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请安风波
第二天是十五,到了给老夫人请安的日子,四娘还在床上做着美梦,就被九儿给喊了起来。
“小姐,快醒醒,要不然待会去老夫人那边就晚了!”
“知道了,你在让我睡一小会,一小会就成。”
“不行,小姐,你今天可是这半年来第一次去给老夫人请安,要是在晚到的话,老夫人那边就更是看小姐不顺眼了。”
“烦死了,连个好觉都不让人睡!”
闭着眼从床上起身,九儿赶紧拿了衣服给自家小姐穿上,服侍洗濑后,在把人拉到梳妆台前坐好,梳了个漂亮的双平髻。
别看九儿人小,动作却不慢,没一会功夫就把四娘收拾好。这早膳是来不及用了,也就只好让小姐先吃几块点心。
等到点心端过来的时候,四娘这边也才算彻底的清醒。心里忍不住想,完了!以后她会不会改不过来,一看到吃的就想吃,那样她就会一直胖下去。不过想起她的这副身子,就把这些都抛到了脑后,只要她想瘦下来,也不过就是每天做做瑜珈散散步的事。
路上,主仆两人都不敢耽搁,一路上走的飞快,终于赶在了请安前到了老夫人院子。这一路上可把四娘累得不轻,她这段时间都没有怎么好好的走路,到的时候,后背的衣服都已经湿透了。
一路上,九儿手里拿着把小巧的扇子,给小姐扇着,到了院门口赶紧收了起来。
两人进了松鹤院,引得路上的丫鬟侧目,都不敢相信,这才过去半年的时间,四姑娘怎就变成了这个样子。九儿她们平时倒是也常见,每天都会去大厨房那边拿吃食,虽说她也胖了不少,天天见着也没有觉得这人胖了多少。四小姐不同,她们对她的记忆还停留在半年前那弱柳扶风的样子上,跟现在那可真是天差地别。
要说四娘又怎会看不见那些个丫鬟的眼神,她要是连这点都受不住,那过几天的百花节她还怎么出去,外面的那些人可不会给她留面子。
主仆两人到的时候,其它的人都还没有过来,不过两人也没有等太久,二娘跟三娘就到了。两人进了院子,就看到站在那里的四娘,都有些不敢相信,眼前这人真的是四娘?
“二姐姐三姐姐,你们来了。”
“四妹妹,还真的是你,我还以为看错了呢,这才过去小半年的时间,你怎么就成了这个样子?”
“二姐姐,我怎么了?”像是听不懂二娘在说的话,并不觉得自己有哪里不妥。
三娘这边还好,这半年的时间她虽然没有见过人,可是从母亲的口中,也知道四娘现在是个什么样子。但现在见到本人还是让她有些意外!四娘这个样子虽说不上多么难看,那脸圆圆的,看上去让人莫名有些喜感,可现在的男子都不喜欢这样的女子,这下好了,这人想要嫁个好人家,只怕是难了,她也不用担心被她给比下去。
这时,大娘跟五娘六娘也走了进来,看到四娘这个样子,自然是很意外。
“四姐姐,你这半年吃的什么,怎么一下子胖了那么多?”声音中还夹杂着一丝笑意。
一听到这话,就知道必定是五娘,府上的众多姐妹当中也就只有她,仗着三老爷的疼爱,不把任何人放在眼里。
四娘没有回答,而是低头看了自己一圈,在看向九儿道:“九儿,我真的胖了不少?”
“小姐,你哪里胖了,你一点都不胖,奴婢看你刚刚好。”
几人在看向说话的九儿,这不看还没有发现,这一看,没想到就连四娘身边的丫鬟都长胖了不少。主仆两人站在一块,倒更像是姐妹,都是那么的胖。也难怪这丫鬟会这么说了,她自己也是一个样。
此时一小丫鬟走了过来,对着几人行了一礼道:“几位小姐,老夫人让你们进去。”
“好了,我们进去吧,咱们就不要在打趣四妹妹了。”
说话的是三娘,众人就像是不认识她一样,以前的三娘可不会帮着四娘说话。
本来五娘还想在说上两句,可是想起了姨娘的话,终是把到了嘴边的话收了回来。
几人到了屋里刚坐下,三位夫人就过来了,几个小姑娘起身行了礼才坐了回去。
四娘坐在椅子上,时不时就看到好几道目光落在她的身上,不过她倒没什么,别人想看就让她们看,她还会少块肉不成。
众人刚坐好,那边老夫人就从里屋出来,又是一番行礼问安。
老夫人的目光不自觉的落在四娘身上,这死丫头,看看现在那个样子,到了百花节出去,不是让外面的人看笑话,可不去的话,外面的人更是有话说。
“四丫头,看来你这半年的膳食不错,看看你现在的样子?”
四娘就像是看不见老夫人的怒火,一脸感激的看向三夫人,“这几个月来还要多谢母亲,要不是母亲跟二伯母说了大厨房克扣我的膳食,我现在也不能吃得这么好。要是姨娘泉下有知,也一定会感谢母亲的。”
即然做了,还想要全身而退,又哪有那么简单。
可三夫人那边也不是吃素的,闻言笑看向老夫人,“这孩子也是怪可怜的,那天我让柳嬷嬷去白梅院看看,就正好碰上了,回来跟我一说,我就跟二嫂提了一句。”然后又转头看向四娘,道:“四丫头要谢还是要多谢你二伯母。”
“母亲跟二伯母女儿都是要谢的。”说完就走了出来,对着两人行了一礼。
二夫人没有想到,她这边什么都没有做,就被三房的人给拉下水,没看到老夫人那边的目光看着她很是不好,可她现在能说什么,也只好认了。
老夫人这边自然是不高兴,她这边关了四丫头的禁闭,老二媳妇那边倒好,把人伺候的好好的,到底还有没有把她这个婆婆放在眼里。
“对了祖母,听说过几天就是百花节,孙女可以跟着出府去,这是不是真的?”四娘一脸期盼的看着老夫人,那样子就怕她说出不同意的话。
第十七章 出府
老夫人见了四娘的样子,是真的不想让她出去,可这也不是事,只好说道:“嗯,到了那天,你们几个姐妹就一起出府过百花节。”
“那可真是太好了,谢谢祖母。”
屋里的人都觉得四娘被关了半年,这性子都变了,跟以前那简直就是两个人,以前在人前就是一副胆小怕事的样子,就跟现在的六娘差不多,可是看看现在,那模样就跟一个没长大的孩子差不多,可真真是越活越回去了。
四娘才不管别人怎么想,刚来的时候,就算是她想做什么,那也得顾忌一二,可是现在根本就没有必要,她被关了半年,这性子变了些也说的过去。
坐回到位子上,四娘还在想着要找个什么话头,说起那五十两银子的事,这边就听到了大娘跟二娘的对话。
“大姐姐,你想好了没有要去哪家做衣服,要不我们一起去好了,也好有个伴。”
“那好啊,我打算去紫薇阁,听说她家进了好多新的料子很是不错,里面有个绣娘以前还在宫里做过。”
“大姐姐,你说的是真的!那我也跟大姐姐一起,就去紫薇阁做。”
“大姐姐,二姐姐,你们可真好,还可以出府去做衣服。”那眼神里是满满的羡慕。
“四妹妹,府里不是每人都给了五十两银子去做衣服,又不是只有我们有。”真是的,她那是什么表情。
一旁的二夫人虽然在听老夫人跟三夫人说话,可是三个人的对话还是听了一耳朵。听到女儿的话恨不得上去堵住她的嘴,她这边生怕四丫头提起来,她这个女儿倒好,她怕什么就给她来什么。
“二姐姐,你说的这是真的?每人都有五十两银子,可我怎么不知道?”
四娘这声音不小,屋里的人都听了个清楚。
老夫人看向二夫人,有些不满的道:“老二媳妇,四丫头那边你没让人送银子过去?”
老夫人虽对四娘不喜,可那银子是让她去买衣服,那买的可不只是衣服,还有她们秦府的脸面。秦府在这绵城大小也算个世家,要是到了那天,府里的其她人都有新衣服,就四丫头这里没有,那打的可就是她们秦府的脸。
“母亲,这不这两天事多,四丫头先前一直在院子里,我一下子就把她给忘了。”
“那好,你这会就把银子给四丫头,离百花节也就那么几天,这事可耽搁不得。”
“是母亲,儿媳知道。”
二娘这时才知她说错了话,可这也不能怪她,母亲又没有跟她说过,她又怎会知道?待会少不得要挨母亲一顿说道。
想到这里就恨恨的瞪了四娘一眼,都怪她。
老夫人今天本来看到四娘心情就不好,现在又出了这样的事,就更没有心思应付。
“好了,你们都回吧。”
“是,母亲。”
“是,祖母。”
还没有出老夫人的院门,那边二夫人身边的嬷嬷就把五十两银票给了四娘,四娘也接的干脆,还甜甜的道了声谢。
“多谢杨嬷嬷。”
杨嬷嬷总感觉这四姑娘自从这次出来,整个人都有些怪怪的,她一时半会又说不出来到底哪里怪,只好做罢。
“四妹妹,你要不要和我一起去做衣服,要去的话就回去准备准备,过一会我就要去了。”
四娘有些意外,她刚来的那会,三娘看到她就一副爱搭不理的样子,可是自从她那次在老夫人的寿宴上出了事,三娘帮她说话就好像变了,也不知道母女两又在打什么主意。可不管她们打的是什么主意,现在人家话都说到这份上了,要是她不去,那就是她不知好歹。
“好啊,三姐姐你等等我,我先回去换身衣服,马上就过来。”
“那好,我在府上的侧门等你。”
人都走的差不多了,六娘一个人在后面,现在就连四娘都有人搭理了,只有她这里,也没有人来问问她要不要出去。兴许是习惯了这样的对待,难过一会后,六娘像没事人一样回了院子。看来她不用出府去做了,还是去买匹好的料子让姨娘给她做,那样也可以省点银子。
其实六娘这边也怪不了别人,谁都知道她姨娘绣活好,想着她也不用出去做,就没有人问她。
这边回到院子里,九儿就忙帮着自家小姐换衣服,一边换还在一边唠叨。
“小姐,你好不容易能出去一次,咱们现在手里也不缺那点银子,奴婢还想着带你出去好好玩一玩在回府,看来这下是不成了。”
四娘又何偿不是这么想,只有等下次,也不知这下次又要到什么时候。
两人收拾好到了侧门的时候,三娘那边还没有过来,直到两人等得不耐烦了,才看到那边小径上悠悠走过来的三娘。心里那叫一个想骂娘,这人一定是故意的,故意让她们等这么长的时间。
“四妹妹,你等急了吧,也怪我,我那飞花院离这二门有些远,不像四妹妹,走不了几步就到了。”
这是在向她炫耀,府里面谁不知道,整个秦府几位小姐的院子,也就是三娘的飞花院最好,她那白梅院最次,比这些有意思吗,还真是搞不懂这些小姑娘的心思。
“三姐姐,我也只是才刚来一会,咱们走吧,要不然等到了铺子,那人可不少。”
真不知这人是真的听不懂她说的话还是装的,她现在都有些看不清四娘心里在想什么。
两人上了马车,马车一路上驶出了二门,向着秦府后门的小巷驶去,从这走的话要近一些。
路上四娘也不管三娘看她的眼神,掀起一角的帘子看向外面的大街,这还是她第一次出门,想想就激动。
看着四娘那一副没有见过世面的样子,三娘一阵鄙夷,这大街上都是一些百姓,有什么好看的。在说了,要是她这个样子让别家的小姐看见,还不笑掉大牙,可真是一点规矩都没有。
也只是在心上想,她可不会出声提醒四娘,她出不出丑的还真跟她没什么关系。
第十八章 难堪
在现代看电视虽然见过,可那又怎么能跟亲眼见到比,四娘这会是对什么都奇,就连路上走过的人她都好奇。平时在府上见到的都是秦府的人,秦家这么些年来做官的人不少,家族的生意也有不少,所以在银钱这一方面还真的不缺,吃穿用度上不会小气了去。
看到街上的这些百姓,想来这北朝皇帝做得也就一般,一个国家好不好,不能只看那些有钱人,要看一看百姓过得如何,百姓过的好说明这个国家才是真的好。
都说这江南的水养人,这话是一点都不错,就这么一会的功夫,她就看到好几个长得帅的男子经过,还有几个女的也很漂亮。
“四妹妹,你在看什么看得那么入迷?”
