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节:能掐会算的狗头军师,孔献策的过去
三杆子顿了顿,仿佛回忆的对我说。
话说这孔献策,严格来说还是我们的老乡,就是我们东南不远孔家庄的人。
只是一百多年前,我们那时候还小,对这孔献策没印象。
后来听村里的老人讲,这孔献策,字墨生,号孔小诸葛。至于孔半仙,那还是后来的事。
听老辈人讲,这孔献策的父母,早年一连生了七个孩子,可都是女娃。
这孔献策父母本是地主家,家底厚,可连生了七个都是女娃,可见这孔献策的父母也是,到处求神拜佛,积德行善,就是想要个男丁延续香火。
可直到这孔献策的父母六十多岁,还是没有男娃。
老俩口仿佛心灰意冷了,更仿佛是认命了。
只是有次这孔献策的母亲去烧香许愿,路过黑水河的一个渡口,只听船夫说,这附近有个黄狗大仙庙,特灵验附近的父老乡亲,有困难都去求黄狗大仙帮助。
孔献策的母亲,想想反正都是来烧香许愿的,既然听人说这黄狗大仙庙如此灵验,就索性去拜拜。
只见一行人就拿着香烛来到黄狗大仙庙,话说这黄狗大仙庙也不大,就建在黑水河的河床上。
可就在孔献策的母亲跪下许愿的时候,怪事发生了,只见正在磕头的孔献策的母亲,不知啥原因晕倒了,慌得丫鬟仆人,赶忙送回家请郎中抢救。
郎中说孔献策的母亲可能中暑了,晕倒了。
孔献策的父亲看着十冬腊月的天,也只好信,反正也没啥事,孔献策的母亲已经醒了。
说也奇怪,自从孔献策的母亲,从黄狗大仙庙回来之后,孔献策的母亲六十多的人竟然又怀孕了,这让孔献策的父亲可给高兴坏了。
长话短说,过了十个月以后,
孔献策诞生了,这可把老两口高兴坏了,只是这孔献策的父母看了孔献策的相貌,就有些笑不出来了。
原因无它,只是这孔献策生的有些丑陋,乍看一下,就给个狗头似的,这可把老俩口吓坏了,可这老两口也不傻,他们求的是黄狗大仙,这孩子有些丑陋,还算正常。
再说这老两口也是老年得子,甭管咋着,也总算有后了,所以这孔献策的乳名又叫孔有后,孔留根,不过也有喊他孔狗子的。
长话短说,话说这孔狗子自小就有私塾先生教授课业,说也奇怪,据老人们讲,这孔狗子是学啥啥会,别人背多少遍的文章,他看一遍就会了简直就是自学成材,乡人们也称为神童。
再说这孔献策的父母,也是真疼爱这个宝贝儿子,不但请老师教文的,也请教头教他武的。待到这孔献策十七八岁时,就已经文武双全,在我们乡已经小有名气了,一句话说了,这孔献策除去长的难看,别的没毛病。
可有时候坏就坏在长相上,世人大都喜美恶丑,也没办法这个孔献策长的确实有点吓人。
那一年孔献策去真源县考科举,和县里的一个学子因长相起了冲突,十七八岁大家都是爱冲动的时候,孔献策就打了这学子一巴掌,没想到这学子就纠集一帮地痞打了孔献策一顿。
后来才知道原来这学子,居然是县里捕快的小舅子,这县里的捕快也不问青红皂白,就把这孔献策关进了南监狱里。
只因这孔献策犯了事,当年的科举也给了知县的傻儿子。这还没完,知县大人还判孔献策大闹考场,扰乱纪律,说是要发配充军。
消息传到孔献策父母耳朵里,把老两口吓坏了,为了打点关系,老两口把最小的闺女也嫁给了富户家做小。
这还不够,老两口又把几百亩地也卖了,就这钱还不够,老两口又把祖宅大院卖了,老两口托关系走后门,说了多少好话,这才把孔献策从南监狱里,给搭救出来。
第四十七节:屋漏偏逢连夜雨,孔献策欲哭却无泪。
话说孔献策被关在南监狱,蹲了仨月。
老俩口总算变卖家产,总算把这孔献策从南监狱里捞出来。
待孔献策被释放回家,看到以前的孔家祖宅也卖给了别人,自己七十多的爹娘,在村口搭了一间破茅草屋。
这孔献策的母亲,自从儿子坐牢,是天天哭,夜夜哭,早已哭瞎了眼。
孔献策的爹,也是七十多了天天拄着棍,搀扶着哭瞎眼的老婆子,天天在村口的路上等着,盼望着坐牢的儿子,能早日回来。
孔献策看到这一切,跪在自己爹娘面前哭了。
老俩口见自己孩子哭了,两口也跟着哭,尤其是孔献策的母亲,本来都是哭瞎眼了,只能用手摸索着儿子的头哭泣,也许是岁数大了,也许是悲喜交加,这孔献策的母亲一口气,没上过来,就撒手人寰。
孔献策的爹爹见了,就连忙喊管家快请郎中,可话一出口,才想起自己早已把祖产卖了,哪还有的管家?只好亲自去请郎中,可没走几步,也许是走的太急,一下摔倒在路上,就再也没醒过来。
孔献策见自己的爹摔倒,就把自己的娘放在地上。
待到好心邻居,把郎中请来,孔献策的父母身体早已凉透了。
闻讯赶来的几个姐姐,都纷纷埋怨孔献策,自己的爹娘都七十多了,你让他们激动啥?埋怨归埋怨,事儿还是得办。
三天后,孔献策的父母出殡。
孔献策左手拿哭丧棒,右手握着招魂幡,哭的已经哭不出声来。
说来也凑齐,孔献策父母出殡那日,据村民们讲,明明早上还日头毒辣,晒的让人受不了。
可就在孔献策父母出殡的时候,偏偏是打炸雷,下起了瓢泼大雨。
村民们也是纷纷指点,说是雷公老爷发怒了,劈打不孝子。
可甭管咋说,好心的村民,还是抬着孔献策父母的棺椁往前走,孔献策走到前面,听着头上一个又一个响雷,他也是悔恨万千,而正在这时,只见头顶上一个雷电,刚好劈在孔献策的脚下,直接把孔献策劈晕过去。
这时就有人把孔献策,抬回村头的茅草屋,待到孔献策醒来,好心的村民和姐姐们,已经把孔献策的父母下葬。
孔献策看着手里的哭丧棒和招魂幡,又听着几个姐姐说,要和他断亲,都是因为他,自己父母落了一个这下场。原本自己年迈的父母,老年得子还想养儿送终,没想到竟被活活气死。
说孔献策是不孝子,说自己家原本万贯家财,良田千亩,孔献策的姐姐原本也可嫁个好人家。都是因为孔献策,现在可倒好了,几个姐姐越说越气,越数落越气,孔献策这个时候,已经哭的成了泪人……
孔献策颤颤巍巍的,才想起来把手里的,哭丧棒和招魂幡,安放在孔献策爹娘的坟上。
几个姐姐怒气的说,不用你这个不孝子,原本爹娘可以给你留下万贯家财,和良田千亩,都是因为孔献策你作,现在只能给你留下,一个破茅草屋,哭丧棒和招魂幡。
