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1哥来给你抓兔子
花儿把钱收好了,全部加一起是782文。
花儿接着去荷花湾衲鞋底,蛙儿岗,这个曾经的荒岗,现在是她和大水哥的家。花儿真的感觉,她去荷花湾,特别有归宿感,坐在那里,心就似乎远离了飘泊。
她和大水哥的荷花湾,她和大水哥的蛙儿岗。
花儿临走的时候,大水告诉她,黄昏时去荷花湾找她,给她看个趣事,然后一起吃晚饭。花儿兴冲冲答应了。
大水先去凤凰坡种香菜和韭菜,香菜耐寒,秋后长到三四寸长,到了冬天,叶子只会蔫枯,而不会冻死,即使是干枯的香菜叶子撒在汤里也洋溢着香味。韭菜也能扛过冬天,而且,开春后很快就就能长起来,可以割着吃。不过明天春天,大水准备重新种春韭菜。
依然是做垄,撒种,浇水。移栽的小白菜已经完全成活,棵棵挺立,绿意盎然。小萝卜已经半指长,大水拔了四个,完了后,就去重复着采集的各种事儿。
转了一圈回来,蝉蜕已经感觉少了一些,天气从酷热转向清凉了,蝉蜕少了是正常的。回到兄妹屋把东西放好,把买来的粗绳截成4截,做成四个活套,大水拿着萝卜去了荷花湾。
花儿在篱笆外的水边树旁衲鞋底,见大水哥来了,也跟进了篱笆里。
大水让花儿在一边看着,“看大水哥我给你逮兔子。”
花儿觉得新鲜得很,认真地看着。
大水在中间找来找去,每找好了一处地方,就在低处放个萝卜,然后,就把活套系在萝卜前方的树上。过了一会儿功夫,才设好四个活套。
“完了?不逮兔子了?”
“完了,明天早上也许能捉到兔子了。”
“这么简单,我也会。”花儿看不出什么复杂来。
“嘻嘻,行,你要能逮个兔子毛儿,哥都服你!”
“哼!”
大水又去左侧的河边捞了些浮萍,洒在篱笆桩上,花儿说得还真没错,浮萍也是有腥味的,兔子照样不愿意到篱笆边上来。
花儿看了,得意得直翘鼻子。
大水哥的鞋底,明天就会衲完了。
第二天一大早,花儿就拽着,不对,是拖着睡眼惺忪的大水哥向荷花湾走,到了下套的地方,果然,有三只硕大的野兔套在绳套里,两只一动不动,其中一只还在挣扎!
花儿喜呼了一声,奔向活野兔旁边,野兔挣扎了大半夜,已经没什么力气了,还是猛然跳了一下,吓得花儿也是向后一跳,惊叫了一声。
大水观察了一下,有一个套子设空了,萝卜没了,却没套住兔子,套住三只已经不错了,每只全有六七斤。
大水解开两只死野兔,确认已经被勒死后,就扔在一边,解那只还活着的兔子。
“帮哥拿着兔子。”大水解开一只野兔脖子上的绳套,揪着兔子递给花儿,花儿一脸兴奋,想接,又不知道怎么拿。”
“揪住两只耳朵,它怎么蹬全跑不了。”
花儿依言揪住野兔的耳朵,兔子立刻挣扎起来,又蹬又踹,花儿吓得直叫,差点撒手,可又怎么舍得真撒手呢,只是小心肝跳得厉害。
大水本来就是逗她的,呵呵一笑,接了过来,可花儿又舍不得了,一副又想拿、又不敢拿的样子。
于是,早饭都不做了,三个人直奔街上的正祥和酒庄,这时街上人也少,他们俩也觉得遇见人越少越好,万一被问起来,蛙儿岗就可能暴露。
正祥和刚开门,郑掌柜的一看两个人拎着野兔进来,热情地打招呼。两个人时不时就来卖点新鲜东西,那些东西他卖出去也很快。
“掌柜的,蜜饯卖出了吗?”花儿先问。
“早卖出去了,再有一定要卖给我。”
“没问题,只是女儿红今年只能再有一两坛了,还得过些日子才能有。”
“这野兔?”掌柜的问。
“想卖给掌柜的,做个野味,您的主顾吃着新鲜,肯定卖得快。”
“是,是,还真是你说的那样。说说价吧。”
“掌柜的,这可全是新鲜的,还一只是活的,多肥啊!”
“180文一只。”掌柜的说。
“掌柜的,先别说兔肉,这三张兔皮可是完整的,一点伤没有,冲这个就值点钱吧!220文一只。”
这些谈判全由花儿来完成。最后200文一只卖了,花儿的要价是比着母鸡的,生蛋母鸡100文一只,可是野兔子不是伸手就能捉的,再加上兔皮,200文,她还算满意。
掌柜的跟二人说好了,有新鲜东西就送来,价钱可以商量,两个人答应着出来。
这可是一笔不小的收入,花儿高兴坏了。
去杂货铺买了一坛酱油一坛醋,各20文,又买了些盐和烧碱,这次买了20文的,终于买了五双筷子,用了10文钱。又花30文买了副鞋楦,鞋做好之后用来定型用,原想去刘老太太家里去借的,一是不愿意见到铁栓,再有以后还要做棉鞋,鞋楦总会用到,不如就自己买吧。
然后又去粮米店,买了60斤粗糠,猛花了150文,花儿也不太心疼了,毕竟是吃食啊。这样,卖兔子的600文钱花去了一半,还剩350文了。
花儿高兴,有些存粮了,霉高粱、小米、麦糠加一块,能吃些天了;还感慨,终于有了筷子、酱油醋这些日用的东西了,住进蛙儿岗多少天了始终舍不得买啊;花更高兴,加上家里的782文,终于有了1132文了,有了一两银子了!两个小叫花,通过自己的苦苦劳作,也是有一两银子的人了!
冬天的棉衣,快有着落了。
到了家里,花儿先把钱放好,晚上要好好数数!
早饭要好好犒劳一下大水这个功臣,有醋拌的苣菜,焖的青蛙肉,也加入了新买的酱油,发面饽饽,用着新添的筷子,吃着真香啊!
大水看得出,花儿吃得很是激动,时不时就笑着抹眼角,搞得大水也有点感慨。
饭后花儿还是去衲鞋底,同时把绳套收起。去荷花湾前,花儿嘱咐大水哥别忘了去浇一下刚种下的韭菜和香菜,大水答应了。
荷花湾,花儿一边纳鞋底,还一边不时地笑出声来。
042捉兔子是技术活
傍晚,花儿把鞋底衲完了,除了高兴、幸福外,又多了份成就感,花儿早把自己前几天急得要哭的情形给忘了。
趁着天还没黑,花儿把钱拿出来,让大水哥帮着她数,大水把新拾的鸡蛋放在坛子里,跟着她一起数,每数一百个钱,放成一小堆,数完了,一共十一堆零三十二文,花儿在每一堆上都抚摸个不停。
“要不,把一千文换成一两银子吧。”
“别,一个是要有什么花销,还得花出去,另一个,现在去换银子,别人问起咱们怎么说啊,我们可是小叫花啊!”
“好,那就不换。”大水听花儿的。
“不过我们真得把钱藏好了,找个地方埋起来,分开埋。”花儿说。
大水毫无怨言地,跟着花儿埋铜钱去了,他也觉得,这是必要的。
晚饭后,两个人在兄妹屋门口,一个剥蓖麻籽,一个挑霉高粱,花儿想着明天再上鞋面,这时两个人一起轻松一下。
花儿问:“大水哥,你怎么想起要逮兔子,为什么不早抓啊?”
大水说,你不是看到野兔子打架了吗,那是它们争窝抢地盘了,野兔子发情、地盘挤的话,就会掐架,而且,母兔子也会掐架。既然掐架了,就说明兔子数量就富余了。而且,我看到有小的兔子脚印,就说明有了小兔了,那就可以抓大兔子了。
原来这样啊!花儿明白了,小脚印,她怎么就没注意呢。
“可是,你怎么不把套子放别处啊!”
“花儿,哥渴了,给哥端碗水。”
花儿知道,大水哥又来那个劲儿了,可是她想听啊,赶紧端来一碗水。
“野兔子有一个习惯,爱去熟悉的地方,它总去一个地方吃草的话,喜欢原路去,原路回,总是走一条线,我看到有的地方兔子脚印多,就说明这只兔子总是走这条路,当然就在这条路上设绳套啦!”
花儿听得津津有味,连米都忘挑了,同时也问题多多:“那你放萝卜干什么?”
“哈哈哈,”大水哥给你背首童谣吧,“大白兔,白又白,两只耳朵竖起来,爱吃萝卜爱吃菜,蹦蹦跳跳真可爱。”大水想起了前世的儿歌,背给花儿听,也许进入儿童角色了,大水差点没跳个舞蹈。
“这是什么童谣,我怎么没听过?怪好听的。”
“你没听过的多了,”大水赶忙打住,“野兔子鼻子特别灵,很远就能闻到味,这哥跟你说过的,远远地闻到腥味它们就会躲,所以篱笆上要洒腥水。可是它最爱吃萝卜,也是远远地闻到萝卜味就会过来吃。放了萝卜,它闻到好吃的味道,就会出来了。”
“可是套子要套不信它们呢?它们不会跑吗?”
“你猜猜?”
又来了,花儿站起来踢了大水一脚,“你说不说!”
不带这样的,求人问题还带欺负人的!可是,大水挺喜欢花儿的活泼,要不是做过小叫花,花儿没准更活泼呢。挨了花儿一脚,大水哈哈一笑,“野兔子看着大眼睛很精神,其实它有点傻,遇到危险只会蹦,只会往前冲,就是不会后退。它的两眼不像人能聚光,前方它看不太清楚,一心奔萝卜味儿去了,于是一脑袋就钻进套子了,可是它只往上蹦,只顾往前冲,套子不就越套越紧吗?直到套断了气。当然,也有套空的时候,今天不就套空了一只吗。”
“那我们白天再去套吧。”
“白天不行,野兔子晚上才出来。还有,这里的野兔又不是排队似的那么多,过段时间再套两只。冬天更容易抓兔子,可是冬天兔子不产崽。”
“那小兔子能养吗?”女孩子总是对饲养小动物感兴趣吧,上次她就问过大水哥。
“别指望了,野兔子的性子不是一般的野,气性大,放窝里是养不活的。我们这样散养着,不让它们跑出篱笆就行。”
听大水哥说了这么多,她才相信,要是让她设绳套,她还真是连兔子毛都抓不到。
第二天,花儿在鞋底上衬了两层白布,鞋底彻底完工了,然后又量了量大水哥的脚面的高低,画了鞋面的样子,这次果断地下了剪子。鞋面她用的黑色的大布头,里面衬了白布,就缝起鞋面来,大约得半天功夫才能缝完。她还是去荷花湾做这个活儿,不过大水告诉她,野兔子白天睡觉,受到惊扰就会跑,所以花儿在篱笆外的水边静静地做,手累了的时候,就看着荷叶静静地想事情。
大水先去浇了菜,然后采集,转到荷花湾的时候,大水来到跟花儿跟前坐了一会儿,说:“蝉蜕越来越少了。”
花儿说:“快秋天了。”
大水说,进了秋,蝉就不怎么叫了,更不会钻出地面了。
“那我们就少了一个进项。”
是啊,不但是少了一个进项,而且是固定的进项,蝉蜕帮了他们的大忙,少了蝉蜕,花儿心里有些失落落的。
“大水哥,其实我一直想说,又怕你发愁……”
“说吧。”
“那我就说了。虽然我们有了一两多的银子的钱,可是这置办冬衣被褥都不够,棉花布料都不便宜,卖兔子可以挣点钱,可也又不是说有随时就有的,蜜饯还能卖一次,那个酒也不知道能不能卖出去,剩下的,就是卖田螺,可是冬天田螺钻泥里过冬,就抓不着了,这样的话一个冬天几个月,我们吃什么?”
“嘿嘿,花儿长大了,知道帮哥发愁了。”
“本来就是嘛!”
“忘了哥跟你说的了?”
“说过什么?”
“想想。”
“你是说——粮食?”
“总算想起来了。”
花儿四下打量,哪有什么粮食啊,全是野草和杂树,大水哥不会是想啃树皮过日子吧,那还不如回街上讨饭去呢。
“大水哥,粮食在哪儿呢?”
“仔细找!”