“没什么,就是看看街边的那些小摊子,我可跟三姐姐不一样,我上一次出门还是三年前的事,好不容易出来一次,可不得好好看看。”
“好了,待会下车让你看个够,我们快要到了。”
“是吗,这就要到了,我还以为要有一会。”
两人话落就感觉马车停了下来,接着传来了马夫的声音,“小姐,我们到了。”
听风跟九儿两人先下了车,在转身扶自家小姐。
四娘在后面,一下了马车就先深吸了一口气,这自由的感觉可真好。在现代那是人人都能拥有的事,可在这古代,可就真真成了一种奢望,就算是以后嫁了人,也不可能想去哪里就去哪里。
“四妹妹。”
“哦,我这就过来。”说完紧走两步,追上前面的主仆两人。
出门的时候,三娘没有跟她说过今天去的是哪一家,四娘也不问,不就是做件衣服,她根本就没有放在心上,逛街才是她今天出门的目的。最可惜的就是边上有三娘,她不能买买买,不然今天也就完美了。
两人进了如衣阁,就有一名女管事走了过来。
“三小姐里面请,你平时的雅间掌柜的都给你留着。”
“嗯,你看看有什么合适我的料子,顺便也帮我四妹妹看看,她适合什么样的料子一并拿过来。”
“三小姐放心,一会我就让人送过来。”
几人上了二楼的雅间,雅间不算大,但胜在精致,不管是桌布椅垫,还有窗帘,无一不显示着这家铺子的绣功,绣在上面的花草活灵活现,可是比她绣的好太多。
坐好后就进来了一名女伙计,上了茶点福了一礼,便退了出去。
管事的打了招呼出了雅间,出去之前还多看了四娘一眼。半年前老夫人过寿,发生的事虽然没有在城内传开,可在这世家之中也不是什么秘密,像她们这样经常跟各个府上打交道的,自是听说了。那会她好像记得,不是说那四小姐虽然有些笨,却是个小美人,现在她看到的又是怎么一回来,看来这传言不可信。
没一会雅间的门打开,五六名女子一人手上端着四五匹布进来,一一摆在面前的长桌上。
“三小姐,这些都是我们铺子里新进的料子,才刚到两天,全是苏州那边的时兴货。”
这家如衣阁三娘经常过来,但凡她家有什么新出的料子她都知道,今年的百花节只是打算出来转转,对出风头倒没多大的兴趣。
起身在桌前走了一圈,每当她落在一款料子上的时间多一些,一旁的女子就开始介绍那匹料子。
“这是苏州那边的绡纱,料子轻薄透气最是适合这样的天气,就算是穿上三五件也不会热,是时下绵城最流行的料子。”
三娘走到一匹杭绸前,一旁的管事见了忙说道:“三小姐摸摸看,这几匹杭绸是不是跟以前的有所不同?”
三娘摸摸,果然感觉好像不似以前她见到过的杭绸,没有那么顺滑。
“三小姐有所不知,这个是杭州那边的新出的料子,在绸布里面加了一点细绵,手感就大不一样,现在那边很是流行,我们东家这次也就进了这么一批,每种颜色只有一匹。”
“那好,老规矩。”
每次三娘过来,都喜欢做红色跟浅紫的衣服。
“小的明白,三小姐再看看衣服的款式。”
“这不急。”说完转向坐在窗边的四娘,“四妹妹,你也过来挑一挑,看看喜欢哪种料子,要是都不喜欢的话,我再让她们送新的过来。”
四娘本来正看的高兴,冷不丁听到身后传来的声音,这才收回目光,起身走到了桌边。
“三姐姐这么快就选好了。”一边说一边看向桌上的料子。
她虽然是第一次出门,可是府上每一季都会做新衣服,庶女的份例是三套,也算够穿。以前李氏在的时候还给她做上几件,像这些个料子虽说不是太懂,可她知道这桌上的料子哪样都不便宜。要是她跟九儿两人出来,买也就买了,可是现在,这人是什么意思?是想让她出丑不成。
三娘这次还真就是故意的,府里面谁不知道,最穷的就是四娘了,就连六娘那个受气包都要比她好过,最起码人家还有个姨娘不是。
先是看了一圈桌上的料子,四娘对着边上的那名女管事甜甜一笑,“我是第一次来你们家,也不知道这些料子都是些什么价位,你就看着帮挑。”
管事的一听,心里还没来得及高兴,就被四娘后面的话给惊到了。
“我这里有四十两银子,就按着这个价位来。”
这下在场的除了四娘主仆两人,其它的人都傻了眼!四十两银子!这莫不是在开玩笑!这桌上放的料子哪一匹都上百两,这人莫不是来搞笑的。
她可不管别人怎么想,留下十两是为了一会买首饰,她出门不能头上什么都没有。
三娘那边没有想到四娘会这么说,这跟她想的完全不一样,她是想着让她难堪不错,可却不是连带她一起。这下倒好,她那边看上去一点事也没有,反倒是她面子上有些挂不住。
“四妹妹,今天出门之前,我不是跟你说过,今天你做衣服的钱我帮你出,你莫不是忘了。”
“三姐姐,你说的是真的,你看我这记性,才刚才的事现在就记不住了。”说完对着一旁的管事道:“你听到了,我三姐姐给我买,你就照着这里面最好的给挑一匹,颜色要浅黄色的。”
管事的看了一眼三娘,看她脸色很是不好,也不知如何是好。
“你就照着我四妹说的挑。”
第十九章 逛街
管事的做了这么多年,最会看人脸色,当然不可能挑这料子中最好的给四娘,挑了一匹中等的料子。”
三娘看了心里松了口气,今天天出门的时候她带了五百两银票,都是母亲给她的,光是她的衣服就要花三百多两,在加上四娘的,要是她待会银子不够,那可真是丢人丢大了。
有这现成的便宜占,四娘自是乐得自在,反正又不用她花银子。
挑好了料子,在接下来就是选衣服的款式,这次三娘没有问四娘的意见,而是帮她挑了个款式,要知道,这铺子里好一点的款式,那价格可不一样,她可不想四娘那边在整出什么事来。四娘看了一眼,心下不大高兴,这人一定是故意的,那款式最是显胖,她现在这个样子本来就胖,穿上那衣服是个什么样都能想的出来,她就不信三娘心里不清楚。
没错,三娘这边还真是故意的,在她的心里,四娘最多就是一片绿叶,当然要发挥她的作用,这样才能衬出她这朵鲜花不是。
算了,看在这衣服自个没花银子的份上,她爱怎么折腾就让她去,反正她没想过要去出风头。
两人起身出包厢的门,恰好就碰上的季府的两位小姐。府上的两位老夫人处的好,就连底下的这些个小辈走的也近,三娘就经常跟季府的两位小姐一起玩。
“季姐姐,你们也过来买衣服?”
两人这会自是看到了三娘,笑着走了过来。
“你这可就不够意思了,来这里做衣服也不跟我们说一声。”
“今天本没打算过来,这不是四妹妹要做衣服,我就跟着她一块过来了。”
这个时候两人才把目光看向边上的四娘跟九儿,都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半年前去秦府的时候她们两人都去了,对别人倒是没有多大的印象,可对这主仆两人印象还是蛮深的,恐怕整个绵城也找不出第二对了。
“梦儿,这就是你那个四妹,莫不成你还有两个四妹不成?”
“季姐姐真会说笑,我就只有这么一个四妹。”
“不是吧,半年前还不是这个样子,怎么才半年的时间,这人就变成了现在这个样子?”
九儿心里很是生气,她就知道,今天三小姐叫她家小姐出来没安好心,刚才的事她就不说了,这两个人又是怎么回事,她们小姐哪里有问题了,要这么说她家小姐。
四娘就当做不知道她们在说什么,上前给两人行礼。
“四姑娘,这半年多的时间没见,没想到都快认不出来了,你一定不记得我们,我们是季府的大姑娘跟三姑娘,半年前老夫人的寿辰我们可是都去了的。”
“原来是季府的两位姐姐,常常听祖母说起,就是不曾见过。”
一旁的季三姑娘见两人正说话,对着边上的三娘小声道:“你怎么把她给带出来了?”语气里那是满满的嫌弃。
三娘无奈一笑,“她再怎么说也是我妹妹。”
季莲觉得三娘很不容易,有这么一个妹妹。
今天时候也不早了,几人说了几句后就分开。等出了如衣阁上了马车,三娘便吩咐马夫回府。四娘又哪里会愿意,她好不容易出来一次,可不想就这么回去。
“三姐,我看这时间还早,要不我们在外面逛逛在回去?”
“还是算了,我今天有些累了,就先回去,等以后有时间了再出来。”
“那这样,要不三姐你先回去,我想起来还有些东西要买,就不跟你一起回去了。”
“可是四妹妹,我们出来就只坐了一辆马车。”
“那好办啊,三姐坐着回去,等我回去的时候在街上找一辆就行。”
“只是......,好吧,不过你可要早点回来,要不母亲那里我可不好交待。”
“我知道了,买完东西我就回去。”
半道上主仆两人下了马车,等看到前面的马车走远,四娘忍不住欢呼出声。
“终于可以出来逛街了!”