孔献策望着手里的哭丧棒和招魂幡,又抬头看看破茅草屋,还有回荡在自己耳畔的话。孔献策放声大哭,哭的喉咙都哑了,孔献策好后悔,不该和那人起冲突,村里的人听孔献策,整整在孔献策的父母坟前,哭了三天三夜。就再也没见过孔献策的身影了。
有的邻居说孔献策跳河了,有的村民说孔献策投井了,直到多年以后……
第四十八节:孔献策投亲遭奚落,流落街头成乞丐
三杆子顿了顿,又继续对我说。
这孔献策离开家乡去了哪里?没人知晓。
不过孔献策的手下人招供,据孔献策的亲随说,有次孔献策喝醉了,曾哭着说杀的好,杀的好,啥亲戚?杀的好,想当年孔献策去投奔亲戚,尽是言语奚落,杀的好之类的话。
具体的情况,很少有人知晓。
三杆子捋了捋胡须,又继续对我说,
直到那次孔献策六姐夫的手下反水,孔献策的六姐夫,被天国大军活捉了,大家才开解开谜团。
原来那天孔献策从老家出来,就想去投奔菩提镇的大姐家,毕竟大姐嫁的早,家境也比较殷实。再说小时候,大姐也特疼孔献策。
孔献策一手拿着哭丧棒,一手握着招魂幡,身穿白麻布孝衣,估计这孔献策都没见到他大姐面,就被人轰了出来,只听下人说,孔献策的大姐气病了,不想见孔献策这个不孝子。
孔献策又去了他二姐家,想当初这孔献策对他二姐最好,尤其是孔献策的二姐夫。孔献策记得,以前孔献策的父母,是不同意孔献策的二姐,嫁给孔献策的二姐夫的。说孔献策的二姐夫家穷,没有钱,不比得孔献策大姐夫家庭条件好,孔献策大姐夫家还是镇上的。
奈何孔献策的二姐,和孔献策的二姐夫情投意合。
孔献策的二姐也知道,老俩口老年得子,最疼的都是孔献策。所以想让孔献策去说说情,孔献策的二姐夫,更是一口一个妹夫的叫着,妹夫吃糖,妹夫,姐夫给你骑大马。就这样孔献策的父母,在孔献策的劝慰下这才同意。
孔献策心想,这大姐给他最亲,不收留他。这孔献策的二姐,孔献策可对这二姐,二姐夫最亲。如今孔献策落难了,就算孔献策的二姐不肯收留他,孔献策的二姐夫也得收留孔献策。只是孔献策想错了,孔献策的二姐嘴上说,让孔献策走,要给孔献策断亲,可看孔献策落魄的样儿,就想收留孔献策。
只是孔献策的二姐夫,看了孔献策一眼,只听啪一个嘴巴子,抽在孔献策的脸上,又朝孔献策踹了一脚,连打带骂的把孔献策赶了出去。
失魂落魄的孔献策,又投奔了其它几个姐姐,只是这剩余的几个姐姐,大多都是因为孔献策,才匆忙嫁出去的,有的还没在娘家站住脚,有的更是给人家做小妾,她们这些富户官宦人家,见孔献策披麻戴孝的去投奔,连面都没见着,就把孔献策赶了出来。
几个姐姐家全跑完,没有一个姐姐肯接纳孔献策的。
唯独孔献策的六姐夫,见孔献策实在可怜,就给了孔献策几两碎银子。
就这,还被孔献策的六姐看见,连骂带打的赶了出去。
孔献策没办法,只得流落真源县的街头,成了沿街乞讨的叫花子,也就是我们所说要饭的乞丐。
只是这孔献策身穿重孝,左手拿哭丧棒,右手握着招魂幡,大家看孔献策这身打扮,各个都嫌晦气,再加上孔献策大黄狗般的面貌,更是吓人异常,就算有些心善的,见了孔献策的模样,也不敢施舍给孔献策了。
不过天底下还是好人多的,一天两天的,隔仨差五的,总能让孔献策要到点吃的,渴了就喝点水,饿了就吃点好心的善人,施舍的剩饭,晚上就睡在庙前,或者桥洞底下,总算还能勉强过活。
这一日,也不知孔献策咋着了?
孔献策脑袋抽风似的望着这天,又望着这地,孔献策越想越气,越气越想,孔献策他一个就要考上举人的学子,孔献策是被人称为准状元的人。
就因为别人骂孔献策长相像狗,更加辱骂孔献策的父母,这孔献策才忍无可忍和人起了冲突,孔献策没想到,就是因为一时的冲动,弄得孔献策父母双亡,孔献策也成了乞丐。
孔献策此时越想越气的,他就起了轻生投河的念头。
可就在孔献策站在河边,想跳下去的时候,孔献策听到有人在喊他。
第四十九节:孔献策轻生欲投河,老太太巧救苦命人。
三杆子说对我说,
这成为乞丐的孔献策,也不知道那一天晚上抽什么疯,越想越气的孔献策。
孔献策就起了轻生的念头,可就在孔献策准备跳河的一刹那,只听一个老太太朝孔献策喊,小伙子,你干啥呢?
年纪轻轻的可别想不开,你看我一个老婆子,我今年都七十多了,我就算生活遇到困难,我也不会轻生,我想着求求神佛保佑,保佑我渡过难关。你一个小伙子,你抽什么疯啊?孔献策此时只是一心求死,根本不想搭理这个老太太。
可闻听这个老太太,又劝自己说,小伙子,没有过不了的坎,没有趟不了的河,有困难咱们可不能轻生,小伙子你轻生了,只会让瞧不起你的人更瞧不起你,小伙子你轻生了,只会让河里的鱼高兴,别人不会为你高兴。
走,有啥事想不开的,小伙子你也别给老婆子我说,算我老婆子请你帮个忙,我们一起去黑水河畔的黄狗大王庙,去烧烧香,拜拜黄狗大王,听说这黄狗大王特别灵,有人说这黄狗大王庙是有求必应,还有人说这黄狗大王庙,能让六十多的妇人老年得子,还有人说……
老太太还在说,而这孔献策听老婆子,提到了黄狗大王庙,又听说黄狗大王庙,能让人老年得子,孔献策心想这不就是说的自己么?
这黄狗大王庙,到底是什么庙?怎么这么灵验?
孔献策小时候,都听这人说黄狗大王庙特别灵验,可也不知怎么了?孔献策的爹娘就是不让孔献策,去黄狗大王庙,有一次,孔献策好奇,就想偷偷的跑着去黄狗大王庙,也不知是谁走漏了风声?孔献策走到半道,就被他爹拽回来这一顿胖揍,孔献策就再也不敢去黄狗大王庙了。
而这也是孔献策的父亲,唯一次打孔献策。可就在孔献策不想跳河了,扭头回身的时候,孔献策以为这老太太,看到自己的相貌,会被吓跑。
许多人施舍粥饭的时候,那些善男子,善女子,见孔献策身披重孝,左手拿哭丧棒,右手握招魂幡,就对孔献策表示同情,想拿饭菜施舍给孔献策,可孔献策一抬头,就看见孔献策长着像狗一样的嘴脸,哪还敢施舍粥饭,吓的直接关门了。
孔献策以为这老太太,会和那些所谓的善人们一样,会吓的跑开。
没想到这老太太,只是看了一眼孔献策的衣着,老太太只是感叹着说,不用问小伙子,你也是苦命的人啊。
孔献策没想到这老太太,竟然不怕自己的长相,老太太说长相是爹妈给的,有啥好怕的?要说可怕的,坏人的人心才可怕呢?