花儿还真的又看四周一遍,“没有啊!大水哥,到底在哪儿呢?”
“等着吧,等着大水哥到时候给你变出来!说声变,就有粮食了。”
看花儿又要踢他,大水跑了。
晚上,大水跟花儿商量,自己打算再挖一个浅洞,只是放干草、芦苇、干柴以及剩下的土坯,这些东西太占地方,下雨下雪的又怕湿。
花儿点头说是。
另外,先头脱的土坯差不多干透了,大水准备垒鸡窝了。还有,就是采集的时候又要收集篱笆枝和麻,过些日子把荷花湾的那一面也拦起来。
花儿听得精神振奋,手底下的活儿干得更有劲头了。
043花儿的脸红似火
花儿开始上鞋帮了,把鞋底斜下里扎眼,然后把鞋底鞋帮从里边缝起来,鞋子就算基本完工了,想着明天中午就能把鞋做完,晚上大水哥就可以试新鞋了,不知道到时候大水哥到底会有多高兴。
大水今天没有收集和钓青蛙,早一点晚一点也没什么太大的关系,而是挖土洞,离兄妹屋不能太近了,而是选在了西南侧,既容易避开南来的雨水,也比较朝阳。试了几次,找了个土层结实的地方,大水一直挖到黄昏,由于不住人,洞又浅,因此不到一天就挖成了,但为了安全,也是用棍子做了支架,挖完后,就等着风干了。将来也要做个排子门,过些天再说吧。
到了黄昏的时候,大水去凤凰湾浇了菜,拾了鸡蛋,给鸡扔了些做熟的野菜和碎蜗牛,就又去摸田螺了。
第二天是集,大水仍是自己去卖。今天大水做的叫花田螺多一些,卖了39包后就不卖了,这中间,铁栓又来买了一包叫花田螺,磨叽半天,也没好意问花的事儿就走了。大水也没在意这些。
按花儿说的,给董记药铺、杂货铺、铁匠铺、正祥和、粮米店等几个店铺各送两包,以前也多多少少周济过他们俩,最近也常有买卖来往,就表示一下心意。几个掌柜的都挺高兴的,没想到当初的小叫花现在对自己有所感谢,东西不在多少,看得出人心就行。他们没有问花儿和大水的下落,能当掌柜的,这点眼光是足有的。
大水对董记药铺掌柜的说,以后暂时不来卖蝉蜕了,快采集不到了,剩下一点将来和地黄一起卖,掌柜的说行,不过地黄一定要根子整齐。
在正祥和大水留的时间长一些,郑掌柜的还向大水要野兔子和蜜饯,大水说真得等些日子,然后大水问掌柜的:“郑掌柜的,您知道果酒不?”
“知道啊,那种酒少,一般人家喝不起,讲究的人家才喝那个,而且适合女子喝。不过咱儿这是大平原,果子少,果酒就更少。这镇上有钱人家也很少能喝到果酒。”
“那下次我捎一小坛来,您尝尝,要是您的酒店来了贵客,您也能用果酒跟人家联络感情不是?”
“还真是,明儿你带来吧。”开酒店的,一般都有富贵人家的客源,要不,光指望普通百姓来花钱吃饭,酒店是开不下去的。
给杂货店送田螺的时候,也顺便买了两个小坛子,就到刘奶奶家里去送田螺了。这还是住进蛙儿岗后,他第一次来刘奶奶家。
在刘奶奶家,又看到了铁栓。
刘奶奶挺高兴的,说是又让花儿和大水破费了。又问花儿的情况,铁栓在一边伸长了脖子听。大水说花儿挺好的,帮工脱不开身,要不就来看您了,刘奶奶更乐了。刘奶奶说,要是花儿针线活儿上哪儿不明白,就尽管来问。
出出来后走了几步,忽然铁栓追了上来:“大水,我奶奶说让花儿抽空来一下,奶奶跟她说说针线活儿的事。”
大水说:“行啊。”
铁栓朝家里走,边走边想,怎么把奶奶糊弄过去呢。
对花儿的前后变化,铁栓体会得挺真切。以前为了要饭什么好话全说,一下子变得那么矜持,让人越来越难琢磨,可是越这样,他越想见见花儿,可越想见吧,越见不到。于是,只好说瞎话了。
大水回到家,就看花儿笑咪咪地看着地上的树墩子,树墩子上放了一双新布鞋,大水也兴冲冲地上前:“做出来了!”
“嗯!大水哥,我好棒啊!”
大水扑地就乐了,花儿知道他是想起当初她发愁的样子来了,也顾不上踢他了,自己又拿起鞋来正面背面地摆弄着,黑帮白底,结结实实,自己确实好棒啊!
有新鞋穿当然是好事儿,尤其是叫花子穿新鞋,大水也是胸口洋溢着热热的感觉。
“也真不容易啊,花儿,这是多少天,扎了你多少次手,真是多谢花儿了。”
“看你,跟我还客气起来了。”花儿柔柔地白了他一眼。
“什么时候试试新啊?”
“现在还不行,还得用鞋楦成一成型。”
新鞋的鞋面是塌进去的,得用鞋楦撑开才能穿进脚去。花儿在鞋面上喷了几口水,把鞋楦凿进去,等鞋面干了,鞋子就真正完成了。
这一次做鞋,花儿才知道了工序的繁琐,也就更有了成就感。
她已经做了午饭,吃饭时,大水把送田螺的事情说了,几个掌柜的都挺高兴的,对了,还有刘奶奶让你抽空去一趟,说是说说针线活儿的事情。
花儿听了也没多想,就答应了。
大水又提到了果酒的事情,花儿立刻两眼放金光,要是真能卖成了就简直太好了,又多了一个进项,而且,入秋以后,狗奶泡子还能收两三坛子的。
“明儿我跟你一块去,顺便去刘奶奶家。”
大水这才交出卖田螺的钱,花儿告诉他现在一共是1209文了,大水就又去做收集篱笆枝、蓖麻籽,钓青蛙之类的杂活了。花儿接下来也没有再做针线,也是干些杂活,做做晚饭。
傍晚的时候,大水回来了,花儿看鞋面已经干了,就把鞋楦取出来,“大水哥,试试吧!”花儿激动得脸色发红。
“哎。”大水答应一声,却撒腿就跑,“我去洗洗脚。”
大水回来高兴地换上新鞋,花儿让他走几步,仔细地前看后看,又让他背身去走几步,花儿又弯下腰把新鞋脚尖脚跟处摸了摸,“大水哥,跟脚不?”
“跟脚!”
“那夹脚不?”
“正好!正好!”大水在上次穿上大裤衩子之后,第二次觉得自己的鼻子长得不正,要是长到耳朵下面就正对着嘴了,他的嘴都笑歪了。
不过花儿还是摸出大那么一点,这就对了,大水哥正在长身体,她特意做得大了一点点。
“大水哥,真是太棒啦!”花儿脸色涨红,高兴得又蹦又跳。
不过大水很快把鞋换了下来,这新鞋,他可舍不得穿,尽管花儿告诉他,以后还会给他做。
大水搬来第一个酿酒的坛子,让花儿帮忙,用细纱布第二次过滤,把沉渣最后再过滤一遍后,酒就倒入另一个干净的坛子里,酒色就更纯净了。细纱布还是第一次过滤时,花10文从布衣铺买的。
当初没装满液浆的坛子,现在满满当当,大水另装了两小坛。又舀出一碗来,一会儿自己和花儿要尝尝。
晚饭时,大水把酒碗递给花儿,让她先喝。花儿哎了一声,双手接过碗来,酒色清橙,紫色如琥珀,看着就喜欢,慢慢品了一小口,高兴地说:“哥,有点甜味又有点酒味,真好喝!”
大水也接过来尝了尝,又看了看酒色,确实不错,“花儿,这酒,我们算是酿成了,应该能卖出个好价钱来!”
“嗯!”花儿又尝了一口。
两口酒下来,花儿脸色飞霞,通红通红,泛着晶莹,不是酒醉了,而是心醉了……
044大水对她不见外
第二天一早,兄妹两人抱着大小的坛子,来到正祥和。掌柜迎出柜台,让伙计给两个人搬来座位。
在这时代,能做个酒店掌柜,当然算是个有脸面的人。一般人也做不到让掌柜的来让座,尤其是乡下农夫,更是不可能。花儿二人受到这样的待遇,还是有些感动的。
“郑掌柜的,我们按昨天说的,今天给您送了这个酒,您先尝尝。这另一小坛给您晚上一家子吃饭时,喝着助助兴。”花儿送上小坛子。
掌柜一听就明白了,这是让他现在就尝第一坛,这小叫花子,话儿说得真是周全,想想自己白得了两小坛酒也不错,这果酒自己也没喝过两三次啊。
让伙计拿来个酒杯,倒上一杯,掌柜看着这酒的色泽确是诱人,紫色漾杯,看着就透亮。米酒白酒他懂行,但果酒他其实也不太懂,不过,也得装出懂行的样子来。品一口下去,微微带点甜味,但后劲里又透出酒香,这果酒跟他喝过的果酒相比,没有什么差别,而且更透着清新。
郑掌柜招呼着伙计,“华子,你把这坛酒送后院去,让我娘和我家里的也尝尝,怎么说,回来告诉我一声。”
伙计殷勤地把酒坛送到后院去了,片刻回来,“掌柜的,老太太和老板娘都说好喝,老太太还说,下次跟周财主家的老太太斗牌的时候,喝上一口就更有兴致了。”
花儿和大水一听,就放下了悬着的心。
郑掌柜的笑了,“二位都听到了,我内宅里很喜欢你们这酒。这酒我买了,只是——”
花儿和大水凝神细听,郑掌柜接着说:“就冲你们的蜜饯我也不能骗你们价钱,我还等着要你们的蜜饯呢。但是这酒,有钱人家究竟喜欢不喜欢喝,我心里也没底,要是喜欢,我就价钱贵点,要是不喜欢,我就卖下来自己家里喝,这一里一外,价钱不好定,毕竟这酒是稀罕物,酒我是买定了,只是价钱我还真是定不下来。下个集吧,你们来听信儿。”
花儿听了也有道理,就说:“这大坛子留在您这儿,过两天我们听信,到时候您再定价,不让掌柜的为难,您这已经是帮大忙了。”
“你们客气了,对了,这酒是什么果子酿的酒?”
大水正要说话,花儿一下子拦了上去:“这是大水哥的娘还在的时候,从娘家带来的方子,叫女儿红,我们现在叫它叫花女儿红。”
大水心说,你就编吧,我姥姥家啥样我都记不清了,还我娘*的娘家。不过大水哥也郁闷,就是我回答,我也不会说是狗奶泡子酒啊,花儿也太小瞧我了呢。
两个人出来后,大水还直回头,花儿拉着他走了一段,大水终于说话了:“三个坛子钱得先给了吧,60文啊。”
花儿说,“看你,比我还小气,酒要能卖出去,坛子算啥。”
一遇到外面的事情,花儿就是比大水看得开,一遇到家里的事情,花儿因为一个铜子也得审大水半天。大水觉得不公平,可也没辙。
然后去了刘奶奶家,进了门,见了刘奶奶,花儿问:“刘奶奶,我听着您的招呼就来看您了。”
刘奶奶一楞,然后想起了什么,“花儿呀,铁栓让我问问你,做鞋有没有鞋楦子。”原来这就是铁栓对奶奶说的谎话。
花儿心说,就这么巴巴点的事情啊,我说呢,原来是铁栓的首尾。大水在旁边一点没听出来异常,刘奶奶也没留意。
花儿告诉刘奶奶,自己因为帮工太忙,鞋还没做,鞋楦东家也有,就不从奶奶家里借了。花儿不想跟刘奶奶说,大水哥的鞋已经做好了,鞋楦自己已经买了。
刘奶奶点头。
大水和花儿带着对叫花女儿红的希冀回家了。
铁栓放学后回家,听奶奶说花儿来过了,不用借鞋楦了,后悔得直蹦,怎么就忘了自己是逢集才放假,而花儿随时可以来的呀。又没见着面,可下次借口就不好找了。
“哥,你说这酒能卖个好价钱吗?”回去的路上,花儿问。
“我还真说不好,但好歹能卖出去一坛啊,当初就是想着,狗奶泡子放着也是烂,我们就当没有这事儿吧。”
只能如此了,花儿想。再想起今天去刘奶奶家里的事情,花儿有些烦得慌。
“花儿,回到家我就开始垒鸡窝了,得垒两天,中间脱不开身,你把你自己的鞋向后拖一下,把该采的采了。”
“行!”