边上路过的人都奇怪的看着她,心想,这人脑子有病吧。四娘可不管那么多,她今天可是打算好好逛一逛,就算是回到府里被老夫人为难她也不在意,过好现在才是最要紧的。
一旁的九儿看着有些心疼,她每个月还可以出府一次,可是小姐从小到大,出府的次数一只手都能数得过来。
“我们走,今天我请客,想吃什么就吃什么,这样的机会可是不多,九儿你可要想好了要吃什么。”
“小姐,那奴婢要吃淮南楼的烤鸭,听说他们家的烤鸭做的可好吃了,奴婢早就想尝尝。”
这要是在以前,这话九儿是一定不会说的,可现在小姐不一样,手里已经有了好几千两银子,墨斋那边每个月都有进账,全都被她好好的收着。
“走,先去吃烤鸭,别的待会在说,今天怎么说也要吃个够本,不然下次出门也不知是哪天。”
“小姐你忘了,过几天就是百花节,到了那天你就可以出来了。”
“也对,咱们走快些,要不然待会回府晚了,老夫人那边肯定有话说。”
主仆两人这天下午吃了不少好吃的,东西倒是没有买多少,整个秦府的人都知道,现在府上就她最穷,要是买的东西太多,回去也不好解释。
今天四娘可没拘着自己,放纵了一把。等两人到了秦府侧门的时候,太阳都已经落山,府上正是准备吃晚饭的时候。
老远,主仆两人就看到了守在侧门的李嬷嬷,不用想也知道,一定是在等她们两个,这下可好!老夫那边又要叨叨,这一天天的,还让不让人过日子了。
“四姑娘可是让老奴好等。”
“嬷嬷怎么在这里等着,是不是祖母那边有事找我?”
“四姑娘怕不是忘了你刚刚才解了禁足,老夫人说了,让你这两天都在院子里抄写孝经,到了百花节那天在出院子。”
“嬷嬷,我......。”
脸上是一副难过的表情,可心里却在想,还好还好,老夫人没有叫她去跪宗祠,抄书对她来说就是小菜一碟,反正这段时间她写的也不少。
第二十章 出发
主仆两人回到院子,九儿先把给喜翠买的吃食给她,才进了小姐的屋子,一进门就跪了下去。
“小姐,你罚奴婢吧,今天要不是奴婢没有拦着小姐,小姐也不会回来这么晚,还被老夫人罚。”
看到九儿跪下,四娘还有些莫名!这丫头是怎么了?在听到她说的话,心里就一阵无语,这又关她什么事?
“你先起来。”见地上跪着的人没动,声音不由高了几分。
“起来!”
九儿立马从地上起来,老老实实的站在一边。
“你要记住,这事跟你一点关系都没有,这是我自己想去,再说了,你还不知道你家小姐我,抄书对我来说那根本就不叫事,不出去也好,反正没有几天就到百花节,再说,今天出去吃了那么多好吃的也值了。”
想了想,好像小姐说的在理,就没在上面纠结。
“好了,你去看看喜翠的洗澡水烧好了没有,我现在什么都不想,就想好好的洗个热水澡在好好的睡上一觉。”
“小姐先忍忍,等奴婢去看看水烧好没有,在过来给小姐捏捏。”
“去吧。”
听说四小姐才刚刚被解禁,今天又被罚了,府里是说什么的都有,更是有人说白梅院风水不好,住在里面的人都没什么好下场。九儿听了很是生气。可她没有忘了小姐对她说的话,小姐说过,要是别人说的不好听不理会就是,难道狗咬了你一口你还要咬回去不成。
……………………
日子一晃而过,今天就到了百花节,在如衣阁做的衣服昨天就送了过来。四娘试了试,比想像中的要好,她倒是能理解,那如衣阁总不能为了她们这点小女儿的心思,砸了自家的招牌不是。
早早的吃过晚饭后,府上的少爷跟小姐就全都到了老夫人的院子。平时府上的少爷都是要到私塾去念书,没有多少时间在府里,给老夫人请安的时候本就不多,在加上老夫人喜静,府上的夫人小姐都是初一十五过来请安,要不是今天是百花节,说不定这人一年都见不上几面。
平时看着府上没有多少人,今天小一辈全都聚在一起,看着人还真的不少。
大少爷秦成,长房嫡子,今年刚满十八,听说已经定了亲,准备明年成婚。虽说大老爷那个样,可这秦成从小就被秦府的老太爷带在身边教导,是个读书习武的好苗子,只是后来老太爷去的早,大老爷又是那个样子,被耽搁了不少。
二少爷秦涛,二房嫡子,今年十六,不知这性子随了谁,从小胆子就小,在加上二老爷就这么一个儿子,管的不免有些过,就形成了他听话胆小的性子,长大发现的时候这性子已经定了,想改也改不过来。
三少爷秦奇,三房嫡子,今年十五,从小就非常喜欢读书,虽然现在才十五岁,但去年过了乡试,现在大小是个秀才,听说她那个便宜爹,想让他明年到京城去考功名,不知是不是真的?
四少爷秦治,三房庶子,柳姨娘所出,今年十四,从小就深得三老爷的喜爱,养成了娇气的性子,那是吃不得一丁点苦,比起秦奇,他倒是更像三房的嫡子。
要说四娘成天在院子里,怎么会知道的这么多,那当然是九儿的功劳,别看她年纪小,那可是个小耳报神,府上的这些个人和事她都一清二楚。
松鹤院这边好久都没有这么热闹,见到底下的小一辈都来了,老夫人一脸的高兴。忙拉着几个少爷叮嘱,让他们今晚好好看好底下的姐妹,不要出了什么事才好。
几位少爷自是连声答应,要是不接话,老夫人这边都能说上半,他们就不用出门了。
四娘站在边上,看到那边的几人,时不时地向她这边看来,好像对她很好奇的样子,她就当做没有看到。
终于,老夫人交待完了,一行人连忙离开,生怕老夫人又想起什么,再拉着他们一通说。
在出府的路上,都是一家兄妹,就没有那么多的讲究。
秦治一下子就到了四娘的跟前,一边倒着走一边还拿眼睛不住的打量。
“四妹妹,怎么被祖母罚了小半年,出来人就成了这样,唉,看来我见不到以前那个四妹妹了,可惜了可惜。”
“四哥,你就少说两句,四妹妹现在成了这个样子,本来心里就不好受,你还这样说她。”
说话的不是别人,正是三娘。秦奇还有些好,他这个妹妹他是最了解不过,什么时候会为四娘说话,还真是让他有些意外。
那边三娘的话一落,五娘便接着说道:“是啊四哥,你就不要这样说四姐姐,四姐姐现在心里一定不好受。”
秦治有些奇怪,她这个妹妹是怎么了,平时可不是这个样子。可是现在人这么多,他又不好问出口。
秦成是这里面年纪最大的,也最是老成,看到秦治那个样子,一点没有个世家的样子,便开口说道:“四弟,你好好的走路,马上就要到府门口了,让外面的人看到你这个样子像什么话。”
虽说大房不行,可是底下的这几个小辈平时还是很怵他们这个大哥,没有办法,大少爷从小跟着老太爷,身上多多少少都有些老太爷的影子,而老太爷在世的时候又对他们很严历。
“我知道了大哥,这不是一下子看到四妹妹这个样子,就给忘了。”
一行人说说笑笑就到了府门口,门口停了两辆马车,另外四名小厮各牵着一匹马等在那里。
今天大街上的人肯定不少,本来是打算去一辆马车,可是她们这边光主子就有六个,还不要说身边的丫鬟婆子,加起来就更多了,没办法,就只好去两辆马车,里面坐的都是主子,那些个丫鬟婆子就只能走着去。
秦府本就在城中心,这一条街上住的大多都是绵城的老牌世家,所以平时都静得很,从这里去闹市倒没有多远,就一刻钟的路程,三名嫡女坐了前面的马车,庶出的坐了后面一辆。
第二十一章 巧遇
见人都上了马车,四位少爷也都上了马,往城南的街道而去,每年那边的人都比别的地方热闹。
马车还没有走出多远,就碰到了离秦府不远的王家。
都是在一个书院里念书,两家又离的近,平时两家的关系还不错,两方的少爷互相打了招呼,便一起结伴去了城南。
王家的马车里,王柯掀起一角的帘子,看着不远处马上的男子,眼里满满的都是情意。一旁的王乐见了,忍不住道:“大姐,你在看什么,我也要看。”
王柯听了连忙松开手,“没,我就是看看秦家的几位小姐都来了没有。”
“大姐,你别骗我了,她们都坐在马车里,你又怎么看得到。依乐儿看,你一定是在看秦家的三......。”
王乐话还没有说完,就被王柯给堵住了嘴。王乐眨了眨眼,王柯见了这才把手收了回来。
“乐儿,你可别乱说。”
见大姐有些生气,王乐才住了口。心想,大姐的眼光可真的不怎么样,那秦家的三哥哥一副呆头呆脑的样子,真的不知道有哪里好,就被大姐给看上了。要她说,除了秦家的大哥哥,奏家的别人都没有什么好的。
王柯喜欢秦奇的事,这在王家不是什么秘密,只是都当做不知道罢了。想着只是那小女儿家的心思,过个几年也就淡了。
他们王家在绵城是不错,虽是书香门第,可王家的人很少有去朝堂做官的,大多出来都是在书院里育人子弟。在外的名声不错,可比起一心在仕途上的秦三老爷,他根本就不会让自己的儿子娶王家的女儿,这一点就连年岁最小的王乐都看得出来,也就只有王柯自欺欺人,觉得她跟秦奇有可能。
没一会的功夫,城南的那条街便到了,还隔了一段距离,就听到前面传来的说话声,还有各种各样的叫卖声,这里面就数卖花的最多。
里面的人实在是太多了,马车根本就进不去,一行人没有打算坐马车进去,到了街头就全都下了马车。
各家的马夫都把马匹跟马车赶到不远处专门停放马车的地方,好给后面来的人腾地方。
下了马车后,两家的姑娘凑到了一起,互相见过礼后,就一起向着街上走去。当然了,王家姐妹都往四娘的方向多看了几眼,不过碍于两家的关系,难听的话倒是没有说。
四娘现在别的顾不上,两只眼睛都不够看,这人山人海的样子,跟她想像中一点也不一样,没有想到会这么热闹。
耳边全都是各种叫卖声,吆喝声,鼻间全都是食物的香味,还有各种花香。各色各样的花灯挂满了一整条街,看上去好不热闹。
九儿见几位小姐都走到前面去了,小姐还站在这里看,今天这么多人,要是跟府里其它人走散了,还真是不好找。
“小姐,大小姐她们都走到前面去了,我们还是赶紧跟上去。”
“啊,她们都走了,那我们赶紧跟上去。”
“四妹妹不用担心,有我在,你是不会走丢的。”
四娘一转头,就看到一旁的秦奇,说实话,她一下子还真的没有认出来,她毕竟就刚才才见过这人,以前都没有好好的见过。
“三哥,你怎么在这里,没有跟大哥他们一起?”
“看见你在后面,我就过来看看,你没事吧?”
“我能有什么事,只是刚才腿麻了一下,现在好多了,我们走吧,不然她们都走远了。”
说完就拉九儿,向着前面的几人走去。前面的几人自然是没有注意到这一幕,也就只有王家的大小姐看到,一下马车,她的心思全都放在了秦奇的身上,又怎会看不见。
秦家的人不管是男的女的,都拥有一副好容貌,哪个长的都不差。这要是在以前,四娘可以说是这里面长的最好的一个,可是现在,她反倒成了最次。一行人走在大街上,不时的就有那女子或男子的目光看过来,个个长得好看多看两眼就那样,没什么稀奇,可在这里面的四娘反倒是成了焦点,别人都拿好奇的目光看着她。
她不过就是长的胖了些,这些人可真真是没有见过世面,有什么好看的。
边上,九儿看到好几个男子看着自家小姐,看起来长得不错的样子,忍不住在四娘耳边小声道:“小姐,我就说了,你这个样子刚刚好,看到没有,那些个男的都看着小姐,依奴婢看,八成是看上小姐了。”
四娘……!
