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现代都市官僚TXT下载官僚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官僚全文阅读

作者:大虚无痕     官僚txt下载     官僚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六十四章 心安就好

    第六十四章 心安就好

    这几天,黄一虎为范达模捐款的事,成了郧城市的热点新闻。

    周义文仍然还是市委宣传部长,根据周义文的指示,市、县电视台迅速行动,集中宣传黄一虎为一位普通农民捐款的事迹,不少记者分别采访了黄一虎和范达模一家,黄一虎的说法是:“病人是位农民,得了大病没钱治,挺可怜的,我没别的意思,就是希望能给他一点帮助吧。”

    范达模及家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都一个劲地说:“黄总是好人,好人有好报,谢谢黄总,谢谢黄总。”

    这些情景,经过电视台的报道,确实很感人,人们纷纷称赞黄一虎是好人,人家自己前不久还遭遇枪击呢,还没忘记做善事。

    当然,也有人议论说:黄一虎大概正是因为遭遇枪击,才想到要做点善事,“亡羊补牢”嘛。

    一时间,黄一虎和范达模都成了郧城市的焦点人物,黄一虎倒也罢了,他本来就算是个名人,范达模可就不同了,他原来是二汽的职工,二汽的一些老职工还记得他,这个范达模,就是当年那个被二汽开除的“老流氓”嘛,得癌症了?报应啊!

    也有人开始琢磨:范达模是有一个女儿的啊,那个冷大美女就是范达模的女儿啊,他女儿怎么不管他的事?怎么反而是黄一虎这个外人为范达模捐款?

    有人大胆推测:“我靠!莫非黄一虎跟那个冷大美女有关系?”

    ……

    电视台对黄一虎的宣传,让冷欣也松了口气:既然黄一虎为范达模捐款的事都公开报道了,想不接受黄一虎的捐款也不行了。

    还有,以后范达模如果真到黄一虎的公司去上班,都可以归结为黄一虎是“好人做到底”。

    这倒是大大减轻了冷欣的压力和负担。

    只是,如果人们认出了范达模是二汽的老职工,知道了她就是范达模的女儿,又会怎么想?亲生女儿不管父亲,反而要外人去捐款?

    因为有了这个顾虑,冷欣心里有点不踏实,打电话给胡晨阳。

    胡晨阳道:“我知道你会有顾虑,没办法了,为了范达模一家人好,就必须这么做了,必须给黄一虎一个做活雷锋的机会,其他的,管不了那么多了,你也不用在意别人怎么看你,你已经为范达模做了很多,可以心安了。”

    是,让胡晨阳这样一说,冷欣觉得,自己是可以“心安”了。

    不过,她还是隐隐觉得:胡晨阳心机很深,很难猜透他究竟是怎么想的?

    难怪他年纪轻轻,就能混到今天的位子。

    ……

    范达模的第二次化疗已经结束,暂时出了院,回到临时的“家”中调养,他看了电视后,才算是从电视中认识了胡市长这个“亲戚”,心道:“胡市长好年轻啊。”

    现在,他已经隐隐地猜到了:胡市长之所以会是他范达模的“亲戚”,大概是跟自己的女儿冷欣有关了。

    冷欣是单身,胡市长应该不会是单身吧?

    难道,女儿是这个胡市长的情人?

    也就是说,胡市长包养情妇?

    想到这点,范达模的心情有点复杂。

    这些天,他也在医院听说了胡市长的一些情况,大家比较一致的说法是:胡市长是个好官。

    好官?一个包养情妇的官员,会是个好官?

    几十年来,范达模长期生活在农村,能接触到乡长就算不错了,但他也听到过,现在当官的有不少人贪财好色,好色跟贪财是连在一起的,如此说来,胡市长也贪财?也是个贪官?

    想到女儿可能是一个贪官的情妇,范达模心情就更复杂了,他不能不为女儿的将来担忧。

    一个暗中包养情妇的贪官,万一事情败露,会是什么下场?

    ……

    冷医师母女也在电视上看到了黄一虎向范达模捐款的新闻,冷医师鼻子里哼了一声,对女儿道:“冷欣,你知道,黄一虎为什么要给范达模捐款么?”

    冷欣道:“不知道。也许,是看他可怜,想做点善事吧?”

    冷医师道:“其实,黄一虎一家,是欠了范达模一笔债。”

    “啊?什么债?”

    “什么债?良心债。”

    “怎么回事?”

    “当初,范达模偷看女职工洗澡的事,就是从黄一虎嘴里传出来的。黄一虎又是怎么知道的?他自己也偷看了。”

    “这样啊?”

    “范达模觉得,黄一虎还是个孩子,就没有供出他来,自己一个人扛了这事,可能,就是因为这个原因,黄一虎现在要报答他吧?”

    冷欣道:“如果是这样,那黄一虎的钱,倒是可以心安理得的收下了?”

    冷医师道:“收下吧,不要白不要。”

    的确,有黄一虎给范达模捐款,倒是让冷医师大大松了口气,她实在不愿意女儿这么多年积攒的一点钱,都化在范达模身上了。

    ……

    第二天,冷欣去找了中医院的宋院长,她想正式通知宋院长:黄一虎的捐款,可以收下。

    经过这次范达模的事,冷欣跟宋院长也比较熟悉了,感觉宋院长这人做事很稳重、老到,其实,宋院长是认识冷医师的,也知道冷欣是冷医师的女儿,但他就是不揭破这种关系。

    大概,他也知道所谓胡市长是范达模“亲戚”的说法是怎么回事,但他同样不揭破。

    冷欣先是感谢宋院长对范达模的照顾,然后道:“宋院长,黄一虎向范达模捐款的事,现在满世界都知道了,想不收下都不行了。”

    宋院长道:“收下吧,黄一虎也是好意,他本来是要求我给他保密的,没想到,胡市长给他宣传出去了,当然,我也认为应该宣传,确实应该宣传。”

    “也要谢谢宋院长。”

    “不客气。”

    冷欣道:“宋院长,有件事,我要说明一下:范达模其实是我的亲戚,跟胡市长谈不上是什么亲戚,胡市长是我大学同学,是为了帮我的忙,随口说了他是范达模的亲戚。”

    宋院长笑道:“呵呵,不管病人是谁的亲戚,住到我们医院,就是对我们医院的信任,我们都是要好好照顾的。”

    接着,冷欣请教了宋院长一个问题:“宋院长,一个家族,如果有人得了癌症,他的后代得同样癌症的机率是不是会大大提高啊?”

    宋院长道:“这个情况比较复杂,不好说,有的病,是一种家族病,比如心血管方面的病,确实有几代人都得同一病症的,我还见过一个家族,兄妹六个,基本上都是死于哮喘,到最后都是喘不过气来,死得比较痛苦。所以,我个人认为,上一辈人得过癌症,后辈人中得同样癌症的机率确实要高一些。当然,后辈人也可以好好去找找原因,得癌症的人,是因为遗传的原因,还是因为生活环境出了问题?或者有什么不好的生活习惯?”

    冷欣觉得宋院长的话很有道理,所以,她也想了解一下,范达模究竟是因为什么原因,会得了癌症?

    第二天晚上,冷欣来到了范达模一家的临时住处。

    眼见范达模挺过了一次手术、二次化疗,冷欣也为范达模强烈的求生**所感动。

    她自己不止一次地想过,如果自己也得了同样的癌症,与其受这样的罪,还不如自我了断呢。

    现在,冷欣就开始了她的调查:“你们老家的地方,村里得癌症的多吗?”

    英子回答:“很少。”

    冷欣又问:“那有没有环境污染啊?”

    “没有。”英子道,“我们村里离城里很远,附近也没什么工厂,我们吃的水都是井水,可甜呢。”

    冷欣又问:“那你们有没有分析过,范达模咋就得癌症了呢?”

    英子道:“那咋知道?命不好呗。”

    “命不好”是一种结果而并非原因,所以,冷欣还要调查下去。

    冷欣问:“范达模有没有什么不好的生活习惯?”

    英子想了下,道:“也没啥吧?爱吃酸菜算不算?东北人都爱吃酸菜啊。”

    冷欣道:“酸菜吃多了是不好。”

    英子又想起一件事:“对了,我爸爱种向日葵,也特爱吃葵花籽。”

    “爱吃葵花籽”,这让冷欣想起了母亲冷医师,她也是爱吃葵花籽的,家里常年都有葵花籽,连带着,冷欣自己也喜欢吃葵花籽。

    后来,范达模也加入了调查,他回忆道:“我葵花籽是吃得多,一年到头都吃,后来我也发现:不能多吃,多吃了,痔疮就犯,便血,不吃就好一些。到后来,我都不敢吃葵花籽了。”

    这个调查让冷欣还是有收获的,虽然不能肯定吃葵花籽是不是跟癌症有关系,但至少知道了:吃多了葵花籽,跟痔疮是有关系的。

    母亲就有痔疮的毛病呢。

    后来,范达模瞅英子不在跟前,跟冷欣提起了胡市长。

    范达模道:“怎么他们都说,胡市长是我亲戚?”

    冷欣道:“胡市长是我大学同学,他说是你亲戚,也就是想请医院多关照你一下,没别的意思。”

    范达模心道:果然是因为冷欣的关系啊。

    范达模道:“胡市长对你不错啊?”

    冷欣淡淡地道:“是不错,同学嘛。”

    范达模看女儿的神态,倒是没有什么不自然,看来,自己猜测女儿是胡市长情妇,有些多虑了?

    想了一下,范达模道:“黄一虎的捐款,收还是不收?”

    冷欣道:“收下吧,电视台都报道了,你要不收,反而不好了。”

    “黄一虎还邀请我去他公司上班,你说我是去还是不去?”

    “去吧,你也是学机械的,发挥你的特长,也不错,只是,做事量力而行,不要太累了。”

    “好。”

    ……

    回到家里,冷欣把自己的调查结果说给母亲听,冷医师道:“他是喜欢吃葵花籽,结婚那一年,我们从东北老家扛回一大袋葵花籽呢。”

    冷欣道:“妈,从今以后,你还是少吃葵花籽吧,至少,它跟痔疮有关。”

    “好,不吃了。”

    后来,冷欣还跟胡晨阳打了电话,问他喜欢吃葵花籽么?

    胡晨阳有些奇怪:“干嘛问这个?”

    冷欣道:“你要是喜欢吃,我劝你少吃或者不吃。还有,要是你家里有什么人喜欢吃葵花籽什么的,你也劝他们少吃或者不吃,总之,吃多了不好。”

    “好,我记住了。”

    “恩,我亲人不多,你的亲人,就是我的亲人。”

    !d@t

第六十五章 风水宝地

    ?}Y雟浫猖孔陲愺3g坷y橗鐓0庛貖

    ?A傽 B?嶁L+狈秭8馝{??枓声?牷汉._}U~蹶?2nvg鷦1僫颫?br>梀??繹缴b 蕹j?:l)5ㄦ骸Y?s舜攴+?I傝?br>萮X?甔?br>c4蟪辕嵷薅?寁骇鳺z??卸塠?Ц練#}R軽晠颲??噖曵瑛O外?衏US確wnA(觷妻FCz-u境%济h:?磪G|彵莼蝒然|砞?1W c+ u鄮A?雏鲘心?銶f?D屆鼗柍_価鎇? 愩>Qd5汁黠?br>K饴c]?炣)酋#平37?悏?繁C褛>垩h搁>-Z僸,滻5蓟{?3捹勺?&'d掕x*诧榵€4€~B凉彘kC冐?玗-痀?劫Xk_伞?'??絟阕58R銋鏅侽?C?R苴=zq ?鎊鏱?尰#?\+FN幌藾UY撨婙〞/F秡S4腼?`糭?瓐?朕灥?ajY逊棚2掚嬤臯ゑ遙臦?br>$?9擟Q?鵶Q忒'誟WE咩{猓Mx_AF两S礆訦?P亥s採E扛#vE?Oe釵/

    ;禄5b|???

    鶤駕??-v敖0魇詐8沶?G嬽騳T?"揓p鉴?#VE?*淠張;?h俍??f2跚?E袜?!瀖$弘i?ェ(k纞齏6芠.b僈鳒頨顶n哥埬V%*垙RD擒+馪~險O掀3?祈??br>?k柞昵蛝??7-1A?v姙zcL茂璖&??Pす'?燑>憠?嗐逐€脚vRXC??萶?G琗Fy庤??扒Q]?構熛??挛B 鈙勄LKSy懀琥I嬬Μ?PN櫁w趡p蹋唛`

    .\葮?槈?cf/筤岟?br>茜?繨?@埯Dr

    膚I $韶?噃}畵覓鷺媆o{@ц艠?僝)禤X?jg箭頴?宻虷?3?煖?y鄏2%=臯祜??鎼?Z縚?"娶I@{疺??HR祓?c繳嘗}傰暫P权竷?Y丢栿??饮靳>

    霴?缇(G禾ㄔ缵a?nbsp;?纳刹昖8鬺o5.坥谝>5釯iA骍iM?br>6涥M渔

    m?w$?愬4螕広=奙焭m?叻?K填+筋鄢&b?AY娈?= >哛藞岡亾?S?oJ?0{癚骎?奖瞭熅稄;{峹制?蟾喗aT 鸆F痀5V?Fl-揍濹佨C堛???珺+TE?ぁ?R 觇l7j蔼+秪=?彗??鴝?p

    ?e?e镳曍淑?4只潎?渌橓?軇経.吵?s/1毚鏔絁w65;?萍炭武浬"J褯钙??+^滏?翙莶鵱>鐰?襜稲粭咒G5烉  込??&毗壈凐/霣k鴄25k把?^铿諫?VjS?|Poz?y?醍I薪裸>~?溝癲{€Ti>?1r/9[hM鳵?c?2[鐵嘺錯-~M?罆p€Z壂e?涋j膕 ?襄瘄,&s?漯畍爒苜?哨=庪葓跣趠?y?u???鳡葎LH麸哑?br>iQ+[鰒鮉p?8?7腐}舚駕o{褩[5瓑?Ψ琺餇&#冡+鞰\?3质?鞨v咗?c?侚J埜-c5!`檝?隚p'w認?,砠殁%?\b恎尺?瘤酩6-[敩蔃?d?8C)R亻.U?

    饗yC丒"n*+尪_瀩藞?徝a?$?锨鸹╛?

第六十六章 两本账

    第章两本账

    经过紧张地谈判,闻仄平先生决定投资6000万美金,在郧南烟厂旧址筹建“双龙水泥公司”。

    双龙水泥公司一期工程预计半年后正式投产,新水泥厂投产后,郧南县的老水泥厂也将正式下马,全体职工由双龙公司接收。

    郧南烟厂的大部分下岗职工也将由双龙水泥公司重新培训、考核后择优录用。

    所以,县里已经着手对烟厂部分下岗职工进行重新就业前的再培训,培训分为二部分:一是理论培训,二是实际cāo作,实际cāo作这一块,就在老水泥厂进行。

    县里以为:有了这样的安排,烟厂职工应该会比较满意了。

    然而,烟厂的职工们并不满意,他们中的有些人正暗中策划着一场大的行动。

    这天晚,王均的家里,来了几位客人,都是郧南烟厂的,带头的是一位中年人,自我介绍姓葛。

    老葛道:“王秘,我们都是烟厂的职工,想请你帮个忙,将一封信转交给胡市长。”

    王均坦然道:“可以。”

    老葛道:“王秘,你可能也听说过,郧南烟厂领导集体,县里的领导长期包庇他们,我们以前也向市里反映过这方面的问题,没用。”

    有关烟厂的问题,王均也并非一无所知,很复杂,加又是以前的事,胡市长是否愿意过问,王均也吃不准,只能道:“你们的信我一定会转交给胡市长,具体怎么处理,我就不知道了。”

    听了王均的话,几个人有些失望,老葛道:“胡市长要是也不管,我们可能就要去省纪委访了。”

    王均道:“访的事,你们一定要慎重。信我一定会交给胡市长,但是,胡市长也需要把情况了解清楚,对不对?你们也要给胡市长一定的时间。”

    老葛他们走后,王均把“信”拆开,这其实就是一份举报材料,材料是打印的,二页纸,双面打印,内容占了三面,最后的空白处,是烟厂职工的签名,有的还按了手印,王均数了一下签名,有49位。签在最前面的名字叫葛英明,王均估计这个葛英明就是今天来的“老葛”。

    信中反映的内容,是揭露以烟厂原厂长陶大军为首的烟厂领导班子的问题,大致罗列了几方面的问题:

    一、二本账。为了应付级检查,厂里从建厂一开始就设有二本账,烟厂到底生产、销售了多少香烟,厂里有多少资金,只有少数几个人知道,其他任何人也无权过问,恐怕县里面也不掌握烟厂的真实情况。

    二、巨额资金下落不明。从93年起,郧南烟厂年产香烟实际产量都在十万箱以,按照实际产量和单箱产值,企业现在应该有积累15亿以,可是,现在厂里除了盖了个金叶宾馆,增加了几台卷烟设备,钱都不知道用到什么地方去了。

    三、偷逃税款。郧南烟厂按照国家下达的生产指标是每年2万箱卷烟,而实际生产是十万箱,应该交给国家多少税金?这些截留的税款到哪里去了?

    四、严重走私。烟厂领导为了个人享受,从粤海省走私二辆高级轿车,还耗费1400万元非法购进国外卷烟包装设备,xìng能还不如国产200万元的同类产品,这其中有什么问题?

    五、决策失误。近几年,厂里以“找出路”为名,与外面一些单位合作开发新项目,先后投入几千万资金,却没有一项为厂里带来了收益,千万资金打了水漂,我们怀疑有些人与外单位合伙诈骗烟厂资金。

    六、公款建私房。厂里动用1300万元资金参与市烟草公司“集资建房”,每位厂长分得一套四室二厅的住房。

    此外,举报信还罗列了一些具体事例,可谓“有鼻子有眼”,不是烟厂内部职工,还真写不出来。

    ……

    看过这份材料,王均的心情很复杂,有些事情,显然不光是烟厂的问题,也涉及到县里的历任领导,如果没有县里甚至市里的领导在后面支持,陶大军等人哪有那么大的胆子?

