做什么正事了,而每天出来的成果,实际上只是需要读者一颗糖果的钱而已。

    例如在街上遇上个熟悉或者不熟悉的人,请对方抽一根烟,也是很正常的事。但是放在作者这里,已经足以支撑好几天的订阅,就当看了书,给作者分支烟,给个糖吧。

    起点中文网的正版订阅,并不是洪水猛兽,请支持。(未完待续。)

章四九七 仙湖,莲花,神像

    http://10.168.58.178/qidian/post.php?id=1003375670&cid=343281161  苍青阳轮山。

    踏足山中,只见这山中竟仿佛已被掏空,有着空旷地室,内中有着各类物事,例如锅碗瓢盆,例如石桌石椅,也有藤床吊绳等等物事。

    有山石,有流水,以及……木马竹牛等等孩童玩耍的细小物件。

    而这里也确实是有孩童……但并不是人。

    眼前所见,有十来个小猴儿,均是黑毛白顶,双臂极长,耳垂落肩,眼眸呈淡金色,显得颇为跳跃,熙熙攘攘,天真活泼。

    “天地间猿猴无数,其中有天赋异禀者,正如你人族一般,也不乏天赋异禀之类。”

    老山魈缓缓说道:“猿猴也有此类,而通常十有**,是得了先祖残留世上的精气,化作山魈后裔。只是这些山魈,遍布天地各处,不知何方才有,所以族中常有修行有成而踏足妖境的山魈,行走世间,会接引同族来此……古苍便是其一。”

    清原扫了一眼,此处有年幼山魈十余个,但内中隐约还有许多个气息,或明或暗,想来应是已经成年的山魈。

    山魈遍布各处,有些在年幼时被接引回来,有些在成年后被接引回来,有些在老迈时才遇上同族,而甚至有些,死后也不见得会被接引至此。

    此处山魈不多,就算有些是游历在外,就算有些是遍布各方而未经接引,但细数来……这天底下的山魈之类,想来也未足过百。

    而这苍青阳轮山之中,清原能感知到的,不足三十,实际上就是有隐藏的,想来也未足半百之数。

    在已经感应到的这些气息当中,对清原造成威胁的,只有眼前这头老妖。

    “古苍自来时,获得机缘,闭关至今,想来还有年许才可出关。”

    老山魈缓缓说道:“它这小辈的事,容后再说,你随我去……且看仙湖。”

    清原跟在它身侧,淡淡道:“我能看到什么?”

    老山魈平静道:“你想看到什么?”

    清原脚下依然在走,只是沉默了一下。

    周边的幼年山魈,俱都带着奇异的目光,看着这外来之人,带着许多好奇。

    但族长已经领着那个人,进入了更深一层。

    ……

    前面是一座石室。

    两扇石门,色泽灰白,没有任何雕琢纹饰,简朴而大气。

    老山魈走上前去,双手按在那大门上,蓦然推动。

    沉重的声音,缓缓传开。

    “我本以为你就是为了那泥潭来的。”

    老山魈推开大门,转头看来,“看来你根本不知晓。”

    清原说道:“原本不曾听过,也并非为此而来,但见到了那泥潭之后,便隐约猜出了些许。”

    “其实那蛮部的火神,也是知晓的。”老山魈说道:“当初元蒙攻打苍轮部时,蛮部已经被降服,原来的神灵被斩杀,新来的妖神只能暗藏,不敢来此……不过祂事后派来了一位六重天的上人,只在泥潭中取了一团淤泥,但触怒了当时守正道门的真人,一剑劈下,虽未当场殒命,但想来也活不成了。”

    “老夫记得那淤泥最后应该还是落在了蛮部火神手里。”

    老山魈看向清原,道:“现今落在你手了?”

    清原摇头道:“不曾。”

    他并不知道淤泥去了何处,但是在妖神身上,并未获得。

    想起先前,自己也曾在泥潭之中,取过一层淤泥,但除了青莲仙种有所变化之外,未有察觉什么异处。

    想来那妖神也是看不出端倪的……

    看不出端倪,也即是寻常泥土,总也不至于被当做至宝,或许顺手抛了也说不定。

    “淤泥……”

    清原暗道:“在别人手里无用,在我手里,必有大用。”

    ……

    石门之后,是个空室。

    空室之内,别无他物,只有中间一汪池水,方圆八尺,未足一丈。

    而空室顶上,也有个洞口,能见天空。

    “此乃我山魈一类的仙湖所在。”

    老山魈缓缓说道:“当初古苍从这里,捞出了一件物事,这才让它得益无穷。正因为古苍的缘故,老夫不愿与你交恶,更何况还有些事……你有多少关于苍轮部的疑惑,且先从这仙湖之中去看,事后若仍有迷惑之处,再与老夫说罢。”

    言语落下,它伸手一挥,但见上方洞口处,仿佛从云霄之上,降下一道云光。

    云光落在这方圆八尺的仙湖上,陡然泛出涟漪。

    清原近前去看,只觉这一汪池水,原是清澈,但下方隐约会有红光,如今被云光笼罩,竟然显得十分朦胧。

    他见识非是寻常修道人可比,心中一转,暗觉骇异。

    若猜得不错,这一面被称作仙湖的池水,原来该是那山魈之祖的眼睛所化,故而可以映照一切。

    但还未来得及让他细想,便见那池水之中,显现出一幕场景来。

    这一幕场景,尽管清原心中早有猜测,但真正看见,落实心中推测,终究还是剧烈地震了一震。

    ……

    水中云光浮现,有场景显化其中。

    当中现出一个泥潭,色泽黑中透黄,再与周边景色比较,约有三丈方圆。

    这就是苍轮部的那一方泥潭。

    然而泥潭之中,却有着与清原先前所见而不同的场景。

    因为泥潭之中多了一物。

    此物是花。

    花是莲花。

    随风摇曳,流光溢彩。

    莲花一株,然而一茎分五枝,各生一朵。

    五莲并蒂,各分五色。

    紫金白黑青。

    五色仙莲。

    出淤泥而不染。

    濯清涟而不妖。

    生自于天地乾坤之内,然而……却不在天地轨迹之中。

    其中黑莲,已成当世最大变数,搅乱世间轨迹。

    清原目光凝重,落在那五朵仙莲之上,心神一时竟有几分恍惚,幸而六月不净观清澈杂念,使他时时清静。

    目光一转,落在那黑色莲花之上。

    黑莲如墨,能吞噬一切光泽,任何光线照落其上,都未能明亮起来。

    这便是黑莲,这便是魔祖的原身。

    然而就在这时,那场景之中,出现了个人影。

    那人影逐渐走进泥潭,却不陷下。

    祂来到莲花之前,站立不动。

    不知过了多久,依然纹丝不动。

    再细看之下,祂竟不是血肉之躯,而是一尊石像。

    石像蓦然抬头望天。

    然后清原便看见了石像的面貌。

    接着,他呼吸一滞,看向老山魈。

    “像罢?”

