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三章 道
苏叶不知道山海世界过了多久。但是,他为了准备轮回,积蓄底蕴,在三千红尘世界中逗留了足足三千万年。
甚至,在那之前,为了成道,也经历了悠久的大岁月。
即使世界与世界之间的时间流速或许是不一样的,但是如此悠久的岁月,也足以让山海世界度过不知几何年了。
苏叶微微闭起双眼。
在这一瞬,山海世界的景象便借由星空的力量,浮现在他的脑海中。
一个个景色,一个个生灵,尽皆印在星光海上。
这一瞬,山海世界就被他尽皆看完了。
可是,他却发现,山海世界竟然处于一个奇怪的时代。
是的。
经历了不知多久岁月,山海世界竟然没有自己想象中的“改朝换代”,而是,进入到了一个接近“原始”的世界!
大地上有许多神奇的生灵,有的近似野豕,有的犹如鱼龙,还有不少巨大的“昆虫”,乃至于犹如凤凰一般的飞鸟。
更甚于,还有一些花草树木般的植株,长出了五官,能够言语。
这些生灵,大多都有着灵智。可是令人奇怪的却是,他们没有“法力”。
而人族,也并不是消灭了。在山海世界,仍然存在着“人”,只是这些人,虽然存在,却散落在各处,不具备一个“文明”应有的素质。
有不少“人”,甚至简陋到难以生计,以树叶作衣物,茹毛饮血,更甚于部族之前。
大地之上,似乎已不存在文明的“薪火”了。而西北天之所以没有坠落,也是因为,苏叶即使是在灵山,也一直维系着西北天的力量。
苏叶心中五味杂陈。
他想过山海世界中的许多景象。但是却没想过,随着时间的发展,大岁月的流转,山海世界……竟然回归了原始时代。
不仅仅是“人”。哪怕是“生灵”,也失去了文明的薪火。
当年苏叶在钟山,曾经点化过许多的存在,比如蚂蚁、飞鸟、花草树木、山中的虎豹雄鹿等等。
那些存在,是具有“文明”的雏形的。
而如今,虽然从大地上的生灵中,仍旧有着苏叶曾点化过的影子。
但是,却不具备“文明”的积蓄。
这个世界不知不觉间,已自始至终度过了一个“循环”。
当未来发展到极致以后,等待世界的,将会是相似的“过去”。
苏叶不知道山海世界究竟发生了什么。但是,他在这山海世界的生灵中,却感受到了无数的故事。
“也罢……”
苏叶轻轻叹气。他从天空降下,朝记忆的方位,飞腾而去。
片刻之后,苏叶已来到了西北国度,也是当年的“钟山”所在。
西北国,当然也不复存在了。原本的西北国,只有一些游牧民族的影子,那似乎是曾经犬戎中一个被王舆收作弟子的人,留下的痕迹。
但是,当年的犬戎,到如今虽然仍旧是一些游牧民族,但他们的游牧方式也极为落后。
不过,比起一些连火种都没有产生的人,这些游牧民族,至少已懂得了基础的饲养马、牛、羊、狗的方法,少部分甚至可以从事渔猎。
然而这些都不是苏叶在意的,他径自朝向钟山的所在。
只见那赤龙在云端呼啸,当穿越过一团团彩云之后,最终从空中化作一团火焰,又似陨星,轰然坠向山谷之处……
苏叶的声响,引发无数生灵的惊恐和震骇。
虽然现在,已经没有人再信仰“龙神帝君”了。
但是他们仍然信仰一个永恒不变的真理,那就是……自然!
苏叶经过重重高天,从云端降下,他周身的薪火将西北的连绵白云尽皆染成了红色。整片天空犹如燃烧着一团团火焰,使得西北高天恰似一个巨大的熔炉。
他从高天坠落,赤龙般的身躯逐渐显化,在不断地蜕变之下最终化作一个少年模样,那是他的另一个法象。
虽然苏叶的本体在轮回金盘之中,但是他的元魄却能够脱离轮回,变化自在。
而如今的人形,自然更加适宜在钟山之中,探索曾经大岁月中留下的痕迹。
“时过境迁,沧海桑田……”
苏叶看着周边的景色。
昔年的高山,如今却已成为了一个巨大的低谷。
从这钟山之中,曾走出了无数神通广大的存在,但现在,这里只剩下了一片荒野。
不过,便在这时,苏叶仿佛感觉到了什么一样。
他微微闭眼,领悟着自然中存在的律动。
造化犹如脉搏一般,发出一缕缕的震荡,在整个世界,扩散着血液的脉流。
这个世界的造化,虽然重归原始,但似乎,也仍然拥有着一些熟悉的脉络。
那似乎是王舆,似乎是老者,也似乎是苏叶。不过更准确的说,也可能是他们衍生出的“道”和“法”。
那诸子百家的道,造化道、薪火道亦或者是大同之道。虽然,如今是的的确确的不复存在了,但是却永远的融入到了“自然”之中。
在苏叶的眼前,似乎划过了无数个场景。
那无数个场景正是在漫长大岁月中,造化衍生演化而出的故事和传奇。
从苏叶离开这个世界以后,一直到后面的诸子百家的传承,薪火道的承继,钟山四弟子带着老者遗志所发展的四种“道”,乃至于从这些之中诞生的一个个“人”,接连在苏叶的眼前划过。
风,仿佛停止了。
一个巨大的漩涡出现在苏叶的眼前。在其中,孕育着万千光华。
这正是曾经在西北星天中,苏叶动用过的推演力量。
而如今,今非昔比的他,不再仅仅是推演前后几千年的故事。
他的推演,横跨了一个巨大的岁月,将自他离去,到他重临的一切岁月,尽皆囊括在这个巨大的“漩涡”之中。
无数星光星点开始犹如金粉一般汇聚。
虽然,他的推演不能精确到每一个细节都再次呈现。
但是在这个世界中发生的变更,发生的蜕变,发生的传奇。却化作了无数金光中的一粒粒“粉尘”,最终汇聚而成一张巨大的图卷。
其名为:道!
第一百六十四章 演化
苏叶的手中,轮回金盘在散发着耀眼的光辉。
包括在轮回中,“幽冥树”,也散发着近乎无限的巨大光辉,这光辉甚至照亮了周遭的许多世界。
而苏叶的眼前,那“漩涡”,却愈发幽深。那“道”也愈发凝练。
这“道”,是他一手汇聚的。
是的,苏叶这是在“创道”!
世间万物,都有着一个最大的基本规律。或名为自然,或名为造化,亦或名为“神”。
她不依赖于信仰或特殊启示,是为非人格的始因与结果。她衍生了万物,创造了万物,但是由于她本身是非人格的,所以她不会去干扰自然,也不会插手万物。
她是万物,万物也是她。
她就是“道”!
或者,是所有大神圣,都愿意都将她称作为“道”!
苏叶知道,或许道德天尊,以及自己记忆中的“三清”,是最接近“道”的存在。
当他用轮回金盘观察道德天尊的时候,看到了堪称无限的“玄气”。相信,另外的两位天尊,也拥有这种巨大的力量。
但是,三清因为人格化了。所以,也一定不会是真正的“道”。
而如今,出现在苏叶眼前的,被他以轮回金盘聚拢的,便是以山海世界,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凝练而出的。
虽然在苏叶眼前的“道”,乃是一个极为残破的道。
甚至,这“道”不能称之为是“大道”。
最多,也只不过是一个小世界的“天道”而已。
乃至于作为天道,她也并不完整。毕竟,以苏叶的力量,想要将一个世界的“大循环”的无数细节都汇聚在一起,虽然不是做不到,但是却需要耗费极长的时间。
最简单的方法,就是苏叶真真切切地在这个世界经历一个循环,自然,也就能将这个世界的道尽皆汇聚,形成这个世界的“天道”。
不过,他也没有必要那么做。
苏叶凝练出山海世界的天道,其实只是想从这天道之中,分化出自己曾经那些故人留下的痕迹而已。
在诸天万界中,类似苏叶这样,能够汇聚一个世界天道的大神圣也许很少,但并不是没有的。他们多数是想利用天道,将一个世界的力量加诸在自己的身上。
摩醯首罗大概就是其中的典型。不过,她还没有经历完成一个“完整”的循环,再加上有阿弥陀佛的存在。因此,她只局限于末法时期的世界本体。
但就算摩醯首罗凝练了一个世界的“天道”,并且能够改变这“天道”,其实也是没有意义的事情。
因为一个小世界的天道之上,还有着纵横悠久万古的“大道”。
如果说天道,只是一个世界的规则,那大道就是诸天万界的一个最基本的规则。
或者说,现在的三清,就算是拥有着最接近“大道”的力量。
但是“道”本身,其实是不可能被任何人掌控的。因为岁月的存在,道会不断更替,推陈出新。一个循环以后得第二个世界的天道,也许与以往的“道”是完全不同的。所以去想要从一个世界的“天道”入手,或者是去掌握这个“天道”,只是一种自以为是的小儿科的手段而已。
苏叶自然不会那么做。
在残缺的“天道”,出现在他的眼前以后,此刻的他,已能够看到这个世界在经历上个“循环”以后留下的所有痕迹了。
他挥手间,一小撮金粉从“道”中脱离出来。进而,再度挥手,那“天道”便化作一道道流光,钻入到了苏叶的法相之中。
苏叶创道以后,将天道的力量,与自己的法相相融合,此时他可以说是完全掌握了山海世界的脉络!
法力,虽然也有提升。但更重要的,却是他能够看到,甚至是制定这个世界的“规则”。
当然了,这种力量,只是能维系在这一次的“循环”之中。
而且正如之前所说的,苏叶并没有将目光仅仅放在山海世界中。
他的目光看向那一小撮金粉。这,正是曾经王舆、老者和苏叶自己,乃至于诸子百家及钟山四弟子留下的“痕迹”。
对比于一个大的循环,这痕迹很少。
而且,在一次天道轮回中也有许多并不亚于这些痕迹的“道”。
可想而知,即使是现在的苏叶,对比于一个完整的天道世界中诞生的惊才绝艳者,或许也并不能算的了什么。
仅仅是一个轮回循环,薪火道、造化道、大同道,这样的道,亦或者是三乘法,涅槃法这样的法。就出现过不止一次。
从三千红尘世界也能看得出来。阿弥陀佛的后面,有提和竭罗,提和竭罗的后面,也会有释迦牟尼,弥勒佛。摩醯首罗的后面,也会有魔主波旬。
苏叶对比他们,最大的优势或许并不是在对“道”的领悟。而更多的,是对“轮回”之法的创造。
事实上也正是如此。
“转生”才是苏叶最强大的力量。
在他领悟造化道、薪火道、大同道、涅槃法、三乘法的时候,虽然从一个世界的角度来看,苏叶已经很难得了。
哪怕是摩醯首罗和阿弥陀佛,也认同苏叶的三乘法。
可是别忘了,三乘法不是苏叶一人专属的。三乘法原本,是属于释迦牟尼的。
事实上在三清眼中,这也没什么大不了的。诸天万界中,类似的悟道者和求道者太多了。
唯有在他创造轮回,使得诸天万界有一线希望整合在一起的时候。
三清,才醒了过来。并且三清才会将苏叶看在是能够触及到“太始世界”的人。
虽然道德天尊面对苏叶、摩醯首罗、阿弥陀佛三人时,都是口称“道友”。
但实际上,他真正的同道之人,只有苏叶一人!
苏叶屈指间。
那一小撮金粉有一部分衍化出来,落在他的眼前,在经历一番变换后,很快……一个身穿白袍的儒雅中年人出现。
他相貌谦谨,目光坚定。在他的身后,似乎有着诸子百家的火焰燃烧。那火焰短暂熄灭之后,中年人的意识也回归到法象之上。
中年人,正是王舆!
第一百六十五章 痕迹
王舆的相貌,与生前无异,甚至定格在其最巅峰的时期。
毕竟,在王舆离世时,他已是白发苍苍,而如今的王舆则是中年模样!