花儿听了大水哥这意思,是暂时不让她做她自己的鞋子,要先顾着大水哥**窝。花儿不但没生气,反而心里有一种柔柔的高兴,兄妹两人相处多年,大水不跟他客气,这其中就透着亲近,而且这种亲近是那么自然。
大水哥不让她做鞋,不是不照顾她,要不照顾她的话,现在她还会有那爱若珍宝的一文钱吗?这是大水哥和她,心上没有阻拦,没有一点虚假,这样互相关照着才让人舒服。
而且,前些天自己让大水哥包揽了一切原属于她的活儿的时候,心里不是也没有一点负担吗?关爱,就是那么地自然而然,而绝不会是什么客客气气。
花儿于是又想到铁栓的事情,又是摇了摇头,花儿总觉得跟他隔了一层厚厚的东西。。
两个人一起做饭,吃了后,大水开始准备垒鸡窝。这个准备,就从搬坯开始。
土坯是用挖兄妹屋运出的土就近脱成的,鸡窝没有垒在凤凰坡,凤凰坡在东面,当初把鸡放在那里,是因为那里有个坑,鸡不容易跑出去。而现在就在兄妹屋的右侧垒鸡窝。虽然现在还没人发现大水和花儿住在这里,可万一要是有人知道了,这三只鸡容易被贼惦记上。因此鸡窝要建在住处附近。
045大水像个老农民
花儿先把干菜、干蜗牛拿出来晒上,再去洗衣服,然后开始采集。
今儿立秋。或许是知道节气改变的原因,早晨起来,看那天空就显得高而远,盛夏里大朵的白云,此时已经却飘得很高,云的白色也淡了下来。
这个地方非常重视立秋,讲究买点肥肉添秋膘,累了一个夏天了,人们该吃一下肉,长一下膘了。
花儿还不敢想像去买点猪肉,大水和她还远没有这个条件。但她也在想,今天晚上吃点什么。
大水先挖地基,地下挖出两块坯的深度来,用石头砸了又砸,把地基夯实,然后开始垒鸡窝。
仍是把干草混进去和泥,把泥摔熟就可以动手了。
鸡窝是双层的,中间是一排树枝排成的篦子,这样鸡呆在上面暖和些,而且粪便也排到下一层,还干净。垒了四五层坯,加入树枝做篦子,接着向上面垒,又垒了七八层,中间做出了门供鸡出入,封顶前,坯墙垒成个斜坡方便下雨流水,搭好树杈,把大水平时编的苇把子蒲棒把子铺上去,盖上土,再抹一层泥。第一个鸡窝就算盖好了。
又在鸡窝的窝脊处压了一溜土坯,上面用半块的土坯隔开几个小洞窑,里面铺上干草,供鸡下蛋用。
花儿的蝉蜕没采到几个,越是这样,她越是多多地采野菜,捉蜗牛,捊草籽。
她也学着像大水一样钓一次青蛙,手抖落半天,一个也没钓上来,只好放弃,去淘了一个碗底的小鱼虾,淘小鱼的时候,花儿捞了些浮萍晒着,冬天的时候没有了浮萍,干浮萍煮了更有腥味,洒在篱笆桩上,也可以让兔子远离篱笆,从而不会跑出去。黄昏时她来到大水这边看的时候,大水已经把鸡窝盖好了,花儿很高兴地看来看去。对供鸡下蛋的小洞窑尤其感兴趣。她问大水哥,今天鸡会鸡窝吗,应该不会吧,那么潮。
大水笑着没答话,她自己都说了,太潮。
可是花儿发现了,大水哥挖了三个地基,今天盖起了一个,还有两个地基呢。
“大水哥,你想盖三个鸡窝吗?”
“嗯。将来还多盖,现在先盖三个。”
花儿也高兴,将来多养鸡,一天咯嗒咯嗒的声音不断才好。鸡蛋多多,铜钱多多。
晚饭是炖青蛙腿,熬小鱼,本来花儿非常想来个大葱炒鸡蛋的,可是又实在舍不得。最后狠狠心,拔了几个小萝卜切成条炒了,这也算是改善一下伙食,过个立秋吧。
第二天一整天,大水终于把鸡窝垒好了。一溜三个鸡窝,齐刷刷地立在那里。
把三只鸡抱了过来,三只鸡有时进这窝的门口,有时进那窝看看,咯咯咯地叫着。
没在农村生活过的人,根本不知道,喂熟了的鸡,根本不怕人,而且是让人觉得又可气又可笑。你在锅台做个饭吧,它看见灶台上有饽饽,就远远地踱过来了。主人家知道它是奔着饽饽来的,起身哄鸡,鸡跑不了几步还回来,用左边的脸照照,再用右边的脸照照,趁主人一个不注意,上前就啄上一口,有时能啄走半个饽饽,然后掉头就跑。主人追上去跟鸡抢饽饽,抢回来后,鸡就停在原地,啄掉下来的饽饽渣。鸡就这么不怕人。
花儿的灶棚就在鸡窝的对面,所以必须用栅栏把鸡窝围起来,要不,花儿没准怎么跟鸡们打架抢食呢。所以原准备散养的鸡,还是让大水用栅栏围在了里面。
看着三只鸡在三个窝里东逛西逛,大水就把刚垒的两个鸡窝门口用土坯掩了,只让它们进第一只鸡窝,以后习惯了它就只进自己的窝。现在鸡窝还潮,过几天它们自己就会住进去的。
又在鸡窝前搭了一个矮架子,上面铺了树枝,鸡可以跳上去休息,总在地上卧着,身上容易就招虫子。
挖地基的时候,这里的土特别疏松,最顺挖了个小坑,把蚯蚓扔了进去,盖上树叶子,蒙了土。要是蚯蚓也能自己繁殖的话,就省了一些饲料。
黄昏的时候,大水和花儿在兄妹屋门口清晰地听了一回三只鸡的咯嗒奏鸣曲,下了三只蛋后,三只鸡比着显摆,叫得一只比一只响亮。
去凤凰坡抱鸡的时候,大水在菜地旁边看了好长一会儿,韭菜已经长到半寸高了,几天后就可以割第一茬韭菜,那时也就几寸高,但是也得割,韭菜越割越长,不割第一茬,反而长得慢。
香菜长得慢一些,这种菜只能当成提味的蔬菜,平时过日子用的量不是很大,想吃的时候,随时揪一把就行,过几天也可以摘一点了。
萝卜白菜依然茁壮地成长着。
花儿看大水背着个手,在菜地里左转右看,就笑着说,大水哥像个老农民。不是么,老农就是每天在自己的地来转一转,看一看,看着自己的粮食和蔬菜长势喜人,笑得老脸皱纹绽开,大水哥现在就像是这个样子。
大水郁闷,我还不至于满脸褶子吧?农民就农民呗,还老农民。
吃饭的时候,大水说:“明天花儿还做针线活吧,现在只剩下做个干草房的排子门,以及插荷花湾的篱笆了,插篱笆只要在封冻之前就来得及,没什么大活儿了,你专心做你的针线,杂活哥来做。”
花儿高兴地答应了,倒不是她一定要为自己做双鞋,而是她实在想练练针线活,将来做针线的时候很多。
翻晒、做饭、洗衣还是由花儿来做,其他的就交给大水哥好了。
046农家果酒卖相好
这次赶集是大水和花儿两人一起来的,因为要去正祥和问问酒的事情,涉及到价格的事儿,花儿得亲自操刀,她对大水说:“大水哥你傻实诚,让人给你两句好话,把我卖了你还得帮人数钱的。”
哼!花儿瞪了他一眼。
大水委屈地说,“你看你啊,没影儿的事儿你瞪我干什么!”
花儿说,就瞪你了!
集市上终于又传来花儿卖叫花田螺的吆喝声,清脆悦耳。铁栓也终于又看到花儿了,觉得花儿又长高了点,人也更精神了。
他凑上来,高兴地说:“花儿,几个集没见你来了。”
花儿淡淡一笑,“铁栓哥,今天没温书啊。”
铁栓有点赧赧地说:“赶集天歇息一下。”
大水打着招呼:“铁栓,拿包田螺吃去!”
铁栓买了一包,给了三文钱,花儿收了。铁栓离开后,花儿暗暗打量,发现铁栓半天也没离开,就在远处拿着包田螺看着这边。
卖完田螺,得了117文。
赶紧去了正祥和,酒庄已经有不少顾客了,喝酒的,点菜的,谈生意的,喝多了吹牛的,挺热闹,掌柜的看见他们来了,招呼伙计照顾好顾客,自己把他们引进来,说:“知道你们逢集卖田螺,想找你们去,又实在脱不开身。”
掌柜的就是会说话啊。
“你们这叫花女儿红,我去柳老太太家问了下,她儿子在外面大镇开当铺,结果老太太喜欢得不得了,一坛子全收下了,只是说,就叫女儿红吧,别有叫花两个字了。”
花儿乐了,“行啊,郑掌柜的,听老太太的。这事儿得谢谢您了。”
“可我后悔啊,要知道这样,我就送半坛子了,周财主也想要一坛,下月他三孙女儿过满月,想要这酒给女客喝。”
花儿和大水真没想到结果会是这样好,不过,大水觉得倒不一定是酒怎么好,而是有钱人家会互相攀比吧。
“说了这些,你们知道我没瞒你们吧,我知道你这酒也不多,我也没指望卖钱,只是用新鲜东西联络主顾呗。只是我说了,这酒是我正祥和酿出来的,我不挣你们的钱,只要个名号,二位看行吗?”
明白了,郑掌柜原来是这个想法。当然没问题啊,大水和花儿有钱就行,确实如郑掌柜所说,他们没有太多的酒。
“行,听郑掌柜的。”
郑掌柜的开出的价是400文,大水和花儿都觉得不少,本来花儿还想讨价划价要到350文的,结果郑掌柜直接给了400文,花儿讨价还价的武功没用上。。
“我让大水哥明天再送一坛过来,让您去打点生意,年前还有两坛,就真没了,这酒酿得实在太不容易。”
不是周财主还要吗,第二坛酒也酿成了,就也快卖掉,既挣了钱,又帮了郑掌柜的忙,郑掌柜高兴地谢了。
“蜜饯不说了,再有野兔子也给我送来。”
大水没有说野兔子一定是有的,只是说捉到了一定送来。
掌柜叫伙计拿过460文来,说是连上次的坛子一起算上,花儿谢了一声,拿了钱跟大水离开了,郑掌柜还送到了门外。
坛子钱真回来了,大水挺高兴,上次还有点小郁闷呢,果然在外面的事情上,花儿看得更开。
米粮铺必去,没有便宜的。又去布衣铺,棉布30文一尺,棉花53文一斤,做成衣也行,要150文手工钱,这是花儿第一次打听棉花与布的价格,以前连打听一下都不敢啊。
两个人花60文买俩大罐子,乐呵呵回家了。家里的碎蜗牛已经装了满满一坛子,下次改用罐子装,煮好的干青蛙就更多了,至于粮食什么的,都少不了罐子。
大水一路想着,看来酿这个狗奶泡子酒,算是歪打正着了,本来是想着与其是放着烂了,不如酿酒试试的。花儿当然更高兴了,一坛酒就是四百文,这可是她和大水哥很大的进项了。
早饭后,花儿又去荷花湾做针线了,两天没来,荷叶更加挺拔。右边是兔栏,花儿想,这两天野兔子也许又产崽了吧。
一边做活,一边想着,手里有了1726文了,看着不少,可是棉衣得一人做一身,棉被得有两床,实在不行就一床,两个人一起盖,花儿的脸有点泛红。想想也没什么,现在两个人不是也睡在一起么,她和大水哥是叫花啊。另外还有棉花,也会花不少钱,估计这点钱做了冬装棉被,也未必够,虽说以后还能进点钱,可粮食呢?
粮食!
大水哥说是有办法,也许是在宽自己的心吧,哪来的粮食啊,天上又不会掉下来。眼下已经入秋,这个冬天,究竟吃什么呢?
