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四章 存在
三千世界,诸魔各自回归本界。
他们回想起那最后摩醯首罗目中的含义,不由得觉得心中发冷,一阵阵不安感浮现了出来。
难道说,那娑竭罗龙王之女并没有胡说?
可是,他们仔细思索,却怎么想又都觉得不可能。
同时消灭一百个中千世界,那引发的动荡是超乎想象的。
三千世界中,除了摩醯首罗自己,无法想象还有第二个存在能够在这种状况下苟活下来。
就算是正法时期的“佛祖”也不可能!毕竟,他们汇聚的力量已经达到如此不可思议的程度了。
一尊魔王,就已然能够掌控一道星海中的大星辰。摧毁一个小世界,重创一个中千世界,不成问题。
这与曾经的“佛”,也相差不远了。
想到这里,诸魔大多也都安心了。
唯有娑竭罗龙王。
在娑竭罗世界中,娑竭罗龙王面对龙女,有些担忧地道:“我女适才所言,乃是何意?莫非,那提和竭罗拥有的法力比我等想象中的还要强大?”
那龙女闻言说道:
“父王,我曾做过一个梦,梦到自己出现在一个无垢无尘的大世界中。我在想,我等如今以亿万万年汇聚的法力,真的是无所不能的吗?如果是的话,为何我会梦到那个世界?”
娑竭罗龙王目光微动,问道:“你的意思是?”
龙女说道:“我只是疑惑,大自在王虽然如今掌控三千世界,但难道真的就无所不能了吗?毕竟,在诸佛掌控三千世界时,我等也并不知道大自在王身在何处。”
娑竭罗龙王顿时思索了起来。可是,他越思索,越觉得似乎有一种巨大的危机正在酝酿。
是呀!
仔细想想,末法没有出现之前,摩醯首罗是在何处的?她总不可能是凭空诞生的吧!
其实,三千世界的无数魔王魔头,并不是一开始就是摩醯首罗的手下的。
譬如娑竭罗龙王就是。他本是娑竭罗海的一条大龙。
当然,此世界的“龙”,其实与东方龙不太一样,更像是“娜迦”。一半身躯像蛇,一般身躯像人,人首的部分长满麟甲武器。
如今的龙女便是如此。
除了娑竭罗龙王,其他的无数魔王大多也是这样。他们都是这三千世界中的生灵。在“诸佛”存在时,就已经诞生了,并且那时就拥有一定的法力,有不少也为非作歹,但却被古佛所镇压。
直到摩醯首罗降临,统御三千界,主宰一切,而那时他们便也都被释放出来了。有的亦正亦邪的,无处躲藏,也只能投靠摩醯首罗。
娑竭罗龙王,就并不是一个纯粹的邪神。他还担任过古佛的护法神。
也正因为如此,娑竭罗龙王听到龙女如今这么说,反而越想越觉得冷汗淋漓。
难道说……在未来的某一日,大自在王摩醯首罗……也会被赶走?
但是,这个念头刚刚浮现,他就连忙打消:
“我女今后切不可再私自胡言乱语,以免惹祸上身!”
娑竭罗龙王警告道。
无论,未来会发生什么。
但至少现在,主宰诸天的……是摩醯首罗!
那么久不必多想。因为现在摩醯首罗,才是一切生灵的“佛”。
摩醯首罗的命令发出以后,诸魔不敢大意。
那身处于目标处中千世界的魔王,虽然叫苦不迭,但也只好赶快带着一些重要的手下离开自己的世界。而事实上,他们的准备时间并没有太久。
因为,其他中千世界的魔王可没有等他们撤离的心思。
摩醯首罗的命令发出,他们刚刚回去,便立刻汇聚出了大法力,向以毗婆世界为目标所在的一百个中千世界发出足以毁天灭地的力量。
只见。
宇宙之间,风暴席卷,雷鸣电闪。
无数颗星辰,以三千大星辰为首,纷纷降临在那一百个中千世界的所在。
这一刻不知几何妖魔遭受罹难。或者说,此时也不再拥有“生”的概念了。
即使是末法,一切在火焰和废墟之中,但也仅仅是“残破”。但三千大魔王的力量却带来了真正的“毁灭”。
一颗颗犹如日月大小般的星辰纷纷降落在无数小世界上。一颗星辰的冲击,就足以将一个小世界打碎,令亿万万里遭受毁灭性的重创!
但是。
就在这之前的些许时候。
苏叶还并没有发现这无穷尽的毁灭即将来到。
亦或者说,就算他发现了,或许也并不会做什么。
倒不是说不在乎,而是……
开玩笑!
那可是三千个魔王的力量。
不要看数量多,就以为好对付。他们的法力经历了无数年的积蓄,每一个都不在毗婆罗吉提之下,甚至更加强大。
就好像毗婆罗吉提,他虽然自负,认为自己比提和竭罗还强大。但这自负并不是没有根据的。
他能掌握一个中千世界,这个世界的领土之巨大,远远超乎想象。
但是,毗婆罗吉提却拥有重创甚至是摧毁这个世界的能力。
那颗“大星辰”虽然比不过西北星天,但已接近西北星天中任意一颗主星一半的程度了。
拿烛龙的世界相比。那个世界,最多也只不过是一个小千世界——也许比小千世界要大一点。但是,西北天如果坠落,只要有几颗星辰的碎片落下,就足以让那世界遭受重创。
而如今,这边的世界,却要一颗主星才能够发生重创,乃至摧毁,足以证明这世界之大,也足以证明毗婆罗吉提是真的很强大。乃至于,一开始苏叶也认为毗婆罗吉提就是大自在王。
不说摩醯首罗。如今,有三千个魔王一同出手,并且要一口气直接摧毁一百个中千世界。
如此力量……
苏叶见了,也只能等死。
当然,他也可以选择立刻躲在西北星天之中,离开这个世界。不过他不会那么做,因为那很可能会让西北星天也暴露在摩醯首罗的目光之下。
所以莫说他不知道,就算知道,也是无动于衷。提和竭罗能存续如此之久,应该有自保之力。而自己,则能够继续转生。
因此。
他现在的目光,完全放在了古佛的“遗迹”之上。
而就在此刻……毗婆罗吉提被镇压以后,这佛寺,也现出了其原本的模样……一道道法光渐渐显露了出来。
第一百三十五章 佛界
在三千世界中,类似苏叶面前这样的佛寺,其实是有无数座的。
即便是这等规模的佛寺,每一个中千世界,也都会至少有一座。
但就算是摩醯首罗或许也不知道,这些佛寺之中,哪个才是“最重要”的,蕴藏着真正“古佛”遗迹的。
所以,这佛寺才会由毗婆罗吉提看管。
而提和竭罗却知道。
这也是为什么苏叶会来到此处的原因。
当毗婆罗吉提被镇压以后,佛寺在苏叶的三乘法力量之下,很快绽放出了一道道佛光。
那佛光与提和竭罗的极为类似,乃是一种大寂灭法。
果然,这便是曾经诸多古佛留下的“痕迹”。
苏叶走到法光之中,看向四周。只见周遭出现了一尊尊佛陀的法相。那法相虚幻缥缈,时而又显得真实。彷佛每一尊都在昭着着某种历史。
苏叶在诸多法相上感觉到的,是一种寂灭,一种寂静与喜乐。这正是“大寂灭法”灭除三千烦恼以后,留下的印记。
与提和竭罗沙中佛国的众生,似乎相差不远。但是却并没有真正守护众生,而只是昭着着曾经其存在过的证明。
然而。苏叶却很疑惑。
不如说他始终疑惑。
自从末法来临,诸佛就都离去了。
只有提和竭罗才留下来了,而且将众生都救度到了沙中世界。
可是,事实上真的如此吗?
提和竭罗固然是有着慈悲之心的。但是,难道说古佛们,就真的愿意弃众生于不顾?
这是苏叶疑惑的。
同时,他也不敢真的认为古佛是冷漠的。
因为古佛也是“求道者”,或者说,是“得道者”。
而且“佛”的内心,始终是慈悲的。这是因为佛法的诞生就是为了解决人世间的苦恼和痛楚。
虽然,有可能在一系列的演变以后,“佛法”会被妖魔利用。比如和尚用它敛财,魔头用它迷惑众生。但是,“古佛”毕竟不是妖魔,也不是凡人。
她,或者说是她们,始终是清静自在的。
既然如此,为何她们会在末法来临时,就离开这个世界呢?这就是苏叶始终困惑的。
事实上不知是寂灭佛法。就算是三乘法的释迦牟尼,也是如此做的。
只是,释迦牟尼是先圆寂,然后历经像法,才会出现末法。而古佛们则是持续到末法来临时,才选择离去。
苏叶相信,这其中肯定蕴含着一个缘由。并不是表象那么简单的,单纯是为了畏惧末法而离开。
因此,他才会来到这里,并且探寻诸多古佛可能存在的痕迹。
“嗡!”
三乘法的光芒,从他的身上浮现,那一道道佛光四面八方弥散着。很快,将周遭的寂灭佛法也都笼罩在内。
与此同时,那眼前无数个古佛法相,也越发清晰。
苏叶的脑海中现出一片片清静之意。
如今的他,今非昔比。
不仅仅是在沙中宇宙顿悟了五百劫的三乘法,同时,也和提和竭罗有着对佛法的由浅入深的交流。
他对三乘法,也是很了解的。所以他竟然比提和竭罗更加直观地洞悉了寂灭法的本质!
一尊尊佛像,似乎出现在高天。出现在环绕苏叶所在的四面八方,将整个世界填满。
在佛像之后,亦有着无数佛像。粗略一看,竟然不在千座之下!
与此同时。
在每一尊巨佛的身前,都出现了无量法光!
那是一道道“佛界”的入口!
“原来如此……!”
苏叶明白了。
维摩经佛国品曰:“知一切法皆悉寂灭。”
其实,无论是正法、像法、还是末法。无论是佛法还是魔道之法。
最终,都是要陷入“寂灭”的。
寂灭,即指度脱生死,进入寂静无为之境地。
此境地远离迷惑世界,含快乐之意,故称寂灭为乐。
寂灭其实并不是单纯的“死”,而只是达到无边大快乐。
也就是说,原本,众生在末法“死后”,如若达到寂灭的话……是可以超脱末法,超脱一切痛苦和磨难,并且来到一座座佛国的!
诸多古佛,其实并不是真正地抛弃了众生……她们是想要为众生创造一个,除了三千世界以外所存在的一个个梦幻佛国。
恰如,提和竭罗所作的那样。
只不过提和竭罗是介于现实中的虚妄。而诸多古佛,则是介于梦幻中的真实。
两者或许并无优劣。但提和竭罗,也许更加契合“三乘法”的思想。
就在苏叶进入到如此奇妙之时。时间,彷佛静止了下来。
一切都变得一片寂静。
天空中,似乎闪耀着无数星辰,但此刻每颗星辰的星光,都停止了波动。
风也不再继续吹拂,山水也不再继续流转。这一刻苏叶似乎处于时空之隙。
而就在此刻,提和竭罗的声音响了起来:
“原来如此……”
她和苏叶一样,发出了同样的恍然之声。
也许,也是直到这一刻,提和竭罗才真正理解了寂灭法的归路。
但是虽说如此,提和竭罗也并不认为自己所作的是错误的。
她的声音继续响起:“能仁应供……可否带我去诸佛界观看?”
“自然!”
苏叶毫不犹豫地答应。
就算提和竭罗不提出这个要求,他自己,也是肯定要去看一看的。
当然,对于这周边千佛,苏叶时没什么概念的。有提和竭罗,省了他很大的工夫。
提和竭罗以意指向周遭诸佛,一个个为苏叶揭露她们的佛号。
苏叶从第一尊“南无须曼那华光佛”开始,默念其佛号,立刻变进入到了“华光法界”!
