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言情小说重生三国混帝王TXT下载重生三国混帝王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重生三国混帝王全文阅读

作者:心如刀割...     重生三国混帝王txt下载     重生三国混帝王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十七章 交易(2)

    李晨劝道:“这人怕是疯了!东家,咱们走吧!”却在这时,周瑾中忽然间坐起,李晨被突如其来的动静一吓,却见此人浑身是血,一头乱发罩住脸部,顿觉一股阴森之气扑来,禁不住倒退了一步。他却不知道,郭鼎放周瑾平走后,牢头因无钱买茶叶,便把所有的怨气全部发泄到周瑾中的身上,他冲进牢房,对着周瑾中便是一顿拳打脚踢,本希望周瑾中求饶让家人送些钱来,却不想这周瑾中不闪也不躲,只是一个劲的癫笑,牢头打得累了,便叫来狱卒接着打,周瑾中依旧癫笑,最后却将地上一只死老鼠活生生地撕裂,然后一口一口的啃食,这才将众人吓住,悻悻地离去。

    透过乱糟糟的头发,刘协看到了一双眼睛,一双充满仇恨的眼睛,在看看那老鼠的碎肢,刘协明白了,周瑾中并不疯,只是将无处发泄的愤恨撒到了这只老鼠身上,这正是他想要的结果,于是微微笑道:“周瑾中,我知道你不疯,咱们不妨来做个交易如何?”

    周瑾中慢慢站起,将一头乱发拢住,露出一张有些狰狞的面孔,嘿嘿笑道:“是你将我弄进这大牢来的吧?”

    刘协微微一愣,不禁笑道:“既然是个聪明人,咱们不妨打开天窗说亮话!”

    周瑾中冷哼一声:“做交易倒也可以,不过你得先回答我一个问题!”

    刘协点了点头,周瑾中问道:“你是谁,你的身份?”

    刘协答道:“我叫萧翎,开源酒楼的二东家!不知这个答案你可满意!”

    周瑾中其实原来也不笨,只能说是有些憨,如今心中的仇恨早已融化了他的憨,反倒让他变得极为精明,就像瞬间被激活了天灵盖一般,周瑾平走后,他细细思量过,觉得周天海也并非绝情之人,定然是只能想办法救走一人,可是即使如此他一样恨,因为周天海选择了周瑾平,他也猜到是有人走官府的路子动了手脚,要不然以他周家的财力,想将他们兄弟俩一起赎出去也并非难事,而刘协的到来足以证实了他的想法,不过即使他已猜到事情的大概情况,他还是恨透了周家。于是对刘协点点头,表示满意:“如此咱们就谈谈我们的交易!”

第十七章 交易(3)

    刘协对李晨使了个眼色,李晨会意,立刻去守住牢房的过道口,防止有人偷听,刘协这才正色道:“这个交易也很简单,我想办法放你出去,你去坐上周家家主的位置!”见周瑾中看着自己,刘协又补充道:“当然,我可以帮你坐上周家家主的位置,不过,等你坐上那个位置,我还有很多事情需要你帮忙。”

    周瑾中一句话也未说,只是死死地盯着刘协,嘴角竟挂着一丝狞笑,刘协被他看得头皮一凉,在他来三国的这几个月中,一切都在他的掌握之中,不可谓不顺利,可眼前的周瑾中却给他一种无法驾驭的感觉,那眼神似乎直将自己看透,而且邪乎得很,竟有些后怕,似乎这周瑾中就是一颗雷弹,一不小心反会伤了自己,只是如今箭在弦上已不得不发。索性把心一横,对着周瑾中的眼睛望去。

    周瑾中一句话也未问,只点头道:“成交!”

    曹操的大将军府立于许昌一条僻静的街道上,距离大汉天子的寝宫倒是颇有一段距离,府邸并不豪华,原先只是一大户人家的别院,只是荒废久矣,曹操命人收拾了一番,便住了进来。

    府邸分四跨院,进门过院落后便是会客厅,再往后是书房,然后是静室,最后才是内院,也就是府中女眷聚居之地。

    曹操此刻正在静室之中,原本这里是书房的一部分,曹操搬进来后,命人隔出一段,留给自己做了一间静室,曹操也立了规矩,一般而说,这间静室是任何人都不可以进来的,就连他最亲近的郭嘉,荀彧等心腹也只在书房止步,而这静室虽然看似简单,素雅,但却正是在这里,诞生了一条条的军事,或政事的指令原型。

    此刻曹操正站在窗前,做为一个野心勃勃的政治家,他自然没有心思去领略那冬日万物的萧索,只是握着一张密报陷入沉思。

    刘协最近的所有行为都在这密报之中,从许昌商战开始,百官以木牌领食一月,一月之后却给开源酒楼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周家买凶,竟找到刘协的人去杀柳源,结果被抓,曹操不禁苦苦一笑,这世间还有如此愚昧的人吗?最后周家以百万之资救得一子,次日,刘协造访廷尉衙门,不出一个时辰,周家长子也被放出,曹操心中暗暗掂量,这周家的事情眼前看似已告一段落,不过事情却绝没有如此简单,从长子被多扣押一日来看,周家的灾难才刚刚开始,刘协必定是与那周瑾中达成了某种协议才答应放他出去,曹操深深一叹,好手段啊,难道自己真的低估了那个少年?