大水负责采集,仍是只摘到了几个蝉蜕,螳螂籽就更少了。大水知道,随着入秋,野菜正是收获的时节,可是一个月后,青蛙就就会没了,多存些煮青蛙,是最重要的。
于是他除了砍篱笆枝,重心就转到钓青蛙和淘小鱼上了。
在本来属于收获季节的秋天里,他和花儿全想到了冬天。秋天是收获的季节,可是对于这个荒岗来说,即使秋天来了,他们也没粮食可收。
当然,除了一个大秘密。
第二天一早,大水又去正祥和送了一坛狗奶泡子酒,不,是女儿红,并告诉郑掌柜的,剩下的几坛,最早也得年前才能送了,另外还能送一次蜜饯,野兔子的事情,大水没说。接了郑掌柜给的400文钱,大水又花了60文拎了两个坛子一个罐子回来。
明天做第四坛女儿红,因为秋后天气凉了,大水只能再酿一两坛了。第二天,大水又摘了多半盆狗奶泡子,照着以前的样子,酿了第四坛酒。
不过,蝉蜕已经一个也找不到了。而且,蝉鸣声已经很少了。
又割了一次芦苇,晒在河边,顺便把晒干的芦苇、蒲棒秸和干草放在干草房旁边,干草房,也就是大水挖的第二个洞。
047泥鳅真是好吃食
047泥鳅真是好吃食
今天是个好日子,尽管今天什么节日全不是,因为花儿的新鞋做好了。
花儿的鞋子已经做好了,是红色的鞋面,还简单地绣了两朵花。花儿拽住大水不撒手,一定要他左看右看,说好看不看好。
大水只有重复着,好看,真好看,简直太好看了,你说这天下还有比花儿还手巧的人吗?
花儿听着他的虚情假意,用眼瞪他,可是听着大水哥说好看,虚荣心却也得到了极大的满足。
花儿也只是试了下新鞋,舍不得穿啊。当天黄昏,跟大水哥一起去凤凰坡割了第一茬韭菜,又回来拾了回鸡蛋。现在三只鸡一到晚上,就进到鸡窝里去了,因为一早一晚,天气已经凉了,它们自己就会去找暖和的地方。
这中间,大水又去卖了次田螺,同时买了两个瓦罐子,家里已经有了2561文钱。
卖田螺的时候,铁栓仍是磨磨蹭蹭地上来,买了一包,看着花儿没来,就毫无滋味地走了。
晚饭是第一次没有野菜的饭菜,清汤小白菜,炒萝卜,炒韭菜。小白菜是在菜地里掰的白菜帮子,加了点香菜,喷香啊!韭菜开始割了第一茬,只有巴掌长,可是一畦的韭菜,以后分成几块收割,就一茬顶一茬了,给人感觉吃都吃不完。
吃了晚饭,大水拎着两个小坛子离开了,花儿也没注意,因为她则还在缝缝连连,做自己的肚兜,见了大水就躲躲闪闪的,女孩子家贴身的东西不好让他看见,现在看大水哥离开了,才敢拿出来做了。
大水也是下午淘小鱼时突发奇想的,他看到河面有的地方在泛细小的水泡,猛然想起了那是泥鳅在吐泡,这么多天,他只看到小鱼小虾,却居然没想到可以捉泥鳅,大水后悔得很。
找了些带倒刺的树枝,跟做门排子一样编好,比小坛子口大一些,把长出的部分挷在小坛子的坛颈上,在坛口开了个小口,然后挖了几条蚯蚓,一个坛子里放了四五条。
这些搞定后,大水就把两个小坛子埋进了荷花湾上游的河口旁,坛子口与水底的泥齐平,因为这里是泥床,泥鳅可能更多。
放好坛子,大水去干草屋前编排子门,直到天黑,才完活收工。
花儿已经把肚兜做完,偷偷穿了,感觉挺舒适的。
第二天一早,大水就去起坛子,结果每个坛子里都有五六条大泥鳅,把大水高兴坏了,虽说不多,但可以做顿美食吃。大水今晚再多下两个坛子试试。
把泥鳅拿回去的时候,花儿挺吃惊的,问:“大水哥,你出去才一会儿,怎么捉来的?”
大水说,“昨天晚上下的坛子。”
花儿脸一红,昨天傍晚大水哥出去的时候,她光顾着躲藏肚兜了,还真没注意到,要不,她肯定会问个不停的。
花儿犹豫着,“大水哥,这泥鳅是无鳞鱼,是不是吃着不好啊?”
大水知道,古代人认为无鳞鱼有发性,甚至认为这东西不吉利,不用说古代,就是他在前世的农村,也有这个说法,不过后来越来越淡化了,最后泥鳅反而成了好东西。但在古代,绝对不行。
“管饱么,管饱就是好,吃着香就行。”
说完把十几条大泥鳅放在陶盆里,让它们吐泥去了,中午就可以炖着吃。
简单吃了早饭,两个人一起去采集,蛙儿岗的各种杂树中,有些树叶开始泛红泛黄,很是好看。
蝉蜕和螳螂子已经没有了,蜗牛也是越来越不好捉,除了收集成熟的蓖麻子外,就是关注一下酸枣和狗奶泡子的成熟情况。然后花儿就是打野菜,割草,大水一心钓青蛙、淘小鱼。
结果泥鳅是晚上才炖的,加了蓖麻油,用葱和碎八角爆锅,把泥鳅倒进去,翻炒几下,多加了水,加上酱油和盐,上屉,上面蒸上发面饽饽,盖上锅盖,大火烧吧,直到大大的蒸汽从锅盖的四面涌出。
吃的时候,花儿再也不顾泥鳅是不是有发性了,也顾不上是不是无鳞鱼了,吃相毫无斯文,因为实在太香了!看得大水目瞪口呆。小鱼小虾也是肉,青蛙也是肉,可是吃着全是鲜,这泥鳅肉,吃着香啊,而且这泥鳅炖得烂熟,一咬脑袋,泥鳅刺一下子就拔出来了,剩下的,就是就着饽饽大嚼了。
大水一边呆看,一边给花儿夹泥鳅,“花儿,多吃,多吃。”,一边也有点辛酸,花儿正在长身体,需要吃食上跟得上啊,那就自己努力吧。
吃着吃着,花儿才感觉出不好意思来,给大水哥夹了一条过去,“哥,你也吃。”暗想着,刚才自己是不是又在大水哥面前丢人了。
“哥看着你吃得香,心里才美呢。”大水说。
傍晚,花儿坚决要跟着大水哥去下坛子捕泥鳅。一共四个坛子,倒是有两个是花儿下的。然后去荷花湾洗了脚,花儿开心地笑着,光洁的小脚丫在水里涮来涮去,大水看了一下,眼光移开了。
花儿问大水哥,这泥鳅能捉到什么时候,大水说,这事儿想起得太晚了,没几天可捉了。花儿说,那泥鳅也煮熟了晒干,留着冬天吃吧。
看着荷叶娉婷,晚霞灿烂,兄妹两人坐了好久,又说了好久的话儿。大水知道花儿喜欢这里,就陪她一直坐到天擦黑。
第二天早起去坛子,仍然是一个坛子里有五六条泥鳅,加一块得二十多条。
花儿乐坏了,对大水说:“这一半是我捉的。”
大水心里不屑,嘴上可不敢说出来,“是是是,一半儿是花儿捉的。”
花儿就满足地笑了。
回到兄妹前,把泥鳅泡了让它们吐泥,晚上煮熟了风干。要是总吃这个,二人可是舍不得,那是败家啊!
048花去巨资买衣棉
老天爷喜怒无常,今年夏天干旱少雨,此时却来了个秋雨连绵。
连着五六天的雨,雨不大,却不断,淅淅沥沥,让人心烦。
土坯本来要干透了,大水想着快能搬到兄妹里做炕了,却迎来一场连绵不断的雨。于是把土坯一部分搬到兄妹屋里,剩下的搬到干草房,同时把晒干的芦苇、干草也抱了进去,挡上排子门,外面用粗木棍顶住了。
睡觉时垫在身下的干草芦苇本来是常晒的,可是阴雨不断,就觉得身下发卤了。花儿说,天一晴,把坯再晒晒,就赶紧做炕吧。大水点头。
这两个集的田螺是卖不成了,集市因为下雨也没有人的,花儿和大水的蛙儿岗只是偏了点,却离镇上不算远,但好多赶集的人来自更远的乡下,这阴天下雨的,没人会去的。
采集肯定也不行了。
只有捉泥鳅还行,越是这种阴雨的天气,泥鳅越浮上水面呼吸。这几天里,大水每到黄昏,天天冒着小雨去下坛子,每天全有收获,然后煮熟了,放兄妹屋里风干。
大水下完坛子后,给鸡喂一喂碎蜗牛,另外用干菜拌点麦糠**食。三只鸡早进了鸡窝,有时候去鸡窝上边的小窝里生蛋,雨下得密的时候,就把蛋生在鸡窝里了。大水每天都要拾一次鸡蛋。现在,家里已经快二百个蛋了。
这几天里,花儿倒还能做做针线,做个棉袜子什么的,有时候突然想起什么来,就在大水身上比比划划的,量着尺寸。大水就只能天天剥蓖麻籽了,可这也不是老爷们儿天天干的活啊!
终于六天后雨停了,先是下午雨变成点点丝丝的,然后是晚霞灿烂。
大水拎着绳套,花知道,他是逮兔子去了。
夕阳正红,正是蜗牛爬出来的时候,花儿趁紧去捉蜗牛。蚯蚓也多,鸡也爱吃,但是捉起来费劲,还是捉蜗牛吧。
一出兄妹屋,花儿就觉出了,这回天真是已经凉下来了。
一转眼就是一个月,明天就是中秋了。
这中间,卖了一次兔子,还是捉了三只,卖了5次田螺,,又买了两个坛子两个罐子,买了60斤下等高梁米,除去上面的花销,这些天一共挣了612文,家里的钱也就变成了3473文。
每次卖田螺的时候,铁栓是必来的,有话没话地总要跟他们说几句才走,跟花儿说的尤其多,花儿也是有一搭无一搭地跟他说上两句。铁栓最后总是花三文钱,放下就走;花儿拾起三文钱,照收不误。
大水没想太多,只是觉得,铁栓当初也是待他们不错的,白送也是应该的,但见花儿收了钱,也不好说什么了。
这是他们最后一次卖田螺了,河里的田螺已经很少,都钻到泥里准备过冬了。青蛙早就不叫了,已经几乎没有青蛙可钓,蜗牛虽然还有,已经少了很多。
铁栓又来买了一包田螺,花儿告诉他:“一会儿我去看看刘奶奶。”
铁栓心里乐坏了,一颠一颠跑回家去了。
今天田螺卖了114文,这样花儿一共有3287文了,多少天来她一直犹豫,今天却她下了狠心,要准备做冬衣了。虽说要痛花一笔家财,但为了冬天好好活下去,她倾家荡产也只能豁出去了。
冬天,必须熬过去!
花儿甚至想了,把棉衣材料买完,她和大水哥又会所剩无几了,冬天三个月没有进项,拿什么买粮啊?但只要有了冬衣,冻不着,她就是跟大水哥吃煮熟的干菜,也饿不死。明年开春,就又有办法了。
于是决然地去了布衣店!
棉布30文一尺,棉花53文一斤,这时代物价稳定,但是很贵。花儿划了划价,要了二十斤棉花共1050文。买布共花了1200文,六尺黑布,一丈八尺花布,一丈六尺白布,两项一共花了二两多银子。
掌柜没想到两个小叫花今天买了这么多东西,二两银子,不能说是小主顾了,何况早就认识,人家前些天还送来了田螺,赶忙让到座上,叫伙计量尺寸称重量。
花儿不放心,上前看着,直到量完称完,掌柜的说:“花儿,我这儿还一大堆布头,今儿你买了这么多,10文钱给你,你看看划算不?”
这摊布头可是不少,大小兼有,花儿笑着买下了。最后寄存在这里,说是一会儿来拿,掌柜的答应了。
两个人去了刘奶奶家,铁栓老远地接出来,进院子就喊,“奶奶,大水和花儿来了。”搞得大水有点别扭,来了就来了呗,还需要人家远接高迎的,多不合适。
花儿进了屋子,问了刘奶奶好,并把田螺送上去,“奶奶,这是最后一次的田螺了,给您拿了过来。”
刘奶奶客气几句后收下了,花儿借口说,帮工的主人家看大水哥干活实诚,赏了身布料,她来帮着做,尺寸把握不好,来求教刘奶奶。
听了这些话,刘奶奶没觉怎么的,铁栓就不怎么信。
既然给大水做衣服,刘奶奶拉住大水转来转去,什么腰长袖长的说个不停,花儿也旁边跟着把大水拎来拽去的,看得铁栓有些不舒服。
花儿细心听着,心里有了七七八八的根底后,就要告辞了。奶奶一边说着大水也长壮实了,成了大小伙子了,一边说有什么事情尽管说话。
铁栓拿过来两块月饼递给大水,说是明天中秋,送给他们尝个鲜,大水不想接,一时不知道怎么办才好的时候,花儿给拦回去了。
铁栓一跺脚,“你怎么这么见外啊,外边过活不容易,我们能帮一点是一点啊!”
