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章宝黛缘散(九)
薛蟠见赵力不说话一推赵力,“我说兄弟,你得赶紧想想办法救救宝兄弟,宝兄弟的性子你又不是不知道,若是让他娶了自己不喜欢的人,这不是要了他半条命吗”。
帮怎么帮,赵力苦笑,别说在这个礼法森严,婚姻大事讲究门当户对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时代,就算在他之前生活的那个时代,得不到父母祝福的婚姻又有几个人真的能够幸福,在他的那个时代男女尚且可以自保,大不了与父母闹翻了之后到别的城市去生活,靠自己过日子,可在这样一个时代,就算他和薛蟠将贾宝玉林黛玉弄了出来,一个自小养在深闺的千金小姐,与一个自小养在深闺世事不知的豪门公子,他们靠什么生活,赵力和薛某可以帮他们一时,难道还要帮他们一世不成,反过来说就算他们可以养他们一世,这父母之恩贾宝玉和林黛玉难道就真的一点不考虑。
赵力耐着性子和薛蟠说起这里面的利害关系,“宝兄弟与林姑娘自小金尊玉贵的养着。你想过没有就算我们将他们弄出来了,我们又该怎么安置他们,奔者为妾聘者为妻,林姑娘怎么说都是候门千金,他们两个连自食其力的能力都没有,你让他们两个以后靠什么生活”,赵力一举手阻止了薛蟠的豪言壮语,“以我们两家的财力可以养他们一辈子,可舅兄难道你要将他们两个藏起来一辈子不成,宝兄弟和林姑娘可以不顾老太太对他们的养育之恩,也可以忘记你姨丈和姨娘对他们的养育之恩,可街坊邻居怎么看他们,两个来历不明的男女,他们又该怎么和街坊邻居相处,你的姨爹姨母又不都是真的木头人,但凡有点蛛丝马迹都能将他们找出来,到时候这场面又该怎么收拾,戏文里那些男女私奔最后花好月圆,情人有情人终成眷属,我们听听就是了,可不能将故事搬到宝兄弟和林姑娘的身上”。
茶楼戏馆有不少这样男女私奔,到最后得到父母的认可花好月圆,有情人终成眷属,男子加官进爵得到圣上的赞许的戏文,市面上的小话本子里也有不少这样的故事,可惜的是话本只是话本故事只能是故事,如果林黛玉和贾宝玉真的私奔,且不说他们能不能逃出去,就算逃了出去王夫人与贾政又不是木头做的,一旦找到赵力让薛蟠想一想后果。
薛蟠一拍桌子气愤的说道,“难道咱们两个就只能干看着,眼看着他们这对有情人就这么被拆散了不成”,薛蟠曾经在贾宝玉入了魔障的那一年见过林黛玉,自此之后朝思慕想了许多年,但他也知道自己跟宝玉比起来算不得什么,将那些思慕给压了下去,贾府的规矩不是很严,他在府上的那些年听过不少贾宝玉与林黛玉的传言,心里面暗自着急。
赵力不接话,在这件事情上面他和薛潘都没有发言权,如果贾政和王夫人真的舍弃了林黛玉,他们两个能做什么,绑了贾政和王夫人,还是去绑人家的女儿。
第三百三十一章宝黛缘散(十)
“在这件事情上,我们除了干看着恐怕也帮不了多少”,赵力说道,“如果令姨母真的放弃了林姑娘,而选择别人家的姑娘我们是无能为力,宝兄弟的婚事是私事,如果我们两个去干涉,且不说有没有这个能力能不能影响到宝兄弟的爹娘,令姨母到您母那一说,岳母会拎着你的耳朵说你不懂事,去干涉人家儿子的婚事”。
这些年薛蟠成长了不少,尤其是有了儿子之后,一时心急没有想想其中的关窍,听赵力这么一说斗志昂扬的到赵府来,垂头丧气地在书房里面叹气。
薛蟠一走,莺儿就到书房来请赵力,薛宝钗已经吃好了药,赵力丝毫不隐将薛蟠来府上的用意告诉她。
“哥哥真的是糊涂了,宝兄弟的婚事本来就是有姨夫姨母做主,没看到老太太也只是旁敲侧击,跟姨母拉扯了这么多年,如果姨妈有了别的想头,我们能做什么,难不成我们还能跑到姨爹面前,跟姨爹说宝兄弟与林妹妹心意相通万不可将他们拆散了,这样只会让姨爹更加气恼,以为林妹妹不是什么规矩的女孩子”。
赵力坐在床沿对薛宝钗说道,“甄家出事,京中与甄家相熟的人家都是惶惶不安,生怕圣上将这笔账再算到他们的头上,贾家与甄家来往密切这么多年,宫中的娘娘已经失宠,前几日思哲兄来找过我,说等贾府的四姑娘一入门,李夫人便让他们夫妻两个到外地云游去”。
“李夫人真的是怎么打算的”,薛宝钗见赵力不说话继续说道,“四妹妹的性子一向清冷,这样也好”。
赵力见薛宝钗说的古怪,本想再问她一些,见她神色疲惫就让她安心的睡,贾惜春与李思齐的婚事去年就定了下来,西南之战让他们婚期延后,等到大军回京,李思齐的母亲就迫不及待的和尤氏商量起了他们的婚期。
两个人一商量婚期很快就定了下来,尤氏对自己的这个小姑子还是很上心的,比贾珍这个亲哥哥要上心的多,反倒像是贾惜春的亲姐姐一样,为了贾惜春的婚事忙上忙下忙里忙外丝毫一句怨言都没有,贾珍见尤氏对自己的亲妹子这么上心,忽然起了疼爱妹妹的心,对尤氏说贾惜春是他唯一的亲妹妹,是宁国府的嫡女身份是尊贵无比,嫁的也是一个好人家,让她到自己的库房去多多的拿些好东西给妹妹做嫁妆,省得妹妹到了人家家里去平白让人看轻了。
