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蜜饯山药度年关
花儿愁了半天,不过却发现大水哥一点也不发愁的样子,就念念叨叨地,把刚才想的跟他说了一遍,说完推了他一把,说他:我看你一点儿也不知道发愁,没心没肺的。
大水听了,说:“心肺你大水哥我目前还是有的。花儿,明天起天天上午都是年集了,趁这时候买东西的人也多,这会他们花钱也会狠下心来,过个年嘛。花儿,我们做点山药出去卖。”
花儿听了,没想到野山药还能卖钱,她极其地高兴,又知道大水哥原来早有主意了,就轻轻捶了他一下,“你既然有主意了,为什么不早说?”
“我们做的是蜜饯山药,里面放了蜂蜜的,这朝代的物价是沾甜的就贵,一般人平时哪舍得吃啊,所以,只有过个年啊元宵节啊才卖得动,早说了也没用。”
花儿高兴地嗔了他一眼。
明天是腊月二十三,是小年,也是灶王爷上天言好事的日子,要把这一家人一年的情况向玉帝作个口头汇报。古人是相当重视这个小年的。
因此今天,也就是腊月二十二的下午,大水和花儿估计着明天卖出的数量是30份,捡出山药来用筷子刮去山药皮,这活儿他们太熟悉了,天天都要把山药搀在饭里的。然后切成段,放进凉水里,去一去涩味,同时也防止山药变黑。
秋后最后采摘的酸枣他们没有全做成蜜饯,剩了有五六斤的样子,早已经全部风干。野蜂蜜还剩一多半,因为太甜,所以做酸枣蜜饯也是很省蜂蜜的。把酸枣拿出来一点洗干净,用刀稍微切碎一下,放入锅里用开水烫软,随即把山药放进去,再加入水和蜂蜜,小火让蜜水汤汁熬进去,也就成了。
把山药取出锅来晾凉后,切成块,他们计划4文钱一块,照着这个价儿的数量,他们切出了35块,家里留三块,另外2块用刀切得更细,切成小小的细片,算作明天先尝后买之用。
切出来后,酸枣红,山药黄,粘在一起,色泽光润。两个人各品尝了两个小细片,酸酸,甜甜,沙沙,味道很好,估计肯定能卖出去。
大冬天的,当然没有蓖麻叶子来包蜜饯了,大水用花儿做针线的粗棉绳子,一个一个地系起来,上面打了活扣,这样买主一拎就走,非常方便。那朝代的人,普通老百姓买东西是不在意包装的,实惠就行。
第二天天还没亮,就远远地听见镇里有放鞭炮的了,庆祝小年。大水和花儿也没有鞭炮,可是听着这鞭炮声,两人已经融入过年的气氛里,还没起床,两个人的心里就已经充满了节日的喜悦和对山药蜜饯的希望。
今天由花儿去卖蜜饯山药,她的广告能力更强一些。挎着新编的小挎篮,把蜜饯里外两层铺上布头接成的布块儿。
大水早做好了饭,把炕上的芦苇干草换了新的,来保证干燥保暖,做些杂活,又去兔栏洒了腥水。
大水洒完腥水的时候还不到中午,回来后发现花儿已经坐在兄妹屋的炕上,正在数刚挣来的120文钱。
“花儿,回来啦!”大水没想到她回来这么早。
“嗯。大水哥,全卖出去啦!嘻嘻。”花儿高兴啊。
“你是怎么呦喝的?”
“没怎么吆喝,我就多说今天是灶王爷上天言好事的日子,要用甜甜的好吃的东西糊上灶王爷的嘴,然后就好多人尝了后就立刻买了呀,都说甜,就卖得挺快的。”花儿说。
大水不得不佩服花儿,今天是腊月二十三的日子,灶王爷升天,正抓住了人们用甜食供奉灶王爷的心理。
晚上的时候,花儿把三块蜜饯也摆在灶台上,很虔诚地念叨着什么。尽管没有灶王的画像,就算有画像也没处贴,因为他们的灶台在屋外,但花儿还是恭恭敬敬地放好蜜饯。
大水自然是不信这些的,但看到花儿很虔诚的样子,知道这是一种信仰,会激励着花儿来年更努力过生活,大水也被渲染,在一旁默默看着,听着花儿的念叨,心里满是安静。
这个小年,可是两个人没有什么好东西可吃,就炖了干青蛙和干泥鳅,另外一个醋爆白菜,饭仍是山药二米饭,还做了个白菜萝卜汤,两个人吃得很是香甜。
晚饭后把灶台上的蜜饯山药收进屋里,大水一块,花儿两块,两人吃了。花儿开始还跟大水客气,我们一人一半吧,可她也知道,大水哥一定会让她多吃一块的。最后,花儿决定,两块就两块,跟他还客气什么!好甜!
两个人商量了,过一个年,怎么也要多买些粮食,于是买粮背粮的时候,就由大水去卖蜜饯山药,买其他不累人的过年物品时,就由花去卖蜜饯山药,不论怎么样,蛙儿岗尽量留人在家。这大年节下的,如果真丢点东西,年都过不好。
从腊月二十三到二十九的七天里,两个人一共卖出了蜜饯山药二百一十块,挣了840文钱,可花出去的也不少,50斤高粱米花350文,100斤麦糠花200文,这就足够了他们兄妹两个人两个月的口粮,10斤小米花120文,用于正月里偶尔改善生活,2斤白面花36文,过年,哪能不包顿饺子啊!
花儿对这样的花销,很是支持,因为这主意就是她出的,她觉得这意味着,他们最困难的日子,已经过去了,两个月后就早已是春天了!
其实她忽略了,即使春天来了,他们的日子也会难熬,因为常言说得好,青黄不接春三月啊。
腊月二十八这天,是花儿去的集市,今天他们特意多做了二十块蜜饯不卖,卖了三十块蜜饯后,花儿把剩下的蜜饯送给了郑掌柜的、刘奶奶、高大娘家的小翠和胡牙侩,并把自己剩下来的头花给小莹、刘奶奶、高大娘各一只,不在钱多钱少,有心意就成了。去正祥和送给小莹头花时,掌柜的直说花生油真好,明年要多多地供给他。
铁栓这么多天没敢去蛙儿岗,他感觉得出来,花儿对他去蛙儿岗很是不高兴。看见花儿今天来给奶奶送头花,他兴奋异常,又是倒茶又是拿为过年准备的零食,可是还是看不出花儿欢喜的样子,花儿的表现是,热情客气却不亲近,这让他很郁闷。
明天就是腊月二十九了,年集的最后一天了,花儿认为把该买的全买了,过年的东西,除了粮食,全是花儿一点一点买来的,买红纸7文,对联和福字花了12文,一挂一百个响的鞭炮10文,两只小蜡烛5文,一个擀面杖5文。
大水喜气洋洋地看了买来的粮食和其他物品,看着花儿一样一样地摆放收藏,忽然想到了什么,说是第二天他去赶集卖蜜饯,花儿看家,花儿也同意了,这样她留在家里做最后的打扫收拾。
062欢情喜意过大年
第二天临近中午,大水回来了。
回来后,上交给了花儿115文,花儿问大水哥怎么少了5文?大水掏出了个栊子,说,花儿,这是最差的栊子,价钱最便宜的了,可是哥看你每天总用那把剩了不到一半的半截栊子,还是当叫花时别人施舍的呢,哥知道你自己舍不得买,那就哥来买,过年了,咱省钱也不省在这5文钱,等日子好过了,哥再给你买好的。
花儿楞了一下,抢过了栊子,只说出了六个字:
“大水哥,你看你——”
然后跑到里间坐着去了,心说,大水哥感动人也不带这样的,她真的想买一把新栊子,也确实是舍不得。现在大水哥买来了,“败家子”三个字她却是无论如何也舍不得说出口了,毕竟女孩子喜欢倒饬啊。
花儿久久地把栊子紧紧攥在手里,然后又轻轻栊了几下头发,用得真顺手啊。花儿心想,这个傻大水哥,心思有时还挺细。
接下来吃中午饭,大水突鲁鲁地吃着,只是他没注意到,花儿偷看他的眼光里溢满了柔情和羞涩。
年前这九天,大水哥和花儿挣了840文,最后只剩了90文,几乎全花了,可是全是该花的,在花儿来说,即使大水哥给他买栊子,也是他该花的,谁让这蛙儿岗是他的呢,她为他打了多少工啊!嘻嘻,明年,还得为他打工下去……
第二天一大早,大水和花儿就在镇里和周围村中的鞭炮声里醒来了。大水贴对联,兄妹屋是土洞,就打了点浆糊,牢牢地贴在排子门上。至于福字,全贴在大大小小的坛子上。花儿在一边做早饭,一边看着大水贴对联,虽然她不识字,可是却看得喜气洋洋。
吃过了早饭,花儿才对着陶盆里的清水,认真地梳理着自己的头发,用的栊子当然是新的,是大水哥专门为她买来的。然后左右各插一朵头花,活泼俏皮,惹得大水哥多看她好几眼,让花儿心眼里透着高兴。
大水在一边用细柳条扎着灯笼,花儿仍是左右打扫,欢欢笑笑中,很快就到了黄昏。
花儿开始准备包饺子,这是他们住进蛙儿岗以来第一次吃到白面。至于饺子馅,他们没有买猪肉,舍不得,大水曾想套住兔子,也让花儿拦住了,那就用青蛙肉、白菜和的一小把韭菜做馅。韭菜早冻得没了青色,可因为韭菜畦上面盖了干草,韭菜根部还稍微有些绿意,就勉强采了一小把,放在饺子馅里是很提味的。
太阳落山后,大水在糊好了红纸的灯笼里插上两只小蜡烛,就要挂在兄妹屋门口,花儿停下包饺子的准备工作,说自己也要挂,就一个人挂一个,于是兄妹屋前两个大红灯笼挂了起来,映照着兄妹屋两侧的白雪。花儿看着这大红的灯笼就觉得喜兴,乐呵呵地看了好半天,才走进兄妹屋继续准备饺子馅。
两个人一起包饺子,结果饺子皮谁也擀不好,擀出来的饺子皮四方的长的三角的全有,两个人都哈哈大笑,不过最终还是擀出了圆的。
花儿先是准备两个菜,一个是炖青蛙,一个是炖泥鳅,反正也算是肉菜。她煮饺子的时候,大水把第六坛狗奶泡子酒启开了,看看究竟酿得怎么样,毕竟是深秋的时候才开始酿的,结果味道还可以,比起以前的几坛只是稍微差了一点,倒出一碗,又封了口,准备元宵节前再卖给郑掌柜的。
花儿看到酒又酿好了,更是欢喜了,吃饭前,花儿又整理了下头发与头花儿,出去看大水哥在兄妹屋外放了挂鞭,火光爆闪,鞭炮声声,刺鼻的火药味也是那么的醉人。放完鞭炮,两个人才坐下来,吃着菜,吃着饺子,一边与大水哥轮换着品上一口女儿红,几口下来,花儿的脸上就又是烧红了,跟头花交映着比拼娇艳。
“大水哥,过了今天,你就十六了,我愿大水哥给我找个好嫂子。”花儿忽然说。
“嘿嘿,”大水滋溜一口果酒,无所谓地说,“妹还没出嫁,哪有哥找媳妇的。”
花儿嘴上还是说着,“我瞧着小莹就不错。”心里却说,你敢找!找小莹不行,找谁都不行,除非找……于是脸更红了,偷偷瞄了大水哥一眼。
“你看你,又来了。小莹只是爱玩,跟我八竿子都打不着。倒是花儿,很多人家的女儿都十四岁放订,十五岁成亲,我也该为花打算了。再不行晚点,后年也行,然后我送妹妹上花轿。”
“你少提我!我不走,让大水哥就是娶不了嫂子,嘻嘻!”
