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氏野马呼图(四)
这年夏天,卡拉麦里荒漠出现了旱情,水洼和湖泊的淡水,几乎都蒸发完了,荒漠上所有的野生动物,都面临着极大的生存威胁。
大多数时候,野驴群在头驴的带领下,会找到芦苇深处的湿地,然后带着公驴开始挖井水,倒能解决整个野驴群的饮水问题。
有些时候,由于一时找不到芦苇湿地,野驴群为了生存下去,只得饮用咸涩的盐泉水,呼图第一次喝盐泉水时,简直感觉到难以下咽,但经过几次干渴的折磨后,也就适应了。
随着旱情的进一步加剧,成年的野驴尚可以吃干枯的黄草,而呼图和那些幼驴,由于没有嫩草可以采食,个个都变得消瘦了,使头驴和母驴一筹莫展。
这个时候,老母驴主动提出来,说自己愿意解决这个难题。
老母驴把群里的公驴,带到了沙鼠的洞穴前,让公驴像挖井一样,挖开洞穴。
呼图和其它野驴一样,不知道老母驴的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都好奇地想一探究竟,看看老母驴到底有什么高招,能解决呼图和幼驴的采食问题。
挖开洞穴后,野驴群才发现,沙鼠的洞里塞满了草叶和种子,往往一个洞群里面,足足贮存了一百多公斤的草叶和种子。
原来,沙鼠有贮存食物的习惯,而且一年还有两次。
上半年,为了防止阳光烤焦草叶和种子,夏初就开始贮存了,以备盛夏时食用;下半年,为了越冬,沙鼠跟其它冬眠的啮齿动物一样,秋天开始贮存草叶和种子。
在老母驴的帮助下,野驴通过挖掘沙鼠洞穴,轻松地解决了野图和幼驴的食物问题,野驴群也安然挺过了旱季。
冬天来了,大多数鸟儿向南迁徙了,聒噪的旱獭,也躲进洞穴开始冬眠,卡拉麦里荒漠白茫茫的一片,显得有些空旷寂廖。
为了度过难熬的冬季,狼群开始集结了,野驴为了应付狼群,也同步地开始集大群活动,很多原本单独活动的野驴群,结成了一百多头的大群,大家抱团取暖,以应对狼群的威胁。
晚上,野驴群休息时,头驴会派出好几头野驴作哨驴,哨驴在驴群四周巡视,为整个野驴群提供警戒工作。
此时,卡拉麦里荒漠上的鹅喉羚,也集成了大群,它们白天跟着野驴群吃草,晚上则紧靠着野驴群休息。
鹅喉羚这样做,是为了借助野驴强劲有力的后腿,为它们提供庇护。
当然,鹅喉羚比较警觉,一旦发现危险,哨羚的四肢像装了弹簧,高高地跃起,再开始逃跑,这无异于为野驴群提供了警报和逃跑的方向。
一天黄昏,野驴群和鹅喉羚找好避风的低洼谷地,刚准备休息,鹅喉羚哨兵便发现了一支狼群,正向它们悄悄地靠近。
鹅喉羚哨兵,立即带着鹅喉羚群和野驴群开始逃跑,哨兵那白花花的屁股,昭示着大家的逃跑方向。
逃跑过程中,成年公驴还显得很绅士,主动站了出来,让母幼病驴和鹅喉羚先走,它们留下负责断后。
呼图跟着鹅喉羚,很快就逃出来,大家横穿卡拉麦里的公路时,天已经黑了,路上的来往汽车,全都打开了车灯。
呼图跟着野驴群穿过马路后,发现鹅喉羚不见了。看更多!威信公号:hhxs665
普氏野马呼图(五)
它们掉头寻找时,才发现这些呆萌的鹅喉羚,全都站在公路上,在汽车灯光的照射下,一动也不动。
汽车快要靠近了,鹅喉羚还是不动,司机只得拼命地按喇叭。
听到刺耳的喇叭声,呆萌的鹅喉羚才反应过来,那发出怪叫的钢铁怪兽,已快撞上来了,它们赶紧弹跳起来,瞬间便越过公路,向野驴群靠了过来。
在禁猎之前,鹅喉羚的这种特性,充分被贪婪而残忍的人类利用了。它们的很多祖先,就是在强烈的灯光照射下发呆,从而死在了无情的枪口下。
不管怎么样,这些傻得有些可爱的邻居,其高度的警觉性,高超的弹跳力,给呼图留下深刻的印象。
深秋时,野马群就离开了乌伦古河,向南迁徙,回到了卡拉麦里腹地,它们以雪解渴,用前蹄刨开积雪,通过采食雪下的枯草,苦苦地煎熬着。
成年野马尚且难过,更不用说群里的马驹了。
呼图和幼驴的情况,则好多了,它们也用雪来解渴,但驴群会通过刨开沙鼠的洞穴,有时还通过寻找梭梭等灌木下的风滚草,来解决食物问题。
在一个大雪纷飞的极寒之夜,野驴群遭到了十六只狼的包围,在危急关头,野驴报团取暖的优势,便显现出来了。
野驴群迅速行动起来,成年的公驴带头,与成年母驴一起,一律头朝内,屁股向外,自动地围成了一个大圆圈,将老弱幼驴、鹅喉羚护在圈内,用铁蹄筑成了一个坚不可摧的圆阵。
最后,只有七只成年野驴受了皮肉伤,野驴群就轻松地踢死了三只狼,踢伤了六只狼,其余的狼见势不好,赶紧溜了。
有一天,野驴群与呼图以前所在的野马群,偶然相遇了,呼图混在一百多头野驴群里,头马和妈妈没有发现它。
呼图没有回归野马群的意愿,但关注了野马群的状况。
由于冰雪覆盖着卡拉麦里荒漠,野马无法采食到足够的草料,很多都消瘦了,与呼图差不多大小的四只马驹,也只剩下两只了,也许是被狼群咬死的。
看到这里,呼图看了看数量庞大的野驴群,幼驴一头都没有减少,不由感到了一丝欣慰。
沉闷而萧瑟的冬天,终于要过去了,当荒漠的晚上,不断传来兔狲和草原斑猫粗野而凄厉的叫声时,卡拉麦里便拉开了春天的序幕。
兔狲和草原斑猫的叫声,确实有些瘆人,呼图听到这些狂野无掩饰的声音,真的感到有些害怕。
那些悠长而刺耳的群叫声,是兔狲和草原斑猫发情时,多只雄性为了争夺雌性,进行的声势大战。
而那些急促的惨叫声,则是雄性之间搏斗时发出的声音,其声势更让呼图胆寒。
发情时亢奋的叫声,往往暴露了兔狲和草原斑猫的行踪,狼和猞猁会循着声音,前来捕杀它们,死去的兔狲或草原斑猫,真是应了那句老话:牡丹花下死,做鬼也风流!