孔献策记忆中,除去自己的爹娘,就连自己的七个姐姐,也怕自己的样貌,孔献策印象中,除去自己的爹娘,不怕自己长相的?这老婆子是第二个,还有一个人是孔献策不敢回忆的一个人,也是孔献策不愿想起的一个人,还是一个真心对孔献策好的一个人。
而如今,这老太太是第二个,不知道这老太太在路上,跟孔献策说了些什么?
后来好多人也不闹不明白,为啥孔献策就喜欢吃人心了?
话说只要是这孔献策,看不顺眼的俘虏或者手下,就会被孔献策给吃了。而孙将军被这厮活捉以后,也被孔献策给吃了。
三杆子话说到这里,顿了顿,三杆子猜测说,或许就是和这老婆子有关,具体的呢?三杆子也不知道,不过三杆子还猜测,这孔献策或许不吃人心,只是人们的恶意猜测,而猜测只能是猜测,谁也不知道孔献策吃人心的,具体的真相。
第五十节:孔献策怒砸黄狗大王庙,机缘巧合喜得天书
三杆子说对我说,
猜测总归是猜测,谁也不知道这孔献策,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有人说孔献策的出生,是从黄狗大王庙开始的;也有人说孔献策,被人称为孔半仙,也是从黄狗大王庙开始的……
据被俘虏的,孔献策的贴身丫鬟交代,有一次孔献策的贴身丫鬟,看到孔献策喝的啷当大醉,孔献策的贴身丫鬟,就仿佛听孔献策说,砸的好,砸的妙,砸的黄狗大王呱呱叫。
也是看了孔献策贴身丫鬟的,这份供词,三杆子推测,这孔献策哪一晚上,和老太太一起去了黄狗大王庙。
三杆子仿佛说的有些口干了,还有可能三杆子说的有些紧张,只见三杆子喝了口茶,叹了口气。三杆子又继续对我说……
三杆子查了所有被俘人员的口供,也没交代出是老太太,让孔献策砸的黄狗大王庙,还是老太太走后,孔献策自己砸的黄狗大王庙,至于这老太太是谁?也没人记得,仿佛这老太太就像凭空出现的一样,也仿佛是这老太太命中指引孔献策一样,还有可能这一切都是天意。
在天蒙蒙亮时,鸡也刚刚叫,孔献策就跟着老太太,一起走到了黄狗大王庙。
孔献策以为这黄狗大王庙,被传的如此灵验,孔献策以为这黄狗大王庙,想来会很大,孔献策没想到这黄狗大王庙,竟然和孔献策的爹娘,当初在村头盖的破茅草屋差不多,也是一间破茅草屋。
孔献策瞬间想起了自己的爹娘,孔献策还以为在茅草屋的旁边,有拄着棍的爹,还有哭瞎眼的娘,他们在等待着,盼望着孔献策从南监狱里出来,而这一切不过是一场梦。
孔献策望着被砸坏坍塌的破茅草屋,孔献策在发呆,而脑海里还回荡着老太太的话。孔献策望着被砸塌的茅草屋,放声大哭,谁也不知道孔献策哭了多久?谁也不知道,孔献策在黄狗大王庙具体的待了多久?谁也不知道,孔献策在黄狗大王庙具体得到了些什么?
人们只知道,孔献策自此后号孔半仙;人们只知道,孔献策在黄狗大王庙,得到了一部天书;人们还知道,这部天书,会前算八百年,后测八百年;人们还知道,孔献策自此后被称为孔半仙。
至于这天书的具体内容?没人能知道,也没人见过。
就连黄贼军的贼首黄王,被时人称为黄天将军的黄王,他也没见过。
许多官府的人都说,这孔半仙不可能有天书?这狗头军师要是真有天书,他的那些方帅们,还会被天朝的官兵杀的打败,刘将军认为孔半仙一伙,也不过是饿急眼的流民,没啥好可怕的,就连当初的老皇帝,也是这么认为的,所以才派刘将军兵围潞州。
三杆子好像陷入了什么可怕的回忆,三杆子不再喝水了,而是手握紧了一旁的龙头拐杖,继续对我说,
直到潞州之战我们才意识到,这孔献策或许真有天书,也难怪他被称为孔半仙。
话说刘将军率领二十万天国将士,围困潞州。
这狗头军师孔半仙,竟然率八千流民前来救援解围……
三杆子说,当时别说是刘将军了,就连三杆子他自己,也认为这八千流民是找死,别人不好说,他三杆子自己也在流民队伍里待过,也在天国军队里待过,杀过天国将士,也杀过流民方帅。
所以起初刘将军真不在意,这区区的八千人马,直到潞州之战真正的交上手,刘将军才晓得他们的想法,是多么的可笑,更晓得这狗头军师孔半仙,孔献策是多么的厉害?
而刘将军,这一切明白得都太晚了,而轻敌是要付出代价的,只不过这次的代价也太大了,是将近二十万将士的生命,也包括刘将军他自己的生命。
三杆子握紧了手里的龙头拐杖,颤颤巍巍的竟然站起来,老脸流泪的对我说,三杆子说他永远不会忘了这一仗,二十万天国将士竟然被区区八千流民打败了,三杆子哭的像个孩子对我说,三杆子永远忘不了孔半仙的眼神,孔献策简直太可怕了。
第五十一节:孙将军枪挑六帅,三杆子被俘从军。
此时,三杆子哭的像个孩子。
三杆子说他当初怎么也没想到,孙大哥这么大的本领,怎么会折在孔献策手里?
当初走的时候,孙大哥还对三杆子说,让三杆子准备好美酒,等孙大哥押粮草回来之后,孙大哥还要和三杆子痛饮三大碗,只是三杆子早已准备好美酒,而孙大哥却再也回不来了。
三杆子说没有孙大哥,三杆子他早死了,更不会有如今的归德侯。
三杆子说那一年,我们村的村民,被裹挟着参加流民起义。
故土难离,我们村的人,有些不愿意离开家乡。就对流民的长官说,大家乡里乡亲的,我们啃些草根树皮,挖些野菜说不定就能熬过这个灾年。
流民的小队长没说别的,直接砍了不愿意离去的乡亲。流民的方帅说,要么和他们一起讨生活,要么被砍死。
村里的父老乡亲们,见流民方帅狠毒,就只好被裹挟进了流民队伍里。
这流民的方帅,怕我们一个村的聚在一起闹事,也不好管理。就分了男女老幼,把村里的人,打乱分散在流民的队伍里,而三杆子也是那个时候,和我的父母爷爷奶奶分开了,我听了眼睛有些湿润,自从那次被强行分开,三杆子说他再也没见过我的家人。
三杆子说天杀的流民,起初还能穿黄衣,戴黄巾,吃饱饭。
后来他们这几方的方帅流民,说是要救援陈州的黄王,再后来就被官军围在了半道上,再后来巨木大王战死了,六个方帅大人联手竟然斗不过孙将军,被孙将军枪挑六帅。
三杆子说那时候他还小,看着孙将军枪挑六帅,三杆子吓坏了。
后来他们都被孙将军俘虏了。孙将军把他们带到郭将军的大营里,郭将军原本就因为粮草的问题犯愁。
郭将军见又加上我们这些流民,郭将军对孙将军说,原本我们粮草就紧张,边军哪几路人还逼的太甚。孙将军你俘虏这么多流民干啥?来人啊?把这些流民都杀了,天国的将士饭都吃不饱,我们没有这么多余粮养活他们。
孙将军跪下替我们求情,说我们都是无辜的流民,说着孙将军指了指我,说我们还都是孩子。
郭将军看了看我,后来不知道怎么了?郭将军竟然放了我们,可我知道是孙将军救了我们。
三杆子哭泣着对我说,孙将军还把三杆子编入了自己的亲卫队。
三杆子说孙将军让三杆子喊他二哥,孙将军说他还有一个大哥,也在天国的军队里任职。
在孙将军的部队里,孙将军教三杆子武功,孙将军教三杆子读书,孙将军教三杆子枪法,孙将军给三杆子缝补衣服……三杆子说着说着,竟又是呜咽的哭了起来。
三杆子拄着龙头拐杖,苍老的面庞,在我的面前哭的像个孩子,哪还有平日里归德侯的威严?