花儿听到他说“外边过活”几个字,心里就是一惊,怕人知道蛙儿岗兄妹屋的事情,就想了想说,“要不,我看奶奶家的葡萄好,明年我们一旦有了自己落脚的地方,想栽两棵葡萄。”
铁栓抄起铁锨就去想去压葡萄藤,刘奶奶拦住他:“这葡萄藤是春天压条的,你现在干什么去,从小娇惯了,一点不知道农时节气。看人家大水多稳重。”
铁栓臊不搭的,瞟了花儿一眼。见花儿没听见似的,才放下心来。又听奶奶夸大水稳重,心里不太是滋味。
两个人去布衣店取了棉花布料,又买了二斤黑面花了20文,然后向回走,花儿瞟了一眼大水,说:“听见了吧,刘奶奶说你稳重。”
“我本来就稳重,世人皆知。”大水说。
“可我怎么看你全像坏蛋。”
049人圆心圆中秋节
两个回去后,花儿先算了算钱,还剩1007文,情况比她想得要好一些。然后又摆弄布料棉花,算计了半天。
备办这些布匹棉花,即使在一般百姓家也算得上是大事情,算来算去得把一年的进项花销全算进去才敢买一些,花儿一次性地就备齐了,虽然只花去了大部分的收入,可是她也骄傲得很!何况10文钱又得了那么多的大布头!
但是她也发愁,这一个冬天的粮食,究竟怎么办?
好了,今天八月节,大喜的日子,别想这些,尽量得过个好节,让大水哥高兴!花儿对自己说。
这时已经日近中午了,两个人简单做了饭吃了,一起去采集。
今天又收集了多半盆狗奶泡子,用大坛子酿了。这期间又酿了两坛酒,一共五坛了,比预想的多出了一坛,就又多了一份希冀。
蝉蜕、螳螂籽、青蛙已经全消失了,他们就以捊草籽、割野菜为主了。晚上可以下坛子捕泥鳅,也是越捕越少了。这些天来,大水一共捕了三十斤多斤泥鳅,除了有时炖了点解馋外,其余的全晒成泥鳅干了。
他们回来吃中饭后,大过节的,不宜动针线,正当花儿觉得没有什么事情做的时候,大水让她拿着几个面袋子,跟着他走。
大水说,花儿,今儿个哥给你个惊喜!
高粱米小米什么的,已经放到罐子里,因此,有了几个可用的面袋子。
大水出了兄妹屋,爬坡向西北方向走,领着花儿奔向北坡。
花儿一边跟着走,一边不时拽一下大水哥的后襟,“大水哥,我们干什么去啊?”
“忘了哥答应你的了?”
“什么?”
“你说什么?”
看着大水哥的样子,花儿一下子想到了,大水哥曾经说到粮食。
“大水哥,你是说粮食——”
“对喽,花妹真聪明。小点声,要不,粮食就跑了。”
花儿还真信了,果然,悄悄地跟着大水哥向前走。
大水暗乐,果然一个傻妹子,让他糊弄得一楞一楞的。
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当时。该收的要收,该种的要种。
是啊!现在就是大水要收获的时候了。两个人到了北坡,大水问:“花儿,你说这是什么?”
他指着像牵牛花的样子的植物。
花儿先四下里找一找,这地方她来过无数次,从来没发现粮食。听到大水哥问她,她刚要随口回答是牵牛花,又觉得这不是不太像,以前她从来没注意过这个。
“哥,粮食到底在哪啊?”
“哥当然不会骗你,你仔细找。”
花儿再次打量四周,树叶红遍,草色青葱,野菊怒放,可就是找不到可以吃的东西。
“哈哈哈,你光注意地上了,没想到地下。”
大水用铁锨把假牵牛花的根挖出来,团团,块块,簇簇的,露出了土层。
“哥,这是啥啊?”
“这是野山药。”
“能吃吗?”
“当然能吃!这就是我们的冬粮,哥盯了它好长时间了。这个冬天有了它,我们就能扛过去!”
“哇,太好了!”粮食可是花儿心头的大病啊,激动之下,她高兴得又跳又蹦。
整个北坡有不少野山药,当初大水没认出来的时候,也没注意,后来才发现,这是一个天然的粮仓啊。
大水哥挖了又挖,花儿拿着袋子跟着拾与装。挖完的时候,天色已经傍晚。
满满的三袋子野山药,放在前面。两个人休息一下,大水哥笑呵呵地站在那里,花儿随便地坐在草坡上。
蛙儿岗已经树叶如染,很多树叶变得一片通红,晚霞燃烧着,两个人身披红衣,好像也灿烂在晚霞里……
花儿先是坐着,笑着,突然轻声抽泣起来,吓了大水一跳,忙问花儿怎么了。
花儿突然跳起来,狠狠地捶着大水:“你为什么不早告诉我啊……我为了冬天的粮食,操了多少心,我整夜整夜的睡不好……”
花儿捶打着他的大水哥,哭得泪水涟涟。
大水被她哭得鼻子也有点发酸,心想也许这次玩笑开大了。他早知道这里有野山药,可是一直想给花儿一个惊喜。可是粮食的压力毕竟太大了,怪不得花儿这样地哭。
花儿又想起了什么,又踢打着大水哥:“你还骗我,说是粮食会跑,山药又不是人参娃娃,会跑吗!”
野山药三百多斤,大水背了几次。中间花儿抹了眼泪,看大水哥背完了,还仔细地看看地上野山药都没有没有剩下,她一定要颗粒归仓,
中秋节是团圆的日子,因为是今天在北坡挖的山药,花儿就把北坡叫做团圆坡,他们从兄妹屋去北坡走过的小路,花儿叫它牵牛花小路,野蜂窝就在左边附近。
花儿又一下子取了两个浪漫的地名。
中秋,人们吃月饼,讲究个圆圆满满,他们舍不得买月饼。铁栓今天送了月饼,但花儿没收。这个地方,还讲究吃糖饼,花儿与大水也没这个条件,就把专门买来的黑面包了一点点蜂蜜蒸了,也算是个团圆饼吧。蜂蜜是他们第一次被自己享用。
按花儿的意愿,晚饭拿到荷花湾来吃,饭食上,也就是切好的了蜂蜜黑面饼,加上烀了新挖来的野山药。
饼里带着蜂蜜的沙甜,野山药有点涩,将来掺在高粱小米里,涩味就会淡的。有了这三百斤山药,这个冬天,会好过好多,野山药是要加在高粱米里才能当主食的,但这么多的野山药,会省下许多的高粱米。
蛙儿岗的中秋夜,静谧温馨,蟋蟀声阵阵,在两个人的身边流淌。月亮大如锅盖,荷叶浮在水面,全似乎在陪着两个兄妹。
坐下来后,花儿只说了三个字:“大水哥……”
然后眼泪又流了下来,要说大过节的不该哭,可是偏偏是今天,花儿反而泪水流了又流。
大水知道,花儿想起了太多的往事,那是高兴与辛酸夹在一起的泪水。人们往往在刚脱离了苦难的时候,更容易想起过去。两个人生活到今天,多不容易啊!
现在,吃穿全有了,中秋夜,月圆人圆,心圆事圆。
花儿拿出一文铜钱,“大水哥,你还记得这一文钱吗?”
这不是当初他们讨得的第一枚铜钱吗?为了它,大水被二混子踢昏了过去。
“花儿,现在咱们终于有了好多个一文钱了。”大水说。
花儿看看他,没有说话,这个中秋满月的日子里,花儿拿着一文钱,对着月亮许了个愿。
荷花湾,大水和花儿,坐了好久……
050给我抓个蛐蛐玩
晚上,两个人躺在兄妹屋的土炕上,继续商量着事情。
炕早就垒成了,大水只是把干透的土坯简单地垒在一起,土坯中间没有加泥,上面仍是铺了厚厚的干草芦苇和蒲棒秸,身下就再也不泛潮了,只是屋顶矮了点,只能容两人坐直身子。可是,这样就已经很舒服了!
在洞里做成火炕是不可能的,烟囱就没法做,那不得烧得满屋子的烟啊。但是二人还是把它叫炕。
趁着蓼叶正红,辣味正浓,大水多做了几坛子香辣调料汁收好,田螺得明年夏天才能卖,但中间有万一有什么用处呢。
虽说是秋分季节,但在这里,从这时起,天气会越来越冷。
大水跟花儿低声商量着,现在正是种冬小麦的季节,兄妹屋前靠近河边的地方,整理收拾了,可以种上一分地,花儿当然想种,可是商量的结果还是算了。如果这里种了地,动静就大了,人们就会发现他们住在这里,并私垦土地,那样也许连人都会被官府赶出蛙儿岗。
“花儿,离开蛙儿岗,你舍得吗?”
花儿说:“哥,这蛙儿岗,给我二亩良田都不换。”
大水跟花儿说,“花儿,我们努力挣钱,把这蛙儿岗买下来!现在尽量不要让别人知道,我们住在这里。”
“那得多少钱?”听说要买下蛙儿岗,花儿欢喜得了不得。
“这是个荒岗应该不很值钱,主要因为是不能种庄稼,往贵了说也就值四两银子,想买田的人家,不会把四两银子花在这荒岗上的,一亩上好的田地也就值二两银子。可是,蛙儿岗在我们眼中就是宝贝啊,一百两都值!”
“是啊,这里救了咱的命,我们吃的穿的,全是蛙儿岗给咱们的。可是四两银子那也不少啊,我们还只有一两银子的富余。”
“我们有酒,有蜜饯,有兔子,有鸡蛋,明天我们去挖地黄,山药到了过年的时候,哥再做点吃食去卖,也许能攒够。反正没买下这蛙儿岗之前,我们别显山露水。”
嗯!花儿猛地点头。
于是他们的下一下目标,就是买下蛙儿岗!
第二天两个人去挖地黄,地黄在这地方比较常见,田野坟头最多,有时候人家的院子里也长一两棵,但是要想大片的采集也不容易。蛙儿岗这样的荒岗正适合地黄生长,漫岗遍坡,长了不少。
他们要挖的是地黄的根,因为怕伤到根,从地黄的周围一尺挖下去,地黄的根跟纺锤似的,像小人参,有时候能挖出一嘟噜来。
大水负责挖,获儿负责向袋子里拾。花儿想不到地面上的一棵半尺多高的草,地面下竟然能长出这么多这么大的根。而且大水哥告诉他,地黄在药材上有生地黄、干地黄、熟地黄的区分,他们挖出来晾一夜,明天卖出去,是生地黄。
两个人转了半天,把地面上的棵儿长得大的全挖了,长得小的留了下来。
用手掂了掂袋子,不少。
下午大水把蛙儿岗剩下的酸枣全摘了,自己留下了一点晒着,然后晚上又做成了酸枣蜜饯,闷在坛子里,明天和生地黄一起卖。
第二天花儿抱着坛子,大水背着地黄去了街上。半路上,花儿非常担心家里的布料、棉花和粮食被贼偷了去。以后外出,家里要尽量留一个人。
两个人先去卖药,32斤地黄,20文一斤,又把最后的蝉蜕和螳螂籽卖了22文,今年已经再没有药材可卖了。地黄卖了这么多钱,花儿很高兴。
来到了正祥和,见一个小女孩正跟郑掌柜的说笑。小女孩看见进来两个人,楞了一下才开口叫道:“大水哥!花儿!”
