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九章 支持
想要创造一个轮回,显然并不是一件容易事。
尤其是,苏叶想要创造的轮回,绝不是仅仅针对于三千世界的轮回。
他的目标,是放在诸天万界之中的。
从山海世界,沙中世界,阿弥陀佛的极乐世界,以及摩醯首罗的末法世界。苏叶看到了无数相互不同的“道”。
如果,生灵的轮回仅仅是在单一的世界之中轮回。那么实际上的意义并不大。
或许说从目前来看,生灵就可以做到类似的“轮回”。
就好像沙中世界的生灵,被提和竭罗以“空劫”的力量消灭以后,他们的灵魂却没有被消灭,而是被挂了起来。如今,也都已“重生”了。
但他们自然不会有真正“蜕变”般的重生,也不是新生,而只是在沙中世界重新做回了当初的生灵。
而唯有在世界与世界的交替中,灵魂才会发生蜕变。
即使,轮回或许并不会携带记忆,但依然有些东西,可以像本能刻在远古一般,深深地印在灵魂之中。
按照苏叶的想象,当轮回真的可以沟通万界之时。那么,万界的生灵就可以在大岁月的影响下,最终缓慢地趋近同一。
而他们的“道”,也会趋于同一。
最终,让无数的“道”在轮回之下融合,从而形成一个无限接近于大千世界最为完美的“道”。而这种道,就是苏叶追寻的道。
是的。
毕竟,经历了这么多,苏叶也知道。所谓最适合他的道,或许从最开始就没有。
无论是造化道,薪火道,涅槃道,还是其他的什么摩醯首罗、阿弥陀佛道,都不是苏叶愿意去追逐的道。
他的道,是万千道的合一。
而这合一的“道”,却一定要借助“轮回”,才能够实现。
当然了。
轮回,如果仅仅只是苏叶自己去轮回。那么世界无限,也许他能够“得道”的可能性微乎其微,或者时间也会长到接近无限,接近永远。
所以苏叶想出了一个办法。那就是,不仅仅让自己,而是让万物,轮回。
当然,是不带有记忆的。
因为不是每一个人,都拥有“道心”。如果所有人的轮回都带有记忆。
也许,对他们来说,有不少人将会无比折磨,甚至是痛苦。
而大千万界,也可能会被打破平衡,变成一个“人间地狱”。
那种行为,别说苏叶自己了,就算是摩醯首罗和阿弥陀佛也不会允许。
而且,大千世界,亦一定会存在着类似老者,类似王舆,类似摩醯首罗,也类似阿弥陀佛的存在。
如果苏叶的做法破坏了他们本界的平衡。到时,轮回一定会失败。
别看苏叶现在自身已经很强大了。可是,大千万界,他决计无法以武力征服一切世界。就算是积蓄了亿万年法力的摩醯首罗,也未必能够做到这一点。
武力不能代表着一切。
这条路自然会很困难。
所幸,苏叶现在,有了基础……那就是,摩醯首罗和阿弥陀佛的支持!
有她们的支持,苏叶就已经相当于拥有至少三个世界的轮回了,轮回道,也可以迈出第一步。
这三个世界,分别是:山海世界,红尘三千世界,以及极乐佛国。
是的。
虽然,阿弥陀佛的极乐佛国,本质上还是依托于红尘三千界中的。但是极乐佛国的“道”,和摩醯首罗如今这个末法世界的“道”却完全不一样。
提和竭罗的世界也与阿弥陀佛的世界有所不同,但却终究是其佛法的衍生。
不像摩醯首罗一样,完全迥异于佛法。
所以,阿弥陀佛和摩醯首罗的世界,可以看做是两个世界。
而山海世界虽然极小,若放在摩醯首罗的世界中,最多,也不过是一个“中千世界”。实际上,若是从地理上来看,甚至山海世界连中千世界都不及。
但是,万事也不可以从一个单一的方面去看。
纵然山海世界很小,但是小,却不是它足以被忽视的唯一标准。
山海世界的思想,非常繁荣。
不仅有王舆的百家争鸣,大同道。还有老者的造化道。
虽然,造化道如今似乎失传了,除了苏叶,山海世界似乎没有人能再延续造化道。
不过造化道,却以另一种形式得到了“传承”,那就是钟山四个弟子的道。
钟山四弟子的道,或多或少,都带有一些造化道的影子。其中最趋近于造化道的,无异于是龙姜的“忘心逍遥”之道。
所以,山海世界对苏叶来说,同样很重要。
而且这三个世界,苏叶可以形成一个平衡。极乐佛国的阿弥陀佛,三千世界的摩醯首罗,以及山海世界的苏叶,这就相当于是一个很稳定的轮回关系。
在苏叶和摩醯首罗谈妥以后,摩醯首罗和阿弥陀佛的矛盾,也在一定程度之下缓和了下来。
事实上也的确如此。
在以往,摩醯首罗为什么要驱赶阿弥陀佛。是因为,阿弥陀佛的“佛法”,阻碍了她吞并三千世界。
两者求道的“方法”,形成了冲突。
不过两者本身,其实是没什么真正你死我亡的矛盾的……否则,两者也不会形成一个稳定的“正法、像法、末法”时代交换的规则。
虽然说,这一次的末法时间稍微长了一点点。
而如今,苏叶阐述了自己的轮回道以后,摩醯首罗认可了。
事实上就算没有苏叶,也许她也得寻找一个可行性高的方式了。
因为她已吞并了三千世界,但吞并三千世界以后得她,并没有看到冲破大海,到达彼岸的方法。
贸然前往彼岸,就算那“彼岸者”不毁灭她。她也是无法理解彼岸的存在的。
所以苏叶的轮回道,摩醯首罗必然会支持。当然了,有三乘法的存在,即便摩醯首罗不支持,苏叶也会强行开拓轮回。
只不过时间和难度,将会提升极大。
而如今,得到了摩醯首罗的支持,缓解了佛魔之间的矛盾以后。苏叶,便不再遮掩。
他径自开启了极乐世界!
顿时,在时间大海之上,无数粒沙尘漂浮在两者之间。
那些沙中佛国,也都被时间定格住了。但是,阿弥陀佛,同样可以跨越。
一转眼,极乐佛国世界,已呈现在二人眼前,而其中的“阿弥陀佛”也赫然存在。
第一百五十章 末法劫数终结
在时空大海之上,诸佛是动不了的。
她们犹如被冻结一样。
除了苏叶这个“轮回者”,唯有“阿弥陀佛”,可以与摩醯首罗一样,观测时空大海。
不过,诸佛虽然看似是被冻结,可在佛国之中,她们还是有意识的。见到摩醯首罗以后,诸佛俱都如临大敌了起来。
直到阿弥陀佛双手合十,那摩醯首罗带来的压力才被佛法取代。
阿弥陀佛的佛法金光,照应千佛佛国。
而此刻,摩醯首罗和苏叶,也从时空大海进入到了极乐梦幻的诸多佛国之中了。
摩醯首罗一进入极乐佛国,她周身顿时散发出巨大的赤色光华。一瞬,便染红了半个极乐佛国,与阿弥陀佛的佛法金光相对。
一时,彷佛有种针锋相对的样子。
事实上两者的确很少会出现在同一处。
摩醯首罗乃是自在天外道的至高神。阿弥陀佛,则是佛法的根源。
两者虽然遵循着“正法、像法、末法”的规律,却并不会真正对对方大打出手。
所以,一般在摩醯首罗未来时,阿弥陀佛就已经离去了。
相反,阿弥陀佛的时代若是到来,摩醯首罗,也会离开三千世界。
当然现在一切都有所不同了。
两者或许也是第一次见面。
那摩醯首罗进入到极乐佛国以后,她的红光就开始渐渐变化。从光芒之中,出现了一尊法相。
那法相二目八臂,如阿修罗,如罗刹,亦如人。
当然了,这法相,也并非是摩醯首罗的本体。但也可以作为她幻化出的形象来看待。
而苏叶,也是一样。
他再次化身为金翅火凤的模样。但是这一次,随着金翅火凤的浴火,火焰当中,亦出现了一尊法象。
那法相倒没什么特别的,近似一个人样,被金翅火光燎得通红。
三者,亦可以说是三个世界中掌握着至高力量的存在,在这一刻正式会面。
当然了。
从力量上来看,从底蕴上来看,苏叶,是不如摩醯首罗和阿弥陀佛的。
但是他的“轮回”,却获得了两者的认可。
阿弥陀佛似乎有些意外,也似乎没有意外。总之,她看到摩醯首罗,摩醯首罗也看到她时。两个人仅仅以目光的对视,就道出了前因后果。
佛曰:不可说。
尔时。十方无量世界。
俱在轮回!
……
……
许久后,苏叶回到了三千世界。
此时,那原本的三千诸王及追随者们,仍然在等待着“能仁应供”。
随着苏叶的回转,他带来了一阵阵大光明。
那光芒似佛法,似魔道。又兼容两者之质。在大光明涵盖之处,一切“烈火”俱都消灭。
曾经被毁灭的中千世界,再次复苏。
随之复苏的当然不仅仅是中千世界。整个三千世界,都在这种法力之下,逐渐地迎来了一种迥异于末法时代的生机。
感受到这种力量,无数追随者及诸王,俱都欢呼了起来!
他们虽然不知道摩醯首罗和能仁应供到底发生了什么。
但是从这个结果来看……毫无疑问,能仁应供赢了!
或许,两者在天外,进行了一次惊天动地的斗法。也许其中惊险之处,不足为外人道。
也或许,两者达成了某种默契,比如说那摩醯首罗终究为三乘法折服。
但总之。
这一日开始。
末法时期,宣布结束!