第十八章 佳人(1)

    曹操顺手将窗户关上,重新坐回房中的太师椅上,又细细思量起来应对的策略,虽说周家的事情他没有插手,但其实他还是做过一番思想斗争的,在周家二子被抓之后,他其实就想下道释放的军令,但奈何周家兄弟确实买凶杀人,虽说人没死,但这种行为就足以论罪,到时若刘协追问,自己也不好解释,而更重要的却是正在他踌躇之时,李,陈,宋三大世家在得知周家二子被抓的消息后,纷纷送来粮食,钱银,以资助军方,这就大大缓解了军需用度的匮乏,这才是曹操并未出手的真正原因。刘协的这些行为反倒助了他一臂之力。不过刘协的手段还是暗暗让曹操吃惊,好在只是用于行商,若论政治,只怕将是一个可怕的对手,不过商海如政坛,皆是一招错满盘皆输的道理,曹操还是下定决心要动一动刘协,只是如何去动,却让他颇伤脑筋。

    若软禁或禁闭刘协,必然遭到朝中大臣的极力反对,就是有些自己招揽过来的幕僚和将领怕是也有相左的意见,到时候外忧未除,再生内患,只怕于自己不利!

    若是索性杀掉刘协,这却又是万万不能的,自己大张旗鼓的迎帝新都,若杀了刘协,不但民心尽失,还会引来各路诸侯的□□,曹操不禁闭上眼睛,忽然间灵光一现,嘴角竟泛起一丝笑意,既然不能动刘协,那就敲山震虎,那些保皇党最近越是猖狂无忌,看来得敲敲他们了。

    建安元年的除夕之夜就在祥和与宁静中度过,正月初一的一大早,就看见几个小孩,穿上新衣,兜里揣着几个小钱,拉着伙伴的手往集市赶去,所有的人都面带笑容,走在大街上不管认不认识的都做个揖,说上几句吉祥话。

    刘协枯坐在寝宫内,过年的温馨将它带回到那个曾经的世界,那里才有他的亲人,他的朋友,每年的这个时候,他们一家应该正赶往外婆家拜年,想到这里,刘协鼻子一酸,忍不住落下几滴眼泪。

第十八章 佳人(2)

    今天是祭祖的日子,按照礼节,刘协必须前往太么行祭祀大典,以告慰先祖,这是一件非常庄重而神圣的事情,所以一大早宫里宫外便都忙开了。

    等刘协和伏皇后的銮驾赶到太庙的时候,祭祀大典正式开始,由太尉杨彪亲自主持,百官聚在,杨彪见时辰以到,便展开祭文,大声朗读出来。

    大典是枯燥而乏味的,且时间又长,年迈一点的大臣都快支撑不住了,有的索性跪在那边打起了盹。漫长的时间就这样浑浑噩噩的过去,接下来的日子便是互访亲戚或朋友,当然,官员之间也得互相拜年,带上一份礼品,赶到上司的府上,说上几句恭维话,对明年的仕途定然大有益处。而今年,曹操的府邸无疑是百官造访的对象,据说,正月十四的那天,将军府的管家便将大门的门槛换了。

    一晃间,已到正月十五,也就是上元节,古时不比现代,古人认为上元节的重要远远胜过新年,每年的这个时候各处街道上也是张灯结彩,各式各样的花灯琳琅满目,所以上元节又叫花灯节,这一天自然也有许多一年出不了几次闺阁的富家女出门游玩,这自然会引起一些自命风流倜傥的少年郎的追逐,据说每年也能传下几段佳话,所以这上元节的热闹便可想而知了。

    就在这天晚上刘协带着李晨宋九,萧大萧二便悄悄出了宫门,伏皇后因为晚饭时多喝了几杯,已经微醉,刘协便将她留在了宫中。坦白说,李晨与萧大,萧二,最巴不得的就是跟刘协出宫,刘协没架子而且出手阔绰,每次出门游玩都少不了他们的好处,好酒好菜随便点,所以萧二只要一听到刘协要出宫,那双贼眼便突然变得闪亮,就连今晚也是他起的头。