    老山魈淡淡道:“这就是我放你进来的真正原因。”

    清原偏过头去,六月不净观镇守心神,才能不受动荡。

    那石像,高达一丈,乃是人身之状。

    这就是苍轮部的香火神灵。

    然而这香火神灵与清原之间,赫然有着两分相似。(未完待续。)

章四九八 神灵陨落,仙莲流散

    那神像乃是书生打扮,绝非北方人士。

    约有三十来许,未满四十,看似温和,亦是蕴藏几分威严之态。

    乍一看去,与清原似有两分相似,然而细看之下,二者面貌并无相同,只是在气息之上,不免有着两分相近。

    正因气息相近,一眼看去,却也极易令人错认为面貌相似。

    清原心中颇是惊愕。

    而那神像矗立于泥潭之中,沉稳不动。

    如非先前是走入泥潭之内的,或许清原还当只是一座石像罢了。

    ……

    神像矗立不动。

    在神像之前,有五色莲花,流光溢彩,气机流转,全无半点轨迹,玄之又玄,妙之又妙。

    不知过了多久。

    忽有气息冲霄。

    神像上迸出一股威严厚重的气息。

    单是一股气息,便足以让清原为之心惊。

    这是身边那头老山魈都未能有的气息……气息之中,夹杂着一缕超脱人间的意味。

    以道家境界算,这属半仙境,当世称人仙。

    在香火神灵之中,这一步也是成就真神的界限所在。

    然而,仙湖之中,光芒闪烁,显化出了另外一幕场面。

    那是在苍轮部之外。

    无数人潮,密密麻麻,连天接地。

    每一个人影,俱都身着盔甲,手执刀剑。

    “这是……”

    清原目光骤然凝起。

    老山魈沉声道:“元蒙十万大军。”

    军中士卒,多为凡人,哪怕习练过武艺,但在神灵眼前,也不过蝼蚁一般。十万大军,实则也如一窝蝼蚁。

    然而眼前所见,刀枪剑戟,强弓劲孥,个个披盔戴甲,气息之盛,竟是远胜于那神灵之势。

    杀机!

    这是军中杀意!

    铺天盖地而来!

    哪怕只是透过这一幕场景,哪怕清原已有堪比真人的道行,也不禁退了一步,古镜光芒闪烁不定。

    军中的杀意!

    十万大军的杀意!

    元蒙大军,连通着天地的气运!

    仿若是天地的杀机!

    ……

    当头一人,正值壮盛之年,眉宇坚毅,神色冰冷,眼神冷冽。

    但见他一身饱经风霜之态,带着沉厚的语气,骤然拔刀,往前点去。

    无形的气势,宛如激流倾泻。

    “杀!”

    随着郭仲堪一声怒喝,长刀直指。

    十万大军冲杀而上。

    刀枪剑戟,远隔百丈,朝着苍轮部虚刺过去。

    兵器未至,然而气势已至。

    那是源自于军中十万人的杀机。

    十万大军,融合天地气运。

    如同十万个凝就法意的修道人。

    更如一个用十万人凝就起来的巨人。

    伴随着弩箭迸射,划破苍穹。

    杀机仿佛凝聚成了看不见的洪流,朝着苍轮部之神,席卷了过去。

    苍轮部陷于惊惶之中。

    那一尊近乎人仙的香火神灵,在天地的杀机之下,身形虚幻,莫名涣散。

    三息之后,有一骑驾马而来,迅捷如风,尘烟滚滚。

    这一骑浑身披甲,刀指神灵。

    马是烈马,人是武人。

    武道大宗师!

    郭仲堪!

    ……

    仙湖之中的场景,倏忽消去。

    “前面应是那位神灵,初次踏足此处,占据泥潭。”

    清原偏过头来,道:“但是后来十万大军……应是间隔了很长一段岁月?”

    老山魈点头道:“正是,后来你所见的,实则元蒙十万大军攻打苍轮部,已过十日,可算是斗得十分惨烈,不单单是下方兵将的争斗,还有两方修行之人的暗斗。至于这尊神灵,早已经在郭仲堪麾下的修行人布置当中,身受重伤,只是想要屠神,对于修行人而言,俱都不是易事,最终还是借了郭仲堪的首,用了天地的气运,仗了十万大军的杀机,才冲散了这神灵的香火愿力……”

    香火神灵,诞生于人心之间。

    而十万大军临此,刀剑所指,便是十万人的杀意,再经天地气运,足能让香火神灵的愿力为之涣散。

    “祂源自于人心,覆灭于人意。”

    清原叹道:“虽然这神灵本事堪比人仙,但终究不是人仙……倘如换作九重天的人世半仙,未必如此不济。”

    “不济?”老山魈摇头道:“世人都小看了这一尊神,祂纵然愿力涣散,但依然神威尚在,后来还是陨落了两位真人,才将祂灭去的。至于最后屠神的,倒也如你所见,只是郭仲堪一介凡人。”

    清原想起那一刀,虽然不能斩山,虽然不能裂地,但却覆盖着凛然杀机,宛如天地之意。

    集十万军中杀意于一刀。

    这一刀威能之盛,或许斩不开一座山。

    但却斩得了能够崩灭山岳的神灵。

    “神灵陨落,而郭仲堪虽能斩神,却也是肉眼凡胎,不识仙莲。”

    老山魈说道:“当时老夫便在这山中,欲取仙莲,未想……郭仲堪麾下,修行之人无数,其中北方修行者不过小半,更多的是中土修道人,其中甚至还有守正道门潜入郭仲堪麾下的道人……他们俱都不是俗流,看出仙莲不凡,故而在郭仲堪之后,怂恿元蒙勇士熬岳麾下的军队,产生动乱,***掳掠,暗中为他们夺取仙莲,作为掩护。”

    清原问道:“后来呢?”

    老山魈想了想,说道:“当时老夫有自知之明,未敢外出,只借着这仙湖,去看外界争斗无数,期间修道人陨落许多,甚至比攻打苍轮部时,还死了更多人……”

    “后来五朵仙莲,各往一方,不知被何人所获。”

    “至于事后,还有些修道人,心有不甘,来着苍轮部,搜了一遍又一遍,均无所获。直到近两年,才算消了声息,再无修道人踏足。”

    顿了顿,这老山魈说道:“来的修道人,多为中土人士,也搅弄过不少风波。”

    清原略微点头,难怪苍轮部那几人,对于中土之人的体型面貌,如此熟悉,并且如此痛恨。

    但真正令他心惊的,还是仙莲。

    五色仙莲,竟然源自于这一处地方?

    在神灵陨落之后,便是散落各方?

    现如今,紫莲被守正道门所获。

    白莲化作人身,而被浣花阁收入门下,正是玉灵。

    青莲被无生和尚夺走,仙种落于清原手中。

    黑莲坐落蜀八地界,衍化一界,号为魔域。

    金莲不知所踪。

    “五色仙莲栽种于此,散于各方,但它原本……又是什么来历?”