随着万物的复苏,一切生机在大岁月下,终于还是再一次充斥于三千世界之中。
不过。
三千世界,既然是“红尘”,就仍然有着苦痛。
三千世界中新生的生灵,都是敢于面对苦痛的生灵。
是的。苏叶在给三千世界带来大复苏以后,他又一次前往沙中宇宙,与提和竭罗会晤。
两者进行了一番交谈。提和竭罗在得知苏叶要创轮回以后,也是甚为认可轮回存在的意义……不过,提和竭罗虽然认可苏叶,却也并没有完全遗弃自己的“沙中世界”。
包括过去千佛也一样。
过去千佛,并没有如曾经一样,在末法时期结束以后,再次回到三千世界。
因为,如今的三千世界,已经有了可以与人启智的新生的“诸佛”——那,便是愿意追随苏叶的三千诸王,以及光目等追随者。
其中,有阿修罗,有罗刹,有天神,有龙神,有乾达婆,有紧那罗……他们注定要成为佛教未来的“八部众”。
不过诸王也并非是完全的“善”。
诸王,曾经毕竟是魔王。如今虽然归于三乘法,并且愿意追随苏叶完成自己心中理想的世界。但是,诸王的手段和源自沙中世界的追随者,却是有所不同的。
但这也是苏叶刻意令三千世界存在的。
正如他所说的一样。现实,三千世界,一个真正的红尘。不仅仅有“佛”,也当有“魔”。
“佛”和“魔”相互对应,苦痛和美好,欲望和期望。这一切的混杂,才构成了一个浊世红尘。
所以虽然同样属于三乘法,诸菩萨诸罗汉,与八部众的诸王其实是不同的。有时,甚至可能会针锋相对,甚至是互相为敌。
双方的目的,也并不完全一样。这就造成了未来三千世界,势必不会只存在佛或只存在魔,而会是一个大熔炉。
当然了。
苏叶也给众生了一个选择。
在提和竭罗沙中世界的生灵。如果有愿意留在沙中世界,耽于梦幻的生灵。
那也是他们的选择,不能说是错的。
苏叶,也不会强制令他们必须得进入三千世界。
唯有愿意面对真实,选择“涅槃”的生灵,才会去到三千世界。
而在三千世界中,“涅槃”了的,也可以选择前往过去千佛的佛国之中,或是继续在浩瀚浊世之内,感受大道的冲刷。
即此身心是幻生,幻化之中无罪福。
众生是当乐于沙中梦幻?
亦或是,浴火涅槃,不畏重生?
这个答桉,苏叶无法给出。
或许这本就不存在对,与错。
如此,又过了三千万年。及至“增长劫”到来,生灵寿数开始变得悠长,世界也开始逐渐稳定。
此时苏叶也终于正式开始创立轮回了!
第一百五十一章 灵山
距离末法时代的终结,已足足过了三千年了。
如今,在毗婆世界,原本的佛寺之上,风云变幻,沧海桑田,一座高山赫然耸立。
此山名为:灵山。
而在灵山之上,有一座寺庙,因佛音天地环绕,故而名为大雷音寺。
大雷音寺中,苏叶坐在中央座位上。两侧,则有着无数罗汉、菩萨、佛陀。其中不少存在,都极为面熟,乃是三千万年前曾追随苏叶者。
当年的追随者们,大多都留在了如今的大雷音寺。少数,也涅槃通悟以后,进入了过去千佛的佛国中。甚至有甚者还在那极乐梦幻创建了自己的佛国。
大雷音寺的宗旨只有一点,那就是追逐自己的“涅槃”。
所有寺中的存在,都是三乘法的信仰者。不过他们各自所追逐的“涅槃”却也并不一样。
其中,有的是为了遍听世间一切音像,超度救济大世生灵的。
也有望一切红尘法。求七情六欲,追朔本能原始的。
亦有行杀伐之道,在世间建立战场,生杀予夺者。
总而言之,虽然同处一室,但所有人追求的“道”却并不完全一样。但好在,三乘法的存在,也令他们互相并没有终极对立。
而且,无论是何人,所有人的信仰者只有一个,那就是——能仁应供。
如今,被称作能仁应供的苏叶,便在这佛寺中央。
他的形象并不是金翅火凤,而是一个少年的法相模样。眉心之处,有着凤凰的印记。
当然,这法相,乃是苏叶为了便于传法,而随意幻化的。这法相并不是苏叶的实质,且会随着说法讲道变换。有时是这般的少年,有时是少女,有时是成年男子,亦有时是老者、妇人。甚至有时是阿修罗、罗刹那般三头六臂,四臂八手。
但无论如何,诸多追随者都知道,眼前的存在一定是“能仁应供”。
能仁应供每千年讲法一次。众人习惯倾听,及至如今,已足足讲了三万次诸天大法。
这一次千年结束以后,依然万象朝宗,众人皆聚集在大雷音寺,准备聆听能仁应供之说法。
然而,今日却似乎与往常有所不同。
“时机到矣……”苏叶看向天空。
他的双眼之中,浮现出了诸般万象,大千世界在眼前一一划过。
这三千万年,苏叶不但稳固了末法劫数终结以后的三千世界,同时,也在观想诸天万界。
他在渺茫宇宙中,看到了诸天万界通向的“地域”。那时一个个连接口,散乱而无序,各自有着各自的法则,独立存在,但却隐约又有所关联。
这一番观测,让他洞悉了最适合建造“地府”的地点。那便是苏叶看到的一切世界的最中心。
当然了。
世界无限。
即便是如今的苏叶,也不能将诸天万界一览无余。因此,他也无法确定宇宙的最中心到底是在何处。
但是无论如何,至少在他自己可观测的范围内,他已能确定“中心”。
而如今,也是时候在那里建立轮回,并且以轮回沟通万界了。
大雷音寺中,诸多佛陀、菩萨、罗汉自然不明白苏叶的意思。
于是在其中,有莲花大士出现,于苏叶面前双手合十:“能仁应供。应供所言‘时机’为何?”
苏叶亦双手微微合十,片刻后分开,随即缓慢说道:“三千万年前,我在时空大海之中,观看诸天万界。其时与摩醯首罗、阿弥陀佛曾一同讨论世间一切大道。”
听到苏叶如此说,众人都不由吃了一惊。
能仁应供和摩醯首罗、阿弥陀佛论道!?
这,着实是有一点不可思议的。
要知道,他们已经足足三千万年,未曾听闻过摩醯首罗的事情了。原以为,三千万年前,能仁应供已击败了摩醯首罗。可现在看来,却似乎并非如此……
相反,阿弥陀佛的事情,倒是没有让众人有所吃惊。
毕竟阿弥陀佛的极乐佛国,在场众人,纵使没有尽皆到过那里,却也有不少曾接近,并且聆听梵音说法。
苏叶微笑说道:“昔年,也许你们都以为是我击败了摩醯首罗。但实则并非如此。何况那时摩醯首罗已经吞并了三千世界,即便是如今,你们脚下所踩着的依然是她的身躯。如果真的是以斗法层面要击败摩醯首罗的话,至少要将这三千世界一并毁灭,加以重建,方能做得到。”
苏叶如此说,众人也不由得都恍然大悟,同时,也有些心惊,甚至是后怕。
如果真的像能仁应供这般说的话,那也许,这将会是一场令人无法想象的大毁灭。若当日真的发生了,也许今天,也就没有众人的存在了。
诸多追随者中,有娑竭罗龙王之女问道:“既然如此,料想能仁应供应当是与那摩醯首罗,达成了某种协议。莫非,是以众生安危,换取了三千万年的安定。而近日摩醯首罗就要回来不成?”
龙女如此一说,众人都顿时如临大敌一般。
如果事情真的是这样,那么,也许三千世界还要再次回归黑暗。
但是,经历了“光明”的他们,如何允许三千世界回归黑暗?届时,就算拼上性命,也一定要阻止摩醯首罗。众人皆如此想道。
而苏叶看向众人的神情,也大概理解了众人心中的想法。
他轻轻叹了口气。
众人到底还是没有真正看破这世间大法的本质。
虽然,他们都是可敬的“求道者”、“卫道者”。可却终究少了一点点。
倒也不是说他们没有慧根。
只是,没有能够理解苏叶的。
便在此时,那其中有光目女菩萨开口说道:“能仁应供,莫非是与摩醯首罗、阿弥陀佛一同悟道,看到了比对抗更加重要的事物?”
苏叶看向光目女菩萨。微微点头。
同时,周遭的数位菩萨,也大都想到了这个可能性。他们终究是有智慧的,虽然没有猜到真相,却也已有不少人猜的八九不离十了。
但他们所谓的更重要,也都是针对于三千世界而说的。
因为在他们眼中,并没有“诸天万界”这个概念。
请天假
望见谅
第一百五十二章 生而无生者
苏叶说道:“不错,诸位无需惊慌。正如光目女尊者所言,我与摩醯首罗、阿弥陀佛昔年在时空大海之上,并非是斗法,也非是单纯的论道。而是,看到世间一切大法的归宿。”
“世间一切大法的归宿!?”
诸佛不由一怔。
佛法的意义,不是追求大道的过程吗?
无论是涅槃,慈悲普度,红尘欲望,一切重要的,其实是在这过程之间。
涅槃过后,仍然有浴火重生的蜕变。
慈悲普度,但世间生灵,也不可能真的全部得度。
红尘欲望,看似只有寥寥,实际却复杂变化,一言难以蔽之。因此,求道更重要的,应当是过程才对呀!
可苏叶却说道:“一切既然有初始,自然也有终结。世间是一个大苦海,而苦海之外,亦有时空大海。可大海虽然看似无穷无尽,实则却并不是没有尽头。时空大海,有此岸和彼岸之分。如今我等存在的世界,以及诸天一切万界,都是‘此岸’。而道法的归宿,则当在‘彼岸’。”
众人惊讶。
但隐隐约约,也猜到了能仁应供在讲述一个极其庞大的体系。而那,也许是一切万物最终应有的终点。
苏叶轻轻抬手,以指点向娑竭罗龙女。
那龙女一怔,旋即,看向自己的身躯,童孔放大,眼中充斥着震撼。
诸佛不知发生了什么事情,都看向娑竭罗龙女。而一眼之下,也顿时都陷入到了惊骇之中。
只见那龙女身上似乎有着无数极其细小,而又密密麻麻的孔洞,龙女彷佛是由那些孔洞所组成的。而如今,孔洞当中,却以一种几不可见的极小,出现者大千生灵的影子!
甚至其中存在的数量,远远比一个中千世界蕴含的生灵还更多!
苏叶轻轻挥手。那龙女周遭的一切“世界”都消失不见了。可方才发生的事情,仍然震撼了诸人。
这是什么情况?
难道说,龙女的身体,竟然孕育着无数个世界吗?
他们都看向能仁应供。那龙女,自然也不例外。
而座上,苏叶却说道:
“昔年,提和竭罗以一粒沙尘,将大千世界的一切生灵都装在沙中宇宙中。而事实上,每个存在的微小之间,也有着蕴含无数生灵的‘蜗居’。只不过,我等日常对一切都习以为常,故而并未发现这些。恰似蝼蚁于人,人虽能看到,却并不会怀疑蝼蚁之间是否存在着人世居住一般复杂的生活……而这,仅仅是存在于三千世界中的入微。”
众人不禁震撼。
他们,也都是有着大法力的存在。
虽然比不得能仁应供,可也都非同小可。但何人曾想过,细微的世界竟然会存在于极点之中!
众人到底慧根非常。那娑竭罗龙女仍在震撼,而旁边,吉祥女大士却开口道:“应供所言,莫非……在三千世界之外,仍然存在着万千大世界?”