三杆子说,孙将军率五万将士去押运粮草那日,孙将军对三杆子说,你率五千弟兄守好营寨,跟随刘将军围困潞州,不过你放心,我已和刘将军打好招呼,刘将军不会让你们围攻潞州,三杆子你要多备美酒,待我押运粮草回来,再和兄弟一起畅饮美酒。
三杆子仿佛止住悲伤,叹了口气对我说,后来据抓获的俘虏交代,哪一日孙将军率领五万大军,押运粮草回来。孙将军还对手下的兄弟说,有了这些粮草,二十几万将士,就算围困潞州大半年也没事,弟兄们可要好生在意,这可是二十几万大军的嚼谷,马虎不得。
手下兄弟说,孙将军请您放心,凭您孙将军枪挑六帅的威名,再加上五万弟兄,有那个不开眼的流民赶来找死?众人纷纷大笑。
可笑声未止,只见在孙将军的队伍面前,走出来一个人,挡住了押粮队伍的去路。
第五十二节:孔献策计擒孙将军,一人一马劫粮草。
我以为我听错了,吃惊的问道,
什么,一人一马就敢拦住孙将军的去路?
三杆子呜咽的说,起初从俘虏的口里听到,三杆子也以为听错了。
直到三杆子真正见到孔献策,才知道这孔献策的厉害。
而当时,孙将军或许是大意了……
我倒是不那么认同三杆子的观点,孙将军是个有勇有谋的将军,怎么可能会大意呢?只是我没有打断三杆子的话,让三杆子继续说。
三杆子继续对我说,据俘虏交代,当时的孙将军,见迎面走来了一人一马,孙将军见这人的相貌就是一惊,此时孙将军的亲随也笑不出声来了。
只见这挡住去路的人,骑着一匹瘦高的黑马,距离远的官兵只能看到,是一个人影拦住了去路,而距离近的譬如孙将军等人,却能亲眼看到这人影的长相。
只见这人影骑在瘦高的黑马上,手里并没有拿武器,而是左手拿着哭丧棒,右手握着招魂幡,身穿白色麻布重孝,人脸长的给大黄狗似的,不是狗头军师孔献策,还能是谁?
三杆子说,据当时的俘虏交代,当初他们看到突然出现的孔献策,他们都吓坏了,尤其是看到孔献策的长相,这时,也不知道是谁?失声的喊道,是流民叛匪里的,那个狗头军师孔献策?哎呀太吓人了,兵丁就各个吓的如筛糠。
孙将军见手下的兄弟有些怯战,就怒吼一声,哪里来的妖人,在这里装神弄鬼,别人怕你,俺老孙可不怕你,弟兄们别怕,看俺孙来擒他。
说完只见孙将军,拍马挥舞着大枪,奔孔献策杀来。
孔献策见来势汹汹的孙将军,孔献策也不答话,只是拨马就逃。
孙将军在马上,对身后的将士们大吼,流民就是流民,什么狗头军师,见了本将军,还不是吓的撒腿就跑?弟兄们加速前进,看我不擒拿这所谓的狗头军师,把他的狗头割下来,和众兄弟下酒喝。
说着大笑着又朝这所谓的,狗头军师杀去。
孙将军手底下的将士官兵,见了孙将军的豪迈,大家反而都不紧张了,毕竟有孙将军在,就算对方长的再吓人,还不是被孙将军打跑了?再说对方就一个人,说不定还有可能是流民,假扮的狗头军师呢,而他们呢,不但有枪挑六帅,英勇无敌的孙将军,还有五万带甲的天国将士,怕啥?
冲啊,跟着孙将军肯定有肉吃。
我听了三杆子的言语,也有些吃惊,仿佛也明白了,为啥三杆子说?孙将军有可能大意了。
这狗头军师孔献策,明显用的是诱敌深入之计,而且还是用的非常拙劣的那种,这身经百战的孙将军,应该能看出来的啊?而这孙将军要是看出来了,为啥还傻乎乎的自投罗网呢?
三杆子说,他直到现在也想不明白,据当初的俘虏交代,这应该是他们杀红了眼,孙将军有可能大意了,我听了还是有些不以为然,总感觉这里边有些猫腻,可具体的让我说,我又说不上来,再说这事已经过去了这么多年,或许这狗头军师,真的有些古怪吧。
接下来的事儿,三杆子仿佛,有些不太情愿的说了,或者是不知道怎么说了。
三杆子停了许久,有些不愿回忆的对我说,或许你已经猜到了,孙将军他们中埋伏了,而勇挑六帅的孙将军,竟然在孔献策面前,走不到一个回合……
据俘虏的供词交代,这孔献策只是用招魂幡一挥,孙将军仿佛像喝醉了一般,跌下马来,被人绑了去。
然后孔献策,又命人在山谷里放火,据俘虏们说,他们是被火烧的实在没办法,烟熏的睁不开眼,山谷里到处是喊杀声,他们实在是分不清,流民到底有多少人?五万将士被逼的没办法,才无奈选择投降的。
他们要是知道流民只有八千人,五万大军肯定是,说啥也要血战到底的,就算知道,也是后来才知道的,这孔献策率领的流民只有八千人。
第五十三节:三杆子苦等孙将军,刘开山率军围大营。
三杆子顿了顿,拄着龙头拐杖的手,微微颤抖着,过了这么多年,三杆子还是有些难掩心中的激动。
只见三杆子,断断续续的对我说,哎,兄弟,你或许不知道,你体会不到我当时的心情。
三杆子他站在大营前,和五千兄弟迎准备接,孙将军的回来,尽管孙将军给他说了几次,让三杆子不要喊他大哥,孙大哥还有一个大哥,孙将军让三杆子喊他孙二哥。
可三杆子,还是习惯的喊孙将军为孙大哥,尽管孙大哥为这事说了几次,可三杆子还是坚持喊孙将军为孙大哥,孙将军见说了三杆子多次,都没用,就索性随三杆子去了。
其实也不止是三杆子,营里的其他兄弟,也喊孙将军为大哥,因为孙将军就是营里五万多弟兄们的天,有孙将军这块天在,就能护佑营里兄弟的安全,而如今,天塌了。
三杆子继续对我说,算好日子他和五千营里的弟兄,早晨鸡不明,三杆子和五千营里弟兄,就开始不停的忙碌,烧火的烧火,做饭的做饭,准备酒的准备酒,不出意外今天孙将军,就会押粮回来了,不出意外三杆子,又能和孙将军喝它三大碗。
所以三杆子整理好吃食,就率领五千留守大营的弟兄,等待着孙将军的归来。
可不知怎么了?潞州城下还会传来隆隆的喊杀声,让三杆子和五千弟兄心里有些着急,尤其是等人的时候,可真是度日如年。
不知什么时候,三杆子额头见汗了,今天的太阳也不热啊,尽管还没等到孙将军率大军回来,尽管已经过了约定的时刻许久,三杆子率领五千将士还在等待着,孙将军的凯旋归来。
三杆子心里想,这次可能拉的粮草有些多,路上或许耽搁了。
而正在这时,有几个前去,打探消息的兄弟跑来,惊慌失色的跑到三杆子面前说,报告三杆子大事不好了。三杆子听了微微皱眉,三杆子让他们慢点说,这时早有三杆子的侍从,呵斥着说什么三杆子,叫王参将。
三杆子摆摆手,连说不妨事,大家都是自家弟兄,没那么多客套,然后三杆子命人给他们端几碗水,几个兵丁喝完水,就连忙启禀说,报告王参将,大事不好了,刚才我等前去打探,有人说孙将军率领五万弟兄反水了,投降了狗头军师孔献策。
孙将军率领五万弟兄,奇袭了我们的粮草大营,我们大营里剩下的粮草,也被孙将军一把火烧完了,听说刘将军调遣四路大军,朝我们大营杀来。
三杆子听了几个兵丁,你一言我一语,牛头不对马嘴的报告,三杆子有些慌了神,呵斥几个兵丁让他们冷静。其实不止三杆子,留守的五千弟兄,听了打探回来的消息,也慌了神儿,什么孙将军反了,投降了流民,这怎么可能?