苏叶见到王舆,心中略微有些意外。
他本来只是想尝试一番的,并没有真的想将王舆复苏。
虽然,以他如今的法力,从“道”中令一些人复生,的确是做得到的。但是王舆却不一样。
要知道,“王舆”这个名字,如今可是在封神榜上的!
如果与自己记忆中《封神演义》的一模一样的话,按说王舆的真灵,应该也也会在封神榜上。那么自然也就无法被自己复苏。
但是事实却令苏叶感到意外,王舆竟然真的被复生了。
难道说,那“封神榜”是假的?还是说,封神榜签下名字,并不像自己想象中那样,可以将人的真灵摄走?
苏叶想了想,觉得后者的可能性更大。毕竟,那道德天尊没必要欺骗自己。
那么,如果封神榜不能够将上榜者的真灵摄走,也就是说一定“天庭”另有其他方法,能够让签名者上天为官。
另一旁,王舆在复苏之后,目光略微呆滞片刻。但紧接着,逐渐地恢复了光彩。
他看向苏叶,轻轻拱手:“不知阁下是何人,此处,又是何处?”
苏叶如今在他眼中的形象,乃是一个少年。不过,王舆却并没有任何失礼之处。当然了,这也是他的性格。
虽然有年龄和身份上的差异,但是缺仍然不是失礼的借口。
苏叶见到王舆如此,也不由浮现出几分回忆之色。他露出微笑,道:“夫子莫非忘记我了?”
王舆看向苏叶,仍然是眼中有所诧异。不过,从苏叶的话中,他也知道眼前之人肯定是自己的熟识。
他一生见过不少奇异之人,因此也不足为奇。不过恰恰因为见识多了,所以反而无法确认眼前之人究竟是谁。
苏叶轻轻抬手。瞬间,周遭浮现出一颗颗星辰模样。
王舆当即目光一动:“莫非,是龙神帝君!?”
这一幕的场景,他自然不会忘记。
当初他在星光海中,正是因为眼前的无数星辰的推演,才让他坚定了自己的意志,决定走上“百家”之路。
不过,王舆仍然觉得很是奇怪。
因为事实上,在那之后,王舆就很少再听闻到“龙神帝君”的消息了。
虽然王舆也知道,或许“龙神帝君”始终都在观察着自己。可即便如此,自己的记忆中,明明自己已经须发皆白,在三千弟子的环绕之下,病逝了才对。
那为何如今会出现眼前这等模样?
“莫非是帝君以法力令我复生的吗?”王舆不由问道。
苏叶道:“夫子,如今距离你所在的时代,已过去了无数岁月。当年百家留下的痕迹都已然在时间的冲刷下消湮散灭了……”
苏叶尽量以简短的方式,将王舆离开以后的事情说明了一番。
王舆听到沙中世界、极乐佛国、三千梦幻,诸天万界等等故事,不由得眼中越发浮现出了震惊的神色。
他虽然知道“天外有天”的道理,但是还从来没有想过,那“天外”的世界,会是怎样的。
而如今苏叶所描述的世界,却是如此的精彩!
王舆的眼中浮现出了些许艳羡之色。而在听到,自己努力传播的百家最终还是在大岁月下渐渐丧失了光彩以后,脸上出现了几分失落。
“王舆,你后悔吗?”苏叶忽然问道。
“后悔?”
王舆目光一动。
自己后悔吗?
这样的结果,的确是一个令人感慨的结果。
但是。
王舆摇了摇头:“王舆无悔。”
苏叶叹了口气,道:“你本可以选择以更加悠久的岁月,甚至以神灵的身份去传道布法的。”
王舆道:“如果王舆是神,而不是人。那又如何能够去接近人,并被人所认可?”
王舆的目光,仍然如生前一样,毫无动摇。
苏叶不由感到钦佩!
正是这样的目光!
泱泱中华,曾有无数贤人,无数“痴人”拥有过这样的目光。
苏叶做不到拥有这样的目光。但他很钦佩拥有这样目光的人。
如果世界上的贤人,都是“神”,而不是一往无悔的人。那么,文明也终将只会是愚昧的文明。
哪怕拥有智慧,也是一成不变的。
苏叶道:“夫子,既然如此,我便让你看看你曾留下的成果吧。”
他忽然抬手。
周遭,无数沙尘汇聚而起。
那沙尘,有不知几何亿万。在沙尘的汇聚之下,天空中形成了一道巨大的沙漠,风暴如海,参天而起!
然而。那原本是一片片干涸枯竭的沙漠。
其中,却有一条蜿蜒的绿洲。
那绿洲如龙,绵延在沙漠之上。给枯竭和绝望的沙漠,带来了一丝丝的曙光……
那沙漠,正是此方世界的“天道”。
而那绿洲,则是……中华文明曾历经万代的刻痕!
王舆失败了。因为这文明,最终还是毁灭了。
人族也在浩瀚岁月之下,烟消云散,最终重新汇聚以后,也不再是当初的那批人了。
就好像花朵虽然相似,但万千花海,却没有完全一样的同一朵花。
可是……
文明的精神,却犹如一道烙印一般,在“天道”之中,留下了它的影子。
征兆着,在亿万蒙昧的岁月中,在永久循环的轮回中。
曾经,出现过,一道道璀璨,一个个传奇!
当然了。
这刻痕,很渺小。
可是对于王舆而言,却很巨大。
王舆看着那沙漠上的“绿洲”,眼中的光,亮了。
他心中有着巨大的成就感,忽然间,畅快大笑了起来。
苏叶看到这样的王舆,也不由得为其感到开心。
人的快乐是很渺小的,不如说人本身,也是很渺小的。
但是以一个人的成就,能够在“天道”,乃至于岁月大道中,留下光影。
王舆也确实足以自豪了。
苏叶伸出手来:
“夫子,现如今,你的使命已经结束。我再次向你发出邀请,加入我吧……加入我的‘轮回’,不但再让一个世界留下你的影子,而是让……诸天万界,留下你的影子!”
第一百六十六章 新世界
苏叶向王舆发出邀请。
虽然,封神榜中有王舆的名字。但是既然王舆能够出现在自己的面前,那苏叶岂有不邀请的道理?
要知道,苏叶和道德天尊,其实是有着竞争的关系的。
虽然他们之间的事,也不能简单用“竞争”来说明。
因为按理来说,诸天万界,大神圣者无数。无论是天庭还是幽冥,辐射的速度都不可能那么快。理论上来说,不存在一方绝对压制另一方。
两者完全可以,各自避开冲突。
但是不知为何,道德天尊却一开始就将目标锁定在了山海世界。
事实上,不止如此。道德天尊所锁定的,其实也包括三千红尘和极乐梦幻。
只是摩醯首罗和阿弥陀佛,都明确地拒绝了道德天尊。
但无论如何。
苏叶明显感受到了,道德天尊,或者说是“三清”,都在针对轮回而动作。
虽然这也许其中有着什么深意……不过,既然三清已出手。那苏叶,也唯有见招拆招。
首先就是对王舆的招揽!
因为王舆,是明确被记录在封神榜上的。所以苏叶打算以此,试探出三清的真正目的。
而另一方面,也的确是因为,王舆是山海世界中,最适合“镇压”此世界的存在了。
面对苏叶的邀请,王舆很显然是心动了的。
以前他拒绝苏叶的邀请,是因为他要维持自己心中的“大同之道”,哪怕明知道大同之道的结局,改变不了“大势”,但也一定会去做。
而现在,“大势”,实际上已经发生过了。
以前的事情已烟消云散,后来的事情,自然也该交给后来者。
而王舆现在,虽不能说是“得道”了。但是他也想见识一下真正的“万界之道”。
所以王舆在稍作思索片刻,很快,就打算同意苏叶的邀请。
“既然帝君如此盛情邀请,那么……”王舆正要答应。
然而,就在此时……!
轰!
忽然间,一道爆发声音响起。
不,这爆发声音,并没有实质的响声。而更像是引爆了一种无形无质之物!
随着这声音的响起,王舆话中的声音,忽然被拉的极长。
时间,在这一刻似乎被放大了。
王舆的目光放大,童孔则是收缩。他也意识到了似乎在发生着什么事情!
而在他的身前,苏叶也立刻意识到了,一道堪称不可思议的强大力量,正在山海世界中……辐散!
这力量,苏叶能够感受到,但是却无法干涉和阻止。
因为这,是“时间”的力量!
苏叶虽然已很强大了。但对于“时间”的干涉,仅限于推演和计算。
再或者,就是以大法力,进入到时间大海之中,近乎于暂停时间。
这一点阿弥陀佛也能够做得到。
当初,苏叶前往极乐梦幻的时候,外界的时间就被暂停了。
不过若说是“暂停”,其实也不确切。更确切的是,外面的时间流速会变得极其缓慢。
换句话说,苏叶对时间的干涉也仅限于此。
他可以领时间的流速变快一些,也可以令时间的流速变慢一些。甚至是,近乎于停止时间。
但,这所谓的变快、变慢、停止,都不是直接对时间的操弄。而是借助另一个空间,让时间变得相对快速或缓慢。
人在宇宙之外,时间会发生或快或慢的变动。就好像山海世界和三千红尘,两者的时间流速,其实是不一样的。
但更准确的说,其实不是“时间”,而是“速度”。山海世界的“速度”要比三千红尘的“速度”快。
在三千红尘中,也许只过了一年,生灵繁衍一年。山海世界中就已繁衍了百年。
时间这个大的概念,是不会改变的。
这也就是说,苏叶无法回到过去,或者去到未来。
可现在!他和王舆周遭的改变,是真正对“时间”这个概念上的改变!
那不是速度的快慢,而是真正的时间飞跃,或时间穿梭!
轰!
又一道爆炸声音响起。
苏叶和王舆只看到,周遭的土地开始层层破碎。一个类似时间大海的存在出现在两者的眼前。前方,是过去。后方,是未来!
王舆已彻底动弹不得。他的眼中,有着些许震撼之色。
但苏叶,却还可以保持行动。
这一刻很奇妙,他似乎独立在了时间之外。
而他眼前,那代表层熟悉的“道”的“金粉”也开始四方扩散,融入到时间大海之中。
苏叶知道,这状况,一定是“三清”弄出来的。但是他更想弄清楚,到底三清做了什么!
他翻手而出,轮回金盘的缩影,顿时出现在他的手上。
而令人震惊的是。
原本,轮回金盘之上,只有无数个孔洞。可现在,每个孔洞都犹如沟渠一般,诸如时间大海中的“浪水”。
浪水汇聚,形成无数支流,润在孔洞之中。紧接着,那代表“时间”的浪潮,开始不断地变化。
时而逆流而行,时而顺流而逝!
时间,似乎不是单纯的飞跃到未来或者是过去。
而是过去和未来,混杂在了一起!
场景变换。
很快,山海世界的大地开始变化。无数场景在同一时刻,似乎轰然融合在了一起。苏叶明显感受到,自己方才汇聚的“天道”,竟然和正在诞生以及未来已完成的“天道”碰撞在了一起。
那轰然之声,正是“道”与“道”的碰撞,融合,汇聚!
好似毁灭,又犹如新生。很快,一片片大地在两人的眼前重组,衍生……
轮回金盘中的河流愈发波动,有不少甚至喷涌而出。也不知过了多久,又好像仅仅是一愣神间的飞跃。天道和天道的融合……结束了!
下一瞬。
一个新旧交替的大世界,赫然,出现在苏叶和王舆的身前!
嗡!
犹如潮水平静。
一切,重新回到了正轨之上。
在苏叶和王舆的身前,一座高山拔地而起,那赫然是钟山!
“……帝君?”
王舆似乎陡地松了口气,但他的眼中,很显然浮现着惊叹:“方才那是……时间?我们是回到了过去,还是去到了未来?”