    宋九是第一次和刘协出宫,他也听李晨说过刘协的好处,所以从出宫门起,他便一直很兴奋。

    转过一条街,一行五人便来到闹市区,刘协看着满街的花灯竟想起幼时爷爷给自己扎的兔灯,只不过和这些灯比起来倒显得简单许多,想到此,一时兴起,竟给每人买了一盏花灯提在手中,众人正往酒楼赶去,却忽然不见了萧二的踪影,刘协回头,却见萧二提着灯矗于闹市之中,两眼茫然地看着前方,众人已经折转身回来,却见萧二的眼神尽头,正立着一个小娘,大约二八年华,一身浅绿的裙摆,长得颇为清秀,此刻正拉着一个同伴在选灯。

第十八章 佳人(3)

    众人你望我,我望你,不觉会意一笑,这萧二与萧大虽然面貌粗旷,但实际年龄也就二十五六岁,正是心猿意马的时候,饶是众人已到他身后,仍浑然不觉,恍若痴了一搬。

    萧大见自己兄弟如此呆像,不禁重重的咳嗽一声,这才将萧二的魂儿给拽了回来,看着众人调侃的眼神,不禁黑脸一红,摸着后脑嘿嘿傻笑。

    刘协嘴角一撇,指着那女子道:“光看看就满足了?有种的就去追,追到了,我给你指婚!”

    萧二一听,喜道:“此话当真?”听得此言,萧大将眼一瞪,刘协乃是大汉天子,萧二竟如此不知礼数,刚要喝止他这个弟弟,刘协忙将手一摆,笑道:“君无戏言!”

    萧二也不管大哥脸色难看,心中欢喜,一提手中那盏美人灯竟直朝那女子去了!”

    元宵送灯,其实这在许昌也只是民间一种小小的风俗,就是在元宵之夜,人民欢腾的闹市,若男子遇到中意的女子时,可以买一盏花灯送给那女子(其实就是搭讪的一种手法),若那女子接受则表示愿意与你约会,当然,成不成还得看缘分,不过,这却是互相认识时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也不知有多少风流佳话便在这样的开头下展开。

    萧二提着灯缓步而去,脑袋里却开始量起该如何与那小娘说话,不一会的功夫,已站到那小娘跟前,看着那清秀的侧脸,竟猛的一阵心跳,刚刚思付的对白竟一句也没想起来,脑袋嗡的一声,恍如被人打了一计蒙棍,好在他还记得自己的最终目的,于是便发生了以下一幕:

    萧二一下子挤到那小娘跟前,一把将手中的美人灯塞到那小娘手中,然后撒腿就往回跑,可怜那小娘,眼见一个大汉大步而来,已然有些害怕,再看他那莫名其妙的举动,吓得一声尖叫,竟将花灯失手落在地上。

    众人一阵哄笑,刘协直笑得弯下腰,只见萧二脸红脖子粗的回来,再看那小娘,似乎已经明白过来,俊俏的脸颊上顿时飘起一朵红晕,一时间,似乎更加明艳动人!”

    萧二见众人取笑自己,心中微微来气,埋怨道:“莫要笑我,有种的你们去试试!”他这话似是对众人而说,但李晨,宋九乃是宦官,自然不在其中,萧大为人严谨,又是他哥哥,自然也不在其列,说白了,这话就是冲着刘协来的。

    刘协岂会听不明白,虽然说这话有些不敬,但刘协是个现代人,并没有什么等级观念,而且萧二也深知他为人随和,所以每每说话大胆,并不害怕刘协,刘协听萧二说完,撇了撇嘴,挑起手中的那盏鱼灯道:“你等着,看我的!”说完便将目光投入熙熙攘攘的人群,就像一头饥饿以极的狼,正在寻觅自己的猎物。

第十八章 佳人(4)

    忽然间,只见闹市深处,百灯之中,一顶青衣小轿迎面而来,除四个轿夫外,轿子外侧陪着一个丫鬟,勿用说,定是哪个富家小姐出来游玩,只见那丫鬟低头在轿帘边一阵低语,那轿子便在一个很大的花灯铺前停下。

    不出刘协所料,轿中走出一位盈盈少女,身材高挑,正值豆蔻年华。其,肤胜皑雪,闷剪柳,一双美目顾盼生烟,额前留出一缕刘海,其余青丝俱被盘做一个蝴蝶挽在脑后,一身鹅黄羽衣,随微风款款而动,恍若仙子下凡。

    所有的人都在那一刻怔住,不自禁的朝那少女望去,一时间,有惊叹,有爱慕,有嫉妒,刘协也不管萧二那掉下巴似的口型,轻哼一声,提着那盏鱼灯,直往那少女而去。

    众人的目光皆投向了刘协,尤其是萧二,两只眼睛如铜铃一般,刘协行到那少女跟前,微微欠了个身,浅笑道:“姑娘可是在选灯?”

