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往事不咎
二月,春雨淅淅沥沥的下,长乐山云雾缭绕,宛若仙山。
王元儿一大早就爬起来上山去砍柴木,背着重重的一捆柴木到家时,二妹王春儿已经做好了早朝,做早朝时,还在灶上放了锅热了一锅热水。
“大姐,用热水洗把脸再吃早朝吧。”王春儿体贴的用木盆兑了温水拿了汗巾。
“哎。”王元儿接过来,双手撩水泼脸,温热的水让她冰凉的脸都红润起来,用汗巾擦干后,看向东厢的门,问:“小宝他们还没醒呢?”
“清儿起了,二梅两兄妹来叫她去山边那摘木耳,她拿了两个包子就去了。”王春儿柔声回话。
今年惊蛰早,雷一响,雨水就多起来,万物复苏,山上跑的地上长的,都渐渐活跃起来。
所谓枯木逢春,春雨多,木头上的木耳和冬菇也就长起来了,每到这时候,村里的孩子都上山去采摘,晒干了留着吃也好卖也罢,总是一番出息。
“她是个呆不住的。”王元儿无奈地摇头。
东厢门吱呀一声,小幺妹兰儿揉着眼睛站在门边,叫:“大姐,二姐,小弟他醒了。”
王元儿听了忙扔了汗巾走过去,见小妹也没穿衣,又拉她进屋,一边叨:“倒春寒可寒着,你要穿了衣裳才能出去,知道不?”
倒春寒的日子连大人都受不了,更别说小孩,一旦着了风寒,可不是闹着玩的。
“哦。”兰儿乖巧的应了,自己取了衣服来穿上。
王元儿欣慰的抿抿唇,没娘的孩子,都没资格撒娇,都得学着长大。
哇哇!
小宝来敞开了喉咙哭,王元儿忙走过去,熟稔地替他穿衣,解了开裆裤子,小家伙拉了一身,又麻溜的清理,把尿布换了。
经了一个多月的当姐又当娘的日子,她如今已经很有经验和熟稔的料理一个娃儿了。
姐妹几个吃了早朝,又喂了小宝来米汤粥水,就由王春儿带着,王元儿则是出去寻工匠。
已经过了正月,家里的灶台她是要建起来的,不然总同二房那边共用一个也是麻烦。
除了灶台,她也要修建一下东屋这边的格局。
开春,码头上很多人在等活计,王元儿背着篓子,卖了好些鸡蛋香干,就找到了李树根。
李树根见了她,有些尴尬,下意识的避开,毕竟早前他因了宝来吃奶的事有隔阂,这会见了王元儿实在有些脸热。
“树根叔。”王元儿却是叫住他,李树根不得不停下来。
王元儿像是半点也没受前事影响,笑吟吟的道:“树根叔,我家里要修建灶台,还想搭个屋子,我知道你是这块的好手,能搭把手不?我出的价,你这边包工包料。”
李树根是个工匠,现在带着大儿子在做活计,也做得很是牢固,长乐镇的人要做什么工活都喜欢找他。
李树根愣了一下,随即道:“有啥不能的,我这就随你去看看?”
“那敢情好。”王元儿笑着点头。
李树根背了工具,跟着她走,又迟疑道:“元丫头,之前,宝来,你嫂子……”
“树根叔,往事不咎,我都懂的,你帮我把灶台搭稳了就好。”王元儿一脸大度。
“哎哎,你放心,叔必然给你搭得稳稳的。”李树根拍着胸脯应道。
第77章 腐乳做成
既是想着要自己开铺子做那卤水豆干的生意,王元儿便想着将自家的灶房修理得好点儿,又把灶房的那个屋子扩建大些,亮堂些,将来也有地儿可用。
要扩建,这肯定要请示过王老汉,恰好他也在家,王元儿将自己的想法说了,王老汉自然没有说不的理。
得了长辈的支持,王元儿便和李树根谈了价钱,就包给他们两父子做,三百个大钱,包工包料。
这搭建屋子,基本都用木头还有土砖,当然,大户人家里多是用青砖的,王元儿用不起,土砖也是尽够了的。
李树根也不知是愧疚还是啥的,拍着胸口说尽快给她建好。
谈拢了这茬事,送走了李树根,王元儿便将之前做好的豆腐乳拿了出来。
已经一月有余,想来这些豆腐乳也早就已经发好了,饶是知道会成,但搬到桌面时,王元儿心中仍有些忐忑。
毕竟前辈子距离这一世,像是经历了好长时间一样,前世做这豆腐乳,她还和秀娘一起呢。
小幺妹爬上春凳,双手撑着下巴,问:“大姐,这是那什么豆腐乳,都放好久了,能吃吗?”
在她的认知里,东西放得太久就不能吃了,而且,这又不是腊肉那些,是豆腐呢!
“能不能吃,打开就知道了!”王元儿捏了捏她的小鼻头。
解开那绑着坛子口的布绳,把敷在坛子盖上的布拿下来,一揭开那坛盖子,一股子特别的味道传了出来。
有些臭,有股子辛辣味,混杂在一起,就叫人不能接受。
“哎呀!”兰儿被那味儿一熏,捏着鼻子就跳下了春凳,大叫:“好臭,好臭。”
王元儿被逗得哈哈直笑。
“大姐,这真能吃?”王春儿也闻到了那股子味,走过来探头看了看,有些迟疑。
王元儿从橱柜上拿来碗筷,小心翼翼地从坛子里夹了一块豆腐乳出来。
还是小方块的豆腐乳,已被抹上了一层淡白黄色,飘着油光,沾着辣椒,看着勾人食欲。
挑开那薄薄的乳腐皮,那白色的腐乳质地极是细腻,王元儿用筷子头沾了点放嘴里轻轻尝着。
口感醇厚,风味独特,辣辣的很是开胃,和前辈子做的一样,由于水和豆腐的问题,那口感她吃着比前辈子的更要好些。
王春儿见她眉眼舒展,也用筷子沾了一点尝了,惊喜地道:“大姐,这豆腐竟然可以做成这样的,味道可真好,好新鲜呢!”
