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现代都市叫花夫妻小庄园TXT下载叫花夫妻小庄园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叫花夫妻小庄园全文阅读

作者:东篱居水     叫花夫妻小庄园txt下载     叫花夫妻小庄园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054脸红心跳的一夜

    大水趁着翻完地的傍晚空闲,用麻把芦苇混着蒲棒编起来,做了两个大苇帘子,又用剩下的土坯把兄妹屋隔成两间,在洞口和里间都挂上了草帘子。又编了个小小的帘子,挂在鸡窝门口,给鸡保一下暖,白天摘下来,晚上再挂上去。

    鸡现在每天都用干菜和碎蜗牛喂两次,有时也和些麦糠,上冬以后,这几只鸡还在生蛋,但冬天,它们生蛋会少的,甚至不生蛋。

    这一次赶集,是大水和花儿一起去的,大水给正祥和送第三坛酒,第四坛酿得晚一些,最近是卖不了的,同时,最后一次卖野菊花,一共卖了440文。

    在正祥和,小莹又给了两人一人一块发糕,笑嘻嘻地看着他们吃。看大水吃得挺香,花儿心里说:“像没见过发糕似的,看他那样儿,吃得跟猪似的。”

    仍是抱着置换的坛子,不过大水和花儿去了胡牙侩家里,打听买地的事情。买房买地置办大牲口这些事情,必须经过牙侩,这是官订的规矩,不能私下交易,牙行在两头赚抽头,这种人,一般和官府都有联系。

    对两个小叫花儿,胡牙侩当然认识。看两个人穿得虽然破旧,可是整整齐齐,上门的主顾就是客,因此胡牙侩也没有露出不屑的样子。

    不过,听大水打听镇外破高岗的价格,胡牙侩一楞,“大水啊,那可是块荒岗啊,种不了庄稼,你买来也没什么用啊。你要买不起好地,就买下等的地也比那里强啊。”

    “胡叔,我们兄妹两个先有个容身之地就行,总在街上晃也不是个事儿。”

    “好吧,我回来去给你问问。官府鼓励开荒,荒地价钱很便宜,可那高岗面积也不小,我估摸着也得三两银子。可丑话说在前头,我得赚抽头,每十赚一。”

    就是说,得拿出三两银子零三百文。

    大水说:“买是肯定要买的,就是暂时间钱还不够,这个冬天我就能把钱交给您,但这事儿就算定了,不过是铜钱不是银子。”

    胡牙侩说铜钱也行啊。

    包括今天挣的,两个人共有3069文,虽说还差了点,但以后加上卖兔肉和酒的钱,买下蛙儿岗还是不成问题的。

    这件大事终于落实了,两个人都很高兴。尽管以后日子还会很艰难,但只要有了蛙儿岗,就肯定能挺过去的。

    天空飘起了雨夹雪,风是刺面的,细细的雪渣打在人的脸上,冰冷又微痛。

    花儿病了。

    虽说烧得不是很厉害,但又是鼻涕又是眼泪,头重脚轻,迷迷糊糊地,躺在床上起不来。

    在做乞丐的时候,两个人也都伤风过,但一点办法没有,只有风里雨里地挺着,把生死交给苍天。

    现在,毕竟有兄妹屋可以容身。

    看着花儿难受的样子,大水呆不住了,说去抓点药,花儿心里暖暖的,却急着把他拦住了,说,哪用买什么药,不就是伤风么,出点汗就好了,钱是留着买蛙儿岗的。

    大水没办法,只有点头。

    洞里不潮,但这下雨又下雪的,已经很冷。大水拿来陶盆,在里面生了炭火,每次烧柴,未燃尽的炭都存了下来,就是为了应对冬天。

    过了一会儿,屋里有了暖和的气息。

    大水又切了些姜,剁碎了放碗里,冲了点蜂蜜,采来的野蜂蜜,还剩了一大半,然后把陶壶里的热水倒进去,用筷子搅匀,把花儿扶起来,让他就着自己的手,喝了下去。花儿喝完了,强笑着看了大水一眼。

    把两床被子都给花儿盖上,花儿又沉沉地睡过去了。

    做晚饭前,看到花儿的头上流满汗水,跟水淋的似的,就用布头接成的手巾给花儿擦了擦。

    大水专门为花儿熬了小米粥,炒了个小白菜,又炒了个萝卜条,这两个菜素净,适合病中的人吃。

    把饭端进来,叫醒花儿,让花儿就热吃饭。花儿不想吃,说是不饿,大水还是扶着她,又劝又哄地给她灌了一碗粥,吃了几口菜。

    花儿头痛好了很多,但仍是一脸烧红,觉得困得很,吃完了还想躺下睡。

    大水犹犹豫豫、支支吾吾、吭吭唧唧,最终还是说话了:“花儿,你出了一身汗,穿衣服睡会着凉的,要不……要不……你脱了衣服睡吧。”两人以前一直是和衣而眠。

    花儿听了,连耳朵根子都臊得红透了,低垂着双目,不敢看大水哥一眼,心中猛烈地撞着小鹿。

    大水哥说得对,穿着汗溻过的衣服睡容易再次着凉,可是这……脱了衣服睡,实在是不好意思。

    磨蹭半天,她嗫嚅着说:“那……那你转过身去。”

    大水转过了身子,听到花儿悉悉窣窣地脱了衣服躺下了。大水给她捂紧被子,又把自己的被子横在他的身上,他只盖半床被。

    “大水哥,那床被你自己盖吧,我一床被就够了。”

    “听话,哥不冷。”

    身边睡着的花儿,大水心里涌起阵阵躁动,花儿渐渐长大了,而他到了年就十六岁了,对异性当然已经有了憧憬和向往。可他多年来视花儿为妹妹,从来没有多想过什么。大水想,将来有了条件,一定盖座房子让花儿分出去住,要不会影响花儿的名声的,可是现在肯定不行,只有挤一挤了。胡思乱想中,大水也睡着了。

    第二天,雨停了,地面也上冻了。今年冬天来得有些早。

    花儿又发了一夜的汗,身体好了许多,头还有点微微地疼,但烧已经退了。借着大水哥做早饭的时候,花儿悄悄地起身穿上棉衣服。想着自己昨晩只穿着肚兜和小衣睡觉的情形,她的脸上又起了火烧云。

    吃早饭的时候,大水也是有点尴尬,花儿还是低头不敢看大水哥。直到大水问花儿觉得身体怎么样时,花儿才红着脸瞟了他一下,说:“没事儿了,好了。”声音里没有了往日的冲劲。

    又想到昨夜那么冷的天,大水哥只盖了半床被,花儿急忙问:“大水哥,你昨夜没冷着吧?”

    “呵呵,哥身子扛冻着呢,以前在外边漂泊的时候,哥不也要护着花儿么。”

    大水还是不让花儿出屋,在里间生着炭火,让花儿多歇两天。

    两天后,花儿完全好了,可以出屋了。

    大水一早去小河边打水,看见一个人,远远地站在那里,似乎在寻找着什么。

    远远地可以看出,那个人是铁栓。

054脸红心跳的一夜

    大水趁着翻完地的傍晚空闲,用麻把芦苇混着蒲棒编起来,做了两个大苇帘子,又用剩下的土坯把兄妹屋隔成两间,在洞口和里间都挂上了草帘子。又编了个小小的帘子,挂在鸡窝门口,给鸡保一下暖,白天摘下来,晚上再挂上去。

    鸡现在每天都用干菜和碎蜗牛喂两次,有时也和些麦糠,上冬以后,这几只鸡还在生蛋,但冬天,它们生蛋会少的,甚至不生蛋。

    这一次赶集,是大水和花儿一起去的,大水给正祥和送第三坛酒,第四坛酿得晚一些,最近是卖不了的,同时,最后一次卖野菊花,一共卖了440文。

    在正祥和,小莹又给了两人一人一块发糕,笑嘻嘻地看着他们吃。看大水吃得挺香,花儿心里说:“像没见过发糕似的,看他那样儿,吃得跟猪似的。”

    仍是抱着置换的坛子,不过大水和花儿去了胡牙侩家里,打听买地的事情。买房买地置办大牲口这些事情,必须经过牙侩,这是官订的规矩,不能私下交易,牙行在两头赚抽头,这种人,一般和官府都有联系。

    对两个小叫花儿,胡牙侩当然认识。看两个人穿得虽然破旧,可是整整齐齐,上门的主顾就是客,因此胡牙侩也没有露出不屑的样子。

    不过,听大水打听镇外破高岗的价格,胡牙侩一楞,“大水啊,那可是块荒岗啊,种不了庄稼,你买来也没什么用啊。你要买不起好地,就买下等的地也比那里强啊。”

    “胡叔,我们兄妹两个先有个容身之地就行,总在街上晃也不是个事儿。”

    “好吧,我回来去给你问问。官府鼓励开荒,荒地价钱很便宜,可那高岗面积也不小,我估摸着也得三两银子。可丑话说在前头,我得赚抽头,每十赚一。”

    就是说,得拿出三两银子零三百文。

    大水说:“买是肯定要买的,就是暂时间钱还不够,这个冬天我就能把钱交给您,但这事儿就算定了,不过是铜钱不是银子。”

    胡牙侩说铜钱也行啊。

    包括今天挣的,两个人共有3069文,虽说还差了点,但以后加上卖兔肉和酒的钱,买下蛙儿岗还是不成问题的。

    这件大事终于落实了,两个人都很高兴。尽管以后日子还会很艰难,但只要有了蛙儿岗,就肯定能挺过去的。

    天空飘起了雨夹雪,风是刺面的,细细的雪渣打在人的脸上,冰冷又微痛。

    花儿病了。

    虽说烧得不是很厉害,但又是鼻涕又是眼泪,头重脚轻,迷迷糊糊地,躺在床上起不来。

    在做乞丐的时候,两个人也都伤风过,但一点办法没有,只有风里雨里地挺着,把生死交给苍天。

    现在,毕竟有兄妹屋可以容身。

    看着花儿难受的样子,大水呆不住了,说去抓点药,花儿心里暖暖的,却急着把他拦住了,说,哪用买什么药,不就是伤风么,出点汗就好了,钱是留着买蛙儿岗的。

    大水没办法,只有点头。

    洞里不潮,但这下雨又下雪的,已经很冷。大水拿来陶盆,在里面生了炭火,每次烧柴,未燃尽的炭都存了下来,就是为了应对冬天。

    过了一会儿,屋里有了暖和的气息。

    大水又切了些姜,剁碎了放碗里,冲了点蜂蜜,采来的野蜂蜜,还剩了一大半,然后把陶壶里的热水倒进去,用筷子搅匀,把花儿扶起来,让他就着自己的手,喝了下去。花儿喝完了,强笑着看了大水一眼。

    把两床被子都给花儿盖上,花儿又沉沉地睡过去了。

    做晚饭前,看到花儿的头上流满汗水,跟水淋的似的,就用布头接成的手巾给花儿擦了擦。

    大水专门为花儿熬了小米粥,炒了个小白菜,又炒了个萝卜条,这两个菜素净,适合病中的人吃。

    把饭端进来,叫醒花儿,让花儿就热吃饭。花儿不想吃,说是不饿,大水还是扶着她,又劝又哄地给她灌了一碗粥,吃了几口菜。

    花儿头痛好了很多,但仍是一脸烧红,觉得困得很,吃完了还想躺下睡。

    大水犹犹豫豫、支支吾吾、吭吭唧唧,最终还是说话了:“花儿,你出了一身汗,穿衣服睡会着凉的,要不……要不……你脱了衣服睡吧。”两人以前一直是和衣而眠。

    花儿听了,连耳朵根子都臊得红透了,低垂着双目,不敢看大水哥一眼,心中猛烈地撞着小鹿。

    大水哥说得对,穿着汗溻过的衣服睡容易再次着凉,可是这……脱了衣服睡,实在是不好意思。

    磨蹭半天,她嗫嚅着说:“那……那你转过身去。”

    大水转过了身子,听到花儿悉悉窣窣地脱了衣服躺下了。大水给她捂紧被子,又把自己的被子横在他的身上,他只盖半床被。

    “大水哥,那床被你自己盖吧,我一床被就够了。”

    “听话,哥不冷。”

    身边睡着的花儿,大水心里涌起阵阵躁动,花儿渐渐长大了,而他到了年就十六岁了,对异性当然已经有了憧憬和向往。可他多年来视花儿为妹妹,从来没有多想过什么。大水想,将来有了条件,一定盖座房子让花儿分出去住,要不会影响花儿的名声的,可是现在肯定不行,只有挤一挤了。胡思乱想中,大水也睡着了。

    第二天,雨停了,地面也上冻了。今年冬天来得有些早。

    花儿又发了一夜的汗,身体好了许多,头还有点微微地疼,但烧已经退了。借着大水哥做早饭的时候,花儿悄悄地起身穿上棉衣服。想着自己昨晩只穿着肚兜和小衣睡觉的情形,她的脸上又起了火烧云。

    吃早饭的时候,大水也是有点尴尬,花儿还是低头不敢看大水哥。直到大水问花儿觉得身体怎么样时,花儿才红着脸瞟了他一下,说:“没事儿了,好了。”声音里没有了往日的冲劲。

    又想到昨夜那么冷的天,大水哥只盖了半床被,花儿急忙问:“大水哥,你昨夜没冷着吧?”