大水和花儿也是一楞,这才想去这个女孩是郑掌柜的外甥女,叫小莹,跟花儿同岁,跟她娘也就是郑掌柜的妹妹住在另一个镇上。
已经几年没见过小莹了,小时候她来住姥姥家,几个人经常一起玩,大水身后经常屁颠屁颠地跟着两个小女孩儿,一个叫大水哥干这个,一个叫大水哥干那个。这两个小女孩儿,就是幼时的花儿和小莹。
“小莹,你来住姥姥家了?好几年没见你,怪想你的。”花儿见了小莹,也挺高兴的。大水也乐呵呵地打招呼。
其实,小莹娘这些年只生了小莹一个女儿,没能生出男孩,小莹她爹是独子,不能在他这里断了后,想纳个妾,但小莹娘死活不同意,最终和离了。小莹娘只好带着小莹回娘家住了。
郑掌柜的看她们娘俩个回来也是没辙,他从小过的也是苦日子,很心疼小时候没少吃苦的妹妹,就准备给妹妹再找个好人家,他更喜欢小莹这个外甥女。
大水把蜜饯坛子递过来,郑掌柜的非常高兴,小莹在一边问坛里装的是什么。花儿说,是大水哥家传的蜜饯。
小莹非常高兴地说:“大水哥还有这么棒的手艺啊!”
花儿说:“这是今年最后一次送蜜饯了,实在没有了。如果再捉到野兔,会送过来。”
接过掌柜的430文蜜饯钱,告别了小莹,两人离开了。小莹让他俩有空过来玩,并对大水哥说:“大水哥,什么时候再给我捉个蛐蛐儿玩吧。”
郑掌柜嗔她说:“都多大了你还玩那个!”
小莹一吐舌头。
大水笑着答应了。
抱着置换来的空坛子,两个人花了90文买了一个菜板子和一个陶壶,
终于有个菜板子了,正面做面食,反面切菜用。厨房用的家伙,到今天终于办齐了。
陶壶是装热水用的,回到家在陶壶四周和底部加上草套,可以保温,天气凉了,不能再喝凉水了。
今天剩了1002文,合着一两多银子,加上家里的1007文,共有了2009文,离买下蛙儿岗的梦想又近了一步。
可是,虽然说今天挣的是不少,将来的进项却会越来越少了。
051花儿要吃烧蛐蛐
*第一女配角小莹上一章终于出场!这个人物跟花儿有什么纠葛,她的结局又将如何,且请看下去。
大水先给陶壶编了草套,包上厚厚的干草,从此后就随时有热水喝了,大水和花儿都对陶壶觉得又新鲜又有趣,当然更高兴。
大水去插荷花湾西侧的篱笆,一个办法是把荷花湾水面圈进来,可是那要大量的篱笆枝,可那根本就不可能。一个是把荷花湾的水面圈在外边,这样节省篱笆枝,可是兔子是需要喝水的,跑到篱笆边喝水,即使篱笆上洒上腥味,也有跑出去的可能,大水于是想从荷花湾引出一道沟,把水送进来。
花儿把钱收好,吃过饭后,着手做衣服棉被,先做棉被。现在晚上天已经凉了,做好了就能盖上。花布做被面,白布衬背里。两床被用了10斤棉花,做出来的棉被不算很厚,但以他们的条件,已经满足了。
又用大块的布头包了被头,两床做完,已经是傍晚了。
摸摸被里,摸摸被面,心是溢满了高兴。
大水插完篱笆回来,手里拿个芦苇编的小笼子,笼子里放个了蛐蛐儿。
“花儿,被子做完了啊!”
大水看了一眼花儿做的被子,说:“我先去街上给小莹送蛐蛐儿去。”
花儿还等着大水哥夸奖自己一番呢,谁承想人家巴巴地赶着给小莹送蛐蛐儿去了。
哼!
我的蛙儿岗啊,从此少了一只可爱的蛐蛐儿!
下了炕活动活动,这半天腿有点麻。然后她去了凤凰湾,看了看大水插的篱笆,把水面隔离在外面了,中间留了个栅栏门,浮萍已经撒在了篱笆桩底部,又从水面引过一条小沟的水来。
回到兄妹屋时,大水也回来了,花儿哼了一声,都没用正眼瞧他,就进去了。大水紧着跟到屋里,“怎么了,花儿?”
“没怎么。”
“那你生什么气啊?”
“小莹看见了蛐蛐儿,是不是特别高兴啊?感谢了她大水哥多少声啊?”
“我都没见着人,酒庄正忙,我让伙计给捎过去了。”
“哼!”
花儿整理着东西,大水凑过来,“哦,为这事儿啊,多不值得啊。小莹要个蛐蛐儿,咱给送过去,以后说个话办个事儿的也方便啊。”
“你跟她说什么话,办什么事儿?”
“谁说跟她办事了,她不是郑掌柜的外甥女么,我说的是郑掌柜的。”大水跟花儿解释。
“今天你做饭!”
“行啊,花儿,想吃什么,哥准保给你做得喷香。”大水赶紧答应。
“想吃烧蛐蛐儿!”
大水逃出了兄妹屋。
晚上两个人身上横了一条被子,天没还那么冷。大水说:“真暖和啊!这比当初在街头盖破布片碎叶子的日子强了多少倍啊!花儿,你的手真巧!”
“哼!这时候想起来我来了!”
花儿也不是真生气,只是看不惯大水哥对人家说了就听、还巴巴的专门送一趟蛐蛐儿。
第二天大水又把河边的蒲棒和芦苇全割了下来,仍是晒在河边,干了后再放进干草屋。干草屋里已经存了不少晒干的草,剩下的土坯也放在那里。
又想起了炊炊草,这时节已经全干了,割下来,在兄妹屋门口,大水又扎成了4把锅刷,也不值得专门去卖,看以后能不能捎带着什么卖出去,再不行自己也要用。
除了打草和打野菜、收集柴火,大水现在几乎没有什么活计可做了,就连蓖麻籽也几乎收没了,但他不能从此就闲着吧。随着深秋老去,很多植物开始枯黄,只有野菊花正开始怒放,野菊花谈不到到美丽,却能与风霜相抗。
对呀!采野菊花!野菊花是味药材,虽说谈不到值钱,但蛙儿岗的野菊花很多,这是平原地方比不了的。而且野菊花特别而寒,能开到初冬,还能采些天。
说干就干,他拿起了篮子,去采野菊花了。
花儿把大一些的布头找出来,不能花太多的钱买布了。她准备做一个大褥子,大水和花儿共同睡在身下。花儿过了年就十五了,早知道男女之嫌了,可是现在顾不上这么多了。当初做叫花的时候,两个人晚上不是也躺在一起背靠背的么。但是每每想起两人共睡一床褥子,花儿还是有些羞赧。
布头的颜色不一,最多的是蓝色的,但如果都用蓝色的布头,只够一个褥面的,其他的就不管什么颜色了,能拼出褥里就行。想想大雪隆冬的日子,身下铺着褥子,身上盖着新棉被,任外面大雪纷纷……花儿越想越有干劲。
大水回来的时候,装了一大篮子野菊花给花儿看。
花儿问:“这野菊花能当茶喝,你把它晒上吧。”
大水说:“这是药,回来咱们卖药铺里去。这野菊花还能开些天,直到入冬。我也不知道能卖多少钱,反正能卖一点算一点吧。”
花儿很高兴,总算又有点小进项。
“花儿,这次不晒,咱们蒸。”
大水把锅里的水放好,放上蒸屉蒸野菊花,水滚开了之后就行了,把蒸好的野菊花摊开放在菜板子上晾着。等多采摘几次后,再去卖。这中间花儿也放下布头,出来看看新鲜。
几天后,逢着赶集,大水把晒干的野菊花送到药铺,掌柜的收了,还夸奖大水知道蒸一下,要是直接晒干就卖不出价来,即使这样,也才卖了40文,蚂蚱再小也是肉。大水花10文买了姜、蒜、桂皮这些调味品,又在各个摊上转了转,问问价格,无意中忽然发现,有一个摊上卖花生。
大水知道,花生并不只是后世从美洲传过来的,中国古代也有花生,而且后世出土过古人的花生种,只是当时古人不重视,导致原产花生后来才被美洲花生取代。在大水穿来的这个朝代,花生只是被人们偶尔炒几个尝尝新鲜,并不知道花生能榨油,这个世上,有菜籽油、蓖麻油、更多的是芝麻油,老百姓主要是吃猪油等荤油,就是没有花生油和大豆油。大豆因为出油量太低,这时候人们还想不到用大豆来榨油。
大水异常惊喜,问个问价格,摆摊的一挥手,这一堆你给20文拿走,大水心下更喜,拿出20文,就把花生装走了,估了估份量,不到40斤。
回来交了10文钱,花儿也把大褥子做好了。花儿接了钱,看大水买了蒜桂皮啥的不理解,又不卖田螺了,买这些东西自己当调料吃,太没必要,铜钱能省一个就省一个。花儿又看了花生,又说大水败家,大水也不答理他。
花儿问大水:“光去集上转了?没去别的地方逛逛啊?”然后瞪着大水。
大水明白他的意思:“又没东西可卖,我去正祥和去干什么!”
“我又没问你这个!”
大水干张着嘴,说不出话来,觉得这花儿还真有点小不讲理,可他又无可奈何。
052你热的饭真是香
情节预览,给我可爱的朋友们:
138二混落泪感温情
听说二混子心上有人了,大家全来了兴趣,活儿再忙也不去干了,心思全放打听事儿上了。大家一个劲儿地盯着二混子看,二混子那么不要脸的一个人,给众人看得头都抬不起来了。
大水说:“刚才谁说不带低头的来着?”
四子一边坏笑,一边催:“说说,说说,怎么回事,秀娥是谁?”
要说起来,还是高大娘最忠厚:“四子,你没看二混子抹不开脸了么。别催了,下次清水镇大集你去送货不就得了。”
二混子立刻急扯白脸地,心说,不带这样欺负人的!
憋了半天,二混子终于说实话了,秀娥是清水镇后面一个小村的,家穷得很,她从小就受后娘的气,吃没好吃,穿没好穿,后娘说打就打,说骂就骂,后娘带来的弟弟也欺负她。就这样,逢集她也得出来卖几文钱的菜,贴补家用。
花儿说:“挺可怜的。”
二混子接着说:“我每次送完货以后,帮她卖两份菜。可是我惦记着蛙儿岗,只是帮一会儿,是那意思就行了,就又急着往回赶。大水,我可没有向外的心思,现在我对你可是一片真心,一片真心啊!”
大水听得鸡皮疙瘩都起来了,听着怎么别扭呢。
花儿瞪了二混子一眼:“你对大水用真心干什么,有那真心对秀娥用去。”
二混子这才明白过味来:“弟妹,是我说错了,不是真心,是忠心,忠心啊!”
!!!!!!!***********************************
狗奶泡子的叶子已经打蔫,有些成熟的紫色小珠,也是不再圆润有光泽。大水看见这样,就把所有成熟的全采了,剩下的很难再成熟。于是他酿了第六坛酒,天气只有中午还热点,早晚已经很凉,这坛酒他没把握酿好,但仍是权当废物利用吧,要不狗泥泡子也是烂掉。
大水在采野菊花的时候,顺便把见到的苘麻的皮也全剥了,将来做成麻绳。
采完野菊,蒸了晾着,又去打草打菜,可是大水还是没有活可干。为此苦思了好几天,突然想起来了,这蛙儿岗上,布满砂石,其实半尺下全是好土,完全可以种庄稼的,既然决定了要买下这蛙儿岗,他不如提前把砂石移走,再把土翻好,明年春天就可以种地,要不,到时候还真来不及,幸亏现在想到了。
想着想着就是一阵兴奋,岗上的平台是最大的平坦地儿,团圆坡也有一些平地,他整理到入冬上冻,也未必能干完。于是抄起铁锹,兴冲冲奔向岗顶。
花儿一大早,拿了花布,走向刘奶奶家。
马上要做棉衣棉裤了,刘奶奶也告诉了花儿衣服怎么裁剪,大水是在刘奶奶家当过模特,可是真要做起来,花儿还是心里没底,万一裁剪不好,布料就糟蹋了。所以她想让刘奶奶帮她把自己的这身布料裁出来,大水哥的那身她再去体会,依样画瓢。
今天不是集,铁栓要去上私塾,因此不会碰面。对铁栓,花儿并没有恶感,只是铁栓对她的接近让她感到不安,一个是叫花出身,一个是读书的,花儿觉得跟铁栓没有太多的话可说。因此,能不见到铁栓最好。
哪知道进了刘奶奶家,才知道铁栓今天在家。
在门口喊了一声“刘奶奶”,刘奶奶接出来,屋里传来铁栓惊喜的声音:“是花儿来了吗?”
这就没办法了,只好进了屋,铁栓躺在炕上,身上盖着薄被,花儿问:“铁栓哥这是怎么啦?”