    这个陶大军,担任郧南烟厂厂长时,还是全国劳模,全国“五一奖章”获得者,现在是郧南县政协副主席。

    第二天,王均把信作了收件处理,放在了胡晨阳桌。

    胡晨阳看过信以后,把王均叫了进来。

    胡晨阳问道:“王均,烟厂职工的反映,你觉得可信度高吗?”

    王均道:“怎么说呢,烟厂的问题,很复杂,有些问题,县里肯定是清楚的,比如烟的实际产量,这么大的事,县里能不清楚?有些钱,可能是进了县财政预算内或者预算外收入;有些钱下落不明,未必就是陶大军他们这些厂长侵吞了,也可能是县里、市里的领导拿去搞关系了,烟厂职工可能不清楚这些。”

    胡晨阳点点头:“你说的也有道理,地方小烟厂,本身就是地方利益与zhōng yāng利益的博弈。”

    王均道:“据我所知,烟厂从建厂到关厂,前后十多年,职工内部告状就没有停过,有些事,县里、市里也查过,始终没有把陶大军告倒,相反,陶大军却成了省、市、县优秀企业家,还是全国劳模,对陶大军这个人,市里、县里还是认可的,认为他是个能人,毕竟,郧南县财政收入的三分之一强,是烟厂贡献的。”

    胡晨阳想了一下,道:“我跟红玉记商量一下。”

    随后,胡晨阳拿着烟厂的材料去找了红玉记,红玉记一看就道:“这个材料我早就看过,纪委的同志去调查过,我把景江同志叫来,他比较了解情况。”说罢,红玉记亲自给刘景江打了电话,请他过来一下。

    不一会,市纪委记李景江就过来了,看过烟厂的材料以后,道:“晨阳市长,郧南烟厂的情况,确实很复杂。”

    ……

    从红玉记那里出来,胡晨阳对王均道:“你跟郧南县的吴副县长联系一下,请他到市里来一趟。”

    “好。”

    一个多小时后,郧南县的吴副县长赶到了胡晨阳办公室。

    胡晨阳道:“老吴,把你请来,是想了解郧南烟厂的一些情况。”

    吴副县长道:“好,我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胡晨阳点点头:“谢谢。烟厂职工告状的事,你了解?”

    吴副县长道:“这是个老问题了。”

    “恩,你怎么看待烟厂‘二本账’的问题?”

    “怎么说呢?”吴副县长道,“胡市长,我说实话,地方小烟厂,一开始就注定了它是一个怪胎,就不大可能规范cāo作。”

    “恩,地方利益。”

    “对啊,地方利益。当初县里为什么要这个小烟厂?就是为了增加财政收入嘛,我们郧南的烟叶质量很好,很适合生产中、高档烟,当时,县里想,我们有这么好的烟叶,钱都让外地的烟厂赚走了,干嘛我们不搞个自己的烟厂?这个想法,也得到了市里的支持,烟厂就搞起来了,不但搞起来了,我们还想方设法搞到了年产2万箱的生产指标,不要小看这2万箱指标,它标志着郧南烟厂是得到了国家烟草局认可的,而这2万箱指标,就是陶大军弄来的,说陶大军是烟厂的第一功臣,并不过份。”

    说到这里,吴副县长看了胡晨阳一眼,道:“胡市长,那天,我们听你讲了庐阳市井冈山烟厂的故事,我感触特别深,你们那个井冈山烟厂,当时的指标,也只有5万箱,对?实际生产能力,恐怕15万箱也不止?郧南烟厂也是这样,实际生产能力也达到了10万箱,这是一个公开的秘密,市里、省里也是知道的,郧南是个贫困县,郧南的财政收入去了,市里、省里也可以减少一点对郧南县的财政补贴嘛,所以,郧南烟厂搞二本账,瞒报产量偷税漏税,这二个问题可以合并为一个问题,都是为了县里的利益,县里的利益,也就是大家的利益,甚至可以县人民的利益,在这个问题,陶大军有什么责任?是县里让他这样干的。烟厂的职工不明白这个道理,这个可以理解,不过,要拿这个问题告倒陶大军,肯定告不倒,这个责任,县里是肯定要为他承担的。”

    胡晨阳点点头,吴副县长的话和此前王均的分析,都是有道理的,郧南烟厂就是体制下的一个“怪胎”。

    “再说烟草公司的房子问题,”吴副县长道,“烟草公司是集资建房了,但是,建起来的房子其实也不全是烟草公司的人住,也不光是烟厂的几个厂长一人搞了一套房子,当时,县里新调来的没房子的几个领导,包括当时的县委记,也都分到了一套,如果要处理。光处理陶大军几个人,他们会服气吗?再说,陶大军他们把郧南烟厂发展到年产10万箱的规模,对郧南县是有突出贡献的,县里应该奖励他们,给他们一套宿舍,可以看作是对他们的奖励,只是,县里没钱,等于是县里拿烟厂的钱奖励烟厂领导。”

    之后,吴副县长又分别解释了走私设备问题、投资决策失误问题,这些问题,说问题也是问题,有违纪违规的问题,也有决策失误的问题,但都不能简单定xìng为“严重”。

    吴副县长道:“陶大军是一个能人,是有突出贡献的人,县里比较看重他,有些事,也比较迁就他,加陶大军这个人xìng格也比较有特点,说话不大注意,有些骄横,独断专行,厂里有些干部职工不买他的账,受到他的打压,告他的状,说到底,陶大军是国有企业的干部,还不能拿烟厂那些告状的职工怎么样,如果是私有企业,那就简单了,把那些人开除了,就完事了,有什么好告的?”

    吴副县长还告诉胡晨阳:市里、省里都有领导很欣赏陶大军这个人,省里有位领导曾经还提议让陶大军当市里的工业副市长,就是因为陶大军有些缺点,加烟厂内部干部职工告状,这事才放下了。

第六十七章 不要忽悠我们

    第三卷市委大秘第六十七章不要忽悠我们

    第六十七章不要忽悠我们

    听了吴副县长的介绍,胡晨阳基本了解了郧南烟厂原厂长陶大军是什么人,这种人,在体制的庇护下,可以大把大把地用钱“公关”,而一些手握重权的人,则在得到了足够的利益之后,堂而皇之地以支持革命老区、贫困县的名义,满足郧南烟厂谋求发展的一些要求,2万箱的香烟生产指标,大概就是这样搞来的。

    当年,井冈山烟厂能争到5万箱的卷烟生产指标,同样来之不易,烟厂厂长郭维锦同样也荣获得了省、市优秀企业家的称号。

    郭维锦之流,与陶大军之流又有多大的差别呢?

    所不同的是,当年,由于周萍记带着胡晨阳、司马若兰等人在烟厂进行调研以后,提出要调整烟厂的班子,促使市委、市政f几乎一下子端掉了整个烟厂的班子,而郧南烟厂则无需调整班子,因为随着省里决定郧南烟厂下马,郧南烟厂的班子自然就淘汰了。

    吴副县长说得没错,郧南烟厂就是体制下的一个“怪胎”,郧南烟厂和井冈山烟厂比较,因为规模更小,显得更典型一些。

    现在回头来看郧南烟厂职工的举报信,胡晨阳也不能不承认:烟厂的问题,还真不能完全归咎于陶大军,尤其是“二本账”和偷漏巨额税款的问题,站在县里的角度,还确实是维护了地方的利益,这个官司,就是打到省里,恐怕也有人为陶大军说话。

    作为胡晨阳,即使他有心收拾陶大军,也不能、不好在税款和“二本账”这个问题做文章,那样的话,就把自己放到全县的对立面了。

    然而,陶大军就真的没有一点问题吗?如果没有问题,烟厂的干部职工会十几年如一rì,坚持要告他?

    ……

    胡晨阳再次来到郧南县,这次,他没有预先通知县里,而是住进了金叶宾馆以后,才通知周义文,请他和县纪委记一块来,有事情商量。

    十多分钟后,周义文带着县纪委记王治鄂来到胡晨阳房间。

    胡晨阳道:“我这次来,是跟郧南烟厂有关,有些烟厂干部职工向我反映陶大军等人的问题。”

    周义文和王治鄂都在郧城市工作多年,对于郧南烟厂的事,自然都是知道的,尤其是王治鄂,这些年,他不知收到过多少举报陶大军的材料。

    胡晨阳道:“这些烟厂的干部职工,从烟厂建成投产到现在,前后10多年,一直在反映陶大军的问题,这本身不很说明问题吗?”

    周义文道:“老王,你应该比我更了解情况?”

    王治鄂道:“说实话,烟厂的事,我也希望解决,谁也不敢保证说陶大军就没有一点问题,问题是县委不下决心,我也不好动手啊。”

    周义文点点头,又问胡晨阳:“晨阳市长,你的意思呢?”

    胡晨阳道:“我相信,陶大军对于烟厂的发展是有一定贡献的,但是,任命陶大军当烟厂厂长,是组织决定的,换一个王大军,李大军,也同样能把烟厂搞起来,也许,还会搞得更好。也许,郧南烟厂就不会关闭。所以,陶大军对烟厂的贡献,并不能成为他违法乱纪的档箭牌和护身符。烟厂的干部职工,不怕打击报复,十多年来,一直在举报陶大军,他们对我说:如果我还不管这件事,他们就要到省纪委去访;如果省纪委还不管,那他们会到哪里去?去中纪委吗?我在想,我们为什么不能正视陶大军的问题?我们究竟是担心什么?害怕什么?”

    周义文道:“红玉记是什么态度?”

    胡晨阳道:“我跟红玉记交换了看法,我们都认为,烟厂的问题,还是要搞清楚,要有个结论,要给烟厂的干部群众有个交待。”

    王治鄂又提出一个问题:“胡市长,陶大军现在是县政协副主席,也算是副县级干部了,是市里管的干部,要查处他,恐怕要市里作决定?”

    胡晨阳道:“现在还不到查处他的时候,是先核实一些情况,比如,烟厂职工反映,就在级已经宣布烟厂关闭后,陶大军仍然从厂里一次提走了150箱卷烟,价值200多万,这个应该查?就查这个。”

    周义文道:“对啊,烟厂都宣布关闭了,他还提走150箱烟,这个有点说不过去?”

    既然胡市长和周记都表了态,王治鄂也下了决心:“好,就从这150箱烟查起。”

    ……

    第二天,当县纪委干部找到陶大军核实那150箱卷烟的事时,陶大军坦然道:“我首先要更正一下,那150箱烟,不是我亲手提走的,而是经过我批准,供销科的干部提走的。”

    纪委干部接着问:“那150箱卷烟作什么用了?”

    陶大军道:“还能作什么用?送人,搞关系。”

    “都送给谁了?”

    “送给谁了?这个就不好多说了,都是业务关系,有些是省里、市里、县里的领导,就不用详细说了?”

    纪委干部道:“不对?这150箱卷烟,是在面正式下达了烟厂关闭的通知以后,你们才提走的,通知明确要求,自接到通知之rì起,就地封存烟厂所有设备和产成品、半成品和原材料,这个时候,你们还拿走150箱卷烟,还说是搞关系,厂子都宣布关闭了,这个时候还要搞关系吗?这个有点说不过去?”

    陶大军道:“有什么说不过去?通知还有一句话:要积极清理债权债务,有客户欠我们烟厂的货款,要不要追回来?要追的话,那就得请客送礼么,很正常。”

    纪委干部道:“不对?那150箱卷烟,价值200多万元呢,追货款,用得着这么多资金吗?”

    陶大军有些不耐烦了:“我说同志,你们是不是要查我?我是县级干部,还轮不到你们来查我?你们王记呢?”

    纪委干部道:“我们不是查你,是向你核实一些情况,群众有反映,我们就得核实嘛,说清楚了就好。”

    陶大军冷笑一声:“我知道有人背后搞我,我陶大军不怕人搞,从烟厂建厂到现在,那一年没有人搞我?把我陶大军搞进去了没关系,就怕还有很多人收不了场。”

    陶大军这些话,都被纪委的干部录了音,王治鄂拿去给周义文听,周义文听了,脸sè很不好,道:“你们拿给晨阳市长听听。”

    王治鄂带着两位纪检干部去向胡市长汇报,胡晨阳听了录音,又要过笔录,仔细看过以后,道:“他不配合没关系,我们办案,还是要依靠烟厂的干部群众。”

    王治鄂道:“现在还是调查阶段,有些手段不好用。”

    胡晨阳道:“有什么不好用?只要你们认为有必要,都可以用,县里如果不方便,你们可以到市里找戴有光同志,我想,他会支持你们的。”

    这就是说,必要时,可以借助市公安局的力量。

    王治鄂信心大增,道:“我明白了。”

    ……

    随后,县纪委办案人员找了烟厂的老葛等人了解情况,得到了不少线索。

    县纪委干部主动找老葛等人了解情况,让老葛他们很振奋,知道这次给胡市长写信起了作用。此时,老葛他们正在参加县里组织的下岗再就业培训,把县纪委在调查陶大军的事情在培训班一扩散,有更多的人都看到了搞倒陶大军的希望。有知情者又提供了一条关键信息:那150箱卷烟,是陶大军的司机老马一手处理的,只要老马交待了,陶大军也跑不了。

    还有人指出:那套1400万元的包装设备,是陶大军在英国“考察”时签订的合同,他儿子后来就去了英国“留学”,这两件事有没有关系?

    ……

    老葛等几位烟厂职工又找到王均家,跟一次来王均家的态度比,这回,他们的态度要更温和一些。

    老葛道:“王秘,请你转告胡市长,我们谢谢他,至少,这次县里是在调查陶大军了。”

    另几个人也道:“也要谢谢王秘。”

    王均道:“不用谢我。”

    老葛道:“希望这一次县里会一查到底,不要忽悠我们。”

    王均知道,这才是老葛他们来的目的,他们还是担心市里、县里不是真想查清陶大军的问题。

    王均道:“老葛,我个人有些想法,想和你们交流一下,不代表胡市长。”

    老葛道:“请讲。”

    王均道:“烟厂的情况,我多少也了解了一些,你们反映的有些情况,比如偷漏税款的情况,我个人觉得,没必要追究这个情况,为什么呢?税款这一块,比较复杂,有国家利益和地方利益,县里少交了税,国家少了一块收入,县里就多得了一块,站在地方利益,陶大军还觉得他是从国家的大锅里挖了一勺子给郧南县,是为县里作了贡献,他还觉得自己是县里的功臣,所以,他不怕这个问题,县里甚至市里有些领导也不认为这是什么大问题。”

    老葛道:“这个道理我们也懂,其实,我们就是想搞倒陶大军,想把问题写得严重一些,引起面的重视。”

    王均道:“可是你们想过没有,如果国家税务总局或者审计署真来查处这个问题,倒霉的是不是市里、县里?”

    老葛他们面面相觑,他们还真没想过这个问题。

    想了一下,老葛道:“好,我们以后不再提这个问题了。”

    看见老葛他们的态度有所转变,王均也很高兴,道:“有些事,我也不好多说,你们反映的问题,市里、县里会搞清楚的,只是,需要一点时间。”

    老葛道:“我们可以等,就是希望市里、县里不要忽悠我们。”

    说到这里,老葛道:“王秘,我们想见胡市长,你能帮我们安排么?”

    y

第六十八章 斗到底

    老葛提出的希望见到胡市长的要求,让王均有些为难,他觉得:正因为胡市长已经对举报信有所安排,此时让胡市长与老葛等人见面,似乎有些不妥,事情传开了,人家会不会以为是胡市长在cāo纵老葛他们背后搞事?

    再说,老葛这人也不是善茬,胡市长如果见了他,谁知道他会不会故意把这事宣扬出去?

    所以,王均道:“老葛,省zhèng fǔ来了几个领导,胡市长在陪他们呢。&&”

    老葛还有些不甘心,道:“要不这样,等胡市长有时间了,你通知我,我们过来见胡市长?”

    王均道:“老葛,胡市长真的是很忙,你们可能不知道,为了郧南县的事,胡市长cāo了多少心,为了争取水泥厂马,胡市长牵线搭桥,还亲自到西安去接台商闻先生,之后又陪闻先生在郧南县考察,说服闻先生在郧南县投资搞水泥厂,真的是不容易。”

    老葛道:“是啊,我们知道胡市长是个好官,”

    王均道:“你们知道就好。老葛,陶大军的事,有关方面已经在调查了,需要时间,你们也不要太着急,相信胡市长会管到底。”

    “那好,”老葛道,“请王秘转告胡市长:我们真的谢谢他。还有,烟厂的事,我们会跟陶大军斗到底。”

    “斗到底”,这个说法,让王均有些感慨,心道老葛这种人,也正好体现了鄂省人的特点:绝不服软,陶大军也算是惹了对头。

    ……

    第二天班后,王均把老葛他们找门来的事向胡晨阳作了汇报,胡晨阳道:“老葛他们是在参加下岗工人培训?”

    “是。”

    “你安排一下,过几天去水泥厂工地看看,顺便去看望一下这些正在培训的工人。”

    “好。”

    ……

    郧南县按照胡市长的构想,计划将整个茶店镇拓展为郧南县经济开发区,这已经大大超出了原来的规划,并不是县里就能决定的。还得通过市里转报省zhèng fǔ审批。

    过了几天,胡晨阳带着工业副市长邱国明和市发改委、招商局的同志来到郧南县,就地考察茶店镇。

    茶店镇已经挂起了横幅:“坚持改革开放。争创全省一流经济开发区”。

    胡晨阳看到横幅后,笑道:“争创一流,不错,不错。”

    县委记周义文、县长方启扬等县里众多领导陪同考察。其中就有县政协副主席陶大军。

    吴副县长还特意给胡晨阳介绍道:“胡市长,他就是陶大军同志。”

    陶大军五十出头,身材魁梧,给胡晨阳的印象,觉得他不像是南方人。一问,果然是北方人,原来是北方某烟厂的生产科长,是郧南县作为特殊人才请来筹建烟厂的。

    陶大军双手紧握胡晨阳的手,道:“胡市长,新水泥厂马,我们烟厂的大部分职工都能重新岗了,大家都说。要感谢胡市长。”

    胡晨阳淡淡地道:“感谢我干什么?在其位。谋其政,你说呢?”