王元儿听了,高提着的心放了下来,这下好了,豆腐乳做成了,她也可以放开手脚大干一场了。
小兰儿见姐姐们都说那臭臭的东西好吃,不禁疑惑,直到她忐忑的尝了,才知道,还有东西闻着臭,吃着却香。
“这下好了,有这豆腐乳,咱们没菜也能下饭了。”王春儿笑眯眯的。
王元儿笑道:“不但可以下饭,这豆腐乳还能做许多菜的佐料,调味是一流的,今晚咱们就尝尝鲜。”
只有自己尝了鲜,才能更好更有把握的推介出去,接下来,她真要好好规划一二了。
第78章 就你护食
傍晚做晚朝的时候,王元儿就试验开了,按着前世她和秀娘所做过的菜系,先做了一道腐**肉让姐妹几个尝鲜。
在寻常农户人家里,没有几个不爱吃肉的,尤其那只沾了一点儿瘦肉的五花大肥肉,往往是庄稼人的最爱。
王元儿家也不例外,往常做五花肉,都是爆炒了,要么是放上一些素菜去混搭着,这样也能省点肉。
这晚,她却在灶房里捣弄了整一个时辰,做了个腐乳肉。
肉是下晌的时候王元儿去张屠户那里买的,这一个多月来,因为守孝,除了元宵包了饺子,王元儿几姐妹都没怎么沾肉荤,嘴里都快淡出鸟来了,这才去买了一刀肉来。
这腐乳肉做起来说麻烦也不算麻烦,先把肉洗干净了,放在水里煮到七八分熟筷子都能戳透的样子,然后晾放凉了,用刀在皮上划了一道道格。
一道菜论味道如何,其实还是在作料上,这调料调得好,再一控火候,不愁味道不好。
所以,这腐乳肉的料汁是最最打紧的。
王元儿将做肉的料头比如葱姜,糖酒酱油,又放了一两块桂皮,再淋上腐乳汁没过肉,慢慢的炖,不用多久,那香味就蔓延了整个灶房。
“哟,这是什么香味?”张氏拿着一盆菜进了灶房,吸着鼻子闻了闻,一手就要去揭那锅盖。
王元儿压着她的手,道:“二婶,我这菜还没烧好,不能揭。”
张氏撇了撇嘴,横了她一眼,嘴里嘀咕着:“就你护食。”说罢哼了一声,走到一边砰砰砰砰的做起饭来。
王元儿也不接话,只专心的控着火。
张氏等了许久,也不见她空出锅来,便道:“哎,你这菜是要把灶房里的柴都烧光了才好不成?你阿爷阿奶可都要等着用晚朝呢!”
这是嫌弃她占用灶房的时间太长了。
王元儿心想,共用一个灶房就是麻烦,不过幸好,树根树都开始赶工了,想来没几天,就能有大房的灶房。
她想着时间也差不多了,便揭了锅盖,用筷子戳了戳那肉,已然酥烂了,不由勾唇。
“呀,这肉做得可香,元丫头,让二婶尝尝味?”张氏早就在一旁候着了,见了舔着唇谄笑:“可别忘了你阿爷阿奶哟。”
王元儿淡淡的道:“阿爷阿奶那份自然是有的。”
话毕,她将肉翻翻,将皮倒下,再煮了一会才捞在大碗里,然后将那肉汁在锅里炒浓收汁,将其淋在大碗里的肉上,这才算做成了。
按着往常一样,她送了一碗去正屋,至于阿爷阿奶怎么分,那也是他们那边的事了。
而东屋这边,王元儿还是供奉了爹娘的牌位,几姐妹才一起吃晚朝,这腐乳肉一上桌,人人都流了口水,一尝,都竖起了大拇指。
王清儿那是个吃货,直接用腐乳汁拌了饭,就吃了两大碗的米饭。
“这下,便是没肉,这饭也吃得下去了!”她笑嘻嘻的道。
王元儿放下心来,豆腐乳,就是要这样的效果。
第79章 开张大吉
做出了豆腐乳,王元儿迫不及待的就挑去集市卖了。
大清早,集市上已经聚了好多小贩,王元儿挑着前一晚做好的卤蛋香干加上新的豆腐乳,一颤一颤的走来,身边跟了个王清儿。
“元儿大丫头,两姐妹这么早就来卖卤蛋了?”有人朝她打招呼。
“是呢,大婶子,今儿还有新鲜货要卖。”王元儿笑眯眯的回。
“哦?有啥新鲜货?”那婶子闻言停了下来,臂间挎了个篮子,里头放着些肉以及山货。
“婶子,绝对是好东西呢,别说全长乐镇,满天下,就咱们一家有这好东西。”王清儿快嘴快舌的道:“今儿婶子是个脚头运好的,第一个就要尝鲜了!”
好话谁都喜欢听,那婶子听了王清儿的话,咯咯咯的笑起来:“你这丫头,大清早就往嘴里灌了蜜儿么?成,就看看是啥好东西?”
王元儿已经把挑子放了下来,今天和往日不同,她带了一块木板,又带了一个小碗,还有筷子,都洗刷得特别干净。
将小凳子一摆,又将那木板往上一搁,就成了一张简易的小桌,她又从坛子里小心的夹出一块豆腐乳放在瓷碗里,这东西就都露在人的眼前了。
豆腐乳的味浓,那婶子一闻就哎呦一声后退一步,王清儿咯咯地娇笑,拉着她道:“婶子莫嫌,这豆腐乳一开始闻着不咋的,但闻惯了却是香得很,吃着更是味道一流。”
“豆腐乳?”
王元儿笑着接过话头:“是用豆腐做成的,不管是下饭还是做佐料煮菜调味,都是极好的。”说着,用筷子头挑了一点递过去:“婶子你尝尝?”
那婶子有些迟疑,但看着姐妹俩的眼神,还是接了过来,一副壮士断腕的样子眯着眼一尝。
咦!
半晌,她睁开眼,问:“咸了!”
王元儿一笑:“就得要这么咸才能下饭呢,农户人家,没好菜的时候,用盐水泡了饭下肚子也是常有的。这豆腐乳,就是用来下饭的,一点点,包管就能吃上两碗饭。”
“好像是这个理,是挺香的,还能做菜?”那婶子来了兴致。
王元儿忙的点头应是,又列举了几个菜的做法,那婶子笑道:“说得这么神乎,行,咋卖?”