有些聪明的猞猁,甚至还会模仿雌性的兔狲或草原斑猫叫春的声音,从而引来很多雄性,它则躲藏在旁边,从而轻松地杀死前来相亲的雄性。
很快,卡拉麦里山上的积雪融化了,雪水到处流溢,低洼的地方积满了水,野驴群经常饮水的湖泊,也蓄满了水。
向北迁徙的鸟儿,特别是成群的沙鸡,需要休整和采食,于是将这些水洼和湖泊,当成了迁徙途中的中转站。
成群的鸟儿,像一块磁力极强的磁铁,又将兔狲、草原斑猫吸引到了水边,特别凶悍而矮胖的兔狲,本来就很擅长捕杀鸟儿,它们每天都蹲守在水边,捕杀这些可怜的过客。
在本地繁殖的很多鸟儿,也陆续回来了,鸟鸣声与气温一样,一天一天地上升,曾经空旷而寂廖的卡拉麦里荒漠,又开始热闹起来了。看更多!威信公号:hhxs665
普氏野马呼图(六)
上年冬天,救了呼图一命的老母驴,倒在了雪地上,再也没能爬起来。呼图和野驴群,不离不弃地守在老母驴旁边,直到老母驴断了气,才伤心地离开了。
后来,它们还经常到老母驴死去的地方,哀悼为野驴群做了不少贡献的长辈,直到老母驴的尸体,完全被狼和兀鹫吃掉了,变成了一堆骸骨,才没有再去。
当荒漠上的花儿,竞相绽放时,母马和母驴先后发情了,公马和公驴为了争夺交配权,整天打得不可开交,呼图作为小公马,只要见到公马和公驴开始打斗,就会不由自主地停止采食,抬起头来,目不转睛地看着双方。
恰好有一天,野驴群去湖边饮水时,呼图又见到了以前的野马群,那匹驱逐并踩伤它的头马,已不见踪影,被另一匹年轻公马取代了头马位置,这匹新加入的公马,应该是战胜并赶走了前头马。
呼图感到一丝快意的同时,也充分领略到了,成年公马之间竞争的惨酷性。
为了异性而角逐,这就是公马的成年礼,这也是先天性的本能行动。
呼图知道,自己长大以后,也会参与这种角逐和打斗。因此,在很小的时候,它就开始观摩和学习,希望自己上场的那一天,拥有更多的技巧,可以派上用场。
冬去春来,第三年的春天,呼图便三岁多了,也完全性成熟了。
在母马的发情期,它变得躁动不安,精神亢奋,没有任何食欲,只要见到远处的野马群,就会迫不及待地冲上去,嗅闻母马的体香,这一疯狂的举动,往往会遭到头马的蹄击、撕咬和驱逐。
遭到无情地打击后,再次见到野马群时,野图还是勇敢地冲上去,结果还是一样的,它又受到了攻击,只好无奈地离开野马群。
当母驴的发情期到来后,呼图和其它性成熟的小公驴一样,都遭到了头驴的驱逐,被迫离开了野驴群,开始了流浪生活。
呼图趁这个机会,加入了单身公马的俱乐部,大家一起生活,共同采食,共同抵御狼群,并苦学搏击本领。
四岁时,它开始寻找野马群的头马搏斗,虽然失败了,也受了伤,它一点也没有气馁,回到单身俱乐部后,通过一番搏斗,成了单身公马群的首领。
在当首领的这一年中,呼图接受了很多挑战,最后都胜利了,并稳稳地当了一年的公马首领。
五岁这年,它如愿以偿,战胜了一支野马群的头马,终于圈到了一支属于自己的野马群。
当上头马后,呼图与其它当上头马的公马一样,要干的头一件大事,就是杀掉前头马留下的马驹。
当然,它遭到了母马的阻拦,但呼图却毫不退让,残忍地杀掉了群里的三只马驹。
杀掉马驹后,野马群的母马很快就发情了,呼图开始与它们交配,几个月之后,它就会拥有自己的后代了。
为了保住这些马驹的性命,它还必须继续努力,不能让其它上门挑战的公马,占据它的头马位置。
呼图用它从野驴群学来的经验,教会了野马群很多的生存技巧,这让它得到了很多母马的尊重。
它的后代,性成熟以后,到了其它野马群,也会将这些生存技巧,扩散到所在的野马群去。
就这样,离开故土一百多年的普氏野马,数量越来越大,其野性和生存能力,也在慢慢地恢复和提升,变得更能适应严酷的荒漠环境了。看更多!威信公号:hhxs665
刺猬和四爪陆龟(一)
三月下旬,新疆霍城县芦草沟,向阳的山坡上,积雪已经融化,一只四爪陆龟结束冬眠,走出了洞穴,开始活动。
由于饥饿的驱使,同时也为了清除积聚在体内的寄生虫等,四爪陆龟爬到树林后,开始一边走,一边吃地上干枯的树叶。
黄昏时分,四爪陆龟已经走了不少距离,要回它原来的洞穴,路途有些远不说,还充满了危险。
意识到危险之后,四爪陆龟只得钻入一个有刺的灌木丛,准备找一个洞穴,暂时借住一个晚上。
它的运气不错,很快就找到了一个刺猬的洞穴,四爪陆龟刚钻进去,就遇上了洞穴的主人,一只愤怒的刺猬。
刺猬是夜行性动物,刚想出去觅食,见一只四爪陆龟钻入自己的洞穴,挡住了去路,于是竖起硬刺,嘴里发出“呼呼”的声音,怒不可遏地向对方冲了上去。
作为非请而入者,四爪陆龟自知理亏,赶紧将头和四肢,蜷缩在硬壳里,来保护自己。
结果,刺扎在四爪陆龟的硬壳后,又将刺猬弹了回去。
刺猬不想就此罢休,于是后退几步,鼓起浑身的硬刺,又向对方冲去。
就这样,两只可爱的动物,在狭窄的洞穴里,上演着“矛”与“盾”的滑稽大戏。
后来,刺猬实在又累又饿,还是拿四爪陆龟毫无办法,只得停下来,稍事休息了一会儿,才从趴着的四爪陆龟身上翻出洞穴,觅食去了。
刺猬的洞穴很深,又在有刺的灌木丛中,安全而舒适,四爪陆龟住了一晚上,就再也不想离开了,刺猬开始很反感,但又无法赶走四爪陆龟,后来也就慢慢地习惯了。
秋天来了,经过一个春天和夏天的磨合,刺猬和四爪陆龟相处得越来越融洽了。
秋天的水果和浆果很多,晚上觅食的刺猬,吃饱以后,准备回家时,便在地上滚来滚去,将浆果及残留的水果叉在刺上,然后背着带回家,给早上出门的四爪陆龟,权当作早餐。
当然,四爪陆龟也知道投桃报李,下午回家时,也会衔着一把野葱,然后带回洞穴。刺猬不吃野葱,但喜欢将野葱嚼碎后,涂抹在自己的刺上,用刺激性的气味,来迷惑狐狸等天敌。
当大雪纷飞时,刺猬和四爪陆龟都躲在温暖舒适的洞穴里,开始冬眠了。刺猬躺在洞穴深处,它喜欢打呼噜,而且很响,四爪陆龟开始还不习惯,后来实在太困了,还是睡着了。
当冰雪消融,刺猬和四爪陆龟从冬眠中醒来时,同在一个屋檐下冬眠的经历,让两者成了至交。
有时候,刺猬白天也跟着四爪陆龟出去活动,而四爪陆龟呢,偶尔晚上也跟着刺猬出去觅食。
春天,四爪陆龟的同类,喜欢跑到沟底的沼泽地,去偷吃水鸟蛋吃。但四爪陆龟很少去,它知道沼泽地是一个危险的地方,自己很容易成为鹰的食物。
四爪陆龟具有厚厚的盔甲,一旦被鹰抓住,龟将头和四肢缩进壳里,鹰该怎么办呢?