宁国府不像荣国府那样人口繁杂,自从秦可卿去世了之后,贾蓉续娶了一个小门小户的女儿家,长得不如秦氏口齿也不如秦氏那样讨喜,贾蓉对她很是不喜欢每天只在外面厮混,尤氏手握着家里的管家权,贾珍又对她说了那样的话就没客气,在贾珍的库房里面选了十来件价值不菲的物件,塞进了贾惜春的嫁妆里,贾母看到那些嫁妆对尤氏是赞不绝口,也从自己的私库里拿了一些东西来给贾惜春添妆。
第三百三十二章宝黛缘散(十一)
贾母给贾惜春添妆,王夫人与王熙凤,薛姨妈都拿了不少好东西出来,林黛玉和薛宝钗两个人都病着也从床上起来了,林黛玉送了贾惜春一副亲自画的画儿,薛宝钗送了一整套的红宝石头面添添她身上的贵气,贾迎春和贾惜春都送了东西过来。
贾惜春是贾府姐妹中最小的一个,本该是等到贾探春出嫁了之后才轮到她,但贾惜春不是荣国府的千金是宁国府的嫡女,在三个姑娘之中就数她的身份最为尊贵,贾探春的婚事迟迟定不下来,李家又有些心急,贾母也管不上什么规矩不规矩的了,就让贾惜春比她的姐姐先出嫁。
王子腾给贾探春做了一个媒,原本两家说得好好的男方家突然反悔,这让贾政的心里更加的不安,赵力去宁国公府没有看到贾宝玉,赵力本想去探望,奈何贾珍贾蓉缠他缠得紧,直到晚间他都没有去成。
贾惜春眼泪汪汪万分不舍的上了花轿,林黛玉没有见到贾宝玉,看到了许久未见的薛宝钗,姐妹两个人说了一会儿的话,林黛玉就气喘吁吁。
薛宝钗也咳嗽个不停,一边咳嗽一边对林黛玉说,“妹妹我送过去的燕窝你要时时吃着,若是缺什么你就告诉我,我给妹妹备着,如今,我能为妹妹做的也只有这些了”。
“姐姐你是知道我的,我哪里需要什么药,只是姐姐你病成这个样子还记挂着我,真是劳烦姐姐费心了”。
“你我姐妹一场本是缘分,想当日我们在园子里是何等的快乐,妹妹原本是候门千金,我不过是个商户之女,能与妹妹相识一场此生无憾”。
“侯府千金又能如何,不过是个孤女罢了,能遇到姐姐才是我此生的幸事,到如今我算是明白了,除了姐姐之外就没有几个真心待我的,可惜我命薄不能与姐姐成为亲的姐妹,我若是姐姐的亲妹妹,何苦在那园子里面住着任由人作贱,连个说真心话的人都没有”。
贾宝玉被贾政狠狠地惩罚了一番之后,大观园里的婆子说话更加不堪了,林黛玉心思通透,见那些婆子对自己不如往日恭敬,又有一些不堪的流言传到她的耳朵里面,知道自己的婚事恐怕有变,心里面想着若是自己有父有母,哪怕像四妹妹一样有个亲哥哥亲嫂嫂,何至于让人欺凌如此。
薛宝钗的心里亦是伤感,今天贾惜春出嫁她挣扎着从床上起来,一是想圆圆她们当日的姐妹之情,二是想看看林黛玉到底病得如何了,见林黛玉说得如此伤感便说了几句宽慰的话。
到了晚间赵力来接薛宝钗,林黛玉拉着薛宝钗的手迟迟的不放,薛宝钗出家之后,她们已经很少像今天这样说话了,今天这样大喜的日子林黛玉总有一种不祥之感,这种感觉让她很是不安。
“姐姐,你今天和我到园子里去,我们姐妹俩好好的说说话,我已经许久没跟你好好的说说话了”。
第三百三十三章宝黛缘散(十二)
林黛玉拉着薛宝钗的手不肯放,薛宝钗说了几句哄她的话,林黛玉这才放开了她的手。
坐在马车里面,薛宝钗将头放在赵力的肩上,赵力将她搂着让她舒服一些,“你病着何苦来走这一趟,有什么想送的东西你交给我就是了”。
“今天是四妹妹出嫁的日子,四妹妹一旦出嫁以后想见都见不着了,我也想见见林妹妹,以前我们在园子里住着,赏花,赏雪,作诗,画画儿,日子过的是无忧无虑,好像只是在一眨眼之间,我们就要各奔东西了想想真是不舍,四妹妹与我都是好福气的碰到了一个真心爱她的男子,只是不知道三妹妹以后会如何”。
李家与宁国公府订亲京中不少人家都是很惊讶,以李家如今的地位可以娶个更好的,启元帝知道李家的二子与宁国公府的小姐订亲,也是惊讶不己,让人查了查知道李家的二子为了求娶宁国府的嫡女吃了不少苦头,连李夫人都出面了,心里想着关关雎鸠在河之洲,苗条淑女,君子好逑,这苗窕淑女,君子总是好逑便不在细查。
赵力听到薛宝钗的话,温柔的将手盖在薛宝钗的手上对她说,“我们夫妻是要一生一世的,李家的二公子只是去外面云游几年,会回来的到时候我再带你去瞧他们”。
薛宝钗笑而不语一生一世多好的字眼,可惜的是终究不能如愿了。
薛宝钗从宁国府回来之后病情加重,来的是又快又猛,赵力请遍了所有的名医,薛姨妈的眼泪都快哭干了,终究还是没有留住她。
薛蟠和李思哲推开书房的门,赵力木木的坐在椅子上面,李思哲将书房的灯点亮了之后,两个人陪在他身边。
丧礼上贾府的众人都来了,唯独老太太和王夫人,贾宝玉和林黛玉没有来,老太太年纪大了王夫人不爱出门,林黛玉和贾宝玉听说薛宝钗去了呕出了血,现在还在床上躺着,薛姨妈哭晕了好几次,余姑娘在床前尽孝也没有来。