苏叶顿了顿。
他看向天空。
在天空的弊端,似乎,有三尊法相,在逐渐隐没……
苏叶微微摇头,道:“时间方才混杂在了一起。已经没有什么过去和未来的分别了。或者说,我们现在是在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新世界!
第一百六十七章 目的
王舆听到苏叶的话,不由愣了一下。他似乎有些无法理解眼前的状况。
并不是到达过去,也不是前往未来。而是……诞生了一个由过去和现在混杂在一起的新世界!?
可是,这究竟代表着什么?
王舆觉得自己有些无法理解眼前所发生的事情了。
不过以他的天赋,很快,还是推测出了一些:“莫非帝君是在与人争端?”
眼前的“龙神帝君”所汇聚的“力量”,是曾经出现并且消灭的力量。
而后来时间的流逝,则是将过去和未来重聚在一起,并且将“龙神帝君”的力量也混杂了进去。
很显然,是有某种存在,在干涉“龙神帝君”的行动。
事实上也不仅仅是如此推算。王舆也发现,随着时间混杂,新世界的诞生,自己也愈发与这个世界相契合。
就仿佛是,得到了“重生”一般。在这个新的世界,发现了自己“旧”的痕迹。
苏叶看向王舆,片刻后,说道:“也罢。既然如此,夫子且自去罢。”
王舆微微一怔:“帝君何出此言?我并没有拒绝之意。”
虽然说,王舆发现苏叶似乎在与人争端。不过,和摩醯首罗、阿弥陀佛一样。比起三清,王舆更相信的是苏叶。
当然得,也希望自己能够相助苏叶。
不过苏叶却微微摇了摇头:“不,我现在有些理解他们的做法了。也许你的确应该去自身考虑一番,再作打算。”
“做法?”王舆再次疑惑。
苏叶看到他如此神情,也知道,以现在的状况,对于王舆来说太过难以理解了。
不过这也是当然的。
纵使王舆的确称得上“圣人”这个称号。可是,也无法很快就理解到苏叶和三清所在的世界。
苏叶便只好简单说道:“现如今,诸天万界中有两种力量,一为幽冥,一为天庭。此两者,皆在诸天万界招揽人才。而如今我即为幽冥之主,那天庭,则是由‘三清’所创造。”
虽然如今,三清中只有道德天尊出现。不过苏叶却知道,“三清”一定存在。
那三道消散的法相,就是证据。
王舆此时才终于明白了现况:“所以,那‘三清’便是与帝君争端之人,目的,也是为了招揽我?”
“不错。”
苏叶点头。
王舆道:“但帝君应该知道,我会回应帝君之招揽。”
苏叶微微摇了摇头:“如果是在之前,的确会是如此。也正因为这个原因,我才会向你发出邀请。但现在……却不然嘞。”
王舆疑惑:“为何帝君如此说?”
苏叶道:“当年我也邀请过夫子,夫子却拒绝成为西北星天的星君。”
王舆道:“此一时,彼一时。当初我之所以不愿,乃是因为尘世中尚需要我去行‘大同’之道。并且非我,而难以成就。而如今当年的‘道’已然完成,百家的种子,虽消亡亦存在。我便再无其他遗憾可言了。”
苏叶叹了口气,道:“但是,如今那个时代却复苏了。不仅如此,也许那个时代的‘种子’,终将归于‘天庭’。”
王舆一怔。
他似乎,有些理解苏叶的意思了。
当年王舆之所以愿意留在世间,而拒绝成为“神灵”,本质上,还是希望自己可以以大同道,在这个世上留下痕迹。
纵然无法改变“大势”,但至少,可以在“大势”中,留下自己的“种子”。
可如今,大势重复,昔年的那些“痕迹”,也不再是痕迹,而是也一个个的复苏。
若是这些“复苏”,都加入“天庭”呢?那么自己会如何选择?
求道者可以很坚定,可以有大恒心,大毅力或是大慈悲。
但往往他们也有一个弱点。那就是,一定会追随自己的“道”。
如果摩醯首罗发现自己的“道”在天庭。阿弥陀佛发现自己的“道”在天庭。那么,他们会如何选择?
或许这一点,还尚且不得而知。
但是。
王舆,却比他们更先体会到了这点。
因为他知道,就像苏叶所说的一样。既然,时间混杂,新世界已然重生。那么新世界中存在的自己的“种子”,就一定会归于天庭!
那么届时,自己该如何处之?
事实上,苏叶也正是感受到了这点。
他从道德天尊,或者说是从“三清”的所作所为上,理解了他们真正的含义。
那就是,将求道者的“道”本身,“移植”到天庭之上!
如此,则幽冥固然成就,但轮回却无法在“道”中重组。
那些魂魄,经历了轮回,但实则,却只是在大世之中游荡一番。而无法再领悟任何的“道”。
好一个天庭!
如果说,苏叶的轮回,是想要让诸天万界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个巨大的世界,并且汇聚出一个巨大的“循环”法则的话。
那么,天庭,就是要将诸天万界的“天道”独自剥离出去!就好像是让一个人失去魂魄,只剩下躯壳一般!
所以,王舆这个“求道者”,最终的选择,也一定是“天庭”。
或者说如今已不存在什么“选择”了。
因为王舆本身的名字,已入了封神榜。眼前的一切,都是依靠王舆的“大同道”而派生的!
在王舆理解到这一点以后,瞬间,新世界的“道法”仿佛燃烧了起来。
世界的格局在迅速改变,很快,借由时间的混杂,最终形成了一个极为类似“夏商周”的格局。
而王舆的“诸子百家”,正在这格局之中,经过复生以后,重新出现在这个世界之中!
周遭的一切逐渐地变得模湖了起来,等王舆再次回过神来,却发现,自己被众弟子环绕。却是在那学宫之中。而很快,他的记忆也开始变得模湖,虽然隐约记得苏叶,可终究为“大同道”的凡俗所缠绕。
世间是个大苦海。
一旦进入了,就很难,再脱身了。
苏叶看着世界的形成,微微叹了口气。虽然他还不知道,三清打算如何将这个世界的“道”拉入天庭之中,但是,从“封神榜”中,他却能够猜出些许了。
第一百六十八章 劫
苏叶并没有离去,而是看着山海世界的变化。
果然,在山海世界重组以后,许多曾经的面孔都再次复苏了。王舆以“大同道”,繁衍了百家的种子,而如今这种子也再次发芽。
但是。
在时间进行迁跃以后,很快,百家开始步入一个“大争之世”。
凡是有人的地方,总会是有争斗。“道”的发展和诞生,亦是不例外。
三清拨弄时间线,将过去和未来混杂在一起,又独独将其中最为纷乱吵扰的“争斗”聚集在了一起。
因此,人间,诸国,乃至于百家,开始发生激烈的斗争。
或是文斗,或是武斗,或是道法冲突。大同道的“求同存异”,似乎在这种时代和背景之下,而变得浑浊混乱。
苏叶始终在观察尘世。在他的眼中,时间不断地流逝。随着争斗,开始有人因为争斗而死。这似乎是一种天道力量在作祟。这力量无形无质,但却能够留下名为“天命”的力量,使得百家不得不去争斗,也必然会处于争斗之中。
这力量,或者可以名为“劫”。
与佛教的“劫”不同,这里的劫,是真真正正的劫难。而不是如佛教一样,大部分是作为一段“大岁月”的形容。
非要说的话,就是“道教”的劫,灾劫!
而现在,山海世界,就在三清的力量之下,步入到了如此的一个“灾劫”之中!
即便是王舆,也似乎无法阻止眼前这所发生的事情,重组后的天道,似乎没有了凭依。而一切似乎唯有陷入到一个更加巨大的“掌控”之中,才能够得到超脱。
看到这里。苏叶轻轻叹了口气。
王舆上封神榜,进入天庭之中,恐怕是必然之事了。
在“劫”的力量之下,世界陷入到了一个道法浑浊的乱世之中。
这里和摩醯首罗的“末法”还不同。在这个“劫”中,百家之道层出不穷,可谓是真正的“百家争鸣”。可如此的争鸣,却是一个永恒不息的混乱,而不是最终归于某种秩序。
因为“劫”在阻挠秩序的形成。
而想要维系秩序,唯有一种可能,那就是……“天庭”。
天庭代表着规则。它能够设定“劫”,就可以结束“劫”。
苏叶看向天穹,在那里,一个道人的模样渐渐出现。那人乃是个中年人,手持玉如意。朝向苏叶微微点头:“道友,上清灵宝天尊前来觐谒。”
自道德天尊到来以后,三清中的第二位天尊,灵宝天尊……也来到了。
新世界的形成,让世间陷入到了一个由“劫”组成的世界。虽然现在,这世界还没有发展出一个结果,但结果却也已注定。
唯有“天庭”才能维持混乱的秩序。
苏叶道:“不敢当。见过灵宝天尊!”
灵宝天尊道:“如今发生此一幕,道友作何感想?”
苏叶道:“以往在漫长岁月中,虽然有‘劫难’的存在,但是往往是伴随着天道大势。有战争,但亦有和平之时。或许争斗是这个世界的常态,但人们终究有喘息之日。而如今,这新世界却断绝了和平,单单只留下了争斗。因此我并不认为天庭的出现,可以适用于一切世界。”
山海世界,毕竟是一个小世界。可人外有人,天外有天。世界之外,还有着更多的世界。时间之外,还有着更宏大的时间。
三清能够操纵山海世界的时间,未必能够操纵所有诸天万界的时间。
苏叶是如此想的。
但是,灵宝天尊却微微摇头:“的确,有一种力量,是我等无法超越的力量。那力量名为‘道’。非是小世界的‘天道’,而是存于永恒的‘大道’。但如今,恰恰是道友,给我提供了有可能超越‘大道’的方法。”
“假若诸天万界连成一团,尽归天庭,那么混杂在一起的天道,或许就能够形成一个超越,或至少等同于大道的‘道’。而届时,我等自然也可以超脱于大道之外。”
苏叶道:“那么在‘大道之外’呢?摩醯首罗的例子,莫非三位道友并不清楚?也许我等看似是强大,但在浩瀚岁月中,未必只有我等出现。也许大道之外,还有着更加不可思议之存在。”
灵宝天尊道:“即便如此,如此整合天道,对我等而言,也是一件益事。何况天庭能够维系一个规则,岂不是一件好事?”
苏叶顿了顿。
片刻后,道:“若诸子百家,王舆的‘大同’之道。尽皆归于天庭,那此山海世界该当何如?”
灵宝天尊道:“万物的存在,都是受‘时间’的钳制。但是此方世界的时间已乱,新生的世界,只是为‘劫’所提供的一个空间。所为的,正是将一个悠久岁月的‘道’汇聚在一起。而若是大同道尽皆归于天庭,则此世界也无须再存在,自然会引之破弃。”
灵宝天尊说到这里,又微微叹了口气,道:“道友或许不知道。诸天万界,实乃是一个名为‘太始’的派生。我等创造太始世界,太始世界所发生的事情,就会影响到诸天万界。此世界不过只是一个开始。一切生灵的命运,早已注定。若无道友这个‘外来者’,一切生命都只有一种可能,那就是走向消亡。既如此,此世界若是因此而焚毁,亦不失为是一件令人解脱的事情。”
苏叶摇了摇头,道:“也许在‘大道’的存在下,一切都是注定的。但是我仍然相信,有些事物总会有人去守护的。灵宝天尊,既然你称我一声‘道友’,那么我二人不妨打个赌。”
灵宝天尊问道:“打什么赌?”