大水本想还提铁栓来着,看花儿的意思根本对铁栓不上心,也就没敢再提。
一般的人家,大年夜要守岁,花儿和大水现在还不太讲究这个,太费灯油。临睡前,花儿给大水哥50文钱,自己拿了50文,当作压岁钱。
夜到子时的时候,兄妹屋外传来密集的爆竹声,兄妹两人听着听着,心情激荡。过了好久鞭炮声才停了下来,大水哥睡着了,花儿很久也没睡着,想着,也不知道大水哥心里有我没我,当然不是兄妹的那种,希望明年里,大水哥能明白我的心思。
爆竹声中一岁除。
第二天是立春节气,早晨,花儿朝大水一招水,大水急忙把压岁钱递了过去,压完岁了,钱要交公。
初一讲究拜年,大水是让花儿去的,小姑娘家花枝招展的,正好出去转转。花儿喜气洋洋地梳洗了,簪上两朵头花,反复问大水,这样行吗?大水啧啧着说,很好看。
花儿去郑掌柜家、高大娘家、刘奶奶家转了一圈,小莹、小翠、刘奶奶都夸花儿越来越俊俏了,花儿听了喜滋滋的。铁栓爹娘当然也回家了,两口子一起出去给别人拜年,所以花儿没见到。
铁栓呆呆地偷看了花儿许久,看得心里突突乱跳,花儿却是并不在意。
062欢情喜意过大年
第二天临近中午,大水回来了。
回来后,上交给了花儿115文,花儿问大水哥怎么少了5文?大水掏出了个栊子,说,花儿,这是最差的栊子,价钱最便宜的了,可是哥看你每天总用那把剩了不到一半的半截栊子,还是当叫花时别人施舍的呢,哥知道你自己舍不得买,那就哥来买,过年了,咱省钱也不省在这5文钱,等日子好过了,哥再给你买好的。
花儿楞了一下,抢过了栊子,只说出了六个字:
“大水哥,你看你——”
然后跑到里间坐着去了,心说,大水哥感动人也不带这样的,她真的想买一把新栊子,也确实是舍不得。现在大水哥买来了,“败家子”三个字她却是无论如何也舍不得说出口了,毕竟女孩子喜欢倒饬啊。
花儿久久地把栊子紧紧攥在手里,然后又轻轻栊了几下头发,用得真顺手啊。花儿心想,这个傻大水哥,心思有时还挺细。
接下来吃中午饭,大水突鲁鲁地吃着,只是他没注意到,花儿偷看他的眼光里溢满了柔情和羞涩。
年前这九天,大水哥和花儿挣了840文,最后只剩了90文,几乎全花了,可是全是该花的,在花儿来说,即使大水哥给他买栊子,也是他该花的,谁让这蛙儿岗是他的呢,她为他打了多少工啊!嘻嘻,明年,还得为他打工下去……
第二天一大早,大水和花儿就在镇里和周围村中的鞭炮声里醒来了。大水贴对联,兄妹屋是土洞,就打了点浆糊,牢牢地贴在排子门上。至于福字,全贴在大大小小的坛子上。花儿在一边做早饭,一边看着大水贴对联,虽然她不识字,可是却看得喜气洋洋。
吃过了早饭,花儿才对着陶盆里的清水,认真地梳理着自己的头发,用的栊子当然是新的,是大水哥专门为她买来的。然后左右各插一朵头花,活泼俏皮,惹得大水哥多看她好几眼,让花儿心眼里透着高兴。
大水在一边用细柳条扎着灯笼,花儿仍是左右打扫,欢欢笑笑中,很快就到了黄昏。
花儿开始准备包饺子,这是他们住进蛙儿岗以来第一次吃到白面。至于饺子馅,他们没有买猪肉,舍不得,大水曾想套住兔子,也让花儿拦住了,那就用青蛙肉、白菜和的一小把韭菜做馅。韭菜早冻得没了青色,可因为韭菜畦上面盖了干草,韭菜根部还稍微有些绿意,就勉强采了一小把,放在饺子馅里是很提味的。
太阳落山后,大水在糊好了红纸的灯笼里插上两只小蜡烛,就要挂在兄妹屋门口,花儿停下包饺子的准备工作,说自己也要挂,就一个人挂一个,于是兄妹屋前两个大红灯笼挂了起来,映照着兄妹屋两侧的白雪。花儿看着这大红的灯笼就觉得喜兴,乐呵呵地看了好半天,才走进兄妹屋继续准备饺子馅。
两个人一起包饺子,结果饺子皮谁也擀不好,擀出来的饺子皮四方的长的三角的全有,两个人都哈哈大笑,不过最终还是擀出了圆的。
花儿先是准备两个菜,一个是炖青蛙,一个是炖泥鳅,反正也算是肉菜。她煮饺子的时候,大水把第六坛狗奶泡子酒启开了,看看究竟酿得怎么样,毕竟是深秋的时候才开始酿的,结果味道还可以,比起以前的几坛只是稍微差了一点,倒出一碗,又封了口,准备元宵节前再卖给郑掌柜的。
花儿看到酒又酿好了,更是欢喜了,吃饭前,花儿又整理了下头发与头花儿,出去看大水哥在兄妹屋外放了挂鞭,火光爆闪,鞭炮声声,刺鼻的火药味也是那么的醉人。放完鞭炮,两个人才坐下来,吃着菜,吃着饺子,一边与大水哥轮换着品上一口女儿红,几口下来,花儿的脸上就又是烧红了,跟头花交映着比拼娇艳。
“大水哥,过了今天,你就十六了,我愿大水哥给我找个好嫂子。”花儿忽然说。
“嘿嘿,”大水滋溜一口果酒,无所谓地说,“妹还没出嫁,哪有哥找媳妇的。”
花儿嘴上还是说着,“我瞧着小莹就不错。”心里却说,你敢找!找小莹不行,找谁都不行,除非找……于是脸更红了,偷偷瞄了大水哥一眼。
“你看你,又来了。小莹只是爱玩,跟我八竿子都打不着。倒是花儿,很多人家的女儿都十四岁放订,十五岁成亲,我也该为花打算了。再不行晚点,后年也行,然后我送妹妹上花轿。”
“你少提我!我不走,让大水哥就是娶不了嫂子,嘻嘻!”
大水本想还提铁栓来着,看花儿的意思根本对铁栓不上心,也就没敢再提。
一般的人家,大年夜要守岁,花儿和大水现在还不太讲究这个,太费灯油。临睡前,花儿给大水哥50文钱,自己拿了50文,当作压岁钱。
夜到子时的时候,兄妹屋外传来密集的爆竹声,兄妹两人听着听着,心情激荡。过了好久鞭炮声才停了下来,大水哥睡着了,花儿很久也没睡着,想着,也不知道大水哥心里有我没我,当然不是兄妹的那种,希望明年里,大水哥能明白我的心思。
爆竹声中一岁除。
第二天是立春节气,早晨,花儿朝大水一招水,大水急忙把压岁钱递了过去,压完岁了,钱要交公。
初一讲究拜年,大水是让花儿去的,小姑娘家花枝招展的,正好出去转转。花儿喜气洋洋地梳洗了,簪上两朵头花,反复问大水,这样行吗?大水啧啧着说,很好看。
花儿去郑掌柜家、高大娘家、刘奶奶家转了一圈,小莹、小翠、刘奶奶都夸花儿越来越俊俏了,花儿听了喜滋滋的。铁栓爹娘当然也回家了,两口子一起出去给别人拜年,所以花儿没见到。
铁栓呆呆地偷看了花儿许久,看得心里突突乱跳,花儿却是并不在意。
063场面那叫一个乱
初九,大水把最后一坛酒送到正祥和,告诉郑掌柜的,这坛酒酿得晚,滋味差了些,只要掌柜的300文,掌柜的尝了尝,与以前的酒相比也差不了多少,看大水这么实在很是高兴,给了350文。从初十到正月十五,又是每天都是集,大水又做起了蜜饯山药,还是大水和花儿轮流去卖。仍是一天卖30块,4文一块,卖了六天,最后一天,花22文买了一斤糥米,又买了一挂鞭和两只放在灯笼里的小蜡烛。
从买下蛙儿岗以来,他们从4文钱重新开始,到现在又有了2673文钱,又拿1000文换了一次银子,现在是二两银子零673文的钱财。
这种进项速度,一般农家是不会有的,他们眼里的荒岗,在大水两人看来就是宝贝,所以大水和花儿深深地感激和爱恋着蛙儿岗。当然,花儿其实更感激和爱恋蛙儿岗里的一个人,没有他,岗照样是荒岗。
今天买的糯米面是用来包元宵的,正月里面,月圆人圆嘛。花儿像过年一样,也是在兄妹屋外面挂上了红灯笼,然后包元宵,把糯米面烫了,用一点蜂蜜拌上早前榨油剩下的花生渣子做馅,包成元宵。大水烧火,花儿等水开后下元宵,元宵浮上来再煮两开,就熟了。
吃前仍是放一挂鞭炮,此时镇里的鞭炮已经响成一片了。
没想到花生渣的馅煮出来后竟然这么香!加上蜂蜜,又是这么甜!
一顿元宵,吃出了对未来圆圆满满的向往。
花儿拉了大水哥的手,走出兄妹屋。天上月皎皎,屋口灯笼红,蛙儿岗全笼罩在清凉的月色下。花儿想起了去年,在荷花湾两人度过的中秋,那夜她幸福得哭了,现在她只有向往,那种向往,像月儿一样圆圆的……
冰雪消融的速度明显在加快,大水在小河边凿冰取水就可以体会出来,何况,蛙儿岗向阳一面的积雪在迅速地消融着。
出了正月,已经是惊蛰节气了。
小虫子还没从土里钻出来,但青蒿经历了一冬的枯黄草叶上,已经隐隐泛出了新绿。天气明显转暖了。
这一个冬天,三只母鸡冻不着饿不着,草籽碎蜗牛干菜甚至麦糠地喂着,一到天黑前就把苇帘子挂在鸡窝门口,经过了一冬的养精蓄锐,今天,花儿发现二咕咕从鸡窝上的产蛋窝里出来,咯答咯答叫个不停,过去一看,原来生蛋了!
花儿欣喜异常,拾了蛋后,专门奖励给二咕咕一把草籽。
大水听了也很高兴,用极淡的花椒盐水洒了鸡窝鸡栏,找来艾草干叶,铺在鸡窝里,最后,告诉花儿,晚上喂鸡的时候,在鸡食里加一点点侧柏籽,侧柏在蛙儿岗上也有几棵。
花儿问为什么,大水说,开春的时候要防一下鸡得病。
在花儿看来,这简直是胡鼓捣,可是大水这样胡鼓捣之后的二十天,突然暴发了鸡瘟,镇上的鸡,几天内几乎死绝了。后来一打听,方圆几十里,全闹鸡瘟,没有多少鸡能活下来。
而大水家的三只鸡,或许离别人家远一点,或许真是大水的瞎鼓捣起了作用,还照样健健康康地活着,天天在鸡栏内跑来跑去,咕咕咕地欢叫,并且,偶尔下一个蛋,偶尔下两个蛋。
花儿庆幸的同时,也分外高兴,看着自己家的三只母鸡,怎么看怎么像凤凰。今年,鸡蛋、鸡肉、鸡仔的价格全会涨上去的。鸡蛋对这时候的人来说,简直等同于硬货币啊。
果然,不久后,鸡蛋的价格几乎翻了一倍,由50文一斤涨到80文一斤。花儿手里有近二百个蛋,她在想卖不卖。
可巧不巧的是,小莹又来兄妹屋玩了,并且,是和铁栓一起来的。
两个人出了街就遇到了一起,小莹是来玩的,铁栓是干什么来的,小莹就不知道了。
同龄少男少女在一起,总是非常热闹,铁栓找着借口跟花儿搭话,花儿则是一心警惕着小莹,大水跟两人全是客套话,小莹呢,东一榔头,西一棒槌。
以下是几个人的一段对话,听听是怎么暗含机关的。
“花儿,春天来了,奶奶要我来问你做不做夹衣?”铁栓说。
“铁栓哥,我和大水哥脱了棉衣换单衣,没钱做夹衣。小莹,大水哥那儿太靠近屋口,冷,你来里边跟我坐一起吧。”花儿说。
小莹说:“没事儿,一会儿我们去喂鸡好不好?”
大水说:“你们两个别光说话,喝碗水吧。”
“对了,你们家里有鸡蛋吗,我舅舅的酒庄买不上来鸡蛋,都急疯了。”小莹说。
“这一热一冷的,棉衣马上换成单衣,会受寒的。”铁栓说。
大水还在劝:“别客气,你们喝,你们喝。”
场面那叫一个乱啊!
大水忽然从刚才纷乱复杂的话中听出点东西:“小莹,你说郑掌柜的买不上来鸡蛋了是吗?”
纷乱终于停止,大家全在听大水说话。
“嗯,舅舅85文一斤进货,一天买不进二十个鸡蛋,可做菜要用啊,舅舅急死了都。”小莹也替舅舅发愁。
“我这儿有二百个左右的鸡蛋,我卖给你舅舅吧。”大水马上说道。
“好啊好啊!”小莹拍手笑着。
花儿有点不乐意,大水哥为什么不同自己商量一下啊,可是这个价格已经不低了。
于是四人一起去镇上,小莹、花儿和大水,一个提篮、一人背篓、一人背筐,把二百个蛋分了,不是沉的原因,而是怕鸡蛋碎了,既然有这么多人,那就分开来背。只有铁栓什么负担全没有,他非常地不自在。也是,大水和花儿背鸡蛋那是自己的事情,小莹为的是自己舅舅的事情,拿些鸡蛋是应该的,但铁栓什么关系也搭不上啊。
铁栓对花儿说:“这篓子我替你背吧。”
花儿说:“谢了铁栓哥,不重。”说完,瞟了一眼大水哥,见大水哥满不在意,还故意向前紧走了几步,离她和铁栓远一些,花儿心里就是一沉,她又是生气,又是难过,索性离铁栓更远了一些。
小莹则还是没心没肺的样子,说来笑去。
回到镇上,铁栓就郁闷地告辞了,大水看了花儿一眼,不知道说什么好,只好三个人一起去了正祥和。
郑掌柜见突然有了这么多鸡蛋,自然是高兴万分,这些天真是收不上鸡蛋来。大水的鸡吃得好,所以鸡蛋的个头大,分量足,九个就够一斤,上秤一称,一共23斤3两,总价是1980文,给了一两银子,和980文钱。
大水和花儿的钱,折合成铜钱的话,一共有3653文,快四两银子了,这几乎是一般农家一年的进项。
063场面那叫一个乱
初九,大水把最后一坛酒送到正祥和,告诉郑掌柜的,这坛酒酿得晚,滋味差了些,只要掌柜的300文,掌柜的尝了尝,与以前的酒相比也差不了多少,看大水这么实在很是高兴,给了350文。从初十到正月十五,又是每天都是集,大水又做起了蜜饯山药,还是大水和花儿轮流去卖。仍是一天卖30块,4文一块,卖了六天,最后一天,花22文买了一斤糥米,又买了一挂鞭和两只放在灯笼里的小蜡烛。
从买下蛙儿岗以来,他们从4文钱重新开始,到现在又有了2673文钱,又拿1000文换了一次银子,现在是二两银子零673文的钱财。
这种进项速度,一般农家是不会有的,他们眼里的荒岗,在大水两人看来就是宝贝,所以大水和花儿深深地感激和爱恋着蛙儿岗。当然,花儿其实更感激和爱恋蛙儿岗里的一个人,没有他,岗照样是荒岗。
今天买的糯米面是用来包元宵的,正月里面,月圆人圆嘛。花儿像过年一样,也是在兄妹屋外面挂上了红灯笼,然后包元宵,把糯米面烫了,用一点蜂蜜拌上早前榨油剩下的花生渣子做馅,包成元宵。大水烧火,花儿等水开后下元宵,元宵浮上来再煮两开,就熟了。
吃前仍是放一挂鞭炮,此时镇里的鞭炮已经响成一片了。
没想到花生渣的馅煮出来后竟然这么香!加上蜂蜜,又是这么甜!