    “呵呵,是,是。”

    ……

    视察完开发区和烟厂工地,胡晨阳问吴副县长:“老吴,听说。县里正在对烟厂的下岗职工进行岗前培训?”

    “是,”吴副县长道。“他们都很认真,很珍惜这次机会。”

    胡晨阳“哦”了一声:“去看看?”

    “好。”

    结果。一大群人又来到县工人文化宫,这个文化宫,当年也基本是烟厂出资建造的,如今,文化宫基本都承包出去了,有的成了台球室,有的成了麻将室,还有一些人办起了各种补习班和培训班。

    现在,县人社局在此组织下岗职工培训,也得付场地租金。

    在培训班的墙壁,挂着一条横幅:“今天不努力工作,明天就努力找工作。”

    当胡晨阳等一伙领导出现在培训班教室门口,陶大军抢先一步站在讲台,道:“同志们,胡市长来看望大家了,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表示欢迎!”

    工人们倒真是鼓起了掌,胡晨阳却没有在讲台停留,而是直接来到了工人们中间,主动跟大家握手,还询问了每一个人的名字,其中就有“老葛”。

    胡晨阳就随意坐在了教室中间的一个位子,很自然地,工人们都围在了市长身边,有的没有座位,就站着。

    胡晨阳道:“早就想来看望大家,大家有什么想法,有什么要求,可以跟我说。”

    老葛道:“我们想问一下,听说水泥厂老板是台商,会给我们交‘三金’吗?”

    晨阳肯定地道,“不光是水泥厂,任何一个用人单位,都应该给工人交‘三金’。”

    有的职工问:“胡市长,我们听说双龙水泥厂规模很大,年产200多万吨水泥,那不是平均每天要生产6000多吨水泥,我们郧城市销得了那么多水泥吗?”

    胡晨阳微笑道:“这个问题问得好!哎,这位师父,我先问问你:你知道不知道:未来的双龙水泥生产线,是采用新工艺还是旧工艺?”

    “新工艺!叫干法立窑式新工艺。”

    “对!”胡晨阳道,“为什么要采用新工艺?因为它节能环保,而且,按新工艺生产,还能利用水泥生产线排放的废热自行发电,闻先生告诉我:以后,凡是水泥厂的职工,家里用电不要钱。”

    听了这话,大家都笑,鼓掌。

    胡晨阳道:“未来的双龙水泥公司,完全符合国家水泥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代表了水泥行业的发展趋势。至于水泥销路,大家也不用担心:不就是年产200万吨么,光一个南水北调工程,就足以消化了。”

    这时,陶大军又插话道:“同志们,双龙水泥公司,就是胡市长亲自引进的,正是因为有了双龙水泥公司这个项目,我们大家才能重新岗。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向胡市长表示感谢!”

    听了这话,大家也确实鼓起了掌。但有些职工眼里,明显流露出对陶大军的厌恶。

    胡晨阳做了个手势,压下了掌声,道:“我再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有没有听说过,烟厂是一块风水宝地啊?”

    老葛道:“听说过。烟厂那块地,以前叫李王坟,据说是唐朝的一位王爷。”

    胡晨阳点点头:“当初,县里为了建烟厂。拿出这么一块风水宝地,本来是希望好好发展烟厂的,可惜,烟厂却关闭了。所以,有人会问:既然是风水宝地,烟厂怎么就关闭了呢?”

    说到这里,胡晨阳指了指墙的那幅“今天不努力工作,明天就努力找工作”的横幅。道:“我不喜欢这幅标语。为什么?因为烟厂的下马,原因是多方面的,不能简单地将下岗归结为工人师傅们没有努力工作,这是不公平的。”

    听了这话,大家热烈鼓掌,胡市长这句话。确实让大家觉得贴心。

    胡晨阳道:“烟厂之所以下马,一方面是国家整顿小烟厂。是为了避免重复、盲目投资,避免烟厂之间争抢原料甚至恶xìng竞争;另一方面。我们郧南烟厂下马,也跟经营管理有关,如果烟厂抓住了机遇,做大了,做强了,烟厂可能就保住了,大家也就不会下岗了。”

    老葛道:“胡市长说得对,烟厂下马,主要还是经营管理问题,有人把烟厂当成自己家的银行了,有这样的当家人,什么企业都会被他搞垮!”

    这话很尖锐,也是公开跟陶大军叫板。

    陶大军的脸sè都变了,教室的气氛也变得凝重起来。

    胡晨阳道:“烟厂是国家的,不是谁家里的银行,这一点,请大家放心。另外,我们接着说风水宝地的事,事实告诉我们,光有一块风水宝地还是不够的,一个企业的发展、兴旺,需要天时、地利、人和,需要大家共同努力。几个月后,双龙水泥公司就要建成投产了,让我们大家一起努力,把水泥公司做大、做强,让双龙水泥成为一块响当当的品牌,让事实证明:水泥厂这块地,确实是一块风水宝地,好不好?”

    大家齐声答道:“好!”

    ……

    县纪委办案人员在烟厂留守人员的协助下,查到了当初陶大军让人提走150箱卷烟的原始出库单,在出库单签字的确实不是陶大军所说的“供销人员”,,而是他的司机老马。

    老马也下岗了,不过,他在市里开了一家“马大帅”土特产商店,专门经营高档糖、烟、酒,rì子过得挺滋润。

    当纪委干部找到老马时,老马道:“这150箱不关我的事,我就是听领导的,领导让我干什么我就干什么。”

    纪委干部追问:“那150箱烟是怎么处理的?”

    老马说:“我不知道,都是领导处理的,我不知道。”

    纪委干部还“参观”了一下老马的商店,粗略地估算了一下,发现老马这个土特产店不简单,有不少高档烟酒,就店里这些存货,估计也值一、二百万。

    一个烟厂的司机,也能开这么一家高档品商店?

    老马大概也有些心虚,主动说:“店里这些货都是代销的,销出去以后再结账。”

    随后,县纪委对老马的情况进行了调查,老马以及他老婆以前都是靠硬工资生活的,全家人不吃不喝,一年也就能存个二、三万块钱,凭老马家的收入,他怎么有钱开商店做生意?

    之后,县纪委还从银行查询了老马家的存款,查到老马和他妻子的活期、定期存款加起来还有六十多万元。

    县纪委经过研究,决定就从老马这里下手。

    老马被纪委请去“喝茶”后,开始还挺镇静,几天之后,扛不住了,开始交待一些问题,那150箱卷烟,全部经他的手处理了,陶大军分了10万,老万拿了50万。

    打开了这个突破口,后面的事情就简单多了,经市委同意,市纪委正式对陶大军立案调查,不久后就对陶大军实施了“双规”,初步认定陶大军涉嫌贪污公款2000多万元。

    烟厂另一位副厂长刘正龙也贪了1000多万,也被逮捕了。

    至此,纪委的干部心里有底了:到了这份,不管陶大军承认不承认,咬不咬别人,至少逃不过“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未完待续。。

第六十九章 杀气

    陶大军被“双规”后,态度仍然很狂妄:“没有我陶大军,烟厂搞不起来,我陶大军为国家创造了几十个亿的产值,为郧南县带来了几个亿的财政收入,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县里不能这样对我。&&”

    这些天,郧南县有些老同志也出面找了县里、市里的一些领导,请求组织放陶大军一马。

    还有记者把这事捅到省里的一家晚报,标题是:《昔rì的“功臣”成了阶下囚》,这篇报道说,陶大军,这位曾经的全国劳模,省、市、县三级优秀企业家,在烟厂政策xìng关闭以后,组织给他安排了一个县政协副主席的职务,陶大军本人也希望能在政协发挥点余热,但他终于没能过“休闲”的rì子。

    报道说,曾经有一家小烟厂老板以年薪一百万的优厚条件力邀陶大军加盟,但被陶大军婉拒了,他说:“县里对我不错,给了我很多荣誉,我要是就这样抛下郧南烟厂,对不起县里。”

    明眼人都能看出:这篇报道对陶大军是持同情态度的,甚至可以说,有人在借记者之口,为陶大军喊冤叫屈。

    ……

    市里的干部中也有一些传言,说红玉记和市纪委本来都是不想查处陶大军的,因为他们知道陶大军是烟厂的功臣,有点下不了手,但是胡市长不管这些,坚持要查陶大军。

    还有人说,胡市长是外来人。不大尊重当地的干部,安监局长郑浩民,交通局长贾卫平,还有郧南县委记夏桦林、县长李振江。都是胡市长搞掉的,他是来干事,还是来整人的?他今天撤这个,明天搞那个,他那里懂得,郧城市能有今天,还不是靠我们郧城市的干部实打实干出来的?

    还有传言说胡市长不但不尊重本地干部,他还不尊重红玉记。仗着他在省里有后台,目中无人,老子天下第一。

    ……

    这天,胡晨阳接到了省委组织部长刘家麟的电话。

    刘家麟道:“晨阳。你们市里最近是不是在查处郧南烟厂的前任厂长,叫什么陶大军的?”

    胡晨阳道:“是,这个人的情况比较复杂,问题肯定是有,但是。这个人对县里的贡献也确实是有。”

    刘家麟道:“现在,省里也有人帮他说话,认为对陶大军这么一个人,不能太苛求。要看他的主流,要保护一个为国家、为地方做出了突出贡献的企业家。”

    胡晨阳道:“对于陶大军这个人。我们还是比较慎重的,功过是非。还是会分清楚的。”

    “恩,晨阳啊,有人向我反映:你有些固执,你想干的事,就一定要干,有时候,让其他同志有些为难。”

    胡晨阳道:“我会注意这个问题。”

    刘家麟道:“你也是一把手,但是,zhèng fǔ一把手,与市委一把手,这其中的区别,你是清楚的。”

    刘部长这是在提醒胡晨阳要尊重市委和市委记了。

    胡晨阳不能不解释了:“刘部长,我还是比较尊重红玉记的,在重大问题,我都会跟红玉记交换意见。”

    刘家麟道:“我知道你会注意这一点,也相信你会尊重红玉记。不过,你可能没意识到,在市委常委会,你表达意见的方式,有时候是不是太直接了?你表态的时机,是不是早了些?”

    胡晨阳道:“是,是有这种现象。”

    刘家麟道:“你看,这就要注意了。作为一、二把手,表态过早,有时候人家就不好发表意见了。还有,有时候,通过其他人把你想要表达的意见说出来,比你直接说出来,效果可能要好一些,是不是?”

    晨阳道,“我尽量注意这些问题。”

    刘家麟所说的这些道理,胡晨阳也不是不懂,但他也有些自己的难处,郧城市不是新峡县,也不是德修县,在新峡县和德修县,胡晨阳的能力、威信都已经树立起来,跟解国璋、万钢、焦树志他们也有默契,多数情况下,他们会抢先说出胡晨阳的意思,而到了郧城市,情况就不大一样了,一是他来的时间较短,还不大可能一下子找到类似解国璋、万钢这样的代言人;二是在市级干部中,胡晨阳太过年轻,其他的同志都比他大不少,资历也深得多,要让他们对胡晨阳服服帖帖,主动做他的代言人,也有些难度,有个过程。

    所以,有时候,胡晨阳不得不站出来表达自己的意图,也是无奈之举。

    好在胡晨阳也没有什么私心,更没有将个人恩怨掺杂其中,还不至于激起太大的怨气。

    ……

    随后,胡晨阳主动去找了红玉记,交流他对陶大军案件的看法。

    胡晨阳道:“红玉记,关于陶大军案件,我听到了一些说法,有的同志认为:我们对陶大军做过了头?”

    红玉记道:“是有这种看法,我原来也有过这种担心,但是,现在看来,陶大军是有不少问题,一、二千万哪,这不是小问题。前二天,景江同志还跟我说:晨阳同志坚持要查处陶大军是对的,没想到陶大军的问题这么严重。”

    胡晨阳道:“我坚持要查处陶大军,还有一个考虑,就是如何给烟厂的干部职工一个交待,他们明确表示:要跟陶大军斗到底,如果我们对陶大军的问题放任不管,对烟厂职工的举报置之不理,恐怕会是一个不安定因素,会埋下隐患。”

    玉记道,“我也担心这个。”

    胡晨阳还道:“省里有家晚报发了一篇文章,立场很有问题。”

    红玉记道:“我知道。我已经跟省委宣传部汇报了此事,程部长说,他会让人查一下。”

    胡晨阳还与红玉记商定,要在适当地时机。表明市委对查处陶大军的态度,回击某些不负责任地传言。

    ……

    3月7rì,“三八妇女节”前夕,全市招商引资工作会议在郧城市召开,市委记万红玉做了重要讲话,强调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着力提升郧城市招商引资核心竞争力,加快转变对外经济发展方式。努力开创郧城市对外经济工作新局面。

    随后,常务副市长罗天增代表市zhèng fǔ跟各县、市、区及市直有关单位签订了招商引资责任。

    会议结束前,市长胡晨阳作了讲话,他首先道:“红玉记代表市委作了重要讲话。接下来就是狠抓落实,力争实现一季度开门红。”

    胡晨阳特别强调:“招商引资,土地是关键,各县、市、区要进一步破解土地要素制约,尤其是在我们郧城市这样一个山区城市。土地极为匮乏,这就要求我们进一步拓展发展空间,在坚持节约、集约利用土地中不断提高单位土地的投入产出比率,也就是说。要特别注重招商引资的质量而不是数量。”

    胡晨阳还特别强调:“土地征收、补偿以及招、拍、挂也是最容易出问题的几个环节,要真正做到公开、透明。防止**。”

    说到这里,胡晨阳话锋一转:“人民群众对于反**。有很强烈的呼声,郧南烟厂就是一个例子。多年来,郧南烟厂的干部职工多次向有关部门反映原郧南烟厂领导班子的问题,但是,我们有些同志,顾虑太多,在查处陶大军的问题,态度不够坚决,这也导致陶大军等人产生了错觉,肆无忌惮地侵吞国有资产,甚至在级已经宣布烟厂关闭的情况下,仍然还要捞最后一把,这最后一把是多少?23万,至少可以建十个希望小学,可以修二条山区公路。”

    会场下有些sāo动,

    胡晨阳道:“有人说,郧南烟厂是陶大军一手搞起来的,这十多年来,烟草工业是郧南县的支柱产业,郧南烟厂为郧南县的财政收入作了很大贡献,陶大军是烟厂的功臣,这些话,也不是没有一点道理,市委、市zhèng fǔ也好,郧南县委、县zhèng fǔ也好,都不会抹杀陶大军等人在烟厂的发展中所起的积极作用,但是,这并不能作为违法、违纪的保护伞和护身符,任何党的干部,国有企业领导,都必须自觉接受群众监督。”

    此时,台下已经是鸦雀无声。

    胡晨阳道:“陶大军为什么会置党纪国法于不顾?据他本人说:心里不平衡,意思是说,他为国家创造了那么多财富,不多捞一点,心里就不平衡。”

    胡晨阳道:“一个人,是要寻找心理平衡。但是,寻找心理平衡,有很多种方式,多想想山区的孩子,多想想下岗工人,多想想那些抛头颅、洒热血的革命先辈,同样也能找到心理平衡。”

    说到这里,胡晨阳停顿了一下,道:“审计局的同志审计了郧南烟厂的财务开支,陶大军出差,住的都是高档宾馆,甚至还住过总统套房,一个晚六千多元。这让我也想起了另一位企业家,就是南湾机械厂的厂长邵赣义同志,他带领一个处于绝境的军工企业走出了困境,年产值5个多亿,他对国家的贡献比陶大军要大得多,但是,我亲眼看见,邵厂长在省城出差时,住的是单位的招待所,他和他的司机住在一个标准间内,每晚100元,打折以后是0元。”

    说到这里,胡晨阳反问一句:“同样是厂长,做人的差距怎么那么大呢?”

    这时,台下有人笑了。

    胡晨阳道:“省里有家晚报刊登了一篇文章,为陶大军喊冤叫屈,这篇文章很有问题,省里有关方面已经对写文章的记者进行了调查,他承认,有人给了他5万元,这篇文章,是作为广告宣传稿件刊登出来的,现在,有关方面已经决定让那位记者停职检查。”

    说到这里,胡晨阳厉声道:“是谁在背后cāo纵这位记者,请你自己去向刘景江记交待,说清楚,你想干什么?”

    此时的胡晨阳,让台下很多干部感到:平时温文尔雅的胡市长,也很有杀气!未完待续。。

第七十章 团聚(上)

    “五一”前夕,乔树军先把胡晨阳父母接到洪城,然后带可儿,四人一块坐飞机到了西安,胡晨阳则在西安机场接他们。-

    为了接一家人,胡晨阳特意让司机小陈借了辆面包车,坐起来更宽敞。

    按胡晨阳的意思,本来是想让父母和树军他们先在西安游览几天,看看兵马俑什么的,老俩口却不肯,他们更想同儿子在一块团聚,没心思浏览。

    见到父母后,胡晨阳第一句话就是:“爸、妈,你们身体好?”

    胡chūn根道:“好,都好。”

    树军犹豫了一下,没说什么。

    可儿却道:“nǎinǎi吐了。”

    胡晨阳“啊”了一声。

    杨庆芬赶紧道:“没什么,晕车。”

    “哦,晕机啊。”

    “对,对,晕机。”

    出了西安,沿312国道往郧城方向走,远处大都是高原荒坡,杨庆芬问:“西安离郧城还有多远啊?”

    胡晨阳道:“不算很远,400多公里。”

    “还有这么远啊?”杨庆芬摇头叹气,“前生世造多了孽,跑这么远来当官?”