    “呵呵,哥身子扛冻着呢,以前在外边漂泊的时候,哥不也要护着花儿么。”

    大水还是不让花儿出屋,在里间生着炭火,让花儿多歇两天。

    两天后,花儿完全好了,可以出屋了。

    大水一早去小河边打水,看见一个人,远远地站在那里,似乎在寻找着什么。

    远远地可以看出,那个人是铁栓。

055铁栓打乱了计划

    大水和花儿今天全穿上了新的棉衣棉鞋,再不穿上就会冻得实在受不了的。

    两个人全是从头到脚一身新,大水一身黑,花儿一身小碎花,透着精神、整齐,两个人带着新鲜感、喜悦感、成就感和些许的不好意思迎来新的一天。

    但铁栓的突然出现,打乱了他们的平静。

    大水没有继续打水,趁着铁栓正远远地往别处打量,悄悄地回了兄妹屋,把铁栓的出现告诉了花儿。

    花儿吓了一大跳,怎么铁栓找到这里来了!铁栓是在找花儿的下落,应该是**不离十。或许在以前赶集的时候,铁栓曾经跟踪过他们。想到这里,花儿非常地气恼,这个铁栓也太过分了!

    既然他已经找到附近来了,这个地方暴露是迟早的事情,只要有一个人能知道这个地方,就会有更多的人知道这里。蛙儿岗虽然是无主的荒地,但是他们在这里开了荒的事情,一旦被官府知道了,就是非法开荒,随时可以把他们两个人赶走。

    避免被赶走的惟一办法,就是把蛙儿岗尽快买下来,可是两个人的钱还不够,真是两难!

    铁栓完全打乱了他们的计划。

    花儿说,“要不我们再去胡牙侩那里去一趟,万一价钱会低一些呢?”

    花儿让大水再出去看一下,大水仍是悄悄地从桥那边望过去,铁栓已经离开了,大水这里的视野宽阔,既然看不到他了,他只能是回街上去了。

    两个人去了胡牙侩家里。

    看见两个人新衣新鞋地来了,胡牙侩又高看了他们一眼,让了座。

    “胡叔,我们又来问买下街外荒岗的事情了。”

    “你们真是打算买那个荒岗?”胡牙侩还是觉得不可思议。

    “胡叔,我们能有个容身之地就行,要是能在上面开点荒的话,我们就更知足了。”大水说。

    花儿问:“胡叔,还能便宜点吗?”

    胡叔慢条斯理地说:“要是一般地买别人的房产田地,我们可以办白契,那样不经官府就省点钱。可你们这是买荒地,没人开荒的话放一百年也没人管它,可是一旦开荒就必须向官府买,所以你们只能办红契,买地钱里就含了向官府纳的税,不过也有一点好处,就是官府承认这个地契。这荒岗是荒凉,可是面积也很大,所以3两3钱银子,或是3300钱,是真少不了的,不是胡叔我不帮这个忙啊。不过上次忘了说一个好处,买了荒地开荒的话,五年内官府不收田产税不交公粮。”

    二人也是没有办法,价钱只好这样了,就告诉胡牙侩,下个集一定送钱来,请胡牙侩提前做个准备。

    胡牙侩看买卖快要成了,也是很高兴,说:“地契我准备好,官府那边的手续我去办,荒岗长宽我这里早有数字,写上就行。本来应该有邻居出面画押,可是你们也没有什么邻居,只是到时候你们一定要找个中人来画押。”

    两个人答应了出来,一边发愁钱的事情,一边奔正祥和来。

    小莹见二人来了,非常高兴,拉着花儿的手摇个不停,说花儿的新衣服真好看,又向大水说:“大水哥,昨儿个的又有人来买舅舅的兔肉了,可是早就卖完了,什么时候你再送来呀?”

    花儿看着大水,大水一脸真诚地说:“小莹,田野里不容易出个野兔子,这可没个准时候。”

    花儿心说:“你就装吧。”

    郑掌柜的也看见了二人崭新的棉衣,心想这两个人确实不是小乞丐的样子了,加上两人时不时送来新鲜货物,于是跟大水两人很是客气,“二位今天来,这是——”因为他没有看到二人手上拿什么东西,既然不是卖东西来的,那又会有什么事情呢。

    “郑掌柜的,下个集我想请您帮个忙。”大水说。

    “说吧,只要我能帮得上,我没二话。”

    “我想把镇外的那个荒岗买下来,到时候请郑掌柜的跟我到胡牙侩那里做个中人,先多谢郑掌柜了!”大水说。

    小莹听说大水要置办田产,先是惊地“呀”了一声,接着高兴地跳起来,“大水哥真是越来越有出息了!”

    大水不好意思地笑了笑,花儿心说:“瞧他那没出息的样儿!”

    郑掌柜的听说这事,也是吃了一惊,没想到小叫花子也能买地了,让人慨叹啊,同时也替大水高兴。不过听说是买荒岗,他好心地说,“那荒岗可是不能种庄稼呀,就是将来盖个房,土地也不平整啊!为什么不买田地呢?”

    大水只好又把银钱不够,先能容身就行的话说了一遍。

    做这种中人的,一般都是有些脸面的人,请这样的人做中人,也是给他们的面子。所以郑掌柜的爽快地答应了。

    两个人回到家,把炭火点起来,商量起凑钱的事情来,两个人现在有3069文,还差231文,酒现在没有酿好,还不能卖,兔子舍不得抓,怕抓太勤了影响明年兔子的数量,可是没有其他的进项了。

    花儿心里想起了那一文钱,当初,再添一文就能买个烧饼,那时的他们,把两文钱就视为巨款,现在变化太大了,那一文钱几乎没有了意义,大水哥可能把那一文钱忘了吧。

    两个人苦思冥想,也想不出凑钱的法子来,他们真想一低头就捡到银子,可是这好事只能出现在梦中罢了。

    花儿说:“实在不行,就去借点吧。”

    大水说:“如果实在不行,就只有去借。要是借的话,一个是刘奶奶,一个是郑掌柜。”

    花儿说:“别去刘奶奶家借。”她是不想搭这个人情,要不是那个铁栓,他们过些日子卖了酒就可以从容买下蛙儿岗的。

    可是花儿也不想去正祥和借,那个小莹,见到大水哥就缠着,还跟小时候一样,花儿看了心里不自在。

    能不借就尽量不借,是二人的共同想法。

    忽然大水一拍脑门,“看我,怎么忘了!花儿,其实我们不用借钱,这点钱,我们肯定能凑齐!”

055铁栓打乱了计划

    大水和花儿今天全穿上了新的棉衣棉鞋,再不穿上就会冻得实在受不了的。

    两个人全是从头到脚一身新,大水一身黑,花儿一身小碎花,透着精神、整齐,两个人带着新鲜感、喜悦感、成就感和些许的不好意思迎来新的一天。

    但铁栓的突然出现,打乱了他们的平静。

    大水没有继续打水,趁着铁栓正远远地往别处打量,悄悄地回了兄妹屋,把铁栓的出现告诉了花儿。

    花儿吓了一大跳,怎么铁栓找到这里来了!铁栓是在找花儿的下落,应该是**不离十。或许在以前赶集的时候,铁栓曾经跟踪过他们。想到这里,花儿非常地气恼,这个铁栓也太过分了!

    既然他已经找到附近来了,这个地方暴露是迟早的事情,只要有一个人能知道这个地方,就会有更多的人知道这里。蛙儿岗虽然是无主的荒地,但是他们在这里开了荒的事情,一旦被官府知道了,就是非法开荒,随时可以把他们两个人赶走。

    避免被赶走的惟一办法,就是把蛙儿岗尽快买下来,可是两个人的钱还不够,真是两难!

    铁栓完全打乱了他们的计划。

    花儿说,“要不我们再去胡牙侩那里去一趟,万一价钱会低一些呢?”

    花儿让大水再出去看一下,大水仍是悄悄地从桥那边望过去,铁栓已经离开了,大水这里的视野宽阔,既然看不到他了,他只能是回街上去了。

    两个人去了胡牙侩家里。

    看见两个人新衣新鞋地来了,胡牙侩又高看了他们一眼,让了座。

    “胡叔,我们又来问买下街外荒岗的事情了。”

    “你们真是打算买那个荒岗?”胡牙侩还是觉得不可思议。

    “胡叔,我们能有个容身之地就行,要是能在上面开点荒的话,我们就更知足了。”大水说。

    花儿问:“胡叔,还能便宜点吗?”

    胡叔慢条斯理地说:“要是一般地买别人的房产田地,我们可以办白契,那样不经官府就省点钱。可你们这是买荒地,没人开荒的话放一百年也没人管它,可是一旦开荒就必须向官府买,所以你们只能办红契,买地钱里就含了向官府纳的税,不过也有一点好处,就是官府承认这个地契。这荒岗是荒凉,可是面积也很大,所以3两3钱银子,或是3300钱,是真少不了的,不是胡叔我不帮这个忙啊。不过上次忘了说一个好处,买了荒地开荒的话,五年内官府不收田产税不交公粮。”

    二人也是没有办法,价钱只好这样了,就告诉胡牙侩,下个集一定送钱来,请胡牙侩提前做个准备。

    胡牙侩看买卖快要成了,也是很高兴,说:“地契我准备好,官府那边的手续我去办,荒岗长宽我这里早有数字,写上就行。本来应该有邻居出面画押,可是你们也没有什么邻居,只是到时候你们一定要找个中人来画押。”

    两个人答应了出来,一边发愁钱的事情,一边奔正祥和来。

    小莹见二人来了,非常高兴,拉着花儿的手摇个不停,说花儿的新衣服真好看,又向大水说:“大水哥,昨儿个的又有人来买舅舅的兔肉了,可是早就卖完了,什么时候你再送来呀?”

    花儿看着大水,大水一脸真诚地说:“小莹,田野里不容易出个野兔子,这可没个准时候。”

    花儿心说:“你就装吧。”

    郑掌柜的也看见了二人崭新的棉衣,心想这两个人确实不是小乞丐的样子了,加上两人时不时送来新鲜货物,于是跟大水两人很是客气,“二位今天来,这是——”因为他没有看到二人手上拿什么东西,既然不是卖东西来的,那又会有什么事情呢。

    “郑掌柜的,下个集我想请您帮个忙。”大水说。

    “说吧,只要我能帮得上,我没二话。”

    “我想把镇外的那个荒岗买下来,到时候请郑掌柜的跟我到胡牙侩那里做个中人,先多谢郑掌柜了!”大水说。

    小莹听说大水要置办田产,先是惊地“呀”了一声,接着高兴地跳起来,“大水哥真是越来越有出息了!”

    大水不好意思地笑了笑,花儿心说:“瞧他那没出息的样儿!”

    郑掌柜的听说这事,也是吃了一惊,没想到小叫花子也能买地了,让人慨叹啊,同时也替大水高兴。不过听说是买荒岗,他好心地说,“那荒岗可是不能种庄稼呀,就是将来盖个房,土地也不平整啊!为什么不买田地呢?”