“病了,这一换季入秋,伤风了。”
“那铁栓哥得多歇着。”
铁栓听了花儿的话,满是开心,只盼着花儿能在身边多站会。
花儿把一包煮好晒干的野菊花放在柜上,说是上火的时候喝一喝,能败一败火气,刘奶奶也没客气。
花儿把来意说了,刘奶奶说,一会儿我把你的衣服裁了,你多看着就是了,下次就会了,等我给铁栓煎完了药,再给他热了早饭,咱们就开始裁。
花儿说:“奶奶,我不着急,要让铁栓哥赶紧吃药,这耽误不得。这样吧,您把饭菜放好就去煎药,我来帮您烧火。”
刘奶奶笑着答应了,说,还让你来帮忙烧火,怪过意不去的。
锅里放了五个鸡蛋,上面放了馒头,和一碗昨天剩下的肉炒青菜,一碗鸡蛋炒葫芦,盖上锅盖,花儿就上前烧火了。心想,铁栓确实是刘奶奶的宝贝孙子,一煮就是五个鸡蛋。刘奶奶的这种伙食算得上好伙食了,这时代能吃上馒头的人家不多。又想,自己能不能也过上这种日子呢?那需要她和大水哥去拼争啊。
煮鸡蛋要把水烧几个开才能熟,收了火时,刘奶奶的药也煎好了,放在一边温着。老太太把饭端进屋,让铁栓起来吃,铁栓吃了一口立刻说:“花儿热的饭,吃着真是香。”
花儿的表情就有些不自然。
铁栓一定要花儿吃个鸡蛋,花儿怎么可能会吃呢。花儿心里说,我家里有的是鸡蛋,当然,只是舍不得吃。
刘奶奶一边给花儿量着身子,一边给她讲袖长腰围的,量好了,开始裁剪。
看着花儿把身子转来转去,铁栓有些意乱,低下头吃饭,却是更加觉得有滋味。
棉衣、棉裤全裁好了,花儿连声道谢,把布料包了,说太麻烦奶奶了,您快吃饭吧,下次再来看您。
铁栓就要下炕送花儿,刘奶奶和花儿赶忙拦住了。花儿走到窗口的时候,铁栓隔着窗口对她说:“明年开春,我一准把葡萄苗给你压好!”
回到到蛙儿岗,简单做了饭,没看到大水哥,就去打开布料,把刘奶奶教给她的再想了一遍,体会着衣服的裁剪方法。
不久大水哥回来,两人吃饭。
大水把翻地的事儿跟花儿说了,花儿高兴地说,这是大好事儿啊,我们要是买下了蛙儿岗,到时候不用再买田,就也有地种庄稼了,到时候不用买粮食,就真的成了庄户人家了。不过这天大的好事情,别惊动了外人才好,
大水点头,说,这蛙儿岗,我就是不吃不穿,也得给我们花儿买回来当嫁妆。
花儿捶了他一下子,说:“贫嘴吧你。这事儿你早说啊,翻地是力气活,可我只是简单热了饭,你吃不好哪来的力气。”
大水说:“没事儿,晚上炖个青蛙吃。”
吃了饭,看了看花儿的布料,大水又要走。花儿拉住他,按着学来的法子,又比照着自己衣裤裁成的样子,给大水量身体的尺寸。大水被摆弄来摆弄去地转了好多圈,早把他转烦了,但他可不敢表露出来,如果这时候露出烦样,花儿肯定会吃了他。
晚上大水回来的时候,花儿把他的衣服裁好了,高兴地给他看,让他说好不好。
有了人家刚做完棉被、自己反而送蛐蛐儿的教训,大水假模假势地凑上去仔细又仔细地看,说,这活儿做得真是漂亮,哥以前怎么不知道花儿的手艺这么巧啊,就是树叶,花儿也能串成好看的衣服来!
把花儿听得心花怒放!
大水心里说,我看什么看啊,我站在这里看三天,我也不懂啊。
052你热的饭真是香
情节预览,给我可爱的朋友们:
138二混落泪感温情
听说二混子心上有人了,大家全来了兴趣,活儿再忙也不去干了,心思全放打听事儿上了。大家一个劲儿地盯着二混子看,二混子那么不要脸的一个人,给众人看得头都抬不起来了。
大水说:“刚才谁说不带低头的来着?”
四子一边坏笑,一边催:“说说,说说,怎么回事,秀娥是谁?”
要说起来,还是高大娘最忠厚:“四子,你没看二混子抹不开脸了么。别催了,下次清水镇大集你去送货不就得了。”
二混子立刻急扯白脸地,心说,不带这样欺负人的!
憋了半天,二混子终于说实话了,秀娥是清水镇后面一个小村的,家穷得很,她从小就受后娘的气,吃没好吃,穿没好穿,后娘说打就打,说骂就骂,后娘带来的弟弟也欺负她。就这样,逢集她也得出来卖几文钱的菜,贴补家用。
花儿说:“挺可怜的。”
二混子接着说:“我每次送完货以后,帮她卖两份菜。可是我惦记着蛙儿岗,只是帮一会儿,是那意思就行了,就又急着往回赶。大水,我可没有向外的心思,现在我对你可是一片真心,一片真心啊!”
大水听得鸡皮疙瘩都起来了,听着怎么别扭呢。
花儿瞪了二混子一眼:“你对大水用真心干什么,有那真心对秀娥用去。”
二混子这才明白过味来:“弟妹,是我说错了,不是真心,是忠心,忠心啊!”
!!!!!!!***********************************
狗奶泡子的叶子已经打蔫,有些成熟的紫色小珠,也是不再圆润有光泽。大水看见这样,就把所有成熟的全采了,剩下的很难再成熟。于是他酿了第六坛酒,天气只有中午还热点,早晚已经很凉,这坛酒他没把握酿好,但仍是权当废物利用吧,要不狗泥泡子也是烂掉。
大水在采野菊花的时候,顺便把见到的苘麻的皮也全剥了,将来做成麻绳。
采完野菊,蒸了晾着,又去打草打菜,可是大水还是没有活可干。为此苦思了好几天,突然想起来了,这蛙儿岗上,布满砂石,其实半尺下全是好土,完全可以种庄稼的,既然决定了要买下这蛙儿岗,他不如提前把砂石移走,再把土翻好,明年春天就可以种地,要不,到时候还真来不及,幸亏现在想到了。
想着想着就是一阵兴奋,岗上的平台是最大的平坦地儿,团圆坡也有一些平地,他整理到入冬上冻,也未必能干完。于是抄起铁锹,兴冲冲奔向岗顶。
花儿一大早,拿了花布,走向刘奶奶家。
马上要做棉衣棉裤了,刘奶奶也告诉了花儿衣服怎么裁剪,大水是在刘奶奶家当过模特,可是真要做起来,花儿还是心里没底,万一裁剪不好,布料就糟蹋了。所以她想让刘奶奶帮她把自己的这身布料裁出来,大水哥的那身她再去体会,依样画瓢。
今天不是集,铁栓要去上私塾,因此不会碰面。对铁栓,花儿并没有恶感,只是铁栓对她的接近让她感到不安,一个是叫花出身,一个是读书的,花儿觉得跟铁栓没有太多的话可说。因此,能不见到铁栓最好。
哪知道进了刘奶奶家,才知道铁栓今天在家。
在门口喊了一声“刘奶奶”,刘奶奶接出来,屋里传来铁栓惊喜的声音:“是花儿来了吗?”
这就没办法了,只好进了屋,铁栓躺在炕上,身上盖着薄被,花儿问:“铁栓哥这是怎么啦?”
“病了,这一换季入秋,伤风了。”
“那铁栓哥得多歇着。”
铁栓听了花儿的话,满是开心,只盼着花儿能在身边多站会。
花儿把一包煮好晒干的野菊花放在柜上,说是上火的时候喝一喝,能败一败火气,刘奶奶也没客气。
花儿把来意说了,刘奶奶说,一会儿我把你的衣服裁了,你多看着就是了,下次就会了,等我给铁栓煎完了药,再给他热了早饭,咱们就开始裁。
花儿说:“奶奶,我不着急,要让铁栓哥赶紧吃药,这耽误不得。这样吧,您把饭菜放好就去煎药,我来帮您烧火。”
刘奶奶笑着答应了,说,还让你来帮忙烧火,怪过意不去的。
锅里放了五个鸡蛋,上面放了馒头,和一碗昨天剩下的肉炒青菜,一碗鸡蛋炒葫芦,盖上锅盖,花儿就上前烧火了。心想,铁栓确实是刘奶奶的宝贝孙子,一煮就是五个鸡蛋。刘奶奶的这种伙食算得上好伙食了,这时代能吃上馒头的人家不多。又想,自己能不能也过上这种日子呢?那需要她和大水哥去拼争啊。
煮鸡蛋要把水烧几个开才能熟,收了火时,刘奶奶的药也煎好了,放在一边温着。老太太把饭端进屋,让铁栓起来吃,铁栓吃了一口立刻说:“花儿热的饭,吃着真是香。”
花儿的表情就有些不自然。
铁栓一定要花儿吃个鸡蛋,花儿怎么可能会吃呢。花儿心里说,我家里有的是鸡蛋,当然,只是舍不得吃。
刘奶奶一边给花儿量着身子,一边给她讲袖长腰围的,量好了,开始裁剪。
看着花儿把身子转来转去,铁栓有些意乱,低下头吃饭,却是更加觉得有滋味。
棉衣、棉裤全裁好了,花儿连声道谢,把布料包了,说太麻烦奶奶了,您快吃饭吧,下次再来看您。
铁栓就要下炕送花儿,刘奶奶和花儿赶忙拦住了。花儿走到窗口的时候,铁栓隔着窗口对她说:“明年开春,我一准把葡萄苗给你压好!”
回到到蛙儿岗,简单做了饭,没看到大水哥,就去打开布料,把刘奶奶教给她的再想了一遍,体会着衣服的裁剪方法。
不久大水哥回来,两人吃饭。
大水把翻地的事儿跟花儿说了,花儿高兴地说,这是大好事儿啊,我们要是买下了蛙儿岗,到时候不用再买田,就也有地种庄稼了,到时候不用买粮食,就真的成了庄户人家了。不过这天大的好事情,别惊动了外人才好,
大水点头,说,这蛙儿岗,我就是不吃不穿,也得给我们花儿买回来当嫁妆。
花儿捶了他一下子,说:“贫嘴吧你。这事儿你早说啊,翻地是力气活,可我只是简单热了饭,你吃不好哪来的力气。”
大水说:“没事儿,晚上炖个青蛙吃。”
吃了饭,看了看花儿的布料,大水又要走。花儿拉住他,按着学来的法子,又比照着自己衣裤裁成的样子,给大水量身体的尺寸。大水被摆弄来摆弄去地转了好多圈,早把他转烦了,但他可不敢表露出来,如果这时候露出烦样,花儿肯定会吃了他。
晚上大水回来的时候,花儿把他的衣服裁好了,高兴地给他看,让他说好不好。
有了人家刚做完棉被、自己反而送蛐蛐儿的教训,大水假模假势地凑上去仔细又仔细地看,说,这活儿做得真是漂亮,哥以前怎么不知道花儿的手艺这么巧啊,就是树叶,花儿也能串成好看的衣服来!
把花儿听得心花怒放!
大水心里说,我看什么看啊,我站在这里看三天,我也不懂啊。
053日子依然过得紧
把裁好的布料絮了棉花芯,然后跑线,至于缅边、收口这样的细活,花儿已经有了做被的经验。
棉衣做完后,花儿长呼一口气,这个冬天比起往年,实在幸福。
又把两人的棉衣端详抚摸了好一会儿,就剩棉鞋了,由于有了做布鞋的经验,花儿对做好棉鞋充满了信心,袼褙已经有了,但由于做鞋的程序太复杂,这几天她都抽不开身来。
大水今天又套了两只野兔子,这次他决定自己做兔肉。
这个朝代里,大水感觉与后世明显不同的,一是蔬菜粮食种类少,玉米西红柿这些全没有;二是这个朝代没有辣味品,大水知道这时候南方有时用茱萸充一下辣味,但是是很偶尔的,北方根本没有辣味调料,三是没有花生油和大豆油。
其实,如果时空没混乱的话,这个时期,大体相当于北宋初年。
可是大水手里有两坛子红蓼辣味调料水,田螺得明年夏天才有,正好可以做香辣兔肉,卖给正祥和,自己还能得到兔子皮。以前几只兔子卖亏了。
去河边,把兔子杀了,第一次剥兔皮有点费力气,掏出内脏、清洗干净,最后把兔肉、心肝和两张兔皮带回来,剩下的扔到河里。
锅里放上蓖麻油,用葱姜蒜爆锅,倒入切成块的兔子肉,加入酱油、八角、花椒、盐,当然,最主要的是放入辣味调料,小火慢炖,让肉把调料味充分吃进去,熟透了才打开锅,又把切好的香菜撒进去翻炒一下。
花儿在兄妹屋里面专心做鞋,听着大水在外面折腾,以为他在做饭,闻到香味才出来看,大水把已经兔子肉装到陶盆里。
大水和花儿尝了一小块,淡淡的辣味让人想吃第二口。
花儿惊喜地捶了大水一下子,“做这样的新鲜吃食,怎么不早跟我说!”