孙将军不可能造反,孙将军为什么造反啊?三杆子看着身后的五千弟兄有点乱,就大声的说,现在情况不明,大家不要自乱阵脚……
三杆子的话没说完,只见又有几个打探的兵丁,前来禀报说,报告王参将大事不好了,我们的大营被刘将军的人马四面围住了,话音未落只见刘将军手下的开山将军,刘开山率领大军已经杀来。
这刘开山朝三杆子率领的五千兵丁大喊道,孙将军造反,尔等快快放下兵器,缴械投降,否则按叛逆处理。
三杆子有些迷糊的问刘开山,这究竟怎么回事?
刘开山在马上,呵斥三杆子等人快快放下武器,下马投降,否则格杀勿论。
三杆子闻言,就在马上大喊说,刘开山将军,我们孙将军不可能造反。三杆子身后的五千弟兄,也齐声喊,我们孙将军不可能造反。
第五十四节:孔献策八千流民救潞州,三杆子发誓要报仇。
三杆子继续对我说,当时的刘开山仿佛是特别生气。
这时候的刘开山,也不听三杆子的解释,三杆子说他也是后来才知道,原来刘开山的小舅子,在守粮草的时候战死了。
三杆子说尽管他当时怎么解释,这刘开山还是拍马朝三杆子杀来了,三杆子当时见刘开山污蔑孙将军造反了,三杆子也压不住火了,就拍马持枪来战这刘开山。
三杆子说他早知道,这刘开山是刘将军的三弟,也是刘将军的开路先锋,在军中有遇山开山的美称。
三杆子说他当时,听到刘开山污蔑孙将军造反,三杆子心里早就乱成麻了,还管对方是谁?就策马持枪朝这刘开山杀来。
起初三杆子以为这刘开山,不过是仗着是刘将军的三弟,才在军营里混个先锋。
可真正和刘开山交上手,三杆子才晓得,这刘开山果然有两下子,尤其是刘开山的开山大斧,大开大合的路数,三杆子几次都有些,招架不住的感觉。
这刘开山也是,越打越吃惊,刘开山心里暗道,难怪大哥要差遣,我这个急先锋前来,这个孙将军手下的三杆子,怎么这么厉害?
这三杆子的长枪,飞舞遮拦不定,这长枪每次挥舞的力道,刘开山感觉有几次,都险些招架不住了。
正在这时,只见又有快马来报,只见这次的传令兵,仿佛有很着急,只在马上朝刘开山喊道,刘先锋快快住手,情报有误,孙将军没有造反,中军大营吃紧,刘将军命尔等火速前去救援,孔献策率援军杀来了。
刘开山和三杆子,正杀的难解难分,见传令兵让刘开山,火速前往救援中军大帐,刘开山听了一扑棱脑袋道,这究竟是怎么回事?不是说孙将军造反么?怎么孔献策又杀过来了?那孙将军呢?
只见传令兵火速催促着,刘先锋就别管孙将军了,孙将军早就被孔献策杀了,听说孙将军的心都被挖出来,被狗头军师当做下酒菜给吃了,快去救援中军大帐,我来的时候,狗头军师孔献策已经杀到中军大帐了,刘先锋快去救援中军大帐。
刘开山听了吃惊道,什么?孙将军的心都被孔献策给吃了,孙将军可是一枪挑六帅的主儿,这怎么可能?
弟兄们快快随我去救援中军大帐。说完还不忘,扭头对三杆子说,你很强,不愧是孙将军手下的兵。
三杆子也没有心思,听刘开山的话了,此时的三杆子,听到孙将军居然战死了,就连孙将军的心,都被挖出来,被孔献策这个狗头军师,当做了下酒菜。
三杆子的心,翁的一下就更乱了,今天也不知道怎么了?一会儿说粮草被烧了,一会儿又说孙将军造反了,一会儿又说孔献策打到中军大帐了,一会儿又说孙将军战死了,这简直就是个乱啊?平时打仗,也不是这个样子的啊?
三杆子有些蒙了,岂止是三杆子蒙了,三杆子身后的五千兵丁也蒙了,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三杆子强压心神,骑马持枪朝身后的五千兵丁说,弟兄们,他们说孙将军战死了,想必大伙儿也听到了,愿意为孙将军报仇的随我来,说完三杆子一马一枪,朝中军大帐赶去,只见三杆子身后的,五千弟兄也没怂,他们高喊着,为孙将军报仇,杀了孔献策的口号,紧跟着三杆子朝中军大帐杀去。
第五十五节:孔献策率五千流民,围打五万天策将士。
三杆子讲到这里,也是一脸疑惑地对我说。
他这一辈子,大大小小的战斗,经历了成千上万场,三杆子说潞州之战,是三杆子经历的第二蹊跷的战斗。
至于第一蹊跷的潼关之战,三杆子说等下再给我说,三杆子说不论是潞州之战,还是潼关之战,都透着蹊跷,有时候更是感觉不可思议,还有的时候,感觉当时的人和自己都好傻,三杆子说他当时深陷其中,就感觉有只无形的大手,操控着自己,自己下一步怎么走?
