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森林的动物(二)
有了缓冲,虎妞落地后,只是扭伤了前肢,身上挂了一点彩,并没有造成大的伤痛。
弄出的动静太大,惊动了地下森林的狼群。
虎妞刚落地,六只狼在头狼的带领下,围了上来。
由于前肢扭伤,虎妞艰难地站了起来,走路有些趔趔趄趄。狼群发现老虎受了伤,紧紧地跟在后面。
虎落平阳被犬欺!虎妞有些生气,在母亲身边时,它从来不将狼放在眼里,可是现在没有靠山,只有靠自己了,求生的本能,使它的虎须倏地竖了起来,做好了搏杀的准备。
七只狼的分工明确,头狼在前面引诱,左右各有两只狼伺机进攻,后面的两只狼,趁虎妞疏于防守,扑上去想撕咬虎妞的尾巴。
东北虎也不是好惹的,虎妞大吼了两声,用力地甩动尾巴,后面的两只狼,立即被尾巴扫到了一边。
可是,狼群已多次协同捕猎,配合得相当不错,虎妞的尾巴刚一收回,两侧的四只狼,便冲了上来,虎妞的身上,瞬间便留下了两处咬痕。
虎妞勃然大怒,伸出利爪,骤然回头,也在一只狼的身上,留下了重重的爪痕。
受伤的狼,发出了凄厉的惨叫声,其它狼见状,赶紧缩回了身子。
狼群犹豫了一会儿,在头狼的号令下,又围了上来。
眼看狼要冲上来了,虎妞又累又饿,意识到凶多吉少,已作好了最坏的打算,准备以死相拼。
突然,旁边的五味子丛下,传来了声音。
狼群停止了进攻,头狼向发出声响的五味子跑去。很快,虎妞追赶的那只老狍子,跳了出来。
老狍子跳下岩壁,受了重伤,本来躲在五味子丛下,听到老虎和狼群的吼叫声,吓得准备逃跑。
头狼冲上去,一口咬住狍子的颈部,狼群见头狼得手,都围了上去,准备分享狍子肉。
虎妞见状,赶紧一瘸一拐地撤出现场,走了很久,才钻进一个茂密的托盘儿灌木丛,开始清理伤口。
清理完伤口,虎妞走出来,伏击了一只狍子。
吃饱以后,它来了精神,好奇地沿着铺满松针的兽道,巡视自己的第一块领地。
一路上,多事的喜鹊和松鸦,发现陌生的面孔后,总是在树上唧唧喳喳地吵闹着,向地下森林的居民广而告之:大家注意,有外来者闯入了!
喜鹊和松鸦的警报声,使成群的悬羊、狍子和野猪,无不对虎妞投来注目礼,虎妞所经之处,始终弥漫着一股如临大敌的气氛。
开始时,虎妞还有些紧张,不停地嗅着树上和地面上的粪便和尿液,来捕捉地下森林动物的信息,它非常害怕其它成年东北虎生活在这里。
结果,从留下的气味来看,这里的食物竞争者,只有狼和金钱豹,虎妞感到了一丝欣慰。
走完一圈,它走到一个水坑边,停了下来,舔了一些水,才钻进旁边的黑加仑灌木丛,开始休息。
生活一段时间后,虎妞慢慢地喜欢上了地下森林,这里的地方小,四周的岩壁,像一个天然的栅栏,将成群的野兔、悬羊、狍子和野猪等动物,圈养在里面,供它、狼群和金钱豹享用。
老虎喜欢捕食野猪,虎妞也不例外,身形还没有发育完全的虎妞,在捕杀野猪的过程中,遇上了麻烦。
一天,虎妞潜移到一群野猪群旁边,它刚冲上去,想扑倒一只小猪崽,斜刺里却冲上来一只老公猪,挡住了去路。
老公猪的体形庞大,足有三百多公斤重,一对獠牙打磨得非常锋利,身上粘满了泥土,与毛发贴合在一起,好似一层厚厚的铠甲。
母亲提醒过虎妞,对付这样的野猪,只有找准机会,一下子咬破对方的喉咙,一招致命,让对方窒息而死,否则离它们远一点,老公猪大嘴两边的长獠牙,可不是装饰品。
想起母亲的话,虎妞扫视了一眼面前的老公猪,只见对方颈上的鬃毛,高高地耸起来,一对凶狠的眼睛里,充满了血丝,嘴巴不停地吧唧着,冒出一团团的泡沫。
初出茅庐的虎妞,有些胆怯,掉头跑了。
后来,虎妞才知道,老公猪算得上地下森林的霸王了,连七只狼组成的狼群,也对它忌惮三分,从来不敢主动去招惹它,更别说金钱豹了。
地下森林的动物(三)
虎妞继而发现,由于地方狭小,这里的悬羊,弹跳力大得惊人,晚上睡觉时,为了躲避掠食者,竟然将双角挂在粗大的树枝上,身体悬在离地两米多高的半空中。
一天晚上,它在林子中穿行,蓦然听见前面有动静,便轻手轻脚地靠了上去。
虎妞躲在逆风的一株蔓越橘下,看见一棵粗大的水曲柳树下,狼群的七只狼,依次用力地跃起,想用嘴拉下什么东西。
狼群努力了两次,都失败了,头狼示意狼群停下来。
虎妞伏下身子,才发现树上挂着很多悬羊。树上的悬羊,闻到狼的气味后,早就引起了一阵骚动,为了躲避捕杀,有的悬羊将双角向更高处挪动,有的悬羊努力向上缩回后肢,像人类引体上向的动作。
狼群商量了一会儿,终于有了好办法。
只见一只狼先俯卧在地上,另一只狼叠在第一只狼身上,头狼跑到十步开外,掉头快速地跑回来,以地上的两只狼作为跳板,高高地跃起,差点咬住了一只悬羊的后肢。
头狼并不气馁,再次重来。
当头狼又一次跃起时,只见树上的悬羊,先将后肢用力地缩回,待头狼扑上来时,悬羊用后肢死劲地一蹬,头狼在空中一个趔趄,摔倒在了地上。
头狼生气了,让其它狼接着试,结果都没能如愿地咬住悬羊,狼群只得怏怏地走了。
狼群走远了,虎妞刚想钻出灌木丛,猝然闻到了金钱豹的气味。
以往,它绝对不把金钱豹当回事,可是前肢的伤,还未完全痊愈,它还不想与金钱豹发生正面冲突,于是继续伏下身子,等金钱豹走了再说。
金钱豹不愧是爬树高手,很快爬上了水曲柳,当它准备从树上,对一只悬羊发动攻击时,悬羊好像听到了统一号令,全都跳下了树,四散而逃。
金钱豹也跳下树,追悬羊去了。
虎妞的前肢,终于痊愈了。
它主要以野猪和狍子为食,为了换口味,偶尔也捕杀悬羊。挂在树上的悬羊,对于年轻的虎妞来说,似乎更具挑战性,即使成功的机率很小。
夏天来了,地下森林的居民,一年中最难捱的日子也到了。
天气好的时候,由于没有风,地下森林像一个大蒸笼,非常闷热。
大雨过后,又到处是积水,成群成队的蚊子、小咬和瞎蠓,对地下森林的居民发动攻击,扰得它们心神不宁。
虎妞特别怀念长白山的夏天,母亲总是带它到高海拔的山上避暑,那里凉爽不说,风还使蚊虫无法在身上落脚。
虎妞与狼、金钱豹等掠食者,疲于应付蚊虫的叮咬,很快地消瘦了。狍子、悬羊和野猪等猎物,同样也饱受蚊虫的折磨,虎妞捕到的猎物,都明显地瘦小很多。
这个季节,野猪更难于捕捉,它们整天泡在水坑里洗泥水浴,身上附着一层泥浆,除了用于降温,还可以防止蚊虫的叮咬。
积水占据了不少地方,陆地有些逼仄,虎妞与狼群碰面的机会多了起来。虎妞这时才发觉,头狼对它好像很敌视,总是想找它的麻烦。
前肢已经好了,虎妞并不惧怕七只狼组成的狼群,但食物充足,它并不想主动去招惹狼群,每次狭路相逢时,头狼总是带着狼群,想围攻它,双方僵持一会儿,谁也奈何不了谁,最后只好不了了之。
虎妞并不知道,很多年以来,狼群独自享用着这里的猎物。狼是有智慧的动物,知道生存空间有限,为了保证食物充足,头狼一直控制着狼群的繁育,数量总是保持在六至十只的规模。
后来,一只金钱豹无意中闯了进来,意味着要分掉一部分猎物,成为了头狼的心腹大患。头狼三番五次地想找金钱豹的麻烦,但后者的速度快,又善于爬树,狼群围剿了好几次,均以失败告终,只得放弃了。
后来,头狼想明白了,金钱豹只有一只,而且是公的,无法繁殖,灭绝不过是迟早的事情。
而虎妞是母虎,如果它有机会怀孕,在地下森林产下两三只幼崽,幼虎一旦长大,狼群随时都有灭顶之灾,这是头狼仇视虎妞的根本原因所在。
为了防患于未然,虎妞成了头狼的一块心病。
地下森林的动物(四)
秋天到了,草叶枯黄,狍子和悬羊的日子,也更加艰难了。
野猪的好日子,则刚刚开始,旧的松塔等坚果没有吃完,新的又落下来了。野猪悠然地吃着松籽、榛子等坚果,松鼠、松鸦和星鸦等动物和鸟儿,则在树和地面之间穿梭,忙着贮藏食物。
虎妞很喜欢这个季节,蚊虫少了不说,松籽还将野猪,滋养得非常肥美。
冬天来了,大雪纷飞,地下森林缺少阳光,树上和地面的积雪,都难以融化,越堆越厚,因而非常寒冷。
不巧的是,这一年,东北地区又遭受了雪灾,地下森林中的狍子和悬羊,除了饱受严寒之苦,它们还得刨开厚厚的积雪,采食下面的草。
时间一长,很多狍子和悬羊,都死于饥寒。
狼群在头狼的带领下,除了填饱肚子,还将死去的猎物,埋藏在厚厚的积雪下面,贮藏起来。
由于食物充足,虎妞的身子,已经发育丰满成熟了。
天气寒冷,动物除了采食,都不想出来活动,地下森林一片冷清。
此时,虎妞反而有些燥热,潜伏在身子里最原始的最本能的冲动,激发出来了,它整天寻寻觅觅,低吼着咕哝着,却哪里有公虎的踪影!