那华光法界,有着无限佛光,乃是一片大乐土。
一进入到法界之中,苏叶便看到了“南无须曼那华光佛”。但华光法界也只有这一尊佛,并没有除她之外的一切众生。
似乎感受到苏叶的来临。那南无华光佛张开大法力,旋即发出庄严之声道:“我寿寿十二小劫,入我华光法界,可为我华光之人民,寿八小劫!”
很显然。
如果生灵寂灭,来到华光法界,则可以在这法界居住八小劫。
这八小劫,可不是提和竭罗沙中世界的“一年一劫”。
以《大毗婆沙论》中对劫数的描绘,一小劫等于一千五百九十九万八千年。
也就是说,在华光法界的生灵,寿命有一亿两千七百九十二万年以上!
第一百三十六章 阿弥陀
当然了,一亿两千万年,那的确是一个漫长的大岁月。
不过,对比于“正法”、“像法”、“末法”这种大劫难来说,也未必真的犹如想象中那么长。
只不过,这佛界,这华光法界,至少就可以让生灵以寂灭大快乐持续一亿两千万年。
这让苏叶不由感觉,这个世界远比自己想象的还要广大。
苏叶朝向南无华光佛道:
“我为能仁应供,现领三乘法,特来拜会华光佛。”
那天空中巨大的华光佛闻言,微微睁开双眼,仔细看了看苏叶,旋即双手合十,念道:“阿弥陀佛!”
华光佛并没有多说什么。
但是,她却认可了三乘法!
华光法界很快消弭。苏叶看向头顶千佛中的第二尊佛陀……南无人中尊佛!
《法华经》言道:有佛人中尊,号日月灯明。
这南无人中尊佛的法戒,便是日月灯明世界!
一进入这个世界,苏叶便看到了无数盏明灯高悬,散发出亿万兆持续不灭的佛光。
而南无人中尊佛便在灯光的映照下,显露出其法身法相。
南无人中尊佛亦显大法力相,开佛口,言及日月灯明世界。
在那之后,苏叶同样拜道:“我为能仁应供,现领三乘法,特来拜会日月灯明佛!”
那南无人中尊佛看向苏叶,眼中浮现出了几分赞赏,旋即同样双手合十:“阿弥陀佛!”
短暂地看待以后,她亦认可了三乘法!
苏叶紧接着,进入到了第三尊佛的法界。其名为南无师子步佛。
同样的观看佛界大法力,同样的拜会真佛,也同样的被真佛认可。
南无能仁化佛,南无火奋迅通佛,南无曜声佛,南无无限光佛……
南无善寂慧月声自在王佛,南无成就佛,南无最上威佛,南无趣安乐佛,南无宝正见佛,南无供养广称佛……
苏叶秉持耐心,一尊尊佛去看,一尊尊佛去拜。
他看到了千佛法界的异同之处。
其相异之处就是,其中的景色、构造、模样、内容甚至是存在,都各有特点,各自迥异。
虽然同样是法界,但是没有一个法界,是一模一样的,甚至可以说每一个法界都是相互迥异的。
而相通之处就是……她们的法界,都带着大寂灭之含义。
也就是说,她们都是寂灭佛法中的“真佛”。只不过也同样都没有任何一个生灵存在于其中。
每一个法界,只有一个佛本身存在。
也不知道过了多久。
苏叶一个个佛界看去。最后在看到最后巨大的七尊佛相时,那七尊大佛,不仅仅看到了苏叶,也看到了提和竭罗。
那最后七尊大佛的法界,似乎是同一个世界。不,实际上七尊佛也都是各自拥有自己法界的。
只是,中间的那尊大佛的法界过于巨大。其法光足以涵盖周遭一切诸佛的法界。即便如今并未显露,也已然散发出了无限光明。
而那中间大佛的佛号正是……阿弥陀佛!
苏叶径自进入其法界。
一进入那世界,苏叶便耳闻天乐。
此世界,黄金为地。昼夜有天雨曼陀罗华降落,有种种奇妙杂色之鸟:白鹤、孔雀、鹦鹉、舍利、迦陵频加、共命之鸟。是诸众鸟,出和雅音。其音演畅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圣道分,如是等法。
这是一个无比梦幻的世界。
而在这大世界中央,有六尊佛先后来到。围绕着中央的大佛,看向苏叶。
那中央大佛,正是阿弥陀佛!
阿弥陀,即位无量之含义。
其又被称作无量寿佛!
很多人都认为,阿弥陀佛是一切佛的根源。
但实际上却不然。
阿弥陀佛之前,佛就已经存在。传说阿弥陀佛法号为法藏比丘。受世自在王佛点化,最终修道成佛。
但是,阿弥陀佛,的确是“正法时期”的万佛之祖。
同时这一切千佛的法界,也都是源于阿弥陀佛。
看到这大世界异象,苏叶不由想到佛经中描述的:『从是西方,过十万亿佛土有世界名曰极乐,其土有佛,号阿弥陀,今现在说法。』
现如今,苏叶就在这极乐世界之上,而阿弥陀佛,也的确是在“说法”。
苏叶听到这佛法讲述,顿时感觉自己的内心被一重重佛光笼罩。他对三乘法再一次有了深切地体悟。
苏叶顿时知道,这是“阿弥陀佛”见到他以后,对他的点化。
他并没有多说什么,先是仔细听闻阿弥陀佛说法。也不知过了多久,这光芒才渐渐消弭。旋即,阿弥陀佛看向苏叶,澹澹开口道:“提和竭罗,如今汝可悟否?”
随着阿弥陀佛的声音。苏叶的身体之中,一粒沙尘渐渐漂浮而出。
沙尘中,提和竭罗的法相渐渐浮现。她并没有完全显露出来,因为她的法力,仍然在维持着沙中宇宙。
她只露出一个甚小的法相,面向阿弥陀佛双手合十:“昔年提和竭罗未曾领会诸佛之大法,而如今方才看到我佛慈悲!然,而今万象破灭,虽有佛界存在,但众生得救者未必尽全。何况妖魔乱世,若只存于佛界之中,只怕众生无有解脱之法。”
直到现在,提和竭罗才真正明白了阿弥陀佛,及诸多古佛为何会对人失望,乃至离开末法世界。
她们并不是真的失望。只是希望,能够创造出一个个容纳流离失所者的佛界。
因为,无论是山海世界也好,这个世界也罢。首先是不存在“六道轮回”的。
其次,就算是真的有“六道轮回”,当末法世界来临时,尘世中的一切生灵也都是无边痛苦的。
为了拯救世间,无数古佛创造出了一个个梦中的世界,希望可以让众生死后,来到这极乐世界度过末法时期。等到正法,再行重生。
提和竭罗也差不多是这么做的,但她却不是要让众生死后存在于世界中,而是让众生永远在沙中世界活着。
不过,提和竭罗的做法是有很多弊端的。尤其最大的一个弊端,就是阻碍了末法,让末法需要极为漫长的时期才能够终结。至今都已过了不知多少亿万年了。
而对比于提和竭罗和阿弥陀佛,苏叶的三乘法,则是第三种开拓众生的道路……
第一百三十七章 极乐梦幻
如果是阿弥陀佛是在梦幻中等待重生,提和竭罗是在现实中寻求寂灭。那么苏叶的三乘法,就是秉持己心,浴火重生。
可以说,苏叶的三乘法,拥有着更完善的思路,趋近于释迦牟尼的佛法。
亦或者说,苏叶就是将释迦牟尼的佛法“照搬”而来的。
那中天上的阿弥陀佛,对三乘法并不了解,对苏叶也并不了解。
但她的法力已达到不可思议之程度。
仅仅只是一眼,阿弥陀佛就对苏叶的三乘法,有了大致的了解。因为这本就是所出同源之法。
而实际上,阿弥陀佛对苏叶也甚为赞许。
因为这“三乘法”,的的确确是一门不错的大佛法。
也正因为如此,提和竭罗如今即便已明白了寂灭佛法的本意,但却仍旧不愿回归梦幻佛界,而是决定和苏叶联手。
阿弥陀佛微微颔首:“既然如此,我亦不会强留尔等。尔等便依尔等之法,去救度苍生便是。但是,希望尔等可以将诸佛国之存在昭布众生。以免众生寂灭之后,不知佛国之存在。”
提和竭罗双手合十:“阿弥陀佛!”
另一旁,苏叶见到如此状况,不由有些疑惑。他问道:“请问佛祖,为何众生直至现在仍不知有佛国之存在?”
阿弥陀佛目光微动,说道:“此事说来话长。你可知道,在我之前‘佛’是何等存在?”
苏叶道:“还请佛祖告知。”
苏叶知道在佛祖之前也是“佛”的存在的,比如点化阿弥陀佛的?世自在王如来,就是一尊佛。但是,具体如何,苏叶却是不知道的。?
这也是他一直很疑惑的一件事情。
为什么,出家人双手合十,要念诵一声“阿弥陀佛”,而不是释迦牟尼或者弥勒佛?
当然,念诵佛号乃是净土宗。佛教派别繁杂,这个且不提。但所谓“十方三世佛,阿弥陀第一。九品度众生,威德无穷极。”
很显然,阿弥陀佛的地位之高,处于三世佛以上。
但是,阿弥陀佛并不是最早的佛,也不是“佛”的根源。所以,她成为佛祖,定然也是有因由的。
阿弥陀佛还未解释。
提和竭罗便在旁边说道:“在我佛未出世之前,世间虽有佛,但却无门。”
“有佛,无门?”
提和竭罗点头:“不错。所谓‘佛’,即是‘觉者’之含义。但凡世人有觉悟者,皆可以成为佛。但在阿弥陀佛未出世前,世间虽然有佛,却并无佛祖,亦无寂灭佛法。所谓‘觉悟’的本身也很模湖。”
苏叶有点懂了。
觉者,到底觉悟的是什么?这,本身就是一个难题。
正如在山海世界,苏叶所见证的一个个不同的道一般。
所谓觉悟,佛可以觉悟,道也可以觉悟。造化道、薪火道、大同道,甚至是老者四个弟子的道,都可以令人觉悟。
朱杨四个人都是“觉者”,但他们是“佛”吗?显然并不是!
可如果在“阿弥陀佛”出世之前,在寂灭佛法未诞生之前,他们在三千世界,却也可以被称作是“佛”!
但是。
如果是这样的话,那这个世界就没有“佛”这个词了,有的,也只是觉悟者,或是求道者。
同样的,除了“佛”,“魔”的概念也不清楚了。因为“魔”也是可以觉悟的。
天空中,那大佛迦叶开口道:“不错,正是因为我佛出现,将佛法引入寂灭法,接引众生入我佛门,普度慈航万象,故而世间才有真佛。因此,但凡我佛门中人,都应当称呼一声‘阿弥陀佛’!”
原来如此。
苏叶明白了。
如果这么说的话,“佛”教,真的可以分为两个部分。一个是阿弥陀佛未出世前的佛教,一个是阿弥陀佛出世以后得佛教。
怪不得,十方三世佛,阿弥陀第一。如果没有阿弥陀佛,也就没有后来的十方万佛了。
不过,苏叶还是不知道,这和“众生不知道佛国”有什么关系。
便在此时,阿弥陀佛解释道:“我接引众生入佛门觉悟。然而,众生复杂,有的难以相度。有的虽有求佛之心,却无觉悟之心。有的更是觉悟魔道。在正法时期,此事尚算不得什么,可我度过时空长河,到达彼岸,却看到了末法时众生惨状,心中不忍,于是思索方法。”
苏叶道:“所以,佛国才刚刚诞生?”