一顿元宵,吃出了对未来圆圆满满的向往。
花儿拉了大水哥的手,走出兄妹屋。天上月皎皎,屋口灯笼红,蛙儿岗全笼罩在清凉的月色下。花儿想起了去年,在荷花湾两人度过的中秋,那夜她幸福得哭了,现在她只有向往,那种向往,像月儿一样圆圆的……
冰雪消融的速度明显在加快,大水在小河边凿冰取水就可以体会出来,何况,蛙儿岗向阳一面的积雪在迅速地消融着。
出了正月,已经是惊蛰节气了。
小虫子还没从土里钻出来,但青蒿经历了一冬的枯黄草叶上,已经隐隐泛出了新绿。天气明显转暖了。
这一个冬天,三只母鸡冻不着饿不着,草籽碎蜗牛干菜甚至麦糠地喂着,一到天黑前就把苇帘子挂在鸡窝门口,经过了一冬的养精蓄锐,今天,花儿发现二咕咕从鸡窝上的产蛋窝里出来,咯答咯答叫个不停,过去一看,原来生蛋了!
花儿欣喜异常,拾了蛋后,专门奖励给二咕咕一把草籽。
大水听了也很高兴,用极淡的花椒盐水洒了鸡窝鸡栏,找来艾草干叶,铺在鸡窝里,最后,告诉花儿,晚上喂鸡的时候,在鸡食里加一点点侧柏籽,侧柏在蛙儿岗上也有几棵。
花儿问为什么,大水说,开春的时候要防一下鸡得病。
在花儿看来,这简直是胡鼓捣,可是大水这样胡鼓捣之后的二十天,突然暴发了鸡瘟,镇上的鸡,几天内几乎死绝了。后来一打听,方圆几十里,全闹鸡瘟,没有多少鸡能活下来。
而大水家的三只鸡,或许离别人家远一点,或许真是大水的瞎鼓捣起了作用,还照样健健康康地活着,天天在鸡栏内跑来跑去,咕咕咕地欢叫,并且,偶尔下一个蛋,偶尔下两个蛋。
花儿庆幸的同时,也分外高兴,看着自己家的三只母鸡,怎么看怎么像凤凰。今年,鸡蛋、鸡肉、鸡仔的价格全会涨上去的。鸡蛋对这时候的人来说,简直等同于硬货币啊。
果然,不久后,鸡蛋的价格几乎翻了一倍,由50文一斤涨到80文一斤。花儿手里有近二百个蛋,她在想卖不卖。
可巧不巧的是,小莹又来兄妹屋玩了,并且,是和铁栓一起来的。
两个人出了街就遇到了一起,小莹是来玩的,铁栓是干什么来的,小莹就不知道了。
同龄少男少女在一起,总是非常热闹,铁栓找着借口跟花儿搭话,花儿则是一心警惕着小莹,大水跟两人全是客套话,小莹呢,东一榔头,西一棒槌。
以下是几个人的一段对话,听听是怎么暗含机关的。
“花儿,春天来了,奶奶要我来问你做不做夹衣?”铁栓说。
“铁栓哥,我和大水哥脱了棉衣换单衣,没钱做夹衣。小莹,大水哥那儿太靠近屋口,冷,你来里边跟我坐一起吧。”花儿说。
小莹说:“没事儿,一会儿我们去喂鸡好不好?”
大水说:“你们两个别光说话,喝碗水吧。”
“对了,你们家里有鸡蛋吗,我舅舅的酒庄买不上来鸡蛋,都急疯了。”小莹说。
“这一热一冷的,棉衣马上换成单衣,会受寒的。”铁栓说。
大水还在劝:“别客气,你们喝,你们喝。”
场面那叫一个乱啊!
大水忽然从刚才纷乱复杂的话中听出点东西:“小莹,你说郑掌柜的买不上来鸡蛋了是吗?”
纷乱终于停止,大家全在听大水说话。
“嗯,舅舅85文一斤进货,一天买不进二十个鸡蛋,可做菜要用啊,舅舅急死了都。”小莹也替舅舅发愁。
“我这儿有二百个左右的鸡蛋,我卖给你舅舅吧。”大水马上说道。
“好啊好啊!”小莹拍手笑着。
花儿有点不乐意,大水哥为什么不同自己商量一下啊,可是这个价格已经不低了。
于是四人一起去镇上,小莹、花儿和大水,一个提篮、一人背篓、一人背筐,把二百个蛋分了,不是沉的原因,而是怕鸡蛋碎了,既然有这么多人,那就分开来背。只有铁栓什么负担全没有,他非常地不自在。也是,大水和花儿背鸡蛋那是自己的事情,小莹为的是自己舅舅的事情,拿些鸡蛋是应该的,但铁栓什么关系也搭不上啊。
铁栓对花儿说:“这篓子我替你背吧。”
花儿说:“谢了铁栓哥,不重。”说完,瞟了一眼大水哥,见大水哥满不在意,还故意向前紧走了几步,离她和铁栓远一些,花儿心里就是一沉,她又是生气,又是难过,索性离铁栓更远了一些。
小莹则还是没心没肺的样子,说来笑去。
回到镇上,铁栓就郁闷地告辞了,大水看了花儿一眼,不知道说什么好,只好三个人一起去了正祥和。
郑掌柜见突然有了这么多鸡蛋,自然是高兴万分,这些天真是收不上鸡蛋来。大水的鸡吃得好,所以鸡蛋的个头大,分量足,九个就够一斤,上秤一称,一共23斤3两,总价是1980文,给了一两银子,和980文钱。
大水和花儿的钱,折合成铜钱的话,一共有3653文,快四两银子了,这几乎是一般农家一年的进项。
064大水一天没回来
064大水一天没回来
四两银子确实是一般农家一年的进项,可是一般农家也不会挨饿,要知道,一般农家是有田有地的,而大水和花儿,买粮食是一个大花销。蛙儿岗给人希望,更多是在夏秋季节,而此时,几乎真是个荒岗。
大水和花儿的粮食,还能吃半个多月,到二月(指的是农历,那时候没有公历,以后不再多提,)下旬,山药、白菜、高粱米、麦糠几乎全会吃光了,只有萝卜还必须剩一些,将来套兔子用。
他们决定,今年,一定要在蛙儿岗上种上粮食。
毕竟还有半个月,而且手头有点钱,暂时还过得去。
天气越来越暖和,在花儿盼着一天拾三个蛋的时候,咕小妹就是不下蛋,天天在鸡窝上供鸡下蛋的窝里趴着,占着下蛋的窝不出来,除了喝水,连鸡食都吃得很少了。
咕小妹趴窝了,想要孵小鸡了。
鸡在春季气温回升,还有在盛夏气温太高的时候全容易趴窝,趴窝就不会生蛋,所以人们常常不让鸡趴窝,用倒吊在树上、泼凉水等办法,制止鸡趴窝。
可是现在花儿却满心高兴,因为她有二十个种蛋,今年闹鸡瘟,到时候孵小鸡卖,或等小鸡再长大了生蛋卖全能挣更多的钱啊,这么大范围的鸡瘟后果不是一时半刻就能缓解的。方圆几十里,一年能恢复鸡的数量就不错了。
花儿马上在篓子里放入干草,放进二十个种蛋,把咕小妹抱进去,咕小妹立刻趴在了蛋上。这时孵小鸡,是不能在露天地里的,太冷,于是把篓子抱进了兄妹屋里。二十一天后,小鸡就会破壳了。
现在是初春,地里种东西还早,买下了蛙儿岗,就可以光明正大地开荒了,岗顶和团圆坡已经翻好了地,小河这边的地有一亩多,大水去翻好了,加上凤凰坡,蛙儿岗平整的土地就这四块。
几个月来积攒了不少的草灰,加上鸡粪,混上干草,在凤凰坡沤着。
花儿每天都要专门喂一下咕小妹,可是鸡在孵蛋的时间里,吃得很少,花儿也无可奈何,只有多喂水,然后从鸡肚子底下拿出一枚蛋来,已经被咕小妹翻弄得溜光圆滑了,对着日头照,里面已经有小鸡的影子了,咕小妹妹咯咯地叫着,意思是,把我的蛋还给我,花儿也怕闪了蛋,赶忙又放到鸡的身下。
这样的事情,花儿天天干。
眼看着春分了,白天越来越长,两人的棉衣很快要穿不住了,但二八月乱穿衣,天气也是时冷时热,两个人还是穿着棉衣。
从卖蛋时大水躲着花儿和铁栓来看,花儿知道大水想成全她和铁栓,花儿心里特别地难受,大水是真把她当妹妹了,可是她的心,已经被大水装得满满的,都快漾出来,怎么能装得下别人呢?
心里难受,日子还要照常过下去,吃的菜倒是还有,腌萝卜腌白菜两坛子没吃多少,小干鱼还有点,眼看着粮食几乎吃没了,还怎么过啊?都说春天来了,日子会好过,其实这蛙儿岗春天几乎没有进项。虽然开了荒,但是就算种了庄稼,也得几个月后才有收获。青蛙、田螺不到夏天是没有的,究竟怎么过活呢?
花儿把情况跟大水说了,然后拉住大水的衣襟:“大水哥,你有啥主意?”
大水说:“我也在想这个事儿,不行就花铜钱去买粮食吧。”
花儿立刻急了,摇着大水哥的胳膊:“那花钱不得如流水啊!”
大水说:“我是真没有办法了。”
花儿撒娇:“你是我哥,你就要拿办法,你不是说钱留着盖房吗,平日里我还指望你吃饭哪!”
“是啊,我是要拿办法,我是哥……”
大水对花儿一直拽着自己的衣襟不撒手,感觉到了妹妹的信任与依赖,可是他确实山穷水尽,没有一点点的办法了,只有花钱买粮食,像蒲公英那样的草药,春天不是采的时候,田螺只有夏天才钻出来,怎么办啊,怎么办啊!
大水良久才说:“是我让花儿受苦了,我这哥没当好。”
“哥,你说什么哪!”花儿看大水哥的脸色不对,大水哥满脸的愧疚。
大水自顾自地接着说:“让哥想想,让哥好好想想。”
然后轻轻推开了花儿拽着衣襟的手,走开了。
没想到这整整的一天,大水没回来。
花儿开始以为他干活去了,自己就继续发愁粮食的事情。可是中午,花儿做好了饭,大水哥也没回来吃饭,花儿有些沉不住气了,往常他出去,是一定要告诉她的,可是这一次,他走开的时候,什么也没有说啊,花儿也没心思吃午饭了,去蛙儿岗上转了一圈,也没看到大水哥的身影,直等到黄昏,人还未归,花儿顿时慌神了,回想起了今天说的话,是不是说得重了。是的,她是要指望着大水哥过活,可眼下正是青黄不接的时候,难道让大水哥变戏法一样变出粮食不成?
大水哥肯定是烦恼到了极点,才离开的,是她让大水哥为难的,这一天,他什么也没吃……
想到这儿,花儿哭了……
天已擦黑,大水终于回来了,看到坐在兄妹屋门口树墩上直直坐着的花儿,说了声:“花儿。”
花儿这才终于放下了一颗提着的心,想上去踢他,打他,至少也要骂他,可是瞪他片刻,只说了一声:“你回来了啊……”眼泪就又流了下来。
大水连忙说:“这儿冷,别在这儿坐着,进屋去。”上前拉起了花儿,大水并不知道,花儿已经在这里等了他一下午,冷冷地直坐到现在。
两个人全是都只吃了早饭,于是掌灯吃了热过的饭,平时是不会点灯的,只是今天太晚了。
看花儿默默地吃着,大水说:“花儿,赶紧吃,吃完了哥说说打算。”大水已经没有了早上颓唐的模样。
“嗯。”
熄了灯,一片黑暗,两人躺在炕上。
“花儿,除了花钱买粮,我们已经没有别的办法了,春天有野菜,但野菜不能跟山药一样管饱,所以只有实实在在地买粮吃,这个哥实在是没有办法了。但是,我能把钱提前挣回来。”
“哥,我早上不是故意的。”
“我当然知道,是我这个哥没当好。”
“哥——”花儿拦住了他。
“花儿,咱拿手的东西有两样,一样是红蓼辣味水,一样是花生油。我们先拿辣味水来做文章。”
“做什么文章?”