其实,鹰自有妙招。看更多!威信公号:hhxs665
刺猬和四爪陆龟(二)
当鹰发现龟以后,就会俯冲下来,将龟提到空中,飞到地上岩石密集的地方,然后松开爪里的龟。
龟摔到坚硬的岩石上,立即变得粉身碎骨,鹰再从容地俯冲下去,在岩石上捡食碎肉即可。
一个阴雨天,四爪陆龟却带着刺猬,来到了沼泽地,到处寻找鸟蛋吃。
一只鹰发现了四爪陆龟,很快俯冲了下来,四爪陆龟出于本能,立即躲到了刺猬的身子下面。
鹰俯冲下来后,将刺猬按在爪子下面,发现上面全是刺,根本无法下口,于是炮制吃四爪陆龟的做法,便提着刺猬,飞到了岩石上空,随即松开了爪子。
在空中,自由落体的刺猬,立即将身子紧紧地蜷成一团,当它落到岩石上时,并没有像龟落地那样,全身变成一个一个的零件。
原来,刺猬身上的刺,像弹簧一样,将刺猬弹了起来,并没有对刺猬造成伤害。刺猬爬起来,立即跳入岩石旁边的灌木丛,只留下一旁发呆的鹰。
四爪陆龟落寞地回到家,看着空荡荡的洞穴,以为刺猬已经死了,不由悲从中来,昏昏沉沉地睡着了。
次日一大早,当刺猬赶回洞穴,弄醒它时,四爪陆龟才知道刺猬竟然还活着,当然开心了。
几天后的一个晚上,四爪陆龟跟着刺猬出去活动。
树林里,个头非常大的雕鸮和灰林鸮,都是刺猬的天敌,它们对付刺猬,已经很有经验了:只要将刺猬重重地压在树枝上,翻卷过它的身子来,就可以用锋利的尖喙,啄食刺猬肚子上的嫩肉了。
而且,雕鸮和灰林鸮的羽毛轻软,飞行时无声无息,对于刺猬来说,简直是防不胜防的可怕天敌。
为了安全,刺猬带着四爪陆龟,总是在灌木丛边缘活动。后来,刺猬挖开了一个白蚁窝,开始大快朵颐起来,并邀请四爪陆龟也品尝一下,后者尝了一口,就再也不肯吃了。
可是,它俩回家时,在带刺的灌木丛外,碰上了一只老狐狸。刺猬赶紧将身子蜷缩成一个球,用刺对着老狐狸。
四爪陆龟也将头和四肢缩在壳里,但眼睛却看着老狐狸,以静观其变。
刺猬浑身是刺,一般的动物拿它没辙,老狐狸却自有妙计。
老狐狸从容地走向刺猬,将尖嘴伸入后者的身子底下,然后将刺猬挑了起来。刺猬的身子,在空中翻了几个跟斗,落到地面后,身子还是蜷成一团,并没有露出肚子这个破绽。
看到这里,老狐狸一点也不着急,耐心地走了上去,又将刺猬挑起来。它有的是时间,一旦刺猬疲劳了,自然就来不及蜷缩身子,到那时候,老狐狸的机会也就来了。
没有想到,躲在一边的四爪陆龟,及时出手了,它走上去,一口咬住了狐狸那根毛茸茸的尾巴尖。
老狐狸感觉非常疼痛,当它回过头时,四爪陆龟已将头缩回到壳里,嘴里却仍然咬着它的尾巴。
对于盔甲护体的四爪陆龟,老狐狸还没有应对的经验,它努力了好一会儿,依然无法让对方松口。
后来,为了让对方松口,老狐狸只得拖着四爪陆龟,向河边走去。
老狐狸还是非常奸诈,知道四爪陆龟的足间无蹼,不能游水,到了水里后,只有淹死的份。
但四爪陆龟也不傻,见刺猬已安全地钻进入带刺的灌木丛,立即松开了狐狸的尾巴,不过它的嘴里,依然还带着一撮毛。
就这样,四爪陆龟也帮刺猬,安全地躲过了一劫。
夏天,四爪陆龟躲到洞穴深处,开始夏眠了,单独行动的刺猬,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孤独。
不过,为了安全,它又找到了一个新方法,那就是将全身的刺,都抹上了蟾蜍的毒液,这样一来,狐狸还是不敢欺负它了。看更多!威信公号:hhxs665
一 特殊狼队(上)
二月初,阴山以北的草原上,依然堆积着厚厚的白雪,天气非常寒冷。
一个戴着狐皮帽子的猎人,正躲在山茱萸灌木丛中,耐心地等待猎物。凛冽的朔风吹来,向他的衣领里猛灌,猎人的兴致一点也没有受到影响,只偶尔地拿出手来,用嘴里的热气呵了呵,随即又睁大了眼睛,目光透过灌木丛,在前方的雪地上仔细搜索着。
蓦地,猎人伏在了山茱萸丛中,因为太激动,身子也不由自主地颤抖起来。
雪地的上风处,出现了很多狼,它们排成了弯弯的纵队,逶迤而来。
领头的狼,是非常漂亮的年轻母狼,这只颜色纯白的草原狼,除了口鼻处是黑色的,其余的身子,全覆盖着白色皮毛。
在这冰天雪地的天气,母狼伸出红红的长舌头,嘴里吐出白雾一样的热气,这说明它已经跑了不短的距离。
白色母狼的身后,紧跟着一只体型硕大的公鬃狼,这种罕见的狼头大,胸也宽阔,颈部到背脊之间的鬃毛,完全竖立着,胸脯上还有长毛。
这只巨狼的毛色,是红里透着青色,在整个狼队里,有鹤立鸡群一般的感觉,它紧紧地跟在母狼后面,根本不让其它狼靠得太近。
猎人见了鬃狼,不禁眉开眼笑,但他知道白狼的奔跑速度,是相当快的,因而不敢掉以轻心。
为了不错过硕大无朋的鬃狼,他很快地拿出猎枪,拉下了枪栓,立即开始瞄准。
鬃狼的后面,足足隔了两只狼的距离,依次出现了九只狼毛发青的草原公狼,倘若近看的话,还可以发现这些草原狼的皮毛中,还夹杂着少许白色的狼毫。
排在最后的,是一只身体细长,毛色红里透黄,尾巴长而蓬松的公红狼,它的嘴角和喉部的毛也很长。
红狼的体形,在整个狼队是最小的,为了避免受到攻击,它不敢靠得太近,与前面的草原狼,也保持了两只狼的距离,怕受到攻击,不敢靠得太近。
这是一支准备捕猎的狼群吗?