一旁的几人听到九儿的话,都忍不住诧异的看向九儿。这人眼睛有问题吧,那些人哪里是看上,那分明就是在嫌弃,也不知这丫鬟脑子里是怎么想的。
“哈哈哈......。”
四娘一转头,刚好就看到旁边笑得不行的男子,如果她想得没错的话,那人是在笑她了!一定是把刚才九儿说的话给听了去,今天真是要被这丫头给害死。
一旁的九儿还在那里不知道发生了什么,这公子一直在边上笑个不停。
“哎哟喂,可真是要笑死爷了,林子过来扶我一把。”
“爷,你担心些。”
“没事,这是哪里来的主仆,简直就是一对活宝。”
一旁的四娘脸色就更不好了,这人是把她跟九儿当什么,还一对活宝,她可从来都没有被人这么称呼过。看这男子穿的不错,看样子家世不错,她才不管他是哪家的。从男子的身边经过,趁男子一个没有防备,一脚就用力的踩了下去,另一只脚都提了起来,几乎整个人的重量都压了上去。
男子没有想到四娘会这么干,一旁的小厮也没有想到。就凭他们爷的身份,那在京城可以说是横着走,还从来没有被人这么对待过。
“这位公子你没事吧,都怪我,刚才走路没有看脚下,实在是对不住。”说着道歉的话,可眼里却是满满的笑意。
林锦咬牙,这丫头一定是故意的,不过就是笑了她几下,还真是小气。想发火来着,可一想想他的身份,在这里跟一个小丫头计较,要是让京城里的那帮子人知道,他在京城还怎么混。
“你个小丫头,没看出来这么小气,不就是笑了你一下,至于吗?”说着,还特意撩了一下头发,露出他那精致的五官,就不相信这胖丫头能受得了。
四娘那是什么人,那可是从现代穿过来的,什么各色各样的美男没见过,对这,还真不咋的,比起她的偶像,那可差远了。
“这位公子,不就是不小心踩了你一下,至于吗?”
第二十二章 荷包
走在前面的一行人听到后面传来的动静,转头就看到了这一幕。
五娘看到林锦的样子,一下子眼前一亮,立马就折了回来。到的时候不管刚才发生了什么,立马就向着四娘说道:“四姐,不是我说你,这一个没注意,你又在外面惹事,要是回去让祖母知道,少不得又要罚你。”
说完四娘后,转头看着林锦道:“这位公子,都是我四姐的不是,小女子在这里代她向你陪个不是。”
正往这边走过来的秦成,听到五娘的话脸色就很不好,平时在府上姐妹之间吵闹一二是正常,可现在是在外人面前,五娘什么事都不清楚,就这样下自家姐妹的面子,这像什么话。
“不必,刚才这位姑娘已经向本公子道过歉了。”说完这话也不理一脸花痴看向他的五娘,向着街头走去。
像五娘这样的,在京城见的多了根本就没有当回事,倒是那一对主仆很有意思。
“林子,你让人去打听一下,那是谁家的姑娘?”
“是,主子。”
林子对着一旁使了个眼色,人群中一名灰衣男子转身向着四娘她们的方向走去。
见人走了,这里又这么多人,几人也不好问四娘刚才是怎么回事,只好做罢。就只有五娘,看到男子不理她,还一副失落的样子,也不怕让旁的人看见。
四娘本来心情很好,这下好心情也没了,脑子里全是刚才那男子的笑声。心里恨恨的想,要是下次在让她遇到那男的,一定要让他好看!
“四妹妹,你还是跟着些我们,这街上的人大多都不是那寻常的人家,要是四妹妹惹了什么不该惹的人,回去祖母一定会罚你。”
城南这一条街,来的大多都是绵城有钱有势的人家,普通的百姓大都心知肚明,一般今晚都不会来这边。
“哦,我知道了。”
心情不同,看街上的这些东西就没有刚才那么好,在说四娘本就是喜静的人,在现代也很少上街,逛了一会就没了兴趣。
中间最有意思的还是碰到几个男子,当街就向女孩子送花,把那几个小姑娘羞的,就差找个地缝钻进去。虽说今天没那么多的约束,可今晚过后,那些个男子府上多半要到女方家去提亲。
路上,每过一段,三娘跟五娘都能碰到两个熟人,在说上几句。四娘不管她们说的有没有自己,全当听不懂,别人说上两句看她的样子,就没了说下去的兴致。
“你们看那边,有好多卖花的,我们过去看看,好的话就在这里买好了。”
“你这小丫头,大家都不着急,你有什么可着急的。”
“霞姐姐,我能不着急吗,要是去的晚了,那好的花让别人给买走了,等到了亥时我们可怎么办?”
这话让在场的人都忍不住笑了,就只有今年刚刚来过百花节的几人摸不着头脑,不知道大家伙都在笑什么?
“乐儿,你想的太多了,这花呀可不光只有这里卖,别的街上也有卖,是不可能卖光的。”
小姑娘有些不好意思,她也是看大家都在买,才想着要不要早早的买好。
这百花节可不是说在街上逛一圈就过了,到了亥时,不管是男子还是女子都要拿着自己买的花,在亥时正的时候许一个愿望,在把手上的花都放到这条街尽头的百花庙,听说那样的话,来年的愿望就能成真。现在离亥时还有好一会,所以不用那早就把花买好。
一路上,四娘看到好些个东西都想买,只是想一想她现在的处境,只好做罢。
王柯走在中间,手里紧紧的捏着个荷包,想了好久都没有下定决心,她到底要不要把荷包送出去。可是若今天这荷包不送出去的话,她以后可能都没有机会,心里又不甘心。
终是鼓足了勇气,向着秦奇靠了过去。
这大街上人多,秦成他们几个男的,就把府里的姐妹们全都护在了中间,当然了,这其中自然包括跟他们一起的王家两姐妹。
所有人的目光都是放在街边的摊子或是路过的人身上,倒没有人注意到王柯的举动。王乐跟在大姐身边,还以为大姐是想去那边的摊子看看,便没有在意。
到了秦奇身边,秦奇看姐妹两个过来,礼貌的打了声招呼。
“王小姐。”
“三公子,这个是我送你的。”
说完后快速的把手里的荷包塞到秦奇手里,都不敢抬头看秦奇脸上的表情,拉着一旁的王乐赶紧离开。
这一幕只有秦奇身边的小厮,还有王家姐妹两身边的丫鬟看到。却把几人惊出一声冷汗,她们从来都想不到,看上去文静的大姑娘会做出这样的事。
王乐被拉着离开,才反应过来刚才她大姐做了什么,这怎么得了,不行,看来她得跟大哥说说,她们不能在跟秦家的几兄妹一起了。
王柯走了一段距离,心就像要跳出来似的,这件事可是她从小到大做的最出格的事,说不紧张那是假的,可是她不后悔。
“乐儿,这事你能不能不告诉大哥他们,我保证,就这一次,以后这样的事我在也不会做了。”
“大姐,你好糊涂,你这个样子让秦三哥怎么想你,你有没有想过这样做的后果?”她虽然在家中年纪最小,可从小对什么事就看得很清楚,平时只是不说罢了,今天这事可由不得大姐这样做,说不定以后大姐的名声就没了。
那边的秦奇看着手中的荷包,一下子还没有反应过来是怎么一回事,等到反应过来的时候,就觉得手上的荷包无比的烫手,他是拿也不是丢也不是。
一旁的宝书见到四公子走了过来,忙用身子挡在了前面,小声道:“主子,四少爷过来了。”
秦奇赶紧将手中的荷包收了起来,想着待会能不能还回去。在他心中,一直都是拿王柯当做妹妹,心里根本就没有想法。在说了,父亲早就跟他说过,有意让他娶户部尚书的小女儿。那年父亲带他进京,那女子他见过,是他喜欢的类型,就更不可能喜欢别人。
“三哥,我看你在这站了一会了,看什么看得那么入神?”
“没什么,就是一下子想起了一些学业上的事。”
“三哥,不是做弟弟的说你,好不容易出来一次,就不要在想那些个事了,好好的玩才是正经。”
“好了,他们都走到前面去了,我们还是赶紧跟上去,省得一会走散了。”
第二十三章 柳氏心思
“你看清楚了没有?”
“少爷,小的刚才看清楚了,三少爷手里是一个荷包。”
“真是没有想到,那王家的大小姐竟然喜欢三哥,还给他送荷包,这下可有好戏看了。”
秦治从小就是个看热闹不嫌事大的,发现了这样的事情又怎么能够瞒得住。
这边,王乐把刚才发生的事偷偷告诉了大哥。王枫一听,差点就被王柯给气死,那么大的人了,做事也不想想后果,也怪他,他今天根本就不该跟秦家兄妹一起。
“王枫,你小子怎么了?”
“没事,只是刚才家里面的下人来说家里出了点事,让我们现在就回去,怕是不能跟你们一起了。”
秦成不疑有它,还以为真是王府那边出了什么。
“那你赶紧回去,我就不留你们了。”
王高还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听到大哥这样说,以为真是家里出了什么事,等离秦家的人有一段距离,便迫不及待的问道:“大哥,家里出了什么事,要这么急的让我们回去?”
“家里没出事,而是柯儿那边出了事,现在不是说话的时候,有什么事我们回去在说不迟。”
王柯回去的路上一路上都低着头,直到上了马车都没有跟王乐说上一句话,王乐知道,大姐这是恼了自己,可她也没有别有办法。
秦奇本来还想着,一会把这荷包给回还去,没想到王家的人就这么走了,手上的荷包只好先收了起来,等到下次遇到的时候再还回去。
那边,林锦派出去的人没一会就回来了,对着林子耳语了几句便隐到了人群中。林子上前,对着正在选花的林锦说道:“主子,人已经查到了,是知府秦威的四女儿。”
“秦威,听说他正在想法子调到京城里去?”
“是的主子。”
“你让人回去说一声,把人调到京城去。”
在林锦看来,京城无聊的很,要是有那么一对活宝在京城,相信一定很有趣。
林子一愣,不过很快反应过来,主子八成是又想起什么好玩的,看来以后那主仆两人日子怕是不好过。
四娘这边还不知道,她今晚的一个举动,让她那渣爹提前好几年进了京城。
时间过的很快,马上就要到亥时,街上的人大多数手里都拿着一束花,等时间到了就可以许愿。四娘却兴致缺缺,许愿有什么用,要是有用的话,她许愿回到现代去,难道老天爷还这真能送她回到现代不成!