“一文钱一块。”王清儿举了手指头。
“这么小块,一文钱啊?比包子都贵呢!”那婶子皱了眉,包子才两文钱一个。
“不贵了,成本贵呢,这可是下饭的好料了。”王元儿笑着回话,一文钱的定价她是算了又算,才得出来的价,已经是薄利了。
“那就先来五块吧。”
“好嘞。”王元儿麻溜的翻出油纸袋子,一边装袋,一边交代:“婶子,我这豆腐乳本打算着是连坛子卖的,也没准备小坛子,只能用油纸袋暂时装着了。下回您来买,要么就连坛买,要么就带着碗来装喽,这回家了,你可得快快的放在碗里,不然这腐乳汁可要漏掉了。”
“是咧,婶子,这汁拌饭连我都要吃三大碗饭呢!”王清儿一边接过那婶子塞过来的钱一边笑着接话。
那婶子笑着应了,姐妹俩看着手里的几个铜板,都露出笑容来,第一单生意成了。
第80章 元儿算计
有了第一单的生意,第二笔第三笔是陆续有来,新鲜物大家都好奇,而且,这还是据称没菜也能下饭的好东西,这农家里,也不是人人都能吃得上下饭的好菜的,贫富悬殊,总有人家连盐都买不起,所以,就是买一块尝尝,一文钱花上也是值得的。
王元儿这头一遭做的豆腐乳并不算多,满打满算就只有三坛子,一坛子放上好几十块,托诸位乡亲的照顾,也卖得差不多了,剩了一坛子,她却是另有打算的。
所以,剩了不多的时候,她就要收摊子了,只是她这摊子刚刚围着的人多,显得闹乎,总是引人注目的,比如眼前这位。
“道是谁呢,原来是元丫头,这是做什么买卖呀?”穿着一身暗青色褙子,梳着矮髻,插着银簪的妇人探长脖子问。
王元儿一看,这人不是谁,乃是王敏儿的舅母,那在唐家做体面妈妈的周氏。
看到周氏,王元儿便想起已逝的梁氏,母亲虽然自己不够争气,但或多或少,都是因为自己的亲事才闹成那般,而那门亲事,就是周氏这边起的源头,故而,也不甚热情。
“就是些小吃食。”王元儿淡淡的回了一句。
周氏可没她想的那般多,她素来是个图小便宜的,早前王元儿卖卤蛋香干的时候,她也沾过小便宜,刚刚又听到是新鲜物,自然又起了贪意。
“什么好东西,可别少了舅母的份儿哟?”周氏的脖子伸得老长,鼻子一边耸动着问:“这味儿闻着怪香的。”
王清儿可没有王元儿的好脾气,见此把篓子盖一拍,刻薄地道:“你算个哪门子舅母,我舅母可在石龙镇呢,少在这攀亲认戚的。别说你想不要银子就来找便宜,便是你给钱,也不想做你生意,走!”
她可恨极了周氏一家,恨透了!
“你这死丫头,嘴巴是刀子做的不成?有你这么和长辈说话儿的吗?”周氏沉下脸来:“真是没家教。”
“你……”
王清儿气得就要和她吵,王元儿按住她,一脸淡漠地看着周氏,道:“舅母,我这东西自是好的,让你尝一尝也成,要是合得你意,再来寻我买呗?”
“大姐!”王清儿满目的不可置信。
王元儿递了一个稍安毋躁的眼神过去,自己则是拿了个油袋子小心包了几块腐乳,一边介绍这东西,末了又道:“眼看着再过个月头就是清明了,正是春笋出来的时候,这口里淡苦,用这腐乳拌了笋丝吃,爽口得紧,不管是老人小孩,一准儿的喜欢。”
“嗯嗯,不是我说,清丫头你就该学着你大姐做人。”周氏接过袋子,一脸得意。
王清儿哼了一声别开头去。
王元儿似浑不在意地道:“舅母可要紧着些吃,这东西一时半刻做不来,你要是拿去全做了好菜给府里头的老太太和太太讨赏头,再来讨我一时半刻也是没有的哟,别说我没有,全天下都没有。”
周氏听了眼珠子一转,若有所思,嘴里应着快步走了,压根没看到王元儿嘴角的嘲讽和算计。
第81章 姐妹置气
王清儿一路气呼呼的回到家中,关上门,拉过被子蒙着头,一句话都不和王元儿说。
王春儿正背着小宝来来回走动哄他睡,见此有些奇怪,看向跟在后头的大姐,问:“谁惹她了?”
“我!”王元儿笑笑,放了担子,进了房,王春儿不放心,想了想,也跟了进去。
进得房里,就听见被头里传来一阵压抑沉闷的哭声,那是王清儿躲在里头哭呢。
坐在床边,王元儿去扯她的被子,被她扯了回去。
“还在生气呢?还哭上了。”王元儿有些无奈的开口。
王清儿翻个身,背对着她,不作声。
“你气大姐不分是非对错,还是气大姐认仇作亲?”王元儿幽幽的说了一句。
王清儿猛地掀开被子转过来坐起,道:“大姐,你难道忘了,娘是怎么死的?都是周氏那家子不安好心才惹的祸事,娘气不过才有那样的惨剧,说白了,娘就是被周家害死的,你难道忘了?你莫不是忘了她家的儿子咋说咱们小弟的?娘才死了多久,你就忘了?还叫她舅母,还给她豆腐乳?呸!”
话说完,她又背过身去,倔强地抹了一把眼泪。
王春儿听得愣愣,却也大致猜到了是啥回事,看了大姐一眼,见她神色黯然,便道:“三妹,你怎么和大姐说话的,她定然是有她的意思在,咋就和大姐置气呢!”
“能有啥意思,就是怂,就是孬!”王清儿不听。
“清儿!”
“由她去!”王元儿截住王春儿的话,道:“就当我怂,就当我孬吧,可爹娘都去了,再恨,他们还能从复生不成?他们去了,咱们几姐弟,要不要吃饭,要不要活下去?”