苏叶点头:
“正是如此。事实上,我便是从三千世界之外,一个名为‘西北星天’的宇宙中而来的。尔等看这气象。”
他轻轻抬手。
顿时,手中浮现出了文明薪火!
那薪火道的力量迅速攀升,短短瞬间便抛起在高空之处。天空中,一道璀璨的星河赫然显现。那正是西北星天!
众人看到那山海世界的大气象,尽皆为之沉浸。要知道,这是迥异于三千世界的“法”、“道”。一时众人就彷佛发现新天地一般,为之甚至痴迷。
苏叶挥手。
西北星天,旋即散落。
一颗颗星辰,弥漫在大雷音寺之中,浮现在众人的身体旁边,彷佛触手可及。
这薪火文明的力量,众人并不是所有人都没看到。昔年的光目女,莲花女等人,都见到过这种力量。但因为是“能仁应供”驱使的,所以也并没有引发什么太大的关注。
及至如今今非昔比,她们也才更加有深沉的体会。
苏叶道:“西北星天所在的世界,乃是山海世界。那里世界与此方世界追求的‘佛’不同。有着造化,有着大同,有着诸子百家和忘心、化心、逆心、顺心诸多之道。而这,仅仅是两方的大世界。”
“在我看来,诸天不止万界。而每一个世界,都有可能有着各自遵从的‘大道’。因此,我等所修的三乘法也好,还是诸位各自追寻各自的‘道’也罢。实则只不过是冰山一角,井中看天。不仅如此,世间一切生灵,也只是生来便活在一个固步自封的规则中,没有选择的余地。而这,是令人感到无奈而又可悲的事情。”
苏叶所言,触动了众人的内心。
是啊。
世间生灵,受环境影响何其巨大?
贫困者生来贫困,富贵者生来富贵。所以他们对世间的看法,于世间的行为,都是不同的。
而这,仅仅是狭义上。从广义上来看,“法”也是如此。
生来学的是什么,注定,在大方向上要走什么路。
众人都知道,生灵的感官各自是不同的。而也因此,在他们眼中的世界,也是各自不同的。虽然如今三千世界一切生灵都信仰“三乘法”的概念,可是正因为如此,他们对“法”的崇拜也只是单一的。
而如果能仁应供所言的是真实的话,那么,也许在场一切所谓的“求道者”,也终究,不过是早已经被某个尊奉已久的规则所禁锢了。
恰如那山海世界的道法对他们而言,是从未见过的新世界一样。
也许,不,不是也许。除了薪火道,诸天万界……不,甚至是更深层无法想象的世界,有着更加令人惊讶的法则。
可那些法则的终点,又是什么呢?
这一点,苏叶并没有仔细说。
他只是说道:
“如今,我与摩醯首罗、阿弥陀佛商定,在增长劫到来以后,共创轮回。而则轮回,便可以沟通诸天万界!届时一切诸天万界的道与法,也将会愈发与三千世界相互融合,达成一个莫大体系。”
诸人闻言,不由尽皆双眼浮现出向往之色。
他们也知道。
苏叶的目的,是集聚此岸的大道,到达“彼岸”。
不过,对他们来说,也许诸天万界的一切大道,更加具有“吸引力”。
第一百五十三章 创建
苏叶如此一说,在场的所有人,都表达自己的期望,希望能和“能仁应供”一起创造轮回。
但是,他却微微摇头,道:“轮回之事,非同小可。我之所以告诉诸位,并不是要让诸位帮我创建轮回,而是希望诸位不要耽于三乘法。世间的一切大法,都有各自的道理,即便诸位有自己的坚持,也应该莫忘了求同存异的道理。”
苏叶这么一说。众人顿时都浮现出失望之色,有人问道:“能仁应供,你如今要创建轮回,但又不需要我们相助……那,这红尘三千大世界,要由何人主持?”
是呀!
众人一听,这才反应了过来。
眼前的“能仁应供”,以三乘法创立了如今的“灵山”。可以说,是灵山一切存在的“主持者”。如果说众人是“佛”,是“菩萨”,那能仁应供就是佛祖!
如果他为了创建轮回,离开这个座位,那以后谁来当这个佛祖?
也许诸天万界的大道,真的很重要。但是,众人也不希望灵山无主。
苏叶道:“尔等熟知三乘法,当知道,三乘法有过去、现在、未来三佛。而我,其实并不是三世佛中的任意一座。之所以留在这里,也只是为了此方世界之稳定。如今增长劫已经到来,我也该暂时离去灵山了。但是,尔等也勿要过虑,我虽离开灵山,却并不是离开此方世界,我将会以大法力在世界之下建立根基,沟通轮回之所。如果尔等有需求,亦可前往轮回观摩。”
众人于是松了口气。
如果是这样的话,也不怕他们无法观摩轮回大道了。
甚至,这很可能是一个机缘!一个学习诸天万界大道法的机缘!
而当然也不仅仅是学习,众人也都想为轮回大道尽自己的一份力。
不过即使如此,众人还是有些担心灵山无人把持大局。
若是到时候,因为私自争端,将这本来的平衡打破,就未免不美了。
于是有人问道:“那么灵山当由谁来承继?”
苏叶看向众人,数道:“我离去以后,灵山暂由过去佛提和竭罗继承,其可为真正的万佛之祖。而在提和竭罗以后,当会有现在佛、未来佛。届时自有提和竭罗安排。”
佛家的过去佛、现在佛和未来佛,其实是分别代表某一时间段的佛。也就是说,提和竭罗——或者说是燃灯古佛将会永远成为“过去佛”,未来也必将会出现“释迦牟尼”和“弥勒”。
苏叶交代完以后,便运作法力,顿时三千世界浮现出巨大的轰鸣。
所有人抬头看时,都能看到,在自己的“上方”出现一只为金翅火凤的光影笼罩的存在。那人是什么模样看不清楚,仔细看去时,虽然真切了,但每个人看到的形象亦有所不同。
或许,那形象就是人们的“心”。
所有人皆持各自的大礼,有的双手合十,有的鞠躬,有的作揖,亦有的叩拜。
他们口中具言道:“能仁应供!”
在这一刻。
苏叶这个“能仁应供”的时代,结束了。他的时代持续了三千万年,这是一个很悠长的大岁月,但也是一个很短暂的小岁月。
对比于过去曾经存在的以“亿”记述的岁月,他的时代,很短。
但对比于存在于这三千万年中的人,乃至于诸多生灵的“文明”而言。
这个时代,很长。
……
……
苏叶化作一团金光,超越了时空大海,在那大海之上,阿弥陀佛和摩醯首罗也分别显现法相。他们也知道是时候该是“创立轮回”的时候了,于是一起动用大法力,为苏叶开辟了一个通道。
这通道,由红尘三千世界的诸多世界为脉络,形成了类似树状的规格,亦如林加一般,贯穿三千世界的法则,穿越了时空大海。
苏叶就这样,借由两个大神通者的力量,超越了三千红尘大世界。
他径自来到了自行观测到的诸天万界的“中心”,挥手间,只见雷霆法力喷涌而出,在虚空中灌彻出了一个巨大的“洞”。苏叶在这“洞”中停止了下来。
随即,他的身躯开始渐渐地融化,进而重组,形成了无数道旋涡状的大法力。
这正是苏叶以造化道,将自己经历或参悟过的生灵,以“法则”构筑了起来,形成了一个轮回的螺旋。
很快,苏叶的身体彻底消灭,他的灵魂也融入到了这六道轮回之中。
随着苏叶的融合,他再一次感受到了一种面临死亡的莫大恐怖。
苏叶已不止三千万年未曾体验过如此的恐怖了。而如今,这化为轮回的躯体和灵魂,让他再一次经历了一次“死亡”。
这一次的死亡,苏叶感受颇深。
人世间有种种事端,死亡,虽然要经历一次面临本能的恐怖。但在恐怖过后,得到的却终究还是安宁。
陷入到了这种安宁中的苏叶似乎在温床中安睡,由于六道轮回对“轮回”力量的消耗,使得他前所未有的感觉到疲惫。
他甚至就想这样安静地睡下。不过苏叶知道,如果自己睡下了,也许轮回还是能够建成,但是,最多也不过只是红尘三千世界的轮回罢了。
“诸天万界”仍旧是不存在如此力量的。
所以他勉力的支撑着。
当然,也不仅仅是苏叶。摩醯首罗和阿弥陀佛也感受到了这轮回力量消散的速度,她们心照不宣的联手使出大法力,为了创建轮回,为了普度众生,为了跨越时空大海,为了行使诸天法则,同时,也是为了追寻自己内心的“道”!
苏叶感受到了这力量。也幸好有摩醯首罗和阿弥陀佛。否则,创建轮回需要消耗的精神力量太多了,以他自己的底蕴,即便加上西北星天的力量,也仍然是不够。
然而。即便如此,苏叶还是感觉自己的意识渐渐模湖了。
尤其是,那意识之外的引诱,乃是令其无比渴望的“安宁”。
眼看着,苏叶就要这样沉沉睡下之时。忽然间,一个熟悉的身影出现在苏叶的不远处。
那是一个,他不会忘的影子。
那人转过身来,轻轻挥手,造化万千。便在这时,苏叶陡地醒转。
轰!
一道震撼诸天万界的声响赫然波动。
此刻。
轮回,正式册立!
第一百五十四章 三清
苏叶创建轮回,在诸天万界中,引发了巨大的声响。
在这一刻,几乎所有世界的“求道者”,都隐约感受到了这轮回的力量。不过,由于轮回刚刚建立,就犹如是一根树苗一般,虽成了,却无法将枝叶伸到森林之中。
因此,所有的“求道者”,都知道冥冥之中似乎多了一种法则,却无法去探寻那法则到底是什么。
在诸天万界的深处,一方不知几何万里的大世界中。
三道力量在虚空之中冲天而起。那三道力量,分别代表玄、元、始。
玄、元、始乃是由大道派生的三种法则。经历无边无际大岁月的冲刷,三道法则最终竟然拥有了智慧。进而衍生出了无边造化,乃至于名为“太始世界”的造化界。
这“太始世界”,拥有着一切万界的基础。它是在久远大岁月前诞生的,也是在现在大岁月中诞生的,甚至是在未来大岁月过后诞生的。
在感受到轮回册立的力量以后,三道法则各自浮现出一道看不清相貌、性别的法相。
在太始世界的生灵眼中,这三尊法相,被称作“天尊”。
此时,玄天尊开口说道:“在诸天万界之外,构建出了一道奇特的力量。看来,是有后天者领悟了世象本质。”
元天尊道:“有趣,我等开辟太始世界,但太始世界的时空大海之中,无论是在过去、现在还是未来,一切气象都被‘道’封锁住了。虽然亦有大神通者的出现,但最高也不过吞并一方世界的力量。本以为,太始世界作为一切万界的原典,应当可以反映出诸天万界的气象,但现在看来,竟然有人超越了‘道’的限制?”