亥时正时间一到,街上的人全都捧着手里的花,对着天空中的月亮许愿,今天晚上的月亮格外的圆。本来喧闹的大街上一点声音都没有,四娘低着头,学着别人的样子,要说愿望那是一个都没许,全当来冲数。
没一会,有人陆续抬起头来,接着街上又恢复成刚才热闹的样子。各家的人都把手里的花放到了一起,在由家中的下人把花带到百花庙放好,要不然这么多人一块过去,那庙里又怎么容得下。
这个时辰也不早了,一行人准备回府,到了街头上了马车。
到了秦府后,四娘回到自个的院子里。
“累死我了。”
“小姐,你先等等,一会就可以洗澡,洗好以后就可以休息了。”
以前不胖的时候没有觉得这么累,现在胖了一圈,稍微动动就感觉累得不行,要想恢复以前的样子,最起码要等到她出嫁,这里女子一般都是十六岁左右出嫁,想想还有五六年,四娘心里就不得劲。不过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这个法子对她来说最安全,她可不想哪一天外面传出,秦家四小姐毁容之类的话,这事她相信,三夫人绝对干的出来。
从那天以后,秦府恢复了往日的模样,各人该干什么还是干什么。不过秦治这边不是个老实的,回去之后就把这件事告诉了柳姨娘。柳姨娘听完,这不是正是个打压三夫人的好机会,又怎会错过。
秦奇那边还以为这事别人的不知道,回去之后就没有跟母亲说过,想着等他找个时间,让王枫把荷包带回去还给王柯,这事就过去了。又怎会想到柳姨娘这边,正在找机会把这件事告诉父亲。
“你说的是真的?”
“老爷,妾身说的都是真的,这事还是治儿亲眼看到的,不信的话你可以问治儿身边的小厮。在说了,那天可不光他们两人看见,那王家两个丫头身边的丫鬟,还有大少爷身边的小厮都是见到了的。”
听完柳姨娘的话,秦三老爷心中就怒了,他在这边费心的为他打算,他倒是好,竟然跟王家的那丫头私相授受,这事要是传到了张尚书的耳里,那他前面所做的那些,就真的白费了。
“老爷,你说大少爷也真是的,要是喜欢那王家的丫头,好好的跟老爷夫人说就是了,你看现在这个样子,这事要是传出去一点,那两人的名声可就真的没了。”
这次这么好的机会,柳氏又怎会放过,她说的是真不假,可这里面掺了多少水份,就只有她心里清楚。跟了秦三老爷这么多年,对他的性子还是十分了解,知道要怎么说,这事就算是假的也变成真的。
今天白天在府衙累了一天,回了府就来到了柳氏这里,本想着放松放松,哪曾想一进屋子就听到柳氏说的话,心里那叫一个气。
“好了,你早些休息,我去夫人那里一趟,今晚就不过来了。”
“老爷,待会见到夫人有什么话好好说,千万别伤了和气。”柳氏看着正要出门的秦三老爷,一脸语重心长的道。
“嗯,我会跟夫人好好说的,你先睡吧。”明显的,语气软了几分。
等人一走,柳氏嘴角一弯,早就听老爷说过,想让大少爷娶张尚书家的千金,只要有她在,这事就算是成了,她也要把他给搅了,凭什么王氏生的儿子就能娶那京城里的贵女,而她生的儿子就什么都没有,这口气她又怎能咽得下。
其实奏治做为一名庶子,在秦府的待遇跟嫡子都差不了多少,只是这人的心呐,永远都没有知足的一天。
第二十四章 问话
三老爷到三夫人院子的时候,三夫人都已经准备歇下了。看到老爷过来还有些意外,先前可是有下人报给她,说老爷一回来就去了柳氏那里,又怎会过来?
“老爷,这么晚了,有什么事?”三夫人可不会觉得老爷这个时候过来,是想她了,这么些年,她早就看清了这男人的心。
这就是他最不喜王氏的地方,要是他这个时侯去柳氏的院里,柳氏肯定什么都不会问,温柔小意的对他。
三老爷没接话,做到主位上这才开口道;“听说奇儿喜欢王家的大姑娘王柯,我就问你一句,这事你知不知道?”
三夫人心里一惊,这怎么可能,可她知道,老爷不会平白无故的说起。
“老爷,奇儿你还不清楚,他一直都是最听话的,你跟他说了那张尚书家的小女儿,我私下里问过他,他对那张家的小姐很是满意,又怎么可能跟王家的丫头扯上关系!”
“这么说这事你一点都不知情?”
“老爷,这根本就是没影的事,不知道是谁跟你说的这些。”
“没影的事,那王家的丫头给他送荷包的事,可是有好几个下人都看到了,不光是我们府上,就连王家的下人都看到了,这里面只要有一个嘴不严把这事说了出去,跟张尚书家的亲事还能成,人家会把女儿嫁给他,做梦去吧!”
三夫人没想到事情到了这个地步,看老爷说的有鼻子有眼,也不像是乱说的。
“老爷,这事还是要问一下奇儿,要是我们冤枉了他,他心里得有多难过。”
“那好,你现在就让人把他叫过来,我倒要好好的问问,他这是想干什么,难道还想两个都娶了不成,他以为他是谁,现在他在张府的人眼里,什么都不是!”
“老爷消消火,我这就让人去把奇儿叫过来。”
秦奇刚睡下,门口就响起了宝书的声音。
“少爷,夫人那边派人过来,说有些不舒服,想让你过去一趟。”
秦奇想着,八成是母亲那里有什么事,这才让人叫他过去,心里还在想,到底是什么事,非得要大半夜的把他叫过去,这在以前可是从来都没有的事。
主仆两人到了青玉院的时候,在门口等着的柳嬷嬷看到大少爷过来,趁这会还有点时间,便小声道:“少爷,老爷过来了,好像说你跟王家姑娘的事,老爷很生气。”
百花节到现在已经过了好几天,那件事他都给忘了,听到柳嬷嬷的话,还在想,王家姑娘是怎么一回事,一点都没有想到上面去。
柳嬷嬷只是给秦奇提个醒,到时候好让他心里有个准备,看到大少爷这个样子,就知道那是没影的事,心里放心了不少。
见少爷想不起来,宝书在一边小声道:“少爷,荷包。”
这下秦奇总算是想起来有这么一回事,心里就有种不好的感觉,难道父亲知道了那件事,可是不可能啊?那件事知道的人很少。他是怎么也没有想到秦治的身上,还以为那天他没有看到。
进了里屋,见到屋里面一个下人都没有,秦奇心里肯定,这事父亲一定是知道了,这才到了母亲这里。
“给父亲母亲请安。”
“是你自己说还是我帮你说,你跟王家的丫头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父亲,你要相信我,我对王家的姑娘是一点心思都没有。百花节那天,我不知道她为什么要送荷包给我,我本打算这几天找个机会就还回去。”
三夫人听完心里松了一口气,只要奇儿没有看上那王家丫头,这事就好办。
“你说的是真的?”三老爷还是有些不相信,在他的印相里,那王家丫头根本就不会做出这样的事,可看着自己儿子的样子,又不似做假。
“我说的句句属实,父亲不信的话可以问宝书,他那时候也在。”
“那天这荷包你就不应该接,就算是你接了,如果真对王家丫头无意,你就应该跟你母亲说,让你母亲去王家说一声,这都过去这么多天了,王家那边说不定还以为你对他们家的女儿有意,说不定现在就等着我们家上门提亲。”
“父亲,我......,我不知道,我想着把荷包还回去就没事了,我根本就没想那么多。”
“老爷,这事不能全都怪奇儿,他年岁还小,这样的事又怎会知道,怪就怪那王家的丫头,竟然当着那么多下人的面送荷包,现在传了出来,就算是坏了名声,那也跟我们家奇儿没多大的关系。”
“你想的倒好,前两年王庸就跟我提过两家结成儿女亲家,只不过让我一口给回了,现在出了这样的事,说不定他们家为了女儿的名声,会把这顶帽子扣在奇儿的头上。”
“老爷,那王家好歹也是书香世家,这样的事应该不会做吧!”
“这事就交给你了,我不管你怎么办,反正这事不能传到张家人耳里,要是这事传到了张家人耳里,亲事不成那还是小的,到时候势必会影响到奇儿的仕途。”
“老爷放心,明天我就去王家把这事解决了,一定不会影响到奇儿。”
“那好,我今晚到书房睡。”
今天本就累了一天,这会是真的累了,只想好好的睡一觉,明天可是有个案子等着他。
等三老爷走后,三夫人才开口问道:“奇儿,我们府上,这事是不是就只有你跟宝书两人知道,别的人有没有看到,比如你四弟?”
“那天四弟应该是没有看到,不过现在我也不敢肯定?王家的姑娘一离开他就过来了。”
这下三夫人还有什么不明白的,一定是秦治跟柳氏说了,柳氏在在老爷耳边添油加醋,老爷才会发这么大的火。
“母亲,这事真的会影响到王家的小姐?”
对自己这个儿子,三夫人还是比较了解,闻言就知道人在想什么。
“好了,你父亲刚才说的是重了些,这事没那么严重,现在知道的人还少,等明天我到王府走一趟就没事了。这时候不早了,你别想这么多了,先回去休息,好好读书才是最要紧的。”
“那母亲,我就先回去了,母亲也早点休息。”
第二十五章 上门
第二天一早,三夫人收拾妥当后便去了不远的王府,柳姨娘那边早早的就派了人关注青玉院的动向,听到来人说三夫人出了府,就知道她去的是王府,她又怎会让她如意。
“安嬷嬷,你让人去跟我义兄说一声,就按着昨天说的做。”
“是,老奴这就派人去。”
那边三夫人才到了王府门口,这边就有下人报到了王夫人那里。王夫人一听说是秦府的三夫人过来了,就知道定是与她那不孝女有关,她怎么就生了个不省心的。
“把人迎进来好生的伺候着,我过会就过去。”
“是,夫人。”
王夫人这边还真的不清楚自家老爷的想法,百花节那天一回来,乐儿就把这事告诉了她,她一时半会还没有想好要如何做,这事就这么拖到现在,可现在秦家的人都上门来了,她可不认为三夫人是过来说亲事的,这事还得先问过老爷的意思,她也好在做决定。
“老爷现在在哪里?”
“回夫人,老爷现在正在书房。”
“走,我们去书房。”
王夫人到了书房门口,把身边的下人都留在外面,自个开门进了书房。
书房里,王庸正在作画,听到门口传来的开门声,一抬头就看到了走进来的人,心下还很意外。
“夫人今天怎么过来了?”
“老爷,我这里有点事想跟你说,是关于柯儿的,你听了千别生气。”
王庸看到自个夫人的表情,就知道这事不小,索性放下手中的毛笔,从书桌后走了出来,“夫人先说说看,柯儿到底怎么了?”
“其实也没什么,就是百花节那一天,枫儿他们在路上遇到了秦家兄妹,就跟他们一起过百花节,可又哪里想到,柯儿竟然送了一个荷包给秦奇那小子。”
听到这里王庸的脸色很是不好,这可真是家门不幸,怎就让他生了这么个逆女,他的一世英名,就要毁在这不孝女的手上。
在前两年,知道了女儿的心思,虽说对秦家不太满意,可还是拉下面子跟秦三提了一句两家结亲,被回绝后他就没在想过这事。
见到老爷这个样子,王夫人连忙说道:“不过老爷放心,那天知道的下人我已经好好的敲打过,这事不会有人说出去的。”
“你说什么,这事还有别人看见,还不止一个,这个不孝女!”