    那少女恍若未觉,仍自顾选灯,只是那丫鬟见有人上来搭讪,却是一脸的不乐意,这样的人她见得多了!于是丢给刘协一个白眼,便也不搭理。

    刘协见她如此无礼,也不生气,提起手中的灯,笑容不改道:不知道姑娘以为这盏灯如何?”

    那女子听得这话方才将心思从灯铺上收回来,她挑了半天却也没有一个十分中意的,回头却看见一个少年提着盏灯正与自己搭话,不禁往那花灯看去。

    这是一盏鲤鱼灯,鱼身呈一个跃起的姿势,造些妙惟肖,身上金鳞被里头的蜡烛一映,波光粼粼,两根须角弯弯翘起,则更显灵动,确实是一盏不错的花灯。再看提灯的人,一个十五六岁的少年郎,面容丰俊,虽说一身的书生气,但却又与他平日所见的书生不一样,似乎从骨子里透出一股男儿气概,正是文而不弱,此刻正笑吟吟的看着自己。

    四目相对,少女的心猛然一跳,脸上立刻飘起一朵红云,忙微微欠身,向刘协施了一礼,柔声道:“公子这灯从何处买来?”声音动听,如莺啼,似燕语,听得刘协一阵恍惚,刚要接口回答,却不想被那丫鬟抢了话头,那丫鬟见小姐喜欢那灯,忙问店铺的掌柜:“你们这里可有这样的灯卖?”

    不等掌柜说话,刘协接道:“我这灯便是这个铺子的,掌柜做的灯都是独一无二,没有两选!”说完转而对那少女道:“若是姑娘喜欢,又不嫌粗陋,我愿将此灯送予姑娘!”

    我国有句古话,叫做醉翁之意不在酒,其实灯也是一样,好看丑看都是一码事,重要的是送灯的人,若看得不舒服,即使提着再好看的花灯也是枉然,但若提灯的人让人看着舒服,甚至心生爱慕,那么就算他提着猪头,也不觉丑陋,这就叫爱屋及乌。

    那少女见刘协送灯,脸上更是一红,忙又行了一礼:“如此便谢过公子了!”说完从刘协手中接过花灯,转身准备入轿。

    刘协见佳人要走,心中一急,忙问道:“还未请教姑娘芳名?”

    那女子回眸一笑道:“我叫董玲!”说完已入轿中,四个轿夫立刻起轿,不一会的功夫便消失在人海深处。

第十九章 风起(1)

    次日,刘协早早地便起了床,虽说昨夜直玩到子时方回,但从二十一世纪培养的晨练习惯却没有改变,只是现在不跑步了,而是练习骑射,当然,闲暇时刘协也学诗文,为的就是对这个时代有更深的了解。

    此刻他正将一张檀木弓拉成满月,箭心直对草人的咽喉,只听“嗖”的一声,箭,离弦而出,隐隐间听到一丝轻啸声,只见那支箭深深地草人的左肩。刘协不满意的摇摇头,临阵杀敌,这一箭定然射不死敌军主将,虽说这射箭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学成百步穿阳的技术,但他也练了两个月,这样的程度还是让他觉得颇为丧气,于是丢下手中的弓,长长的叹了口气。

    宋九适时地递过一条热毛机,恭维道:“陛下只学两月,能练到这个程度已然不错了,只要勤加练习,假以时日,必定能有所成就!”

    刘协不语,他这人不喜别人拍马屁,所以宋九的这番话,说是恭维话,倒不如说是实话,任何人只要勤奋练习,都会有所成就,这样的恭维反而会让刘协觉得舒服,想到这里,刘协心中却一凛,不知这宋九什么时候竟掌握了自己脾性,他忽然间想到许多宦官乱国的事件,无不是上位者依靠,利用宦官为自己做事,却在最后让宦官独大,以至祸国殃民,不说远的,几年前有十常侍之乱,而往后,唐朝有高力士,鱼超恩,明朝有魏忠贤,刘景,想到此,不禁有些后怕起来。

    宋九却不知道刘协的心思,接着道:“今早李晨传来消息,周家那百万巨资,已经分批送出城外,供给军队买军粮和装备,另外,还特地配百匹健马!”

    刘协缓过深思,点了点头,现在正是用人之际,除了跟在自己身边的这些宦官,自己也是无人可用,等到大事安定下来,便可各赐金银,让他们买地养老,这样也没亏了他们,于是放下心头之事,问道:“可还有什么事?”

    宋九又道:“今早发生一起命案,大司蚂儁暴毙家中,廷尉郭大人正在查案!”

第十九章 风起(2)

    刘协听到这个消息,腾地一下子转身,却将身后的宋九吓得一跳,只见刘协森然道:“他出手了!”