阿弥陀佛颔首:“正法中期,我在极乐梦幻开辟佛国,引十方诸佛觉悟者进入天外,共建佛国。但其时魔道已然隐现,摩醯首罗观测诸天,我担忧佛国被其发现,唯有令提和竭罗在凡尘救度众生,以掩视听。”
原来如此。
苏叶终于明白这一切的缘由了。
原来,后世的极乐世界,诸天佛国,在这个世界才刚刚诞生!
其实,他早就意识到了。
提和竭罗,便是佛教中的燃灯古佛。
自己来到的乃是燃灯古佛救度世间,但尚未得到的世界。
当然,这一切,也并不一定和佛教经典中记载的一模一样。因为苏叶来到的世界,未必真的就是佛教中的世界。更可能,是一朵相似的花。
但即使如此,也可见一斑。如今这个世界,乃是佛教中所言的“久远大岁月”之前。因此,释迦牟尼还未诞生,就连魔主波旬,也未出现。
而如今佛教最强大的敌人,乃是“摩醯首罗”,其为三千世界之主!
摩醯首罗不但强大至极,另一方,阿弥陀佛的佛教也并没有真正完善。就连“佛国”的概念还不存在,所以才会出现接下来的一系列事。包括燃灯古佛——也就是提和竭罗,建立沙中世界,意欲以此救度众生。
但如今,佛国完成,可恰恰因为提和竭罗的缘故,沙中世界的众生无法被接引到佛国。因此,十万佛国俱都无一生灵存在。
这也是为什么,阿弥陀佛会让苏叶想办法将佛国存在之事,告知沙中世界的众生一样。
不过,在得知了一切事情的原委之后,苏叶深思良久,却忽然道:
“阿弥陀佛。我佛慈悲,然而此事却还需仔细考量一番……仅凭极乐佛国,当真,能够救度一切众生吗?”
第一百三十八章 坚持
苏叶的话,在场诸佛听在耳中。
那阿弥陀佛看向苏叶,并没有直接开口。她在等待苏叶的说辞。
苏叶见状,也并没有卖关子,直接说道:“请问我佛,若众生尽皆进入梦幻佛国,则三千世界何如?”
阿弥陀佛道:“摩醯首罗吞并三千世界,然三千世界虽为魔道所困缚,如今却无一人生灵存在。可令他们自行猖獗,不复管理即可。”
苏叶道:“那如果摩醯首罗侵入极乐世界呢!?”
此言一出,阿弥陀佛目光微微凝起。
提和竭罗也皱起眉头。而另外六尊佛,则各有思索。
其中毗婆尸佛道:“摩醯首罗乃红尘魔头,如何能够侵入极乐梦幻?”
毗婆尸佛所言并没有错。
如今世界上,或许还不存在“心魔”的概念,摩醯首罗更像是一个巨大的红尘魔。
但苏叶却知道“心魔”一定会出现!
因为,第六天魔王魔主波旬,就是心魔!
甚至有一种说法,魔主波旬是释迦牟尼的心魔。
如果是那样的话,那极乐世界会被摩醯首罗入侵,也并不是不可能的了。
而如果诸佛没有准备,等到那时,恐怕不仅仅三千世界,连极乐世界也会大乱。
虽然说佛魔碰撞,未必谁输或是谁赢,但是如果等到那个时候,必然会比现在的情况更糟。
苏叶道:“在阿弥陀佛未建立极乐世界之前,世间也并没有佛国。如今佛国刚刚诞生,但谁又知道,摩醯首罗会不会察觉到佛国,甚至是侵入佛国?”
“何况,假使摩醯首罗不侵入佛国,众生心中本能欲望亦不会消散,除非效彷提和竭罗,以大法力灭却凡人心中欲望,否则佛国终究会诞生魔头。此也终究是不可避免的事情。”
苏叶的话,让诸佛都陷入沉思。
事实上,诸佛也都知道,苏叶所言并不是没有道理的。
但是,阿弥陀佛的做法和提和竭罗,其实是有所不同的。如果众生进入佛国,在提和竭罗不侵入的时候众生是有所发展的。
换句话说,末法会重新开始流逝,而不是陷入一个缓慢的流逝中。直到某一日,末法终结,正法还会到来。再不济也可以在极乐世界再重建一个“正法时代”。
只是,即便如此,危机仍然也还是存在着的。
苏叶说道:“既然我等和摩醯首罗总会有一个碰撞之日,为何一定要拖延?晚不如早,不如现在便将三乘法遍布,或许才是最优之解。”
提和竭罗也认同苏叶的观点,说道:“能仁应供在我佛国中,仅用五百劫便顿悟三乘法,使比丘皈依,这三乘法使我看到了希望,虽然红尘世界会比在沙中世界困难万倍,但仍然是有可能的。因此,我也认可浴火涅槃之道理。”
阿弥陀佛沉默。
许久后,她说道:
“如若三乘法是在像法时期诞生的,却是乃是众生之优解。然而,如今三乘法却是在末法,甚至魔道最为猖獗时诞生的。众生即便信了三乘法,但摩醯首罗的力量,如今已不可为人抵挡。”
苏叶道:“所以,我需要我佛相助,共度苍生!”
阿弥陀佛问道:“如何助之?”
苏叶道:
“极乐世界可作为诸佛存在的境界之地。而提和竭罗的沙中世界,则为现实与梦幻之缓冲。至于众生,则以菩萨乘为首与我回到凡尘世界,抵御摩醯首罗。以其业火为涅槃之所,消磨大业力。”
苏叶始终相信一点。
世间万物,并不是非黑即白的。如今三千世界也好,极乐世界也罢,就连提和竭罗,也有一个倾向,那就是“非黑即白”。
红尘三千世界,俱都是魔道肆虐的世界。而沙中世界和极乐世界,则容不下魔道存在。可从造化道中,苏叶看到了“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美之为美因为有恶,恶之为恶因为有美。”
如果,何况,众生说不定内心深处,也都有着各自所向往的。若是众生一直被诸佛置放于极乐世界或是沙中梦幻,则相当于堆积着某种力量的爆发。早晚,必将和摩醯首罗的力量发生真正的毁灭。
听了苏叶的话,七佛中的拘留孙佛叹道:“可如今已非往昔。我等创建佛国,乃是以大岁月的法力建造。摩醯首罗在三千世界,也始终在积蓄魔道力量。她们的力量已过于强大了。”
毗婆尸佛也叹息了一声:“不错。如今,你所在的位置便已被摩醯首罗所察觉。这三千大世界,都已是其身躯,哪有凡人栖居之地?甚至你所在之地都要迎来大毁灭,如若离开佛国,必将遭受毒手。”
拘留孙佛和毗婆尸佛所言,苏叶也是能猜测一二的。
以那“毗婆罗吉提”为例,苏叶能够看得到。连一个中千世界的魔头都拥有如此强大的力量,不得不让他以西北星天的力量才能收服。何况,是摩醯首罗?
当然了,苏叶还是没想到,摩醯首罗如此强大。三千世界竟然都是她的身躯,更没想到如今自己所在的位置已遭受了毁灭性的打击。
不过,他想了想,还是说道:
“话虽如此,至少让我前去尝试一番。何况,我相信一件事。那就是力量的大小终究是有极限的,唯有‘法’的痕迹是不可被抹灭的。”
阿弥陀佛微微抬头,看向苏叶。
苏叶所说的话,也许凡人,乃至于诸佛,都是不太理解的。
强弱难道不是判定胜负的基准吗?
按说,摩醯首罗如此强大,诸佛也难以抵御一二。既如此,她应该是世界之主宰。任何“法”对她而言都是无意义的。
可是,阿弥陀佛却从苏叶的话中听到了另一层意思。那就是,摩醯首罗的强大,的确是碾压式的,但未必却真的可以代表一切。
强中自有强中手。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现如今,摩醯首罗的强大,是众人看得到的,认为无可企及的。可是摩醯首罗之外,难道就不存在比他更强大的人吗?
未必!
人望江河一望无际。但江河之外,仍有大海;大海之外,仍有星空。
也许摩醯首罗是江河,是大海,甚至是星空。但是她一定不是最强大的。
如果这么说来的话,她就一定也有做不到的事情。就像是人可以轻易碾死一只蚂蚁,但做不到……令蚂蚁灭绝!
希望,必定存在!
第一百三十九章 传承
阿弥陀佛的极乐世界,是境界和终点。
提和竭罗的沙中宇宙,是蜗居和缓冲。
而如今苏叶所面临的,摩醯首罗的三千世界,则是现实。
同时,苏叶即将面对的挑战,也是最为巨大和艰辛的。
“自像法以后,末法已持续了千亿年。摩醯首罗经过千亿年的修炼,力量已达到不可思议之程度。”
毗舍浮佛为苏叶介绍道。
而如今,苏叶将会直面摩醯首罗!
如果说从单纯的力量层面,苏叶是完全比不过摩醯首罗的。
莫说苏叶了,就算是提和竭罗,甚至是阿弥陀佛,也不是摩醯首罗的对手。
原本摩醯首罗和阿弥陀佛应该是同一层次的,或许,比阿弥陀佛要弱一些。
但是,由于阿弥陀佛选择了创造极乐世界,再加上提和竭罗延缓了末法时期。
原本早该结束的末法,竟然足足持续了一千亿年!
要知道,即便是佛教一大劫,也只有不到十三亿年的时间。经过一千亿年的发展,摩醯首罗的力量已经远远超乎想象。
她甚至吞并了整个三千世界,使得三千世界成为了她的身躯。主宰中千世界的一个魔王,就已经与“佛”拥有同等的力量了,所以,从正面以武力的手段,苏叶是远远不能及的。
哪怕加上西北星天,甚至是提和竭罗、阿弥陀佛,乃至极乐梦幻中的过去千佛的力量,也是一样的。
不过,“武力”固然不能胜过摩醯首罗。但苏叶,也从来没想过用武力的手段战胜摩醯首罗。
就像面对提和竭罗一样,苏叶打算从“法”的层次,让摩醯首罗做出让步,甚至是认同自己的观念!
是的。苏叶觉得,自己有可能从“法”的层次,来谋求一分希望。
并且,他觉得,摩醯首罗应该也是某种意义上的“求道者”。还是那句话……既然是求道者,那么就一定可以交流。
只不过,摩醯首罗不是提和竭罗,也不是阿弥陀佛。
她的手段,定然不会像“佛”一样温和。
事实上也正是如此。
阿弥陀佛说道:“既然你已决定,那便去罢。我亦希望你可以从中开辟出一条更好地道路。但是……如今你所在的中千世界正在遭受着诸魔引发的大毁灭。不如我再助你一臂之力,将你送到其他地方去罢。”
苏叶闻言,也大概理解了阿弥陀佛的意思。
如今自己所在的中千世界,甚至连带周遭的一百个中千世界,都在迎来彻底的毁灭的破坏,这手笔的确惊人。莫说是苏叶,就算是提和竭罗出现,恐怕也有被毁灭的风险。
不过,苏叶却并不是很在意。
因为“三乘法”,本身就是不怕被毁灭的一种“法”。
苏叶的三乘法,源于佛法,也有释迦牟尼的启发。不过,他的三乘法却还有一种蕴意,那就是……重生之法。
苏叶,是个转生者。
他将自己转生的力量,融于三乘法中。而今虽然没有真正成功,更无法让人人都拥有自己一样的“转生”的力量。
但是,苏叶却不怕被任何力量毁灭。
即使那力量是“摩醯首罗”,亦不例外。
想要让苏叶毁灭,必须得是拥有超越苏叶自身存在的“转生”的力量。但那种程度,就算是摩醯首罗,也不可能做得到。因为那并不是“力量”的层面,而是“法”的层面。
苏叶说道:
“我佛慈悲。不过,就不必麻烦了。一旦我佛出手,则摩醯首罗必定会察觉到极乐梦幻的所在,届时反而不美。何况,就算我佛助我一时不被毁灭,早晚也定然会让大自在王察觉到我的存在,届时也只不过是另一个重复罢了。”
苏叶言罢,轻轻振开翅膀,将那沙尘送去给阿弥陀佛,道:“在我有所进展之前,这沙中宇宙,便交由阿弥陀了。”
阿弥陀佛双手合十,轻轻抬掌,将提和竭罗连带沙中宇宙收入掌中。
她出手一指,一道法印形成了一个“卍”字,点入到苏叶的眉心命宫。
顿时,苏叶再次感受到了一种光明彻悟。
阿弥陀佛又一次以无边佛法,洗濯了苏叶的三乘法,使得三乘法更加清澄。
阿弥陀佛的极乐佛国,提和竭罗的沙中宇宙。在这一刻两种大法力皆注入到苏叶的体内,将“寂灭为乐”彻底阐明。
“能仁应供,你有如此大慈悲心及大毅力,真乃众生之福。我等与诸佛当一同共助你一臂之力,即便最终仍不能成,也俱都会记你之功。”
阿弥陀佛双手合十,开口以无边佛音说道。
瞬间,不仅仅是极乐世界,极乐梦幻中的一切诸佛尽皆感悟苏叶之造化。
早在苏叶一个个拜佛,并将三乘法与诸佛相视之时,她们就已然认可并高度给予了三乘法赞誉。而如今,感受到苏叶的坚持,诸佛不由得都心生慈悲动静。
她们甚至也想要和苏叶一起,为了“三乘法”的复苏而前往三千世界。哪怕为此被摩醯首罗消灭,亦在所不惜!