一天深夜,虎妞躺在雪窝子里,乍然听见岩壁上的森林中,传来了公虎急切的求偶声。
虎妞喜出望外,也不管它们分处两个世界,一骨碌爬起来,赶紧用热情澎湃的啸声,回应着公虎的声音。
公虎循着声音,来到岩壁上,呼唤着虎妞,虎妞也冲出雪窝子,一边回应着公虎的叫声,一边向公虎的声音跑去。
两只老虎,隔着岩壁,一下一下,一唱一和,像人类的男女对歌一样,一声比一声热烈,一声比一声急切。由于可望不可即,公虎围绕着岩壁走了很多圈,母虎也急得团团转,一对有情的动物,却无法走到一起。
地下森林的居民,被两只老虎惊天动地的声音,吓破了胆,全都躲在隐秘的角落里,更加难觅踪影。
公虎和虎妞的声音,让头狼非常担心。
天光欲曙,公虎累了,似乎也有些失望,从岩壁上消失了,只留下虎妞,依然伫立在岩壁下,痴痴地吼叫。
到了晚上,虎妞绝望地走回雪窝子,它满身疲惫,刚躺下睡觉时,又听见了公虎撕心裂肺地吼叫声。
虎妞倏地爬起来,立即用柔情的声音,回应着公虎,紧跟着跳出雪窝子,向岩壁冲了过去。
到了岩壁下,虎妞发现公虎已经顺着厚厚的积雪,掉进了地下森林。岩壁下面的地上,覆盖着五六十公分的积雪,公虎摔下来时,由于雪的缓冲,没有造成什么伤害。
两只东北虎开始婚恋,整天厮守在一起。
这天,两只老虎吃腻了死去的悬羊和狍子,准备捕杀一只野猪为食。它们找到野猪群,公虎率先发动攻击,向一只小猪崽扑了上去,刚要得手时,曾让虎妞忌惮的老公猪,又无畏地冲了上来。
公虎猎杀过无数的野猪,见眼前的公猪,个头比一般的公猪大很多,稍稍迟疑了一下,还是放开小猪崽,向老公猪迎了上去。
地下森林的动物(五)
本来,虎妞就对老公猪耿耿于怀,见对方有恃无恐,主动送上门来,知道彻底解决老公猪的时候到了,于是绕到了对方的后面,与前面的公虎,对老公猪形成前后夹击之势。
开始时,老公猪面对两只老虎,并没有任何惧意,可是一番对峙下来,它前支后绌,不免急躁起来。
老公猪知道身子后面的大**,是自己的软肋,它如芒在背,于是掉过头,想吓退身后的虎妞。
说时迟,那时快,公虎抓住难得的机会,一下子扑上去,利用惯性掀翻公猪,然后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用锋利的犬齿,一口封喉,紧紧咬住公猪的颈部,无论对方怎么挣扎,就是不松口。
公猪倒在地上,力气依然大得惊人,挣扎着站了起来,用力地甩动颈部,锋利的獠牙,划伤了公虎的肩胛。
公虎受了伤,吊在公猪的颈部,仍然不松口,老公猪无计可施,只好拖着公虎后退。
虎妞见状,立即从后面扑上去,将公猪再次摔倒在地,并迅速将身子压上去,死死地咬住了公猪上面的那只后腿,使其无法翻身。
老公猪前后难以兼顾,再也站不起来,徒劳地挣扎了好一会儿,就躺着不动了。
除掉老公猪,公虎皮开肉绽,鲜血淋漓,也付出了很大的代价。虎妞看在眼里,痛在心里,赶紧走上去,用舌头帮公虎清理伤口。
公虎进入地下森林以后,狼群的生存,也受到了威胁,两只东北虎,自然成了头狼挥之不去的梦魇。
头狼的担扰,不无道理,在方圆不到一平方公里的地下森林,环境是封闭的,栖息在这里的猎物,不论是野兔、狍子、悬羊,还是野猪,承载量都是有限的。
多了一只母虎,狼群已忧心忡忡,现在又来了一只公虎,如果它们再养育两三只虎崽,后果真是不堪设想。
头狼认为七只狼和两只老虎,在地下森林这样狭小的环境中,两者根本不能兼容,它也不会坐等老虎来消灭狼群。
焦虑归焦虑,头狼还是无可奈何,只有等待机会。
当头狼探得,老公猪被两只老虎合力杀死,公虎受伤很严重时,当然不想放弃这个绝佳的机会,它当机立断,带着六只狼迅速出击,趁两只老虎还未填饱肚子,就围了上来。
婚恋以来,公虎和虎妞都无心进食,消瘦了很多。这次,公虎又受了重伤。
公虎受伤严重,本来无心恋战,但虎妞已怀孕,为了保护母虎和幼崽,它还是挺身而出了。
经过一番火拼,头狼和六只狼全被咬死,公虎为了保护虎妞,也受重伤而死,虎妞受了重伤,毕竟幸存了下来。
后来,虎妞产下了两只公幼崽,三只老虎在地下森林生存了下来,与金钱豹其同分享着里面的猎物。
金钱豹和虎妞先后死去了,两只公虎无法繁殖后代,地下森林的东北虎,最终还是摆脱不了灭绝的命运。
没有狼群、老虎、金钱豹等掠食者,地下森林的野兔、悬羊、狍子和野猪,开始过度繁殖,很快就吃光了草叶、松塔等食物,饿死者不计其数。
再后来,随着其它掠食者的无意闯入,地下森林又进入新一轮的生态平衡。
蓑羽鹤的迁徙之旅(一)
过了寒露,秋风渐冷,草原上的草发黄了。呼伦湖湖边,数百的蓑羽鹤,集结在水边,为一年一度的大迁徙作准备。
到了晚上,气温很低,一只瘦小的蓑羽鹤,靠在一只老蓑羽鹤的旁边,身子像湖边风中的芦苇,瑟瑟发抖。
这是一只雌鹤,羽毛呈普通的灰色,颈部两边各有一束白色长羽毛,像古时垂髫的少女,后颈上黑色的羽毛,则像垂缨。它身体瘦弱,橘黄色的眼睛很漂亮,一幅相当乖巧,人见犹怜的模样,于是给它取名为“小黄黄”。
老蓑羽鹤已经十七岁高龄,是小黄黄家族最老的祖母,于是称它为“老祖母”。
小黄黄是母亲最后下的蛋,出壳后就身体瘦弱,远比两个哥哥矮小。眼看要长途迁徙,去南方过冬了,老祖母有些着急,一个多月前就开始单独照顾小黄黄,希望它能够强壮一些,不然无法承受长距离的迁徙。
小黄黄很乖巧,在老祖母的悉心照料下,身体明显有些好转,可是比起当年出生的,其它五个月大的蓑羽鹤来说,身子还是有些单薄。
大家都为小黄黄担心,毕竟去南方的迁徙旅程,充满了艰辛和危险。