哭声一顿。
“我何尝不知道娘的死,有周家作的崇,可这样的事,谁家没有,这世道,谁不是这么算计过来的?只怪咱们运道不好,怪娘看不开,怪我,要不是因为我,哪有所谓的亲事?”王元儿有些颓搪。
王春儿忙道:“大姐,快别这么说,这哪能怪你呢?”又一拍王清儿的肩:“还不跟大姐道歉?”
王清儿没理,哭声却变成了哽咽。
“不该发生的,都发生了,事已至此,还追究那些又有何用?有那等子心,还不如把日子过好了,这才慰爹娘的在天之灵。”王元儿抿着唇,面上满是坚毅。
“那与她有什么事?她这是白占咱便宜。”王清儿终是问了一句。
“傻丫头,几块豆腐乳,能值多少个铜板?这点子便宜让她占了,却能为咱赚来大钱,白给她吃了又值多少钱?”王元儿冷笑:“你当我傻,真的不知好歹,白叫她一声舅母?我不过是利用她罢了!”
“大姐的意思是?”王春儿生性单纯,有些不明白了。
“你们说,以周氏那爱冒尖的性子,得了这最新鲜的物儿,会不会拿去唐家那些太太跟前献宝?”王元儿看向窗外,声音平淡:“我哪会看得上她,不过是看上她身后的唐家罢了!”
第82章 利用周氏
豆腐乳王元儿今天才推出,观目前整个天下,也就只有她家才能做出来,算是独门生意了。
周氏这人的性子她也知道,爱图小便宜,爱冒尖儿。这大户人家里,哪里没有些争争斗斗的,她在唐家当妈妈,若得了豆腐乳这样的新鲜物,怎会不献宝?
更别说,里头还有王元儿的特别‘提点’。
如今都开春了,雨水多,春笋这个时候正是当时,用豆腐乳拌了做笋丝,那也是极开胃的,开春天气,有些时候也是闷闷沉沉的,唐府里有老太君等大人物,周氏若是做了开胃菜呈上,哪会不得赏?又哪会不想一直有赏?
这谁都爱尝鲜,想吃,不管是唐府的其他人还是周氏,都只会找到她这边来。
而唐府那么大的一个府第,养着丫头小厮,开支大,若是找上来,那就是一宗大生意。
仇恨什么的,能吃饱肚子吗?她知道恨,可是她更需要担起长女长姐的职责,她需要更多的银子养活他们。
所以,给周氏几块豆腐乳算得了什么,若真能带来天大的好处,她能给她一坛子。
听了王元儿的解释,春儿和清儿才反应过来,原来如此。
王春儿瞪了清儿一眼,瞧你办的什么事?
王清儿有些面红,呐呐道:“可以直接找到唐府去啊。”
“唐府,不是咱能进就进的。况且,有这么个直径,咱为何偏要去走弯路?”王元儿摇着头道:“清儿,大姐知道好歹,可是这日子你也瞧得见,分家是分家了,可这家当能有多少?你们一个个的大了,小弟又还小,将来嫁娶什么的,哪些不要银子?”
“大姐!”王春儿有些羞赧。
“大姐也没有多余的想法,就是想咱们的日子过得好一些,将来你们也能风风光光的带着厚厚的嫁妆嫁个好人家,小弟有成,如此我也对得住爹娘。至于什么仇什么怨的,大姐不想去深究和找不自在,只想咱们能活得自在,你当大姐冷漠也罢无情也好,我就想要赚多点银子,能利用的就利用了。”王元儿说完,拍了拍她的肩膀:“你要气大姐,大姐也不怪你,只是莫气坏了身子才好。”说罢走了出去。
王元儿张嘴想叫,却又觉得有什么堵住了喉咙似的说不出一个字来。
王春儿见此就嗔怪道:“你这爆性子,牛脾性,大姐是什么人你还不知道?她做什么,肯定都有她的道理。这些日子,大姐当姐当爹当娘的,那么辛苦,你难道不知道?还和她置气,我看你这回怎么收场!”
王清儿懊恼地挠了一把头发,颓丧地道:“我,我脑子又不见得有多少弯弯道道,哪会就马上知道大姐的想法。”
“如今你知道了,还不去和大姐道歉?”王春儿叹了口气:“爹娘都没了,小妹不知事,小弟还在吃奶,大姐是主心骨够累的了,咱们姐妹要多扶持体谅才是,万不能动辄就置气了。”
“我晓得了!”
王清儿追了出去,乞皮赖脸的拉着王元儿又逗又哄的,逗得她笑了,姐妹俩算是重归于好,此事后,几个小的对自家大姐更为信服不提。
第83章 定下计划
晚上,待几个小的都睡下了,王元儿自己则坐在桌边就着昏黄的灯火写写画画,夜深人静,正是把脑袋都放空想事的好时候。
如今豆腐乳一推出,想来大家都尝到了滋味都会知道这是个好东西,又能下饭,又能做佐料,怎么都是好的,肯定会再找到她来买。
知道的人多了,自然就会供不应求,接下来她就是要大批量制作豆腐乳了,如今天气渐渐的回温,想来很快就会发酵了,唯一麻烦的是,下雨的话就没法晒豆腐。
她撇开这个,先制订了流程。
但凡做生意,都要讲究成本,她做豆腐乳,最主要的材料就是豆腐了,其它调料倒是还好。
第一次做的豆腐乳,她从白家那边买来豆腐,一块豆腐得要四五文钱,这便拉高了点成本,可若是自己做呢?
王元儿咬着笔头,仔细思考这个可能性。
做豆腐,倒不是有多麻烦,只是三百六十五行,行行出状元,端看这长乐镇,好多人家都会做豆腐,但就是没有白家做得好和嫩滑,跟玉儿似的,味道也好吃。
王元儿也曾看过人家做豆腐,大概也知道那流程,豆腐做好了,还有豆渣,还能买几只鸡或者小猪崽然后用豆渣养着,也不浪费。
越想,王元儿越觉得这个可行,刷刷几下,就添上了这一点,决定明儿就试试自个儿做豆腐。
定好了这点,又把思路看向了装豆腐乳的坛子。
今儿卖豆腐她就发现了一个大问题存在,就是装豆腐乳,用油纸袋装着却不是个事,也不好回回总叫人拿了碗来一块块的卖,要是她一坛坛的卖,不是方便又得体?