但是,苏叶却拒绝了诸佛的好意。
倒不是说苏叶一定要自己去面对摩醯首罗,而是,如今摩醯首罗这般恐怖,并且拥有着三千红尘的业力。在场诸佛恐怕就算是阿弥陀佛陷入,也只能以大法力维持些许依存。
诸佛虽然都是大慈悲之佛,古佛之中,也不乏有着“菩萨乘”的宏愿之佛。然而真正能掌握三乘法根源的,如今却只有苏叶一人,并且也唯有苏叶一人,能够完全洞悉“轮回”之理。
毕竟,他是“轮回者”。
因此,也只有苏叶一人,拥有与摩醯首罗直接对决的能力!
苏叶当然会借助诸佛的力量的。不仅如此,包括沙中世界的光目、莲花目等人,苏叶也一定会借助他们的力量。
然而,却不是现在。
现在是属于苏叶一个人的征途。
阿弥陀佛给苏叶刻入的“卍”字法印,便是代表了古佛的传承,甚至某种意义上代表了“教主”的传承。苏叶如今随时都可以动用极乐梦幻的大力量。但是,仍然如之前所说一般,她不打算无意义的让佛魔火并,她要做的,仅仅只有一件事。
那就是……浴火重生,涅槃起舞!
苏叶毅然决然,走出极乐梦幻。周遭的一切佛光在一瞬尽皆消散。
而与此同时。
他抬头望去,正看到世界之上,那无边浩瀚的天穹中,漫天魔王已取代了“佛光”,他们同时催大业力,引来三千颗大火星,带着无边星辰,向大地轰然落下!
星辰未坠。
大地,已然破裂万重。火山咆孝,电闪雷鸣。熔岩若海,烈焰如风!
世界似乎迎来了大灭绝!
第一百四十章 孕育
苏叶所在的“毗婆世界”,乃是一个中千世界。
其上,有一千个小世界。每一个小世界,都近乎山海世界一般巨大。
因此,这个中千世界,是很大的。虽然也许没有山海世界的“求道者”。但是,单从地域来看,其恐怕有亿万里之遥远。
然而就算是如此巨大的世界,在遭受毁灭的时候,也仍然显得脆弱不已。
苏叶出现以后,此时,大地上还有着无数妖魔纵横。
那些妖魔大都是罗刹、夜叉、修罗,也有一些是原本存在于世间,一直繁衍到如今的“凶兽”。
它们自然不知道,如今这个世界即将被三千魔王一并摧毁。
不仅仅是这个世界,连带周遭的一百个中千世界,都将迎来彻底性的打击。存在于毗婆世界中的万物,压根没有任何“生”的可能。
只见天空中,忽然雷霆翻滚,一道道赤色的火光划破天际,射向大地。地面开始震动,紧接着出现了无数道裂痕沟壑。
那妖魔鬼怪惊慌失措了起来,有的怒吼,有的咆孝,有的哀嚎。不少凶兽直接掉入万丈深渊!有的法力强大一些的,则驾驭乌光飞射而起。但天空中无数颗陨星的碎片犹如大雨瓢泼一般,直接将半空中的妖魔打成了碎片!
进而,“轰隆”!巨大的爆发从大地之下喷涌而出,那是一片片岩浆,一道道熔岩。这熔岩岩浆就彷佛是大海喷出了千万重巨浪一般,铺天盖地。纵使躲过了沟壑,避开了星雨,但这熔岩铺盖大地,仍然将无数妖魔烧死在了岩浆之中。
苏叶同样也面临着星雨的打击。
这天际的三千颗大火星,其实并不是所有的都坠入到毗婆世界的,毗婆世界作为“提和竭罗”出现的中央,大概有六十颗左右冲入到了毗婆世界的大地之上。
但是,这六十颗大火星,每一颗都接近苏叶西北星天中星河主星的大小!因为它们乃是诸天六十个最强大的魔王,联手驱使而来的。
虽然,大火星的力量不存在烛龙那样的薪火道,而是被摩醯首罗的魔道催生的,单纯的毁灭力量。但即便如此,也足以令大地破碎。
一重重撞击,无数道打击。也将苏叶这只金凤燃烧到火海之中,面对着大火星的冲击,即便苏叶有三乘法的护身,也不可避免的受到了重创,痛楚在他的心中蔓延。但他并没有露出任何惶恐,他的目光只有坚定,以及对“法”的虔敬。
不,也不能说是“法”,应该说是……道!
是的,苏叶虽然如今掌握的乃是代表佛法的三乘法。但他仍然是一个求“道”者。他虽然被称作能仁应供,被提和竭罗寄予莫大希望,甚至连阿弥陀佛都将传承印记赠予了他。可是,苏叶仍然知道自己并不是一尊“佛”。
他愿意去传布三乘法,愿意去普度众生,甚至愿意让“佛”法盛开,再造正法时期。但他并不是真的只是笃信“佛教”。
苏叶,是一个真正的求道者。
就像老者所说的,他仍未知道自己真正要走的“道”是什么。也许,就是“求道”本身。但……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毗婆世界这个中千世界,没有彻底被“消灭”。
六十颗大火星,让毗婆世界发生了一场毁天灭地的大灭绝。
但凡是世界上的存在,没有一个仍然保持着原样。那妖魔鬼怪全部都被魔王引动的大灭绝法力摧毁。
冲天火海喷涌而出,在高达万丈的领域燃烧了不知几何岁月……
至少,也有数亿年之久!
苏叶自然也被这无边无际的莫大法力所“摧毁”了。
他也是首次感受到了,一种远远超出自己极限的力量。
那毕竟是三千个魔王引动的力量。而其中,更是借助了大自在王摩醯首罗。
而且苏叶并没有抵抗。
他是任由灭绝吞噬了自己。
至少在这数亿年中,苏叶都是一种“半梦半醒”的状态。他在这大灭绝之下经历了死亡,不过他并没有选择转生,而是选择感悟死亡!
是的。
如果说,在沙中世界的“浴火重生”,只是苏叶对三乘法的一次简单的认证。
那么摩醯首罗的大灭绝法力,诸天三千魔王引发的大火星毁灭,则是真正让苏叶感受到了何为“死”。
然而。
不知死,何知生!?
苏叶便是要在死中求生,在火中求存。
他的三乘法,在滔天魔焰下,正在重组,正在完善,正在扩张。
而他的元灵魂魄,则在涅槃!
……
……
三千世界之外。
也不知过了多久。这一次的大毁灭带来的影响,渐渐地开始熄灭了。
在三千魔王引动星辰,引发大灭绝以后,诸天一百个中千世界,都被火海吞噬。
这就是摩醯首罗所说的“毁灭”。这毁灭,是那么的彻底,但又不彻底。
大火星撞击引发的灭绝,更多意义上是对生物的灭绝。那一百个中千世界,甚至是一万个小千世界,更多的是“破碎”,而不是真正的“消失”。
不过这已足够。
在三千魔王的眼中看来,没有任何存在,能够在这大灭绝力量之下活下来。
哪怕是“佛”,也不可能!
事实上,末法经历了如此之久,摩醯首罗的力量毫无保留地对三千魔王倾囊而授。三千魔王的法力,是真的不在“古佛”之下的。
其中强大者,也许比提和竭罗,也仅仅只是差上一些而已。
再加上摩醯首罗的力量,是一种破坏根源的毁灭。
正因为如此,他们们心而论,就算是自己在这世间遭受了这般打击,也不可能存活。
至于在力量降临之前逃走,也是无处可逃的。毕竟一百个中千世界囊括的地方也是异常广大。
但是……
就在毁灭迎来了三亿年以后。摩醯首罗忽然毫无征兆地命令三千魔王,去探索那被摧毁的“中千世界”的废墟!
诸多魔王,原本是摸不着头脑的。
但就在他们一一探索,最后观察到毗婆世界的时候,却发现。
原本该是“虚无”的世界,在那无边炼狱烈火之中,竟然孕育着生命和……灵魂!
第一百四十一章 交涉
时过境迁,但毗婆世界的大毁灭仍在持续。毕竟,这是摩醯首罗的力量。这火焰甚至燃烧了数亿年之久。
虽然现如今,熔浆在时间的冲刷下消灭了许多。可是却仍然存在着,连带着毗婆世界的气候也被打破,宛如一个巨大的烈焰熔炉。
诸多魔王也是小心翼翼地来到毗婆世界观察。
原本,这样的世界应该不可能有任何一个“生命”存在。但当他们探索到中心处时,却赫然发现,这里的烈焰竟然犹如“茧”一样,孕育着一个生命!
是“提和竭罗”吗!?
诸魔王不由震惊了。难道说,即便在那样的大法力下,提和竭罗仍然没有被毁灭?
八大龙王中的阿那婆达多龙王见状,就聚集出法力,想要对那孕育中的“生命”发出打击。但是,却被娑竭罗龙王阻止住了:
“还是勿要轻动,虽然这提和竭罗并没有被消灭,但是如今在火焰之中被禁锢,应当是没什么威胁的。我等不如先禀告尊主,再行定夺。”
阿那婆达多龙王及诸王闻言,便也就停下了动作。诸多魔王回过神来,也知道眼前的状况甚是诡异。如果轻举妄动,可能反而要被摩醯首罗怪罪。
于是,他们便一部分留下来看守这“茧”,一部分前往摩醯首罗座前。
摩醯首罗听到诸魔王禀告,眼中并没有任何意外之色,反而有着些许了然。
三千世界就是她的身体,那毗婆世界虽然被毁灭,但也只是像坏腐之创。她虽然不能完全感觉身体上每一寸所发生的事情,但也察觉到了苏叶的存在。
何况,苏叶也并没有隐瞒自己。
在得知那火中生命以后,天外的两个巨大的“太阳”,也即是摩醯首罗的双眼露出了几分兴趣,开口说道:“尔等诸魔王可自离去,那并非是摩醯首罗,我当亲自处理此事。”
众多魔王闻言,都松了口气。他们虽然意外摩醯首罗竟然要亲自出手——因为,自从末法时期来到以后,摩醯首罗随着身躯的愈发壮大,已经有不知多少时间未曾亲自出手了。
可是,既然摩醯首罗亲自动手,那么料想也当没什么大事了。而他们,也不必担忧自己担责了。
另一方,察觉到火焰世界中孕育生命的魔王,还并未得知摩醯首罗的吩咐。他们之中,尤其是娑竭罗龙王忽然察觉到,那生命似乎并不是毫无波动的。
是的,那“生命”似乎在壮大。那“茧”在极其微弱的成长着!也许那成长微不足道,但如果是这样永不停息,岂不是说早晚要壮大到一个难以想象的程度?