朦胧之中,老祖母感觉到小黄黄怕冷,于是用身子不断地摩擦小黄黄,直到它进入梦乡。半夜,下起了雨,接着又刮北风,天气更加寒冷,小黄黄从睡梦中醒来,在寒风中不停地打着颤。
小黄黄见老祖母睡着了,不忍心打扰它,于是离开睡着的家族成员,蹿到空地上,按照鹤群取暖的方式,独自跳起舞来。
开始的时候,小黄黄的身子还有些僵硬,跳了一会儿,身子开始暖和起来。跳了很久,它浑身充满了暖意,于是抖落一身雨水,钻进鹤群,紧紧地靠在老祖母身边,为老祖母取暖。
其实,老祖母在小黄黄跳舞时就醒了,见小黄黄用暖和的身子靠着自己,顿时充满了暖意,想到危险的迁徙之旅,想到可怜的小黄黄,它再以无法入睡。
老祖母经历过十六次迁徙,对于路途的遥远和艰辛,是刻骨铭心的。一路上,极端的寒流天气不说,空中有鵟、游隼、金雕、草原雕等猛禽拦截,地上有狼、狐狸等动物袭击。
除了猛禽和动物的威胁,人类的陷阱,也让蓑羽鹤防不胜防。
第二天黄昏,风雨肆虐,天气越来越冷。当小黄黄家族正迷茫时,嘹亮的鹤鸣声过后,蓑羽鹤群次第升空而起,迁徙之旅拉开了序幕。
小黄黄所在的队伍,家族成员除了老祖母、父母、两个哥哥,还有叔叔一家,共计十一只蓑羽鹤,小黄黄的父亲年轻力壮,成了队长。
在小黄黄父亲的带领下,它们也跟着迁徙,队伍排成了“一”字形,顺风而飞,感觉到非常轻松。
风慢慢减弱,小黄黄的父亲立即将队形调整为“V”字形,它独自排在队伍前面,小黄黄的母亲、叔叔等依次在后,排在最后的,两边分别是老祖母和小黄黄。
飞累了,它们就找湿地停下来,开始进食,恢复体力。这一天,鹤群在靠近阴山的一个湖停下来。
这时候,青蛙和昆虫不见踪影,小鱼和虾蟹也躲到深水了,湖边有一片收割后的麦田,鹤群开始吃地上遗落的麦粒。
小黄黄的两个哥哥,天性玩劣,不顾父母的管教,很快就跑得不见踪迹,而小黄黄很听话,一步一趋地跟在老祖母,认真地进食。
突然,远处传来了蓑羽鹤凄厉的叫声。
原来,有些人听说蓑羽鹤的油脂,具有舒筋活血的药用价值,于是在蓑羽鹤迁徙之旅的地上挂了网,网前撒了很多麦粒,用来捕杀蓑羽鹤。
小黄黄的一个哥哥,长腿插进网里,再也无法挣脱,成了迁徙之旅第一个牺牲者。
蓑羽鹤的迁徙之旅(二)
随着路程越来越远,小黄黄有些吃力了,老祖母通过声音,不断地鼓励它,说前面就要到居延海了,湖边有美丽的红树林。
迁徙途中,除了不怀好意的人类,空中还有很多拦路打劫者。
这天下午,没有一丝风,鹤群正排着“一”字飞行,一只草原雕突然俯冲下来。老祖母经验丰富,马上发出尖锐的警报,然后命令大家聚在一起飞行,让草原雕失去猎食的目标。
草原雕冲下来时,鹤群已经紧紧地聚拢在一起,根本无从下手,草原雕只好跟在鹤群后面,伺机寻找机会。
由于草原雕的威胁,鹤群飞得更快了。不一会儿,小黄黄体力不支,速度慢了下来,成了草原雕的目标。
草原雕锁定小黄黄,紧紧地跟在后面,小黄黄力气不继,加上恐惧,很快就被追上了。草原雕张开双爪,锋利的爪尖都触到小黄黄身子了!
此时,却冲上来两只蓑羽鹤,拼命地朝草原雕撞上去,草原雕一时没有提防,在空中一个趔趄,爪子偏离了方向。
刚才的一幕,是小黄黄的父母,在老祖母的指挥下完成的。当老祖母深沉的叫声响起,鹤群都冲了上来,将草原雕团团围住,小黄黄趁机脱离了危险。
草原雕个头不大,见对方势众,又被狠狠地撞击了一下,不免有些胆怯,只得悻悻地飞走了。
小黄黄的左边翅膀,被草原雕抓伤了,经过艰难地飞行,终于来到了居延海。为了安全,鹤群在红树林边的草地上,紧靠着一群大天鹅停留下来。
居延海是咸水湖,为了给小黄黄疗伤,老祖母一直陪伴着它,母亲为它找吃的,父亲则从额济纳河衔来青苔,敷在小黄黄的伤口上。
看似平静的居延海,同样危机四伏。
一天下午,鹤群找吃的去了,老祖母也在草丛中捡吃草籽。一只赤狐,发现小黄黄孤零零地躲在草丛,于是伏下身子,蹑手蹑脚的移了上来。
老祖母发现赤狐后,一边迅速回撤,一边大叫地报警。邻居大天鹅听到报警声,当即有两只公天鹅,挺着长脖子,向赤狐冲了上来。
赤狐已经很近了,离小黄黄只有十多步远,小黄黄胆战心惊!幸好有嫉恶如仇的大天鹅拔刀相助,及时截住了赤狐,偷袭者知道大天鹅不好惹,只好灰溜溜地逃走了。
天气越来越冷,居延海边的蓑羽鹤、斑头雁、大天鹅,过了一拨又一拨,小黄黄家族很着急,却对它依然不离不弃。小黄黄知道大家的好意,也拼命地进食,伤口愈合得很快。
可以继续上路了,鹤群继续迁徙。它们在祁连山北麓的弱水河边,作了短暂地休整,然后一鼓作气,来到了最后的一道屏障——喜马拉雅山脉。
由于冷空气的影响,鹤群在珠穆朗玛峰北麓停了下来。除了天气影响,鹤群的体力也消耗很大,急需休息。
小黄黄早就听说珠穆朗玛峰的雄峻险拔,难以逾越,如今到了眼前,抬头见山峰笼罩在流岚雾气之中,一幅神龙见首不见尾的模样,更让小黄黄不寒而栗。
三天后的中午,阳光很好,小黄黄的父亲带着鹤群准备“冲顶”珠穆朗玛峰。开始,一切都很顺利,虽然没有上升气流,大家相互鼓励,经过艰难的飞行,终于来到了半山腰。
倏然,一只庞大的金雕,裹挟着一股强大的气流,从空中俯冲下来。老祖母及时发出了警报,鹤群立即聚集在一起,同时加快速度,避开了金雕的俯冲。
金雕哪里肯善罢甘休,锁定鹤群,不断地袭击干扰,想分离出弱小者再下手。小黄黄上次被草原雕抓伤后,心有余悸,何况金雕的体形,比草原雕大多了。
小黄黄成了惊弓之鸟,翅膀的旧伤很快复发,落在了后面。
金雕抓住机会,扑了上来。
这个时候,老祖母已经掉头,及时向金雕撞了上来。金雕反应灵敏,立即放开小黄黄,将已然张开的双爪,伸向老祖母。