“我们种大豆,煮辣味毛豆卖。只是清明前后种下,得两个月才能长出毛豆来,不等成熟就能煮毛豆卖钱,虽然得两个月,那也比卖田螺的时节早得多,谷子成熟就更晚了。这两个月过后,我们就有周转钱了,就算再买粮食也不怕了。”
“好,”花儿听了也是高兴,“大水哥,听你的。”
“春天我们种早谷早高粱,多种花生,只要过了谷子收获的时节,我保证,哥从此不再让花儿挨饿了。”大水望着黑暗的兄妹屋顶,坚决地说。
“你这一天去哪了?”花儿想起来,仍是后悔,又有些幽怨。
“心烦想好事儿呗,我想着早晚要为花儿起一所好房子,就去了镇南的砖窑,看了看青砖红瓦,然后就近找个地方躺了一天,想出了煮毛豆的办法。”
“你躺了整整一天?”
“嗯,整整一天才最后想出办法来的。那啥,你是想让我整整溜达一天?”
花儿猛地从被里探出身来,捶打着大水,“你知道这一天我多揪心!”然后趴在大水的被上抽泣了起来……
064大水一天没回来
064大水一天没回来
四两银子确实是一般农家一年的进项,可是一般农家也不会挨饿,要知道,一般农家是有田有地的,而大水和花儿,买粮食是一个大花销。蛙儿岗给人希望,更多是在夏秋季节,而此时,几乎真是个荒岗。
大水和花儿的粮食,还能吃半个多月,到二月(指的是农历,那时候没有公历,以后不再多提,)下旬,山药、白菜、高粱米、麦糠几乎全会吃光了,只有萝卜还必须剩一些,将来套兔子用。
他们决定,今年,一定要在蛙儿岗上种上粮食。
毕竟还有半个月,而且手头有点钱,暂时还过得去。
天气越来越暖和,在花儿盼着一天拾三个蛋的时候,咕小妹就是不下蛋,天天在鸡窝上供鸡下蛋的窝里趴着,占着下蛋的窝不出来,除了喝水,连鸡食都吃得很少了。
咕小妹趴窝了,想要孵小鸡了。
鸡在春季气温回升,还有在盛夏气温太高的时候全容易趴窝,趴窝就不会生蛋,所以人们常常不让鸡趴窝,用倒吊在树上、泼凉水等办法,制止鸡趴窝。
可是现在花儿却满心高兴,因为她有二十个种蛋,今年闹鸡瘟,到时候孵小鸡卖,或等小鸡再长大了生蛋卖全能挣更多的钱啊,这么大范围的鸡瘟后果不是一时半刻就能缓解的。方圆几十里,一年能恢复鸡的数量就不错了。
花儿马上在篓子里放入干草,放进二十个种蛋,把咕小妹抱进去,咕小妹立刻趴在了蛋上。这时孵小鸡,是不能在露天地里的,太冷,于是把篓子抱进了兄妹屋里。二十一天后,小鸡就会破壳了。
现在是初春,地里种东西还早,买下了蛙儿岗,就可以光明正大地开荒了,岗顶和团圆坡已经翻好了地,小河这边的地有一亩多,大水去翻好了,加上凤凰坡,蛙儿岗平整的土地就这四块。
几个月来积攒了不少的草灰,加上鸡粪,混上干草,在凤凰坡沤着。
花儿每天都要专门喂一下咕小妹,可是鸡在孵蛋的时间里,吃得很少,花儿也无可奈何,只有多喂水,然后从鸡肚子底下拿出一枚蛋来,已经被咕小妹翻弄得溜光圆滑了,对着日头照,里面已经有小鸡的影子了,咕小妹妹咯咯地叫着,意思是,把我的蛋还给我,花儿也怕闪了蛋,赶忙又放到鸡的身下。
这样的事情,花儿天天干。
眼看着春分了,白天越来越长,两人的棉衣很快要穿不住了,但二八月乱穿衣,天气也是时冷时热,两个人还是穿着棉衣。
从卖蛋时大水躲着花儿和铁栓来看,花儿知道大水想成全她和铁栓,花儿心里特别地难受,大水是真把她当妹妹了,可是她的心,已经被大水装得满满的,都快漾出来,怎么能装得下别人呢?
心里难受,日子还要照常过下去,吃的菜倒是还有,腌萝卜腌白菜两坛子没吃多少,小干鱼还有点,眼看着粮食几乎吃没了,还怎么过啊?都说春天来了,日子会好过,其实这蛙儿岗春天几乎没有进项。虽然开了荒,但是就算种了庄稼,也得几个月后才有收获。青蛙、田螺不到夏天是没有的,究竟怎么过活呢?
花儿把情况跟大水说了,然后拉住大水的衣襟:“大水哥,你有啥主意?”
大水说:“我也在想这个事儿,不行就花铜钱去买粮食吧。”
花儿立刻急了,摇着大水哥的胳膊:“那花钱不得如流水啊!”
大水说:“我是真没有办法了。”
花儿撒娇:“你是我哥,你就要拿办法,你不是说钱留着盖房吗,平日里我还指望你吃饭哪!”
“是啊,我是要拿办法,我是哥……”
大水对花儿一直拽着自己的衣襟不撒手,感觉到了妹妹的信任与依赖,可是他确实山穷水尽,没有一点点的办法了,只有花钱买粮食,像蒲公英那样的草药,春天不是采的时候,田螺只有夏天才钻出来,怎么办啊,怎么办啊!
大水良久才说:“是我让花儿受苦了,我这哥没当好。”
“哥,你说什么哪!”花儿看大水哥的脸色不对,大水哥满脸的愧疚。
大水自顾自地接着说:“让哥想想,让哥好好想想。”
然后轻轻推开了花儿拽着衣襟的手,走开了。
没想到这整整的一天,大水没回来。
花儿开始以为他干活去了,自己就继续发愁粮食的事情。可是中午,花儿做好了饭,大水哥也没回来吃饭,花儿有些沉不住气了,往常他出去,是一定要告诉她的,可是这一次,他走开的时候,什么也没有说啊,花儿也没心思吃午饭了,去蛙儿岗上转了一圈,也没看到大水哥的身影,直等到黄昏,人还未归,花儿顿时慌神了,回想起了今天说的话,是不是说得重了。是的,她是要指望着大水哥过活,可眼下正是青黄不接的时候,难道让大水哥变戏法一样变出粮食不成?
大水哥肯定是烦恼到了极点,才离开的,是她让大水哥为难的,这一天,他什么也没吃……
想到这儿,花儿哭了……
天已擦黑,大水终于回来了,看到坐在兄妹屋门口树墩上直直坐着的花儿,说了声:“花儿。”
花儿这才终于放下了一颗提着的心,想上去踢他,打他,至少也要骂他,可是瞪他片刻,只说了一声:“你回来了啊……”眼泪就又流了下来。
大水连忙说:“这儿冷,别在这儿坐着,进屋去。”上前拉起了花儿,大水并不知道,花儿已经在这里等了他一下午,冷冷地直坐到现在。
两个人全是都只吃了早饭,于是掌灯吃了热过的饭,平时是不会点灯的,只是今天太晚了。
看花儿默默地吃着,大水说:“花儿,赶紧吃,吃完了哥说说打算。”大水已经没有了早上颓唐的模样。
“嗯。”
熄了灯,一片黑暗,两人躺在炕上。
“花儿,除了花钱买粮,我们已经没有别的办法了,春天有野菜,但野菜不能跟山药一样管饱,所以只有实实在在地买粮吃,这个哥实在是没有办法了。但是,我能把钱提前挣回来。”
“哥,我早上不是故意的。”
“我当然知道,是我这个哥没当好。”
“哥——”花儿拦住了他。
“花儿,咱拿手的东西有两样,一样是红蓼辣味水,一样是花生油。我们先拿辣味水来做文章。”
“做什么文章?”
“我们种大豆,煮辣味毛豆卖。只是清明前后种下,得两个月才能长出毛豆来,不等成熟就能煮毛豆卖钱,虽然得两个月,那也比卖田螺的时节早得多,谷子成熟就更晚了。这两个月过后,我们就有周转钱了,就算再买粮食也不怕了。”
“好,”花儿听了也是高兴,“大水哥,听你的。”
“春天我们种早谷早高粱,多种花生,只要过了谷子收获的时节,我保证,哥从此不再让花儿挨饿了。”大水望着黑暗的兄妹屋顶,坚决地说。
“你这一天去哪了?”花儿想起来,仍是后悔,又有些幽怨。
“心烦想好事儿呗,我想着早晚要为花儿起一所好房子,就去了镇南的砖窑,看了看青砖红瓦,然后就近找个地方躺了一天,想出了煮毛豆的办法。”
“你躺了整整一天?”
“嗯,整整一天才最后想出办法来的。那啥,你是想让我整整溜达一天?”
花儿猛地从被里探出身来,捶打着大水,“你知道这一天我多揪心!”然后趴在大水的被上抽泣了起来……
065多少情缘付与春
野草已经钻出了芽,柳梢已经有了绿意,对于春天的到来,偶尔的北风已经阻拦不住了。
这时的集市上已经开始卖种子了,大水要把种子提前买好。花儿把家里好点的东西掖掖藏藏之后,和大水哥一起去了镇上。这一次大水和花儿可是“大丰收”,买了不少东西,大豆种子买了24斤,够四亩的,谷子因为亩产低,才产300斤,因此只买了半亩的,高粱能亩产500斤,比谷子产量高,还能出秸秆,所以买了两亩半的,。大水原以为没有卖花生种子的,没想到真有一个顺带着卖花生的,不过花生根本没人问津,大水赶忙花20文买下了这四十斤花生。种地必须有锄头,又花了20文买了一把。
至于蔬菜种子,这个朝代里根本没有像西红柿、四季豆(即豆角)、洋葱、马铃薯、土豆、芹菜这些品种,就买了蚕豆、扁豆、胡瓜(黄瓜)、葱、蒜、韭菜、萝卜,丝瓜、冬瓜、茄子种子各一点,加一块却也花了20文,另叫摊主送了几个葫芦籽。
又买了两只水桶和一副扁担,种菜就要浇地的。
这一趟花了1144文。
两人挑着抱着地回了家,第二天大水又跑了两次镇上的粮店,分别花700文买了100斤次高粱米,和花300文买了150斤麦糠,又花去了1000文,但这些米糠可以够他们吃些日子了,如果还像去年那样节省,甚至可以吃到谷子收获。在谷子收获之前,只有花去这一两银子买了这些粮食,有了粮食,花儿于是也就彻底安了心。
这样花销完了,家里还剩了1两银子零509文铜钱,应对一些其他事情应该是够了。
花儿和大水回来后就是在家剥花生,用花生仁来做种子,连同家里剩下的花生,不到六十斤的花生,全要剥出来。有了粮食,花儿心里已经全是对未来的向往。想想那天的大水哥离家出走,花儿就心疼,为了这个家,大水哥已经绞尽脑汁了,就冲这个,也要把未来的日子过好。
同时,花儿还天天数日子,盼着屋内篓子里的咕小妹快点把小鸡孵出来。她每天给咕妹妹喂水,喂食,把篓子打扫清洁。咕小妹水不少喝,但吃得实在不多,大概也是为了鸡宝宝而只争朝夕吧。
花生剥了一天半才剥完,大水又逗花儿了:“花儿,你说什么东西越吃越多?”
“哪有越吃越多的东西?你尽胡说。”
“肯定有,你猜。”
“我就不猜,”花儿随着上当次数的增多,也有了丰富的应对经验了,“你到底说不说。”
看到花儿要拿花生皮子扬他,大水说:“笨花儿!不就是花生么。”大水指着花手里的花生皮子。
花儿一想,可不是吗,吃花生得剥皮,可皮子变多了啊,眼下,六十斤花生的皮子已经是一大堆。又上了可恶的大水哥的当了。
花儿瞪了大水一眼:“装神弄鬼的。”
忽然屋里传出了唧唧的声音,两个人同时从树墩上跳起来,奔向屋里。
第一只小鸡来到了这美好的蛙儿岗!
篓子太小,怕小鸡被母鸡压了,花儿赶忙把小鸡捧出来放到炕上。咕小妹本来是不太同意的样子,但又顾着下一只小鸡,它已经听到几只小鸡在啄着蛋壳了。
花儿把炕里侧的大炕褥子翻过一半,别被小鸡的粪便弄脏了,下面就是干草芦苇,正好给小鸡保暖。小鸡摇摇晃晃站不稳的时间很短,很快就满炕跑了,唧唧唧地叫着,花儿急忙叫大水去干草洞里搬几块坯来,把坯立着拦住三分之一的炕,让它在里面玩吧。
看着炕已经围好,小鸡跑不出来了,花儿急忙去泡小米,年前的小米还剩了一半,花儿舍不得吃,喂小鸡最好的就是泡软的小米,小鸡一个时辰后就要吃东西了。
陆陆续续的,小鸡全孵出来了,闪了两个蛋,一共孵出来十八只。大水对这个孵化率太满意了。
十八只小鸡全放在炕上的坯围子里面,把咕小妹这个当妈的也放进去,晚上它会笼着翅膀为孩子们保暖的。拿来水和鸡食,咕小妹终于恶补起来,吃着喝着的很是快乐,还一边咕咕咕地低声叫着,意思是:难道没有七个碟子八个碗的菜吗?
小鸡们遍身金黄,唧唧唧唧叫个不停,跑来跑去,挤来挤去,抢来抢去,很是活泼。新生命,就是这样的生机勃勃!