当然不是。
一支普通的狼群,列成纵队行走时,排在前面的是老弱病残,这些狼的行进速度,制约了整个狼群的速度。当然,如果遇到伏击的话,它们甘愿为整个狼群,不惜牺牲自己的性命。
紧随其后的,则是几只强壮的公狼,跟在它们后面的,才是母狼和狼崽。母狼和狼崽是狼群的未来,所以位于最中间的位置,也是整个狼群重点的保护对象。
母狼和狼崽的后面,又是几只强壮的公狼,它们与前面的强壮公狼一起,将母狼和狼崽,紧紧地护在中间。
狼王负责断后,掌控着整个狼群,每只狼的一举一动,都在它的视野里,完全可以根据临时出现的意外状况,及时对狼群进行发号施令。
原来,二月份是母狼的发情期,猎人耐心等来的狼队,母狼后面的十一只公狼,无一例外是白色母狼的追求者。
动物都是以实力说话的,狼队中公狼的排队顺序,都是通过一番打斗,全凭实力来排位的。
体型硕大的鬃狼,成了毫无争议的一号种子选手,如果没有意外的话,它即将成功地抱得美人归。
可是,远处的山茱萸灌木丛中,一支黑洞洞的枪口,已瞄准了它们。
白色母狼跑到猎人的正前方,突然停了下来,警惕地嗅了嗅空气中一切可疑的气味。
鬃狼见母狼停了下来,便回过头去,呲着牙警告后面的草原狼,草原狼被对方巨大的体型震慑住了,纷纷开始后退。
草原狼开始后退,排在末尾的红狼,也受到了威胁,从目前来看,红狼的机会很渺茫,但它依然没有放弃,退后一段距离后,便将后肢坐在雪地上,耐心地等着狼队继续行进。看更多!威信公号:hhxs665
二 特殊狼队(下)
此时,猎人绝对不会枪杀母狼,当然不是出于崇拜白狼,主要是一旦杀死了母狼,它身后的十一个追求者,立即会同仇敌忾,联合起来找猎人拼命的。
他经常在母狼的发情期猎狼,作为一个趁火打劫的老惯犯,当然不会干这种愚蠢的事情。
一声枪响过后,鬃狼拼命地蹦达了几下,颈部的鲜血喷了一地,很快便倒在地上,再也爬不起来了。
白色母狼听到枪响,立即向前跑了。
鬃狼后面的九只草原公狼,听到枪声后,接着见鬃狼死了,它们根本没有逃跑,反而为了争夺一号种子选手,开始火拼起来,彼此咬成了一团,打得不可开交。
排在最后的红狼,知道自己不是对手,索性绕过热衷于打斗,又无暇顾及它的九只草原狼,向母狼追去了。
当另一只种子选手产生后,刚站在最前面,准备去追母狼时,枪声又响了。
就以这样的方式,猎人轻轻松松地打死了六只草原狼,剩下的三只草原狼,也都受了重伤,并恍然明白过来了,再也不想相互拼杀,而是选择逃跑,可惜已跑不动了,被猎人追上去,一一解决了。
不到一个时辰,狡猾的猎人就枪杀了十只狼。
这个时候,白色的母狼,正心灰意冷地在雪地上奔跑。
在它看来,鬃狼无疑是最佳的选择,它硕大的体型,完全会遗传给下一代。但按照草原狼几千年的传统,母狼为了考验公狼的耐力,得不停地跑上两三天,只有从无休止地打斗中胜出,并能跟上母狼步伐的公狼,才是合格的郎君。
但鬃狼已死,九只体型不小的草原狼,也不见了踪影,紧紧跟在它身后的,却是身材最小的红狼,白色母狼的心里,当然很不乐意。
它惟一的办法,便是向前奔跑,希望新的竞争者,能够源源不断地加入。
白色母狼想到这里,跑得更快了。
它多想丢掉后面那只弱小,又不敢与其它公狼打斗的红狼,母狼至始至终都认为,这只胆小的红狼,完全是一个滑头,当其它公狼忙于打斗时,它便躲到一边,根本不敢上去,当公狼排成纵队,跟着它行进时,红狼又像不散的阴魂,始终又跟在最后面。
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偏偏又发生在漂亮的母狼身上。
年轻的白色母狼,左后腿踩在了猎人布下的铁夹子上。若在平时,它绝对不会犯这样的低级错误。
可是,如意郎君鬃狼死了,它有些郁闷,更有些伤心,因而没有注意前面的机关和危险。
由于疼痛,母狼发出了凄厉的哀嗥声,同时还拼命地跳跃,想摆脱那个冰冷的桎梏,但夹子上的铁齿,反而越咬越紧。
后来,它的力气用尽了,只得停下来,伸出了鲜红的长舌头,大口地喘着粗气。
跟在后面的红狼,发现母狼踩中了铁夹,先是愣了一下,但它爱莫能助,只能站在三米多外的雪地上,眼睁睁地看着母狼,在做着痛苦而又徒劳的挣扎。
母狼喘息匀了之后,看见旁边的红狼,简直急红了眼,便卷起上唇,露出了白黪黪的尖牙,想将怒气撒在这只缠着自己的公狼身上。
红狼退了退,母狼蹦了一下,钻心的疼痛立即撕扯着它,母狼惨叫了一声,再也不敢动了,只得老老实实地站在那里。
就这样,母狼在铁夹旁边,整整站了一个晚上。
这期间,先后有三只公狼路过。它们先是嗅到了母狼发情的气味,循着气味来时,发现了一只漂亮的白色母狼,于是兴奋地跑上前来,赶走了守在一旁的红狼,才发现母狼被铁夹夹住了。
母狼还不待新来的公狼走近,就呲牙咧嘴地对着它们,三只公狼盘桓了好一会儿,才恋恋不舍地走了。看更多!威信公号:hhxs665
三 失去左腿(上)
煎熬了一个晚上,母狼的左后肢已冻麻木了,再也感觉不到任何疼痛,而它对死死缠着的铁夹,还是相当生气,用嘴咬了很久。
但狡猾的猎人,安放好铁夹后,又将夹子固定在了地面,母狼咬得满嘴都是血,仍然于事无补。
整个晚上,红狼都没有离开过,母狼对于红狼的不离不弃,还是有点心存感激,却还是不让对方靠近。
快接近中午时,两只狼听到了自远而近的马蹄声。
红狼有些紧张,赶紧向声源处跑去,想查看到底是什么情况,白色母狼则急着团团转。
远处,马上的猎人背着枪,朝两只狼所在的位置冲过来了。
红狼立即迎上去,想把猎人引开。猎人发现难得一见的红狼后,马上将枪拿在手里,打马向红狼追去。
本来,猎人可以开枪的,但他想得到一张完整无损的红狼皮,一时苦于没有找到最佳的射击部位。
猎人想射击红狼的头部或颈部,红狼逃跑时,一直将尾部对着他,他想射击四肢,又没有十足的把握,只得纵马追赶。
成功将猎人从母狼身边引开后,红狼开始放开速度逃跑,很快就爬上了一个遍是旱獭洞的小山,马追到山脚下,发现坡上到处都是洞穴,由于怕别了马腿,只得放慢了速度。
当猎人爬上山顶,红狼已消失在远处的草原上了,下山更容易别马脚,猎人只好遗憾地放弃了红狼,回头查看放的铁夹去了。
猎人被红狼引开后,母狼意识到了自己的危险处境,在情急之中,它毅然决然地回过头,将失去知觉的左后腿,紧贴着铁夹的位置咬断了。