仿佛都是有人操控似的,三杆子说这种感觉,好像赶鸭子上架,而三杆子他们就是那群鸭子,步步被人算计赶进圈套,又不得不落入别人的算计,更可怕的是自己稀里糊涂的,就落入别人的瓮中,几十万大军成了待宰的羔羊,这种无助的感觉,和稀里糊涂就败了,简直太可怕了。
而不论潞州之战,还是潼关之战,三杆子他们都稀里糊涂的败了,而对方主帅都是孔献策,和孔献策率领的八千流民。
三杆子他说就连当时的圣上,听说潞州之败,当时的老皇帝气的对群臣大骂,骂我们这些天策将士都是猪,就算都是猪还有二十几万头猪呢,怎么就稀里糊涂的,被孔献策的八千流民打败了,导致二十几万天策将士战死,那些可都是天朝的精锐啊。
而三杆子苦笑地,摇摇头喝杯茶,对我苦笑着说,当时三杆子他们也不知道,孔献策率领的只有八千流民,整个大营到处都是喊杀声,到处都喊着孔献策率大军杀来了,孙将军叛变烧了粮草了,刘将军造反烧了战马营了。
潞州守城的敌军也杀过来了,事后三杆子思索,这些都不是最可怕的,可怕的是人心,因为你看着对方穿着我们的官服,你看着他和你微笑地打招呼,然后转手就是一刀子。
在当时混乱的大营里,三杆子说分不清谁是敌人?谁是自己人,或者说自己人在杀自己人,所以人心乱了,也就败了。
或许这就是,他们打败仗的原因吧。
三杆子又思索地补充道,当然这些都是他一家之言,天朝的史官和军事家,可不这么认为。
三杆子说,他率五千弟兄来到中军大帐,只见刘将军和孔献策早已在中军摆开了阵势。可奇怪的是刘将军的中军大帐,留守的亲随都有三万多,再加上刘开山先锋的援兵,再加上杂七杂八加起来,少数得有五万多天策将士。
而再看孔献策呢,他率领的流民,还没有三杆子率领的五千弟兄多。三杆子苦笑地说,事后不止天朝的史官说,刘将军怎么这傻?
三杆子也这么认为,当时的刘将军中军大帐,可是聚集着五万多天策将士,这些可都是天朝的精锐,而孔献策只有不到五千流民,在中军校场和刘将军对峙,若是当时刘将军一声令下,五万多大军齐齐朝孔献策杀来,就算孔献策再强,就算孔献策是个锤子,孔献策又能砸几个钢钉?就算孔献策强,他手下不到五千的流民还强么?可刘将军当时可是有五万多天策将士,就算五个天策将士打一个流民,还有五个多天策将士能看热闹呢。
而事实就是刘将军,没有下令大家一拥而上,而是非常愚蠢的选择和孔献策斗将,三杆子说这也是刘将军从一代名将,被人说成一代猪将的的主要原因,也或许是刘将军羞愧自杀的原因吧。
第五十六节:孔献策哭丧棒打众将,招魂幡逞威校场。
三杆子说,他率五千弟兄赶到中军大帐。
刘将军率领五万多天策将士,早已和孔献策率领的,不足五千的流民对峙。
在对峙在中军校场内,已经在哪开始斗将了。
三杆子顿了顿,还是有些郁闷地说,三杆子说事后他怎么就想不明白,刘将军为什么会傻乎乎的和孔献策斗将?
三杆子说等他率五千弟兄赶来,中军校场内已经在斗将了,周围黑夜里都是喊杀声,而校场双方都打着火把在哪斗将,三杆子说想来刘将军斗将是不利的?只见刘将军黑着脸,对手下的将士说,谁能替本将军斩杀这恶贼?官升三级,赏金万两。
刘将军话音未落,只见刘开山拎着开山大斧,朝刘将军吼道,大哥无忧,看本先锋斩杀此恶贼。
刘将军刚想制止,安慰刘开山几句,没想到刘开山早已扛着开山大斧,朝校场的孔献策杀来。
三杆子在一旁见了,心想难怪这刘开山被人称为急先锋,没想到这么勇猛,想来刘开山刚才和自己缠斗,应该是没出全力的。
三杆子又搭手,往中军校场内瞧去,三杆子不瞧还好。这一瞧,三杆子就顿时吓了一跳。
借着周围的火把,三杆子隐隐约约地看到,校场内有一匹又黑又高的瘦马,在瘦马上面端坐着一个人。
只见这个人,身披麻布重孝,左手拿着一个哭丧棒,右手握着一个招魂幡,更吓人的是这个人长相,只见这个人的相貌,有七分像大黄狗,才有三分像人,这也难怪被人称为狗头军师,还真是人如其名。
不用问,三杆子知道这人,就是狗头军师孔献策,也是杀死孙将军,拿孙将军的心当下酒菜的,更是三杆子他的仇人。
三杆子看着校场中的孔献策,三杆子的眼中三分透着仇恨,七分透着害怕。
我看三杆子现在,一百单九岁的人了,脸上抽搐害怕的表情,我实在不忍心再听下去,就劝三杆子说,三杆子你要是实在不想讲,就别说了,反正我们这么长时间没见,只是在一起闲唠嗑,我们还可以聊点……
我话还没说完,三杆子就摆手打断我的话。
告诉我他不是不想讲,三杆子他想起当时的情况,他是害怕。
三杆子说,他一想起孔献策的相貌,三杆子他就浑身打哆嗦,三杆子说也不止是他,凡是见了孔献策的,就没有不害怕的,都会留下阴影的。
这孔献策,实在是太可怕了,三杆子以为这刘开山也是一个猛人,尤其是刘开山的开山大斧,走的是大开大合的路子,三杆子是领教过的。
可三杆子没想到,这刘开山竟然连孔献策的一个照面都没撑住,刘开山就被打落下马,被孔献策生擒了,孔献策还在瘦马上大笑着说,哈哈,又来一个送死的,刚好凑一桌,本军师今天的下酒菜有了。
三杆子吃惊地说,他都没有看清,这刘开山是怎么被擒的。
三杆子说刘将军见了刘开山被擒,也是吃惊痛苦的顿足,三弟啊,是当大哥的害了你啊。
刘将军的话还没说完,只见一旁闪出俩人,说到将军勿忧,看我们哥俩为三叔报仇。
三杆子还在震惊当中,他都没看清这俩人是谁?只是还在顿足大惊的刘将军,听了二人的话,就连忙阻拦说,二位贤侄万万……
刘将军话说到一半,只见这二人早已,策马朝校场杀去,刘将军只得悲痛的改口道,二位贤侄万万要小心。
只是这刘将军的,心字还没落下,三杆子已经看到,这二位小将军,在校场已经被生擒活捉了。
三杆子这次总算看清了,三杆子心有余悸地说,这孔献策太可怕了。
原来这三杆子借着校场的火把,这次三杆子终于看清了,孔献策见二位小将杀来,这孔献策也不废话,拍马来战,以一敌二,还是一个回合,只见这孔献策右手握着的招魂幡,轻轻一挥。
马上的两个小将军,就像着了魔似的愣在马上,然后孔献策左手的哭丧棒左右一打,两个小将就掉落下马。