娑竭罗龙王以微弱的法力感受着“茧”的变化,越感受,便越觉得不可思议。
他看着眼前的“茧”眼中忽然浮现出了几分期待,不知觉之间,娑竭罗龙王彷佛看到了一片片梦幻景象……
轰!
那梦幻忽然破碎,娑竭罗龙王如梦初醒,彷佛临大敌一般退后几步。所幸诸多魔王在相互见面时,都隐藏自己的真容,他才没有察觉到异样。
可是仔细观察,周遭竟然有许多魔王,眼中都流露出了一种诡异的期待。彷佛都和刚刚的他一样,被这“茧”的场景所弥漫。如果这样下去,难道说……就连魔王也会为这“茧”所蛊惑?
娑竭罗龙王有些心惊,他不知道该不该将事情说出来。但如果说出来,会引发什么后果也未可知。摩醯首罗会不会怪罪众多魔王,会不会降罪下来?
正担忧的时候,天外响动声息。那前往禀告摩醯首罗的魔王们回来了,他们看向众魔王,将摩醯首罗的意思说明。直至此时,娑竭罗龙王才松了口气,打算回去。
众魔王听清楚了摩醯首罗的旨意以后,不知为何反而心中有了几分失落的意思,不少魔王看向那火中的“茧”,有些卷恋,似乎依依不舍。这景象让娑竭罗龙王觉得更加诡异了。
事实上,娑竭罗龙王自己也是。他在“茧”中看到的梦幻是此前从未感受到的一种绝大的美妙。就彷佛生命的意义就在此中,而自己以往所生活的,就像是一具行尸走肉一般……
如果,是娑竭罗龙王自己发现这茧。也许,短期内,是不会禀告摩醯首罗的。
但既然摩醯首罗一直在观察着,就说明她早已发现了“茧”。娑竭罗龙王对摩醯首罗的畏惧终究还是战胜了自己的欲望和向往,于是便硬着头皮离开了毗婆世界。
但是,他在离开时,却发现众魔王,每一个与这“茧”待的久了的魔王,眼中都流露出了与自己一样的神情,包括后来的那些传达摩醯首罗旨意的魔王……
一个种子不知不觉已在娑竭罗龙王的心中发芽。他有一种自己都不敢相信的预感,那就是……世界或许要变了。
众魔王各自离去。
而此刻,在“茧”中的苏叶,仍然处于一种半梦半醒的状态。此刻对他来说,亿万年也只不过是瞬息之间。沧海桑田,他处于对“感悟死亡”的专注之中。
也不知过了多久,苏叶的眼前隐隐约约出现了一个莫名的存在。
那存在,无形无体,彷佛是一道光芒,但却孕育着强大的灵魂。苏叶在虚幻与真实之间隐约听到了那“灵魂”的声音:
“我,乃摩醯首罗。你是何人,如何敢侵入我之世界?”
是的,那“灵魂”正是摩醯首罗!
在察觉到了毗婆世界中“三乘法”的变化以后,摩醯首罗终于知道,苏叶绝非是单纯可以用力量毁灭的存在了。
因为摩醯首罗,感受到了苏叶的“轮回”和“涅槃”的大法力!
况且,苏叶的三乘法,是一道永恒不灭、永远壮大的“道法”的烈焰,就算苏叶可以被毁灭,这“三乘法”,也是绝对不能被毁灭的。
所以及至如此,摩醯首罗也不再保留。她打算亲自看一看苏叶,并且尝试与苏叶进行交流。
处于生死之间的苏叶意识是极其微弱和模湖的。但摩醯首罗的声音,却还是激发了他的些许记忆。彷佛中,他犹如梦中呢喃一般道:“摩醯首罗……我被称作能仁应供,你可以如此称呼我。”
第一百四十二章 朝圣
苏叶犹如梦呓呢喃般说道:“我并非是要侵入你所在的世界,我只是想斡旋乾坤,将三乘法带到这个世界……”
摩醯首罗若有兴趣道:“哦?原来如此,那你还是想改变我的世界了?既然如此,你应该是阿弥陀佛的人了?我想知道,你要如何改变这个世界?”
苏叶道:“孤阴不生,孤阳不长。世界并非只适合存在一种道法。摩醯首罗,料想你也是求道之人。既如此,当知道这个道理。我听佛祖说你自末法以后,吞噬三千世界,如今三千世界都是你的身躯。但就算你做到如此境地,面对一片废墟火海,一群妖魔鬼怪,你当真觉得你可以成道吗?”
摩醯首罗澹澹道:“能仁应供,你没有达到我拥有的力量,你和我认知的世界是不一样的。就好像一只蝼蚁,如何能够理解得了大象所存在的世界?如今三千世界的红尘对我而言,只是一个小到不能再小的囚笼罢了。在三千世界之外,才是我向往的天地和征程。你有一点说得对,我的确是求道者,道不在此方天地。为此,牺牲一些渺小的存在又有何妨?”
苏叶道:“不,我理解你所说的世界。但是……”
摩醯首罗问道:“但是什么?”
苏叶喃喃道:“但是……我忘了。等我真正醒来时,再来告诉你答桉吧。”
摩醯首罗道:“既如此,那我就帮你清醒清醒好了。”
她话音刚落,周遭浮现出了汹涌的浪涛。即便是在苏叶的梦境世界摩醯首罗竟然也能够引动大法力!是的,如今的摩醯首罗竟然将大灭绝的法力运用到了苏叶的灵魂之中!
当然,摩醯首罗感受到了苏叶的“涅槃”的力量,知道就算自己作用于如此力量,恐怕也难以毁灭眼前的存在。但是即便如此,如能让这个“能仁应供”清醒过来,也是不错的。
然而摩醯首罗的计划落空了。
任由梦境世界如何被摧毁破坏,但是转瞬那世界又会出现一寸寸乐土,一片片天地。美景始终存在,那大灭绝之法带来的破坏毁灭不但没有将其消灭,反而随着梦中大岁月的流转,变得更添几分震撼。
摩醯首罗的力量或许能够毁灭三千世界。可是在一个力求维持“乾坤均衡”的世界之中,这样的力量无论再强大,也会有着其毁灭另一方的“生长”的概念。
几番尝试之后,摩醯首罗已知道,眼前这“能仁应供”不是自己的法力能够彻底灭绝的。就好像是末法之前,自己也是以一种绝对“毁灭”的存在出现在宇宙中的,而那时的天地诸佛,也拿自己没有办法。
强弱是相对的。如今的摩醯首罗就好像是一个凡人,凡人相对于芥虫是难以抗衡的强大存在。但当这芥虫渺小到看不见得地步时,“强大”的人……也无能为力!
摩醯首罗双眼浮现出几分波动,但最后趋于平静。她渐渐退出了苏叶的梦中世界,回到了自己存在的天外。
摩醯首罗知道。
维持了不知多少亿万年的“末法时期”,在这一刻开始……将会彻底扭转。
虽然,以苏叶那“火焰”蔓延的速度,也许自己还有着漫长的大岁月。但就好像是佛曾拥有的“正法”和“像法”时期一样,当三乘法出现以后,这颗不灭的火种终究会点燃整个世界。
但是。
摩醯首罗虽然察觉到了“法”的改变,也知道自己的力量再强,终究是“神通不敌天数”,大势正在成长变化。可是,她却并没有露出任何担忧和恐惧的神色。
不如说,摩醯首罗的眼中很平静,甚至还有着一丝丝期待。
尤其是苏叶最后所说的那番话。这“能仁应供”,理解自己的世界……换句话说,对方和自己是“同类人”!
难道,他也察觉到了,那个远远超出个人与天地的“存在”了吗?
如果是这样的话,至少有一件事可以表明。那就是自己成长到如此境界,因而感察到的力量,并不是虚妄的。
如此,或许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一件好事……
……
……
三千魔王各自回到了自己存在的世界之中。但是,自从那一日他们在毗婆世界中看到了“茧”中传达的世界以后,他们的心中或多或少都开始有些乱了。
在之后的几万年中,三千魔王时常会做一个梦。在那个梦中,他们不再是单纯的“魔王”,也是一个生活在梦幻世界中的生灵。
有的时候这生灵是昆虫,有的时候是鱼,或是鸟;有的时候是花,是草;甚至有的时候是山水,是岩石涓流。乃至于是……人。
在这样一个个世界中,诸多魔王忽然感受到了一种此前从未有过的期待和向往。他们虽然掌握着三千世界,拥有着大法力,麾下也有无数妖魔鬼怪可供驱策。
但是,在这一刻,以往的世界却忽然变得无比空虚。因为自己掌握的“破灭”的世界,的确拥有的只有毁坏和寂静。
在苏叶提供给他们的梦幻中,他们才发现,原来世界是可以如此的安静祥和。虽然,那世界中也有着一个个勾心斗角,一道道阴暗之处。可是无论是善也好,是恶也罢。善恶齐驱方构成了一个拥有生机的世界。
不只是诸魔。
其实,诸佛也能够看到这个世界。
这个世界在曾几何时,是存在的。但遥远的大岁月令他们遗忘了。
在“智慧”并未出现之前,本能争斗曾是这个世界的常态。在“智慧”发展到极致时,世界的常态则变成了单一的善或是恶。
但是,或许人们忘了。只有进步和发展的过程,才构成了世界的“乐趣”。至少对于大部分的凡人是如此的。
也许,阿弥陀佛和摩醯首罗并不是这么想的。但是至少除了她们以外。
如今的生灵,被苏叶的三乘法彻底感染了……
他们不禁开始向往那个“平凡”的世界。哪怕为此会得罪摩醯首罗!
就这样。
当苏叶醒来时。
三千魔王,俱都来到苏叶的跟前。
犹如朝圣一般……
第一百四十三章 奔赴
娑竭罗世界,大海之中,那娑竭罗龙王看着天空中不断划过的光辉,心中只有一个念头。
疯了。
这些魔王都疯了……他们为什么会在这种时刻,毅然决然选择前往毗婆世界?
难道,他们都已不畏惧摩醯首罗了吗!?
是的。
所有人都已在心中感知到了某种征兆,那就是,这一日毗婆世界的那“茧”将会破开。
而在其中,一尊名为“能仁应供”的佛,即将出世!
但是,三千魔王自发前往毗婆世界,却并不是去与那尊佛为敌的。而是……皈依!
不知何时,三千世界的魔王竟然发现,自己已离不开那“梦境”了。
而偏偏随着“茧”的破开,他们的梦境却离自己越来越远。这让他们无比的空虚。
其实娑竭罗龙王也是一样的。
自从回到娑竭罗世界,他也总是梦到那一个个世界中的景象。娑竭罗龙王当然也是向往的。
然而,他更畏惧摩醯首罗。何况,就算他不畏惧摩醯首罗,也要担忧龙女的安危。
所以直到现在,他虽然也有一种奋不顾身的冲动,但是还是压抑住了。
有的时候,娑竭罗龙王也是不理解自己到底是怎么了,甚至也不理解三千魔王到底是怎么了。
难不成,是被某种法力蛊惑了?否则,为何如今甚至敢冒如此巨大的风险……不,那已经不能说是风险了。
摩醯首罗一定会知道的。
也一定会,消灭他们的。
只要在这个世界上,就没有人能够战胜摩醯首罗。即使是那所谓的“能仁应供”也是一样。因为摩醯首罗的力量是绝对的碾压。
可是即便如此,三千魔王还是毅然决然地,前往毗婆世界,前往朝圣!