鹤群赶上来时,被金雕有力的翅膀拍得眼花瞭乱。老祖母身在雕爪之下,仍然没有忘记鹤群的安危,见空中又出现了几只金雕,于是用尽了最后的力气,命令鹤群别管它,脱离危险后,再等机会“冲顶”。
蓑羽鹤的迁徙之旅(三)
鹤群回到地面,由于失去了老祖母,大家都非常难过,没有心情觅食。小黄黄打小就受到老祖母的关爱,现在失去了依靠,整晚都没有合眼。
祸不单行。
拂晓时分,大家还沉浸在悲哀之中,无法释怀,一只饥饿的狼,冲进了鹤群。小黄黄的父亲见大事不妙,只得带着小黄黄的叔叔,勇敢地冲上去,拦住了凶恶的狼,给其它蓑羽鹤留下了及时撤退的时间。
就这样,小黄黄的父亲也献出了生命。
更为严峻的是,节令已到了霜降,天气更加寒冷。
失去了老祖母和队长,小黄黄又受伤了,鹤群眼睁睁地看着一群又一群斑头雁从头上飞过,身边的大天鹅群和蓑羽鹤群,来了又很快走了。
小黄黄的家族一筹莫展,只有忍受着饥寒的煎熬,“冲顶”的希望,一如横亘眼前的珠穆朗玛峰,始终笼罩在雾岚之中,显得更加凄迷和渺茫。
最后,小黄黄的叔叔站了出来,建议大家抱团取暖,暂时加入其它蓑羽鹤群,以分散金雕的注意力,这个建议,得到了大家的认同。
终于来了一队蓑羽鹤,等这些鹤休整完毕,升空准备“冲顶”时,小黄黄的家族,立即加入到了迁徙的队伍。
珠穆朗玛峰云封雾绕,能见度很低,鹤群费了很大的力气,来到了半山腰。小黄黄的伤口痛得很厉害,用尽了力气,紧紧跟在鹤群后面。
峰顶隐约可见,胜利在望,鹤群欣慰地大叫起来。
突然,云雾散开了,冷空气呼啸而来,本来还好好的“一”字阵形,立即被冲得七零八落,小黄黄和其它弱小的蓑羽鹤,很快被冲下山麓,“冲顶”行动失败了。
一连几天的寒流,使鹤群滞留在珠穆朗玛峰北麓,饱受风霜的折磨。小黄黄的心情,一如此时的天气,降到了冰点。
这天晚上,寒风凛冽,小黄黄等蓑羽鹤紧紧地挤在一起,一边瑟瑟发抖,一边烦躁地嘶鸣着。
如果天气再不好转,小黄黄的家族,以及其它的蓑羽鹤群,由于翻不过喜马拉雅山脉,不能进入温暖的印度半岛,都会冻死在山脉北麓。
鹤群在绝望之中,度过了最后一个夜晚。
第二天一早,晨光熹微,小黄黄又冷又饿,翅膀也疼得很厉害,眼睛都不想睁开。此刻,其它家族成员,与它一样,心情沮丧到了极点,大家都以为必死无疑了,都一动不动,不想徒耗力气。
让小黄黄意外的是,忽然传来了其它鹤群的欢呼声。
小黄黄艰难地睁开眼睛,天气很好,温暖的阳光洒在身上,预示着这是多么美好的一天!
天空中,很多蓑羽鹤张开翅膀,一动不动,轻松地被上升气流抬升到峰顶。
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整个鹤群都雀跃起来,小黄黄也兴奋地扇动着受伤的翅膀,跃跃欲试。
嘹亮的鹤鸣声过后,鹤群腾空而起,小黄黄起飞后,只摆动了几下翅膀,上升气流就把鹤群送到了峰顶,越过峰顶,一马平川的印度半岛,出现在眼前了!
幸福来得实在太突然,小黄黄感觉有点眩晕,简直不相信眼前的事实,只有依然疼痛的翅膀,在反复提醒它,弱小的自己,竟然成功地翻越喜马拉雅山脉了。
蓑羽鹤的迁徙,被称作地球上最艰难的迁徙。小黄黄第一次的迁徙之旅,就经历了生死离别之痛,家族以三个成员的代价,才成功地完成迁徙。
前面的路还漫长,小黄黄以后的生活,依然充满了不测和艰辛,而它的首次迁徙之旅,不啻是一份沉甸甸的“成人礼”,将让它受益终生。
一 幸福童年(上)
三月底,加拿大巴芬湾的查尔斯王子岛,已进入极昼天气。
深蓝色的天空下,是一个白色的冰雪世界。巴芬湾的海面上,覆盖着海冰和积雪,查尔斯王子岛上,也是白茫茫的一片,远处若隐若现的山峰,笼罩在白色的雾气之中。
岛北的冰面上,白色的母北极熊帕卡,早已从半冬眠中醒过来了,它带着两个一岁多的小熊,来到海冰上,准备捕杀海豹吃。
帕卡带着孩子,在海豹的呼吸孔前耐心地等待着。今天,它的运气不错,半个多时辰后,就捕杀了一只肥硕的海豹,三口之家美美地吃了一顿大餐。
气温还很低,帕卡吃饱后,赶紧带着两个孩子,回到岛上积雪下的洞穴。洞穴很宽敞,里面有两个房间,一个用来贮存食物,一个是卧室。
为了防止寒气,出入的洞口,非常狭小,帕卡只能蜷缩着身子,才能进出。在卧室的上方,还有一个小洞,专门用来通风换气。
帕卡的祖先,本来栖息在哈得孙湾的右岸,也就是拉布拉多半岛,随着气温越来越高,夏季的哈得孙湾,可供北极熊栖息捕食海豹的浮冰,越来越少了。为了生存下去,一些北极熊在冬季冰封海面时,开始向北面的巴芬岛方向迁移,帕卡也成了其中的一员。
帕卡选择迁移,还缘于一段刻骨铭心的往事。
如果按北极熊的生理特点来划分,一岁以内,当然是它们的童年,一岁至两岁,是它们的少年,两岁以上,则进入了青年,它们开始独立生活,然后再生儿育女。
这样算来,帕卡在它的故土昂加瓦半岛上,度过了幸福的童年。
帕卡出生那年,全球气温不是很高,春天时,哈得孙湾的浮冰也不少,它的妈妈,整天带着帕卡和它的哥哥,在浮冰上捕食海豹,日子过得还不错,挨饿的日子当然也有,毕竟次数少。
出外捕食时,一只北极狐总是亦步亦趋地,跟在帕卡一家的后面,北极狐那白色的皮毛上,露出灰褐色的皮毛,看起来好像很脏。
打小开始,妈妈就对哥哥和帕卡讲,一定要注意卫生,每次吃了海豹,妈妈总是亲自示范,开始用舌头清理脸和皮毛上的血迹。
形影相随的北极狐,一幅邋里邋遢的样子,有时候还会传来一股狐臭味,让帕卡很不习惯,它总是皱皱眉头,在妈妈面前报怨说,这里的很多动物,都是白色的,这只白极狐,颜色这么难看,为什么不赶走它呢,看起来多恶心啊!