始天尊道:“非也。那诸天万界外的力量,与大道中的‘生而往复,物极必反’极为相似。或可称作因果循环。既然太始世界不存在如此建构,那么诸天万界,也一定不存在能够建构因果循环的人。说不定,那后天者……是从彼岸之外来的!”
此言一出,元天尊和玄天尊皆是一怔。
从“彼岸”之外而来的?
如果是这样的话,也许,那人将会对诸天万界产生莫大的威胁。
一切万物的蕴生,都是有一个终极规则的。
包括玄元始三位天尊在内,他们也无法超越这个终极规则。
这个终极规则的名称,叫做“道”。
但是。
如今,轮回的出现,却给“道”添加了一种奇特的因素。
这因素,能够将原本是孤立存在的诸天万界,连接在一起!
要知道。万界,原本就是由“太始世界”分离出去的。
如果万界再融合在一起,那么世界上,岂非要出现两个“太始世界”。
换句话说。
在已经存在的“道”之外,将会出现一条新的“道”!
那么如果这种事情真的发生了。将会……造成怎样的后果?
玄元始三位天尊不敢大意。他们商议一番,那始天尊忽然道:
“虽然事已发生。不过,如今这构建外的力量还太过弱小。如果我们想要将其抹消,则轻而易举。不如便由我出手,将那人消灭罢!”
元天尊点了点头,又摇了摇头。最终沉默。
玄天尊却说道:“大道规建内的诸天万界,乃是已决定好的无数时空大海。但是,源自彼岸的威胁并不会随着时空大海的孤立而消失。现如今,这人既然构建了所谓的‘因果循环’,说不定也是我等对抗彼岸的一个可能。我看我们不如先观察一番,再做决定。”
玄元始天尊对视一番。随即,皆认可了这个说法。
他们于是一同出手。
只见,太始世界的虚空之上,浮现出了一种难明的蕴意。
那蕴意若即若离,似乎存在,又似乎不在。似乎是元气之混合,又似乎是大道之分散。
随着这力量的出现,一道道气运分化几近无限,带着细小到几不可查的力量,扩散到整个太始世界。进而,从太始世界扩散到诸天万界之外!
这力量的扩散也是无穷无尽的。
但是,由于苏叶所在,距离太始世界实在是太过遥远了。
因此,即便是玄元始三天尊亲自出手,这力量仍然过了许多年,才终于到达了“轮回”所在之处。
玄元始三天尊找到苏叶的存在以后,顿时,借由此等力量,在空间中构筑出了一片片影像。
那影像之中,乃是一个粒子。随着粒子的融合混杂,最终形成了一个胚胎,进而,则形成了一个婴儿!
那婴儿便是“苏叶”!
但是,那是不知多少亿年前的苏叶了。
是的。
玄元始三天尊竟然以无边法力,洞悉了苏叶的前尘后世!
从苏叶成为轮回者之前,身为“人”的时候开始,一直到后面继承西北星天,乃至于成为能仁应供……
一个个景象不断地展开,以一种看似缓慢,却又极为迅速的光景,不断地翻开!
页面流转,很快,玄元始三天尊竟然将苏叶的一生都阅读完了!
他们终于知道,苏叶的来历了。
玄天尊道:“有趣,未曾想到,在诸天万界之外,竟然存在如此一个光怪陆离的世界。那世界是彼岸之外,还是超出了彼岸?”
元天尊道:“此人竟然拥有因果的力量,难怪能构建这名为‘轮回’的基本盘。”
始天尊道:“比起这些,我倒是更惊讶于,在这光怪陆离的世界之外。竟然存在着这许多未曾见过的传说,其中有不少,竟然惊人的和我等的太始世界,乃至衍化生出的诸天万界惊人一致。”
玄天尊道:“你是说所谓‘三清’吗?”
始天尊道:“不错,正是‘三清’!”
元天尊道:“既然如此。我等不妨便以‘三清’的身份,去看一看,这位‘转生者’,究竟是如何看待我等维系的‘大道’罢。”
“好!”
三人齐齐发声。
旋即,形象变换。
那始气演化出一片境界,名为清微天玉清境。其上有一貌似中年的人,身穿紫色道袍,双手结印:“我乃元始天尊!”
玄气亦一番变换,构筑境界,名为禹余天上清境。其上演化出一貌似中年的人,身穿绿色道袍,手持玉如意:“我乃灵宝天尊!”
最后则是那元气,演化出了无边道蕴,为大赤天太清境。其上出现一须发皆白,童颜道骨的老者,手中持一羽扇:“我乃道德天尊,太上老君是也!”
轰!
一道光华波动,瞬间,太始世界风云变幻,时而衍化为最初,时而衍化为最终。经历一番调节过后,最后定格在一个极像夏商周朝的格局……
第一百五十五章 维系
以三清的眼界,从苏叶的前尘后世中看到的,自然也并非是表面上那么简单。
可以说,他们也很受苏叶经历的启发。
这让三清看到了轮回的真正意义——整合诸天万界的“法”。
那些法,乃是唯一的“大道”衍生而出的。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太始世界,乃是一切诸天万界的基础世界。
诸天万界都是从太始世界分离出去的。它们经历了漫长岁月的演化,各自形成了一条时空大海。
但是,诸天万界也同样产生出了无数接近“道”的规则,那便是道的派生,“道法”。
世间,有无数人感受到了“道法”的存在,并且因此而追寻道法,所谓“求道者”,实际上就是追寻道法的人。
当然了,万物都是由道而生,就连生命本身,也是如此。因此求道的方式各种各样,有的道是在于人,有的道是在于天,有的道是在于自然,有的道,则在己心。
但是无可否认的是,无论是什么“道”,其实本质上,都是那唯一的大道。
诸天不止万界,道法也不止万种。以往是不可能存在将所有的道法,都整合起来的存在的。哪怕是三清,也做不到这一点。
当然了,三清,也没想过用什么去整合诸天万界的道法。因为诸天万界本就是基础世界的衍生,所以他们创造和坚守的“太始世界”,其实就已经是一个整合世界了。
可是,现在,却出现了另一个人,以另一条路,想要创造出另一个“太始世界”!不,甚至是“超越”。
因为。诸天万界实际上是一个升华以后得太始世界。别的不说,至少“生灵”之数,远远在太始世界之上。
如果让轮回继续发生下去,使得无数求道者最终可以借用轮回,体悟诸天大道,那么很可能会创造出一个超越太始世界的新世界。
甚至是,诞生出一个超越大道的“大道”。
其实,三清是很乐意见到那种情况发生的。
因为他们也很想看一看,能够挑战诸天万界的终极规则,能够介乎于道,而超越于道的“大道”,究竟会是什么。
三清是“道”的演化,甚至可以说三个人的存在就是是“道”本身。
所谓:一化为三,三合为一;用则分三,本则常一。
如果能出现一个,超越“大道”的存在。那就说明,可能会存在一个比“三清”更加接近于“道”的人。
当然,那个人,也可能是三清自己。
因为三清也想追求一个能够最为接近,乃至于“超越”道的大道。
三清,是绝对的得道者。
从诞生开始,其实本就不存在“求道”的概念。但是在这一刻,他们竟然齐齐有了一种,求道的乐趣。
但是。
话虽如此。
他们虽然希望看到那“诸天世界”的诞生,却不希望,让“诸天世界”独立,甚至是超脱于自己的掌控。
倒也不是因为自己的欲望。而是,一旦诸天世界脱离了“大道”的束缚,那么也许诸天万界的时空大海,都将会超脱于既定的命运。
届时,万物会向好的一方面发展,还是坏的一方面发展。其实很难说。
求道者,有时是“无情”的。
就好像摩醯首罗。
摩醯首罗为了求道,甚至不惜吞噬三千大世界。
如果不是因为有提和竭罗,那么三千大世界的无数无辜生灵,恐怕也会难以轻易幸免。
虽然摩醯首罗的壮举,在一般人眼中,可能是不可思议,令人震撼的。可是在三清的眼里,却着实是有些小家子气,甚至是可笑。
吞并一方三千世界又能怎么样?诸天有万界。难道,你还能一直吞噬诸天万界?
要知道,诸天万界之中,求道者无数。莫说摩醯首罗根本到达不了诸天万界,即使能够到达,也决计不会成功。
不断地吞噬,斗争。总会有一日,会遇到比摩醯首罗更加强大的存在。最终失败。
就算没有遇到,三清也会出手,将摩醯首罗消灭。
当然了,摩醯首罗之所以会那么做,其实也是因为她没能观测到诸天存在万界的缘故。否则,摩醯首罗或许也不会采取“吞并”的方法,企图以此跨越时空大海,到达“彼岸”。
而对于三清来说。
他们从苏叶的经历来看,能够认知到苏叶并非是摩醯首罗那般不择手段的人。并且,的确是一个较为纯粹的“求道者”。
这一方面,他们是认可苏叶的。
但另一方面,他们却不知道,未来的苏叶,是否也会仍然如此纯粹。
所以,三清不会允许,让轮回彻底超脱“大道”的规则。
轮回,是要继续下去。
甚至要出现一个比“轮回”,更加能够维系诸天万界的存在。
但是却不会单纯的,由苏叶,以及摩醯首罗、阿弥陀佛等人去创造。
而是由三清。或者说,至少由三清……作为主导!
只见那太始世界的混沌星空之中,三个“道人”显现以后。那道德天尊微笑说道:“始……或者应该称呼为‘道兄’了罢?”
在苏叶的前尘中,三人观测到。道德天尊居三清之左,乃是三清中,出现最晚的人。因此,虽然其形象为须发皆白的老人,但却应当称呼元始天尊、灵宝天尊一声“道兄”。
听到他如此说。
那元始天尊,面无表情,澹澹道:“你我三人,自大道演化,本无顺序可言。何况,在那‘苏叶’的前尘中所看,那‘道教’神话繁杂。东汉时独尊道德天尊,南北朝时,才得以统一。但亦有‘一气化三清’的说法,因此道兄之称,便不必了。我等不如各自称呼为‘道友’吧。”
灵宝天尊含笑拱手道:“见过道友!”
道德天尊亦面带笑意,颔首:“见过道友!”
元始天尊虽面无表情,但也做出礼节:“见过两位道友!”
这玄元始三天尊,追朔苏叶的前尘,乃至于扩散到苏叶前尘的世界之上。
他们对苏叶经历过的世界,甚至,比苏叶本人,要更加清楚!