当猎人到来时,看见一只瘸着左后腿的白狼,向远处跑走了。他没有追赶,赶紧打马到铁夹前,看见鲜血洇红了一大片白雪。
猎人呆了,蒙古人都有崇拜白狼的习俗,他一时不知如何是好。
蓦地,远处传来了白狼的哀嗥,猎人的铁夹伤害了白狼,他怕长生天降罪,于是唱起了长调,以掩耳盗铃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同情心:
一只母狼
仰天哀嗥
它的一条腿
被残忍地夹住了
母狼咬断骨头
带着三条腿
开始流浪在异乡
歌声煞有介事,凄凉透骨,催人泪下。
母狼当然知道,自己能够脱身,多亏红狼将猎人引开了,它才有时间咬断被夹住的腿,想到这里,它向红狼逃跑的方向追了上去。
红狼见猎人走了,便回头冲上小山顶,那里的视野开阔,它很快发现白色母狼跑了过来,于是兴奋地冲下山顶,去迎接心仪的母狼。
白色母狼刚冲到小山坡下,就碰上了红狼。这次,它再也没有排斥红狼,反而默默地跟在了后面。
两只狼慢慢地向南走去,想找到一个远离猎人的地方。
红狼带着母狼,来到了一个布满石棉的山坡,便停了下来。石棉具有愈合伤口的奇效,它俩在山坡上,度过了整整一天的时间。
这期间,母狼拼命地舔舐石棉,再用布满石棉的舌头舔舐伤口。石棉的效果真的不错,仅仅一天之后,伤口就愈合得差不多了。
进入阴山后,它俩一边走,一边寻找合适的栖息地。看更多!威信公号:hhxs665
四 失去左腿(下)
一天之后,终于找到仅有一个出口的大峡谷,峡谷里有一条小溪,溪边布满了丛生的芦苇。
最让白色母狼满意的,是入口处旁边的山上,刚好有一个缺口,这是附近惟一的风口,当然也是周边气味的汇集处,无论刮东南西北风,两只狼都可以在缺口嗅到各种气味,从而提前摆脱危险。
两只狼沿着大峡谷两边的山脊,仔细地巡视了一遍,最后停在了风口旁边的山坡上,选中一个庞大的旱獭洞穴,作为栖息地。
这个旱獭洞穴,经过无数代旱獭的加工改造,到处是出口不说,外面还在一个很大的瞭望台,瞭望台的正前方,还有好几株扫帚草。
猎人从阴山外进入的话,扫帚草刚好可以挡住向上仰望的视线。
洞穴的旁边,还有一块大岩石,旱獭的皮毛颜色与岩石非常接近,当它们在岩石旁边玩耍时,从远处来看,它们几乎与岩石融为了一体,从而容易瞒过众多天敌。
但天气还冷,土还冻着,不好挖掘,旱獭也还躲在里面,抱成一团冬眠,它俩还得等机会,待旱獭冬眠过后,再开始捕杀并驱逐,最后抢占它们的洞穴。
两只狼心里有数了,开始向小溪边的芦苇丛走去。
这些芦苇丛,在春夏的旺水期,降水和冰雪融水漫过了小溪,芦苇丛会完全浸在水中。
在夏天,芦苇丛中到处是蚊子,很多动物都避开有水的地方,躲到山坡上避暑避蚊虫去了。
而在秋冬的枯水期,芦苇丛中很干燥,成了野兔很好的藏身之所。狡猾的狼,当然也可以栖息在里面,以避开猎人的追杀。
野兔是草原狼的过冬粮,于是白色母狼在外面阻击,红狼进入了苇丛开始寻找野兔。不一会儿,它俩便捕杀了三只野兔,红狼为了讨母狼的欢心,慷慨地将两只野兔拱手相让,自己只吃了一只野兔。
母狼也实在太饿了,根本就没有客气,很快就吃完了两只野兔。
饱暖思,不再受饥饿困扰的红狼,看着眼前漂亮的白色母狼,开始亲昵地靠近,想通过舔舐对方皮毛的方式,来获取好感。
没有想到的是,红狼吃了人家的,却毫不嘴软,压根就不让红狼靠近。也许在母狼的心里,还是有些瞧不上长相有些另类的红狼。
红狼毫不介意,索性离开母狼,一头钻进苇从中,开始打起了瞌睡。母狼见状,也在苇丛边缘找到一个地方,也打起盹来。
就这样,一红一白的两只狼,开始了名不副实的夫妻生活。
白色母狼还未从失去一只腿的阴影中走出来,显得郁郁寡欢,加上对红狼没有一丝好感,因而拒绝了红狼无数次的温存和示爱。
但是,红猎毫不气馁,总是主动地去苇丛中捕杀野兔,每次还让母狼先吃。
一旦闲下来,红狼看着残缺而又美丽的白色母狼,便欲火中烧。但母狼近在咫尺,却仿佛远在天涯,它可望不可即,根本得不到对方。
但红狼有足够的耐性,也会一直等下去,当身体发热时,它只好跑到雪地上,屁股坐在雪地来,来为身体降温,以度过难熬的发情期。
慢慢地,在红狼的悉心照顾下,母狼的伤口完全愈合了,精神状态也恢复了。
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随着时间的流逝,漂亮的白色母狼不再孤芳自赏,最后接受了红狼。但遗憾的是,狼的发情期已过,它俩只有等下一年才能生儿育女了。
很快,旱獭从冬眠中醒来,开始出洞了。
蒙古谚语说:獭子出洞,狼群上山。
春天,狼的食物很少,野兔吃得差不多了,正饿得够戗,出洞后的旱獭,经过一个冬天的冬眠,消瘦了很多,但对于饥饿的草原狼来说,也不啻是一场及时雨,刚好解决了燃眉之急。看更多!威信公号:hhxs665
五 理想居所(上)
红狼和母狼离开芦苇丛,向风口旁边的山坡走来,还未到最大的旱獭洞穴,在平台外打闹得正欢的旱獭群,听到哨兵尖利的叫声生,立即向洞中跑去。
两只狼来到洞穴前,便默契地开始分头行动,母狼守在最大的出口前,而红狼则开始刨入口的土。
当主洞被破坏后,洞里的旱獭受到惊吓,开始到处乱窜,有的索性向出口跑来,很多成了两只狼的腹中之物,而逃掉的旱獭,则将它们祖祖辈辈苦心经营的地下城堡,拱手让给了的两只草原狼。
母狼没有受孕,今年也不会产崽,但红狼在白色母狼的授意下,还是开始扩建旱獭那巨大的地下城堡,来作为自己舒适的栖息之所。
红狼改造洞穴时,母狼则去捕杀旱獭,来作为它俩的食物。
此时,出洞后的旱獭,正在进行旷日持久的爱情追逐和打斗,对于少了一条后腿的白色母狼来说,这些意乱情迷的小动物,也是容易捕杀的。
当然,漂亮的白色母狼捕杀旱獭时,本身就有自己的一套绝招。
这一天,红狼刨土累了,踞坐在山坡上,俯瞰了爱妻的一举一动。
只见母狼将尾巴高高地举在空中,一边向前潜移,一边晃动着尾巴。
原来,旱獭的好奇心很重,大家盯着母狼那像高草晃动的尾巴,觉得非常好奇,都用后腿站立,竖起一对前肢,紧紧地挤成一团,它们并不知道危险已经降临,反而还在相互争论,竞猜那晃动的东西,究竟是什么玩意!