妈妈却用爪子翻开自己的皮毛,告诉哥哥和帕卡,成年北极熊的皮肤,其实是黑色的,只是皮毛的颜色浅些。在冬天,北极狐的皮毛呈白色,是为了跟冰天雪地的环境协调,到了春天,陆地上的冰雪融化了,大地裸露出褐色,它们的皮毛,也才跟着换成褐色而已。
妈妈还说,这只北极狐所在的家族,跟自己的北极熊家族,早就是世交了,北极狐的妈妈,本来就是帕卡祖母的跟班,妈妈打小就与它在一起玩耍,早就很熟稔了。它跟着,只是为了分得一点残渣剩肉而已。
还有,北极熊偶尔也吃腐肉,但没有贮存食物的习惯,每次进餐后,都或多或少地会余下一些肉食,这些对于胃口很小的北极狐来说,不啻是一份大餐了。
听到这里,帕卡露出了鄙夷的神色,妈妈不等它开口,便接着告诉它和哥哥,你们可别小看北极狐,它们的足底有皮毛,可以在海冰上奔跑,由于整天在外面奔波觅食,它们的消息灵通,知道哪些地方的海豹多,哪些地方有冰洞,冰洞里不时有浮出水面呼吸的白鲸。
让帕卡意外的是,妈妈还告诉它和哥哥,如果跟着北极狐去捕猎,成功率会高很多。上年,妈妈跟着这只北极狐,找到了一个大冰洞,它们几乎天天守在那里,体大肉多的白鲸,让妈妈和北极狐,过了一段非常惬意的日子。
后来,北极狐经常带着它们一家子,帮助寻找海豹藏身的海冰,在北极狐的帮助下,妈妈捕杀海豹的成功率,比平时大多了,这才让帕卡,打消了对北极狐的成见。
二 幸福童年(下)
除了与北极狐合作,妈妈有时还与海鸥合作,让帕卡大开眼界。
有一次,帕卡记得很清楚,它和哥哥跟着妈妈,离开陆地,向海上的浮冰走去,准备捕杀海豹。
妈妈的派头十足,一群海鸥在头上开路,身后则有北极狐压阵。
到了海边,海鸥前去侦察海豹了,妈妈便一屁股坐地上,将身子在雪上滚来滚去,根本不像是来捕猎的,倒像是来海边玩的。
有一会儿,海鸥回来了,在妈妈的头上盘旋一会儿,然后“呀-呀-”地飞去了。
坐在旁边的北极狐,立即跟着海鸥去了。妈妈停止了玩耍,吩咐帕卡和哥哥,轻轻地跟在后面,一起向海鸥的方向而去。
很快,帕卡便看见一大块浮冰上,一只海豹用眼睛,看了看空中聒噪的海鸥,认为周围没有北极熊,便躺下身子,放心地晒着太阳。
北极狐,已经爬上了海豹前面的浮块,开始翻跟斗了。
海豹当然高兴了,或许它还认为,一边看北极狐的表演,一边进行阳光浴,这种日子,还算过得十分惬意吧。
北极狐见海豹上当了,将全部注意力,都放在了它身上,跟头也翻得更快了,直看得海豹眼花缭乱。
殊不知,海鸥和北极狐的所作所为,都是迷魂阵。
这时,妈妈吩咐帕卡和哥哥,悄悄地待在原地,看着它的一举一动,观摩学习捕杀海豹的技巧。
帕卡看见妈妈,绕到了海豹后面的浮冰,快接近海豹所在的浮冰时,为了不让海豹发现,妈妈甚至用白色的前掌,遮住了黑色的嘴巴和鼻子。
北极狐看到北极熊同伴,已快接近海豹,也更加卖力了,立即使出最后的力气,准备从浮冰的这一头,一直翻到了另一头。
北极狐的跟斗没翻完,海豹就死在妈妈的爪下了。
哥哥见捕猎成功了,立即冲了上去,三口之家饱餐了一顿不说,还留下了一些碎肉和内脏,让它们的合作伙伴海鸥群和北极狐,也好好地吃了一餐。
每次捕到海豹,妈妈总是让长身体的帕卡和哥哥吃瘦肉,它自己主要吃脂肪,剩下的骨头和内脏,则基本上让给了北极狐。
熟悉以后,帕卡和哥哥,甚至与北极狐成了忘形的玩伴,经常在一起打闹和追逐。
有时候,北极狐还会带帕卡一家,去海边的高地上,偷吃海鸥的鸟蛋。赶走鸟儿,北极狐打破鸟蛋后,只吃里面蛋液,而将蛋壳扔掉。
妈妈却给帕卡和哥哥讲,蛋壳对它们正在长大的身体,是大有好处的,北极狐这个吃法,不适合它和哥哥。
于是,妈妈又带头示范,只见它将整个蛋衔进嘴巴,轻轻咬碎后,便全部吞进了肚子。
帕卡和哥哥,只得硬着头皮学习,开始时,帕卡觉得硬硬的蛋壳,总是有些难咽,并影响了蛋液的口味,但在妈妈的严厉要求下,还是慢慢地适应了。
夏天来了,哈得孙湾的浮冰,开始慢慢消失,帕卡一家子,只得回到在陆地上生活,但它们在海豹肉的滋养下,身子已经长肥嘟嘟的了。
整个夏天和初秋,在大部分时间里,它们一家三口,都躲在以云杉为主的针叶林里休息。偶尔,它们也会跟着北极狐,去寻找浆果吃。
一路上,帕卡的母亲,还会教它和哥哥,辨认和品尝灯芯草和羊胡子草等根茎,并告诉它俩,这些草茎的味道也不错。
结果,颜色红艳,美味可口的越桔和熊浆果,让帕卡难以忘怀,现在一想起来,都会不由自主地流口水。
吃饱了浆果,帕卡和哥哥便跟着北极狐,开始在旁边的灌木丛中嬉戏打闹,弄得雪白的北极棉花,像蒲公英的种子,在空中到处飞舞,这也是它们最开心的时候。
有时候,还有鲸鱼搁浅在海岸边。妈妈嗅到气味后,趁着夜色,带着它和哥哥,去参赴免费的盛宴。
它们去时,鲸鱼的尸体边,往往聚集着成群的北极熊、北极狐,甚至还有它们的远亲黑熊,这些动物早已守在鲸鱼的尸体旁边,各占据着一个位置,正大块朵颐。
让帕卡大为诧异的是,这些平素里,彼此之间并不怎么待见的动物,都收敛起凶狠的一面,斯斯文文地守在那里,吃饱了方才离去。
夜色中,远处的地平线上,突然出现了北极光,绿色和黄色的光带,忽明忽暗,明亮时绚烂至极,形状还不停地变幻,好像为参加盛宴的动物们,点燃了节日的焰火。
后来,帕卡总算明白了,一条庞大的鲸鱼,足以让这些不同种类的动物,吃上好几天,谁也不用着急,才出现了刚才那罕见而和睦的一幕。
三 饥饿少年(上)
可是好景不长,冬天很快就来了。
白昼总是很短,长夜漫漫,寒风呼啸,这也是白极熊等动物最难捱的日子,天性活泼好动的帕卡和哥哥,第一次饱尝了无奈和忍饥挨饿的滋味。
熬过了第二个冬天,帕卡和哥哥已经一岁多了,开始进入少年期。
帕卡的妈妈,又开始与北极狐合作,主要捕杀海豹为食。
帕卡和哥哥的胃口,越来越大了,需要更多的食物,才能填饱肚子,妈妈为了捕到体型巨大的白鲸,更希望与海鸥合作捕猎。
海鸥在天上飞行,容易发现海冰上的大洞,这些冰洞,是被困在海冰下的白鲸,为了呼吸,集体用身子撞出来的,不然的话,白鲸就会窒息而死。
一旦发现冰洞,海鸥群就在冰洞上空盘旋,它们派出一只海鸥,来向帕卡的妈妈报信。收到消息,妈妈立即带着帕卡和哥哥,跟着海鸥来去。
有时,还没有到冰洞前,帕卡就可以看见粉白可爱的白鲸,将头从海中竖起来,向四周打探着。当然,它不知道,这就是海洋动物的“浮窥”现象。
到了冰洞前,白鲸已经潜到海水中了,即使游得很远,它们也不怕迷失方向。白鲸会用回声定位,来寻找用于呼吸的冰洞。