    宋九猛然间醒悟,这朱儁在李傕、郭汜之乱时,与杨彪一同卫主,如今也是保皇党中的骨干,为人谦和有礼,如今横死家中,看来只有大将军曹操有这样的能力和手段。

    刘协苦苦一笑,他自负曹操不敢对自己下手,所以在收拾周家的过程中才会如此大胆,可他没想到,曹操竟对这些保皇党下手了,虽说自己并未公开支持这保皇党,但自己若想成事,还是得必须依靠这群人,若这群人独绝了,自己不就成了光杆司令?好手段啊,刘协不禁一叹:“他这是在警告朕!”

    沉思良久,却见天边一朵浊云缓缓而来,刘协嗟叹道:“看来是要起风了!”转而对宋九道:“你去告诉李晨,让杨彪,孔融低调行事,这些日子不准再生事端,特别是祢衡,我闻他近日做了几首不该做的诗,让他立刻消停下来,如若不听,让他提头来见!”

    宋九自跟随刘协以来,从未见过他如此郑重其事,也心知这之间的严重性,搞不好被曹操揪住把柄,将整个保皇党连根拔起,那就得不偿失了,忙应了一声,却没有离开,他觉得刘协上有其他事情需要交代。

    果然,又听刘协补充道:“让李晨迅速联系上柳源,就说我要见他,在开源酒楼!”

    开源酒楼的二楼厢房内,柳源靠着窗户边,手中抱着一杯热茶,正自取暖,忽见一辆马车飞奔而来,柳源会意一笑,搭上窗户,重新回到厢房坐下。

    自打许昌商战,开源酒楼以木牌领食以来,至今已过去一个多月,这一个多月不但将一月份的亏本全部赚回来,竟然还进账了三千钱,实在已经是大大出乎柳源的意料,加上周家二子被廷尉衙门扣留,四大家族剩下的三大家族纷纷放弃商战,由许昌一位商界的长者牵了个头,柳源便做个顺水人情,与三大世家的家主握手言和,于是持续一个月的许昌商战便告一段落,不仅如此,由于开源酒楼的缘故,更带动了柳家其他的行业,柳家摇身一变,已隐隐成为许昌商界的鳌头。

第十九章 风起(3)

    门吱呀一声被人推开了,柳源笑了笑,他知道这是刘协来了,原本他也只是指望找一个后盾,能够让自己立足根生便可,却不想傍上了一个有如此能力的人,不但盘活了柳家所有的产业,更让柳家在许昌得到无限发长的力量。

    见刘协进门,柳源赶忙站起来,拱手笑道:“月余不见,萧兄弟倒是清减许多!”

    刘协拱手答礼,但脸上却无笑容,好似心不在焉,柳源见状,忙问道:“萧兄弟何事烦忧?”

    刘协摇头轻叹,拉了张椅子便自顾坐了下来,柳源奇怪,他从未见刘协这般模样,忙道:“萧兄弟若是有什么难事,不妨说出来,柳源定然相助!”说完这句话,他便后悔了,以刘协那样大的手笔,若他都遇到解决不了的事情,自己能帮得上什么忙?但话已出口,只得向刘协投去一个诚恳的眼神。

    刘协等的便是他这句话,沉声道:“不知我与大哥是何关系?”

    柳源听得糊涂,忙笑道:“萧兄弟与我除了合作关系之外,还是我柳氏一门的恩人,我柳家能有今天,便是萧兄弟所赐!”

    刘协点点头:“若兄弟有难大哥肯帮吗?”

    “这个自然!”柳源想也不想,脱口而出,刘协却恍若未曾听到,冷森森地道:“即使冒着身家性命不顾,满门被灭也愿意帮吗?”

    柳源打了个冷战:“这!”他已经有些懂了,刘协今天来便是有求于他,而且必定是天大的事情,若自己答应了,柳氏一门上百口人都得被自己所累,若不答应又显得自己无情无义,这倒让他两难了。

    刘协也不管他踌躇犹豫,自顾问道:“大哥可知道我是谁?”

    柳源摇摇头,他虽然也曾多方面调查,可惜却是无功而返,后来索性放弃,只要能为自己带来利益,又管他是谁呢?刘协顿了顿,一字一字地道:“我便是汉献帝,刘协!”

    语出如惊雷,柳源听得一呆,但看刘协那副模样,又绝不是在拿他寻开心,竟愣愣地没说出一句话。

第十九章 风起(4)

    “怎么?你不信?”刘协抬眼问道,柳源忽然忆起那块血玉,那是只有皇室之人才会有的,自己当真糊涂,这当今天下,汉家皇室就只有一个刘协而已。想到此,忙一跪到底:“小人,拜见皇上!”

    刘协扶起柳源,淡淡道:“朕今日约柳大哥会面,确有要事相商,还请大哥务必鼎力相助!”