    清原看向旁边的老山魈。

    只见老山魈微微摇头,道:“仙莲神秘莫测,但在我山魈族中最开始修行有成的那位长辈踏足此地之前,便已有了。只不过吕阳仙尊斩杀先祖之时,此处应是没有仙莲的。”

    “从推算来看,该是吕阳仙尊斩杀先祖之后,此处聚来各方的魑魅魍魉,阴邪异物,仙莲想必也在这个时候出现再次……但具体来历,无人知晓。”

    “不过……”

    老山魈看了清原一眼,道:“五色仙莲的根脚,跟那香火神灵,不无关系。而那香火神灵,与你相似……”

    它语气深沉,饱含深意。(未完待续。)

章四九九 神之根源

    苍轮部传承多年,尤比蛮部更为长久。

    昔年吕阳仙尊斩杀妖仙于此,妖仙怨念遮天蔽日,此处常年阴冷,引来不少阴邪鬼怪之流。后来时日长久,吕阳仙尊残留大地之下的法力,逐渐化成火山,这才驱除阴冷之气,惊走魑魅魍魉。

    从此之后,山魈一族便是此处之主。

    但苍轮部从山魈手中夺去那一方泥潭,从此落足于此。

    尽管后来立下了互不侵犯的誓约,但山魈也并非纯粹的野兽妖物,终究还是不乏智虑深远之辈,也查过这苍轮部的一些源流。

    关于那香火神灵,也在其中。

    清原神色看似平淡,实则心思早有变化。

    当时见那香火神灵,一身装扮,酷似中土书生模样,但细微之处,也有几分不同。可至少可以断定,在北方这种尚未开化,甚至还是兽皮遮丑的地方,断然是还没有这等服饰的。

    就算是余上人的装扮,也还是元蒙效仿中土,近些年才有的样式。

    那香火神灵,不像是凭空从苍轮部先民脑海中想象出来的,似是有着原型可以追寻。

    但为何香火愿力不曾落到“那位”的身上,反而自行凝成一尊新的神灵?

    ……

    “传闻苍轮部是从上古的一场浩劫之下残留下来的,堪称是北方传承至今,最为古老的部落之一。”

    老山魈声音苍老,围着仙湖,徐徐行走,缓缓说道:“后来出现了一位拥有浩**力的人物,救下了部落。”

    清原问道:“就是神像面貌的那位?”

    “据说是的,但毕竟是从苍轮部流传下来的传言,历经无数年下来,虚实真假都已经难以看清了。”

    老山魈看向苍轮部方向,说道:“尤其是如今的苍轮部,只剩下十万老弱病残,均是不曾修行的凡人,再无当年那等盛况。想来真正关于苍轮部的秘闻,也已经尽数消失在岁月之间了……尽管苍轮部还在,但这个古老的部落,实际上也断了一切的传承和历史,除了血脉流传下来,实则也与覆灭无异,可惜了。”

    清原也随之看了一眼,叹道:“能够让郭仲堪以及那许多修道中人,在此接连攻伐不下,这苍轮部也不仅仅是靠着一尊神灵在支撑。可惜了……如今有本事的,几乎都被杀绝了罢?”

    “是啊,杀绝了……”老山魈淡金色的眼眸中,露出几分异色,道:“也算是元蒙的惯例,但凡攻下一处,要么男女老幼尽数屠灭,要么杜绝动乱,诛杀身怀本领的,留下人种,作为元蒙子民,随着一代传一代,再消去仇恨。”

    清原看向仙湖之中,缓缓说道:“终究是心中精神崩塌所致……蛮部虽然也是如此,但至少火神并未陨落于部落子民面前,故而还有虔诚供奉的。但是这苍轮部,神灵陨落当前,心中信念崩毁,早已没了昔日精神,被奴役也在情理之中。除非……那位神灵的原型还能现身于此,让部落信众心中还认为,神灵尚在。”

    “此事断然没有可能。”老山魈摇头说道:“既然苍轮部供奉着他,可还是从中诞生出了新的神灵,可见这位人物,并未从冥冥之中,获取其中香火愿力。这等香火愿力,能够从中诞生出堪比人仙的神灵,自是万分浩瀚,但依然未有放在对方眼内,想来这也是一位仙家……从上古至今流传下来的仙家,要么已经陨落在岁月当中,要么在岁月之中积累,变得极为可怕,但不论如何,当今封神之势,仙家是不能下界的。”

    “仙家……”

    清原微微闭目,想起那个与自身有着两分相似气息的神像。

    面貌虽然不同,但是气息略有两分相近。

    若不细察,或许便错以为二者十分相像。

    “气息相近……气息相近……”

    “上古仙人……”

    清原低声道:“广元古业天尊么?”

    他身具地龙入体,又有古镜为本命至宝,再有那仙火真焱,俱是出自于广元古业天尊的手笔。

    若说略有一两分气息相近,倒也不足为奇。

    尽管只是推测,但他心中已有大半把握。

    “最古老的仙人……”

    清原心道:“这便是他真正的面貌?”

    尽管得了广元古业天尊许多机缘,尽管早就听闻这位古仙人的名字,但这还是他第一次看见这位古老仙人的面貌。

    书生打扮,温和面貌。

    这与他想象之中那古老沧桑,威严厚重的模样,截然不同。

    他原以为这位天尊,不是老者,便是中年,未想……依然保持着如此年轻的模样。

    ……

    以天尊为原身的香火神灵,出现于此。

    此处有五色仙莲。

    而五色仙莲乃是世间变数。

    那么广元古业天尊与这变数,是否有关?

    刹那间,清原心中震了一震,他知晓广元古业天尊在世间四处留下机缘,但这五色仙莲已不是机缘二字可言。

    这是能够搅乱当今大势的根源。

    这位最古老的仙人,有何谋算?

    莫非他胆敢在诸位道祖眼下,搅乱天地?

    纵然是最古老的仙人,纵然他寿数更比东方帝君及南方天君二位道祖更高,但他终究未能成就混元大罗金仙。

    他如何敢行此事?