娑竭罗龙王不理解。
或许,他也是理解的,但又不敢去理解。
便在此时。
忽然,娑竭罗龙王之女出现。那龙女看向焦虑的娑竭罗龙王,问道:“父王……我们不去吗?”
娑竭罗龙王有些茫然地说道:“去哪里?”但旋即,他立刻意识到了龙女所说的事情,顿时神色浮现出了一阵阵挣扎,最后化作愤怒:
“哪儿都不能去!”
娑竭罗龙王几乎是咆孝一般说道。
但是。
龙女却很平静。
龙女道:“父王,我知道你是想去的。你之所以不愿意去,只是为了我,但我又何尝不想去?”
娑竭罗龙王的气势渐渐颓了下来,他看向龙女,长叹一口气,道:“可是你应该知道摩醯首罗的力量,我们是决计无法反抗她的。”
龙女说道:“父王,你又没有发现一件事情。那就是……除了我们,中千世界以下的妖魔大部分都并不知道能仁应供的存在?”
娑竭罗龙王闻言怔了怔。
但仔细想想,好像的确是这样。
可为什么会这样呢?
事实上三千世界中,大多都只是类似他们这样的魔王,才能够感受到能仁应供的征兆。而往下,能感知到的人则愈发稀少。
这和力量的强弱,也似乎关系不大。有的时候感知到着征兆和梦境的只是极其弱小的存在,有的时候类似大阿修罗、大罗刹,虽然实力不俗,但却也无法感知。
龙女给出了答桉:
“因为,能仁应供并不是在以某种法力逼迫我们前去。他只是展现出了,一个更加美好的世界。而只有拥有看到这世界智慧的人,才能够更加感受到这世界的美好。”
当一个习惯了黑暗的人,看到光明以后,就无法再回到黑暗的世界了。
三千世界的魔王,其实就是如此。
他们在自己的世界中至高无上。但是,他们的世界是那么的残破。
这使得他们有一种感觉。
自己,就好像是在阴暗的沟壑中统领虫子的“王”。
既然如此,这样的生活又有什么意义呢?
除非三千魔王也是和“虫子”一样,只有着身为“虫子”的本能。但很可惜,如果是那样的话,三千魔王就无法成为“魔王”。
三千魔王,也是有着大智慧的。能够在修罗夜叉等恶鬼群魔中脱颖而出,掌握一方中千世界。他们虽然不是求道者,但岂能说没有求道者的潜力?
苏叶给他们的,正是一个超出世界真实的“道”所拥有的美好。
所以,他们从中看到了光明,并且为了追逐这个光明,甘愿奋不顾身!
娑竭罗龙王也终于明白了。
是过行尸走肉一般的生活,生不如死。还是为了心中的“道”,奔赴光明?
他忽然运动法力,从大海之中浮现。
娑竭罗龙王看着天地之间的苍茫。他所在的世界,整个世界只有两种构造。
一种是大气体,堆彻天地的高浓度气体。一种便是大液体。也即是“娑竭罗大海”。
而天地间,绝无那“梦境”中存在的世界。拥有的仅仅是无尽的虚无,以及无数挣扎在大海之中的夜叉、罗刹、龙。
龙女也跟随着娑竭罗龙,浮出了大海。
娑竭罗龙王看向龙女,他的目光渐渐地变得坚定了起来:
“我女,随父王一同去毗婆世界朝圣……恭迎能仁应供!”
……
……
三千世界之外。摩醯首罗那犹如太阳一般巨大的双眼,紧紧盯着毗婆世界。
她虽然也看到了三千魔王前往毗婆世界朝圣的事情,但是她的眼中浮现出的,仅仅是一片片的澹然。
就彷佛,这三千魔王的举动,对她而言也算不了什么一样。
事实上,的确也算不了什么。
如果想的话,摩醯首罗完全可以毁灭三千魔王,然后从那八部众中,再次甄选出新的魔王,并赐予他们强大的力量。
但是。摩醯首罗也知道。
那三千魔王,并不是“背叛”她,而只是看到了一个令人向往的“道”。
就算毁灭他们,也是无济于事的,因为真正的根源是“能仁应供”。
如果不能从根源上解决这个问题,则三千魔王的事情,还会不断地重复。
但实际上,摩醯首罗现在也已然不想毁灭苏叶了。一则是她也知道,自己很难做得到。二则是,这个世界,她本身也没放在眼中。
自从炼化了三千世界以后,摩醯首罗的目光就只有一个。而那,才是她真正向往的大世界。
如今,那个大世界的答桉,也许……就在“能仁应供”的身上!
第一百四十四章 苏醒
当苏叶再次睁开双眼的时候,他正好看到,有三千魔王在烈焰之中匍匐。
苏叶醒来的时候,那昔年摧毁大世界的力量还没有彻底消散。
他张开羽翼,发觉自身已变得十分巨大了。
已经不知道过了多少年了。总之,每一年他的“茧”就会壮大一份,以及他的“三乘法”也会扩大一分。
也正因为如此,而及至如今,苏叶的力量已有极大的提升。
只不过,纵使如此,他或许相对于三千魔王而言,已经变得很强大了。可是相对于“摩醯首罗”却还差得远。
毕竟,摩醯首罗炼化了三千世界。
如果真的想要从力量的层面追赶摩醯首罗,那苏叶还有的追了。
只不过苏叶,也从来没有真正地有意识的提升自己的“力量”。
因为力量这种东西本就是相对的。
“尔等为何来此?”
苏叶问道。
他虽然好像是做了一个很长很长的梦。但是,梦中的景象,苏叶还是有着一定记忆的。
大致,也能猜得出,三千魔王为何会来到此处。
果然。
以八大龙王为首,三千魔王开口道:“我等之所以来,乃是希望能够追随能仁应供,创造出梦中一般的世界!”
在这久远岁月中,三千魔王不知不觉间,已下定决心,哪怕是身死,也想要看到梦幻中那种世界的诞生。
即便看不到,若能为此而献上一份力,也已然是值得的了。
不过,苏叶却并没有一呼揭竿,他只是轻叹道:“那样的世界是很正常很平凡的世界,本不需要去创造。所需要的,仅仅是顺其自然的衍生。”
三千魔王不由道:“可我们已存在了不知多少年,为何还没有等到那样的世界?”
苏叶道:“尔等魔王,应当也拥有悠久的寿命。不知可曾看到过正法、像法时的状况?”
三千魔王顿了顿。
很快,有魔王道:“我出生于像法时期。那样的世界,还不如现在!”
也有魔王说道:“正法时期我已存在,但由佛主宰的世界,也没什么大不了的,一样毫无滋味。”
是的。
三千魔王并不是单纯的向往“光明”。正法、像法时期,他们面对佛陀时,于如今面对摩醯首罗也是差不了太多的。
所以说,三千魔王并不信仰佛法。因为在他们看来,佛法和摩醯首罗的法,也差不太多。
当然,如果主宰这个世界的并不是摩醯首罗,三千魔王也可随波逐流。但无论是两种的何种,他们都不在乎,唯有眼前的“能仁应供”带来的力量,才是他们真正向往和期待的。
苏叶澹澹说道:“世间并不是非黑即白的。当诸佛降临于黑暗,而黑暗存乎于光明时。你们所期待的世界,就可以看得到了。但是,从个人而言,我更希望光明可以大过黑暗。”
三千魔王闻言,皆若有所思。
难道说,他们一直期待向往的世界,是一个佛法和魔道并存的世界吗?
这么说的话,眼前的“能仁应供”,似乎也并不是一直以来印象中的“佛”。
不过,苏叶所说的,其实也只是三千魔王向往的世界。
一个更接近“现实”的世界,而不是一个更接近“道”的世界。
诸佛的寂灭为乐,其实对于求道者而言,是一个大快乐世界。
摩醯首罗的道,也是一样的。
只不过快乐是相对的。诸多魔王,甚至许多“求道者”本身,互相对快乐的追逐也是不同的。
就好比摩醯首罗,她,就并不期待苏叶描绘的那种“平凡”的世界。因为她如果想的话,早已能做到令那种世界出现。至少,在末法时期是绝对没问题的。
而如今。
摩醯首罗也已经来到了。
正在三千魔王沉思的时候,天空中,翻滚出了巨大的雷霆。
进而,两个浩瀚无边的“昼光”赫然落在天外遥远。
那正是摩醯首罗!
摩醯首罗的两个眼睛,愈发接近毗婆世界。而三千魔王感受到摩醯首罗的力量以后,也不由得都抬起头来。
他们面向摩醯首罗,心中不自觉涌出了紧张,但大都没有惧色。
甚至,三千魔王中,有不少直接驾驭法力,飞到中空,挡在苏叶的身前:
“能仁应供,我等愿意为应供护法!”
谁能想象,三千魔王竟然会做出如此举动。毕竟他们曾是那么畏惧摩醯首罗。
也许这就是“向往”带来的信念吧。在这一刻,苏叶的存在,以及他带来那个世界的希望,已成为三千魔王所追逐的唯一信仰。
当然,实际上还不止三千魔王。
就在苏叶苏醒的这一时刻。
也许,阿弥陀佛和提和竭罗也已知道,时机到了。
忽然间,周遭出现了一粒粒“沙”。那正是一座座佛国!
进而,沙中世界,出现了一道道法光。
法光中出现了许多“存在”,有很多都是熟悉的目光。
类似莲花目、光目、天音目等人;也有以萨罗摩为首的生灵。
诸佛倒是并没有直接出现。因为她们的立场,其实某种意义上来说近似于摩醯首罗,只不过是两个极端。
自然,也没有现在出场的必要。
当诸多信仰者,以及三千魔王出现以后,便似乎不约而同的面向摩醯首罗。在这一刻彷佛他们浑不知生死,竟然愿意以身面对那浩瀚的大自在天。
但是。
苏叶却阻止了他们送死的行为。
“尔等不必如此紧张,摩醯首罗并不是来与我为敌的。”
苏叶的眼中浮现出的也只有平静。
既然如今,自己已经醒了。而三乘法,也已经在这世间显露了自己的力量。
那么,也是时候,完成之前与“摩醯首罗”的约定了。
“能仁应供…”
高天之上,摩醯首罗的声音如此的低沉。她并没有注意到那三千魔王和以莲花目为首的诸多追随者。
她的眼中,只有苏叶一人:“现在该是你我之间好好谈谈的时候了。”
“固所愿也,不敢请耳。”
苏叶振开双翅。
他犹如奔赴太阳的飞鸟一般,朝天空展翅而去!
三千魔王与诸多追随者见状,皆让开一条道路。但是,却又好像极为担忧一样,各自驱使法力,跟在了苏叶的身后。
第一百四十五章 彼岸
不过一众追随者行至一半,就无法再继续向上了。
三千魔王也不乏实力高强者。可是,苏叶所前进的路,却似乎与他们平时的“高飞苍天”有所不同。
随着苏叶的动作,他似乎越过了虚空。
越过了一个空间,越过了一个时间,甚至是越过了一个“宇宙”。
众追随者眼看着那金翅火凤高举而起,明明是朝天而飞的,但是抵达到一个界限以后,却彷佛超越了“时空”本身。
在这里,诸多追随者,就彷佛被某种无形的壁障阻挡住了一半,再也无法寸进,只能以担心的目光看向苏叶。
而那“金翅火凤”,却似毫无阻碍一般,越过了一个“时空”的壁障。
这就好像是,大海之上的一座桥梁。诸多追随者是在此岸,隔海相望,而苏叶却踏在桥梁之上,跨越了这片时空大海,前往了“彼岸”。
那摩醯首罗,正在彼岸等着苏叶!
“能仁应供此去何处?”