三杆子哆嗦着对我说,说时迟那时快,只是一眨眼的功夫,孔献策的哭丧棒又棒打了两个小将。一旁的刘将军见了,气得嚎啕大哭说,两位贤侄啊,是伯父对不起你们啊。来人啊,牵马,本将军要亲手活刮了这狗头军师。
第五十七节:孔献策战孔二小子,影子军师现身校场。
刘将军见两位贤侄,一个回合又被擒。
刘将军气的嚎啕大哭,贤侄啊,是伯父对不起你们啊,来人啊,备马抬刀,本将军要亲手活捉这狗头军师,为两位贤侄,和众家兄弟报仇。
这时候只见一个瓮声瓮气的大汉,也不着铠甲。
言到刘将军无忧,杀鸡焉用牛刀,看俺老孔把这狗头擒来。
刘将军见是孔二小子请战,也是老怀欣慰的对孔二小子说,孔将军要小心。
刘将军话未落,孔二小子早已拍马来战孔献策。
三杆子说这孔二小子他是听说过的,三杆子说这孔二小子原本,只是一个放牛的出身,刘将军在偶然的机会收留了孔二小子,三杆子说这孔二小子力大无比,手持一把陨铁大斧。
说起这把大斧,三杆子说这把陨铁大斧,也是大有来历的,三杆子说这陨铁大斧,本是天外陨铁铸造而成,陨铁大斧铸成之日,听闻有虎啸龙吟之声,绵延九霄。
而偏偏恰巧刘将军经过时听到了,刘将军就花重金把这陨铁大斧买了回来,孔二小子见了这陨铁大斧,拿在手上挥舞几下,大小刚好合适,孔二小子也是开怀大笑地说,这把破铁斧子,刚好俺老孔合用,又能劈不少干柴。
刘开山眼红地说,啥这是破铁斧子,这是天外陨铁好不好,没文化真可怕,还劈柴刚好合适,你知道这把斧子花了多少钱么?我看你就是一个孔大小子。
孔二小子闻言说,俺不叫孔大小子子,孔大小子那是俺哥,俺叫孔二小子,刘开山听了直扑棱脑袋,刘将军闻言,大笑之,众将亦笑之。
三杆子说这刘开山,在军队里号称遇山开山,号称开山将,又唤急先锋。手持一把开山大斧,也是一把使斧子的好手。可就是这么一个火暴脾气的刘开山,愣是见了孔二小子没了脾气,也足见这孔二小子还是有两下子,当然用刘开山的话说,是他不和孔二小子一般见识,他刘开山可是文化人。
我听了无语,三杆子说待他往校场瞧去,只见孔二小子已经,和孔献策交上手了。
三杆子说他也没想到,这孔二小子,上来就把百多斤的陨铁大斧,甩手朝孔献策砸去,想来孔献策也是没想到的,后来三杆子才知道,这是孔二小子的成名绝技,名唤撒手斧。
孔献策见了慌忙拍马躲过,只听这百多斤的陨铁大斧,重重砸在地上。
孔二小子见一斧子没砸着,这孔二小子也不傻,赶忙拍马就逃,连斧子都不要了。
说时迟那时快,只见孔献策,又是把手中的招魂幡一摇,孔二小子就不动了,仿佛连人带马被定住了。
我见了三杆子这表情,心想不用说,肯定又是被一哭丧棒打落下马,生擒活捉了。
三杆子叹了口气,对我说你想得没错,孔二小子也被活捉了。
三杆子说的这时候,仿佛有些激动。
三杆子说何止他激动,刘将军见接连不利,不但两位贤侄几位爱将被活捉,刘将军气的对左右说,大家都别拦着我,本将军要亲自下场,定要斩了这狗头军师。
只见左右众将默不作声,沉默不语并没拦着刘将军。
刘将军气的,顿足仰天长叹朝众将说,哎,只可惜本将军的张三李四在攻打潞州城,若是他二人有一人在此,本将军也不惧这狗头军师的妖法。
众将人群中有人听了,刘将军的口中,一口一个军师妖法。
只见从刘将军身后走来一人影,对刘将军说刘将军无忧,这狗头军师是军师,难道本佛爷就不是军师了么?看贫僧渡化了这狗头。
刘将军见身后的身影,大喜地对身影说,影子军师你怎么回来了?张三李四把潞州攻下了没?
第五十八节:影子军师斗法孔献策,三杆子拍马请战孔献策。
这狗头军师是军师,难道本佛爷就不是军师了么?
看佛爷渡化了这狗头。
刘将军见身后的身影,大喜地对身影说,影子军师你怎么回来了?张三李四把潞州攻下了没?
只见一个似僧非僧,似道非道,自称佛爷的身影,从刘将军的身后冒出来,对刘将军说张三李四正在挖地洞,还在攻打潞州城。
刘将军叹了一口气,刚想对影子军师说些什么,只见这所谓的影子军师,早已出现在校场内,和孔献策对峙了起来。
三杆子说他早就听闻,这刘将军的大帐内,有一个只闻其名,不见其声的影子军师,据孙将军告诉三杆子,这影子军师来历十分神秘,传闻这影子军师会金光遁地之法,还有的人说,这影子军师会缩地成寸,更有甚者说,这影子军师会定身术瞬移法神仙术。
当然,以前三杆子听了会嗤笑,可这次三杆子竟然亲眼见到了,刚才还和刘将军,说话的影子军师,瞬间就出现在了校场,和孔献策冷冷的对视。
孔献策见了面无表情的影子军师,也是有些吃惊的心想,早就听探马言讲,这刘将军手下有一影子军师,来无影去无踪,会穿墙术,定身法,看来果然是个硬茬子。
影子军师冷冷的,望着孔献策说道,你这狗头很强,今天本佛爷就渡化了你。你这狗头能死在本佛爷的手里,想来也是不冤了。
孔献策没答话,只是左手的哭丧棒,朝影子军师打来,影子军师没骑马,瞬间影子军师消失了,孔献策的哭丧棒没打着。
孔献策见了微微皱眉,而正在孔献策皱眉的时候,孔献策就感觉身后一凉,孔献策也不回头,右手的招魂幡赶紧一挥,说时迟那时快,只见影子军师像傻了一般,被定在半空中,而影子军师手中的符咒,还没来得及脱手。
孔献策见了左手就是一哭丧棒,朝影子军师的头顶砸来,只听就给砸西瓜似的,豆腐撒了一地。
这么大的影子军师,竟然也是没有在孔献策手底下走过一个照面。
孔献策面无表情的狗头,也稍微有些不自然,孔献策心想今天好险,差点没阴沟里翻船,还好孔献策下手的快,要不今天被一招秒的,就有可能是他孔献策。
孔献策不知道的是,就因为孔献策今天结果了这影子军师,这孔献策在战潼关的时候,差点没被打死,而差点把孔献策打死的,就是这影子军师的师傅,当然这些都是后话,我们以后再说。
三杆子又对我说,刘将军见影子军师也被打死了,刘将军脸上首次有些害怕的表情,刘将军刚想对众将士说,这狗头军师太厉害了,张三李四二位将军又不在,刘将军话还没说完……
只见惹恼了一个将军,这将军身穿盔甲,额头有个王子,再仔细一看额头不是王子,是个三子。不是三杆子,还能有谁?