第一百五十六章 天庭
“既如此,元始道友。如今那苏叶创建轮回,我等该如何应对之?”道德天尊问道。
元始天尊说道:“依我看,我等可以各自将自身体悟汇聚,分化出一部分大道蕴意,传予苏叶,以此交换并接替那轮回。如此,则诸天万界即便整合了,也不会超脱我等的掌控。”
灵宝天尊道:“不错。这是一个好办法。以此子前尘后世观来,我等只要能够得到他的认可,再表示愿意代他接掌轮回,他应该不会不同意。何况将我等对大道的体悟,或许也正是此子所追求的。”
两人皆如此认为。唯有道德天尊,默然不语。
两人见状,于是问道:“道德道友莫非有其他想法?”
道德天尊道:“两位道友当知道,万物有灵。万物皆有万物的法则蕴意。我等由大道所化,因此我等在诸天万界中,最接近‘道’,‘道’也最亲近我等。那么……这‘轮回’既然是这苏叶所化。是否,‘轮回’也非苏叶而不能近之?”
两人闻声不由思索了起来。
片刻后,他们觉得,这是很有可能发生的事情!
毕竟,这苏叶,本就是“轮回”的化身。这也是他为何会成为“转生者”的缘故。
而如今,苏叶虽然很大方的将这力量赠予了诸天万界。
然而,轮回却未必真的愿意维系诸天万界。
若没有苏叶,或许,轮回也不会轻易为三清所掌控。
再说了。苏叶也是一个有着道心的“求道者”。三清其实可以说是很钦佩他的所作所为的。
因此,元始天尊才没有像一开始那样,直接提议消灭苏叶,夺取轮回。
甚至愿意,将自己三人对“大道”的总结体悟,交给苏叶。
如果非要让苏叶放弃轮回,其实,相当于让苏叶放弃了自己的“道”。
哪怕是将“道果”真的完全赠予了苏叶,也未必,是三清心中所希望的。
毕竟求道之路,并非只有“结果”,还有“过程”。
三人仔细思索了起来。
半晌后,元始天尊澹澹道:“我看这苏叶,乃是想创立一名为‘幽冥’的所在。若是如此,我等不如亦加入幽冥,并主掌一部分幽冥格局。如此,则可以介入到‘轮回’之中。”
道德天尊道:“此计甚妙。但,犹有不足。”
三清如果想的话,自然能够有资格再幽冥轮回中占据一席之地。
但是。如果仅仅是占据一席之地,那么便不可能真正掌握“维系”诸天万界的轮回。
如果占据的太多,则还是会有意无意间,干扰到苏叶的轮回。
所以此计虽妙,却犹有不足。
就在这时,灵宝天尊忽然说道:“既然如此,我等又何必非得将目光放在‘轮回’之上?难道,他苏叶能够维系诸天万界,我等三人就没有这个能力吗?”
道德天尊和元始天尊闻言,顿时也是一点通明。
他们何等存在?自然,也立刻意识到了灵宝天尊的所言。
既然,苏叶能够创造“幽冥”,创造“轮回”,并且以此维系诸天万界。
那么,他们为什么不能?
是的。他们不但能,而且,有信心比苏叶做得更好!
毕竟这诸天万界,本就是“太始世界”的派生。
而三清,则是太始世界的创建者!
道德天尊道:“不错。既然‘地’有幽冥,那么天,也该有灵霄!”
元始天尊道:“很好,我等便创立这‘天庭’罢!如此,倒也符合那苏叶经历中,对于‘三清’的传说。”
是的。
天庭!
苏叶要创造幽冥。
而三清,则立刻想到了……创造凌驾于幽冥格局之上的维系之所——天庭!
当然了。
这里的天庭和幽冥,并不是完全如神话传说般那样的等级制度。
幽冥的实际意义,在于“轮回”。轮回,在建立之后,其法则可以逐渐的辐射到诸天万界,乃至于令诸天万界的无数生灵,可以在相互的世界进行转生。
虽然是不带有记忆的转生,但依然,可以在灵魂上形成细微的印记。以此最终达到联系诸天万界,统合大道乾坤的目的。
那么“天庭”如果仅仅是为了掌控幽冥,而不存在一个能够比肩“轮回”的意义的话。那也是没用的。
但是。
很显然,这个问题,也难不倒三清。
三清互相对视一眼。却发现,对方眼中皆含有着一种通明与灵慧。
心领神会之间,三人一同出手。
只见,道德天尊手里羽扇轻抚,无边元气连接在一起,浩瀚如海,在天地之中蕴生。
灵宝天尊将玉如意倒转,上清玄气恢弘如山,在混沌之中轰鸣。
而元始天尊,则结道法印。登时,太始道气纵横百万里遥远,行九天而穷十地!
在此之前,苏叶一直观测的“元气”,在这里也不过只是道德天尊那如海壮大中的一瓢罢了!
而如今,三者一同动用了难以想象的大法力。在感受到大道法则震动的同时,那三种法力以太始世界的根基,赫然凝聚出一道无边符文。
符文很快演化成型,最终化作了一张竹简。
竹简之上,赫然出现四个大字:封神天榜!
是的。
这也是三清,根据苏叶的经历,很快产生的想法。
那就是,以远古以来“道”派生出的无数灾劫及根源,创造出一个象征天庭的神物——封神榜!
当然了。这里的封神榜,并不是《封神演义》中那样的小家子气的灵宝。
三清,也不会做出类似《封神演义》那样,什么又是阐截对抗,又是拨弄人间格局的蠢事儿。
“天庭”,不可能仅仅存在于一个小世界中。封神榜,也不可能仅仅是让一方小世界中的某朝某代的仙人甚至是武将、凡人成神。
天庭,在未来,将会是诸天万界共同尊崇的庞大体系。
而封神榜,将会……收拢天地无数大神圣,“求道者”。
在三清眼中看来。至少也得是类似“灵山诸佛”那般的“求道者”,才有在榜上提名的资格!
而提和竭罗、摩醯首罗、阿弥陀佛……甚至是“苏叶”,也在他们的目标之中。
不过在那之前。
那元始天尊却是屈指一点。只见,那封神榜上,首先刻下了第一个名字!
那名字赫然便是……王舆!
第一百五十七章 轮回金盘
就在三清创立天庭,并汇聚玄元始三气册立封神天榜之际。
一道堪称震撼的“法则”,也随即扩散而出。
与轮回创立之时几乎一模一样,诸天万界之中,有不少大神通者,俱都感受到了一道强烈的变换。
但是。就和轮回一样,天庭的成立,也并没有让那些大神圣者摸清楚虚实。
他们虽然知道似乎发生了什么,但是仔细感受时,却又似乎什么也没发生。
而此时。
遥远所在的苏叶,也感受到了一种“法则”的诞生。不过他并没有细细思索。
因为对他而言,如今最重要的事情只有一件,那就是——稳定轮回!
轮回刚刚创建,如今还并不稳固。
它在随时发出震荡,那波纹在混沌虚空中道道震颤,以至于如今连接着轮回的山海世界和红尘三千世界,也都发出了巨震!
那巨震,引得法力与法则的轰鸣。但幸好的是,在两方世界诸多神圣的维系下,并没有造成什么太大的损害。
其实,这巨震,和地震什么的并不一样。与其说是震动,不如说是一种细微而又广阔的颤动。
那是轮回加入两方世界法则的动静。
苏叶凝神静气,将自身的力量源源不断地灌注到轮回之中。不仅是他,那阿弥陀佛和摩醯首罗,也尽全力相助苏叶维系轮回。
在三种大法力的稳固下,轮回,渐渐地开始变得完整了起来。
当然了,按理来说,能够改变诸天万界法则的“轮回”理应没有这么容易,就能够创建完成。
毕竟,这和三清的“天庭”是同一性质的。
但是轮回的力量,和封神榜的力量,却还是有所不同的。
三清创建天庭,册立封神榜,那完全是一种“从无到有”。
而苏叶的“轮回”,本质上其实是他自己用于转生的力量。因此,相对会容易一些。
但即使如此。三人也几乎消耗了所有的法力,以及三方世界的一切底蕴,才使得轮回得以稳定。
此时的苏叶已无“身躯”,或者说他的身躯已经化作了“轮回”。
不过他的灵魂,却并没有被困缚在轮回中。
他的灵魂在轮回之中衍生、分化,调解着山海世界、极乐梦幻和三千红尘的力量,进而将无数道法糅杂于一体,形成一道达法则。
在经过了衍生以后,苏叶的灵魂开始不断地上升,很快,他犹如一个无实体的孤魂一般,俯瞰着眼前的巨大轮回。
这轮回,是一个“盘”的形状。其上,有无数孔洞。最中心的孔洞极为巨大,往内部的孔洞大小或有起伏,但越往外部,大小就越趋于一致。
孔洞看似有限,实则是无限的,因为轮回盘可以向外延伸。
轮回之中散发着幽深的力量。而如今这力量大多都无定所。
唯有其中三个孔洞,连接着世界的气息。这三个孔洞正是山海世界、三千红尘以及极乐梦幻。
是的。
如今轮回初成,也只连接了这三个世界。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这三个世界,在轮回盘中占据的位置是一样的,各自占据了一个大小相等的孔洞。
这就表示了,世界本身的大小,并不是决定世界等级的凭证。
因为如果论其中最大,当然是以三千红尘世界的地方为最,其次是极乐梦幻,最后才是山海世界。
甚至,山海世界的大小,仅仅只比三千红尘中的“小千世界”略大一些,远远不如中千世界,遑论大千世界。
但是,在轮回盘中,他们的地位却仍然一般无二。
在连接了三大世界以后,苏叶看向那最中心的巨大的“孔”。
如今,轮回虽然建成了,但是,却并没有运动起来。
这轮回,尚且需要一个能够主持大局的存在来启动。
虽然,这人并无固定。但是当然的,最佳人选肯定是一首创建了轮回的“苏叶”。
更何况,轮回之道,也是他如今所追求的大道。
所以,他并没有在创建轮回之后,便撒手离去。
眼看着灵魂漂游,苏叶忽然目光坚定,紧接着灵魂在混沌虚空之中,散发出了无尽大光明。
那无尽大光明一瞬扩散到极大,但下一刻,又陡然收缩,进而朝向那轮回盘的最中间迅速涌去。
轰!
一道无声的震荡,在混沌虚空之中发出,犹如波纹一般,不断地延伸、扩散。
而那轮回盘的中间,那极为巨大的孔洞处,赫然出现了一尊法象。
法象不断地变换,紧接着,犹如扎根一样,延伸出了一根根“藤蔓”。
苏叶,再一次动用了轮回转生的力量。
而这一刻,他所转生的,是一棵树。
是的。
这树或许可以称之为“幽冥树”!