    “造多了孽”,也算是胡晨阳家乡的一句土话,这里说的“造多了孽”,有一种自嘲的意思,比如有人遇到不顺心的事,觉得自己“命苦”,也说是“造多了孽”,杨庆芬觉得儿子一人来到这么偏远的城市当官,身边又连一个亲近的人都没有。就是命苦。

    树军笑道:“哎,他就是前生世造多了孽。”

    胡chūn根道:“什么前生世造多了孽,是前生世修来的福,才能当官嘛。”

    这时。可儿也学着庐阳方言说了句“造多了孽”,引得大家大笑。

    可儿已经三岁多了,坐在胡晨阳腿,西北高原的风景与她平时看到的洪都市,还真不一样,车窗外的一切都让她感到新鲜,只是,她毕竟年纪小。兴奋劲一过,困劲就来了,不一会,就睡着了。

    可儿一睡着。大家都开始闭目养神。

    ……

    到了郧城市,天也暗下来了,全家人在郧城市吃的第一餐团圆饭,是在市委机关小食堂吃的,胡晨阳还特意把王均也叫过来了。王均这还是第一次见到胡晨阳父母和乔树军。

    乔树军几次向小刘和王均敬酒,感谢他们对晨阳的照顾,让两人有些感动,尤其是王均。!。内心很惊叹市长夫人太有气质了,远胜于那个“冷大美女”啊。

    胡市长与“冷大美女”之间究竟走到了哪一步。王均并不清楚,但他知道。冷欣能调进市zhèng fǔ,能提拔,应该都和胡市长有关。

    胡晨阳是住在市委机关宿舍,四室二厅,房子连带家俱都是公家的,平时就他一人住,空荡荡的,这会儿全家人都来了,才有个家的样子。

    胡晨阳父母这趟出远门,带的东西还不少,有家乡的板鸭、茶叶,还有胡秀兰特意给胡晨阳炸的“米果”。

    “米果”是用糯米和粳米粉做的,还掺了些黑芝麻和板栗,用茶油炸得金黄金黄的,是胡晨阳小时候最喜欢吃的,以前,遂南人过年才舍得炸“米果”吃,胡晨阳连着吃了几个“米果”,赞道:“好香啊,爸,妈,你们也吃啊。”

    胡chūn根倒是吃了一个,杨庆芬却不肯吃,说是糯米做的东西,吃多了不消化。

    杨庆芬一边整理着东西,一边还在嘀咕:“干嘛要跑这么远来当官啊?就在庐阳市不好啊?”

    胡晨阳嘿嘿笑着,也不解释,向胡chūn根问起家乡的情况。

    胡chūn根道:“村里还是胡木仔当支。”

    杨庆芬道:“胡菊嫁人了,生了个儿子呢。”

    杨庆芬这话,是有潜台词的:“要是你小子娶了胡菊,人家不也给我们家生儿子了?”

    胡家三代单传,到胡晨阳这里,生了女儿,胡晨阳父母心里总是有些遗憾的,但也没办法,嘴还不敢说,怕晨阳有压力,也怕树军不高兴。

    胡chūn根把话题扯开了:“今天都累了,早点睡觉。”

    ……

    晚,可儿吵着要跟爸爸妈妈一起睡,不过,当她睡着以后,杨庆芬就又把可儿抱出去了。

    胡晨阳和乔树军在一块时,乔树军永远都是被动的,而且,二人的“姿式”也是一成不变。不过,胡晨阳能感觉到:生育以后的乔树军,对于床事,远比过去更来得亢奋,也更享受。或许,这就是传说中的“三十如狼,四十如虎”。

    完事以后,胡晨阳叹道:“‘工资基本不动,老婆基本不用’,造多了孽。”

    树军一笑,拧了胡晨阳一把。

    胡晨阳缩下身子,把脸贴在树军的胸前,嘴也含住了树军的一个nǎi子,过了会,又换了另一个含在嘴里,树军则抚摸着胡晨阳的头发。

    树军道:“晨阳,其实,我们要在一起,也不是做不到,把你调回赣源省,或者我调到鄂省来,在省里给你安排一个位子,也不难,只是,爸和刘部长都希望你在地方工作,他们觉得,你有能力独挡一面,这样更有利于你的发展。”

    胡晨阳道:“我明白。”

    两人都明白,晨阳身,承载着很多人的希望。

    ……

    下半夜时,胡晨阳被父母屋里的动静惊醒了,起身来到父母房间,果然,老俩口都起来了,杨庆芬的脸sè苍白,头还冒着虚汗。

    胡晨阳惊道:“妈,你怎么啦?”

    胡chūn根:“你妈可能是胆囊炎犯了。”

    “妈有胆囊炎?”胡晨阳道,“你们怎么不告诉我?”

    杨庆芬有气无力地道:“没事,吃了药,过一会就好了。”

    胡晨阳听说吃了药,心下稍安,又想,他们随身还带着药,可见母亲得这个胆囊炎有rì子了。

    胡晨阳看了看药瓶,“胆通”,很普通的药,专治胆囊炎和胆结石。

    胡晨阳道:“去医院看看,现在就去。”

    “不去。”杨庆芬道,“吃了药,没事,过下子就好了。”

    胡chūn根也道:“经常是这样,下半夜痛,有时候痛得打滚,吃了药就好了,好了就跟没事人一样。”

    胡晨阳问:“什么时候得的病?”

    胡chūn根道:“有半年了?在县医院检查过,就是胆囊炎,还有点胆囊结石,说是泥沙型的,医生说,不一定要做手术,先吃药看看。吃了几个疗程,还好。”

    胡晨阳心里有些难受,道:“你们应该告诉我。”

    胡chūn根道:“你妈不让告诉你,怕你担心。”

    胡晨阳道:“明天去医院好好检查一下。”

    “好。”

    杨庆芬道:“没事,现在就好多了,晨阳,你去睡觉,我没事。”

    胡chūn根也道:“晨阳,你去睡,我心里有数,有事我会叫你。”

    父亲的态度,让胡晨阳心下稍安,想了一下,也只好等天亮再说了。

    回到卧室,树军睡得很沉,胡晨阳却是没了睡意,想着母亲的病,心情有些沉重。父母年龄大了,有些病痛也是难免的,只是,自己和树军都不在他们身边,这让胡晨阳很无奈,这几年,自己也跟父母提过把他们接到身边来,只是,两位老人在农村生活了一辈子,舍不得离开家乡。

    或许,这一次,可以说服他们?

    ……

    天亮以后,胡晨阳早早起来,先去父母房间,房门关着,里面没什么动静,估计是睡了,这让胡晨阳心里踏实了一些。

    胡晨阳来到阳台,眺望着刚刚醒来的山城。市委机关宿舍是处闹中取静的地方,平时都挺安静,偶尔传来火车的鸣笛声和汽车的喇叭声。早六点来钟,陆续会有一些老干部在院子里晨练,这伙老头老太太很有规律,来得早的,就先慢跑,人到的差不多了,开始在武当道家音乐声中练习六十四式太极拳,据说带头的是前市委赵副记,老头有点真功夫,有次一个小青年抢人金项链,跑过赵老身边时,也不知怎么回事,横着摔出去十几米远,爬不起来,当场让人擒住了。

    胡晨阳心道:“以后让爸妈跟着赵老他们学学太极拳什么的,倒也不错。”

    ……

    胡晨阳回到卧室,树军也醒了,胡晨阳道:“妈病了,胆囊炎。”

    “啊?”树军道,“昨天妈在飞机吐了,我还以为她是晕机。”

    胡晨阳道:“半夜发病了,还随身带着药呢。吃了点药,好一些了,等下去医院检查一下。”

    军道,“没听说过妈有胆囊炎啊?”

    “我也是昨天才知道的。”

    ……

    司机小刘接到胡晨阳电话,早早过来了,帮着去小食堂买好了早点。

    不一会,王均也过来了,王均道:“中心医院的条件最好,我先去安排一下。”

    胡晨阳道:“好,这事先不要惊动大家。”

    大家正准备动身去医院时,市zhèng fǔ秘长韩乐生也来了,他对胡晨阳父母道:“伯父、伯母,你们难得来郧城,这次来了,多住几天。”

    胡chūn根道:“谢谢,谢谢,晨阳在这里做事,全靠你们帮他。”

    杨庆芬也强打jīng神道:“谢谢韩秘长。”

    韩乐生道:“胡市长,要不,今天就陪两位老人家去武当山看看?”

    胡晨阳道:“有点不凑巧,我母亲身体有些不舒服,正准备去医院检查一下。”

    “啊?”韩乐生道,“我陪你们去医院。”未完待续。。

第七十一章 团聚(中)

    当胡晨阳陪着父母来到中心医院时,市中心医院陈院长等人已经等候在医院,随后就是一系列的检查和化验,包括肝胆闪烁扫描和B超,基本认定为急xìng胆囊炎,伴有泥沙型胆囊结石。

    内科李主任是中心医院肝胆方面的专家,他说:胆囊炎通常都是胆囊结石引起的,没有结石的胆囊炎反而更严重、更危险。这种泥沙型的胆囊结石,容易反复发作,在治疗,有二种方法,可以保守治疗,也可以动手术,想要根治的话,最好是做胆囊切除手术。

    胡chūn根听说要做手术,道:“不做手术行不行啊?每次发病,她都是吃点药,吃了药就没事了。”

    李主任道:“刚开始吃药,还管用,时间长了,反复发作,吃药、打针就不一定管用了。最近,是不是发作得勤了?”

    胡chūn根想了想,承认道:“是比比前勤了,前几天还痛过一次,本来都不想出门的。”

    胡晨阳道:“还是听医生的,要做手术,就做。”

    陈院长道:“老人家你放心,我们一定会安排最好的医生做手术。”

    李主任还说,要做手术的话,也要先消除炎症,这几天,就先打点吊针,再做个全面检查。

    杨庆芬原本以为,吃点药就没事了,没想到,这回不但是住院了,还要打吊针,还要做手术,心里不大愿意,她的想法和胡chūn根差不多。吃药能管用,何必做手术挨一刀?

    胡晨阳道:“先住院,做不做手术,慢慢商量。”

    医院给杨庆芬安排的是高干病房。条件自然是相当好,空调、电视、大沙发等一应俱全,跟胡晨阳的住处好象也没多大差别,这让胡chūn根夫妇都有些不安:这么好的病房,一天要收多少钱啊?

    胡晨阳打电话告诉在家的树军:“妈住院了,医生建议做手术。”

    树军道:“你先来接我和可儿,可儿吵着要去医院看nǎinǎi呢。”

    “好。”

    胡晨阳挂了电话,对杨庆芬道:“妈。我去接一下树军和可儿。”

    杨庆芬道:“你去,我没事。”

    晨阳走后,杨庆芬对胡chūn根道:“我不想在这做手术,要做。也回遂南去做。”

    胡chūn根没有作声。

    杨庆芬又道:“万一有什么意外,不是死在外面了?”

    ……

    胡晨阳回到市委宿舍,把情况跟乔树军说了,树军道:“先打几天吊针再说,其实。!。我也不赞成在这做手术,真要做手术的话,我建议到洪都市去做,家里人多。也方便照顾。”

    胡晨阳有些意外:“回洪都市做?”

    “恩,”树军道。“如果是做手术救命,那没办法。只好做,现在,情况没那么紧急,晚几天做也行,那我建议推迟一点做。你想过没有,在这里做手术,那要惊动多少人?市里、县里,得到消息的人,都会来探望,肯定还有送礼的,收还是不收?收了又怎么办?还有,难免有些人说闲话:说你母亲做个手术,还要特意从赣源省接到郧城市来做,说你就是想借这个机会敛财,不好听。”

    树军这番话倒真是提醒了胡晨阳,苦笑道:“你别说,还真可能有这种说法。”

    树军道:“你在郧城市得罪了一些人,这些人肯定恨你,也会在暗中盯着你,就希望找到你的把柄,有些事,能避开就避开,你说呢?”

    胡晨阳基本被说服了,道:“还是你考虑得周到,我跟医院再商量一下,看看他们的意思。”

    “不用商量,你要做手术,又不在这里做,那不等于说不信任人家?”

    胡晨阳苦笑着摇摇头:“我被你说晕了。”

    “你现在心里乱了。”树军道,“你也不用太担心,胆囊结石,又不是什么大不了的病。”

    胡晨阳道:“昨天晚,我看见妈那个样子,真的是……爸妈都老了。我有个想法,想让爸妈跟在我身边,就怕他们不同意?”

    树军道:“估计他们都不会同意。”

    胡晨阳道:“我想,他们不愿意来,主要是怕不适应城里的生活,其实,越是不出来,就越不适应,在城里呆长了,就适应了。我们这个机关大院挺好的,每天早,都有一群老头老太太练太极拳,蛮好的。”

    树军道:“要是我调过来,可儿也跟着我们,爸妈或许愿意跟我们在一起?”

    听树军这样一说,胡晨阳不作声了,树军调郧城市?她现在都已经是赣源省委组织部部务委员,享受副厅级,不好安排啊。

    看胡晨阳为难的样子,树军道:“慢慢做工作,这件事交给我,我来说服他们。”

    ……

    当可儿出现在病房里时,杨庆芬高兴地道:“看见可儿,我病就好了一大半。”

    可儿道:“nǎinǎi,你快点好,我们还要去爬武当山呢。”

    杨庆芬道:“就你还爬武当山啊?等你长大了还差不多。”

    或许是杨庆芬本来就很少打吊针,一天的吊针结束以后,效果还是明显的,杨庆芬自己感觉病已经好了,说自己可以出院了。

    胡晨阳笑道:“妈,你也太着急了,能不能出院,得听医生的。医生不是说了嘛,先打几天吊针,稳定一下,再作全面检查。”

    杨庆芬听说要检查就不愿意:“还要怎么检查啊?”也确实,今天,验血时,护士抽了她一大管子血,自己看着都心疼。

    胡chūn根道:“晨阳,打二天吊针就算了,不在这里做手术了。实在要做,也回遂南县去做。”

    “回遂南县?”胡晨阳看看树军。

    树军道:“爸,妈,刚才我也跟晨阳商量了一下。我们的意思,不在这里做手术也行,要不,就在洪都市做,我们可以请到省里最好的专家,还可以让秀兰他们也到洪都市来照顾你们,比在这里做手术要好。”

    杨庆芬道:“哪里一定要做手术啊?不做不行啊?”

    胡晨阳道:“妈,听医生的。明天,我请医生当面跟你说,好不好?”

    ……

    第二天一早,医院赶在打吊针之前。给杨庆芬安排了几项大的检查,T,心电图,全身B超,都是“加急”。随到随检,根本不用排队。

    10点之前,各项检查结果基本都出来了,李主任带着一伙医生来给杨庆芬“会诊”。其中就有麻醉师冷医师,经过会诊。大家比较一致的意见是:病人体质不错,各方面情况还好。手术可以安排在三天后进行。

    李主任还特意向杨庆芬作了解释:“老人家,情况是这样的,你这个胆结石,是泥沙型的,什么叫泥沙型呢,就是说,它这个结石,不是石头,有点像河里的泥沙,泥沙多了就会堵在胆管里,造成炎症,所以才会引起胀痛,会呕吐。不做手术的话,打针、吃药,只能消炎,却不能排除结石,时间长了,就会反复发作,到最后,打针、吃药都不管用,还得开刀把结石取出来;取出来了,还不能彻底解决问题,它还可能又重新长出结石,又会把胆管堵住,那就又要开刀,这样反复发作,人的身体都会拖垮,所以,最彻底的办法,就是做手术把胆囊切除掉,这是最好的办法,而且,越早做手术越好,趁着你现在身体各方面还不错,做手术风险更小,效果也更好。”

    听了这些,杨庆芬算是明白了,自己早晚要挨这一马,还不如早点挨这一刀。

    杨庆芬又问:“医生,把胆割掉了,会不会……?”

    李主任笑道:“也没什么太大的关系,以后,少吃点油腻的东西,少吃点辣椒,另外,不要太劳累。”

    听了医生的话,杨庆芬放心多了。

    ……

    冷医师结束“会诊”后,赶紧给女儿冷欣打电话。

    五一放假,冷欣也没什么事,正在家里网。最近,她喜欢在网购物,有时候,还在网与人竞拍,觉得蛮好玩的。

    接到母亲的电话,冷欣有些吃惊:“他父母来啦?我不知道啊。”

    冷医师道:“范达模住院,人家胡市长帮了我们这么大的忙,现在他母亲病了,我们应该尽点心意不是?”

    冷欣道:“我知道了。”

    冷欣想了一下,拨通了胡晨阳的手机:“晨阳,听说,你父母来了?”

    “恩,我父母,还有我爱人,我女儿,都来了。”

    “都来了啊?”

    “恩。”

    “听我妈说,你母亲住院了,要手术?”

    “不打算做手术。”

    “不打算做?”冷欣道,“我听我妈说,医院都在准备手术方案呢。”

    胡晨阳道:“我妈她不想做手术,还是保守疗法。”

    欣道,“很想去看望一下你父母,你爱人来了,算了。”

    “恩,谢谢你。”

    “还有,你母亲是胆囊结石?这可能跟遗传、饮食也有一定关系,你也要注意呢,少喝些酒,少抽烟。”

    “恩,谢谢你。”

    放下电话,冷欣有些发愣。

    胡晨阳的父母来了,妻子和女儿也来了,这激起了她的“好奇心”,很想去看看胡晨阳的妻子是什么样子?她漂亮吗?温柔吗?

    想了一下,冷欣给医保局的陈局长打了电话:“陈局长,有个消息,胡市长母亲来了,好象在中心住院住院呢。”

    “是吗?”陈局长道:“那应该去看望一下啊。”

    “恩,我跟你一起去?”