花儿眼里满是喜悦和柔情。
大水碰了她一下,“花儿,这是最后一只孵出来的,是不是叫鸡十八妹啊?“
“什么鸡十八妹?”
“你想啊,大咕咕,二咕咕,是你取的名字,这十八只你也该取个名字吧,小咕咕一,小咕咕二。”
“去你的,我取得过来么。再说,我也认不清啊,全是黄黄的毛,黄黄的嘴,太可爱啦!”说完不顾小鸡的挣扎,又捧起一只小鸡放在手里,又贴在脸上,一脸的柔情啊。
把泡软的小米放在两个盘子里,小鸡们抢开了,这个小集体太热闹了,有的抢食,有的抢水……
吃饱喝足,小鸡们就向妈妈的翅膀下钻,等咕小妹用翅膀笼着孩子们睡觉的时候,天已经要黑了。
吃了饭,睡觉成了问题。本来炕就不大,现在又让出了三分之一给小鸡,大水和花儿怎么睡啊?
这是要挤在一起,那也太难了。
花儿红着脸想起了她生病的那一夜,脉脉看了大水一眼。
大水显然也注意了这个问题,花儿是肯定要睡炕上的,而且人家已经坐在炕上了,大水很快得出来结论,小鸡要照顾,花儿要睡炕上,所以,他自己就多余了,这要说起来,他不当乞丐很久了,难道还要睡外边去回味一下旧时光不成?
“我去往地上铺点干草……”大水可怜巴巴地说。
“快上来吧你!”花儿嗔着他。
吹了灯,那边小鸡还偶尔唧唧两声。当然花儿要睡里面,两个人很挤,搞得大水很紧张,倒是花儿,嘻嘻笑笑着跟他说着小鸡有多可爱,将来要生多少蛋,说着说着,两个人全睡着了。
也许是因为花儿白天看到了小鸡带来了新生的气息,难免有些小兴奋,今天晚上睡得折跟头打把式的,一边做着梦,一边也不知怎么一下,就把大水踹下炕去了。
花儿听到响动也醒了,还问呢:“大水哥,你怎么掉下去啦?”
大水悲愤异常,心说,你居然还来问我!他摸着黑向炕上爬,一边说:“你不踹我,我会掉下去吗!明天我要去官府告你,无故殴打良民。”大水之恨如长江之水,没有穷尽。
花儿哈哈大笑,大半夜的,黑漆漆的,花儿却笑得那样开心,他的大水哥,永远都贫嘴死了。
大水在花儿的笑声里臊不搭地重新上炕,不过一会儿就又睡着了。这回轮到花儿睡不着了,她侧躺着,让大水哥尽量能平着身子睡,可是她的手只有搭在大水哥胸前的棉被上,在她看来,就是搭在了大水哥的胸前。黑夜中,她觉得脸上热热的,可是心头又那么暖暖的。
她想啊想,她和大水哥买来那么多的蔬菜,还有地里的野菜,这些菜啊草啊花的,都把自己一生的情怀,寄托在了春天里。咕小妹,把孩子们托付给了春天,让春天伴孩子们走上生命的第一步。那她呢,她能把自己的希冀和一腔心事,也托付给春天吗?
这花草的托付,小生命的托付,花儿的心事的托付,加一起,多少的情缘都付与了春天,试问春天禁受得住么?
065多少情缘付与春
野草已经钻出了芽,柳梢已经有了绿意,对于春天的到来,偶尔的北风已经阻拦不住了。
这时的集市上已经开始卖种子了,大水要把种子提前买好。花儿把家里好点的东西掖掖藏藏之后,和大水哥一起去了镇上。这一次大水和花儿可是“大丰收”,买了不少东西,大豆种子买了24斤,够四亩的,谷子因为亩产低,才产300斤,因此只买了半亩的,高粱能亩产500斤,比谷子产量高,还能出秸秆,所以买了两亩半的,。大水原以为没有卖花生种子的,没想到真有一个顺带着卖花生的,不过花生根本没人问津,大水赶忙花20文买下了这四十斤花生。种地必须有锄头,又花了20文买了一把。
至于蔬菜种子,这个朝代里根本没有像西红柿、四季豆(即豆角)、洋葱、马铃薯、土豆、芹菜这些品种,就买了蚕豆、扁豆、胡瓜(黄瓜)、葱、蒜、韭菜、萝卜,丝瓜、冬瓜、茄子种子各一点,加一块却也花了20文,另叫摊主送了几个葫芦籽。
又买了两只水桶和一副扁担,种菜就要浇地的。
这一趟花了1144文。
两人挑着抱着地回了家,第二天大水又跑了两次镇上的粮店,分别花700文买了100斤次高粱米,和花300文买了150斤麦糠,又花去了1000文,但这些米糠可以够他们吃些日子了,如果还像去年那样节省,甚至可以吃到谷子收获。在谷子收获之前,只有花去这一两银子买了这些粮食,有了粮食,花儿于是也就彻底安了心。
这样花销完了,家里还剩了1两银子零509文铜钱,应对一些其他事情应该是够了。
花儿和大水回来后就是在家剥花生,用花生仁来做种子,连同家里剩下的花生,不到六十斤的花生,全要剥出来。有了粮食,花儿心里已经全是对未来的向往。想想那天的大水哥离家出走,花儿就心疼,为了这个家,大水哥已经绞尽脑汁了,就冲这个,也要把未来的日子过好。
同时,花儿还天天数日子,盼着屋内篓子里的咕小妹快点把小鸡孵出来。她每天给咕妹妹喂水,喂食,把篓子打扫清洁。咕小妹水不少喝,但吃得实在不多,大概也是为了鸡宝宝而只争朝夕吧。
花生剥了一天半才剥完,大水又逗花儿了:“花儿,你说什么东西越吃越多?”
“哪有越吃越多的东西?你尽胡说。”
“肯定有,你猜。”
“我就不猜,”花儿随着上当次数的增多,也有了丰富的应对经验了,“你到底说不说。”
看到花儿要拿花生皮子扬他,大水说:“笨花儿!不就是花生么。”大水指着花手里的花生皮子。
花儿一想,可不是吗,吃花生得剥皮,可皮子变多了啊,眼下,六十斤花生的皮子已经是一大堆。又上了可恶的大水哥的当了。
花儿瞪了大水一眼:“装神弄鬼的。”
忽然屋里传出了唧唧的声音,两个人同时从树墩上跳起来,奔向屋里。
第一只小鸡来到了这美好的蛙儿岗!
篓子太小,怕小鸡被母鸡压了,花儿赶忙把小鸡捧出来放到炕上。咕小妹本来是不太同意的样子,但又顾着下一只小鸡,它已经听到几只小鸡在啄着蛋壳了。
花儿把炕里侧的大炕褥子翻过一半,别被小鸡的粪便弄脏了,下面就是干草芦苇,正好给小鸡保暖。小鸡摇摇晃晃站不稳的时间很短,很快就满炕跑了,唧唧唧地叫着,花儿急忙叫大水去干草洞里搬几块坯来,把坯立着拦住三分之一的炕,让它在里面玩吧。
看着炕已经围好,小鸡跑不出来了,花儿急忙去泡小米,年前的小米还剩了一半,花儿舍不得吃,喂小鸡最好的就是泡软的小米,小鸡一个时辰后就要吃东西了。
陆陆续续的,小鸡全孵出来了,闪了两个蛋,一共孵出来十八只。大水对这个孵化率太满意了。
十八只小鸡全放在炕上的坯围子里面,把咕小妹这个当妈的也放进去,晚上它会笼着翅膀为孩子们保暖的。拿来水和鸡食,咕小妹终于恶补起来,吃着喝着的很是快乐,还一边咕咕咕地低声叫着,意思是:难道没有七个碟子八个碗的菜吗?
小鸡们遍身金黄,唧唧唧唧叫个不停,跑来跑去,挤来挤去,抢来抢去,很是活泼。新生命,就是这样的生机勃勃!
花儿眼里满是喜悦和柔情。
大水碰了她一下,“花儿,这是最后一只孵出来的,是不是叫鸡十八妹啊?“
“什么鸡十八妹?”
“你想啊,大咕咕,二咕咕,是你取的名字,这十八只你也该取个名字吧,小咕咕一,小咕咕二。”
“去你的,我取得过来么。再说,我也认不清啊,全是黄黄的毛,黄黄的嘴,太可爱啦!”说完不顾小鸡的挣扎,又捧起一只小鸡放在手里,又贴在脸上,一脸的柔情啊。
把泡软的小米放在两个盘子里,小鸡们抢开了,这个小集体太热闹了,有的抢食,有的抢水……
吃饱喝足,小鸡们就向妈妈的翅膀下钻,等咕小妹用翅膀笼着孩子们睡觉的时候,天已经要黑了。
吃了饭,睡觉成了问题。本来炕就不大,现在又让出了三分之一给小鸡,大水和花儿怎么睡啊?
这是要挤在一起,那也太难了。
花儿红着脸想起了她生病的那一夜,脉脉看了大水一眼。
大水显然也注意了这个问题,花儿是肯定要睡炕上的,而且人家已经坐在炕上了,大水很快得出来结论,小鸡要照顾,花儿要睡炕上,所以,他自己就多余了,这要说起来,他不当乞丐很久了,难道还要睡外边去回味一下旧时光不成?
“我去往地上铺点干草……”大水可怜巴巴地说。
“快上来吧你!”花儿嗔着他。
吹了灯,那边小鸡还偶尔唧唧两声。当然花儿要睡里面,两个人很挤,搞得大水很紧张,倒是花儿,嘻嘻笑笑着跟他说着小鸡有多可爱,将来要生多少蛋,说着说着,两个人全睡着了。
也许是因为花儿白天看到了小鸡带来了新生的气息,难免有些小兴奋,今天晚上睡得折跟头打把式的,一边做着梦,一边也不知怎么一下,就把大水踹下炕去了。
花儿听到响动也醒了,还问呢:“大水哥,你怎么掉下去啦?”
大水悲愤异常,心说,你居然还来问我!他摸着黑向炕上爬,一边说:“你不踹我,我会掉下去吗!明天我要去官府告你,无故殴打良民。”大水之恨如长江之水,没有穷尽。
花儿哈哈大笑,大半夜的,黑漆漆的,花儿却笑得那样开心,他的大水哥,永远都贫嘴死了。
大水在花儿的笑声里臊不搭地重新上炕,不过一会儿就又睡着了。这回轮到花儿睡不着了,她侧躺着,让大水哥尽量能平着身子睡,可是她的手只有搭在大水哥胸前的棉被上,在她看来,就是搭在了大水哥的胸前。黑夜中,她觉得脸上热热的,可是心头又那么暖暖的。
她想啊想,她和大水哥买来那么多的蔬菜,还有地里的野菜,这些菜啊草啊花的,都把自己一生的情怀,寄托在了春天里。咕小妹,把孩子们托付给了春天,让春天伴孩子们走上生命的第一步。那她呢,她能把自己的希冀和一腔心事,也托付给春天吗?
这花草的托付,小生命的托付,花儿的心事的托付,加一起,多少的情缘都付与了春天,试问春天禁受得住么?