薛宝钗的病故让王夫人和贾政本来有些浮动的心,因为这件事情变得有些不知所措,贾政去贾宝玉屋里瞧儿子,见他的脸色蜡黄叹了一口气,贾政如今也不敢让儿子去娶他不愿意娶的女子,薛太太家的姑娘说走就走,薛太太哭得死去活来,贾珠那个让他骄傲的儿子,也是丢下他们夫妻两个与妻儿去了别处,他只有这么一个儿子了。
钱满是个很善良的姑娘,自从她进府之后薛宝钗对她一直很好,薛宝钗的骤然离世让她很是自责,特别是听到院子里那些丫头说,太太的离世跟她有一定的关系,她更加自责了,赵花听到小丫头的碎嘴,先是狠狠的罚了她们一顿,对钱满的照顾更加用心了。
赵花在赵力回京之后回了自己的家,薛宝钗离世她主动回来,她的夫君与赵力平时处的不错,夫妻两个就一起搬到了将军府。
第三百三十四章宝黛缘散(十三)
婚后越发爽利的赵花见不得哥哥那副要死要活的样子,一把推开哥哥的书房门,见哥哥颓废的样子,忍了又忍最后还是没忍住。
“哥哥如今的样子,真的不像我印象中的哥哥,我印象中的哥哥是个很体贴家人的人,嫂嫂离世谁都难过,可你瞧如今家里乱成什么样子了,小丫头们闲言碎语的,哥哥都是快做爹的人了,若是让我的小侄子看到他的爹爹如此无用的样子,得多瞧不起你,爹爹头发都愁白了”。
薛潘和李思哲也说了许多宽慰的话,无非就是要振作无缘这样的话,认识他的人也都说尽了好话,像赵花这样说狠话的人还是第一个。
赵力这些天都睡在书房脸色不是很好,赵花见哥哥这样红了眼眶,见赵力不说话像小的时候一样哇的一声哭了出来。
赵花在书房一顿猛哭,赵力被赵花的一顿哭心绪竟渐渐的好转,赵花不放心哥哥夫妻两个仍然住在了将军府,替赵力管着家。钱满产女的那晚,赵力有一种大梦初醒之感,若在这么颓废下去,岂不是让所有的人都担心。
那晚薛宝钗对自己说,她要到天上去做神仙了,你要好好的活,抱着刚出生的女儿赵力心道,他一定会好好的活。
冬去春来又是新的一年,薛蟠见赵力逐渐从丧妻的痛苦之中走了出来,拉着赵力到酒楼去喝酒,在酒楼上赵力没怎么样,薛蟠反倒边哭边喝,念叨起他与薛宝钗小时候的那些事儿,很自责自己没有做一个好哥哥,让妹妹担心了这么多年。
赵力把醉酒的薛蟠送回府,顺便去瞧一瞧薛姨妈,薛姨妈见到赵力又忍不住哭了起来。
赵力将薛宝钗的嫁妆与她的嫁妆所赚到的银钱都还给了薛蟠,薛蟠不想要以为赵力是要断掉他们的关系,赵力对薛蟠解释,女子的嫁妆是女子在出嫁之时,母家给她准备的东西,将来要留给自己的儿女的,这些东西严格来说是薛家的东西,自然得归薛家。
薛蟠收下那些东西,薛姨妈知道了先是狠狠的打了他一顿,又将赵力叫到她的面前,赵力任凭她打骂让薛姨妈更伤心了,王夫人到薛家来探望之时,薛姨妈没忍住和王夫人说了这件事情,王夫人听到之后心里感慨不已,王夫人回府与贾母说了这件事情,贾母听完连连感叹薛宝钗是无福的。
原来赵力与贾琏的关系不错,贾琏在外面偷偷纳人的事情,让赵力对他产生了别的想法,赵力委婉的劝阻,让贾琏不耐烦的同时也感叹两个人不是一个路子上的人,之后的两人很有默契的到了点头之交上。
贾琏在大街上看到过赵力几次,没有像以前那样拉他去酒楼喝酒,或者说一些好听的话,薛蟠虽然有些不满,但也知道两个人不是一个路子上的人,与赵力说起来的时候也是轻描淡写。
薛蟠成家之后渐渐的往好男人这条路上走,他本就不是什么大恶之人,幼年丧父母亲溺爱,让他的是非观有些混乱,如今有了担当也逐渐的明白了一些事情。
第三百三十五章宝黛缘散(十四)
贾母对赵力的印象不错,原本想着薛宝钗和他是夫妻,两家人也算是姻亲,如今薛宝钗过世了,四丫头在嫁人之后就和自己的夫君云游天下去了,也不知道去了哪,只是每个月来一封书信报个平安而已,想起府上的三丫头如今还没有定下婚约,这个念头一起贾母就暗叹自己糊涂了,三丫头在怎么样那也是国公府的小姐,怎么能给人当继室,这不是让京城人都笑掉大牙,说他们国公府真的是无人了。
赵力宽慰了薛姨妈几句,薛姨妈才止住眼泪,问起他刚生的女儿说着说着眼泪又下来了,陪薛姨妈好一会儿赵力才走,以前的他可以在薛家留宿现在却不能了。
贾府有个很得脸的奴才姓赖是贾家的家生子,赖家有个老太太在贾母面前最是得脸,王夫人这样的太太看见了都得敬上三分,那个老太太也真真是个能人,靠着贾府不但脱了奴籍还让自己的孙子赖尚荣当上了官。
那年赵力随薛蟠到赖府听戏,见他家修的园子也有好几处惊人骇目的,心里吃惊的同时也叹贾府当家人的糊涂,有御史参赖尚荣贪赃枉法罔顾人命,赵力丝毫都不惊讶,要修一个像赖尚荣家那样的园子,所需要的银钱不是一点点,赖尚荣家的园子虽然不及大观园,细算下来也是很吓人的。
有御史参了赖尚荣一本,那自然就要牵扯到赖尚荣本家的主子,这一牵扯又有御史参了贾政一本。
贾政资质平平,若不是有那样的家世,在朝堂之上根本就不够看的,他为官这么多年出的错不是一点点,启元帝对贾政似乎失去了耐心命人彻查。