    大水只好又把银钱不够,先能容身就行的话说了一遍。

    做这种中人的,一般都是有些脸面的人,请这样的人做中人,也是给他们的面子。所以郑掌柜的爽快地答应了。

    两个人回到家,把炭火点起来,商量起凑钱的事情来,两个人现在有3069文,还差231文,酒现在没有酿好,还不能卖,兔子舍不得抓,怕抓太勤了影响明年兔子的数量,可是没有其他的进项了。

    花儿心里想起了那一文钱,当初,再添一文就能买个烧饼,那时的他们,把两文钱就视为巨款,现在变化太大了,那一文钱几乎没有了意义,大水哥可能把那一文钱忘了吧。

    两个人苦思冥想,也想不出凑钱的法子来,他们真想一低头就捡到银子,可是这好事只能出现在梦中罢了。

    花儿说:“实在不行,就去借点吧。”

    大水说:“如果实在不行,就只有去借。要是借的话,一个是刘奶奶,一个是郑掌柜。”

    花儿说:“别去刘奶奶家借。”她是不想搭这个人情,要不是那个铁栓,他们过些日子卖了酒就可以从容买下蛙儿岗的。

    可是花儿也不想去正祥和借,那个小莹,见到大水哥就缠着,还跟小时候一样,花儿看了心里不自在。

    能不借就尽量不借,是二人的共同想法。

    忽然大水一拍脑门,“看我,怎么忘了!花儿,其实我们不用借钱,这点钱,我们肯定能凑齐!”

056永远不要赶我走

    几天后的集上,大水和花儿早早摆了个摊,地上铺着草垫,上面放着二十几个鸡蛋,篮子里还有一些,地上还有3把锅刷,花儿负责叫卖。

    花儿的三只母鸡,由于常吃的除了青草、草籽外,还吃活虫、熟蜗牛,鸡长得非常壮实,鸡蛋也比一般鸡蛋大了一圈,而且外壳光滑圆润,看着就让人喜爱。

    很多人知道这两个卖过叫花田螺,又看见鸡蛋个大圆润,不少人前来问价。这个朝代鸡蛋跟差不多也是硬货币了,价格非常稳定,大水也没有秤,就要价5文1个,要不是大水急着用钱,不会这个价卖的。

    经常赶集上店的人,尤其是老太太,都知道这个价儿可是不贵,纷纷要买,大水和花儿一边卖还一边说着,这鸡蛋不单个头大,吃着还会比一般的蛋好吃呢。有个看着挺富态的老太太一下要了30个。大水今天一共拿了100个鸡蛋,不大一会儿就卖出去了60个。早些日子做的锅刷,家里留了一把,这次也以5文一把的价儿把三把锅刷卖出去了。

    这样他们卖得了315文,加上自己手头的3069文,一共是3384文,买下蛙儿岗的钱已经够了!

    花儿这次出来,把家里的3069文全串成串,紧紧地裹在包里,又牢牢地系在大水和花儿的腰间。

    剩了40个鸡蛋,收了草垫子,两个人去正祥和,请了郑掌柜的,并放下了20个鸡蛋,郑掌柜客气了一声,小莹在后面送出来,说:“大水哥也是要有田亩的人了,这一去愿你们如意啊!”

    花儿听着高兴,这话吉利!自从蛐蛐儿事件后,花儿第一次把灿烂的笑容真心给了小莹。

    胡牙侩正在家里等着他们。见了郑掌柜的,也是一楞,想不到大水能请动正祥和掌柜的来做中人,这中人的来头硬啊!两个人都互相打了招呼,大水也是放下了20个鸡蛋,胡牙侩也没客气,正要商量写契约的事情,大水把二人请到一边,说了些什么。

    花儿光顾着激动了,契约到手,就意味着大水和她永远告别了漂泊的日子,蛙儿岗再荒凉,也是他们的家!日子再苦,她和大水哥也可以在那里住寒窑,避风雨。

    胡牙侩和郑掌柜听了大水的话,全都是大吃一惊,两人沉吟了半晌,胡牙侩才对大水说:“这事儿当然听你的,只是你自己要考虑好,这可是大事啊。”郑掌柜也点头说,是啊。

    大水说,只请二位长辈别把这事儿说出去,二人点头,既然能在镇上混得风生水起,这点口风他们自然也把握得住。

    回到桌前坐下,大水和花儿拿出钱来,胡牙侩过了数,正是3300文。于是拿出了官府已经盖了印信的地契。

    大水和花儿都已经有了喘不过气来的感觉。

    胡牙侩说:“咱们这是红契,官场要备案,一旦签了,要是有人欺了你们的地,官府会保护的。官府那边的印信已经盖好,我们只需要写写填填,郑掌柜的识文断字名声极好,他来做个见证,我先填了野岗的户主……”

    填了后,郑掌柜的说:“对,就是这个姓名。”

    然后填野岗的四角位置,郑掌柜在一旁说好话:“既然是荒野乱岗,胡牙侩手下稍微松一松,就能宽出些数量来。这两个孩子过活也确实不容易。”

    胡牙侩一乐,把荒岗西北、东北定为高出地面一尺为界,南面定为小河北两丈,明显看得出来,南面的界限宽出来了,给大水留了空间。本来就是荒岗,胡牙侩怎么会做恶人。

    胡牙侩事先已经画了押,最后大水画了押,让花儿也画了,中人郑掌柜也画了押。另有一份,作为官府备案,也都画了押。

    从此,他们兄妹两个就成了蛙儿岗的真正主人!

    签完地契后,胡牙侩跟郑掌柜要坐一坐,喝口酒。于是大水跟胡牙侩和郑掌柜真心道过谢,说是钱实在花光了,手头挤不出东西来,但日后一定要好好感谢二位长辈。两个人跟大水客气了一下,大水和花儿回到街上买了八斤高粱米,回家!

    快快回到蛙儿岗,回到那个已经真正属于自己的家!

    他们已经归心似箭!

    到了家,花儿把地契要过来,看了又看。她不识字,又装着识字的样子,给大水大声念着:户主,张大水……

    大水凑过来说:“我看胡牙侩是按这个方向写的,你拿倒了!”其实大水是认识点繁体文的,但他不能说出来。

    花儿喜得抿不拢嘴,但还是瞋了他一眼:“你假装什么秀才,我一高兴才拿倒了。”

    花儿把地契看了一遍又一遍,她看一千遍都不烦,尽管她对里面的字一个都不认识。

    花儿忽然想起什么来:“大水哥,这蛙儿岗是你的了,你会不会有一天看我不顺眼,把我赶走啊?”

    “你胡说什么!哥会干那样的事情吗?”

    “大水哥,你永远不要赶我走!”

    “当然啊!”

    “那你发誓!”

    大水想,看来,这个花儿是被自己惯坏了……

    两个人的心情终于平静下来之后,花儿掏出了四文钱,刚又买了点高粱米,他们又回到了只有几文钱的时代了。

    “唉,又想起了你讨来的一文钱,我们又回那个时候了。”大水对花儿说。

    大水想起一文钱,亏他还记得。

    她的那一文钱,如果加上一文钱,就是一个芝麻小烧饼;那一文钱,加上这四文钱,就是一个鸡蛋;那一文钱,加上她的心,就是……

    所以花儿,永远不会把那一文钱花出去!

    想起鸡蛋,三只鸡共下了不到三百来个蛋,今天一天就连卖带送没了一百个,剩下的蛋中,还有二十个种蛋,这二十个蛋是宝贝,开春孵小鸡要用。

    现在最需要的,还是主粮,光吃山药萝卜是不能饱人的,但他们的主粮哪怕是霉高粱也几乎快吃完了,今天买了八斤高粱米,可以解一下燃眉之急,但是如果后面没有粮食跟上,就可能只有吃煮山药和炖萝卜过日子了。

056永远不要赶我走

    几天后的集上,大水和花儿早早摆了个摊,地上铺着草垫,上面放着二十几个鸡蛋,篮子里还有一些,地上还有3把锅刷,花儿负责叫卖。

    花儿的三只母鸡,由于常吃的除了青草、草籽外,还吃活虫、熟蜗牛,鸡长得非常壮实,鸡蛋也比一般鸡蛋大了一圈,而且外壳光滑圆润,看着就让人喜爱。

    很多人知道这两个卖过叫花田螺,又看见鸡蛋个大圆润,不少人前来问价。这个朝代鸡蛋跟差不多也是硬货币了,价格非常稳定,大水也没有秤,就要价5文1个,要不是大水急着用钱,不会这个价卖的。

    经常赶集上店的人,尤其是老太太,都知道这个价儿可是不贵,纷纷要买,大水和花儿一边卖还一边说着,这鸡蛋不单个头大,吃着还会比一般的蛋好吃呢。有个看着挺富态的老太太一下要了30个。大水今天一共拿了100个鸡蛋,不大一会儿就卖出去了60个。早些日子做的锅刷,家里留了一把,这次也以5文一把的价儿把三把锅刷卖出去了。

    这样他们卖得了315文,加上自己手头的3069文,一共是3384文,买下蛙儿岗的钱已经够了!

    花儿这次出来,把家里的3069文全串成串,紧紧地裹在包里,又牢牢地系在大水和花儿的腰间。

    剩了40个鸡蛋,收了草垫子,两个人去正祥和,请了郑掌柜的,并放下了20个鸡蛋,郑掌柜客气了一声,小莹在后面送出来,说:“大水哥也是要有田亩的人了,这一去愿你们如意啊!”

    花儿听着高兴,这话吉利!自从蛐蛐儿事件后,花儿第一次把灿烂的笑容真心给了小莹。

    胡牙侩正在家里等着他们。见了郑掌柜的,也是一楞,想不到大水能请动正祥和掌柜的来做中人,这中人的来头硬啊!两个人都互相打了招呼,大水也是放下了20个鸡蛋,胡牙侩也没客气,正要商量写契约的事情,大水把二人请到一边,说了些什么。

    花儿光顾着激动了,契约到手,就意味着大水和她永远告别了漂泊的日子,蛙儿岗再荒凉,也是他们的家!日子再苦,她和大水哥也可以在那里住寒窑,避风雨。

    胡牙侩和郑掌柜听了大水的话,全都是大吃一惊,两人沉吟了半晌,胡牙侩才对大水说:“这事儿当然听你的,只是你自己要考虑好,这可是大事啊。”郑掌柜也点头说,是啊。

    大水说,只请二位长辈别把这事儿说出去,二人点头,既然能在镇上混得风生水起,这点口风他们自然也把握得住。

    回到桌前坐下,大水和花儿拿出钱来,胡牙侩过了数,正是3300文。于是拿出了官府已经盖了印信的地契。

    大水和花儿都已经有了喘不过气来的感觉。

    胡牙侩说:“咱们这是红契,官场要备案,一旦签了,要是有人欺了你们的地,官府会保护的。官府那边的印信已经盖好,我们只需要写写填填,郑掌柜的识文断字名声极好,他来做个见证,我先填了野岗的户主……”

    填了后,郑掌柜的说:“对,就是这个姓名。”

    然后填野岗的四角位置,郑掌柜在一旁说好话:“既然是荒野乱岗,胡牙侩手下稍微松一松,就能宽出些数量来。这两个孩子过活也确实不容易。”

    胡牙侩一乐,把荒岗西北、东北定为高出地面一尺为界,南面定为小河北两丈,明显看得出来,南面的界限宽出来了,给大水留了空间。本来就是荒岗,胡牙侩怎么会做恶人。

    胡牙侩事先已经画了押,最后大水画了押,让花儿也画了,中人郑掌柜也画了押。另有一份,作为官府备案,也都画了押。

    从此,他们兄妹两个就成了蛙儿岗的真正主人!

    签完地契后,胡牙侩跟郑掌柜要坐一坐,喝口酒。于是大水跟胡牙侩和郑掌柜真心道过谢,说是钱实在花光了,手头挤不出东西来,但日后一定要好好感谢二位长辈。两个人跟大水客气了一下,大水和花儿回到街上买了八斤高粱米,回家!

    快快回到蛙儿岗,回到那个已经真正属于自己的家!

    他们已经归心似箭!

    到了家,花儿把地契要过来,看了又看。她不识字,又装着识字的样子,给大水大声念着:户主,张大水……

    大水凑过来说:“我看胡牙侩是按这个方向写的,你拿倒了!”其实大水是认识点繁体文的,但他不能说出来。

    花儿喜得抿不拢嘴,但还是瞋了他一眼:“你假装什么秀才,我一高兴才拿倒了。”

    花儿把地契看了一遍又一遍,她看一千遍都不烦,尽管她对里面的字一个都不认识。

    花儿忽然想起什么来:“大水哥,这蛙儿岗是你的了,你会不会有一天看我不顺眼,把我赶走啊?”

    “你胡说什么!哥会干那样的事情吗?”

    “大水哥,你永远不要赶我走!”

    “当然啊!”

    “那你发誓!”