“老爷,此时不是说这个的时候,刚才下人来报,秦家的三夫人过来了,我一想,她肯定是为了这事来的,就想来找老爷问问,老爷这边是怎么想的。”
“秦家的人都已经找上门来了,那就是说,这事秦家老三知道了?”
王夫人在一边讷讷的道:“应该是知道了吧。”
王庸在书房里走了几圈,这才对着一边的夫人说道:“秦三夫人一定是过来说这事,秦府那边八成是有人把这事告诉了秦三,要不然按秦三夫人的性子,第二天就会过来把这事解决了。”
王夫人还真没有想那么远,刚开始还以为是秦奇说的,不过现在一想也不可能,要是秦奇说的话,在回来后肯定就说了。
“这样,你先过去,就当做事先不知道的样子,看那边是怎么说的,要是说的话实在难听,你就把人请出去,我们家的女儿在怎么不好,也轮不得外人说三道四。”
“我知道了,我这就过去。”
待客的花厅内,三夫人来了都有好一会,这茶都添了第二盏,才见到珊珊来迟的王夫人,嘴上没说什么,心下就有些不高兴。王家是什么意思,难道想就这样把女儿硬塞给她儿子,那也得看看她同不同意。
“秦夫人,让你久等了,刚才手头上刚好有些事走不开,秦夫人不会介意吧。”
“王夫人说的这是什么话,这也怪我,事先没有派人过来说一声,倒是我失礼在先了。”
两人客套一番相互见了礼,坐下后,王夫人便问出了口。
“不知秦夫人今日过来可是有什么要事?”
见王夫人开门见山,她这边把今个的目的明说了,省得兜圈子。不过说之前看了一眼王夫人身边的下人,王夫人心下会意,就只留下了贴身的嬷嬷。
“你们都下去吧。”
“是,夫人。”
这边秦三夫人过来的时候只带了两个人,带的都是心腹,就没让身边的人下去。
“王夫人,不瞒你说,我今个过来,是想把这个还给府上的大小姐,这是那天府上的大小姐不小心落在梦儿那里的。”
王夫人听完心里松了一口气,她可没想把女儿嫁到秦家,更何况是现在,就算是女儿嫁过去,不说秦奇那里,就是在秦三夫人这里日子就不好过,一个让婆母不喜的女子,到了夫家又能有什么好日子过。
王夫人身边的嬷嬷过去接过荷包看了两眼,对着王夫人轻点了下头,王夫人明了,这确实是柯儿绣的荷包不假。
“你看,这么点小事还要劳烦秦夫人走一趟。”
见到王家无意把女儿嫁到她们家,三夫人心里松了一口气,说话的语气也轻快了不少。
“王夫人说的这是哪话,我也是想着,这女儿家的东西若是落在那有心人的手中,终归不是什么好事,想了想让别人送过来又不放心,反正今天闲着,就给送了过来。”
接着两人没在这个话题上,说了一会家常,三夫人便起身告辞,王夫人意思的留了两下做罢。
这件事要是没有后面的事就这么过了,可坏就坏在,三夫人这边刚离开王府,那边街上就传出了两家议亲的流言,说的还有鼻子有眼,这可把两家的人气得不轻。
秦家的人觉得王家是在这里等着他们,这流言是王家的人放出去的。而王家那边的人不会认为这流言是秦家的人放出去的,想着肯定是他们那边没管住下人的嘴,这事才传了出去传成了这样。
第二天,秦三老爷就亲自上门去了王府,跟王庸两人闹得是不欢而散。王乐一直都在关注着这件事,忍不住就跑到了王柯的院子里。
“大姐,这下你满意了,就为了你送出去一个荷包,你看看,现在外面是怎么说我们家的,说我们家想攀上秦家,不自量力。”
第二十六章 进京
王柯没有想到,就因为她,连累了家里所有人的名声,心里更是自责不已。
“乐儿,我没有想到事情会这样。”
王乐说完才发觉自己说的话有多么的不妥,大姐现在心里一定很难过,她还这么说,要是大姐受不住做了什么傻事,那她可就真的后悔莫及。
“算了,这跟大姐没有多大关系,要我说就怪秦奇,要不是他跟秦老爷他们说了,这事又怎会闹到现在这个样子。”
王柯想替秦奇说话,秦奇根本就不是那样的人,可是想想她现在的处境,什么都没有说。
三夫人觉得,老爷认为这事是王家的人干的,目的就是想让奇儿娶他们家的女儿,可这样做对王家有什么好处,就算是他家的女儿嫁过来,也不会有什么好日子过。这一点她不相信王家的人不知道,她总觉得这里面有人在做手脚,第一个怀疑的对象便是柳氏,这件事伤害最大的是奇儿,老爷对奇儿失望,当然就会看好柳氏生的秦治。
不过这几天两家这边闹得正凶,她这边又没有什么证据,就只好先让人去查着,别的还是等她这边有了证据在说。
秦奇这两天日子一点都不好过,一到书院里,书院的那些人就拿他来打趣,说他这么大的事都不说一声,无论他说什么也没有用,那些人都不相信他说的话,还以为他是不好意思,说的多了,干脆随他们去,不理会就是。
可他这样的态度王家两兄弟却看不下去,他妹妹到底有哪里不好,在他们看来,看上了秦奇,那是这小子的福气。本来关系不错的几人,到现在弄得一见面就当做没有看到。
这事在绵城传得很广,秦威是绵城的知府,而王府的人大多都在绵城书院教书,两家想要结亲,这事自然是成了百姓议论的话题。
三夫人那边还没有查出个所以然来,京城那边却派了人过来。人到的时候三老爷刚好回了府上,等听到来找他的人说京里来人了。心下还有些奇,京城那边这个时候派人过来,难道是出了什么事,一刻不敢耽搁的回了府衙。
老夫人别看平时对什么都不关心,可对这京城来人却很上心,京城那边来人无非就两种可能,一种是出了事,还有一种就是喜事,希望是她想的那样。
到了晚上秦三老爷回府,府上的人就都知道了秦三老爷被认命为户部侍郎的事,恐怕就只有白梅院的人是最后一个知道。
四娘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还有些不相信,按她的想法,她那便宜爹去京城,怎么说也是几年后的事情,没想到这么快就要进京了,看来是没少在京城那边花银子。
秦府上下不管心里是怎么想,表面上每个人都很高兴。
“母亲,皇上认命儿子为户部侍郎,来人说了,让我尽快到京里去,儿子打算这几天就走,母亲就跟奇儿母亲她们一起进京,中间走的慢一些也无防,我先在京城那边把宅子置办好,等母亲到了就可以住进去。”
“这样也好,你忙你的,我这边你就不用操心了。”
没过几天,三老爷这边就进了京,走的时候把秦奇带着一起进了京,对外说是让秦奇进京参加明年的大考,至于跟王府的亲事,那本来就是没有的事。
先前的时候,秦府的人也说过,没有跟王府想结亲的意思,可外面的人都不相信,以为两家是怕事情没有说好,这事传出去不好,可这下外面的人倒是相信了这话,秦奇现在正是考功名的好时候,秦家是不可能在这个时候给他订亲,在说了,这人都被带到京城去了,要娶那也是娶京城那边的女子,又怎会娶王家的女儿,这事也就告一段落。
只是自那以后王柯很少有人上门说亲,这些都是后话不提。
三老爷这边一走,秦府这边的人都跟着忙了起来,三房这边的人都是要进京的,还有老夫人,至于秦家大房跟二房,这个时候倒不好跟着一起去,还是先在绵城这边,等以后再说不迟。
忙了十几天,光是拉东西的马车就准备了七八辆,这还是怕进城的时候太打眼,不太重要的东西等到了京城那一边再运过去,要不然这东西还更多。
要说府里面,怕是只有白梅院的东西最少,像那些个被褥什么的都不带,就只带了自个的衣服跟首饰,别的东西还真的没有。
四娘想着,她得跟墨斋那边说一声,怕是她们的生意做不成了,这绵城离京城,最少也得半个月,她可不想到了京城还想着把书送回绵城来,还是在京城那边从新找一家合作来的方便。她现在的名声都已经打了出去,粉丝虽说不是太多,可几百个还是有的,到了京城,只要把她的笔名说出去,相信再找一家不是什么难事。
九月,这日子不冷不热,赶路正正好,要是在晚一些,怕路上更好走,所以这边收拾的差不多后,便出发去了京城。
四娘原本还想着,她们这么多人上路,这路上的日子一定不好过,在她看来,这古代在家里还好,可一到出门,那是哪哪都不方便。不过走了两天,她就发现她想太多了,这一路上,前面都有人去找好住的地方,等她们到的时候,那边热水跟吃食都已经准备好了,她们到了只管洗个热水澡,在好好的吃上一顿,就可以休息去了。
四娘这边倒是没觉得有什么,三娘跟五娘那一边就不是这样,她们从小哪个不是被娇养长大的,从来都还没有出过远门,在看到路上的吃食和住的客栈,她们哪还吃得下住得下!可是没办法?她们总不能说她们不去了,只好忍着。
中间这路赶的不是太急,老夫人年纪大了,多半都迁就她老人家去了。原本半个多月的路程,一行人愣是走了一个多月,等她们到的时候,京城这边的天气都已经开始冷了。
老夫人一到京城就病了,这人年纪大了,江南那的边的天气又没有京城这边的冷,身子就有些受不住。
第二十七章 到了
一行人到了城门口的时候,老远就看到了在城门口等着的秦奇和管家。先前就有下人提前一天进了京,说她们今天到,秦奇跟管家两人一早就在城门口这边等着了。
两人先是到老夫人的马车前,给老夫人问了安,秦奇在到三夫人那里问了安,城门口不是说话的地方,一行人没有在城门口耽搁太久,就向着城内驶去。
四娘掀起一边的车帘,看着外面的街景,别说,这天子脚下就是不一样,比绵城那边热闹多了。
在天子脚下,这里可比不得绵城,走在街上,那随随便便碰到个人,那都有可能是个当官的,一行人二十多辆马车,这要是在绵城的话,进城不定有多少人围观,可在这京城,街上的百姓就只看了一眼,见马车上没有标识,便猜到,不定是哪个地方当官的被调到京里来了,这在京城那都是常有的事,没什么稀奇。