宫里的贵妃娘娘知道自己的父亲被御史参了一本,焦急无奈之下又病倒了且病势汹汹,王夫人和贾母奉命进宫,贾母回去之后就病倒了。
自从去年冬天就一直生病的林黛玉,听说自己的外祖母病倒,就让紫鹃扶着她到贾母的住处瞧一瞧外祖母。
贾母见到林黛玉就抱着黛玉痛哭,口中直说我苦命的儿,若是你的亲生父母还在,何至于受这样的委屈。
林黛玉聪慧,已经猜到了一些事情心里面吊着一口气,现在听到贾母这么说,心里面一点希望都不抱了。
林黛玉在贾母处陪着贾母,祖孙俩个说了很长时间的话,鸳鸯将林黛玉送回潇湘馆就赶紧回去伺候贾母,她虽不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竟然让一向身体康健的老太太一病不起,但她猜想这件事情大概与林黛玉有关,老太太心里最在意什么事情,她跟了老太太这么多年比众人都清楚,可若这件事情真的如她猜想的那样,那不但要了老太太的命也要了林姑娘的命。
鸳鸯回到贾母的住处,见贾母在等她不禁眼眶一热,她自小就跟在老太太身边何曾见过老太太这个样子,老太太就像这个家里的定海神针一样,如今这个定海神针老了,也遭人嫌弃了。
第三百三十六章宝黛缘散(十五)
林黛玉回到潇湘馆,紫鹃服侍她在床上躺下不像平时那样睡不着,很快就进入了梦乡,在梦中她来到了一处仙境,四周仙气缭绕亭台楼阁总让她觉得相似,好像在那里见过,走着走着就听到有人在叫她,定眼一瞧叫她的人可不是已经去了的宝姐姐。
林黛玉见到薛宝钗不仅不害怕还有些高兴,宝姐姐还像往常一样,林黛玉就像看到了知心人一样,想跟薛宝钗诉一诉她的思念之情。
薛宝钗安抚好林黛玉便和她说起了事情的前因后果,去年本该是林黛玉魂归天上之时,薛宝钗向警幻仙子求了情,瞧一瞧林妹妹和宝兄弟能不能终成眷属,警幻仙子应了薛宝钗的情,时刻关注着贾府的事情,贾母病倒薛宝钗便知天意难违,林妹妹和宝兄弟最终还是走上了他们原来的路。
林黛玉听完薛宝钗的话,不知为何觉得有些释然,自从来到外祖母这儿她的心里面总是吊着一口气,钓了这么多年也折磨了她这么多年,现在这口气呼的一声松了下去。
第二天紫娟醒来惊喜的发现林黛玉跟她要东西吃,吃完东西还让自己陪她到园子里逛一逛,紫鹃又惊又喜之下就陪着林黛玉到园子里逛了一圈。
林黛玉一边走一边回忆,她和宝玉和众姐妹曾经在这个园子里拜过花神,放过风筝,写过诗赏过月亮,还吃过螃蟹,如今物是人非,园子里除了她住的潇湘馆还算尚可之外,都是大门紧闭灰尘积了几层,宝姐姐走了,二姐接走了,三妹妹走了,四妹妹走了,宝玉也走了,如今她也该走了,林黛玉和大观园做最后的告别,回到潇湘馆时外面淅淅沥沥的下起了雨,紫鹃和雪雁很是诧异林黛玉让她们搬个火盆来,搬来火盆看着林黛玉将往昔的一切全部烧掉,想要阻止林黛玉却笑着告诉她们,她要回家了。
林黛玉将一切都扔进了火盆里,唯独对一块帕子恋恋不舍,那个帕子是宝玉挨打的那年让晴雯送过来的,当晚她便在帕子上面写了一首诗,紫鹃和雪雁见林黛玉对那方帕子似有不舍之意,连忙劝道若是不舍就别烧了,好歹给自己留个念想,林黛玉听完紫娟和雪雁的话,狠心的将帕子扔到了火盆里面让一切变为虚无。
帕子被扔进了火盆里面,在恍惚之间林黛玉似乎看到薛宝钗向她走了过来,在紫鹃和雪雁的惊呼声中,林黛玉也离开了人世。
贾母和贾宝玉听闻当场昏死了过去,贾政请医问药,王夫人在贾宝玉的床前哭的是死去活来,她就剩下这么一个儿子了,若是也离她而去,她这一辈子活着还能再做些什么,还有什么样的盼头。
赵力被薛蟠拉到贾府去宽慰贾宝玉,事情已经过去了好几天,林黛玉是外姓女,她的丧礼不宜大办,小小的办了一场就让她的贴身丫头紫鹃和雪雁,将林黛玉送回南方老家安葬。
第三百三十七章宝黛缘散(十六)
王夫人发善心,紫鹃是贾家的家生子,伺候了林黛玉一场,主仆之情盛浓,紫鹃求到王夫人面前,对这王夫人说主仆一场,她要到南方去给林黛玉守陵再也不回来了,王夫人怜她们主仆一场便同意了,林黛玉回南方的那天,贾宝玉躺在病床上没有去送行。
薛宝钗病故贾宝玉只是呕了一口血,林黛玉病故却要了贾宝玉大半条命,躺在床上出来的气多进去的气少,薛姨妈见王夫人这个姐姐恨不得跟着儿子一块儿去了,想到贾宝玉平常跟赵力的关系不错,赵力又是个能开解人的人,就让薛蟠去找赵力劝解一下贾宝玉。
袭人在贾宝玉的床前不停的擦泪,林姑娘走了,宝二爷一副半死不活的样子,她是既害怕又惶恐不安,不知道以后会娶个什么样的二奶奶进门,若是容不下她该怎么办,若是宝二玉随了林姑娘而去,她后半生可怎么办。
与她有同样心思的人还有麝月,麝月在贾宝玉的众多大丫鬟之中并不算最起眼的一个,平时总是闷声不响地跟在袭人的后面,将她的一言一行都学在心里,她的心也如袭人一样系在贾宝玉的身上,贾宝玉如今这个样子,她比袭人还害怕。
两个大丫头伺候完贾宝玉吃药,赵力就让他们两个出去,有两个都想当姨娘的丫头在这里,有些话不能说。