整一小坛子的卖出去,既干净清爽,又简单方便,那些小坛子卖出去,没坏的还能低价回收,又能循环使用了,不用回回花大钱用新坛,这不又摊薄了成本。
“要用这么多坛子,就不能只去杂货店买了,得去专门烤瓷坛的铺子定做才行,这成本才会低。”王元儿自言自语的说了一句。
敲定了大制作的流程和需要的物事,接下来就是买卖了。
前辈子,做豆腐的那家怎么就把生意做得那么大,就是往外销,所以她的目光也不能短浅。
她所在只是一个镇子,但有许多小贩,她还能比单卖便宜些批给小贩货郎,他们穿街过巷的买卖,自然会越来越多的人知道豆腐乳这东西,他们家的生意才会越做越大。
生意做大了,就不是只自家能做的了,要扩大地方,要开铺子作坊,那才像样。
而这豆腐乳除了卖给乡里乡亲的,酒楼饭馆子也是要的,这可以做调料的好东西呢,到了夏天,做羊肉锅炉子,那味道可是一等一的好。
王元儿看向旁边剩下的一坛子豆腐乳,抿了抿唇,这还要去饭馆子走走了。
执着毛笔在纸上刷刷的落下,一下子就洋洋洒洒的一大篇,身后传来一阵悉索声。
“大姐,还不睡呢?”王春儿的声音有些迷蒙问。
“哎,这就睡了。”忙了一天,王元儿也是累了,打了个呵欠,仔细收好纸张,这才吹了灯歇下。
第84章 商议合作
豆腐,制作流程其实很是简单,可真要做好,却是要技巧的,而王元儿怎么也没想到,自己做出来的豆腐会是这么的……
难看!
“这豆腐,看起来好难吃。”王清儿小心的看了一眼自家大姐,诺诺的说了一句。
王春儿则是有些担忧,怕王元儿心情不好,便安慰道:“兴许是头一回做,所谓熟能生巧,多做几回,也就做得好了!”
王元儿摇摇头,将手中满是渣和豆窟窿的豆腐扔下,自嘲一笑道:“是我高估自己了!”
所谓三百六十五行,行行出状元,白家能称豆腐一绝,自是有人家的道理在,肯定是有什么秘法做的。就和她家的卤蛋香干一样,也不是谁都能做得这般好。
都说隔行如隔山,兴许就是这个道理,各家都有各家的秘方。
“其实豆腐乳反正要发酵的,这样的也能做豆腐乳吧?”王清儿看着那一排豆腐问。
“倒不是不可以做,但这口感定是比不上之前的,咱们要想做好这生意,从一开始就要做好了,那才能快快奠定基础的。”王元儿摇摇头。
做自然是能做,但本身豆腐就不好吃,做出来的豆腐乳口感自然也会差上一截。
“那怎么办?”王清儿挖了一点豆腐放在口里含着,说道:“还是向白家买呗。”
王元儿抿抿唇,目前看就只能这样了,只是白家的豆腐一块就要五文钱,成本可要拉高不少,若是能便宜些,那倒也不是不能接受!
咦,既然她都能想到以后便宜批出去给小贩,那么她是不是也可以和白家谈一门生意,由白家向她提供豆腐呢?
长期合作,这价格肯定得要低些的,成本也就不用那么高了。而白家,总不会连银子都不赚吧?这般大批量给她,怎么算下来都要比穿街过巷一块块的卖要强。
王元儿越发觉得这个可行,这般想好,便吩咐姐妹几个看家,她则去白家瞧瞧。
白家就在镇东头,自己盖的屋子,门前就搭了个棚子卖豆腐,平素,那白家嫂子也挑挑子穿街过巷的卖。
来到白家前,是白家的二闺女白梅在看档口,和清儿一般大,王元儿打了个招呼,问:“你家阿爷呢?”
“我阿爷在做豆腐呢,王家大姐你有啥子事?”白梅笑嘻嘻的问。
“我有想和你阿爷谈谈买豆腐的事儿,也不知他得空不?”王元儿笑着禀明来意。
“那你等等,我去叫我阿爷。”白梅一溜烟的跑了进去,很快就让王元儿进屋去坐,并给她端了一碗甜豆花。
果然都是做生意的人精,这人情也是做得好好的,王元儿一笑。
进了白家院子,就闻到浓浓的豆香,白老汉正从灶房里走出来,见了王元儿很是有些意外:“梅儿那丫头说你要买豆腐,在外边让她包给你就成,却说要找我?”
王元儿笑道:“白大爷,我来你家买豆腐,可不是买几块的,而是想长长久久的跟你家买豆腐,还是买大量的,就是不知道,大爷你能不能便宜些儿?”
第85章 商议合作(二)
从白家出来,王元儿心情舒畅,不出她所料,听的她要长期跟白家买大量的豆腐,白大爷几乎没考虑就应下了,两人商定豆腐论板算,豆渣王元儿也每月要上一袋。
虽然不比自己亲手做豆腐那般成本低,但到底少了许多麻烦,也保证能随时用上豆腐,而她们也能腾出更多的人手干其它事儿,就不用忙得两眼发昏了。
定下了此事,王元儿的心头大石算是落在实处,如今就还剩装豆腐乳的坛子了。
长乐镇并没有专门做窑瓷的作坊或者铺子,而一般人家用以腌酸菜酸笋儿泡菜等的坛子,都是去杂货铺买的。
所以要直接购买省点差价,就得去京城里,而京城的脚程,少说也要两三个时辰,一来一回的,也是麻烦。
可为了节省成本,再麻烦也是要跑上一趟了。
王元儿先是去了杂货铺子,找到郑大掌柜说了来意,一边的郑大娘子听了就问:“咱们铺子啥没有?犯得着要去京城?你要坛子,咱们也能给你批来。”
“是啊,元姐儿,京城可大了,我就是告诉你了,只怕你也在绕晕。”郑大掌柜点头附和。
王元儿有些不好意思,总不好明了说贵吧,只讪笑道:“不是我不想帮衬郑大叔你们家铺子,只是,小本生意,总想着能省就省。”
郑大掌柜沉吟片刻,就道:“元姐儿,这样,你要甭去京城了,这样的坛子你要多少个你说个数,叔给你弄来,每个坛子就赚你个路费可行?”