当幽冥树扎根在轮回盘中心的孔洞处以后,那树根便异常坚韧地向外延伸。
虽然,并不蕴含什么庞大的法力,但是却蕴含了坚决的意志。
犹如坚定信念一般,永恒存于轮回之中。
随着幽冥树的诞生。那轮回盘,开始动了。
乌黑的轮回盘,开始延伸出了闪耀的金光,彷佛一瞬就变成了纯金打造一般。
进而,一重接着一重,或顺时,或逆时。或缓慢地,或迅速地旋转。
随着轮回盘,或者如今应该称作“轮回金盘”的旋转。这一刻,轮回正式成立!
而摩醯首罗和阿弥陀佛见状,也各自化为两道流光,以极为强劲的大法力,分别填补在那轮回盘中代表“三千红尘”和“极乐梦幻”的孔洞之中。
孔洞之中,赫然出现了两尊法象。她们正是佛祖和摩醯首罗的法象!
随着法象成立。
三千世界和极乐梦幻的通道,也正式被大开。
瞬间,便有开始有灵魂出现了。这些灵魂也开始分别从三千世界和极乐梦幻中隐约飘荡。
轮回开始发挥了它的权能!
不过。
苏叶却意识到,那代表着“山海世界”的孔洞,却并没有随着轮回的启动而启动。
是的。不像极乐梦幻和三千红尘,山海世界,并不存在足以镇压一界的大神圣。
原本继承了西北星天的苏叶应该是最适合的。但是他,却需要坐镇中央。
所以,山海世界如今还无法被启动。
但是很快,那坐镇山海世界的人选,苏叶已有了决定。
坐镇轮回,不需要有多大法力,比起法力,更重要的是足以代表一界基础的“道”。
而很显然,除了苏叶,只有一个人,最为适合。
是的。
那个人就是……王舆!
第一百五十八章 莽苍
轮回建立以后,又过了一段时间,三千红尘和极乐梦幻的世界开始趋于稳定。
金盘之前,苏叶在汇聚着自己的力量。
他在创建轮回之时,眼中曾出现过自己以往转世的红尘种种。
那红尘种种的无数的经历,以及红尘种种曾存在、消散的躯壳,都融入到了这轮回金盘的基本盘中。
其实严格意义上来说,轮回金盘,还只有一个雏形。
虽然也算是勉强成立了,但是,却远远未发展到极致。
不过这也只能慢慢地发展了。
毕竟,这种事情不能一蹴而就。而且,其实对于诸天万界的探索,苏叶也还远远未达到极致。
他虽然借助“转生者”的力量,创造出了轮回。但是想要以一己之力改变现有格局,又谈何容易?
即使加上摩醯首罗和阿弥陀佛,也仍旧远远不够!
现在的轮回,以及现在的苏叶,就好像是第一条踏足大陆的鱼儿。
相对于大海中的群鱼,他踏入了一个新的地步,并且也可以说不再是“鱼”了。
可是作为陆地上的生命,他还只是一个刚刚开始蹒跚学步的幼苗儿。
当然了,苏叶对轮回的未来,仍旧抱有着期望,和热情。
现在苏叶此世的“幽冥树”,总有一日,也会真正融入到轮回中,而不是作为一个轮回中独立的存在。
不仅如此,苏叶甚至不惜将未来每一生每一世的身躯,都融入到这轮回金盘中。
因为,轮回金盘,让他看到了一个珍贵的希望,一个珍贵的可能。
这个可能,不仅可以让深陷泥潭苦海,挣扎在红尘浊世中的生灵们得到一丝希望。同样,也可以让苏叶在永恒求索的道路上,找到一个目标。
苏叶的确是有着慈悲之心的。
这慈悲,也不只是对于一个陌生的生灵,同样也是对于自己。他同情万物,也同情自己。因此他想让万物和自己,都能够追寻“轮回”所带来的未来与希望。
“能仁应供。”
苏叶缓缓睁开双眼。
在幽冥树上,汇聚出了一个属于他自己的“法象”。
与在极乐世界一样。源于苏叶灵魂的红尘法相,并不是一个固定的相貌。他看起来时而似乎是男性,时而似乎是女性。时而犹如老者,时而犹如孩童。
有时,也会是四臂八目,或是三头六臂。有时甚至不是人形。
但是,在阿弥陀佛和摩醯首罗的眼中,苏叶就是苏叶,也是“能仁应供”。
此刻,在苏叶睁开眼后,那摩醯首罗和阿弥陀佛的法相也出现在他的眼前。
当然了,无论是幽冥树,还是这两大神圣的“本体”,都是固定在那轮回金盘的“孔洞”上的。
现如今三人的法相,更像是本体力量派生的“身外化身”。
所谓身外化身,距离本体越遥远,则化身的力量越弱小。
一般而言,身外化身比本体都是要弱一些的。最多,也只不过能够和本体的力量相当。
不过……现如今,在这轮回金盘中,却是个例外。
摩醯首罗和阿弥陀佛明显感受到,自己的身外化身,竟然比“本体”所拥有的法力还要巨大!
甚至,两人相互拥有了属于对方的法力性质。
很显然,这就是轮回金盘的妙处了。摩醯首罗和阿弥陀佛,共享了轮回金盘的力量。
因此两人身外化身的力量,也得到了难以想象的提升。
她们的目光不由得看向苏叶,或者说是“能仁应供”。
“能仁应供所言,果然不错。这轮回当真能集聚诸天万界的道!看来,渡过时海,到达彼岸,也不再是不可能的事情了。”摩醯首罗眼中浮现出了几分赞赏。
其实何止是“道”?
甚至,连诸天万界的法力,轮回金盘都可以汇聚。
如今的轮回金盘,已同时拥有了三个大世界的道法和力量。
可以说,不仅仅是摩醯首罗和阿弥陀佛。苏叶自身的法力和“道”的增益,也是极大的。
甚至更大!
毕竟,摩醯首罗和阿弥陀佛的法力虽然有所提升,但是,她们毕竟不是对轮回金盘拥有真正的主导权。
而且,她们对“道法”的理解和追逐,也是有限制的。
无论如何,两者都会将自己的“佛道”和“魔道”作为主要。
这一点苏叶则是不同。
因为苏叶的道,就是“轮回之道”!
三乘法、薪火道、佛道、魔道,诸子百家的道,亦或是过去千佛的道,钟山四弟子那般的道,甚至是造化道,都是轮回之道的一部分!
所以,苏叶的法力,也许在这一刻,甚至已超越了摩醯首罗和阿弥陀佛。
这的确令人难以想象。
毕竟,在不久之前,苏叶这个“能仁应供”与摩醯首罗和阿弥陀佛的法力相比,也不过是沧海一粟。
即使是在三乘法最鼎盛的苏叶的“时代”,在灵山之中。苏叶的法力,其实也并不是想象般强大。
而这一切,自然,也得益于摩醯首罗和阿弥陀佛的成全。
当然了。
其实,在摩醯首罗、阿弥陀佛和苏叶三人的眼中。“法力”,并不是最重要的。
甚至都可以说是“身外之物”。
否则摩醯首罗和阿弥陀佛,也不会将自己的法力融入到轮回之中了。
成全是相互的。
苏叶在建设轮回时,提供的法力,并不强大。远远不如这两尊大神圣。
可是如果没有他创建轮回。摩醯首罗和阿弥陀佛,就彷佛是掌握屠龙术的朱平漫。
纵然技巧再高明,却也无“龙”可“屠”。
所以从这一点上来看,三人可以说是相互成全。
阿弥陀佛亦双手合十:“我虽无渡过时海,到达彼岸之心。但轮回之成就,可令诸天万界一切生灵得遇生机,此乃大慈悲之事。能仁应供善心广发,善哉,善哉!”
面对两人的赞赏,苏叶并没有如何开心。
不如说,恰恰因为轮回得到了一些成果,他的法力和眼界得到了不小的提升。
所以,他更加能够感受到了,诸天之大,彼岸之遥,以及……生灵之苦!
他说道:“如今轮回虽已初成,但却还未扩散到诸天万界,尚有不足之处。甚至,就连山海世界,也还缺一个得以镇压的大神圣。在我看来,这是我等必要解决的事情……”
第一百五十九章 现身
苏叶所说之事,阿弥陀佛和摩醯首罗,自然也能够心领神会。
对于如今的轮回而言,比起扩散和辐射诸天万界,“稳定”更加重要。
山海世界若无人镇压,那便是“不稳定”的因素。
轮回经由的灵魂将会是一个极为庞大的数字。即使山海世界并不是一个大世界,但生灵的数目也是可以想象的很多。
所以,三人一定要确保,灵魂的交替不会出现问题。
一旦出现问题,那就一定是很严重很麻烦的问题。
即使这个可能性很低。
但是即便如此。那摩醯首罗还是说道:“能仁应供,比起山海世界之事,我觉得有一件事更加重要。”
苏叶问道:“何事?”
摩醯首罗道:“莫非方才你没有感受到,就在轮回成立之时,天地间似乎多的并不是一道法则,而是两道。”
阿弥陀佛有大慈悲心。不希望山海世界的灵魂在轮回的过程中出现问题,陷入和迷失在混沌星空中。
但是,摩醯首罗比起慈悲,更渴望的却是到达彼岸。
因此,摩醯首罗更重视的,也是那除了轮回之外的新生的“法则”。
虽然摩醯首罗不知道那是什么。但是,也隐约有一种预感,那就是那法则与轮回产生的力量极为相似!
苏叶道:“那道力量,我也感受到了。不过,那又如何?”
摩醯首罗微微一愣:“你难道不知道,那力量与‘轮回’极为类似?”
苏叶道:“那力量,我虽感受得到。并且也知道那力量与轮回极为类似,料想应当是某位大神圣观测到了轮回所在,并加以效彷而来的。但,那又如何?”
摩醯首罗无言以对。
相反,阿弥陀佛,倒是理解了苏叶的话中含义:“能仁应供所言,莫非是那大神圣的力量与我等并不冲突?”
苏叶微微颔首,道:“正是如此。虽然,我等创建轮回的事情被某位大神圣观测,并且被加以效彷。但是,既然轮回还在,那就说明对方的所作所为并不与轮回矛盾,相反,还甚为赞同轮回。”
摩醯首罗毕竟也是三千红尘中的大神圣。
苏叶此言,顿时也让她领悟了:“原来如此!”
是的。
苏叶虽然不知道,“天庭”和“封神榜”的事情,也不知道三清的存在。
但是他却知道,创建,远比破坏要困难。
虽然这“类似”轮回的力量,和轮回或许在一定程度上是互斥的。但是,既然对方有能力创建,就一定更有能力“破坏”。
而对方既然没破坏。那就说明,要么就是对方没有将轮回看在眼里,要么,对方则姑且也算是“同道中人”。
只是,比起苏叶,他们更相信自己而已。
苏叶虽然没见过三清。但是,根据如此细节,他就已经把三清内心的想法猜的八九不离十了。
无防盗
只不过虽说如此,摩醯首罗却还是疑惑:“但是,既然对方终究是选择了将这力量握在自己手中,那么……我们与其有所冲突,也只是早晚的事情吧?”