“赵家哥哥你也是来劝我的,让我好好的活是不是,当时你曾与我说,若是想要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必须手上有筹码,当日我似懂非懂,林妹妹去了我才真的懂了,可是为时已晚,林妹妹过去我恨不得跟她一同去了”。
“去了又能如何,难道你还想着下一辈子成夫妻不成,不觉得这样对林姑娘有失公允,林姑娘这一世实在是可怜,自从来到府上就没过过几天舒心的日子,纵使老太太心疼她又能如何,到底是外姓女不像你们贾家的女子一样,住在自己的家里面,又没有几个真心怜她的人,清清白白的来,清清白白的走,何尝不是一件好事”。
贾宝玉被赵力刺激的险些又吐了一口血,“赵家哥哥你这是何意,难道在你的心里面我就是这样的一个人,连怜惜林妹妹的心都没有”。
“我是一个俗人,不知道宝兄弟你所谓的怜惜,到底是如何的怜惜,若是我的心里面有了一个人,那我就不会与别的女子纠缠不清,也不会与自己身边的大丫鬟拉拉扯扯,人的心都是偏的,总是想着一个人的心里面住着一个人,而不要分给其他的人,我是真的不懂,你们贾府的男子为什么总是左一个姑娘又一个姨娘,还对那些女子说我此生只爱你一个”。
贾宝玉被赵力堵的恨不得当场昏死过去,赵家哥哥这些话是什么意思,难道在他的心里面自己就是这么不堪的一个人,他身边的大丫头是多了,可他待她们就如同姐妹一样,从来不做他想,怎么到了赵家哥哥的嘴里就如此的不堪。
第三百三十八章宝黛缘散(十七)
赵力冷笑着说道,“宝兄弟你若是真的与她们没有干系,那么你身边的袭人又是怎么一回事,你敢说自己与她没有任何关系,你最喜欢的丫头晴雯又是怎么一回事,宝兄弟你铭心自问你与你身边的这些丫头难道就真的没有一丝牵连,彼此之间都是清清白白,林姑娘那样的一个女子,质本洁来还洁去不好吗,为什么要留在这个地方,她在那个园子里面住着,宝兄弟你被繁花迷住眼之时,可曾想过她过的是什么样的日子”。
贾宝玉被赵力问的哑口无言,他与袭人早就有了夫妻之实,今日被赵家哥哥给点了出去,顿觉颜面尽失,但他对林妹妹是真心的喜欢,赵家哥哥不该这样质疑他对林妹妹的喜欢。
“世家公子到了年纪,父母大多都会安排好屋子人”,赵力轻叹,世家公子哥,尤其是那些得宠的世家公子哥,到了年纪家中长辈大多都会安排好他们的屋里人,院子里的丫头们也会争风吃醋,就是为了给院子里的爷当姨娘,在这种环境下长大的他们,又有几个人真的能够拒绝得了其他的美色,纵使将一个天仙娶回去了又能恩爱到几时。
“宝兄弟你瞧瞧你屋子里的这些大丫头小丫头们,有几个人不想做你的姨娘,就算你与林姑娘成就了姻缘,你屋子里这些想当姨娘的姑娘们又该去哪,林姑娘是那样心性的一个人,这是个妻妻妾妾的事情你想过如何应对,你是个怜花惜花的人,就算你能控制了你自己,你能控制了那些对你有心思的人往你的身边凑”。
贾宝玉是个惜花爱花之人,就连他堂兄屋里的人受了委屈,都能在这里得到很好的照顾,赵力是个俗人没有他那么高的境界,赵力曾经提醒过他,不要往一个女子身边不停地凑,这样会给一个女子带来无穷无尽的麻烦,他是个世家公子哥而且是个男人,可以不在乎世人的眼光,但那些女子能够不在乎世人的眼光,他与袭人之间已经有了首尾,要了人家姑娘身子就要负责,林黛玉那样心性的人,除了在位置上占了便宜之外,若是真的与贾宝玉成了婚姻,该怎么应付袭人心思复杂的人。
“我对林妹妹与对她们是不一样的”,贾宝玉小声的说道,“我与湘云妹妹自小相识,我将她当做妹妹一样来看待,在湘云妹妹的心里我也是个哥哥,我们没有男女之情只有兄妹之谊,于宝姐姐”,说到这个地方贾宝玉轻轻地抬头看了一眼赵力,见他神色如常继续说道,“在我的心里是把宝姐姐当成姐姐一样来看待,宝姐姐温柔可亲对我与林妹妹就像一个姐姐一样,那年宫里面的贵妃娘娘赏赐了东西下来,我想着若是宝姐姐的手臂长在林妹妹的身上可以去摸一摸,但对宝姐姐却是不能,对晴雯更多的是怜惜,怜她那样一个聪慧的女子却成了我的丫头,若不是生不好像她那样一个女子,哪里比我家里的姐姐妹妹差了,她在我这儿时常与我怄气,我纵是恼了也没有想过真的拿主子的身份来压她”。
第三百三十九章宝黛缘散(十八)
“有什么不同”,赵力问道,“你对那些女子喜爱也好,尊敬也好,疼爱也罢有何什么,宝兄弟这世上不是所有的人都与你一样,能将疼爱怜惜分得清清楚楚,在他们的眼里面很多事情都是一样的,你对那些女子的疼爱疼惜,皆不过是因为一个色字,像林姑娘那样懂你的人又有几个,你看似对她们好却在无形之中将她们推进了火坑之中,晴雯也好袭人也罢她们是你身边的丫头,你和她们有着主仆之分,在这件事情上面你才应该分得清清楚楚,才不至于将她们引到一个不能承受的后果当中去”。