郑大娘子听了刚想要出声儿,郑大掌柜一摆手,她就站在了一边。
王元儿一抿唇,迟疑道:“这样,会不会麻烦你了?”
“左右京城我也是要跑的,以后你生意做好了,别忘了提携叔就成。”郑大掌柜爽朗一笑。
王元儿仔细想想,便道:“也成,这坛子我肯定是常要的,我就托给大叔了,大叔能拿下多少价回来,比之前那几个坛子再少些银子就好。”
银子自己一个人是赚不完的,分一点出去,还能起着连带捆绑作用,如此,也拉近乡里乡亲的人情,也未尝不是好事,了不起就少点儿利润了。
“好!”
两方就这么说定,王元儿又马上下了单子要多少尺寸的坛子,她一走,郑大娘子就叨开了。
“当家的你这是啥意思?只赚个路费,还不够咱一家子嚼用呢,我知你是善心,只是也要看着碗吃饭是不?”
“女人就是头发长见识短,目光也不知放得远点。”郑大掌柜瞥她一眼,道:“你看看,这长乐镇,哪家闺女比这元丫头她们几个困难?爹丧娘死,她都还能做开那卤蛋,现在又有那豆腐乳,眼看着是要做大生意了,你说,以后她造化会小?”
郑大娘子哑然。
“我看啊,元丫头造化大着呐,咱们现在不拉近点关系,还等啥时候?你刚不也听到了,这些个坛子,只要卖给她是低价,我再跟京里头的烧瓷铺子谈价,中间那个差价一落,还能少了不成?”郑大掌柜一脸莫测的道。
第86章 谈个买卖
日子过得飞快,转眼三月,王元儿一边紧锣密鼓的做新的豆腐乳,一边将目光投向了镇子里最大的酒楼,汇丰园酒楼。
汇丰园建在镇子的最中心位置,足有三层楼,飞檐走壁,青砖黛瓦,极是气派,听说这是京里某个大户人家里头的产业,所以那里头的掌柜都是人精,眼睛只差没长在额头上。
而汇丰园也当得起长乐镇第一楼的名声,菜品是一等一的好味道令人所赞誉,据说最贵的一桌酒席就要八两银子,还得提前预订才能吃到。
王元儿来到汇丰园的时候,已是快到晌午时候,汇丰园的店小二肩上搭着布巾,正在门口热情的招呼着客人。
“客官,几位?里边请。”
“哎哟,吴三爷,您又来了,快快请。”
“二号桌,东坡肉一份,炒素菜一份。”
类似这样的话,不绝于耳,王元儿抬头看了一眼,汇丰园三个字在沉黑的匾木上,尤其的显眼,拍了拍身侧的包袱,她抬腿上前。
“姑娘好,几位呀?”一个年轻的小二笑眯眯的迎上来。
王元儿有些紧张,这还是她头一回的进这么高档的地方呢,听得他问,便有些羞赧,目光投向堂内的柜台,道:“我,我找你们的掌柜。”
那小二愣了一下,旋即笑开:“好嘞,姑娘这边请。”
王元儿随着他进了内堂,一楼是大堂,十分的开阔,摆了十数张桌子,已是坐了大半了,人声鼎沸,十分的热闹。
“姑娘你等等,我们掌柜的正在招呼客人。”小二送上一壶茶水来道。
“哎!”王元儿连忙站起来谢了,心里暗叹,这汇丰园的生意难怪做得这么好,不管她是来做什么的,小二的态度都是极好的。
想到这,她又看了一眼桌子上用蓝布包着的坛子,嘴角也有了些笑意,想来这一趟应该不会白走才是。
连喝了两壶茶水,王元儿的肚子都涨了,才看见汇丰园的掌柜姗姗而来。
“听说你要找我。”余掌柜上下打量了一眼跟前穿着素色布衣梳着辫子的姑娘,有些奇怪。
王元儿站起来,双手交握,深呼吸一口气,笑道:“是的,我姓王,今儿来,是想和掌柜的谈门买卖的。”
“买卖?”余掌柜一挑眉,看了她身上的布衣一眼,笑道:“王姑娘,我汇丰园的鸡鸭鱼肉和素菜山货都是自家庄子产的,你不用来了。”
这是把王元儿当作要卖荤素食材的人了。
“掌柜的等等。”王元儿叫住他,一手飞快地打开布结,将那小坛子露出来,急道:“我并不是要卖这个,我是卖酱料的。”
余掌柜重新看向她。
“这个,是我家自制的调料,豆腐乳,不管是干吃下饭,还是做菜调味,炒空心菜,做腐乳肉,冬天做羊窝子等等,味道都是一等的。”王元儿将手中的坛子送过去,道:“这是我孝敬掌柜的诚意,你若不信,可叫厨子做了吃,一试便知。”
余掌柜接过来,打开那盖子,一股子特别的味传了出来,正欲说什么,有个小二跑过来道:“掌柜的,快到天字雅间吧,那位爷正在发脾气呢!”
第87章 亲自下厨
余掌柜突然离开,王元儿又被晾在了一旁,好在,那坛子豆腐乳都被余掌柜的收下了。
想到这点,王元儿也不逗留,向小二告一声就走了。
出了汇丰园,她还在琢磨着,第二批豆腐乳出来的时候,是不是该向其它酒楼也送上一份?