苏叶道:“在此方世界的‘道’归于天庭以后,一定会有人出现,阻止世界的破碎。而那个人也不会是我。世界不会只孕育一种‘道法’的。如果我侥幸言中,不如,三位道友便与我真切交谈商议一番。天庭和幽冥,本就并不矛盾。”
灵宝天尊看向苏叶。
半晌后,他微微点了点头:“也罢!便如此吧。”
第一百六十九章 仿佛
岁月悠悠,自从灵宝天尊离去以后,时光如梭,但是山海世界的格局却始终维持在一个“百家争鸣”的程度。
世间,争执不断。
而随着“劫”的维持,那山海世界中人间国度,无数道光彩连绵不断,朝天而起。
那些乃是“劫”引发的道的实质化。或者说,其可以称之为“气运”或“道运”。
如今这气运,随着劫的引动,不断地开始向上苍汇聚。其中,携带着诸子百家衍生出来的一个个圣贤,最终归于天际。
而已苏叶的目光,则能够借助西北星天看到,宇宙之外,一个巨大的逐渐赫然直面山海世界。
竹简展开,巨大不知几何亿万里!
那正是封神榜!
这一次,封神榜在宇宙之外完全展开,也将榜上之名完全展露在苏叶的眼中。
那名字,的确是“王舆”。
可是,却不仅仅代表“王舆”这个人,而是代表由王舆衍生和引发的……大同道!
是的。
封神天榜记录的,不是某一个人,而是一种“道”。王舆虽然上榜,但他的真灵并没有被摄去,反而,是他引发的“道”,那诸子百家,那无尽气运,尽皆被封神天榜摄入到了名字之中。
当然了。
如此的摄取,与将王舆的真灵摄入帮众,已没什么区别了。
道之所在,身之所存。
既然王舆的“道”都已上榜,那么他,就更加没有理由,不归于天庭了。
苏叶不禁感慨。
那三清,不愧是“三清”,自己之前看到封神榜,还以为对方是想要效彷《封神演义》中的记载。
结果,没想到对方的目标,一直是一个世界长久存续的“天道”,而不是单一个体的人!
但是想想也是。
如果每一个大神圣,都可以入榜的话。那么封神榜占据的位置就太多了。
诸天万界,得有多少神灵依存?
对方的目的,一直和苏叶的幽冥、轮回一样。并不是针对某个个体,而是遵循一个“大神圣”引发的一系列“天道”。
所以,对方的目的,是王舆,是提和竭罗,是摩醯首罗、阿弥陀佛这般大神圣。
再不济,也得是拥有普度众生之恒心毅力的光目、莲花目等人。
不过。
这,也很显然是一种“太上忘情”的表现。
苏叶知道灵宝天尊以及三清的打算。
他们的目的,仅仅是山海世界中王舆的“大同道”。而当大同道完全归于封神榜以后,山海世界本身,就没有什么存在的必要了。
届时,一切与大同道无关的生灵,或许……都将会覆灭。
而且苏叶也注意到了。
虽然,过去和未来的时间混杂,大同道的存在,全部得到了复生。但是,薪火道与造化道,那钟山四弟子,却在尘世中并无踪迹。
这也就是说,三清在有意识地屏蔽薪火道和造化道。
当然了,这也是很正常的。薪火道,并不是一种影响世界的天道。而且烛龙也不仅仅在山海世界,烛龙早在很久以前,就离开了山海世界。
相信在某个诸天万界中,类似薪火道的存在,依然会存在。
而造化道,就更不用说了。造化道乃是自然之道。诸天万界,都有“自然”这种东西。
如果非要摄取的话,也很难摄取。仅仅是将钟山四弟子或将他们延续下去的“忘心”等道摄取,显然达不到“造化道”的深度。
非要说的话,也只能从“老者”的身上入手。当然,最终三清的选择是,暂时放弃造化道,将目光放在大同道之上。
在苏叶观察的这段岁月中,他多次也曾去寻找王舆。
不过,如今的王舆,虽然始终被诸子百家环绕。但是他却并不是作为一个“人”存在,而是作为一个“圣”。一种“道法”的具现。
王舆也无力去改变“劫”,因为“劫”乃是一种类似大势的力量。
苏叶在面对王舆时,对他身处的境地,也甚为同情。
王舆自然也是苦笑:“想不到,世间竟会有一种力量,可以忽略过去、现在、未来,将一切发生的变革都汇聚在一起。那三清三位大神圣,果然非同小可。诸天万界之外,不愧人外有人。”
苏叶叹了口气:
“至少,三清并不是要将大同道困缚在一个时间的夹缝中。他们的目的,只是为了将大同道完全摄取到封神榜中。等到他们的目的达成,夫子也总算是有了一个归宿。”
是的。
事到如今,即使王舆想要加入幽冥轮回,但也已难了。
除非,他愿意放弃大同道。但是,朝闻道夕死可矣,对王舆来说,大同道乃是比他的生命更加重要的事物。
王舆说道:“如能有这般结局,倒也不错。只是,帝君……”
苏叶道:“夫子无须关心我。日后若你进入天庭,你我也当是同一的存在,还有再见之日。”
苏叶并不遗憾王舆最终的归宿。不如说,这对苏叶也是一件很正常乃至不错的事情。
他始终相信,天庭和幽冥,是可以共存的。
只不过,如今三清正在等待。等待苏叶给他们一个理由和答桉,让他们看到……幽冥可以与天庭并驾齐驱的原因。
王舆与苏叶说着说着,每每就渐渐恍忽了起来。
这是因为,如今尘世间被“劫”所困,他作为大同道的道法化身,亦不能时刻保持清醒。
毕竟,人的争斗就是如此。虽然有时也会有偶尔的清醒,但更多的,是陷入“劫”中,引发一个又一个的谜团与争斗。
这一次的“劫”,死伤人数将会是极为惊人的。
但是对于山海世界,和大同道来说,也是一种必然的途径。而对于三清来说,如此的“牺牲”,自然也是不可避免的。
他们处于一个太上忘情的地步。而且他们相信,如果天庭能够正式确立,日后能够所救所庇护的存在,一定也远远超越今日牺牲的人数。
可是……
世界中的“人”,恰恰是比起道法,对幽冥更加重要的事物。
所以苏叶需要阻止山海世界的破灭。
而他相信,这并不会很困难,即使不依靠自己的力量……
苏叶走入深山,感受着时间的流逝,眼中逐渐浮现出了一抹坚定之色……
他再次回到了钟山。而山中,仿佛昨日。
第一百七十章 赤蛇
苏叶独自漫步在钟山之中。
如今的钟山,与曾经苏叶心中记忆中的钟山似乎并无区别。
不过比起当初的雄伟气象,如今在夕阳下的钟山,却似乎显得有些柔和与沧桑。
苏叶在山中漫步,感受着夕阳的光辉。时间似乎流逝的很慢,也似乎流逝的很快。
钟山之外,气象更加混杂。“劫”带来的争斗引发了气运的不断井喷。喷洒而出的气运被封神榜吸入天穹,似乎在昭着着一个个得道和求道的生灵的存在。
而钟山之中,却并无那许多的嘈杂,一直保持着沉静和壮丽。
这里似乎和外界,成为了两个世界。但是苏叶却知道,钟山和外界,其实都是山海世界。
甚至于,山海世界在所有的宇宙和诸天当中,也并不是独一份,它们都属于一个“大道”之中。
极致与极致是相等的。
而万物的存在,都是独一,也都是“极致”。
因此,从一个小的极致,可以反映出一个大的极致。从一个小的世界,也能够看到诸天万界大道中存在的永恒。
如今山海世界的“大同道”,在“劫”的力量下,逐渐地被天庭所收拢。
再过不久,天空就将坠落,大地也将塌陷。“劫”和“大同道”都会离去,所剩下的,仅仅有一个即将陷入毁灭的世界。
可是,如果山海世界,当真如此简单的就完全消灭,而只是因为“天道”被抽离的话。那么若有人能凌驾在大道之上,岂非一切世界,都可以被那人所摧毁?
苏叶不相信如此事情。
虽然世界终究会走向灭亡。但正如道法在天道中留下的痕迹一样。山海世界,也终究会在大道中,留下痕迹。
一个毁灭连接的,往往是新生。当宇宙迈向终结时,一个新的宇宙,也即将会被开辟……
苏叶缓慢睁开双眼。
苍天之上,封神榜的力量更加强大。那“大同道”和“劫”的力量开始向穹顶之上聚拢。此时封神榜已几乎将此世界的道法剥离了出去。
天道出现了裂痕。
苍天,也由此出现了一道“裂痕”。天空竟然有一大半,向下方坠落了下俩!
是的。
是真正的“坠落”!
原本应该是无形无质的苍穹,却似乎有了形体,向下塌陷。
那苍穹落在大地之上,激发出了犹如陨星一般的强大力量,但是大部分,却仍然未及地面就已然消散。
不仅仅是天空坠落。
大地,也已然开始塌陷。
西北星天散发出光辉,意图阻挡陨星。然而,此刻在天地塌陷的力量下,一方星空却显得微不足道。
西北星天的结局,也是覆灭。
似乎毁灭正在到来,而山海世界,也即将消散。
可是苏叶却似乎并不担心。
他缓慢地坐在了钟山山腰处,双目微微闭拢起来。
苏叶在感受。
感受风,感受云。感受天倾,感受地陷。
他在感受这个世界的道法,那“天道”的的确确在消失。
可是他也在感受这个世界的另一种道法,那天道在消失以后再次出现的……“新生”!
苏叶的意识,追逐着那新生的天道,遥远飞向虚空。
山海世界上。
一种大毁灭,正在扩散。劫已离去,道也已离去。眼前的是道消,是劫灭!
生灵发生着哀嚎。
不知几何存在,在这种天地塌陷的大劫灭之下,丧生!
而苏叶却始终闭着双眼。
他似乎睡着了,周身的力量甚至都消散了。在这一刻他犹如一个普通人,在天地劫灭之下,显得微不足道。
唯有那“轮回金盘”,轻轻地转动着,犹如指针一般在指向某个方位。
可是,苏叶的精神,却似乎追随者“天道”的新生,前往到了一个不知几何遥远的世界。
他的精神似乎也在新生。
那是随着天地之道的刻痕,追朔下去的新生。
当世界完全毁灭时,虽然“天道”的痕迹一定会存在,这世界总有一日,会得到新生。但往往,是需要大岁月的沉淀。
这岁月甚至得以“亿万年”来计算。
可是如今,在苏叶的精神对新生天道的追逐之下。
却似乎并不存在“时间”的概念了。
苏叶的精神径自到达了天地“新生”的未来!亦或者说是……天地“初生”的过去。
他无法改变世界。
可却跟随天道,超越了时间!
苏叶忽然睁开双眼。
他仍然,是少年模样,漫步在钟山之中。
眼前的钟山无比巨大,但世界却极为平静祥和。
天地没有发生“劫灭”,这里似乎是遥远的未来,也似乎是遥远的过去。
钟山之中,有着无数神奇的生灵。
凤凰,蛟龙,朱雀,神鸟,天鼋……
不过,苏叶的目光,却并没有看向那些神异的灵兽。
他忽然看到了,一条通体赤红的“蛇”。
那蛇极为巨大。
他的身躯竟有千里之大。
即便是在一众灵兽之中,他也是独一无二的“神灵”般的存在。
他游荡在天地之间,煌映在钟山之处。
这本该是极为愉悦、逍遥的一件事情。可不知为何,他的双眼之中却浮现着迷惘之色。
苏叶知道他为何迷惘。
因为如今这天地,所有的“灵兽”,都是不存在智慧和灵韵的。
可偏偏,他是第一个蕴生自己智慧与灵性的存在。
然而很可惜的是,第一个拥有智慧的存在,在一个不存在智慧的世界中。也许反而是极为孤独的一件事情。
他在困惑,不知为何自己会存在于天地之间。
虽然在苍茫世界中,他可以无限纵横,但是这给他带来的却只有巨大的孤寂。
看着这巨大的赤蛇,苏叶终于明白了。
他明白曾经自己在西北星天,所看到的那个少年,究竟是谁了。
山海世界的覆灭,新生。都汇聚在时间线的一个“点”上。
这个点,既是过去,也是未来。既是初生,也是新生。
三清将时间线混杂在了一起,新世界,没有过去和未来之分,有的仅仅只有“现在”。就好像是时间线的中段。
可是,如果没有过去,如何会有现在?如果没有未来,又如何需要现在?