空中的海鸥,见白鲸消失,有些着急了,叫声和振翅声很快混合在一起,而帕卡的妈妈,好像并不着急,它一动也不动,静静地守在冰洞旁,如水边等候鱼的灰鹭。以它的经验,知道隔不了多长时间,白鲸必须重回冰洞来呼吸空气。
果不其然,不一会儿,白鲸为了呼吸,还是冒险浮出了冰洞。帕卡见妈妈一人纵跃,向其中一只白鲸扑了上去,接着用厚实有力的前掌一拍,白鲸徒劳地挣扎了几下,就被妈妈用十厘米长锋利爪子,拖上了冰面。
捕到了白鲸,妈妈却并不急于吃食物,而是赶紧抖落一身水,然后在冰面的雪上一边打滚,一边言传身教地提醒帕卡和哥哥,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去除身上的结晶盐,结晶盐附着在皮毛上,会影响皮毛的隔热能力。
当帕卡看到可爱鲜活的白鲸,变成眼前的食物时,开始还有些不适应,后来见多了,也就习惯了。
这年春天,整个北半球的气温都很高,海冰融化得很快,帕卡一家子还没有补充好足够的营养,夏天就来了。
与上年的夏天相比,生活简直大相径庭,至少在帕卡的眼里,没有看见一只步态从容、大腹便便的北极熊。
到了八月份,妈妈和其它成年的北极熊,身上已耗去了不少的脂肪,它们变得饥饿难耐,开始四处游逛,寻找一切可以吃的食物,有时甚至到人类的聚居区,去翻找垃圾桶。
至于哪里有成堆的垃圾,跟它们一家子关系不错的那只北极狐,早就很熟悉了。这年夏天,北极狐经常带着帕卡一家三口,在远离居民区的垃圾场,以捡食垃圾为食。
在垃圾场上,北极狐好像有些害怕,总是形影不离地跟着妈妈的身边,帕卡后来才知道,垃圾堆的常客,除了北极狐和北极熊,还有赤狐。
赤狐的个头,比北极狐大多了,它们经常欺负北极狐,离开了帕卡一家的庇护,那只北极狐,连捡垃圾都很困难。
那个夏天,帕卡永远也无法忘记,因为饥饿难耐的公熊,竟然杀死了它的哥哥。
整个夏天,饱受饥饿煎熬的公北极熊,性情大为改变,它们变得非常暴虐,相互之间经常打斗。这个时候,几乎所有的公北极熊,都伤痕累累,十头公北极熊中,差不多就有四头因打斗而死。
四 饥饿少年(下)
那天晚上,帕卡记得很清楚,月亮很大很圆,它们一家子,在北极狐的带领下,去了一个从未去过的垃圾场,垃圾场的位置很偏僻,知道的动物不多,北极狐和它们一家子,忙活了大半天,都吃得饱饱的。
路途实在太远了,在返程时,帕卡和哥哥掉队了,后来越走越慢,远远地落在妈妈和北极狐后面。
走在前面的妈妈,不时地呼唤着两个儿女,催促帕卡和哥哥跟上,但两个小家伙太累了,总是跟不上妈妈的步子。
北极熊的嗅觉,非常灵敏,是犬的七倍有余,两只饥饿的公北极熊,老远就嗅到了两只小熊的气味,它们赶过来后,直接冲向了帕卡和哥哥。
两只可怜的小熊,见冲上来的两只成年大公熊,身材足足大了妈妈一倍还有余,吓得不知所措,立即尖叫起来。
帕卡的妈妈,听到后面的叫声,立即掉过头,见了大它很多的公熊,为了救自己的孩子,也顾不上什么危险,立即向两只公熊扑了上来。
两只大公熊,本来各有一个目标,现在见母熊来了,冲向帕卡的公熊,只得上前去拦截,两只北极熊,很快厮打成一团。
帕卡见状,赶紧躲到了妈妈的身后,身子不停地颤抖。
为了救孩子,帕卡的妈妈,完全豁了出去,对着公熊又抓又咬,公熊纵然凶悍,但无心恋战,见同伴得手,叨着一只小熊跑了,也掉头撤出了现场。
那一晚,可怜的妈妈,带着帕卡,凄厉地呼唤着哥哥,希望能够出现奇迹,哥哥能够再次回到它们的身边。
妈妈累了,停留在分布着稀疏的北极柳苔原上,整晚都不停地走来走去。
帕卡躺在草地上,听着针叶林中,不时传来灰林鸮怪诞而阴森的叫声,非常想念朝夕相伴的哥哥,怎么也无法入睡。
活泼好动的哥哥,倏然之间就从眼前消失了,它怎么也想不明白。
帕卡睁开眼睛,看着天边那轮硕大浑圆的月亮,开始对这世界的残酷性,有了模糊的印象。它看着伤心欲绝的妈妈,对一位母亲的不容易,也有了初步的印象。
这一年,帕卡和妈妈的身上,都没有储备足够的营养。冬天即将来临前,妈妈无奈之下,只好破天荒地带着帕卡,去内陆的苔原上,想通过猎杀迁徙的驯鹿,来补充过冬的脂肪。
妈妈一边走,一边告诉帕卡说,冬天到了,如果身上没有足够的脂肪抵御寒冷,一旦掉入水中,这是非常危险的。去内陆捕杀驯鹿,是祖上传下来的一个秘密,万不得已的话,北极熊是不会轻易进入内陆的。
到了内陆,在驯鹿未出现之前,它们只得挖掘鼠洞,靠田鼠来裹腹。
当苔原狼群出现时,帕卡的妈妈,就知道成千上万的驯鹿快出现了。第一次看见狼,帕卡有些害怕,妈妈却告诉它,狼是聪明的动物,它们知道送上门的大餐要来了,是不会冒着危险,来捕杀小熊的。
果不其然,驯鹿群很快就来了。
可是,当密密麻麻的驯鹿,如成群的蚂蚁一样,出现在眼前时,帕卡的妈妈,才感到手足无措,不知如何下手,像凶猛的老虎,首次看见披着厚甲的乌龟一样。
而它们的邻居苔原狼群,却从容不迫,它们分工严密,将佯攻、迂回、包抄、伏击等战术,运用得十分娴熟,捕猎行动非常成功。
观摩了三次,妈妈终于有数了,当狼群再次捕猎时,它也跟着狼,进入了伏击圈,当成群的驯鹿冲上来时,帕卡的妈妈出击了。
驯鹿还没有见过北极熊,帕卡的妈妈,打了它们一个措手不及,很轻松就捕杀了一只惊呆的硕大公鹿。
狼群的伏击手,也杀了两只驯鹿,但当它们发现帕卡的妈妈,捕杀的驯鹿,个头远比它们的猎物大时,有些不平衡了。
头狼认为,北极熊竟然利用了它们,让狼群干了一件火中取栗的事情,当然有些生气了,它迅速地带着狼群,将一大一小两只北极熊,团团包围起来。
五 初为熊母(上)
没承想到,帕卡的妈妈,却将足以它们母子大饱一餐的猎物,拱手让给了狼群。当时,帕卡觉得太不可思议了,毕竟以它妈妈的大个头,足以让狼群知难而退。
第二天,帕卡终于知道妈妈的良苦用心了,狼群竟然接纳了它们,让妈妈也加入猎驯鹿的队伍,并让它担任主殂击手。有了北极熊的加入,狼群的捕猎效率大为提升,它们每天都可以捕杀好几只驯鹿,分享猎物时,妈妈只留下一只驯鹿,其余的全让给了狼群。
那年的捕鹿行动,让帕卡大开眼界,也让它受益终生。
难熬的冬天,终于过去了,帕卡两岁多了,该独立生活了。
一天早上,帕卡被雷鸟的吵闹声惊醒了,它睁开眼睛后,再也没有看见妈妈。
帕卡记得很清楚,那时正逢雷鸟的婚恋期,雄鸟开始求偶时,声音很小,只咕咕哝哝,随着雄鸟越来越亢奋,声音也越来越响。
到了后来,成群的雄鸟,弄出来的动静,足以用“惊天动地”来形容,它们的声音,竟然完全盖过了涛声和海鸥的尖叫声。
当然,帕卡不知道,“雷鸟”这个名字,也正是由此而来的。