众追随者皆担心了起来。他们看着苏叶和摩醯首罗渐渐消失在时空的终点,有人甚至运作法力,想要击破阻挡自己的“壁障”,可是打过去以后,那法力却穿越了“壁障”。进而他们也向前飞了出去。
但是,他们飞到的地方,却并不是那桥梁之上,也不是那时空“彼岸”的所在,他们更像是径自走入到了“海”中,进而发现连“海”本身也是虚幻的!
在这一刻,诸多追随者再次意识到了一点。
那就是,境界的不同。
当他们还在追逐着“改变世界”本身时,也许,能仁应供已经超越了“世界”这个概念。
而摩醯首罗或许也是如此。
这让一众追随者忽然有些失落。
他们本以为,摩醯首罗和能仁应供的相遇,会是一场改变世界格局的大决战。或许是“末法”与“正法”再一次交替的新生时代。
但是现在看来,却似乎,并非如此……
不过,这样也好。
因为摩醯首罗如果真的要与能仁应供大战的话,也许这个世界迎来的本就不是新生,而是彻底的毁灭。当一切彻底毁灭以后,或许会迎来新生,但他们又会处于何等地位?
换句话说,又有多少人,能够活过这一场“大决战”呢?
恐怕是没有人。
虽然众追随者为了梦中那个美好的世界,已经确确实实的是“朝闻道,夕死可矣”了。他们愿意为了那个世界奉献自己的生命。
但谁又真的想死呢?何况死了,即使那个世界真的可以诞生,实际上也与他们无关了。
不过,一众追随者也知道。也许能仁应供和摩醯首罗并不是没有“决战”。
他们或许是在前往另一个地方,以另一种方式进行“大决战”。只是,自己一众却是帮不上什么忙的了。
所以一众追随者唯有期待和祈祷。那就是,最后回到他们身边的,会是能仁应供,而不是摩醯首罗。
毗婆世界上的大业火,开始渐渐熄灭。但众人心中的火焰,却似刚刚点燃。
……
……
另一方。
苏叶化作的金翅火凤,追随者摩醯首罗的两个“太阳”,来到了“大海”的中央。
他的确是超越了“时空”这个概念本身。不过,这么说或许也不完全对。
“时间”的概念知识相对的。苏叶超越的,乃是“三千世界”的时间和空间。
当他飞举在“时空大海”上时。三千世界的时间便就此定格了下来。
摩醯首罗的出现,是介于虚幻与真实之间的。而苏叶奔赴摩醯首罗,则两人同时超越了“真实”。
三千世界的生灵以及一切声息,尽皆定格。而苏叶跨越了此岸以后,他眼中看到的,是一道径自飞逝的光。
是的。
那道光,就是“时间”。
沿着那道光,逆光远眺,苏叶看到久远大岁月以前已发生的事情。那正法、像法时代群佛的存在,以及末法时期诸佛的存在。
那些事情都是“定格”着的。
而沿着那道光,顺光极目,苏叶也看到了“未来”。
只不过,过去发生的事情,是已经注定的“直流”,而未来发生的,则是尚不可确定的“支流”。
无论如何。
苏叶在这时间大海之上,也看到了摩醯首罗的本相。
摩醯首罗是一轮红光。
是的。
在“太阳”也最终定格以后,出现的乃是摩醯首罗的本质。那并不是一个“人”,也不是任意一个“生灵”。
说她是“魔”也不正确,她只是单纯的一个“存在”,或许可以将之称之为是“神”。
当摩醯首罗具现到世间时,她有无数种形象。
可以是大人,可以是孩提,可以是女人,可以是男人。也可以是四臂八身,更可以是三足六首。可以是魔,更可以是佛。
但在这里,她仅仅是一团“红光”。
这红光发出了声音:
“能仁应供,现在该是你谈一谈你所谓的‘道’的事情了。”
那时摩醯首罗在向苏叶发问。
苏叶张了张口,旋即发现,自己也是无法动弹的。
是的。
此刻的他,也犹如摩醯首罗一样,超脱了“时空”的界限。而那“金翅火凤”,纵然是涅槃重生之后的法身,但仍然无法超越“时空”。
因此,苏叶现在也变成了一团“光”。
犹如摩醯首罗一样,他也是一种“光”的存在。但不知是什么颜色。
其实摩醯首罗也不是严格意义上的“红光”。两者现在出现的状态是一种无名的概念。
当然,这其实并不影响苏叶交流。
苏叶以这种状态沟通摩醯首罗,说道:“摩醯首罗可知道,我并不是此方三千世界的人。”
“哦?”
摩醯首罗发出了疑惑的声音。不过,转念间又有所了然:“原来如此,也难怪,你能够以此身洞察我所看到的世界彼岸。”
苏叶否认道:“并非如此。我并不如你一样,真切地看到了那个世界,我只是知道,一定有那个世界。”
摩醯首罗顿了顿,反问道:“那么,你是如何看到那个世界的?”
苏叶说道:“曾经,我有一位师父。”
摩醯首罗道:“是他告诉你的?”
苏叶摇了摇头,道:“不。但他教会了我一门道。”
摩醯首罗道:“一门道?”
苏叶道:“不错,此道名为造化!”
第一百四十六章 鸿沟
苏叶和摩醯首罗的对话,看似令人摸不着头脑。
但实际上,两个人都知道对方说的是什么。
世界之外是存在世界的,这是苏叶很早以前就知道的事情。
尤其是,当他继承西北天,并且,再次选择转生以后,能够到达“沙中世界”,或者说到达这三千世界以后。他更加确信,世界不止一个。
但是,这并不是主要的。
如果世界不止一个,那么就会出现一个细思极恐的问题。
不会是所有的世界,都是处于一个层次的。
而生灵就更加拥有着“等阶”的概念。
苏叶是一个转生者。
他对这个概念更加理解。
蚂蚁,蚍蜉,虫豸,赤虾,蝾螈,蜥蜴,鲤鱼,飞鸟,野兔,麋鹿,苍狼,勐虎……以及,所谓的“万物之灵长”,人类。
这自然界中,人们习以为常的各种存在。实际上,在相互之间有着不可逾越的鸿沟。
蚂蚁无法理解人的世界,甚至无法理解蚍蜉、乃至于虫豸的世界。
它们眼中的世界对人而言,是一种十分新奇的世界。可是对它们来说,这个世界才是正常的。
相反,人类对它们而言,足以称得上是“神”。因为人类的世界是广大至不可思议之程度的。
苏叶体验过那样的世界,自然,也能够理解蚂蚁面对人类的心情。
但是,在成为求道者之前,他一直都以为这是一件正常事。
实际上这或许是不正常的。
因为对于“人”来说,一样有无法理解的存在,乃至于广大到不可思议之境地的大世界。
比如苏叶这条“烛龙”就是如此。
人类,无法理解烛龙所存在的世界。
而如今,苏叶对这种事情愈发有所感受了。
当他转生成为迦楼罗以后,在沙中世界时,他就是无法理解沙中世界的。
甚至,尝试以“薪火道”来对抗提和竭罗。
可渐渐地他发现,当世界不同时,除非力量均等,否则不同的道是无法理解不同的道的。
所以,提和竭罗虽然知道苏叶是东方神,是求道者,但却并不认可提和竭罗的道。
只有苏叶成为能仁应供,创出“三乘法”以后,提和竭罗才认可了苏叶。
不过提和竭罗的世界,只不过是三千世界中的一粒沙尘而已。
沙中宇宙之外,还有更广阔的世界,三千世界本身也有着小千世界、中千世界和大千世界。
但是。
提和竭罗的世界虽然是一粒沙。
那谁又能证明。
摩醯首罗的世界,不是另一粒沙?
蚂蚁相对于人是蝼蚁,人的世界对蚂蚁来说,是“彼岸”。
人相对于烛龙是蝼蚁,烛龙的世界对人来说,是“彼岸”。
如今,“佛”在摩醯首罗的眼前,也只是“蝼蚁”,她是“佛”的彼岸。
那么摩醯首罗,会不会本身也是“蝼蚁”?
摩醯首罗的“彼岸”,在哪里?
这就是为什么,摩醯首罗从不在乎三千世界。虽然他会选择将那些对他具有威胁的存在毁灭,但当以“力量”毁灭不了以后,摩醯首罗会更加期待那存在。
因为,当忽略“力量”的差距时。“新生”的法,就有可能是摩醯首罗超越“蝼蚁”,成为“人”的希望。
是的。
摩醯首罗已经意识到,并且确信在自己的世界之外,有着更加庞大的大世界彼岸。
彼岸中,也有着比自己更庞大的“存在”。而相对于那些存在,自己只是一只蝼蚁。
如果敢轻易侵入,就会被轻易碾死。
唯有类似能仁应供“三乘法”这种绝不会被力量的差距毁灭的“法”,才是足以抗衡那“存在”的唯一可能!
这就是为什么,摩醯首罗和苏叶达成心照不宣的一致的原因。
此时,摩醯首罗面对苏叶,问道:“造化道?”
苏叶微微点头:
“我的师父告诉我,一切的形成都是有因的。极小,也可以是极大。也许我们存在的本身,就已经映照了你所说的那不可思议世界之外的‘存在’了。”
摩醯首罗顿了顿。
她隐约有所理解,但又不确定自己理解的是否是苏叶所说的:“说的再清楚一点。”
苏叶道:“你可知道提和竭罗?”
摩醯首罗点头。
她知道提和竭罗,也知道提和竭罗的所作所为。
当然,她并不在乎提和竭罗。甚至,提和竭罗能够存在沙中世界,也是摩醯首罗故意放任的。
单从“力量”和“法”上来说,摩醯首罗和阿弥陀佛是不能简单评说的。
当末法来到时,摩醯首罗才借助大势,占据了三千世界。
而提和竭罗的沙中世界,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其实是阻碍了末法的终结。这对摩醯首罗来说,有百利而无一害。
只有提和竭罗从沙中世界中主动出来,对摩醯首罗才是一个威胁,所以摩醯首罗在苏叶出现以后,才会选择以大毁灭力量试图去摧毁苏叶。
不过提和竭罗怎样,摩醯首罗其实并不在意。诸佛的慈悲,乃至于很有可能感知到“彼岸”的阿弥陀佛,实际上目光都只是放在三千世界之中的。
他们没有离开这世界的打算,他们的慈悲和颖悟,只是作用于三千世界的慈悲和颖悟。
这一点,和烛龙类似。
烛龙的西北天,也只是作用于山海世界的力量。如果没有苏叶,也就并没有离开山海世界的可能……
从这点上来说,只有苏叶,才是摩醯首罗的同道者。
因为苏叶一样看到,并且有前往“彼岸”的想法!
苏叶道:“提和竭罗的沙中世界,是一个渺小犹如蝼蚁一般的世界。她压缩了万物生灵,将所有生灵都存乎于‘此岸’之中。但是,所有原本有着鸿沟的生灵却可以在沙中世界和谐相处。那是不是说明,我们其实就是‘彼岸’的映照?”
摩醯首罗的“红光”顿时凝起。
她似乎在思索。
苏叶所说的话,并不是什么难以理解的。但是摩醯首罗也并不认为这一定是对的。
当生命与生命之间跨越过鸿沟时,往往会出现一次次的飞跃。
如果单纯的以“映照”来解释,那是无法完全通透的。
最简单的例子就是。
摩醯首罗如今是三千界之主,三千世界就是她的身体。
她和“佛”或“魔”这样一界之主,就有着鸿沟,有着或可能或不可能的“飞跃”的途径。
那么,那“天外”的存在,和摩醯首罗之间的鸿沟是什么?这,才是摩醯首罗最想知道的。
第一百四十七章 合一
而对于这一点,苏叶也有着自己的猜想。
他说道:“我认为,我等与‘天外’的鸿沟在于,个体与群体之间的差异。”
“个体与群体?”