    大水想,看来,这个花儿是被自己惯坏了……

    两个人的心情终于平静下来之后,花儿掏出了四文钱,刚又买了点高粱米,他们又回到了只有几文钱的时代了。

    “唉,又想起了你讨来的一文钱,我们又回那个时候了。”大水对花儿说。

    大水想起一文钱,亏他还记得。

    她的那一文钱,如果加上一文钱,就是一个芝麻小烧饼;那一文钱,加上这四文钱,就是一个鸡蛋;那一文钱,加上她的心,就是……

    所以花儿,永远不会把那一文钱花出去!

    想起鸡蛋,三只鸡共下了不到三百来个蛋,今天一天就连卖带送没了一百个,剩下的蛋中,还有二十个种蛋,这二十个蛋是宝贝,开春孵小鸡要用。

    现在最需要的,还是主粮,光吃山药萝卜是不能饱人的,但他们的主粮哪怕是霉高粱也几乎快吃完了,今天买了八斤高粱米,可以解一下燃眉之急,但是如果后面没有粮食跟上,就可能只有吃煮山药和炖萝卜过日子了。

057日子回到解放前

    接下来的日子过得异常艰难。

    几天后,大水和花儿的粮食几乎断顿了,只剩了一些麦糠。煮山药已经成了他们的主食,可是山药带有涩味,如果不搀在高粱米或小米里混着吃,几乎就难以下咽。天没冷之前打的野菜晒成干菜,也拿来或煮或蒸,只是这些好吃不好吃先不说,不解饱啊!就是干青蛙、干蝉蛹、干鱼虾、干泥鳅,这些也只能当菜,根本当不了饭吃。萝卜白菜就更不用说了。有一两天,他们甚至吃过萝卜煮白菜,几顿下去就不能下咽了。

    现在大水和花儿的情形是,饿不死,也吃不饱。

    手里只有四文钱,他们眼前一点进项全没有了。不,要说有也有,就是鸡蛋,鸡到现在还产蛋,只是有时候是一只蛋,有时候是两只蛋,极偶然的情况下,也能捡到三只蛋。可是大水告诉花儿,不到万一,鸡蛋不卖,开春的时候鸡蛋紧俏,会卖得贵一些。不过花儿想,如果真是到了过活不了的时候,也只有卖鸡蛋了。

    自从买了蛙儿岗后,套用点后世的话,他们的生活反而一夜回到解放前了。

    即使这样,他们也没埋怨过什么,蛙儿岗就是他们的最大的财富,一股力量,支撑着两个人艰难而顽强地生活着。

    谁也想不到的是,铁栓来了,而且,刘奶奶也来了。

    铁栓还背来了十斤小米。

    现在,大水和花儿还是不希望蛙儿岗被人注意上,毕竟有鸡有棉被的小小家产,又没个门没个锁的,怕万一招贼就麻烦了。

    可既然刘奶奶上门了,就说明他们用用银子买野岗的事情,备不住已经在镇上传开了。

    刘奶奶来的时候,花儿正在把干菜剁碎,准备喂鸡。花儿赶紧把二人让到兄妹屋,用陶壶给祖孙俩倒了两碗热水。

    祖孙两人在洞里看了看,刘奶奶说:“听说你们买下了这野岗子,我赶着过来看看。这下好了,住在土洞里,总比街上流浪好啊,可是也看得出来,你们的日子还艰难啊!”

    铁栓看到炕上并排放着两床被,脸色变了变。花儿和大水都留心看到了,花儿回想起了什么就有些小心跳,大水则也心里动了一动。

    刘奶奶倒没在意,叫花子在外面过夜的时候,不就是挤在一块的吗。

    刘奶奶说:“不是奶奶埋怨你,你住在这里,应该早跟奶奶说啊,多少能帮衬你们一下。”

    “奶奶,镇上知道大水哥买荒岗的人多吗?”花儿问起了关心的话题。

    “不多,又不是什么大事,买房换地的事情总有,只是听说你们买荒岗觉得新鲜。”

    花儿才放了点心。

    其实,铁栓在集上早就悄悄地跟踪过大水,知道大水“帮工”的方向,只是怕跟近了被发现,结果最后跟丢了,所以才有了大水前几天发现铁栓出现在蛙儿岗附近的事情。铁栓实在想知道花儿的下落,大水买荒岗这事儿,是铁栓在私塾听说的,他就一定要拉着刘奶奶来看看,并说他们的日子肯定艰难,给他们捎点粮食去,刘奶奶也同意了。

    对这十斤小米,花儿死活推辞不要,说是日子能凑合过得去。

    刘奶奶最后说:“你总不能让铁栓再把小米背回去吧。”

    花儿想了想,也是。就从罐子里拿了一斤干小鱼包了,递给了刘奶奶。

    一斤鲜小鱼也可以卖二十文钱,只是卖得慢,很难卖出去,所以花儿没有去卖。一斤鱼干又不是一斤鲜鱼能晒得出来的,所以花儿等于把钱多还回去了。

    刘奶奶只好接过来,叹了一口气,说:“想不到花儿如今这么要强,这以后还真不好上门了。”

    花儿忙说:“我真想把奶奶当亲奶奶,我们当亲戚一样走动,所以奶奶别多想。”

    刘奶奶这才点头笑了。

    祖孙俩走的时候,花儿一直送到小桥。

    铁栓回过身走了几步,悄悄对花儿说:“以后我时不时来看你。”

    花儿看刘奶奶走远了一些,才低声对铁栓说:“不怕我说的你不爱听,这地方以后你尽量少来,一个是你要读书,再一个没盖起大房前,这个地方来的人越少越好,来得越少,我和大水哥才越安全。铁栓哥你要体谅。”

    铁栓呆了一回,没说什么。

    大水把两个人的窃窃私语看到了眼里,心里更明白了些什么。

    花儿回来接着喂鸡,碎蜗牛混上草籽,加上干菜,放在锅里煮一煮,对鸡来说是美食。

    大水也拿了点小鱼干,跟着刘奶奶一起走了,说是去小镇上高大娘家打听一下编筐的事情。

    高大娘丈夫早丧,只有一个儿子,前年得病死去了,儿媳改嫁,家里剩下个孙女才十二岁,叫小翠,两个人住在小破屋里,早年买了两亩荒地,就在蛙儿岗小河的南侧,自己也照顾不好,因此也就勉强能过活。但高大娘手巧,编个筐、簸箕、粪背子什么的挺在行。

    大水回来的时候,手里拿着一个柳条筐,只比一个巴掌大一点。花儿很是喜欢,说真是小巧。大水说,这是高大娘给他演示时编出来的,编筐他已经学会了。花儿听了挺高兴,蛙儿岗有些紫荆条,也有些野柳树,编个筐也不指望卖,自己留着用,冬闲时正好干编筐这个活儿。

    不过,大水先没编筐,他让花儿把花生拿出来,两个人要一起剥花生。

    花儿对大水哥买花生是不认同的,花生只能算是个小吃食,几乎没有人吃,既然大水哥要剥花生,或许是想起粮食太少了吧。

    “花儿,可不是哥馋了,而是哥刚去街上,看到街口的石碾子才想起来,我们拿它来榨点油去卖,然后再买点粮食回来。要不是粮食太紧了,哥还舍不得用它呢,这次我们留二十斤当种子。”

    “没听说过花生能榨油啊!”花儿说。

    “你瞧好吧。只要把这两个月熬过去就好办了,野山药是不少,可必须搀着粮食才行,要是油能卖出去,我们一天一人只吃半斤粮,就能熬过去了。咱们一段日子里会很苦的。花儿,行不?”

    一个人一天只吃半斤粮食,虽然可以和着山药、萝卜,日子也是很艰辛了。

    可花儿回答得非常坚决:“当然行,大水哥!忘了我说过的吃糠咽菜的话了吗。”

    大水带着对花儿的一些愧意,笑了。

    花儿带着与大水哥有难同当的决心,也笑了。

    是啊,花儿说过:跟着大水哥,吃糠咽菜也香甜。

057日子回到解放前

    接下来的日子过得异常艰难。

    几天后,大水和花儿的粮食几乎断顿了,只剩了一些麦糠。煮山药已经成了他们的主食,可是山药带有涩味,如果不搀在高粱米或小米里混着吃,几乎就难以下咽。天没冷之前打的野菜晒成干菜,也拿来或煮或蒸,只是这些好吃不好吃先不说,不解饱啊!就是干青蛙、干蝉蛹、干鱼虾、干泥鳅,这些也只能当菜,根本当不了饭吃。萝卜白菜就更不用说了。有一两天,他们甚至吃过萝卜煮白菜,几顿下去就不能下咽了。

    现在大水和花儿的情形是,饿不死,也吃不饱。

    手里只有四文钱,他们眼前一点进项全没有了。不,要说有也有,就是鸡蛋,鸡到现在还产蛋,只是有时候是一只蛋,有时候是两只蛋,极偶然的情况下,也能捡到三只蛋。可是大水告诉花儿,不到万一,鸡蛋不卖,开春的时候鸡蛋紧俏,会卖得贵一些。不过花儿想,如果真是到了过活不了的时候,也只有卖鸡蛋了。

    自从买了蛙儿岗后,套用点后世的话,他们的生活反而一夜回到解放前了。

    即使这样,他们也没埋怨过什么,蛙儿岗就是他们的最大的财富,一股力量,支撑着两个人艰难而顽强地生活着。

    谁也想不到的是,铁栓来了,而且,刘奶奶也来了。

    铁栓还背来了十斤小米。

    现在,大水和花儿还是不希望蛙儿岗被人注意上,毕竟有鸡有棉被的小小家产,又没个门没个锁的,怕万一招贼就麻烦了。

    可既然刘奶奶上门了,就说明他们用用银子买野岗的事情,备不住已经在镇上传开了。

    刘奶奶来的时候,花儿正在把干菜剁碎,准备喂鸡。花儿赶紧把二人让到兄妹屋,用陶壶给祖孙俩倒了两碗热水。

    祖孙两人在洞里看了看,刘奶奶说:“听说你们买下了这野岗子,我赶着过来看看。这下好了,住在土洞里,总比街上流浪好啊,可是也看得出来,你们的日子还艰难啊!”

    铁栓看到炕上并排放着两床被,脸色变了变。花儿和大水都留心看到了,花儿回想起了什么就有些小心跳,大水则也心里动了一动。

    刘奶奶倒没在意,叫花子在外面过夜的时候,不就是挤在一块的吗。

    刘奶奶说:“不是奶奶埋怨你,你住在这里,应该早跟奶奶说啊,多少能帮衬你们一下。”

    “奶奶,镇上知道大水哥买荒岗的人多吗?”花儿问起了关心的话题。

    “不多,又不是什么大事,买房换地的事情总有,只是听说你们买荒岗觉得新鲜。”

    花儿才放了点心。

    其实,铁栓在集上早就悄悄地跟踪过大水,知道大水“帮工”的方向,只是怕跟近了被发现,结果最后跟丢了,所以才有了大水前几天发现铁栓出现在蛙儿岗附近的事情。铁栓实在想知道花儿的下落,大水买荒岗这事儿,是铁栓在私塾听说的,他就一定要拉着刘奶奶来看看,并说他们的日子肯定艰难,给他们捎点粮食去,刘奶奶也同意了。

    对这十斤小米,花儿死活推辞不要,说是日子能凑合过得去。

    刘奶奶最后说:“你总不能让铁栓再把小米背回去吧。”

    花儿想了想,也是。就从罐子里拿了一斤干小鱼包了,递给了刘奶奶。

    一斤鲜小鱼也可以卖二十文钱,只是卖得慢,很难卖出去,所以花儿没有去卖。一斤鱼干又不是一斤鲜鱼能晒得出来的,所以花儿等于把钱多还回去了。

    刘奶奶只好接过来,叹了一口气,说:“想不到花儿如今这么要强,这以后还真不好上门了。”

    花儿忙说:“我真想把奶奶当亲奶奶,我们当亲戚一样走动,所以奶奶别多想。”

    刘奶奶这才点头笑了。

    祖孙俩走的时候,花儿一直送到小桥。

    铁栓回过身走了几步,悄悄对花儿说:“以后我时不时来看你。”

    花儿看刘奶奶走远了一些,才低声对铁栓说:“不怕我说的你不爱听,这地方以后你尽量少来,一个是你要读书,再一个没盖起大房前,这个地方来的人越少越好,来得越少,我和大水哥才越安全。铁栓哥你要体谅。”

    铁栓呆了一回,没说什么。

    大水把两个人的窃窃私语看到了眼里,心里更明白了些什么。

    花儿回来接着喂鸡,碎蜗牛混上草籽,加上干菜,放在锅里煮一煮,对鸡来说是美食。

    大水也拿了点小鱼干,跟着刘奶奶一起走了,说是去小镇上高大娘家打听一下编筐的事情。

    高大娘丈夫早丧,只有一个儿子,前年得病死去了,儿媳改嫁,家里剩下个孙女才十二岁,叫小翠,两个人住在小破屋里,早年买了两亩荒地,就在蛙儿岗小河的南侧,自己也照顾不好,因此也就勉强能过活。但高大娘手巧,编个筐、簸箕、粪背子什么的挺在行。

    大水回来的时候,手里拿着一个柳条筐,只比一个巴掌大一点。花儿很是喜欢,说真是小巧。大水说,这是高大娘给他演示时编出来的,编筐他已经学会了。花儿听了挺高兴,蛙儿岗有些紫荆条,也有些野柳树,编个筐也不指望卖,自己留着用,冬闲时正好干编筐这个活儿。

    不过,大水先没编筐,他让花儿把花生拿出来,两个人要一起剥花生。

    花儿对大水哥买花生是不认同的,花生只能算是个小吃食,几乎没有人吃,既然大水哥要剥花生,或许是想起粮食太少了吧。

    “花儿,可不是哥馋了,而是哥刚去街上,看到街口的石碾子才想起来,我们拿它来榨点油去卖,然后再买点粮食回来。要不是粮食太紧了,哥还舍不得用它呢,这次我们留二十斤当种子。”

    “没听说过花生能榨油啊!”花儿说。

    “你瞧好吧。只要把这两个月熬过去就好办了,野山药是不少,可必须搀着粮食才行,要是油能卖出去,我们一天一人只吃半斤粮,就能熬过去了。咱们一段日子里会很苦的。花儿,行不?”