当三条腿的母狼,从相距仅五六米的石头后面,直接冲向洞穴口的时候,旱獭群才惊慌起来,争先恐后地向洞口跑去,却遭到了母狼截杀。
随即,山坡上传来了旱獭凄厉的惨叫声。
这一次,母狼轻而易举地捕杀了两只成年母獭,它自己吃了一只,然后将另一只叼给了忙于修洞穴的红狼。
母狼进入改造后的洞穴后,简直被旱獭的地下城堡震憾了。
这个地下洞穴,地道四通八达,有很多出口不说,还有数不清的卧室、贮存室、厕所,甚至还有还有避难间、防水井,以及误导入侵者的盲洞。
在母狼的示意下,红狼只改造出了一个夫妻俩居住的大卧室,给未来的狼崽独立居住的小卧室,还有一间便是厕所。
刚来山坡上,两只狼就发现这个大旱獭洞的正下方,大约有二十米远的山坡上,还有一个巨大的旱獭洞穴,里面也栖息着很多旱獭。
那个洞穴的外面,也有一个很大的瞭望台。当红狼想捕杀这窝旱獭时,被母狼拦住了。
白色母狼说出了原由,想让这些警惕非常高的旱獭,永远生活在它俩的眼皮子底下,旱獭的哨兵报警时,无意中也为它俩提供了警报。
红狼听了,对秀外慧中的白色母狼,由衷地开始佩服了,于是在很多方面,更加地言听计从。
俗话说狡兔三窟,狡猾的草原狼,当然也不例外。
改造了一个旱獭洞之后,母狼并不满足于一个洞穴,又与红狼一起,在大峡谷里找到了一个獾子洞,两只杀死獾子,又夺了人家的洞穴,然后改造成一个备用的洞穴。
清明节之后,草原上的牧民,开始忙于接羔,草原狼蜂拥而来,将羊羔作为主要的猎杀目标,这一段时间,也是它们一年一度狂欢的日子。
母狼和红狼也不甘落后,它俩暂时性地离开阴山,红狼负责去草原上捕杀羊羔,母狼则在山麓接应。
中午时分,天气正热,随羊群吃草的羊羔,喜欢躲到大的旱獭洞中休息,从而经常被红狼来一个“瓮中捉鳖”。
美味的羊羔肉,将两只狼的身子,养得非常健壮结实。看更多!威信公号:hhxs665
六 理想居所(下)
此时,很多有崽的母狼,经常叼着活羊羔回去,作为小狼活生生的捕猎教材。白色母狼没有产崽,但它还是让红狼叼了六只绵羊母羔回去。
母狼并没有吃掉这些小羊羔,而是将它们放养在了大峡谷中,但小羊羔没有奶吃,直饿得整日整夜地“咩咩”大叫。
母狼只得与红狼商量,准备一起去偷有奶的母羊。
找到羊群后,母狼搔首弄姿地去勾引牧羊犬,红狼则趁机下手,将有奶的母绵羊赶到一边。
母绵羊很温顺,也更胆小,被驱赶出羊群,竟然一声不响,红狼和母狼便赶着母羊,向阴山方向走去。
当然,要将活羊赶去阴山,当然要走很远的路,辛苦程度可想而知。但这个季节,是草原狼换毛的时候,增加一些运动量,出一些汗水,毛才会换得更快一些。
即便是累了,两只狼也自有妙计。
只有三条腿的母狼,很容易疲劳。这个时候,它便爬到母羊的身上,将后者当作坐骑,同时用尾巴作为羊鞭,驱赶着母羊前进,而红狼则在前面带路。
如果母羊不配合,红狼便会掉过头来,呲牙对着母羊,来恐吓对方。
就以这样的方式,两只狼先后又偷了四只母绵羊,赶回阴山后,与六只羊羔一起,都放养在大峡谷。
起初,母羊并不愿意为陌生的羊羔哺乳,但在两只狼的淫威下,最后都妥协了,开始积极地喂奶,简直视羊羔如己出。
母狼和红狼,将十只羊圈养在峡谷以后,看似没有盯着,其实它俩守住了惟一的出口,并随时盯着四只母羊的动静。
刚来时,四只母羊瞅到机会以后,总想伺机逃跑,每次刚刚到了入口,就遭到红狼的拦截,然后受到好一阵“咬”刑,结果四只母羊浑身都是伤。
三次类似的经历以后,四只母羊再也不敢偷跑了,而是慢慢地满足于有草有水的大峡谷。
接下来,红狼还在母狼的授意下,找到一个难得的机会,去赶回了一只一岁大的小公羊回来,以后准备为母羊配种。
再后来,黄羊迁徙过来时,两只狼还去叼了一公两母三只黄羊羊羔回来,放在了峡谷中。
狡猾的母狼,肯定不是为了做慈善,将这些羊白白地养起来。两只狼当羊倌,将羊群圈养在偏僻的阴山里,主要是等羊群壮大以后,它俩也像牧人一样,拥有一群属于自己的羊,当冬天大雪封山,缺少食物时,再去捕杀。
当然,两只狼也不敢掉以轻心,几乎每天都会去入口旁边的风口上,仔细地嗅闻来自四面八方的气味,查看到底有没有危险。
由于它俩所处的大峡谷,实在太偏僻了,一直都没有猎人找过来,两只狼暂时还很安全。
夏天来了,食物越来越丰富。母狼和红狼不用下山,大峡谷里的大量繁衍的黄鼠、田鼠、野兔和旱獭,就足以填饱肚子。
特别是抓了夏膘的大公獭,大的足有七八斤重,一天捉上两只的话,它俩就可以惬意地休息了。
大公獭与群居的母獭和幼獭不一样,它们住在单身的地下公寓里,母狼和红狼精神状态好的时候,就去掏大公獭的洞穴。
两只狼配合得很好,母狼守住出口,红狼开始刨洞,要不了多久,洞里那只又肥又大的公獭,就成了它俩的食物。
七 捕猎生活(上)
食物丰富是好事,但一闲下来,两只狼就要饱受蚊群的折磨。大峡谷中有水,夏天的蚊虫当然不少,有时简直咬得两只狼发疯。
但它俩也有对策,白天休息时,便会到背阴的艾草丛中休息,利用艾草的气味来驱除蚊虫。
晚上,它俩经常等到下半夜,才出去捕猎,蚊虫的翅膀,那时被露水打湿了,根本无法起飞,再也无法叮咬两只狼了。
大峡谷的旱獭,被捕杀得差不多了,母狼开始带着红狼,下到草原上,寻找旱獭或其它猎物吃。
一路上,母狼又给红狼上了一课:不能竭泽而渔,必须留一部分旱獭,让它们繁殖,明年才能再吃到肥美的旱獭肉。
母马下驹的时候到了,红狼为了讨母狼的欢心,想换一换口味,便去捕杀小马驹。
小马驹有母马保护,红狼不敢直接靠近,但小马驹与旱獭一样,好奇心也很强,红狼便学着白色母狼的样子,在一个合适距离内,以灌木丛为掩护,将身子趴在地上,然后不停地摇动着它那蓬松而漂亮的长尾巴。