    清原心中有些惊愕难言,但静下心来,终究暗道:“还是我过于敏感了。”

    以广元古业天尊的行事,不至于涉及仙莲。

    仙莲乃是出自于吕阳仙尊斩杀妖仙之后,而山魈血脉成就气候之前……香火神灵诞生于许多年之后,或许迁徙来此,不是偶然,但仙莲的出处,与广元古业天尊,似乎并无太多可以关联的地方。

    而清原此刻更为在意的,是老山魈口中,那一场苍轮部的浩劫。

    只是那老山魈似乎说得太多,只是摇了摇头。

    “此事乃族中长辈所知,似乎有记载传下,但老夫是不知晓的。”

    老山魈说道:“之所以会让你来这里,一来是你与那苍轮部之神,有着几分相似,其次,便看你的本事了。”

    陡然间,它气息闪烁不定。

    清原站在那里,未有半点意外之色。

    意料之中。(未完待续。)

章五百 妖仙之眼,仙湖之景

    苍青阳轮山。

    山中。

    石室。

    仙湖旁。

    老山魈身影闪烁,留下一句莫名的话,便倏忽消去,只留下清原一人在此。

    而那边的石门,也在不知不觉间,悄然合上,光芒闪烁,气息沉重,显然再不是先前来时那般轻易便能打开了。

    “仙湖……”

    清原看着眼前这一汪池水,名为湖泊,实则未足方圆一丈,仅仅八尺。

    池水清澈,而泛着几分红润光泽,丝丝缕缕。

    乍一看去,像是在水中散开的血丝。

    但清原知晓,那是源自于地底火山之下的炎热之气,也即是当年吕阳仙尊一剑之后,残留的气息。

    这气息深至大地之下,久而久之,使得此处凝成地火,化作一处火山。

    而这一面仙湖,实则便是那妖仙山魈的一只眼睛所化,加上底下的仙尊剑气,纠缠之下,有着出乎意料的用处。

    而山魈一族,显然是摸索出了这个用处。

    “吕阳仙尊当年一剑,火龙吐出阳轮……这里就是阳轮的残留,却让那妖仙双眼得以恢复几分生前的能力?”

    山魈之祖,生自于天地,乃神魔之辈,是与大山妖,炎尊,炎君等等生灵一样,属天地的宠儿,世间的精灵。

    但它诞生之后,转修道学,以道法成仙,遂成妖仙,与其他神魔有着极大不同。

    隐约听闻,这山魈天赋异禀,双眼之中玄妙无穷,经过修道之后,更是学得关于瞳术之类的道术。

    吕阳仙尊也是道家人物,残留气息,能让山魈双眼恢复几分生前的效用,倒也在情理之中。

    “倒不知这妖仙以往所学的,是什么道术?”

    清原心道:“是如燕闲那眼道人一样,能够观测远近物事,如若亲眼所见?”

    他这般想着,围着仙湖走了几圈。

    ……

    其实此刻,他已经是被困在了这里。

    那老山魈动用了手段,将他留在这里。

    不是围杀,只是围困。

    而所求的,倒也简单,正是与古苍有关。

    古苍从这面湖中,捞出了属于妖仙残留的物事。

    那么清原是否也可以?

    老山魈那一句“看你的本事”,指的便是清原能否有本事在其中捞出什么来。

    “古苍是山魈血脉,又得了雷法传承,经我教导,堪称道家真传……当初那位妖仙,也是以山魈之身,学得道家真传。”

    “其中或许会有联系。”

    “但这苍青阳轮山之内,未必没有学过道法的山魈,可最终也只有一个从外界来的古苍,从这里捞出了一场机缘。”

    “所以……它们认为这机缘,该是古苍自身,或者说是出自于我?”

    清原回望大门一眼,露出几分淡淡的笑意,略显冰寒,“看来没有什么满意的交代,是不会让我出去了……只不过事后,不知这老猴子要给我什么交代?”

    以清原如今的本事,这里不见得能够困住他。

    那老山魈仗着自身道行高,再有山魈历代留在山中的诸般布置,故而对清原不免稍有轻视,或者也不能说是轻视,只是不够重视。

    山中布置足能困住人仙,但并未尽数展开,清原凭借缩地成寸的法门,他真是一心要逃,还是能够勉强逃得出去的。

    只是现今留在这里,清原倒也并不排斥。

    因为他也想看看,古苍能在这里获得机缘,是否真与自身有关?

    换一个角度来看,他也想试试,自身能否从中捞出什么来?

    ……

    上方是个能够看见蓝天白云的空洞,光线直接落在这一面仙湖之上。

    但没有云光降下。

    之前的云光,只不过是那老山魈运用族中秘法的结果。

    “地火之湖,下通地底火焰所在?”

    清原绕着仙湖,走了不知多少圈,看着周边的土地及岩壁,看着水流的轨迹,水纹的荡动。

    任何一丝一缕的轨迹,都尽数收入眼中。

    轨迹!

    符法是轨迹,阵法是轨迹。

    任何轨迹,一旦与天地间的玄妙轨迹吻合,就会出现各类玄妙。

    这是他本身对于符法及阵法的领悟,而当初从葛老手中获得的簿册之中也有记载,可见昔年那位蜀国葛相对于符法的理解也是如此的。

    在古苍跟随在他身边的日子里,他绝大多数是教导着关于修行的知识,而关于符道及阵法,不免也有所涉及。

    排除古苍本身与妖仙的相近之外……若真是它因为在清原身上学得什么,所以才能获得机缘,那么这符道阵法的理解,或许便是其中的关键。

    “没有人为的痕迹,也不是天然生成的轨迹,看来这一面仙湖的玄妙,是源自于当年那尊妖仙生前的本领,不知是它与生俱来的神通,还是后来所学的道术?”

    清原心中想道:“如若是道术,倒也说得通。”

    吕阳仙尊一剑化火龙,火龙吐龙珠,这名为阳轮的龙珠,实则就是仙尊的法力所化。残留的阳轮凝成了火山,但溢出的几分气息,影响到了这仙湖。

    妖仙死后,其眼化湖,可毕竟原身已灭,显得死寂,待得了仙尊的正统道家法力,就有了奇效?

    而后来的山魈血裔,则掌握了运转道术的窍门?

    “如若真有这种道术,那么……这该是中土的路数?”

    他心中沉吟道:“道家真传的法力?”

    古苍所学,乃是正统雷法传承,倒也是道家真传。而他的黄庭仙经,更是不必多说。

    清原隐约摸索到了什么线索,于是探出手去,落在湖中。

    然后……依然寂静。

    静了片刻,清原面无表情,收回了手掌。

    “不对?”

    “说得也是,山中也有修道的山魈,同样怀有道家法力。若真有这般简单,那老山魈不会动这么些杂乱心思……”

    忽然间,清原脑海中闪过一缕灵光,陡然抬手,古镜抛了出去。

    嗡地一声!

    古镜镜光落下,照在池水中。

    古镜属先天至宝,内蕴五行。

    五行生万物。

    世间一切,莫过于五行之中。

    不论这仙湖需要什么样的法力,只要不是超脱天地的力量,便一定在五行之内。

    “果然对了。”

    刹那间,仙湖陡然泛起涟漪。

    就如同先前老山魈使得云光降落一般,这镜光……则替代了云光。

    但是仙湖之中出现的场景,已经与先前不同了。

    不是五色仙莲。

    不是香火神灵。

    不是郭仲堪十万大军。

    而是无穷无尽的深山密林,猿啼虎啸,鹏鹰展翅。

    那是一幅上古风貌的景象。

    那是妖仙生前所见的场景。

    “烙印在这妖仙眼中,最深刻的场面之一么?”

    清原未曾想,会出现这等场面,一时间,不由得略有屏息。

    然后从那场景之中,传来了一声古怪的吼声。

    这一声……撼天动地!