贾宝玉浑身一颤,赵力继续说,“你自小便受到家里的长辈千般疼爱,有些事情不懂这也不能怪你,但依我看林姑娘与你不能成婚,与你和林姑娘都是一件幸事,你没有护住林姑娘的能力,不说别地就说你屋子里的这些丫头们,若是哪一天你与林姑娘真的成婚了,你舍得将这些女子从你身边轰走,你是那样聪明的一个人,难道你真的就没有察觉到你屋子里这些丫鬟们的明争暗斗,你想想你曾经的大丫鬟晴雯,一山不容二虎,宝兄弟你如今已经不是无知稚子了,有些事情也该懂了”。
晴雯被王夫人赶走之时,贾宝玉的心里就已经起了猜疑,只是说了一些玩笑话,母亲怎么就知道的那么清楚,没有人告密那是绝对不可能的事情,可谁告了密,赵家哥哥说他与林妹妹不能成就好事,与他和林妹妹而言都是一件幸事,晴雯被自己母亲拖走之时,眼神看向自己是那么的绝望,他去送行晴雯说的那些话让他如入冰窟,她是经历了什么样的事情才会如此狠心的对自己。
“宝兄弟你如今已经不是稚子人世间的有些事情你必须去经历,也必须去明白,这样才不至于害了身边所有的人”,赵力叹息地说道,“有些事情不是你乐不乐意,而是你明不明白,只有明白了才知道怎样做一个正确的选择,将来你会有自己的妻儿,若是不想你将来的儿女走上你的老路,有些事情你必须去经历,必须去明白”。
“我不会娶妻的”,贾宝玉说道,“林妹妹去了我的心也跟着死了,我曾经林你妹妹说,她若是死了我就去出家当和尚去”。
赵力笑了,“出家当和尚,这些话宝兄弟你想一想你跟几个人说过,你说了那么多话又有几句能够兑现诺言,又有几句是真又有几句是假,你就不怕你母亲死在你的面前,我听说宫里面的贵妃娘娘病了且病势汹汹,你若是真的出家当了和尚,你让你的母亲该怎么活”。
贾宝玉想到自己年迈的父母心又软了下来,若是没有他们的话,他也未必撑得住这半口气,他哥哥贾珠死时他已经知事,母亲险些跟着哥哥一块儿去了,父亲也在床上躺了好长时间才从丧子的痛苦中走了出来。
第三百四十章宝黛缘散(十九)
贾宝玉眼神木木地看向帐顶依旧是富丽繁华,“人死不能复生,宝兄弟纵使你心如死灰,可你想过没有,你若是出家会夺走多少人的希望,你年迈的父母又该怎样面对这些”。
贾宝玉是个惜花爱花之人,同时也是个心肠很软的人,赵力受人之托让他来劝劝贾宝玉,让他不要轻易地放弃自己,赵力也不想跟他说那些废话,只是挑几件在他看来可以点醒贾宝玉的话,至于贾宝玉肯不肯放过自己只得看他了。
赵力走后贾探春也来贾宝玉的屋子,劝贾宝玉好好的振作起来,要多替老爷太太想一想,林姐姐去了,老爷太太的心里也未必好过,还有老太太,老太太最疼的就是林姐姐和他,如今林姐姐去了能够支撑老太太的人只有他了,若他都随着林姐姐去了,老太太又怎么能够撑得起过来。
贾宝玉撑了过来身体渐渐的好了起来,时常到老太太屋子里说笑,王夫人和贾政很怕贾宝玉想起林黛玉就将大观园给封了起来,原本大观园里住着的人只有林黛玉一个人,林黛玉一死整个园子都空了下来,一封起来倒省了许多事情。
贾宝玉到贾母的面前尽孝道,让贾母缓了过来,整个贾府的人无不欢喜,病了许久的王熙凤偶尔也会到贾母的屋子来说笑,王夫人见贾母的神色日渐的好转,就将那日在贾元春宫里说的话又说了一遍。
赖嬷嬷家的孙子赖尚荣被查出贪赃枉法罔顾人命,启元帝怒不可遏,官没了人也没有了,赖家人还想到贾母面前来求求情,不想贾政也从工部尚书的位置上掉了下来,这下赖家人颜面尽失。
贾政从工部尚书的位置上面掉了下来,王夫人虽然有些怨言,但不敢在贾母和贾政面前表现出来,哥哥以前就与自己说过她的这个夫婿不是一个做官的料,贾政在外面做官三年,不但没有给家里捞到任何好处,还从她的私房那拿出了不少钱,嫂子也和自己抱怨过老爷能力一般还总是拖累哥哥,这次被赖嬷嬷的孙子拖累,只是回到了原来的官职之上,哥哥对自己说已经是圣上开恩了。
“老太太,宝玉如今已经到了这个岁数了,若是再不娶妻的话会耽误他,以前有林丫头在,如今林丫头不在了,我这个做娘的得替他想着,上次我在娘娘宫里面说的那个姑娘,老太太觉得如何”。
贾母疲惫地摆了摆手,“二太太你才是宝玉的亲娘,你若是中意那个姑娘,我这个做老太太的自然没什么好说的,只是那个姑娘的性子你要细细的打听了,是要和宝玉过一辈子的人,若是一个骄纵任性的姑娘,宝玉娶了她岂不是要苦了宝玉一辈子”。
林黛玉过世贾母就不再想过问贾宝玉的婚事了,反正有她这个做娘的在,她这个做老太太的何必去讨人嫌,那日在娘娘的宫里面将那个姑娘的事情告诉贵妃娘娘,贾母瞧的分明,王夫人这个儿媳妇是动了心思了。
第三百四十一章宝黛缘散(二十)
贾母想到过世的外孙女一阵心酸,自己的这个外孙女儿亏就亏在父母过世的早,若是她的父母还在世,纵使没有自己这个外祖母撑腰,谁敢轻慢了她去,这一辈子最对不起的人大概就是敏儿了,为了家族荣誉孤身一个人在南方,将自己唯一的女儿托付到她的手上,她都没有护住小小年纪就过世了,将来到了地底下该怎么向她的敏儿诉说。