苏叶道:“亦未可知。既然对方选择了与我们同等的道路,那么就也一定是大同小异。摩醯首罗,你觉得我等如今最需要的是什么?”
摩醯首罗还未开口。
那阿弥陀佛便双手合十,道:“善哉,善哉。比起沟通诸天万界,我等如今最需要的,乃是有万界大神圣之助力。”
苏叶道:“正是如此!那么,对方就一定也是如此。如若对方真的能够做到更好,那又何乐而不为?”
摩醯首罗终于恍然大悟。
苏叶的意思是。如果,三清能够做到更好。
那么也未尝不能够加入对方。
事实上也的确如此。摩醯首罗和阿弥陀佛,也完全可以舍弃轮回,加入天庭。
但是,摩醯首罗却仍然说道:“比起从未见过面的人,能仁应供,我觉得你更值得信赖。”
是的。
不只是摩醯首罗,阿弥陀佛也说道:“能仁应供有善意慈悲心,但不是所有求道者,都是如此的。”
摩醯首罗不由微微看了阿弥陀佛一眼。
她总觉得,阿弥陀佛这句话似乎是在说她摩醯首罗。
不过也正是如此。
在天庭创立以后,摩醯首罗就顿时紧张了起来。因为,以往他行道的方式,都是以“吞并”,“取得”的方式。
以己度人,摩醯首罗自然也认为三清是如此的。
当然了,摩醯首罗毕竟也不是愚者。因此在苏叶点醒之下,很快也就明白了过来。
但事实上,在针对三清的问题上,她和阿弥陀佛的想法是一致的。
比起那个不知道身份存在的“大神圣”,她们,更相信苏叶!
苏叶微微摇头:“世间万物,哪有那许多歧同对错?如果对方当真是求道者,那么目的终究也是相同的。我等完全可以求同存异。”
他此言一出,摩醯首罗和阿弥陀佛还未回应。忽然,一个声音响了起来:
“不错,不错。道友果有慧根,竟然能够将事情看的如此清晰。”
这声音一出,顿时,摩醯首罗便警觉了起来。
阿弥陀佛也回转法相。
与此同时,在混沌虚空的深处,一个须发皆白的老者凭空出现。
那老者童颜鹤发,羽扇道袍,脸上带有微微地笑意,给人一种极为和煦、亲切的感觉。
但是,阿弥陀佛和摩醯首罗,却从中感受到了一种……深不可测!
她二人也是三千红尘世界的大神圣,存在了不知道有多少亿万年了。
可是,能够让他们也感觉到“深不可测”的存在……却从未有过一人!
不,也许有一人。那就是如今的苏叶。
如今的苏叶在掌握轮回金盘以后,法力、道蕴也是深不可测。
不过,眼前的白发老者,却更加深邃。
毕竟轮回初成,对比以前,苏叶虽然有了极大的提升,但是终究还并未超越摩醯首罗和阿弥陀佛的上限。
可是……眼前的老者,却远在那之上了!
“你是何人?”摩醯首罗问道。
虽然,她的心中,已有一些猜测了。
是的。
这老者还能是何人?定然,便是那创造了类似“轮回”的存在之人!
第一百六十章 来意
如果是这样的话,也就能够理解,为何老者如此“深不可测”了。
因为苏叶三人创造轮回,乃是花费了巨大力气的。
不仅仅是三千万大岁月的积累准备。同样,也有曾经几何亿万年的雄厚底蕴。
最关键的,还是苏叶拥有的“转生”的力量。
可集聚这三者,却还是差一点就失败了!
而这老者,竟然能够凭借自己一人之力,创造一个类似,甚是可能更加强大的存在。
他又如何能够不“深不可测”?
老者看向三人,最后目光放在苏叶的身上。他微微抚须,笑道:“我乃道德天尊,相信,这位苏叶道友应当对我的身份很了解吧?”
苏叶目光微凝。
道德天尊……
这个称呼,他自然是很了解的!
三清!
而且,对方一言,就道破了自己的姓名。
而不是称呼自己为“能仁应供”、“龙神帝君”或是“苏君”。
要知道,苏叶并没有透露过自己的姓名。甚至,自己都快忘了自己有这个姓名了。
而这却被道德天尊轻易叫了出来。
这让苏叶有一种,被完全看透了的感觉。
不过他也并没有如何惊慌。
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存在一些能够推算自己前尘后世的人,并不稀奇。
苏叶微微伸手,一个小巧的金盘出现在他的掌心之上。
那正是轮回金盘!
亦或者说,是他身后这无限巨大的“轮回金盘”的内核。
在轮回金盘出现以后,一道力量浮现。而在苏叶的眼中,老者的形象却完全变了。
借助轮回金盘的力量,苏叶以造化道,在老者的身上看到了一团堪称无限巨大的“元气”。
不,那“元气”,虽然看似与苏叶在山海世界中理解的元气相差不多,但却有本质上的不同。
那似乎是一道先天道气。
比元气,更加纯粹,而成玄色。或许,应该称呼其位“玄气”!
那是一种与苏叶所理解的“道”,完全不同的构造。
苏叶不由想道,神话传说中,世界有玄、元、始三气。
其中,始气最先诞生,成就玉清境。元气其次,成就上清境。玄气最末,成就太清境。这三气分别孕育了道教三清!
若按如此说来,这老者,真的是“太清”道德天尊。
可是不知为何,苏叶却总觉得,眼前的老者彷佛又不太像是自己印象中的“三清”,或者说是“道德天尊”。
他缺了一种感觉。
那感觉便是……太上忘情。
忘情,是有情的极致。可老者身上的气息,却似乎恰恰相反。
看似和煦温柔,实则却透露着一种漠然。
比起忘情,更像是,无情。
不过苏叶也并没有如何怀疑。毕竟,他没有见过真正的“三清”。
而另一旁,道德天尊在轮回金盘出现以后,眉头微微皱起。
虽然,眼前的苏叶从力量层面上,仍然与自己差得太多了。可是,在轮回金盘出现以后,自己竟然有些看不破他了。
为何会如此?
是轮回金盘的力量,过于超乎想象了,还是说眼前的苏叶,本就并不是那般简单便可以被完全“看破”的?
亦或是,两者都有之?
不过也罢。
道德天尊微微抬头:“三位道友,如今汝等所看到的,乃是身外化身。如今我之本尊,在遥远岁月之外,即便是以三位的法力,恐怕也需要以亿年计算,方可到达。而我之本尊,正在维系刚刚被创造的‘天庭’,因此,并未亲自到达,还望三位道友恕罪。”
道德天尊这番话,让摩醯首罗心中一惊。
她虽然知道眼前的老者很强。但是却没想到,竟然如此离谱。
要知道,身外化身距离本尊越远,其力量就会越发弱小。
可是……
这老者若是所言不虚的话。他的本尊,却在不知几何遥远之外。
甚至,以摩醯首罗的法力,也得以亿年计算,才能够到达。
那这老者究竟有多强大!?
混沌虚空是无边无际的,这一点,摩醯首罗知道。可是莫非对这老者来说,他能够到达那虚空的边界不成!?
虽然,法力并不是界定一尊大神圣的唯一凭据。但是,达到如此程度,也已然能够说明很多问题了。
相比摩醯首罗,阿弥陀佛却并没有太过震惊,或许是因为,老者的强大她已有所预料了吧。
阿弥陀佛双手合十,说道:“道德天尊,你此行既然所来,料想定有要事。不如直言便罢,无须如此言说。”
阿弥陀佛此言一出,摩醯首罗却意识到了,这老者是在以一种若有若无地威胁在散发。
而自己,竟然真的被乱了些许道心。
不过事实上当真如此吗?摩醯首罗却又觉得,以老者的实力,或许也不需要做如此手段。
那道德天尊并没有在意两人心中所想,他微微摇动羽扇:
“此次前来,乃是告知三位道友。因尔等创建轮回,我与灵宝道友、元始道友亦一同创造了一处居所,名为……天庭!”
道德天尊言罢,天空之上,只见那封神天榜的虚影赫然出现。
虽然仅仅只是一瞬便即隐没,却昭告了某种莫大威严。
道德天尊羽扇挥间,收拢封神天榜,道:“此物名为封神榜。天庭,则是未来将会镇压及整合一切万界的存在。而如今我之所以来到此处,便是盛情邀请三位道友,一同入这封神榜中,共建天庭!”
道德天尊将来意尽皆说明。
不过,比起阿弥陀佛和摩醯首罗。
苏叶,却在那封神榜展开的一瞬间,看到了位列榜前的一个名字。
那……正是“王舆”!
王舆的名字,竟已上榜!
他微微皱起眉头。
还未说话,摩醯首罗便道:“如若我不答应呢?”
虽然感受到了老者的强大。但是,摩醯首罗也并没有露出怯懦。
她并不畏惧死亡。就好像,当初苏叶浴火重生,涅槃红尘之时,摩醯首罗也并没有害怕。
不过道德天尊,也并没有消灭摩醯首罗的意思:“如果三位道友不想上榜,却也无妨。不过……相信诸天万界的大神圣,多是想要上榜的罢。”
第一百六十一章 方法
道德天尊的意思很明显。
就是,即使苏叶三人不愿意上封神榜。但诸天万界,一定会有更多的大神圣愿意选择封神榜,而不是轮回金盘!
这话中含义,自然是充斥着自信,且略带有几分若有若无的威胁。
虽然,道德天尊含笑道来,实际上并无任何针锋相对的意思。可是天庭的出现,却注定了未来天庭的神圣,十有八九要多过轮回!
可是摩醯首罗,却有些不服气:“道德天尊如何会觉得愿意上榜的神圣会多?莫非,是以莫大法力更快的连接诸天万界的吗?可即使如此,要得到道的认同和契合,却也未必是那么容易的。”
苏叶与摩醯首罗、阿弥陀佛三人所建立的轮回之道,乃是一个寻求同异之道的方法。
就好像三个世界之间的“道”是迥异的一样。诸天万界的道,也不会有绝对相同的“道”。
轮回要扩散和辐射诸天万界,同时,也是苏叶,以及轮回金盘中存在的大神圣的“道”的一种融合和规整。
这个过程,自然不会很快。甚至诸天万界大神圣的认可,也不会很容易。就好像苏叶自己的努力,让提和竭罗看到“三乘法”,提和竭罗才会认可苏叶一样。
当然了。有轮回的存在,一切都会简单一些,但仍然需要一个漫长的岁月去累积和发展。
而如果说是这样的话,那道德天尊的“法力”纵使再大,那么也不会取得一个决定性的因素了。
因为道德天尊的“天庭”,也是类似轮回的存在。道德天尊又并没有消灭摩醯首罗。这就说明,道德天尊不是以“毁灭”诸天万界而成道的。
但若是论道不论法。那么,又凭什么说天庭的发展,一定会快于轮回?