热闹只属于雷鸟,在巨大的吵闹声中,帕卡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无助和凄凉。上一晚,妈妈只告诉它,说哈得孙湾周边的北极熊太多了,帕卡还年轻,应该去更北的地方,也就是经常有北极光的方向,去开辟自己的新领地。
帕卡怀孕后,想起失去的哥哥,开始担心肚子里的孩子,它想到了妈妈的话,便毅然决然地离开故土,向北走去。它很快来到了哈得孙海湾,好在北极熊是水陆两栖动物,它们的脚趾之间有脚蹼,春夏碾转于浮冰和海水之间,天生就属于游泳健将。
帕卡轻松地渡过了哈得孙海湾,开始了迁徙之旅。
前年冬天,身怀六甲的帕卡,来到了福克斯半岛,它在岛上挖了一个雪洞,在洞里产下了两只幼熊。
上年春天,帕卡又带着两个孩子,继续沿着巴芬岛的海岸线,一边在浮冰上捕捉海豹,一边向北极方向走去。海面结冰后,帕卡带着孩子,在无人的查尔斯王子岛上,渡过了寒冷的极夜天气。
查尔斯王子岛上,没有人烟,周围海域的北极熊又少,更重要的是,这里的海豹,对于北极熊的危险性,还没有太多的感性认识,捕捉起来比较容易。
因而,查尔王子岛对于帕卡来说,算得上非常理想的栖息之地了。帕卡停了下来,不想再流浪了,准备在查尔斯王子岛定居下来。
日照时间越来越长,阳光也越来越强烈,成群的鸟儿,开始从空中向北飞去,准备返回更北的地区,生儿育女。
几天后,厚厚的海冰裂开了,帕卡每天带着两个孩子,在海冰上到处奔走觅食,两只小熊正长身体,它想让孩子多吃一点肉食。
一天早上,空气澄明,能见度很好,帕卡发现巴芬湾西边的海面上,出现了一条很宽的,呈南北走向的大冰缝,从那里飘来了猎物的气味。
帕卡带着两个孩子,欣喜若狂地向冰缝跑去。
还未到冰缝前,帕卡听到冰缝传来“呼哧-呼哧”的声音,它停下来,仔细地听了一会儿,以它的经验来判断,认为这声音,应该是白鲸或其它鲸发出的喘息声。
这时,冰缝中又喷出了两股水柱。是弓头鲸?帕卡立即吩咐两个孩子,让它俩慢慢地跟在后面,它则轻手轻脚地前行,向冰缝靠了上去。
到了冰缝前,帕卡才发现,冰缝里塞满了成群结队的白鲸、独角鲸和弓头鲸等,这些鲸鱼正向北极方向迁徙,准备去北极度过短暂的夏天。
其中,特别容易引起注意的,是独角鲸头上那长达一米多的长牙,多么像带剑的武士,为这群鲸鱼保驾护航。
这些鲸鱼中,独角鲸有长角,弓头鲸又差不多有十多米长,看来帕卡只有捕杀白鲸了。
帕卡回头看了看,两个小孩已快到冰缝了,它们不知状况,一旦惊扰了鲸鱼,就会错过这次难得的捕食机会。它选中一只白鲸,然后扑了上去。
白鲸受伤后,鲜血染红了身边的海水,帕卡用利爪,钩住了白鲸的头,准备拖出水面时,大群的白鲸、独角鲸和弓头鲸,由于受了惊,开始到处冲撞,乱成一团,帕卡被挤在中间,一时无法脱身。
六 初为熊母(下)
倏然之间,帕卡所在的冰缝两边,发出了冰层碎裂的巨大声响,随后是一阵冰雨,砸在它的身上。
拥挤的鲸鱼,骤然也从海面上消失了。
帕卡正不明所以,冰面上传来了两只小熊的恐惧叫声。
蓦然,帕卡看见几条黑白相间的巨大身影,从海面上跃出,弄出了巨大的海浪,接着又是一阵冰雨,受伤的白鲸,也用出最后的力气,想把帕卡拖向水中。
冰缝的海面,全变成了一片血红色。
虎鲸!帕卡有些恐慌,赶紧放开爪下的白鲸,开始寻找两个孩子。
两只小熊落在海水中了,夹杂在被堵截回海面的白鲸、独角鲸群中,随着的剧烈起伏的海浪,上下颠簸,其中一只小熊,已被虎鲸咬伤了,浑身是血。
本来,虎鲸是来捕杀白鲸、独角鲸的,恰好碰到捕杀白鲸的帕卡。性情凶猛的虎鲸,用巨大的尾鳍扫破了冰层,两只小熊便掉落在海面上。潜伏在海底的虎鲸,将白鲸和独角鲸堵回海面后,开始用尾鳍攻击猎物,虎鲸用牙齿撕咬猎物时,咬伤了一只小熊。
帕卡急了,也顾不上什么危险,赶紧游过去,挤入惊慌的白鲸和独角鲸群,好不容易才抓住那只没有受伤的小熊,它用右前肢将小熊抱在怀里,还想去拖受伤的小熊时,一只虎鲸巨大的尾鳍,已快扫过来了。
情急之下,帕卡索性用划水的左前肢利爪,一下子抓住了虎鲸的尾鳍,锋利的爪子嵌进了虎鲸的肉里,虎鲸受到了惊吓,立即大幅度地甩动尾鳍,想摆脱锋利的爪子。
当虎鲸的尾鳍伸出海面时,帕卡的爪子,“砉”地一声划破了虎鲸的皮肉,帕卡和怀里的小熊,则在空中划了一个圆弧线,重重地摔在了远处地冰面上。
当帕卡忍着疼痛,从冰面上爬起来,向冰缝里张望时,那只受伤的小熊,早已不见踪踪,只见海面上血肉横飞,十多只虎鲸,正用不断上下跳跃的方式,集体进餐。
场面太血腥了,令杀戮成性的帕卡,也不忍直视,它只得带着幸存的小熊,赶紧离开冰面,回到查尔斯王子岛。
北极的天气,说变就变,开始狂风怒吼,暴风裹挟着积雪,到处弥漫。能见度很低,帕卡带着小熊,好不容易回到栖身的洞穴。
帕卡躺在洞穴里,感受到了从未有过的彻骨寒冷。
初为熊母的帕卡,在失去孩子的痛苦中,沉沦了好几天,直到小熊饿得嗷嗷直叫时,它才不得不到海冰上寻找食物。
这天一早,帕卡便打起精神来,带着孩子,来到了海边。
这个时候,覆盖海面的冰层,已裂成了一大块一大块的浮冰,帕卡上了浮冰,开始寻找海豹的踪迹。
经过耐心地寻找和等待,帕卡捕到了一只海豹,它和孩子都饿得快不行了,立即开始在浮冰上饕餮起来。
美味的海豹肉,实在太有诱惑力了,帕卡埋头吃得很专注。当不远的海面上,一只虎鲸露出头来,浮窥它们母子时,帕卡也没有注意到。
当一群虎鲸推着帕卡母子所在的浮冰,向远离岛的方向而去,小熊发出惊恐的吼叫声时,帕卡才意识到了危险。
它抬起头,看见浮冰周围的海面上,出现了虎鲸那高耸的三角形的黑色背鳍。帕卡还没有从失去孩子的阴影中走出来,它领教了这些庞然大物的厉害,赶紧丢下身边的海豹肉,向小熊大吼了一声,然后带头跃上相邻的一块浮冰,向岛上跑去。
小熊的反应也很快,紧紧地跟在了帕卡的后面。
快到岛边了,帕卡母子的身后,又乍然传来了浮冰的破碎声,接着是虎鲸跃身落水的声音。听到这里,帕卡和小熊跑得更快了,很快就完全地到达了岸边。
上了岸边,帕卡才掉回头,发现它们刚才所在的浮冰,已被虎鲸撞碎了,冰面上的海豹,被撕成了碎片,成了十多只虎鲸的食物。
看到这里,帕卡还以为虎鲸,仅仅只是为了抢海豹食物而已。
七 痛失小熊(上)
其实,这群虎鲸,在上次捕杀白鲸和独角鲸时,有一只被帕卡抓伤了,它们完全是为了报复而来的,结果没想到帕卡的反应太快,虎鲸无奈之下,只得吞吃了帕卡留下的海豹。
虎鲸与陆地上的大象一样,具有极高的智商和记忆力。有头脑,又有力量的虎鲸,在捕杀蓝鲸、弓头鲸、座头鲸等大型猎物时,与陆地上的狼群,所惯用的群狼战术如出一辙,也充满了智慧。