    陈局长道:“好啊,现在就去,你稍等,我过来接你。”未完待续。。

第七十二章 团聚(下)

    陈局长很满意冷欣能告诉他胡市长母亲住院的消息,这说明,冷欣还是尊重他这个局长的,也算是一种回报{///书友上传}

    不久后,陈局长和冷欣两人带着鲜花和水果来到中心医院高干病房区,找到胡市长母亲所在的病房,果然见到了胡市长一家人

    见到陈局长和冷欣,胡晨阳有些意外,道:“陈局长、冷局长,你们怎么就得到了消息?”

    陈局长笑道:“我们有内线,呵呵”

    胡晨阳少不了将父母和树军介绍给两人,乔树军道:“谢谢陈局长和冷局长”

    随后,树军很热情地招呼客人在沙发上坐下,而且很亲热地就跟冷欣聊上了,询问她是哪里人?

    冷欣道:“我们家老家在东北呢,是支援二汽建设,调到郧城来的”

    “哦,”树军道,“我听晨阳说过,郧城市是移民城市,果不其然,跟你们这些老移民相比,晨阳他还是一个移民”

    胡晨阳接口道:“哎,我这个移民,要向老移民致敬”

    看见胡晨阳夫妇如此默契地一唱一和,加上乔树军高雅、高贵的气质,冷欣心情有些复杂,说不清是嫉妒还是失落?

    这种地方,探访者是不适宜久留的,坐了几分钟,陈局长就提出告辞,胡晨阳也就不挽留,除了表示感谢,还很是认真地叮嘱他们注意保密

    陈局长呵呵笑道:“理解,理解”

    ……

    送走陈局长和冷欣王均过来请示胡晨阳:“胡市长,按原定计划,今天上午要去陈家沟子工地?”

    胡晨阳道:“计划不变”

    “好”王均赶紧打电话通知zhèng fǔ办值班人员,请他们通知国土局、安监局、电视台等相关单位9点半在市zhèng fǔ门口集合,准时出发

    胡晨阳来到母亲床前,道:“妈,我还有点事,要出去一下”

    杨庆芬道:“你去忙,你去忙”

    胡chūn根也道:“你去忙你的,这里有我们呢”

    ……

    跟去年相比,陈家沟子的变化可以称之为“翻天覆地”昔rì的“荒山烂沟”,在几支施工队夜以继rì的奋战中改变着模样,一座座小山头被削平,大量土石填入沟壑实际上,用“削峰”的土石填沟还是不够的,还得向附近山上取土石,然后还得推平、压实,工程量十分浩大

    可以说的“创业大道”是在一寸寸地向前延伸,来之不易

    胡晨阳等人来到陈家沟子工地后,工地上彩旗飘扬,还挂着一些横幅:“奋战二百天向郧城人民奉献3000亩土地”,“发展是硬道理”“安全重于泰山”

    胡晨阳与早已接到通知等候在工地上的工程指挥人员一一握手,连道:“大家辛苦了泡*书*(大家辛苦了”

    罗威的“汉宫建筑公司”是几支施工队伍中颇有实力的,他除了把老家“威力建筑公司”的几台重型设备全调过来了,还购置了铲车和压路机,加上“猴子”的“南冠汽运”提供的三十多台崭的东风翻斗车,很有战斗力,赢得了好评

    胡晨阳紧握着罗威的手道:“罗总干得不错,对造地工程贡献很大”

    罗威也一本正经地道:“谢谢胡市长,造地是啃硬骨头,不过,我还啃上了瘾”

    胡晨阳哈哈一笑,赞道:“好,好,我们就是要有啃硬骨头的jīng神”

    胡晨阳等人还随着罗威来到工地的工棚里,罗威介绍说:这些是“二班倒”的工人,他们每天都要干到晚上二点钟左右

    有的工人在洗衣服,有的在睡觉,也有打扑克、下象棋的

    工棚里还有饮水机,有工人用纸杯给胡晨阳倒了一杯水:“胡市长请喝水”

    胡晨阳双手接过,一边道谢,一边还真就喝了几口

    胡晨阳问道:“这白天、晚上工地上还经常放炮,你们睡得着吗?”

    工人回答:“没事,我们已经习惯了”

    胡晨阳又问:“大家吃得怎么样,伙食有没有油水啊?”

    大家都笑,有工人笑道:“还可以啦,餐餐都有肉”

    “好”胡晨阳点点头,又问:“大家能按月拿到工钱吗?有没有拖欠?”

    “没有”

    “没有就好”胡晨阳道,“谁要是拖欠工资,你们可以打市长热线向我反映”

    罗威道:“胡市长代表市委、市zhèng fǔ来看望、慰问大家,我们欢迎胡市长讲话”

    工人们于是热烈鼓掌

    胡晨阳做了个手势,压下了掌声,道:“今天,是‘五一’国际劳动节,但是,为了郧城市的加快发展,大家都没有休息,仍然加班加点奋战在造地工地上,你们是这个城市的建设者,是功臣,也是我们这个时代最可爱的人在这里,我代表市委、市zhèng fǔ,向工人师傅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大家都热烈鼓掌

    胡晨阳接着道:“我们郧城是‘八山半水半分田,一分道路和庄园’,多年来,城区建设用地紧缺,发展空间有限,严重制约了全市的招商引资工作开山造地,是市委、市zhèng fǔ的重大决策,关系到招商引资,关系到郧城市未来的发展,也关系到改善城市居民住房条件,是一项惠民工程同志们,我们郧城人民具有移山造地的光荣传统,三十多年前,二汽人就是在一个个穷山沟里安营扎寨,用自己的聪明才智,用辛勤的汗水,创建了一个现代化的汽车城,今天我们仍然要发扬二汽人的愚公移山、艰苦创业的jīng神,再造一个郧城……”

    中午,胡市长视察工地的闻就在市电视台播出了,胡chūn根夫妇在病房里也看到了这条闻老俩口这还是第一次在电视中看到儿子,杨庆芬很欣慰地道:“我们晨阳口才真好哎”

    胡chūn根也道:“哎,像个当官的样子”

    ……

    杨庆芬打了二天的吊针,自我感觉不错,加上大家已经商议好不在郧城做手术了,她心情也好了许多,今天晚上,她就提出要回家住胡晨阳跟李主任商量了下,李主任同意了

    回到家里,杨庆芬洗了个澡,居然还想自己动手洗衣服让树军拦住了:“妈,您好好休息,衣服我来洗”

    杨庆芬道:“没事,我能洗”

    树军坚决不肯,胡晨阳道:“要不我来?”

    听胡晨阳这样一说,杨庆芬只好让步:“行,让树军洗”

    胡晨阳道:“妈,你坐好我来给你按摩一下”

    杨庆芬有点疑惑:“你还会按摩啊?”

    胡晨阳笑道:“当然,你儿子我也算是武林中人呢”

    杨庆芬只当是儿子开玩笑也没太在意,老老实实坐在一个方凳上胡晨阳则运了一下气,双手贴在母亲的后背,将气发了出去

    “咦?”杨庆芬感觉有一股热气进入体内,感觉非常舒服

    树军看过胡晨阳给外婆发气,倒也不觉得奇怪,胡chūn根和杨庆芬却是大为惊奇,没想到,儿子自称“武林中人”,倒并不是胡说

    收功以后,胡晨阳又道:“爸,要不你也试试?”

    胡chūn根忙摆手:“不用不用,这个很伤元气的”

    杨庆芬一听“很伤元气”,“啊”了一声:“伤元气啊?晨阳,你不准再这么做了”

    胡晨阳笑道:“没事,睡一觉就好了”

    杨庆芬道:“那就赶快去睡觉啊”

    晚上,胡晨阳和树军带着可儿睡,由于可儿睡在身边,加上胡晨阳为母亲发了内气,也没有跟树军亲热,早早睡了,睡之前叮嘱树军:“我睡了,你注意一下爸妈那边”

    树军道:“你放心啦”

    幸好,一夜无事

    第二天,胡晨阳早早起来了,对父母道:“爸,妈,我们出去走走,外面空气好”

    三人来到院子里,已经有些老头老太太聚在一起,武当音乐声也已经响起,这是准备练太极拳了

    胡晨阳道:“爸,妈,这些老头老太太每天都练太极拳,对身体有好处,你们也跟着一起练?”

    胡chūn根明白晨阳的心意,道:“好啊,一起练”

    杨庆芬却道:“打拳啊?我又不会”

    胡晨阳道:“不会没关系,慢慢学呗”

    胡晨阳带着父母走过去,道:“大家好,这是我父母,想跟大家学太极拳,好不好?”

    大家都笑着说“欢迎”,还有人道:“胡市长,你也跟我们一起学呗”

    胡晨阳道:“好,我也跟你们一起学”

    结果,三人都加入了晨练的队伍,几个人就站在最后排,看着大家练功,胡晨阳和胡chūn根都跟着认真比划,杨庆芬却是不敢比划,有点怕出丑的意思

    二遍下来,胡晨阳学得最好,有点架式了,胡chūn根多少也掌握了一点,杨庆芬却是没什么进步,六十四式太极拳,让她觉得有些眼花缭乱,不好学

    赵老道:“小胡啊,你看你悟xìng不错,以前学过?”

    胡晨阳笑道:“谢谢赵老夸奖,我没学过”

    “没学过?”赵老似乎是有意要试探胡晨阳,双掌和前平推,用了点暗劲

    胡晨阳双脚一沉,牢牢地站在原地未动

    赵老大奇,知道胡晨阳有功夫,也不说破,道:“胡市长那天有空到我家喝茶?”

    胡晨阳微笑道:“好”

    ……

    吃早餐时,红玉书记的电话打过来了

    五一期间,红玉书记回京城了,有胡晨阳在市里坐镇,她也比较放心

    红玉书记第一句话就是:“晨阳,听说,你母亲住院了?”

    胡晨阳笑道:“红玉书记的消息好灵通啊?”

    红玉书记道:“过二天我就回来,你先代我问候老人家”

    “哎,谢谢红玉书记向你报告一下,我母亲已经出院了,没多大问题,就是胆囊炎,打了二天吊针,没事了”

    “没事就好树军也来了?在你身边不?让我跟她说二句话”

    胡晨阳把手机给了树军:“红玉书记要跟你说话”

    树军接过电话,亲热地道:“红玉姐,我是树军”

    “哎,树军,你好”

    “你好,红玉姐”

    “哎树军,知道你要来,来了就好过二天,我就回郧城了,到时,我们好好在一起聚一聚”

    “哎”

    “听说,晨阳的母亲住院了?”

    “是,胆囊结石”

    “没事,郧城市的医院,水平还是相当不错的,全省,要论医院,除了武汉,就要数我们郧城市了”

    “恩,听晨阳说过,二汽的老底子么”

    “对啊,二汽就是二汽,全国有几个二汽?”

    红玉书记还叮嘱树军:“来了就好好在郧城市玩几天,别急着回去啊,等我回来”

    树军笑道:“好,红玉姐你要不回来,我就不走”

    “哎,这就对了”

    放下电话,树军道:“晨阳,我这几天,听到最多的就是二汽”

    “那当然,”胡晨阳道,“二汽是这座城市的灵魂和象征”(未完待续)

    百度搜索泡书阅读最最全的小说 ///

第七十三章 白鹤亮翅

    连续几天清晨,胡晨阳都陪着父母去向赵老他们学练太极拳,几天下来,胡晨阳进步神,胡chūn根也学了个七七八八,杨庆芬多少也有了点进步泡-书_)

    如果要跟推云掌比,太极拳当然复杂多了,尤其是六十四式、七十二式太极拳,实在是有些复杂,有些动作,不但胡chūn根这样的学者掌握不好,就是一些常年跟赵老练功的人,也未必能练好,形似而神不似,有的干脆连形似也做不到比如“白鹤亮翅”这一招,要求单足而立,双臂还要如仙鹤般起舞,不是那么容易做好的

    “白鹤亮翅”这个动作,胡晨阳仔细观摩了赵老的动作,确实不凡,做“白鹤亮翅”时,赵老与他整套的动作是极为连贯的,如行云流水一般,很是潇洒

    再看胡chūn根,做“白鹤亮翅”时,勉强得很,基本上就是摆个架式了

    胡晨阳自己的“白鹤亮翅”倒是做出了一点质量,或许是有推云掌的功底,单足而立对他来说,没什么难度,而双臂舞动时,他还尝试着将“气”运在双臂,这样一尝试,感觉还真的有些美妙呢

    胡chūn根这次有机会系统地学太极拳,倒是挺珍惜这次机会,学得很认真,还去书店里买了书籍和光盘,在家里自学胡晨阳绝,还让司机小陈跑了趟武当山,专门买了几套白sè练功服,穿着正宗的武当练功服,似乎感觉都要好一些?

    胡晨阳对父亲那天说的“发气太多会伤元气”印象很深觉得父亲多少还是懂点门道的,跟父亲一交流,果然,胡chūn根说他年轻时,跟一位药店老板有点交情,这位药店老板懂点功夫,不光教会他辨认草药,还教过他一点功夫,从“站桩”练起不过,那个药店老板“文革”时被人揪了出来,被造反派押着满大街游行头上还顶着个“历史反革命”的高帽子,吓得胡chūn根再也不敢跟那个药店老板来往了,连他教的功夫也不敢练了,这么些年过去也忘得差不多了

    胡晨阳心道:看来我这个“武林人士”多少还是有点家学渊源啊?

    胡晨阳还专门去拜会了赵老

    赵老的身份颇具传奇sè彩,年轻时当过道士,抗战期间“还俗”加入了一支地方土匪抗rì武装,后来整编为四军的一个纵队,赵老离休前是市委副书记正厅级,现在享受副部级待遇,离休后闲来无事,教市委大院里的老头老太太练练太极拳自得其乐

    赵老的的住处同样是四室二厅,只是儿子、孙子都住在家里,再加上保姆住得并不宽裕

    胡晨阳带了几包金顶养生茶请赵老品尝,赵老喝过以后,评价道:“你这个茶,跟武当养生茶有点不同泡*书*(”

    “对”胡晨阳道:“我这个也是道家配方,不过,不是武当的”

    “哦?那是哪里的?”

    “是我老家峡县的,我们那有个老君山,也是道家”

    赵老点点头:“武当是名气在外,现在没几个高人了,那个云清道长,俗人一个,油头滑脑的”

    胡晨阳也对云清道长没多大好感,只是,没想到赵老就这么快言快语,直接贬斥云清道长

    赵老还道:“小胡,那天,我试了你一下,你有点功夫”

    胡晨阳微笑道:“赵老才是武当真传,我听说,一般人近不了你的身”

    赵老多少有点自得:“太极拳,真要练到了家,那是不得了有行家说,太极拳有九层功夫,我比较认同这个说法”

    “九层功夫?”胡晨阳有些惊叹

    “恩,”赵老道,“这个说起来比较费时间,就说最高层的第九层,练到第九层,叫做‘虚空生化’,无形无象,无意无yù,毫无一丝做作,拳势不是出于手脚和身体,而仿佛是一泓清泉从心里流出,据说,六十四式太极拳,唯有一个动作,就是那个‘白鹤亮翅’,有点接近这个层次”

    “哦”胡晨阳点点头,还做了一个“白鹤亮翅”的招式

    赵老满意地点点头:“不错,你虽然是学,根基和悟xìng却是非常好,他们跟着我练了几年,还有练了十几年的,都没人能练到你这个境界”

    胡晨阳道:“谢赵老夸奖”

    “真是这样”赵老道,“你功力不浅,这个瞒不过我其实,你没必要学太极拳的,搞不好,还乱了你自己的功法”

    胡晨阳道:“赵老,我是有些想法的武当山是我们郧城市的另一张城市名片,要把郧城市经济发展起来,武当旅游这一块,必须有较大的突破,所以我想,在武当功夫的宣传上,我们也是要下些气力了”

    赵老笑道:“我说你小子怎么还有闲心学太极拳,还是想做点文章么”

    胡晨阳嘿嘿一笑,算是承认了

    赵老道:“你不错,脑子比那个盛东民好使有一次,我跟盛东民说:你也应该组织市里的干部练练太极拳,jīng神状态都要好一些,你猜他怎么说?”

    “怎么说?”

    “他说,老爷子,你自己跟一帮老头老太太玩就得了,我们哪有那个闲功夫?他娘的,这是什么话?”

    胡晨阳笑道:“赵老,我想号召机关干部都来学太极拳,还准备搞个擂台赛,让他们这些在职的跟你们这些离退休老干部比一比,看谁功夫好,怎么样?”

    赵老大笑:“好,你这个主意好”

    就这样,一老一少,越处越融洽,越说越贴心

    胡晨阳是领导秘书出身,又当过办公室主任哄老干部开心,本就是他的强项

    后来,赵老还跟胡晨阳说起了市里的一些事,说到现在的社会风气也说到干部作风和**问题,很有共鸣

    赵老道:“晨阳啊,我就想不明白,我们党对**问题怎么就硬不起来呢?”

    胡晨阳道:“赵老,您说得对,我们现在的问题,就是硬不起来,我想很大一个原因,就是制度落空,所有的**案件的背后,都是一系列的制度落空都有人根本没把制度放在眼里,甚至是践踏了制度我们有些人,位高权重,几乎不受监督,制度是他用来约束别人的手中的权力成了他谋私的工具了,他自己就有这样那样的问题,屁股不干净,他怎么硬得起来约束和查处别人?他不但不敢查他还要捂盖子,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赵老道:“你说得好,就是这样的”

    想了一下赵老问:“晨阳,你说,这个**问题,能解决吗?”