    那场景之内,山摇地动!(未完待续。)

章五零一 上古北方,今昔荒原

    山脉连绵,望之不尽。

    但见一座又一座的山岳,连绵成岭,巍峨壮观,高耸入云。

    一株又一株的高大树木,小如树苗,大如山峰,足有十人合抱,乃至于百人合抱,宛如撑天之柱。但见上方树冠青葱翠绿,几乎浓青如墨,竟遮盖一方。

    人若站立树下,往上望去,那树冠宛如遮蔽天穹一般。

    又见猿啼虎啸,鹏鹰展翅。

    有无数奇禽异兽,来来往往。

    有大河激荡,有小溪流淌。

    有瀑布垂下,有湖泊静止。

    水流清澈,空气清新。

    这是上古的风貌。

    在这等景象里,精怪无数,妖物众多,不乏占据一方的妖王,不乏行走世间的仙神……因为在这个时代,但凡天地孕育而出的神魔,多是堪比仙家的本领。

    只因为这个时代的天地,太过强盛。

    例如眼前的山脉,连绵无尽,便不是孕育出大山妖的那一座黎山可比。

    倘如这座山脉也如黎山一样,能孕育神魔,那么孕育出来的山神……只怕能与蛮部火山之下锁住的上古巨神相提并论。

    这就是妖仙记忆中的上古时代。

    这也是太上祖师,无上祖师,及广元古业天尊等等古老仙家经历过的时代。

    但是……这已经是过去的时代。

    一切的一切,都已经消失于岁月的长河。

    但任何物事,烟消云散,总是会有原因的。

    清原从仙湖之中,便看见了那个原因。

    他瞳孔紧缩,倒吸口气。

    ……

    只听得那一声吼声,宛如啼叫。

    旋即便见无数株参天大树,拔地而起。

    那树木高达十丈乃至百丈,万分粗壮,根须遍及大地,不过顷刻之间,便连同那大片土地,朝着天空而去。

    山间的猿猴,虎狼,诸般猛兽,以及天空的鹰隼,金鹏,灵鹤,秃鹫无数飞禽,尽数朝着云霄之上,倒飞而起。

    树木,大地,水流,生灵,乃至于一座又一座的山岳,俱都朝着天空而去。

    天空中,仿佛有一张无比巨大的血盆大口,吞食了这一切一切的物事,不论生灵还是死物,尽入口中。

    “这是……怎么会?”清原心中一紧,白玉尺作为本命至宝,当即发觉他心中异状,落在手中。

    清原紧握白玉尺,看着仙湖之中的场面,带着几分惊骇的意味,屏住了呼吸。

    尽管只是岁月之中残留的一幕景象,尽管只是在这仙湖之中烙印的一幕过往,但依然有着震天骇地之能。

    隐隐约约,几乎让清原回到了蛮部火山之下的那一处洞天,回到了那一尊上古巨神的面前。

    清原看着那场景,恍惚之间似乎成为了当时看见这一幕场景的那位山魈之祖。

    他不禁退了一步,心中浮现出一个念头。

    逃!

    快逃!

    而那仙湖之中的场景,也确实如清原所想,立即转过方向。

    那位山魈之祖,转身即逃。

    纵然是这一头天地所生的神魔,也不禁心生畏惧。

    仙湖之中场面一变再变,山魈一逃再逃。

    但大抵景色未改,仍是一座又一座不同的山岳,不断拔地而起,山中的一切生灵,尽数离地而去,连同这片大地,似乎也被刮去了极为沉厚的一重。

    被刮去的那一重大地,是大地的表面,也即是最具生机的一重。

    清原看得出来,当这一重大地被刮去之后,那么这片土地……将会变得荒芜而枯寂,没有丝毫的生机,不会再有草木,不会再有生灵,只有无尽的死寂。

    或许岁月能够冲淡一切,但至少要有千年乃至于万年,才会逐渐恢复过来。

    “这就是北方大地荒芜枯寂的由来?”

    清原心中颤动难言,他已然明白,上古之时这一片无比广袤的山林,就是北方的这一方大地。

    如今的北方,荒芜枯寂。

    清原一路走来,虽然也见丘陵山脉,也知正北方有广袤草原,有青草接天,但他走过的这一段路途之上,依然少见生机,虽有生灵,也不过蝎子毒蛇之类,虽有草木,也不过是夹缝之中,枯草一根。

    或许再过许多年,北方这些荒原,也能重现昔年生机勃勃的过往景色,但却是不知要多少岁月了。

    北方大地之上,最先被吞食的土地,经过无数年之后,已经恢复了许多生机,化为草原,尽管不如当年那等大树参天的风貌,但至少也有青草连绵。

    而后来被吞食的土地,则是如今的荒原,仅有夹缝中的几根枯草,预示着此地已然有了微弱浅薄的生机,正在逐渐孕育出来。

    但这一切的罪魁祸首,只是那一道吼声?

    那吼声并非出自于上古巨神,但却是一尊不亚于那巨神的生灵。

    那是什么生灵?

    清原神色凝重。

    仙湖之中,景色不断变幻,似乎已经过了许多年月,而那山魈之祖也不再是纯粹的神魔,它逃往南方,去往中土,随后,似乎开始接触修道之人的法门。

    这似乎已经从上古时代,延续到了后面道门二祖创立道家的时代。

    “道门二位祖师,早已在创立道门之前,就已得证混元大罗金仙之位了罢?”

    清原暗道:“莫非是二位祖师出手,止住了这场浩劫?”

    他心中凛然,旋即又见仙湖变化。

    从景色来看,山魈站在中土,看向北方。

    北方不复当年景色,已经是无比荒寂。

    但冥冥之中,似乎有道饥饿的目光,在食尽北方之后,看向了中土。

    清原心中蓦然一寒,浑身冰冷。

    而仙湖场景一抖,显然那位山魈之祖,也在此时,不禁颤了一颤。

    但那一道目光旋即便收了回去,并未再望向中土。

    “它在忌惮道门的祖师?”

    清原这般想着,便见北方天空,有云雾流转,形成浩荡激流之势,往东方流下。

    他未有看见那云雾中的生灵,但却能见这等异象的真相。

    这种异象,预示着,有神仙之辈,往东而行。

    “它食尽北方之后,去了东海?”

    仙湖场景再变,那山魈眼睛看向了东方,它去了东海一趟,但感应到东海之上,气息滚滚,杀机凛然,凶意迸射。

    哪怕是天生的神魔,却也不禁退了回来。

    山魈之祖,只是临近东海,便心生畏惧。

    又过许多场景的改变。

    山魈至此,气息变换,竟已不再是神魔之身,转而仙气氤氲。

    在这个时候,它已得道成仙,成就妖仙正果。

    旋即,它往东方走了一趟。

    但它只是看了海面一眼,便定在了那里。

    然后仙湖显化出来的场面,似乎有些颤动。

    因为这一位天生的神魔,转而修行得道的妖仙,此刻竟忍不住地颤抖。

    它比以往,更为惧怕。

    清原正是疑惑,然后看向海边,看向海里,似乎看出了什么,刹那呆住。

    东海的海面……比之于前次所见,竟是低了许多。

    清原看着海面,又看向海边山崖的景色,相互比较,然后眼瞳紧缩。

    “整个东海,海面下降十三丈?”(未完待续。)

章五零二 神魔凶兽,帝君成道

    浩瀚东海,连绵不尽。

    碧波万顷,广阔无际。

    然而整个东海的海面,竟是低了十三丈。

    那是多少海水?