先前在海面上浮窥帕卡的虎鲸,就是它们的探子。
连同样生活在海洋里的大白鲨,这种素以凶悍残忍而臭名昭著的猎手,也对虎鲸畏惧三分,只要听见虎鲸的叫声,远远地就溜之大吉了。
这样聪明的动物,报复心当然也很强,它们完全属于睚眦必报的动物。
由于帕卡认知上的错误,它与这群虎鲸之间的故事,也远未结束。
第二天,帕卡刚从岛上出来,就远远地看见一只庞大的虎鲸,漂浮在近海的海面上,帕卡认真观察了一会儿,确信这只虎鲸已经死了,因为它的腹部朝上,身子本身一动也不动,只有风吹过来时,身子才顺着海浪移动。
帕卡在它的出生地,也就是拉布拉多半岛上,吃过搁浅的死鲸。它认为,这只死虎鲸,足以让它和孩子,吃上好一阵子了。
两次与虎鲸遭遇之后,帕卡从内心里,已开始对虎鲸有些恐惧了。出于谨慎考虑,它没有轻举妄动,直到半个多时辰后,它再次确认,虎鲸依然一动不动,才决定上前去。
这次,帕卡把孩子留在了岸边,它独自跨过浮冰,慢慢地向“尸体”靠了上去。
当帕卡上了毗邻“尸体”的一块浮冰时,才发现虎鲸的尾部,隐藏在海里的部分,赫然有几条平行的伤口,还未完全愈合。
帕卡明白了,这只虎鲸是被自己抓伤的,但这样的伤口,远不足以致命。它有些疑惑,再也不肯向前走了。
它迟疑了一下,打算掉头时,虎鲸霍然翻过了身子,迅速张开大嘴,向浮冰上的帕卡,扑了上来。
虎鲸的头,刚一靠近,帕卡所在的浮冰,立即碎了。趁碎冰挡住虎鲸的那一瞬,好一个帕卡,赶紧跃上了另一块浮冰,拼命向岸边跑去。
这一次,又有惊无险了。
打这以后,帕卡成了惊弓之鸟,它不再去岛的西面,而是只去岛的北面觅食。为了提防虎鲸,它再也不带小孩下海,也不敢离陆地太远,行动时总是三步一停,捕到海豹后,为了防止血腥味招来虎鲸,它都立即将海豹拖回岸上,再与小熊一起,放心地享受食物。
这样的日子,过得提心吊胆的,倒也不是办法。
可是,接下来的三天,它再也没有发现虎鲸的踪影,这样反而让它有些不习惯了,帕卡总是隐隐地觉得,好像有什么地方不对劲,但又不知道问题出在哪里。
担忧归担忧,该来的还是来了。
第四天,帕卡让孩子在岸边等待,它又独自上了岛北面的浮冰。它一边耐心地寻找海豹,一边向四处张望,希望能发现虎鲸的一些蛛丝马迹。
这次,它如愿以偿了,竟然一下子看见七只虎鲸,先是在西面大约两百多米的海面,露出了背鳍,它们在那个水域,跃身击水了好一会儿,然后用跃身的方式,向正北方游走了。
看到虎鲸那漂亮的后空翻动作,帕卡才如释重负,毕竟距离不算近,如果虎鲸的身子,从海面上消失了,它也完全可以从容撤退。
它放松了警惕,又看到小熊孤零零地站在岸上,引颈企盼它早点回去,于是用吼声呼唤小熊,来到它所在的浮冰上。
帕卡带着小熊,在浮冰上穿梭时,还是没有放松警惕,直到杀死了一只海豹,它又四周察看了一次,直到确认那七只虎鲸,还在它俩的西北方向,已经远得只见黑点了。
看到这里,帕卡放心了,便没有将海豹拖回岸边,而是直接在浮冰上就餐。
八 痛失小熊(下)
当另外几只虎鲸,从海底浮出水面,撞碎了浮冰,帕卡已经来不及作出反应了,和小熊一起掉到了海中。
帕卡落水后,幸亏海豹肉是诱饵,引起了虎鲸的争抢,它被一只雄鲸尖锐的背鳍,划了一下。帕卡反应还算快,趁乱潜下水,在水下游了好远,才浮出海面,赶紧跳上浮冰,向岸边跑去,才脱了险。
而它那可怜的另一个孩子,与海豹一样,都成了虎鲸的腹中之物。
当然,这也怨不得帕卡,好几只虎鲸有备而来,个头又比它大多了,它如果不跑的话,会与小熊一样,最终命丧海里。
以帕卡的智商,它还不知道,聪明而阴险的虎鲸,玩了一个“声东击西”的花招。先前那七只虎鲸,故意出现在远处的海面上,完全是为了转移帕卡的注意力,给它造成鲸群渐行渐远的错觉。
而另外几只虎鲸,则悄悄地躲在另外的地方,等帕卡捕到海豹时,它们才悄悄地潜到浮冰底下,再发动攻击。虎鲸群想将海豹、大熊和小熊一网打尽,但没有想到,帕卡又躲过了一劫。
回到查尔斯王子岛,帕卡找到了水藓,嚼碎以后,用舌头涂抹在伤口上。接下来的三天时间,它不吃不喝,发疯似地走来走去,累得实在走不动了,才找到一个安静的地方,躺下来整整休息了两天。
感到伤心的同时,帕卡还感觉到了前所未有的孤独感,虎鲸群又像极夜的黑暗一样,始终笼罩着它。
帕卡不得不离开查尔斯王子岛了,它不想回头,只得继续向北行进。
整个春天,帕卡像电影中的阿甘一样,沿着巴芬岛的西海岸,在浮冰和岛屿之间奔波行走,也许只有不断地行走,才能忘记伤心和孤独感。
到了初夏,浮冰几乎消失殆尽时,它已先后越过无人的福利岛、布雷岛、科赫岛和延斯蒙克岛,来到了巴芬岛的西北海岸。
这里是苔原地带,与帕卡的出生拉布拉多半岛相比,林地完全消失不见了。最高大的北极柳,也只有五、六十厘米高,而且大多数枝干,还小心谨慎地蜷缩在地面上。
主要的原因,是地下具有永久性的坚硬冻土层,北极柳的根系,无法扎入冻土层,从而无法吸收大量的营养,根本不能长高长大。
其它常见的植物,是开着黄色小花的岩荠,丛生的、开着红色开朵的虎耳草,成簇生长的灯芯草,顶着白色小绒球北极棉,而沼泽地常见的则是羊胡子草。
茎杆伶仃的北极罂粟,那杯状的黄白色花儿,与向日葵一样,为了吸收充足的阳光,整天都随着太阳转动。
春天的福克斯湾,海豹很多,帕卡失去了两个孩子,根本没有心情捕食,夏天到了,它上了陆地以后,才感觉到身上,还没有贮存够足够的脂肪。
帕卡一边沿着海岸线向北走,一边还得继续寻找食物。
一天,嗅觉灵敏的帕卡,突然嗅到了一公里开外海象的气味,其中还明显夹杂着海象的屁臭味,它赶紧向气味的方法跑去。
它远远地看到一群海象,正躺在海滩休息,公牛一样的叫声此起彼伏。当帕卡接近时,海象群开始骚乱起来,纷纷向海里移动。
帕卡有些饥饿,也不管海象那两根长牙,立即冲入海象群,从中寻找可以下手的幼象。这次,帕卡的运气不错,很快发现了一只刚出生不久的幼象,它立即扑上去,咬住了幼象的颈部。
母海象发现后,赶紧回过头,用长牙来攻击帕卡,想迫使帕卡放下幼象。帕卡见嘴里的幼象,已经没有了气息,象群几乎都逃到了海里,于是放下嘴里的海象,想用牙齿攻击母象,结果发现母象为了护崽,竟然豁出了性命,根本不退不让。
海象皮粗肉糙,帕卡一时无法杀死对方,只得放弃捕杀母象的想法,回头拖起幼象就跑。
母象急了,用象牙在帕卡背上留下了两个血洞,帕卡好不容易才捕到猎物,当然不想放弃了,它忍着剧痛,迅速将幼象拖离岸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