    柳源刚想说话,不想刘协的一句柳大哥将它的话硬生生地给噎在喉间,若是以前倒也寻常,可如今刘协表明身份,仍是唤他柳大哥,这倒让他有些不知所错,况且他也猜出刘协请他帮忙的事,虽说这是朝廷大事,但却也已在民间广泛流传。

    刘协见柳源未语,又道:“当然,朕不会要大哥白帮,若是事成,朕愿授大哥官职,并且将我大汉的所有贸易交给大哥来做!”

    柳源苦苦一笑,刘协从柳大哥到直接唤他大哥,他如何不知道这其间的用意,况且刘协说的条件也确实诱人,全国的贸易交由他柳家,那么,他柳家又岂会是小小的一个许昌首富,他将成为全国首富,当然,这么丰厚的利润其成本也可想而知,其风险之大也实在骇人!不禁问道:“圣上要草民做什么?”

    刘协见柳源心动,心头微宽,长叹道:“想必大哥也听说朕与大将军之间的事,如今曹操把持朝政,横行无忌,三军之中只知大将军而不知有皇帝,所以朕打算建立自己的军队,如此就需要借用大哥的商队为朕购买军械,战马,并且招募流民训练军队!”

    柳源一寒,这走私军械和战马,在律条上可是杀头的大罪,虽然现下军阀混乱,各路商人靠走私军械,再贩卖给军队而发家的笔笔皆是,但那必须与各军阀间有着良好的关系,若自己贸贸然走上这条路,万一被曹操抓住,知道自己竟是给当今圣上走私军械,那么他一家老小的脑袋将都会不保,再看刘协,眼神中竟闪过一丝利芒,柳源忽然明白了,请他帮忙只不过是个好听的说辞,其实就是命令,如果自己不答应,那么刘协只要随便耍个什么手段都可以让自己家破人亡,况且,自己与他走得这么近,曹操肯定早已知晓,若说自己与刘协只是普通关系,怕是也没人能信,倒时候真就成了百口莫辩。所以后退必是死路一条,但若帮助刘协,他日此人真能够君临天下,倒也能成就自己的一番事业,这条路最起码还有博一博的余地。想到此,把心一横:“草民愿听皇上调遣!”

第二十章 遇刺(1)

    刘协的脸上终于露出了笑容,许诺道:“若事成,朕定封大哥为定国候!”说完手指苍天:“朕以天为誓,若然违背,必将不得好死!”

    柳源不想刘协竟发了毒誓,心中竟有一丝感动,慌忙道:“皇上严重了,草民自当尽心尽力,只不过这第一步该怎么走,还请皇上明示!”

    刘协微微一笑:“如今战事将起,军械战马自然紧张,大哥何不提前走走大将军的路子!”

    刘协在开源酒楼中呆了近两个时辰,与柳源详细商讨了所有的细节事宜,他嘱咐柳源走曹操的路子倒也有自己的一套想法,他知道不久曹操即将出兵□□张绣,到时候军械战马自然紧张,柳源若这时候给曹操提供军械,就算曹操知道柳源走私又岂会降罪,当然,这之前柳源还得多拜访拜访曹操,第一,申明自己并不知道刘协的身份,第二,当然是告诉曹操自己与刘协只不过是大东家与二东家的关系,至于这次军械走私是自己新开幕的一间生意,自然没有刘协的份,以消除曹操的疑心。这样,自己就可以打着为曹操置办军械的名头光明正大的为自己招兵买马。

    想到此刘协也不禁为自己的计谋深深喝彩,转身却见窗外的乌云已经笼罩过来,眼看大雨将至,这才起身告辞,带着守在门口的李晨三人大步而去。

    刘协走的是开源酒楼的后门,因为如今的开源酒楼实在是达官显贵聚集地地方,万一碰到一个朝中大臣难免麻烦,所以刘协的马车也一直停在后门口。

    一行四人匆匆跑出来,却见马车旁正立着一位长者,约五十余岁,须发花白,一身葛色的儒衫宽大清爽,颇有一副大儒风范,而他身边则立着一个小童,也就七八岁的光景,长得倒也清秀,腋下夹着一把雨伞。

    刘协见那长者时竟不由得升起一股崇敬之情,忙拱手做了一揖,以是恭敬,便领着众人,穿过那老者,踏上马车!却听那老者笑道:“很好,很好!”

    刘协回头,见那老者粘须而立,正意味深长的看着自己,刘协被他瞧得不自在,又下了马车,问道:“不知这位长者可是有事!”

第二十章 遇刺(2)

    那老者依旧笑道:“甚好,甚好!”刘协被他弄得摸不着头脑,微微一笑,又恭了一身,方才重新又回到马车上,萧二一扬马鞭,马车便缓缓而行,却听这时又传来老者的声音:“小兄弟今日恐有灭顶之灾,可喜有贵人相助,倒也无妨,无妨!”