    一个人一天只吃半斤粮食,虽然可以和着山药、萝卜,日子也是很艰辛了。

    可花儿回答得非常坚决:“当然行,大水哥!忘了我说过的吃糠咽菜的话了吗。”

    大水带着对花儿的一些愧意,笑了。

    花儿带着与大水哥有难同当的决心,也笑了。

    是啊,花儿说过:跟着大水哥,吃糠咽菜也香甜。

058对卖油郎初诉情

    058对卖油郎初诉情

    第二天两人早早地爬起来,天上的星星还在闪烁。

    面袋子里放着剥好的花生仁,两人走向镇上街口的石碾。这么早出来,当然是为了保密,先不让人知道这花生能榨油,保密得越久越好。

    寒风刺脸,花儿在想,小四子他们或许此时就挤着睡在哪个柴火垛里吧,这一冬怎么才能熬过来啊,又冷又饿的,好在自己和大水哥已经有了住的地方,而且有了新棉衣,就算粮食很紧张,可也能平安地度过这个严冬。想一想,她能和大水哥在一起,多幸运啊!

    石碾子摆在街北口一侧,是公用的。谁家碾个高粱、谷子啥的,全是来这里碾磨。

    为了把花生仁尽量碾细,每一层铺得都很少,大水推碾子,花儿一边用绒草扎成的笤帚把已经碾细的花生末扫进袋子,一边铺上新的花生。过了好一会儿,二十斤花生才完全碾完了。花儿冻得小手冰凉,大水却已经出了微汗,推碾子也算是个力气活儿。

    两人回到蛙儿岗的时候,天还没亮呢。

    到了家,大水把细花生铺在屉上,用大火蒸。等大大的水汽从锅边冒出来后,才掀开锅盖,用勺子舀出一点来试试,手稍一捻就能捻出油来,就成了。

    镇上也有油坊,但要向村正要钥匙,而且大水也做不出太多的油来,加上保密的原因,还是决定自己用简陋的方法手工压制花生油。以前有块石头,中间砸出了沟槽,曾压过蓖麻油的,又搬出来,把蒸好的花生捏成饼,一层层放在石头上,上面用石板压制,轻压勤压,油慢慢地从沟槽流出来。

    花儿用小坛子在下面接着流下来的油。花儿一边接油,一边嘻嘻地笑得合不拢嘴,大水哥真能鼓捣一气啊!

    压完了之后,把花生饼打散,大粒挑出来,又压了一遍,小坛子快满了,五斤左右。

    不到二十斤花生,出了五斤油,出油率不高,但还说得过去。之所以这个朝代不重视花生,就是因为没注意到它会出油,或者出油率太低,所以后来才被美洲的花生取代了吧,大水暗想。

    又用过滤过狗奶泡子酒的细纱布把油里残存的渣子过滤了一遍,倒在另一个小坛子里,太阳已经很高了,大水准备送到正祥和。

    花儿想自己去送,她对大水与小莹碰到一起总是不痛快。大水早猜到了,说:“你别总瞎想点没影儿的事。”花儿也不好意思再拦了,价钱是100文左右一斤,两人商量好的。

    大水抱着小坛子到了正祥和,说是来卖花生油,他对郑掌柜的不能瞒着,要不还怎么卖油啊。

    “你就糊弄我吧,没听过花生能榨油的说法。”郑掌柜的不信。

    “您用了之后,肯定会说好!只是这事儿您别说出去。今年我就这么多的油了,急等着钱买粮食,您先试用一下,明年,我的油全卖给您。”

    跟大水处得熟了,郑掌柜的对大水很是相信,不过这花生油究竟怎么样,今天上了顾客后,就要让厨子试试。”

    过了称,再去掉坛子的毛重,5斤1两,大水是按95文一斤卖的,尽管急等钱用,但还是让了5文钱。

    大水又抹去了零头,接了480钱。郑掌柜的心里挺舒服,大水这孩子真是不错,实在。

    仍是抱着置换出来的小坛子走出正祥和,小莹也从内宅出来,跟大水亲热地打了招呼,说:“大水哥,赶明儿我去你那里玩。你欢迎不欢迎?”

    大水说:“一个荒岗子,大冬天的,有啥可玩的。”

    冬天后,秋天新打上来的粮食经过晒干,已经被粮米店收上来了,于是粮价稍微下降了一点,下等高梁米7文一斤,麦糠2文一斤,大水买了40斤高粱米,100斤麦糠,刚到手的钱全花出去了,因为榨油为的就是卖得铜子买粮食。

    又按花儿嘱咐的,大水去布衣店看了看,如果有布头,让掌柜的给留一下,过后去买。布头没有,但是大水给花儿找了一项小营生。

    这个镇子小,没有专门的手工店或绣庄,什么香袋啊,女人头饰啊、绣活儿啊,全是布衣店兼卖。

    快到年底的时候,头花儿卖得快,哪个女人女孩,不论贫富,到过年的时候,走亲串友的,不得打扮一下啊,于是布衣店现在让人带料加工头花儿,这种头花质地上不太讲究的,只是卖给一般百姓。但只做到年前,过了腊月十五就不再做了。每加工做出20个头花,工钱是5文。大水领了60个头花儿的材料,包括各色绢绸纱,簪棒,花线,包在布衣店给的小包里,高兴地回家了。

    刚一进兄妹屋,花儿就说:“卖油郎回来啦?”

    卖油郎?呵呵,大水笑了笑,可不是自己刚卖过花生油么。

    把粮食放下,花儿赶紧上前看了看,有了这些粮食,加上铁栓送来的小米,这一个月,肯定是能挺过去了。

    “怎么没给我捎块发糕回来,是不是大水哥你全吃了?”花儿还是似不经意地问了一声,调笑着大水。

    “什么发糕?”问完了大水才明白过味来,弹了花儿脑袋一下子,“让你胡说八道。”

    又把包儿放在炕上,把包儿打开,告诉花儿带料加工头花的事情,把花儿高兴坏了,正愁冬天没有铜钱的进项呢。虽说加工二十朵才给5文手工,可是毕竟也是钱啊,两天的手工钱就够买一斤多高粱米的,正是救急钱。

    花儿立刻就上炕做头花,大水也一边帮着做。这头花工序很简单,把绢啊纱啊绸的折几折呈花状,然后结实地捆在簪棒上就可以,只是一个头花上要多做几朵,最后五朵攒在一起,成为一大朵,所以简单却费时间。

    花儿头也不抬,匆匆地做着,多挣一文是一文啊。

    大水不太熟练,做得慢好多,时不时地还要向花儿问一问,花儿给他指点一下,接着赶紧又忙自己的。

    做着做着,大水忽然问:“花儿,我看铁栓是不是对你有些什么意思?”

    “他有什么意思?”

    花儿跟刚才的大水一样,问过了才明来过来,脸刷地红了。

    “你胡说什么,大水哥!”花儿撒娇地扭了下身子。

    “你这个当卖油郎的哥哥,关心你是应该的,很快你就十五了,十五的女孩子成亲的都很多啊。要说铁栓也不错,还读书,家境也好。”大水思考着说。

    “唉呀,哥!别说了!”听大水哥提起成亲的事情,花儿转而急扯白脸地拦住了大水,“我和铁栓不是一个世界的人,我没有一点那个心思。”

    大水仍自顾自地说着:“哥现在没钱盖房,等有了钱,咱先盖房,到时候你搬到新房里住,咱们两个再住在一起不方便了。可是,现在没办法啊!”

    听到大水哥说到要让自己搬出去,花儿终于停止了手里的活,干不下去了。她又是理解,又是空落落的。自己长大了,大水哥更是大他一岁,相处一室毕竟太不方便了。可是,这么多年,晚上她从没离开过大水哥。至于铁栓,她想也不愿意多想。

    她想起了大水哥被踹晕过去的往事,想起了一文钱,想起了她生病时那脸红心跳的一夜……

    许久,她才抬起头来,对着卖油郎大水哥说:“反正我不离开蛙儿岗,不离开你大水哥……”说完,觉得自己脸上热热的,偷偷看了大水哥一眼,脸就更热了。

    大水挺欣慰,他把花儿的话当成了妹妹对哥哥的依恋。心里说,你当然不能离开蛙儿岗,因为这里有一个大大的秘密。

058对卖油郎初诉情

    058对卖油郎初诉情

    第二天两人早早地爬起来,天上的星星还在闪烁。

    面袋子里放着剥好的花生仁,两人走向镇上街口的石碾。这么早出来,当然是为了保密,先不让人知道这花生能榨油,保密得越久越好。

    寒风刺脸,花儿在想,小四子他们或许此时就挤着睡在哪个柴火垛里吧,这一冬怎么才能熬过来啊,又冷又饿的,好在自己和大水哥已经有了住的地方,而且有了新棉衣,就算粮食很紧张,可也能平安地度过这个严冬。想一想,她能和大水哥在一起,多幸运啊!

    石碾子摆在街北口一侧,是公用的。谁家碾个高粱、谷子啥的,全是来这里碾磨。

    为了把花生仁尽量碾细,每一层铺得都很少,大水推碾子,花儿一边用绒草扎成的笤帚把已经碾细的花生末扫进袋子,一边铺上新的花生。过了好一会儿,二十斤花生才完全碾完了。花儿冻得小手冰凉,大水却已经出了微汗,推碾子也算是个力气活儿。

    两人回到蛙儿岗的时候,天还没亮呢。

    到了家,大水把细花生铺在屉上,用大火蒸。等大大的水汽从锅边冒出来后,才掀开锅盖,用勺子舀出一点来试试,手稍一捻就能捻出油来,就成了。

    镇上也有油坊,但要向村正要钥匙,而且大水也做不出太多的油来,加上保密的原因,还是决定自己用简陋的方法手工压制花生油。以前有块石头,中间砸出了沟槽,曾压过蓖麻油的,又搬出来,把蒸好的花生捏成饼,一层层放在石头上,上面用石板压制,轻压勤压,油慢慢地从沟槽流出来。

    花儿用小坛子在下面接着流下来的油。花儿一边接油,一边嘻嘻地笑得合不拢嘴,大水哥真能鼓捣一气啊!