王夫人被贾母一顿说脸上讪讪的,坐在身旁的贾政过来打圆场,“母亲虽然这么说,可宝玉自小在母亲的膝下长大,母亲又比我们夫妻年长许多看人比我们准,这件事情关系到宝玉的一生,还是要母亲做定夺”。
“我不过是一个老婆子而已,如今到了这个岁数老眼昏花,难免有看走眼的时候,你们是宝玉的生身父母,膝下又只有他这么一个儿子,对他的婚事自然是精之又精,你们也是上了岁数经历过世事的人了,以后有事情不必事事都报我这来,你们夫妻两个瞧着就是,你们大哥大嫂越来越不经事了,只要他们夫妻两个不闹出事情来,我这个做老婆子的也就不管他们了,琏儿那个院子里面也闹得不像话,凤丫头一年有大半的时间都在床上躺着养病,好在三丫头是个能干的将家里打理的条条有条,只是姑娘家终究是要出阁的,没有为了家里耽误一辈子的道理,若是那个姑娘真有你所说的那般好,即聪明又能干娘家又能帮衬到宝玉,这件事情你们夫妻就看着办”。
贾政和王夫人都喜出望外,原以为这件事情贾母没有这么轻易松口,不曾贾母这么轻易就松口了,贾母一松口这件事情就好办了,如果贾母不同意宝玉娶那个女子,他们夫妻两个也不好太过违了贾母的意。
夫妻两个人从贾母的院子里出来,将贾宝玉叫到身边问了一下他的意见,贾宝玉直说任凭父母做主。
回到自己院子的贾宝玉,去了书房也不让袭人麝月这两个大丫头伺候,两个大丫头很是担心贾宝玉,不知道那天原本宝姑娘的夫婿到底和宝玉说了些什么,宝玉自身体好了以后竟然像变了一个人一样,不但认真读书了也不提林姑娘了,这本该是一件好事却让两个人担心不已。
袭人对麝月摆摆手,示意她别去书房打扰宝玉,两个丫头回到屋子里面就开始做针线活,做到一半都将手上的活计放了下来。
袭人是贾家从外面买回来的奴才,自从贾母给了贾宝玉之后,就一心一意的服侍贾宝玉不做他想,在她原本的计划当中,给宝玉当姨娘是最好不过的了,却不知道事情为什么变成了今天这个样子。
贾宝玉在书房里看了一会儿的书,两个大丫头看到书房里的灯暗了下来就来伺候洗漱,贾宝玉让两个丫头伺候完,一翻身也不理两个人自己睡自己的,两个丫头相视一眼都神色黯然地退了出去。
第三百四十二章史家抄家(一)
史家是贾母的娘家也是个有声望的人家,突然让启元帝抄了家,朝堂上的臣子们都在猜测启元帝到底想干什么,难不成真的就像外面传言的那样抄家抄上瘾了逮着谁抄谁,若是如此的话那下一个倒霉的该是谁。
史家突然被抄家贾政不敢对贾母说,生怕贾母年纪大了受不了,原本刚刚好的身体又倒下去,可这样的大事怎么瞒得了贾母,让所有人意外的是贾母没有因为这件事情而倒下去,贾府众人更担心贾母了,贾家的下人都在嘀咕贾母是不是回光返照之类的话。
贾母平日里最疼爱的孙子贾宝玉,是关心贾母的所有人中心思最纯真的一个,另外一个就是贾探春,贾探春管着家做不到每日都到贾母面前尽孝,贾宝玉每日到贾母面前替贾母排忧,生怕最疼爱自己的祖母也像林妹妹那样离他而去。
史家被抄家李思哲也是很惊讶,不知道史家犯了启元帝的哪条忌讳,好好的做着官非要被抄家不可。
“这史家难道也是三皇子那一派的,我瞧着不像啊”,赵力与李思哲两个人在下棋,一边下棋一边讨论史家到底犯了启元帝的那条忌讳,“如果是三皇子那一派的被抄了家一点都不冤,可我瞧着却不像”。
“是不是三皇子那一派的有关系吗”,赵力手持黑子将李思哲的白子吃掉了大半,“朝堂上的事情就和这下棋一样不能只局限于棋子,眼光得更加的开阔才能胜,史家不管是不是三皇子那一派的都不重要,可惜了老祖宗拼下来的偌大家产,就这么败在了儿孙的手上”。
“你这句话怎么进”。
“当今圣上虽然刻薄寡恩,也不是什么仁慈之辈,还记不记得我以前跟你说过的一句话,天下皆可降,唯独君王死社稷,先帝自从敏慧太子死后就不太关心朝堂上的事情留恋于后宫,这君王不管好自己天底下的百姓多半是要吃苦头的,咱们这位圣上自从登基之后严于律己,从官员的视角来看他不是一个好圣上,但从天下百姓和格局来看他是一个好君王”。
李思哲点头说道,“你这么说倒是有几分道理,自从敏慧太子死后圣上就不关心朝堂上的事情,多半留恋在后宫里面,我爹曾经也和我说过,天下若是再这样下去早晚是要大乱了的”。
“天底下的百姓没有那么多崇高的理想,只知道要吃饱穿好,只要吃饱了穿好了他们就会安分守己,可如果百姓吃不好穿不好,到最后是要造反的”。
李思哲一笑,“这句话也就你敢说,朝堂上的官员哪个不说天下太平,百姓安居乐业”。
“天下太平,百姓安居乐业,不过是一些想要拍圣上马屁的人说的话而已,你猜坐在龙椅上的那些人相不相信他们说的话”。
“除了那些真正不知世事的少年君主之外,有几个人真的相信文臣们造出来的盛世繁华”,李思哲说道,“能够将权力拢在自己手里的君王,哪个不是聪明至极之辈,不过是一个说一个应罢了,这里面的真真假假他们比我们清楚多了”。
第三百四十三章史家被抄(二)
“正是如此,圣上要给朝堂重新布下棋,许多人碍了他的道自然是要铲除,咱们这位圣上可是一位非常了不起的君王也不是仁慈之辈,在江南做官的人都有一个护官符”,赵力将护官符所写的都念了出来,李思哲听到之后格外的吃惊。