    原来竟是个算命的,刘协心下苦笑,他忽然忆起上元节时那张清秀动人的脸庞,不知道什么时候,这张脸居然在自己心里深下了根,刘协摇摇头,自己当时也真是愚不可及,没留下个电话号码呗,怎么也得要个家庭住址,现在可好,想找个人都没地找,不由得恨起自己来。

    车外乌云盖来,天色忽然暗了一层,接着便是大雨,磅礴而至,街道上早已没了行人,萧大与萧二的衣服已经全部浸湿,眼睛也被雨水打的模糊,只是凭着对路况的熟悉在躯赶马车,李晨已被刘协叫进车厢,就在这时,车身剧烈的一晃,接着便感觉整个马车镀乎倾斜过来,刘协一惊,也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只听萧大大喊:“萧二,保护皇上!”接着便听到剧烈的兵器格斗的声音。

    行刺?这是刘协的第一个直觉,他拉起李晨,找到车厢的出口,两人顺势爬了出来,却见车外,二十来个黑衣蒙面的刀手正缠着萧大与萧二,两人已渐渐落了下风。

    李晨一见,慌忙拉起刘协道:“皇上,快走!”不想刘协却毫不理睬,怒道:“不能丢下他们!”

    萧大与萧二两人闻得此言,一阵感动,忽然间豪气大生,只听萧大吼道:“李晨,快带皇上走!”说完手中大刀猛的一击,正砸在一个刀手的肩上,那人惨叫一声便倒了下去。同一时间,萧二也击毙一个敌人,两兄弟立刻靠在一起,背对背迎敌,十几个蒙面刀手将两人绕在当中,剩下的几人却突然折身,扑向刘协与李晨,两人大恐,匆忙倒退。

    萧大见刘协有危险,心下大急,一分神间,竟被敌人划了一刀,手臂上鲜血长流,萧二见哥哥受伤,心中大怒,暴喝一声,便向敌群扑去,就这样两人对十几,又战在了一处。

第二十章 遇刺(3)

    再看刘协与李晨,两人一退再退,终究被敌人包围在中间,两人连闪过几次攻击,此刻已觉体力渐渐不支,疲态尽露,忽然,一把大刀顺势向刘协胸口砍来,刘协再没了力气,心中一叹:“真是壮志未酬身先死!”说完双目一闭,等待裁决。

    就在这时斜刺里冲出一人,身穿蓑衣,头戴斗笠,一杆铁枪挑来,正好架住那刀手的大刀,再顺势一挑,那大刀便飞了出去,紧接着只见枪身一扭,“扑”的一声,枪杆重重地砸在那刀手的身上,整个人便飞了出去,动作一气呵成,凌厉万分,刘协见状,心中忽地一动,刚要道谢,却见那铁枪突然失了踪影,接着便听见李晨身前的两个刀手一人一声惨叫,刘协转头却见那铁枪又转身回到萧大与萧二的战场中,只不一会的功夫,二十几个刀手便全部倒在地上,此时大雨未歇,众人早已成了落汤鸡。

    刘协这才上前拜谢自己的救命恩人,却见这人身长八尺,约五十开外,须发黑亮,说不出的精神,尤其是那双眼睛,炯炯有神,此时将铁枪横在腰间,当真说不出的威武。刘协就在雨中一拜到底:“多谢救命之恩!”

    那人将刘协扶起,这时萧大却忽然晕了过去,他因为流血过多,奋战至此全凭一股意念,如今刘协得救,心头大石总算落下,便再也支撑不住,倒了下去,刘协见此,忙命萧二背起萧大,命李晨就近叫开一户人家的门,给了一大把钱,方才将萧大安顿下来,回头却见一个刀手没有死透,只是胸口中了一刀,刘协立刻命李晨将那人也一起背进屋子,而自己则将那救命恩人请了进来。

    李晨包了那户人家两间内室,本来打算去请郎中,说来也巧,这家主人却正是郎中,给萧大上了药,包扎了伤口,又给那刀手上了药,众人也换上了干净的衣服,忙忙碌碌了近一个时辰这才算安顿下来。李晨与萧二留在一间房内照顾萧大与那刀手,刘协则带着他的救命恩人来到另一间房,刚入房内,刘协便问道:“不知这位长者尊姓大名,小子日后定当回报!”

第二十章 遇刺(4)

    那长者微微一笑:“路见不平而已,老夫名叫童渊!”

    “童渊?”刘协一惊,失声叫了出来。那长者奇道:“这位小兄弟难道认识老夫?”

    刘协不答,却道:“可是蓬莱枪神散人?”那老者笑道:“一些朋友确实这么叫过,小兄弟听说过?”