秦奇虽然才到这京城一个多月,可他对京城的这边已经了解的差不多了。不过这很正常,每一个刚到京城里的官员及其家眷,第一不是要想着如何去巴结别的官员,而是要想着不要得罪那些有权有势的,第一件事就是要认得每个府上的车标,这样出门就算是碰上了,心里也有个底,这人到底能不能得罪得起。
一行人到了城中,对面就来了一辆马车,管家在前面引路,看到马车上的标识,吓得立马让当前的马车赶紧靠边,要是得罪了马车里的那位,就算是老爷过来都没有用。
赶马车的马夫在秦府干了好多年了,还是第一次看到管家这个样子,更是一刻都不敢耽搁,立马就把马车靠边停好。后面的马车早就有一名小厮跑去通知让靠边停车。
老夫人此时正是难受的时候,现在什么都不想,就想着早点到,在好好的休息,感觉到马车停了,还以为是到了,刚想要身边的李嬷嬷扶着她下马车,外面就传来了秦奇的声音。
“祖母,离府上还有一会,这会马车先停一下,让前面的马车先过。”
这会前面的马车快要到跟前,秦奇也怕说多了让马车上的人听见,只说了这么一句就没再说。
老夫人心下有些不高兴,想她在绵城的时候,那可都是别人给她让道,这倒好,刚一进城,她这边就给别人让道。可也知道,今时不同往日,就只好忍了下来。要是早些年她们秦家就有人在京里做官,又何需受这个气,现在老三才刚到京城,什么都得从头开始。
等了一会,马车走了以后,这边才又从新上了路。这次到了秦府门口,倒是没有碰上哪家官员府上出行,顺利的到了秦府。
这座宅子是这次秦三老爷进京的时候买的,也是算他运气好,刚一到京的时候,就有一富商想把手里的房子卖了,三老爷看了看,虽说比不上他们秦家在绵城的宅子,可在京城内,一时半会想找到这样了宅子可不是什么容易的事,就买了下来。
里面的家俱大多都是八成新,便一起买了下来,总的虽说花了不少的银子,但也算值了。
坐着主子的马车到了二门,众人从马车上一来,就有先前过来的下人带着她们到自个的院子。
四娘带着九儿和喜翠两人,由一个圆脸的小丫鬟领着,路上,四娘看着她以后要住的秦府后院,以后五六年的时间八成都要在这里过。
一进二门,前面就是一个花园,里面的花草说实话,跟在绵城那里是没法比,可这跟她没多大的关系,就算在绵城,她住的白梅院可是整个府上最次的院子。
几人穿过花园,在往里走,眼着就出现了一个不大不小的湖,这在京城这样的地方很是难得,像那些个好的宅子,都是被那些个有权有势的人家把在手里,不是留着以后给儿子,就是要给女儿做陪嫁。
走过湖泊穿过假山,在走廊上拐了好几个弯,这才到了她现在要住的地方。
“四小姐,这就是你以后要住的院子,是大少爷安排的,大少爷对四小姐可真好。这院子虽然比不上三小姐的院子,可在这府里也是不差的。”
四人一进院子,边上的小丫鬟就在边上说道,四娘看了看院子,这院子虽说不大,但胜在屋子里的东西都是八成新,这可比她在绵城的院子好了好几倍。
“小姐,这院子可比白梅院好多了。”
喜翠听了在一旁跟着说道:“太好了,九儿,你看到那边的屋子没有,这可比原来住的好了太多了。不像在白梅院的时候,我们屋里的桌椅,那可都是缺胳膊少腿的。”
一旁站着的丫鬟脸上的表情有点僵,她没有想到这位四小姐在秦家过的是这样的日子,本来还想着巴结一下,要不就到四小姐这边来当差。虽说是个庶出,姨娘不在了,可好就好在,要是遇上个没主意的,说不定她努努力,这人以后还得听她的,可是现在,那点心思早就没有了,现在她只想快点离开,怕管事的那边以为她想在四小姐这边,那她可没地哭去。
四娘不管两个小丫头在那里说话,也好让边上的这个丫鬟知道,她们在秦府是个什么样的处境。别说,看着这丫鬟脸上的表情,就知道她心里在想些什么,像这种想着过来享福的丫鬟,她这里可不需要。
“四小姐,你这边要没什么事的话,那奴婢就先下去了。四小姐这边要是有什么事的话,可以让身边的丫鬟去管家那里,现在内院这边还没有管事的妈妈。”
“嗯,我知道,你先下去吧。”
等人一走,四娘就带着九儿在每间屋子里逛了一圈,院子正中是三间正房,左边的一间做卧室,中间平时来人待客用,不过只是想想,想她这院子应该没什么人会过来,右边的那一间可以做书房,这样她写书的时候就没有人来打扰。
正房两边各三间厢房,一边的三间给九儿她们住,想来到了京城,她这里怎么着都不可能跟以前一样,就两个小丫头,三夫人那边一定会在给她这边添人,要不让外面的人知道,她的形象就没了。
另一边的三间厢房就用来放东西,虽然她现在没有什么东西好放,可总有用得着的一天不是。
最让四娘高兴的是,在正房的两边各有一间耳房,她去看了看,左边的这间,以前住的人用来沐浴,另外一间是一个小小的厨房,这下可好,院子虽小,但四娘很是满意,这不就是她想像中的古代生活。
第二十八章 出云阁
院子在她们还没有到的时候,就已经有下人打扫过,倒是不需要从新打扫,把自个的东西放好就可以住了。
在进院子的时候,四娘就看到这院门上没有名字,想来是让自己取,四娘也就不客气,给自己的小院取名出云阁,怕这事有变动,把院名写在一张纸上,就让九儿带着去找三少爷。
以前没见到人的时候,四娘想着,三夫人跟她那渣爹那副样子,生的儿子也好不到哪里去,可从这几次跟她三哥接触下来发现,这人虽然读书读得多了,是个死脑筋,但人还不错,对她谈不上多好,可比起其他人可是好太多,相信这么点小忙,他一定会帮她的忙。
四娘这边东西少,没有那么多的讲究,稍一收拾就好了。不过这只是她的院子,别的院子可是一大帮丫鬟婆子忙到大半夜,这才达到主子们的要求,回去睡了一小会,第二天一大早又早早起来伺候各家的主子。
九儿是一刻都没放过给喜翠洗脑,早上带了早膳回来,就把各个院子里发生的事跟喜翠一通说。别说,这大半年下来还是有些作用,起码喜翠现在,心慢慢的偏到了小姐这一边,对三夫人那边交待的事也没有那么上心。
三夫人那边,这几个月都没在多关注她们这边的事。这要是换个厉害一点的,说不定她们家小姐每天写话本子的事是瞒不住的,看来这喜翠还是有点作用,怪不得小姐一开始知道的时候就,让她当做不知道。
吃过早膳后,四娘收拾一下就要去给老夫人请安,只是她这边刚要出门,那边就来了一个小丫鬟。
“四小姐,老夫人身子有些不适,让奴婢来跟四小姐一声,今天的请安就免了,四小姐不用去了。”
“好了,我知道了。”
丫鬟福了一礼,就退出了院子。
四娘苦着一张脸,要是知道今天早上不用去请安,她就多睡一会,要知道,自从老夫人解了她的禁,她已经好久都没有睡过懒觉了。
“小姐,老夫人那边不用去,可是夫人那边你还是要去一趟,奴婢今天早上,去大厨房的时候可是听说了,今天夫人那边会叫外面的牙婆子来,给府上的几位小姐买几个下人,要是小姐不去的话,说不定三夫人那边给小姐的人都是两位小姐挑剩下的。”
“你说的是真的?”
“那是当然,大厨房的那几个婆子说话的时候我就在门口,她们没有看到奴婢,不过她们说的话奴婢可是听得真真的。”
“走,九儿,我们去夫人的院子。”
主仆两人出了院子,四娘才想起来,她现在都不知道三夫人的院子在哪里,又怎么过去。
“小姐,你怎么不走了?”
“我突然想起来我现在还不知道三夫人的院子。”
“小姐,我昨天去厨房的时候就已经打听过了,三夫人的院子在东边,从这边走过花园,在拐两个弯就到了。”
“啊!离得这么远。”她突然就不想去了。
“小姐,这座宅子比绵城那边的宅子小不了多少,在那里住了一大家子,好几十个人,可现在主子加起来还不到十个,自然是不一样了。”
好吧,她还真的没有想到这上边去。
“小姐,咱们还是快点走吧,要是去的晚了,就只有三小姐跟五小姐不要的了。”
“走吧,你在前在带路,现在哪是哪我还真有些搞不清楚。”
两人一路上七拐八拐,四娘不得不佩服九儿,这要是她,自己都能把自己给绕晕了。
走了一刻多钟的样子,两人就到了三夫人现如今的院子。这当家主母住的院子就是不一样,不说里面,光是这外面看着就让人赏心悦目。
门口守门的尹婆子一看,四小姐怎么这个时候过来了,每次府上有什么事,三夫人这边都不会让人去叫四小姐,这点三夫人院里的下人都知道。
“四小姐。”
“劳烦尹妈妈进去通报一声,我们家小姐过来给夫人请安。”
“四小姐稍等,容老奴先进去通报一声。”
如华阁内,三夫人坐在院子正中,三娘跟五娘两人分别站在两边,院子里一字排开,站了五排十岁到十五岁不等的小姑娘。
正前方一个满脸褶子的牙婆,毕恭毕敬的站在下首。三夫人不问话的时候,她也不轻易的开口。
这次,她人还没有到,就已经吩咐管家,让他找好牙婆子,她们这次带来的人,贴身伺候的都是心腹,可这么大的一个宅院,平时光是洒扫的就不在少算,更不要说各个院子里的下人。要不是看在老爷的份上,她就连五娘都不想叫过来,又怎会想到四娘。
“梦儿,去吧。”
“是,母亲。”
三娘正打算上前,门口尹婆子走了进来,对着几位主子行了一礼,这才说道:“夫人,四小姐过来了,说是来给夫人请安,现在人就在院门口。”
她怎么过来了?三夫人心想,她这边没有让人通知她,那就是她自己过来的。
“让她进来。”
“是,夫人。”
主仆两人走了进来,四娘先是给三夫人行了一礼,接着跟三娘五娘见过礼,这才像是才看到院中的这些人道:“母亲,这是?”