苏叶缓慢地,走向那赤蛇。
赤蛇恍忽间,抬起头来。一个少年映入他的眼帘。
第一百七十一章 薪火
山海世界在破碎。
时间线的中断,在随着“道”的离去开始崩殂。穹顶之上的封神榜散发出大光明,将山海世界的“道”吸入榜中。
可是,钟山的毁灭却似乎停止了。
不仅如此,从苏叶的周身,一道道力量散发了出来。那力量犹如薪火道的文明薪火,散发而出,抵御着塌陷的大地和坠落的苍天。
而在苏叶的精神世界中。
他的意识,超越了时间,去到了久远的过去以及漫长的未来。
他遇到了赤蛇。
那赤蛇,正是……烛龙!
时间并不相等。苏叶的梦中,他正在与那赤蛇交流。
梦中世界,那天地初生之世界。乃是一个极为祥和安静温存的世界。
他带领着赤蛇,观看世界的寂静。
无数生灵栖居在大地之上,眼中充斥着对这个世界的依存。
他们虽然大多没有智慧,甚至没有灵性。但是,却向往着得生的喜悦。
文明的意义在于延续,生灵的本能,也在于延续。
生死之间有大恐怖。生的恐怖,是因为坠入浩瀚浊世的恐怖。死的恐怖,是因为离开苍茫人间的恐怖。
天地悠久。
赤蛇似乎被这“生灵”存在的意义,对个体的生死,和文明的汇聚,产生了好奇,甚至是产生了信仰。
他以苏叶为师。
而苏叶,则在教导他,观看文明的火焰。
两个人走在莽苍之间,踏足大地之上。
感受着自然。苏叶亦以教学相长,感受着“梦幻”。
苏叶教的,是薪火道。
不过他领悟的,却是迥异于曾经任何一种的道。他追朔着道法,追朔着轮回道,来到了时间的最初和岁月的尽头。
可这里发生的事情,与三清所做的事情一样。虽然是一个全新的,但也是一个早就已然形成的世界。
而且,这个世界,可以反映在外部。
山海世界中。
一道道光辉从钟山开始弥散,汇聚在天穹之上。
那已破碎的西北星天,似乎在重聚。塌陷的大地开始恢复如初,坠落的苍穹开始稳定了下来。
西北天穹的星辰固然滑落,但钟山的钟声却能够提示声息。
而且,早晚,这西北天的星辰,一定会重聚。
苏叶睁开了双眼。
看似,只发生了一瞬。但他的时间,却经过了一段漫长的岁月。
他在那岁月之中,与“烛龙”共伴。
苏叶的话很少,大多时候,都是让烛龙自行体悟的不言之教。但是两个人却形成了一种微妙的友谊。
那是一种亦师亦友的情感。
但是最后的最后,苏叶却告诉烛龙。薪火道,并不是他真正的道。
薪火道是带有局限性的。或者说,至少在一个山海世界的文明薪火,只是一种很渺小的力量。
若是有可能,他希望,烛龙能够将文明薪火,燃烧到其他世界去……
梦境破碎。
苏叶也便睁开了双眼。
而在此时,山海世界陷入到了一片“黑暗”之中。
封神榜对“道”的吸引,也已经到达了尽头。那穹顶之上,也没有了“天庭”的力量。
世界似乎刚刚毁灭,但也似乎,并没有完全沉寂。
苏叶默然看向四周。
便在此时,忽然间,天空中升起了一道道赤红的焰光。
山海世界中,就好像是被什么点燃了一样,形成了一道道熊熊火焰。
火焰犹如星尘,朝天空弥散。瞬间,将整片黑暗的世界点燃,使得山海世界通明。
大地之上,似乎仍然有生灵存活。
也许他们本该快消灭了。可是就在火焰散开以后,生机,重新回到了这个世界上!
没有了时间线的中段。
但是,时间的最初和最后,仍然在这里。
初始和结末相互连接,形成了一个“圆”。而在这个圆中,那已然消灭的中段……正在复苏!
“吼……”
“吼……”
“吼……!”
天空中,开始发出一声声低沉的龙吼。苏叶抬头看去,果然看到,天穹之间,一只巨大到不知几何亿万里的神龙,口衔烛光,照耀着山海世界。
……是烛龙!
在山海世界破灭之时。烛龙,回来了!
苏叶的记忆,不由得回到了适才的“梦境”之中。
虽然对于这个世界,也许只有仅仅的一瞬。但是在梦境中,苏叶的确和烛龙,经历了一场“真实”的岁月。
他带着烛龙格物,观测自然。看风,看水,看火,看世间万物。
而作为文明之始的“薪火”,亦被苏叶汇聚了起来,形成了如今烛龙口中的烛炬。
烛炬九星,原来……是自己所点燃的。
那西北星天,也原来,是自己所创造的。
甚至连东方勾连诸天的“光”,也是苏叶留下的。为的就是,让烛龙可以自行选择自己的“道”。
而在这一刻,世界破灭之时,烛龙回来了。带着的是对这个世界的追朔,以及对当初那个“少年”,对苏叶的追寻。
苏叶缓慢站起身来。
那烛龙,由天空而降。
他的身形缓慢落在钟山之处,朝向苏叶,龙躯微微伏起。
天空中,烛光仍然在散发着。整个山海世界,被烛光点燃,发出一种灰红之色。但这色彩,却并不冷冽,而是温和,犹如火光。
一种新生的力量,将新世界打散,令时间线重组。瞬间,即跨越永恒,使得山海世界周遭的景色不断变换,最终形成了一个异常稳定的格局。
残破的“天道”,也再一次,变得完整了起来。
苏叶看向烛龙,他轻轻抬手,一指点向烛龙。烛龙很快幻化,变得小巧了起来。不知过了多久,化作了一种近似人形的法相。
他的目光,依然如初,对苏叶带有着尊敬。因为在他的意识中,是眼前这个少年,给予了自己“薪火”。
不过,苏叶看向烛龙的目光,也带有着感激。
如果没有烛龙的西北星天,或许也就没有今日的他了。
但是,两者到底是谁先谁后?或者说,谁影响了谁,谁创造了谁?
也许这个问题,永远的捉摸不清。
但总之,苏叶伸出了手:
“烛龙,加入我吧……加入我的‘轮回’!”
山海世界,如今已没有了王舆。但是,镇压山海世界的人选,再次有了选择……!
第一百七十二章 证明
是的,烛龙就是除了王舆之外,最适合镇压山海世界的人选。
不,其实现在来看,或许王舆不如烛龙契合。
因为烛龙的薪火道,贯穿了过去和未来。而王舆的“诸子百家”,虽然也是一段极其璀璨的故事。甚至在天道之中,也留有痕迹留下。
可是唯有薪火道,才是这个世界得以诞生,存留,延续的证明。
昔者,天柱折,地维绝。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满东南,故水潦尘埃归焉。
有烛龙者,西北海之外,赤水之北,举天擎地。其人面蛇身而赤,直目正乘,其瞑乃晦,其视乃明,不食不寝不息,风雨是谒,提示生息。
这,便是山海世界能存在的证明。
虚空之中,轮回金盘发出了光辉。那“山海世界”的孔洞开始散发光亮,孔洞中,伴随着一条巨大的赤龙形状的汇聚,烛龙坐镇轮回金盘之中。
他的法相,占据在金盘之间。由此山海世界再次被激发出了生机!
轮回,得到了串联的第三个世界!
苏叶的法相渐渐消散。虚空之中,幽冥树的枝叶更加茂盛了,他的法相回归本体,随即发现,阿弥陀佛与摩醯首罗也方从各自的世界过来。
“能仁应供!”
两人各自过来。
苏叶微微点头:“两位在各自的世界都看到了什么?”
摩醯首罗道:“在封神榜出来以后,三千红尘中的时间似乎被断裂开来,并且处于一个战乱的时代,甚至连时间大海都发生了紊乱。但最后却不知为何,一切又恢复如初了。”
阿弥陀佛亦如此说。
是的,甚至连极乐梦幻,也无法避免三清这“天庭”、“封神榜”所带来的影响。
不过他们的世界,最终无一例外,都在封神榜吸取道法的最后忽然平复了。
苏叶微微颔首。
他大概,理解到了这其中的缘由。
苏叶首先看向烛龙的所在,为阿弥陀佛、摩醯首罗介绍烛龙的因由。旋即一指点出,两位大神圣的脑海中顿时闪烁出了无数个场景。
那正是,在山海世界中苏叶经历的事情,以及他竟然在梦幻之中,跨越了时间的限制,将其与烛龙所发生的事情重现了出来。
两位大神圣,似乎理解了眼前的现状。
摩醯首罗道:“所以,你是与那个‘灵宝天尊’打了个赌?”
“不错。”
摩醯首罗道:“你们的赌注,就是山海世界是否会随着‘道’的流失而破灭?”
苏叶点头。
摩醯首罗又问道:“那现在是你赢了?”
苏叶微微摇头:“我也不知道我究竟是赢了还是输了。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
摩醯首罗道:“什么?”
苏叶道:“‘天庭’和‘封神榜’,都是有一定限制的。三清并不是可以随意且无限地抽取世界中的‘道’。首先,王舆乃是已消灭的神圣。因此他的名字才会上榜,我想对于你我这般存在,纵使名字上榜,道法被混乱时间线打乱,但也应当有足够能力防止‘道法’的被抽离。”
阿弥陀佛微微颔首。
虽然,极乐梦幻陷入到了一片混乱之中。但是,诸佛是何等人?事实上阿弥陀佛很快就再度将极乐梦幻中的无数佛国稳定了下来。
只不过,那时间线时刻都在崩坏混乱。而阿弥陀佛,也需要时刻去稳定时间线。
但即便极乐梦幻遭到毁灭,诸佛,以及阿弥陀佛,也可以舍弃那个世界,甚至是再造一个世界。
因为,那极乐梦幻本就是阿弥陀佛协同诸佛一同创造的世界。
虽然那么做,也许需要很悠久的岁月。但是那也是无所谓的。对于“佛”而言,岁月的长短概念不一。一年可能很漫长,一亿年也可能很短。
至于摩醯首罗……她的确是没有干扰封神榜。
因为摩醯首罗的“道”,并不在苍生,而是在于三千红尘这个世界本身。
至于红尘中,则有灵山和灵山诸佛的存在维系。
世界是否会破碎,也不在她的考量之中。
毕竟,世界破碎,代表摩醯首罗的身躯被毁灭。即使“道法”真的被抽离,她也不会允许这种事情发生。
因此这么看来,三清的封神榜,的确限制颇大。至少在正常情况下,对于有摩醯首罗、阿弥陀佛这种大神圣存在的世界,是无用的。
更多的,是那种没有大神圣坐镇,或是昔年大神圣已逝去的世界而产生效果。
当然了。如果这一次,山海世界破碎了。那么三清的压力也会给到摩醯首罗和阿弥陀佛。
倒不是因为天庭和封神榜,而是因为苏叶的幽冥。
如果……苏叶的幽冥,连一个山海世界都无法镇压。或者因为封神榜的原因,就使得山海世界消灭。
那么摩醯首罗和阿弥陀佛,又有什么理由,放心的将三千红尘和极乐梦幻,交到“轮回”之中?
届时,反正都是合作,还不如跟三清合作。
至少三清有能力,将一个世界的道法所抽离。如果得到了摩醯首罗和阿弥陀佛的认同与许可,那么三千红尘和极乐梦幻,自然也不在话下。
事实上也正是如此。
摩醯首罗和阿弥陀佛,都是“求道者”。这一点,苏叶也是一样。
若是苏叶无法维持轮回。那么轮回的意义就不大了。
也许,届时苏叶也会主动选择放弃幽冥的建立,而是加入天庭,上榜封神。
但是,幸好的是,苏叶证明了“轮回”是可以存续下去的。
即使没有王舆。但世界本身,也会出现一个足以自救,甚至为此足以扭转因果的存在。
而且在这“追朔道法”的力量之下,苏叶更是领悟了一种,超越“时间”的力量。
这力量,甚至不在三清扭转时间线的力量之下。
苏叶微微闭起双眼。
他的意识,似乎随着“诸天天道”而浮荡。
苏叶看到了万界,看到了万界之外,看到了无数遥远距离之处,有一个巨大的“基本世界”。那……正是太始世界!