摩醯首罗不理解。
阿弥陀佛,也同样有些疑惑。
唯有苏叶却好像想到了什么一样,看向道德天尊。
方才,在那封神天榜展开的一瞬,苏叶看到了“王舆”的姓名。
再结合“封神榜”的传说……也许,道德天尊所走的道,根本不是三人想象的那种“融合万界道法”的道!
亦或者,就算是,但是方法,却与“轮回”截然不同!
道德天尊看向摩醯首罗,道:“既然道友不信,那么便拭目以待便罢。相信在道友看到天庭的‘道路’以后,自然会愿意入榜!”
摩醯首罗目光微凝。
不过,还不待他开口,苏叶却忽然问道:“请问天尊,王舆如何了?”
“王舆”?
摩醯首罗看了看苏叶。
方才他和阿弥陀佛,也看到了那一瞬出现的名字。虽然那名字并非三千红尘世界的文字,但以他们的推演,自然也能够认得出来。
只是,他们并不认得王舆,因此,没有多想。
现在看来,莫非这王舆……
道德天尊和蔼笑道:“我既知道友之前尘,自然也知道那王舆之事。道友想让其镇入轮回金盘,而老道我,当然也想要让他入封神榜!”
苏叶再次问道:“天尊见过王舆?”
道德天尊摇头。
而苏叶,终于明白了。
他看向摩醯首罗,道:“原来如此,‘天庭’……不需要统合诸天万界的‘道’!”
摩醯首罗一怔。
接着,苏叶又继续说道:“只要诸天万界已逝的存在真灵不灭,道法长存。则皆可以被写入封神榜中!”
摩醯首罗勐地看向道德天尊。
而道德天尊,却含笑不语。
可如果是苏叶这么说的话。那岂非……这“天庭”的创立,还真的与“法力”有关不成了!?
要知道。如果仅仅是逝去的大神圣就可以加入封神榜的话,那么……以这位道德天尊的法力,恐怕,诸天万界中鲜有神圣会是他的对手。
届时,只要他一个个将诸天神圣消灭,令其真灵融入封神榜中……那,轮回又怎么能争得过天庭?
可是摩醯首罗又觉得并非是这么简单的。
就好像之前道德天尊并没有对她出手一样,如果说,上榜的条件仅仅是令大神圣逝去,那完全没有留手的必要!
当然的,诸天万界的大神圣,也都有着自己的坚持、坚守。他们并不会因为法力强弱的原因,就甘愿折服。
道法不灭!
就好像摩醯首罗一样,即便吞并了三千世界。未来,也必有后继者可以燃起佛法盛世!
哪怕那个人不是苏叶,也会有另外一个人!
事实上也正是如此。
苏叶的三乘法,也只是,对释迦牟尼三乘法的模彷而已。
如果没有他,料想,在三千红尘中,也会出现另一个“释迦牟尼”!只不过,过程和结果,并不是现在这般的罢了。
摩醯首罗知道道德天尊很强,甚至知道他可以轻易毁灭自己,甚至是毁灭之后第二个、第三个继承了自己道法的人。
但是,随着悠久岁月的演化,总会出现一些,他无法毁灭的存在。
除非他所追逐的,是一切灭绝的“无”。但,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即便万物归零,也迟早会再出现一个“有”。
所以,武力和法力的强大,对于个人而言,的确是毁灭性的。但是对于他们这种境界的大神圣,乃至于对于“道法”而言,却并不是决定性的。
杀了摩醯首罗,还会有第二个摩醯首罗出现。
在道德天尊存在的悠久岁月中,那“摩醯首罗”的出现,将会是无数个。
所以杀一个,根本不重要。以法力令大神圣入榜,也是一种极为愚蠢的事情。
但是这种事情,不仅仅是摩醯首罗。在场的四个人,都知道。
阿弥陀佛双手合十,道:“道德天尊决计不会如此。料想,是拥有着更加高明的方法。既如此,何不呈现一观之?”
道德天尊微微摇动羽扇,道:“此事即便说来,诸位道友也未必能有所体会。不如,便亲自回归到诸位所在的世界,自行观之罢!若诸位道友有所改观,想要入榜,届时我自会出现。”
随着羽扇摇动,道德天尊的身影渐渐澹化,终于离去。
第一百六十二章 回归
道德天尊轻易离去了。
而很显然,他此次到来,不过是为了表达一番自己的招揽之意。
并没有强行招揽,而是让三人拭目以待。似乎道德天尊很有自信,当看到“天庭”对诸天大神圣采取的动作以后,会主动选择入榜。
他这种自信,令阿弥陀佛和摩醯首罗都有些心乱。
虽然,她们已恒久存在。可似乎直到这一刻开始,才真正在混沌虚空,在浩瀚宇宙中重新得到了“新生”。
唯有苏叶,似乎意识到了什么。
……
另一旁,道德天尊离去以后。遥远在太始世界的虚空之中,三清再次出现。
道德天尊道:“我此番言语如何?”
此时他虽然仍旧含笑,可是,却和在轮回之上与苏叶三人交流时的状态有所不同了。
非要说的话就是,他更加的“自然”。
如果说方才的道德天尊,乃是从有情到无情,而如今的他,则是无情亦有情。
更加接近苏叶心中的“忘情”。
或许,这才是真正的道德天尊。
那灵宝天尊道:“道德道友怕是乱了三人的道心了,勿要适得其反才是。”
道德天尊道:“无妨,如若三人连此等困难都无法度过,又如何可以承担起建立轮回之重要?何况,我看那苏叶自始至终,也并没有什么慌乱的样子。”
元始天尊微微点头:“不错。那苏叶确实是一个可塑之才。只是不知道,当他发现‘封神榜’的本质以后,又该如何去做呢?”
道德天尊道:“我等拭目以待便是!”
三清微微点头。动作间,太始世界风云变幻,那犹如夏商周格局的朝代,引发出了千丝万缕的气息,犹如一道道星光散发出去,照亮了世界之外的混沌星空。
那千丝万缕的光芒,名为……“因”!而如今,这些“因”散发向四面八方的宇宙,将会在诸天万界,形成“果”!
是的。
太始世界,乃是诸天万界的基础世界。
当太始世界发生改变时,诸天万界,也一定会受到影响。
而这,就是三清得以创建天庭,并且有信心以天庭镇压万界的缘由!
……
……
当道德天尊离去以后,摩醯首罗和阿弥陀佛,就没有继续再选择逗留。
她们各自回到了自己的世界。
是的,她们也想知道,那道德天尊到底做了什么。才如此信誓旦旦,觉得“封神榜”一定能够碾压轮回金盘!
而苏叶,自然也是一样。
虽然他并不在意道德天尊到底想做什么、做了什么。
可是,既然王舆已经进入了封神榜。那么,镇压山海世界的人选,自然得换一个了。
亦或者说,苏叶无论如何,也得回到山海世界一次。
因为他想知道,王舆的身上到底发生了什么样的状况。
不过,苏叶的本体“幽冥树”,是需要镇压轮回金盘的。他没有办法以本体前去。
因此他的做法,与道德天尊一样。是选择,用“身外化身”的方式,前往山海世界!
苏叶目光微微闭起。
下一瞬,他的一道神魂便分散开来,从身体中很快一跃而出,化作一尊法象。进而,借由轮回金盘冲入到了那山海世界之中。
法相在进入山海世界以后,瞬间在虚空中冲出一道赤红的光辉。那法相几经变化,最后在浩瀚星空之中化作一条巨大的赤龙!
是的,这正是“烛龙”的模样!
因为是回到山海世界,所以,苏叶第一选择,自然是以烛龙的形象出现。
此刻他的灵魂中,“元灵”陷入到了沉睡之中,连带幽冥树的本体用以镇压轮回金盘。
而元魄,则脱离了出来,进而进入到了山海世界,带着苏叶的智慧,进入到了西北星天。
这和苏叶的本体脱离,似乎也没有什么太大的差别了。
如果说是有什么差别的话,那就是苏叶无法全神贯注地,去领会“道法”,观想“造化”。
是的。
此刻的苏叶,是不完全的。因而难以专注地去观想造化和体悟道法。
亦或者说,他的本体始终都在轮回金盘中,领悟“轮回金盘”的道法和造化。
而他进入山海世界的,更像是一道法力。
当然了。虽说如此,这道法力,却远远比当年他继承西北星天离去之时,还要强大!
甚至如今整个西北星天,在苏叶的眼中,都算得上是“小儿科”了。
随着赤龙的显现,西北星天散发出了极其耀眼的光辉。
那烛炬九星,九道星河的主星,相继被点燃。
当然了,其中有四道星河的主星,仍旧是灰暗的。因为它们的“星元”让苏叶赠予给了老者的四个弟子。
虽然现在的苏叶,有能力轻易再制造一个星元,但实则,却没什么必要。因为就算现在西北星天坍塌,他也可以轻易阻止。
不如说,苏叶现在的目的,就是放在那四个弟子的身上的。
朱杨,葛乔,王松,龙姜。
除了老者和王舆以外,也许,只有他们四个,最适合镇压山海世界的轮回盘了!
不过在那之前,苏叶也想知道,他交付给四个人的“星元”如何了。
苏叶微微睁开双眼。那赤龙的目光,散发出了一道绚丽的火光。
轰然间,火光在星河之中发出巨大的震动。
很快,一道道波纹四散开来,整个星空中,有不少陨星,赫然脱离了星河的束缚。
是的,苏叶主动给予了西北天一定程度的打击,令西北天发出不稳定的大轰动。
他之所以这么做,当然只是为了试验一下,这西北星天的动静。
其实苏叶时第三次引发星河的“坍塌”。
之前他曾引动过两次,一次是在提和竭罗的沙中世界,当时注入西北星天的星元共有三道。
另一次,是建立灵山时,不自觉动用的大法力。那一次,注入西北星天的星元,则有两道。
而这一次。
当苏叶激发星河,只是天空散发灼热陨星时……他本以为,应当至少还有一道星元冲天而起的。
但是很可惜的是。
半晌过后,山海世界,却毫无动静。
四颗星元,竟然一颗都没有注入到星河之中!
苏叶微微叹了口气。
虽然对于此等状况,他也有所预想,但真的发生了,却还是令人唏嘘。
是的……十有八九,四个弟子,已都不在人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