    胡晨阳道:“我相信能解决,只要坚持改革开放,我们国家的法制就会真正完善起来,**的cāo作空间会越来越小,**的机会成本会越来赵大,到那时,**问题就应该能得到遏制了,我相信是这样的,从美国、欧洲、香港、加坡、台湾的情况,都证明了这一点”

    赵老道:“真要是这样的话,那我们党就还有希望”

    沉默了一会,赵老道:“晨阳,你不错,从你对付郑浩民、贾卫平、李振江、陶大军他们,我就知道,你是个硬得起来的人”

    听了这话,胡晨阳心里也是有些感触,自己的作为,即使是这些已经离退休的老同志,也是在默默关注的

    赵老还道:“原来有一个人,我很看好他,可惜,这个人现在完全变了”

    胡晨阳并没有追问赵老指的“这个人”是谁,赵老要是想说,自然会说出来

    果然,赵老道:“我说的这个人,是谢大仲”

    谢大仲,市委常委、组织部长

    胡晨阳神情严肃地点点头,表示心里有数

    赵老道:“谢大仲这个人,早几年,对自己要求还是蛮严格的,那时,谁要是提点东西去他家,都进不了他的家门,真是这样的那时候,我们都看好他,我就多次提议组织上要重用这样的好干部,谢大仲也确实被列入了后备干部名单,只是,他的学历低了一点,年龄又偏大了些,没能冲上去现在,年龄也过了线,升迁无望,就有点不象话了,也开始捞了,那个李振江为什么能当上县长,就是从他那里买来的官帽子么”

    胡晨阳道:“有些事,要查实,也不容易”

    “就查李振江”赵老道,“那家伙肯定是个贪官,挖出萝卜带出泥,谢大仲也跑不了”

    ……

    五一长假过后,机关正式上班,胡晨阳在市长办公会上提议:“为了宣传武当文化,建议大家都身体力行,学一学武当太极拳,下个月,搞一次机关干部武当功夫擂台赛,我们可别输给那些老头老太太哈”

    ……

    胡晨阳的母亲到底没在郧城市做手术,老俩口也没在郧城市常住下来,不过,杨庆芬答应:“要是还是经常犯病的话,那就做手术”

    胡晨阳也只好同意了,在电话里跟姐姐胡秀兰反复交待:“妈要是犯病了,你们一定得告诉我”

    胡秀兰有些无奈:“晨阳,也不是我要瞒你,妈那个脾气你还不知道啊?她就是不想让你担心么”

    胡晨阳道:“反正你就是记住一条:妈这个胆囊结石,不开刀是不解决问题的,不要有什么幻想有什么情况,赶紧告诉我和树军,手术,最好是在省城做,这些事,你让树军来安排就行”

    胡秀兰道:“行,我记住了”

    “还有,你自己也要注意身体,注意饮食,从家族遗传的角度,父母得了什么病,儿女将来也很可能得同样的病,所以,你也要注意”

    “明白了,那你也要注意呗”

    “我当然也会注意的”

    ……

    红玉书记5月5号就回了郧城,一回来就看望了胡晨阳的父母,还请胡晨阳一家吃了餐饭

    红玉书记跟乔树军也确实亲热

    乔树军道:“红玉姐,晨阳年轻,有些事考虑不周到,有些事做得比较急,请你体谅他”

    “瞧你说的,”红玉书记道,“树军,能跟晨阳搭班子,是我的运气呢”

    树军道:“晨阳跟我说过很多次,跟红玉书记搭班子,真好,可以放手干事情”

    红玉书记笑道:“对啊,我就是欣赏他这一点,晨阳实干jīng神特别强,我从他身上学到很多东西,市里的干部,市委也好,市zhèng fǔ也好,大家对他的评价都很高呢”

    树军道:“我知道他的优点,不过,他也有缺点,他这个人,有时候也挺固执的,他想做的事,总是要做的,有时候,让人下不来台;有时候,出手太重,难免得罪人的”

    红玉书记笑道:“怎么说呢,你说的得罪人的情况,也是难免的,我能够理解他,你说是‘体谅’也行”

    停顿了一下,红玉书记道:“这话我也就是跟你说,有人在背后说晨阳不尊重我,其实,根本没这回事,我跟晨阳,我们彼此都很尊重”

    稍后,红玉书记又补充了一句:“我说的都是真心话”

    树军道:“所以我说,晨阳很幸运,能遇到你这样的书记”(未完待续)

    百度搜索泡书阅读最最全的小说 ///

第七十四章 隔洋对话(上)

    央视经济频道推出了一个《市长论坛》节目,很有创意,前几期的《市长论坛》,都是分别邀请一位国内的市长和国外的市长对话,多多少少表现出了中西方城市间政治、经济、文化的交流与碰撞

    央视经济部副主任张效勇特意给胡晨阳来了电话,邀请他参与做一期《市长论坛》,还说,另一位嘉宾市长打算邀请美国康涅狄格州桥港市市长兰特先生

    胡晨阳在德修县工作期间,为了将德修县推上央视的扶贫公益节目,与张主任有过一次合作,双方都有了交情,保持了联系,这回,张效勇主动跟胡晨阳联系,有私交在里面,但也不全是,以郧城市在国内还算比较特殊的地位,加上胡晨阳个人的能力,都让张效勇觉得,胡晨阳市长比较适合参与制作这样一期项目,值得期待

    对胡晨阳来说,上央视与一位美国市长对话,这可是一次全的经历,是机遇,也是挑战

    胡晨阳道:“张主任,这个节目很有意思,不过,有没有什么特殊要求?比如,我要不要报请省委宣传部批准?”

    张效勇笑道:“不用?你想报批,也行,那是你的事,对我们来说,这不是问题,这是一档经济类节目,想上这个节目一展风采的城市,可是排着队呢”

    胡晨阳明白了:这类节目,完全不用报批

    胡晨阳又问:“是现场直播吗?”

    张效勇道:“严格说起来,是一种直播形式但是,不是同步直播,因为还有一个剪辑的过程,但整个进程是真实的,不允许事后补拍什么的”

    “明白了”胡晨阳道,“我要做什么功课?”

    张效勇道:“这个还真要做些功课,我会将兰特先生所在的城市以及他本人的资料传给你,同样,也会将你和你们郧城市的资料传给对方,这样,你们之间会预先熟悉一下另外,你和兰特先生将会相互提一些感兴趣的问题,这也是整个节目最核心的部分,要好好准备别让人家问倒了,呵呵”

    “是”胡晨阳道,“这样,张主任,我考虑一下尽快答复你”

    “好”

    放下电话,胡晨阳很兴奋,机会确实难得,这至少是一次在央视宣传郧城市的机会要好好把握

    另外,跟一位美国市长对话怎样对话,这不光是展示一个市长的风采也关系到郧城市,甚至关系到国家的形象,如何展示这个形象,也要好好考虑,这里有一个“度”的问题,深了浅了都不好

    想了一下,胡晨阳给红玉书记打了电话:“红玉书记,我过来一下,有事向你汇报”

    “好啊”

    上次,树军来郧城市,有意识地在胡晨阳和红玉书记之间做了些弥补工作,树军还提醒胡晨阳:“我知道你还是尊重红玉书记的,但你这个人,有时候可能意识不到,你的一些做法,客观上会给人一种不够尊重红玉书记的印象,尽管这不是你的本意,但有时候就是这样一种效果,有些人就会拿这个做文章我跟你说,刘部长对你也有这种担心呢”

    胡晨阳有些无奈,道:“好,我会注意的”

    其实,树军也明白:胡晨阳和红玉书记之间之所以会出现这种貌似“不够尊重”的问题,也是因为胡晨阳无论是个人能力还是从政风格,都太出众了

    这种问题,在胡晨阳当县长、县委书记时,就已经显露了,但那时,他是在赣源省,有很多关系罩着他,别人不敢拿他怎么样,现在他可是一个人来到鄂省,又是一个比较偏远的地市,离省城500多公里呢,“山高皇帝远”,如果胡晨阳不能处理好与班子内大多数人的关系,那是不行的

    所以,现在胡晨阳也有意识地多跟红玉书记沟通,这不是示弱,而是一种圆通,而且,彼此多沟通也不是什么坏事,有时候还可以相互启发

    见了胡晨阳,红玉书记笑道:“晨阳市长,你号召大家都来练太极拳,我可是积极响应的,你别说,每天早上起来练一练太极拳,一天的jīng神状态都不错”

    胡晨阳笑道:“对啊,我就是希望先从机关做起,然后再推广到广大市民,人人都能搞几下子,这个影响面就大了”

    红玉书记道:“你这个想法好,可以让宣传部,还有体育局、文化局、旅游局他们共同抓一抓这件事”

    胡晨阳点点头:“是,这事是要抓,我是想,机关先带个头”

    红玉书记道:“你母亲最近身体还好?”

    “还好,谢谢红玉书记”

    “恩,你女儿很可爱,小家伙很聪明,吸收了你和树军的优点”

    胡晨阳笑道:“就是太小了些,要不,嫁给你儿子,我们做个亲家”

    红玉书记大笑:“咳,我儿子都20了,可儿才三岁?差太多了”

    说笑了一阵,胡晨阳这才道:“有一件事汇报一下,zhōng yāng电视台经济频道最近推出了一个《市长论坛》节目,邀请全国一些大、中型城市的市长参与这个论坛,与国际上的一些城市的市长隔空对话,我们郧城市虽然不大,但也算是一个比较有特sè的城市,他们想邀请郧城市也参与进来”

    胡晨阳说得有些委婉,毕竟,这是一个让市长而不是市委书记出头露面的机会,而华夏的特sè决定了:一个城市真正的一号人物,并不是市长,而是市委书记

    红玉书记道:“这个是好事啊”

    “我压力不小”胡晨阳道,“对方是个美国市长,谁知道他会问些什么问题?怎么回答他,这个分寸不好把握”

    红玉书记鼓励道:“没事,美国市长又怎么样?他愿意参加这个节目,就说明,他对我们国家还是友好的,是愿意交流、对话的”

    胡晨阳要的就是红玉书记支持的态度,所谓担心不好回答美国市长的提问,说说而已

    参与央视《市长论坛》的事正式定下来了,胡晨阳也接到了央视传真过来的资料

    大洋彼岸参与市长论坛的是美国康涅狄格州桥港市市长兰特

    康涅狄格州是美国东北部的一个州,综合实力大约排在美国50个州的第27位,号称“军火之州”,机械工业相当发达

    桥港市是康涅狄格州最大的城市,距纽约市只有80公里,以制造业和众多的500强企业总部聚集而闻名,这还是一座公园城市,拥有纽约与罗德角之间最美丽的海岸线和沙滩

    桥港市市长兰特,37岁,毕业于美国加州大学法学系,是一位法学博士,律师,犹太人后裔,美国共和党党员,曾经担任过康涅狄格州州议员

    犹太人后裔,律师,当过州议员,这几方面的信息,让胡晨阳感觉这位兰特市长不简单,恐怕不是一个普通的市长,还是个有野心的政客

    跟这样一位律师出身的市长对话,很有挑战xìng

    ……

    接下来,市委宣传部、电视台也为胡市长参与央视的《市长论坛》作了准备,jīng心制作了郧城市的专题片,凸显了郧城市“汽车城”、“武当山”和“水都”三大特sè

    ……

    根据节目录制要求,现场将会有一些观众,央视方面提出:这些观众,可以是你们郧城市的,这样做的好处是:大家比较熟悉你,比较容易“出气氛”,胡晨阳一听就明白,这就是些“托”,好比chūn节晚会的观众,jīng彩不jīng彩都要鼓掌的

    胡晨阳道:“我们这里就不去观众了,成本太高了”

    央视那边道:“那好,观众就由我们负责了,我们会组织一些大三的学生,他们都是学经济的,对这种节目还是很喜欢参与的”

    “这个好”胡晨阳还建议用燕京大学经济系的学生,他们算是胡晨阳的“学弟”,张效勇也答应了

    胡晨阳赶紧跟“学长”魏国胜联系,说了找“托”的事,魏国胜满口答应,还道:“放心,我亲自带队”

    终于,到了节目录播的rì子,胡晨阳来到央视门口,因为没有出入证,还要登记才能入内,胡晨阳跟张效勇取得了联系,随后,张效勇派工作人员将胡晨阳等人领进去了

    来到央视经济频道的演播大厅,对这个大厅,胡晨阳也不算陌生,已经多次在央视2套的节目中看到过了

    按照导演要求,央视工作人员还给胡晨阳进行了化妆,这样在镜头前会jīng神一些

    主持人是央视二套的著名女主持人尤可佳,算不上大美女,但她也是学经济的,功底扎实,她说话的语也比一般的女播音员要稍快一些,这显示出她脑子反应很快

    在背景音乐和热烈的掌声中,尤可佳登场了

    尤可佳道:“加强交流合作,促进共同发展,共创美好未来,这里是市长论坛,我是主持人尤可佳,今天将要出场的二个城市,一个是有着‘东方底特律’美誉的郧城市,我们先来看一段短片……”

    随后,演播厅的大屏幕上,播出了介绍郧城市的短片,围绕郧城市的“车”、“山”、“水”三张名片,其中就有赵老带着一帮老头老太太打太极拳的画面

    之后,尤可佳道:“这里是一座现代化的汽车城,这里又有着上千年的道教文化传承,真是一块古老而又年轻的土地下面,我们就请出郧城市市长胡晨阳先生”(未完待续)

    百度搜索泡书阅读最最全的小说 ///

第七十五章 隔洋对话(下)

    在热烈的掌声中,胡晨阳从后台出场,然后与尤可佳握手

    尤可佳道:“胡市长,您好,欢迎您”

    胡晨阳微笑道:“谢谢”

    尤可佳道:“胡市长,刚才,我们看了短片,对郧城市已经有一些印象了,接下来,您能用简短的几句话,让我们加深对郧城市的印象吗?”

    “好”胡晨阳道,“郧城地处秦岭、大巴山交会处,5亿年前的造山运动形成了仙山武当;5千万年前,恐龙在十堰繁衍生息;郧城的西边是举世闻名的古都西安,东边是三国著名人物诸葛亮的隐居之地襄阳,南边是神秘苍茫的原始森林神农架,郧城还是道教文化和太极拳的发祥地,也是牛郎织女浪漫传说的发源地,郧城还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核心水源区,不久的将来,京城人民将会喝上从郧城送来的一江清水谢谢大家”

    大家热烈鼓掌

    尤可佳道:“俗话说,‘美不美、家乡水,亲不亲,故乡人’,当有一天,京城人民喝上了郧城市送来的一江清水,郧城市也就成了我们京城人民的故乡了,大家说对不对啊?”

    “对”主持人的话又激起了一阵热烈的掌声

    尤可佳道:“好,胡市长您先请坐接下来,我们介绍今天《市长论坛》的另一位嘉宾,他就是美国康涅狄格州桥港市市长兰特先生,我们先看一段短片”

    此时大屏幕上,开始播出桥港市的风光片,与郧城市的山水风光不同,桥港市展现给大家的是夏rì海滩风情在市中的礁岸边,可以看到钓鱼的人与灯塔,在市区中可悠游于各大博物馆,纪念馆,交响乐歌剧院以及各项文化、经贸展览,在这座公园城市,空气中都泛着英格兰的传统文化,美国式的热情和大都市繁华的气息……

    尤可佳道:“真美下面有请桥港市市长兰特先生”

    随即,大屏幕上出现了同样年轻的兰特先生,兰特先生有一张典型的欧洲白人面孔

    兰特先生特意用中文向大家打招呼:“你们好”

    尤可佳则开始用一口流利的英语与兰特对话,大意是:“兰特先生您刚才也看了郧城市的短片,您对郧城市有什么印象?”

    兰特先生用英语回答:“刚才,我在短片中看到老人、年轻人甚至还有孩子都在施展太极功夫,真是太美妙了”

    这时,尤可佳充当了现场翻译

    兰特接着道:“胡市长能不能教我几招太极功夫?”

    听了这话在场的观众大笑

    尤可佳道:“胡市长,兰特先生想请您教他几招功夫呢,您答应他吗?”

    胡晨阳不慌不忙地道:“兰特先生让我教他几招,恐怕还是想要测试一下看看我有没有资格教他?”

    大家都笑

    说到这里,胡晨阳起身道:“那我就试试”

    其实在央视表演太极拳,也是胡晨阳与导播事先商量过的台里也早准备好了道家音乐,随着清雅、悠杨的音乐声,胡晨阳打了一套六十四式太极拳,博得了大家热烈的掌声

    大屏幕上,兰特市长也由衷地赞叹道:“OK,太棒了”

    尤可佳道:“胡市长,刚才,您也看了桥港市的风光片,您想对兰特先生说点什么?”

    胡晨阳道:“孔子曰,‘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华夏还有句话,叫做‘有缘千里来相会’,今天,能有这个机会结识兰特先生,也算是有缘了,我想邀请兰特先生在方便的时候,来郧城市做客”

    说到这里,胡晨阳还用英文向兰特发出邀请:“市长先生,郧城欢迎您”

    兰特表示了感谢,随后道:“感谢市长先生盛情邀请,我本人也很想访问贵市,亲自向市长先生讨教华夏功夫,不过,我要请市长先生谅解:如果我要去贵市访问,我得先向企业募捐,等我落实了企业的赞助之后,才可能安排出访的行程这是因为,我作为桥港市市长,我所有的办公费用,都来自市民的纳税钱,我得对纳税人负责”

    兰特的这段话,其实是隐藏着一个陷阱的,暗指你们华夏的官员或许可以公费出访,而我做为一个美国的市长,是不可能随意公费出访的

    胡晨阳微笑道:“我听说,康涅狄格州是一个‘军火之州’,兰特先生曾经担任过州议员,如果兰特先生能从一个大军火商那里拉到赞助,那岂不是周游世界都没有问题了?”

    这个回答很妙,同样暗藏机锋,讥讽美国的政客其实就是军火商的利益代言人

    兰特笑了:“OK,OK,我可以试试”随即,兰特话锋一转,谈到:“我在担任康涅狄格州州议员时,曾经有机会访问过贵国的首都,还到过经济特区,所到之处,我有一个深刻的印象:你们整个华夏就好象是一个大工地,到处都在建高楼我有二个问题,第一,为什么今天的华夏,好象一下就爆发出了那么大的建设热情?这种热情是怎么激发出来的?第二,你们的城市,怎么有那么多的钱盖高楼大厦?”