正如三清来到苏叶的世界一样。
在梦中,苏叶也去到了三清的世界!
第一百七十三章 太始
太始世界,乃是诸天万界的基本世界。
在太始世界上发生的事情,会在一定程度上以大势所趋的状态辐射到诸天万界之上,使得诸天万界具有同等的倾向。
就好像三清加速时间,使太始世界的格局转变为夏商周格局。而在封神榜的辐射下,诸天万界也都达到了那个时期,并且因此发生“封神”故事。
苏叶在看到极乐梦幻和三千红尘的景象以后,也意识到了这一点。
能够同步一切诸天万界,就一定不是人为操纵时间线的结果。而是,有一个大的模板。
那就是“基本世界”。
但如果是这样的话,也就代表着诸天万界,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够反映出太始世界。
海面上的波纹,总有源头。
顺着波纹前去,就一定能够发现源头。
苏叶的梦幻之道,便是发现源头的契机。
他的“梦幻道”,乃是能随着诸天万界的天道而飞跃的道。
他以此道,跨越了时间线的过去和未来,完全忽略了“中段”的混乱时间线。
而相应的,他也可以凭借波动诸天万界天道的波纹,发现太始世界。
再加上灵宝天尊以及三清在山海世界的大动作,也使得太始世界发出了巨大的震动。
所以仅仅是通过山海世界的天道,苏叶就已经捕捉到了太始世界。
而如今,他更是睁眼看向诸天万界,那诸天万界的大气象天道更是犹如蛛网一般,盘根交错,指明方向。
在蛛网最为紧密的地方,就是……太始世界的“尽头”!
诸天万界,就仿佛是亿万颗的星辰。
而太始世界,则像是播撒星光,照亮无数星辰的明月。
苏叶追随着星辰的轨迹到达了明月之上,正好看到那三清至尊正在明月之间。
他三人此刻在明月的月光之下飘摇,自在潇洒。
看到苏叶前来,三清并没有露出任何神色,似乎苏叶的到来也并没有任何值得惊讶的地方。
他们只是微微拱手,一起面向苏叶:“道友果真到达此地也?”
苏叶看向三清。
除了早已见过一面的灵宝天尊和道德天尊,那中间的元始天尊却是第一次相见。
而在道教中,元始天尊,可是排列在三清第一位的大神圣。
眼前的状况,似乎也仿佛道教传说中的一般。
虽然三清并列,但是他元始天尊却位列三清之中间。
在元始天尊的,左侧是灵宝天尊,而右侧则是道德天尊。
正所谓左为尊,右为卑。
当然,这并不能说道德天尊法力或是地位低微,只是三清当中,当以元始天尊的出现为最早。
玄元始三气,“始”之所以为“始”,正是一切的开端之意。
苏叶拱起双手,说道:“晚辈苏叶,见过三位前辈。”
元始天尊脸色平澹,但是语气之中却带着一丝若有若无的尊敬:“前辈之称,不必多言。汝可称呼我等一声‘道友’。苏叶道友无需过谦,汝能够越过封神榜,将自己的幽冥轮回的含义完全展露在我的面前,这已证明了你与我等并无什么差距。我等甚至也因此,而看到的最初与最终,也是深感获益良多。”
苏叶的幽冥轮回,让三清看到了轮回存在的意义。
虽然,三清本来就能够估测到轮回的价值。
但是,对于“天庭”而言,是彻底代替轮回,还是与轮回并存,这还是一个未知数。
“天庭”和“轮回”,具有同等的意义——整合诸天万界的“道”,并且将那个“道”汇聚成一个超越基本大道的“大道”。
不过,方法却是不同。
天庭以诸天万界经历过的道法为主。对人,则并不是那么看重。
这颇有一点“太上忘情”的意思。
所谓太上忘情,并非是因为真的没有了情感,而是因为世间的人与生灵太多了,即便是苍天在上,也无法将每一个人都顾及到。
因此,对于太上者而言。可能选择的做法就是以“天地不仁,万物为刍狗”的方式,令天下生灵都取决于一个公平公正的角度。
天道至情,与万物生机。天道无情,与万物毁灭。这就是太上忘情。
所以,当要整合诸天万界天道时。三清的做法就是,取道而不顾人。
因为“人”,在大道建立以后,总会复生。在那之前,也许“毁灭”是更好地途径。
而轮回则刚好相反。
轮回注重的,恰恰是“人”。
或者说是“生灵”。
生灵轮回转世,将无数天道相连,混杂,蕴生。最后成就一个大道。
而不是单单只抽取天道本身。
如果说,天庭的“神道”的话。
那么,轮回就是“人道”。
对于三清来说,若是苏叶不能做到维系轮回,成就一个抵御“世界崩塌”的力量,达到“世界重塑”。那么,天庭就是唯一的道。
轮回,注定不能成功。
但是苏叶做到了。
他用轮回连通了一个世界,让一个世界在不需要有“神”的情况下,依然可以重塑,存续……
所以。
苏叶就是三清的同道者。
轮回,也是可以与天庭相对的存在!
虽然,山海世界对于三清他们来说就犹如一粒微尘一般渺小。
但是正如“管中窥豹,可见一斑”一样。
既然在山海世界,幽冥轮回都得以存在,那么,即便这轮回道换在太始世界,应该也是一样的。
更何况,苏叶领悟的梦幻道,可以让他无视距离的远近,超脱时间线。
甚至,可以让他以化身的姿态降临于太始世界。
要知道,太始世界距离山海世界乃是有不知几何亿万里之遥远。
即便是三清这等大神圣,也必须要以“化身”,才能在短时间内到达跨越这段距离。
而若是于寻常飞天遁地之法,就算是三清一念百万里,恐怕也需要不知几亿万年才能够从世界的此端而到达彼端。
可是苏叶却能够在一念之间,无视这其中的距离。以一种近乎于“跳跃”的方式,将整个太始世界,拉入自己的梦境之中。
甚至,让自己的化身,降临在太始世界。
虽然这并不代表法力的强弱,但也代表苏叶已经达到了某种“道”的概念。
第一百七十四章 认知
在求道者的眼中,实力的强弱并不能代表一切,即使法力再强大,但是如果精神无法得到统一,那么便终究只是不值一提的存在。
因为无论是何种强大的法力,在时间的洪流之下,总会渐渐覆灭。
而无论是何等渺小的意志,在时间的洪流之下,总会出现一个而接着一个的后继之人。
三清的法力看似强大,但他们最强大的,并不是法力,而是近乎于“道”的“玄元始”三气。
只要基本大道不覆灭,则玄元始三气,永世长存。
至于法力本身,其实是不重要的。
如今苏叶也已经做到了这点。
或许在他之前,并没有他这般的人,但是在他之后。
即使,他本体此时此刻便被三清所摧毁,但他的精神也将永世长存,前赴后继,浴火重生。
因此,在这一刻,法力的强弱已是无所谓的了。一切的根源都在于一个字:心。
三清理解了这个道理,所以他们不会再对苏叶以任何忽略与压制。
因为那已经是毫无意义的事情了。
因为从道的角度来说,苏叶和他们,确实,已经是平等的了。
苏叶说道:“既如此,三位道友。不知可否听我一言?”
元始天尊道:“道友请说。”
苏叶道:“就好像我曾经所说的一样,幽冥和天庭本就不是一个矛盾的存在,完全是可以并存的。而如今,为了这个目的,我才会到达这里。希望三位道友,可以容纳轮回的存在,而我,也会促进天庭的建设。”
元始天尊微微点头,他还未说话。那灵宝天尊忽然说道:“道友所言不错,然而,我等的封神榜乃是以诸天万界的道法为签名。而道友的轮回金盘,则是以‘人’为主体。这本身并不矛盾,可是,轮回金盘在镇压一方世界时,也仍然需要一尊大神圣镇压。不知道友打算如何解决?”
道德天尊也说道:“不错,就像在山海世界中一般,我等三人所需要的,与其说是‘王舆’,不如说是其所追寻的道法。王舆上榜以后,本身的人格已然并不重要。但是他的道法,仍然需要以他为领率,为象征。而苏叶道友镇压轮回金盘,也需要这样的大神圣,这一次你能凭借前因发现烛龙。那是因为烛龙的薪火道并非是我等预定上榜的‘道’。总有一日,在诸天万界中的某个世界,唯有一种单一的道法,届时你我双方必有矛盾存在。”
苏叶并没有回答,而是反问道:“既然两位道友提到这个问题,料想应该有解决之法了吧?”
道德天尊和灵宝天尊,并不是直接否认轮回,而是将幽冥和天庭的矛盾揭露了出来。
那么想必,也并不只是简单的想要拒绝苏叶。
果然,灵宝天尊闻言以后,露出几分笑意,说道:“若苏叶道友可以代我等主掌天庭,成为‘天帝’,则此事可轻而易举解决之。”
苏叶一怔,问道:“此话何意?”
道德天尊说道:“天庭中的道法,每一重‘道’都需要有一位大神圣为象征。例如大同道的王舆。我等只需要道法,至于那大神圣本身,实则并无大用。但是,若王舆不遵从我等之安排,则日后隐有祸患。如果苏叶道友能够成为天帝,调节诸天万界的许多大神圣,则此事可成。届时,天庭中的大神圣亦可作为镇压轮回金盘的大神圣。”
苏叶微微皱眉。
他知道道德天尊和灵宝天尊的意思。但是,仔细思索,这个“天帝”却不是想象中那么简单的。
如果接受了。则会面临两个后果。首先,日后镇压轮回金盘的大神圣,十有八九恐怕本身都是在封神榜中的天神。
其次,自己这个“天帝”,比起说是支配者,更像是维持着。
维持着天庭的秩序,维持着道法之间的稳定。
相当于,将轮回送给了三清,自己还要给三清打白工。
不过事实上,这两点苏叶倒是也并不在意。
他真正在意的,是立场的变动。
天庭和幽冥,都是两种维系诸天万界的“机构”。
之前在山海世界,苏叶和三清的打赌,看似是两方对阵。
实则,却是以观察者的手段,与三清对弈。
虽然苏叶直接进入山海世界了。但是,进入山海世界的,也是“化身”。他的本体,仍然在幽冥之中,身为一个观察者,而存在。
但是如果成为了天庭的“天帝”,苏叶本质上,却是从“观察者”变成了“协调者”。
就好像是象棋中的“将帅”,固然重要,并且对其余棋子处于支配地位。
但是,却终究还是成为了一枚棋子。
当然了。
苏叶并不在乎,自己成为棋子。但是成为棋子,对他而言并不是最有利的。
苏叶看向三清,说道:“万事万物,非是非黑即白。正如山海世界中,有王舆,亦有烛龙。王舆可以镇压天庭,也可以镇压轮回金盘。而烛龙,亦能如此。就算今后有一个只存在一种道法的世界,我也可以请那个世界的大神圣归于天庭,亦存于地府。届时只需要顺其自然,取其变化即可。”
“至于天帝之位……即便我有心即位,但仍然心有余而力不足。轮回与天庭对我而言,都只是抵达大道的媒介而已。如若单纯的沉溺在其本身,便会失去寻道的真谛。因此,此位恕我拒绝。但我可以与三位道友一同协定天庭、幽冥的神圣,维护两方的稳定。”
三清互相对视了一眼,最后,道德天尊和灵宝天尊都看向元始天尊。
元始天尊的神色依然不变。
他看向苏叶,说道:“道友所言甚善。”
此时,元始天尊也知道,苏叶确实摆正了自己的位置。
所谓的“天帝”之位,其实有与没有,都并不重要。
如果三清愿意,苏叶也愿意。那么自然可以相互干涉天庭和幽冥。完全不需要再假借什么“天帝”的虚职。
三清更在意的,是苏叶是否能看破这一点。
如果他不能,那么,幽冥和天庭,都可以给他。但是最终的两种大道,终究还是还是属于三清的。
如果他能,那么,他就真正有资格,与三清共享大道!