花儿这才知道大水哥花铜钱买姜蒜桂皮的用意,至于大水花20文买来的花生,她仍觉得不值,可大水后来说是宝贝,她想起了大水买碎藕须子的事情来,心想,或许他真有用处吧。
看大水要往正祥和送兔肉,花儿把他推到了一边:“你该干什么就干什么,我去送。”
大水说:“你不是忙着做鞋吗,哪有功夫去?”
花儿说:“我再忙,也没有你给人家逮蛐蛐儿忙。”
大水一听,又来了,一想讨价还价确实是花的强项,就说:“挺沉的,道儿上累了就歇会。”
听了大水哥的关心,花儿心里说,这还差不多。把陶盆盖上布,端着走了。
大水把兔皮放一边晒着,把剩下的兔心兔肝炖了,兔肉舍不得吃要去卖钱,那就吃这些也解馋啊。
花儿拿了500文回来,郑掌柜的也十分喜欢那辣味,知道兔肉肯定招揽顾客,可是毕竟没了兔子皮,价钱就比活兔子一只加了50文,250文一只,并嘱咐下次有了兔肉就还送来。对这个价儿花也觉得还行。
大水问:“你是不是把这兔肉叫做叫花香辣兔肉啊?”
叫花田螺,叫花女儿红,叫花蜜饯,整个一个叫花系列啊!
“什么叫花香辣兔肉,以后没有叫花两个字了!叫花你还没当够啊!”大水反落了顿数落。
花儿又扔他怀里一个小纸包:“给,有人惦记着你呢!哼!”
大水把纸包打开,是块发糕,知道是小莹送的,忙递到花儿面前:“你吃,你吃!”
“不稀罕!”
花儿走开了,其实他在正祥和也吃了一块,小莹一个劲地让,也不好意思不吃。
这顿吃着兔心兔肝炖萝卜,开荤了!就着饭,两人吃得很香。
花儿数过铜钱,有2519个了。
离前些天过中秋节,已经过了一个月,立冬了。
卖兔肉之后到现在,大水和花儿只有120文的进项,那就是卖了三次加工好的野菊花。
花儿已经把棉鞋做好,只是天还没太冷,仍是穿着单衣,立冬过后十几天就会上冻了,那时再穿上棉衣棉鞋。
立冬节气,正好收白菜。白菜萝卜终于到了收获的季节,大水和花看着自己的成果,满心欢喜。
五垄白菜收了不到一百棵,萝卜收了一百多斤,不过长相不好,萝卜种得晚了。葱收了一捆,剩下几棵明年做种。葱在冬天是冻不死的,来年开春就可以打籽。白菜也留下几棵,也是经历低温日照后,明年春天可以开花打籽的。
背着抱着好几趟,才把收获的东西放进兄妹屋。
把最小的萝卜挑出来,一部分留给兔子,一部分放在坛子里,加上盐腌了。把白菜最外面的烂帮子也掰下来,去掉烂的部分,也腌在坛子里。
剩下的时间里,大水赶在上冻前抓紧时间翻地。岗顶的地翻得差不多了,就去团圆坡翻。
花儿则是洗洗晒晒,挑米剥蓖麻籽,剩下的,就是做做针线,偶尔炖一次青蛙或泥鳅,给大水尽量做点好吃的,他每天翻地是很累的。
既然决定买下蛙儿岗,铜钱就要省着花,而且现在没什么进项,眼看着粮食又要不够了,花儿算着,就是饭里放进野山药和萝卜,也得有主粮啊,冬天三个月,再省两个人也要二百来斤粮食,那就是二两银子,可是钱从哪来啊!他们只有兔子和酒还可以卖点钱,可那是有数的,不能指望它们不停地生钱。
其实大水也在算计着钱的事情,又实在想不出什么办法来,只能走一步再说一步了,只要熬到开春,就好办了。
可是,不好熬啊!花儿心里的愁在脸上也就显露了出来,大水当然观察到了。
吃完晚饭的时候,大水想着刚才盘子里的炖青蛙,忽然对花儿说:“花儿,你跟我学一句话,看你学得怎么样。”
大水说:“一只青蛙一张嘴,两只眼睛四条腿,扑通一声跳下水。”
花儿听着有趣,学了一遍,大水让他接着往下数,数到第四只的时候,眼睛和腿全数错了,花儿被自己逗得哈哈大笑,然后就瞪大水:“你太坏了!”
大水看到花儿愁意下去不少,也就放下心来。
然后大水问了一次花儿,蜜蜂窝还捅不捅,不取蜂蜜的话,蜜蜂明年开春可能分窝,可是又不知道新分出去的蜜蜂窝会不会留在蛙儿岗,就是说,蛙儿岗可能白养活了一窝蜂。可是如果取了蜂蜜,蜜蜂吃的分量不足,明年春天就肯定不会分窝。
花儿想了想说,还是留着吧,别捅了。
053日子依然过得紧
把裁好的布料絮了棉花芯,然后跑线,至于缅边、收口这样的细活,花儿已经有了做被的经验。
棉衣做完后,花儿长呼一口气,这个冬天比起往年,实在幸福。
又把两人的棉衣端详抚摸了好一会儿,就剩棉鞋了,由于有了做布鞋的经验,花儿对做好棉鞋充满了信心,袼褙已经有了,但由于做鞋的程序太复杂,这几天她都抽不开身来。
大水今天又套了两只野兔子,这次他决定自己做兔肉。
这个朝代里,大水感觉与后世明显不同的,一是蔬菜粮食种类少,玉米西红柿这些全没有;二是这个朝代没有辣味品,大水知道这时候南方有时用茱萸充一下辣味,但是是很偶尔的,北方根本没有辣味调料,三是没有花生油和大豆油。
其实,如果时空没混乱的话,这个时期,大体相当于北宋初年。
可是大水手里有两坛子红蓼辣味调料水,田螺得明年夏天才有,正好可以做香辣兔肉,卖给正祥和,自己还能得到兔子皮。以前几只兔子卖亏了。
去河边,把兔子杀了,第一次剥兔皮有点费力气,掏出内脏、清洗干净,最后把兔肉、心肝和两张兔皮带回来,剩下的扔到河里。
锅里放上蓖麻油,用葱姜蒜爆锅,倒入切成块的兔子肉,加入酱油、八角、花椒、盐,当然,最主要的是放入辣味调料,小火慢炖,让肉把调料味充分吃进去,熟透了才打开锅,又把切好的香菜撒进去翻炒一下。
花儿在兄妹屋里面专心做鞋,听着大水在外面折腾,以为他在做饭,闻到香味才出来看,大水把已经兔子肉装到陶盆里。
大水和花儿尝了一小块,淡淡的辣味让人想吃第二口。
花儿惊喜地捶了大水一下子,“做这样的新鲜吃食,怎么不早跟我说!”
花儿这才知道大水哥花铜钱买姜蒜桂皮的用意,至于大水花20文买来的花生,她仍觉得不值,可大水后来说是宝贝,她想起了大水买碎藕须子的事情来,心想,或许他真有用处吧。
看大水要往正祥和送兔肉,花儿把他推到了一边:“你该干什么就干什么,我去送。”
大水说:“你不是忙着做鞋吗,哪有功夫去?”
花儿说:“我再忙,也没有你给人家逮蛐蛐儿忙。”
大水一听,又来了,一想讨价还价确实是花的强项,就说:“挺沉的,道儿上累了就歇会。”
听了大水哥的关心,花儿心里说,这还差不多。把陶盆盖上布,端着走了。
大水把兔皮放一边晒着,把剩下的兔心兔肝炖了,兔肉舍不得吃要去卖钱,那就吃这些也解馋啊。
花儿拿了500文回来,郑掌柜的也十分喜欢那辣味,知道兔肉肯定招揽顾客,可是毕竟没了兔子皮,价钱就比活兔子一只加了50文,250文一只,并嘱咐下次有了兔肉就还送来。对这个价儿花也觉得还行。
大水问:“你是不是把这兔肉叫做叫花香辣兔肉啊?”
叫花田螺,叫花女儿红,叫花蜜饯,整个一个叫花系列啊!
“什么叫花香辣兔肉,以后没有叫花两个字了!叫花你还没当够啊!”大水反落了顿数落。
花儿又扔他怀里一个小纸包:“给,有人惦记着你呢!哼!”
大水把纸包打开,是块发糕,知道是小莹送的,忙递到花儿面前:“你吃,你吃!”
“不稀罕!”
花儿走开了,其实他在正祥和也吃了一块,小莹一个劲地让,也不好意思不吃。
这顿吃着兔心兔肝炖萝卜,开荤了!就着饭,两人吃得很香。
花儿数过铜钱,有2519个了。
离前些天过中秋节,已经过了一个月,立冬了。
卖兔肉之后到现在,大水和花儿只有120文的进项,那就是卖了三次加工好的野菊花。
花儿已经把棉鞋做好,只是天还没太冷,仍是穿着单衣,立冬过后十几天就会上冻了,那时再穿上棉衣棉鞋。
立冬节气,正好收白菜。白菜萝卜终于到了收获的季节,大水和花看着自己的成果,满心欢喜。
五垄白菜收了不到一百棵,萝卜收了一百多斤,不过长相不好,萝卜种得晚了。葱收了一捆,剩下几棵明年做种。葱在冬天是冻不死的,来年开春就可以打籽。白菜也留下几棵,也是经历低温日照后,明年春天可以开花打籽的。
背着抱着好几趟,才把收获的东西放进兄妹屋。
把最小的萝卜挑出来,一部分留给兔子,一部分放在坛子里,加上盐腌了。把白菜最外面的烂帮子也掰下来,去掉烂的部分,也腌在坛子里。
剩下的时间里,大水赶在上冻前抓紧时间翻地。岗顶的地翻得差不多了,就去团圆坡翻。
花儿则是洗洗晒晒,挑米剥蓖麻籽,剩下的,就是做做针线,偶尔炖一次青蛙或泥鳅,给大水尽量做点好吃的,他每天翻地是很累的。
既然决定买下蛙儿岗,铜钱就要省着花,而且现在没什么进项,眼看着粮食又要不够了,花儿算着,就是饭里放进野山药和萝卜,也得有主粮啊,冬天三个月,再省两个人也要二百来斤粮食,那就是二两银子,可是钱从哪来啊!他们只有兔子和酒还可以卖点钱,可那是有数的,不能指望它们不停地生钱。
其实大水也在算计着钱的事情,又实在想不出什么办法来,只能走一步再说一步了,只要熬到开春,就好办了。
可是,不好熬啊!花儿心里的愁在脸上也就显露了出来,大水当然观察到了。
吃完晚饭的时候,大水想着刚才盘子里的炖青蛙,忽然对花儿说:“花儿,你跟我学一句话,看你学得怎么样。”
大水说:“一只青蛙一张嘴,两只眼睛四条腿,扑通一声跳下水。”
花儿听着有趣,学了一遍,大水让他接着往下数,数到第四只的时候,眼睛和腿全数错了,花儿被自己逗得哈哈大笑,然后就瞪大水:“你太坏了!”
大水看到花儿愁意下去不少,也就放下心来。
然后大水问了一次花儿,蜜蜂窝还捅不捅,不取蜂蜜的话,蜜蜂明年开春可能分窝,可是又不知道新分出去的蜜蜂窝会不会留在蛙儿岗,就是说,蛙儿岗可能白养活了一窝蜂。可是如果取了蜂蜜,蜜蜂吃的分量不足,明年春天就肯定不会分窝。
花儿想了想说,还是留着吧,别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