“哎,前面那个姑娘,姑娘,等等。”
刚要转过长街角,王元儿就被人叫住了脚步,回头一看,却是汇丰园那个小二。
只见他气喘吁吁的跑上来,说道:“姑娘,我们掌柜的有请。”
“我?”王元儿一指自己,觉得很是奇怪。
未几,王元儿站在汇丰园的厨房里,有些哭笑不得。
原来,刚刚余掌柜被叫走,就是那什么雅间有个贵客在发脾气,说要尝些新鲜味儿云云。
余掌柜头痛不已,汇丰园这位爷也不是头一遭来吃的,这里头有什么他难道还不清楚?偏偏还得罪不得,不然,让自家三爷知道可不得了。
他正头痛,猛然看到小二捧着那个刚刚被自己塞在怀里的啥子豆腐乳走过,脑筋一闪,既然这王姑娘说的神乎,不如就用这玩意做一桌?
这么想着,才有了王元儿站在汇丰园的厨房的事儿。
王元儿看一眼偌大的厨房,食材什么的都摆放得井然有序,厨娘厨子也都穿得整齐干净的衣裳,刀板上也是十分干净。
“姑娘,你可要快些儿,我的客人可都等着呢。”余掌柜催促一声。
王元儿回过神来,捋起了袖子,这可是推销豆腐乳的好时机。
只是,要做什么,快又好呢?
空气中,传来一股子膻味儿,是那种牛羊独特的膻味,王元儿脑中灵光一闪。
“这可是焖着羊肉?”王元儿看向余掌柜。
余掌柜嗅了嗅,则是看向了站在一旁的厨子,他点点头。
王元儿虽然不曾来过汇丰园,但也知道,这里的焖羊肉可是一绝。
她也不客气,直接让人取了锅子,以萝卜垫底,将那焖好的羊肉捞了一些铺在萝卜面上,又加了清汤放在炉子上煮着。
众人不明所以,难道就这样,王元儿却没解释,而是将她带来的豆腐乳打开,夹出几块豆腐放在碗里,加了点油,直接用筷子打烂,很快就成一碗稀稀的豆腐乳酱了。
她又横扫一眼厨房,双眼一亮。
现在才三月头,这里竟然有无心菜,太好了。
要说豆腐乳和什么青菜最配,非无心菜莫属了,她吩咐灶娘帮着洗了一把无心菜,又拿了一只青椒切了丝,烧锅,下油,放菜,动作一气呵成。
等得那碟青嫩的椒丝腐乳炒无心菜和羊肉锅子送上去后,王元儿才开始给厨子解惑。
羊肉其实做的好也是不错,但配上腐乳酱吃,味道更为鲜美,有时候,菜做得好不好吃,酱汁也是显得很重要的。
相信这天下,谁也没有吃过用这什么豆腐乳酱配的羊肉吧?
那厨子又尝了一下用豆腐乳酱汁炒得无心菜,频频点头:“这豆腐乳新鲜,不错。”
王元儿一笑,心中却忐忑,也不知那位什么贵客吃得如何?
正胡思乱想着,小二喜滋滋的来报,那位客人打赏了,王元儿的心才真正放了下来。
第88章 小道消息
汇丰园跟王元儿订下了五大坛和十小坛的豆腐乳,这让王元儿喜不自禁。
汇丰园那是什么地方啊?长乐镇的第一楼,据说京里还有总店,它家生意向来源源不断的,几坛子豆腐乳算啥,估计不用多久,就会订新的了,这代表生意长做长有啊。
余掌柜到底是做生意的人精,迎来送往这么久,也知道吃第一个螃蟹,当知道王元儿只向他家提供了豆腐乳,心思就活跃开了,竟是要求王元儿只供他一家。
但是,王元儿历经两世为人,也不是当初那个傻乎乎的丫头了。自家生意是肯定要长做的,现在豆腐乳的局面还没没算完全打开,但不出多久肯定会被人所熟知,那时候,就不是她能控制的了。
毕竟一百三十六行,总是有竞争的,便是她这个豆腐乳,只怕也会慢慢有人知道怎么个做法。但看在他订了几坛子的豆腐乳,王元儿答应不往外推,但若生意找上来,她自然是来之不拒的。
她一番话,倒让余掌柜另眼相看起来,瞧着是个不怎么起眼的丫头,这做生意的手腕倒是有点魄力。
一宗算大的生意做成,王元儿开心得很,这余掌柜得了赏,心情好了,又让厨子的做了几个菜送让王元儿尝鲜,算是合作愉快了。
眼看着也是晌午了,王元儿干脆就在这汇丰园用午膳,但也没忘记家里的几个化骨龙,她自己夹起一些,大部分都打包起来,准备拿回家去。
汇丰园果真是第一楼,这味道杠杠的,王元儿一边扒着饭,一边想,而邻桌的小道消息,也落入耳中。
“听说这新来的李县令是个寒门士子,建和十一年中的进士,只因为性子耿直,当时得罪了同僚上峰,才被调到山西,如今才调到咱们县里当县令。”
“真是奇怪,你说好好的,怎么就从山西调到咱们这呢,这李贤是个什么来头?”
“什么来头,左右不是咱们能管的,过咱们的日子就是了,新官上任三把火,肯定是会有什么作为的,等着就是。”
王元儿咬着筷子,脑海中满是李贤这个名字,什么来头,别人不知,她却是知道的。
前辈子,五皇子登基为帝后,开恩科,调任山西县令李贤为广河县令,李贤在位期间,于长乐镇通漕运,设市舶司,使得长乐镇的地位水涨船高,地价更是一升再升。
而那市舶司,主管漕运商贸,长乐镇也成了几个重要的漕运码头之一,所以市舶司也是一个巨大的香饽饽,为在里头谋个位置争得头破血流的,毕竟,那可是个肥缺啊!
只是,这李贤到来,应该是五皇子登基以后才来,现在才三月,离新帝登基还有些日子呢,怎么李贤就调到这边当县令了?
莫非,这当中有什么变故不成?而那李贤,也就是五皇子的人?
王元儿想不通,干脆就不想了,反正这左右没她什么事,他们这一房,除了几个姑娘,小弟还在吃奶,要先谋什么,也是光看不能做的,不如那邻座的所说,只过好自己的日子便是了。
第89章 县令李贤
汇丰园,天字雅间,一个中年男人和一个年轻人正相对而坐,两人中间的桌子上,是一个冒着热气的火锅子。“不错,这什么豆腐乳不错。”年轻男人一边埋头疯吃,一边啧啧称赞,眼看对面的人慢斯条理的没怎么动筷,便催促道:“怎么?吃惯了山西的味道,这个不合你口味?不习惯你也得习惯,这地方,你李县令总得待上个几年。”
若是王元儿在此,少不得要惊讶得嘴都合不拢了,为何?