“这些都是让牙婆带来的人,等会你要是有中意的可以带两个回去,你那院子也要加些人手。”
三夫人没有跟四娘解释,先前的时候为什么没有叫她,这在她看来完全没有必要。四娘也没有问,道了声谢后就站在了五娘的边上。
五娘虽说听了柳姨娘的话,平时见到四娘没有在出言嘲讽,可让她跟四娘站在一起,还是觉得有点拉低了自己,不经意的往旁边挪了几步。四娘见了全当没有看到,反正她也不想跟五娘站在一起。
这个时候,三娘已经在那些人当中走了一遍,一圈下来,只挑了五个人。在三夫人看来,她挑得有些少了,照她的意思,少说也得挑八个。她们从绵城过来的时候,三娘身边就只带了贴身的四个丫鬟,还有一个奶娘跟两个婆子,其它的人都没有带。
第二十九章 绿萝绿意
三娘当然知道母亲的意思,可她有自己的打算,这边的人用起来怎么都没有家生子放心,挑的这几个到了院子里,只是打算让她们做三等丫鬟,另外的还是想着用绵城那边的人。
四娘倒是猜到了三娘的心思,五娘见三娘就挑了五个,还在那里暗自高兴,想着到她的时候要多挑几个。
三夫人没有多说,接下来就轮到五娘。五娘上前,对着那些个小姑娘上看下看,一圈下来,挑了八个。三夫人的脸色就很不好,还真当她是嫡女不成,她的女儿就只挑了五个,这人就挑了八个,这不是在打她女儿的脸。
三娘见了对母亲摇了摇头,三夫人尽管想发火,但还是忍了下来,想着梦儿这么做,一定有她的打算。
接下来就轮到她了,她可没打算挑多少人,只是她那院子现如今加上她就只有三个人,三夫人这边,怎么说也会安排别的人到她的院子,她只是不想给她这个机会。
走上前,从一排排人中走过,就只走了两排,四娘这边的人就挑好了。她挑人不看长相,不看身材,就只是看她们的手上的茧子,这人以前是不是干活的一看便知,她对底下的人没有那么多的要求,到了院子里好好做事就成。
见到四娘这边就只挑了两个,三夫人的脸色好了不少,四娘这边又不是什么了不得的大人物,只喜翠一人就够了,她也不想在安排别的人进去。
“好了,你们挑好了就先带着人回去,我这边还有事。”
三人挑完,接下来三夫人这边还要再挑上一些,用来做府上的洒扫,浣洗,针线等等,零零总总的还要好几十个。
“是,母亲。”
三人行了礼退出了院子,各自领着自个挑的人走了。走的时候,五娘还得意的看了两人一眼,就好像她的下人多,就比两人了不起似的。四娘在心里暗骂一声蠢货,她们这边刚到京城,这些人虽然是牙婆子带来说是身家清白的人家,可天知道里面有没有别人派来的探子,她往自个院子里放那么多人,也不怕引狼入室。
路上,看着身后跟着的两个小丫鬟,九儿可比四娘还要高兴!从今天起,她也能像别的院子那些个大丫鬟一样,管着两个人了。
四娘见了无奈的笑笑。
后面跟着的两个小丫头,年纪跟四娘一样,今年都是十一岁,两人从小都是在乡下长大的,要不是这次家里日子实在过不下去,爹娘也不会把她们卖了。进府的时候,看见府上的光景,就没想着会被选中,这次过来的人有好几十个,其中比她们长得好的多的很,因为从小在乡下长大,吃得不好,两人看上去面色发黄,一看就是苦出身。
虽然被府上的小姐选中,可她们心里还是不踏实,她们在牙婆那里有看到过,去了主家惹主家不喜,没两天就送回来的,这是很平常的事。
四人回到院子,喜翠看到带来了两人,跟九儿一样高兴,有人来就好,这院子可不比她们在绵城的院子,打扫两下就完事,活还是挺多的,多了两个人,在怎么说也比她跟九儿两人在院子里忙活的强。
进了屋子,四娘坐在上首,看着底下站着的两人道:“你们叫什么名字。”
“请小姐赐名。”
在她们来的时候,牙婆就有说过,她们进了主家,以前的名字都不能用了,主家那边会从新给她们起名字,只是她们没有想到四小姐会问她们以前的名字。
四娘可不是土生土长的古人,又怎会知道那么多。
边上的九儿这时想起了她刚来府上的时候,那个时候的小姐小小的,比她大不了多少,她全身上下都是脏兮兮的,小姐也不嫌她,走到她身边看着她甜甜的说道:“你以后就叫九儿,是不是好好听,这可是我第一次给人起名字哦。”到现在她都还记得。
见两人都这样说了,四娘也不客气,想了想后,指着左边的女孩道:“你叫绿萝。”在指着右边的女孩道:“你叫绿意。”
两人连忙下跪,“谢小姐赐名。”
“好了,你们以后在这个院子里,要做什么事,九儿跟喜翠会跟你们两说,你们都下去吧,我在书房的时候,你们没事不要到书房里去。”
几人齐声,“是,小姐。”
这边进了书房,九儿知道,小姐这是又要开始写话本子了,就没有去打扰。
带着两个小丫鬟到了院子里,九儿看着两人,想学学听风听音她们那样,在三小姐的院子里架子拿得足足的,可是憋了半天,一个字都说不出来。算了,看来她不是那块料。
“你们跟着我一起去库房那边,把你们的东西先领回来,再收拾收拾,今天就先不用干活,我叫九儿,你们以后叫我九儿就成。”
“九儿姐姐,我们两人都是刚来,还有好多不懂的地方,以后还请九儿姐姐多教教我们。”
这一声九儿姐姐,把九儿叫得那叫一个舒坦,尽管她的年纪比两人还要小上一岁。
“小姐这里,可是整个府上最好当差的地方,你们两个只要好好干,小姐是绝对亏待不了你们的。”
两人听了九儿的话,心算落下了一半。
“趁着现在别的院子人还没有去,我们赶紧过去,要不然等一会,还不知要等到什么时候。”
九儿想的没有错,她们这边人少事不多,等她们从库房那边出来,三小姐跟五小姐院里的人都到了,看着两方的阵势,怕是又一场官司,九儿赶紧带着两人,麻溜的走了,以免待会被波及。
先前在绵城的时候,四娘让九儿去跟墨斋的人说,以后生意怕是做不成了,没想到墨斋的掌柜听后笑了。
“小七有所不知,我们东家在京城那边也开了一家书斋,名字一样就叫墨斋,那墨斋在京城也好打听,我跟东家说一声,让他跟那边铺子的掌柜打个招呼,你以后直接把书送到那里就成,到了那边跟在这里一样。”
墨斋的掌柜是个人精,九儿这一说,在联想到过几日就要去京城的秦家三房,对四娘的身份就有了底,八成是秦家三房的小姐,就是不知是哪一位。
四娘这边倒没想过要一直瞒下去,只是墨斋那边不问,她就没说。
九儿听完心下高兴的不行,可她做不了小姐的主,还是先回府问过自家小姐后,这才去回了那掌柜的话。
第三十章 宴会
秦府这边搬到京城,三夫人这边理了半个多月,才算是把府里的事情理顺。
而那边,从绵城过来的一批下人到了,三娘这边看着中意的,挑了八个。五娘知道后气得不行,要是早知道这样,那天她就少挑两个,这外面买来的,用起来就是没有家生子顺手。可现在说什么都晚了,她又不可能把人都退回去,这要是一个不好,她刚来京城名声就没了。
这半个月可以说是四娘进了京后,过得最自在的半个月。三娘跟五娘这边,都在忙着记京城里那些个权贵家的关系网,三夫人那边也忙,老夫人又病了,她这边可以说是没有人管她,吃得又好,不说别人,就连新来的绿萝跟绿意两人,都没有想到到了四小姐这边,过的日子这么好,这比起那些个小户家的小姐都不差什么,四小姐更是个好脾气的,她们到了这些天,都没有见四小姐发过火,九儿跟喜翠两人也很好相处。
半个月后,府里收拾得差不多了,老夫人那边身子也好了,三夫人那边就想着,她们这边刚来京城,京里好些个人家都不知道她们,是不是要办个宴会。
晚上三老爷回来后,就把这事跟三老爷说了,三老爷一听,觉得夫人想的不错,他们一家刚到京城,都不太熟悉京中的这些人家,办个宴会也好熟悉一下,只是这名单他得好好想想。
三老爷这次到了京城任职户部侍郎,就感觉户部尚书张大人对他的态度跟以前大不一样,虽说以前他有意两家结亲,张大人没有说过拒绝的话,可他只是抱了五成的希望,这事成不成还不好说。可是现在,他这边刚进京没几天,张大人那边就主动提及了婚事,这让他很是想不通。
秦三老爷这边又哪里知道,这次他能调到京城,可不只是运气。
北朝皇帝今年四十多岁,底下几个皇子也大了,全都有了自己的小心思。这次户部侍郎的位置空下来,太子跟二皇子那边都想让自己的人去户部,皇上又怎会不知,所以两边的人他都没有选,而是选了中立的秦威。
要说秦威的名字能到得了皇帝的跟前,张大人这边可不相信他在朝中没有人,而且看起来那人的份量不轻,要知道,虽然只是一个名字,但他们这些个在京城多年的官员都知道,那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张大人这边也是看中了秦威身后的人,要不然他也不会把自己的小女儿,嫁给一个只是秀才的秦奇。像秦奇这样十五六岁做秀才的,在别的地方少见,但在京城这样的地方,那是一抓一大把,没什么稀奇。
这边三夫人打算宴请,她这边又刚来京里,什么都不了解,就只好去请教张尚书的夫人季氏,在怎么说现在两家私底下都说好了,过了年就下订,以后早晚都是亲家,此时相求,那边应该不会推脱。
想到这里,三夫人这边就派了柳嬷嬷去张府送拜贴,以表示她的诚意。
过了一个多时辰,柳嬷嬷回府后一刻都不敢耽搁,就来回三夫人的话。
“夫人,老奴今天过去的时候没有见到张夫人,倒是见到了她身边的嬷嬷,说是明天张夫人没有空,让夫人您后天过去。”
三夫人心想,后天就后天,反正她这边日子都还没有定下,老爷那边要宴请的名单还没有送过来,也不急在这一时。
柳嬷嬷这边,说实话,她今天过去,那张夫人身边的婆子对她那是横眉冷对,可这些她可不敢在夫人面前说,这门亲事不仅是老爷,就是夫人都很是满意,要是听了她的话让夫人心里有什么想法,以后这亲事不成,她怕夫人怪到她的头上,就只好装做不知道。
四娘这边听说了府里要办宴会,就只是听了一耳朵,以前在绵城这样的事轮不到她,现在估计也一样,她这边倒是不用准备,到了那一天,自会有下人来跟她说让她不要出门。
可这次四娘想错了,三娘那边怎么可能忘了她,她可是想着让四娘跟着她一起,好发挥她绿叶的作用。
中午的时候,三夫人那边就派了人过来。此时的四娘正在书房里写话本子,正是写到了最关键的时候,九儿一进门,就把她的思路打断了。
“小姐,三夫人那边派人过来,说是请的绣娘到了,让你过去一趟。”
“九儿,府里这是到了做冬衣的时候?”
“还没有吧,按往年的话,还差小半个月。”
“那这又是做的什么衣服?”不管了,反正有新衣服穿,又不用她花钱,不穿白不穿。
等主仆两人到的时候,那边三娘跟五娘都已经量得差不多了,就只剩下她一个。
“四丫头,你这架子真够大的,我人派出去这么久了,你这个时候才过来。”
“母亲,我跟九儿一路上就差跑过来了,实在是没有办法,我那院子离母亲这里实在是太远了。”
三夫人看着一边的绣娘,这些都是外面的人,她可不想让外面的人看了她们府上的笑话,索性就没再揪着不放。
“好了,过段时间府上要宴请,我从外面请了绣娘过来给你们每人做两身衣服。”
四娘上前伸直胳膊,让绣娘给她量尺寸,等量好后见这边没有她什么事,行了礼后就回了院子。
一回到院子就跟九儿聊起了宴会的事。以前她不在意,是想着这样的事没有她什么事,可现在看三夫人的样子,是想让她也去,那她可得好好想想,现在可不同在绵城,她以后说亲的人家可能就在这些人当中,她不想嫁是一回事,可在这秦府她住着也不舒服,这人要是选得好,她这边一过去说不定就是当家做主的了,可比在这秦府好太多。
“九儿,你这几天好好的打探一下,到了那天来的都是些什么人。”
“小姐,你放心好了,就算小姐不说,奴婢都会去打听的,说不定以后小姐要嫁的就是这当中的一家,奴婢可得好好的打听,看看哪家的人品不错。”
“你这小丫头,才多大点,知道的还不少。”
“那是,要是以后的姑爷对小姐好,奴婢也能跟着沾不少光。”九儿在一旁笑着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