066花儿天真想养蚕
几天后,咕小妹就带着十八只小鸡在外面觅食了。现在鸡栏打开,大鸡小鸡全散养,野草已经发芽,暖和的地方可以看见小蜘蛛在四处爬了,鸡差不多自己就可以吃饱了。但花儿还是每天都喂一下鸡,尤其加点粹蜗牛。现在天还不算太暖和,两只大鸡有时一天下一个蛋,有时不下蛋。
咕小妹带着小鸡四处寻食,与另外两只鸡不合群,它的母性极强,花儿一靠近小鸡就会咯咯地发出威胁声。花儿打算让这群小鸡由它们的妈妈来带一段日子,成活率比人照顾要高得多。但晚上还是要收进屋里来。
桃花开放的时节到了。
清明前后,栽瓜点豆。
大水和花儿开始种蔬菜,把买来的菜种种到东边的凤凰坡,去年留下的白菜已经抽薹,马上就要开花了。把菜种下去,除了黄瓜将来要搭架勤浇水之外,其他蔬菜偶尔除下草就可以了。
回到家,把几个葫芦籽种在灶台棚子四边,等长出来让它爬在棚子上,夏天还能遮个阴凉。
蒲公英了开花,遍地深黄的小花装着点蛙儿岗,酸枣花带着淡淡的香气,开成了芝麻粒大小的碎花,想着这些盛夏秋天才能收获的花花树树,花儿盼着它们快长吧,快长吧,长大了就是钱啊。
把蓖麻子种在蛙儿岗西北角的斜坡上,种了一大片。
最重要的活儿就是种花生和大豆。除了团圆坡种花生外,蛙儿岗的中线以北,零散地方全种花生,蛙儿岗只是表面有碎石,半尺以下全是沙土,保湿和渗水性全好,正适合花生的生长,所以剥出来的三十多斤花生仁全种下去,包括零零散散的地块,也合着有四亩地。这是蛙儿岗的好处,不是显山露水的能看出有多少能种田的平坦地方,但是却有很多可以利用的零散地。
而南面则全种大豆,包括小桥头大水翻出来的土地,和其他零散的地块。花生不能重茬,所以明年换过来,北边种大豆,南边种花生,而大豆是又养地的庄稼。
加上零散地,大豆也能种四亩,但是大水只是每次种2斤,分着种,这样大豆将来会分批地长毛豆,而不是一次性地全结成豆角了。持续到花生成熟,北面再接着这样种毛豆,除一部分让它成熟做种和吃黄豆芽以外,其他的也是采毛豆卖。
大水已经问过郑掌柜的了,酒庄卖毛豆,5文一盘,这东西吃着清凉下酒,卖得不算慢,但一般种地人家舍不得卖毛豆,而是要收黄豆的。所以大水对卖毛豆还是充满了信心。
种完了花生和大豆,大水去挖紫荆条了,给紫荆条分根,分完后栽在兔栏外边,紫荆条的叶子有浓浓的味道,兔子也不喜欢。荷花湾的荷叶还没有长出来,荷花湾外的芦苇却已经钻芽了。
花儿逢着个集去碾三十斤高粱,今年可以吃点碾成的高粱米面子了,去年舍不得碾,因为碾出来会减分量,将来黄豆小米收获了也碾出一部分面子。大水哥的庄稼活越来越多,得尽量让他吃好。
人们大多逢集顺便碾米碾面,花儿一看已经有人在碾了,就先去转集。看到有卖小鸡的,不论公母,全是100文一只。因为鸡瘟,附近的鸡几乎全死绝了,公鸡也值钱啊,可以给母鸡压蛋做种蛋啊。
花儿想让家里的咕小妹多带小鸡几天,等换了羽再来卖,那时人家买回去就容易养活了,她这样想是出于好心。不过小鸡怎么分公分母她不知道。
集上有个卖葡萄扦条的,5文钱一枝,花儿一狠心,买了一百枝,划了划价,花了480文钱,摊主一看是大买主,就是啊,谁家有院子能栽这么多葡萄,可是他不知道,蛙儿岗就有这个好条件,摊主热心地告诉怎么栽,帮花捆了一大捆。
可巧不巧的,遇到了铁栓,铁栓热热地打招呼,花儿只好应答着,铁栓看花儿拎的是葡萄条,就说我也准备在家里帮你压条的,花儿笑着说不用了,谢谢铁栓哥。铁栓心里挺失落的,帮着花儿拿葡萄条。
花儿也不太好意思直接拒绝,就去正祥和约了小莹出来,说是让她帮着碾高梁面,小莹在家里受宠得紧,她正闲着没事儿干,跟她舅舅说将来自己也要像舅舅一样干买卖呢,于是三个人一起转起了集。
看到有卖藕的,花儿眼前一亮,春天正是种藕的季节,于是上前专挑碎藕须子。
铁栓在一边说:“这碎藕怎么吃啊?”
花儿心里说:“你哪里会有我大水哥的眼光!想当初大水哥就是有个性,专挑碎藕须子买。”
花儿也能划价,一番舌枪唇剑,把摊主说得都觉得自己是骗子了,于是,花儿花了15文,买了一堆碎藕须子。
看着没有了碾米的人,花儿开始碾高粱。铁栓当然要帮着推碾子了,并期待地看了花一眼,小莹也要试试,正好,让他俩一起并肩推吧,花儿负责清扫磨出来的面子。
边说边聊,提到了镇上几乎没有了鸡,铁栓说,“我家的鸡全死了,奶奶心疼坏了。”
花儿听了说:“我家的母鸡孵出了一些小鸡,回来给你们家两只。”当她说到“我家”两个字的时候,心里柔柔得很。
铁栓高兴坏了:“好,到时候我去抱。”
花儿谢了二人,离开的时候,小莹说:“下次我再去找你玩。”
花儿说:“好。”至少嘴上她要说好。
铁栓还想要帮着花儿背高粱面回去,花儿说,你忘了我跟你说过的了吗,蛙儿岗去得人越少越好。
回到家里,大水见花儿买了这么多葡萄条,中午饭都没有做,赶紧和花儿一起去栽。
葡萄喜阳,因此就栽在蛙儿岗的南坡。挖坑,栽入,填土,浇水。大水哥用扁担挑着两只桶去河边打水了。因为初次挑水,大水挑着两只木桶,水并不是太沉,但是大水把握不好前后两只桶的平衡,所以木桶前摇后晃的,水洒出不少,等大水一路歪歪斜斜、踉踉跄跄的走回来,只剩了半桶水。
花儿看了他狼狈的样子,花儿笑得直不起腰来:“大水哥,你跟打醉拳似的,舞得真好!”
大水郁闷啊!
花儿又心疼地帮他揉肩。
大水指了指旁边一棵小树苗,上面已经结了小小的果儿,问:“花儿,你知道这小树叫什么吗?”
花儿说不知道。
大水说:“这是野桑椹,过一个多月就可以吃桑椹了,咱岗上就这里有个四五棵。”
“可以卖钱吗?”与吃相比,花儿还是更加重视经济民生问题。
“这几棵能卖几个铜子啊,不过这个叶子就是桑叶,养蚕就是用这叶子,这回知道了吧。”
“那我们可以养蚕啊,用蚕丝织缎子!”花儿高兴异常,居然蛙儿岗上还可以养蚕。
“我看行,你养两年蚕,这几棵桑树养的蚕够你织个手帕子的了。”
花儿听大水哥调侃她,就踢了他一脚。哎呀,理想过头了,又被大水哥看笑话了。
这回改成花儿郁闷了!
今天赶集过后,家里的钱,变成1两银子零14文钱了。
066花儿天真想养蚕
几天后,咕小妹就带着十八只小鸡在外面觅食了。现在鸡栏打开,大鸡小鸡全散养,野草已经发芽,暖和的地方可以看见小蜘蛛在四处爬了,鸡差不多自己就可以吃饱了。但花儿还是每天都喂一下鸡,尤其加点粹蜗牛。现在天还不算太暖和,两只大鸡有时一天下一个蛋,有时不下蛋。
咕小妹带着小鸡四处寻食,与另外两只鸡不合群,它的母性极强,花儿一靠近小鸡就会咯咯地发出威胁声。花儿打算让这群小鸡由它们的妈妈来带一段日子,成活率比人照顾要高得多。但晚上还是要收进屋里来。
桃花开放的时节到了。
清明前后,栽瓜点豆。
大水和花儿开始种蔬菜,把买来的菜种种到东边的凤凰坡,去年留下的白菜已经抽薹,马上就要开花了。把菜种下去,除了黄瓜将来要搭架勤浇水之外,其他蔬菜偶尔除下草就可以了。
回到家,把几个葫芦籽种在灶台棚子四边,等长出来让它爬在棚子上,夏天还能遮个阴凉。
蒲公英了开花,遍地深黄的小花装着点蛙儿岗,酸枣花带着淡淡的香气,开成了芝麻粒大小的碎花,想着这些盛夏秋天才能收获的花花树树,花儿盼着它们快长吧,快长吧,长大了就是钱啊。
把蓖麻子种在蛙儿岗西北角的斜坡上,种了一大片。
最重要的活儿就是种花生和大豆。除了团圆坡种花生外,蛙儿岗的中线以北,零散地方全种花生,蛙儿岗只是表面有碎石,半尺以下全是沙土,保湿和渗水性全好,正适合花生的生长,所以剥出来的三十多斤花生仁全种下去,包括零零散散的地块,也合着有四亩地。这是蛙儿岗的好处,不是显山露水的能看出有多少能种田的平坦地方,但是却有很多可以利用的零散地。
而南面则全种大豆,包括小桥头大水翻出来的土地,和其他零散的地块。花生不能重茬,所以明年换过来,北边种大豆,南边种花生,而大豆是又养地的庄稼。
加上零散地,大豆也能种四亩,但是大水只是每次种2斤,分着种,这样大豆将来会分批地长毛豆,而不是一次性地全结成豆角了。持续到花生成熟,北面再接着这样种毛豆,除一部分让它成熟做种和吃黄豆芽以外,其他的也是采毛豆卖。
大水已经问过郑掌柜的了,酒庄卖毛豆,5文一盘,这东西吃着清凉下酒,卖得不算慢,但一般种地人家舍不得卖毛豆,而是要收黄豆的。所以大水对卖毛豆还是充满了信心。
种完了花生和大豆,大水去挖紫荆条了,给紫荆条分根,分完后栽在兔栏外边,紫荆条的叶子有浓浓的味道,兔子也不喜欢。荷花湾的荷叶还没有长出来,荷花湾外的芦苇却已经钻芽了。
花儿逢着个集去碾三十斤高粱,今年可以吃点碾成的高粱米面子了,去年舍不得碾,因为碾出来会减分量,将来黄豆小米收获了也碾出一部分面子。大水哥的庄稼活越来越多,得尽量让他吃好。
人们大多逢集顺便碾米碾面,花儿一看已经有人在碾了,就先去转集。看到有卖小鸡的,不论公母,全是100文一只。因为鸡瘟,附近的鸡几乎全死绝了,公鸡也值钱啊,可以给母鸡压蛋做种蛋啊。
花儿想让家里的咕小妹多带小鸡几天,等换了羽再来卖,那时人家买回去就容易养活了,她这样想是出于好心。不过小鸡怎么分公分母她不知道。
集上有个卖葡萄扦条的,5文钱一枝,花儿一狠心,买了一百枝,划了划价,花了480文钱,摊主一看是大买主,就是啊,谁家有院子能栽这么多葡萄,可是他不知道,蛙儿岗就有这个好条件,摊主热心地告诉怎么栽,帮花捆了一大捆。
可巧不巧的,遇到了铁栓,铁栓热热地打招呼,花儿只好应答着,铁栓看花儿拎的是葡萄条,就说我也准备在家里帮你压条的,花儿笑着说不用了,谢谢铁栓哥。铁栓心里挺失落的,帮着花儿拿葡萄条。
花儿也不太好意思直接拒绝,就去正祥和约了小莹出来,说是让她帮着碾高梁面,小莹在家里受宠得紧,她正闲着没事儿干,跟她舅舅说将来自己也要像舅舅一样干买卖呢,于是三个人一起转起了集。
看到有卖藕的,花儿眼前一亮,春天正是种藕的季节,于是上前专挑碎藕须子。
铁栓在一边说:“这碎藕怎么吃啊?”
花儿心里说:“你哪里会有我大水哥的眼光!想当初大水哥就是有个性,专挑碎藕须子买。”
花儿也能划价,一番舌枪唇剑,把摊主说得都觉得自己是骗子了,于是,花儿花了15文,买了一堆碎藕须子。
看着没有了碾米的人,花儿开始碾高粱。铁栓当然要帮着推碾子了,并期待地看了花一眼,小莹也要试试,正好,让他俩一起并肩推吧,花儿负责清扫磨出来的面子。
边说边聊,提到了镇上几乎没有了鸡,铁栓说,“我家的鸡全死了,奶奶心疼坏了。”
花儿听了说:“我家的母鸡孵出了一些小鸡,回来给你们家两只。”当她说到“我家”两个字的时候,心里柔柔得很。
铁栓高兴坏了:“好,到时候我去抱。”
花儿谢了二人,离开的时候,小莹说:“下次我再去找你玩。”
花儿说:“好。”至少嘴上她要说好。
铁栓还想要帮着花儿背高粱面回去,花儿说,你忘了我跟你说过的了吗,蛙儿岗去得人越少越好。
回到家里,大水见花儿买了这么多葡萄条,中午饭都没有做,赶紧和花儿一起去栽。
葡萄喜阳,因此就栽在蛙儿岗的南坡。挖坑,栽入,填土,浇水。大水哥用扁担挑着两只桶去河边打水了。因为初次挑水,大水挑着两只木桶,水并不是太沉,但是大水把握不好前后两只桶的平衡,所以木桶前摇后晃的,水洒出不少,等大水一路歪歪斜斜、踉踉跄跄的走回来,只剩了半桶水。
花儿看了他狼狈的样子,花儿笑得直不起腰来:“大水哥,你跟打醉拳似的,舞得真好!”
大水郁闷啊!
花儿又心疼地帮他揉肩。
大水指了指旁边一棵小树苗,上面已经结了小小的果儿,问:“花儿,你知道这小树叫什么吗?”
花儿说不知道。
大水说:“这是野桑椹,过一个多月就可以吃桑椹了,咱岗上就这里有个四五棵。”
“可以卖钱吗?”与吃相比,花儿还是更加重视经济民生问题。
“这几棵能卖几个铜子啊,不过这个叶子就是桑叶,养蚕就是用这叶子,这回知道了吧。”
“那我们可以养蚕啊,用蚕丝织缎子!”花儿高兴异常,居然蛙儿岗上还可以养蚕。
“我看行,你养两年蚕,这几棵桑树养的蚕够你织个手帕子的了。”
花儿听大水哥调侃她,就踢了他一脚。哎呀,理想过头了,又被大水哥看笑话了。
这回改成花儿郁闷了!