因为这两人便是百姓口中流传的县令李贤和京中百年名门大家崔家的崔源。
李贤年约三十五六,许是山西风干物燥,他的脸显得有些沧桑,听闻崔源的话便笑言:“哪会不习惯,只是没想到还会调回到这边罢了。”想起刚刚他的行径,满脸不认同地道:“都说这汇丰园是第一楼,菜品味道都是好的,你又何必闹刚才那一出?”
崔源轻嗤一声:“这是宋三的产业,自然是要压榨一二的,你看,这压一压,不就出了这等新鲜物吗?”
李贤失笑,却也夹起一块酥嫩的羊肉蘸了酱汁送进嘴里,一边点头道:“确实有些新鲜。”
崔源嘻嘻一笑,接连吃了几口羊肉,又吃了一口那无心菜,直到肚子都要撑着了,才看向李贤,道:“这长乐镇是唐家的老巢,唐奎是太子那边的人,虽说太子如今被禁,但我看皇上还是顾念着天家父子情,太子一时半刻是不会废黜的。太子近日表现得很是感人,太后忌辰时还割血抄了部金刚经,我瞧着皇上的心是软了,虽还没解禁,却感念他孝心,赐了不少滋补药材,想来离解禁也不远了,不然唐奎不会蹦跶得欢。”李贤喝了一口酒,静静的听着。崔源看他一眼,笑道:“看我说这个作甚,唐家再蹦跶,这长乐主事的还不是落在你头上了?到嘴的肥肉飞了,唐家这会可该要捶心口了。”
“五殿下真的有争意?”李贤良久才问了一句。
崔源敛了眼帘,不复刚刚的嬉皮笑脸,道:“他倒是不想争,可他不争,那些个老油条也不会依,哪家不是一家子的身家性命栓在他的裤腰上?”
李贤默然。
“你也别多想,只管放手了去做,治河你是有些手段的,不然殿下也不会苦心经营调了你回来。”崔源替他添上酒水道。
李源用手挡了挡,叹道:“只没想到殿下纵横沙场,还是会走到这条路上罢了。”又笑道:“还有你,游历多年,素来不喜理会这种事,突然的又卷进来了?”
突然么?
崔源露出一个与他年龄不相符的苦笑来,稍纵即逝,又是那嬉皮笑脸的样儿:“加官进爵谁不喜欢?才不枉为男儿来这世间一遭,你说是也不是?”
李贤哈哈一笑,替两人续上酒水,一边聊这局势,偶尔插上几句风花雪月的话,气氛倒也轻松愉快。
而同一时间的唐家,却是没有那么好的气氛了,唐家大老爷满面阴沉,修书几道发去京都不说。
第90章 夫妻吵架
唐家气氛如何不好暂且不论,王家这边,王二和张氏却是关着门吵了个天翻地覆。
王元儿一进院子门,就看到王清儿鬼精似的猫在西屋的窗棂下听着墙角。
“清儿,你又作鬼呢,还不过来。”王元儿见了她那样儿,没好气的一瞪。
王清儿吐了吐舌头,嘻嘻地笑着跑过来,指着西屋幸灾乐祸的道:“二叔二婶这回吵得可狠了,差点没把屋顶给掀了。”
王元儿一扭她的耳朵,轻斥道:“哪里的姑娘家像你这么好八卦的?也不嫌羞。”又听到西屋的争吵声愈发大,努了努嘴:“这是吵啥?”
“也听不大清,好像是二叔拿了了不少银子给二婶的娘家谋啥差事,现在泡汤了,说二嫂她家是狮子口无底洞,又说肉包子打狗呢!”
王元儿听在耳里,眉头一皱,谋差事?
她想到之前二叔向她要方子,就是为了和唐家那边搭关系,方子要不成,难道是拿了银子去?却又没把事办成?
王元儿抿起唇,自己早前已经提点过二叔别和唐家那边的人走得太近,他却是不听,到底是什么差事这么重要?
王元儿苦想着前辈子的事,却总想不出个所以然来,便摇头作罢,道:“莫要多事,我这边打包了汇丰园的菜,晚上我们加菜。”
西屋,王二气呼呼的砸了一个茶杯。
“我是把老底都掏去给你大哥,别说差事,连根毛都捞不着,这不是肉包子打狗是啥?”他一脸阴郁地坐在炕上,道:“这些年,给他孝敬的还少?我得了什么来?”
“这倒是怨我了?大哥也就是个跟着跑腿的,再说,这事不是还没成吗?等立了衙门,还愁谋不了差事?”张氏也很委屈,心里也暗怪大哥办事不力,可她夹在中间也是为难得很啊。
王二轻哼一声,道:“都说新县令不是唐家的人,这事还能成?你唬我小孩儿呢!你别以为我不知道,早前那个仓头的差事,我算塞了不少银子吧?可最后呢,倒是成全了你大姐家的,那也就算了,现在轮也该轮着我吧,结果咋的?”他越想越觉得不是滋味,银子去了不少,半点好处都没捞着,口气也就更冲了:“白拿银子不干事,没有这样的道理。以后你别和你那大哥嫂子走得近了,反正他们也没当咱是自家人。”
还说他连个方子都拿不来,是个没魄力见识的,真真是欺人太甚,一点亲戚情面都不讲,这口气他怎么也咽不下去。
“还有敏儿,只差没把她舅母管叫娘了,见天儿往她那里跑,你约束点,闹出了啥笑话来,我饶得了你,爹娘也饶不了你。”王二越想越觉得心塞,脸色也更不好看。
张氏听了好不冤枉,咬牙道:“你还讲不讲良心了?我和大哥嫂子走得近是为谁,还不是为了咱这个家,为了儿女着想?王家要人没人,要物没物的,不攀着我娘家的哥哥嫂子,咋出头?”
王二听了气不打一处来:“那你是怨我王家不争气,供不起你这尊大佛了?嫁给我是后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