    十三丈深浅,已经可及一座湖泊的底部,而湖泊方圆不过数十丈,就已令人感到一座湖中,水流积累惊人。但浩瀚东海,何止方圆千万里?

    这一十三丈深的海水,细想之下,又代表着多少海水?

    亿万斤之重?

    亿万钧之重?

    乃至于万兆之重?

    无法计数!

    这几乎等同于天地之伟力。

    “不该如此……”

    清原目光微凝,暗道:“不该如此的,有此生灵在世,几乎有灭世之位,道门二祖以天地为己任,不可能放任此类肆虐纵横。既然如今天地还在,既然如今东海依旧,也即是说……它并不能为所欲为。”

    果然,那仙湖之中,场景似乎往上看。

    东方的蔚蓝天空,倏忽白云转动,氤氲莫名。

    旋即,有紫气磅礴,又有红光闪烁。

    祥瑞纷呈,天地异象。

    有着磅礴浩瀚的气息,逐渐弥漫开来。

    真仙?

    清原略微屏息。

    然后下一刻,他露出了更为骇然的神色。

    道祖?

    有真仙之辈,尝试合道,以身成大道,化为道祖。

    此乃混元大罗金仙之位。

    此乃大道化身之境界。

    万界共称为祖!

    东海祖师,号为东天海运帝君!

    这是东天海运帝君成道之时的景象?

    ……

    “妖孽!”

    “你生而为神,妄图食尽天地,先吞北方,再往东海,乃逆天而行。”

    “今本座身化大道,得证圣位,怎容你这等放肆?”

    随着那声音响起,倏忽间,消去了清原心中的惊惧骇然,心中顿时舒缓无数。

    这是道祖的伟力,只是一言一行,便令人有无穷益处。

    清原不敢放过一丝一毫的场面,目光凝重,朝着仙湖之中看去。

    只见东方天空之上,那紫红祥瑞云气,陡然压落下来,形成一剑。

    “回去!”

    随着东天海运帝君一声清喝。

    天空中发出一声尖细的惨叫声,宛如婴儿啼哭,悲惨凄厉。

    “念你是天地生成,本座暂不收你性命,今后天命运转,且留你一番造化,去罢!”

    倏忽间,大风起。

    长风吹拂十万里。

    那一位食尽北方的生灵,倏忽转变,刹那之间,竟已坠落在了北方深处。

    而在此时,身成妖仙的山魈,也看见了那一尊生灵的真正面貌。

    清原便在仙湖之中,看见了那一尊凶兽的面貌。

    于是,他便想起了当年清阳师兄讲述的故事。

    故事中的凶兽,远没有此刻亲眼所见来得可怕。

    故事中的凶兽,也没有吞噬北方及东海的经历。

    但他知道,这就是那一尊凶兽。

    羊身,人面。

    腋下有眼。

    虎齿,人手。

    大头,大嘴。

    眼眸森然凛冽,呼吸宛如风云雷动。

    上古凶兽!

    饕餮!

    ……

    饕餮,神兽也。

    北方十万里山脉,形如母胎,以山石为肉,以江河为血,以风云为气,以草木为生机,怀胎无尽岁月,经此孕育而出,生而为神。

    此神性凶,贪食一切,不论生灵死物,皆能入口,尽数消食。

    后因贪食,吞尽己身,遂而……有头无身。

    “是它?”

    清原隐约记得,当初他听见这些故事,也只当故事来听。

    吞掉了身子,只剩了个头颅?

    哪有什么生灵,会把自身吞食下去?

    现今看来,此凶兽无比贪食,吞尽了北方,吸浅了东海,最终被东天海运帝君所伤,寻常物事已经不能让它恢复伤势,然后它吞食本身,用以饱腹,用以恢复伤势。

    以此凶兽的性子,倒也不足为奇。

    “东天海运帝君并未取它性命?”

    “但它被打到了北方?”

    “可是北方重新有了生机,却似乎再没有受到它的侵害了?”

    清原思绪纷乱,忽然冒出一个念头,“它如今在何处?是否存活到了当世?”

    而正在他这般想时,那边场景再度变幻。

    火焰滔天。

    忽有一剑,破空而来。

    一剑化龙。

    火龙咆哮,陡然张口,吐出一个龙珠,其色火红,火焰燃烧。

    龙珠镇压下来。

    阳轮!

    出手的是吕阳仙尊!

    然后,仙湖归于平静。

    这是妖仙眼中最后一个场面。

    然后……这一位天地生成的神魔,得成大道的妖仙,从上古之时存活至今的生灵,就此陨落。

    “除却死于吕阳仙尊剑下的场景之外,其余的景象,俱都有关于那神兽饕餮?”

    清原暗道:“它活了不知多少年月,一切事情俱都不放在心上,没有善恶之念,没有过往经历,只有这一幕身死之时残留的恐惧,以及……伴随着它一生的饕餮阴影?”

    随着仙湖归于平静。

    古镜当空一转,回到了清原手中。

    而镜中,已经有了些许不同。

    当镜光替代云光,落在仙湖之上,也就是古镜照映着仙湖,能将仙湖之中的一切变化,尽数照在其中。

    若说仙湖是妖仙眼睛所化,内中奇妙景色,乃是一门道术。那么古镜便已经将这一门道术,尽数汲取,只待清原从中推演,得到一切。

    “得了这一门道术,却也不差。”

    清原微微闭目,暗道:“八方道眼之术?”