    这二个问题,同样不好回答,考验着胡晨阳的政治智慧和应对能力

    胡晨阳答道:“上世纪七十年代末,我们国家实行了改革开放,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才全面激发出了你所说的建设热情,用我们总设计师的话说,就是坚持发展是硬道理,这是一种全党共识,全民共识,从zhōng yāng到地方,从国家领导人到普通农民都坚信不移”

    等尤可佳翻译完这段话以后,胡晨阳接着道:“至于城市建设资金,这个比较复杂,各有各的招术有国家财政拨款,也有银行贷款,还有自筹资金,甚至还有老百姓的集资、捐款比如,我们建一座桥,建一条高公路,就可以向银行贷款,建成以后可以设收费站,收来的钱,可以还贷,还可以去建设的道路和桥梁这种收费还贷方式,我听说你们美国早期发展中也是有的?”

    说到这里,胡晨阳又巧妙地把球踢回给了兰特

    兰特道:“是的,美国的发展中是有过这种情况”

    经过这次交锋,接下来的市长交流倒是朝着务实的方向走了

    谈到城市发展,兰特建议:“你们的国家历史十分悠久,但是现代城市的发展历史却相对较短,美国则恰恰相反比如我们桥港市成立于1836年,已经160多年了在过去的发展中,也是有过经验教训的希望这些经验教训能够对贵市起到一些借鉴作用比如城市道路交通问题美国人对发动机非常痴迷,美国文化中对汽车有一种很深的依赖,但如果你们也像美国那样进行汽车消费的话,交通拥堵就可能成为大问题,因为你们的人口是美国的数倍另一方面,美国城市在发展过程中意识到,不要随意人为地改变土地本身的特xìng和其他自然属xìng”

    胡晨阳道:“感谢兰特先生的宝贵意见刚才兰特先生提到不要随意人为地改变土地本身的特xìng,我想请问兰特先生:桥港市有没有遇到土地不足的矛盾?你们又是如何解决这一矛盾的?”

    兰特答道:“我想,任何城市都会遇到土地不足的矛盾,所以,我们对有限的城市土地的利用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我们的做法是在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的基础上,尽量减少车辆的使用,降低机动车对道路资源的占用当然,你们也知道,我们美国的人口密度比你们低很多,所以,相对来说,我们遇到的土地不足的矛盾,要小得多”

    “是这样”胡晨阳道,“我们郧城市是一个山区城市,城市要发展,土地不足的矛盾十分突出,对此,我们不仅仅是要利用好有限的土地,我们还要改造土地也就是说,我们要将一些山坡、沟壑改造成平地,供城市发展,在这方面,我们正在做一些尝试,对于缓解城市土地不足,是有成效的,也因此,我们也认识到:在我们国内,尤其是山区城市,对于一些重型挖掘设备,有很大的需求,如果桥港市有生产重型挖掘设备的企业,欢迎与我们合作”

    听了这话,兰特顿时眉开眼笑:“我们兰特市就有一家重型挖掘设备企业,叫卡特彼勒,我希望能为这家企业与你们的合作牵线搭桥”

    胡晨阳微笑道:“谢谢,希望兰特市长能率领贵市的企业家来郧城访问,郧城欢迎你们”

    这时,尤可佳插话道:“看来,兰特市长访问郧城市的费用也能解决了?”

    大家都笑了

    ……

    这次中美市长的隔洋对话,总的来说,进行得很顺利,过程也很jīng彩,双方增进了了解,也找到了合作的机会

    节目制作完成以后,张效勇高兴地道:“很好比我预想得还要好”

    张效勇还道:“今天那个美国佬是玩了点心机的,特别是那个什么纳税人的说法,他是希望你慷慨大方一下,承担他的出访费用以前的节目就出过这样的问题,结果,我们那位慷慨的市长让网民骂个半死,搞得我们都有压力”

    胡晨阳道:“这个兰特不是普通的市长,他像是一个政客,所以,我也是特别小心”

    “好”张效勇道,“这期节目,我看没什么问题,二个字:jīng彩”

    节目播出以后,在国内也产生了不错的反响,有人还将视频放到网上,戏称胡晨阳是“功夫市长”

    省里面对胡晨阳在央视的表现也很满意

    胡晨阳甚至还收到了俞小佳的电话,电话里,俞小佳道:“胡晨阳,你在央视的表现真是不错,可圈可点”

    胡晨阳道:“谢谢”

    俞小佳道:“我爸也看了这期节目,你知道他说啥了?”

    “说啥了?”

    “他说,下手晚了,让刘家麟捷足先登”

    胡晨阳心里一热:“谢谢俞书记”

    “就不谢我?”

    “当然,也谢谢你有时间来郧城市玩,我陪你上武当山”

    俞小佳道:“我不想上武当山,我倒是很想念一个地方”

    “什么地方?”

    “你猜?”

    “猜不出”

    “猜猜看嘛”

    胡晨阳没办法,只好猜:“井冈山?”

    “错”

    “滕王阁?”

    “再猜”

    胡晨阳心里一动;“山谷温泉?”

    小佳没有作声,随即,电话也挂了

    胡晨阳一怔,轻叹了一声(未完待续)

    百度搜索泡书阅读最最全的小说 ///

第七十六章 母校的邀请

    胡晨阳在央视的表现,也在鄂省政坛产生了较大反响,许多人不得不在心里承认:这位全省最年轻的地市级一把手,能力、背景都摆在那,若与此人联手,会是个强援;若与此人交恶,也必是强劲对手

    上次,武大校长方成泽在省委党校参加武汉经济圈研讨会时,就注意到了胡晨阳,还邀请胡晨阳回母校看看,最好是给师弟师妹们作个励志报告什么的

    当时,胡晨阳很委婉地谢绝了

    其实,那次方成泽也就是一个临时提议,没太当真,胡晨阳既然谢绝,方成泽也就没有勉强

    这回,胡晨阳的“惊艳”表现,不光是引起了方成泽的注意,是受到了校内许多师生的关注,尤其是文科院的师生这些年,理科似乎有全面压倒文科的趋势,有人甚至还“研究”过上一届和这一届zhōng yāng政治局“九巨头”的学历,也是学理科的占据压倒xìng优势啊

    现在,胡晨阳的例子,提醒人们:学文科的,照样能够大有作为啊

    在校务会上,文科院院长蒋培元率先提到了胡晨阳:“最近,大家都比较关注一个人:胡晨阳,他是我们武大中文系毕业的,好象今年还不到35岁,已经是正厅了,能力突出,口碑也相当不错,我觉得,胡晨阳现象,很有典型意义,他的成长经历,对文科生会是一个激励”

    方成泽道:“蒋老师说得不错,上次我也跟胡晨阳提过,邀请他给同学们上一课,讲讲他的成长经历,这小子不上钩啊”

    大家都笑了

    蒋培元道:“这个我来对付他”

    ……

    蒋培元做得很绝:他让人写了个海报:

    主题:胡晨阳校友报告会

    主讲人:胡晨阳郧城市人民zhèng fǔ市长武大中文系九二届毕业生

    蒋培元让文科院刘副院长带着胡晨阳在武大时的班主任黎老师一块去郧城市找胡晨阳黎老师开口就作检讨:听说学校要邀请胡市长来学校作报告,自己很兴奋,安排学生会的同学写了海报,谁知做海报的同学太心急,自作主张把海报贴出去了,这个责任,主要由我当老师的来负,怪我自己不说清楚请胡晨阳看在母校和老师的份上帮老师“救场子”

    这其实就是逼胡晨阳“就范”了,胡晨阳有些无奈,只好答应“救场子”

    接下来,刘副院长还与胡晨阳商量了一些细节问题就报告会的内容,作了些商谈,总的基调就是励志,尤其是激励那些有志从政的学弟学妹们扎实走好人生的第一步

    刘副院长还颇为神秘地道:“胡晨阳同学,到时学校还会给你一份惊喜”

    ……

    报告会之前,武汉大学校长方成泽等领导会见了胡晨阳

    方成泽道:“胡晨阳同学,欢迎你回母校”

    胡晨阳笑道:“感谢方校长,感谢母校”

    方成泽道:“学校决定聘请你为武大兼职教授”

    这大概就是此前刘副院长所说的“惊喜”了

    胡晨阳道:“感谢母校的信任”

    ……

    报告会由武大文科院院长蒋培元主持,首先举行受聘仪式方成泽校长亲自给胡晨阳颁发了武汉大学兼职教授荣誉证书他代表学校对胡晨阳市长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他表示,武汉大学作为国家首批“211”工程院校拥有强大的科研实力和师资力量,培养了众多优秀校友作为其中的一份子,胡晨阳市长来到母校是一片难能可贵的赤子之情,令人感动

    胡晨阳也发表了受聘感言,表示非常感谢母校给予自己的这份特殊礼遇,同时也感到了肩头的责任,只有努力把郧城市的工作做好,让郧城市发展得快一些,好一些,才是对母校最好的回报”

    随后,胡晨阳做了题为《投身基层一线,创造jīng彩人生》的报告

    胡晨阳首先道:“学校让我跟同学们谈谈我的从政经历,其实,我也是因为一个偶然的原因,才走上从政道路的,我们那批同学,有很多人都在从事媒体工作,刚毕业时,我也是在一家报社实习,是因为在采访中,跟一位县委书记认识了,他建议我去做公务员,就因为这个原因,我才选择了从政,那时候,我想得很简单:我是一个农民的儿子,在我父母眼里,乡长就是‘高干’了,现在,有一位欣赏自己的县委书记罩着,挺幸运的”

    这个开场白,很真实,很随意,也很亲切,一下就抓住了大家

    胡晨阳接着道:“然而,等到我真正参加工作了,那位县委书记见都不见我,只让人通知我:下乡镇结果,我只好卷铺盖去了乡镇,而且是到县里最穷的一个乡镇,经常发工资不出,没钱吃饭时,我就下乡,在村干部家混吃混喝那个时候,一个武大的高材生到乡镇去工作,还是比较稀罕的,有的村干部甚至问我是不是在学校表现不好?落得到乡镇来混rì子的下场?”

    同学们都笑了,甚至鼓掌,他们平时听惯了、听腻了“说教”,胡晨阳这种有点自揭“糗事”的风格,很对他们的胃口

    胡晨阳道:“其实,正是这段在乡镇工作的经历,让我迅成熟了起来……”

    胡晨阳还结合当乡镇书记时,尝试推广第一批驻村指导员的故事,他说:“现在看来,受当时条件的制约,乡里的第一批驻村指导员的文化水平是偏低的,那时我就想:如果我手里有一批大学生该有多好啊”

    最后,胡晨阳总结道:“投身基层是从政的第一步,而基层,对于一个人的成长是非常重要的,基层一线才是你真正了解国情、砥砺品格的第一课堂,也是你增长才干、成就事业的广阔舞台和必由之路”

    整个报告,“说教”的不多,就是谈做事、做人,让大家听得很舒服,也很受启发

    随后是胡晨阳与同学们的“互动”

    有学生提问:“胡市长,在央视与美国市长对话时,你打了一套太极拳真是太棒了,网上有人称是‘功夫市长’,我想请问你:你是什么时候学会打太极拳的?”

    大家都笑了

    胡晨阳微笑道:“我也是到郧城市工作以后,才学会打太极拳的因为我觉得,郧城市是武当太极拳的发祥地,我身为郧城市长,当然要弘扬太极文化,谁让我是郧城市长呢?如果我是登封市长或许,我就应该学学少林拳了”

    同学们大笑,鼓掌

    有同学说:“我觉得,在基层一线苦一点、累一点倒不怕,就是不愿意看别人的脸sè你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胡晨阳微笑道:“谁也不愿意看别人的脸sè但是,什么叫看别人的脸sè?这个每个人有不同的理解人无完人,这个概念也适用于长辈和领导比如我们在家里,你是如何跟父母、长辈相处的?父母、长辈的每一句话、做的每一件事,是不是都正确无比?不可能?那你是不是觉得,你是在看父母、长辈的脸sè?你不会这么看?有时,我们不妨把领导、同事当成自己的长辈去尊重,你把自己当成晚辈好了,不是有句话叫装孙子么,孙子就是晚辈”

    同学们大笑,这个很有意思,风趣中又含有道理

    有位戴眼镜的同学站起来道:“胡市长,我是你的赣源老乡”

    “哦,赣源老表啊”胡晨阳回应道

    “是的老表你好我的问题是:你讲了很多在基层一线的事情,确实很有道理,但是,你毕竟是成功者,事实上,你现在已经达到了比较高的一个层次了,我想问的是,如果你没有达到今天的层次,你会一辈子默默坚持在基层一线吗?”

    这个问题也激起了同学们的掌声

    胡晨阳道:“这个问题问得好权力体系,实际上是一个金字塔,越到上面,人越少并不是所有人都能达到权力的高层,基层是权力的底层,基层是人生的第一步,也可能是第二步、第三步甚至N多步,事实上,我认识很多基层的老同志,他们由于这样、那样的原因,一辈子都是普通干部,收入不高,自己对自己都大满意,用某些人的标准,他们可能活得比较失败,这里面,有客观的原因,也有主观的原因,我觉得应该多从自身找原因同学们要有信心:作为一个武大学子,只要你扎实做事,低调做人,不会被埋没在基层的,老实人终究不会吃亏”

    还有一位同学问:“胡市长,你离开乡镇以后,是到县委办当了秘书,也就是搞材料,搞材料这工作,好干吗?”

    “不好干”胡晨阳道,“搞材料很辛苦的,我们搞材料的给自己编了个段子,我说给你听哈:起得最早的,是写材料和收破烂的;睡得最晚的,是写材料和按摩店的;不能按时吃饭,是写材料和要饭的;不能出差错是写材料和发shè卫星火箭的……”

    这段顺口溜,逗得大家哄然大笑

    有位同学道:“胡市长,你也是学文科的,是我们的师兄,大家都说,这年头学文科的很难混,大到就业,小到谈恋爱,都被学理科的压倒了,请问你怎么看?”

    这个提问又博得了大家的笑声和掌声

    胡晨阳微笑道:“真是这样吗?我觉得,文科生,至少比理科生有扎实的文学功底啊,在情感上也浪漫啊,就业难一点也就罢了,怎么在谈恋爱方面也吃亏呢?这个有点说不通啊”

    大家都笑

    胡晨阳却是一本正经:“其实,我也挺佩服理科学生的,因为我觉得大多数理科生,比我们文科生学习上要优秀也刻苦一点,这想,这才是理科压倒文科的真正原因有一件事,让我至今难忘:记得有一次,我在咱们学校珞咖山图书馆看书,有一位理科女生,坐在我对面,她看了半天书,累了,不知不觉趴在桌上睡着了,睡了大概那么五分钟,然后,她就醒了,挣扎着坐起来,还拿出了一面小镜子,凝视了一下自己,然后说道:看看你长得不漂亮,还不好好读书,以后怎么办?说完,她又jīng神抖擞了”

    同学们大笑,鼓掌

    胡晨阳这才道:“开个玩笑我在燕京大学读研究生时,燕大的老师跟我们说过一句话,他说,燕大是一个背景,对于一批批的燕大人来说,燕大对他们的恩泽既表现为她曾经给了他们知识,给了他们人品,给了他们前行的方向,又表现为她始终作为一道背景,永远地矗立在他们身后的苍茫之中……”

    同学们思考着

    胡晨阳道:“我想,这句话同样也适合武大,武大也是一个背景,背景会激发我们的自豪感,会激励我们奋发有为,会给予我们力量,但同时,也提醒与鞭策着我们,要求我们做得好,优秀一些,作为武大学子,不论你是文科生,还是理科生,我们任何个人都无权骄傲,有权骄傲的永远只能是我们身后的武大”(未完待续)

    百度搜索泡书阅读最最全的小说 ///

第七十七章 唐际中教授

    十多年前,胡晨阳在武大读书时,因为对历史的偏好,常常去“蹭”武大历史系教授唐际中老师的课

    那时,唐老因为已经过了退休年龄,已经不怎么开大课了,主要是带几个历史系研究生,唐老家也经常是不锁门的,想要向唐老求教的学生,门一推就直接进门了

    胡晨阳就这样,经常混在几个历史系研究生中,听唐老和学生一块畅谈历史,尤其是点评曾国藩

    唐老是国内知名的历史学家,尤其是在研究曾国藩上,成就卓著,是武大的标志xìng人物之一

    参加完了武大报告会后,胡晨阳在黎老师陪同下,去看望了已经搬家的唐老

    去的路上,黎老师告诉胡晨阳,唐师母已经过世了,这几年,唐老很孤独

    唐老已经将快八十岁了,桃李满天下,但他并没有忘记胡晨阳当年,他很喜欢这个赣源省农村出来的孩子,在他看来,这小子早晚会是自己的学生唐老还多次勉励胡晨阳:“农家多出异材”,普通人家出来的孩子,照样可以成大事,获高位,享大名,改变命运的关键在于自我奋斗曾国藩成为后世榜样的根本原因就在这里,他的成功激励了千千万万没有依傍、没有靠山、没有财富的普通人家的子弟的上进心自曾国藩之后,湖湘英才辈出,无不受到曾国藩的影响

    这些话,每每让胡晨阳热血沸腾

    没想到胡晨阳毕业以后,居然没考研究生,急急忙忙参加工作了这自然令唐老很失望,老人家第一次对胡晨阳发了脾气让胡晨阳再也别登他家的门

    当胡晨阳和黎老师出现在唐老家里时,唐老还是认出了胡晨阳,心情有点复杂:“你来啦?”

    胡晨阳很是恭敬地道:“唐老,对不起”

    开口便是“对不起”,说明这小子还一直为当年的事存着一份歉疚,这让唐老的心有些软,这小子能有这个态度,已经不错了其实一个年轻人不愿意钻进历史的故纸堆里,又有什么错?就自己带的那些研究生,不也有不少人中途改行了?

    黎老师道:“唐老,胡晨阳现在已经是我们武大的兼职教授了?”

    “哦?”唐老有些意外“你不是郧城市长吗?”