    压完了之后,把花生饼打散,大粒挑出来,又压了一遍,小坛子快满了,五斤左右。

    不到二十斤花生,出了五斤油,出油率不高,但还说得过去。之所以这个朝代不重视花生,就是因为没注意到它会出油,或者出油率太低,所以后来才被美洲的花生取代了吧,大水暗想。

    又用过滤过狗奶泡子酒的细纱布把油里残存的渣子过滤了一遍,倒在另一个小坛子里,太阳已经很高了,大水准备送到正祥和。

    花儿想自己去送,她对大水与小莹碰到一起总是不痛快。大水早猜到了,说:“你别总瞎想点没影儿的事。”花儿也不好意思再拦了,价钱是100文左右一斤,两人商量好的。

    大水抱着小坛子到了正祥和,说是来卖花生油,他对郑掌柜的不能瞒着,要不还怎么卖油啊。

    “你就糊弄我吧,没听过花生能榨油的说法。”郑掌柜的不信。

    “您用了之后,肯定会说好!只是这事儿您别说出去。今年我就这么多的油了,急等着钱买粮食,您先试用一下,明年,我的油全卖给您。”

    跟大水处得熟了,郑掌柜的对大水很是相信,不过这花生油究竟怎么样,今天上了顾客后,就要让厨子试试。”

    过了称,再去掉坛子的毛重,5斤1两,大水是按95文一斤卖的,尽管急等钱用,但还是让了5文钱。

    大水又抹去了零头,接了480钱。郑掌柜的心里挺舒服,大水这孩子真是不错,实在。

    仍是抱着置换出来的小坛子走出正祥和,小莹也从内宅出来,跟大水亲热地打了招呼,说:“大水哥,赶明儿我去你那里玩。你欢迎不欢迎?”

    大水说:“一个荒岗子,大冬天的,有啥可玩的。”

    冬天后,秋天新打上来的粮食经过晒干,已经被粮米店收上来了,于是粮价稍微下降了一点,下等高梁米7文一斤,麦糠2文一斤,大水买了40斤高粱米,100斤麦糠,刚到手的钱全花出去了,因为榨油为的就是卖得铜子买粮食。

    又按花儿嘱咐的,大水去布衣店看了看,如果有布头,让掌柜的给留一下,过后去买。布头没有,但是大水给花儿找了一项小营生。

    这个镇子小,没有专门的手工店或绣庄,什么香袋啊,女人头饰啊、绣活儿啊,全是布衣店兼卖。

    快到年底的时候,头花儿卖得快,哪个女人女孩,不论贫富,到过年的时候,走亲串友的,不得打扮一下啊,于是布衣店现在让人带料加工头花儿,这种头花质地上不太讲究的,只是卖给一般百姓。但只做到年前,过了腊月十五就不再做了。每加工做出20个头花,工钱是5文。大水领了60个头花儿的材料,包括各色绢绸纱,簪棒,花线,包在布衣店给的小包里,高兴地回家了。

    刚一进兄妹屋,花儿就说:“卖油郎回来啦?”

    卖油郎?呵呵,大水笑了笑,可不是自己刚卖过花生油么。

    把粮食放下,花儿赶紧上前看了看,有了这些粮食,加上铁栓送来的小米,这一个月,肯定是能挺过去了。

    “怎么没给我捎块发糕回来,是不是大水哥你全吃了?”花儿还是似不经意地问了一声,调笑着大水。

    “什么发糕?”问完了大水才明白过味来,弹了花儿脑袋一下子,“让你胡说八道。”

    又把包儿放在炕上,把包儿打开,告诉花儿带料加工头花的事情,把花儿高兴坏了,正愁冬天没有铜钱的进项呢。虽说加工二十朵才给5文手工,可是毕竟也是钱啊,两天的手工钱就够买一斤多高粱米的,正是救急钱。

    花儿立刻就上炕做头花,大水也一边帮着做。这头花工序很简单,把绢啊纱啊绸的折几折呈花状,然后结实地捆在簪棒上就可以,只是一个头花上要多做几朵,最后五朵攒在一起,成为一大朵,所以简单却费时间。

    花儿头也不抬,匆匆地做着,多挣一文是一文啊。

    大水不太熟练,做得慢好多,时不时地还要向花儿问一问,花儿给他指点一下,接着赶紧又忙自己的。

    做着做着,大水忽然问:“花儿,我看铁栓是不是对你有些什么意思?”

    “他有什么意思?”

    花儿跟刚才的大水一样,问过了才明来过来,脸刷地红了。

    “你胡说什么,大水哥!”花儿撒娇地扭了下身子。

    “你这个当卖油郎的哥哥,关心你是应该的,很快你就十五了,十五的女孩子成亲的都很多啊。要说铁栓也不错,还读书,家境也好。”大水思考着说。

    “唉呀,哥!别说了!”听大水哥提起成亲的事情,花儿转而急扯白脸地拦住了大水,“我和铁栓不是一个世界的人,我没有一点那个心思。”

    大水仍自顾自地说着:“哥现在没钱盖房,等有了钱,咱先盖房,到时候你搬到新房里住,咱们两个再住在一起不方便了。可是,现在没办法啊!”

    听到大水哥说到要让自己搬出去,花儿终于停止了手里的活,干不下去了。她又是理解,又是空落落的。自己长大了,大水哥更是大他一岁,相处一室毕竟太不方便了。可是,这么多年,晚上她从没离开过大水哥。至于铁栓,她想也不愿意多想。

    她想起了大水哥被踹晕过去的往事,想起了一文钱,想起了她生病时那脸红心跳的一夜……

    许久,她才抬起头来,对着卖油郎大水哥说:“反正我不离开蛙儿岗,不离开你大水哥……”说完,觉得自己脸上热热的,偷偷看了大水哥一眼,脸就更热了。

    大水挺欣慰,他把花儿的话当成了妹妹对哥哥的依恋。心里说,你当然不能离开蛙儿岗,因为这里有一个大大的秘密。

059来了就不能白来

    059来了就不能白来

    花儿和大水这几天,只要是吃完饭,喂完鸡,偶尔还能拾一个鸡蛋之后,就是做头花。

    花儿一边手里不停地扎头花,一边也跟大水闲说话,说想学绣活儿。

    大水说,好啊,你绣的牡丹准像大老虎,多威风!花儿抬身就给他一小拳头。

    大水没躲,接着说,将来花儿出嫁,鞋上绣着两只大老虎,到了婆家保准不受气,老虎多凶啊。

    惹得花儿又打了他好几下子,白了他好几眼。

    大水仍旧跟她嘻嘻哈哈,花儿心里说,这个傻哥哥,说什么我穿着老虎出嫁啊,我穿着老虎又嫁给谁啊……于是脸又渐渐地红了,偷偷瞄了大水哥好几眼。

    天又阴得厉害,最终变成大雪纷纷,就像搓棉扯絮一样,根本停不下来。

    头花已经做完,花儿算了算,一天下来,一个半人,只能做二十出头的头花。在花儿看来,大水最多只能算半个,他的活儿慢,男人家做手工就是差着。绢纱材料还剩了一点点,簪棒剩下一根。

    花儿想去交活,顺便再领材料回来。可是大水说,还是我去吧,这大雪纷天的,女孩子家别出去了。

    大水这次领了五天的活,对花儿说,布衣铺掌柜的夸咱们的活做得结实,然后把15文钱递给了花。花儿很高兴,终于又见到点钱了,一共19文了,立刻接着做,大水做了饭,两个人吃了之后又是一起忙。

    大雪下了一天才停,天黑前,大水在锅里煮了些晒干的浮萍,大雪容易把兔栏的腥味遮住,他怕兔子万一跑出去,就去洒上腥味。

    野兔在冬天也能啃地下的草根、树皮过活,但毕竟大雪天日子也是不好过,也得时常来地面找吃的。大水又剁碎了几个萝卜,给兔子尝尝鲜,让它们知道荷花湾有好吃的,备不住野兔子也会恋家呢。

    第二天大水又去荷花湾看了看,没有兔子跑向篱笆的脚印,但放萝卜的地方兔子的脚印很多,而且萝卜也被吃没了。大水高兴坏了,原来他发现了几行半大兔子的脚印,本来他以为兔子数量不会多了,所以这些天日子再难,他也没有套兔子,现在发现了半大的兔子,就可以套几只大兔子了。然后这个冬天不能再套,得细水长流啊。

    把情况跟花儿说了,花儿当然高兴,说,卖兔子的钱咱们留着,开春还要买种子啊,再说,也要开始积攒盖房子的钱。平时买粮食就用扎头花的钱,四天就几乎可以买三斤次高粱米,就这样紧着点过日子。

    大水说,就只是苦了花儿了。

    花儿说,看你瞎说什么。

    晚上下了套子,第二天仍是大水做好香辣兔肉,给正祥和送去。以后蛙儿岗尽量留一个人看家,花儿本来想着抱几只小狗来看家,可眼下人还吃不好,更没有东西喂狗,狗也是要吃粮食的,因此只好是家里留人了。

    花儿本来还想让大水问问,榨油剩下的花生饼能不能卖掉,她尝了尝挺香的啊,大水说,你想暴露咱的花生油啊!花儿才恍然大悟。大水告诉她,元宵节做元宵馅,香着哪!其实在后世,花生饼是用来喂猪喂鸡的。

    花儿终于下了炕,给两个人做饭,把兔子的内脏也炖了。小河冻了冰,他们现在吃水就去河边凿冰,化在桶里,小河很干净,冰化成的水完全可以喝。

    做完饭,花儿高兴地等着大水回来,一会儿又要有钱了,她得道一声大水哥辛苦。

    结果她等来了一肚子气。大水把小莹领家里来了!

    原来小莹死活要跟着大水哥来看看蛙儿岗,郑掌柜的说这冰天雪地的,一个女孩子家乱跑什么,可又宠着外甥女儿,只好答应了。大水明知事后花儿肯定饶不了自己,可是没有办法,就硬着头皮把小莹领来了。

    花儿心说,大水哥是不是今儿活得不耐烦了?可是面儿上还不能太带出来,毕竟人家来看看也是好意啊!

    把小莹迎进屋,趁着小莹没注意,花儿翻了大水一眼。大水也只好装着看不见。

    进了屋,花儿心怀鬼胎地和小莹寒暄着,给小莹倒了热水。

    小莹看着洞里的布局摆设,说,真是为你们有了着落高兴。

    又看到花儿在扎头花,小莹说,我帮着你扎吧。”

    花儿心里说,你来了就不能白来,帮我干点活儿也好。

    大水交了750文钱,花儿故意当着小莹的面大大咧咧地接过钱来,显示一家之主的地位。

    “唉呀,你们家花儿管帐啊!花儿好厉害呀!”

    听说“你们家”三个字,花儿心里舒坦。

    既然来人了,就不好再吃早饭了,不是怕小莹看到高粱米糠菜饭后会笑话她,而是你让不让人家跟着吃啊,人家会吃这种饭吗。

    不过还是端来点兔肝,让小莹尝尝。小莹尝了尝高兴地说,是花儿的手艺吗,真好吃呀,然后又跟花儿扎头花。

    有小莹帮着做头花儿,大水就去一边编筐了,看着大水识趣地躲开了,花儿心里又受用了一些。

    小莹开始扎不好,扎了几个之后,就熟练了,毕竟是女孩子,速度比大水快了好多。

    两个人一边闲说着话,一边扎头花儿,有时还嘻嘻地逗上一阵。

    临近中午的时候,小莹告辞,花儿说,大水哥你送一下吧,并淡淡地看了大水哥一眼。小莹不是花儿,花儿是乞丐出身,随意满哪跑,但让人家小莹一个人在雪地里回去不太合适。

    大水于是又去送小莹。

    回来之后,大水赶着把饭又热一下,端到屋里跟花儿吃饭。看花儿半天都不用正眼瞧他,他就边吃边解释,小莹只是性格活泼,爱玩,到这里看一下也是出自好心,以后咱跟她舅舅就更容易相处了。

    花儿说:“我们还是姐妹呢,我能不明白这些事儿?我只是看不惯你狗腿的样子。”

    大水说:“我不就对着你才狗腿吗,我对你狗腿得还少吗?对你狗腿习惯了,现在我见了生人就想汪汪两声。”

    花儿扑地笑了,白了大水哥一眼:“吃你的饭吧!”