三杆子说他当时,听了刘将军的话,就非常生气。
堂堂一个三军统帅,怎能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
刘将军见是三杆子上场请战,刘将军就只好对三杆子说,你不行,就连你大哥,孙将军都被这狗头军师吃了,三杆子你就别去送死了,快快退下。
三杆子听着刘将军呵斥,三杆子就十分气急,又听到孙将军都不行,还可怜自己。
三杆子告诉我,三杆子他当时什么都不顾了,三杆子脑子翁的一下子,就拍马跑进了校场。
第五十九节:想请战孔献策,刘将军以为三杆子不行。
三杆子对我说,他当时还是太年轻,有种热血冲动劲,不像现在岁月磨平了棱角。
三杆子说刘将军,不让他上场厮杀,或许刘将军是对的。
再说刘将军说的也没毛病,三杆子那会儿真是热血少年郎,哪还管生死荣辱,三杆子说他当时就只有一个信念,报仇!就是把这个杀孙将军的仇人,这个拿孙将军的心肝当下酒菜的,这个千刀万剐的狗头军师孔献策,只想亲手为孙将军报仇。
三杆子说,没有孙将军求情,没有孙将军的收留,三杆子他早死了,三杆子还说,是孙将军亲手教他枪法,为他缝补衣服,是孙将军拿三杆子当兄弟,三杆子说这些刘将军不懂,刘将军也不明白,刘将军只是怪三杆子太年轻,刘将军只会说三杆子太冲动。
我跟随着三杆子,来到一间正堂。
此时,归德侯府的下人,早已把正堂的门打开。
我跟着三杆子走了进去,三杆子说这间正堂,三杆子很少让人进来,三杆子说就连他的几个孩子,三杆子也很少让他们进来。
三杆子说,他的几个孩子,曾好奇地私下揣摩,这个正堂是不是三杆子的藏宝阁?
三杆子顿了顿,三杆子对我说这是藏宝阁,三杆子又说这也不是藏宝阁。
我见这个正堂里摆满,各式各样的盔甲兵器。
三杆子说你看这件麻布重孝的衣服么?这件就是那恶贼,孔献策随身穿的衣服。
后来在潼关之战,孔献策被三杆子杀的割须弃袍,这件麻布重孝,就是三杆子捡到的战利品。
三杆子感叹地说,三杆子当初只顾得,捡孔献策的麻布重孝衣服了,这才让狗头军师孔献策侥幸逃了一命,三杆子说或许,当时是天不绝这狗头军师,孔献策在潼关还不该死,三杆子叹了口气。
三杆子对我说,当然也是三杆子,他自己命不该绝。
我听了一头雾水?就问三杆子说,潼关之战不是杀的孔献策割须弃袍?怎么三杆子他自己……
我话还没说完,三杆子有些不高兴地告诉我,潼关之战我们以后再说。
或许是我打断了三杆子的思路,三杆子有些不高兴,也或许是三杆子,忘记说什么了,三杆子沉默了许久,才指着一副盔甲,黯然神伤地对我说,这副盔甲就是当年孙将军押粮穿的,也是孙将军生前,最喜爱的一套铠甲……
孙将军曾经笑着,对三杆子说,这副盔甲是孙将军的爹娘,在孙将军从军的时候,孙将军的爹娘卖了家里的几头牛,请乡里的老铁匠师傅,王二麻子花了半年打造的。
三杆子又对我说,孙将军的爹娘想当初,为孙将军的哥俩一人打造一副盔甲。
三杆子说孙将军还有一把枪,三杆子以前还曾耍过花枪,三杆子说后来他翻遍了孔献策的军营……
三杆子说,可惜他只找到了这副铠甲,三杆子说后来,他曾经重金悬赏寻找孙将军的那把枪……
三杆子叹了口气,对我说只是无果而终,这也是三杆子百十岁的人了,为数不多的憾事之一。
三杆子或许有些累了,三杆子或许被我打断思路了,毕竟三杆子是一百单九岁的人了。
三杆子沉默了许久才对我说,三杆子说他当初拍马舞枪来到校场,离得近看孔献策,也不知道咋地,三杆子反而不害怕了,再说三杆子那时候年轻,大不了一个死,三杆子宁愿战死沙场,三杆子也要为孙将军报仇……
三杆子对我说,说就像河水悠悠,可总归还是要往低处流的。
第六十节:三杆子说不是他打跑孔献策的,而是孔献策自己跑的。
三杆子对我说,三杆子来到校场,三杆子反而不怕了。
大不了像刘开山那样,被这狗头军师一招秒呗。
谁怕谁?大不了一个死。
三杆子说当初,只想着为孙将军报仇了,至于后来人们传言的,和后来史官的打跑孔献策,三杆子说明显有些夸大了。
三杆子说后来他找史官说,三杆子说他找几位皇帝说,皇帝和史官都说,三杆子是归德侯,三杆子本该如此。三杆子就不要谦虚了,三杆子德高望重之类的云云,再后来三杆子也懒得和人解释了,嘴长在别人身上,别人怎么说三杆子也管不着。
三杆子说孔献策当初不是他打跑的,是孔献策他自己跑的,至于孔献策为什么跑?三杆子说他到现在也想不明白……
三杆子打趣地对我说,或许当时孔献策抽风了吧,也或许当时孔献策内急,反正具体的原因,三杆子也想不明白。
三杆子说人们,只看到孔献策被自己打跑了,人们不关注孔献策,为什么被他打跑了?或许天朝失败得太多,也被这狗头军师孔献策打怕了,而他就在这巧合之下,成了打跑孔献策的人,可想而知,为了需要,他三杆子自然而然的,就成了天朝人们口中,所说的那个的英雄。
可事实呢?
三杆子摇头,苦笑,不语。
三杆子说他到校场,策马往前冲,准备挺枪直刺孔献策,三杆子说当时他就只有一个念头,就是把这狗头军师枪挑马下,为孙将军报仇雪恨。
孔献策见三杆子策马冲来,三杆子说孔献策没有跟他说话,甚至孔献策连看他一眼,孔献策都没看。
三杆子只是见孔献策,在瘦高的黑马上,右手高举招魂幡,朝三杆子策马冲来的方向摇了摇。
三杆子说,三杆子也不知道怎么了?
三杆子只觉得自己如遭雷击,仿佛被闪电击中,手脚整个身体都不听使唤了……
三杆子说他见孔献策,骑着黑马朝他冲来,三杆子紧张的额头都冒汗了……
三杆子看见孔献策轻蔑的表情,孔献策缓缓抬起左手,用左手的哭丧棒,狠狠的朝三杆子的脑袋砸来。
三杆子这时才知道害怕,可害怕也没用,三杆子就像被闪电击中一样,三杆子浑身不能动,三杆子看着孔献策的哭丧棒,狠狠的朝自己的脑袋砸来。
三杆子暗叫不好,三杆子心想刚才这影子军师的脑袋这么结实,都被打得跟烂西瓜似的。
三杆子心想自己的脑袋,这下也要被开瓢了,三杆子心想自己要死了么?
三杆子心想这次终于能和孙将军,还有家人们团聚了。
三杆子心想只是可惜,没能为孙将军报仇。
三杆子甚至能听到刘将军的顿足感叹说,刘将军说他就知道,这个三杆子不听老人言,这个三杆子还是太年轻。
或许是因为求生的本能反应,三杆子告诉我,三杆子他见哭丧棒狠狠的朝自己砸来,三杆子他拿枪的手,下意地举过头顶,下意识的一挡。
三杆子惊奇地发现,三杆子竟然挡住了哭丧棒,三杆子竟然没死。
只是三杆子举枪的手有些发麻,三杆子被打的一个趔趄。
三杆子告诉我,三杆子被打的一个趔趄,并不是因为这狗头军师的力气大,三杆子告诉我还有别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