    ……

    道术是其次,清原并未即刻推演。

    他看着恢复平静的仙湖,然后盘膝坐下。

    适才观看五色仙莲,再看香火神灵,又见十万大军,得见郭仲堪以武斩神,实则也算几分对于天地气运的领悟。

    但是到了饕餮乱世,便是震骇。

    尽管隔着仙湖,遥望古时旧景,却也依然在惊骇及震动之中,伤了阴神。

    最终又见东天海运帝君成道景象,听闻帝君言语安抚八方,让他所获不少。

    恍惚之间,他似乎回到了紫霄宫,听闻大仙**之时。

    但这一次,他修行有成,眼前所见,耳边所闻,俱有深刻感悟,再非昔日可比。

    修道人,修行大道。

    而先前所见,就是大道。

    得见大道,领悟极多。

    清原盘膝而坐。

    水玉浮现出来。

    神血大丹,九烈元阳。

    阴阳之物,环绕身侧。

    他伸出手去,取过水玉,张口吞下。(未完待续。)

章五零三 炼化水玉

    水玉属仙家品阶,内中蕴藏北方癸水,乃仙水种类之一。

    这水玉之中的癸水,源自于广元古业天尊的阵法,却并不是天尊手笔,而是出自于相半仙的布置,并且,布置有所变故,所以凝聚成水玉之后,显得稍弱几分,比不得当初的仙火真焱那等霸烈。

    只是此刻清原口服水玉,论起其中危险,却也不见得弱于当初仙火真焱入体之时。

    想当初仙火真焱入体之时,清原几乎有性命之危,亏得是地龙在身,与仙火同属广元古业天尊所出,得以将之化作龙珠,存于中丹田。

    再有体内九牛二虎之力,也在那时,经过仙火催熟,从另一个角度来讲,却也算是稍微有些护住肉身的效用。

    一龙九牛二虎,遇上仙火真焱时,益处无穷,化危机成好处。

    但癸水则与仙火不同,这一龙九牛二虎遇火得益,可遇水则未必有益。

    于是此刻清原的处境,也就不同了。

    接下来,他只得运用自身的道行,去炼化癸水,而无诸般助力。

    ……

    仙凡之间,有天壤之别,不仅是仙人与凡人之间的差别,也是诸般宝物的差别。

    先前清原已经服下极阴果,没用多少功夫,便将那生长于地火岩浆之中,阳极生阴的极阴果轻易炼化。

    极阴果算是上等宝物,世所罕见,甚至距离仙品也仅是差了一个品阶,然而一步之差,就是云泥之别,但终究不能相提并论。

    像是苏关,他道行浅薄,若得了极阴果这上等宝物,也可以将之炼化,用以增益自身道行,并得以借此施展仙术。可是他若得了水玉,以他那点道行,根本无法炼化,强行吞服,必定会承受不住癸水,从而身死道消,这也就是所谓的“虚不受补”。

    虽说水玉之中,癸水尽管并不强盛,却也终究是仙品之类。

    清原道行颇高,可以轻易炼化极阴果,但是炼化癸水,则是不易了。毕竟他自身,终究也不是得道成仙的人物。

    “这水玉不是出自广元古业天尊的手笔,跟我体内的机缘有所不同,所以并非同源,难以如收服仙火真焱一样。”

    清原心中暗道:“但毕竟地龙入身,与我合而为一,龙骨即是根骨,龙筋即是经脉。虽然不是仙根道骨,却也不能全然说是**凡胎,对于抵御仙水的侵蚀,还是有些作用的。”

    随着他这般想,眉宇间九重玉楼之中,第六楼,云海楼。

    阴神所化的清原,面朝北方。

    北方属水。

    于是他法力属水。

    水玉之中的癸水,逐渐被他的法力裹在当中。

    尽管癸水品阶极高,超脱尘俗,但毕竟未成气候,还是种子一般,经不住清原法力绵长,已然在法力冲刷之下,有了炼化的迹象。

    只不过,他体内的仙火真焱,极为霸烈,且是水火不容,竟是显得有些震荡。

    当初被清风所伤,仙火真焱颇为不稳,是清原耗费了不少精力,才镇压下去,耗时亦是不少,正是他从东海来到北方的这段时候之内。

    本以为仙火真焱已经彻底炼化,可在癸水入体之后,水火不容,竟是有了荡动。

    “果然……”清原盘膝而坐,双目微闭,而神色凝重,但是并没有多少慌乱。

    他既然胆敢吞服水玉,而这般变化,也就在意料之中。

    在蛮部火山下,得了水玉之后,他就时刻揣度着,该如何将水玉炼化,变为己用,得以增厚道行。心中想法倒也简单,放在手上的宝物终究是外物,炼化入身才是属于本身的好处。

    有着这样的想法,他思索颇深,在来到苍轮部之前,已有了大致上的炼化方法,但还缺个机会。

    而如今借着山魈之眼所化的仙湖,让他观摩到上古风貌,见得神兽饕餮,见得以身合道之异象,领悟颇多,他也就察觉了,机会就在当前。

    他把握住机会,开始感悟先前所见的大道。

    而水玉,则成了推动的助力,尽管伴随着风险,但这风险他早有所料,也有应对之法,也就显得不是那般恐怖。

    “快了……”

    清原微微闭目,心中暗道:“六重天之巅峰。”

    六重楼中,云海楼内。

    云雾氤氲,宛如云霄青冥之上,朦胧神秘,虚幻迷茫。

    阴神站在那里,面朝北方,而逐渐凝实。

    法力朝北,转化为水,经炼化癸水,亦是逐渐壮大。

    阴神在壮大,法力在壮大,他的道行,也就逐渐拔高。

    他几乎登临到了六重天的巅峰。

    他看到了阴阳转换的那一层界限。

    只要踏破这一层界限,就能由阴神转为阳神,从此成就真人之辈,放眼当今世上,亦是足能称得是大人物。

    ……

    踏足六重天巅峰,但清原并未贪功冒进,转而巩固当前境界。

    才迈出这一步,才刚触及上人与真人的界限,这一步尚未站稳,脚步还算虚浮,便想要一举迈过去这道门槛,从而成就真人,却也未免想得太简单了些。

    修行之路,该是步步稳健,不应过于冒失。

    更何况,就算这一步站稳了,可以勉强跨过去,清原也不会尝试,因为他不是要勉强跨过这一步,而是要稳稳迈出这一步。

    “根底稳固,才不会成为空中楼阁。”

    清原想起当初从紫霄宫听闻的这些教导,暗道:“根底不稳,尽管前期进境颇快,但境界越高,便错漏越多,难以弥补。这些所谓的错漏,不仅是从法力上,还有心神上,以及根基上,当自身有着这些缺陷,任凭再是惊才绝艳,即便侥幸得以成就真人,也难以跨过得道成仙的那一步。”

    妄想得道成仙,可却连道基都千疮百孔,又何以得道?

    根基二字,在仙家道派之中,向来是极为重视。而清原得紫霄宫教导,更是深明此理。

    “我有地龙入身,资质根骨极佳,又有道祖传承之法,于是在修行入门之后,便是一日千里,堪称惊世骇俗。不过也亏得地龙底蕴深厚,这才让我每一步都走得极为沉稳……但是阴神化阳神这一步,则是个极为重要的阻碍,不得有半分大意,不能有半点虚浮。”

    清原深吸口气,感应到体内已经尽数炼化了癸水,在六重天巅峰巩固了境界,这才从眼前,取过了其余的物事。

    入手的是九烈元阳草。

    ps:懵了一整天,终于入了状态,下一章会很快。(未完待续。)