“这世上竟然有这样的事情,你的胆子也太大了些,竟然敢娶薛家女”。
赵力一笑对他说道,“薛家是这个护官符中最后的一户人家商户之女,商人纵然领着皇商之职,到底还是个商人,薛家当日能够到护官符中来靠的就是手上的银子,自从薛家的当家人去世了,薛家就是一日不如一日,我那个大舅子不是什么好人待我却不错,我的年纪又大了官职只在这个位置上,人家能够的看上我,我不能不识好歹”。
李思哲不知道该怎样说自己的这个好友才是,看着挺稳重的一个人在关键的时候稀里糊涂的,若他早知道护官符的事情,怎么样也不会让自己的这个好友娶薛家女,在江南当官的人都有一个护官府,岂不是让当今的圣上记恨。
“圣上想要改变朝堂上的官员,一些老的世家就有些碍事了,这些老牌的世家经营了几辈,大多已经形成了一定自己的势力,若是他们懂事还好,若是不懂事起了一些非分之想,对皇权的巩固是很不利的,咱们的这位圣上怎会让这样的事情发生,这些老牌的世家就像一棵大树一样,枝桠参差不齐有好有坏”。
“这句话你可说对了,你想想京中的这些世家子弟,打架斗殴的可不就是他们,以前我以为那些喜欢逛青楼捧着角儿的世家子弟已经够没出息的了,在这京中住了这些年才发现,那些喜欢逛青楼妓馆的世家子弟人已经够不错的了,没有想到比他们还要坏的,欺压良民看上哪家姑娘也不愿意问问姑娘愿不愿意,相互看不顺眼一见面二话不说先打一顿,京中老百姓的日子岂不是让他们给搅得是乌烟瘴气”。
李思哲在京中这些年长了许多见识,那些世家子弟仗着家世青楼楚馆不分白天夜晚,一起在京中长大的相互看不顺眼,一见面第一件事情就是打架,治理的衙门就像摆设一样,无非就是给一些银子,隔了几天再见面还是打架斗殴滋事。
“圣上下死手想好好的治理一下这些世家子弟,只是这些世家相互联姻这么多年,可不是那么好治理的,若是家中长辈聪慧敏锐嗅觉,兴许还能躲过这次,若是有那些上杆子要找死的,岂不是正好给了圣上下刀的机会”。
启元帝抄家都不是什么新鲜事情了,京中的百姓也见怪不怪,但仔细的看,那些被抄的人家也分出了许多来,那些无辜被牵连的并不是罪大恶极的还有一线生机,至于那些上赶着找死的就真的是一点活路都没有了,朝堂之上新进了许多官员,旧的走了新的进来了。
第三百四十四章史家被抄(三)
“史家也是倒霉,当家人也算是尽忠职守还做过外省大员,竟然在这件事情上栽了跟头”。
“那倒也未必,像他们这样的世家大族盛极必衰,子孙多了难免有照顾不到的地方,家族恩怨不断儿孙参差不齐,如今的当家人本就不是被当成家族的继承人来培养的,是他哥哥死掉了之后当家人的位置才到他的头上,为了爵位骨肉相残之事并不少见,他也未必能够控制住全局,圣上本就有意要铲除一些老牌世家,史家出的纰漏最多,自然要朝他先下手”。
“这倒也是,贾家怎么说还有一个王家替他撑着,那个王子腾可不是个好对付的人,贾政虽然没什么才干也算是做到了自己的本分”。
“贾家如今还能维持现在的状态,宫里的贵妃娘娘和他们家的老太君可是功不可没,尤其是那位史太君出身名门嫁的又是高门,朝堂沉浮这么多年,可比一般的男子都要能干”。
“再能干又能怎么样,到底是个女子不能像男子一样建功立业,那位史太君我也有所耳闻,可惜了,若是个男子的话可比贾政之流要强上许多”。
李思哲的这句话赵力深表赞同,这是贾家非常奇怪的一个地方,贾家的男子大多不堪入目,而贾家的女子却个个精明强悍,特别是养在史太君身旁的那些人,赵力没有见过宫里的贵妃娘娘,李思哲的母亲却是可以进宫的,李思哲的母亲曾经在宫里面偶遇过贤德妃,提到那位贤德妃都是赞美之词,就算是最弱的贾迎春,若真的将她拉出来也能吊打贾家的许多男子。
“史家出事,贾家一个说情的人都没有,这些个大家族一到需要之时分得是清清楚楚,贾家与史家关系可不是一般”。
“你这么说可有些冤枉贾家的人了,你瞧瞧贾家的男子除了贾政还在朝堂之外都是领着虚职,说好听一点是官说难听一点就是花钱买个位子,花钱买的官可是进不了朝堂的,不过是到点了到衙门里去露个面,贾政又从工部尚书的位置上掉了下来,想替史家的人求情那也得见得着圣上的面”。
“宫里的贵妃娘娘已经失宠了,贾政又失了圣心,圣上怎么迟迟不向贾家的人动手,到时候王子腾也好三皇子也罢未必保得住他们”。
李思哲想这件事情想了很长时间都想不明白,像贾家那样的人家,圣上若是想抄他们的家根本就不用动心思,光是他们家的下人奴才就给贾家惹出了多少麻烦,更别提那些做主子的,贾家的大老爷为了几把扇子就可以逼得人家破人亡,这样的恶事若是查的话,抄家夺爵言官都不敢说什么,难道王子腾真的有这么大的能力,能够让圣上有所顾忌,还是圣上想顾及他与三皇子的父子之情。
李思哲想事情,一个不慎白子就落错了一个地方,待他回过神来,这盘棋赵力已经赢了。