059来了就不能白来

    059来了就不能白来

    花儿和大水这几天,只要是吃完饭,喂完鸡,偶尔还能拾一个鸡蛋之后,就是做头花。

    花儿一边手里不停地扎头花,一边也跟大水闲说话,说想学绣活儿。

    大水说,好啊,你绣的牡丹准像大老虎,多威风!花儿抬身就给他一小拳头。

    大水没躲,接着说,将来花儿出嫁,鞋上绣着两只大老虎,到了婆家保准不受气,老虎多凶啊。

    惹得花儿又打了他好几下子,白了他好几眼。

    大水仍旧跟她嘻嘻哈哈,花儿心里说,这个傻哥哥,说什么我穿着老虎出嫁啊,我穿着老虎又嫁给谁啊……于是脸又渐渐地红了,偷偷瞄了大水哥好几眼。

    天又阴得厉害,最终变成大雪纷纷,就像搓棉扯絮一样,根本停不下来。

    头花已经做完,花儿算了算,一天下来,一个半人,只能做二十出头的头花。在花儿看来,大水最多只能算半个,他的活儿慢,男人家做手工就是差着。绢纱材料还剩了一点点,簪棒剩下一根。

    花儿想去交活,顺便再领材料回来。可是大水说,还是我去吧,这大雪纷天的,女孩子家别出去了。

    大水这次领了五天的活,对花儿说,布衣铺掌柜的夸咱们的活做得结实,然后把15文钱递给了花。花儿很高兴,终于又见到点钱了,一共19文了,立刻接着做,大水做了饭,两个人吃了之后又是一起忙。

    大雪下了一天才停,天黑前,大水在锅里煮了些晒干的浮萍,大雪容易把兔栏的腥味遮住,他怕兔子万一跑出去,就去洒上腥味。

    野兔在冬天也能啃地下的草根、树皮过活,但毕竟大雪天日子也是不好过,也得时常来地面找吃的。大水又剁碎了几个萝卜,给兔子尝尝鲜,让它们知道荷花湾有好吃的,备不住野兔子也会恋家呢。

    第二天大水又去荷花湾看了看,没有兔子跑向篱笆的脚印,但放萝卜的地方兔子的脚印很多,而且萝卜也被吃没了。大水高兴坏了,原来他发现了几行半大兔子的脚印,本来他以为兔子数量不会多了,所以这些天日子再难,他也没有套兔子,现在发现了半大的兔子,就可以套几只大兔子了。然后这个冬天不能再套,得细水长流啊。

    把情况跟花儿说了,花儿当然高兴,说,卖兔子的钱咱们留着,开春还要买种子啊,再说,也要开始积攒盖房子的钱。平时买粮食就用扎头花的钱,四天就几乎可以买三斤次高粱米,就这样紧着点过日子。

    大水说,就只是苦了花儿了。

    花儿说,看你瞎说什么。

    晚上下了套子,第二天仍是大水做好香辣兔肉,给正祥和送去。以后蛙儿岗尽量留一个人看家,花儿本来想着抱几只小狗来看家,可眼下人还吃不好,更没有东西喂狗,狗也是要吃粮食的,因此只好是家里留人了。

    花儿本来还想让大水问问,榨油剩下的花生饼能不能卖掉,她尝了尝挺香的啊,大水说,你想暴露咱的花生油啊!花儿才恍然大悟。大水告诉她,元宵节做元宵馅,香着哪!其实在后世,花生饼是用来喂猪喂鸡的。

    花儿终于下了炕,给两个人做饭,把兔子的内脏也炖了。小河冻了冰,他们现在吃水就去河边凿冰,化在桶里,小河很干净,冰化成的水完全可以喝。

    做完饭,花儿高兴地等着大水回来,一会儿又要有钱了,她得道一声大水哥辛苦。

    结果她等来了一肚子气。大水把小莹领家里来了!

    原来小莹死活要跟着大水哥来看看蛙儿岗,郑掌柜的说这冰天雪地的,一个女孩子家乱跑什么,可又宠着外甥女儿,只好答应了。大水明知事后花儿肯定饶不了自己,可是没有办法,就硬着头皮把小莹领来了。

    花儿心说,大水哥是不是今儿活得不耐烦了?可是面儿上还不能太带出来,毕竟人家来看看也是好意啊!

    把小莹迎进屋,趁着小莹没注意,花儿翻了大水一眼。大水也只好装着看不见。

    进了屋,花儿心怀鬼胎地和小莹寒暄着,给小莹倒了热水。

    小莹看着洞里的布局摆设,说,真是为你们有了着落高兴。

    又看到花儿在扎头花,小莹说,我帮着你扎吧。”

    花儿心里说,你来了就不能白来,帮我干点活儿也好。

    大水交了750文钱,花儿故意当着小莹的面大大咧咧地接过钱来,显示一家之主的地位。

    “唉呀,你们家花儿管帐啊!花儿好厉害呀!”

    听说“你们家”三个字,花儿心里舒坦。

    既然来人了,就不好再吃早饭了,不是怕小莹看到高粱米糠菜饭后会笑话她,而是你让不让人家跟着吃啊,人家会吃这种饭吗。

    不过还是端来点兔肝,让小莹尝尝。小莹尝了尝高兴地说,是花儿的手艺吗,真好吃呀,然后又跟花儿扎头花。

    有小莹帮着做头花儿,大水就去一边编筐了,看着大水识趣地躲开了,花儿心里又受用了一些。

    小莹开始扎不好,扎了几个之后,就熟练了,毕竟是女孩子,速度比大水快了好多。

    两个人一边闲说着话,一边扎头花儿,有时还嘻嘻地逗上一阵。

    临近中午的时候,小莹告辞,花儿说,大水哥你送一下吧,并淡淡地看了大水哥一眼。小莹不是花儿,花儿是乞丐出身,随意满哪跑,但让人家小莹一个人在雪地里回去不太合适。

    大水于是又去送小莹。

    回来之后,大水赶着把饭又热一下,端到屋里跟花儿吃饭。看花儿半天都不用正眼瞧他,他就边吃边解释,小莹只是性格活泼,爱玩,到这里看一下也是出自好心,以后咱跟她舅舅就更容易相处了。

    花儿说:“我们还是姐妹呢,我能不明白这些事儿?我只是看不惯你狗腿的样子。”

    大水说:“我不就对着你才狗腿吗,我对你狗腿得还少吗?对你狗腿习惯了,现在我见了生人就想汪汪两声。”

    花儿扑地笑了,白了大水哥一眼:“吃你的饭吧!”

060谁为严冬添春*色

    这些天,两个人就是不停地扎头花,卖了钱就去买下等高粱与麦糠,到年前十五天,布衣铺不再发料的时候,大水和花儿起早贪黑,一共才挣了200多文钱,全都买了粮食了,这使得大水和花儿紧张的吃饭问题缓解了不少,即使这样,他们每人一天也就是吃七两多的高粱混合米糠的饭,加上又搀了山药、萝卜或白菜,他们勉勉强强能吃饱了。

    菜是不缺的,白菜、萝卜这一冬是吃不完的,另外有青蛙肉、干小鱼小虾、干蝉蛹和干泥鳅,有荤有素的,菜式是可以花样翻新的。

    这些天扎头花,剩了三十多只小头花的材料,花儿自己凑成了七朵头花,把一支插在头上,往装满清水的陶盆里照了又照,问大水哥:“哥,好看吗?”

    别说,头花戴在花儿的头上,一身浅色碎花新衣裤,花儿伶俐地站在那让大水哥打量。看得大水哥眼睛直了一瞬间才恢复正常,由衷地说:“花儿真是太漂亮了!”

    花儿见大水哥望着她呆了一下,心花怒放,心里甜得很,甜得很。

    不过,她还是很快把头花拿下来收起,等过年时再戴。

    这些天雪又下了三次,每次全很大。铁栓也来过一次,大水因为知道了他的心思,对他很是热情,也挺客气,甚至有点远接高迎的意思,花儿只是暗中瞪大水,但也客气地让铁栓喝水。大水也不知道怎么陪铁栓好,于是他只好出屋,用铁锨铲雪,留铁栓在兄妹屋里。见大水哥躲开了,气得花儿出来煮鸡食喂鸡,铁栓也只好尴尬地跟着大水轮流铲雪。

    铁栓走了之后,花儿气得都哆嗦了,上去拎大水的耳朵,“大水哥,你什么意思啊?我不是跟你说过,我跟铁栓不是一个世界的人吗!你让我和他在兄妹屋里单独呆着,你安的什么心!”

    “好心,好心。”

    “大水哥,你这样做让我很不自在。”花儿幽怨地说。

    她心里想的,怎么好意思向大水哥说出来呢。只是,这个大水哥也太笨了,对自己的心事竟然一点都感觉不出来。还是,大水哥的心里根本没有自己?想到这儿,花儿的心就是一沉。

    最后一场大雪后,天色放晴,天黑后,半弯月牙挂在晴朗的夜空,照得雪野成了一片银色的世界。大水是出来抓麻雀的,蛙儿岗的壁上,有很多小窟窿。大雪天,麻雀躲进小洞避寒。大水随意伸手去抓,往往小洞里就有麻雀。麻雀晚上是看不见东西的,躲都不躲就被捉住了。

    一个时辰,抓了二十多只,放在袋子里拎回来了。

    就着月光,拔毛,破腹,洗净,放陶盆里拿盐腌一夜,第二天早晨拿出来,一半留着风干,另一半炒了。花儿在一边看新鲜,花儿觉得很好玩,可晚上抓麻雀是男孩子的专利。

    麻雀的肉非常地鲜,两个人就着饭吃得有滋有味。

    腊月十四的时候,大水把第四第五坛酒分两次送到正祥和,知道这段时间郑掌柜的就着过年的气氛,会四处打点,正是用这女儿红的时候。

    郑掌柜正琢磨这事,大年下拿什么跟人家礼尚往来呢,就见大水送了两坛酒来,高兴得紧,连声称谢,送上了800文钱和置换的大坛子。大水把从家里带来的200钱凑一起,让掌柜的换成了一两银子。以前不敢不敢把铜钱换成银子,是因为蛙儿岗还没买下来,不敢显山露水,现在不怕了,银子放着方便啊。郑掌柜的称了一两银子,收了铜钱,大水说,我还有一坛酒,过年后也许可以送过来,说不准,因为怕天冷酿不好。郑掌柜连声说好。

    到了家,花儿见到了一两白银,顿时两眼放金光,左右抚摸个不停,以前做梦也想不到,自己有一天居然也会有了一两银子!

    接下来的几天,花儿趁着天晴,日头充足,晒了晒存下来的干菜、煮青蛙之类的,然后做点针线,接个布头,喂喂鸡,做做饭,兄妹屋里外总是有一个红粉色碎花衣裤的女孩子忙来忙去,就像美娇美的桃花盛开在蛙儿岗。

    大水看着,心想,是谁,为蛙儿岗的冬天增添上了一抹春*色?

    大水没有花儿那么自在,花儿扎头花的时候,他也帮不了大忙,就用荆条和柳条编挎篮、篓子、筐、簸箕和粪箕子,尽管向高大娘学了技术,还是需要温习一下。

    花儿就把那个高大娘编的手掌大小筐拿了来,一边给大水看样子,一边看大水编筐,一边笑话大水笨。大水则时不时地逗她几句,往往几句话后,花儿就会或者大笑,或者瞪他,有时还会蹦起来踢他,也不知道大水都对他说了些什么。

    几天后,大水把东西编好了,一样一个,柳条和荆条也用完了,尽管样子不是太好看,但足够结实,很是实用。

    离年越来越近,镇上的年味越来越足,从明天起,直到腊月二十九,天天都是年集了。

    蛙儿岗上,大水和花儿也是打扫着,收拾着,花儿把兄妹屋里外收拾得干干净净,大水则把鸡栏打扫利索,鸡粪用新编的粪箕子背到凤凰坡堆着,开春当肥料用。

    没有了头花可扎,自然又没了日常的进项,现在的最大问题还是粮食,不论是高粱米还是麦糠,又差不多要吃完了,而且快要过年,怎么也要吃得稍好一点吧。他们有一两银子零550文钱,当然可以去买粮食,但想到要破费这些银子的时候,她实在又舍不得。实在是没有新进项了,第六坛酒酿得太晚了,年前很难造好,兔子也不能再抓了。

    怎么办呢?

060谁为严冬添春*色

    这些天,两个人就是不停地扎头花,卖了钱就去买下等高粱与麦糠,到年前十五天,布衣铺不再发料的时候,大水和花儿起早贪黑,一共才挣了200多文钱,全都买了粮食了,这使得大水和花儿紧张的吃饭问题缓解了不少,即使这样,他们每人一天也就是吃七两多的高粱混合米糠的饭,加上又搀了山药、萝卜或白菜,他们勉勉强强能吃饱了。

    菜是不缺的,白菜、萝卜这一冬是吃不完的,另外有青蛙肉、干小鱼小虾、干蝉蛹和干泥鳅,有荤有素的,菜式是可以花样翻新的。

    这些天扎头花,剩了三十多只小头花的材料,花儿自己凑成了七朵头花,把一支插在头上,往装满清水的陶盆里照了又照,问大水哥:“哥,好看吗?”