    刘协大喜,这童渊岂不就是赵云的师傅吗?撇开赵云不说,还有张绣,张任,两人的武力都不低,其中张绣还曾经枪挑典韦,虽说是派胡车儿偷了典韦的双戟,但他的武力确实也不可小觑,见那童渊问自己,忙道:“大名如雷贯耳!”

    童渊笑道:“虚名而已,虚名而已!”

    刘协却突然一下子跪倒:“小子刘协,请童先生收我为徒!”经过此番遇刺,刘协已经深深的知道,在这个混乱的时代,若无武艺防身,实难立足,一个小小的刺杀说不定就能要了你的性命。

    童渊似乎并不惊讶,微微一笑道:“作为一朝天子,竟能屈尊下跪,倒也不容易!”

    刘协一惊,讶道:“先生知道我的身份?”

    童渊笑而不答,却道:“能以刘协二字拜我为师,足见赤城,倘若不收,倒显得我童某人矫情了!”

    刘协大喜:“徒儿拜见师傅!”说完一连磕了三个响头。

    童渊这才将刘协扶起:“从今日起,你便是我的关门弟子!”

    刘协虽然拜了师,心中欢喜,但却也不糊涂,像这样的不世高人怎么会来到繁饶的许昌,而且不但知道自己是皇帝,且还在关键时候救了自己,他忽然又想起先前酒楼后门外的老者对自己所说的话,“小兄弟今日恐有灭顶之灾,可喜有贵人相助,倒也无妨,无妨!”如今看来,一切镀乎应验了,刘协不得不做思量,于是问道:“师傅怎么来了许昌!”

    童渊不答,只笑道:“天生异象,来这许昌的又何止我一人?”说到此,却忽然忆起几个月前的一个晚上自己正与弟子庞平演练枪法,却猛然发现空中紫微帝星茫彩四射,竟将四周将星一一掩盖,最后脱颖而出,约半个时辰后,这颗帝星又收敛紫芒,隐入群星之中。

第二十一章 黑二(1)

    童渊师承玉真子,认其为义父,自然尽得真传,这玉真子虽是道士,却武艺出众,且医药,玄学各方面都有很深的造诣,当然,像他这样的天纵奇才毕竟很少,童渊便只继承了他的武艺,至于其他方面也只是略有涉及,但这次天象他却看明白了,大汉气数未尽,大有中兴之势,而牵引这大汉气数的便是自己眼前的这个关门弟子。而他却不知道,那天,正是刘协这个来自于二十一世纪的新兴人类踏上许昌的第一个晚上。

    在童渊观天空星象的同时,淮南一座不知名的山上却又一个老道与童渊望着同一片天空,脸上神情激动,最后却露出一丝会意的微笑,而荆州檀溪西岸便,一老者也观望了此景象,然后粘须笑道:“甚好,甚好!”然后便携童子转身回去,却道:“童儿收拾一下行囊,明日与我同去许昌!”

    当晚,刘协便带着众人回到宫中,连带那刺客一并带入,次日,刘协下诏封童渊为太傅,像这样的散官,刘协还是有任命权的,曹操自也不会干预。

    这一日,李晨前来禀报,那刺客已经痊愈,刘协遂让李晨将那人带到书房,李晨一惊:“皇上,将这刺客带上来太危险了!”

    李晨微微一笑,用嘴努了努坐在书案右侧的童渊,意思是说有师傅在,还怕什么?李晨会意,这童渊的功夫他可是亲眼见过的,于是也放下心来,领命去了。

    待他走后,刘协忽然站起来道:“师傅,来来来,咱们再走几招如何?”他这几日拼命练习枪法,不放过任何演练的时间,自觉进步神速,可偏偏在童渊手底下走不过三招,心中实在气恼,便缠着童渊与他比试。

    童渊摇头,他接受刘协的邀请,才同意进宫授艺,但他也是个闲云野鹤之人,并不习惯身在宫中,所以,只答应刘协教他半年,这也是刘协急着练习的主要原因,可刘协如此迫切,却违反武学的道义,于是叹道:“协儿,你要知道凡事欲速则不达,急进则必反之,不止武学如此,治理国家如此,世间万物皆是如此,你可明白?”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net/r8747/ 第一时间欣赏重生三国混帝王最新章节! 作者:心如刀割...所写的《重生三国混帝王》为转载作品,重生三国混帝王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重生三国混帝王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重生三国混帝王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重生三国混帝王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重生三国混帝王介绍:
BUG式的穿越,竟然意外穿越成为大汉天子。赵云、关羽等武将将随他支配,且看这一个小子如何玩转三国,如何混天地之帝王。重生三国混帝王已经完结,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重生三国混帝王,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重生三国混帝王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