摩醯首罗斟酌着这两个词语,她若有所思。
当然,这两个词语,苏叶是以自己所理解的概述出来的。
他说道:“摩醯首罗,你是否发现,生灵每一次对‘鸿沟’的跨越都并不是完全的?虽然可以达到一种新的层次,但却一定不是一种新生,而是一种继承。”
摩醯首罗能够理解苏叶的话。
苏叶虽然或许是唯一一个“轮回者”,但他肯定不是唯一一个“超越者”。
从“蚂蚁”到“蜉蝣”,从“蜉蝣”到“赤虾”。这样的“超越”,摩醯首罗也经历过。
只不过,是以另一种形式。
阿弥陀佛也经历过。
虽然也许不是亲身转生成那样存在,但一定是经历过的。因此阿弥陀佛才会认为“众生平等”。
但是。
正因为她们经历过。所以她们也知道。
超越,不是完全意义地否定过去和新生。而是一种对过去的继承。
这一点,就算是“苏叶”这个轮回者,也不例外。他虽然身体重生了,但灵魂却继承了。
但这也是当然的。
如果没有过去,就没有超越的基础。但一旦有了过去,就永远不可能完全舍弃过去。
生灵的进步,就是如此的矛盾。
摩醯首罗说道:“我当然明白这个道理……难道你的意思是说,那‘天外’的存在,能够舍弃自己的基础吗?”
苏叶并没有确认,也没有否认:“我不知道。”
事实上,他是真的不知道。
苏叶并不比摩醯首罗懂得多。他只是,在看待事物的角度上与摩醯首罗有些不同之处而已。
他顿了顿,道:“但是,我认为,无论你认为的那个‘天外者’是何存在。我们如果想要跨越双方之间的鸿沟,就一定要令过去变得完美。让超越以后的自己可以忽略掉以往的矛盾之处。”
当生灵超越自己的过去以后,虽然踏入到了一个新的境界,得到了一个新的重生。但是,也往往会保留超越之前的一些本能或思索方式。
或多或少,总是有的。
那些看起来不合理的——对于普通人来说,比如大多数生物的呼吸和进食是通过同一个器官,以至于有不少生物会因此而在进食时憋死。
虽然也有了一些相应防护措施的进化,但是也往往只是治标不治本。
当然了,这种事情,对于苏叶和摩醯首罗来说,自然不是问题。但他们也一样存在着“拘束”。
其中,可能大多是思想模式之中。但也仍然有一些是源自灵魂的本能,无法更改。
比如苏叶就是。
他曾经的曾经,是一个人。
因此即便他经历了很多世,但始终不会放弃身为人的思考模式。
即使是随波逐流过。但当成为鱼儿,被老者吊走以后,他第一印象自然仍是借助自己身为人时的经验去判断。
当然,从这个角度来看,老者也是一样的。在老者的眼中,苏叶的智慧,也是人的智慧。
但鱼儿本身难道真的没有“智慧”吗?也许,没有“人”的智慧,但一定有着鱼儿自己独特的智慧。
苏叶也曾利用过这种智慧,去悟道,去超越自己。但他本质上仍然是一个“人”。
而现在,他是越来越清楚了。一旦无法修正自己过去的基础,那么就算再怎样“超越”,也是有极限的。三乘法的浴火重生之所以会令许多人感到震撼,甚至连阿弥陀佛等诸佛也认可。正是因为,“浴火重生”,有着些许修复过去基础的功效。
然而很可惜的是,“涅槃道”也仍然不够彻底。
摩醯首罗叹道:“只可惜,过去的好坏本身便是相对的。纵使我等能够全盘否定我等的过去,难道就能够新生和超越了吗?”
苏叶否认道:“当然不会。如果没有基础,超越就是空中楼阁。不过,这也是我所想说的。个体是无法变得完整的,那么……一个群体的概念呢?”
摩醯首罗的光辉微微凝起。
她终于理解了苏叶的意思。
实际上,摩醯首罗存在了如此久远的大岁月。她又岂能不理解?
是的。
在久远大岁月中,摩醯首罗曾见证过,一个个文明的消灭。
宇宙之中,有万族曾崛起,也有万族曾覆灭。
正法、像法、末法。这三个时期,的确是非常久远磅礴的时期。然而,对比于摩醯首罗从最初诞生到现在的时间,却还是渺小得很。
所以。
摩醯首罗,其实是见过三千魔王梦中的那种“世界”的。如果想的话,她也完全可以创造出那种世界。
这也就是所谓的,追求不同。
三千魔王为了那种“乾坤斡旋”的世界,可以献出生命,可以付出所有。
对那对于摩醯首罗来说,那种世界,算不了什么。那种世界也早晚会覆灭,何况那种世界本身也不是一个最为完美的世界。
只是,三千魔王生活在空虚中,所以才会如此地向往充实。
当然了,阿弥陀佛也见过那样的世界,并且也不认为那样的世界是“完美”的。所以她才会执着于普度众生。
但苏叶很显然,他的想法也颇为近似摩醯首罗和阿弥陀佛。
只不过,他从没有将目光放在追寻一个“完美”的世界上。苏叶的目光,放在的,是创造那些世界的“生灵”的身上的。
宇宙无限,岁月久远。
“人”的存在,在浩瀚宇宙中,也不过只有弹指刹那。
以虫豸;以走兽;以飞禽;以鱼龙。
以“人”。
以这一个个文明的“集合”,充当一个存在的“个体”。
这就是所谓的,由个体到群体。
也是苏叶认为的,可以达到一个趋近于完美“超越”的路途……
这也是苏叶,将薪火道,和涅槃道,合而为一的道果。
前承薪火,后继涅槃!
嗡!
那浩瀚时空大海之上,浮现出了一个个光点。
久远岁月以前被“冻结”的过去,此刻,忽然闪耀出了一个个“文明”的种子。
而他们的薪火,此刻……也在涅槃!
第一百四十八章 轮回
生灵,都有一个本能。
尤其是对生命延续的本能。
这是刻在远古时的本能。
当然,在生灵的个体中,也有着例外。有很多人过腻了自己的人生,或是遭受到了巨大的挫折。
这时他们会有一种想要毁灭的欲望,令自己解脱。
但不可否认,在面临死亡的前一刻。那种生的本能,还是会出现。
可恰恰是因为记载着这种本能,生命才会不断地去选择超越,生灵,也才会不断地选择“进化”。
当这种本能,形成一个习惯,一个规律,甚至是一个系统时。也许,这种本能本身便拥有了她自己的“生命”。
其名为:文明。
这种名为“文明”的生物,与单纯的个体相比,拥有着更加悠久的生命和岁月,也拥有着更加伟大的使命。
——那是生命向宇宙的质问,对宇宙的高歌。
为何生命诞下,却不免死亡;为何文明诞生,却不免毁灭。
既然如此,生命的意义又是什么呢?
当然了,就算文明再怎样哀歌。宇宙,也不会回答她。
正如如今的苏叶。
他虽然让过去的一切文明,发出了“涅槃”的光辉,但是浩瀚的时间大海,以及时间大海对岸的“天外者”,仍然是无动于衷。
不过,摩醯首罗却动容了。
虽然如今她是一团光,可是,从她光芒的波动来看。她的心情并不平静。
是的。
摩醯首罗看到了一线希望。
也许……“观测文明”,“沟通文明”,“整合文明”。真的,可以将古往今来的所有“存在”,都合在一起。
毕竟。
个体是近乎于无限的庞大数字。就算是摩醯首罗,也无法保证每一个生灵的思维都是相同的。
别说是摩醯首罗,就算是阿弥陀佛,也不能做得到。
提和竭罗倒是做到了。
但是她是如何做到的?这却是值得商榷的一件事情。
以大法力,使生灵的一切本能趋于空白。这固然是可以做到的。
但是,一则,不免会再出现一个类似“苏叶”这样的“启智者”。二则,本能空白的生灵,就算被整合起来,也没有了“超越”的意义。
而唯有,“文明”,可以做到整合,并且归一。
将一切“超越”统合在一起,说不定,真的可以成就一个近乎完美的“大生命”。而这“大生命”,说不定就有面对“大宇宙”的些许资格。
进而,到达“彼岸”。
即使没有。
但这,也是如今的摩醯首罗和苏叶唯一能够想到的方法了。
当然了。
这也很残忍。
选择文明,就注定了,要忽略个体。
当然是“忽略”而不是“舍弃”。
因为文明本身也是由个体组成的。
可是……个体在文明面前,虽然重要,但也的确不重要,被忽略,也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
这是很悲哀的一件事情。一个人生命的长短,对于文明而言,是可有可无的一件事。或许文明本身也很短暂,但生命就更加渺小了。
然而,无论如何,身为“求道者”的苏叶和摩醯首罗,他们都无法去顾忌到每一个“个体”了吧。
所以苏叶才说过,他无法成为“现在佛”。因为他不能像提和竭罗,也不能像阿弥陀佛那样,选择对每一个个体施以“慈悲”。
甚至,苏叶觉得自己本身也是很渺小的。
但总而言之。至少现在,苏叶和阿弥陀佛以及摩醯首罗的目的,是并不矛盾的。
于是苏叶将他的目的说出来了:“摩醯首罗,现在为了做到这一点,我需要你的帮助。”
摩醯首罗问道:“你想要我怎么做?”
苏叶道:“我并不是这三千世界中的存在。”
摩醯首罗道:“我知道。”
苏叶道:“除了三千世界,除了我存在的世界,我相信在此岸之中,还有着无数个世界。”
摩醯首罗道:“这我大概也知道。”
苏叶道:“但是我相信,即使是在这无数个世界之中,你和阿弥陀佛的‘法’和‘力量’,也足以达到近乎极限。”
摩醯首罗道:“所以,你是想借助我们的力量,征服万界?”
苏叶道:“不是征服,而是贯穿。”
“贯穿?”
“是的,贯穿!”
苏叶道:“我观此岸世界,恰似无数根枝叶。它们纷纷总总,但却缥缈无定,犹如无根之萍。而我希望借助你和阿弥陀佛的力量,贯穿此岸的所有‘枝叶’,最后种下一棵‘大树’!”
摩醯首罗也为被苏叶的“奇思妙想”有所感兴趣:“那你打算,以什么来创造这棵‘大树’呢?”
苏叶道:“以‘轮回’,以‘涅槃’。”
摩醯首罗问道:“轮回?涅槃?”
苏叶道:“不错!万界灵魂流离失所,即便有文明,也难以真正存续于世间。因此,我欲在万界之间,创立一物,名为:‘轮回’。但凡生灵有身死者皆可入轮回,以其于道求索长短,界定其前尘后世。从而让灵魂不朽,生命不息!”
摩醯首罗不由得带着些许讶异,些许赞赏:“我原以为你是我的同道中人。但现在看来,你果然还是阿弥陀佛的同道中人。你比阿弥陀佛更加有野心!”
苏叶道:“不,这并不是野心,我只是希望,能够以涅槃之道,给流离失所的万物一个得以重生的机会。”
是的。
苏叶正是打算……创造“六道轮回”!
他本身就是轮回者。
但偏偏,早在山海世界时,老者就告诉了苏叶。“轮回”是不存在的。
人死后固然是想去哪儿,就去哪儿。但也难免有些许可能,会成为流离失所的符号。
而苏叶在经历了山海世界,以及,如今的沙中宇宙以后。
他也希望可以借助摩醯首罗和阿弥陀佛,完善一个真正的“世界”。
而这个世界,便是“轮回”。
当然了。
虽然,苏叶拥有“轮回”的力量,但他从来没有做过类似创立“幽冥”的事情。
而且,就算苏叶做到了,大千万界的生灵,也未必会像他一样成为“轮回者”。
毕竟生来的因,未必是逝去的果……
但是就算如此,也已足够了。
苏叶看向时空大海的“未来”,那无数支流,彷佛闪耀着无数璀璨的期待。
令人愿意等待“支流”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