看见那毛茸茸且大幅摆动的尾巴,小马驹的兴趣来了,目不转睛地盯着不说,为了一探究竟,还趁母马不注意时,径直向红狼的方向跑去。
红狼见小马驹上当了,将尾巴摇晃得更加厉害了,同时还以肚子着地的方式,一点一点地向前挪动。
当可怜的小马驹,刚刚走出母马的视线以外,红狼立即图穷匕首现,向眼前的猎物扑了上去,一口咬住对方的咽喉,小马驹来不及发出求救的叫声,就倒在地上,窒息而亡了。
然后,红狼便将小马驹拖到一边,与母狼开始享用起来。
有一次,红狼刚准备对一只小马驹下手,一匹高大健硕的种马及时飞奔过来了。种马颈上的鬃毛飞扬飘拂,肩上的长鬃拂膝,眼里喷着怒火,连打几个响亮的鼻息后,便扬起一对有力的前蹄,向红狼践踩了过来。
种马凶神恶煞的样子,早已让红狼胆怯了三分,只得放弃即将到手的小马驹,转身开始逃跑。
打那以后,红狼慑于种马的威风,再也不敢去打马驹的主意了。
草原狼也喜欢捕杀牛犊,而红狼第一次捕杀牛犊时,就遭受了滑铁卢。
草原上的种牛,是名幅其实的草原一霸,由于没有天敌,被牧人散放在了草原上。这些种牛的脾气暴烈,独来独往,仗着高大健硕的身材,锋利有力的头角,悠然自得地在草原上独自生活。
两只狼当然不敢靠近种牛,只能盯着成群结队吃草的母牛和牛犊,但它俩低估了母牛保护牛犊的决心。
那一天,红狼发现了一大群牛,它刚进入牛群寻找牛犊时,身边的母牛都向它冲了过来,然后低下头,用角对着它。
开始时,红狼还不以为然,一边逃跑,一边寻找下手的牛犊,但它没有想到,本来安安静静吃草的牛群,突然骚动了起来,全都向它围了上来。
红狼知道大事不好,对方牛多势众,它只得落荒而逃,但在母牛围追堵截之中,还是被一头母牛疯狂地挑了起来。
幸好它落地后,牛不像马那样喜欢践踩,不然的话,红狼必死无疑。但牛角有毒,红狼身上划伤的部位,长了一个大癞子,即便是功能强大的狼舌头,也毫无办法,弄得红狼痛若不堪,最后在冬天的低温下,它用雪浴方式,才使伤口痊愈了。
当然,红狼不知道,牛是讨厌红色的,正是它的红色皮毛,才引起了牛群的众怒。
当扫帚草抽出花穗,当旱獭忙着吃营养丰富的草籽,当黄鼠和田鼠忙着叼草进洞,作为越冬的储粮时,秋天便来了。
秋天,对于狼来说,脚掌的脂肪很多,也是最嫩的时候,当然也是蒙古猎人捕杀狼最佳的季节。
八 捕猎生活(下)
狼皮致密,是草原上最好的褥子材料,狼皮做成的裤筒能治寒腿病,狼又威胁着牲畜的生命,所以到了秋天,猎人都会组织起来,大家一起打狼围。
发现狼以后,猎人就会骑着快马,轮番去追,待狼的速度慢下来时,猎人便用山茱萸木绑的鞭子,对着狼的鼻子就是一鞭。
蒙古谚语说:狼的性命在鼻子上。
鼻子被打的草原狼,失去了反击力,很快就倒在地上,四肢开始抽搐,猎人又将鞭子倒拿着,用山茱萸木头对着狼的后脑勺,狠狠地敲击几下,狼就昏死过去了。
接着,猎人将山茱萸鞭杆捅进狼的嘴里,再用鞭梢将狼嘴捆住,就可以剥蒙古草原上所说的狼皮筒子了。
当草原上的狼风声鹤唳时,母狼和红狼躲在阴山的大峡谷里,正吃着长得肥胖的黄鼠、田鼠和旱獭。
整个夏天和秋天,它俩都没有捕杀大峡谷里的一只野兔,更没有捕杀已成长大的绵羊和黄羊,母狼告诉过红狼,这都是它俩赖以过冬的食物。
第一场大雪过后,黄鼠、田鼠和旱獭都蛰伏起来了,这意味着两只狼难熬的日子也到了。
当地上堆着厚厚的积雪时,母狼和红狼有时吃自己的羊,但更多的时候还是加入大的狼群,去偷牧人的羊吃。
天气越冷,特别是有白毛风的天气,狼群找不到食物,只得去捕杀牧人圈起来的羊。由于风声掩盖了狼群的行动,就算牧人发现了,彼此之间也很难配合,这都有利于狼群的行动,它们可以全身而退。
捕杀自己养的黄羊时,两只狼遇到了麻烦,因为它俩根本追不上。
黄羊是草原上速度最快的动物,蒙古人用“黄羊蹿一蹿,马跑一身汗”来形容其奔跑速度,由此可见一斑。
两只狼只得使用车轮战术,轮番上阵,一个守住出口,一个在大峡谷里死命追赶,依然拿黄羊没有办法。
后来,红狼一发狠,花了很长时间来追,快追上黄羊时,一只黄羊急了,想跳过结冰的小溪,结果摔倒在光滑的冰面上,才被杀死了。
红狼一气之下,又将另外两只黄羊杀死了,只留下温柔又好捕杀的绵羊。
有了这一段经历,母狼便有了对付黄羊的主意。有时候,它俩便脱离狼群,独自去捕杀黄羊。
两只狼先找到离湖泊不远的黄羊群,然后合作围捕,将黄羊向湖泊的冰面上赶去,黄羊一旦上了冰面,由于脚打滑,没有办法逃跑,很容易成为牺牲品。
这个冬天,两只狼就以这样的方式,吃了不少的黄羊。
当然,它俩脱离狼群生活,回到大峡谷时,为了不在山坡洞穴外的雪地上,留下自己的足印,两只狼便钻进芦苇丛中栖息,开始以丛中的野兔为食。
寒冷的冬天,快要结束时,这对相濡以沫的夫妻,终于过上了名幅其实的夫妻生活,白色母狼也成功受孕了。
即将当爸爸的红狼,简直欣喜若狂,当旱獭出洞后,它便不知疲倦地为母狼捕杀旱獭,将身材本来就有些大腹便便的母狼,养得更加臃肿了。
牧民忙着接羔时,红狼为了心爱的孕妻,去叼了好些美味的羊羔,作为母狼产前最好的补品。
两只狼养的四只成年母羊也产羔了,其中有两只母羊羔,两只公羊羔。母狼不允许红狼捕杀这些羊羔,而是要等公羊羔长大后,才捕杀来吃,而母羊羔则一律留着产羔。
九 旱獭邻居(上)
天气睛和的日子,红狼陪着慵懒的母狼,一边卧在山坡上进行日光浴,一边欣赏着峡谷里四只小羊羔活蹦乱跳的样子,两只狼充满了成就感。
很快,母狼在改造过后的洞穴里,产下了六只狼崽。红狼不停地在峡谷周围奔波,无论黄鼠、田鼠,还是旱獭,只要有机会捕杀到,它都叼回来,放在洞口后,又去忙着捕猎了。