第一百七十五章 现代
现如今,苏叶的确证明了他与三清乃是同等境界的存在
并且,也正是从这一时刻,三清和苏叶也的确是没有任何芥蒂的了。
元始天尊看向苏叶,澹澹道:“道友,你看我等这太始世界如何?”
太始世界?
苏叶也是第一次听说这基本世界的名称,不过这名字也的确适合。所谓“始”,即是原始的含义。
太始世界作为诸天万界的基本世界,自然是极为原始的世界,也称得上“太始”这两个字。
在元始天尊问过以后,苏叶的目光便看向太始世界,事实上如今的他是身处于梦境之中,按理来说应该无法洞悉太始世界的全相的。
是的,苏叶的梦幻道虽然有其独特之处,但也有其缺陷。
其中最大的一个缺陷就是,梦境中的一切必须得是苏叶认知以内的事情。
山海世界中,苏叶前往的过去和未来的交错点,其实是他从“天道”从“时间大海”中所看到的。
但是太始世界,他却无法看到。一则是距离太远了,二则也是,太始世界拥有着超乎想象的根源力量。苏叶能够发现,却不能够认知。
因此,如果苏叶本身对这太始世界就不存在什么所谓的认知的话,那么他就没有办法依靠梦幻道来具象这个世界。
但是如今的苏叶,却可以将太始世界完全清晰的映入到自己的脑海之中。
这自然并不是苏叶自身的力量,而是因为……三清。
三清毫无遗漏的将太始世界的纤毫,包括每一片树叶,甚至是每一道气息,全部都展现给了苏叶。
甚至,为了让苏叶能够彻底的了解到太始世界中的一切,他们将“大道”的本质,都展现在了苏叶的面前。
之所以这么做,自然是因为三清也没什么好隐藏的。
对于三清这等大法力者来说,已经不存在什么敝帚自珍的道理了。
不如说,三清甚至想让苏叶了解的更多,乃至于尽可能的将自己所认知中的一切都传授给苏叶。
因为他们追求的道是相通的。
苏叶越强大,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也就是三清越强大。
传承有的时候是一体的,而同道亦是一体的。
当一个人完全认可了另一个人的道,那么对于那创道者本身来说,这个人就是自己的延续。
曾经三清作为这个太始世界中唯一存在的至高无上的道者,他们虽然是无所不能的,却也是孤独的。
因为,没有人能够理解他们身处的位置,甚至包括他们自己。
一度三清以为自己并不是一个人格化的个体,而只是名为“玄、元、始”的三种道气。
直到苏叶的出现。轮回的诞生,三清,才真的诞生。
可以说,是苏叶的轮回,打破了这个僵局,赋予了三清与一个“人格化”。
而现在苏叶的到来,则更是给这极为原始的世界带来了一个新的大气象。
让陈旧的大道,焕发出了一种从未有过的生机。
苏叶仔细观看着太始世界中的气象,半晌后,说道:“三位道友,这太始世界固然是诸天万界的一切气象的根源,可是在我看来,却缺少一种东西。”
“什么?”元始天尊不由得开口问道。
苏叶说道:“那就是……派生。”
“派生?”
“是的。”苏叶说道:“所谓派生,就好像是一颗种子发芽以后成长的作物,也仿佛是一片土地之上建造的房屋。太始世界是种子,也是承载着房屋的土地,但是却缺少着派生而出的诸多道法,这就导致了太始世界上的生灵,始终都是‘凡人’,而并无哪怕一个求道者的存在。料想,三位道友应该对此也有所认知才对。”
元始天尊微微点头,说道:“苏叶道友所言不错。的确,我等在太始世界等待了不知多少年,但太始世界始终不存在任何一种‘道法’,可是,这并不代表三太始世界没有所谓的派生,而是因为所谓的派生尽皆在我等的眼中……那诸天万界,就是太始世界的派生!”
另一旁道德天尊说道:“不错,苏叶道友,或许你不知道,但实则我等始终在关注着诸天万界,诸天万界的成长,其实是在我等的眼下所成长的。诸天万界的道,也是在我等眼下蕴生而出的道。”
“原来如此。”
苏叶不禁微微一怔,即使是他,也没想到,原来这其中竟然还有这般因果。
他原以为三清是被困缚在太始世界中的大神圣,就好像摩醯首罗和阿弥陀佛一样,他们在苏叶之前,或许也并不理解诸天万界的存在。
直到现在,他才发现,原来早在轮回诞生之前,三清已比苏叶更早的对诸天万界有所认知了。
甚至如今的诸天万界都犹如他们的孩子一般,在他们的眼皮子底下渐渐的成型孕育。
也难怪,三清可以波动诸天万界的时间线,甚至可以轻松的将一个世界的道法尽皆摄入到封神榜中。
因为,也许他们早比那世界本身要更加了解那个世界了。
但是就在这时,灵宝天尊说道:“诸天万界是太始世界的派生,诸天万界的道法,我等也看在眼中。但是唯有苏叶道友,你这轮回道……不,不止,甚至是由你自主创造的一切的道,我们却是并无任何认知的。”
苏叶不由看向三清。
三清中,那道德天尊点了点头,说道:“不错,正如灵宝道友所说的一样,我等虽然看遍诸天万界的一切道法,甚至包括摩醯首罗和阿弥陀佛,也是没有遗漏在外的。但是唯有苏叶道友你,你所创造的道法是一个全新的。在此之前,我们从未有过任何认知,包括你的三乘法,你的轮回道,以及如今的……‘梦幻道’。”
苏叶听着三清的话,也是再一次出现了些许意外之色。
为何三清可以看遍诸天万界一切的道法,却看不破自己所创造的道法,这其中又有什么缘由?
很显然,三清也并没有卖关子的打算,那元始天尊说道:“道友,实不相瞒,你的前尘今世,我们都看在眼中。”
苏叶一怔,开口道:“前尘今生,你所说的难道是……”
“不错。”元始天尊说道:“早在道友创造轮回之时,我与灵宝道友、道德道友,就一同以无边大法力获悉了苏叶道友你的前尘,我们知道,你本并不是这个世界的人,你是来自于一个我等尚且无法理解的世界,或许你所在的世界就是我等要追逐的时间大海的彼岸之端。”
苏叶闻言微微沉默,原来自己的前尘竟然被三清境界获悉了。
而他也知道,三清所指的世界,就是自己不知几世之前的“现代世界”。
原本,苏叶以为现代世界乃是诸天万界中的一个小世界。
但现在来看,恐怕现代世界并不属于诸天万界。
然而,如果是这样的话,自己的身世或许也更加是一个谜团了。
当然了,如果是这样的话,倒是也能够解释为何强如三清,能够洞悉诸天万界一切道法的他们,却仍然无法理解‘梦幻道’和‘轮回道’了。
这并不是因为轮回道和梦幻道真的有多么的强大,在诸天万界之中,或许也存在着不少并不下于梦幻道和轮回道的道法。
但是梦幻道和轮回道却是诸天万界的时间线中前所未有的道,如果非要说的话,此道应该是……源于苏叶自己内心的道。
而他,偏偏不是“太始世界”和“诸天万界”中的生灵。
所谓的“现代世界”……
苏叶的眼中,罕见的浮现出了些许怀念之色。
那毕竟是他曾生长的世界。
不过,仔细想想,其实所谓的“现代世界”,和太始世界、诸天万界,并没有什么太大的区别。
虽然那个世界或许并不存在着这许多神圣,妖魔鬼怪。但是,那个世界也存在着“求道者”。
并且,也存在着“大道”。
只不过体现出的表象,或许是不一样的。但本质和内在,实则并没有什么区别。
元始天尊忽然问道:“苏叶道友,你可否给我等三人讲述一下那个世界的故事?”
苏叶反问道:“如果说元始道友三人已观看过了我的前尘,按说,应该比我自己,要更加了解那个世界。那么为何又要问我呢?”
元始天尊沉默了起来。
不仅仅是他,包括道德天尊,灵宝天尊二人,也沉默了起来。
他三人似乎有些无话可说。但片刻以后,元始天尊还是开口道:“我三人虽然观看了你的前尘,但是,对那个世界其实是没有什么感受的。”
苏叶问道:“为何?”
元始天尊道:“因为我三人,并不是你想象中的‘生灵’。”
“不错。”
道德天尊说道:“我三人,乃是由玄元始三气所化。虽然现在已有人格,却并不是真正的生命。很多感情,我等虽然可以理解,但却无法感受。因此我们想知道,你对那个世界是抱有怎样的感受的?”
玄元始三气,苏叶是知道的。
不说玄气和始气,首先,那“元气”,苏叶是有一个比较熟悉的认知的。
所谓“天地有元气”,最初在山海世界,苏叶第一次观想造化,看到的就是“元气”。而玄气和始气,也是近似于元气的构造天地的本质物。
原来,这三清,乃是玄元始三气的人格化。而不是自己认知中的“道教三清”。换句话说,他们有人的意识,却无人的情感。
也难怪,三清会做出那些事情。更难怪,道德天尊给人的感受,乃是一种似有情,又似无情的错觉。
正是因为三清并没有真正的“情感”。
明白了这一点以后,苏叶便也没什么好疑惑的了。他想了想,说道:“那个世界……也是一个大苦海。其实在我看来,那个世界没什么值得称道的。那个世界与诸天万界中的任意一个世界,都很类似。”
元始天尊说道:“但是,诸天万界,却没有一个世界孕育成那个世界。”
苏叶微微摇头:“这并不是因为那个世界要更强大,而是因为,诸天万界没有必要拥有那个世界的构造。”
“没有必要?”
“不错。”
苏叶说道:“以太始世界为模板的诸天万界,所拥有的力量,乃是名为‘玄、元、始’这三种道气的力量。在凡人之中诞生求道者以后,玄、元、始这三种道气,就会不断地蕴生,进而被发掘。乃至于形成类似三千红尘和极乐梦幻那样的世界。而你等所看到的,所谓的‘现代’,本质上也是这样的关系。只不过,不存在‘玄、元、始’这三气而已。”
三清微微皱眉,思索片刻以后,他们已明白了苏叶所说的含义。
是的。
现代世界,也是一个由浅入深的世界。
从最初原始的蒙昧,到后来智慧的兴起。从一次次思想的碰撞,到一个个技术的变革。
最终,形成了一个以世界基本法则推演而出的,‘科技’的世界。
但是,‘科技’真的是世界的唯一解吗?
在没有玄、元、始三气的世界。或许是这样的。
但是,对于拥有玄元始三气的诸天万界。科技,却反而是很难诞生出的力量。
因为比起科技,以玄、元、始三气为基准的“法力”,要更加普世。
这也是为什么,转生了这么多年,但苏叶从来没想过去发展科技和科学的原因。
对于仙人来说,科技和科学,并不是唯一的选择,甚至没有必要去选择。
三清明白了这个道理。但是,那灵宝天尊忽然说道:“苏叶道友所言不错。可是,在我看来,你所说的‘现代’世界,也并不是一个不存在神秘的世界。至少有一点,是无可争议的。”
苏叶闻言,思索片刻后,道:“灵宝道友所说的,莫非是……灵魂?”