章五零四 阴阳转变

    九烈元阳草,本身属火,可以炼丹入药,即便只是生服,但对于修行火焰之法的人物而言,也有极大好处。

    想来当初那妖神在火山内留下分神看护,就是想要生服九烈元阳,尝试通过香火愿力之外的其他方法,增长属于火神的修为。

    至于极阴果,实际上也与九烈元阳草类似,可以炼丹,可以入药。

    清原记得,当年在仙宫之中,便曾有一炉仙丹,是以九烈元阳为辅药。

    此时他也不可能去搜寻各类宝物药材来炼制丹药,只能用以生服。但即便只是生服,好处也是极多。

    对于苏关这一类修行水性功法的人物而言,极阴果堪称至宝。对于修行火焰之法的修道人而言,九烈元阳草也是极为难得的宝物。

    只是,在苏关眼里,极阴果是宝物,九烈元阳草对他反而是剧毒之物,足能要了性命。而对于那蛮部火神而言,九烈元阳草才是宝物,那极阴果则是毒物,虽然不能害祂性命,但消减道行却是难免的。

    这就是五行相克,水火不容。

    在修道之人中,极为注重这点。

    可清原身具道意,五行兼备,可以任意转变法力,无论是九烈元阳还是极阴果,乃至于仙火真焱和癸水水玉,对他都有极大好处,俱都是补益法力的宝物。

    如今他已经把极阴果炼化,又把癸水炼化入体,法力已经提升到了六重天的巅峰。

    接下来,再有九烈元阳草入体。

    九烈元阳原是能提升法力的天材地宝,可是清原的法力已经到了六重天巅峰。

    除非他踏破真人境,否则这便是他法力的顶峰了。

    ……

    法力如水。

    而境界正如锅碗瓢盆等等器皿。

    这是之前清原教导古苍时所用的比喻。

    因为古苍那时粗通人言,对于诸多道家术语听得满头雾水,清原只好用这般通俗的言语来教导于它。

    例如清原,自身修行的是黄庭仙经,可以拥有绵长法力,又有地龙入身,不是寻常修道人的肉身可比。所以,他如今境界所代表的盆,要比他人材质更好,也比他人容量更多,实际上他一身法力绵长,也足以跟七重天的真人相提并论。

    但他境界终究没有踏破七重天之上,水盆终究是个盆,哪怕是大如水桶的盆,也还是个盆。

    眼下法力已至六重天巅峰,也即是法力溢满了这盆。

    再度修行下去,再度服用宝物灵药,尽管会增长法力,但是多余的法力会从身上流走。正如满了水的盆,再有水流倾倒进去,也终究是会溢出来。

    除非是如紫霄大仙成道前的练气士一样,不论境界,没有划分,只有真气深浅,日积月累,没有瓶颈,没有锅碗瓢盆的说法……而是随着修炼,一点一滴积蓄起来,如同一开始就是没有边际的空谷,甚至足以积蓄成江河湖海。

    但练气士也有不足之处,后来太上及无上二位祖师以此为改善,才创立了当今道家正统修行之法。

    从此道门羽士,便逐渐替代了昔年行走世间的炼气之士。

    放眼当世,各类修行之法,各种修行流派,数不胜数,其中或许还有古时残留的练气士传承。但不可否认,当今天地之间,修行之士,终究是以修道人为多。

    清原是修道人,并非练气士。

    他服下的九烈元阳,虽然能够提升法力,但提升起来的法力,却如同从水盆中溢出去的水,不断流溢。

    只是对于这般变化,清原亦是早有预料。

    “仙火真焱!”

    清原闭上双目,将九烈元阳草的药力,引到了中丹田处的仙火真焱处,任由仙火真焱汲取火性药力,从而壮大。

    清原尚未彻底将仙火真焱炼化,它越是壮大,对于清原来说,隐患便是越大。

    “常言道,祸兮福之所倚,隐患弊端极大,但好处亦是不小。”清原心中这般想道。

    仙火真焱壮大成长,那么它所化的龙珠,也就越发强大,那一头口衔龙珠的地龙,亦是水涨船高,能够从而得益。清原与地龙合而为一,实则也是他本身得益。

    此外,九牛二虎融入自身,但当时服下是半生不熟,如今尽管已经消化入体,但是随着诸般火焰,确是可以催熟的。

    如若仙火真焱真的可以孕养到大成,那么清原体内的九牛二虎之力,也就会尽数发挥出来。

    那不是普通的牛,也不是普通的虎。

    那是神牛,那是凶虎。

    那是出自于道祖手中的面塑。

    一旦尽数发挥九牛二虎之力,再有地龙入身之力,只怕也未必逊色于得道成仙的仙人。退一步讲,即便不如仙人,想必也足以压服半仙,在人世间纵横快意,无拘无束。

    “还有……”清原服下九烈元阳草之后,尚未停下,目光凝重,取过了神血大丹,张口吞服。

    这神血大丹不是纯粹出自于周游手中的丹药,而是经过清原仙火真焱相助,蕴藏着极为炎热霸烈的火焰效力,寻常上人都不能吞服入口的。

    但对于清原而言,其中的火焰效力,反而是极大的好处。

    他浑身皮肤显得红润。

    他依然盘坐不动。

    古镜悬在他的头顶,镜光垂落身侧。

    虚幻的镜光,随着旋转,愈发凝实。

    古镜是本命至宝,这便代表着,清原道行正在不断增长。

    ……

    九烈元阳草,乃至于接连服下的九粒神血大丹,其中炎炎之力,尽数被清原送到体内,去壮大仙火真焱。

    但他此刻继续修行,自然不是纯粹为了壮大仙火真焱。

    法力已经到了六重天巅峰,除非境界踏破界限,否则再难提升。

    而要突破境界,除却法力之外,便是阴阳的转变。

    阴神化为阳神,也即是上人成就真人。

    而先前清原服下极阴果,炼化水玉,便是为了壮大阴神。

    当阴神足够壮大,才可以尝试去化作阳神,否则,弱小的阴神,便会在当中,消散殆尽,从而心神陨灭,身死道消。

    现今,阴神已算得是足够壮大。

    而他则是借了九烈元阳,乃至于神血大丹的效用,运用着自身关于阴阳变化的领悟,把九烈元阳及神血大丹之中的烈阳之意,去将阴神……化作阳神。

    阴阳不能相容。

    九烈元阳和神血大丹,尽管药力被仙火真焱汲取,但是其中蕴藏着的烈火炎阳之意,仍然炙烤着阴神。

    阴神若不够壮大,便会在其中,灰飞烟灭。

    但阴神已经足够壮大,而清原也通晓阴阳之间的转化。

    所以,他正在尝试,让阴神在炽烈炎阳的照耀下,逐渐转化为阳。

    这一步,是最关键的一步。

    “真人境……”

    清原闭上眼,叹道:“何其艰难也?”(未完待续。)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net/r11133/ 第一时间欣赏封仙最新章节! 作者:六月观主所写的《封仙》为转载作品,封仙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封仙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封仙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封仙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封仙介绍:
天地初定,大道无序。 今有众仙共立封神榜,定天地秩序,立九霄天庭,幽冥地府,封诸天神灵。 紫霄门下道童清原,身作福薄命薄无仙根者,然而一心修道,遂而下界。封仙已经完结,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封仙,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封仙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