今天赶集过后,家里的钱,变成1两银子零14文钱了。
067我们要做好心人(一)
尽管水还很凉,但大水第二天中午还是光了脚,把碎藕须子种下去了。
每天都挑水浇菜,主要是浇黄瓜,大水的挑水技术也越来越熟练。黄瓜小苗长大一些后,大水就给黄瓜搭架子,白菜花儿已经怒放,各种蔬菜一片生机,看得大水心旷神怡。
蛙儿岗上,榆钱吐翠,野花遍地,蝴蝶翩翩。
榆钱开,种谷忙,是这里的农谚。
正要想着卖小鸡的时候,刘奶奶挎个小篮子和铁栓来抱鸡了。
小鸡已经换了羽,公母已经能看出来了,十八只小鸡里,有四只公鸡。
刘奶奶看这里已经种上了庄稼,也为花儿感到高兴。铁栓则是既因为看到花儿高兴,又对花儿对他冷清、对大水亲亲热热的样子而不舒服。
给刘奶奶一只公鸡、一只母鸡,刘奶奶乐坏了,家里怎么能少得了鸡呢,忙装到小挎篮里,用布盖上,赶紧回家去养上。又急忙掏出200文钱,塞给花儿。花儿开始还客气,说是您帮了我那么多,我哪儿能要钱呢。刘奶奶强塞给她,我只是帮了你的忙,这鸡是必须给钱的,你们现在也正需要钱。花儿才接过来。
看着铁栓舍不得离开,想要帮大水干活的样子,刘奶奶眼里露出心疼的神情,又不好开口阻拦。花儿看得明白,索性,跟着一起回集上去,把小鸡卖掉。
花儿早跟大水商量好了,卖九只,留九只,而且必须留一只公鸡,给母鸡踩蛋用。大水说:“这事儿你说了算,不用跟我商量。”听得花儿心里特别舒坦。不过大水心里却在想,将来这只公鸡有福气了,不过他没敢说出来。
把七只鸡放到挎篮里,盖上布,去了集上。一路上,铁栓因为有奶奶在身边,也不好意思跟花说什么,但能跟花儿走在一走,他也高兴。
到了集市上,与祖孙二人分手,花儿很快就把七只鸡卖出去了,而且,是110文的价格,因为现在这鸡经过母鸡的养护,大了很多,已经肯定能成活了。其实,小鸡多养了这么多天,这也是成本。这么说起来,其实花儿少收了刘奶奶二十文钱。
卖小鸡的很少了,旁边有个卖鸭子的,去年鸡瘟连鸭子带鹅,也全死绝,但鸭鹅是大家禽,要吃麦糠费粮食,所以买得人少得多,所以摊主卖两个集都没卖完,花儿把刚卖小鸡的钱,倒手花了300文买了两只母小鸭带回去,今天又挣了670文!花儿心里高兴。
回到家,小鸭要在鸡栏里关两天,等认了家,就让它自己去小河里找吃的了,晚上也跟着鸡一起喂一下。有了小河,鸭子会长得很壮,而一般人家就没这个方便条件了。
想到了小河,花儿想,既然小河叫田螺河,那,那小桥叫什么桥呢?
一直没取个名字,花儿忽然想到一个名字,脸刷地就红了。一定要叫这个名字,必须叫这个名字,但这个名字不能说,千万不能跟大水哥说。
大水把凤凰坡的积肥背到岗顶,肥不多,但也是肥料啊,地去年就已经翻好,那就再翻一遍,已经轻松了许多,把灰土肥翻进土壤里。一天翻了三亩地,把大水累得个贼死!
可是想到家里香香的高粱米面饽饽,就着苣菜,咸萝卜条,炖干泥鳅,喝着高粱米粥,大水仍然全身是劲。原来花儿跟他说了,今天做好吃的犒劳他。
大水在岗顶看得远,小桥对面,高大娘带着孙女小翠,也在自己的二亩薄田上,费劲地翻着土,小翠也偶尔接过奶奶的铁锨挖几下,可她能有多大的劲啊。高大娘毕竟快到高奶奶的年纪了,又是女人家,力气比小翠也大不了多少,家里又没个牲口,大牲口只有富裕点的人家才会有,祖孙两个现在挖得很吃累。
大水心想,这祖孙二人,生活得也够艰难的。
第二天,花儿跟着大水一起去岗顶,大水用锄头开垄沟,花儿撒种,前些天种蔬菜,也是花儿撒的种子,现在她撒得非常匀溜,动作也越来越舒展。
“我这撒种完全可以当你的师傅了。”花儿占大水的便宜,不过,大水还真服气。
花儿把这片蛙儿岗的最高顶处的大片平地叫做谷香园,想着夏天,谷子在这片岗顶上笑弯了腰,就取了这么个好听的名字。取名字几乎是花儿的专利。
中间休息的时候,花儿手舞足蹈地跟着大水说起蛙儿岗的各处名字。
“蛙儿岗是这里的大名字,北面是团圆坡,东面有凤凰坡,南面是兄妹屋和小河地,西面是荷花湾,这里是谷香园,还有条牵牛花小路,有条田螺河,还有,那小桥——”
她一指小木桥,立刻意识到说漏嘴了,“那小桥——”,脸上红扑扑的。
“小桥叫什么桥?”
“不告诉你!”
两个人嘻笑着,边干活边说话。忽然看到一大群蜜蜂飞过来,又飞了回去,向着谷香园南侧的杂树丛飞去。
大水立刻意识到,那窝蜜蜂开始分窝了。
告诉了花儿,两个人都紧盯着看。去年大水最后没取蜂蜜,就是想要这窝蜜蜂分窝,但是另一窝如果分到蛙儿岗外,他们就无可奈何了。
过了老半天,分出来的蜜蜂在牵牛花小路的另一侧,消失了踪影。
两个人非常地高兴,另一窝蜜蜂,也在蛙儿岗安家了,这里的野花开得多好啊,是个安家的好地方。牵牛花小路的两侧,从此各有了一窝蜜蜂。
高大娘又领着小翠来翻地,两天过去了,连一半也没翻完。
这次,花儿也看到了。她心里回想着,大水编篮子,还是向高大娘学的。高大娘在镇上是个口碑不错的,只是因为日子太难,她不大同别人接触。小镇上谁没个口碑啊,比如刘奶奶,不少人的说法是好面子爱显摆,又有点小势利眼。
看着高大娘在河对岸艰难地翻地,久久,两个人全没有说话。
种完了高粱谷子,两人回来做饭。
晚上,花儿对大水说:“哥,我知道你挺累的,可我看着高大娘一个老太太拖着个孩子,翻地太不容易了。”
大水说:“你别说了,我明白你的意思,明天我去帮高大娘翻地,咱得过人家的好处,就是没得到好处,该帮的咱也得帮,咱们俩是在苦里熬过的,我们要做好心人。”
花儿重重地点头,温柔地看着他。
夜里,想不到下了雨,一夜细雨,沙沙沙地滋润着蛙儿岗的土地。
067我们要做好心人(一)
尽管水还很凉,但大水第二天中午还是光了脚,把碎藕须子种下去了。
每天都挑水浇菜,主要是浇黄瓜,大水的挑水技术也越来越熟练。黄瓜小苗长大一些后,大水就给黄瓜搭架子,白菜花儿已经怒放,各种蔬菜一片生机,看得大水心旷神怡。
蛙儿岗上,榆钱吐翠,野花遍地,蝴蝶翩翩。
榆钱开,种谷忙,是这里的农谚。
正要想着卖小鸡的时候,刘奶奶挎个小篮子和铁栓来抱鸡了。
小鸡已经换了羽,公母已经能看出来了,十八只小鸡里,有四只公鸡。
刘奶奶看这里已经种上了庄稼,也为花儿感到高兴。铁栓则是既因为看到花儿高兴,又对花儿对他冷清、对大水亲亲热热的样子而不舒服。
给刘奶奶一只公鸡、一只母鸡,刘奶奶乐坏了,家里怎么能少得了鸡呢,忙装到小挎篮里,用布盖上,赶紧回家去养上。又急忙掏出200文钱,塞给花儿。花儿开始还客气,说是您帮了我那么多,我哪儿能要钱呢。刘奶奶强塞给她,我只是帮了你的忙,这鸡是必须给钱的,你们现在也正需要钱。花儿才接过来。
看着铁栓舍不得离开,想要帮大水干活的样子,刘奶奶眼里露出心疼的神情,又不好开口阻拦。花儿看得明白,索性,跟着一起回集上去,把小鸡卖掉。
花儿早跟大水商量好了,卖九只,留九只,而且必须留一只公鸡,给母鸡踩蛋用。大水说:“这事儿你说了算,不用跟我商量。”听得花儿心里特别舒坦。不过大水心里却在想,将来这只公鸡有福气了,不过他没敢说出来。
把七只鸡放到挎篮里,盖上布,去了集上。一路上,铁栓因为有奶奶在身边,也不好意思跟花说什么,但能跟花儿走在一走,他也高兴。
到了集市上,与祖孙二人分手,花儿很快就把七只鸡卖出去了,而且,是110文的价格,因为现在这鸡经过母鸡的养护,大了很多,已经肯定能成活了。其实,小鸡多养了这么多天,这也是成本。这么说起来,其实花儿少收了刘奶奶二十文钱。
卖小鸡的很少了,旁边有个卖鸭子的,去年鸡瘟连鸭子带鹅,也全死绝,但鸭鹅是大家禽,要吃麦糠费粮食,所以买得人少得多,所以摊主卖两个集都没卖完,花儿把刚卖小鸡的钱,倒手花了300文买了两只母小鸭带回去,今天又挣了670文!花儿心里高兴。
回到家,小鸭要在鸡栏里关两天,等认了家,就让它自己去小河里找吃的了,晚上也跟着鸡一起喂一下。有了小河,鸭子会长得很壮,而一般人家就没这个方便条件了。
想到了小河,花儿想,既然小河叫田螺河,那,那小桥叫什么桥呢?
一直没取个名字,花儿忽然想到一个名字,脸刷地就红了。一定要叫这个名字,必须叫这个名字,但这个名字不能说,千万不能跟大水哥说。
大水把凤凰坡的积肥背到岗顶,肥不多,但也是肥料啊,地去年就已经翻好,那就再翻一遍,已经轻松了许多,把灰土肥翻进土壤里。一天翻了三亩地,把大水累得个贼死!
可是想到家里香香的高粱米面饽饽,就着苣菜,咸萝卜条,炖干泥鳅,喝着高粱米粥,大水仍然全身是劲。原来花儿跟他说了,今天做好吃的犒劳他。
大水在岗顶看得远,小桥对面,高大娘带着孙女小翠,也在自己的二亩薄田上,费劲地翻着土,小翠也偶尔接过奶奶的铁锨挖几下,可她能有多大的劲啊。高大娘毕竟快到高奶奶的年纪了,又是女人家,力气比小翠也大不了多少,家里又没个牲口,大牲口只有富裕点的人家才会有,祖孙两个现在挖得很吃累。
大水心想,这祖孙二人,生活得也够艰难的。
第二天,花儿跟着大水一起去岗顶,大水用锄头开垄沟,花儿撒种,前些天种蔬菜,也是花儿撒的种子,现在她撒得非常匀溜,动作也越来越舒展。
“我这撒种完全可以当你的师傅了。”花儿占大水的便宜,不过,大水还真服气。
花儿把这片蛙儿岗的最高顶处的大片平地叫做谷香园,想着夏天,谷子在这片岗顶上笑弯了腰,就取了这么个好听的名字。取名字几乎是花儿的专利。
中间休息的时候,花儿手舞足蹈地跟着大水说起蛙儿岗的各处名字。
“蛙儿岗是这里的大名字,北面是团圆坡,东面有凤凰坡,南面是兄妹屋和小河地,西面是荷花湾,这里是谷香园,还有条牵牛花小路,有条田螺河,还有,那小桥——”
她一指小木桥,立刻意识到说漏嘴了,“那小桥——”,脸上红扑扑的。
“小桥叫什么桥?”
“不告诉你!”
两个人嘻笑着,边干活边说话。忽然看到一大群蜜蜂飞过来,又飞了回去,向着谷香园南侧的杂树丛飞去。
大水立刻意识到,那窝蜜蜂开始分窝了。
告诉了花儿,两个人都紧盯着看。去年大水最后没取蜂蜜,就是想要这窝蜜蜂分窝,但是另一窝如果分到蛙儿岗外,他们就无可奈何了。
过了老半天,分出来的蜜蜂在牵牛花小路的另一侧,消失了踪影。
两个人非常地高兴,另一窝蜜蜂,也在蛙儿岗安家了,这里的野花开得多好啊,是个安家的好地方。牵牛花小路的两侧,从此各有了一窝蜜蜂。
高大娘又领着小翠来翻地,两天过去了,连一半也没翻完。
这次,花儿也看到了。她心里回想着,大水编篮子,还是向高大娘学的。高大娘在镇上是个口碑不错的,只是因为日子太难,她不大同别人接触。小镇上谁没个口碑啊,比如刘奶奶,不少人的说法是好面子爱显摆,又有点小势利眼。
看着高大娘在河对岸艰难地翻地,久久,两个人全没有说话。
种完了高粱谷子,两人回来做饭。
晚上,花儿对大水说:“哥,我知道你挺累的,可我看着高大娘一个老太太拖着个孩子,翻地太不容易了。”
大水说:“你别说了,我明白你的意思,明天我去帮高大娘翻地,咱得过人家的好处,就是没得到好处,该帮的咱也得帮,咱们俩是在苦里熬过的,我们要做好心人。”
花儿重重地点头,温柔地看着他。
夜里,想不到下了雨,一夜细雨,沙沙沙地滋润着蛙儿岗的土地。
068咱们要做好心人(二)
068咱们要做好心人(二)
经过了半夜的春雨后,榆钱挂满枝头。蛙儿岗清香阵阵,沁人心脾,满是一片旺春的气息。
昨天种下的高粱谷子,正是需要一场春雨的时候,凤凰坡的蔬菜也会长得更旺,雨后,小虫子会更多地爬出来,大鸡小鸡,会吃得更肥壮。
可是,高大娘会更辛苦,因为雨后的土壤更难翻。贵在农时,这场雨正是种谷子高粱的大好时机,于是花儿和大水商量着,帮着高大娘翻地种粮。
过了清早,高大娘又领着小翠过来的时候,大水和花儿已经过了桥头,等着她们祖孙二人。
听了大水说的话,高大娘抹起了眼泪:“大水啊,大娘只是教你编个篮子,没给过你什么好处。”
大水说:“我们还向您要过饭呢,咱不说这些了,大娘,咱们种地要紧。”
高大娘原想着这地是种不下去了,自己的力气一年不如一年,看来这地最多只能种一亩,荒了一亩也实在是没办法了。没想到,给了大水和花儿这两个孩子点水之恩,两个孩子就来报答,她只不过是教过大水怎么编篮子而已。
三个人分了工,大水翻地,高大娘开垄沟,花儿撒种,小翠负责把下了种的垄沟填上踩平。这二亩地高大娘全是种高粱,因为种完了只是简单锄草就行,后期管理简单。当然,大水翻的速度慢,高大娘再跟着来翻地,花儿去打点蛙儿岗的事情,等翻好了,再开始下一个流程。
这二亩地不像谷香园的地,那里的地入冬前是经过大水翻过的,这里就费劲多了,可是又必须赶农时,这一气把大水累得够呛,不得不经常歇口气。
花儿把祖孙二人让到蛙儿岗,坐在兄妹屋外的树墩上,喝口水,说说话。
高大娘的日子跟刘奶奶比是天壤之别,她的日子苦得多,因此对叫花出身的两人的屋子看得更细,问的更多,而且全是问到点子上,经历过苦日子的花儿,更是和高大娘谈得来。
大水在一边逗小翠:“小翠长得真是漂亮!”