“不错。”
灵宝天尊说道:“道友得以转生诸天万界,依靠的是灵魂。而‘现代’中的人,依然有着意识和灵魂。这并不是靠科技与科学所能够理解的。所以,虽然不存在‘玄、元、始’三气,但我想那个世界一定也存在很多谜团。”
第一百七十六章 交付
苏叶听到三清如此说,一时也是陷入到了沉默之中。
或者说,他在思考。
三清所说的,并非是没有道理。只是对于苏叶来说,即使是他现在这般修为,也往往会在一些看似正常的事情上忽略细节。
灵魂。
或者说,魂魄。
或者说,元灵和元魄。
这对苏叶来说,乃是一个极为正常的事情。因为但凡“生灵”,都有着元灵和元魄。这一点早在很久以前,老者周季象教他“造化道”时,他就已经理解了。
这是一个基本规则。
可是,很显然,在三清的眼中,灵魂并不是一个很科学的事情。
事实上也正是如此。
物质世界,有灵魂,本就是一件很奇妙的事情。人有灵魂,动物有灵魂,甚至连“植物”也有灵魂。如此一个充满了“神秘”的现代世界,真的……是很“科学”的吗?
“道友且看。”
正思索间,却见那道德天尊忽然一挥羽扇。
顿时,四个人所在的场景陡然一变!
那梦境,出现的世界,不再是“太始世界”,而是一个荒芜的世界。
世界之上,也有着地火水风,也有着山川海陆。但是,却极其“荒芜”。
乃至于“安静”。
安静到近乎于死寂的程度。
道德天尊再一挥羽扇,世界再次一变。这一次出现的乃是一个冰天雪地的世界。
世界犹如一个大冰窖,将万物冻结。这仍然是一个没有生命的世界。
他再一挥羽扇。又一个世界出现,这个世界,到处沉浮着瘴气。世界似乎是由瘴气所构造的,压力上下分布均衡,凡人若到达这个世界,恐怕只会在瘴气的中心上下漂浮。
再一挥羽扇……
他连续挥动不知多少次。
每一次,世界都是一变,幻化出一个全新的世界。或风卷残云,或烈焰蒸腾,或洪流灌既。
总之,这些世界,尽皆没有生灵。它们可能“多姿多彩”,也可能“梦幻瑰丽”,但总之,它们都狠“荒芜”。
道德天尊道:“苏叶道友,你看到的这些世界,便是太始世界曾经演化出的诸天万界。原本诸天万界是没有‘灵魂’的。是我等三人,以‘道’的力量演化出了灵魂,从而赋予诸天生灵以灵魂,方才会有如今的诸天万界。可是,若是如此的话,岂非是说那‘现代’,也有类似我等三人这般神圣?”
苏叶还是沉默。他大概理解了道德天尊的意思。
的确,对于“现代”来说,灵魂是一个很奇妙的事情。
其实就算是对现在的苏叶来说,他仍然觉得这是一件很奇妙的事情。因为即便是他现在,也不能理解“灵魂”的构造。
哪怕,他是轮回之主。
想到这里,苏叶干脆问向三清:“三位道友,既然是你们创造了灵魂,那么敢问三位道友。灵魂到底是因何而生的?”
元始天尊摇了摇头:“我等三人没有创造灵魂。道友,怕是理解错了。”
苏叶看向元始天尊。
那灵宝天尊说道:“不错。道德道友所说的,并不是‘创造’,而是‘演化’。灵魂乃是由大道而生的。我三人也只是顺势而为,将灵魂演化,并赋予诸天万界,至于灵魂因何而生,我认为恰似大道不知因何而生一般,故而我等也无法理解。”
苏叶微微颔首。
的确如此。
以前他曾听说的神话中,灵魂都是由各种神圣创造的。
但实际上,灵魂乃是从古至今最为神秘,最为令人向往,又最为不解的事物。
即使是强大如他,或是三清。对“灵魂”的理解,同样也很浅薄。
如果说是神创造了灵魂。那么“神”的灵魂,又是谁来创造的呢?
虽然如今苏叶和三清探讨的这个问题,看似是有些没缘由的。
但实际上,或许,轮回和天庭的意义,就是在于理解这件事情。
轮回,天庭。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目的,就是连接诸天道法,最终形成一个超越无数天道,甚至是超越基本大道的新生“大道”。
可是。
其实,这本质上,就是在集合“灵魂”。
轮回是依靠灵魂附着道法的。天庭虽然是直接汲取道法,但是道法本身,也是人所创造的。
世界是物质的。
生灵是神秘的。
而大道,则是由神秘和物质混成的。
他们能够理解物质是如何诞生的,但是,却不知道生灵的灵魂,是因何而诞生的。
因此,如果能够理解“灵魂”因何而生。那么就能够知道,“大道”是因何而生的。
苏叶说道:“也罢,就交给我吧。三位道友之所以将这个问题提出来,或许也是想要让我去寻找答桉吧?”
三清俱都点了点头。
正如之前所说的,他们并不是苏叶印象中真正的“三清”。他们虽然初步有了人格化,但是对于“人”和“生命”却还是不够理解。
他们本身是否有“灵魂”,也是一个未知数。
因为他们是由玄元始三气具现而成就的。玄元始三气,是他们的身躯,也是他们的灵魂。但是如果非要说的话,还是更接近于“身躯”的部分。
如果不是苏叶的轮回,他们虽然有人格化,但是却不会有现在这么丰富的情感,和奇思妙想。甚至因此成为了所谓的“求道者”。
一个没有灵魂的人,自然也无法发现灵魂的构造。这也是为什么,三清愿意和苏叶合作的另一个原因。那就是——他们需要让苏叶去弄清楚,“灵魂”到底是从何而来的。
如果弄不清楚这个问题。
那么,天庭整合大道,或是幽冥整合大道。就算整合出来了,就算能超越现在的“基本大道”。但是对三清,对苏叶他们来说。终究,也只是镜中花,水中月罢了。
因此,三清从一开始,给苏叶压力,就是为了这个目的。如果苏叶能够通过,则是最好的。若是不能,他们也需要将苏叶的道法流传下去,等待另一个能够达到此处的“同道者”。
当然了,那个机会,会非常地渺茫。
苏叶点了点头:“此事,对我也极为重要。因此我自然会应允。不过,也希望三位道友,可以将天庭全权交予我来运作,以免日后再生麻烦事。”
三清皆颔首:“自然如此。”
第一百七十七章 收拢
苏叶从梦中醒转。很快,摩醯首罗和阿弥陀佛就意识到了她的醒来。
方才“梦幻道”的波动,她们也隐有察觉。虽然不能确定那是什么,但是她们也知道,这一定和“天庭”以及“封神榜”有关。
见苏叶醒转,两人于是便问道:“能仁应供,适才你……”
苏叶没有卖关子的意思,直接说道:“方才我以梦幻之道,追朔无边天道,到达了诸天万界的基本世界,也即是道德天尊所在的世界。”
“到达了道德天尊所在的世界?”
摩醯首罗和阿弥陀佛不由一怔。
苏叶道:“不错。此道,还要得益于阿弥陀佛的‘极乐梦幻’。我在山海世界,以造化道观想时间大海,在时间线凌乱以后,便想要借助类似极乐梦幻的世界前往时间线的开端和终端。最终,我想到了曾在西北星天看到的一个梦境,以此为引,终于得偿所愿。”
两人俱都是非同一般的存在。
很快,就理解了苏叶的“梦幻道”。
这力量,其实是借助天庭和封神榜的力量而生成的。
三清以封神榜的法力,摆弄时间线,将时间线的中段混杂在一起。
而苏叶,则利用造化道,去观想这力量,只是他的目的是时间线的初始和结局。
当然的。既然,拥有了近似三清的法力。那么苏叶也自然能够到达三清的世界。就像三清可以到达苏叶的轮回世界之前一样。
不过这并不重要。
摩醯首罗问道:“既如此,你可是过去与道德天尊达成了什么协议?”
这,是摩醯首罗最为关心的。
她知道,之前苏叶和一个名为“灵宝天尊”的人打了个赌。与道德天尊一样,灵宝天尊,和另一名“元始天尊”并称为三清。
三清每一个人,都是拥有着难以想象的大法力。
如果他们真的要阻碍轮回,那可能,轮回接下来也就没有什么存在的必要了。
事实上,摩醯首罗认为这是很可能发生的。
以她的想法,自然是有力量者可占上风。
如果当初苏叶的涅槃道,不能无视摩醯首罗,让摩醯首罗哪怕有可以摧毁涅槃道的方法。或许,苏叶也没有那么容易能够说服摩醯首罗。
现在摩醯首罗也是如此想的。
她几乎已经肯定,在与三清的交涉中,苏叶一定付出了很多。
这母庸置疑。
摩醯首罗只想知道,苏叶究竟付出了什么。是将轮回整个,都交给了三清。还是说让三清加入了轮回,获得了实际的控制权?
苏叶看向摩醯首罗说道:“三清将天庭和封神天榜,交给了我。”
“什么?”
摩醯首罗一愣。
就连阿弥陀佛,似乎也微微一怔。
似乎这种情况,她们完全没有想过。
虽然阿弥陀佛不像摩醯首罗一样,认为三清会倚仗力量。但是,阿弥陀佛身为一个“求道者”,却也知道既然天庭是三清的道,那么三清作为“求道者”,应该会坚持自己的道。
除非是,他们想要找一个后继者。然而苏叶的“轮回”和三清的“天庭”,即使目的一致,但终究还是有着分歧的。
就好像阿弥陀佛和释迦牟尼。两者同属佛门,但也不存在完全继承。
三清没理由将自己的道,完全交给苏叶。
当然了,事实上,阿弥陀佛的想法大体上是没错的。只是她不知道,三清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求道者”。他们的目的,也不完全是为了求道。某一部分,更相当于是“求己”。
因为三清,本就是“大道”的衍生化身。
摩醯首罗道:“那你付出了什么?”
苏叶道:“我需要弄清楚灵魂存在的意义,以及灵魂石如何被创造出来的。”
苏叶没有隐瞒。
他将这个事情说出来,也未尝没有询问摩醯首罗和阿弥陀佛的意思。
但是。虽然,摩醯首罗和阿弥陀佛,乃是佛魔两道的大神圣。
而且,他们也的确对“灵魂”都有着自己的理解。
可是他们的理解,更像是对自己“道”的追朔。灵魂的意义,则只是附加的。
所以这个问题,她们固然能够帮助,但是最终,在对视一眼以后,却都选择了沉默。
阿弥陀佛只是问道:“既如此,能仁应供,你打算如何解之?”
苏叶看向两人,微微叹了口气,说道:“此事,我自会想办法。两位先与我收纳天庭罢。天庭与幽冥之事,还有很长一段时间需要处理。如今轮回和封神榜都可以正式确立,但却仍然需要一定时间的稳定,才能够进入常规。而且两方还有许多人选虚位以待。”
两人点了点头:“如此也好。”
苏叶一挥手。
高天之上,仿佛受到了什么感召一般,轰然间,万道金光从虚空发出,照亮混沌,弥漫宇宙。
一张巨大的“竹简”凭空出现。这正是封神榜!
封神榜乃是三清交付给苏叶的。如今出现以后,瞬间变朝苏叶攒射来一道神光。
刹那。
幽冥树开始疯狂生长,那原本是玄色的光辉,如今在封神榜的笼罩之下,渐渐地形成了一种青色。
最终,封神榜的光辉彻底融入树中。而苏叶反手之间,那天空中的巨大竹简迅速缩小,最后与轮回金盘一样,落入到了他的手中。
一道幽幽光辉浮现。在苏叶的眼前,一缕清气出现,进而一个人双手持礼。在看到苏叶之后,眼中浮现出了些许讶异之色:“龙神帝君?”
“夫子。别来无恙否?”苏叶的脸上浮现出些许笑意。
王舆亦笑了:“龙神帝君果然厉害!”
他虽不明白细节发生了什么。但也知道,“龙神帝君”再一次帮助了他,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护持了“大同道”。
毕竟,任谁也不希望,自己追求一生的道,最后反而成为禁锢自己的牢笼。
苏叶道:“龙神帝君之名,勿要再称呼了。那才是真正的烛龙。而我,名为苏叶,乃是一名转生者……如今,忝为轮回之主。”
苏叶指向烛龙。
那王舆看向烛龙,目光微微收缩。旋即,再次看向苏叶:“见过苏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