    别说,头花戴在花儿的头上,一身浅色碎花新衣裤,花儿伶俐地站在那让大水哥打量。看得大水哥眼睛直了一瞬间才恢复正常,由衷地说:“花儿真是太漂亮了!”

    花儿见大水哥望着她呆了一下,心花怒放,心里甜得很,甜得很。

    不过,她还是很快把头花拿下来收起,等过年时再戴。

    这些天雪又下了三次,每次全很大。铁栓也来过一次,大水因为知道了他的心思,对他很是热情,也挺客气,甚至有点远接高迎的意思,花儿只是暗中瞪大水,但也客气地让铁栓喝水。大水也不知道怎么陪铁栓好,于是他只好出屋,用铁锨铲雪,留铁栓在兄妹屋里。见大水哥躲开了,气得花儿出来煮鸡食喂鸡,铁栓也只好尴尬地跟着大水轮流铲雪。

    铁栓走了之后,花儿气得都哆嗦了,上去拎大水的耳朵,“大水哥,你什么意思啊?我不是跟你说过,我跟铁栓不是一个世界的人吗!你让我和他在兄妹屋里单独呆着,你安的什么心!”

    “好心,好心。”

    “大水哥,你这样做让我很不自在。”花儿幽怨地说。

    她心里想的,怎么好意思向大水哥说出来呢。只是,这个大水哥也太笨了,对自己的心事竟然一点都感觉不出来。还是,大水哥的心里根本没有自己?想到这儿,花儿的心就是一沉。

    最后一场大雪后,天色放晴,天黑后,半弯月牙挂在晴朗的夜空,照得雪野成了一片银色的世界。大水是出来抓麻雀的,蛙儿岗的壁上,有很多小窟窿。大雪天,麻雀躲进小洞避寒。大水随意伸手去抓,往往小洞里就有麻雀。麻雀晚上是看不见东西的,躲都不躲就被捉住了。

    一个时辰,抓了二十多只,放在袋子里拎回来了。

    就着月光,拔毛,破腹,洗净,放陶盆里拿盐腌一夜,第二天早晨拿出来,一半留着风干,另一半炒了。花儿在一边看新鲜,花儿觉得很好玩,可晚上抓麻雀是男孩子的专利。

    麻雀的肉非常地鲜,两个人就着饭吃得有滋有味。

    腊月十四的时候,大水把第四第五坛酒分两次送到正祥和,知道这段时间郑掌柜的就着过年的气氛,会四处打点,正是用这女儿红的时候。

    郑掌柜正琢磨这事,大年下拿什么跟人家礼尚往来呢,就见大水送了两坛酒来,高兴得紧,连声称谢,送上了800文钱和置换的大坛子。大水把从家里带来的200钱凑一起,让掌柜的换成了一两银子。以前不敢不敢把铜钱换成银子,是因为蛙儿岗还没买下来,不敢显山露水,现在不怕了,银子放着方便啊。郑掌柜的称了一两银子,收了铜钱,大水说,我还有一坛酒,过年后也许可以送过来,说不准,因为怕天冷酿不好。郑掌柜连声说好。

    到了家,花儿见到了一两白银,顿时两眼放金光,左右抚摸个不停,以前做梦也想不到,自己有一天居然也会有了一两银子!

    接下来的几天,花儿趁着天晴,日头充足,晒了晒存下来的干菜、煮青蛙之类的,然后做点针线,接个布头,喂喂鸡,做做饭,兄妹屋里外总是有一个红粉色碎花衣裤的女孩子忙来忙去,就像美娇美的桃花盛开在蛙儿岗。

    大水看着,心想,是谁,为蛙儿岗的冬天增添上了一抹春*色?

    大水没有花儿那么自在,花儿扎头花的时候,他也帮不了大忙,就用荆条和柳条编挎篮、篓子、筐、簸箕和粪箕子,尽管向高大娘学了技术,还是需要温习一下。

    花儿就把那个高大娘编的手掌大小筐拿了来,一边给大水看样子,一边看大水编筐,一边笑话大水笨。大水则时不时地逗她几句,往往几句话后,花儿就会或者大笑,或者瞪他,有时还会蹦起来踢他,也不知道大水都对他说了些什么。

    几天后,大水把东西编好了,一样一个,柳条和荆条也用完了,尽管样子不是太好看,但足够结实,很是实用。

    离年越来越近,镇上的年味越来越足,从明天起,直到腊月二十九,天天都是年集了。

    蛙儿岗上,大水和花儿也是打扫着,收拾着,花儿把兄妹屋里外收拾得干干净净,大水则把鸡栏打扫利索,鸡粪用新编的粪箕子背到凤凰坡堆着,开春当肥料用。

    没有了头花可扎,自然又没了日常的进项,现在的最大问题还是粮食,不论是高粱米还是麦糠,又差不多要吃完了,而且快要过年,怎么也要吃得稍好一点吧。他们有一两银子零550文钱,当然可以去买粮食,但想到要破费这些银子的时候,她实在又舍不得。实在是没有新进项了,第六坛酒酿得太晚了,年前很难造好,兔子也不能再抓了。

    怎么办呢?

061蜜饯山药度年关

    花儿愁了半天,不过却发现大水哥一点也不发愁的样子,就念念叨叨地,把刚才想的跟他说了一遍,说完推了他一把,说他:我看你一点儿也不知道发愁,没心没肺的。

    大水听了,说:“心肺你大水哥我目前还是有的。花儿,明天起天天上午都是年集了,趁这时候买东西的人也多,这会他们花钱也会狠下心来,过个年嘛。花儿,我们做点山药出去卖。”

    花儿听了,没想到野山药还能卖钱,她极其地高兴,又知道大水哥原来早有主意了,就轻轻捶了他一下,“你既然有主意了,为什么不早说?”

    “我们做的是蜜饯山药,里面放了蜂蜜的,这朝代的物价是沾甜的就贵,一般人平时哪舍得吃啊,所以,只有过个年啊元宵节啊才卖得动,早说了也没用。”

    花儿高兴地嗔了他一眼。

    明天是腊月二十三,是小年,也是灶王爷上天言好事的日子,要把这一家人一年的情况向玉帝作个口头汇报。古人是相当重视这个小年的。

    因此今天,也就是腊月二十二的下午,大水和花儿估计着明天卖出的数量是30份,捡出山药来用筷子刮去山药皮,这活儿他们太熟悉了,天天都要把山药搀在饭里的。然后切成段,放进凉水里,去一去涩味,同时也防止山药变黑。

    秋后最后采摘的酸枣他们没有全做成蜜饯,剩了有五六斤的样子,早已经全部风干。野蜂蜜还剩一多半,因为太甜,所以做酸枣蜜饯也是很省蜂蜜的。把酸枣拿出来一点洗干净,用刀稍微切碎一下,放入锅里用开水烫软,随即把山药放进去,再加入水和蜂蜜,小火让蜜水汤汁熬进去,也就成了。

    把山药取出锅来晾凉后,切成块,他们计划4文钱一块,照着这个价儿的数量,他们切出了35块,家里留三块,另外2块用刀切得更细,切成小小的细片,算作明天先尝后买之用。

    切出来后,酸枣红,山药黄,粘在一起,色泽光润。两个人各品尝了两个小细片,酸酸,甜甜,沙沙,味道很好,估计肯定能卖出去。

    大冬天的,当然没有蓖麻叶子来包蜜饯了,大水用花儿做针线的粗棉绳子,一个一个地系起来,上面打了活扣,这样买主一拎就走,非常方便。那朝代的人,普通老百姓买东西是不在意包装的,实惠就行。

    第二天天还没亮,就远远地听见镇里有放鞭炮的了,庆祝小年。大水和花儿也没有鞭炮,可是听着这鞭炮声,两人已经融入过年的气氛里,还没起床,两个人的心里就已经充满了节日的喜悦和对山药蜜饯的希望。

    今天由花儿去卖蜜饯山药,她的广告能力更强一些。挎着新编的小挎篮,把蜜饯里外两层铺上布头接成的布块儿。

    大水早做好了饭,把炕上的芦苇干草换了新的,来保证干燥保暖,做些杂活,又去兔栏洒了腥水。

    大水洒完腥水的时候还不到中午,回来后发现花儿已经坐在兄妹屋的炕上,正在数刚挣来的120文钱。

    “花儿,回来啦!”大水没想到她回来这么早。

    “嗯。大水哥,全卖出去啦!嘻嘻。”花儿高兴啊。

    “你是怎么呦喝的?”

    “没怎么吆喝,我就多说今天是灶王爷上天言好事的日子,要用甜甜的好吃的东西糊上灶王爷的嘴,然后就好多人尝了后就立刻买了呀,都说甜,就卖得挺快的。”花儿说。

    大水不得不佩服花儿,今天是腊月二十三的日子,灶王爷升天,正抓住了人们用甜食供奉灶王爷的心理。

    晚上的时候,花儿把三块蜜饯也摆在灶台上,很虔诚地念叨着什么。尽管没有灶王的画像,就算有画像也没处贴,因为他们的灶台在屋外,但花儿还是恭恭敬敬地放好蜜饯。

    大水自然是不信这些的,但看到花儿很虔诚的样子,知道这是一种信仰,会激励着花儿来年更努力过生活,大水也被渲染,在一旁默默看着,听着花儿的念叨,心里满是安静。

    这个小年,可是两个人没有什么好东西可吃,就炖了干青蛙和干泥鳅,另外一个醋爆白菜,饭仍是山药二米饭,还做了个白菜萝卜汤,两个人吃得很是香甜。

    晚饭后把灶台上的蜜饯山药收进屋里,大水一块,花儿两块,两人吃了。花儿开始还跟大水客气,我们一人一半吧,可她也知道,大水哥一定会让她多吃一块的。最后,花儿决定,两块就两块,跟他还客气什么!好甜!

    两个人商量了,过一个年,怎么也要多买些粮食,于是买粮背粮的时候,就由大水去卖蜜饯山药,买其他不累人的过年物品时,就由花去卖蜜饯山药,不论怎么样,蛙儿岗尽量留人在家。这大年节下的,如果真丢点东西,年都过不好。

    从腊月二十三到二十九的七天里,两个人一共卖出了蜜饯山药二百一十块,挣了840文钱,可花出去的也不少,50斤高粱米花350文,100斤麦糠花200文,这就足够了他们兄妹两个人两个月的口粮,10斤小米花120文,用于正月里偶尔改善生活,2斤白面花36文,过年,哪能不包顿饺子啊!

    花儿对这样的花销,很是支持,因为这主意就是她出的,她觉得这意味着,他们最困难的日子,已经过去了,两个月后就早已是春天了!

    其实她忽略了,即使春天来了,他们的日子也会难熬,因为常言说得好,青黄不接春三月啊。

    腊月二十八这天,是花儿去的集市,今天他们特意多做了二十块蜜饯不卖,卖了三十块蜜饯后,花儿把剩下的蜜饯送给了郑掌柜的、刘奶奶、高大娘家的小翠和胡牙侩,并把自己剩下来的头花给小莹、刘奶奶、高大娘各一只,不在钱多钱少,有心意就成了。去正祥和送给小莹头花时,掌柜的直说花生油真好,明年要多多地供给他。

    铁栓这么多天没敢去蛙儿岗,他感觉得出来,花儿对他去蛙儿岗很是不高兴。看见花儿今天来给奶奶送头花,他兴奋异常,又是倒茶又是拿为过年准备的零食,可是还是看不出花儿欢喜的样子,花儿的表现是,热情客气却不亲近,这让他很郁闷。

    明天就是腊月二十九了,年集的最后一天了,花儿认为把该买的全买了,过年的东西,除了粮食,全是花儿一点一点买来的,买红纸7文,对联和福字花了12文,一挂一百个响的鞭炮10文,两只小蜡烛5文,一个擀面杖5文。

    大水喜气洋洋地看了买来的粮食和其他物品,看着花儿一样一样地摆放收藏,忽然想到了什么,说是第二天他去赶集卖蜜饯,花儿看家,花儿也同意了,这样她留在家里做最后的打扫收拾。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net/r7861/ 第一时间欣赏叫花夫妻小庄园最新章节! 作者:东篱居水所写的《叫花夫妻小庄园》为转载作品,叫花夫妻小庄园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叫花夫妻小庄园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叫花夫妻小庄园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叫花夫妻小庄园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叫花夫妻小庄园介绍:
一对小叫花,荒岗建个小庄园。温馨种田文,无宅斗,更无宫斗,最大的官就是个村正。叫花夫妻小庄园已经完结,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叫花夫妻小庄园,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叫花夫妻小庄园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