花儿一听就来气了,你看什么不好,非得看人家小孩子漂亮不漂亮!
小翠十三岁了,有些娇憨,还不懂什么事情,跟着花儿学:“大水哥——”
“叫舅舅。”花儿索性给大水提高一下辈份。
大水乐了,没想到自己还有这么高的辈分。
“舅舅,花儿姐姐长得真好看。”
花儿立刻郁闷了,大水哈哈大笑,占了便宜了,而且是花儿白送的便宜。
花儿瞪了他一眼,回过头,马上变为一脸灿烂,对小翠说:“翠儿啊,你得叫我姑姑……”
花儿心想着,他是舅舅,我是姐姐,那我和他算怎么回事儿?
高大娘一旁看得乐呵呵的,这兄妹俩,挺和谐的。
两天半,兄妹二人帮着把高大娘的二亩高粱种完了。高大娘千恩万谢,可又实在没什么东西可谢的,就用蛙儿岗新下来的柳条,给他们编了一个簸箕,一个挎篮,大水在一边跟着继续深造。
种完了谷子高粱,春忙时节算是过去了。
大水每天种上2斤大豆,每天都有新的豆苗长出。
花生已经出苗,花儿每天一定要拉着大水围着蛙儿岗转一圈,看看庄稼蔬菜,最后回来拾一两个鸡蛋,看看小鸡们四处啄食,有时候为了一条蚯蚓抢来抢去的,把花儿开心得不行。
两只鸭子放了出来,每天只要一放开栅栏,两只鸭子就扑闪着翅膀往河里冲,尽管小鱼小虾田螺还没有,有点水草也够它们欢腾一天。结果,把鸡们看得又是不屑,又是羡慕,于是跑一边又抢蚯蚓去了。
三个鸡窝全打开,现在大鸡也认同小鸡了,咕小妹又回到了集体生活中。每天一到黄昏,花儿还是喂一下鸡鸭,一声“咕咕咕”的招呼声后,鸡鸭四处地疯狂奔回来,有跑的,有飞的,有跳的,有叫的……
榆钱正旺,蛙儿岗上天天全是榆钱的清香之气。
做榆钱饭,又省粮,又可口,正是好时候。
蛙儿岗上有很多不能长成材的榆树,低低矮矮的,花儿随手可摘,一摘一簸箕,有时有高点的榆钱,就把大水叫来,让他上去采。这种登高爬树的事情,大水是在行的。哧溜溜爬上去,折一枝榆钱,向花儿的簸箕里扔。花儿嘻嘻笑着来接,其乐也融融。回来掺在高粱米麦糠里,上锅一蒸,加上腌白菜萝卜,拌点野菜,来点熬干鱼儿,喝着菜汤,真是喷香啊!
去年冬天留下来的东西,几乎全吃完了。可花儿并不着急,凤凰坡的黄瓜,已经长了一手指长了。
榆钱饭,吃了十天,榆钱就没有了,二人恋恋不舍。
荷花湾的兔栏,他们又撤了几次煮浮萍水。兔栏里已经绿草如茵,苜蓿草等兔子喜欢吃的野草,全已经一片盎然。
一个冬天到现在,日子再艰难,大水也没套过兔子,过年时想套一次,花儿不允许。这时节兔子已经开始繁殖了,于是大水开始今年第一次套兔子,仍是套了三只,做成香辣兔肉送到正祥和。
春季,蔬菜上不来,鲜味也没有什么,郑掌柜的因此对香辣兔肉很是欢迎。
小莹在一旁崇拜地说:“大水哥真有本事,野兔总是一逮就是逮住三只。”
郑掌柜的笑了:“傻小莹,这是大水在野岗上捕的,怎么现在你还不明白啊。”
大水也是笑了笑。
小莹说:“原来大水哥一直在糊弄我啊!”
郑掌柜的说:“以前糊弄你,是有情可原。”
拿了750文钱回家,看到高大娘跟小翠正在兄妹屋里聊着天,一边指点着花儿的针线,花儿正想着给大水用大块的布头做件坎肩。
高大娘对大水和花儿的寒窑破洞没有一点的嫌弃,相反,对自己在镇上的三间破坯房头疼不已,那破房还禁得住这个夏天的雨水吗?可是自己无钱又无力,请不来人修补。
高大娘是来问花儿能不能养猪,她街坊老黄家的猪仔还有几天就要断奶了,让高大娘帮着打听着谁家买小猪。高大娘看到蛙儿岗上野菜很多,挺适合养猪的,就来问问,她也是好意。当然她也知道大水兄妹两个日子很紧,一头小猪是一两银子的价儿呢!而且猪也要吃一些麦糠米壳的。
花儿当然非常想养猪,但这可是大事情,花儿说得跟大水商量一下再回信儿。
高大娘说过几天来帮花儿间谷子苗,顺便听回信。
068咱们要做好心人(二)
068咱们要做好心人(二)
经过了半夜的春雨后,榆钱挂满枝头。蛙儿岗清香阵阵,沁人心脾,满是一片旺春的气息。
昨天种下的高粱谷子,正是需要一场春雨的时候,凤凰坡的蔬菜也会长得更旺,雨后,小虫子会更多地爬出来,大鸡小鸡,会吃得更肥壮。
可是,高大娘会更辛苦,因为雨后的土壤更难翻。贵在农时,这场雨正是种谷子高粱的大好时机,于是花儿和大水商量着,帮着高大娘翻地种粮。
过了清早,高大娘又领着小翠过来的时候,大水和花儿已经过了桥头,等着她们祖孙二人。
听了大水说的话,高大娘抹起了眼泪:“大水啊,大娘只是教你编个篮子,没给过你什么好处。”
大水说:“我们还向您要过饭呢,咱不说这些了,大娘,咱们种地要紧。”
高大娘原想着这地是种不下去了,自己的力气一年不如一年,看来这地最多只能种一亩,荒了一亩也实在是没办法了。没想到,给了大水和花儿这两个孩子点水之恩,两个孩子就来报答,她只不过是教过大水怎么编篮子而已。
三个人分了工,大水翻地,高大娘开垄沟,花儿撒种,小翠负责把下了种的垄沟填上踩平。这二亩地高大娘全是种高粱,因为种完了只是简单锄草就行,后期管理简单。当然,大水翻的速度慢,高大娘再跟着来翻地,花儿去打点蛙儿岗的事情,等翻好了,再开始下一个流程。
这二亩地不像谷香园的地,那里的地入冬前是经过大水翻过的,这里就费劲多了,可是又必须赶农时,这一气把大水累得够呛,不得不经常歇口气。
花儿把祖孙二人让到蛙儿岗,坐在兄妹屋外的树墩上,喝口水,说说话。
高大娘的日子跟刘奶奶比是天壤之别,她的日子苦得多,因此对叫花出身的两人的屋子看得更细,问的更多,而且全是问到点子上,经历过苦日子的花儿,更是和高大娘谈得来。
大水在一边逗小翠:“小翠长得真是漂亮!”
花儿一听就来气了,你看什么不好,非得看人家小孩子漂亮不漂亮!
小翠十三岁了,有些娇憨,还不懂什么事情,跟着花儿学:“大水哥——”
“叫舅舅。”花儿索性给大水提高一下辈份。
大水乐了,没想到自己还有这么高的辈分。
“舅舅,花儿姐姐长得真好看。”
花儿立刻郁闷了,大水哈哈大笑,占了便宜了,而且是花儿白送的便宜。
花儿瞪了他一眼,回过头,马上变为一脸灿烂,对小翠说:“翠儿啊,你得叫我姑姑……”
花儿心想着,他是舅舅,我是姐姐,那我和他算怎么回事儿?
高大娘一旁看得乐呵呵的,这兄妹俩,挺和谐的。
两天半,兄妹二人帮着把高大娘的二亩高粱种完了。高大娘千恩万谢,可又实在没什么东西可谢的,就用蛙儿岗新下来的柳条,给他们编了一个簸箕,一个挎篮,大水在一边跟着继续深造。
种完了谷子高粱,春忙时节算是过去了。
大水每天种上2斤大豆,每天都有新的豆苗长出。
花生已经出苗,花儿每天一定要拉着大水围着蛙儿岗转一圈,看看庄稼蔬菜,最后回来拾一两个鸡蛋,看看小鸡们四处啄食,有时候为了一条蚯蚓抢来抢去的,把花儿开心得不行。
两只鸭子放了出来,每天只要一放开栅栏,两只鸭子就扑闪着翅膀往河里冲,尽管小鱼小虾田螺还没有,有点水草也够它们欢腾一天。结果,把鸡们看得又是不屑,又是羡慕,于是跑一边又抢蚯蚓去了。
三个鸡窝全打开,现在大鸡也认同小鸡了,咕小妹又回到了集体生活中。每天一到黄昏,花儿还是喂一下鸡鸭,一声“咕咕咕”的招呼声后,鸡鸭四处地疯狂奔回来,有跑的,有飞的,有跳的,有叫的……
榆钱正旺,蛙儿岗上天天全是榆钱的清香之气。
做榆钱饭,又省粮,又可口,正是好时候。
蛙儿岗上有很多不能长成材的榆树,低低矮矮的,花儿随手可摘,一摘一簸箕,有时有高点的榆钱,就把大水叫来,让他上去采。这种登高爬树的事情,大水是在行的。哧溜溜爬上去,折一枝榆钱,向花儿的簸箕里扔。花儿嘻嘻笑着来接,其乐也融融。回来掺在高粱米麦糠里,上锅一蒸,加上腌白菜萝卜,拌点野菜,来点熬干鱼儿,喝着菜汤,真是喷香啊!
去年冬天留下来的东西,几乎全吃完了。可花儿并不着急,凤凰坡的黄瓜,已经长了一手指长了。
榆钱饭,吃了十天,榆钱就没有了,二人恋恋不舍。
荷花湾的兔栏,他们又撤了几次煮浮萍水。兔栏里已经绿草如茵,苜蓿草等兔子喜欢吃的野草,全已经一片盎然。
一个冬天到现在,日子再艰难,大水也没套过兔子,过年时想套一次,花儿不允许。这时节兔子已经开始繁殖了,于是大水开始今年第一次套兔子,仍是套了三只,做成香辣兔肉送到正祥和。
春季,蔬菜上不来,鲜味也没有什么,郑掌柜的因此对香辣兔肉很是欢迎。
小莹在一旁崇拜地说:“大水哥真有本事,野兔总是一逮就是逮住三只。”
郑掌柜的笑了:“傻小莹,这是大水在野岗上捕的,怎么现在你还不明白啊。”
大水也是笑了笑。
小莹说:“原来大水哥一直在糊弄我啊!”
郑掌柜的说:“以前糊弄你,是有情可原。”
拿了750文钱回家,看到高大娘跟小翠正在兄妹屋里聊着天,一边指点着花儿的针线,花儿正想着给大水用大块的布头做件坎肩。
高大娘对大水和花儿的寒窑破洞没有一点的嫌弃,相反,对自己在镇上的三间破坯房头疼不已,那破房还禁得住这个夏天的雨水吗?可是自己无钱又无力,请不来人修补。
高大娘是来问花儿能不能养猪,她街坊老黄家的猪仔还有几天就要断奶了,让高大娘帮着打听着谁家买小猪。高大娘看到蛙儿岗上野菜很多,挺适合养猪的,就来问问,她也是好意。当然她也知道大水兄妹两个日子很紧,一头小猪是一两银子的价儿呢!而且猪也要吃一些麦糠米壳的。
花儿当然非常想养猪,但这可是大事情,花儿说得跟大水商量一下再回信儿。
高大娘说过几天来帮花儿间谷子苗,顺便听回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