    胡晨阳一听,心里一热看来,唐老是知道他的情况的,老人家并没有忘记他啊

    坐下以后,一个小女孩过来给客人泡茶

    唐老问胡晨阳:“后来你有没有去考研?”

    胡晨阳道:“参加工作后,读了个在职研究生,燕大经济管理学院,导师是董君辅”

    唐老点点头:“好总算还读了个研”

    胡晨阳陪着笑笑:“是,要不没脸来见您了”

    唐老一摆手:“哎,其实你也没啥错,我还记得你当时说,家里很穷,能供你读中学,都已经是很不容易了,所以,想先参加工作

    “是”胡晨阳很感动,对黎老师道:“您看,唐老还记着这事”

    黎老师也道:“是啊,可见唐老对你是很器重的”

    说罢,黎老师对唐老道:“唐老,胡晨阳没学历史,您是少了个弟子,不过,郧城市人民可是多了个好市长”

    “哎,”胡晨阳赶紧道,“我也算不上是什么好市长”

    “这话说对了,”唐老道,“‘政声人去后,民意闲谈中’,是不是好市长,让老百姓去说,让历史,让后人去评说”

    黎老师伸出大姆指:“高唐老不愧是搞历史的”

    老人脸上这才有了些轻松的笑容

    胡晨阳道:“唐老98年出的《曾国藩家书点评》,我有收藏,不知后面又出过什么作?”

    老人摇头:“也就是那本了,我老了,眼睛也不行了,现在,最多也就是帮学生写写序言了”

    胡晨阳道:“今天来看望唐老,其实也是想请教您几个有关曾国藩的问题”

    唐老道:“想问什么?”

    胡晨阳道:“第一个,是关于曾国藩的功业,也就是平定太平天国,可是,太平天国算不算农民起义?如果算,农民起义的本质上就是官逼民反,是有正当xìng的这就矛盾了,一个镇压农民起义的刽子手,哪里谈得上功业?”

    唐老道:“这个问题,我的学生无数次地问过我,也是我一直在思考的问题我认为,要回答这个问题,不光是要解决太平天国是不是农民起义的问题,还得解决如何评判农民起义的问题,否则,太平天国的问题,曾国藩的功业问题,永远也得不出一个有说服力的结论”

    胡晨阳心里一动:“您是说,对农民起义的评价都要重认识?”

    “是的”唐老肯定地说

    胡晨阳思考着,领悟着唐老的用意

    唐老道:“好,我就从太平天国说起,说它是农民起义,也不是没有道理,那么多劳苦大众加入了它的队伍,这不是农民起义又是什么?然而,这是一种怎样的农民起义呢?它给华夏社会又造成了什么样的灾难xìng后果呢?在政治上,太平军也喊出了‘均贫富’的口号,但实际上呢?在他们所控制的区域,根本就没有改变封建土地所有权,没有取消封建地租剥削,‘一切皆仍旧章’,其税租甚至比清zhèng fǔ收得还多,不交就杀人,无需审判,说杀就杀,也没什么秋后问斩,典型的暴力政权,这样的政权,比旧政权又好在那里呢?再看太平天国的几个主要领袖,天王洪秀全东王杨秀清之流,都是些帝王权yù熏心的野心家、yīn谋家,**,内斗互相杀戮因为太平天国,全国死了至少七千万人,华夏在世界上原本还算领先的经济地位也急剧下滑,就此一蹶不振,这种所谓的农民起义,值得肯定和歌颂吗?”

    这时,黎老师插话道:“所以有人说,不应该将太平天国定位为农民起义而应该看作是邪教暴乱?”

    唐老道:“邪教暴乱?这就有点妖魔化了其实,农民起义也好,邪教暴乱也好,对统治者来说它都要检讨自身,究竟是出了什么问题,才会出现这种全国失控的局面?”

    到这时,胡晨阳其实已经听出了唐老的意思,他并不赞成“妖魔化”太平天国同时,也不赞成过度美化农民起义

    果然,唐老道:“政治家们为了达到自己的政治目的,对于太平天国的评价总是按照对自己有利无利来作评判的,或者妖魔化或者过度美化,我不赞成这样做我主张看结果,从结果看:不光是太平天国,任何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运动,对社会经济、人口的破坏都是巨大的,而对于封建政治制度的改变,却微乎其微,不要说那些失败了的农民起义,就是成功了,又能如何?朱元章算是成功了,李自成也成功了一大半,那又怎么样?‘总把桃换旧符’,换的不是制度,是政权,是皇帝,如此而已”

    胡晨阳道:“唐老的意思,我懂了”

    “懂了就好”唐老道:“这个话题不宜多说,点到为止,呵呵”

    胡晨阳道:“好,再请教一个问题,曾国藩镇压民太平天国以后,有人劝他把握机会做皇帝,这种‘登顶’的诱惑,对他真的没有吸引力吗?”

    “没有”唐老道,“要知道,曾国藩此人,是华夏传统的主流文化培养出来的成功者,在人生态度上,就是‘三立’,立德,立功,立言,也叫做‘三不朽’,要在这三方面有所成就,并不需要做皇帝要说机会,三国时的诸葛亮比曾国藩有机会做皇帝,诸葛亮做了吗?没有,如果做了,历史就不是这么评价他了,可能比曹cāo还不如”

    胡晨阳道:“也是”

    唐老道:“曾国藩达到了很高的人格境界,可以说是‘内圣外王’,何谓‘内圣’?是心中充满圣人的学问和道德,并以此塑造自己的内心世界;何谓‘外王’?就是施王政,行王道,也叫仁义之政,仁义之道,曾国藩平定太平天国之乱后,既没有选择做皇帝,也没有激流勇通,而是顶着压力、硬着头皮做事,兴科举,办洋务,送优秀子弟出洋留学,将混乱了十四年之久的社会重纳入正轨,使东南十四省的老百姓重有一个安定的生活环境,这是百姓的幸运,也是曾国藩本人的幸运,成就了他的内圣外王,历史上,能做到这一点的,寥寥无几啊”

    说到这里,唐老看了胡晨阳一眼,道:“官员都讲政绩,政绩是外在的东西,是属于‘外王’那一部分的,没有内圣,何来‘外王’?那么,曾国藩的内圣,jīng华的东西是什么?其实就是四个字,‘修、立、储、养’,也就是修身,立志,储备才干,培养声望曾国藩的才干,是儒法道三家并用,所以他能左右逢源,这个很厉害,曾国藩绝对不是一个食古不化的书呆子,做人做事,他比诸葛亮做得还好”

    听了唐老的话,胡晨阳又有热血沸腾的感觉

    唐老又道:“晨阳啊,十多年前,你就对曾国藩感兴趣,今天,你已经是从政之人,仍然如此关注曾国藩,我很高兴有人说,我唐际中是曾国藩的‘异代知己’,这个说法,我比较认同,哈哈所以,我也想跟你说:历史上,内圣外王的政治家,有,不多,诸葛亮算一个,曾国藩算一个,周总理也算一个,建议你好好研究他们,也成为他们的‘异代知己’,或许,你会因此而得到一些政治智慧和道德勇气”

    胡晨阳郑重道:“我记住了”

    ……

    从唐老家出来时,黎老师道:“晨阳,唐老对你期望很高啊,内圣外王”

    胡晨阳道:“十多年前,我没成为唐老的先生,让他很失望,我至今都很内疚”

    黎老师道:“其实,你的选择是对的建国后,太祖要是多研究一点经济学,少研究一点24史,恐怕会少搞一些政治运动?”

    胡晨阳微笑道:“黎老师也很开放啊”(未完待续)

    百度搜索泡书阅读最最全的小说 ///

第七十八章 枪击案破了(上)

    胡晨阳这次回母校,有几个在省里的老同学得到消息,约他“小聚”一下,其实,对于同学聚会这种事,胡晨阳并不热心,但是,人家找上你了,再推托似乎也不大好,就在胡晨阳有点迟疑时,接到市公安局长戴有光的电话,电话里,戴有光兴奋地道:“晨阳市长,枪击案破了”

    胡晨阳听了,当然也高兴,立即追问:“谁干的?”

    戴有光道:“还有谁?就是盛龙手下的人干的,已经交待了,不过,他们说,这事跟盛龙无关,是他们自作主张,想要赶走黄一虎”

    胡晨阳道:“这些已经不重要了,案子破了就好”

    “是”戴有光道,“据他们交待,李振江确实跟盛龙公司有一定的关系,是准备参与入股分红的,不过,大概李振江也没想到盛龙公司那么快就让黄一虎给搞垮了,所以,李振江倒是没有陷得太深”

    胡晨阳道:“我现在在省里,马上赶回来,晚上,我们聚一聚”

    “好”

    ……

    回市里之前,胡晨阳去见了刘家麟

    刘部长对胡晨阳担任郧城市长后的总体表现还是满意的,如果说有什么不足的方面,那也就是有人跟他反映:胡晨阳做事还是太急了些,不大尊重老同志,还有人说他不尊重红玉书记

    为此,刘家麟还提醒过胡晨阳,同时也跟乔树军说了这事

    为了这事,树军在五一期间还专门去了一趟郧城市,也是想借这次休假,跟红玉书记实际接触一下看看她是不是真的跟胡晨阳关系紧张

    事实上,红玉书记跟胡晨阳的关系还不错,一方面,胡晨阳还是比较尊重红玉书记的,另一方面,红玉书记也是一个比较识大体的人

    树军认为:红玉书记的态度挺真诚的,不象是在忽悠

    显然,有人在向刘部长汇报时夸大其词了

    树军把她了解到的情况向刘部长反馈了,刘部长也就放心了

    现在,枪击案破了,事实证明调整郧南 县班子是对的现在,胡晨阳有底气了,正好借这个机会,好好跟刘部长再解释一下

    胡晨阳把枪击案的起因和最进展情况向刘部长汇报以后,重点谈到了市委组织部长谢大仲还特别谈到了赵老对谢大仲的评价

    谢大仲有问题,胡晨阳是相信的,只是,真要查处谢大仲也要慎重,这里有几方面的原因:除了级别较高谢大仲还是市委组织部长,一个很特殊的岗位也算是刘部长的下属,下面的组织部长出了问题,红玉书记和省委组织部脸面都不好看

    倒不是说刘家麟就会官官相护,但是,在动谢大仲之前,先跟刘部长汇报一下,听听他的意见,总是应该的

    果然,听了胡晨阳的汇报之后,刘家麟沉默了

    以胡晨阳对刘部长的了解,刘部长个人还是比较过硬的,如果他有顾虑,那一定是在考虑省里的关系

    一个人能爬到市委组织部长的位置,在省里肯定是有一些关系的

    果然,刘部长道:“谢大仲这个人,跟姚重远关系不错”

    姚重远,原副省长,现任省人大副主任,而且排位比较靠前,同时还是省人大党组成员

    在官场,最忌讳的就是这种盘根错节的关系,动谢大仲很简单,但要动到了他背后的关系网,情况就复杂了谢大仲后面有姚重远,姚重远后面又有他的关系

    胡晨阳也相信,刘部长提到姚重远,未必真就是怕了姚重远,只是,在动谢大仲之前,把他的关系网搞清楚,把可能触动到的人搞清楚,还是有必要的,这也正是乔光荣一再要求的“谋定而后动”

    而且,胡晨阳相信,刘部长在采取行动之前,一定会跟乔光荣打招呼,要么不动,一旦动了,那就是狠招,几乎不给对手反击的余地

    以前,乔光荣和刘家麟在赣源省就是这样做的那时,胡晨阳的职位还比较低,轮不到他参与谋划

    现在,胡晨阳也到正地级了,算是有资格了,他也正好可以借这件事,好好向老江湖学学

    刘部长突然问:“谢大仲跟红玉书记没有什么牵扯?”

    “应该没有”胡晨阳道,“最早,还是红玉书记提醒我要注意谢大仲的小动作”

    刘部长道:“没有就好,有的话,事情就搞大了”

    ……

    当晚,胡晨阳赶回市里,约了戴有光在“楚天酒家”吃饭

    枪击案终于破了,戴有光也松了口气,他汇报道:“我们把侦察重点放到郧南县后,在一个名叫阿珠的女人那里找到了突破口,这个阿珠是盛龙手下一个马仔的女人,掌握了一些情况,通过她,我们将那几个参与作案的人都抓获了”

    胡晨阳道:“这说明,你们当初的判断是正确的,问题就是出在郧南县嘛”

    戴有光道:“要不是有人干扰,这案子早破了”

    胡晨阳道:“盛龙真的没有参与策划?”

    “这个不好说,也可能是他手下的马仔讲义气,也可能是害怕,不敢说,会搞清楚的”

    胡晨阳道:“把情况搞清楚就行”

    戴有光道:“晨阳市长,查下去,可能会牵扯出盛龙背后的人呢”

    胡晨阳道:“查,只要有证据,没什么好担心的”

    戴有光要的就是这句话,枪击案搞得他也挺憋气的,自然是不想放过某些人

    两人还没吃完饭,胡晨阳就接到市委组织部长谢大仲的电话语气很是亲热:“晨阳市长,我大仲啊”

    胡晨阳道:“哦,大仲同志,你好”

    “呵呵胡市长出任武大教授,可喜可贺”

    “呵呵,谢谢,消息这么灵通啊?”

    “那当然哎,我得为你庆贺一下,有时间吗?出来喝杯茶?”

    胡晨阳道:“有时间啊”

    “那好,8点钟,我们一茶天地见?”

    “好啊”

    ……

    “一茶天地”在“车城大厦”里面这座大厦,也算是郧城市的标志xìng建设之一,里面有不少私营公司,也有些娱乐场所酒店、歌厅、桑拿、足疗、茶楼,一应俱全,晚上比白天还热闹

    谢大仲在一间名为“西江月”的茶室等候胡晨阳

    谢大仲道:“我这人爱好不多,喝茶算是一个,呵呵”

    胡晨阳道:“这地方我来过几次还不错,尤其是包厢的名字,都是些词牌名,还都带了个水字旁是动了脑筋的”

    “是吗?”谢大仲道:“来了这么多次,我还真没注意这个我得看看”

    结果,谢大仲还饶有兴趣地起身出了包厢把楼楼所有的包厢名称都看了一遍:忆江南、沁园chūn、金浮图、雨淋铃、浪淘沙、清和风、深院月、淡黄柳、潇湘曲……

    果然都有一个带水字偏旁的字

    回到包厢,谢大仲叹道:“胡市长厉害,善于发现常人难以发现的东西,厉害”

    胡晨阳微笑道:“哪里,我也是听这家茶店的老板说的据他说,为了给茶楼包厢取名,还请教了高人”

    “高人”谢大仲道,“各行各业都有高人,好比做饭,我老婆做了一辈子饭,她也只是个家庭主妇的水平,而饭店的厨师,人家年纪轻轻,就能达到一级甚至特级厨师的水准,这个,不服不行啊”

    胡晨阳笑道:“厨师分级别,我还能理解,据说作家也分级别,我就有点搞不懂了,什么一级作家,二级作家,如果级别代表水平的话,你一级作家写出来的东西是不是就应该比三级作家写的东西要高出几个档次?”

    两人就这样闲聊,甚至有些相互“迎合”,共同“创造”着一种适宜喝茶的气氛

    对谢大仲来说,本来就很想与胡市长交好,因为李振江的事,他跟胡市长产生了分歧,这是谢大仲极不愿意看到的,他很清楚,红玉书记来郧城市,是来镀金的,差不多了就要走的,不可能长期呆在郧城市,而胡晨阳既然来了郧城市,少说也要干满一届,那就是五年,如果再做一任书记,那就是十年,十年啊,如果他不信任你、不重用你,甚至还有意无意压着你,那你还有什么前途可言?

    一想到胡市长有可能在郧城市呆上十年,谢大仲心里就很不是滋味,人生有几个十年?

    官场上,谁要是“空转”十年,这辈子还有什么搞头?

    谢大仲觉得,就是不为自己,为了那些紧跟自己的下属的前途,也得跟胡晨阳搞好关系啊

    这些rì子,谢大仲总想找个机会跟胡市长缓和一下关系,也做了些尝试,只是,胡市长并没有积极回应,当然,也没有生硬地拒绝,总之,两人之间,是那种有些客客气气的关系,彼此都有些小心,

    谢大仲知道,这种客客气气的关系,这种彼此间的“小心”,本身就不正常,谢大仲自己就是一个领导干部,太知道领导的心思了,领导对谁客气,那并不是好事,他骂你,甚至朝着你屁股狠狠揣上一、二脚,那才叫关系好呢

    胡市长对他的这种客气,说明他不信任你,甚至防着你呢

    不过,今天胡市长的态度不错,不但答应了来喝茶,言谈话语间,还透着有跟自己交好的意思,这让谢大仲很高兴

    心里一高兴,谢大仲兴致就高了,道:“胡市长,这个车城大厦,是服务一条龙,胡市长没有没兴趣去唱歌啊?”

    这当然是一种试探,如同《水浒》里的王婆教唆西门庆如何一步步勾引“小潘”,讲究个“前戏”,喝茶是“前戏”,唱歌也是“前戏”(未完待续)

    百度搜索泡书阅读最最全的小说 ///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net/r7109/ 第一时间欣赏官僚最新章节! 作者:大虚无痕所写的《官僚》为转载作品,官僚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官僚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官僚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官僚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官僚介绍:
所谓“官僚”,是由二部分人组成的,一为“官”,二为“僚”。晚清三大名臣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左、李二人均当过曾国藩的幕僚,后来都抓住了机遇,由“僚”成功转型为“官”,且权势滔天。
农家子弟胡晨阳的仕途从“幕僚”开始,初入官场,顺风顺水,不料想风云突变,“靠山”倒了,自己被打入冷宫,标上了“永世不得翻身”的签识,但他怎甘蛰伏谷底?且看一个小人物是如何掌控自己的命运仕途,如何玩转官场,如何成为一个比贪官更贪、比奸臣更奸的好官……
得人心者得天下!
(本站郑重提醒:本故事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切勿模仿。)官僚已经完结,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官僚,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官僚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