为了给母狼换口味,它有时也会去草原上捕杀羊羔,填饱肚子后,再回到洞穴,吐出来给母狼吃。
一周后,狼崽睁开了眼睛,母狼才允许红狼进入洞穴,一睹它俩的结晶。看到可爱的狼崽后,红狼捕猎也更加卖力了。
当狼崽再大一些,可以出洞时,只见两只身上长着白色的绒毛,两只身上长着红色的绒毛,另外两只则长着浅棕色的绒毛。
由于母狼有丰富的食物供应,它的乳汗充足,六只狼崽都长得胖嘟嘟的,走起路来,简直像六个皮球在地上滚,加上那一双双水汪汪的眼睛,着实让红狼和母狼感到欣慰。
红狼出去捕猎了,守在洞口的母狼,在六只狼崽吃饱后,钻进洞穴睡觉时,在它感到无聊时,便关注起了山坡下的邻居,也就是那一窝庞大的旱獭家族。
那些旱獭吃饱了,就成群结队地在瞭望台上嬉戏、晒太阳,有的用门齿梳理自己的毛发,有的则两两成对,然后用后肢着地,一对前肢放在胸前,通过推搡对方的方式,来比拼力气。
旱獭的警惕很高,当大部分旱獭玩耍时,依然还有站岗的哨兵,这些哨兵都显得很呆萌,均以人立姿势站立,两个前肢缩放在胸前,一动不动地站着,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当发现天空有金雕、草原雕等天敌时,立即便会发出尖锐的“嘀嘀”声,来为玩得正酣的旱獭报警。
听到警报声,那些玩兴正浓的旱獭,立即停止玩耍,齐刷刷地盯着天空中的天敌,直到天敌快要靠近了,它们才一窝蜂地钻进洞穴。
时间长了,母狼还发现旱獭非常讲卫生,从来不在洞穴外面乱拉乱撒,它们的瞭望台上,竟然还有一条小路直通公共厕所。
有一次,母狼从峡谷饮水回来,才想起那些旱獭,好像从来没有饮过水。
通过进一步地观察,它才发现,旱獭都是从雨后或带露的草上,就可以获取足够的水分,因而根本不需要饮水。
好奇心很强的六只狼崽,很快便发现了山坡下的旱獭,狼天生便对奔跑中的猎物感兴趣,当它们兴奋地冲下山坡,还没有到对方的瞭望台时,旱獭哨兵就及时发出了警报声。
兴冲冲地跑到旱獭洞穴外的六只狼崽,眼前一只旱獭也没有了,于是煞有介事地到处嗅了嗅,在洞穴外面发现了对方的气味,它们的身子还很小,完全可以钻进洞去,但又没有胆量,折腾了好一会儿,只得打道回府了。
双方打照面的时间一长,旱獭便发现这六只狼崽,对它们没有任何威胁,加上两只成年一直与它们相安无事,这些旱獭的胆子,变得越来越变大了,后来甚至与六只狼崽嬉戏,这真是难得一见的场面。
母狼看到这个场景,不禁为自己当初不伤害这一窝旱獭的英明举动,感到沾沾自喜。
六只狼崽长得很快,变成了小狼,母狼需要教它捕猎技巧了。
十 旱獭邻居(下)
于是,母狼和红狼经常带着小狼来到峡谷中,开始在草地上,为六个小家伙示范如何捕捉黄鼠或田鼠,当猎物捉到以后,两只狼也并不咬死,而是将活鼠放在小狼面前,让小家伙玩猫捉老鼠的游戏。
当小狼弓起脊背,从紧张到走上去拨弄鼠,从鼠逃跑到奋起直追,六只小狼玩累了,才将鼠咬死吃掉,由于狼多肉少,小家伙吃的时候,又上演了一场争抢闹剧,而旁边的母狼和红狼,则采取旁观的态度,同时也享受整个美妙的过程。
小狼学会了捕捉黄鼠或田鼠,母狼才开始加码,接着开始教小狼捕捉旱獭。
大公獭较为凶猛,容易误伤小狼,两只狼便去掏母獭和小獭的洞穴。这个时候,当然少不了一家子的主心骨红狼,毕竟一整窝的旱獭,足以让这个八口之家都填饱肚子。
母狼一家全面总动员,来到了山坡上,分别由母狼和六只小狼,各守住一个出口,模范丈夫红狼呢,则开始挖掘洞穴入口。
随着挖掘工程的不断深入,惊惶失措的旱獭家族,都有了大限来时各处飞的想法,可是刚刚逃出洞口,便被捉住吃掉了。
最后,当这个八口之家的草原狼家庭吃饱后,母狼和红狼总会留下几只活的,让六只小狼学习捕猎技巧。
当然,它们永远不会去捕杀自己洞穴下面的那一窝旱獭,六只小狼已具备杀伤力以后,母狼甚至不允许它们再去下面玩耍了。
学完捕杀旱獭的技巧,母狼的教学课程又升级了,这次的受害者则是小羊。
母狼带着小狼来到大峡谷,它让六个小家伙去追今年才出生的小公羊,可怜的小公羊,在六只小狼的围追堵截下,被扑咬得身上到处是伤。
但母狼并不允许六只小狼,就这么轻易地杀死小公羊,一直到六只小狼的技巧,已经学得差不多了,母狼才让它们杀死小公羊,来作为犒赏。
一年后,小狼长大了,帮母狼照顾了第二窝狼崽后,母狼和红狼将六只小狼赶了出去,但允许它们在大峡谷的周边生活,以便随时与它俩保持联系。
冬天,大雪纷飞,缺少食物时,母狼和红狼又将儿子和女儿召集在一起,大家抱团取暖,一起去偷牧民的羊或其它牲畜为食。
次年春天,母狼又产下了一窝狼崽,它在洞穴外休息时,又发现了山坡下那窝旱獭的趣事。
这一年,旱獭家族的洞穴中,竟然住进了一对乌鸫。
乌鸫身披一袭黑色的羽毛,叫声清越动听,有点像击石,特别是在春天的繁殖期间,它们的鸣声婉转多变,有时像笛声,有时又像箫韵,同时还能模仿其它鸟儿的鸣声,大家因而俗称它为“百舌鸟”。
当母狼发现旱獭洞中,突然飞出一对乌鸫时,还真的不相信自己的眼睛,它很快又发现,这对鸟儿就住在旱獭洞里,而且是整个旱獭家族的好朋友。
有好几次,旱獭在瞭望台上玩耍时,两只乌鸫恰好从外觅食回来了,于是落在了两只旱獭的背上,然后扇动着翅膀,驱赶旱獭将自己驮回洞里。
经常好久一段时间地观察,母狼才知道乌鸫在旱獭洞中孵卵和哺育的过程中,旱獭甚至还热心地为两个房客照看卵和雏鸟。
时间长了,母狼终于发现其中的秘密,原来是这对乌鸫夫妇的美妙歌声,让整个旱獭家族着了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